"汉堡之家"---上海世博会的一颗明珠
热度 2已有 1087 次阅读3.2.2010 11:50
|
人在汉堡想上海,上海的外滩夜景,淮海路的一片繁华,新华路上的法国梧桐,小街路边的大饼油条和大大小小的饭店,让你流连忘返;可是人在上海住久了,就想汉堡,汉堡的阿尔斯特湖,新出炉的芝麻小面包,银河街舒适的寓所、新鲜的空气和清洁的自来水。我毕竟在这块异邦的城市汉堡住了四十年,是我这一生住得最长久的地方,当然热爱这块土地。
冬寒夏炎的"新"上海
这次回上海,到处是工地,建桥修路,烟尘密布。但一想到今年五月,上海将以崭新的面貌迎接《世博》,十几条地铁和轻轨穿梭在上海高空和地下;我家周围的四、五层楼老建筑,本来都是平平杂乱难看的屋顶,现在都加上红色的瓦盖,美其名曰"平改坡",外墙也都粉刷一新,淡蓝、杏黄、浅灰、粉红,雪白,外人从飞机上鸟瞰市区,要说多美有多美,世外桃源。不仅如此,靠马路楼房的大门,凡是太旧、有伤大雅的,也都一律换新。一切费用,全部由国家百分之百包了。真是世界上最阔气的大手笔。国际世博会,有百多年历史,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个城市为了迎接她,如此大动干戈。只有我们的大上海能干得出来。
上海唯一使我极不习惯的,是冬天室内的寒冷和夏日的炎热。今年新年刚过,我拜访了常住上海的一个德国朋友麦叶先生,家住淮海路一所新建大楼第26层复式公寓内,一切都是顶级的,可是大楼没有中央供暖供冷设备,为了客人来,主人开足了空调的热气,还加上电暖气,仍是冷得出奇。主人还说,到了夏天,夜里也保持三十多度,难以入眠。因此,我们很聪明,东夏两季,尽量不在上海过。
取暖,在中国是最大的问题,十三亿人口,需要用多少燃料?据说,中国大西北在一千多年前都是大森林,现在都成为黄土地,主要是采伐过度所致。
"让城市生活更美好"
今年世博会的主题是"让城市生活更美好"。据说,目前世界上有一半的人口住在城市,到2020年,这个数字将上升到三分之二。将来如何让人们继续生活得更好,是一个大问题。今年世博会就是想让世界各国共同出谋划策,如何改造城市。上海目前到处发现"绿洲",即在高楼大厦林立之间、路旁种些树,造些"迷你"公园,让周围的市民来散散步、打打太极拳。但是,屋内冬寒夏炎这个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据说,今年冬天上海市民开空调取暖,消耗的电力是天文数字。许多老百姓则负担不起。
这届世博会,上海市政府在浦西河畔,拿出15公顷土地,作为"优秀城市最佳示范区",世博会的《国际遴选委员会》从全球挑出55个先进城市,在那里修造"面向未来的城市建筑",向世界示范。这些建筑在世博会后可以作为永久性建筑保留下来。换言之,其它的各国参展建筑物,在世博会结束后都将被拆掉。令我这假洋鬼子骄傲的是,我们的汉堡是德国唯一的城市,被该委员会挑选出来,在上海建立永久的《汉堡之家》。我们的市长欧勒.封.博爱斯特(OLE VON BEUST)为此骄傲地说:"我们将通过《汉堡之家》在我们的友好城市上海,树立一个新的节能建筑物,以此展示一个创新和宜居的水岸大都市的形象"。
听他这番话,我当时一点也不触动,"节能建筑"这词太不够味了。如果来个什么"性感建筑",那一定会引起广大上海年轻人的兴趣。不过,既来到上海,作为汉堡人,我当然要去拜访一下我们的《汉堡之家》了。原来这55个示范建筑群,并不和世博会园区放在一起,它单独设于离园区不远的黄浦江西侧。从南浦高架大桥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在接待我的工地负责人陆亮先生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还是脚手架林立的六层建筑面前(见图),我呆住了。我问该地总工程师:"离世博还有不到五个月的时间了,你们能建完吗?换在汉堡,我看还需两年时间。"他胸有成竹地说:"没问题。我们建筑楼房有足够的经验。这也是我们和德国建筑师们有分歧的地方。他们不习惯我们的突击工作方式"。我虽然没有再表示我的想法,但心里也在想,可怜的德国工程师,别说是他,就是我也有些吓丝丝(上海话,害怕的意思)。突击出来的东西能保证质量吗?回答的是:"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造出来的房子还会有问题?百年大计。"
《汉堡之家》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
《汉堡之家》这座建筑物是根据北德的传统,并以"汉堡港口城"的原型建筑为基础,由SPENGLER WIESCHOLEK和DITTERT REUMSCH?SSEL建筑公司设计出来的,并由KONTRAPUNKT公司和汉堡国际设计公司共同完成。他们把它叫做《寄于美好愿望的建筑》。我对德国人最大的信任就是他们的图纸设计,精细准确。他们百年前造出来的房子,到现在还是那么完好,令人叹为观止。当然,我是搞文化的,最先使我关心的是这个《汉堡之家》是否有文化活动。在汉堡有个《豫园茶楼》,应该与《汉堡之家》在将来遥相呼应才是。当我知道,汉堡将来的的易北爱乐音乐宫,还有国际化大都市的各种文化生活都会在《汉堡之家》表现出来,心里立即平静了很多。据可靠消息,汉堡市长封.博爱斯特将于5月31日在《汉堡之家》大厅举办大型《汉堡日》。希望届时他别忘了请我们。我一定争取参加。
说来说去,读者一定会问,这个《汉堡之家》是怎样的一个示范建筑?文化活动哪个城市都有,决不因为它们而示范吧!她到底有什么特点呢?诸位读者,不研究不知道,一研究就吓一跳,我忽然发现,这个《汉堡之家》不但起示范作用,而且是中国百姓今后幸福的源泉,也是能源节约之父。如果将来14亿的中国人在新建筑物和老建筑物上都像《汉堡之家》那样,采用新的密封性强的建筑外墙,那不知会给中国家庭带来多少温暖,减少多少煤气水电开支,减少多少能源消耗,给世界减少多少污染。
"消极被动的房屋"、"隐藏能量之家"
说也真怪,去年,我们的汉堡银河街住房,因为老化(100多年历史),必须彻底翻修和部份重建。工人们在该楼的外墙,都粘上了厚厚一层由特殊材料制成的围护材料。今年的冬季奇冷,我们由上海回来,正是大雪纷飞、冰冻三尺之时,可是我们的家不需大开暖气,仍然温暖如春,室内空气非常舒适,真是妙不可言。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说实话,能省多少钱,我并没有多大兴趣?可是,今冬上海的严寒,去夏的炎热,家家用空调,发电厂开足马力还不够供应电力的消耗,这让我着急!这种情况不改变,国家怎能省能源,世界怎能改变气候,别忘了,十三亿人口啊!这个《汉堡之家》骤然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因为,它的特点是用最少的能源,保证整个大楼的恒温。她是用最先进环保技术、靠实心体和外围护结构、采用保温、节能措施和气密性建筑设计出来的。
更有意思的是,她可以通过中央通风设备为楼内所有房间提供加热、制冷、除湿的功能,让阳光、人体和室内电器等被动热源来补充大部分的热需求量来降低冬季的采暖和夏季的制冷能耗。怪不得,德国工程师把《汉堡之家》称为:"消极被动的房屋"(PASSIVHAUS),又称为"隐藏能量之家"。也就是说,建筑物本身的围护结构和人体都隐藏着能量,在这样的一个六层大楼里被充分地发挥出来。太棒了。这不是马太福音、路加福音,而是"汉堡福音"。
我们要学习人家的科学研究精神
诸位读者,我不得不佩服这些环保科学家们,不管他们的主观想法如何,从客观上来看,他们对地球、对企业、对家庭、对个人的健康和节约消费,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同时也不得不佩服设计《汉堡之家》的专家们,他们针对上海的气候条件、地热地冷和日照情况进行过仔细的调研,据说,《汉堡之家》里面的带热回收功能的通风设备,可为室内提供新风,也是根据上海的气候条件设计的。
由此,我联想到汉堡的《豫园茶楼》。据说,该茶楼目前每个月的供暖费用极为可观,原因是该设计基本上是按照中国南方的建筑习俗建的房顶,窗户、楼板,没有根据德国汉堡的天气进行慎密的调研,就这么草率开工了。的确,在短短一年时间在汉堡建成了如此漂亮的"东方明珠",真了不起,但是,它将来的维持修里费也会很可观。今后,在建筑工程和节约能源上,我们还需好好地向德国朋友学习才是。不要太逞能和自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