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转贴]中国首季经济数据全景解读
[打印本页]
作者:
cyan
时间:
19.4.2003 02:07
首季经济数据全景解读<br>高增长标志着新一轮经济增长开始? <br>和讯网 (2003-04-18)<br><br>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王小广:仅凭一季度的形势就判断新的经济高增长周期已经到来,还为时过早;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投资扩展空间很大;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贸易保持基本平衡,或者有适度的逆差,对中国经济的利大于弊。 <br><br> 国家统计局17日发布的统计数据表明,中国经济今年第一季度的GDP增长高达9.9%。这个增长数据带给我们的最大疑问是,这个高增长究竟是标志着我国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开始,还是昙花一现;高增长的原因是我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机制已经足够强,还是由于一些短期的特殊因素造成的?本报记者对有关宏观经济研究部门的专家进行了采访。 <br><br>王小广:乐观判断为时尚早 <br><br> “一季度的经济增长,既要归功于经济内生增长机制的增强,也有一些外部效应的贡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王小广主任这样总结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原因。 <br><br> 他认为,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出口和外资的拉动,再加上由新兴产业带动的内需的增长拉动。内需的增长是经济本身内生的,而出口更多的是靠外资的拉动,外资的来源更多的依靠全球资本市场,带有许多的不确定性。 <br><br> 王小广将一季度的经济增长因素区分为预料之中的和超出预料的。预料之中的因素是经济稳定增长的因素。首先是消费平稳增长,价格有所回升,但是价格的回升主要是因为农产品价格上涨20%,扣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的特殊因素,一般商品的价格没有增长太多,而且这种物价的回升并不是由于需求的拉动,而是因为供给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因为农产品价格的回升只是短期存在。还有一个稳定增长的因素就是外资不断地向中国转移。另一个预料之中的是像汽车、手机这类的新型消费品,不仅会呈现出稳健的增长趋势,而且还会加速增长。 <br><br> 王小广指出,出口能够增长30%以上是出乎意料的,这说明大家对“入世”效应估计不足。但是“入世”效应。 <br><br> 呈现出一种递减的趋势,因此像一季度这样的出口高速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再加上“非典”事件,以及世界经济依旧不景气,都可能会引起贸易摩擦,出口受阻。投资猛增也是超乎意料的,包括房地产的投资和消费在一季度大幅度地增长非常超乎意料。但是这样一个高增长是没有办法持续的,因为房地产已经是连续三年的高增长,而且其增长速度已经大大超过了居民购买力,超过了人均收入增长的速度,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这些超乎意料的因素都带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是难以预期的。 <br><br> 中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正在缓慢地增强,但消费需求还受到一些长期的约束,比如:收入增长放缓、就业形势严峻、收入差距继续拉大等。所以,现在的需求一部分是内生的,一部分是外生的。只有当包括投资和消费在内的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才可以说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已经完全具备。 <br><br> 王小广的结论是,仅凭一季度的形势就判断新的经济高增长周期已经到来,还为时过早。 <br><br>张汉亚:投资扩展空间很大 <br><br> 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是自1995年以来同期增长幅度最高的一年。投资为什么会“提速”,这种投资速度会不会“过热”? <br><br>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投资研究所所长张汉亚说,前三个月投资的高速增长主要与去年和今年第一季度的经济发展情况有密切关系。由于我国工业去年普遍效益较好,自我积累能力增加,银行也愿意为其贷款,因此新开工项目的数量有较大的增加,导致今年一季度的工业投资比上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今年的投资增长中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企事业单位自筹资金和国内贷款都分别增长很快,表明企业经济实力的增强和银行对企业投资效益的看好。另外,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也促进了投资总量的高幅增长。 <br><br>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性,因为去年12月投资增长速度比前几个月有较大的下滑,与经济发展的情况相比不正常,因此也有可能存在把去年12月的一部分投资计算到今年第一季度的现象。 <br><br> 一季度投资跳跃性增长,银行贷款的过猛增加,一些房地产、钢铁、汽车、电解铝项目纷纷上马,这会不会导致投资“过热”,从而影响经济增长的质量? <br><br> 张汉亚的看法是,判断投资是否过热要从总体上看资金、物资和建设队伍的供求情况。从资金层面上讲,目前我国存大于贷4万多亿元,扣除准备金、国债等科目的占款2万亿元左右,还有2万亿的资金闲置,这些资金是投资的扩展空间。从物资角度讲,用于建设的钢材、水泥、机器设备等等,近几年一直是开工不足的行业,即使去年和今年一些投资品开始变得有些紧俏,但远没有达到供不应求的地步。虽然钢材的价格水平近半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长,但涨价的主要是用于机械制造的板材和特种钢,而建筑用的一般钢材几乎没有涨价,水泥的价格也没有明显地增长,机械设备等投资品在国内也没有出现供应紧张和价格大幅提高的现象。再说建设队伍,目前国家统计在册的建设队伍有2800多万人,去年和今年虽然投资总量有很大的增长,还是有许多建设队伍没活干。所以,从资金、物资和建设队伍的供求方面来看,目前都比较宽裕,即使投资总量的增幅再大一些,也不会造成紧张,因此不能说目前的投资过热。 <br><br> 按照今年一季度的发展趋势,投资率有可能会比去年42%的投资率还要高,也有人担心,如果投资率过高,会不会挤掉了消费,从而影响经济的协调发展? <br><br> 张汉亚表示,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的重要手段,投资越多,未来的增长潜力就越大,对目前的GDP增长贡献越大,提供的就业岗位越多。按我们国家目前的资源能力,我们承担目前的投资规模是不成问题的,而未来的需要虽然难以准确预测,但从翻两番的发展来看,投资扩展的空间是很大的。 <br><br>李雨时:贸易逆差不可怕 <br><br> 今年一季度,由于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18.9个百分点,我国出现了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一季度的贸易逆差达到10多亿美元。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种新的现象,贸易逆差是否会给我国经济增长带来负面作用? <br><br>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院长李雨时认为,其实从去年9月开始,进口的增长速度就已经开始高于出口的增长速度。这里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我们加入世贸组织的一些承诺,比如降低关税总水平,取消非关税壁垒,都促使进口大量增加。而且今年一季度的经济形势非常好,国内的需求增加,产业结构升级,带动了进口增长,还有一个原因是去年一季度进口的基数比较低,所以今年一季度的增长幅度很大,达到了52.4%,比出口的增幅高达近20个百分点,但这种趋势不会持续下去。 <br><br> 加工贸易的出口一直是我国出口的“主力军”,虽然一季度加工贸易的出口仍然高于进口,但是其出口的增长幅度也明显低于进口的增长幅度,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br><br> 李雨时认为,加工贸易在一季度的进口增幅高于出口增幅,其实反映了这样一种情况,去年我们国家吸引外资情况比较好,而去年签订的外商投资合同,一部分是需要今年进口机器设备和原料的,所以从这方面来讲,进口可能要大于出口。但是一旦这些企业形成了生产能力以后,就能够出口了,所以,从发展趋势上看,将来加工贸易的出口肯定要比进口增长得快。 <br><br> 很多人担忧,当前全球经济还是不景气,出口难度将进一步增加,而由于我国关税水平下降,配额限制放松,进口还有可能猛增,因此,贸易逆差有可能会持续下去。 <br><br> 针对这种看法,李雨时表示,首先看进口,要从国外进口产品必须是国内有需求,而从国内总体来看,基本上还是处于供大于求、内需不足的状况,因此国内对国外产品的需求是不是能持续下去还很难说。出口方面,我们发现我国的出口与发达国家经济周期变动的相关性不是很大。有时候,国外的经济情况不好,反而会更多地进口中国的产品,因为中国产品价格比较低。从今年一季度看,发达国家经济虽然还是不景气,但我们对美国、欧盟的出口增长依然非常快,对欧盟的出口增长了41.9%,出口的替代效应表现得比较明显。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外商投资促进贸易的效应特别明显。越来越多的外商投资企业实际上把中国当作了一个生产环节,他们不仅希望开辟中国市场,而且还把企业现成的出口能力也转移到了中国,这对中国的出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br><br> 他认为,今年的贸易会呈现出一种前高后低的态势,贸易总额还是会有相当程度的增长,其中出口增速可能会达到10%-12%,而进口增速会达到12%-14%,贸易顺差会缩小,有可能全年贸易顺差达到100亿到150亿,最坏的估计也是全年保持贸易平衡,但就全年而言,应该不会出现贸易逆差的情况。 <br><br> 他说,这几年,我国的进口基本上是生产资料占80%,生活资料占20%,这个结构比较合理。从今年一季度的进口结构也可以看出来,进口比较多的主要是原油(2200万吨)、成品油、钢材、棉花,都属于生产资料和能源。他认为,对中国来说,只要是进口结构合理,贸易保持基本平衡,或者有适度的逆差,对中国经济的利大于弊。因为这就等于是我们低偿地使用其他国家的资源。(王擎)(摘自中华工商时报) <br>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