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二百零一集)
罗国正
(2019年8月)
2875、以感悟的状态去接触事物,就会增长很多真知。用做公益的心情去跟人打交道,会广结善缘。习惯用审美的态度去观察一切,人生会收到很多美感。人若坚持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拥有真、善、美。
2876、很多美学史、美学书籍都没有提及沈宠绥这个人物,其实他对美学的贡献也蛮大的。我在这里认真、简约地介绍他一下。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列出来,我作一些评论。
沈宠绥是明朝末年江苏吴江人,戏曲家。有书这样评他:“其人渊静灵慧,学识广博,于神话传说,无所不通,而尤醉心曲学研究。”他在大量吸收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观点。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娄东王元美著有《曲藻》行世,魏良辅亦尝寓居彼地,则娄东人士,应不昧昧字面。只缘当年弦索绝无仅有,空谷足音,故但喜丝声婉媚,性务指圆走,至字面之平仄、阴阳,则略而不论,弊在重弹不重唱耳。”
评:重弹不重唱,有的甚至识弹不识唱。这也是导致当时北调衰落的重要原因。当一个社会缺乏言论自由,在残酷的政治现实面前,也影响唱的发展。弹和唱,主要是声音的作用、效果,是依靠人的耳朵所具有的功能到达大脑最终获得实现。耳朵的神经系统离大脑最近,所以对心灵的影响又快又大。其实,任何乐器的声音都代替不了人声,为什么很多人特别喜欢小提琴的声音呢?因为,小提琴的声音近似人声。由此大家都可以感悟到唱是多么的重要,人的声音是非常重要,对心灵的影响,是任何其它的声音都无法代替的。
2、沈宠绥认为,每个时代“各有专至之事以传世。”“文章矜秦汉,诗词美宋唐,曲剧侈胡元”,明则南曲“雄绝一代”,“堪传不朽”。
评:他肯定了每个时代的代表性。这类观点,从古至今都很多人这样提倡,是正确的。一个时代是否伟大,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这个时代有没有伟大的创造,留给后人有多少东西。有伟大创造的人,人们也认为他是伟人。当代有两种比较流行的审美观点,一是知识分子比较讨厌人“抛书包”,二是农民喜欢实际。所谓“抛书包”,就是指在人们面前动不动就引经据典,卖弄自己如何有学问,但没有一点是自己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大家都知道了,在浪费大家的时间。哪有这么多的时间听老生常谈呢?另一方面就是夸夸其谈,农民觉得没用,不切实际,解决不了问题。
3、沈宠绥认为,“肇曲自三百篇”,“风雅变为五言七言,诗体化为南词北剧”。
评:这反映了文学艺术发展过程的一个方面,这也体现了文学艺术在普及于民众中得到了扩展。
4、他肯定了魏良辅对昆腔改革的成功和昆腔的地位,使南词音理达到“极抽秘逞妍”,“调用水磨,拍捱冷板”,“声则平上去入之婉协,字则头腹尾音之毕匀,功深熔琢,气无烟火,启口轻圆,收音纯细”,“别有唱法,绝非戏场声口”。
评:这是南曲腔调主力的崛起,北曲在众美的竞争中走向衰落。
5、他主张“案头”和“筵上”是天然双美,“六律、五声、八音”,“昉天地之自然”。“一字有一字之安全,一声有一声之美好,顿挫起伏,俱轨自然”,“声籁皆本天然,一经呼唱,则机括圆溜,而天然字音出矣”。
评:沈宠绥渊静灵慧,学识广博的特点,非常利于审美活动,他对古代戏曲声学作了很好的归纳、总结,他的表述精准、优美、系统、深入,无论是对当代的戏曲创作、表演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还是对其它文化艺术都具有举一反三的参考价值,如书法、国画等。所以,在此我特作推介。
2877、黄道周认为人分为“上智下愚”,人之初时,未有区分,人经历长时的积聚,就分出来了。这是后天决定论。但他的书法美学思想却相反,强调天才。他说:“骨力嶙峋,筋肉辅茂,俯仰操纵,俱不由人。”这是先天决定论。对于艺术,很多人(包括当代不少人)都认同先天决定论。我主张:天份加努力。在我的印象中黄道周的美学意义在于他书画作品作为范本和传奇人生,而美学观点排在次要的位置。
2878、 明末书画家鲁得之传世作品有《花卉册》、《石竹图》、《墨君题语》、《竹史》、《细香居集》。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如下:
1、“情、理、势三者已具,趣韵自生”。
2、他对写竹有很多心得:“大小老稚,叠叶从条,要得左右阴阳向背浓淡之理。行干布枝,宜先看画地之长短广狭,尤得要势”。“画竹须腕中有风雨,苏子云‘当其下笔风雨快’。此真得写竹上乘,若于墨沉中求之,正坠个中云雾。”“无骨不劲,无姿不秀,无气不生,惟写竹兼之。能者自得,无一成法。”
3、“匠心存乎人”,、“意在笔先,神在法外。”
4、主张以书入画,“凡写竹干如篆,固矣。而剔枝用行草法,则参差生动。”
从鲁得之的美学观点中,人们可以推理出这样的结论,对国画的审美,先看落款的毛笔字,如果作者书法不行,他们的画就难成佳品,尤其画竹,更难成佳品。换一个角度看,即一个画国画家,如果他的大、中、小字,包括正楷、行书、行草、草书、狂草比另一个国画家写得好,他临摹这国画家的作品,就很容易,甚至超越原作。而书法差的画家,难以临摹优秀书法画家的作品。也就是说,书法是国画的基础。油画则另当别论。
2879、明末书画家恽向,书评他,年轻时,气厚力沉,晚年惜墨如金,悠然自远。他的主要美学观点,加我的评述如下:
1、“古今文人,每多着意。”
评:过于着意则不自然。不是天成,而是穿凿。不着意,则无灵魂。
2、“鉴拔之精,用笔之妙,大非画工所窥。”
评:这如文学与书法、艺术,也包括政治家的演讲、军事家指挥战争等等,经典之作,都是造化艺术,如流水行云,没有匠气,而大气天成。其审美规律都有共通性。
3、“画至于文人而后能变,如变山而如笑,或如滳,或如妆,或如睡,而山则一也。如变水以冰,而不离于水也。如变日月而益以五采,而日月一也。如变形而以色,而形色一也。如变影而光,而光影一也。其中妙处,不能尽言,总谓之传神。”
评:吴冠中曾批评欧洲一大批被认为优秀的作品,只像摄影,没有其它。当然,这也是画家的过硬基本功,但不是艺术家只停留的低层次的境界。真正伟大的艺术家,要表达自己的思想、理想,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人们崇高的感情和精神,这才谓之传神。恽向的传神观点,就说出了关键性的问题。艺术应形神并具,以神为主。变形以达神。这方面的美学境界,中国古代艺术家比西方古代的艺术家理解得较早较深。只追求形似的艺术,已被摄影所代替了!绘画艺术应在能似的基本功上,更上一层楼。连绘出能似的基本功还未达到,追求更高境界的能力则弱了。书法也是如此,连临摹某种法帖达到很似的能力都没有,更不用说自成风格,独树一帜了!就算是独树一帜了,这一帜又能树多久呢?混饭吃的一大批人!因为真懂艺术的人不多。
4、他说:“米(芾)源于董(源),而意象凹凸,自谓出奇无穷,其实恍惚迷离之趣,远祖吴道子,而人不能知。究之米家学问,狂而非狷,故读书人偶为之,而不敢沉沦于此也。”“予思时时以笔墨兼用为法门,学制谓予画墨则尽现五采,而着色则浑如用墨,知言哉!通此两语,其进道也,如发蒙振落矣。”
评:他指出了通过技法表现出意象来传达出画家自己的理念,用墨色的变化给人以立体感来强化意象,同时说出了这种做法已有传统的继承和来源。强调在追求创新、多样化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点、个性。
5、“简者,简于象,而非简于意。简之至者,缛之至也。洁则抹尽云雾,独存孤贵,翠黛烟鬟,敛容而退矣。”“画家以简洁为上。”
评:外形、物象、形式的简纯,并非内容、内涵、意义、意象的简单。在大艺术家的创作中,常常是言简意博,大道至简。恽向这些话,对人们的很多活动都有指导意义。
6、他说:“见指知月,得鱼忘筌”,“人之所有,而我无知”,“南北派虽不同,而致各取而化”,“譬如南北道路,俱可入长安。”他反对“食古不化”。
评:意象、意指、意蕴、寓意、意思、意义,常常是在文学、艺术优秀作品里经常出现的。使人阅读、审美时,感到是优质粮食。当代的优秀抽象画,很讲究这些,没有一定的文化、审美水平是读不懂的。如果一个艺术家在这方面的能力是过得硬的,其作品往往具有原创性。如果没有这方面能力的,不可能是艺术家。这也是各艺术门派不同,各取而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内容和能力。我以为学会欣赏当代优秀的抽象画,是解决“食古不化”的一个重要方法。如果一个艺术家能多读些哲学、美学、艺术史之类的书,对作品所反映出的意象、意指、意蕴、寓意……的能力会更强,加上艺术技法高明,给人的美感、留下的印象会更深。条条大道通北京,关键是选择适合你的走法,认真努力,才会走出金色的脚印。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