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攻博
[打印本页]
作者:
鸿客
时间:
3.5.2003 10:49
攻博
慢慢悠悠的双休日又来临了,德国本来就是安静得可以,一到周末更是静得出奇,周日几乎所有商店关门大吉,只有麦当劳和博物馆除外。这个周末却不亦乐乎,因有朋自远方来。说远也远,来自另一国家──比利时;说近也近,三个小时的火车路程。男客人小袁在比利时一所大学已作了一年多的博士后,袁太太初来乍到三个月。
大家一边包饺子,一边天南海北神聊。袁太太秀秀气气,初识以为是江南女子,一报出身却是位天津大小姐。既说到天津,狗不理,大麻花,耳朵眼炸糕三大名吃一抖,把我们各个空吊了一番胃口。袁太太既是新来,不免事事新奇,件件欢喜。更让她笑得合不拢嘴的是,在国内已有硕士经历的她,在老公小袁的一番周密运作下,终于获得导师的首肯,可以攻博了。因此今日的袁太太特别地神采飞扬,她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陪读了,小半边天总还是可以撑一撑的。如此一来话题自然就扯到攻博上。
在德国拿到了Diplom(相当于国内的硕士学位),只要教授愿意收你为徒,你马上就可以进入博士生名单,开始攻博。对于国外来的硕士毕业生,则要通过系考试委员会的审核,看看你的硕士学位是否与他们的Diplom相当。提交考试委员会的一份重要文件是你的硕士论文翻译件(英文或德文)。实力强,运气好,可一锤定音,马上进入攻博。国内来的奖学金生,运气差一点,也就是补一二门课,半年之内基本都可搞定。在德国应该说国内的声誉还是相当不错的,而有些国家则差一些。如一位来自格鲁及亚的女硕士,一到德国就通过DSH(德语水平考试),德语没问题,但教授怀疑她的科研素质。所以她只好又是听课又是跟大学生一起做试验,忙乎了整整一年,总算拿到了攻博资格。不过格鲁及亚女硕士一点不懂英语,却有些让人看不懂;理工科的专业文献绝大部份是英文,不懂英语,如何开展科学研究?
在德国攻博,一般都有经济收入。其中一种是奖学金。此类最大的基金会是DAAD(德国学术交流基金会),受资助学生最多;另外各大政治党派也有自己的基金会。同时各大学也设有奖学金,只要教授愿意襄助,都可一试。当然更多的是拿职位做研究。理科几乎是清一色的半个职位。少数工科如机械制造等可拿一全位。据说是因为此类专业的就业前景特好,硕士一毕业就可以找到一份收入不菲的工作,为了稳定继续攻博者的军心,只好水涨船高。近年也间或听说有自费攻博者。
拿到博士资格是不是就进了保险箱?这也是我们聊的重点。袁太太一副铁饭碗一端,谁能奈我如何的英雄气概。如此这般不免让其他男士对她一番语重心长。在导师和学生的关系上,国内与国外有很大不同。德国的导师也被称为Doktorvater,直译为博士爸爸,听起来有些别扭;也许叫教父更能让人接受。从称呼上看,似乎国外导师与学生的关系亲密非凡,但实际上却恰恰相反。国外的导师只负责把你领进门,能不能修到正果是你的事。你折腾十年毕业或乾脆毕不了业,那只是你个人的修行。国内的导师会千方百计帮助自己的弟子按时戴上博士帽,国内的学生真幸福。学生若不能按时答辩,导师脸上无光,不能通过答辩,那更是大丢脸面。在德国则是另一番风景,发生在身边的一个真实例子:一位正宗德国博士生,小伙儿长得英俊潇洒,傲气十足。然而科研素质稍逊,加之运气不济(试验设备常出故障),二年半的试验期限转眼即到,而他手上还没有什么真正的货。教授毫不客气地下了停止试验的建议,让他开始进入写论文阶段。我有些看不懂,没像样的试验结果怎么写博士论文?外国邪门,可做无米之炊?有次在工作讨论例会上教授开他玩笑说,论文写了多少行了,大家哄然大笑,这玩笑也够损的。过了半年,他拿不出论文,当然德国人也不会造假。而此时雪上加霜,他的工作合同被停止,真得无米了。一时他无处可去,就照常来上班,我真佩服他的耐力。又过一月,他被通知马上清理出他的办公桌,因要来一位中国博士后。转瞬这位德国小伙子的办公桌变得空荡荡了。人去楼空,让人发森;心里不禁默念:资本主义,残酷!故事讲到这儿,神采飞扬的新博士生袁太太神情一下子暗淡下来,囔囔自语到,我好好做试验就是了。见势不妙,大家马上劝慰到,你完全不用担心,你的导师是中国人,他虽在国外多年,但中国人的优良传统绝不会丢,他一定会尽心尽力护送你过关。一番话,袁太太重展笑颜。哇,该下饺子了!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