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真实的长征究竟什么样? [打印本页]

作者: wanderlust    时间: 4.3.2006 00:12
作者:书云(Shuyun Sun)<br /><br />每个国家都有其成立的传奇。对于新中国而言,这个传奇就是长征。这是一个堪与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相媲美的故事。我就是在长征故事的熏陶中长大的。<br /><br />这个传奇可以简述如下:20世纪30年代初期,崭露头角的共产党和它的三支红军队伍被蒋介石的国民政府赶出了它们的根据地。面临敌人的围追堵截,他们越过险峻的高山,跨过湍急的河流,穿过无路可走的草地,在毛泽东的指挥下从胜利走向胜利。两年之后,经过二万五千多里充满忍耐、勇气和希望的长途跋涉,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中国的西北。出发时的二十万人人只剩下五分之一,疲惫不堪,伤痕累累,但信心十足。十多年之后,他们重振雄风,打败了蒋介石,建立了新中国。<br /><br />真实的长征是怎样的呢?<br /><br />2004年,也就是在长征开始70年之后,我重走了长征路。这仍旧是一个让人畏惧的旅程,那些地区基本没有改变,少有人去,非常贫穷。在当年四万多名走完长征的老红军中,今天大约还有500多名幸存者。我找到其中的40位,并采访了他们。他们都是普通百姓,有的半路上被迫留下来,有的坚持到了最后。但是他们每个人都给我讲了让我深思的故事。<br /><br />黄志吉参加红军的时候还是一个孩子,个子比他的枪高不了多少。他是被迫的,因为村政府抓走了他父亲,如果黄不同意当兵就不放人。他想到过中途溜走,但因为害怕被抓回来之后枪毙只好留下来了。许多人确实半路逃跑了。长征开始六个星期后,红一方面军从八万六千人锐减至三万人。这惨重的损失被归咎于湘江战役,这是红一方面军长征中的第一场恶战。但是战斗中最多伤亡了一万五千人;剩下的无疑都逃跑了。<br /><br />另一场战役,强攻大渡河是长征传奇的核心。据说22名勇士打跨了国民党部队守卫泸定桥的一个团,为长征杀开一条血路。毛泽东曾经告诉《红星闪耀中国》的作者埃德加·斯诺,强攻大渡河是长征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事件。直到今天,人们依然是这样看的。<br /><br />长征路上,我在四川查到一份采访录。当时带领红军最早渡过大渡河的师长告诉党史研究者一个不同的故事。他说:“这件事件并不像人们后来所说的那样复杂,你们调查历史事实的时候,应该尊重历史的真相。当然你们怎莫说是另外一回事。”<br /><br />但是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故事流传至今。其实,大渡河上只是发生的战斗并不激烈。当地的军阀刘文汇憎恨蒋介石,给毛泽东的军队让路了,而作为回报,他后来成了新中国的林业部长。<br /><br />当时红军并不知道他们的最终目的地,长征途中关于这方面的争论经常发生。1936年10月,当红军的三个方面军在中国西北会师之后,大家都认为长征终于结束了。但是陕北这块“希望之地”并没有给他们多少希望,它贫瘠的土地几乎无法养活当地的人口,更不用说红军了。<br /><br />红军战士们没有衣服抵挡刺骨的严寒。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一些女战士被命令调头回家。红军会师不到一个月,就被迫决定继续长征。就在这最关键的时刻,蒋介石被绑架,而绑架他的人正是他指定负责剿共的张学良将军。张学良发动的西安事变挽救了红军。作为其获释的条件之一,蒋介石承认了共产党的合法地位。长征真正地结束了。<br /><br />但是,对于西路军的二万一千多名将士来说,长征还没有结束。他们属于张国焘指挥的四方面军。张国焘是毛泽东在党内的头号竞争对手。西路军的任务是到中国西部边境以获取苏联的援助。但是毛泽东给他们的命令矛盾重重,结果他们既不能战,也不能退。他们被困于一片不毛之地,生存都很困难,最终被当地回族马步芳的军队全部消灭。只有400人到达了目的地,其余的不是被杀就是被俘。<br /><br />这是红军历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失败。但是长征史上对此却没有多少记载。王泉媛是一名高级指挥官,她被马家军的一个旅长纳为小妾。在共产党的眼里,这足以定她为叛徒,而她对党多年的奉献被一笔勾销。她和四方面军其它的幸存者在半个世纪后才被承认他们是红军战士。<br /><br />英勇的红军战士坚忍不拔,勇敢战斗,忍饥挨饿,曾经绝望但顽强地坚持下来了。饥饿曾使他们用绑架人质的办法来获取赎金。肃反一直不断,直到一些部队几乎没有军官来指挥战斗。如果有的红军战士心存怀疑,他们在党的宣传工作的帮助下重新鼓起勇气.他们的勇敢和自我牺牲精神是他们战胜了种种严酷的考验,无论是在中国的历史还是在其它任何民族的历史上,这种精神无与伦比。<br /><br />是什么支持着他们走完了长征?我曾经问过一位高级将领当时他对共产主义知道多少。他说:“无论那时还是现在,我都不太清楚。你问毛主席他那时知道吗,我怀疑。”他来自一个贫穷的家庭,备受压迫,对他而言,共产主义是一个美丽持久的梦,一个争取公平进步社会的希望。<br /><br />或许当时没有人知道,也无法知道,前面的路有多末艰难,需要付出多大的牺牲,而且这个梦想和现实的差距有多么大。<br /><br />作者:书云(Shuyun Sun)是《长征》的作者,该书将于2006年3月出版。<br /><br />译者:赵征<br />
作者: 令狐药师    时间: 4.3.2006 11:23
编者按:记得我在北京四中上初中一年级的时候,最心仪的高年级学长之一是高三年级一个外号叫“大鼻子”的同学,其面若洋人,肤色白里透红,俄文流利,足球球艺绝佳,四百米接力速度飞快。后来从某个对校中名人了如指掌的同学口中得知,此人名唤“陈祖谟”。没有想到,今日偶读此文却得知他竟有这样一段身世的隐情,如今也避祸江左,到了大洋洲了。<br /><br /><br />--------------------------------------------------------------------------------<br /><br /><br />陈昌浩和四万将士:中国红军最大冤狱<br /><br />作者:不详<br /><br /><br />1999年11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记者在位于悉尼西区BLACKTOWN(黑镇)的某所普通的房子里,见到了一位年逾七十的俄罗斯老太太。除了她嘴唇上深深的咬痕(这是漫长监狱生涯留下的印迹),你看不到任何苦难和挣扎的痕迹。然而,这个莫斯科出生的俄罗斯老妇人,却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有着神秘而密切的关系。1967年,她与前中国国家主席夫人王光美、前中共中央总书记李立三夫人,同时关押进了中国最大的政治监狱——北京秦城监狱,历时八年,受尽折磨,其罪名是“苏联特务”。而她的所有“罪行”中最致命的一项,是因为她身为某个人的妻子。<br /><br />此人名叫陈昌浩。<br /><br />对于所有不熟悉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人们来说,陈昌浩无疑是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但对于经历过红军长征的士兵来说,这却是个一度声名显赫,令人敬仰的传奇人物。<br /><br />1930年代,当红军长征抵达陕北时,它主要由两支军队构成,其中一支是所谓“中央红军”,即由毛泽东、周思来和朱德等率领的第一方面军。计约八千人,另一支军队是由张国涛、陈昌浩和徐向前率领的“第四方面军”约八万人,是中央红军的十倍,武器精良,装备整齐,其“气势”令一方面军“自惭形秽”。<br /><br />这支强大的军队,后来被先后改制为“左路军”和“西路军”,陈昌浩是它的最高指挥(“总政委”和“军政委员会主席”)。他的座下拥有一大批以后在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吒风云的人物:国家主席李先念、元帅徐向前、红军杰出将领徐海东;50年代中国几个主要军区的司令员和政委如许世友、陈再道、程世才、洪学智、数百名将军;以及郑小平时代中国军方的所有主要领导人,后者包括前国防部长秦基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和刘华清等等,而这些当今执掌中国军政大权的首脑人物,昔日只是陈昌浩部下的一些连排长而已。<br /><br />1992年,笔者在北京遇到过一位曾经是陈昌浩警卫团士兵的现役将军,当提及令他敬畏的“首长”时,他老迈的双眼里突然灼灼发亮。“他是我们这些人的恩师和带路人”,他沉重地呼吸着,仿佛再次回到半个世纪前战火纷飞的激越年代。<br /><br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曾经统帅千军万马驰骋沙场、立下赫赫战功的红军主帅,早在1940年代,就被迫退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舞台,长年“牧羊”苏联,在集体农庄里受尽折磨和苦难;他给中共中央发了大量电报,要求返回祖国参加革命,却石沉大海、杳无音讯。1949年10月,他携家人返回北京,受到刘少奇和朱德的热烈欢迎,但他拒绝了所有高官厚禄,选择成为一个中共党史的研究学者(中共中央编译局副局长),以及“俄华大辞典”的“主编”。六十年代,他曾经返回湖北故乡,在那里见到了数百名当年的红军部下,而今皆为解放军高级将领。陈在大会上眼含热泪向他的旧部致歉,独自承担起将西路军覆灭的责任。但即便如此,他还是无法逃脱命运魔爪的无情追击。<br /><br />1967年7月,“文化大革命”爆发一年以后,受到秘密指使的红卫兵对他进行了残酷的 “批判斗争”和毒打。陈昌浩亲眼目击彭德怀、徐向前等元帅被戴高帽挂牌游街的景象,又风闻李立三“自杀”及其他的俄国夫人格兰娜的被捕,情知自己“罪大恶极”,厄运难逃,便在寓所 “红霞公寓” 里吞服大量安眠药后永久地睡去。他的尸体被秘密火化后抛弃于荒野。直到今天,北京八宝山公墓的墓穴里,还只有一个空空如也的骨灰盒。<br /><br />昔日统帅,竟死无葬身之地!<br /><br /><br />二、中国红军史上的最大“冤狱” <br /><br />陈昌浩案,一直是中国共产党史中的禁区,直至1980年代以后,原红四方面军人员,在邓小平提携下成为中国军方的主要指挥力量,在这些“老军头”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红军的这一段神秘而扑朔迷离的历史才逐渐得到曝光。<br /><br />1937年,红军西路军主力约四万人在甘肃一带被蒋介石军队围歼,全军覆没,成为红军史上最严重的一次惨败,红军最大和最精锐善战的部队,在短短四个月间被消灭殆尽。只有数千幸存者侥幸逃脱,他们以后成为新组建的由郑小平刘伯承指挥的“第一野战军”的骨干,而陈昌浩和徐向前均靠化装行乞才脱离危难。<br /><br />几乎所有过去出版的“党史”都异口同声称,这是由于该军领导人错误地执行了张国涛的“逃跑主义”和“分裂主义”路线的结果。但在近两年出版的一些党史研究专著和文章纷纷指出,根据中共中央档案馆的资料和徐向前元帅临终前所撰“回忆录”来看,当时的“西路军”领导人陈昌浩( “军政委员会主席”暨中共中央常委)和徐向前(“总指挥”),是严格按中央军委的电报指示指挥军队行动的。而当时的“中央军委”的核心成员,是毛泽东和周恩来。因此,造成是次“西路军”全军覆灭的原因已不言自明。<br /><br />徐向前在其回忆录中暗示,陈昌浩的责任只是在于,由于担心再犯所谓“路线错误”,未能及时反抗中央军委的“瞎指挥”,而是逆来顺受、惟命令是听,从而遭到以骠悍的回民为主体的“马家军”的围歼。当时有四万人埋骨高原,大批女兵被奸杀和沦为乞丐。著名导演吴怡弓的前卫影片《姐姐》,叙述的就是这段悲情故事。中央军委应对此当承担主要责任,这已经成为大陆党史界的共识。<br /><br />但尽管如此,在探究毛泽东为何要这样“瞎指挥”方面,却出现了耐人寻味的分歧。<br /><br />一些学者坚持认为,毛泽东是“有意”让西路军覆灭的。这是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中央军委的 “指挥”完全失之常理,到了十分荒谬的程度。在短短几个月中,“军委”一会儿要求 “西路军” “东进”,一会儿要求其“西进”,一会儿又要求其“原地待命”。更为不可思议的是,当西路军损兵折将,好不容易杀出重围之后,毛泽东竟不顾严峻情势,再次下令“原地坚持”,致使该军失去最后的生机,被紧追而来的敌军团团包围,数万红军精英被屠杀殆尽。对于像毛泽东这样的 “游击战”策略高手来说,这样的“指挥”,完全违背了他亲手制订的“敌进我退”的战略战术原则。<br /><br />一种更令人震惊的说法是,当“西路军”还在西北浴血奋战之际,也即距它“覆灭”时刻(1937年3月12日)尚有数月之遥,毛泽东已在延安发表了他的著名讲演“论中国革命的战略问题”,其中出现了“西路军的失败,证明了……”字样。毛泽东如此斩钉截铁地“预言”西路军的失败,在今人看来,恐怕是“早有预谋”。<br /><br />但也有反驳者撰文认为,像毛泽东这样的政治高手,即使要“整掉”西路军,恐怕也不会这样堂而皇之,授人以柄。这岂不是不打自招的愚蠢之举吗?这段有关西路军失败的文字,怕是以后补加进去的。<br /><br />是耶,非耶,历史之谜,悠悠难解。<br /><br /><br />三、谜中之谜的“密电事件” <br /><br />大陆党史界之所以有毛泽东“有意让西路军覆灭”之说,究其原委,是因为陈昌浩卷入了毛泽东与张国涛的激烈的权力斗争漩涡之故。<br /><br />1930年代的中共中央,只有张国涛可以与毛泽东平起平坐,因为除毛之外,只有张是中共一大代表。张又是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拥有红四方面军这支强大的军队,并且是中共领导人中唯一会见过列宁的人。<br /><br />毛泽东要在中央稳固权力,必须先除掉张这个又臭又硬的绊脚石。反过来,张国涛亦雄心勃勃,急欲凭手中实力与毛泽东分庭抗礼,或取而代之。这场党内斗争,以“共产国际”出面支持毛而告终,张国涛节节败退,最后竟“叛逃”和“投靠” 国民党,成为“丧家之犬”和“历史罪人”。陈昌浩是张国涛手下最亲信的大将,又拥有八万精锐红军,毛泽东对他的忌惮与痛恨,自在情理和意料之中。<br /><br />但毛泽东同时又是一个富于眼量和极擅用人的政治领袖,他能够收纳“红四方面军”的许多将领如徐向前、李先念和许世友等,并予以信任和重用,为什么就不能原谅陈昌浩的“过失”?一些党史专家指出,完全是由于那个著名的“密电事件”所致。<br /><br />1935年9月9日,当时张国涛与毛泽东的分歧与斗争正如火如荼。毛泽东要求张国涛所属“左路军”“北上”,而张国涛则意欲“挥师南下”。是日,张国涛拍发了一份密电给陈昌浩,指示陈劝毛泽东与其一并南下,“如他们不听劝告,应监视其行动。若坚持北进,则应开展党内斗争,彻底解决之”。这份电报流露出“杀机”,已呼之欲出。<br /><br />当时的“左路军”参谋长叶剑英,是毛泽东派入张国涛部队的一枚“钉子”。截获此 “密电”后,他立即连夜策马飞奔,前往毛泽东驻地密告。毛泽东大惊失色,当夜即率“党中央”及红三军等秘密“北上”,迅速逃离“险境”,这就是党内传闻的所谓“密电事件”。毛泽东痛恨陈昌浩的原因,恐怕盖出于此。<br /><br />但这一事关重大的“密电”,在事件发生后竟不翼而飞,而与此案有关的当事人,亦都先后作古,使之变得疑窦丛生。陈昌浩本人生前则曾私下对儿子陈祖谟满含冤屈地表示,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份“密电”。近年以来,一些当时的“四方面军” 将士和党史研究者亦发表公开谈话和文章,断然否认“密电”的存在。随着目前“红四方面军”人马执掌大权,为“密电事件”翻案的呼声正日趋高涨。<br /><br />另一方面,密电的主要见证人叶剑英元帅,生前一直坚持密电事件的真实性。毛泽东曾称赞叶大事不糊涂,指的就是这件“命案”(由于叶救毛有功,毛毕生都对他宽大为怀,未加惩处)。而当年的西路军电报室主任、毛泽东派在陈昌浩军队中的另一枚“钉子”,至今仍撰写回忆录,坚称他当年曾亲手译出电文并将它交给了叶氏。正反双方均言之凿凿,令事件真相扑朔迷离。<br /><br />但无论历史将怎样翻案,几万红军将士的鲜血早已流尽,带着“密谋杀害毛主席”的罪名饮恨自尽的陈昌浩,也早已化作一缕轻烟。当年美丽纯情的俄国少女格兰娜,亦已成了垂暮的白发老妪。在人们正忙于纪念长征六十周年之际,她正和唯一的儿子陈祖谟一起,隐居在澳洲的灿烂阳光里。岁月如流水,洗涤着记忆的创痛。而当她微笑的时候,你甚至不敢相信,她曾经无辜地为历史背负过最沉重的罪轭。<br />
作者: zhuang    时间: 21.1.2007 15:40
长征根本就是战败后的逃亡,前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逃,<br />后来是无目的的流串,例如四渡赤水。<br />如果没有张学良,中国的现代史就要重写,百姓们也不会<br />遭遇这末多的苦难了。
作者: songwei1604    时间: 21.1.2007 16:00
<!--QuoteBegin-zhuang+21.01.2007, 22:40 --><div class='quotetop'>QUOTE(zhuang @ 21.01.2007, 22:40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长征根本就是战败后的逃亡,前期是有计划有目的的逃,<br />后来是无目的的流串,例如四渡赤水。<br />如果没有张学良,中国的现代史就要重写,百姓们也不会<br />遭遇这末多的苦难了。<br />[right][snapback]1227279[/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如果没有张学良,中华民族就可能灭亡,也就没有你在这里quatschen了&#33; <!--emo&--><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angry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angry_smile.gif' /><!--endemo--> <br />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