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汉字简化,得不偿失——对汉字演变的历史误解
[打印本页]
作者:
aerol
时间:
25.10.2003 19:39
人民网读书论坛 符号<br><br>几十年来流行的观点认为:汉字的简化的是中国文字的进步,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发展,这是没有顾及到文字发展的基本规律,用情感和政治代替了科学的判断。苏联电影《列宁在一九一八》中有一段台词:“以后想问题要用脑子想,不要用骨头想!”我们就试着用脑子想一想这个问题。<br><br>由少变多,由简而繁——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br><br>今天的人普遍认为:文字的发展都是从繁到简的,简化汉字不过是顺应了这个历史大潮流而已,这不符合中国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假如我们相信殷墟甲文与商朝的实用文字类似甚至相同,拿它同东汉许慎编的《说文解字》来比较,就会发现:原来的一个字,分化成了几个字,笔画也随着加多了。比如,从原来代表闪电的“申”字演化出了加“雨”头的“電”,用来表示雷电的“電”;加上立人旁,用来表示屈伸的“伸”;加上“示”字旁,用来表示神仙的“神”①。<br><br>上古字少,而语言中的词又很多,所以,有些字要身兼数职,一个字成为多个词的书写符号,表达不同的意思。兼职固然有省事的一面,但给阅读带来了很多困难。于是,要另行造字,力求一字一声、一意,字字专职②。随着时间的推移,字数由少变多;形体由单纯变复杂;字意分化、具体、单一、固定,正是汉字走向成熟的道路。可以肯定地说,汉字在那一千多年中是由少变多,由简而繁的;从东汉到汉字简化这两千来年间,汉字的总数还在不断增加,正式书写的形体没有重大的变化。所以,在中国的历史上,并不存在所谓“汉字简化的趋势”,就如同中国没有经历过先奴隶制、后封建制的过程一样。这些都是迷信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凭空幻想出来的。<br><br>恢复同音假借——文字发展中的退步<br><br>以意定音,以音定形,见其字而知其音,读其音而明其意,这是汉字的一大特点。古人注释文字,往往只需指明某字在某处的读音,意思就一目了然了。<br><br>上古时,字数少,又没有字典,写作时找不到确当的字,用读音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就是令人头痛的“同音假借”。字的发音是变化的,不同字的发音经历着不同的变化。几百年前读音相同的字,几百年后就可能相差很大,而使人难以看出它原来是哪个字的代用品。我们今天读上古的文学作品,文字是其中很大的障碍:很多的字,在不同的文章、不同的段落中的意思不同,因为他们是其他字的代用品。后来字数多了,有了字典,字的读音和意思渐渐地固定下来,借代就越来越少了。即便是多音字,他们的读音和字意也是相对稳定的。尽管如此,一字多音,从来就是汉字中难弄的部分,精于文字的人都有意避免它。后代的人再用同音字来借代,就是文法上的错误了,章太炎把它叫做“借声”,其实就是我们今天说的“别字”。<br><br>简化汉字恰恰把很多意思毫不相干,而仅仅读音类似的几个字,用一个笔画较少的字来顶替,人为地造成“别字”的使用。比如,“只有”的“只”和“一隻”的“隻”;“頭髮”的“髮”与“发展”的“发”;“後?怼钡摹搬帷庇搿盎屎蟆钡摹昂蟆保弧案筛辍钡摹案伞庇搿安艓帧钡摹皫帧钡鹊取U庋?睦?樱?皇っ毒佟U馐俏淖址⒄怪械耐瞬剑
作者:
红袖添香
时间:
25.10.2003 19:47
汉字是表意文字.<br>可是繁体字被抛弃很多年了,人们非常习惯于简化字<br>再要捡起,恐怕不可能<br><br>再者,简化字中大部分依旧忠实地显示字的意思<br>
作者:
Guest
时间:
26.10.2003 04:32
我老师就强烈反对简化字----认为汉字简化绝对是错误,这篇文章她看了,必然要拊掌称妙啊!
作者:
Guest
时间:
31.10.2003 19:54
简化汉字令其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美感跟意趣,是历史的进步却是文化的退步。
作者:
伊索的猫
时间:
31.10.2003 19:55
<!--QuoteBegin-Guest+Oct 31 2003, 07:54 PM--></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Guest @ Oct 31 2003, 07:54 PM)</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简化汉字令其失去了许多原有的美感跟意趣,是历史的进步却是文化的退步。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忘了登陆了,上面是我说的
作者:
ggg
时间:
2.11.2003 02:40
说汉字简化是失误 ,这种说法的人,脑袋里有病 。
作者:
庄周
时间:
2.11.2003 14:01
作者说的都有理,但忘了从学习和使用的角度来考虑。
作者:
黄昏后
时间:
21.1.2004 19:54
十分理解作者的心情,想必他也是通晓文史之人。<br>应该说简化汉字对普及文化的确是有帮助的,这不能否认。但大部分人只是将文字看作一种工具,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所有的人能够理解作者的痛为所何,也许有人会说“能看能写能说也就行了”,但作者的心态和出发点是不同的,中国的文字是经过千年孕育演变而来的,它涵盖了千年的文化精髓,单单一个中国书法,就已经让其他文字黯然失色了吧!<br>本人也是十分喜欢繁体字胜过简化字,因为繁体字真的很美,而且很喜欢那种古版印刷装订的风格,有一种人神和一的心静的感觉,甚至闻到了书香的味道!尤其是在读古文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在和他们的灵魂做着共通的交汇!<br>可惜很遗憾只能读懂繁体字,却写不出,哎!身为中国人却没有能力继承古人的衣钵,深感愧对先人。台湾,香港一直用繁体,只我们在革命,想想不公平!<br>其实从普及文化这个角度,仔细想想也是有漏洞的,经不起推敲,我们当年的决策者们对此有没有犯了激进冒险主义呢?联想一下当年的时代背景吧!否则也不会造成当年什么“大跃进”“赶英超美”“大炼钢铁”之类的笑话了。初衷是好的,但也得符合实际才行,他老人家虽急,可也得一步一个脚印不是?
作者:
Guest
时间:
22.1.2004 20:01
喜欢最后一个跟贴,如果是个妹妹写的,就更更喜欢了
作者:
黄昏后
时间:
23.1.2004 19:14
妹妹写的,为什么就更更喜欢呢?
作者:
我叫不紧张
时间:
26.1.2004 13:41
看了你的几个贴子,觉得不错,是男生吧奶油了些,是女生吧又稍稍铿锵了些。看了这个估计还是个妹妹,喜欢。继续啊继续
作者:
山民甲
时间:
21.5.2007 19:35
<!--QuoteBegin-黄昏后+21.01.2004, 20:54 --><div class='quotetop'>QUOTE(黄昏后 @ 21.01.2004, 20:54 )</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EBegin-->十分理解作者的心情,想必他也是通晓文史之人。<br />应该说简化汉字对普及文化的确是有帮助的,这不能否认。但大部分人只是将文字看作一种工具,一种交流的工具,不是所有的人能够理解作者的痛为所何,也许有人会说“能看能写能说也就行了”,但作者的心态和出发点是不同的,中国的文字是经过千年孕育演变而来的,它涵盖了千年的文化精髓,单单一个中国书法,就已经让其他文字黯然失色了吧!<br />本人也是十分喜欢繁体字胜过简化字,因为繁体字真的很美,而且很喜欢那种古版印刷装订的风格,有一种人神和一的心静的感觉,甚至闻到了书香的味道!尤其是在读古文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在和他们的灵魂做着共通的交汇!<br />可惜很遗憾只能读懂繁体字,却写不出,哎!身为中国人却没有能力继承古人的衣钵,深感愧对先人。台湾,香港一直用繁体,只我们在革命,想想不公平!<br />其实从普及文化这个角度,仔细想想也是有漏洞的,经不起推敲,我们当年的决策者们对此有没有犯了激进冒险主义呢?联想一下当年的时代背景吧!否则也不会造成当年什么“大跃进”“赶英超美”“大炼钢铁”之类的笑话了。初衷是好的,但也得符合实际才行,他老人家虽急,可也得一步一个脚印不是?<br />[right][snapback]207269[/snapback][/right]<br /><!--QuoteEnd--></div><!--QuoteEEnd--><br /><br /><br />无聊的时候翻番前面的东西还是很受收获的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