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NFS5技术终极指南!
[打印本页]
作者:
Nic.oly
时间:
5.12.2003 17:52
起跑!<br>不要以为只要踩下油门就可以起跑了,没这么简单!事实上,起跑非常重要,这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整个比赛的结果,因为车手不会轻易犯错误.在F1中,车手之间从踩下油门到五盏灯全灭,到挂档只有不到1/3秒的时间,而同一排车手谁最先冲出Starting Grid也在这时决定,稍不留神,你就会落后,同时,后排起步快的车手可以迅速超越前排起步慢的车手.在NFS中亦是如此,当然,没这么激烈.<br>3…2…1…不要忽视这三声,你的起步好坏就取决于此时,当3的时候,你就得座到车座上,然后2接踵而来,此时,你可以轻轻踩油门了,不要踩到底.1完后不到1/3秒,请把发动机的转速踩到合适的转速——这个转速因不同赛车而异——但绝对不在红线之内或者非常接近红线!80年以后的车距红线1prm为宜.等Go!时,你就可以挂一档起步了!<br>Tips:只看屏幕,可以关闭语音,这样你不会分心. <br>比赛中要注意些什么?<br>起步之后,你得保持领先地位.这有些难度,前面提到的冷静,在这里很重要.后面车手会抓尽一切机会超你,此时,你只能这样去做:<br>1.保持冷静<br>2.保持最快的线路<br>3.在之间的距离不大时,尽量保持较高的速度,但切忌不要太贪得无厌,否则后果自负.<br>4.如果之间的距离不大,则采用比较保守的策略,你可以开慢些,降低出错的几率<br>5.不要撞对手.<br>如果你落后,你还要做以下事:<br>1.一般NFS里的电脑AI不高,你可以优化线路,从内线超车.<br>2.切记:对方一定会失误<br>3.对于水平相当的对手[指人],你可以对他施加压力,迫使对方犯错误,比如紧逼不放,出弯后在他车后晃来晃去[慎用,否则差距会一下子拉大的],鸣笛以及将对方逼出较快的线.<br>如何过湾:<br>弯道类型:<br><br>1.直线弯<br><br>最简单,也是最难的.这种弯简单可以简单到直接打方向盘过;但如果你忽视了他,就很容易犯错<br><br>2.S弯<br><br>大多数人对这种弯比较头疼,但其实这种弯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入入弯前把握好速度就没问题,如果弯的半径比较小,可以加制动.<br><br>3.直角弯<br><br>以Autobahn赛道为例.在第三个弯角过后,你将面临一个选择:是上坡还是下坡.如果你选择下坡的话,就直走吧!但是上坡,你将面临一个半径较大的直角弯.切线如右.<br><br>对付这种弯的要点是:在入弯前一段距离,[视半径而定],用力制动,在入弯前一霎那,放开制动,以半油过弯[速度同样视半径而定],如果你是用方向盘或者摇杆,只要不踩到底就是了;如果是手柄或者键盘,请快速点击/放开油门.过了弯就可以踩尽全油了!<br>4.发夹弯<br><br>大多数玩家都能通过这种弯,但能高速通过的,就比较少了.<br><br>过这种弯有些技巧,但没有苦练是不行的,以摩纳哥蒙特卡洛城区中的Lowes弯角为例[切线如左,NFS
U-Monte Carlo 2里有类似弯角,只是速度稍快] <br><br><br>在第一个弯角,你必须尽量晚的制动,否则,你可能会撞上护栏,但太晚也会如此.出弯后立即加速,到直道大约3/5处踩死制动,把速度控制到35Km/h左右,然后以半油过弯,速度保持在35-40Km/h左右,之后是两个直角弯,只要轻踩制动后加速过即可,过了这组弯后就是大隧道——最长的直道.<br><br>种弯形式多样,这儿只是最基本要遵守的规律,具体的则需多练.<br>Tips:过这种弯道要尽量守住路线,这样可以使对手无法超车,因为别的线不可能更快——除非我停下来.<br>5.不规则弯 <br><br><br>看似简单,其实很难.这种弯一般有两种,左边的是一种,另外还有一种大同小异,只是去掉的之间的直道,速度更慢了.<br><br>以Autobahn为例,之前有个半径较小的弯道,只需之前制动即可,真正的麻烦是在后面:你不可能直接踩油过这个弯,但即使速度不快,也依然危险.<br><br>要点:入弯前在一定的距离内制动,然后放开,慢慢过,如果有突起物[如路肩],则可压一些,使车身产生一定的纵翻角,帮助过弯.过了之后就可以立即加速,到达下一个弯角前视情况而制动,出弯后注意速度,不要撞到护栏. <br><br><br>附:非直接过弯方法<br>过弯时用手刹[在打方向时轻按一下],使车子 <br>侧向滑行代替用脚制动减速.因为侧滑时车头以经摆向要转的方向,所以才可以走内 线.有一点要切记转弯的时候要把油门踩到底不要松开,用手动变速箱的朋友最好退档,不然会失速.[我用的是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没试]. <br><br><br>一直以为PU中甩尾是不会有速度的,这次的这些回放证明了,只有在适当的时候做甩尾才会有效,才会精彩,也证明了只有在公路,山路和拉力赛才适合做甩尾,在场地赛里,你也看不到漂移的 <br><br><br><br>手刹[HANDBREAK]过弯<br><br>1.过弯时,在入弯的前一刻将部车移到弯道中间偏内轨的地方,之后打方向盘+手刹过弯点手刹时基本点到和弯道成45-60度时就可以了.<br><br>要点:过弯时视情况收放油门和打方向盘.<br><br>入弯前和弯道的距离以及车在弯道的位置要测好.<br><br>控制好入弯后的速度.<br><br>基本类型:用于过一般的45-90度弯角,特别是过90度急弯!<br><br><br><br>2.过弯时,在入弯前较远出下挡,之后打方向盘+手刹,然后视情况在上下挡,最后就看车的甩尾情况,有必要时记住反打方向!<br><br>要点:过弯时视情况收放油门和打方向盘.<br><br>入弯前和弯道的距离以及车在弯道的位置要测好.<br><br>打方向盘时要在下挡后一会,不能一下就打也不能下完后没有任何扭力时打.<br><br>下挡后一定要使转速保持在最高转.<br><br>控制好入弯后的速度.<br><br>基本类型:用于对付150-180度弯角,如果挂挡好的话是可以抓住象MC赛道的发夹弯的内轨很快过弯的,在90度左右位置挂挡会出现此效果.但是我到现在还不能很好地掌握,老是在挂挡后车子猛地撞向内轨互拦.如果有高手能作出的话务必E-MAIL我! <br><br><br>制动[BREAK]过弯<br><br>1.过弯时,在入弯的前一刻将部车移到弯道中间偏内轨的地方,这是要放油门猛按制动,然后放开制动,这时可视情况点油门,在短时间内是车子有理想的角度,然后点制动做调整!然后有一段放油门时间,调到了和弯道平行还偏一点的位置踩油门过弯,这是车子会不稳定,不要乱打方向.<br><br>要点:油门和制动的切换要合理.<br><br>到最后一次加油门时要把车调到和弯道平行还偏一点的位置,以便踩油门后会将车头调到指定位置.<br><br>基本类型:一般的45-70度左右的弯角都可,适合有S型弯道的地方.<br><br><br><br>2.过弯前,将部车左右摇摆,摇摆距离要比弯道远,摇摆到车子有抓地不足的状况为止,这段距离要凭感觉,到了约到转弯距离是将车头猛打至弯道,适当配合制动和油门过弯!必要时反打方向.<br><br>要点:摇摆部车不要过于用力以至要出车道或失控,只要到了稍稍有点失控就可了.<br><br>摇摆时不要放油门.<br><br>入弯的地点就在弯角处. <br><br>基本类型:适合有一段距离的路程的急弯.由于过弯利落,所以有高速过弯的效果!且过弯后稳定.<br><br><br><br>3.过弯前,先稍稍制动,然后将车子往反方向打,等到后轮打滑后,猛打方向,然后合理分配油门和制动,之后反打方向.<br><br>要点:入弯前的反打和制动要到为,但不要过头,否则车子会打不回来的!有点打滑就打方向.<br><br>入弯后,车子会甩过头[正常],反打方向要到位不要过头!否则等着收尸吧!<br><br>基本类型:有点角度的弯角且车子没有摇摆的路程或者在S行弯道,慢慢享受吧,很难控制的一种过弯方式.有高手务必E-MAIL ME!<br><br><br><br>4.简单,就是踩着制动和油门过弯,如果还是转不过就踩着制动过.必要时,反打方向盘.<br><br>要点:反打方向可有可无.<br><br>基本类型:180度或更弯的弯角.很容易翻车的过弯方法.<br><br><br><br>油门 反打方向 切弯道<br><br>油门:上面所讲的油门收放,实际上是控制做漂移后的车子,基本上是制动过弯用得着的,要决就是做漂移后的车子在打滑后车头是和弯道成一定角度的,如果这时以为过弯后能和弯道平行那就错了,由于过弯后要让车子在短时间内加速不得不踩油门,这是由于部车没有稳定,车头还会在往外甩,到时还要在打一次方向,损失的时间更多.所以要把车成弯道平行在偏一点的角度,以便加油门后会使车到指定位置!<br><br><br><br>反打方向:反打方向主要用于车子与弯道所成角度过大,或想180度只类的大弯.<br><br>切弯道:做漂移也要切弯道,而且切的准还不容易,就是将车滑到弯角,车头檫过弯角出切过,不要撞到!车头越靠近弯角越好<br>制动技术<br>关于制动,我想大家都会,这里不讲别的.<br>我想大家都发现了,如果在比赛中,赛车不配备ABS系统,当你制动时不放,车子会向一边偏去,而且赛车的车轮会在赛道上留下印痕.其实如果这样了,就表示你的制动方式不对.<br>正确的方法的踩下制动,然后慢慢放开,再踩下,放开,直到赛车停下为止.为什么呢?因为当赛车制动时,车轮会在最短的时间内抱死,当车轮抱死而车子还在动时,此时赛车前部载荷就很大,这样一来,赛车就会失速,而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不让赛车车轮提前抱死,也相当于是手动的ABS了.这样做有好处三:一防止打滑,二,减缓车胎磨损,三,提高制动效率[因为轮胎和路面的接触面积远远小于制动碟的扇形面积]<br>紧急情况<br>赛道上,难免出事,这儿有对付紧急状况的方法 <br>如何修正后轮抓地力不足<br>其实就是我常说的漂移.漂移过弯的原理就是利用后轮垂直载荷不足而通过甩尾方式过弯,但同时造成的缺点就是操控上的不足——因为后轮载荷减小了,抓地力自然不足,使得赛车难以控制,遇到此情况,请这样做: <br>发现抓地力不足时,你应该冷静对待.千万不要猛然松开油门,制动更不应该!这样赛车回向前形成侧翻,抓地力更小!不要直接用方向修正,这样会使现象加剧.同时,慢慢松开油门,然后迅速踩油,并且用方向盘修正.直至使赛车重新能够控制. <br>如果前方有赛车发生碰撞<br>很简单,如果前方赛车离你比较近,你要踩制动,放开后避开;如果远的话,等到近时再做不迟.<br>Tips:你不要求快,因为一旦你也被波及,那么损失的时间更多,当然,在允许的情况下,还是以快为好!<br>如果离你很近,有两种方法:<br>1.如果速度慢的话,你想尽一切办法在最短的距离内掉头,然后…<br>2.很不幸,你已经来不及了!<br>关于手动档<br>其实手动档也没什么好说的,不过有些最好还是提一下:<br>1.如果你是初学者的话,建议把转速表换成模拟式的,这样可以比较好的控制换档时间[指针到了红线就可以换档了]<br>2.千万不要和NFS3/HS里面的手动档比,如果在正在过半径小的玩,肯定要降一档.别以为档位只和加速性能有关,事实上,低的档位的扭力也比高档大,这样有助于转弯,当然,太低了…<br>3.如果你靠转速表换档已经有些水平,那么你可以视着用耳朵聆听引擎的声音,练熟了,相信的你换档效率会更高! <br><br>The Last Tip!<br>1.关掉音量,只留下引擎声,这样你可以更专注于比赛,同时可以通过清晰的引擎声判断车手间的距离,以及换档的时机.<br>2.不管怎样,哪怕牺牲别的效果,也要把视角调到最远!
作者:
Nic.oly
时间:
5.12.2003 17:53
调车<br><br>在晋级模式(evolution只有在每个级别中跑进前三位才可晋级)中,以我的经验来说说调车:<br><br>1. 当买到一辆新车后,先不要忙于参加比赛,应该先将车调到性能的最佳状态。首先,钱足够的可到parts…菜单中买最好的部件(一般就是最贵的),然后在car setup菜单中安装,把替换下来的标准部件再到parts…菜单中卖了套回现金。<br>这里应注意的是,如果巡回赛中包含Alps(雪地)赛道或Autobahn(高速公路,下雨)赛道时,轮胎要用Rain Tires来跑这两条赛道,否则车辆会打滑从而影响成绩。<br>2. 在car setup菜单中,在上半部份的左边:<br>第一栏为缓冲底盘高度,降低可将车辆重心下降,易操纵,建议降到最低;<br>第二栏为缓冲装置硬度,路面平坦时可加到最大;<br>第三栏为缓冲震动幅度,增加可加强车辆控制性能,但会导致高速过弯时抓地能力下降(打滑),建议适当增加;<br>第四栏为方向前束幅度,增加前束可令车辆过弯时更灵活,但过急弯时会引起车辆后轮打滑,失去平衡。建议:旧年代的车一定加到最大(因车速不会太快),近代车或带Turbo的跑车按自己习惯(我会加到最大);<br>第五栏为刹车平衡调整,增加的意思就是刹车时车身重量向前移,以此方式来提高过弯速度,建议加到最大;<br>第六栏为车辆前后两端的下座力(左为前,右为后),下座力大时抓地性能好,但会降低车速;以本人经验:预设值50太保守,旧年代的车设在30—40之间,近代车或带Turbo的跑车设在35—45之间,这里有一点非常重要,前轮下座力要比后轮下座力小5—6为宜,这样的好处体现在车辆高速冲上坡后,由腾空到落地这个过程,车辆会在整个过程中很平衡,不会出现车头或车尾先着地而失去平衡的情况;<br>第七栏为轮胎气压(左为前,右为后),预设值为30,基本上可以,要想车子灵敏一点的,可增加前轮2—4点气压。<br>在上半部份的右边是档位的齿轮比,只有为数几辆车可调,忽略。
作者:
Nic.oly
时间:
5.12.2003 17:53
手动排挡技巧<br><br>烂车:<br>起步时,调1挡,当发动器转速超过5k之后,上2档,这时发动器转速会下降,加油门。当发动机转速再次到了6k时,上3当,依次直至4档。如果中途减速,要下当,下到发动机转速为4k,加有门。<br><br>好车:<br>起步时,上1当,动了后,立刻上2档。加速后,立刻上3档。依次到六档。注意不要让发动机转速到7k,除了六档外。如果中途减速,要下当,下到发动机转速为4k,加有门
作者:
BROKEDOWN
时间:
20.12.2003 20:46
仔细,顶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