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外蒙古分裂简史 [打印本页]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12.2009 20:00
标题: 外蒙古分裂简史
   "哲布尊丹巴 "全称"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藏语:Rje Btsun Dam Pa;蒙古语:Javzandamba Hutagt;英语:Jebtsundamba Khutughtu)"蒙古语亦称温都尔格根(高位光明者)、帕克托格根(圣光明者)或博格达格根,是外蒙古藏传佛教最大的活佛世系]],属格鲁派,于17世纪初形成,与内蒙古的章嘉呼图克图并称为蒙古两大活佛。外蒙古地区与达赖喇嘛、班禅额尔德尼齐名的藏传佛教的三大领袖之一。
   传说,哲布尊丹呼图克图最早降生的印度,是释迦牟尼佛的五百佛徒之一,后转世在西藏,传世十五世至多罗那他(1575年—1634年),是西藏觉囊派高僧。

      俄、日在1912年7月8日订立密约,瓜分东蒙(即内蒙呼和浩特以东)和西蒙(即内蒙西部及甘肃和新疆北部的蒙古族居住区),以东经116.27度为东西蒙分界线,东蒙归日本,西蒙归俄国。在俄国看来,中国内部的革命或动乱,是混水摸鱼的好机会。因此,辛亥革命固然有积极的意义,但负面的作用也不可否认,它为沙俄提供了一个下手分裂中国的机会。
      1909年10月,朝廷派三多出任库伦办事大臣。三多(1875—1940),汉姓张,字六桥,蒙古正白旗人。十七岁中举,历任杭州知府、浙江武备学堂总办、洋务局总办、京师大学堂提调、民政部参事、归化副都统等职。三多为人“年力精壮,好文事,有干练才”,但行事不免操切。他“以俄人谋蒙日亟,力纠积弊”,在外蒙古力行新政,主要是兴办教育,移民实边,开放招垦,筹练新军,奏请修建张恰铁路(张家口—恰克图)等。

   库伦活佛哲布尊丹巴八世等僧俗封建领主认为三多的新政危及了自己的特权和既得利益,同时也觉得清廷衰弱已极,不如另找有力的靠山,遂决定派出使团赴彼得堡,提出脱离中国,托庇于沙皇俄国的保护。对于这样送上门来的机会,沙俄当然不会放过,于是宣称在外蒙推行新政“是敌视俄国的行为”,并于8月向中国外务部提出交涉,“谓中国近来在蒙古新理移民,练兵,整顿吏治,蒙民不安,俄不能漠视,将筹对付方法”云云。哲布尊丹巴叛变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十三世达赖喇嘛由于出逃印度大吉岭,投靠英国人,而于宣统二年被清廷革去了封号。八世哲布尊丹巴是十二世达赖的亲侄子,与十三世达赖的关系也非同寻常,达赖被革职的消息传来,哲布尊丹巴不免有兔死狐悲。唇亡齿寒之感。
      武昌起义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但也开创了一个先例,既类似于省这样的地方行政单位通过“独立”的方式反对中央政权,这使外蒙古同中国其它各省一样,在上层王公的带领下宣布独立。此时,垂涎蒙古已久的沙俄认为这是它"吞并中国领土而能达到其宿愿的大好时机"。俄国立即策动外蒙喇嘛王公“独立”。此时,三多所辖的武力仅二百四十余名,而且分布在库伦各地,他手下仅有八十多名亲兵;而俄国当时在边境上驻有重兵,并派兵千余名直接进入了外蒙古。11月28日,哲布尊丹巴以防备内地革命党“扰乱蒙疆”为名,擅自向喀尔喀四盟征调蒙兵,二天后,哲布尊丹巴派人向三多下了这样一道通令,说他们已决定建立“大蒙古国”。我蒙古为保护土地宗教起见,亦应宣布独立。现已由四盟王公公推本哲布尊丹巴为大蒙古国皇帝。库伦地方既已无需用中国官员之处,自应即时全数驱逐,以杜后患。并且要求三多及清廷驻库伦文武官员及兵丁出境。

   因力量对比众寡悬殊,三多等被迫撤离。清廷正面临灭顶之灾,无力顾及外蒙,只能将三多革职,并宣布其所推行的不利于外蒙古的“弊政”一律革除;劝告哲布尊丹巴等不要“轻举妄动,为人所愚”,并派出蒙古郡王和科布多办事大臣前往“宣慰”。但外蒙古当局根本不予理睬,一个月后,哲布尊丹巴宣布建立“大蒙古国”,自立为皇帝,年号为“共戴”。随后,在沙俄的支持下,他们又派兵攻占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驱逐了那里的清廷官员和驻军。
         在沙俄的支持下,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宣布成立"大蒙古国",以活佛哲布尊丹巴为"皇帝"(额真汗).1911年12月1日外蒙古宣布独立后,公举哲布尊丹巴八世为“额真汗”。(至于其登极日期,国内外史学界大致有“宣统三年十月初九日(1911年11月29日)”,“1911年12月16日”、“1911年12月28日(宣统三年十一月初九日)”、“1911年12月29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912年2月15日)、“壬子年正月初一日(1912年2月18日)”等六种观点。本文认为,其登极的确切日期应为蒙历白阴猪儿年(共戴元年)十一月初九日,农历宣统三年十一月初十日癸酉,俄历1911年12月16日,公历1911年12月29日。)

   沙俄十分狡猾,11月3日,在外蒙刚刚投入其怀抱,一切惟其命是从之际,即与哲布尊丹巴政权签订了《俄蒙协约》及《俄蒙商务专约》,声称“蒙古对中国的关系已经终止”,俄国“扶助蒙古自治”,不准许中国军队进入蒙古,不准汉人移居蒙古地区,俄国人则在蒙古享有特权,其他外国人不得有超于俄人之权利;不经俄国允许,蒙古不得与“中国或别国立约”,等等;外蒙在实际上成了沙俄的保护国。对此,清廷于11月7日照会俄国,声明俄国与外蒙古所订立的任何条约,“中国政府概不承认”。次年,沙俄又策动库伦的蒙军开进外蒙西北部的唐努乌梁海,宣布“独立”,并于1914年6月派军队直接占领并兼并了这块十七万平方公里的地区。
   “大蒙古国”建立后,沙俄和哲布尊丹巴政权乘中国国内革命之机,先后兼并了乌里雅苏台和科布多后,其矛头又对准了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地区。阿尔泰地区包括阿尔泰乌梁海、新土尔扈特、新和硕特三部,原属科布多办事大臣管辖,1904年,为防俄国的侵略渗透,清廷决定科、阿分治,设立阿尔泰办事大臣,治所在承化寺(今阿勒泰)。民国后,办事大臣改称阿尔泰办事长官,由中央直接管辖。1912年,库伦军队攻打科布多时,袁世凯命令新疆、伊黎、阿尔泰三地出兵增援科布多,但援军尚未集结,科布多即于8月20日陷落。杨增新认为阿尔泰为新疆北部屏障,故全力援阿,在军需粮草和军队布置上作了有效的安排,在进驻阿尔泰境内后,即听候中央政府与沙俄的交涉结果27。1913年8月,一名增援阿尔泰的新疆伊黎军队的士兵,击伤了俄国驻承化寺的领事,俄国遂借此赤膊上阵,直接干预。为避免冲突,北京政府应俄国要求撤回了增援军队,俄国却以保护领事和俄人商务为名,派兵一千三百余人,强行进驻承化寺和布尔津河一带。10月,沙俄又策动阿勒泰办事长官帕勒塔亲王(即土尔扈特亲王)宣布阿尔泰“独立”,并与之签订《临时停战条约》六条,试图将阿尔泰并入“大蒙古国”。袁世凯下令将帕勒塔撤职,宣布其所签订的所有条约一概无效后,沙俄于1914年2月向中国提出六项要求,作为从阿尔泰撤军的的条件,主要内容是哈萨克人归哈萨克总管节制,承认俄国人在阿尔泰境内有购置或租赁土地及其他不动产的权利,准许俄国商人任意运进货物并在沿途随意销售等。新疆都督杨增新在回复外交部的电报中对“六条”予以驳斥说,俄“要求将哈萨(克)归总管节制,言外即有不归阿尔泰长官节制之意。无非欲引哈萨(克)外向,使逐渐脱离中国管理主权,俨然含有独立性质”,“将来煽惑中、哈,即可效库伦故智,土地人民,皆入俄国之势力范围,居心叵测28。”此六条为中国政府所拒绝,俄军遂长期赖在阿尔泰不走,直至1917年俄国爆发革命后,俄军才被驱逐出境。1919年,中国政府将阿尔泰地区并入新疆,改为阿山道。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12.2009 20:08
回复 1# 大长今


       对俄国的趁火打劫,袁世凯的对策是,沿袭晚清的老法子,以外交谈判解决问题。中国尽管被迫出让了许多权益,但并未丧失对原有领土的主权。经过耐心而艰苦的外交谈判,1913年11月,中国与沙俄签订《中俄声明文件》,沙俄在文件中承认了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承认外蒙古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而中国则承认外蒙古“自治”,同意只派办事大臣及属员、卫队驻扎库伦,不派军队驻守外蒙;当然中国为此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承认了沙俄在与外蒙傀儡政权签订的《俄蒙商务专约》中所攫取的全部特权,并答应在涉及外蒙政治、土地交涉事宜上,俄国及外蒙古当局有权参与协商。
   1914年9月起,中国又与俄国和外蒙古自治当局进行了恰克图会谈,并于1915年6月签订了《中俄蒙协约》,协约规定:沙俄承认中国对外蒙的宗主权;哲布尊丹巴取消“大皇帝”称号和“共戴”年号,受袁世凯封为呼图克图汗,保持了自治君主的地位。中国承认外蒙的“自治”和沙俄在外蒙的各项特权。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沙皇倒台,布尔什维克忙于打击国内沙皇旧军官的叛乱,无暇顾及远东,也就失掉了对外蒙古的控制,这就逐渐引起了日本的垂涎。,1919年春天,日本利用布里雅特人谢米诺夫和蒙匪富升阿来策划组成一个包括布里雅特,内、外蒙古及呼伦贝尔的「大蒙古國政府」,所謂的「大蒙古國政府」於1919年初在赤塔市附近成立,該政府号召統一所有的蒙古部族在旭日之国的保护下。在日本控制之下。主持这项工作的,是日本驻库伦武官松井中佐。松井和布里雅特人的会议及宴会照片后来被中国参谋本部得到。这时,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要独立没有了沙俄的靠山,而日本在一旁虎视眈眈,又害怕俄国的革命运动波及外蒙古,从自身利益考量遂决定回归中国政府。

   外蒙的内向,让徐树铮写下了近代中国史上可称辉煌的一页。此时他担任西北边防筹备处处长,正遇上外蒙古内向问题,因此他便于1919年4月17日提出了“西北筹边办法大纲”,6月10日经国务会议议决照办,6月13日政府特任他为西北筹边使,6月24日又命他兼任西北边防军总司令。
   在另一方面,北京政府派驻库伦(今乌兰巴托)都护使陈毅总督与外蒙王公展开艰苦的谈判,外蒙古旧时的体制是王公管政,喇嘛管教,界限分明;自治后,活佛哲布尊丹巴为政教领袖,有俄国人为靠山于是喇嘛专权,王公受到排斥,沙俄倒台后王公乃发动撤销自治,其目的不是在归附中央,而是在恢复前清的旧制,借以重掌政权。代表蒙古公王集团来和陈毅接洽的,是外蒙古自治政府中的外务总长车林多尔济。
  陈毅和车林多尔济从1919年1月中旬商谈撤销自治问题,一直没有具体的发展。到了8月4日,库伦大会开会,王公喇嘛之争越发激烈,王公们为了重掌政权,决心牺牲自治,故授权车林多尔济与陈毅具体磋商,双方决定了两项原则:(一)恢复前清旧制,五部直属驻库大员(以代替活佛)。(二)设置地方自治议会,由王公组织之(以排斥喇嘛)。以上的协商和条款,均系秘密进行,俄人及喇嘛毫不知情。陈和车林多尔济商定的条件,于10月1日派秘书黄成垿把条件草案送到北京,这就是《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其中重要的事项如下:
  一、中央政府无论何时何事,不能更改外蒙原有之分盟分旗制度。各盟旗沙毕,盟长、将军、扎萨克,高卓特巴等原有之管辖治理权,永远照旧。中央政府并不得施行殖民事项,将蒙旗土地改归他人所有。
  二、设驻札库伦办事大员一员,乌、科、唐、恰,可设参赞人员,帮办参赞一员。正副人员,必须一蒙一汉,并且轮流更换(如第一任汉正蒙副,则第二任蒙正汉副),而汉员必须以文职为限。即在北京之蒙藏院,其正副总裁之一,亦必须以外蒙王公任之。
  三、中央在外蒙驻军,其计划布置及额数,由驻库大员及帮办大员会同商定。遇有紧急事项,增派军队,事定仍须撤回。
  四、内地人民建筑房屋,经营商工等业,以及开垦,种菜,伐木,割草,必须先取得该管扎萨克之许可。
  五、开发矿产,兴办铁道,电报,邮政,必须由驻库大员及帮办大员会商办理。如必须借用外款,并必须先得外蒙地方议会通过,始得办理。

   《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四条》是北京与蒙古王公的协议,然而在掌握外蒙统治权的活佛方面却遇到了巨大阻碍,10月1日,哲布尊丹巴活佛却写了一封致徐世昌总统的信,叫墨尔根堪布等五个喇嘛于10月9日带到北京,信内略云:“今突由中国驻库办事大员陈毅,提出取消自治……并提出所拟60余条前来……于是本外蒙大众,咸以单独破坏协约……徘徊犹豫,本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汗,亦多忧虑,实深不安。”这封信很明显地看出活佛是不同意六十三条的。
    哲布尊丹巴接着又于10月24日给徐世昌第二封信,表明了反对撤治的态度。这让北京政府意识到必须加快速度解决蒙古问题。10月20日时任国务总理靳云鹏电告陈毅说:“徐(树铮)筹边使日内赴库,抚视所有军队,对蒙方面并无直接任务,蒙事仍由都护使完全负责,以明权限。”
      徐树铮于10月23日由北京启程赴库伦,一到库伦,立即让陈毅回内地,也否定了他的什么《六十四条》。他把外蒙古伪政权的“内阁总理”巴德玛多尔济“请”到了自己的司令部,并将其他王公及哲布尊丹巴活佛加以软禁。由于他洋溢的天才与灵敏的手腕,仅在库伦住了22天(10月29日到达库伦,11月21日动车回京),即成功地使蒙古自动撤销自治在威风凛凛的祖国军队面前,外蒙古伪政权的高官们顿时没了威风。1919年11月17日,历史永远记住这一天,外蒙古正式上书中华民国总统,呈请取消“自治”,废除中俄“蒙”一切条约、协定,回到中华民国怀抱!同时为保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徐树铮将军队派驻外蒙各地,如买卖城(今恰克图),乌里雅苏台、科布多、唐努乌梁海,完成了对外蒙古的统一!尤其是唐努乌梁海,被沙俄侵占达七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这也是徐树铮一项伟大而短暂的功绩!外蒙回归后徐树铮遵照中国政府的指示,封闭了外蒙古“自治”时期的“政府”机关。免去了“自治政府”的官员,并解除了“自治”蒙古军的非法武装,官兵一律被遣散还乡。完全按照中国行省的方式来管辖外蒙,这一点并不是明智之举。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12.2009 20:17
回复 2# 大长今


       苏俄十月革命后,“自治”外蒙古的地方统治集团,由于惧怕革命,阴谋闹分裂的态度有所软化。下层出身的蒙古乔巴山目睹统治者的腐朽和下层民众普遍的不满心态,敏锐地意识到这是社会行将发生重大转折的良好契机。他四处活动,把和自己有相同愿望的人聚集在一起,逐渐形成为一个革命小组。乔巴山深知自己的力量是单薄的,为设法同中国北洋政府抗衡,他决定同苏维埃俄国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并成为分裂外蒙古的又一段势力。他们所依赖的力量同博克多格根提出的“自治”主张一样,都源于北方,只不过博克多格根依靠的是沙皇俄国,乔巴山依靠的是苏俄。
   在乔巴山之前1918年底,苏黑巴托尔,在库伦一家印刷所当排字工人时,苏黑巴托尔的生活十分艰难。却很讲义气。因此,很快就有一帮穷哥们聚集在他周围,慢慢形成了一个革命党小组。这个小组面对外蒙古急剧变化的形势,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受苏维埃俄国的影响,都意识到需要一个强大的领导核心来组织外蒙古的,群众。他们开始了建党的筹备活动。苏、乔二人的活动基于这样一种观点:“博克多格根政府把外蒙古出卖给了中国的北洋军阀政府,北洋军阀想侵占外蒙古,取消外蒙古的自治权。所以,必须组织外蒙古民众反对中国军阀分子的侵占,寻求“独立”的外蒙,并获得苏维埃俄国的支援。
   1919年秋天,国内取消外蒙自治的呼声日益高涨,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加紧了活动。这一年,苏、乔二人首次见而,经反复磋商后决定两人领导的小组进行合并,形成统一的革命组织。年底,当徐树铮将军用武力解决了外蒙古问题时,他们开始向中国政府靠拢,但中下层封建主的要求和愿望却受到忽视。

      1920年1月7日,红军全歼了高尔察克残军。苏联在远东的重新得势,让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看到了“希望”的到来。
   这时期的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苦口婆心地恳求共产国际协助他们成立自己的“革命政党”,以领导外蒙古的革命。1920年6月,在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的倡议下,革命小组通过了建立党组织的决定。两个革命小组合并成为蒙古人民黨(MPP)该组织称“将为了从中国占领下解放国家与消除封建压迫並恢复民族独立設定為其任务。”
   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的首要目标便是肃清外蒙境内的“敌人”,即中国政府在外蒙的军队和拥护中国政府的博克多格根集团,修正外蒙地方政府的内外政策。这些主张明确把反对中国政府作为首要目标,暴露出分裂中国、寻求外蒙古“独立”的企图。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曾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致电外蒙古王公贵族,要他们放弃“独立”要求。沙皇俄国迫于中国政府的压力和世界各国的反对,亦不敢公开支持外蒙古独立,只是实现了外蒙古名义上归属中国实则是俄国附庸的“自治”。现在,博克多格根的“自治”主张象泡沫一般破灭了,这些亲苏俄分子急不可耐地挑起了“独立”的旗帜,企图利用苏俄的力量达到外蒙“独立”的目的。
   随着第一个平民革命组织,蒙古人民党的成立,蒙古群众斗争具有了一种组织性与目的性的特征,蒙古人民党决定与苏俄建立联系并且在蒙古“独立”斗争中倚赖起帮助,有了这样的意图后,1920年蒙古革命组织派遣了一支代表团前往苏联,这支代表团以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为首。蒙古革命者的代表得到苏联当局的坚定支持,他们在红军的指挥官学校接受军训,建立通讯机关,与苏联政府领导者会面。

   1920年10月,恩琴狂妄地率领着近800名用日式武器装备起来的士兵,号称“亚洲骑兵师”进犯外蒙古边境,企图帮助日本完成“大蒙古国”。结果被苏联红军打得一败涂地。于是他改变了策略,打出了反对中国军阀侵占库伦的旗帜,这样口号得到了蒙古王公的支持在19恩琴则扶植自己在外蒙古的傀儡,封建主扎姆扬和鲁布桑策文凡为首的所谓“临时蒙古政府”。在这个“政府”的名义下,一批蒙古人和俄军两度向当时驻库伦的中国军队高在田部发动攻击,中国军队在一番奋战后打退了第一次的进攻,但在1921年2月初,在少数封建主和哲布尊丹巴的帮助下,恩琴积聚了相当的兵力后中国驻军终于在外无援军的情况下寡不敌众,被迫撤离库伦。2月4日,恩琴及其同党耀武扬威进占了库伦。2月21日,哲布尊丹巴在库伦粉墨登场,演出了一场“重登汗位典礼”的闹剧。哲布尊丹巴恬不知耻地宣称:“蒙古自古为独立之邦远古受满州统治近300年,清朝崩溃后,我们承载沙皇俄国的声援,取得了自治,受中国政府统辖。但中国军阀政府置蒙古人利益于不顾,以武力胁迫我们,故深遭蒙古同胞反对。今沙俄恩琴男爵以武力驱除中国军队恢复自治,实乃万幸。愿大家协力,重新建立独立的蒙古。”
   在恩琴匪帮攻占库伦之后,煽动地宣扬“蒙古自治权的恢复”并推举哲布尊丹巴活佛为皇帝。但其终极目标则是要将这个家转为一個抵抗苏联的军事事跳板:因此普遍的军事动员,对人民进行野蛮的报复,掠奪與暴力于此開始。
   恩琴的野蛮统治激怒了流亡在苏俄的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苏、乔认为,恩琴的暴行,使外蒙古人民陷入了无底深渊,只有完全按照苏维埃思想,发动群众,推翻中国军阀、恩琴分子以及蒙古封建主和僧侣的统治,蒙古人民才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解放。

   1931年3月18日晨,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带领军队攻占驻扎有中国军队的买卖城 3月19日,苏黑巴托尔领导的蒙古人民党中央委员会和蒙古临时人民政府迁到买卖城,召开了联席会议,成立了军事、财政、内务三个部。革命党终于在外蒙古的土地上找到了一个立足点。从此,中国军队再也没有回到这座城市。1921年3月19日,临时蒙古人民政府发表宣言,宣告“蒙古临时人民政府”成立了,临时人民政府宣称:“蒙古临时人民政府是蒙古境内唯一合法的政权机构,除蒙古临时人民政府发布的法令和法律外,不得实行任何别的法令和法律”。宣言“号召全体蒙古人起来与俄国白匪和中国军阀进行斗争。”
   面对外蒙古苏联势力的深入,在库伦的恩琴不得不寻求美,日的干涉,1921年3月,恩琴派人同日本军国主义分子在中国的旅顺和大连,后来又在北京秘密召开了几次会议,制订了一套从蒙古、东北和苏俄远东沿海地区向苏俄进攻的计划。

      列宁接到蒙古革命的消息沉吟不语,、。一旁坐着的斯大林猛站起来说道:“我们在远东有一片领土,出兵外蒙,消灭恩琴白匪军,一可以加强西伯利亚地区的防卫,扩大对中国施加的影响,解放蒙古人民,同时还可以警告日本人,推动亚洲地区人民的革命事业。” 斯大林激动地说着,一边挥舞着手臂,俨然是一副救世主的神态。 列宁对斯大林的意见十分赞赏,同意了他们的主张。
   不久,一支苏俄远征军雄纠纠气昂昂从远东开向蒙古大草原。
   5月25日,恩琴的白匪军进低买卖城,同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率领的蒙古人民军展开了激战。及时赶到的红军打垮了这股军队,1921年6月,苏俄红军的三个团全部进入了外蒙古地区。1921年7月6日红军和外蒙军攻占库伦1921年7月10日,库伦正式成立了“蒙古人民革命政府”。苏黑巴托尔被任命为军事部部长,乔巴山为副部长,掌管全国的军事工作。总理职务则由鲍陀担任。实行君主立宪政体,1922年7月,经过将近一年的战斗,流窜在外蒙的沙俄白匪被分部歼灭。恩琴在红军攻陷乌里雅苏台后被俘,后被送交苏维埃军事法庭,被判处枪决。
   至此,外蒙古全境被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领导的“蒙古人民政府”控制。

   1924年,八世哲布尊丹巴圆寂,人民革命党政府(共产党政权)宣布不再寻找转世灵童,11月24日建立蒙古人民共和国,并开始限制和控制喇嘛教信仰。该世系在蒙古终结。
       外蒙古宣布"独立"和建立"蒙古国"消息传到内地,一时间舆论大哗,国内各民间团体、民主党派纷纷发表宣言,反对蒙古王公贵族分裂祖国的倒行逆施,谴责苏俄对中国外蒙古的武装占领。北京政府的实权人物曹锟和吴佩孚早就对外蒙古闹独立十分恼火。东北的张作霖也大骂俄国人,对外蒙古的"独立"异常愤慨。他一时冲动,竟准备发兵外蒙,以武力解决外蒙纠纷。然而,由于内战原因,张作霖害怕曹锟、吴佩孚借机出兵东北,不敢对外蒙贸然行事。而北京的曹、吴在北边要对付张作霖,南边要对付其它各省军阀,生怕出兵外蒙会丧失自己在北京政府中的实权,因此只有隔岸观火,无可奈何。作为一种外交形式,北京政府发布 了一份措词严厉的声明,谴责外蒙古企图分裂中华民国的行径,不承认外蒙古的"独立"。都因内战原因而不愿出兵外蒙。从此,外蒙古在苏黑巴托尔和乔巴山领 导下,逐步推行苏维埃制度,也因此与中国逐渐拉开了距离。
   1923-1924年间,中苏就恢复外交关系进行了谈判,外蒙古问题成为这 次谈判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也是中国与苏俄政府间就外蒙问题的第二次交 涉。谈判几经反复,于1924年5月31日签定《中苏协定》,规定外蒙古主权 属于中国,苏俄将在第二年将苏俄红军撤出外蒙。这一协定虽然明确指出蒙 古为中国的一部分,但是并没有废除承认外蒙古为独立国家,同意苏军驻扎 外蒙的《苏蒙条约》,使得问题仍然没能够得到最终解决。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12.2009 20:21
回复 3# 大长今


     从此自20世纪20年代初期起,苏联红军就一直留在外蒙古。这期间,那些在苏俄控制下被剥夺了权力的蒙古上层王公开始醒悟,后悔反抗中国的行为,纷纷逃到中国要求发兵收回蒙古主权,赶走俄国人。但是苏联不断增加驻蒙军队规模阻挠中国收回外蒙古主权的行动。内乱中的中国也一次次丧失了收回蒙古主权的机会。
   1945年2月在苏联的雅尔塔,苏联、美国、英国,举行了一次决定战后几十年国际关系的会谈。会谈时的战争形势是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美军对日本的反攻已经逼近日本本土,但美军苦于日本人的野蛮与顽强,每战都要付出很大伤亡,硫磺岛之战美军即伤亡十万人,而计划中的登陆日本本土的作战“奥林匹克计划”估计伤亡人数则为一百万,这样的数字不是美国人可以接受的,如果美军还要陷于打击中国东北,朝鲜的日军则更是美国人在这个时刻无法接受的。因此,谈判中关于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问题成为美国最关心的问题。
   被西方称为“国际土匪”的斯大林对于有利于苏联的事情向来是可以捞多少就捞多少,对于这样的请求,他自然是同意的,在这个可以狮子大开口的时候他提出了苏联对日作战的条件——维持外蒙古的现状,库页岛南部及邻近岛屿交还苏联,大连商港国际化,苏联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苏、中共同经营中东铁路和南满铁路,千岛群岛交予苏联;对于这种将极大提高苏联在远东地位的条件,罗斯福觉得有些为难。然而,斯大林态度坚决,不容置辩,强调:“如果这些条件得不到解决,苏联绝不出兵。”罗斯福考虑到如果不答应这些条件,苏联不对日作战,单纯靠美国对付日本,将要损失100万十兵。他权衡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斯大林的要求。
   “国际土匪”斯大林勒索成功后,立即同意在德国投降后的两三个月内,苏联投入对日作 战。他还告诉罗斯福,苏联准备调遣25个师超过西伯利亚,向远东秘密移动。同时要求罗斯福,这一军事行动要暂时对中国当局保密,等到这些部队全部转移完毕,美国方可派一官员去重庆,将此协定正式通知蒋介石。罗斯福私心作祟,对斯大林这一要求,也满口答应。
   价钱谈妥了,罗斯福、丘吉尔和斯大林3人代表3大强国于1945年2月11日在雅尔塔这个黑海边上的避暑胜地,以牺牲中国利益为基础,秘密签订《三大国关于远东问题协定》(即《雅尔塔协定》)。在这份协议书上,同时规定苏联必须与中国国民政府签订一项中苏友好同盟条约,以便知照并正式得到蒋介石的认可。

   在雅尔塔会议之后,美国果真坚守了自己的诺言,直到同年6月15日,美国驻华 大使赫尔利才得到华盛顿方面的指示,去会见蒋介石,并会晤了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兼外长宋子文,通报雅尔塔密约的内容和原则。老蒋感到非常愤怒,却又无可奈何,只得派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外交部长王世杰和蒋经国赴莫斯科谈判。1945年6月底至8月中旬,中苏双方在莫斯科举行多次会谈,争论激烈。斯大林几乎是以威胁的口吻对宋子文说:外蒙古必须独立。外蒙古人民「既不愿加入中国,也不愿加入苏联,只好让它独立,如果中国不同意,苏联就不会出兵打日本。此时,外蒙和内蒙准备联合搞“大蒙古共和国”。宋子文据理力争,毫无结果。中国曾经提出过给外蒙「高度的自治权」,但苏俄一概拒绝讨论,在美国方面,早在8月初,美国已从情报机关截获了日本要求结束战争的重要情报,同时又得知斯大林正同中国方面就出兵东北的问题“研究研究”,讨价还价,要挟中国政府。美国人从对自己更重要的欧洲利益出发,为了“使俄国人在欧洲更好商量”,美国方面断然作出了“两弹降日本,一举称霸”的部署,从而于8月6日向日本发起了史无前例“最后冲刺”。 及至8月7日,中苏谈判重新在莫斯科开始进行。这一阶段,一来日军在中国战场上屡遭败绩,二来美国于8月6日向日本广岛投了一颗原子弹,中国的抗日战争有迅速结束的可能。斯大林这回意识到“皇帝女也要愁嫁”了,因为,再不“嫁”,身价就会跌!一旦蒋介石认清了形势,必然会作出一个于苏朕无利可图的决定;拒绝苏联出兵。于是,斯大林才仓促地于8月8日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参加《波茨坦公告》。
   8月9日零时,苏联远东红军元帅华西列夫斯基一声令下,万炮轰鸣,紧接着,5000辆坦克向日军阵地发起冲锋。与此同时,苏联空军出动上千架轰炸机,在歼击机群的掩护下,冒着暴雨强行飞越中苏边境,直扑吉林、哈尔滨、长春、沈阳等日军重要军事和工业目标。日本措手不及,仓促应战,不到一周,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主力被击溃……
   1945年8月14日,宋子文、王世杰签署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及其附件。关於外蒙问题的换文为:「鉴於外蒙古人民一再表示其独立愿望,中国政府同意,将在日本战败后举行公民投票以确定外蒙的独立。 1945年10月,国民党政府派内政部次长雷法章到外蒙古“观察”全蒙古人民公决独立的投票。投票从10月10日开始,至10月20日结束,参加投票的公民494074人,赞成独立的489291人,其余为弃权票。也就是说明99%的选民赞成独立。最后,中国国民党政府在1946年1月5日发布正式公告,宣布外蒙古独立。
   1949年底,毛泽东到苏联,虽再三请求与苏联签订新约,斯大林却坚持保持旧约,理由是:1945年的《中苏条约》是根据雅尔达协议的约定而缔结的,废除它可能会为美、英两国借机否认雅尔达协议中的其他承诺制造口实(例如,日本的南库页岛和千岛群岛)。
   1950年,毛泽东又到苏联,本打算与斯大林讨论黑龙江以北、巴尔喀什湖以东的土地和外蒙古问题,却受尽斯大林的冷落。中共无可奈何,最终在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时,承认了“蒙古人民共和国”。
   1953年,赫鲁晓夫上台后,中国与苏联交涉,试图解决包括蒙古的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苏联归还了旅大军港和东北铁路。当周恩来提出蒙古问题时,遭到了赫鲁晓夫的断然拒绝,中国再次失去了收回外蒙古的机会。中国的行动,很快传到了蒙古人的耳朵里。他们立即行动,通过苏联向中国施压,与中国交换地图,划定边界。随后,中国和蒙古创建了“正式外交关系”。
   1952年,老蒋对斯大林没有遵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的条款感到愤慨。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华民国,以苏联违约为由,在联合国状告苏联,这就「控苏案」,第六届联合国大会对此予以承认。1953年2月24日,中华民国立法院通过废除《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这就是至今中华民国版图还包括外蒙古的法律依据。只可惜阿扁上台,搞“台湾国”,于是这地图也改了。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2.12.2009 20:28
原文长度是这个帖子的两倍,我编辑文章时,特别考虑到一般的童鞋对蒙古的末代活佛不是很了解,所以故意保留了1919年以前的部分,如果大家没有耐心看的,直接从3楼最后一段开始看就可以。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12.12.2009 23:17
好帖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3.12.2009 01:19
好帖
有容乃大 发表于 12.12.2009 23:17



    我们的教科书对于历史上的藩属国历史介绍得太少了,有时间我会把格鲁派在西藏建立政教合一政权的历史也整理出来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13.12.2009 12:36
你对这个有研究?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3.12.2009 13:33
你对这个有研究?
有容乃大 发表于 13.12.2009 12:36



    我对历史都有兴趣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13.12.2009 13:46
也喜欢,不过对藩属国历史很文盲。
作者: 开O元    时间: 13.12.2009 14:47
马克
作者: 有容乃大    时间: 13.12.2009 14:58
马克
开O元 发表于 13.12.2009 14:47



    什么?
作者: 开O元    时间: 13.12.2009 15:01
什么?
有容乃大 发表于 13.12.2009 14:58



    就是 标记一下 以后再看
作者: 大长今    时间: 13.12.2009 16:32
就是 标记一下 以后再看
开O元 发表于 13.12.2009 15:01



    我估计以后多半是不会看了,其实只要看4楼就行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