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一战将领传记 [打印本页]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2
标题: 一战将领传记
全名:约翰尼斯·弗里德利希·利奥波德·冯·泽克特(Johannes Friedrich Leopold von Seeckt)  
  生卒年:1866年4月22日-1936年12月29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一级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塞尔维亚之战(1915)
    历史地位:泽克特在一战中并没有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在他军事生涯的前期,也只是作为一个出色的参谋人员而引人注目。他主要的声望来自于战后担任德军总司令是在德军重建工作中作出的卓越贡献。他所组建的几乎“无瑕”的“十万陆军”,奠定了德国陆军得以重新崛起的基础。他是二战德国辉煌战绩最大的幕后功臣,被尊为“二战德军之父”。


约翰尼斯·弗里德利希·利奥波德·冯·泽克特于1866年4月22日生于石勒苏益格。他是一个普鲁士将军的儿子,于1885年作为军官候补生加入皇家亚历山大近卫掷弹兵团。1893年与多萝西·法比安结婚,婚后无子女,但夫妻感情很好。

他很早就体现出在参谋工作方面的才华,于1897年进入柏林的军事学院学习,之后交替服役于一线和参谋单位。1899年他调入总参谋部担任助理,这时他还只是个陆军中尉。1913年被任命为驻柏林的第三军团的中校参谋长后,他任此职直到一战爆发。第三军团隶属于亚历山大·冯·克鲁克的第一集团军,在德军著名的“施利芬计划”中担任最重要的右翼攻势。在马恩河战役后,第一集团军被迫回撤。但冯·泽克特在这次战斗中充分表现出了他的个人才能和领导能力。

1915年1月27日,泽克特晋升为上校,转任在东加里西亚新组建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的第十一集团军的参谋长。在1915年5月2日开始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战役的突破中,第十一集团军一共向前推进了300公里,到9月底完全拔除了波兰突出部,彻底解除俄军对加里西亚的威胁。这场胜利中马肯森的指挥固然重要,泽克特的精妙策划更是不可或缺。他因此晋升为少将,并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1915年10月-11月,他策划完成了对塞尔维亚的占领。这一战绩让冯·泽克特得以为他的蓝马克斯勋章添上了橡树叶。

由于俄军布鲁西诺夫骑兵上将在1916年6月所执行的壮大攻势,奥匈帝国遭到了沉重的打击。泽克特因此被任命为奥匈联军的参谋长,其任务是进行军队的休整并提升战斗力。这个工作由于德国与奥匈帝国之间日益增长的敌意而并不容易完成。泽克特很快发现,和奥匈同事交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尽管如此,泽克特成功的完成了这个任务。背负着再次创造同样奇迹的期望,他于1917年10月被派往土耳其担任陆军总参谋长。但是这个任务即使是冯·泽克特也无法完成。巴勒斯坦战场上,艾伦比于1918年9月19日发动的进攻击溃了桑德斯的土德联军。10月30日,土耳其签署停战协定,允许所有的德国人在30天内离开土耳其。

泽克特于11月13日回到德国,保罗·冯·兴登堡让他负责组织在乌克兰和整个东部前线德军部队的撤离事宜,他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出色的完成了任务,这让他进入参加巴黎和会的德国代表团担任军事代表。随后泽克特被晋升为中将,于1919年7月7日-15日期间接任兴登堡担任德军总参谋部解散前的最后一任总参谋长。10月11日出任有实权的陆军总参谋长,并开始着手建设一支十万人的精锐部队——这是凡尔赛条约规定的最大规模。1920年3月,他成为德国国防军总司令。这时64岁的他正要开始其人生最大的事业。

泽克特的个性是“冷淡”、“易怒”、“冷冰冰”,他的外号是“斯芬克斯”,总之,他具有强烈的个性。曼斯坦因如此描述泽克特,“每个人都已感觉到他的内在激情和使他成为军队领导者的钢铁般的意志。”他不是一名理论家,更多考虑作战层面。他如此表现对于理论家的敌意:“有三件事情是由人类的大脑徒劳无益地与之较劲的:愚蠢、官僚和口号”。

泽克特认为人是其军队重建的核心问题。他几乎把所有的责任都委托给能干的参谋,他亲自负责监督训练。他以名义上的“和平时期军队组织委员会”复活了原来的总参谋部,对军官团的训练尤其不遗余力。最后,德国的总参谋部提供了一个小规模但具有强烈事业心的干部队伍,以便指导其他的核心参谋和战斗队。他的价值在1933-1940年得到了体现,这一时期德军增加了50倍,但同时还使运动作战学说不断完善。在二战中,总参谋部毕业的大部分毕业生以及部队参谋和指挥官在作战水平上表现得都非常出色。

泽克特他怀疑传统类型的庞大军队能够依据追求快速决定性胜利的战略进行运动战,相信小规模的、长期服役的、职业性的、运动的军队。他于1911年发起一次对战争教训的正式研究,这次研究成果形成了《487号军队条令》,泽克特亲自撰写了其中的“领导与使用合成兵器战斗”。这本书成为直到30年代之前德国军队训练的基础,从30年代起,他们被修订为著名的《300条军队条令》,一直使用到1945年。

新德国军队的学说源于吸取的上述教训。新的学说最显著的部分是关于装甲战与空中力量的一体化。为了对《凡尔赛条约》所禁止的坦克和飞机战术进行训练,他以对红军的训练援助换取在苏联建立了秘密的训练中心。这个训练中心包括三个非法的训练项目:装甲、飞机和化学战。

发展装甲战是对一次大战公认的技术失败所做出的反应。泽克特偏爱歼灭战战略,而不是消耗战战略。他强调运动,他的训练命令是由一句口号开始的——“作战就是运动”。尽管泽克特在许多领域具有前瞻性的观点,但是,直到他去世,他对骑兵令人感到奇怪的一往情深,这一点至今依然被指责为视野狭隘。此外,他从来没有完全赞同过与其他武器和空中力量协调作战的大规模装甲部队具有强大的能力。虽然泽克特从来没有完全理解机械化战争的力量,对如何精确的进行坦克战没有把握,更多的强调对骑兵师实现摩托化后勤保障。但是泽克特并没有对古德里安等人推动的变革采取具体的反对行动。另一方面,古德里安和其他人的实验结果形成了一个主张大规模陆军和泽克特“贬低大规模军队”二者之间的综合体,他们在军队之中建立了军队——一支小规模由装备精良的装甲部队构成的军队。德国人进一步将二战中的风暴部队战术(即胡蒂尔战术)发展成为机械化全兵种学说。


泽克特对空军作战的革命性质有着更为广泛和深刻的理解。他在新建的德国军队中抽出180名军官,倡导建立独立的空军兵种。由于《凡尔赛条约》禁止这么做,他组建了影子空军。所有的演习都需要空军的加入并且得到了广泛的仲裁。他的空军学说以对地面部队的支援为中心,以获取空中优势为最高原则。和美、英两国不同,德国使用轰炸机来实现现在所说的战场空中遮断。为了这一目的,德国人集中建设战斗机,然后是对地面的攻击机,最后是轰炸机。

总而言之,泽克特的军队最突出的地方在于其政治领导和政策的密切整体性、士兵的优先地位、适当的参谋体系和正确的学说。这个时期的德国军队小却几乎无可挑剔,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机器之一。

综上所述,后来的德国军队具有鲜明的泽克特的个人风格。观察二战战史就不难发现,德军的辉煌战绩,尤其是初期战绩和泽克特的努力息息相关。但是,泽克特的计划也存在着若干缺点。这导致了一些批评,认为这些缺点是二战中德军最后失败的部分原因。

麦克尔·吉耶对德国军队独立于政治现实之外给予了严厉批评。他认为这导致了意识形态和技术至上主义的融合,它推动德国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并且遭到没顶之灾。他认为,泽克特使得德国人把注意力集中于作战艺术上,眼光盯在获取战争的快速胜利。把战争的实践者和战略家区别开来的结果导致德国在二战中许多作战的成功都不具有持久性的战略影响。吉耶成功的描述了一支试图脱离政治结构而独立存在,过于追求作战层面胜利的军队是非常危险的,他清楚地展示技术上的卓越本身只是一个空壳。

对泽克特军队的最强烈批评是总参谋部的军事视野过于狭隘。以至于到了1934年,总参谋长进一步缩减了沙盘演习训练的重点,从战略作战层面缩减到战术(师和军)层面,这导致了对后勤和情报科目的忽视。正如艾伯特·西顿所写的那样“军队参谋部的行动很少超过大战术的层次,它的许多成员都满足于犹如在真空状态下作战,把200英里半径当作战略问题考虑。”

最具说服力的批评是一位德国学者指出的:“德国在意志和领导方面的优越感,对他们不断和短视地评估潜在对手的能力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此外的一些指责包括:重新武装的努力在经济方面是脆弱的,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德国经济的弱点;德国空军在战术方面很成功,却不能完全胜任各种水平的战略行动等等。

当然,总的来说泽克特建立的这支军队工作得很好。1940年那次历时7周的攻击战摧毁了法国军队;德国军队随后在北非、巴尔干、特别是在俄罗斯进一步执着于战术和作战层面的胜利。在接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德国军队的领导和学说成功地推迟了希特勒国家的毁灭,尽管盟军在物质方面有压倒性优势。应该说,泽克特出色了完成了他人生的最大事业,将以“二战德军之父”的身份进入历史殿堂。

1926年初秋,他对君主制的热情断送了他的职位。他允许一名霍亨索伦皇家家族的成员穿上军服出席一年一度的军事演习,这是《凡尔赛条约》专门禁止的,也与当时德国的共和情感上升发生了碰撞。泽克特于10月8日被迫辞职。

1930年,他竞选成为议员。在他任职于魏玛共和国国民议会的期间,冯·泽克特与希特勒的纳粹党交往密切。

他于1934年被派往中国协助建设一支现代化的中国军队,担任蒋介石的德国军事顾问团团长。他的建议对国民党发动的对江西红军的第五次围剿颇有价值,这次战役引发了史诗般的红军长征。他曾担任委员长委托人,代表蒋介石本人处理军政事务。此外,他为国民党训练建立的几个德式装备的师在抗战前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初期抗日的核心力量。

1935年3月,他返回德国。1936年12月29日,因心脏病卒于柏林。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3
 全名: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Alfred von Schlieffen)  
  生卒年:1833年2月28日-1913年1月4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普鲁士-奥地利战争(1860年);普法战争(1870-1871);
  主要战役:克尼格雷茨之战(1860)
    历史地位:施利芬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更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这主要是由于著名的“施利芬计划”——这一计划被小毛奇修改之后在一战中遭到失败。对于该计划的争论延续至今,有人认为计划本身就出了错误,另外一些人则认为是执行者犯了错误。


    “当你们进入法国的时候,要让右翼末端轻拂海峡”
——摘自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伯爵于1833年2月28日生于柏林,他的父亲是位普鲁士将军。最初专攻法律,后从军。1853年作为一名服役期限一年的志愿者加入第一禁卫枪骑团。1854年12月调服正规军,并被任命为少尉。1858-1861年,在军事学院学习。1865年毕业后加入总参谋部。

    普奥战争(即七周战争)期间,任职于普鲁士阿尔贝特亲王的参谋部,参加了克尼格雷茨战役(1860年7月3日)。普法战争期间,任职梅克伦堡-什未林第八军腓特烈二世的参谋部。后任第一禁卫枪骑团团长(1876-1884)。1884年,施利芬成为总参谋部战史处处长;1886年晋升少将。1888年12月4日晋升中将,任陆军军需总监和副总参谋长。1891年,施利芬取代了阿尔弗雷德·冯·瓦德西伯爵成为德军总参谋长,任此职长达15年之久,直至其于1906年1月1日退役。其间,于1893年1月17日晋升为地面部队司令。1911年晋升陆军元帅。

  施利芬自其妻1872年死后,变得冷漠和孤寂,经常讥讽同事,但一直致力于尽可能完满地解决德国面临的战略困境。他是一位卓越的天才战略家,尽管对战争伦理漠不关心,但研究问题的方法却符合科学规律。在其任总参谋长期间,研究了与法国和俄国两线作战中的战略问题,提出了著名的“施利芬计划”。

  “施利芬计划”假设德军面临两线作战,即东线和西线。因为俄国不可能很快击败,所以他计划首先要在西线集中大量兵力,迅速通过比利时和荷兰,以侧翼的移动击溃法国。考虑到俄国的原始铁路系统会造成蜗牛般步伐的动员,他只在东线安排10个师以推迟沙皇部队的前进,直到法国被压倒为止。这一战略计划还包括一支十万人的英国远征军“和法国人协同作战”在内。

    在进攻法国时,他计划以距离巴黎178英里的德国边境城市梅斯为枢轴。由重兵(79个师)组成的右翼,将以闪电战经过比利时进入法国,后面马上由战时后备军之类的第二后备军跟上来。由8个师组成的较小的左翼,将留在法德边界。象一扇巨大的旋转门一样,德国人在这个绕着枢轴旋转的运动中,将一直横扫到法国沿海地区,从北面、西面和南面包围巴黎,然后转向东面。

    他在退役后继续完善其计划,要求进一步削弱左翼兵力,加强右翼力量。这是因为,如果法军离开他们的洛林要塞,将左翼德军赶向莱茵河,这样就更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东进的右翼将从后面包抄法国人。法军一开始向德国推进得越深,将会发现他们处境越发被动。

    他的计划也经常受到批评,因为其计划似乎流于刻板,忽略政治因素,例如比利时和荷兰的中立。而且对20世纪初的后勤保障和部队的机动能力能力估计也不够现实。此外由于暴露出虚弱的左翼,在执行时还需要统帅具有很大的勇气。当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这个计划在被修改之后付诸实施。但是一些因素导致了它的失败,这些因素包括:德军机动性的缺乏,俄军兵力的增强,法军有效的抵抗,而且计划被谢里芬后继者赫姆斯·冯·毛奇违背原意地修改,从而削弱了德军的右翼,最后面目全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没有俄国人的威胁下,一个施利芬计划的变种被德军采用,这次被证明是成功的。  

    阿尔弗雷德·冯·施利芬于1913年1月4日死于柏林。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3
全名:奥斯卡·冯·胡蒂尔(Oskar von Hutier)  
  生卒年:1857年-1934年12月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步兵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里加之战(1917);第二次索姆河之战(1918);努瓦永-蒙迪迪埃之战(1918)
    历史地位:在战争史上,胡蒂尔主要是以“胡蒂尔战术”为人所知。这种战术也被称为渗透战术或者风暴部队战术,是德军后来机械化全兵种学说的前身。他对这种战术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贡献,但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该战术的集团军司令官。他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坚定的指挥官,他在突破方面的成就在以堑壕战为特色的一战中是非常出众的。


    1857年,奥斯卡·冯·胡蒂尔生于一个军人世家。他的祖父曾经和拿破仑战斗过,而且他的父亲在普鲁士军队中晋升为团长,并在1870-1871年间的普法战争中被封为贵族。胡蒂尔的母亲姓鲁登道夫,埃利希·冯·鲁登道夫——后来的德军第一军需总监——是他的表弟。  

    在里奇特费尔德士官学校受训时,胡蒂尔即被保罗·冯·兴登堡上校评价甚高:“一位富有天赋的年轻军官,应寄予极大的期望”。这是他军事生涯中最早的亮点。使得他得以在士官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总参谋部。随后胡蒂尔来往于前线和后方,交替担任参谋和前线指挥官两种职务,获得稳定的晋升。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进行,胡蒂尔首先在第一次马恩河战役中于冯·布洛的第二集团军中任职,负责指挥第一近卫步兵师。1915年4月他调往东线指挥第二十一军,该军属于占据维尔纳和科瓦罗地区的赫尔曼·冯·艾希霍恩第十集团军。  

    1917年1月,胡蒂尔被指派指挥位于里加以南的多瑙河一带的“D”集团军,以便于在三个月后指挥第八集团军。正是在指挥第八集团军期间,胡蒂尔建立了使其留名战史的声望。
  
    在里加战役中,胡蒂尔面对的是俄国帕尔斯基将军指挥的第12集团军,编有161000人、火炮1149门,机枪1943挺。而第8集团军下属3个军,约6万人,火炮2000门,机枪2000挺。

    胡蒂尔的军队在这次战役中展示了德国军队新的渗透战术。该战术是总参谋部基于英国人和法国人的战术发展而来,指实施短时间的密集炮火准备,然后以小的战斗单位(即风暴部队)绕过敌人的强点渗透对方前线。尽管胡蒂尔在这一战术的发展过程中没有扮演任何角色,但他在这一战术使用中体现的卓越和广阔的视野使得英国人称之为“胡蒂尔战术”——这一称呼保留至今。1917年9月3日,胡蒂尔的军队占领了里加。到3天后战役结束,第八集团军以4000多人的损失造成俄第12集团军2.5万人的损失,并推进到里加湾海岸。9月6日,胡蒂尔因其杰出成就荣获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  

    在占领里加一个月后,他的军队成功攻克波罗的海群岛,这是这次大战中唯一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行动。  

    转调到西线后,胡蒂尔指挥新编第十八集团军,充当于1918年3月由鲁登道夫发动的德国大规模春季攻势的先锋部队。参加攻势行动的部队有三个集团军,北面是冯·贝洛将军的第17集团军,中间是冯德尔马维茨将军的第2集团军,胡蒂尔的第18集团军位于最南侧。这次攻势也称为“米夏埃尔行动”,它导致了第二次索姆河会战。

    3月21日,胡蒂尔指挥5个军、27个师沿着索姆河两岸向海岸进击,同时向北和向南展开,获得了蔚为壮观的初期成果。他所直接面对的敌人是英国将军休伯特·高夫指挥的由12个师组成的第5集团军。通过再次充分使用渗透技巧,他的军队捕获了50,000俘虏并非凡地推进了60公里。他的军队移动的如此迅速以至于负责侧翼的其他部队被远远的抛在后面。  

    两天后,他被皇帝迅速授予橡叶奖章。不过这时胡蒂尔的推进已经开始减缓并最后在日益增强的英法军队的抵抗面前停顿下来,这主要是因为难以通过古老的索姆河战场保证补给。3月27日,胡蒂尔向法国首都进行了一次最深入的挺进,他部下的几个师攻占了距离巴黎约32英里的蒙迪迪埃镇。4月4日,他被迫停止于蒙迪迪埃和莫勒伊以西。

    1918年6月9日-13日,胡蒂尔在马兹实施了成功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但他很快被法国人非常有效的防御和德军的资源不足所遏止。随后他的部队在这场战争的其他时间里只能保持防御态势,不过胡蒂尔的巧妙指挥成功地防御住了英法联军的多次进攻。

    停战后,胡蒂尔带领他的军队穿过莱茵河回到德国。他在11月10日对军队发表的告别演说中提出德国军队并没有在战场上被打败,而是被后方的政客“在背后捅了一刀”(包括鲁登道夫在内的许多杰出指挥官也持同样观点):
    “我们不是被敌人击败的,而是因为受制于外部环境才被迫如此。我们不得不放弃了我们经过激战才占领的土地。……我们仍然高昂着头回到我们深爱的祖国……”

    他于1919年1月退役,并担任德国军官联盟的主席一直到1934年1月。1934年年底,胡蒂尔以77岁高龄去世。  

    在战争史上,胡蒂尔主要是以“胡蒂尔战术”为人所知。这种战术也被称为渗透战术或者风暴部队战术,是德军后来机械化全兵种学说的前身。他对这种战术的发展并没有什么贡献,但他是第一位成功使用该战术的集团军司令官。他是一位有能力而且坚定的指挥官,他在突破方面的成就在以堑壕战为特色的一战中是非常出众的。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3
全名:保罗·埃米尔·冯·莱托-福尔贝克(Paul Emil von Lettow-Vorbeck)  
  生卒年:1870年3月20日-1964年3月9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少将  
  主要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镇压霍屯督人和赫雷罗人起义(1904-1908);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东非战役(1914-1918);坦噶之战(1914);马希瓦之战(1917)
    历史地位:莱托-福尔贝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或者可能在任何时期都是极具天赋的游击战指导者之一。他是一位纯粹的职业军官,极为灵活和机智,经常使正规而保守的英军对手惊慌失措。他长期对抗20倍左右的敌军,却仅仅因为战争正式结束而投降。他从未在战场上被征服过。他还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和压倒性的优势敌人作战,获得了他的战士——无论黑人和白人——的一致热爱,而且还赢得了他的敌人的尊敬和钦佩。

    1914年8月,一战爆发。由于德国遥远的殖民地实际上被强大的英国海军同本土隔离开来,仅仅由相当少的德国卫戍部队防御。英国人预期德国孤立的殖民地将会被英国人轻易的握在手中,以最低成本合并到他们的殖民帝国中。但是就象大多数战前的设想一样,这个设想也被证明是错误的。一些德国的非洲殖民地还有南太平洋殖民地迅速被占领,但是德属东非的战役最后被证明是英帝国一场完全的灾难。这应当要归功于德属东非的指挥官保罗·冯·莱托-福尔贝克的才华和英雄品质。

    莱托-福尔贝克1870年3月20日出生于萨尔路易。他来自一个著名而古老的普鲁士军事世家,他的祖先在七年战争和反抗拿破仑的战争中就参加了普鲁士军队,有着高贵的表现。其父是普鲁士陆军军官,后成为上将。

    1899年莱托-福尔贝克毕业于军事学院,成为炮兵军官。1899-1900年在总参谋部任职。1900-1901年间前往中国,参与镇压义和团的战斗。1904-1908年,镇压霍屯督人和赫雷罗人起义期间在德属西南非(今纳米比亚)任职,了解了在丛林进行战争的困难性和当地部队的作战能力。1906年在一次伏击中受伤,被送往南非治疗,在那里呆了几个月之后返回德国。

    1914年2月作为中校被任命为德属东非(今坦桑尼亚)的殖民部队司令官。该部辖12个营,约4000人大部分装备都是陈旧的枪支。这支部队中包括几百个德国军官和预备军官,以及少数欧洲志愿者。但是大多数他的部队是由在德军中服役的非洲土著组成的“阿斯卡里”部队(Askari即土著民兵的意思)。和对德国士兵一样,莱托-福尔贝克对这些土著民兵依照同样的普鲁士标准进行训练,也在战争中赢得了他们地爱戴。他欣慰地看到,这些土著民兵在战斗中证明自己和他们的欧洲同伴一样拥有战斗力。而且,在冯·莱托-福尔贝克的指挥中也看不出对于黑人和白人有着任何的区别对待。莱托-福尔贝克在他的回忆录中怀着极大的骄傲写道,这些民兵的自信随着每次对英军的成功作战而不断增长。

    大战爆发后,莱托-福尔贝克没有因为兵力弱小采取消极态度,而是在8月主动攻击了英国在肯尼亚的铁路,从而开始了他自己的战争。9月他发动进攻试图夺取蒙巴萨。尽管有“柯尼斯堡”号巡洋舰地火力支援,他还是没有成功。

    1914年11月3日,一支大型的英国和印度入侵部队为了占领德属东非在坦噶登陆,这支协约军对德军占有8:1的优势。但就是从此刻起,莱托-福尔贝克向世人展示了他伟大的战术计划。莱托-福尔贝克将自己的部队后撤了一段距离,但这并不是撤退,而是将敌军引入内陆的交叉火力网,并对其施以了灾难性打击,迫使这支部队返回坦噶湾,撤回到登陆船上。当他们撤离海湾的时候,英国船只成了德军的机枪和火炮的靶子,这使得英国登陆舰队遭到了重创。英军有2000人战死和2000多人受伤,而德军的损失仅仅只有15名德国人和45名民兵。此外,莱托-福尔贝克还从这场胜利中缴获大量的武器和弹药。这是整场战争中最为一边倒的一场胜利。英国政府掩盖了这场羞辱,直到整场战争结束之后。

    在随后的18个月里,英军奉基钦纳之命令采取守势。但是莱托-福尔贝克并不想让英国人平安度日。福尔贝克对临近的英国殖民地肯尼亚和罗得西亚(现津巴布韦)发动突袭,摧毁了当地的沿着铁路及运输线而建的要塞。他的军队还摧毁了20辆火车,以及一长段英国的铁路。当英国海军在鲁菲吉河迫使“柯尼斯堡”号自沉之后,莱托-福尔贝克将其人员编入自己的部队。他还设法打捞起上面的大部分火炮,并为它们制造马车底座以便于能够在陆地上使用以编入他的战地炮兵部队。

  1916年3月,扬·克里斯蒂安·斯姆茨带领着一支45,000人的军队从南非出发,对莱托-福尔贝克发动大规模攻击。由于不能和占据10:1这样绝对优势的英国部队正面交锋,莱托-福尔贝克率部缓慢的向南撤退。当英军穿越复杂的地形时,莱托-福尔贝克就转头向英国人发动诡计多端的袭击。斯姆茨行动迟缓,完全被莱托-福尔贝克牵着鼻子走。加上恶劣的气候、地形以及热带病。莱托-福尔贝克的每一次袭击都迫使英军被迫停顿数个星期乃至数月以恢复、整顿和补给。斯姆茨最后不得不放弃这次进攻,好在这并没有伤害到斯姆茨今后的政治生涯。虽然遭到挫败,斯姆茨却因为福尔贝克的勇气、荣誉和正直对他表示钦佩和尊敬。

  1917年,协约军加大了对莱托-福尔贝克的攻击力度,他开始面对压倒性的敌军。英国人从肯尼亚和罗得西亚,比利时人从刚果,葡萄牙人从莫桑比克分别发动进攻。由于弹药、食物、和衣服等给养严重不足,福尔贝克决定放弃伤员和俘虏以便于展开完全的游击战。“阿斯卡里”指导这支部队如何在这片土地上生存,如何制作衣服、药品,和如何获得足够的食物。10月15-18日在马希瓦他率部猛烈阻击拥有4倍于他兵力的英国将军P·S·比维斯所部,使英军伤亡1500人,自己仅伤亡100人。

    尽管如此,弹药、步枪和炮火的匮乏依然给莱托-福尔贝克的作战带来了极大困难。到1917年12月,他几乎要被英军逐出德属东非。这时莱托-福尔贝克了解到葡萄牙人在莫桑比克边界处的要塞群拥有充足的这些给养。于是他发动了一系列令人惊讶的攻击,没有损失一个人就占领了这些要塞。成功的夺取了他的4000人部队所需要的所有军需品,莱托-福尔贝克计划转入反攻。他随后率部于1918年7月1日挺进到沿海的克利马内,并于9月末返回德属东非。接着他侵入罗德里亚要塞群,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逐个的攻陷了它们。11月13日,他夺取了卡萨马(今赞比亚)。

    莱托-福尔贝克计划接下来对英军指挥中心发动一个大规模的攻势。这时他从一个英国战俘那里得知停战协议已于1918年11月11日生效。冯·莱托-福尔贝克现在不得不仔细考虑他的选择。他拥有至少维持对英继续作战2-3年的物资,手下还有3000名士兵,而且敌军难以对他发起有效的攻击。但是他觉得有义务对停战协议表示尊重。11月23日,他在阿伯康(今赞比亚的姆巴拉)向英军正式向英军投降。投降后他仍然留在非洲,安排德军士兵和战俘的遣返工作。1919年1月他返回德国,抵达德国后得知自己已经被提升为少将并成为民族英雄。

    普鲁士战术和纪律的结合,加上土著民兵关于非洲灌木丛的知识,这些让莱托-福尔贝克的部队成为军事史上最出色的游击队之一。虽然他有时冷淡而不易接近,但是他手下的部队对他绝对忠诚。战后多年他访问非洲,他的数百名“阿斯卡里”老战士集合列队欢迎他。

    在这场战争中,莱托-福尔贝克从来没有指挥超过12000人的兵力。但是他成功的击败了总计30万人的英国军队和130名将军,造成了对方60000名人员伤亡,其中包括20000人的战死者。按今天的物价标准,这场战役花费了英国150亿英镑,但是英国人从来没有能够在战斗中抓住或者击败冯·莱托-福尔贝克。

    返回德国后,莱托-福尔贝克成为坚定的保守派。他一回到德国就加入了右翼的自由军团,成功的率领一个旅击溃了在汉堡的斯巴达克同盟的部队。他的战争回忆录《我的东非回忆录》很快以英文版的形式出版。1929年5月-1930年7月期间,他担任国会议员。在任期内他试图组织保守派反对纳粹,未能成功。这次打击使得他对政治不满和丧失信心,并不久后决定退出政治生活。

    二战后,莱托-福尔贝克象大多数德国人一样生活窘迫。当他以前的对手斯姆茨听说福尔贝克生活窘困后,联络了以前的南非和英国军官为其提供了一些养老金,以示他们对这位先生的尊敬。这份养老金一直支付到35年后福尔贝克以94岁高龄在汉堡去世,那时是1964年3月9日。

    莱托-福尔贝克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或者可能在任何时期都是极具天赋的游击战指导者之一。他是一位纯粹的职业军官,极为灵活和机智,经常使正规而保守的英军对手惊慌失措。他长期对抗20倍左右的敌军,却仅仅因为战争正式结束而投降。他从未在战场上被征服过。他还是这样的一个人:他和压倒性的优势敌人作战,获得了他的战士——无论黑人和白人——的一致热爱,而且还赢得了他的敌人的尊敬和钦佩。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4
全名:马克西米利安·约翰尼斯·玛利亚·休伯特·冯·施佩(Maximilian Johannes Maria Hubert von Spee)  
  生卒年:1861年6月22日-1914年12月8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海军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智利之战(1914)和福克兰之战(1914)
    历史地位:除了少数几个亮点之外,一战中德国海军总的来说没有太多显眼的表现,施佩在科罗内尔海战中的表现使他得以引人注目。还有一点使他得以留名历史,那就是海军指挥官应同旗舰偕沉这一看法正是从施佩的战死开始成为一个传统。

    1861年6月22日,施佩出生在丹麦哥本哈根。

    1878年,年仅17岁的他就加入了德国海军,以候补军官的身份成为练习舰贝尼塔号的成员。1882年,施佩晋升为少尉,在炮舰梅贝号上服役。在1887年~1888年间,施佩在德国殖民地的喀麦隆港任港口司令。 1889年任练习舰摩鲁特克号教官,同年结婚。1892年晋升为上尉,以巴严罗恩号副舰长的身份学习炮术。1897年,任巡洋舰队第二分队副司令官兼参谋,并在两年后晋升为少校。1901年2月,施佩担任驱逐舰培里坎号舰长。随后的1903年,他担任海岸防卫部长,并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分别晋升为中校和上校。

    在担任了战舰比特斯巴哈号舰长一职后,施佩于1908年被任命为北海舰队参谋长。1910年,他在任上晋升为海军少将。1912年9月19日,转任包括“香霍斯特”号、“基内塞劳”号装甲巡洋舰和“埃姆登”号、“莱比锡”号和“纽伦堡”号等轻型巡洋舰的德国海军东亚巡洋舰队司令,基地设在中国胶东半岛的青岛。同年12月4日停泊于上海时,在旗舰“香霍斯特”号上晋升为中将。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7月爆发时,施佩和两艘装甲巡洋舰正停留在南太平洋的密克罗尼西亚群岛中波纳佩岛上,这是该群岛最大的岛屿。“莱比锡”号和“埃姆登”号两艘轻型巡洋舰分别于8月6日和8月12日加入其行列。在8月12日举行的舰长会议上,“埃姆登”号舰长穆勒少校要求单舰前往袭击航行于印度洋的商船。得到同意后于8月13日离开。同日,施佩率舰队向东航行,前往南美。途中偶尔停顿袭击盟国港口并且补给燃煤。于10月2日,施佩分舰队抵达东岛。10月12日,施佩抵达复活节岛,途中得到“德累斯顿”号轻型巡洋舰的增援。

    施佩舰队的主要任务是攻击英国商船和运兵船,他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使他留名青史的主要还是和英国皇家舰队之间的作战。

    1914年10月28日,“埃姆登”号突袭槟榔屿,击沉俄国轻巡洋舰“珍珠”号和法国的“莫斯奎特”号军舰。此外它还不断的袭扰英国船只——捕获21艘,摧毁船只和货物价值当时的1000万美元以上。

    1914年11月1日,在智利沿海发生的科罗内尔海战中,施佩成功地击败了英国海军少将克里斯托弗·克拉多克爵士指挥下的一支英国海军分舰队。这是施佩主动寻求的一场战斗。在从容不迫地驶向南美洲的途中,他得到英国巡洋舰已经在南美西海岸一带活动的情报,便马上向那儿驶去。10月底德国分舰队已在智利沿海巡航,“莱比锡”号打破无线电静默,想让英国人以为在这一水域只有1艘德国军舰。

    施佩的计划成功了。克拉多克不顾海军部的命令,放弃了老式战列舰“卡诺派司”,因为它速度太慢追不上快速的德舰。这使得他丧失了对施佩的火力优势,结果在主炮方面上他不得不以2门15厘米的火炮对抗施佩的16门13厘米的火炮。尽管英军在更小口径的火炮数量上拥有很大优势,但是施佩不断的破坏英国人试图接近的努力,没有给英军施展优势的机会。施佩以两艘重巡洋舰舰在远距离上有条不紊的轰击英舰,在一个小时内就击沉了其“好运”号和“蒙默思”号两艘重巡洋舰,同时,施佩的舰队只被无足轻重地命中6发,只有2个人受伤。这一战果迫使剩下的英国轻巡洋舰逃走,同时还切断了来自秘鲁和智利的硝酸盐、铜和锡的船运。

    此次海战被认为是海战史上的一个经典战例。这令英国皇家海军非常难堪,加上同时担忧施佩将率舰队绕过霍恩角进入南大西洋,英国海军部第一大臣费雪海军上将迅速向英国殖民地调派增援兵力以扭转不利局面,下决心一定要跟踪并击溃施佩的巡洋舰队。

    11月26日,斯佩舰队奉命回国,他领兵进发福克兰群岛。12月1日,施佩分舰队进入大西洋。在1914年11月8日的福克兰群岛海战中,试图袭击斯坦利港口的装煤站和无线电站的施佩舰队遭遇了正在该港口加煤的英国巡洋舰队。这支舰队属于刚刚调到南大西洋的强大增援部队,其中包括两艘令人生畏的新式高速战斗巡洋舰“无敌”号和“不屈”号,其指挥官是多弗顿·斯顿迪海军中将。

    施佩发觉这个突发情况后下令撤退。在随后展开奔袭作战中,他试图以装甲舰掩护速度较快的轻型舰只撤退,但是面对数量优越、火力强大而且拥有新型高速战斗巡洋舰的英国舰队,这一计划没有成功。施佩舰队在位于福克兰群岛西南120英里的海面上遭到重创。英国战列巡洋舰在追击战中保持大于敌舰最大射程的1,000码距离,有条不紊地把2艘德国装甲巡洋舰打得动弹不得,除了“德累斯顿”号外,几乎所有舰只都被击沉,人员伤亡极为惨重。施佩本人和他的两个儿子——奥托和汉斯也在战斗中身亡,和施佩一起葬身海底的还有他的旗舰“香霍斯特”号和2200多名官兵。

    1915年3月13日,“德累斯顿”号在智利领海被英国巡洋舰“格拉斯哥”号和“肯特”号发现,短暂交火后重创自沉。加上此前“埃姆登”号已于1914年11月9日被澳大利亚轻巡洋舰“悉尼”号攻击而不得不弃舰。施佩伯爵分舰队至此全军覆没。这样,除了在亚德的公海舰队和基尔的波罗的海舰队之外,协约国实际上已经排除德国的水上力量在公海上的威胁,确保了自己的海上交通线不受干扰。

    1934年,希特勒政府将一艘袖珍战列舰命名为施佩伯爵号以示纪念。

    除了少数几个亮点之外,一战中德国海军总的来说没有太多显眼的表现,施佩在科罗内尔海战中的表现使他得以引人注目。还有一点使他得以留名历史,那就是海军指挥官应同旗舰偕沉的看法正是从施佩的战死开始成为一个传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4
全名:弗朗茨·瑞特·冯·希佩尔(Franz Ritter von Hipper)  
  生卒年:1863年9月13日-1932年5月25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海军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多格沙洲之战(1915)和日德兰海战(1916)
    历史地位:希佩尔是一位有能力和机智的指挥官,这在他和贝蒂的几次交战中看得很明显。而且正是他在日德兰海战中对英国主力战舰的“死亡冲击”阻止了英军的胜利,挽救了德国公海舰队。


    海军上将弗朗茨·冯·希佩尔于1863年9月13日出生在巴伐利亚的维尔海姆的一个酿酒为生的家庭。1881年成为德意志帝国海军中的一名候补军官,1884年接受军官任命。他首先在北海的扫雷艇上任职,后在帝国快艇“霍亨索伦”号上担任领航军官。

    希佩尔在1908-1912年间指挥过许多轻型装甲巡洋舰,随后于1912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并但任侦察分舰队指挥官。从1912年到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希佩尔一直领导着公海舰队的侦察分舰队。

    当战争爆发后,希佩尔率领他的战列巡洋舰编队潜伏在危险的北海海域。他指挥所部在战争初期的多次实施了对英国海岸“打了就跑”的袭击行动,尤其是1914年11月3日对戈尔斯顿和12月16日对斯卡巴勒和哈特普尔的炮轰非常成功。但是这些偷袭性质的行动中也打死打伤了许多英国平民,以至于他被英国人称之为德国海军的“婴儿杀手”,这显然并不是一个名誉的称号。

    在对斯卡巴勒的袭击后,英国军方介于舆论的压力,决定努力寻找希佩尔的舰队,要在其疏忽之际将其摧毁。这种努力带来了随后的多格沙洲之战。  

  1915年1月23日,希佩尔再次率舰队从亚德湾出发前往英国,下辖3艘战列巡洋舰和1艘重巡洋舰,并且有6艘轻型巡洋舰和20多艘驱逐舰的支援。他受领的命令是24日凌晨对多格沙洲一带进行侦察,截击和摧毁这一区域的任何英国侦察军舰。这时英国已经破译了德军的密码,通过无线电侦听截获和破译了希佩尔的出航命令,于是派遣海军上将贝蒂指挥的战斗巡洋舰分舰队前往拦截预期的德国舰队。24日,贝蒂在位于德国和英国中途的多格沙洲附近成功的伏击了希佩尔,他试图以战列巡洋舰上5艘对2艘的优势重创希佩尔舰队。希佩尔狡猾的逃走,但贝蒂以优势的速度追上并攻击敌舰,使德军重巡洋舰“布吕歇尔”号失去作战能力,同时还击伤了希佩尔的旗舰“扎伊德利茨”号。希佩尔这时指挥正在撤退的德国战列巡洋舰集中向英舰队旗舰“狮子”号开火,成功地迫使贝蒂退出战斗。接任贝蒂指挥的阿奇博尔德·穆尔少将错误地理解了贝蒂的命令,转头集中攻击“布吕歇尔”号。这样,借助良好的作战技巧和运气,希佩尔以仅仅一艘重巡洋舰的代价成功地逃离了英国人设下的陷阱。

    这一战果让英国人十分恼怒,贝蒂后来回忆说:“那天的失望使我不堪回首。每个人都以为那是个大胜利,而实际上却是一场惨败。我原是打定主意要打沉全部4艘的。我们原是能够击沉4艘的。”德皇也对这一战果十分不满,他立即解除了英格诺尔的公海舰队司令的职务,因为他的战列舰队没有能及时地援助希佩尔舰队。德皇同时也命令希佩尔舰队应避免进一步的冒险,以免再次损失主力战舰。

    在1916年5月31日-6月1日的日德兰海战中,希佩尔率领由5艘战斗巡洋舰和40艘其他快速舰艇组成的侦察分舰队率先出发,他的职责是充当诱饵,试图引诱部分英国舰只进入公海舰队主力的埋伏。但是德国人轻率地拍发无线电报,这再一次地暴露了自己的计划。希佩尔再次遇上了贝蒂舰队,这支舰队以4艘新型超级无畏战舰和6艘战斗巡洋舰为核心,包括52艘战斗舰艇。双方随后跟进的分别是:舍尔海军中将率领的德国公海舰队主力,包括16艘无畏战舰和6艘老式战列舰,总计59艘战斗舰船;英国海军上将杰利科率领的包括24艘无畏战舰的舰队,总数达99艘战斗舰艇。这样,英军在实力上具有绝对优势,战略上居于相当有利的地位,而德军却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希佩尔在一开始的接触作战中成功的利用近战重创了贝蒂的舰队,击沉了“不懈”号和“玛丽女王”号两艘战列巡洋舰,还重创了贝蒂的旗舰“狮子”号。这一辉煌的战果加上舍尔的主力舰队进入战场使得贝蒂掉头向北与杰利科的主力舰队会合。但在随后的主力舰队会战中,德国人受到了优势敌人的沉重压力,希佩尔的旗舰“扎伊德利茨”号也失去战斗能力,不得不转移到一艘驱逐舰上,试图赶上他的战斗巡洋舰。更为严重的是,公海舰队已经被杰利科的英国主力舰队半包围并切断了撤退回基地的航路。到6:55分,舍尔决定掉头冲向英国主力舰队,准备强行突围。看起来,德军舰队难免被重创的命运了。

    在随后的夜间战斗中,希佩尔指挥其舰队对杰利科的主力舰队发起“死亡冲击”,并以驱逐舰靠近实施鱼雷攻击和释放烟幕。这一作战十分成功,个性谨慎的杰利科为躲避鱼雷攻击而放松了对公海舰队的包围。这一成果加上舍尔随后大胆而成功的机动,终于使得德国舰队得以成功脱离战场,保持着战术上的胜利。事后看来,是希佩尔这一近乎自杀的行动拯救了舍尔海军中将及其公海舰队,这使他又一次名声大燥。希佩尔因此被封为巴伐利亚王国的贵族,在自己名字里加上了“冯”字。  

   1918年8月,希佩尔接替舍尔出任公海舰队司令(舍尔已被任命为德国海军最高指挥官),他最后的赌注是以“最后的光荣”为口号的出击,计划在当年10月出动公海舰队与英国舰队直接对抗。但这次自杀性的计划促成了基尔的海军士兵在11月哗变,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也使得希佩尔延续了其在海洋上与英国舰队遭遇时不被完全击败的记录。

  当德国战败后,希佩尔亲眼目睹了公海舰队向英国人投降。在1918年12月23日,希佩尔从现役中退休,平静的度过了余生。他卒于1932年5月25日。  

    希佩尔是一位有能力和机智的指挥官,这在他和贝蒂的几次交战中看得很明显。而且正是他在日德兰海战中对英国主力战舰的“死亡冲击”阻止了英军的胜利,挽救了德国公海舰队。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4
全名:马克斯·霍夫曼(Max Hoffmann )  
  生卒年:1869年1月25日-1927年7月8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中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坦能堡之战(1914)
    历史地位:霍夫曼是德国第八集团军在马苏里湖和在坦能堡获得的两场重大胜利的设计师,这体现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战略家。他天性懒惰,但同时却思维敏捷,诡计多端并且十分果敢。他是老毛奇理想中的参谋军官的典型:“懒惰而聪明。”


    马克斯·霍夫曼于1869年1月25日出生于艾佛兹州的霍姆堡。1887年作为候补军官参加德国陆军。1898年霍夫曼从军事学院毕业,1899-1904年在总参谋部俄军处任职。1904-1905年间,他以德国官方军事观察员的身份到远东考察日俄战争。在随后的几年里,因他拥有一口流利的俄语和俄国事务方面的广泛知识,成为德军总参谋部内俄军作战计划战争能力方面的专家。

   就在战争即将爆发的1914年夏季,霍夫曼被晋升为中校,从8月开始担任在东普鲁士的德国第八集团军以作战处副处长。开战后,他分别拟制了与俄国将军伦宁坎普夫的第一集团军在东普鲁士的斯塔鲁佩伦(今古谢夫附近,8月17日)和古姆宾嫩(今古谢夫附近,8月20日)的战斗计划。从古姆宾嫩撤退以后,前来增援的俄国将军萨姆索诺夫的第二集团军威胁着德军的交通补给线。尽管得知萨姆索诺夫的部队饥疲交加难以马上投入战斗,但是第八集团军的马克斯·冯·普里特维茨将军缺乏发动这场战争的勇气,他仍然下令德军向后撤退到维斯瓦河后面。

    霍夫曼多年来积累了关于他的敌人的丰富知识,特别是伦宁坎普夫和萨姆索诺夫之间的对立。他曾经在日俄战争中看到这两人在奉天码头互殴。霍夫曼猜测,伦宁坎普夫又将拒绝援助萨姆索诺夫,这次他将在贡宾(今古谢夫)以南地区逗留不前。霍夫曼草拟了一个进攻计划给普里特维茨的参谋长瓦尔德泽伯爵,即将三个师从贡宾以南撤出,集中兵力打击萨姆索诺夫的左侧翼。这一计划被普里特维茨采纳,这导致了著名的坦能堡战役。就在这一计划即将实施时,普里特维茨和瓦尔德泽被新总司令保罗·冯·兴登堡将军和新参谋长埃里希·鲁登道夫将军取代。

    在随后开始的坦能堡战役中,被撤退的德军所迷惑的俄军持续追击,逐渐被引入霍夫曼故意加以削弱的“德军中心”。同时将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的第十七后备军和弗里德里希·冯·朔尔茨将军的第二十军后撤并调往加强对萨姆索诺夫战线的两翼,仅仅留下一个象征性的骑兵师来监视伦宁坎普夫的二十四个步兵师。这样,到了8月26日晚,俄国第二集团军已经陷入了霍夫曼所计划的一场双重包围。

    8月27日凌晨,德军开始进攻。到28日,俄国第二集团军全军覆没。五个军的指挥官中,二人被俘,三人因无能而被立即撤职。总司令萨姆索诺夫赶在被俘虏之前,在一个森林里面自杀。整个战役中,俄军有九万二千多人被俘,被杀和失踪的估计有三万人,约有五百门炮被毁或被缴获。

    伦宁坎普夫掉头就逃。但是在两周后的第一次马苏里湖会战中,乘胜前进的第八集团军重创了他的俄国第一集团军。德军以伤亡1万人的代价,造成了伦宁坎普夫部队共达14万5千人的伤亡。这种不相称的损失使得歇斯底里的连年坎普夫抛弃了他的军队,飞快逃回俄国。这个同样由霍夫曼的计划所带来的胜利意味着两个方向的俄军进攻都被成功击退,并从根本上将俄军从东普鲁士驱逐出去。从此之后一直到1945年,俄国人再也没有能重新越过德国边境。

    在这些东线初期胜利之后,霍夫曼被提升为上校,担任位于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的东线统帅部的副参谋长。他在东部的背景和在战争初期的表现使他对东线事务具有头等权威。在1916年8月,霍夫曼晋升为少将。这时兴登堡回到柏林,接替法尔肯海因担任德军总参谋长,以鲁登道夫作为其第一军需总监。于是霍夫曼接替离职的鲁登道夫,成为列奥波德皇太子的参谋长,掌握东线德军的实际指挥权。  

    1917年7-8月,作为对俄军布鲁西洛夫攻势的回应,霍夫曼成功的指挥德军开始反攻,攻入俄国。12月15日,他出任军方的代表,和俄国布尔什维克政府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条约》,这一条约使得德国获得了绝对有利的和平条件,使德国能够将东线的作战资源转用于西线。德国投降后,他与1919年2月和乌克兰签订条约,随后晋升为中将并退役。

    战后,霍夫曼成为法德合作以及恢复霍亨索伦家族君主政体的倡言人。此外,他还和鲁登道夫陷入了长时间的争吵之中,这主要是由于他攫取了坦能堡战役的绝大多数荣誉以至于引起霍夫曼的愤恨。

    霍夫曼后来成为著名作家,撰写了几本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书。其中包括1923年出版的《失去机会的战争》,他在该书里面批评了法尔肯海因、兴登堡和鲁登道夫的战略和作战指导思想。他还在1927年出版了《坦能堡战役的真相》,该书反驳了普遍和官方的看法,即该战役成功的战略计划主要归功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

    1927年7月8日,马克斯·霍夫曼在巴特赖兴哈尔死于一场事故。

    霍夫曼高大而强壮,他并不是典型的德军参谋军官。他贪食好吃,是糟糕的骑士和剑手。但他是德国第八集团军在马苏里湖和在坦能堡获得的两场重大胜利的设计师,这体现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战略家。他天性懒惰,但同时却思维敏捷,诡计多端并且十分果敢。他是老毛奇理想中的参谋军官的典型:“懒惰而聪明”(和“愚蠢而勤奋”相对)。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5
全名:赫尔曼·卡尔·布鲁诺·冯·弗朗索瓦(Hermann Karl Bruno von Francois)  
  生卒年:1856年1月31日-1933年5月15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步兵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斯托卢波尼之战(1914);坦能堡战役(1914);乔利斯-塔诺夫战役(1915);凡尔登战役(1917)
    历史地位:赫尔曼·冯·弗朗索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方面最出众的军事指挥官之一。相信自己的判断更优于上级的命令使他在战场上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给他的军事生涯带来了巨大阻碍。

  1913年9月,赫尔曼·冯·弗朗索瓦调往普里特维茨所率领的第八集团军,接替亚历山大·冯·克鲁克将军指挥第一军。开战的1914年8月,他和他的部队正在东普鲁士的孔尼茨堡。此前他曾于1903年和1905年参加了以东普鲁士为战场的两场演习,其中的后一场演习正是以施利芬计划为蓝图。
  
  作为一个从不掩饰自己的攻击性的指挥官,弗朗索瓦对于大胆突击的热爱在坦能堡战役中和鲁登道夫的天性发生了激烈的冲突。鲁登道夫雄伟的计划使他在坦能堡战役中获得了显著的个人声望,而这一结果却给弗朗索瓦的军事生涯带来了巨大阻碍。  

  弗朗索瓦的性情冲动是众所周知的。在斯托卢波尼所发生的东线第一场战役中,弗朗索瓦并未知会其上司——第八集团军司令官普里特维茨,就发动了一场离经叛道式的攻击,旨在将连年坎普夫的俄国第一集团军赶回俄国边界。  

  弗朗索瓦在斯托卢波尼的行动取得了成功——他在这样违背命令的场合有着持续的好运——这鼓励了普里特维茨在甘比尼对连年坎普夫军发动攻势。这一进攻遭到失败,使得普里特维茨惊惶失措的下令德军向后撤退到维斯瓦河。这种无能的反应使得普里特维茨在8月20日被解职,东普鲁士的指挥权随后转移到从退役中复职的兴登堡手中,而鲁登道夫则担任第八集团军的参谋长。  

  在坦能堡,可能是整个战争中最有决定意义的一场胜利中,弗朗索瓦再次拒绝接受防御指令,并接连两次违背了鲁登道夫的直接命令。尤其是28日鲁登道夫害怕防线被突围,竟一时慌了神,命令弗朗索瓦全军向北挺进,到拉纳去支援中部的战斗。但是弗朗索瓦意识到断敌退路的极端重要性,出于对任何他不赞同的命令都满不在乎的性格,他继续按原定路线行军。到第二天,他所在的军已经切断了俄军南逃的路线。最后形成的有讽刺意味的事实是,这种抗上的行为反而有助于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达成对萨姆索诺夫第二集团军的决定性胜利——俄军总司令萨姆索诺夫抢在被德军捕获之前在一个密林自杀构成了这场胜利的顶峰。而弗朗索瓦也率领他的部队在这次胜利中捕获了9万名俘虏,获得了主要的胜利成果。  

  然而,虽然弗朗索瓦这次违抗命令的行为没有受到官方的处理,但是却造成了他和鲁登道夫之间的猜疑。后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升任德国最高统帅部的职务,尤其是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总监负责主要的实际工作。由于鲁登道夫明确地将弗朗索瓦视作一个某种程度上的危险人物,弗朗索瓦再也没有被授予集团军这一级的最高指挥权。这些对他职业生涯的阻碍通过一个对比可以看得很明显。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将军和弗朗索瓦能力相近,而且在坦能堡会战中和弗朗索瓦级别相同,指挥第十七后备军并肩作战。但相比于弗朗索瓦在军一级停步不前,马肯森上在随后的战争中十分活跃,成为了一个战区的最高指挥官并晋升为陆军元帅。

  在第二次马苏里湖会战中,弗朗索瓦仅仅是惨淡的获胜,甚至有时候还被认为是遭到了一场失败。在这之后,弗朗索瓦交出了第八集团军的代理指挥权,重新回到了军一级指挥作战。弗朗索瓦一直在这个级别上待到战争结束,他主要活动于东线。  

  弗朗索瓦在1915年5月14日获得了著名的蓝马克斯勋章。在这一荣誉的说明中,强调了他杰出的领导能力和卓著的军事计划,以及在加里西亚的乔利斯-塔诺夫战役的突破中对第41预备师成功的指挥和在1915年5月2日击败了俄军。弗朗索瓦收到了德皇威廉二世的一封亲笔信,对他的获奖表示祝贺。  

  作为对蓝马克斯勋章的补充,弗朗索瓦在1917年7月27日获得了橡叶勋章,以奖励其在凡尔登战役中的表现(这是他在西线为数不多的活动之一)。  

    战后,弗朗索瓦撰写了几本有关一次大战的著作,例如《坦能堡会战中的兴登堡》。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出版于1920年的《马恩河和坦能堡之战》,在本书中他仔细分析了德国开战之初的几个星期内的战争指导。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死于1933年5月15日。  

    赫尔曼·冯·弗朗索瓦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方面最出众的军事指挥官之一。相信自己的判断更优于上级的命令使他在战场上赢得了辉煌的胜利,但也给他的军事生涯带来了巨大阻碍。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5
全名:路易斯·费利克斯·马涅·弗朗索瓦·弗朗谢·德斯佩雷(Louis Felix Marie Francois Franchet d’Esperey )  
  生卒年:1856年5月25日-1942年7月8日  
  国籍:法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摩洛哥殖民战争(1909-1913);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边界(法国和比利时之间)交战(1914);吉斯之战(1914);第一次马恩河会战(1914);马尔迈松(巴黎附近)之战(1917);埃纳河攻势和马其顿战役(1918)
    历史地位:弗朗谢·德斯佩雷是一位脾气暴躁,精力充沛和非常自信的将军。马恩河战役中他在小莫兰河大胆的夜间进攻促成了德军的失败。他的献身和攻势精神起到榜样作用,促使谨慎的英国远征军争取攻势行动。

  路易斯·菲力克斯·马涅·弗朗西斯·弗朗谢·德斯佩雷是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陆军很活跃的一位野战指挥官,他前后在西线和巴尔干半岛指挥过战斗。这个人精力充沛而且魄力十足,他有一个众所周知的绰号“玩命的法国人”。弗朗谢·德斯佩雷并不是一个谦虚并愿意听取下级意见的人,有时候他严厉、专横并且盛气凌人。弗朗谢·德斯佩雷的军事生涯里常常混杂着很多的运气,而且起伏转折和英国将军埃德蒙·艾伦比爵士很相似。  

  1856年5月25日,弗朗谢·德斯佩雷生于阿尔及利亚的穆斯塔法奈姆。随后他进入圣西尔军校学习,在1876年以413名毕业生中第六名成绩毕业后进入战争学院深造。随后他曾在阿尔及利亚、突尼斯和东京服役。在镇压义和团运动期间(1900年7月-1901年5月)在中国北部任职。1908年升旅长,1912年升师长,1912-1913年在摩洛哥参战,1913年下半年返回法国,出任驻扎在里尔第一军的指挥官,隶属于由朗内扎克将军指挥的第五集团军。

    弗朗谢·德斯佩雷在边界交战中脱颖而出。1914年8月21日-23日间在沙勒罗瓦率部发起反攻,8月25日,他指挥着部队在马里恩堡的战斗中突破德军封锁,成功的护卫了撤退中的第五集团军的右翼(正是在那里粉碎了施利芬计划)。特别是他8月29日在吉斯实施的作战尤为令人称道,奠定了随后的“马恩河奇迹”的基础。在朗内扎克由于不思进取的表现被霞飞解职以后,德斯佩雷于9月3日被提升为第五集团军的指挥官。  

  因而弗朗谢·德斯佩雷得以在1914年9月领导第五集团军参加了具有决定意义的第一次马恩河会战,他的指挥积极而坚定。德斯佩雷和驻法英军协调指挥,成功的维持了在马恩河的战线。他将自己的前沿延伸到50公里,这极大的帮助了英国军队。9月5日-9日,他在小莫兰河(沙托蒂耶里附近)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1916年3月,弗朗谢·德斯佩雷被提升为东集团军群司令。1916年12月,约瑟夫·霞飞在被授予元帅军衔之后,这位著名的指挥官被巧妙地剥夺了军队指挥权。弗朗谢·德斯佩雷的名字曾被作为继任者出现在候选名单上,但德斯佩雷是一个坚定的罗马天主教徒,这在法国军队中是格格不入的,于是最终法军总司令的职位落到了罗伯特·尼维尔的头上。  

    1917年年中任驻香槟的北集团军群司令。1917年10月在马尔迈松指挥了成功的有限攻势。像他的老上司霞飞一样,弗朗谢·德斯佩雷是主张进攻作战坚定支持者,这使得他在1918年德军如潮水的攻势前,公然违抗所谓的弹性“深度防御”命令。结果在德国人在1918年5月27日-6月4日期间发动的第六次攻势(即第三次埃纳河战役)中,德斯佩雷的部队被击退,鲁登道夫取得了完胜。德斯佩雷因此受到了很多的指责,并在不久后被解除了职务。
  
  就象艾伦比从西线左迁至巴勒斯坦一样,德斯佩雷把这次灾难转变成个人事业的成功。6月下旬他前往马其顿取代吉约马将军任该地协约国军司令。弗朗谢·德斯佩雷大胆而周密地扩展了前任指挥官的攻势计划,在7-8月间将部队集中在瓦尔达尔河以西狭窄的索科尔-多巴斯波利亚战线上。这导致协约国军于1918年9月15日-17日期间展开的进攻在瓦尔达尔附近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这一战果迫使保加利亚在9月29日要求停战。随后在解放塞尔维亚的战斗中,他热心地对剩余的塞尔维亚部队加以协助,这让他很快就在11月1日解放了贝尔格莱德。这些感激的塞尔维亚人迅速投入在萨瓦河和多瑙河一线的作战,迫使匈牙利在11月4日投降。到11月11日为止,协约国军以破竹之势占领了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匈牙利和阿尔巴尼亚,几乎兵不血刃。  

    停战之后,弗朗谢·德斯佩雷继续指挥巴尔干的协约国军。1919年1月5日在匈牙利俘获德国陆军元帅马肯森。之后到1920年11月任驻土耳其协约国军司令。1921年2月21日在他回国后不久被授予元帅,并被选为最高军事会议的成员。1931年5月在勘察连接突尼斯和摩洛哥的路线时,遇车祸受重伤。1934年11月被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1942年7月8日卒于阿尔比。1947年10月其遗体被转葬拿破仑墓附近。
  
  弗朗谢·德斯佩雷是一位脾气暴躁,精力充沛和非常自信的将军。马恩河战役中他在小莫兰河大胆的夜间进攻促成了德军的失败。他的献身和攻势精神起到榜样作用,促使谨慎的英国远征军争取攻势行动。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5
全名:亨利·菲利普·奥默·贝当(Henri Philippe Omer Petain )  
  生卒年:1856年4月29日-1951年7月23日  
  国籍:法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
  主要战役:马恩河战役(1914);阿拉斯战役(1915);凡尔登战役(1916)
    历史地位:贝当记录在历史上的形象是一个叛国者,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在一战中颇有建树。他不同意福煦对于“进攻精神”的强调,认为现代战争中防御更占优势。开战后他这种谨慎小心的态度使他成为了一战中法国最成功的指挥官。


  亨利-菲利浦·贝当于1856年4月29日出生于法国北部加莱省的考奇拉退尔小镇。他的父亲是个农民,母亲早逝,家境贫寒。1871年法国在普法战争中的失败促使贝当立志做一个军人。

    1875年,贝当中学毕业后考入圣西尔军事学校;1878年毕业后,他进入山地步兵团任职,军衔为少尉。1888年,贝当被调回圣西尔军事学院,担任军事教官。由于当时法国盛行福煦所提倡的进攻战略思想,持防守战略思想的贝当自然不受重用。他一直晋升得很慢,1900年才升到少校军衔,指挥一个营。1906年在国家射击学校任教官,他有关火力破坏效果的思想和福煦的全面进攻想法不一致,因而未受到重视。

    1914年8月一次大战爆发前夕,贝当仅为陆军上校,任第三十三团长团长,时年58岁。  

  战争爆发后,贝当由于其对部队的杰出领导被提升为旅长,军衔是准将。在1914年9月的马恩河会战中,贝当由于指挥得当,晋升为少将,任第六师师长。10月25日,贝当再次晋升为第三十三军军长。

    1915年5月9-16日,贝当在阿尔萨斯攻势中,他率部突破了德军的坚固防御。6月,他受命担任第二集团军指挥官。9月25日-10月6日,虽然他的进攻由于德军纵深防御而失败但其炮火准备使德军吃惊不小。
  
   随着德军在凡尔登战役初期进展顺利,奥古斯特·迪巴伊将军要求撤退,贝当所部于1916年2月24日被调往凡尔登前线,接手坚守凡尔登要塞的职责。他到任之后发现形势虽然严峻但并不危急,提出了著名的防御口令“他们不会通过”。在他严厉的领导下,到他5月1日取代卡利将军担任中央集团军司令之时,凡尔登已经转危为安。而且作为接任他第二集团军指挥权的尼维尔将军的上司,贝当继续对凡尔登战局施加影响。由于在凡尔登战役中的出色表现,贝当被视为“法兰西的救星”。

     随着尼维尔1917年4月16-20日考虑已久的的攻击战遭到惨败,5月15日贝当解除了他的职务从而使自己负责指挥所有的法国前线部队。由于尼维尔这次惨败激起了兵变,贝当严厉地惩罚了魁首却宽恕了大部分参与者。4月29日-5月20日,贝当着手缓和士兵的不平心理,改革伙食和休假制度。接着在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贝当连续发动几次有限的进攻,使部队恢复了信心。

   在福煦于1818年3月就任盟军总司令后,贝当接替他负责指挥所有的法军总军队,在西部前线最后一个月的艰苦战斗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后策划了埃纳河-马恩河(7-8月)和亚眠(8-9月)攻势,协助潘兴实施圣米耶尔(9月)和默兹-阿尔贡(9-11月)攻势。1918年11月19日,贝当因为其战时的卓越表现被授予法国元帅军衔。

    1920年,贝当被任命为法国最高军事委员会副主席。1922年1月,兼任法国陆军总监,并积极推行消极防御战略。1925年8月,贝当担任入侵摩洛哥的法军总司令,镇压摩洛哥独立起义,并消灭了里夫共和国。1931年1月1日,贝当转而担任法国防空部队总监。

    1934年2月-11月,贝当出任加斯东·杜梅尔格临时政府的陆军部长。随着1936年人民阵线在大选中获胜,贝当不再隐瞒自己对公民政治的厌恶和对独裁政府的支持。1939年,任法国驻西班牙大使。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法军节节败退,面临亡国的危险。贝当被从西班牙召回,于1940年5月25日被任命为内阁副总理。6月16日任内阁总理,是6月22日同德国和6月24日同意大利投降谈判的全权政府首脑。开始和第三帝国进行谈判。7月10日,贝当成为维希政府元首,推行独裁统治。1942年德国占领维希后,他于8月20日被德国人逮捕,送往德国的锡格马林根。  

  1945年4月25日,贝当向法国临时政府自首。8月15日,法国临时政府最高法庭以叛国罪判处贝当死刑。这时,他当年一手提拔的戴高乐签署了特赦令,改判终身监禁——就象五年前贝当也在维希政府对戴高乐进行缺席审判的死刑判决书上签署"不要执行"一样。

    随后,贝当被囚禁于戴尔岛的一座要塞,但是他在这里健康恶化得很厉害。1951年6月,他被转往大西洋比斯开湾的耶岛监狱。7月23日,贝当死于该监狱。

    贝当记录在历史上的形象是一个叛国者,但是作为一个军人他在一战中颇有建树。他不同意福煦对于“进攻精神”的强调,认为现代战争中防御更占优势。开战后他这种谨慎小心的态度使他成为了一战中法国最成功的指挥官。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5
 全名:亚历山大·瓦西里耶维奇·萨姆索洛夫(Aleksandr Vasilyevich Samsonov)  
  生卒年:1859年1914年8月30日  
  国籍:俄国  
  最高军衔:骑兵上将
  主要战争:俄土战争(1877-1878);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日俄战争(1904-1905);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坦能堡之战(1915)
    历史地位:萨姆索洛夫是一位有能力的旅级和师级指挥官,也是一位“友善和单纯”的人。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勇敢无可置疑,但是指挥大兵团作战却显得经验不足。相对于日林斯基对俄军糟糕的战前准备和最高指挥应负的责任,萨姆索洛夫对坦能堡战役的结局只负有次要责任。


    亚力山大·萨姆索洛夫生于1859年,并在18岁加入俄国军队。在从圣彼得堡骑兵学校毕业后,他作为一名骑兵军官开始了军事生涯。

    在1877年4月-1878年3月间的俄土战争期间,萨姆索洛夫初次参加了战斗。1884年,他从尼克拉夫斯卡军事学院毕业,进入总参谋部。1896年,任圣彼得堡骑兵学校校长,当时他的军衔是上校。在对1900年开始义和团运动的镇压中,他指挥了一支骑兵部队。后来萨姆索洛夫回到俄国,在1902年他43岁时晋升为准将。在1904年2月-1905年9月的日俄战争期间,萨姆索洛夫指挥西伯利亚哥萨克骑兵师中的乌苏里山地旅。其间他和保罗·冯·连年坎普夫将军交恶,有他们互殴的传闻。在这些战争中,萨姆索洛夫获得了“精力充沛”和“足智多谋”这样的声望,但是也有人质疑他在战略上的能力。

    1905年-1907年间,萨姆索洛夫担任华沙军区参谋长。从1907年以后转而主要担任行政官职。1909年,他担任顿河地区哥萨克骑兵的总指挥官。1910-1914年间,他担任土耳其斯坦总督及此地区军队的总司令。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正休病假在高加索疗养。直到8月12日才到达驻波兰纳雷夫河沿岸的第2集团军司令部,就任该集团军司令。萨姆索洛夫为人朴实厚道,人称“友善和单纯”。但在此之前,他从未有过指挥集团军的经验。  

    尽管对军队和地形都很陌生,但他奉命从南部侵入东普鲁士,以期和他的宿敌连年坎普夫指挥的从东部进入的第一集团军会合。他的部队缺乏足够的参谋人员,炮兵弹药,和用以运输的动物,而且其大部军队由后备役人员匆匆组成,缺乏训练和凝聚力。这些困难使得他的推进十分艰难,人员筋疲力尽,难以作战。但是面对霍夫曼的计划,日林斯基深信德军正在退却。萨姆索洛夫从骑兵侦察的结果认为德国人要进行侧翼袭击,他发电给吉林斯基,建议暂停前进。日林斯基却安然坐在离前线近二百英里的沃尔克沃西克指挥部里,命令萨姆索诺夫不要再“扮演懦夫角色,继续进攻”。这样,尽管对连年坎普夫在古谢夫战役后突然停止前进始料不及,俄国第2集团军还是向德军包围网的中心勉力“追击”了过去。

    当8月24日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指挥的第8集团军准备展开集中攻击时,萨姆索诺夫的第2集团军实际上已经基本没有什么战斗能力了。德国人甚至对第2集团军糟糕的通讯状况和情报能力表示惊奇,而俄国人的弹药补给的缺乏和人员精疲力竭的程度也被认为“让人震惊”。到了8月27日总攻开始后不久,其第1军和第6军被德军包围,另外的第13军、第15军和第23军均遭到重创。这时俄国人的整个阵线土崩瓦解,一贯糟糕的通信联络实际上已经中断,各军指挥官之间失掉了联系,每个军都对自己正面和两翼的情况一无所知。当萨姆索诺夫好不容易意识到他的部队遭到的灾难性损失后,他试图与后方联系并骑马实施指挥。他努力从灾难中撤出自己的部队,在最后一道命令中指示第13、第15和第23军夺路返回霍热莱和亚诺夫,并派克留耶夫将军统一指挥这3个军。但是赫尔曼·冯·弗朗索瓦的德国第一军已经切断了俄国人的去路,萨姆索诺夫的15万军队只有不足1万人得以逃脱。在撤退的途中,萨姆索诺夫由于感到愧对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重用而于8月30日在一个小树林里自杀,不过也有人认为他自杀是为了避免被德军俘虏。

    萨姆索洛夫的遗体被德国人发现后,在维仑贝格埋葬。两年后,在红十字会的协助下,他的遗体才被其遗孀取回,并带回俄国安葬。

    萨姆索洛夫是一位有能力的旅级和师级指挥官,也是一位“友善和单纯”的人。作为一个军人,他的勇敢无可置疑,但是指挥大兵团作战却显得经验不足。相对于日林斯基对俄军糟糕的战前准备和最高指挥应负的责任,萨姆索洛夫对坦能堡战役的结局只负有次要责任。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6
全名: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Edmund Henry Hynman Allenby)  
  生卒年:1861年4月23日-1936年5月14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第二次英布战争(1899-190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阿拉斯之战(1917);第三次加沙之战(1917);耶路撒冷之战(1917);美吉多之战(1918);
    历史地位:艾伦比很可能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他机智、富有活力并充满挑战性。对战略战术的透彻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天才的、巧妙的计划者。他在美吉多的胜利是突破和追击的杰作,这种胜利在一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埃德蒙·亨利·海因曼·艾伦比1861年4月23日出生于诺丁汉郡的布莱肯霍斯特,是海因曼·凯恩·艾伦比和卡特琳之子。结束了在位于桑德霍斯特的英国皇家陆军军官学校的课程后,他于1882年加入恩尼斯基伦龙骑兵,开始了其军事生涯。

1884-1888年他在南非服役,期间参与了1884-1885年的贝专纳(非洲博茨瓦纳)远征。1888年,他在祖鲁兰履行职务。1889-1893年期间,担任恩尼斯基伦龙骑兵部队副官。1896-1897年间,进入钱伯里参谋学院学习,毕业后晋升为少校。1898年,艾伦比在爱尔兰第三骑兵旅中服役,军衔是中校。1899年-1902年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期间,他供职于基钦纳的参谋部并活跃在战场上。战争结束后,艾伦比晋升为陆军上校,回国担任第五皇家枪骑兵团团长直到1905年。1905-1910年期间,负责指挥第四骑兵旅。1910-1914年,艾伦比担任骑兵部队监察官职务。

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8月爆发后,艾伦比一开始在西线的英国远征军中指挥一个骑兵师。随后不久,该骑兵师扩充为一个骑兵军,仍由艾伦比统辖。11月,他转任第五军指挥官。由于表现出色,在第一次伊普斯会战后,他于1915年10月再次晋升为第三集团军的司令官。在1917年4月9日-15日期间英军发动的阿拉斯攻势中,艾伦比指挥部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他的作战方法并不为英军最高司令部所赞同。尤其这一点上是和道格拉斯·黑格爵士的冲突,导致他于1917年6月被调往到次要的中东战场,取代陆军上将阿奇博尔德·默里爵士出任在埃及的英军司令。但是这次左迁使艾伦比因祸得福,他在中东的卓越指挥给他带来留名战史的巨大声誉。

之前的巴勒斯坦战场上,默里率领的英国埃及远征军两年半来一直在西奈沙漠中与一支土德联军对垒,但战果甚微。再加上自然条件恶劣,高温、沙暴、给养供给困难河严重缺水,英军将士士气低落、怨气满腹。而默里却只待在富丽堂皇的开罗萨伏伊饭店,从来没有去过前线,面对困局一筹莫展。艾伦比于1917年6月28日步入远征军司令部,风尘仆仆就开始改变这里的一切。他把一大批参谋、几位年纪大的上校、一位师长河他的总参谋长遣送回国,并前往加沙前线看望部队。几天后,艾伦比把司令部从萨伏伊饭店挪到距前线不远的沙漠地带。这样,上任不久,他富有活力的领导就使英军低沉的士气高涨起来。

1917年7月,艾伦比会见了原来的驻开罗的英军情报官T·E·劳伦斯,即著名的“阿拉伯的劳伦斯”。

T·E·劳伦斯出生于1888年,1910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牛津大学历史系。战争爆发前夕,他正在为军事目的绘制西奈半岛的地图。一战爆发后,他受默里爵士委派担任和反抗土耳其人统治而在汉志地区暴动的阿拉伯人之间的联络官,负责援助和训练阿拉伯人。在和艾伦比会面前,劳伦斯刚刚和他的阿拉伯盟友费萨尔在认为不可逾越的沙漠中绕道800英里,以一次漂亮的迂回机动出其不意拿下了红海北端的亚喀巴港。这项出色的战略活动使得阿拉伯人获得了一个稳固的基地,也把T·E·劳伦斯从一位英国联络官变成了“阿拉伯的劳伦斯”——这场暴动的活跃的领导人。

艾伦比对身穿飘逸的阿拉伯长袍的劳伦斯的功绩十分赞赏。他接受了劳伦斯的建议,即把亚喀巴变成一个重要基地,提供装备和黄金,以实现阿拉伯人向叙利亚的北进。艾伦比把劳伦斯提升为少校,命令费萨尔的部队组成他自己部队的右翼,从而把劳伦斯和费萨尔直接置于自己的麾下。

劳伦斯对汉志地区的铁路展开了打了就跑的袭击,实质上切断了该条铁路,使驻麦地那的土耳其部队朝不保夕。同时艾伦比交替地威胁加沙和贝尔谢巴,使敌人摸不清他的意图。1917年10月,艾伦比命令炮兵和海军猛烈轰击土德联军的加沙防线,这使得对方最高前线指挥官德国人克莱森斯泰因认定英军将通过两栖登陆威胁加沙,从而对即将发动的对贝尔谢巴的奇袭反应迟钝。

10月30日,艾伦比成功地攻陷贝尔谢巴。尽管面临土军抵抗增强,缺乏水源和物资供应等问题,他仍于11月13-15日期间在交叉站击溃土军,并夺取至关重要的水源。这些战绩使得土德联军全线崩溃,不得不急忙后撤,先后放弃加沙和耶路撒冷。12月10日,耶路撒冷为英军占领。虽然没有象艾伦比期望的那样包围歼灭敌军,整体来说第三次加沙之战仍然取得辉煌胜利。在这次战役后,土德联军最高指挥官福尔肯黑因以地中海和犹地亚丘陵为依托,在耶路撒冷北边建立了美吉多防线。但福尔肯黑因迅即因丢失耶路撒冷而被免职,取代他的是以坚守加利波利而遐迩闻名的桑德斯将军。由于美吉多防线十分坚固,加上艾伦比的部分部队被抽调往法国,艾伦比暂时按兵不动。

1918年7月,艾伦比试图在杰里科附近渡过约旦河以便在安曼附近切断汉志铁路,但过于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这一努力虎头蛇尾的结束了。但是从此,桑德斯对他的左翼极端敏感,将三分之一的兵力保持在约旦河东面。这正中艾伦比下怀,他制订了一项战略,旨在仅以一场闪电战役就赢得对土耳其的战争。

艾伦比计划佯攻约旦河谷,实际上却在地中海岸边发动进攻,用步兵在土德联军的防线上打开一个缺口。通过这个缺口,骑兵部队将能够北进穿过沙龙平原和卡尔迈勒山脉,然后东进,在敌人前线40英里左右的阿富拉和贝珊切断土军所有的交通线和供应线,迫使其只能通过纳布卢斯到约旦河间的陡峭峡谷撤退。面对英军的飞机和骑兵的联合追击,这种撤退是几乎无法完成的,从而意味着约旦河西面的两支敌军的撤退毁灭,并使英军离大马士革和约旦河东面土耳其人一样近。同时一支骑兵部队将协助劳伦斯的阿拉伯部队夺取汉志铁路的汇合点德拉,从而迫使约旦河东面的土军不得不撤退。与此同时其余的骑兵部队将攻占大马士革,切断这支部队的退路,加以歼灭。

这一计划打破了一战的堑壕战特色,充分体现了突然性和机动性,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巨大的危险。只要敌军在卡尔迈勒山脉的一两个小山口上部署少量装备着机枪的步兵,就可以轻而易举的阻止艾伦比的骑兵的挺进。艾伦比清楚的认识到这一危险,他决心动用两种武器——他的飞机和劳伦斯的阿拉伯军队——使敌人的指挥部门耳聋眼瞎,行动迟缓。他命令劳伦斯的部队四处展开游击性质的奇袭,迫使土军调动后备力量以应付这一威胁。同时大量增强了其空军的力量,夺取了制空权,使德军的飞机只能老老实实的待在杰宁机场,不能起飞。艾伦比还展开大量欺敌行动,如在约旦河谷建立假司令部和假军营,部队白天向约旦河谷前进而晚上返回营地等等。这些周密的准备使得他的计划顺利甚至是完美的得到了实现。

9月19日凌晨,艾伦比在西线达成突破。到了20日早上8点,英军骑兵夺取战略要塞阿富拉;下午4:30,第四骑兵师夺取贝珊。稍后,澳大利亚骑兵师到达杰宁。至此,彻底地切断了敌军的撤退路线。随后,艾伦比成功的对通过峡谷撤退的土德联军进行追击。不到三天,两个土耳其集团军和德国在巴勒斯坦的全部势力均被摧毁,只剩下在约旦河西面的土耳其第四集团军。补给线被切断的第四集团军仓皇撤退,但是被阿拉伯人和从贝珊东进的第四骑兵师拖住并不断蚕食。土第四集团军很快消耗殆尽,其残部在大马士革附近投降。10月1日,艾伦比拿下了古城大马士革。10月16日,英军攻陷霍姆斯;10月25日,阿拉伯部队拿下了北方的重镇阿颇顿。至此,土军所有有组织的抵抗都崩溃了,土耳其政府于10月30日投降。此战役中,英军在38天里推进350英里,夺取了整个巴勒斯坦、黎巴嫩和叙利亚,并孤立了美索不达米亚,迫使那里的土军撤退。此期间,英军歼灭了敌军3个集团军,仅俘获就达7.5万人,而自己的伤亡却不到5000人。这是一场带着二战色彩的一战战役,也是骑兵的最后一场伟大战役。

艾伦比因为在美吉多平原的这场胜利,在1918年10月被封为美吉多和菲尼克斯通的艾伦比第一子爵。1919年,艾伦比晋升为陆军元帅。从是年到1925年期间,他任驻埃及和苏丹的高等专员,使埃及克服了几次政治动乱,并使之于1922年成为主权国家。

埃德蒙·艾伦比爵士于1925年退役,成为爱丁堡大学的校长。1936年5月14日他在伦敦逝世,埋葬在威斯敏斯特教堂。

艾伦比很可能是一战期间英国最好的陆军指挥官。他机智、富有活力并充满挑战性。对战略战术的透彻理解使他成为一位天才的、巧妙的计划者。他在美吉多的胜利是突破和追击的杰作,这种胜利在一战中是极为罕见的。他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统帅之一。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6
 全名: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Alfred von Tirpitz)  
  生卒年:1849年5月10日-1930年3月6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海军元帅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无
    历史地位:提尔皮茨是一个冷酷和狡诈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忠实的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分子。但作为德国远洋舰队之父,他当之无愧。



    提尔皮茨1849年5月10日生于勃兰登堡的科斯琴,他的父亲是一个普通的公务员。

    在1865年加入普鲁士海军,成为基尔海军学校的一名军校生。他随后于1869年被任命为一个小型鱼雷舰队的指挥官,后来他成为这个舰队的监察长。在任职期间,他对于潜艇在战争中的潜在威力产生了浓烈的兴趣。到19世纪80年代,他已成为德国海军中的主要鱼雷专家。1892年,提尔皮茨担任海军参谋长,进入了海军高级指挥层。在1895年成为海军少将之后,提尔皮茨于1896-1897年间在东亚指挥远东巡洋舰队。

    1897年提尔皮茨被任命为帝国海军大臣,这次任命标志着提尔皮茨与威廉二世亲密合作关系的开始。

    当时的德国海军只是一支近海防御力量,实力上仅和瑞典丹麦相当,或者略强少许。对了野心勃勃的德皇而言,具有优良传统的德国陆军不值得担忧,他所唯一不放心的是海军。当时的英国皇家海军正处于全盛时代,不但拥有规模庞大的舰队,而且全英国最优秀的人才都被吸引到海军,这支舰队守卫着从加拿大到澳大利亚,从印度到南非的几千平方公里的殖民领地。英国皇家海军的战斗力对德国具有绝对优势。德国要想实现其野心,必须认真考虑这一严酷的事实。

    提尔皮茨是一个极有胆魄的人物,他不但决意为德国创建一支真正的远洋舰队,而且还希望这样一支舰队能在与英国皇家海军相匹敌。显然,对提尔皮茨提出的关于扩充德国海军舰队的计划,毫不掩饰自己对马汉的崇拜的这位德国皇帝是十分的热心和渴望。威廉二世对提尔皮茨的胆略和雄心十分欣赏,对提尔皮茨寄予了深厚的信赖,全力支持他的扩充计划,并在不久后封他为伯爵。这种信赖是如此的深厚,以至于提尔皮茨最后获得了“永远的提尔皮茨”这样一个称呼。这个称号是因为当他身边的人如走马灯一般来来往往时,提尔皮茨始终保持权力。即使是皇帝的兄弟海因里希,他在和提尔皮茨争吵之后也出乎意料的以一个有名无实的晋升的方式被调离岗位。

   以1898年第一舰队的组建为标志,提尔皮茨宣布他组成完成的新的《海军法》,开始了重新组建海军的过程。第一舰队包括17艘战列舰、9艘大型及26艘小型巡洋舰和其他小型舰只。这个规模的建设计划将使德国舰队与法国比肩,初步具有挑战英国的能力。随后的1900年,提尔皮茨再次修订海军法,开始了第二舰队的组建。他计划在17年之内使德国海军成为一支包括2艘旗舰、36艘战列舰、11艘大型和34艘小型巡洋舰的舰队。提尔皮茨雄心勃勃,毫不掩饰他想建设一支足以与英国皇家海军匹敌的舰队。他同时声称:新建“这支大海军的目的,是要使最伟大的海权国家都不敢向它挑战,否则就有使自己优势遭到破坏的危险。”


   需要指出的是,该计划过于好高骛远,提尔皮茨的组建计划因此被批评为建立在不现实的期望上。这个备战计划极大的刺激了英国,并引发了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英国人本来计划在1906年下水了新式“无畏”号主力战列舰后,稍稍放缓步伐,减少对财政的压力。但面对咄咄逼人的提尔皮茨,温斯顿·丘吉尔如此评论道: “大陆上的最大的军事强国决心在同时成为至少占第二位的海军强国,这是世界事务中一个具有头等重大意义的事件。”英国人决心保住它的海上霸主地位,也开始加速自己的舰艇制造计划。


    面对英国新开发的无畏战列舰,德国也不甘示弱,提尔皮茨看准了海军发展的潮流,决心步英国的后尘。他再次修订了造舰计划,计划使德国海军力量在1914年达到拥有13艘无畏级战舰、5艘战列巡洋舰、22艘老式战列舰、32艘巡洋舰、114艘驱逐舰和30艘潜艇的规模。同时他在威廉二世的大力支持下,加强舰艇的建造工作。

    就在英国无畏号下水一年后, 德国也下水了 4艘无畏级战列舰,其标准排水量为18873吨,主炮口径为280毫米,航速为19.5节。与英国的超级战列舰相比,德舰在航速和主炮口径上有一定差距,但德舰显著的特点是侧重防御,宁肯牺牲航速和火炮口径也在所不惜:它的指挥塔装甲厚达400毫米,水线部分300毫米,明显高于英国军舰。除此之外,根据提尔皮茨的建议,建成的德舰全都舱室狭窄,重重设置水密门,水线以下的一切隔板都不开联络门,以防区域进水后脆弱的联络门被压破。德舰的贮煤舱尽量设计在舰体两侧,起防护作用。显然,面对英国海军的优势,提尔皮茨追求舰艇在战斗中的生存性和稳定性。他的努力收到了效果,在一战中,德国战舰较英国战舰而言在生存能力上明显占有上风。当贝蒂和希佩尔在日德兰海战中交锋时,德军采用近战以很小的代价便击沉了“不懈”号和“玛丽女王”号两艘战列巡洋舰,还重创了贝蒂的旗舰“狮子”号。这一战果中希佩尔的指挥固然重要,但提尔皮茨的功劳更加不可抹煞。

    1911年,提尔皮茨被提升为公海舰队总司令,并晋升为元帅军衔。

    值得指出的是,提尔皮茨并不希望和英国交战,而是相信通过极大的加强德国海军实力,能够让英国人在采取敌对行动时三思而后行。提尔皮茨的努力没有成功,随着1914年战争的爆发他的期待化为泡影,而且他还受命担任德国海军总司令。这时,德国已经能集合29艘战舰来对抗英国的49艘,其中无畏舰的对比为13:20。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提尔皮茨明白英国在海军军事力量上远远领先,德国舰队显然不能在公开行动中有效的克制英国舰队,他对于两军舰队作战的结果保持悲观态度。这种悲观态度,加上德皇过于担忧心爱的战舰受到损失,以至于日德兰海战成为整个战争期间唯一著名的舰队行动。

    提尔皮茨从此把作战的重点放在无限制潜艇战上,他试图采用隐蔽的消耗手法对付英军舰队,以达到平衡两军舰队力量的目标。然而,德军的无限制潜艇作战的策略受到严重质疑,尤其是认为这一策略对当时还保持中立的美国的影响考虑不足。由于发现自己的政策执行得束手束脚,甚至到了他无权控制潜艇部署的地步,提尔皮茨于1916年3月委婉的提出辞呈以表示抗议。多少有点出乎提尔皮茨的意料,威廉二世接受了他的辞呈。

    面对过于强大的敌人和期望过高的皇帝,“永远的”提尔皮茨最后还是失去了宠爱,被排挤和冷落。

    1919年,提尔皮茨出版了他的自传《我的回忆》。

    提尔皮茨对战后社会民主党人所组成的温和政府非常不满。他争取到施特雷泽曼的支持,并成为战后的右翼祖国人民党的领导人。1924-1928年,提尔皮茨担任该党在魏玛共和国国会的代表。1925年,他成功的劝说固执的保罗·冯·兴登堡接受魏玛共和国总统的职位。之后,早已失去原有的大部分影响力的提尔皮茨再也没有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政治角色。

   1930年3月6日,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死于伊本豪森,并被埋葬在慕尼黑的一个公共墓地。

   提尔皮茨是一个冷酷和狡诈的领导者,也是一个忠实的军国主义者和右翼分子。但作为德国远洋舰队之父,他当之无愧。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6
全名:戴维·贝蒂(David Beatty)  
  生卒年:1871年1月17日-1936年3月11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海军元帅
  主要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黑尔戈兰湾之战(1914);多格沙洲之战(1915);日德兰海战(1916)
    历史地位:贝蒂英俊而广受欢迎,勇敢、机智而胸怀大志,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战术才干和领导能力,并对技术发展的需求有着深刻认识,是一战中英国最耀眼的海军将领。


戴维·贝蒂1871年1月17日生于豪贝克,这是爱尔兰柴郡的一个小村落,是戴维·朗费尔德·贝蒂船长的第二个儿子。1884年1月,13岁的贝蒂作为海军军官候补生登上“大不列颠”号训练舰,进入了皇家海军。

贝蒂在军中一直表现出色,不断获得提升。1896-1898年期间,他担任尼罗河舰队的副指挥,在埃及和苏丹镇压民族解放运动,并逐步被提升为战舰舰长的级别(1898年)。在1900年6月开始的对中国义和团起义的镇压中,贝蒂在天津的作战中表现突出,手臂两次受伤,并叙功晋升为海军上校。从中国返回后,贝蒂于1901年和埃塞尔·菲尔德结婚,她是美国一个百万富翁的女儿。

贝蒂逐步建立了他精力充沛和咄咄逼人的形象,在1910年他39岁时成为一百年以来最年轻的获得旗舰资格的军官(即海军少将),打破了纳尔逊子爵所保持的(非皇族)最快晋升为将官的记录。他随后担任海军大臣麦肯纳的顾问,但是由于意见不合,工作并不顺心。1911年,贝蒂成为海军大臣邱吉尔的海务次官。1913年被任命为大舰队第一战斗巡洋舰分舰队的指挥官后,贝蒂晋升为中将,任此职直至1914年8月战争爆发。由于时任大舰队总司令的约翰·杰利科海军上将担心贝蒂的莽撞个性将战斗巡洋舰部队带入德军的陷阱,他分配给贝蒂分舰队的主要任务是巡逻和侦察,发现敌人部队并在海湾拖住他们直至主力部队的到达。

战争开始的第一个月,贝蒂于8月28日参加了对黑尔戈兰湾进行了突袭,他率领增援部队从德军的伏击中援救了理查德·蒂里特准将的舰队,击沉了德军三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贝蒂在1915年1月获得了进一步的战果,这一次是1915年1月24在多奇沙洲。贝蒂在德军弗朗茨·冯·希佩尔海军中将率领的战斗巡洋舰队第三次袭击英国沿海城镇时,成功的截击了他。贝蒂顺利的击沉了“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并使希佩尔处于极端不利的局面。但是也因为旗舰“狮子”号受创退出战斗,接手指挥的阿奇博尔德·穆尔少将指挥失误,最后德舰得以逃脱。

贝蒂的名字常常和1916年5月31日-6月10日间的日德兰海战联系在一起。在这次一战最大规模的海战中,他负责指挥战斗巡洋舰和第五快速战列舰战斗分队。贝蒂在主力舰队到达之前性急的进攻希佩尔的诱敌舰队,拉开了这次大海战的序幕。尽管在最初与希佩尔的战斗巡洋舰队的交战中损失了“不懈”号和“玛丽女王”号两艘战斗巡洋舰,但仍成功地引诱了德国海军中将莱茵哈特·舍尔的主力舰队驶向英国海军上将杰利科统率的主力战列舰队。不过由于杰利科作战中过于保守和谨慎,在皇家海军和德国公海舰队的这次遭遇战中德国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但是这种胜利却不能动摇英国此战中在战略上的成功,此后气馁的德国舰队再也不敢贸然出击。

由于在日德兰海战中没有为英国取得显著的胜利,他和杰利科一起作为主要负责人受到抨击。在杰利科升任海军部第一大臣之后,活跃的贝蒂被视为其当然的继任者。他于1916年11月被任命为大舰队总司令,但是他如此快速的提升也在皇家海军内部引起了争议。

贝蒂的策略和杰利科稍有不同,他在强调保持即有制海权的同时更倾向于在对德国进行的重大海军行动中大胆主动地使用无畏战舰。此外,他倡导运用护航体系和进行了几项技术改造。尤其是其中对受首相青睐的护航体系的支持,使贝蒂得到英国首相劳合·乔治的信任和支持。相反,杰利科由于不赞成护航,最终在1917年平安夜被解职。

在1918年11月21日接到停战宣言之后,贝蒂离开苏格兰海岸接受德国公海舰队的投降,其中包括90艘水面舰只和87艘U艇。

1919年1月25日,贝蒂晋升海军元帅,并被封为北海和布鲁克斯比的贝蒂第一伯爵。贝蒂还获得国会颁给的10万英镑,以作为对他长期服役和贡献的奖励。是年10月,贝蒂成为海军部第一大臣。他在任上,积极倡导保持海军力量。同时,还不顾皇家空军参谋长休·特伦查德爵士德反对,坚持舰队航空力量的独立性,并在新加坡创建了强大的驻垒基地。1921年代表英国出席华盛顿海军会议。直到1927年他退役为止,贝蒂一直保持着他的地位。

戴维·贝蒂第一伯爵1936年3月11日卒于伦敦。

贝蒂英俊而广受欢迎,勇敢、机智而胸怀大志,显示出了超乎寻常的战术才干和领导能力,并对技术发展的需求有着深刻认识,是一战中英国最耀眼的海军将领。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6
全名:道格拉斯·黑格(Douglas Haig)  
  生卒年:1861年6月19日-1928年1月28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镇压马赫迪起义(1883-1898);第二次英布战争(1899-190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乌姆杜尔曼之战(1898);蒙斯之战(1914);马恩河战役(1914);“奔向大海”之战(1914);新夏佩勒之战(1915);洛斯之战(1915);索姆河之战(1916);帕斯尚代尔之战(1917);索姆河和利斯河攻势(1918);亚眠之战(1918);福煦的最后攻势(1918);
    历史地位:黑格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地在大型的陆上战役中组织、训练和供应了一支上百万的军队。他在与英国政治家们和法国人打交道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意志坚定的黑格也是一战中最受争议的将领,因为他的作战几乎总是伴随着双方的大量人员伤亡。黑格甚至因此获得了“屠夫”的外号,这使得他有时成为冷酷、愚蠢和漠视士兵生命的代名词。



道格拉斯·黑格1861年6月19日生于爱丁堡,其父约翰·黑格是一位富有的苏格兰酿酒业主。他在牛津大学的克利夫登和伯拉森诺斯学院接受教育,并于1884年进入桑赫斯特的皇家军事学院。1885年,他以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完成了在桑赫斯特的学业,进入第七轻骑兵团。随后的九年间他曾在英国服役,但主要还是在印度担任骑兵指挥官。

在尼罗河战役期间,黑格参加了1898年4月8日的阿特巴拉河之战和9月2日的乌姆杜尔曼之战。在1899-1902年的第二次布尔战争中,黑格担任约翰·弗伦奇爵士的参谋长,晋升为上校。战争中,黑格还负责指挥第十七枪骑兵团(即著名的“勇敢与光荣之子”团)在开普省与斯马特的游击队作战。1903年黑格返回印度,在基钦纳的手下担任监察长。1905年,黑格晋升为少将,成为当时英军中最年轻的将军。1906年,黑格成为陆军部军事训练局局长。在这三年的任期内,他要协助完成总参谋部和地方自卫队的组建工作。此外,他的另一个重要职责是为和德国之间可能即将展开的战争建设一支英国远征军。其间,他在1907年出版了《骑兵研究》一书。1909-1912年,黑格担任印度军队的总参谋长。任期中,他于1910年晋升中将。1912年,黑格接管在阿尔德肖特的指挥权。

1914年8月一战爆发,黑格负责指挥英国远征军中的第一军,这时的远征军司令是约翰·弗伦奇爵士。黑格的第一军在开始阶段十分活跃,先后参加了蒙斯之战、马恩河战役、第一次伊普斯战役。在“奔向大海”之战中,第一军在皮卡第和阿尔图斯进行了大规模的战斗。在这些战斗中,黑格表现活跃,并在是年晚些时候晋升为上将。1915年2月,黑格升任第一集团军司令。3月10-13日,黑格率部在新夏佩勒发动进攻,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被德军轻易阻止。5月9-26日在阿尔图斯发动攻势,被阻于费斯蒂贝尔。9月26日-10月14日他在洛斯再次发动进攻,但所获甚微。到了1915年末,弗伦奇显然不能适应这场战争,他面对获胜的机会往往显得被动和消极。黑格于1915年12月10日取代饱受责难的弗伦奇担任英国远征军的新司令。9天后,弗伦奇回到英国担任英国本土部队总司令。

一战中的很多战役均与黑格这个彻头彻尾的骑兵有关。他对战争中的新武器并不非常感兴趣。他在1915年这样说道:“机枪是一种多余的武器”;他对坦克的使用也持类似的观点。尽管如此,值得指出的是,黑格并没有因此而拒绝在这次战争中使用新式武器。对骑兵的过度偏爱和他顽固的性格相结合所导致的害处要等这次战争结束英国开始重整军备时才会显示出来。

1916年6月24日开始的索姆河攻势常常和黑格的名字联系在一起。为了缓解法军在年初开始的凡尔登战役中惨重的人员伤亡,黑格不得不将开始进攻的日期提前到8月。黑格在取得了初期战果后继续攻击,保持了对德军的压力。一般认为,因为德军必须将部队从凡尔登转移到索姆河以应付强大的英军,他们在凡尔登的进攻才失去了锐气。在索姆河战役的第一天,英军即遭受其历史上最惨重的人员伤亡:一共有57,470人死去或受重伤。在这场最后于1916年11月13日放弃的进攻中,由于不必要的将大量的士兵送入死地,黑格获得这样一个外号:“索姆河的屠夫”。无论这次战役是否成功,都始终伴随着争议:大部分历史学家都认为相对于微不足道的收获而言,人员损失实在是太高了——黑格付出了包括42万英国人和20万法国人的重大伤亡,仅仅只推进了12公里。

1916年下半年,黑格晋升为陆军元帅。他随后在法国将军尼维尔的指挥下实施1917年的作战行动。1917年4月9-15日在阿拉斯英军取得了较大的胜利,这巩固了他的地位。在4月份尼维尔发动的进攻遭到惨败后,法军濒临崩溃边缘。这迫使他1917年7月31日发动第三次伊普斯战役(即帕斯尚代尔战役)。在这次持续了3个多月的战役中,英军虽然付出了沉重的人员代价,最终还是打垮了德军的抵抗。

黑格预计1918年初德军将在佛兰德发动攻势,因此强烈要求增派更多的部队,但是他仅仅获得了他所要求的60万援军的六分之一。3月21日-4月5日的索姆河攻势对英军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并几乎突破了高夫的第五集团军的防御。然而此次危机导致协约国军最高指挥机构的成立,在黑格的推荐下,法国将军福煦任协约国司令官。鲁登道夫于4月9日发动第二次利斯河攻势,这次攻势几乎达成彻底的突破。但是黑格著名的“身陷绝境”的电令激发了英军的抵抗力,阻止了德军的前进。8月8-11日,他在亚眠指挥发动反攻,此次战役中英军大量地使用坦克,在第一天就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以至于鲁登道夫惊呼为“德军的黑暗日”。从9月下旬到11月,作为福煦大反攻的一部分,他在佛兰德指挥协约国军发动进攻。

黑格的作战方法往往简单粗暴,他在1907年这样写道:“战斗的胜利取决于士气和决心”。黑格看不到机枪和新式火炮给战争带来的巨大变化,凭借其坚定的意志无视大量的人员伤亡,坚持发动猛烈的直接攻击。他的战术一直遭到很多人的批评,被认为是有着深刻缺陷的。但也有人为黑格辩护,认为黑格主要受制于必须在西线持续援助法国人所产生的压力,尤其是1916年在索姆河和1917年在帕斯尚代尔。此外,黑格坚持认为战争只能在西线打赢,而战时首相劳合·乔治对这一战略提出强烈批评,认为同时应该通过东面施加压力。劳合·乔治写到,他不止一次的怀疑自己是否应该辞职而不是听任黑格继续他的战略。

从停战后一直到1921年,黑格接任约翰·弗伦奇爵士担任英国本土部队总司令。在战后部队的重新编制中,黑格顽固的保护骑兵部队的地位,阻碍装甲部队的建设。1919年他被封为黑格第一伯爵,还被英国政府授予10万英镑的奖励。1921年,他成为贝梅赛德的黑格男爵。黑格还组建了英国皇家军团,在英帝国各地旅行并募集捐款,致力于复员军人的福利与救济工作。

道格拉斯·黑格爵士于1928年1月28日死于伦敦。

黑格所取得的成就主要是成功地在大型的陆上战役中组织、训练和供应了一支上百万的军队。他在与英国政治家们和法国人打交道中也获得了很大的成功。但是意志坚定的黑格也是一战中最受争议的将领,因为他的作战几乎总是伴随着双方的大量人员伤亡。黑格甚至因此获得了“屠夫”的外号,这使得他有时成为冷酷、愚蠢和漠视士兵生命的代名词。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7
全名:约翰·登顿·平克斯通·弗伦奇(John Denton Pinkstone French)  
  生卒年:1852年9月28日-1925年5月22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镇压马赫迪起义(1883-1898);第二次英布战争(1899-190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埃兰兹拉特之战(1899);帕尔德贝格之战(1900);波普勒格罗夫之战(1900);蒙斯之战(1914);马恩河战役(1914);第一次伊普尔会战(1914);第二次伊普尔会战(1915);罗斯之战(1915);
    历史地位:在青年时代,弗伦奇是一位有能力的、认真谨慎和充满活力的指挥官。在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后,他变得犹豫、执拗,毫无生气,不愿意帮助友军。英国远征军最初取得的胜利主要应归功于部队的素质和各师的指挥官,而不是他的努力。



1852年9月28日,约翰·登顿·平克斯通·弗伦奇出生在肯特郡的里普尔山谷,他的双亲是威廉·弗伦奇船长和玛格丽特·艾蔻兹。1866年,弗伦奇加入军队,作为军官候补生和少年水手在海军服役。在1870年转为民兵后,弗伦奇于1874年正式转入陆军服务,加入第19轻骑兵团。经过一段丰富而出色的职业生涯,他不断获得晋升。

1884年10月-1885年4月期间,弗伦奇参加了尼罗河远征队,去解救在喀土穆被围的戈登。该行动虽然失败,但是弗伦奇因为出色的表现晋升为上校,并在1889-1893年间指挥第19轻骑兵团。1897年,约翰·弗伦奇晋升为准将,负责指挥一个骑兵旅。

1899年10月第二次英布战争爆发时他被提拔为少将,并前往南非履新,在布勒远征军中指挥一个骑兵师。战争中,弗伦奇参加了10月21日在埃兰兹拉特以及莱迪史密斯附近的重大战斗,并于11月2日在该城被布尔人包围前顺利撤离。1899年11月-1900年2月期间,他重组了他的骑兵师,并招募当地的骑兵部队。在侵入奥兰治自由邦前夕,弗伦奇晋升为中将。2月17日,他率部迂回前进以解金伯利之围,此举使其部队陷入疲惫。3月7日他在波普勒格罗夫实施侧翼机动,但由于布尔人快速撤退以及其马匹的恶劣情况使行动受挫。3月13日,他率部进入奥兰治自由邦首都布隆方丹。6月5日,占领德兰士瓦的首都比勒陀利亚。随后他参加了向阔马提波特的进军(7月21日-9月25日)。1901年1月下旬-5月下旬,他在东德兰士瓦实施清剿战。1901年5月-1902年5月,他在克龙涅角指挥对布尔人游击队的战斗。

在南非的战斗结束后,弗伦奇回到英国。1902年,他就任阿尔德肖特的司令官。1907年,弗伦奇晋升为上将,转任陆军总监。1912年,约翰·弗伦奇就任英帝国陆军参谋总长,并在一年后晋升为陆军元帅。1914年4月卡勒兵变后,他辞去参谋总长一职。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弗伦奇被选为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开赴法国。略有讽刺性的是,他的姐姐夏洛特·德斯帕正参与领导着一场反战运动。

1914年8月18-19日,约翰·弗伦奇把英军集中于比利时南部,位于朗雷扎克将军的法国第五集团军左翼。英军试图阻击亚历山大·冯·克鲁克的德国第一集团军,但在蒙斯(8月23日)和勒卡托(8月25-27日)被表现出色的德军击退。弗伦奇对朗雷扎克在克鲁克的攻击下向巴黎东南后撤非常不满。而且蒙斯会战后,弗伦奇对战争的态度更趋悲观,怀疑是否能在战争中最终取胜。之后,弗伦奇对与法军的合作非常不积极,注重于保存他的部队,试图将英军撤退到赛纳河以南。这使得陆军大臣基钦纳不得不于1914年9月紧急视察,进行亲自干预,并鼓舞弗伦奇的斗志。弗伦奇勉强同意参加霞飞于8月30日开始在马恩河实施的大反攻,并率部攻击克鲁克第一集团军暴露的侧翼。这一攻击成功将德军逐退到恩河。

随后,约翰·弗伦奇指挥英军在法国和比利时作战,在第一次伊普尔会战(1914年10月19日-11月22日)、第二次伊普尔会战(1915年4月22日-5月25日)、罗斯攻势(1915年9月25日-11月4日)中均取得良好战果。但是由于继续对与法军合作持消极态度,并在罗斯之战中极为不当的配备预备队,弗伦奇遭到强烈抨击。这导致他在12月15日被道格拉斯·黑格取代。

被解除了远征军的职位后,约翰·弗伦奇被封为子爵,于1915-1918年担任英国本土部队总司令。其间,他于1916年镇压了爱尔兰的复活节起义。1918年5月年,弗伦奇被授予爱尔兰总督的头衔,在随后极为困难的时期内履行勒他的职务。1921年初,弗伦奇辞职并接受伯爵头衔。在他退休时,英国政府授予他5万英镑的奖金。

约翰·弗伦奇爵士在1925年5月22日卒于肯特的迪尔城堡。

在青年时代,弗伦奇是一位有能力的、认真谨慎和充满活力的指挥官。在任英国远征军总司令后,他变得犹豫、执拗,毫无生气,不愿意帮助友军。英国远征军最初取得的胜利主要应归功于部队的素质和各师的指挥官,而不是他的努力。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7
全名:约翰·拉什沃思·杰利科(John Rushworth Jellicoe)  
  生卒年:1859年12月5日-1935年11月20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海军元帅
  主要战争:镇压义和团运动(1900-190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日德兰海战(1916)
    历史地位:战前杰利科作为“费希尔帮”的一员,为英国海军贡献良多。一战中,杰利科小心谨慎而且成功地维护了英国的海上优势,但是他在日德兰海战中的确让一场辉煌的胜利从手中滑过。如果抓住了那个机会,约翰·杰利科会成为一个象纳尔逊一样的人物。



约翰·杰利科于1859年12月5日出生在南安普敦,他是一个英国商船船长的儿子。

1872年,13岁的杰利科进入海军。1874年,他在海军学校受训完毕,成为一名候补军官。1880年,他晋升中尉并在1882年的埃及战争中服役。1883年,杰利科从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的射击专业毕业,获奖金80英镑。1884年,他成为英国战舰“优异”号上称职的火炮射击军官,军衔中尉。1886年-1888年,他在战舰“国王”号上任射击上尉,这时他已经是一位炮术和鱼雷进攻的专家了。1890年任海军部军械署长助理,后在地中海舰队海军上将乔治·特赖恩爵士的旗舰“维多利亚”号上任职。在1893年6月22日于贝鲁特举行的海上演习中,“坎珀唐”号在的黎波里附近撞沉了“维多利亚”号,包括特赖恩上将在内共有358名军人遇难,杰利科得以死里逃生。从事后到1896年,他在地中海舰队的“拉米伊”号上服役。1897年元旦,他晋升为海军上校,开始在军械委员会任职。1898年,杰利科任英国战舰“森都里安”号的指挥官。1900年6月,他作为海军上将爱德华·西蒙率领的分舰队旗舰舰长,参加了第一次北京“解围”远征。在镇压义和团运动中,他在陆上身负重伤,一颗子弹从此留在他的肺中。伤愈后杰利科任海军部第三大臣助理,并于1903年8月被任命为装甲巡洋舰“德雷克”号的指挥官。

1905-1907年间,杰利科担任海军部军械署长。1907年8月,约翰·杰利科晋升为海军少将,在大西洋舰队任职。1908年,他返回海军部,在约翰·费希尔爵士手下任第三海军大臣,负责海军军械的现代化和无畏级战舰的装备计划。1910年12月,杰利科晋升为海军副中将,指挥大西洋舰队。后调回国内舰队,任第二分舰队司令。1911年11月,获批准正式成为海军中将,任大舰队副司令。1912年监察在英国战舰“雷电”号和“奥利安”号上的射击实验,并采用了派尔希·斯科特的火控系统。1913年,杰利科成为海军部第二大臣,并参加了该年的军事演习,在演习中任红方舰队指挥官。不久,他在乔治·卡拉汉爵士之下任本土舰队副司令官。

约翰·杰利科是“费希尔帮”的一员,长期协助费希尔海军上将对海军进行现代化改革,他也是无畏级战舰、鱼雷艇和潜艇的强力支持者。因此,他被费希尔认为是在战争中率领主力舰队的最佳人选。在1914年8月4日一次大战爆发时,他取代乔治·卡拉汉爵士被任命为英国大舰队司令,着手加强舰队的战斗准备。1915年3月,约翰·杰利科晋升为海军上将。

杰利科是1588年的查理·霍华德以后首位在战争中指挥整个海军舰队的海军上将。邱吉尔曾经如此评论杰利科担负的角色,“交战双方中唯一能在一个下午就输掉这场战争的人”。背负这种沉重的责任,杰利科以斯卡帕湾作为大舰队的基地,静待德国舰队出现,对于海上作战采取谨慎的防御性态度。但公众普遍期待着在北海进行一次特拉法加式的海上主力决战,这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常常拿杰利科与他可能的继任者——后来的海军元帅贝蒂——相比,而这种比较在这种情况下对杰利科相当不利。但无论如何,皇家海军的主要任务是提供英国远征军的补给和保持对德国的经济封锁。杰利科做得非常成功,一直保持着对德国公海舰队的战略优势,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愿意让他的战舰冒任何不必要的危险。

杰利科在1916年5月31日开始的日德兰海战中的表现让很多人感到失望,指责他缺乏热情。此战中,杰利科通过杰出的部署已经使德国公海舰队陷入重围,面临覆灭的危险。但杰利科却因为担心希佩尔发动的鱼雷进攻而采取防御性的转向,这使得舍尔得以率部逃脱。这一点过于谨慎的行动遭到了特别的批评。他受到了辞职的压力。但是公正的说,虽然舍尔在日德兰获取战术上的胜利,但是英国大舰队依然牢牢的控制着制海权,使德公海舰队不敢出动。可以说,杰利科夺取了战略上的胜利,1916年获颁的功绩勋章是他应得的奖赏。

1916年11月28日,杰利科取代亨利·杰克逊被任命为第一海军大臣,即海军总参谋长。他并不适应这个职务,也不理解它的政治意义。面对德国潜艇的威胁,他反对对商船进行大力护航而是努力采取其他的反潜措施。

1917年平安夜,杰利科突然被首相大卫·劳合·乔治解职,这是因为杰利科反对在大西洋战役中采取首相所赞赏的护航体系。杰利科从此退出现役,但在1919年,他晋升为海军元帅,并在12月获封为斯卡帕的杰利科子爵。1920-1924年间,杰利科担任新西兰总督,并于1925年获封伯爵和南安普敦的布罗卡斯子爵。1928-1932年间,他担任英国皇家军团的会长。

战后杰利科出版了很多著作,其中包括了1919年出版的《1914-1916年的大舰队》和1921年出版的《决定性的海战》。

约翰·杰利科爵士死于1935年11月20日,葬于圣保罗教堂的墓地。

战前杰利科作为“费希尔帮”的一员,为英国海军贡献良多。一战中,杰利科小心谨慎而且成功地维护了英国的海上优势,但是他在日德兰海战中的确让一场辉煌的胜利从手中滑过。如果抓住了那个机会,约翰·杰利科会成为一个象纳尔逊一样的人物。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7
全名:奥古斯特·冯·马肯森(August von Mackensen)  
  生卒年:1849年12月6日-1945年10月8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普法战争(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古姆宾嫩(古谢夫)之战(1914);坦能堡战役(1914);第一次马祖里湖之战(1914);罗斯之战(1914);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塞尔维亚之战(1915);罗马尼亚之战(1916)
    历史地位: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更是一位能干的、充满活力并足智多谋的将领。作为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征服者,他是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


1849年12月6日,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出生于萨克森位于维腾贝格附近的豪斯-莱比锡。其祖父曾经在拿破仑战争期间担任过汉诺威的骑兵指挥官,在马上一直活跃到90岁。不过他的父亲路易斯·马肯森这时只是一个土地经纪人,要到1887年才能靠其财富成为一名贵族。

马肯森在易北河和莱比锡地区长大,那里是1813激战的战场。祖父的光荣的骑兵生涯和父亲对保皇主义的热爱对马肯森影响颇大,他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轻骑兵军官。但是由于担心门第的偏见和昂贵的费用,其父亲并不赞同他的理想。马肯森不得不压抑住热情,在私人指导下完成了高中教育,开始学习经营农业。不久机遇降临,1869年10月1日,不满20岁的马肯森获准作为一年期的志愿兵加入精锐的“死亡轻骑兵”部队。马肯森十分兴奋,决意抓住这个机会。随后爆发的普法战争(1870-71年)让他得偿所愿。

战争中,“死亡轻骑兵”隶属于第4骑兵师,该师属于威廉王储率领的第3集团军。1870年8月5日初临战场后,马肯森作战十分勇敢。10月5日,他被提升为军士长。奥尔良战役后,他晋升为少尉。1871年战争结束后,马肯森在父亲的要求下复员,并进入哈勒大学学习农业。但他更大的兴趣在于选修专业外的战争历史课程。最后他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说服了父亲,让他回到军队,成为了一名轻骑兵军官。由此,他开始了一系列稳定而不引人注目晋升。1976年9月,他晋升为中尉。

1879年11月21日,马肯森和多萝西·冯·合恩结婚,这一婚姻提升了他在军中的地位。这段婚姻一直持续到1905年多萝西去世。婚后他们育有两个女儿和三个儿子。

1880年马肯森进入总参谋部,获得了毛奇的赏识。1884年2月,转任第7团参谋。一年后,负责指挥在梅斯的第9龙骑兵中队。1888年10月15日,他晋升为少校,就任布罗姆博格的第4师参谋。1891年2月11日,马肯森回到总参谋部,担任参谋总长施利芬伯爵的第一副官。在和施利芬相处的两年半里,马肯森获益良多,其表现也得到了好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1891年和威廉二世的会面,马肯森对于战史的熟悉留给皇帝很深的印象。1893年6月17日,马肯森转到第1死亡轻骑兵团。他在这里呆了很长时间,分别于1894年1月27日和1897年3月22日晋升为中校和上校。

1898年,他作为副官陪同德皇威廉二世访问巴勒斯坦。马肯森身高六英尺的体形和恳挚谦恭的举止使他在扮演这一角色上大获成功,获得了皇帝的器重。1901年9月,马肯森被威廉二世提升为将军,派往指挥死亡轻骑兵旅。1903年,他调往指挥位于但泽的第36师,同时兼任皇帝的将级副官。同年9月11日,在这个职位上晋升为中将。1908年1月27日,马肯森晋升为骑兵上将,负责指挥第17军。同年4月29日,他再次结婚,对方是列欧妮·冯·奥斯汀。

一战中马肯森参加了几乎东线的所有主要进攻。最初他隶属于普里特维茨的第8集团军,对抗入侵的俄军。1914年8月,他在兴登堡和鲁登道夫联合指挥的古姆宾嫩和坦能堡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次胜利充分的补偿了他此前遭到的失败。他随后乘胜追击,参加了于9月9日开始第一次马苏里湖会战。

9月下旬,马肯森调往新成立的第9集团军,并在11月4日升任该集团军司令。在波兰战役中,马肯森指挥第9集团军进行对华沙的围攻和对罗斯的进攻,其中后者尤为令人称道。他随后因此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

在奥匈军1915年3-4月间的喀尔巴阡山攻势惨败后,马肯森带领德军增援兵力南下,于4月出任德奥第11集团军司令。在参谋长冯·泽克特的协助下,他于5月2日指挥第11集团军和奥匈第4集团军发动了精心准备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攻势,一举突破俄军防线。在这个夏天,马肯森充分利用骑兵的机动力,接连发动了三波攻势,其先头部队俘虏了12万俄军,消灭了俄国第3集团军。这次胜利使他在6月20日被提升为陆军元帅。马肯森继续挺进,6月22日,率部攻取伦贝格;8月29日,拿下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他在这次壮大的攻势中一直推进到巴哥河畔,赢得了作为突破战术大师的声望。

1915年9月,马肯森被调往巴尔干半岛,指挥了对塞尔维亚的新攻势。10月7日,他指挥德军11集团军、德奥第3集团军对数量处于劣势和厌战德塞军实施心理攻势。10月9日,即顺利拿下贝尔格莱德,12月4日,即两个月内横扫整个塞维利亚。

当罗马尼亚参战趋势明显后,法尔肯海因于1916年春任命马肯森担任在保加利亚北部的多瑙河集团军司令,这支部队由保军、土军和德军混编而成。罗马尼亚实际参战后,马肯森于9月1日开始向北进攻。分别在9月6日和9月9日攻克图特拉坎和锡利斯特拉,并夺取了从康斯坦察到多瑙河畔切尔纳沃达的铁路线。由于兵力不足,他一度被阻。当得到两个土军师的加强后,马肯森继续北进,11月在斯维什托夫渡过多瑙河,朝东北方向的布加勒斯特挺进。12月1日他曾一时被罗军反攻所阻,但12月6日即在法尔肯海因的第9集团军的支援下进入布加勒斯特。随后,马肯森一直负责指挥罗马尼亚占领军,巩固了对罗马尼亚的控制。

停战之后,他于1918年11月在诺维萨德被法军拘留。1919年12月,马肯森从军队中退役。之后他涉足政治,于1933年加入了希特勒的纳粹党和政府。1934年6月30日曾和兴登堡联系,以阻止在长刀之夜的屠杀。但他没有成功,结果前国防部长库特·冯·施莱彻尔上将和其幕僚库特·冯·布莱多夫少将被杀。

虽然支持希特勒,马肯森依然是一位前君主主义者。已退位的威廉二世于1941年在荷兰去世,马肯森作为唯一一个那个时代的幸存者出席了葬礼。二战中,实际上处于退休状态的马肯森没有扮演任何活跃的角色。

1945年10月8日,96岁高龄的奥古斯特·冯·马肯森卒于汉诺威附近的策勒。

奥古斯特·冯·马肯森是一位典型的普鲁士军官,更是一位能干的、充满活力并足智多谋的将领。作为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的征服者,他是德军在东线最为成功的陆军指挥官之一。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7
全名:莱茵哈特·舍尔(Reinhard Scheer)  
  生卒年:1863年9月30日-1928年11月26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海军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日德兰海战(1916)
    历史地位:舍尔是一位雄心勃勃而卓有能力的指挥官,勤奋而且意志坚定。他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表现出了勇敢、进取和富于竞争精神,但这对改变当时德军战略形势却毫无作用。



1863年9月30日,舍尔出生于汉诺威的奥本科岑,父亲是朱利叶斯·舍尔。舍尔母亲的名字是玛丽·莱茵哈特,舍尔的名字看起来和她有关。舍尔似乎很珍惜自己的名字,以至于当德皇授予他贵族头衔后,他拒绝在名字中使用“冯”字,而是保持原状。

1879年4月22日,他作为海军军校生加入德国海军,并在1880年6月15日成为海军候补军官。1882年11月16日,舍尔成为海军少尉。1885年11月15日,晋升为海军中尉。在19世纪80年代,他建立了作为鱼雷专家的声望。1893年4月10日,成为海军上尉。

1899年,舍尔和艾米莉·摩尔结婚。他们育有两个女儿,玛丽安和伊莉斯。

1900年4月9日,舍尔成为海军少校,并在1904年1月27日和1905年3月21日分别晋升为海军中校和海军上校。1907年,舍尔开始担任战列舰舰长。1910年1月27日,舍尔成为海军少将。随后,舍尔被当时的公海舰队的司令海宁·冯·霍尔登道夫任命为参谋长。

三年后,舍尔成为第二战斗集群的指挥官,并在1913年12月9日晋升为中将。作为潜艇作战的强力支持者,自1914年8月宣战后,舍尔就一直过于高估潜艇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的作用。以至他不惜以激怒当时处于中立的美国为代价,也要鲁莽的鼓励使用潜艇。舍尔计划和实施了德国潜艇对英国海岸线的直接袭击,他精心使用水面船只作为诱饵将英国战舰引入潜艇早就埋伏好的公海海域。

1916年1月24日取代胡戈·冯·波尔成为海军公海舰队的指挥官后,雄心勃勃的舍尔决定改变前任采取的消极态势。他计划在稍晚将进行的决战之前先设法削减英国皇家海军的优势。就这样,舍尔果断的决定在1916年5月下旬将英国舰队拖入一场战斗,他的意图在于分散英国舰队以便可以进行各个击破。

具体来说,他指望用希佩尔的战斗巡洋舰作为诱饵,诱使诸如贝蒂舰队这样的英军分舰队进入公海舰队伏击圈,分别歼灭。作为这一计划的结果,英国主力舰队和德国公海舰队在日德兰海战(1916年5月31日-6月1日)中遭遇。出乎舍尔的预计,英军也打算使用贝蒂舰队作为诱饵,来诱使公海舰队陷入重围。双方的计划导致了战斗中出现了异常混乱的局面。虽然英国海军上将杰立科和舍尔进行了杰出的指挥调度,海战却并没有按照英国或者德国预定的计划演进。凭借着舍尔的努力,德国公海舰队通过漂亮的机动突出重围,免于溃灭的命运。

日德兰海战中,英海军共计损失三艘战斗巡洋舰,三艘轻巡洋舰和八艘驱逐舰,伤亡人数六千九百四十五人;德海军损失一艘过时的战列舰,一艘战斗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和五艘驱逐舰,伤亡人数三千零五十八人。在实际吨位上,英海军损失十一万五千零二十五吨,德海军损失六万一千一百八十吨。由于使英国舰队遭到了更大的损失,舍尔于6月5日晋升为海军上将,同时获颁蓝马克斯勋章。1917年2月1日,他进一步为这一勋章添上了橡树叶。

日德兰海战常常在某个程度上被认为是一场平局。德军获得战术上的胜利,对英国舰只造成了更多的损害,但是英军获得了更重要的战略上的胜利。无论是德皇威廉二世还是舍尔都不愿再次冒险让公海舰队在战斗中面对英国皇家海军。德军继续被英军封锁,其舰只仅限于在海岸附近的水域游弋。舍尔继续努力想打破德国海军所处的被动局面,转而大力鼓吹无限制潜艇战,并推动执行了所谓“舍尔计划”。这一计划旨在提升军工能力,以达到每月生产36艘潜艇的能力。但这些努力收效甚微,远洋舰队的士气也因此不断下降。德国舰队中出现了“威廉港和北海舰队秘密委员会”,在这一委员会的推动下,抗命和叛变事件时有发生。

1918年8月8日,舍尔取代豪森道夫被任命为海军部部长,德皇威廉二世仅仅是勉强同意了这项任命。这个职位使舍尔实际成为德国海军最高指挥官。舍尔随后顶住压力,给海军建立了一个统一的指挥系统。

在战争结束以前,舍尔计划于1918年10月对英国舰队发动大胆的进攻,通过一个决定性的胜利来突破围困,但这一计划被认为更像一个自杀性计划。这个计划由于10月30号基尔的水兵起义搁置下来,没有被执行。11月9号,舍尔被威廉二世免职。在12月新的德国共和政府成立后,舍尔于12月17日正式退役。

此后舍尔在魏玛定居,专心撰写战争回忆录《一战中德国公海舰队》。本书于1919年出版,并在一年后出版了英文版。他希望能安静的生活,但是1920年10月9日的不幸事件打乱了他的生活。一个油漆匠袭击了他的住宅,舍尔夫人和女佣被枪杀,女儿伊莉斯也在事件中受伤。这一悲惨事件极大的影响了他的生活和健康。

1928年11月26日,莱茵哈特·舍尔在他65岁的时候,卒于马克垂德维茨。他被埋葬于魏玛的弗里德霍夫,那也是歌德和席勒的墓地。

舍尔是一位雄心勃勃而卓有能力的指挥官,勤奋而且意志坚定。他在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表现出了勇敢、进取和富于竞争精神,但这对改变当时德军战略形势却毫无作用。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8
全名: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汉密尔顿(Ian Standish Monteith Hamilton)  
  生卒年:1853年1月16日-1947年10月12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陆军上将  
  主要战争:第二次阿富汗战争(1878-1880);第一次英布战争(1881);马赫迪战争(1883-1898);第三次缅甸战争(1885-1886);蒂拉赫之战(1897-1898);第二次英布战争(1899-190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马朱巴之战(1881);埃兰兹拉赫特之战(1899);杜伦科普之战(1899);加利波利之战(1915);
    历史地位:汉密尔顿被认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官,因勇敢、魅力和智慧出众而闻名,有着不俗的文学素养。他对加利波利的失败只负有部分责任,这是因为整个行动具有以下特点:措施和手段不足、指挥官们力不胜任以及计划不明确。


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汉密尔顿于1853年1月16日出生于科孚,他是克里斯坦·汉密尔顿和玛丽亚的儿子。1856年伊恩的母亲在他的弟弟维若克出生时难产而死,给伊恩带来了深刻的悲伤。在1870年提出参军的申请前,他在切姆和威灵顿学院接受教育。

1872年,汉密尔顿被陆军录取,和萨克福团一起在桑赫斯特军官学校参加短期培训。不到一年后,他于1873年11月转调到位于印度的第92高地联队,开始了他长达25年的海外服役生涯。1878年11月-1880年9月,汉密尔顿参加了第二次阿富汗战争,并赢得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将军的注意。在汉密尔顿中尉带头发动的强烈请愿下,第92高地联队1881年被调往南非参加第一次英布战争。1881年2月,汉密尔顿随科利将军参加了马朱巴山的战斗,战斗中他十分英勇,在27日一度被俘,并且左腕重伤。汉密尔顿因为这次的英勇行为被申请授予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但是因为过于年轻而未被批准。随后汉密尔顿回国养伤,在国内他作为战争英雄接受了维多利亚女王的招待。而且在利斯特医生的杰出医术下,他的左腕得以保全。

在参谋学校进修之后,汉密尔顿接受了就任马德拉斯司令的弗雷德里克·罗伯茨勋爵的邀请,成为他的副官。随后他于1882年2月跟随罗伯茨回到印度,并晋升为上尉。在为罗伯茨撰写报告和演讲稿的工作中,汉密尔顿的文字功夫日趋熟练。1885年,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书《未来的战斗》。这本书的思想被应用于在印度部队的训练中,尤其使部队的步枪射击水平获得了提升。汉密尔顿还出版了一本诗集,并为《马德拉斯邮报》撰写专栏文章。在文字中,他显示出一个思考者和理想主义者的特质。


1884年9月-1885年4月,汉密尔顿参加了为解救在喀土穆被围的戈登而从尼罗河南下的远征,负责指挥第1高地联队。这个由沃尔斯利发动的远征最后归于失败,但汉密尔顿却表现不俗并被提升为少校。之后,他返回印度参加了1885年11月-1886年1月的第三次缅甸战争。1887年2月,他和简·缪尔,一位格拉斯哥商人的女儿结婚。同年6月,汉密尔顿晋升为中校。他这时已经是一个资深军官,并和亨利·罗林森私交甚好。汉密尔顿随后担任负责射击训练的将军助理,得以按自己的方式进行来复枪的射击训练。他的努力使得驻印部队的射击技术获得广泛好评,他的训练方法也从1893年开始在全军得到推广。

1891年,汉密尔顿晋升为上校。在罗伯茨离开印度之后,他在新总司令乔治·怀特的麾下担任军事助理。1895年8月,他被任命为驻印部队代理军需将军。2年后,他结识了温斯顿·邱吉尔并与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同年,他在一次行动被任命为旅长,率部获得进展,但不久因为堕马受伤而离职。1898年2月,汉密尔顿再次负责指挥一个旅参加了在印度西北部边界发动的蒂拉赫远征。1898年3月他离开印度前往位于海斯的射击学校担任司令,但第二次英布战争再次改变了他的职务。

1899年10月,汉密尔顿前往南非,就任乔治·怀特爵士的纳塔尔部队的参谋长。10月21日的埃兰兹拉赫特之战中,他以少将军衔指挥第7步兵旅,取得巨大的成功并荣获维多利亚十字勋章。1899年11月2日-1900年2月28日,他被围困于莱迪史密斯。由于汉密尔顿没能充分加强他所辖防区的防御阵地,结果在布尔人围攻瓦根山时英军损失惨重。尽管如此,他仍被罗伯茨勋爵任命为当地的中将指挥官,率部从布隆方丹向约翰内斯堡进军。1900年5月,他指挥一个师在一次精心策划的战斗中夺取杜伦科普。6月-11月他参加了几次与残余的布尔人小部队的战斗。当罗伯茨返回英国后,他任基钦纳的参谋长并指挥了几次作战行动,并于1902年4月11日在鲁伊瓦尔取得大捷。5月31日,他出席了在费雷尼欣的和平条约签字仪式。1903-1904年返回英国任军需总监。1904年2月-1905年9月在日俄战争期间担任军事观察团团长,随日军在中国东北观战,其后根据其考察情况出版了《一个参谋军官的所见所闻》。1909年起任英国南部防区的司令官和陆军副官署署长。后在反对罗伯茨勋爵的征募计划中起到带头作用。1910年10月,他出任地中海英军总司令。1914年晋升上将。

1914年8月战争爆发后,他和约翰·弗伦奇争夺英国远征军总司令一职失败,转任英国本土陆军总司令,负责组织防御、扩充军备并转运往欧陆。1915年3月,基钦纳决定对加利波利发动一次海上攻击,控制达达尼尔海峡以进一步攻击君士坦丁堡。在邱吉尔的支持下,汉密尔顿出任英国地中海远征军总司令,指挥4月25日在加利波利的登陆作战。

由于一开始计划以海上攻击为主而非登陆作战,伦敦的陆军部没有来得及制订作战计划。汉密尔顿只接到粗略的指示,但如何把这些指示发展成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战役却得不到任何帮助。他急急忙忙不带后方勤务人员就赶往东地中海,所确定知道的只是去指挥一支远征军入侵加利波利和消灭敌人而已。汉密尔顿对于他的敌人的唯一知识,来自于1912年的土耳其陆军操典、一张不完善的作战区域地图和在最后一分钟冲进书店买来的君士坦丁堡旅游指南。在他离开伦敦的时候,他甚至没有选定在半岛的登陆地点。汉密尔顿率领的部队大部分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军,还有一个法国师和本地的印度人部队(廓尔喀人),共约七万八千人,集合起来对付由德国将军利曼·冯·赞德尔斯指挥的、新建的有八万四千人的土耳其第五集团军。土耳其的宿敌希腊,志愿出兵三个师入侵加利波利和从西进攻君主坦丁堡,但沙皇政权激烈反对。俄国宁愿丧失一切,也不愿冒让希腊染指土耳其领土的些微风险。

由于缺乏适当的装备和支援,地形复杂困难以及指挥官互相缺乏合作,以及穆斯塔法·基马尔的敏捷行动,英军的登陆作战代价十分高昂,未能获得稳固的滩头阵地。随着援兵的到达,8月6-8日再次实施进攻,但再次以失败告终。登陆部队在海滩上处境十分困难,仅8月间的伤亡就在4万人以上。面对这种不利局面,汉密尔顿坚持反对撤兵的提议,这导致在10月被解职并召回国内。回国后汉密尔顿获得了北方战区司令官的职位,但他拒绝任职并从此没有再担任指挥职务。

战后,汉密尔顿夫妇收养了一个儿子和女儿,并在复员军人的福利工作十分活跃。他继续写作,出版了几本关于其军旅生涯和加利波利战役的书,其中以1920年出版的《加利波利日记》和1944年出版的《听那鼓声》较为有名。1947年10月12日,伊恩·斯坦迪什·蒙蒂思·汉密尔顿爵士卒于伦敦。

汉密尔顿被认为是一位极具天赋的军官,因勇敢、魅力和智慧出众而闻名,有着不俗的文学素养。他对加利波利的失败只负有部分责任,这是因为整个行动具有以下特点:措施和手段不足、指挥官们力不胜任以及计划不明确。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8
全名:休·蒙塔古·特伦查德(Hugh Montague Trenchard)  
  生卒年:1873年2月3日-1956年2月10日  
  国籍:英国
  最高军衔:空军元帅  
  主要战争:第二次英布战争(1899-190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对德国的战略轰炸(1918)
    历史地位:休·特伦查德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空军人物之一,他的眼界和行政才能在其领导皇家航空队和皇家空军时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有着“轰隆”、“皇家空军之父”等称号的特伦查德不是一个学者或理论家,而是一个实干家和组织者,对皇家空军的参谋部和支援系统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的工作对威廉·米切尔的空军理论有着重大影响。



休·蒙塔古·特伦查德1873年2月3日出生于萨默赛特郡的汤顿。他的双亲很希望他成为一名军人,但是特伦查德得军事生涯开始得并不顺利。他一开始想加入海军和进入伍利奇军事工程学院,但愿望未能实现。他转而试图成为民兵,但是在1891年和1892年的考试中均没能通过。1893年他终于在第三次考试中通过,得以进入英国军队。9月9日,他获得少尉军衔,开始在皇家苏格兰燧发枪手团第二营服役。1896年8月12日,特伦查德晋升为中尉。参加了1899-1902年的第二次英布战争,在战争中他失去了一个肺而且脊骨也受到损害。战争中,特伦查德于1900年2月28日晋升为上尉,并在1902年8月22日成为少校。1903年10月24日,特伦查德作为南尼日利亚团的代理指挥官参加了在尼日利亚的作战行动,不久后成为正式指挥官。期间他和莎拉·霍金斯结合,婚后他们育有五个孩子。

1912年,特伦查德少校回到英国家乡养病,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他于8月17日进入索普维斯的飞行学校,报名学习飞行。这时的特伦查德39岁,身高6英尺3英寸,被认为并不是一块飞行员的好料子。但是困难只让迷上了飞行的特伦查德更坚定的迈向成功,仅仅花了四天他就拿到了飞行执照。特伦查德被教师科普兰德-佩里认为是一个模范学生,拥有“绝佳的精神”。学校认为,虽然特伦查德的天生条件使他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飞行员,但是其冲劲和决心会让他获得更大的成功。特伦查德决定转入皇家陆军航空队,于10月1日成为学校的教官,真正开始了这位伟大空军先行者的职业生涯。第二年,他被指派担任位于威尔特郡的中央飞行学校的副校长。

1914年宣战后,特伦查德本来希望率领目前可用的四个中队赴法国参战,但是他于8月7日获颁中校军衔,接受了担任国内的皇家航空队司令的命令,负责驻扎在法恩巴罗并组建新的中队。随着战争的进展,特伦查德迎来了事业的高峰。他极富开拓精神,如果没有现成的惯例和原则可以利用,他就创造出自己的原则。特伦查德对部队的训练、装备和操作十分用心,使皇家航空队保持当时很高的水准上。在工作中特伦查德逐渐理解了空中力量的重大潜力和战略意义,成为了一个建立独立空军的热情鼓吹者。特伦查德的努力使他后来被誉为“皇家空军之父”,但是他本人从不承认这一点。而且,他的大嗓门和充满激情的个性还使他获得另外一个绰号——“轰隆”。1915年6月3日特伦查德晋升为上校,开始担任国王的特别副官。

1915年8月25日,特伦查德转战法国,负责指挥第一空军联队。这时皇家航空队还只是陆军的一个分支,特伦查德的军衔也刚刚才提升到准将级别。特伦查德上任后十分活跃,采取了一系列主动的攻击行动以获得制空权,逐渐确立了优先夺取制空权的原则,这一原则很快成为标准的皇家航空队原则。但是特伦查德的进取精神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认为他在空战中没有必要的派遣了大量的飞机并造成了过多的伤亡。1916年3月24日,他成为驻法皇家航空队的总指挥官,同时晋升为少将。特伦查德不断探索空军在战争中的作用,鼓吹建立一支独立的空军力量,并认为空权正如海权、陆权一样,是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伦查德强调皇家航空队的作用在于其空中部队对地面部队提供足够的支持,获得了总司令道格拉斯·黑格的大加赞赏。1918年1月3日空军委员会成立时,他被任命为空军参谋长,并在这一年获封爵位。在这个职位上,特伦查德致力于建立独立的英国皇家空军,但因为和缺乏想象力的空军部长罗斯米尔发生了争执而在3个月后辞职。1918年6月,特伦查德被委任负责组建一支独立的跨国轰炸机部队,这是英国皇家空军的开端,特伦查德的军衔也相应从陆军少将转为空军少将。作为战略空军的信徒,特伦查德集中了英国皇家空军的重型轰炸机对德国的铁路和工业目标展开袭击。1918年10月26日,特伦查德成为联军空军部队的总指挥官。

1919年2月,特伦查德被新任空军大臣温斯顿·邱吉尔再次任命为空军总参谋长,负责建立战后空军。同年,特伦查德于8月1日晋升为空军中将并随后被封为从男爵。特伦查德为空军士官和参谋人员建立了一系列训练基地、空军学院和空军参谋学院,并创立了短期服役制度以便于当需求增加时可以提供大量有经验的人员。在这些特伦查德的“小家伙”中,很多人成为了后来英国空军的中坚人物,在二战中发挥重要作用。

特伦查德一直担任着皇家空军总参谋长直到1929年底他退役为止,任上建立了进攻性空军的战略。任职期间,特伦查德于1922年4月1日晋升为空军上将,并在1927年1月1日成为皇家空军的第一位元帅。1930年他被封为男爵。翌年被任命为伦敦首都警察局局长,并担任此职直到1935年。在此期间他实行了包括在亨顿建立警察训练学院在内的一系列改革。

1936年他被封为子爵并开始涉足商界,担任联合非洲公司的董事长直到1953年。1956年2月10日,休·蒙塔古·特伦查德以83岁高龄死于伦敦。

休·特伦查德是历史上最杰出的空军人物之一,他的眼界和行政才能在其领导皇家航空队和皇家空军时得到了最为充分的体现。有着“轰隆”、“皇家空军之父”等称号的特伦查德不是一个学者或理论家,而是一个实干家和组织者,对皇家空军的参谋部和支援系统有着极大的贡献。他的工作对威廉·米切尔的空军理论有着重大影响。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8
全名:保罗·路德维希·汉斯·安顿·冯·兴登堡-贝内肯道夫(Paul Ludwig Hans Anton von Hindenburg und Beneckendorff)  
  生卒年:1847年10月2日-1934年8月2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陆军元帅
  主要战争:七周战争(1866);普法战争(1870-1871);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克尼格雷茨之战(1866);圣普里瓦之战(1870);坦能堡之战(1914);马祖里湖区之战(1914);罗兹之战(1914);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第二次索姆河之战(1918);利斯河之战(1918);埃纳河攻势(1918)
    历史地位: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


  1847年10月2日,保罗·冯·兴登堡出生于东普鲁士波森市(今波兰波兹南市)一个容克地主家庭。外曾祖父是普鲁士皇家榴弹兵,外曾祖母则做过宫廷洗衣妇。兴登堡的父亲是普鲁士陆军的一位要塞副司令,母亲是军医的女儿。他的家庭有着强烈的忠君意识和军队色彩,这对作为长子的兴登堡有着重要的影响。

    11岁时,兴登堡被母亲送进了一所寄宿制的陆军幼童学校。在那里,他接受了启蒙的军国主义教育,普鲁士那种绝对服从、对上忠诚、勇猛果敢、永不言败的精神在少年兴登堡心里扎下了根。这种心理意识伴随了他一生。从孩提时代起接受的军事训练也使他一辈子受益匪浅。陆军幼童学校毕业后,兴登堡于1860年进入了柏林第一士官学校学习军事并成为皇家候补军官团的一员。兴登堡精力充沛,体格健壮,身高6英尺1英寸(约1.86米),穿上笔挺的军装,更显得威武英俊。

    1866年3月,19岁的兴登堡少尉来到普鲁士驻但泽第3步兵近卫团,参加了随后爆发的普奥战争。普奥战争爆发了是德意志统一过程中的关键一仗,也是兴登堡的初出茅庐之战。克尼格雷茨之战中兴登堡表现突出,在进攻奥军炮兵阵地时英勇奋战并头部受轻伤。兴登堡由于英勇作战而闻名全军,得到了威廉一世的称赞,把一枚只有上尉以上军官才能得到的赤鹫勋章亲自颁给了他。在1870年开始的普法战争中,晋升为中尉的兴登堡先后参加了8月18日圣普里瓦会战和9月1日的色当之战。兴登堡再次以其英勇表现获取殊荣,威廉一世这一次把自己佩戴的铁十字勋章直接奖给他。普法战争后,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名声鹊起的兴登堡也成为德意志帝国一位颇有前途的少壮派军官。

    1872-1875年,兴登堡被推荐到陆军大学深造。以优异成绩毕业的兴登堡受到总参谋长老毛奇的赏识,于1877年进入参谋总部任职。1879年他和杰屈德·冯·史伯林在斯特丁成婚,婚后育有两个女儿和一个儿子。

    1883年任军事学院教官,1889年任陆军部步兵局局长。1896年兴登堡获少将军衔,1903年进一步荣升为中将并在马格德堡之战中指挥第四军。在1908年的陆军演习中,他指挥的军表现非凡,以至于裁判不得不宣布与其对阵的由德皇威廉二世指挥的军被击败。这一胜利并没有给兴登堡带来好运。由于对新皇的内外政策感到怀疑,他面陈己见,直言劝谏。但威廉二世主观任性,听不进逆耳忠言,使兴登堡一再受到冷遇。1911年,兴登堡称病请求退役并很快得到批准。他怀着怅惘、无奈的心情,回到了汉诺威的庄园。

    一战爆发后,面对俄军连年坎普夫和萨姆索洛夫两个集团军的联合进攻,德军东线第八集团军指挥官普里特维茨举止失措遭到解职。兴登堡临危授命,在埃里希·鲁登道夫的辅佐下重新复役,于1914年8月23日在马林堡接管了第八集团军。这是他和鲁登道夫合作的开始,在这个组合中鲁登道夫的智谋和兴登堡的统率力得以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兴登堡采纳了鲁登道夫和霍夫曼拟定的作战计划,于8月25日发动反攻并从两翼包围歼灭了萨姆索洛夫的俄国第二集团军。取得了坦能堡之战的辉煌胜利。9月上旬,他和鲁登道夫一起指挥德军部队在马祖里湖区重创了连年坎普夫的俄国第一集团军,将其逐出了东普鲁士。9月下旬开始兴登堡指挥了在波兰的战役,这一战役以在11月的罗兹之战构成胜利的顶峰。

    1914年11月1日,兴登堡被任命为东线德奥联军司令并被提升为陆军元帅。在其指挥下,德军于1915年5月实施了戈尔利采-塔尔诺夫突破,一举攻占波兰大部,并于8月5日攻占华沙。至此经过一年多的激战,德军在兴登堡指挥下获得巨大胜利。俄军不仅无法染指东普鲁士,而且还被迫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人员损失超过170万人。由于兴登堡取得了一连串的辉煌胜利,他被德国人誉为“护国之神”。

    1916年,兴登堡反对将东线的师调走以支持总参谋长法尔肯海因在2月份发动的凡尔登攻势。凡尔登之战失败和8月27日罗马尼亚入侵匈牙利后,法尔肯海因于8月28日辞职并被派往罗马尼亚战线。兴登堡于8月29日成为新的德军总参谋长,并委任鲁登道夫担任第一军需总监。由于德皇和帝国国会放弃了权利和责任,使得兴登堡和鲁登道夫成为实际上的德国军事独裁者。

    1918年,在兴登堡的支持下,鲁登道夫先后发动了索姆河攻势(3月)、利斯河攻势(4月)、埃纳河攻势(5月)、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6月)、香槟-马恩河攻势(7月)。这些攻势往往都获得了初期的成功,但是由于后劲不足最后都遭到遏制。经过这些战役后,兴登堡转而主张采取防御战争,开始苦心经营著名的齐格飞防线。他在10月解除了丧失斗志的鲁登道夫的职务,代之以威廉·格勒纳将军。这些努力无法挽回德国的失败,德意志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了。

    在这种情况下,兴登堡虽被协约国列为第二号战犯,却一直没离开德国,也没离开军队。他对他的部队说:“弟兄们,我能替你们和协约国把条件讲到什么地步,诚然毫无把握,但是我总要尽到我的心力,替你们弄到我所能弄到的最好条件……”。1918年11月11日,兴登堡签署了停战协议。几天后,这位71岁的老人解甲归田,再次回到了他在汉诺威的庄园。

    1925年2月28日,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因病去世。在随后的大选中兴登堡获得胜利,于4月26日成为共和国的第二任总统。78岁的兴登堡当选总统后,国内的政治形势出现向右转的趋向。1926年5月5日,兴登堡发布总统令,指示各驻外公使馆和领事馆除悬挂魏玛共和国的黑红金国旗外,还要悬挂旧帝国的黑白红三色旗。同年8月12日,国会在关税法的表决中,通过了有利于容克和富农利益的法案。但总的来说,,他在政治危机期间树立了一个坚定和受欢迎的中心。   

    1929年9月从美国开始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德国遭到重大打击,社会矛盾趋于尖锐。1930年3月28日,社会民主党最后一任总理米勒辞职,德国国会自行解体。此后,德国进入“总统内阁”的领导体制,即总统根据魏玛宪法第48条,行使在“非常状态”下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紧急条例”来维持统治。这一规定,使兴登堡总统凌驾于国会之上,有权解散国会、取代国会和立法机构,有权任命或罢免总理。“国家元首获得的实权比过去的皇帝还要大。”与此同时,希特勒的纳粹党开始抬头,在国会的席位急剧增加。1931年11月初,兴登堡会见了希特勒。兴登堡对这位“波希米亚下士”没有任何好感,事后对亲信说:“他最多只能当个邮政部长。”

    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1932年,德国政局发生动荡。在这种背景下,兴登堡不顾85岁高龄和衰弱的身体和精力,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再次参选总统并在4月10日获得连任。在弗兰茨·冯·巴本的劝说下,他于1933年1月30日任命阿道夫·希特勒为总理,巴本任副总理兼普鲁士邦总理。这时的兴登堡不可能想到,希特勒将在整个世界掀起狂风巨浪,并使德意志遭遇了半个世纪的分裂状态。

    1934年8月2日,这位87岁的总统在他位于东普鲁士的领地纽代克盍然而逝,为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画上了句号。

    兴登堡在军事生涯初期是一个出色的军人,但是他最为著名的成就在于一战中和鲁登道夫所形成的完美组合。晚年其黯淡的精神力量、陈旧的思想和狭隘的观察力使其后期的政治生涯受到损害。
作者: 零下68度    时间: 21.5.2010 13:18
 全名:埃里希·冯·弗里德利希·威廉·鲁登道夫(Erich von Friedrich Wilhelm Ludendorff)  
  生卒年:1865年4月9日-1937年12月20日  
  国籍:德国  
  最高军衔:步兵上将
  主要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主要战役:列日之战(1914);坦能堡战役(1914);第一次马祖里湖之战(1914);罗斯之战(1914);戈尔利采-塔尔诺夫之战(1915);第二次索姆河之战(1918);利斯河攻势(1918);埃纳河攻势(1918)
    历史地位:极盛时期的鲁登道夫无疑是一战中最好的陆军指挥官,拥有出类拔萃的战略眼光、组织能力和战术手腕。他的缺点主要在于缺乏真正的政治眼光,而且其精神因素缺乏稳定,面对困境容易陷入沮丧和失望。他是第一个系统探讨总体战争的人,虽然其理论甚多谬误且为人诟病,但是仍然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和理论意义。


    埃里希·鲁登道夫1865年4月9日出生于是在波森(现波兰波兹南)附近的一个小镇克鲁谢维亚,其父是没落的普鲁士地主。12岁时,他就进入了陆军幼年学校。1881年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并在翌年入伍,被授予少尉军衔。

    1883年,鲁登道夫在第三十九明火枪团服役。1890年,他凭借耿直的个性、出色的才智和胜任艰苦工作的能力进入柏林陆军军事学院。1893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并获得如下评价:“头脑清楚,思维严密,生活习惯良好,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战史和战术成绩犹为出色,适应任何工作。”鲁登道夫逐渐成为了一个精力旺盛、权力欲望极强而又神经过敏的军人。他对一切的兴趣都从属于军事。德国一战前的首相冯·贝德曼评价说:“你不了解鲁登道夫,他只是在成功时才了不起,如果事情变糟了,他就会沮丧起来。”

    1894年,鲁登道夫进入总参谋部工作,颇受施利芬赏识,参与了施利芬计划的历次修订。从1904年开始,鲁登道夫在负责训练和动员的第二处任职,并在1908年升任该处处长。他根据多年任职得来的经验,向上级递交一份阐述军事、政治形式的报告,德皇威廉二世和总参谋长小毛奇均对他明晰的洞察力和周密的设计赞赏不已。1912年提出扩充常备军30万的方案,受到德皇重视。在与陆军大臣黑林根发生争吵后,于1913年调任第三十九明火枪团指挥官,年末任驻斯特拉斯堡的第85步兵旅旅长,1914年晋升为少将,任冯·贝洛的第二集团军的副参谋长。

    大战爆发后,在围攻比利时列日要塞的战斗中,他在武索将军阵亡后接管了第14步兵旅的指挥权。在详细地分析了列日的情况之后,鲁登道夫率领他的部队在晚上经由弗莱龙和埃夫涅的缺口悄悄地进入列日,对最后反败为胜夺取要塞起到了关键作用。为了表彰鲁登道夫在列日战役的行为,德国皇帝任命鲁登道夫接替瓦尔德泽为第8集团军的参谋长。鲁登道夫迅速乘专列在汉诺威和新任第8集团军司令兴登堡会合,并赶往东线。
   德皇本意是指派鲁登道夫成为东线战场的实际负责人,但由于鲁登道夫的中下等阶级出身和德意志帝国军队的严格的等级观念(这时他还不是贵族),使他不能被任命为指挥官。但是这种安排却形成了兴登堡-鲁登道夫这一对绝妙的搭配,这一搭配将对德国产生重大影响。

   虽然在接下来辉煌的坦能堡之战中,真正的工作是由马克斯·霍夫曼上校完成的,但作为和兴登堡组成的这一著名搭档中的智囊,他们之后所取得的重大胜利大多数是由他所策划的。德军取得马苏里湖区之战(9月10-13日)和波兰中部战役(9月17日-12月初)胜利的作战计划是由他制订的。德军在1914年11月21日开始的罗斯之战中更是达到胜利的顶点。鲁登道夫计划并取得了第二次马苏里湖会战(1915年1月31日-2月21日)的胜利,虽然其大部分成果被随后3月份奥军加利西亚的惨重攻势所抵消。他随后计划了1915年5月开始的戈尔利采-塔尔诺夫夏季攻势,攻占了波兰大部,但是由于法尔肯海因的短视,没能充分消灭俄军。经过一年多的激战,德军获得了巨大胜利。俄军被从东普鲁士驱逐出去,而且还被迫放弃了波兰、立陶宛、里加以西的土地和沃伦地区,人员损失超过170万人。由于这一连串的辉煌胜利,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成为德国民众心中的偶像人物,

    1916年间展开的凡尔登会战导致了各方面对法尔肯海因的尖锐批评。威廉二世撤消法尔肯海因的职务,任命兴登堡为总参谋长。鲁登道夫也成为第一军需总监——这个职务相当于副总参谋长,同年晋升步兵上将。

    鲁登道夫甚至比兴登堡更受到普遍欢迎,在二重唱中发挥主要作用。他们在1916年9月迫使奥匈军队接受德国的统一指挥,并进一步提出要改组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政治结构,以加强德国对奥地利政治事务的影响;要求改变政府无能为力的状态,加强政府部门军事化,并且迫使首相贝特曼·霍尔维格终于在1917年1月8日同意实行无限制的潜艇战。这一搭档的实力日益增强,最后迫使贝特曼·霍尔维格于1917年7月19日去职。这样,兴登堡-鲁登道夫组合获得了实际上是军事独裁者的地位。

    以鲁登道夫为首的军方在国内实行军事专政,严格限制集会。他们动用武器镇压罢工,认为只有结社上的胜利才能避免社会革命的发生。在比利时召开的军政首脑会议上,鲁登道夫坚持要求占领比利时、洛林和摩塞尔河谷铁矿区,建立新的海军基地,占有非洲广大殖民地。1917年9月,鲁登道夫还策划成立了祖国党。该党的政治纲领是反对任何的和平决议和任何改革,支持对外兼并政策。祖国党得到了兴登堡、钢铁协会和其它垄断组织的支持,它的党员人数不断增加,到1918年9月已经超过社会民主党。

    1917年10月,鲁登道夫指挥奥德联军发动了卡波雷托攻势。奥—德军以十六个师对卡多纳指挥的五十五个师,造成意军30万以上的直接人员损失,几乎将意大利逐出战争。同年,他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的签订中发挥关键作用,该条约让俄国人付出高昂代价。由于在战争中的卓越表现,他被封为贵族,成为埃里希·冯·鲁登道夫。

    随着1918年的到来,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决心在美国作好战争准备之前,在西线取得决定性胜利。他采用包括风暴部队渗透战术在内的一系列新型战术,接连发动了三次攻势——3月21日开始的索姆河攻势、4月9日开始的利斯河攻势、5月27日开始的埃纳河攻势。这些攻势都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是都没能达成摧毁英军的目的。他继续发动了第四次和第五次攻势——6月9-13日间的努瓦永-蒙迪迪埃攻势和7月15-17日香槟-马恩河攻势,这两次攻势都迅即被协约国军所遏止。这些攻势消耗了德军的力量,使其难以抵挡协约国军在7月10日-10月28日间实施的反攻。鲁登道夫对于这一反攻的规模和能力极为震惊,惊呼7月18日是德军的“黑日”。就在这个“黑日”,鲁登道夫和兴登堡发生了公开争吵,虽然破裂的关系得到修复,但两人逐渐离心。

    8月8日开始的亚眠战役让鲁登道夫再次遭遇了“暗淡的日子”。9月26日,当协约国发动了默兹-阿尔贡攻势的时候,保加利亚退出了大战,这对鲁登道夫是一个双重的打击。鲁登道夫的精神很快地垮下来,开始变得焦躁不安。在9月28日总参谋部召开的例行会议上,鲁登道夫为德国的处境,责备除他以外的任何一个人,滔滔不绝地发表着长篇激烈的议论。他的部下很难为情地坐着。最后,鲁登道夫竟因为激动而虚脱倒在地板上。会议结束后,鲁登道夫依然意犹未尽,他以模糊的仅能被人听懂的语言,劝告兴登堡从所有占领的西方领土撤退,并根据看来是他曲解了的威尔逊总统在十四点建议中所表示的条件求和。

    9月29日,鲁登道夫和兴登堡正式发表声明,必须签订停战协定,成立一个协约国可以接受的政府。但是鲁登道夫拒绝接受美方提出的“无条件投降”的要求,在笨拙的企图干涉巴登和麦克斯亲王的和平谈判后,鲁登道夫在10月26日被迫辞职。

    1918年11月停战后,他旅居瑞典,撰写文章和回忆录,包括于1919年出版的《鲁登道夫的个人故事》、1920年出版的《我对1914~1918年战争的回忆》和《总参谋部及其问题》。他宣称,在战场不败的德国军队是被左翼政客“从背后插了一刀”。

    1919年春,鲁登道夫返回德国。他拥护极右翼的政策,信奉异乎寻常的北欧日尔曼民族的宗教,并极端敌视现有政权。他参加了所谓的“民族俱乐部”,计划消灭魏玛共和国和建立军事独裁,为此参与组织了1920年3月的卡普暴动。不久后,他和纳粹建立了密切联系,并参与了1923年11月9日在慕尼黑的“啤酒馆暴动”。在随后的审判中,鲁登道夫发表煽动性的演说,攻击魏玛共和国,最后他被无罪释放。

    1924年5月,他成为了魏玛共和国国会中的纳粹成员。1925年4月,鲁登道夫代表右翼的民族人民党和巴伐利亚人民党出马竞选,结果仅获得1.1%的选票。随着纳粹党势力的上升,鲁登道夫愈来愈轻视希特勒和纳粹党徒,认为他们是没有勇气的蠢货。

    20世纪20年代之后,他基本上退出了政坛,致力于撰写关于战略和总体战的著作,这就是后来在1935年出版的《总体战》一书。这本书系统阐述了总体战理论,认为战争凌驾于政治之上,要求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平时就应服从战争准备的需要,主张采取一切手段甚至是极端残暴的手段进行战争。总的来说,这一理论建立在军国主义的基础上,要求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平时经济战时化,建立独裁式的战争指挥体制,集中全民族的物质和精神力量打一场速决战。虽然这一理论基于一个错误的出发点,但是鲁登道夫是根据新的时代背景第一个集中论述总体战的精神理论家,对很多问题的探讨是有价值的。
   
    虽然他晚年极力主张恢复德国军事实力,建立法西斯专政的国家。但鲁登道夫没有等到希特勒发动战争的那一天,也没有看到希特勒德国失败的那一天。1937年12月20日,他死于巴伐利亚的图青,希特勒等纳粹党中坚分子参加了他的葬礼。

    极盛时期的鲁登道夫无疑是一战中最好的陆军指挥官,拥有出类拔萃的战略眼光、组织能力和战术手腕。他的缺点主要在于缺乏真正的政治眼光,而且其精神因素缺乏稳定,面对困境容易陷入沮丧和失望。他是第一个系统探讨总体战争的人,虽然其理论甚多谬误且为人诟病,但是仍然具有重大的历史影响和理论意义。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