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想搞一个生物/医学/药学学术交流小组,有感兴趣的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arry
时间:
10.1.2011 23:08
标题:
想搞一个生物/医学/药学学术交流小组,有感兴趣的吗?
5 O. D) l, N, [+ l" a
想搞一个生物/医学/药学学术交流小组,有感兴趣的吗?
$ W( M$ T9 Y0 t& W
, K5 l1 d1 |0 b. x% j8 T" |
毕竟用中文大家交流起来更加顺畅,而且大家都在不同领域研究,或者可能别人的研究对自己有启发,甚至可能将来很长一段时期内保持学术合作,机会好的话甚至有可能一起回国创业。
* }8 ?; O$ D4 ^+ t+ g& b
# H) k0 S3 h _4 K/ k0 k5 g( F
交流方式:定期做报告。第一次参加者介绍自己的研究领域和课题,多次参加者除了可以报告自己的研究内容外,还可以就与自己研究领域相关的文献作报告。
8 N/ {5 m9 T! H- z+ z7 n0 Q4 b; }
) V. x$ c- R4 m3 `
交流专业内容:生物学,或者医学,或者药学
4 c9 h Q$ C" C! @
$ T+ `8 g! x- h- g7 W$ p
参加者条件:在读博士或者已获得博士学位者
- ~* A6 g; |. E& p; H/ P
' H0 \) p2 |8 A2 d* x
使用语言:PPT使用英文,讲解以及回答问题使用中文
& C! P T N9 Q, @$ O0 l5 Q
: L, f: \# ^$ J& z
有感兴趣的欢迎和我论坛短信联系。
3 I+ J- b# |- C
作者:
poplar23hx
时间:
11.1.2011 11:46
这听起来也太像seminar了,大家做的东西太专,估计其他人未必有兴趣听那么详细。 还不如大家坐在一起随便聊聊可能得到合作的可能还更多一些。
作者:
harry
时间:
11.1.2011 13:44
楼上说得也有道理,不过这个是可以完善的,很简单的方法,限制讲解的时间,更多时间进行讨论聊天。例如如果每个人发言半小时,那么只允许十分钟对PPT进行讲解,剩下二十分钟进行讨论聊天。
作者:
harry
时间:
11.1.2011 13:49
另外,大家可能对各种实验技术感兴趣,那么某些人如果在这种试验技术上有专长,可以进行专题介绍,也可以让听众在实际工作中有所收获。这个意义更加重要。往往我们各自的实验室有各自的实验方法,对另外一些方法不很熟悉,这种情况下通过交流,可以更快地掌握最新实验技术。
作者:
latex
时间:
11.1.2011 18:01
好提议啊,平时大家的交流机会太少了,算我一个!
作者:
happyylh
时间:
11.1.2011 18:08
回复
harry
的帖子
& B) P+ i4 X4 \, S2 W0 P8 s7 j
$ s- y" F7 p* K- I
有一点小小的看法,和大家分享一下。
, P3 O2 H8 |0 W2 |9 L
大家从事的研究领域并不完全一样,所以对不同的方向不一定了解,所以ppt的相当一部分肯定是专业背景知识的介绍,导致对所从事的工作介绍不一定会很详细。而且每一次报告因时间有限寥寥几句也说不清楚,要想说清楚一次两次肯定不够,同时本来活动就是自发性质,不是每次报告所有的成员都能到齐,报告也不一定成体系。
1 L" B7 j$ L2 K
0 E$ P5 U) _0 `. L/ w+ F) e3 Q2 A- S. M
而且不同的实验室内部定期就有报告,平均差不多就2到3个月一次,已经应接不暇了,所以在分身乏术准备新的ppt不一定有精力,所以比较赞同楼上的说法,大家可以定期讨论,类似于茶话会性质的,不要太专业,轻松的氛围就好,多探讨试验技能我觉得比作相关领域的工作报告要好得多。而且频率也不宜过于频繁,大家本是想交流学习,不要弄到最后成了负担,以上仅是自己的一些看法,楼主的想法还是很好滴。。。。。。支持!
- h& P( V# [- h, G3 f& U
作者:
harry
时间:
11.1.2011 22:01
感谢happyylh 很多富有建设性的提议,我的本意本来就不是要大家特别制作PPT,只要把曾经在实验室做过的报告稍微修改一下或者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做任何修改,估计就可以介绍了。频率肯定不会很频繁,大家平时都忙,而且每次报告的人有几个,总共时间是多长,这些都是可以讨论的。
6 r+ X3 T& I* @/ k9 V8 b
3 M/ S @2 L! a; X3 Y% }2 Q: Y
只要大家志同道合,具体的交流方式,可以一起探讨探讨。
作者:
minicell70
时间:
12.1.2011 22:51
报名
9 b1 |; R" F7 _! Q& K
作者:
pijiudu160
时间:
13.1.2011 00:01
这个想法的确很好,但实际操作起来困难很大。能经常坐在一起讨论各自的课题及相关研究挺好的,但是不一定每个人都肯投入精力把PPT做好,把报告讲好。这样下来报告做得水平参差不齐,不是每个人都会觉得有收获。如果有这个感觉的同志到了一定比例,也就没有再搞这种形式讨论的必要了;搞下去也成了走形式,敷衍了事。这样的例子相信在各个系或者实验室的department seminar, lab seminar 或者journal club都有过吧。
作者:
pijiudu160
时间:
13.1.2011 00:05
你有兴趣可以上SGBM的网站看看哪天有student reunion,过去听听报告,感受一下。那个形式和你现在提出来的想法本质是一样的。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