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仿龙泉釉
[打印本页]
作者:
wanglin083
时间:
6.6.2012 19:30
标题:
明代民窑颜色釉瓷之仿龙泉釉
我想纠错这个信息,请点击这里
简介 盛极一时的宋代龙泉窑青瓷,至元代已呈衰退之势,但在明代仍继续烧造民间日用青瓷.成书于洪武二十一年的曹昭《格古要论》中说:"古龙泉窑,在今浙江处州府龙泉县,今曰处器、青器".然《大明会典》洪武二十六年定,明廷供用器皿,少量的"行移饶,处等府烧造".可见明初,龙泉窑青瓷和景德镇瓷器尚居于同等地位.由于龙泉窑青瓷在历史上的地位和辉煌,曾对国内外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明初的永乐年间,景德镇窑工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终于烧制成苍翠欲滴的仿龙泉釉青瓷产品. 从目前所见和所收集到的标本资料看,景德镇民窑仿龙泉釉青瓷按釉色大致可分为三种:翠青釉、冬青釉和粉青釉. 所谓翠青釉,因釉色青嫩如翠竹而得名.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呈色较淡的一种,其釉面色泽光润,玻璃质感强,釉中有密集的小气泡.同时由于釉中钙的含量略高于其他釉,因此,在高温溶融状态下,釉的垂流现象成为翠青釉的主要特点.永乐民窑翠青釉瓷器与官窑翠青釉瓷器一样,胎体和器足处理都很规整.常见器形以碗盘为主,碗的造型有的类似永乐压手杯,坦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顺口沿而下,胎骨渐厚,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内施以翠青釉,足端平切,器物口沿呈色淡雅,碗心和足部釉层肥厚,清澈透明,色调如同翡翠一般.还有胎体较厚的鸡心碗,釉色青淡透明,器身光素,圈足外撇,足端平切,细砂底留有旋削痕迹.盘类有两种:一种为棱形花口式,一种为折沿圆口式.其釉色清亮滋润,盘内有素面,有刻画花海水、花卉等纹饰,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浅足,足端因外侧刮削而显得较窄,底面均为细砂底,看电视[羊语连篇],有旋削时留下的痕迹. 宣德时期仍烧造翠青釉,除了碗盘的造型变化不大外,尚有翠青釉直口竹节高足碗,在民窑中难得一见.高足碗高10.5cm,口径12.4cm,器形规整,釉色恬淡透明,碗竹节处与足部聚釉,高足中空,足内施釉,足端有粘砂现象.其后翠青釉基本不见烧造. 冬青釉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中呈色较深的一种,也是釉色烧制最成功的一种.具有摹仿宋元龙泉的效果.其色泽较重,釉色青中闪绿,釉面玻璃质感强,釉薄处闪白;釉质肥厚均匀.与翠青釉不同的是,冬青釉的配方中显然掺和钾、纳成分,使釉在高温中黏度加大,不易流淌,不会产生聚釉现象. 所见器形以碗为主,笔者在扬州市老城区古运河畔的缺口(阙口)基建工地(以下统称缺口)的同一地层中,采集到两块青釉鸡心碗残件,一为龙泉窑青釉,一为景德镇仿龙泉釉,其造型、尺寸完全一致,有异曲同工之妙,碗外壁都采用了刻划菊瓣纹作为装饰.不同之出处在于:1.龙泉窑釉色青中闪黄,半透明有乳浊感;仿龙泉釉色青而淡雅,半透明状,有细小的气泡.2.碗外壁刻画菊瓣纹,龙泉窑釉薄处呈青中闪黄,而仿龙泉釉薄处闪白,并且微露胎骨.3.龙泉窑碗心有暗刻明初同期青花窑中常使用的花卉纹(月华锦),仿龙泉釉碗心则尚未发现采用暗刻纹作为装饰的.但这一 装饰技法在明宣德官窑仿龙泉釉器中被广泛吸收并使用.4.龙泉窑碗受元代遗风影响较重,足外撇,足端外侧斜削,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稍隆起;仿龙泉釉碗足呈外敛内直壁式,与同期其他品种的碗足形完全一致.足端外侧微刮一刀,足端平切,碗底旋削后较平缓.5.龙泉窑碗采用裹足支烧,底部因胎内含有较多的铁质,并在烧成后期受到二次氧化,而产生"朱砂底"(即火石红).仿龙泉釉碗采用垫饼或垫圈支足烧制,足端露胎;底面刷有一层薄薄透明釉,并留有刷釉痕;因胎内含铁量极低,所以露胎处少见或不见火石红痕.通过对比,两个窑口的釉色和局部工艺处理,将两者之间的区别,昭然若揭.再则,有与上述翠青釉碗造型相类,坦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碗内外均施冬青釉,圈足为外敛内直壁式,足内施青亮釉和砂底不施釉者. 宣德时期冬青釉烧造仍在延续,massage beijing,所见民窑器皿中琢器始终甚少,而盘、碗等圆器仍是主流,尤其是宣德时期冬青釉打破了釉色单一的局面,出现了外冬青釉内青花装饰的新品种.此品种目前仅见碗的造型.这类器物由于瓷土淘炼精细,烧结后较为缜密坚致,胎骨洁白,叩之声音清脆抑扬;碗外冬青釉匀净肥润,色调青翠,其釉面效果可与龙泉釉媲美.再则,釉面大多数不开片,也无橘皮纹.碗内白釉泛青,有"亮青釉"之称.口沿用青花绘织锦纹(空心十字纹)一圈,碗心两道旋纹内绘以"月映梅"图案,其绘画采用实笔写意的技法,疏朗而又明快的节奏,描绘出一弯新月悬挂在含苞欲放的梅花枝头;画面寥寥数笔,情趣盎然,反映出人们对梅花不畏严寒品质的仰慕之情.另外,还有菊花纹、月华锦等纹饰.碗足呈外敛内收式,足端外侧斜刮一刀,使足部釉和胎留下一道较明显的界限,足端平切后稍做处理.碗身与碗足内釉面色泽不一.大致有几种情况:1.足内施薄釉匀净呈淡青色;2.足内施失透青白釉.3.足内施青白釉者,晶莹光洁,较器身稍亮.盘类大多为撇口,器里外均施冬青釉,圈足较大,呈外敛内收式,足部处理与碗类相同,而底面釉色,一般为白釉,釉面有缩釉点,足端露胎处有火石红痕. 粉青釉是永乐年间仿龙泉釉呈色淡雅的一种.它与南宋粉青釉不同的是,南宋工匠为了使青瓷釉的外观具有玉器般的质感,而故意采取一种技术措施,即:将原本这种需要1280℃以上温度才能完全溶融的釉,用1230℃左右的温度去烧制,从而得到粉青玉器般的效果.然景德镇仿龙泉粉青釉,胎体洁白坚致,釉色青绿粉润,纯正不杂,无生烧欠火现象.说明景德镇窑工掌握烧造技术达到娴熟纯青的地步. 目前所见粉青釉产品仅为碗,其造型撇口,腹部丰满,器面光素,内外均施粉青釉,圈足小,挖足深而过肩,出现圆涡形厚底足,beijing massage,呈外敛内壁斜削式,砂底,底足中心留有明显的乳状突起. 宣德时期碗的器型较永乐时期大,呈撇口深腹,碗外部施粉青釉,自口沿、碗壁至足部,由薄至厚.薄釉处青中闪白,足部釉若堆脂若青玉,釉里有密集的细小气泡.碗内施白釉,釉色略泛青,碗心青花双旋纹内绘"麒麟杂宝"纹图案.象征着祥瑞的麒麟,回首蹲伏.肩部饰有火焰纹飘动飞扬,在其周围环绕着火珠、方胜、银锭、犀角、古钱等寓意吉祥瑞安的杂宝纹饰.圈足渐大,足端外侧修切平齐,使釉汁凝滞于此,形成一道青白相间的界痕;足端平切,足底面施亮青釉,釉面不匀,有缩釉现象,足端露胎处留有火石红痕. 正统、景泰、天顺三朝,因很少带有绝对纪年款的传世品,以及有确切纪年款的出土瓷器.所以,在对单色釉瓷器的断代上,颇有一定难度.根据50年代以来,明代纪年墓葬的资料,有一些瓷器值得注意,其中河北省安次县西固城村明正统三年(1438年)何氏墓中出土的冬青釉碗(《文物》1959年第1期)、江西省永修县明吏部尚书魏源正统九年(1444年)墓出土的仿龙泉冬青釉堆塑卧狮烛台,胎质细腻洁白,釉汁晶莹润澈.插烛管呈葫芦状,并承以圆盘形托盏,托内暗刻缠枝花草纹饰,台柱中空,柱身堆塑缠枝蔓草,烛座呈六边形,暗刻云纹、回纹,座上塑一狮,形态逼真,甚为可爱.都是很重要的断代标准器. 其后的明代正德年间仿龙泉釉,釉色较宣德仿龙泉釉更浅淡闪黄闪绿,施釉较薄,而瓷器以盘碗为主.其中里外施青釉刻暗花缠枝莲碗,是正德时期的代表作品,其造型规整,纹饰线条清晰流畅,足内施亮青白釉,无纪年款,但不失为官窑中的珍品.民窑仿龙泉釉器物中,大概是出于对传统技艺的继承,抑或从市场商品销售的需要考虑,所见器物仍采用明早期民窑外冬青里青花的装饰手法,将两种装饰方法合饰一体.常见的器物以盘为主,有菱花式折沿盘、圆心式折沿盘.盘外施冬青釉,盘内施白釉,盘心常用青花绘"麒麟望月"纹,辅助以杂宝图案,而花卉、人物、飞禽走兽等饰物较少见. 由于正德时期处于明瓷由精致、轻薄向粗糙、厚重过渡,所以器物如盘的制作较为粗率,器足露胎处修切平齐,足较浅呈外敛内收式,底面有明显的跳刀痕和塌底现象,底施浆白釉,釉不匀净有缩釉点,足端平切有刮削痕,露胎处有火石红痕. 嘉靖、万历时期官窑中仍有仿龙泉釉烧造,如盘、碗、碟、炉、罐、瓶等成功之作,但与早期的仿龙泉釉相比,无论是釉色、釉汁的滋润程度都不能同日而语.而民窑中的仿龙泉釉器物,因同时期的青花、彩瓷等诸多品种的不断涌现,致使仿龙泉釉器物变得凤毛鳞角,难得一见了.(来源;新华网) www.findart.com.cn
作品 --
专长 --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