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2月25日最新開示
[打印本页]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6:00
标题: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2月25日最新開示
十分見效的美容秘笈──佛陀告訴我們:喜歡發脾氣的人,今生會長得越來越難看,來世還會投生為醜陋者。所以,若想長得漂亮,光用昂貴化妝品是不夠的,還應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能亂發脾氣,也不能動不動就口不擇言地傷人。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6:01
本帖最后由 頂禮佛陀 于 25.2.2013 16:39 编辑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醜陋報:一者,好行忿怒;二者,好懷嫌恨;三者,誑惑於他;四者,惱亂眾生;五者,於父母所無愛敬心;六者,於賢聖所不生恭敬;七者,侵奪賢聖資生田業;八者,於佛塔廟斷滅燈明;九者,見醜陋者,毀呰輕賤;十者,習諸惡行。以是十業得醜陋報。
復有十業能令眾生得端正報:一者,不瞋;二者,施衣;三者,愛敬父母;四者,尊重賢聖;五者,塗飾佛塔;六者,掃灑堂宇;七者,掃灑僧地;八者,掃灑佛塔;九者,見醜陋者,不生輕賤,起恭敬心;十者,見端正者,曉悟宿因。以是十業得端正報。
─《佛為首迦長者說業報差別經》─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37
本帖最后由 頂禮佛陀 于 25.2.2013 19:41 编辑
敬錄自《佛子行》講記 無著菩薩 著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3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zhengfatihu.pdf
己三、安忍度:
於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損害如寶藏,
故於諸眾無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對於希求菩提妙果的佛子而言,一切損害、怨敵、邪魔等不悅意的對境,就像如意寶般難得,他不會加以遮遣,反而會樂於接受。試想,窮人如果在家裡發現賜予一切所欲的如意寶,那肯定是喜出望外,同樣,大乘菩薩若遇到了怨恨的敵人,也是求之不得、歡喜異常。
大家都知道,所有的罪業當中,嗔恨是最可怕的,所有的修行裡面,安忍是最有功德的。寂天菩薩也說:“罪惡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所以,大家一定要通過各種方法修持安忍波羅蜜多。在修持的過程中,一旦遇到了嗔恨的對境,比如同事、道友對你誹謗,那個時候一定要樂於接受,不要覺得:“他是壞人,這是幹嘛?!”眼色也好,口氣也好,什麼都變得特別凶。以前有這種習氣毛病的人,應該盡量地改過來,我們的本質具有如來藏,是善良的,應該是可以改變的。犛牛、大象通過訓練都能變得溫順,那何況是我們人了?不要總覺得自己是個壞人、沒有希望變好,只要經過長期的聞思修行,暴躁的心性是可以調柔的。
我們對任何一個眾生,最好不要有怨恨,證嚴法師說過:“天下沒有一個我的敵人。”這樣的人,才算是真正的修行人,自己的生活也會過得非常圓滿。否則這個看不慣、那個聽不慣,整天活在憤世嫉俗當中,真的特別累。大乘菩薩的心是快快樂樂的,沒有什麼看不慣。當然,在度化眾生的過程中,也不能一概而論,該說的還是要說,該做的還是要做。但平時與人交往時,自己畢竟學過大乘佛法,心態應該有調整的能力。有次我給一個道友打電話,她一邊哭一邊說:“沒事沒事,我有調整的能力,我有調整的辦法,沒事沒事!”她氣得哭得不行了,但還是說自己有能力。其實她說得也對,學過大乘佛法的人,應該有控制的能力、有調整的辦法。
可是話雖如此,一旦違緣降臨時,真正能轉為道用也不容易。日本有位白隱禪師,以修安忍而著稱於世。曾有個姑娘與男人有染而生下一子,怕虔信佛法的父母譴責,就說乃白隱禪師所為。不明真相的父母特別不滿,把孩子扔給禪師說:“你這個敗壞佛門清規的假和尚,以前我們沒有看清你的醜惡面目,沒想到你竟做出如此禽獸不如的勾當。這是你的孩子,拿去吧!”禪師淡淡地說了聲:“是這樣嗎?”就默默地接過孩子。
一個和尚帶著一個孩子,路人當然是白眼相視。以前他很出名,但後來就連給孩子餵奶都得不到。有個剛生過孩子的母親說:“哼!要不是看在可憐孩子的份上,才不會給你呢。你這個假和尚,我理都不願理!”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姑娘的良心倍受折磨,她看到人們對白隱禪師的不公正待遇後,終於向父母坦白了一切。當父母萬分羞愧地來到白隱禪師面前懺悔時,他仍然是那句話:“是這樣嗎?”試想,如果換作是我們,會這樣淡而化之嗎?
還有布袋和尚的傳記中說,別人用粗惡的語言來罵他,他就笑眯眯地說:“罵得好,罵得好!”別人用棍棒來打他,他說:“你們不用打了,我自己倒下去,省得你們費力氣。”別人把口水吐到他臉上,“沒事沒事,不用擦,口水自然會乾的。”我們很多人可能不是這樣,不要說口水吐到臉上,就連洗臉水倒到鞋上,也是氣得要命。
憨山大師曾說:“紅塵白浪兩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在茫茫的紅塵中,忍辱柔和實際上是為人處世的一劑良方。有了這樣的修行教言,我們隨時都可以調整自己,處處修持安忍波羅蜜多,隨緣度過一生的時光。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43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116
安忍波羅蜜多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45
敬錄自《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普賢上師言教》 華智仁波切 著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dayuanmanqx/default.php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xm/xm02.pdf
己三(安忍)分三: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二、忍辱求法苦行之安忍;三、不畏甚深法義之安忍。
庚一、忍辱他人邪行之安忍:
別人當面對自己拳打腳踢、強搶硬奪、惡語中傷以及暗中說些難聽刺耳的話等,我們不但不該對他們滿懷嗔怒,反而應當生起慈悲之心饒益他們。否則,如果隨著忿恨的心態所轉,就會導致所謂的“嗔恨摧毀千劫所積之資糧”的後果,《入行論》中說:“一嗔能摧毀,千劫所積聚,施供善逝等,一切諸福善。”又說:“罪業莫過嗔,難行莫勝忍,故應以眾理,努力修安忍。”
想到嗔恚的過患以後,我們隨時隨地要努力修持安忍。正如印度單巴仁波切所說:“嗔敵乃是業力迷亂現,當斷嗔恚惡心當熱瓦。”
阿底峽尊者也曾親口說過:“不嗔作害者,若嗔作害者,如何修安忍?”
所以,當有人對自己出言不遜或無辜加害等等之時,我們如果能斷除自己嗔怒、懷恨的心理,就能淨除諸多罪障,依靠安忍可以圓滿廣大的資糧。因此需要將加害者看成上師一樣,所說的“若無生嗔境,於誰修安忍”也在於此。
當今時代有人說:“某某是一位好上師或好比丘,只是嗔恨心很大。”其實在世界上沒有一個比嗔恨更嚴重的過失了,怎麼會有嗔恨心大的同時又是一位好上師或者好比丘的人呢?如印度單巴仁波切也說:“百種貪心之業不及一剎那嗔心罪業大。”很顯然,口出此言的人並沒有懂得這一道理。
作為正法真正融入相續的修行人,身語意三門就像腳踩在棉花上或者米粥裡加入酥油一樣柔軟、調和。相反,自己成辦區區善事或護持一分淨戒就認為我已經如何如何了不起,相續中常常充滿我慢,對方言詞稍有不當便說:“他輕視、侮辱了我!”心中憤憤然、氣沖沖,這說明正法與自相續已經脫離開了,是自心絲毫也沒有得受法益的標誌。如金厄瓦格西說:“我們越聞思修行我執越重,而忍耐力比新肌(傷口或瘡口癒合時所生嫩肉)還弱,比心量狹小的衛藏厲鬼(當地一種鬼神,據說心胸狹窄嫉妒心極強,對其稍有不滿便立即製造違緣)更加暴躁易怒,這是聞思修已經顛倒的標誌。”
因此,我們隨時隨地都要謙虛謹慎、身居卑位、身著破衣、恭敬上中下所有的人,以慈悲菩提心作為基礎,以正法調伏自相續,這才是修行的無誤要點,它已遠遠勝過了無益於自心成千上萬的高高見解及甚深修行。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46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xls-ssh/06.php
《入行論釋.善說海》第六品 安忍
無著菩薩 造
索達吉堪布 譯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143
《入行論講記》第六品 安忍
索達吉堪布 譯講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rupusaxgs/06.php
《入行論廣釋》第六品 安忍
索達吉堪布 講釋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48
每一次遇到別人為難你時、對你態度不好時、或者傷害你時,都是修遠離嗔恚的機會,這時不能放過,應當如法地思維、觀察善法,以正念提醒自己:我現在不能動嗔心,這一動嗔心就是火燒功德林,就是百萬障門開,就會損壞我多劫以來勤修的善根。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49
再從正面想:現在我不生嗔心,就能消除多生的業障,就能修集很大的福德,就能成就安忍波羅蜜,所以我應當歡喜順受。像這樣思維好嗔恚的過患和安忍的利益後,就讓心安住不動,由此讓自己所行的善法達到圓滿。
敬錄自 益西彭措堪布官方微博
http://www.weibo.com/yixipengcuo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50
當遭遇不公平待遇的時候,我們的一貫做法,是責怪和抱怨他人,但是,抱怨卻會使我們失去諸多訓練忍辱的機會,製造更多的罪惡和內心的痛苦,因此,我們需要學會放下抱怨。
敬錄自 慈誠羅珠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cichengluozhu
作者:
頂禮佛陀
时间:
25.2.2013 19:50
我們自己的內心越清淨調柔,他人具有侵犯性的言行對我們造成的困擾和傷害就會越小,所以那些會激怒我們,讓我們感覺受到傷害和干擾的“可惡”的人和事,就像一位嚴苛的老師,毫不留情地指出我們的問題。沒有它們,我們往往很難意識到自己修行中的不足。
敬錄自 希阿榮博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xirarongbo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