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清宫秘档
[打印本页]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35
东方瑰宝 <br><br> <br> 大型电视纪录片《清宫秘档》将要向您讲述25个清王朝的故事:关于帝王后妃起居婚恋;关于你死我活的皇位之争;孝庄皇太后是否下嫁;乾隆皇帝究竟出生在哪里?等等……所有这些故事和紫禁城、清宫秘档都密切相关,所以,我们的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br> 北京的紫禁城,以她金碧耀眼的古代宫殿和90余万件珍贵文物而著称于世。 <br> 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统治生涯。268年的清王朝,给人们留下了扑朔迷离的景象和挥之不去的惆怅。 <br>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坐落在故宫的西侧。这里,珍藏着记录清王朝真实面目的大内秘档,透过那些秘档,人们可以用眼睛去抚摸紫禁城曾经真实跳动过的脉搏和心脏。 <br> 可是,很少有人把目光投向红墙内的这个角落,因为它并不在故宫的游览开放路线之中。但是,有幸走进这幢大楼的人,几乎无一不因这巨大的发现而目瞪口呆,甚至屏住了呼吸。 <br> <br> 清朝灭亡以后,安放档案的内阁大库,也就是档案库房吧,由于年久失修,档案都暴露到外头来,有的流散出去,有的是日晒雨淋,生(霉)晦了。在1921年的时候,北洋军阀政府,曾经把清宫的部分档案装了八千麻袋,一共有十五万斤,卖给了造纸厂作为造纸原料,所以那些档案也遭到了很坎坷的经历。当时幸亏有识之士,知道这个消息,赶紧到造纸厂把它抢救了下来。 <br> 这件事,就是有名的“八千麻袋”事件。当时国学大师王国维在《清华周刊》上撰文,把这八千麻袋的清宫档案、安阳殷墟甲骨文、西域木简和敦煌汉唐写经一起,并称为近代中国文化的“四大发现”。 <br> 1924年11月,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被国民党将领冯玉祥驱逐出宫,接着在社会各界的呼吁下成立了清室善后委员会,负责清点登记清宫的财产和文物。至此,以清内阁大库和宫中各处档案为主的,大批珍贵清代官方档案陆续被发现,一时间在社会上引了起很大的轰动。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下设文献部管理这部分档案,后更名为文献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改称故宫博物院历史档案馆,1955年,这部分档案划归国家档案局管理。1980年改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br> 正是在这幢简朴的大楼里收藏着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王朝268年间的秘密档案,共一千多万件。假如一个人每件档案看一分钟,每天连续不断看8小时,那么全部看完需要60年时间。 <br> 眼前的每一个库房、每一个档案架上,都是珍贵的清宫档案。 <br> <br> 在这些档案里,有记录了十多万皇室成员生卒年代的皇室族谱,有无数件皇帝的指令和批示,有十多万件历代大案要案、冤案、疑案的卷宗,有皇帝传位的绝密遗谕,有记载着皇帝的饮食起居、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每日膳食、医疗病历等档簿,以及丧权辱国条约签订过程的原始记录等等。 <br> 这里有清朝最早的一种档案。文字刻在木简上。现在这种木简仅存26块了。 <br> 这些满文木牌,是传递两军作战消息的,它记载了清朝太宗皇太极的弟弟武英郡王阿济格等将领,在与明军作战时追杀敌军的情况,它是用无圈点的老满文书写的,因为篇幅有限,所以记事很简约。 <br> 作为清代官方文字之一的满文,皇帝和满族官员都必须要掌握。现在清代档案中约有200多万件,是用满文或满汉两种文字写成的。 <br> 现在一般满族人都不会讲满语了,满文成了只有专家才能认识的文字。 <br> <br> 这个库房,叫舆图库。今天,收藏在这里的明清时期有关疆域地理、天文历象,江河水系、军事战争、名胜古迹以及陵寝庙宇等各类古图有近万幅,很多都是稀世珍品。 <br> 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和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和法国传教士蒋友仁分别绘制过一幅《坤舆全图》,也是稀世珍品。尤其是蒋友仁绘制的《坤舆全图》,对中国新疆地区的地图绘制更为准确。 <br> 从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开始,康熙皇帝就任命法国传教士白晋等中外科学家进行大地测量,经过十年,完成了这幅《皇舆全览图》。 <br> 这一套图共有15幅,是清代中后期绘制全国地图的蓝本,也是后来欧洲绘制亚洲国家和中国地图的基本依据。 <br> 在康熙《皇舆全览图》的基础上,雍正、乾隆时期分别绘制的《十排图》和《十三排图》,扩大了测量范围。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1年)绘成的《十三排图》,东至库页岛,西至地中海,北至北冰洋,南至海南岛,地理范围比《皇舆全览图》大了一倍。《十三排图》实际上是18世纪的亚洲地图,当时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br> <br>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绘制成的《京城全图》,是我国现存古代城市地图中最大、内容最详细、绘制最精细的一幅,绘有内城九门、外城七门,98条街道,779条胡同、2000多个景观地名。 <br> 可惜,这些珍贵的地图,却被康熙、乾隆的后代们束之高阁。仅仅过了不到一百年,就在1840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人打进中国、占领了我们的家园时,道光皇帝和他的群臣们、竟然不知道英国在什么地方。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有那么多地图可以找出来看一看。 <br> 在戏剧舞台上或影视作品中,常常出现这样的台词:“皇上‘圣旨’到”! <br> “圣旨”是对皇帝发布的各种指令的笼统的俗称,通常分为诏书和谕旨等。诏书,只有遇到重大政典,如皇帝传位、登基、大婚、册立皇后等,需要告知全国臣民时,才会颁布。 <br> 诏书一般要由内阁拟稿,皇帝审阅后再誊写下来,盖上“皇帝之宝”大印,选择吉祥的日子由礼部官员在天安门城楼颁布,然后用黄纸誊好,颁布到全国和各藩属国,正本则收入内阁保存。 <br> <br><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38
一个想当和尚的皇帝<br><br><br> <br> 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他在位只有18年,24岁就离开了人间。顺治究竟是病死了,还是看破红尘到五台山当了和尚?这给历史留下了一个疑案。 <br> 顺治死后被安葬在河北省遵化县的清东陵。与他合葬的,还有两位皇后。其中一位就是深得顺治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死后被封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我们不难看出顺治对董鄂妃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 <br> 明朝末年的时候,江南有“八大名妓”和“四大公子”。当时八大名妓号称 “秦淮八艳”,董小宛就是其中之一。“四大公子”指的是方以智、侯方域、陈贞慧、冒襄。 <br> 传说董小宛就是董鄂妃。顺治也是为了她出家的。 <br> <br> “四大公子”中的冒襄,是明末清初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明朝崇祯十二年(公元1639年),当他来到南都(今天的南京)参加科举考试时,在闲谈中,他听到方以智、侯方域对董小宛赞不绝口。正是在方以智、侯方域的介绍下,冒襄才得以求见董小宛。 <br> 三年以后,在朋友的帮助下,特别是通过当时的八大名妓之一的柳如是和赎买柳如是的钱谦益从中周旋担保,冒襄终于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将董小宛赎身。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就来到江苏如皋的水绘园。 <br> 但是,平静的日子没过多久,就赶上了明末清初的乱世。冒襄一家四处逃亡、颠沛流离。冒襄大病三次,全靠董小宛悉心照顾才保住了性命。这种劳累的生活,最终吞噬了董小宛年轻的生命。在顺治八年正月初二,也就是公元1651年1月22日,一代名妓董小宛死在水绘园影梅庵家中。年仅28岁。 <br> 冒襄的诗文集有一篇是叫做《影梅庵忆语》,在这篇文章当中,冒襄详细的追忆了他和董小宛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和他们婚后的生活。从这篇文章当中,我们可以出两点: <br> 第一点:自从董小宛嫁给冒襄以后呢,他们俩个就没分开过,所以这个时候董小宛也就不可能再到宫里去给顺治皇帝为妃。 <br> <br> 第二点:也可以用顺治的年龄和董小宛的年龄做一个对比。明崇祯十二年的时候,也就是1639年董小宛和冒襄相识,当时董小宛是十六岁,这个时候顺治皇帝才只有两岁。清入关以后的顺治八年,顺治皇帝十四岁,那一年董小宛二十八岁,那么她当年就去世了,前后相比,顺治皇帝和董小宛年龄相差十四岁。 <br> 所以董小宛根本就不可能像传说中的那样,成为深得顺治皇帝宠爱的董鄂妃。董鄂妃和董小宛根本就不是一个人。 <br> 据《清史稿》中的后妃传记载,董鄂氏(后来的董鄂妃)是内大臣鄂硕的女儿,当董小宛去世的时候,祖籍在辽宁佟(tóng)佳江流域的董鄂氏已经年满13岁。 <br> 据陈垣等历史学者的考证,董鄂氏在顺治十年(公元1653)、也就是她15岁那年已经入选了秀女。那时被挑选上的秀女,有的直接送入宫中服侍皇帝,有的指配嫁给皇子、皇孙,有的指配嫁给亲王、郡王。当时董鄂氏被指配给了襄亲王。在第二年,就是顺治十一年她与襄亲王成婚。那年董鄂妃16岁,襄亲王14岁。 <br> 襄親王名叫博穆博果尔,生于清崇德六年十二月二十日(公元1642年1月20日),是皇太极的第11个儿子,顺治的同父异母的弟弟,比顺治小3岁。 <br> <br> 有位德国传教士叫汤若望,当时他一直在清宫里服务,被顺治尊称为“爷爷”。汤若望在笔记中这样写道:“顺治皇帝对一位满籍军人的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位军人因此事申斥他夫人时,竟被顺治闻知,打了他一个耳光。这位军人于是因愤致死。顺治皇帝就将这位军人的夫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 <br> 汤若望说的这位满籍军人,就是襄親王。在清宫皇室家谱《玉牒》中可以看到襄亲王死的时候才16岁。 <br> 《顺治实录》中也明确记载,就在这年八月,顺治皇帝宣布:“奉圣母皇太后谕,内大臣鄂硕之女董鄂氏,性资敏慧,轨度端和,克佐壸(kǔn)仪,立为贤妃。”董鄂氏入宫后,住在承乾宫。顺治十三年八月董鄂氏被册立为贤妃,九月二十八日,顺治又准备立她为“皇贵妃”。这个位置,已经仅次于皇后了。 <br> 正式的册立典礼,是在当年十二月初六日举行的。这一年,顺治19岁,董鄂妃18岁。 <br>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顺治十三年十二月的《顺治实录》中,还详细记述了册立董鄂妃为皇贵妃的原因和程序,以及颁发诏书的全过程。 <br> <br> 董鄂氏入宫后,与顺治的感情与日俱增。更难得的是她时常劝说顺治,处理政务要服人心,审判刑事案件要慎重。连宫女太监犯错误时,她也往往为他们说情。 <br> 顺治十四年四月初七日(公元1657年5月19日),董鄂妃为顺治生下了一个男孩,排行老四。 <br> 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先后娶了包括孝庄皇后在内的五位皇后和妃子,都是蒙古族。 <br> 顺治娶的第一个皇后,是他母亲孝庄皇太后的侄女,当然也是蒙古族。这位皇后在顺治十年的时候被降为静妃。接着,顺治又娶第二个皇后,是孝庄的侄孙女。顺治仍然想把她废掉。因为顺治一心宠爱满族血统的董鄂妃,这自然引起孝庄对董鄂妃的嫉恨。 <br> 在董鄂妃即将生孩子的时候,孝庄已经搬到南苑。这个地方位于北京永定门外20华里,是专供皇家冬天狩猎阅兵的地方。 <br> <br> 董鄂妃生下皇子不久,孝庄以自己身体欠安为理由,传下口谕令董鄂妃前往南苑伺候她。董鄂妃拖着产后虚弱的身体,前往南苑照顾孝庄。她的健康受到了严重影响。更为不幸的是,董鄂妃新生的孩子只有2虚岁,实际活了不到300天,连名字都没来得及起,就突然夭亡了。这件事对于董鄂妃来说,更是致命的打击 。从此,董鄂妃一病不起,在痛苦中挣扎了三年,终于在顺治十七年八月十九日(公元1660年9月23日)病逝于承乾宫,年仅22岁。 <br> 董鄂妃的死,令顺治难过万分。在《清史稿》、《玉牒》都记载了八月二十一日,在董鄂妃死后两天,顺治追封董鄂妃为“孝献庄和至德宣仁温惠端敬皇后”,又亲自撰写了四千字的《端敬皇后行状》来悼念爱妻。 <br> 十月初八,董鄂妃的尸棺在景山寿椿殿火化,后来,她的骨灰安葬在清东陵。 <br> 顺治送走爱妃以后,就选择了净发出家!根据历史学家陈垣的考证,顺治对佛教的启蒙始于一代高僧憨璞聪。顺治十年(公元1653年),这位高僧被招入宫,他对佛法的解释,深深触动了顺治。 <br> 后来在憨璞聪的推荐下宁波天童寺僧人木陈?搿⑻炷可绞ㄗ铀律?擞窳脂L和报恩寺僧人茆溪森陆续入宫,讲授佛法,使顺治逐渐开始忠实地信仰佛教,他在西苑万善殿参禅礼佛,请玉林琇为他择选法名,自称“行痴”。于是这位行痴皇帝在爱妃火化后的当月,就请茆溪森为自己举行了净发仪式。在孝庄的压力之下,茆溪森的师父玉林琇匆匆赶来北京,把茆溪森捆绑起来,并架起干柴,要当众烧死这个剃度皇帝的罪人。就在这时,传来了顺治决定蓄发留俗,不再出家的紧急口谕。 <br> <br> 顺治就是这样,在决定出家之后,最终又不得不在种种压力下,继续当他的皇帝。 <br> 顺治自己没能当成和尚,三个月以后,他在病中硬是把自己身边的近侍吴良辅送到悯忠寺代替他削发为僧。 <br> 但是没想到,他竟一病不起。五天后,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日夜(公元1661年2月5日)顺治带着无限的惆怅,在紫禁城养心殿闭上了眼睛。年仅24岁。他的死因是天花。 <br> <br> 顺治皇帝去世,距董鄂妃病逝,仅隔了三个多月的时间。 <br> 顺治十八年四月十七日(公元1661年5月15日),顺治的遗体在景山寿皇殿火化。而主持火化的人,就是高僧茆溪森。 <br> <br><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40
太后下嫁之谜 <br><br> <br><br> <br> 清东陵在北京的东北方向,距离北京大约120公里,从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起,清朝统治者先后在这里修建了九座皇帝、皇后的陵园和五座妃子们的陵墓,分别安葬着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五位皇帝及众多的后妃们。 <br> 在陵区的周围,一道长达20公里的“风水墙”将大大小小150多人的陵墓紧紧地围了起来,给人一种生死不离的印象。然而,惟独昭西陵却建在风水墙的外面。 <br> 陵中安葬是清太宗皇太极的妃子,庄妃,顺治皇帝的母亲和康熙皇帝的祖母孝庄文皇后。孝庄文皇后一生历经四个朝代,竭力辅佐儿孙两代幼主,定鼎天下,为清代皇室顶礼尊崇。 <br> 孝庄是清东陵所有入葬者中辈分最高的一位。为什么他会被安葬在皇家陵园大门的外面,这里便引出了清宫十朝中的第一件疑案:“太后下嫁”。 <br> <br> 在野史中,“太后下嫁”说的是在皇太极死后,孝庄文皇后为了辅助年幼的顺治皇帝,又嫁给了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 <br> 据说,这次婚礼大典是由礼部等衙门操办,极为隆重,中外文武百官都上表祝贺。 <br> 出人意外的是,多尔衮死后不久,就被人告发,说他曾经谋篡皇位,遭到了无情的政治清算。 <br> 但是孝庄的地位却越来越尊崇,自己也觉得改嫁一事荒唐,对不起前夫皇太极,无颜相见于地下。因此,她不愿死后被送回沈阳,与皇太极合葬,就嘱咐她的孙子康熙,将她葬在东陵。传说把皇太后墓孤孤零零建在风水墙外,就是要罚她给皇家看守门户。 <br> 那么,历史的真相到底是怎样呢? <br> <br> 历史上的孝庄文皇后,是科尔沁蒙古贝勒寨桑的二女儿。科尔沁蒙古是最早归附于后金政权的蒙古部落之一。为了巩固这种政治联盟关系,寨桑采取联姻的手段先后将自己的妹妹和女儿嫁给了后金的贵族。年轻聪慧的布木布泰,就成为合适的人选。” <br> 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二月,当年只有13虚岁的布木布泰,在她哥哥吴克善的伴送下来到后金,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子33岁的皇太极做侧福晋。十一年前,她的亲姑姑哲哲已嫁给皇太极为正房大福晋。九年以后(公元1634年),皇太极又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 <br> 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盛京(今沈阳)称帝。在分封五宫后妃时,布木布泰被封为庄妃,位居次西宫,她的姑姑哲哲位居中宫做了皇后,而后入宫的姐姐海兰珠被封为宸妃,位居东宫。 <br> 崇德三年(公元1638年)正月,最受皇太极恩宠的宸妃生的皇八子夭折了。无巧不成书,两天后庄妃生下了皇九子福临,给悲痛中的皇太极以极大的安慰。这个福临就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br>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多尔衮的情况:崇德八年八月初九日(公元1643年9月21日),征战一生的皇太极暴病身亡了。由于他生前没有指定皇位继承人,刹那间朝中就出现了诸王争位的混乱局面。而且很快形成了以皇太极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为首的针锋相对的两派势力。 <br> <br> 这时睿亲王多尔衮与肃亲王豪格都各自手握重兵,双方都有很多的拥护者,他们又各自都有顾忌,因为一旦打起来,谁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最后,在亲王和大臣会议上,多尔衮拒绝了拥护者对自己的推举,提出由皇太极第九子年幼的福临继位,由他与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政。 <br> 多尔衮提出的建议很快得到了各方认可,从而避免了在明朝灭亡前夕的关键时刻,清王朝内部的分裂与自相残杀。于是,不满六岁的福临于崇德八年八月二十六日(公元1643年10月8日)登上了皇位,改年号为顺治。他的母亲庄妃被尊为“圣母皇太后”。 <br> 几个月后,多尔衮抓住时机,一举占领了北京。在顺治元年九月(公元1644年),将两宫皇太后与幼帝福临迎到北京,清朝从此入主中原。 <br> 入关后,多尔衮继续分兵南下,节节胜利。同时,他以摄政王的身分总揽朝纲,借鉴明朝的制度,制定清朝各项制度。此时的多尔衮实质上已经成为清王朝的缔造者和统治者。 <br> 可惜,骁勇善战的多尔衮并不长寿。在顺治七年十一月(公元1650年),因出塞外打猎而突然发病,于十二月初九日(公元1650年12年31日)病死在喀喇城,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滦平,年仅39岁。当灵柩回京时,顺治亲率诸王大臣出城恭迎并颁布哀悼诏书,命令以皇帝的规格来安葬他。第二年,顺治又追封多尔衮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升祔太庙。 <br> <br> 但是仅过了不到一个月,就开始有人告发他生前曾谋篡帝位,而且话一出口,诸王大臣就纷纷响应,群起攻击。于是,刚刚亲政的顺治皇帝下令将多尔衮削去爵位,撤出宗庙,开除宗室名分,没收家产,平毁陵墓。多尔衮一下从巅峰跌入谷底。 <br> 一百多年以后,乾隆才彻底为多尔衮平反昭雪。他称赞多尔衮“抚定疆陲,一切创制规模皆所经画,寻即迎世祖车驾入都,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乾隆指出:“宵小奸谋,构成冤狱”,认为多尔衮谋反,纯粹是奸臣的诬陷。 <br> 在我们了解了多尔衮的一生的遭遇以后,特别是他身后遭到清算的这件事上,那么有关“太后下嫁”的疑团就不难解开了。 <br> 首先,如果太后确实下嫁给多尔衮的话,在多尔衮死后尸骨未寒的情况下,没有人敢出来陷害他。另外,如果多尔衮确实娶孝庄为妻的话,那么他就成了顺治皇帝的继父。顺治这么搞倒搞臭多尔衮,那他就承认自己曾经认贼作父了。 <br> 我们在当时朝鲜的《李朝实录》中,也没有找到“太后下嫁”的任何记载。如果太后再婚是公开的,清朝政府也会给朝鲜颁布诏书。即使这件事是秘密的,每年都会有几批朝鲜使节到北京进贡,他们肯定也会听说这件事。 <br> <br> 几十年来,不少历史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方考证和研究,多数人都认为“太后下嫁”只是一个虚构的故事。 <br> 关于“太后下嫁”这个传说,还有一个根据就是多尔衮的称号,叫“皇父摄政王”。有人说如果太后没下嫁,怎么会称为“皇父摄政王”呢。 其实多尔衮的称号是一步步抬高的。在清朝入关以后,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十月,他被册封为“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二年的时候有个御史上奏说:“叔父是皇帝的叔父,不能大家都叫叔父,所以最后经礼部议定,就给他的封号抬高为 “皇叔父摄政王”。到了顺治五年,经过部院大臣的集体讨论,进一步把他的称号抬高为“皇父摄政王”。从此以后,在清朝的公文里头,多尔衮称号都称为“皇父摄政王”。 <br> 顺治是个任性的皇帝,他亲政后,孝庄仍时时告诫和规劝儿子。不幸顺治英年早逝,孝庄从皇孙中亲自选择了不满八岁的玄烨继承帝位,又一次担负起保护教化幼帝的重任。 <br> <br> 孝庄并不像电视剧所说的,活到90多岁,而是在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公元1688年1月27日)病逝的,享年75岁。 <br> 孝庄在死前对自己的安葬地也曾有过嘱咐。“太皇太后遗诏”记载,她对康熙说:太宗的山陵奉安已久了,不可为我轻动,况且我心中也舍不得你们父子,就将我在你父亲的孝陵附近择地安葬吧。康熙遵嘱,并将祖母生前所居住的慈宁宫殿拆迁移建到孝陵附近的昌瑞山下,改称“暂安奉殿”,停灵其中。直至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才在暂安奉殿原处就地起建陵园,葬入地宫。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42
康熙与西学 <br><br> <br><br><br> 在中国古代众多的帝王中,清朝的康熙皇帝是惟一认真学习过西方科学的皇帝。 <br> 这是康熙年间御制的象牙计算尺,在数学史上被称为“甘特式计算尺”,它在清宫中出现,距离英国数学家埃德蒙甘特于1630年发明这种计算尺,最多也不过50年。 <br> 世界上第一台可计算加减法的手摇计算机,首先是由法国数学家巴斯柯,于1642年在巴黎研制成功的,时间也仅仅相隔半个世纪左右,在康熙手里也拥有了这种手摇计算机。这台手摇计算机就是康熙年间御制的,属于当时清宫的自制科技产品,而且将原有的加减二法增加到加减乘除四法,还独创了横排筹式计算法等。所以,这台手摇计算机多年来一直为外界所瞩目。 <br> 16、17世纪,欧洲的自然科学已逐渐进入到一个蓬勃发展的阶段。为了广泛传播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许多传教士不惜远涉重洋,来到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中国。意大利著名的传教士利玛窦,是用科学的钥匙叩开中国宫廷大门的第一人。他后来成为我国明朝修订历法的实际主持者。 <br> <br> 继利玛窦之后,又有两位欧洲的传教士相继进入清朝宫廷,德国的汤若望和他的助手比利时的南怀仁,受明末清初大学士徐光启的聘请,到北京参加校正历法。在明朝灭亡以后,又担任了清朝主管天文历法的官员。 <br>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曾经在意大利的神学院接受过系统的近代科学教育,他们依据欧洲通用的几何学原理,计算天象,校正了明代历法中的偏差。不过这种善意的举动,反而招到了清廷内部以吴明煊、杨光先为首的一批守旧官员的攻击。他们出于嫉恨,聚众诬告汤若望等人图谋不轨,并借助辅政大臣鳌拜的势力,把汤若望送进了监狱。 <br> 正在这时候,也就是康熙七年,北京发生了大地震,南怀仁预测到了这次地震,而吴明煊、杨光先却没有预测到,南怀仁抓住这次机会,终于将一纸诉状递到了当时尚未亲政的少年皇帝康熙手上。 那时候,康熙才15岁,接了这个案子以后,也不知道谁对谁错。为了明断是非,康熙特地下令南怀仁和杨先光到午门广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各自用自己的测算方法,测算正午时间日晷表上所显示出日影的长度,结果南怀仁的计算准确无误,而杨光先等人却没有测算出来。康熙当场宣布了汤若望事件纯属诬陷行为。 <br> 这场天文历法之争,康熙不但处理的非常成功,而且从中感受到了西洋科学合理性,并促使他对自然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毅然打破国籍的限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监副,全权主管钦天监,把掌管天文历法方面的大权完全交给了这个外国人的手里。 <br> 天文数学的精确与神奇,激发了康熙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br> <br> 法国传教士白晋在他所著的《 康熙大帝》一书中这样写到: <br> 在五、六个月的时间里,康熙已经掌握了几何学,能够随时说出他所画的几何图形的定理及其证明过程。他对我们说,《几何原本》他至少读了二十遍。 <br> 法国传教士洪若翰致拉雪兹神父的信中又这样一段描述: <br> 康熙在将近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他始终十分勤奋,而且对于政务也没一丝的耽误。他一直注意学用结合。例如在给他讲固体的成分时,他就会拿起一个球体,精确地称出它的重量,测出它的直径。 <br>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发黄,不起眼的小纸片,是康熙皇帝当年演算几何与算术的手稿,你仔细看,会发现上面有他亲手画的几何图形,而那些数字居然是他以皇妃年龄做的算术题。 <br> <br> 康熙早年经常到京城的观象台观测天象,并准确地计算出某日某时日晷表上所显示的日影的位置,指出钦天监在天文推算中的错误。 <br> 康熙的数学水平,已经达到了对当时的学术成就,进行准确评判的程度。1689年,清初大数学家梅文鼎写了《历算疑问》一书,呈送到宫中。经过一番仔细研究,康熙对这本数学专著得出了“所呈书甚细心,且议论亦公平,此人用力深矣”的结论,他认为书写得很细心,观点也公平。 <br> 康熙对西方地理学也很关注。明末时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中国绘制的世界地图,艾儒略写的《坤舆图论》、《职方外纪》等书,都曾是康熙学习世界地理的教材。后来南怀仁又撰写了《坤舆外纪》,对西方地理及地理学作了进一步的介绍。 <br> 康熙离开北京,前往黄河三门峡、内蒙乌梁素海等地,每到一处,都留心学习地理方面的知识,努力做到理论和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 <br> 在黄河、淮河、运河交口的大堤上,他总是指着东流的河水,耐心地向当地负责管理水利的官员讲解如何计算水的流量: <br> <br> 他说,你可以先量水闸口的宽度,计算出一秒钟的流量,然后再乘上一昼夜的时间长度,河水的流量就算出来了。 <br> 西方医学也是康熙非常感兴趣的一个科目。1693年,康熙患疟疾,传教士张诚、白晋等献上从法国带来的奎宁,使他很快恢复了健康。从此,康熙对西方医学的兴趣就更浓厚了。他令法国传教士巴多明把法国皮理著的《人体剖学》翻译成满文。传教士罗怀忠精通外科,康熙任命他为内廷行走,可以在内宫自由出入。另外,他还任命罗得先、安泰为随从医生。 <br> 康熙受到欧洲传教士的影响,为了是培养自己的高级人才,在京西的畅春园,设立了蒙养斋算学馆。 <br> 康熙让大臣们从全国各地推荐年轻的科技人才,到蒙养斋学习深造。皇帝还经常提出要以欧洲的、其中包括巴黎制造的各种艺术作品为样品,鼓励工匠与他们竞赛。” <br> 康熙创建的蒙养斋算学馆是18世纪中国诞生杰出数学家的摇篮。大数学家梅珏成、明安图等都是蒙养斋算学馆培养出来的。康熙聘请传教士任算学馆教师,要求他们讲授当时已传入中国的西方数学,并要他们翻译编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本》、《比例规解》等十几部满汉文数学书籍。 这些书籍都收录在康熙钦定的《古今图书集成》内。 <br> <br> 代数在当时被称作借根方算法,又称“阿尔热巴拉”,康熙作为中国最早接受西方代数学的人,多次向大臣们谈及“阿尔热巴拉”,还亲自到蒙养斋授课。 <br> 经过多年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实践的经验积累,康熙终于在晚年组织了两项重大的全国性科技工程。 <br> 康熙五十一年(公元1712年)组织了全国优秀的天文数学家,集体编纂了一部我国科技史上具有很高价值的天文数学乐理丛书《律历渊源》。其中第二部《数理精蕴》的编纂,就是在康熙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br> <br> 二是组织了一支测绘队伍,分赴全国各地实地勘测绘制地图。这支测绘队伍跨越了东北、华北、华东、华中、西南各省,绘制了一幅幅分省地国。康熙55年(公元1716年),法国传教士白晋将各省分图总绘成一幅全国地图,连同分省图一同呈献给康熙。 <br> 这就是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它是我国第一次用科学方法绘制的地图,准确可靠。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它不但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而且比当时的西欧各国所有地图都更好,更精确。”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44
统一台湾 <br><br> <br><br> 郑成功原籍福建南安县,明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生于日本平户。他生活的年代,正是明末清初,在他20岁的时候,明朝灭亡,清朝入主中原。 <br> 这时候,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与几位明朝大臣一起,在福建拥立唐王朱聿键为皇帝,历史上称隆武帝,树立了抗清的旗帜。 <br> 在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郑芝龙投降清朝,而郑成功却继续抗清。顺治末年的时候,郑成功还在坚持抗清,他的处境越来越困难。郑成功决定进取台湾,将台湾作为抗清的根据地。这时候,台湾已被荷兰占领了38年,郑成功要收复台湾,只有与荷兰殖民主义者决一死战。 <br> 顺治十八年三月二十三日(公元1661年),郑成功率领船队于金门料罗湾出发,到达澎湖,等待战机。几天后,郑成功大军冒风雨,出奇兵,乘着大潮越过鹿耳门航道,在台湾登陆。 <br> <br> 十二月十三日,在郑成功军队的强攻下,自知必败的荷兰殖民者终于投降,荷兰对台湾38年的殖民统治宣告结束,郑成功也成为第一个从西方殖民者手中收复祖国领土的民族英雄。 <br> 此时清朝已完成了中原地区的统一,大规模的抗清斗争基本已经被平息,统一台湾的课题提上了议事日程。以郑成功之子郑经为首的郑氏政权,实际上已成为非常孤立的割据势力。 <br> 从康熙二年到二十三年(公元1663年—1684年),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康熙始终坚持统一的原则,以“抚”为主的策略,清军与郑家军打打谈谈,谈不成再打。 <br> 康熙二年,清军进攻金门、厦门。清军将领马得功战死,最后金门、厦门仍然全部被清军占领,郑经在大陆上已经没有一点地盘了,他被迫撤到了台湾。 <br> 接下来的两年,清朝政府任命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为靖海将军,统领清军水师两次大举进攻台湾、澎湖。因为遭到海上飓风袭击,这两次进攻都 没有成功。 <br> <br> 清朝政府根据当时的形势,策略上作了些调整。一下子打不下来,就改以谈判、招抚为主了。 <br> 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清朝派总兵孔元章去台湾,向郑经表示,如果愿意削发称臣,可以封他为“八闽王”。但郑经却提出,他要在中国版图之外当个国王。 <br> 清朝政府没有放弃和谈。为了表示和谈的诚意,在康熙七年的时候,把福建水师都撤了,水师提督施琅也被召回京城。在这之后,清朝政府再次特派刑部尚书明珠,携带康熙诏书去与郑经谈判。但郑经的立场丝毫没有改变,仍然坚持“照朝鲜事例,不削发”。也就是说,他只能像当时的朝鲜一样,成为中国的一个藩属国。 <br> 康熙听了奏报,说:朝鲜从来都是属于外国,而郑经是中国人,如果他在台湾而不剃发,怎么能说明他已经归服了呢?这说明,康熙坚持统一的大原则,坚决反对郑氏政权自外于中国的要求。 <br> 郑氏集团的立场,促使康熙开始下决心对台湾由抚转为剿。康熙十六年(公元1677年),平定“三藩之乱”的战争出现重大转机,清朝政府开始着手这方面的工作。康熙十八年,福建总督姚启圣上疏请求重新设立福建水师提督,并极力推荐仍由施琅担任。经过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并决定,恢复设立水师提督的建议被采纳,但是当时任命的水师提督不是施琅,而是万正色。 <br> <br> 万正色一上任,立即抓紧修理旧船,赶造新舰。先以新船配官兵,开赴定海也就是今天的浙江舟山进行训练,同时奏请朝廷,迅速调兵遣将。康熙得到万正色的奏报后,随即命令江南总督何席熙迅速挑选2000名优秀炮手,飞速赶赴万正色的军前报到。 <br> 康熙二十年正月(公元1682年),郑经中风死去。据姚启圣奏报,郑氏集团内部再次发生王位之争,年仅12岁的郑克塽继承了王位。 <br> 康熙皇帝在得到郑经病死和台湾内乱的密报以后,认为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到来。他果断地将原来的福建的水师提督万正色调任为陆路提督,把具有丰富水战经验的施琅,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并且加太子少保衔,而且叫福建的总督巡抚和福州的提督,偕同施琅一块进取台湾。施琅坚决主张先攻澎湖,再取台湾。 <br> 康熙二十一年六月,施琅命总兵董义、曾成等,率快船23只,前往澎湖侦察。董义等人于六月初四日中午开船,第二天午后驶抵澎湖。初八日回到厦门。“来去无阻”,非常顺利。 <br> 康熙二十一年十月六日,康熙在乾清门再次询问大臣的意见,大学士明珠说:让施琅一人进兵,似乎可行。康熙终于批准了施琅的作战方案,同时授予施琅全权军事指挥权。并指出施琅可以根据情况自行决定如何进剿。 <br> <br> 台湾郑氏集团在得知清军大举进攻的消息以后,马上进行了布置,加强防守,摆开了架势,准备迎战清军。 <br> 据《靖海记事》记载,康熙二十二年六月十四日(公元1683年),施琅在铜山港誓师,率精兵3万多人,大小战船300余艘,扬帆直驶澎湖。十六日晨,清军水师与郑军船队在澎湖洋面开战,战斗极为激烈。施琅的指挥船遭到郑军围攻,右眼受伤,差点当了俘虏。 <br> 清军失利以后,马上退兵外洋。清军经过调整准备,六天后,再次发起进攻,寻求与郑军决战。 <br> 施琅将战舰分为三路,自率56艘,攻击敌水师主力,另有80艘继后。每路中再分三队,不列大阵,约好每5艘攻击郑军1艘。 <br> 这一战术,发挥了清军在数量上的优势,结果刘国轩大败。郑军的主力,遭到毁灭性打击,只有刘国轩等少数将领逃回台湾。 <br> <br> 澎湖大捷传到北京,康熙大喜过望。澎湖是台湾的门户,以清军的优势这时候一鼓作气攻打台湾,是可以获胜的。然而康熙还是决定下旨招降,并即派侍郎苏祥赶到福建。 <br> 这时的郑氏集团已惊惶失措。郑克塽急忙召集部下,商议对策,结果是意见分歧。 <br> 施琅马上将郑氏集团内部分歧奏报给康熙皇帝。康熙及时发布命令:郑经之子郑克塽等,如果能率军民人等登岸投降,将赦免从前的抗违之罪。 <br> 在清朝政府的感召之下,郑克塽、冯锡范、刘国轩等捧表归降,交纳了土地、户口、府库册及大印。施琅于八月三十一日登上台湾岛受降。秋天,台湾兵民剃发,台湾终于统一了。 <br> 施琅率军到台湾受降后,妥善安置了所有投诚人员,又宣布免除海岛三年赋税差役,当年应缴纳的谷租也减去4/10,受到全岛军民的热烈拥护。郑氏家族对抗清朝政府40年,康熙不仅没有将他们视为“乱臣贼子”,反而给予许多赏赐。康熙还下令,将郑成功、郑经父子的灵柩运回老家南安安葬,并亲自撰写一幅挽联,称赞郑成功有胆有略,是一位在海外孤军奋战的忠臣,称颂郑成功收复中华疆土的不朽功绩。 <br> <br> 台湾既定,应当如何善后,清廷内部还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论。施琅坚决反对放弃台湾。大学士李霨、王熙也主张台湾不可放弃。康熙最终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康熙二十三年四月(公元1684年),清朝政府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进一步明确了台湾的归属。另外台湾军政机构与内地也完全相同,连衙署建筑也改变了,像内地一样,“衙门口,朝南开”了。<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46
雍正——篡位与继位说 上 <br><br><br>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公元1722年12月20日),69岁的康熙皇帝玄烨,做了六十一年大清皇帝之后,在京西的畅春园去世。 <br> 七天后,皇四子胤禛继承了皇位,第二年改年号为雍正。不久,有关雍正篡位的传说就悄悄开始流传。 <br> 随着时间的流逝,雍正篡位的故事在民间演绎得越来越生动。野史中关于雍正篡位的传说,归纳起来竟有五种之多。 <br> 一是“雍正改诏说”。康熙皇帝本来是把皇位传给十四子允禵的,可是雍正却暗地里把诏书中的“十”字改成“于”字,这样诏书就成了“传位于四子”。 <br> 二是“隆科多改诏说”。隆科多是当时的步军统领。在康熙病重时,本来发了一道谕旨,叫远在西宁的十四子允禵紧急回京,要传位给他,可是隆科多把遗诏捏在手里,没有发出去。等到康熙皇帝驾崩,隆科多假传圣旨立了四子胤禛。 <br> <br><br> 三是“隆科多改诏说”的另一版本。认为康熙刚咽气,隆科多赶紧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康熙密藏在那里的诏书,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 <br> 四是“雍正投毒说”。康熙在畅春园病重时,皇四子胤禛进了一碗人参汤,康熙喝了就归天了。 <br> 五是“年羹尧改诏说”。年羹尧是当年的川陕总督,传说雍正的母亲曾与他私通,入宫八个月就生下了雍正。所以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改诏的事是年羹尧干的。 <br> 史学家和档案学者首先否定了民间那几种雍正篡位传说的真实性。 <br> 满语是清朝的国语,康熙的诏书不可能只改汉文,不改满文。满文是竖写的,把“十”改成“于”是不好改的。 <br> 清代的用语规范,档案中凡写到皇子时,都要写成“皇某子”、”而不能写成“某皇子”。仅将“十”字改成“于”字,岂不是将“传位皇十四子”改成“传位皇于四子”。 <br> <br> 再说清代人写“于”字是用繁体“於”,而不是现在简体字“于”字,所以将“传位十四子”改为“传位于四子”,完全是凭主观的想法编造出来的。 <br> 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康熙遗诏里写着:“雍亲王皇四子胤禛,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仅从它的写法来看,改成“传位于四皇子”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br> 再如,说“雍正进参汤下毒”,由于康熙对医道颇有研究,曾经多次说过,人参对于南方人比较好,对北方人不合适。所以雍正要真想做手脚,也不会公然用进参汤这一招。 <br> 此外,说“隆科多从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取出诏书偷改”,同样不合历史事实。皇帝在世时不宣布谁是继承人,只是把所选继承人的秘密谕旨写进诏书里,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到皇帝死后才当众宣布,这种做法叫秘密立储。这种制度是从雍正才开始的。 <br> 至于说,雍正是年羹尧的私生子,更是无稽之谈。在雍正朝《起居注》中雍正明确的说过,事实上他比年羹尧还大呢。 <br> 学者们对雍正继位问题的学术研究并没有停止。他们的结论又分成两种,一种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也就是说,他可能是篡位或者是自己立自己为皇帝的;还有一种则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 <br> <br> 我们先看看,认为雍正不是正常继位的学者的说法。这派学者认为,雍正在康熙病逝前后,精心策划了篡取皇位的阴谋 。步军统领隆科多是雍正的心腹,当时他负责畅春园的保卫工作。在康熙病危昏迷的时候。雍正在隆科多的帮助下,伪造康熙遗诏,变相软禁皇子们,编造七位皇子和隆科多一起听到康熙口传遗诏的重要情节,乘机篡取皇位。 <br> 这派学者认为,证明雍正合法继位的关键问题,是康熙皇帝临终前,是不是曾经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且康熙给他们口授了传位遗旨。这派学者通过对相关档案研究后,得出的结论认为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 <br> 康熙的孙子弘旺所编《皇清通志纲要》和康雍时期肖奭的《永宪录》,是记载有康熙帝去世逝情况的两本私人著作,在这两本书中,都没有记载康熙皇帝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下达传位遗旨这件事。 <br> 康熙皇帝临终前,诏见了七位皇子和隆科多,并听到康熙的传位遗旨这个情节,是雍正自己编造的。因此,康熙的遗诏也不是真的。按照雍正自己的说法,康熙是在驾崩当日“仓促之间一言而定大计”的,这句话就说明康熙没有留下文字遗诏。从这两方面来看,现在保存的这份遗诏中,关于传位给雍正的内容不可能是康熙的遗愿,更不是康熙亲手所写,而是雍正与亲信们伪造的。 <br> 雍正及其支持者们编造了康熙传位的情节又伪造了康熙遗诏,所以雍正坐上皇帝宝座之后,严厉惩处了包括允禵在内的一批自己的兄弟和前朝的宠臣,不是整死,就是打入大牢。收拾年羹尧和隆科多这样的宠臣,是为了堵他们的嘴,打击他的兄弟,是为了清算跟他争皇位的竞争者。十四子允禵是与雍正竞争皇位最主要的对手,雍正继位后,在回北京的途中,雍正将十四子允禵变相软禁了,并一直囚禁了十几年。 <br> 这派学者认为,康熙晚年最喜欢的是十四子允禵,是有意把皇位传给他的,让他去西北打仗是为让他建功立业,树立威信。皇十四子允禵到前线两年就指挥部队进入了西藏,立了大功,为此清政府还绘有允禵进入西藏的画,来纪念这件事。 <br> <br> 康熙想让这个十四子,实际上也是雍正的亲弟弟,让他首先打西藏,进军西藏。为什么他那么做呢,实际上是想让他儿子将来做皇帝,因为北京的儿子很多,争得厉害,在外面立了大功,那回来就不得了了。康熙六十年,皇十四子允禵回来了一趟,按道理应该给他立位,康熙觉得还不够,他想,过一年,到康熙六十一年再立吧。让他去打准噶尔,如果他把准噶尔打败了,那不得了,康熙计划着想往这样的方向发展。 <br> 康熙不但特意安排十四子允禵去西北打仗,让他有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康熙对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是非常关心的。 <br> 皇十四子允禵在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康熙皇帝在给他的朱谕、朱批中说了很多意味深长,寄予厚望的话,比如有一次康熙在朱批中写道:“人心最为重要,你要时刻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类似这样的话语,在这些满文朱批奏折中是非常多的,可以说是随处出可见。 <br> 关于年龄问题,他们认为也有疑问,在竞争皇位的皇子们当中,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在年龄上处于劣势。 <br> 根据《庭训格言》中的记载,康熙帝有一次在和皇太后的谈话中表示,在他看来皇三子允祉和皇四子胤禛都已经年过四十,快要进入老年了。康熙帝不大可能,选一位在他看来年龄已经过大的皇子来接班。 <br> 至于因为康熙非常喜欢皇四子胤禛,也就是雍正的儿子弘历,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所以增加给传位于皇四子胤禛的砝码,是比较牵强的,而且是片面的。 <br> 事实上根据满文档案等材料的记载看康熙帝对皇孙们都是非常喜爱的,特别是对废太子胤礽的儿子和允禵的儿子更加喜爱,这些皇孙中有不少人从小被康熙帝带在身边,得到康熙帝的言传身教。 <br> <br> 根据以上种种怀疑,这部分学者还进一步推论:正因为雍正篡权皇位心里有鬼,在阴间都怕受到父亲和祖先责骂。所以才没有遵循“子随父葬”的习俗,安葬在清东陵来陪伴父亲和祖父,却把自己的陵墓选在相隔数百里外的清西陵。 <br> 近代史学界,关于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观点,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历史学家孟森在他的代表作《清世宗入承大统考实》一文,他认为康熙本拟传位给皇十四子允禵,是雍正伪造遗诏,夺得皇位。这也是雍正继位问题,由民间传说成为学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标志。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47
雍正——篡位与继位说 下 <br><br> <br><br><br> 认为雍正是非正常继位的说法,上一集我们给大家作了介绍。那么,认为雍正是正常继位的学者又是怎么说的呢? <br> 首先,这派学者认为,传位遗诏是根据康熙的遗愿写的,这件康熙遗诏,毕竟是清朝留下来的原始档案,在没有发现确凿证据前,不能轻易否定。 <br> 康熙遗诏是两派学者争论的焦点之一。持正常继位的学者们认为,说雍正的即位过程搞了阴谋,却又拿不出过硬的、令人信服的证据,而现存的康熙遗诏,则十分明确说是要传位给雍正。 <br> 康熙遗诏有两大部分,一部分讲康熙六十年的业绩,这部分内容在康熙五十六年就已经写好了,另一部分,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讲要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四个儿子。如果就因为遗诏不是康熙的亲笔,是别人写的,就推论遗诏是假的,那么有些问题就很难解释了。因为历朝历代皇帝的遗诏,一般都是别人代笔或者是老皇帝死后,按照他的遗愿来写的。 <br> <br><br> 比如说乾隆帝的,雍正的儿子,康熙皇帝的孙子。他继位之后,也有个继位诏书。那个诏书里头就对他父亲的那个时代的政治,提出了好多改革的意见。可是如果我们要来分析的话一下,这个遗诏书,实际上是新皇帝写的,也不是老皇帝雍正帝亲笔写的啊,但是我们并没有人怀疑说乾隆皇帝他不是合法继位的。 <br> 从《康熙实录》的记载来看,康熙临终前召见了皇子们和隆科多等人,下达了传位给皇四子胤禛(雍正)的遗命,这个事应该是真实的。 <br> 康熙皇帝他在位的第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凌晨病危了,就紧急召见了他这些儿子。当时召见的有六个皇子,都是年龄比较大的,到了他的寝宫,同时还有一个就是国舅,叫隆科多,当时任是步军衙门统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北京卫戍区司令,当时在场的是六个人,加上隆科多就是七个人。此外,康熙的三十岁以下的儿子,就像十五子、十六子、十七子都在寝宫的门外听候。这时康熙帝就传下遗言,遗言里就是皇四子雍亲王,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能继承我的事业,因此让他继我的位。 <br> 康熙病危派皇四子雍正代他去祭天,雍正在此期间多次觐见康熙,这不但说明有召见这个事情,而且包含特殊意义。《康熙实录》中清楚的记载了这一经过。 <br> 当时皇四子雍亲王在什么地方呢?他正在天坛。这个祭祀一般都是皇帝亲自祭祀的,可是康熙皇帝当时已经有病,所以就派老四去代他祭天。康熙帝召见这几个皇子留下遗命的时候,同时也下达了一个旨令,把雍正召到畅春园的寝宫来。 <br> <br><br> 另外,有些皇子还在世的时候,雍正不可能编造康熙召见皇子们的事,否则他们一定会把真像揭露出来。可是至今没有发现这方面档案材料。 <br> 雍正继位后,关于雍正篡位的议论,朝野上下,京城内外沸沸扬扬,雍正编纂了《大义觉迷录》进行解释和辩驳,这是可以理解的。在《大义觉迷录》里面,雍正引述了康熙临终前召见七位皇子和尚书隆科多的事,他没有想到,这样做反而引起了更多的怀疑和议论,其实这件事情在清圣祖实录里面有记载,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实录记载康熙诏见七位皇子和尚书隆科多。 <br> 关于接班人的问题这部分学者认为,皇四子允禛是康熙皇帝晚年最终确定的接班人。从康熙立太子又废太子的过程,可以看出,康熙到晚年确实已经倾向于选择皇四子允禛继承皇位。 <br> 康熙很早的时候就正式立了太子,当时康熙才22岁,他立的太子是皇二子允礽,才刚刚满周岁。后来康熙就发现了问题。皇太子从小在特殊的环境下长大,变得骄横跋扈。更要命的是在朝廷里结成太子党,对康熙的皇权构成了威胁。所以在康熙47年的时候,康熙皇帝宣布“天下断不可以付此人”,第一次废了太子。 <br> 没想到废了太子,反而激起了众多皇子争夺太子位置的野心。皇子们的争斗从地下转为公开,愈演愈烈。康熙为制止这种情况,又在第二年重新立允礽为皇太子。 <br> <br> 但是三年之后,太子党又成了让他头疼的事。到了康熙五十一年,他又再次废了太子。这两立两废太子,伤透了康熙的心。作为一国之君,接班人的事不能不想。这时候,在众多的皇子中,列入康熙考虑范围之内的主要是皇三子、皇四子和皇十四子三人。 <br> 从雍正朝《起居注》等档案中记载的,康熙曾对大臣们说:一定找一个“坚固可托之人”作未来的主人,说明康熙对谁继位已是心中有数,而且从雍正继位前后的能力,特别是他继位以后治理国家的能力,也可以说明“坚固可托之人”是指的雍正。所以最后康熙选择的是皇四子允禛。 <br> 康熙六十年以前,在皇三子和皇四子之间,还看不出康熙对谁有多少偏爱,但是到了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康熙先是谕令皇四子胤禛带隆科多去清查京通各仓,并明确表示:若派其他人去不一定能办成。十一月初九日,康熙皇帝又指定胤禛代替他去行祭天大典,这就不难看出康熙对皇四子胤禛的器重和信赖了。 平时康熙也曾多次说胤禛“诚孝”。可以说,康熙对这位皇子的人品是十分赞许的。 <br> 为什么说他选中的不是皇十四子?因为在康熙五十七年十一月,皇十四子允禵被任命为抚远大将军远赴西北。这时康熙皇帝可能确有让其建功立业,为承继皇位创造条件的打算。但如果康熙真的想传位给皇十四子的话,是不会在自己年老生病的时候,再次把他派到那么远的地方去的。按当时的交通工具,从下达指令到他回到京城,最快也得二十多天。 <br> 雍正继位以后,十四子允禵被召回北京,雍正确实将他软禁,但这只是雍正认为允禵对皇权有威胁采取的措施,不能以此说雍正就是篡位。 <br> <br> 持正常继位说的学者还认为,康熙选中胤禛,因为他喜欢胤禛的第四子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这话倒也有些来历。康熙第一次见到弘历是在弘历12岁的时候,当时康熙应胤禛之请到圆明园吃饭,他见弘历天资聪颖,品貌端正,立刻就有了好感,当时就下令让弘历搬到皇宫中,住进皇子们住的毓庆宫,他还亲自指导他读诗书。有时候康熙到围场打猎或是平时批阅奏章,都要弘历在一旁侍奉着。 <br> 在清东陵的乾隆陵前,有一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立的《裕陵神功圣德碑》。碑文记述了乾隆一生的丰功伟绩,也非常明确地表述了是康熙皇帝、默定了乾隆为继其皇位的第三代皇帝的意思。碑文中引用了周朝太王因看中其孙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而立昌之父为帝的故事。可以说,这是最早明确表述康熙默定乾隆继未来帝位的一种正式的、带有权威性的官方看法。而这一点,也间接说明,雍正是正常继位的。 <br> 关于雍正是合法继位的说法,近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史学家,对相关史料进行研究以后认为,雍正正常继位是成立的。特别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批研究雍正的专著问世,有力地支持了雍正合法继位说。 <br> 1985年,南开大学历史系冯尔康教授出版的《雍正传》;1986年,中国人民大学韦庆远教授发表了《论封建皇权和皇位继承问题》; 1999年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李国荣、张书才合著的《实说雍正》,;2000年,海外学者杨启樵教授在《揭开雍正帝隐秘的面纱》都指出:雍正属于正常继位。 <br> 亲身经历了皇室中夺储斗争风风雨雨的雍正,深知皇权交替是关系到政局稳定的大计,经过深思熟虑,创立了秘密立储的制度,以后就成了清朝皇室的家法。从此,清朝历史上再没有发生过公开争夺太子位的宫廷斗争了。<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56
雍正——务实求真 <br><br> <br><br> 提起“康乾盛世”,人们都知道,那是清朝的鼎盛时期 。康熙乾隆,这两位皇帝的丰功伟绩也备受赞扬。然而,康乾之间还有一位皇帝是雍正,对于这位皇帝,历来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 <br>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平定了三藩,统一了台湾,稳定了边陲,为大一统的清王朝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但到晚年,他满足于现状了。这样在当时的官场上,就渐渐滋长了虚诈、迎合、粉饰、浮夸这样一种腐败的风气。因此,惩治腐败,整顿官场风气的重担,也就落到了康熙的继承者雍正的肩上。 <br> 雍正一生,以务实精神治天下。他刚一继位,便针对腐败衰颓之风进行了坚决地惩治与清肃。他直截了当地告诉文武百官:“朕平生最憎虚诈二字”,“最恶虚名”。一“憎”一“恶”,鲜明地表达了他对虚伪、欺诈等腐败风气的批判态度。 <br> 雍正每天都要批阅大量的奏折,少则一二十件,多则三四十件,为此常常工作到深夜,有时他的批语甚至比奏折本身的文字还要多。今天,在留存下来的在清宫档案中,就有数以万计的雍正批过的奏折,从中我们可以看到雍正对腐败的痛恨和他务实的作风。 <br> <br> 不知道从何时起,清代官场上流行着这样一种陋习,各省文武百官刚刚到任时,几乎都是极力地述说当地的吏治民生如何地糟,等过了几个月,就一定奏报说,通过雷厉风行地整顿,情况已经如何地好转,以此显示自己的才干和政绩。对这类奏报,雍正毫不客气地指出:“只可信一半。” <br> 有一次,川陕总督岳钟琪将几个省区严重干旱的情况如实上报,雍正夸奖他说:凡地方事情,都如此据实奏报,不加丝毫隐饰才合朕意。朕希望所有内外大臣,办事只讲一个真字。 <br> 贪官污吏压榨百姓的惯用手法就是摊派克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主管四川陕西军政要务的总督岳钟琪,将两省乱摊乱派的名目进行综合,共有三十多项,他把这一情况如实上报朝廷。雍正夸赞岳钟琪毫不护短。他还指出,不但四川、陕西有乱摊乱派的现象,其他各省都一样。为此,雍正选派一大批官员调往四川、陕西,让岳钟琪坚决果断地替换掉各府州县的不法贪官。 <br> 奏折是君臣之间沟通情况,上传下达的工具。清朝文武大员的奏折,都是派专人赴京,直接送到皇宫大门。雍正指出:有事,一个月上报几次都无妨;没事,哪怕几年没有折子也不会怪罪。他反复强调:“只务实行,不在章奏。” <br> 云南布政使葛森没事找事,频繁上奏。雍正就批评他说:路途这样远,派专人送来这些没有用的奏折,不知你用心何在?如果想用密折奏报,来讨好皇上、挟制上司、恐吓下属,那实在是耍小聪明了。 <br> <br> 雍正多次告诫群臣说:说一丈不如行一尺。他所关注的是文武大员是否实实在在地干事,而决不在于奏报是否多,说得是否动听。因此,他对官员进京面见皇帝也一直控制得很严。 <br> 雍正早就发现,有些地方官,只看皇帝脸色办事,事务大小都要请示皇帝。对这种事,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些人实际上是在推卸责任,为自己留条后路。 <br> 雍正后期,清政府连续六年在西北用兵,讨伐叛乱的准噶尔部首领,当时的军事统帅岳钟琪曾就何时进军如何用兵等问题请示皇上,雍正严厉批评他说:朕在数千里之外,怎知道当地具体情况,这都是你大将军因时因地酌情办理之事,朕怎么可能神机妙算、给你下命令呢? <br> 雍正认为,凡事不考虑本地实际情况,只知道遵旨而行并不一定是好官。云贵总督鄂尔泰对不完全适合本地情况的谕旨敢于变通执行,提出不同意见,雍正赞赏他是为国家做官。而云南巡抚沈廷正一味迎合谕旨,雍正严厉斥责他:是为自己做官。 <br> 对于那些不做实事、光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的阿谀奉承之徒,雍正简直是嗤之以鼻。有一次,川陕总督查郎阿和陕西巡抚武格在受到批评后在折子上自责说“奴才愚昧”。雍正用红笔在“愚昧”二字旁重重划了一笔,训斥道:若把你这个愚昧之人用为封疆大吏,那么朕的愚昧又怎样讲? <br> <br> 雍正认为,对清官也要具体分析,当官的若不干事或者干不好事,人品再好,也不过是个木偶,起不到治世安民作用。 <br> 直隶吴桥知县常三乐,廉洁安分,也没有什么过错,但是他胆小软弱,以致地方好多事久拖不决,工作很难有起色。直隶巡抚李维钧要把常三乐从县令职位上调开,吏部却认为常三乐没有什么劣迹而不予批准。雍正得知道这件事,毫不含糊地指出:常三乐当官软弱,实属失职,应当免去官职。看来,在雍正手下,且不说贪官,就是平庸无为的人也很难混下去。 <br> 雍正皇帝对于清除贪官庸人是毫不手软,而对有才干的人却是倍加爱惜。 <br> 河南大员田文镜铲除贪官,果断坚决,由此招致了不少人的怨恨,有人给他开列了十大罪状。雍正经过核实后,将诬告者治罪,下令田文镜官升两级。雍正在田文镜的奏折上,表扬他“为国忠诚。”并好言安慰田文镜说:“小人流言何妨也,不必气量窄小” <br> 浙江总督李卫,办事严猛,不徇私情,得罪了不少大官。这些人合伙向雍正告状。雍正却说,李卫性情粗犷,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他却是“刚正之人”。朕赏识李卫,就是因为他操守廉洁,实心任事。 <br> <br> 为了造就一支高效的官吏队伍,雍正命令文武百官荐举人才。 <br> 雍正在位也不过短短的十三年,由于他治理国家比较严厉,整顿官僚队伍也很严厉,所以在身前身后都留不少骂名。但是他能广开言路,对于他不懂的地方事务,鼓励官员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br> 雍正作为大清的皇帝,并不以万能自居,他对自己不很了解难以决断的事情,往往坦率地承认,而不是轻易下结论。一次,雍正收到一件如何料理台湾事务的奏折,他看后认为:“其中多有可取之处”。但他并没有立即下令推行,而是十分慎重地批示:朕不知地方情形,不敢轻易颁旨。雍正把这件奏折转给福建总督满保,让他与提督、总兵等经办台湾事务的官员共同商讨,选择其中可行的去办。 <br> 自古以来皇帝都被称为天子,自以为无所不晓,无所不能。但雍正却认为未必,他曾经多次颁发谕旨,要求身边的大臣,看见朕的过错,直接指出,“使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r> 雍正即位的第一年,就命令朝中文武大臣每人写一份奏折,专门给皇上挑错,并交待说,挑的错哪怕是不太合适,朕也不会怪罪,但若是瞻前顾后用一些空话来搪塞,却是万万不可的。 <br> <br> 有一个叫周英的人,雍正派他到西藏去统领军队,后来发现周英这个人能力不行,办事浮躁,地方官员反映不好。雍正很坦率地对身边大臣说:派周英到西藏,属于用人不当,这是我用人上的错误。雍正的难能可贵之处,不仅在于他相信自己可能犯错误,尤其在于一旦发现有错,他能够公开承认并立即加以改正。 <br> 在中国历史上,雍正是比较杰出的帝王之一。然而,作为一个极力加强专制统治的封建皇帝,必然有许多错误,甚至有人指责他为暴君。但是,雍正在治理国家方面,的确是一个务实的封建君主。正是他这种求真务实的精神,才在一定程度上革除了康熙后期遗留下的虚诈不实的官场弊端,为乾隆初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19:59
雍正与炼丹 <br><br> <br><br><br> 在中国河北省易县的清西陵中,有一座陵墓叫做泰陵。它就是雍正皇帝的墓地。 <br> 雍正是一位引起后人争议较多的皇帝。他的即位登基令人猜疑百出,他实行的严厉治国政策让人评说不已,而他的突然暴死,更给后人留下一个难解的谜。 <br> 关于雍正的死,雍正朝的《起居注》是这样记载的: <br> 雍正十三年这年的八月(公元1735年),雍正皇帝住在圆明园,在八月十八日那天他与大臣们商量处理少数民族的一些事情,二十日他召见宁古塔的几位地方官员,二十一日仍然正常的办公。 <br> 但是到了二十二日他却突然得了病,当天晚上,朝中的重要大臣们都被匆匆忙忙的被召入他的寝宫,这时已经是奄奄一息的雍正便宣布传位给儿子乾隆。第二天,58岁的雍正就在圆明园咽下了他的最后一口气。 <br> <br> 对雍正皇帝的突然死亡,清朝官方只有如此简单的记载,也没有说明任何原因。这就很容易引起人们的猜测。 <br> 民间最为流行的说法是,当时有一位侠女叫吕四娘,她的父亲和爷爷都因为文字狱被雍正杀了。为了报仇,吕四娘挥剑砍去了雍正的头。在安葬雍正时,只好铸造了一颗金头来替代雍正的脑袋。 <br> 另一种说法更让人吃惊。据说,《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个恋人叫竺香玉,是林黛玉的化身。这竺香玉后来被雍正霸占,成为皇后。曹雪芹想念恋人,就找了一个差事混入宫中,与竺香玉合谋,用丹药将雍正毒死。 <br> 还有的野史传闻,说是宫女与太监串通一气,用绳子把雍正勒死了。 <br> 另外,有的历史学家曾经推论,雍正是突然中风死去的,虽然推论有一定的道理,但尚未拿出特别有说服力的证据。 <br> 那么,雍正究竟是怎么死的?历史学家们近年来对清宫档案进行了大量研究,越来越多的史学工作者认为,雍正吃丹药中毒致死的可能性极大。 <br> 炼丹是道教的一种修炼方法,为的是长生不老。丹药,也就是他们常说的仙丹,可能不少人都听说过,据了解道士们是用铅砂、硫黄、水银等天然矿物做原料,用炉鼎烧炼制成丹药的。 <br> 雍正在没当皇帝的时候,对丹药就产生了兴趣。当上皇帝以后,极力推崇金丹派南宗祖师张伯端,把他封为“紫阳真人”。雍正特别赞赏张伯端发明了金丹要领。 <br> 至少从雍正四年起,雍正就经常吃道士炼制的一种叫“既济丹”的丹药。从他对田文镜奏折的批语中,可以知道他感觉服后有效,还把丹药作为礼品赏赐给鄂尔泰、田文镜等一些受他宠爱的大臣。 <br> 雍正八年春,雍正闹了一场大病。为了治病,他命令内外百官大规模访求名医和精于修炼的术士。这是雍正当时亲手写给各省总督、巡抚的谕令,每份内容完全一样。 <br> 皇帝给各地官员的谕旨,如果内容文字相同,通常都是由负责抄录的大臣代笔,惟独这份谕旨,全是雍正皇帝用朱砂一笔一笔,一份一份亲自书写的,现今保存下来的就有15份,足见他对这件事的高度重视。 <br> 浙江总督李卫,接到谕旨后立即向雍正皇帝秘密奏报,说民间传闻河南道士贾士芳有神仙之称,特推荐此人进京为皇上治病。 <br> <br> 雍正得知这一消息,马上命令主管河南山东两省政府的总督田文镜派专人送贾士芳进京。 <br> 贾士芳进宫初期,雍正还觉得治疗挺见效,可是后来渐渐发现,贾士芳用按摩、咒语等方术控制了自己的健康,他想让雍正舒服就舒服,想让雍正难受果然就难受。于是,下令将贾道士斩首,罪名是:贾士芳在朕的面前使用妖术。 <br> 雍正虽然杀了贾士芳,但他并没有因此失去对道士的信任。 <br> 据清宫档案记载,雍正从闹病到死去,大约五年时间。这当中雍正一直频繁地参加道教活动。雍正在苏州给道士还定做了法衣,一次就是60件。今天北京故宫博物院,还收藏有雍正当年穿道教服装的画像。所有这些都说明雍正确实信奉道教。 <br> 雍正如此尊崇道教,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要“治病驱邪”。就在雍正大搞道教活动的同时,皇家园林圆明园就开始升火炼丹。清宫《活计档》,是清宫专门记载皇宫日用物品的内务府账本,这里面就披露了雍正炼丹的一些情况。最早出现的有关炼丹的记载,是在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的《活计档》,其中十一月有一条,十二月有三条。 <br> 在雍正八年到十三年的内务府《活计档》中,有关雍正炼丹的记载越来越多地出现了。根据专家统计,在这五年间,雍正先后157次下旨向圆明园运送炼丹所需物品,平均每个月有两三次。 <br> <br> 在这期间,光为炼丹用的煤炭就有234吨,此外还有大量的铁、铜、铅制器皿,以及矿银、红铜、黑铅、硫磺等矿产品。 <br> 当时在圆明园内为雍正皇帝炼丹的道士有好几个,其中主要的有一个叫张太虚、还有一个叫王定乾。这些道士在圆明园里炼丹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期望,真的炼出了一炉又一炉所谓的金丹大药。 <br> 雍正吃了道士们炼制的丹药,自我感觉良好,所以他不但自己吃丹药,而且还拿出一部分赏赐给出征打仗的将士和一些关信官员。雍正皇帝赏赐丹药的记载,在清代档案中,我们今天还能够看到。 <br> 在雍正十二年三、四月间,雍正皇帝曾经两次赏发“丹药”。这些档案,多次使用了“丹药”二字,“丹药”二字,明白无误地载入了清宫档案中。而且雍正传旨的时间,“丹药”赏给谁,怎样包装都写得清清楚楚。特别要注意的是,两次赏赐旨意都是从圆明园来的帖子传发,又是内务府总管海望亲手交出。由此可知,这些御赐“丹药”,就是在圆明园的御用炼丹炉里炼制的。 <br> 因为,炼丹所用的铅、汞、硫、砷等矿物质都是有毒性的,对大脑和五脏侵害相当地大。在现代生活中,环保工作的一大任务,就是严格控制,并尽量降低这些物质在生活环境中的含量。从这个角度上讲,所谓可以长生的丹药和害人的毒药简直没有什么两样。 <br> 《活计档》中记录:“八月初九日,总管太监陈久卿、首领太监王守贵一同传话:圆明园要用牛舌头黑铅二百斤。”就是说,在雍正死前的12天,还有200斤黑铅运入圆明园。 <br> <br> 黑铅是有毒金属,过量服食可使人致死。研究这个问题的史学专家认为,这不是偶然巧合,而是直接证明了雍正之死,完全有可能是丹药中毒造成的。 <br> 研究雍正问题的专家,南开大学的教授冯尔康先生在《雍正传》就认为雍正死于丹药中毒是合乎情理的。清宫史专家杨乃济先生他则提出了“雍正帝死于丹药中毒的旁证”。还有,在日本的华人学者杨启樵,他通过长篇的论证推断,雍正就是吃丹药中毒而死的。 <br> 研究雍正的学者们还普遍注意到,雍正的儿子乾隆对炼丹道士的处理露出了许多破绽。就在雍正死后的第二天,刚刚即位的乾隆便下令驱逐炼丹道士张太虚、王定乾。乾隆在谕旨中还特别强调,雍正喜好“炉火修炼”的事是有的,但只是作为游戏,并没有吃用丹药。如果真的没有吃丹药又何必辩解呢?就在同一天,乾隆还告诫宫内太监、宫女不许乱传“闲话”,免得让皇太后“心烦”。所有这些,不能不让人推测雍正就是死于服用有毒的丹药,死于炼丹道士之手。 <br> 雍正既然是一些吃丹药丧命,那么炼丹道士本来应该是杀头的,可是乾隆为什么仅仅把他们赶走就算完了?对此研究者以往大多解释说,乾隆这样做主要是因为大丧期间不宜杀人。 <br> 雍正皇帝在执掌朝政方面,以求真务实治天下,这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的悲剧是不懂生与死的自然规律,迷恋于炼仙丹,吃仙药,一心想长生不老,最后仅以58岁享年,就突然抛弃了金銮殿,永远躺在泰陵的地宫里。<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20:00
曹雪芹的家世与兴衰 <br><br> <br><br> 翻开中国著名的文学巨著《红楼梦》,开卷第一回就告诉读者,作者曹雪芹曾“经历过一番梦幻”。在大起大落中,他饱尝了人间冷暖,看透了社会上人与人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他终于耗尽心血,写出了封建社会末世的百科全书《红楼梦》。所以,曹雪芹的成长、《红楼梦》的创作,与曹家的兴衰是紧密相连的。 <br> 曹雪芹的先祖,原是宋朝开国大将曹彬的后裔,明朝初年随着军队到了辽东,从此就在辽阳住了下来,世代继承军职。 <br> 明朝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清太祖努尔哈赤统率后金八旗兵攻占沈阳、辽阳一带,曹雪芹的太高祖曹世选、高祖曹振彦被俘投降,沦为满洲贵族的包衣,也就是家奴。曹世选父子后来被分配到多尔衮属下,充任多尔衮的仪仗亲兵。 <br> 曹振彦能武能文,受到主子多尔衮的赏识,将他提拔为旗鼓牛录章京,也就是由汉人家奴编立的兵民合一基层组织的军政长官,率领亲兵保护多尔衮行军征战。 <br> 清朝顺治元年(公元1646年),清朝定都北京,曹家也跟随着大军入了关。此后,曹振彦考中贡士,历任山西吉州知州,大同府知府、两浙盐运使,成为三品高级文官。 <br> <br> 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摄政王多尔衮死后被认定犯了大罪,顺治将多尔衮的正白旗收归自己掌管,曹家也由王府包衣转为内务府包衣,成为皇帝的家奴。这时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也由王府护卫升任内廷二等侍卫。 <br> “内廷”就是皇帝居住的地方,曹玺在这种地方当差,他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和皇家的人接触,取得他们的喜欢和信任。在三年以后,康熙皇帝出生。按清朝的制度,凡皇子、皇女出生后,一律在内务府三旗即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包衣妇人当中,挑选奶妈和保姆。曹玺的妻夫人孙氏,被选为康熙的保姆。从此,曹家与皇帝的关系也就更加亲密。 <br> 康熙二年(公元1663年),正担任内务府营缮司郎中的曹玺被康熙任命为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里和朝廷官用的绸缎布匹,以及皇帝临时交给的差使,充任皇帝的耳目。 <br> 由于曹玺忠实勤奋、办事利索,康熙对他更加宠信,又赏蟒袍,又赠一品尚书衔,并亲手写“敬慎”的匾额赐给他。康熙二十三年,曹玺“积劳成疾”,死在工作岗位上。康熙南巡至江宁时(今天的南京),亲自到织造署慰问曹玺的家属,还特派了内大臣去祭奠他。 <br> 曹玺的儿子,也就是曹雪芹的祖父曹寅,17岁时就当上康熙的侍卫,深得康熙赏识。 <br> 康熙二十九年,他出任苏州织造,两年后又调任江宁织造。从此,曹寅和他的儿子曹颙、继子曹
作者:
kookooer
时间:
7.3.2005 20:01
发累了,还有十几篇,明天继续
作者:
清音雅意
时间:
7.3.2005 21:48
支持一下. <!--emo&
--><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作者:
Teer
时间:
8.3.2005 04:16
等明天的帖~ <!--emo&
--><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作者:
jaz
时间:
8.3.2005 14:31
<!--QuoteBegin-Teer+08.03.2005, 04:16 --></div><table border='0' align='center' width='95%' cellpadding='3' cellspacing='1'><tr><td><b>QUOTE</b> (Teer @ 08.03.2005, 04:16 )</td></tr><tr><td id='QUOTE'><!--QuoteEBegin--> 等明天的帖~ <!--emo&
--><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br><br> <!--QuoteEnd--> </td></tr></table><div class='postcolor'> <!--QuoteEEnd--><br> 同等
作者:
金鱼之屎
时间:
8.3.2005 17:18
好贴,楼主加油,送你花花 <!--emo&(F)--><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 /><!--endemo--> <!--emo&(F)--><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 /><!--endemo--> <!--emo&(F)--><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 /><!--endemo-->
作者:
大银猫
时间:
8.3.2005 18:25
谢谢kookooer连发好文! <!--emo&(y)--><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br>期待中!
作者:
金鱼之屎
时间:
9.3.2005 10:48
楼主,今天的啥时候出呀!
作者:
金鱼之屎
时间:
9.3.2005 22:32
今天等了一天没等着,就自己去找了找,帮楼主发一篇给大家解解渴。<br><br>乾隆身世之谜<br><br> 乾隆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一位赫赫有名的皇帝。他在康熙、雍正两朝文治武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成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社会经济文化有了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康乾盛世”。 <br><br> 乾隆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其中人们最爱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的身世了。首先乾隆究竟生在哪里? <br><br> 乾隆自己认为,他生在雍和宫。雍和宫坐落在北京城的东北,是著名的喇嘛庙。在康熙时代这里不叫雍和宫,而是雍亲王府,也就是雍正做皇子时的王爷府。 <br><br> 乾隆曾经多次以诗的形式表明自己是生在雍和宫。在一首雍和宫纪事诗中,乾隆更明确地写到:“斋阁东厢胥熟路,忆亲唯念我初生。”这里,乾隆不仅认定自己诞生在雍和宫,而且还点出了具体的出生地点,就在雍和宫的东厢房。 <br><br> 可是,就在乾隆皇帝还在位的时候,就有人对乾隆皇帝的出生地有不同的议论。朝中有一个官员叫管世铭的,到避暑山庄的时候,写了三十首诗,其中有一首诗,就涉及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年年讳日行香去,狮子园边感圣衷。”管世铭在这首诗的后面有个小注,这个小注说:“狮子园是乾隆皇帝的诞生地,因此乾隆常常到先帝雍正驾崩的忌日到那里小住几天。” <br><br><br> 这狮子园,是承德避暑山庄外的一座园林,因为它的背后有一座形状像狮子一样的山峰而得名。管世铭等一些朝野人士认为,这个园子才是乾隆的降生地。 <br><br><br> 大概是乾隆在晚年对自己出生地的流言蜚语有所耳闻,他在72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佛后写诗作注说:“余实康熙辛卯生于是宫也。”他说,我确实是在康熙辛卯年生在这雍和宫。 <br><br><br> 乾隆79岁那年正月,到雍和宫拜完佛,又写下一首七律《雍和宫瞻礼》,在注释中他不但再一次重申,他的确是在康熙五十年生于雍和宫,而且在那里生活了12年。 <br><br><br> 在嘉庆刚登基的那年八月,乾隆以太上皇的身份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跟随去了,而且写诗庆贺,在诗的后面,做出这样的注解,说康熙老太爷在辛卯那年题写了“避暑山庄”的匾额,皇父乾隆也是恰好在这年降生在山庄。第二年,乾隆又到避暑山庄过生日,嘉庆再次写诗祝寿,在诗文的注释中把“皇父”的出生地说得更明确了。他明明白白地写到:皇父在辛卯那年诞生于山庄。 <br><br> 嘉庆这两次写的诗和注释表明,在他看来,“皇父”乾隆生在热河是一件确凿无疑的事。 <br><br> 可是,过了十几年以后,嘉庆又放弃了这一看法。原来清朝每一位皇帝登基以后,都要为他的皇父撰修《实录》和《圣训》。 <br><br> 嘉庆十二年(公元1807年),嘉庆皇帝命令朝臣编修乾隆的《实录》和《圣训》。嘉庆在审阅时发现,这两部非同小可的文献典籍,把“皇父”的出生地都写成了雍和宫。他当即命令编修大臣认真核查。 <br><br> 这时,翰林出身的刘风诰把乾隆当年写的诗找出来,凡是乾隆自己说生在雍和宫的地方都夹上纸条,送给嘉庆审阅。面对白纸黑字,嘉庆开始感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嘉庆只好放弃狮子园说法,批准在《实录》和《圣训》里写道:“……以康熙五十年,辛卯,八月十三日子时,诞上于雍和宫邸。”经明确把乾隆出生地写成雍和宫。 <br><br>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嘉庆皇帝到塞外打猎,住在避暑山庄,第二天突然死去。在军机大臣以嘉庆的名义撰写的遗诏中说,皇父乾隆当年就生在滦阳行宫,即避暑山庄,今天我死在这里,也没什么遗憾了。新继位的道光皇帝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命令以每天六百里加急,将已经发往琉球、越南、缅甸等藩属国的嘉庆遗诏从路上追回来。把原来说乾隆生在避暑山庄,改写成乾隆的画像挂在避暑山庄。 <br><br> 道光为了把他的爷爷乾隆生在北京雍和宫的说法作为结论确定下来,他不得不把他父亲嘉庆当年说乾隆生在山庄的诗作都改过来。由于嘉庆的诗早已公开流行天下,这样大张旗鼓地修改,结果是越抹越黑,使天下的官员百姓对乾隆的出生地问题愈加议论纷纷。 <br><br> 乾隆这么一位很有名的皇帝,不但他的出生地闹不清楚,甚至就连他的母亲是谁人们也产生了怀疑。其中一种很有意思的说法,说是热河行宫里有一个很丑的宫女在草棚里面生下了乾隆。 <br><br> 不过,乾隆的生母究竟是谁,只要看一看清朝皇家的家谱《玉牒》和乾隆时期的《实录》以及《圣训》,问题就一清二楚了。 <br><br> 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的《玉牒》和生卒记录底稿上,都清楚地写着:乾隆的亲生母亲是钮祜禄氏。在《实录》和《圣训》中也有同样的记载。 <br><br> 乾隆是个大孝子,他在慈宁宫为母亲60岁诞辰举行盛大寿宴,并把它绘画叫《慈宁燕喜图》,侍奉母亲三次上泰山,四次下江南,多次到塞外避暑山庄。乾隆还别出心裁,用3000多两黄金做了一个金塔,专门用来存放供奉他母亲梳头时掉下来的头发,所以叫金发塔。乾隆爱写诗,在他的诗中,有不少是称颂生母钮祜禄氏养育之恩的。 <br><br> 尽管史料上记载得很清楚,乾隆的生母就是钮祜禄氏。但还是有人硬要从里面挑出毛病。例如在清朝后期,长沙湘潭有位名叫王闿运的学者提出,乾隆的生母虽然是钮祜禄氏,但的确与山庄有关。王闿运是曾国藩的幕友,也是晚清著名的诗人。 <br><br> 王闿运在《湘绮楼文集》内的“列女传”中说:乾隆的生母钮祜禄氏,老家在承德,家道平常没有仆人,十三岁时到北京混入姐妹群中入选秀女,被分到雍亲王府当使唤丫头,后来竟生下了乾隆。 <br><br> 在清朝,选秀女的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清宫的门卫制度更是森严。怎么可能让承德当地一个女子随随便便混进去呢? <br><br> 围着乾隆的出生问题,又冒出来另一个说法:说乾隆是浙江海宁一个大盐商陈阁老的儿子。 <br><br> 浙江海宁县,在清朝时属杭州府,是海边的一个小县。相传,海宁有位盐商叫陈世倌,俗称陈阁老,在康熙年间入朝为官,与雍亲王一家常有往来。这一年,恰好雍亲王和陈阁老的两家夫人分别生了孩子,而且是同年同月同日,雍亲王让陈家把孩子抱入王府看看。可是,等孩子再送出来时,陈家老小个个目瞪口呆,自家的胖小子竟变成了个小丫头。那换入皇宫的胖小子,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 <br><br> 小说家金庸也是浙江海宁人,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便是围绕乾隆身世之谜展开的。金庸在小说中有声有色地写道:陈世倌的小孩抱进雍亲王府,“哪知抱进去的是儿子,抱出来的却是女儿。陈世倌知是四皇子掉了包,大骇之下,一句都不敢泄露出去。” <br><br> 民间甚至传说,乾隆登基后六下江南,目的就是探望亲生父母。而他六次南巡竟有四次住在陈阁老的私家园林,这是明显的“假公济私”,为的是探望自己的生身父母。 <br><br> 所谓的陈阁老,也就是陈世倌,他在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担任内阁大学士以后时间不长,就因为起草谕旨出错被革职了,当时乾隆骂他:少才无能,实不称职。 <br><br> 至于乾隆为什么六下江南,有四次到浙江的海宁,而且每次都住在陈家的私人花园?据考证,乾隆南巡到海宁,主要是视察耗资巨大的钱塘江海塘工程。 <br><br> 海宁是一个偏僻小县,找不到比陈家花园更好的地方让皇帝住了。再说陈家花园离陈家的住宅实际还有几里路远,乾隆在陈家花园住过四次,但对陈家子孙却一次也没有召见过,更谈不上“探望亲生父母”了。 <br><br> 有一本晚清文人天嘏写的野史叫《清代外史》。这位作者在书中还进一步说:乾隆知道自己不是满族人,因此在宫中常常穿汉服,还问身边的宠臣自己是否像汉人。 <br><br><br> 乾隆的确经常穿汉服,现在故宫还保存着不少乾隆穿汉服的画像。也许这就是引起传说的原因之一。 <br><br><br>
作者:
金鱼之屎
时间:
9.3.2005 22:37
乾隆下江南<br><br> 清朝的历史上,记载了康熙与乾隆都曾经六次下江南。 <br><br> 说起乾隆南巡,从官方的史籍到民间的野史中,都有许多描述:或是说他修筑堤堰,功泽千秋;或说他把国家大事都扔给手下大臣,自己迷恋在江南美景中;或说他风流成性,挥霍无度……总之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br><br> 实际上乾隆南巡一开始就遭到有些大臣的反对。《清史纪事本末》中记载,乾隆即位不久,听说苏州的景色美如天堂,他很想去江南巡游视察,并派大学士讷亲去江南查看道路。 <br><br> 讷亲从心里就不赞成乾隆南巡,所以他在给乾隆的回奏中说:苏州城外的虎丘还算得上名胜,实际上像一个大坟堆。苏州城里河道狭窄,粪便船只拥挤在一起,过了中午就臭不可闻,根本不算什么风景。乾隆听了讷亲的回报,只好暂时打消了南巡的念头。 <br><br> 到了乾隆十四年,江南地方官吏为了迎合乾隆,上奏请求乾隆南巡浙江,这一请求正合乾隆的心思,在当年的十月初五,乾隆宣布两年后举行南巡。 <br><br> 康熙当年南巡主要是为了视察水利,乾隆也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在六次南巡中乾隆有五次视察黄河治理工程,四次巡视了浙江的海塘工程。当时,解决黄河水患的关键工程在江苏的清口,和洪泽湖的高家堰,所以乾隆每次南巡,都要到这两个地方来看一看。 <br><br> 第一次南巡时,乾隆来到洪泽湖,视察水利工程,他了解到高家堰与蒋家坝之间的黄河大堤只有三座大坝,每年到了夏秋两季,洪泽湖水位上涨,由于排泄不畅,很容易发生水灾。河道总督高斌提了一个方案,建议再增加两座坝,乾隆接受了这个意见。 <br><br> 这样,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坝,分别被命名为“仁”、“义”、“智”、“礼”、“信”。每当洪泽湖水位上涨时,根据水势情况,五座大坝可以及时分别调节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证了大堤和下游的安全。 <br><br> 乾隆第三次南巡时,又制定了清口水志,规定:上坝的水位上涨一尺,下坝的闸门可以开到十丈。河道官员遵守这一规定,确保了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下游的各州县避免了水患的灾害。 <br><br> 徐州附近黄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点之一。乾隆多次来到这里。根据乾隆的命令,这里先后修筑的防洪石堤大坝全长70多华里。 <br><br> 浙江的海宁州和仁和县,是江海的交汇处,每天都要发生两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冲垮,整个江南将一片汪洋。早在汉朝的时候,人们就已开始在这里修建海塘,以后历代修筑海塘,一直没有间断过。 <br><br>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现了石塘、柴塘之争。究竟是修筑石塘,还是修筑柴塘意见不统一。 <br><br>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达海宁的第二天,马上亲临现场,亲自试验打桩。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须从旧塘坝向后移数十丈才能打桩,这样势必会毁掉许多百姓的田地和村庄,乾隆看到这种情况说,本来想保护民众,现在反而先害了他们。于是乾隆决定先修筑柴塘,并要求每年用竹篓装上石头加固。 <br><br> 在第五次南巡时,乾隆见到堤坝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断冲走,装石头的竹篓都露了出来。于是乾隆决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鱼鳞石塘。 <br><br>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后一次南巡时,下令继续修筑范公塘石坝。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护了江南水乡的繁华昌盛。 <br><br> 乾隆南巡的另一个重要目的是笼络人心。凡是他经过的地方,都被不同程度地减免了赋税。 <br><br> 乾隆对接驾及办差的官员大加赏赐,加官晋爵;将一些原来受过处分官员恢复原职。特别是对前来接驾的老臣,他问寒问暖,赏赐人参、貂皮等物品,还要赏赐他的子孙功名。 <br><br> 在南巡途中,乾隆一方面多次在各地的孔庙行礼,另一方面对前来拜见的文人士子,他亲自命题考试。他出的不少考题,摆脱了科举考试的八股陋习而注重实际应用。如浙江省大修海塘,他就以《海塘得失策》为题。取得一等成绩的考生,立即授予官职,这样就选拔了许多实用的人才。 <br><br> 由于江南一带人才荟萃,读书应试的人很多,乾隆下令给江苏、安徽、浙江三省官办学府增加名额。《四库全书》告成后,他个人掏腰包让人抄录了三份,藏于扬州的文汇阁、镇江的文宗阁、杭州的文澜阁,并命令地方官吏允许学子们拿出来抄录传看。这些举措,对江浙一带的文化事业,起到了推动作用。 <br> <br> 阅兵也是乾隆南巡中重要的活动之一。满族历来有重视骑射,崇尚勇武的传统,历代帝王也都熟练掌握骑马射箭。乾隆历次南巡,都在杭州、南京等地举行盛大的阅兵式。 <br><br> 乾隆本想通过阅兵,训练士兵,扭转颓败的风气,并向江南人民显示大清朝的力量。但没想到,阅兵反而闹了许多笑话。乾隆最后一次南巡阅兵是在杭州,嘉庆皇帝后来回忆那次阅兵时的情形说:射箭箭虚发,骑马人坠地。一时传为笑谈。 <br><br> 乾隆南巡,当然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饱览山川美景。所以他六次南巡每次都带画师随行,将喜爱的江南景色摹绘成图,在圆明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仿建。 <br><br> 南京的瞻园、海宁的安澜园、杭州的小有天园和苏州的狮子林,这江南的四大名园后来都在圆明园中一一重新造了一座。 <br><br> 杭州的雷锋夕照、三潭印月、平湖秋月等西湖十景,更是实景仿制,连景点的名称都原样照搬。 <br><br> 苏州的狮子林乾隆特别喜爱,于是又在避暑山庄仿建一所。搬进避暑山庄的,还有镇江的金山寺、嘉兴的烟雨楼和仿宁波天一阁而建的文津阁、仿无锡的双湖夹镜等多处江南名胜。 <br><br> 康熙南巡还是比较简朴。他第一次南巡的时候,途中经过丹阳、常州、无锡,一路上没有停留,昼夜行船三百六十余里。 <br><br> 康熙南巡时,主要是住在地方官员的官邸,只有在扬州、杭州等地,建造了少量行宫。乾隆下江南就要比康熙南巡奢华得多了。从北京到杭州,沿途建造了三十个行宫。乾隆乘的御舟被称为安福舻、翔凤艇,共有五艘,制作工艺极其精美。整个南巡船队共约有一千多只船。一路上吃的、用的,就连喝的水,都由沿途各地事先做好准备。 <br><br> 尽管乾隆三令五申严禁铺张,但地方官员为取得他的欢心,无不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投其所好。 <br><br> “六度南巡止,他年梦寐游。”这是乾隆第六次南巡写下的诗句,他连做梦都在回味下江南时的情景,充满了无限眷恋。但是,这六次南巡,排场一次比一次大,耗费一次比一次多,甚至造成国库的枯竭,给百姓带来深重的灾难。朝廷中不乏有头脑的官员,多次劝阻乾隆停止南巡,但却多遭到严厉的斥责。 <br><br> 许多谏阻南巡的官员,都被惩处或罢官。在这种高压下,大臣们谁也不敢再说话,眼睁睁看着国库枯竭,国家走向衰败。 <br><br> 民间传说乾隆喜欢江南美女,每次南巡时少不了寻花问柳。所以皇后天天和他吵闹,乾隆一气之下,将皇后遣送回京。乾隆第四次南巡时,将皇后遣送回京确有其事,这在乾隆三十年《春季档》中就有记载。 <br><br> 到了乾隆晚年,他才完全认识到南巡的错误。在《清史稿》的《吴熊光传》中,记载了乾隆说:我当皇帝六十年,自认为自己没犯什么大错。惟有六次南巡,劳民伤财,把好事办成了坏事。 <br><br> 乾隆南巡耗资巨大,以后的清朝皇帝再也没人仿效过。因为后来的清朝国库已经承担不起了。六次南巡,留给人们的是一个“康乾盛世”的奢华美景,此后,大清王朝开始一步步地走向衰落。 <br><br><br>
作者:
Teer
时间:
9.3.2005 22:41
欢迎欢迎!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3:48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teeth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eeth_smile.gif' /><!--endemo--> 有人帮忙太好啦,那我就继续后面的啦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3:50
英使马戛尔尼访华 <br><br> <br><br><br> 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英国皇家战舰“狮子号”、“印度斯坦号”等几艘船只正准备出发。这是乔治三世国王派遣庞大的访华使团的船队。为首的是乔治•马戛尔尼勋爵,副使是乔治•斯当东男爵,访华的成员共有八百多人。他们将远渡重洋,前往遥远古老的中国,参加当朝的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典礼。 <br> 18世纪末的英国,正处于资本主义的上升阶段,商品经济高度发展,迫切需要开辟新的市场。因此,马戛尔尼此次出行的目的,是要敲开东方清王朝的大门。 <br> 九个月后,英国使团船队终于在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四日到达中国,在澳门外万山群岛的珠克珠岛抛锚等候。 <br> 英国使团到达中国的消息,通过英国东印度公司董事长佛兰西斯•百灵的信件传递给两广总督,他请两广总督转奏乾隆。乾隆皇帝看了两广总督的奏折特别高兴,并批“即有旨”意思是对这个问题另外再发一道谕旨。他任命长芦盐政徵瑞、直隶总督梁肯堂为钦差大臣,专门负责接待英国使团 <br> <br>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欢迎旨意,英国使团船只便从澳门出发前往天津。在天津他们再改乘坐内陆船到通州,最后到了北京。在北京西北的圆明园休息了几天后,马戛尔尼带领随员92人直奔承德避暑山庄,因为乾隆皇帝83岁寿辰的庆典将在那里举行。 <br> 从北京到避暑山庄,要经过万里长城。巨大的工程,壮观的景色,使英国使团一行人惊心动魄。 <br>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四日(公元1793年9月8日),马戛尔尼、斯当东和随员们到达热河。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乾隆,站在行宫御花园的高台上,观看使团整齐地列队进入避暑山庄。 <br> 清政府对英国使团的来访非常重视,皇帝早就命令军机处拟定了一套接待方案,包括朝见、赏赐、宴请、看戏、游览等活动。这个方案记录在清宫档案的《上谕档》册中 <br> 正在双方都兴致勃勃等待正式会见的时候,一件不愉快的事情发生了。因为朝见的礼仪问题,双方发生了严重的分歧。按照清朝的规定,外国使臣来华朝见中国的皇帝,必须行三跪九叩。而马戛尔尼认为,向中国皇帝行三跪九叩礼有损于大英帝国的尊严,他主张朝见时向皇帝行单膝下跪的英式礼节。 <br> 乾隆皇帝对英国使团的表现非常生气。在《上谕档》中,有这样的记载:乾隆皇帝当时就说,他们这样妄自尊大,我很不愉快。像这样无知的化外之人,也不值得优待。 <br> 英国使团面临着被驱逐的危险。马戛尔尼不得不收敛其“骄矜”的态度,清朝政府也做了一定的让步,双方达成了这样的共识:在八月初六日万树园礼节性的欢迎宴会上,英国使节行英国式礼节,而到八月十三日,在澹泊敬诚殿正式举行乾隆万寿典礼时,他们要行中国的三跪九叩礼。 <br> 乾隆皇帝得知双方达成了妥协,态度也有所缓和,他表示:这些人从海上远道而来,所以不熟悉天朝的法度,不得不稍加抑制,今天既然诚心效顺了,还是应该给予恩惠。 <br> 乾隆还命令军机大臣和珅等带领使臣一行参观游览,尽情观赏皇家园林的湖光山色。 <br>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隆重的“万寿”庆典活动在承德避暑山庄的澹泊敬诚殿举行。澹泊敬诚殿张灯结彩,文武百官、国外使节纷纷行三跪九叩礼,恭祝皇帝万寿无疆。 <br> <br> 英国的礼品共19宗、590余件,都是当时英国的精品,也是英国先进科学技术的代表作。清王朝本着“薄来厚往”的原则,分别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英国的礼品后来被分别陈列在紫禁城、圆明园、避暑山庄等地,供皇亲国戚和文武百官们欣赏。 <br> 庆典仪式后,英国使团一行在清音阁观看了戏剧。第二天他们参观了在万树园举行的歌舞表演,晚上又观看了焰火晚会。 <br> 对于马戛尔尼一行在朝见乾隆皇帝时,是不是行了三跪九叩礼这个问题,在中外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 <br> 《清史稿•高宗纯皇帝本纪》记载说,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虽然不习惯叩头,但一到皇帝面前,还是跪下去了。 <br> 这样的资料还有不少。温德是马戛尔尼的亲戚,又是使团的秘书,他在英国使团觐见乾隆皇帝那天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描述:“当皇帝陛下经过时,有人通知我们走出帐篷,让我们在中国官员和鞑靼王公对面排好队伍。我们按当地的方式施了礼,也就是说,跪地、叩头九下。” <br> <br> 英国使节马戛尔尼一行参加完乾隆的万寿庆典活动后,很快便起程回到北京。清政府曾规定,凡是外国使者在京逗留的时间不能超过40天,因此马戛尔尼原准备在北京过春节的计划被拒绝了。与此同时,马戛尔尼在向乾隆祝寿时恭递的英国国王的表文,也由在京的西方传教士翻译出来送给了乾隆,如今还保存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 <br> 乾隆知道表文的内容以后,大为恼火,原来英国是要求派人常驻北京。为此乾隆严厉指出:“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随即,乾隆以皇帝向天下臣民颁发的谕旨形式给英国国王回了一封信,交给马戛尔尼带回。 <br> 这时,乾隆皇帝已经隐隐地感觉到了,英国使臣来华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进贡祝寿,而是另有企图。于是就催令他们赶快的起程回国。 <br> 面对乾隆皇帝的严正立场和强硬态度,马戛尔尼也感到事态严峻。当初在离开英国时,英国国王曾经交给他一封极其重要的信,让他转交给乾隆皇帝。 <br> 对于信中的内容,马戛尔尼刚到热河时候,就多次的想通过大学士和珅转达给乾隆皇帝,但每一次话都是刚一出口,就被和珅巧妙地回避了。于是马戛尔尼就按照信中的内容直接给乾隆皇帝写了一封信,并想方设法把这封信递到了乾隆皇帝的手里,这封信的标题写的是: “大不列颠国王请求中国皇帝陛下积极考虑他的特使提出的要求”。马戛尔尼在信中提出的要求是:允许英国商船在珠山、宁波、天津等处经商;允许英国商人在北京设一个洋行买卖货物;在珠山、广州附近划一个小岛,为英国商人使用;请求对英商货物实行免税或减税;允许英国人在华自由传教等等。不难看出,英国在要求双方贸易的同时,也掩藏着殖民扩张的野心。 <br> <br> 特别是英国提出在珠山或广州附近划割一个小岛供英国商人使用,这明显是一种侵犯中国领土的侵略要求,对此乾隆皇帝断然加以否定。他说:所有中国的领土都归中国的版图,疆界是很清楚的,就是岛屿和沙州,也是各有专属,哪能这样随便划出去?对英国的其他各条,乾隆在给英王的敕书中逐条加以批驳。 <br> 乾隆拒绝英国要求的敕书发出后,标志着马戛尔尼使团访华的失败,英国使团的最后一线希望也彻底破灭了。清政府催令英国使团迅速回国,并传令沿途官员严加防范,以防英国人滋事。 <br> 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初三日,乾隆任命侍郎松筠为钦差,专门护送英国使团一行起程离京。使团沿运河南下,到达广州,于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由广州启航回国。 <br>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了,但通过这次接触与撞击,毕竟使东西方两个大国相互之间有了初步了解,对以后的中英关系的发展也将产生深刻影响。 <br> 23年后,即嘉庆二十一年,英国国王第二次派遣了访华使团,以罗尔•阿美施德为正使、当年的副使斯当东的儿子托马•斯当东为副使,目的是到中国再次提出英国的要求。这次因为英国使团拒绝向嘉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而被驱逐出境。 <br> <br> 又过了24年,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英帝国主义者终于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国门。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英国使团首次访华的半个世纪之后,清朝政府与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乾隆时期英国使团想得到而没有得到东西,英国军队用坚船大炮都得到了。<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3:52
权臣和珅(上) <br> <br><br> 提起和珅,电视观众们恐怕都不陌生。人们经常可以从电视屏幕上看到这位油头滑脑、机关算尽、却又常常被正义的大臣给捉弄的权臣的形象。 <br> 二百多年以来,关于和珅的说法很多,好在清宫档案中,留下了关于和珅的大量记载。 <br> 《和珅列传》是嘉庆年间整理的原始档案,在这份列传里,详细记录了和珅的身世和他的经历。 <br>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原名善保,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父亲名叫常保,曾任福建副都统。 <br> <br> 和珅出生在一个并不十分富裕的武官家庭,不过他与弟弟和琳从小都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接受了系统的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和珅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吴省兰等人的器重。 <br> 乾隆三十四年,20岁的和珅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三等轻車都尉的爵位职务。第二年,他参加了顺天府科举乡试,但并没有考中举人。 <br> 没有功名的和珅,后来却多次成为科举的最高一级考试殿试的读卷官,担任《四库全书》等多部典籍的正总裁。 <br> 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23岁的和坤被任命为三等侍卫,相当于正五品,在皇帝出巡的时候,随驾护卫,随时听从皇帝的吩咐。这个差事给和珅经常接近乾隆提供了机会,是和珅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br> 皇帝的侍卫很多,但为什么和珅会得到乾隆的赏识呢?一种说法是薛福成《庸庵笔记》中记载的:某日乾隆要外出,仓促中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乾隆责问:“这是谁的过错?”众侍卫都吓得不敢出声,只有和珅应声说道:“执掌此事的难辞其咎”乾隆见和珅仪表俊雅,言语清晰,马上将他升了职。 <br> <br> 另有一法是,某日乾隆在轿中背诵《论语》,忘了下文,和珅顺口背了出来,令乾隆很是欢喜。 <br> 总之年轻的和珅英俊潇洒,又颇有才学,可能在某一偶然的机遇中引起了乾隆的注意和重视,从此时来运转,飞黄腾达。 <br> 乾隆四十年闰十月,26岁的和珅被提升为乾清门侍卫,十一月再升为御前侍卫,并授正蓝旗副都统。四十一年正月,授户部左侍郎,三月授军机大臣,四月,授总管内务府大臣。 <br> 短短的半年,和珅从一名普通的侍卫,进入清王朝权力最高层,成为乾隆皇帝的亲信宠臣。从此以后,和珅年年加官晋爵,而且分管的多是肥缺、要职。 <br> 《和珅列传》中记载了乾隆四十五年正月,31岁的和珅接受了一项重要任务,与刑部侍郎喀宁阿一起远赴云南,查办大学士云贵总督李侍尧贪污案。和珅一到云南,首先拘审李侍尧的管家,取得实据,迫使精明干练的李侍尧不得不低头认罪。和珅从接受这个任务,到乾隆下御旨处治李侍尧,前后只用了两个多月。 <br> <br> 随后,和珅又向皇帝报告说,云南的行政管理混乱,许多州县都出现亏空,需要彻底清理整顿,这一报告立即得到乾隆的赞许。 <br> 云南的案子和珅办得很出色,确实表现了他的才华和办事能力,所以和珅在回京的途中,就被提升为户部尚书。 <br> 当年五月和珅回京以后,又进一步向皇上表述想整顿云南的盐务,钱法和边防事务的具体意见,都一一得到乾隆的肯定。 <br> 时隔一个月,乾隆给和珅六岁的儿子赐名丰绅殷德,不久又将自己最宠爱的小女儿和孝公主,许配给丰绅殷德,并于乾隆五十四年结婚。 <br> 这门亲事,既给和珅带来经济上的利益,又使和珅在政治上得到了不可估量的好处。从此,和珅与乾隆皇帝之间的关系不但是君臣主仆、而且又成了儿女亲家的关系。 <br> <br> 乾隆四十六年,甘肃苏四十三造反,进逼兰州,和珅受命与大学士阿桂一起去督军镇压。前方将帅本来快要取胜,但和珅先到一步就瞎指挥,竟然转胜为败,致使总兵图钦保被打死。和珅没有将实情向乾隆汇报,反而将失败的原因归罪于将士们不听从调遣。几天以后,大学士阿桂赶到现场,重新部署,亲自指挥,井井有条,并没有发现有谁不听调遣。 <br> 乾隆知道情况后,在阿桂的奏折上批示说:这件事是由于和珅指挥不当造成的,现在你已经到了那里,那里的事情由你一个人指挥就够了。接到命令后,让和珅马上回京,没有必要两个人都留在那里。 <br> 和珅回京以后,不但没有受处分,反而又兼任了兵部尚书。 <br> 在以后的几年里,和珅又不断有兼职。和珅每次升官,史料上都有记载,直至他获罪前后二十九年中,重要的封官就有47次。 <br> 乾隆四十一年三月(公元1776年),27岁的和珅被授予军要机大臣。过了三年,领班军机大臣于敏中去世以后,英武殿大学士阿桂一直担任领班军机大臣。当年在军机处任职的还有大学士王杰、尚书董诰和福长安。阿桂、王杰、董诰都讨厌和珅,结果就出现了五位大臣每天不在一起办公的奇特现象。 <br> <br> 乾隆知道阿桂与和珅关系不和,常常让阿桂在外领兵或查阅工程、办理案件,军机处的实权自然就落在和珅的手中。乾隆五十八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时就曾听说“许多中国人私下称和珅为二皇帝”。 <br> 和珅究竟是凭借什么功夫,讨得乾隆皇帝如此欢心呢? <br> 首先,和珅并非后人传说的那样不学无术。他还是很有才干的,记忆力惊人、聪明决断、办事利索。乾隆皇帝在《平定廓尔喀十五功臣图赞》中特别提到和珅精通满、汉、蒙古、西藏四种文字。 <br> 和珅另一手腕就是投其所好。乾隆一生喜爱做诗、书法,和珅为了迎合乾隆皇帝,在这些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他的诗收在《嘉乐堂诗集》中,有不少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比较感人。和珅还经常与乾隆和诗。 <br> 乾隆的书法很见功力,后来和珅写的字酷似乾隆,可能是他刻意模仿的,乾隆后期的有些诗匾干脆交由和珅代笔。 <br> <br> 这是乾隆五十四年七月(公元1789年)和珅从热河写给在京的皇六子永瑢的一封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和珅在书法上的造诣。 <br> 另一方面,乾隆在晚年时仗着国家繁荣昌盛,生活奢华,大兴土木,专门为自己建造了畅音阁、倦勤斋等娱乐场所,就连退位以后居住的宁寿宫也造好了。乾隆80岁,举行了万寿大典和千叟宴,都需要大量的银子。当时,国库已经枯竭,那么多的事情要办,银子又从哪里来? <br> 在这种情况下,乾隆非常需要像和珅这样的人,因为和珅是一个弄钱的好手。他在不大动用国库的情况下,就想方设法满足乾隆的需要。 <br> 如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皇帝八十大寿,和珅总管这件事,他命令外省三品以上大员都要进献。和珅很快满足了乾隆八十大寿的需要。这些内容在《高宗纯皇帝八旬万寿庆典》和《万寿盛典初集图画》等档案中都有详细记载。 <br> 和珅还创立了一种议罪银制度,就是让有过失的地方总督、巡抚等官员用交纳罚款来代替处分,少则数千两银子,多则数万两、数十万两。这种议罪银直接交到内务府,入了皇帝的私人腰包。为此,和珅还专门成立了办理此事的“密记处”,建立专档《密记档》,详细记录当时收缴罚银的情况。许多督抚大员都受到过这种敲诈,而他们对付的办法就是把损失层层摊派下去,最后加倍落到了老百姓头上。 <br> 内阁学士尹壮图实在看不下去,就上奏皇帝说,这样下去,所谓加强吏治,整顿官场不过是一句空话,商人老百姓都叫苦不迭。结果惹恼了乾隆,尹壮图差点为此丢了性命,从此也就没有人敢提一句。 <br> 和珅在填满皇帝腰包的同时,也在毫不含糊地往自己怀里装银子。凡是外省进贡皇上的礼物,都要经过和珅这一关,能不能送给皇上,都由和珅说了算,有时交一二件给皇上,其余都落在和珅的手里,以至于他所藏的珍珠手串,比皇宫的还多还大。 这些珠宝分别藏在许多地方,这是当年和珅的住宅,有一部分珠宝就藏在这个的夹墙里。<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3:54
权臣和珅(下) <br><br> <br><br> 和珅一方面依靠乾隆,掌握着朝中的大权,同时利用手中的大权,拉帮结派,培植亲信,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和珅拉拢亲信军机大臣福长安,还有山东巡抚伊江阿,他的老师吴省钦和吴省兰等。他的弟弟和琳,更是几年之内就从一个内阁言官升为四川总督。 <br> 和珅对那些不听他指挥的正直大臣,不择手段的排挤、压制和打击。如大学士松筠,在和珅面前从来不屈服,就被发配到边缘地区任职。 <br> <br> 在《清史稿》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和珅执掌大权愈久,对皇上的心思意图也揣摸的愈透,他就借此来作威作福。凡是不顺从他的人,他就找机会挑拨激怒皇帝,借皇帝的手去整那个人;而向他行贿的,他却尽量帮他打马虎眼,或者故意把事情拖住不办,等皇帝慢慢地消了火气,再大的事也就不了了之。 <br> 和珅对付同僚的手段非常高明,而讨好皇上更是与众不同。有些事情,别人想不到的、做不到的,和珅能想到、能做到。 <br> 和珅的权术虽然玩的炉火纯青,也不可能完全不露痕迹。由于和珅的种种恶劣行为,总是有人想弹劾他。 <br> <br> 早在乾隆五十一年六月十八日,乾隆上谕《夏季档》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御史曹锡宝本想先参劾和珅的家人刘全,从中打开缺口,攻一攻和珅。但曹锡宝做事不慎,他将奏折稿子拿给他的老乡吴省钦过目,没想到吴省钦是和珅的老师、亲信。吴省钦连夜派人赶赴热河向和珅告密,和珅知道后,在乾隆跟前吹了风,仅仅隔了一个月,乾隆《秋季档》中就记载了这件事的查办结果,曹锡宝反而被革职留用。 <br> 和珅决定采取釜底抽薪的办法以绝后患。他规定:以后所有送给皇上的奏章,都必须同时备送一份副本给军机处。他还进一步规定,以后御史这个位置空出时,只能用六十岁以上的老臣担任。和珅用权力几乎把所有通向皇帝的渠道都堵死了。 <br> 嘉庆元年,乾隆皇帝举行禅位大典,把皇位传给他的第十五子嘉亲王颙琰,自己当起了太上皇。但是他却没有放弃权力,凡是遇上国家大事,重要人事任免他都要亲自过问。 <br> <br> 和珅在朝廷仍然很得宠,但是,形势毕竟有了变化。和珅不得不采取一些防范措施,防备将来嘉庆皇帝会处治他。他一面极力讨好嘉庆,一面又想方设法限制嘉庆的权力。 <br> 昭梿《啸亭杂录》记载: 和珅将他的老师吴省兰派到嘉庆身边,名义上是帮助整理诗稿,实际上是监视嘉庆的言行。 <br> <br> 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首席军机大臣阿桂病故,和珅顺理成章地成为首席军机大臣。这时大学士王杰因看不惯和珅已告病退休,董诰因要为母亲守孝也回了老家,在军机处和珅可以呼风唤雨。 <br> 这个时候的乾隆已年老力衰,记忆力下降。和珅真正成了乾隆的代言人,他就更加为所欲为了。他的专横比往日更甚,没人敢说一个不字。 <br> 嘉庆把和珅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却丝毫不露声色。 <br> <br> 当有人说和珅不好时,嘉庆反而批评说:我正要依靠他来治理国家,你们为什么来说他的不是呢?甚至嘉庆有时有事要奏报乾隆时,还有意托和珅代奏。有些重大事情仍然让和珅去处理,这样,和珅终于被麻痹了。 <br>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89岁的乾隆寿终正寝,和珅的靠山顷刻间倒下了。当天,嘉庆一方面任命和珅与睿亲王等一起总理丧仪大事,另一方面嘉庆立即传旨召他的老师朱珪迅速回京。 <br> 第二天,正月初四,嘉庆又专门发了一道上谕,谴责在四川前方镇压白莲教起义的将帅只知道玩弄把戏,冒功请赏。就在当天,嘉庆突然解除了对这件事负主要责任的和珅与福长安的军机处大臣职务,命他们昼夜在大内守灵,不许出入,隔断了他们与外界的联系。 <br> <br> 正月初五,王念孙、广兴等官员纷纷上疏,弹劾和珅弄权舞弊,犯下大罪。 <br> 初六,嘉庆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调整。初八,嘉庆命令,从现在起,所有上奏的文件,都要直接送给他,军机处不得再抄录福本。初九,在公布乾隆遗诏的同时,嘉庆宣布革除和珅、福长安的职务,交由刑部关进监狱,命仪亲王永璇、成亲王永瑆等负责查抄和珅家产,并会同审讯。 <br> 第九天,正月十一日。在初步查抄、审讯后,嘉庆宣布了和珅的二十大罪状,主要有欺骗皇帝、扣压军情报告、任用私人亲信、违反清朝的制度、贪污聚敛钱财等,并通报各省督抚,讨论定罪。 <br> <br> 到了正月十五日,直隶总督胡季堂首先表态,他在奏折中指责“和珅丧心病狂,目无君上、蠹国病民,贪黩放荡,真一无耻小人”,请求将和珅押赴刑场,凌迟处死。 <br> 嘉庆立即批示在京的三品以上官员讨论这个意见。实际上,就是以胡季堂的意见定下基调,叫大家举手通过。 <br> 正月十八日,在京的文武大臣会议,奏请嘉庆将和珅凌迟处死,将同案的福长安斩首。当时嘉庆表示,和珅罪有应得,怎么处治都不过分,但考虑到他曾任首席军机大臣,为了国家的面子,就免了他去大街上受刑,恩赐他自我了断吧。对福长安改判死缓,但要让他跪着亲眼看着和珅自尽。 <br> <br> 和珅老奸巨猾,嘉庆更不是等闲之辈,短短的15天就把一个被先帝恩宠几十年的二皇帝收拾得干净利索。 <br> 除掉和珅,嘉庆马上收兵,对和珅的亲信除伊江阿、吴省兰、吴省钦等人受到处分外,其他由和珅保举升官的、或给和珅送过贿赂的都不予追究,保证了政局的稳定。 <br> 我们从查抄和珅家产的清单中,可以看出和珅生前搜刮的财富确实很多。大量的财富,使和珅过着帝王般奢华的生活,他在承德丽正门外,北京北长街会计司胡同等处都建有住所。 <br> 和珅在北京什刹海畔建造起豪华宅第(今恭王府),府内甚至仿乾隆皇帝的宁寿宫,建起楠木房,称为锡晋斋。和珅还在北京海淀建有宏大秀美的淑春园,是今天著名学府北京大学的一部分,叫做未名湖。 <br> <br> 和珅还梦想着死后像皇帝一样风光气派,在河北蓟州修建了巨大的坟墓,规格甚至超过了亲王,民间称之为“和陵”。当年和珅被抄家时,坟墓被毁,如今那里已经变成了一座大水库。 <br> 和珅被抄家时,除了抄没以上各处住房、花园外,还抄出各色银子300多万两,金子32000多两,各处土地10多万亩,其他还有各处收租房屋,各处当铺银号,以及各种珠宝、衣物等等。其总家产折合白银约有1000万两,可以说是富可敌国了。当时的清朝政府一年的收入也不过七八千万两。 <br> 从和珅仿皇帝建制修建的锡晋斋、石舫、垂花门、宫灯、超规模的陵墓等等,不难看出和珅已不光是贪恋钱财,权欲已大到了相当惊人的地步。这才是他招致杀身之祸的主要原因。 <br> <br> 处决和珅之后,从嘉庆皇帝曾在批阅各地督抚的奏折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嘉庆皇帝顾忌的是和珅的权力实在太大。如嘉庆四年正月,嘉庆在张诚基奏折上批示:“朕若不除和珅,天下人只知有和珅,不知有朕。” <br> 事实上,嘉庆对查抄和珅的家产是适可而止的。不仅如此,嘉庆对和珅的功绩和才能仍然是肯定的。嘉庆十九年,在和珅被杀十五年之后,清朝国史馆将编写好的《和珅列传》送给嘉庆过目。嘉庆见记载极其简单,总共寥寥四页,很不满意。他批示道:和珅并非一无是处,他“精明敏捷”,任职三十年还是做了很多事的。并说数百年以后人们还要根据这些列传来考证一个人的生平,功罪不明怎么判断他的好坏,所以,国史列传不可编得太过简单。为此嘉庆还下令,重新编撰。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当年编撰修改《和珅列传》的稿本。 <br> 当和珅他被关进狱中时,自知活不了几天了,对着窗外元宵节之夜的明月,他感慨赋诗,仍说自己“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这两句诗,对全家的不幸和他人生的结局,和珅说出了心里话。 <br> <br> 在乾隆时期,和珅也许是运气太好了,盛极而衰。嘉庆元年以后,和珅的家庭接二连三地遭到不幸。 <br> 嘉庆元年七月初七,被和珅审视为掌上明珠的次子刚满两岁,就夭折了。仅仅过了两个多月和珅的弟弟四川总督和琳又在军中染上瘴气身亡。嘉庆二年,和珅的孙子也夭折了。嘉庆三年二月和珅结发三十年的妻子冯氏也撒手而去。不到一年,他本人也成了泉下之鬼。和珅死后他的儿子丰绅殷德,在河北蓟州找了一块地,草草埋葬了和绅。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3:57
天花与清宫 <br><br> <br><br> 天花,中医叫痘疮,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二三百年前的清朝,天花之猖獗、可怕,一如现在的艾滋病,人人谈虎色变。 <br> 在清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天花这种疾病就像鬼魂附体,一直困扰着它,让它一刻不得安生。前前后后的大清皇帝中顺治、同治直接死于天花,康熙和咸丰虽然侥幸从天花的魔掌中抢回了性命,脸上却留下了永久的麻子。 <br> 在16世纪末到17世纪中叶,这个时期中国的北方,战乱与天灾频繁不断。偏偏这个时候又爆发了天花,并且是历史上的一次高峰期。 <br> <br> 为了躲避天花的传染,当时的皇帝顺治甚至不惜打乱正常的朝议制度,躲在深宫里,不敢上朝。 <br> 在顺治执政时期,竟然连续六年没有接见蒙古王公的记录。顺治不敢见千里迢迢前来的蒙古王公,原因就是害怕传染上正在蒙古流行的天花。 <br> 顺治对天花的恐惧,达到了神经质的程度。他甚至认为宫中也不安全,还要跑到外面的什么地方去躲避天花,称作“避痘”。 <br> <br> 其实,到宫外去躲避天花是早有先例的。在清朝入关之前,盛京就是今天的沈阳,城外的天宁寺,就一度作为皇家躲避天花的一个重要场所,顺治的父亲皇太极就曾经在这里躲避过天花。 <br> 清朝入关以后,出宫避痘的风气更加流行。顺治之子玄烨,就是后来的康熙皇帝,生下来不久就被抱出宫外,在紫禁城西华门外的一处府第中“躲避天花”,这座府第就是今天北京的福佑寺。直到玄烨两岁后染上天花,并渡过了这生死一劫之后,才允许他搬回宫内。 <br> 顺治八年,京城天花大爆发,恐慌的顺治决定远走高飞,带着太后和皇后以出行打猎的名义来到河北遵化一带的山野之中。 <br> <br> 顺治一生都在躲避天花,但躲来躲去还是没能逃脱天花的魔掌。顺治十八年正月初七,身心衰竭的少年皇帝在紫禁城中的养心殿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br> 天花对于人的威胁,是不分人的贵贱的。那些刚从白山黑水入关的八旗兵丁,由于生在关外,刚一入关水土又不服,比一般的人更容易感染天花。 <br> 《清世祖实录》中记载:顺治元年,清朝军队准备入关。大军出发在即,肃亲王豪格却心惊胆战地对另一位将军说:“我还没出过痘呢,此番入关作战,叫我同去,这不是要我的命吗?” <br> <br> 天花的流行,已经影响到八旗人丁的数量与质量。大清皇室的家谱《玉牒》,里面的数字统计怵目惊心:顺治皇帝生有8个阿哥,其中4个早亡,另外6个格格竟死得只剩一个。康熙皇帝共有35个皇子,其中15个早亡,25个公主则死掉了13个,其他皇室成员的子女,死的就更多了,可想而知,普通老百姓死亡的人数,一定是非常惊人的。 <br> 清朝在入关前,统治者就颁布了很多相关的法令。这些法令规定,一旦疫情发生,就必须立即将疫区封锁,已经出痘的人严禁出走,而那些在疫区内没有出过痘的人,一律要迁往偏远的地区去隔离;而对于那些不及时报告疫情的、或者是擅自掩埋天花死亡者的人,官府要追究责任,甚至于以死论罪。 <br> 清宫中对天花由被动躲避转为主动防治,是从顺治皇帝的继承人康熙皇帝开始的。 <br> <br> 顺治是在病倒以后才开始认真考虑继承人问题的。当时他看好次子福全,想立他为太子,而顺治的母亲孝庄则坚持立皇三子玄烨。顺治就去征求钦天监监正汤若望的意见。汤若望很快帮助顺治下定了决心:选皇三子玄烨做接班人。理由很简单,玄烨已经出过天花,他对这种可怕的疾病有了终身免疫力。 <br> 在康熙的推动下,清朝防止天花的措施逐步走向系统化、制度化。他在太医院专门设立了痘诊科,广征各地名医;又在北京城内设立专门的“查痘章京”职位,全面负责八旗防治天花事宜。 <br> 到了康熙时代的中后期,中国北方的天花势头开始减弱,南方传统的种痘法,也在这时候传到北方、传进了清宫。 <br> <br> 这种来自南方的民间种痘法,它又叫吹鼻种痘法,据说它最早起源于明朝隆庆年间,一般有两种方式,一种叫旱苗法,一种叫水苗法。 <br> 这两种方法都是为了使种痘者轻微的感染上天花的症状,然后让他出天花,再通过中医的精心护理,使他们安全渡过天花期,实际上这个种痘者,已经出过天花了,也就是说,他已经对天花已经有免疫力了。 <br> 康熙对这种种痘疗法十分重视,不但在宫中实施,而且推广到八旗全体人民中,直至漠南、漠北蒙古大草原。 <br> <br>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皇太子出痘,当时正是吴三桂等三藩叛乱、战火纷飞的紧要时刻。我们从清宫档案《康熙起居注》中看到,康熙为了亲自护理太子,他竟然连续12天没有批阅奏章。太子痊愈后,宫中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又是祭天、又是颁布诏书,十分隆重。 <br> 在皇太子出痘期间,有个名叫傅为格的候选知县,侍奉皇太子治病做出了成绩,因此被提升为武昌通判。两年后,得知他种痘防治天花确有一套,康熙又召他入宫,让他专门负责皇子们的种痘防疫。从此,清宫中皇子种痘防天花就被作为一种制度正式确立下来。在清宫档案中,我们还可以查到诸位阿哥们种痘的记录。 <br> 由于康熙举措得力,天花的蔓延得到有效的遏制。加上这时天花的流行,也进入了相对平缓周期,在这以后的一百多年,清宫中很少再传出关于天花的消息,在这段时期的档案里,再也没有看到谁得了天花的记载。 <br> <br> 可以引为骄傲的是,中国人的种痘方法很快走出了国门。日本、俄罗斯和一些欧洲国家派专人前来学习取经,并组织自己的医学专家对这种奇妙的医术作进一步地研究。 <br> 一百多年过去了,谁也没想到,天花这个潜伏的病魔还会有一天睁开眼睛。 <br> <br>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公元 1875年1月12日),紫禁城突然爆出惊人消息:慈禧太后的独生子,不满20岁的同治皇帝病死了! <br>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因,民间有各种各样的猜测和说法。据说他常常偷偷地溜出皇宫,出没于一些酒楼啊、戏院啊,甚至一些花柳街巷这种场所。所以有人据此猜测,他可能是死于梅毒,也有人说他可能是死于疥疮,当然也有一些人说,他可能是死于天花……对于这种种说法,官方一律保持沉默,不予申辩。因此小皇帝到底是死于什么病,成了一个谜。 <br> <br> 一百多年以后,人们从清宫档案中,发现了当时清宫御医,给同治看病时写下的“脉案”,上面明明白白的诊断纪录同治是得的天花,并且详细记录了当时同治的种种症状:“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筋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医学专家们对档案进行了认真分析,结论是,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br> 同治死于天花这个结论一出,人们立即联想到同治的父亲咸丰,他也受到过天花的袭击,留下一脸的麻子。这又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他们父子俩都没接受过种痘吗?结论只有一个:中国传统的种痘方法不具有百分之百的功效。 <br> <br> 公元1796年,英国医生真纳在中国种痘法的基础了,发明了真纳法,也就是著名的牛痘法。据史料记载,这种西方的牛痘法从嘉庆年间,已经传到中国,也就是说在同治皇帝出生前,就已经到了中国。可是紫禁城的那些御医却不以为然,他们始终相信还是祖宗传下来的东西。 <br> 在同治得了天花以后,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文武大臣,不是积极地寻求新的医药和疗法,而是依照祖上的传下的规矩,在宫内外大搞“供送痘神”的迷信活动。 <br> 一身疮痍的同治,正是在这种求神祭祖的喧嚣中,悄悄地离开了人世。他死在了养心殿,那里恰恰是一百多年前,他的祖先顺治被天花取走性命的地方。<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00
奕詝奕訢皇位之争 <br><br> <br> 道光是清朝入关后的第六位皇帝,他共有9个儿子:长子奕纬、二子奕纲、三子奕继、四子奕詝、五子奕誴、六子奕訢、七子奕譞、八子奕詥、九子奕譓 。其中奕纬、奕纲、奕继早逝。 <br> 到了道光二十六年,道光皇帝已经是64岁的老人了,屁股下的这把龙椅给谁好呢?此时,奕詝14岁多,奕誴14岁多,奕訢13岁多,其余的儿子都是6岁以下的孩子。这年正月,奕誴又过继给了??∏淄趺噔?U饩鸵馕蹲庞刑跫?心芰?赫?畚坏闹皇O罗仍}和奕訢两兄弟了。 <br> 诸位皇子中,惟有奕詝与奕訢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从小在一起读书习武。兄弟俩不仅成长为熟读经史、兼通诗文、擅长骑射的少年才俊,还共同研创出枪法二十八式,刀法十八式,这使得道光皇帝十分欣慰,特意将枪法赐名为“棣华协力”,刀法赐名为“宝锷宣威”,比喻兄弟二人协力同心。 <br> 到了奕詝10岁时,他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突然死去,他便由奕訢的生母静贵妃抚养,兄弟两人感情更深一层,如同一母同胞。 <br> <br> 兄弟俩感情很好,但是,说起来这也算是不幸,因为皇帝既称“寡人”,皇位只有一个,究竟谁能成为皇位的继承人呢? <br> 有关道光皇帝立储的故事,民间有好多种说法,在野史中记载也很丰富,描绘得也绘声绘色, <br> 说法之一、先立奕訢,后改奕詝 <br> 因为孝静皇贵妃最宠爱奕訢,道光皇帝曾预先写好立储谕旨要立奕訢。书写的时候有太监在阶下偷看,远远望见最后一笔特别长,猜想写的是訢字而不是詝字。这件事渐渐传了出去,道光皇帝知道后很不高兴,便改立了奕詝。 <br> <br> 说法之二、人定奕訢,天定奕詝 <br> 奕訢排行老六,特别聪明。道光皇帝非常喜欢他,有心立奕訢为皇储。当道光皇帝将死时,急忙传令召见奕訢。不料这时奕詝刚好来请安,听说这个消息赶忙跑到父皇身边。等到奕訢赶来时,道光皇帝已经驾崩,奕詝已经即位了。 <br> 说法之三、心怜皇后,恩施奕詝。 <br> 奕詝的生母孝全成皇后生前与皇太后,即道光皇帝的母亲关系不好,她由贵妃晋升为皇后不久,就突然死去了。道光皇帝为此十分悲痛,决定不立其他妃嫔的儿子而立皇后生的儿子奕詝,以此告慰孝全成皇后的亡灵。 <br> <br> 说法之四:手心手背,左右为难。 <br> 道光皇帝晚年确实最钟爱奕訢,想把家国大业交给他。在下立皇太子的谕旨时,有好几次想写奕訢,但是又因为奕詝品德贤良并且又年长,所以犹豫不决。 <br> 看起来这几种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似乎道光皇帝更加欣赏和偏爱奕訢。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不妨可以看看,道光皇帝为这两个兄弟择亲的情况。 <br> 道光皇帝为奕詝指定的是、负责祭祀事务的太常寺少卿富泰的女儿,为奕訢指定的是都统桂良的女儿。这两门亲事,相比之下,奕訢的亲家要更有权势。在封建社会,婚姻都是与政治联在一起的。这个事实或许更能说明:道光皇帝似乎对奕訢更偏心些。 <br> <br><br> 道光皇帝虽然欣赏、偏爱奕訢,但是,皇帝最后决定把皇位传给谁,绝非一个宠爱所能决定,其决定因素无疑是多方面的。 <br> “藏拙示仁” <br> 在道光晚年的一个春天,他命皇子们随驾到南苑围猎。围猎是清朝推崇尚武传统的活动,通常也是检验皇子骑射才干的考试。 <br> <br><br> 根据文献中对这次围猎留下的记载,奕訢果然武艺超群,在围猎中获得猎物最多。而奕詝却只是站在一旁,不发一箭。 <br> 原来,奕詝知道自己骑射不如奕訢,于是事前请他的老师杜受田给他出了个高招。杜受田告诫奕詝说:阿哥到了围场,千万别发一枪一箭,而且要约束手下人不得捕捉一只动物。皇上如果问及原因,你便说现在正值春天鸟兽万物孕育的时候,不忍心伤害它们,也不愿用这样的方式与弟弟们竞争。 <br> 奕詝照计而行,果然,道光皇帝听后非常高兴,赞叹道:这真是具有帝王心胸的人说的话啊! <br> “藏拙示孝” <br> <br><br> 又有一次,道光皇帝传旨召奕詝和奕訢入对问策,就是要问问他们对国事政务的看法。二人接旨后分别请教自己的老师。奕訢的老师卓秉恬有才气,少年得志,办事认真,好发议论。他告诉奕訢:皇帝如果问你的话,“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而杜受田却告诫奕詝:如果谈国事政务,阿哥是比不过六爷奕訢的。这时只有一条计策:只要皇上说自己快死了,不等他问国家交给你该怎么办时,你就只管趴在地上哭。 <br> 奕詝言听计从,他的一番表现,使道光皇帝深感这个孩子仁孝。 <br> 道光三十年,被内忧外患困扰多年的道光皇帝终于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奕詝和奕訢的皇位之争也有了结果。 <br> 我们来看看道光传位的清宫秘档,这是惟一保存至今的一组有关秘密立储的珍贵实物。 匣中共有谕旨四份。 <br> <br> 立储谕旨一份。上面用满汉两种文字写道:“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又用汉文写道:“皇六子奕訢封为亲王。”内层的包封纸上写有“道光二十六年六月十六日。”并有道光皇帝的签名。外层的包封纸上写有满文“万年”,也有签名。由此可见,立储是在道光二十六年,也就是道光逝世的前四年。 <br> 还有两份交代身后应办事项的遗旨。一份包封上写有“御前大臣军机大臣公同手启”并贴有封条,上有签名。另一份包封上贴有封条,盖有“道光之宝”戳记和“封”字。 <br> 此外,匣中还有朱谕一份:“皇四子奕詝著立为皇太子,尔王大臣等何待朕言,其同心赞辅总以国计民生为重,无恤其他。”这份朱谕是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道光帝临死前在圆明园慎德堂亲笔书写的,字写得很潦草。 <br> 道光皇帝的一纸朱谕,决定了奕詝和奕訢的地位,从此奕詝黄袍加身,成为咸丰皇帝,而奕訢作为亲王俯首称臣。兄弟俩的地位改变了,但斗争却并未结束。 <br> <br> 奕詝当上皇帝以后,恭亲王奕訢小心谨慎,曾一度得到咸丰皇帝的信任,出任领班军机大臣。但是到了咸丰五年,却因奕訢多次请求为其生母孝静皇贵太妃封后,惹得咸丰皇帝大为不快。 <br> 在《祺祥故事》中有这样一种说法:说到了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孝静皇贵太妃病重了,她在弥留之际的时候,咸丰皇帝去看望这位抚养自己有功的皇贵太妃,当他走到她寝宫门口的时候,恰巧碰见奕訢从门里面走出来,兄弟俩在那碰了一个照面。 <br> 咸丰皇帝随口问道:额娘病得怎么样了?奕訢答道:“已笃!意似等待晋封号方能瞑目。”仓促间咸丰皇帝不置可否,仅仅“哦、哦”了两声。没想到奕訢听后立即到军机处传达咸丰旨意,礼部随后就上了一个奏折,请尊封皇贵太妃为康慈皇太后。 <br> 为此咸丰皇帝非常生气,但苦于已经给人答应出去的印象了,不得已批准了。九天后,七月初十康慈皇太后病逝。咸丰发泄心中怨气的时候到了,七月二十一日咸丰皇帝便以“办理丧事有疏忽”的罪名将奕訢赶出军机处,并罢免了他的其他重要职务,从此再不重用他。 <br> <br> 同时,咸丰还降低了养母康慈皇太后丧礼的等级,创造了清代皇后丧礼的特例。这位太后的陵墓,慕东陵也很特殊,它没有与皇帝的陵墓在一起,而是与16个妃子的园寝在一起。但是,中间还是用墙与妃子们的墓分隔开,用了黄瓦,以示区别。 <br> 这种既有别于皇后又有别于妃子的处理,隐隐地透出了咸丰的用心:他要让弟弟知道,皇帝的亲生母亲和养母,就是有区别的。咸丰警告弟弟:别再想打皇帝宝座的主意。 <br> 就这样,奕詝终于战胜奕訢坐稳了皇位。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02
皇帝的一天(上) <br><br> <br><br><br> 北京的紫禁城——这座明清两朝的皇宫,自从明朝永乐十八年至清朝宣统三年(公元1420年至1911年),这491年中,先后有24位皇帝在这里执政和居住。清朝有10位皇帝,在这里度过他们的皇帝生涯。 <br> 根据对清宫档案研究,清代皇帝在宫中的日常生活是很有规律的,除国朝大典外,一般的情况是: <br> <br><br> 明黄缎绣男朝袍(乾隆)<br> 1.上午 5:00——7:00左右起床、请安、早读; <br> 2.上午7:00——9:30早膳; <br> <br><br> 明黄纳纱女朝袍(慈禧为自己做的朝袍)<br> 3.上午9:30——11:00上朝理政,办理公务; <br> 4.上午11:00——下午2:30午休、晚膳; <br> 5.下午2:30——5:00看书学习、吟诗绘画或由妃嫔陪同看戏、听乐等娱乐; <br> <br><br> 吉服带 康熙佩带<br> 6.下午5:00—9:00晚点或酒膳,做佛事,然后就寝。 <br> 首先我们说说清朝皇帝的衣着服饰。皇帝的衣着服饰不仅为防暑御寒,而且是地位、权力的象征,神圣与威严的体现。到了乾隆年间,冠服制度得到完善,既保留了满族服饰中披领、马蹄袖的风俗,又沿袭中国历代皇帝“崇尚黄色、衣纹云龙”的传统。在黄色龙袍上还有象征皇权的十二个图形,即十二章:日、月、星辰、山、龙、火等等。把天下最美好的比喻和赞美都用在皇帝的衣服上,用来表示皇权神授、皇帝德慧完美。 <br> <br> 皇帝的衣服的图案和颜色,除皇帝以外任何人都不能用,否则就要杀头的。 <br> 清代的皇帝穿衣服戴帽子,是有严格的制度所规定的,而且这种制度和季节是分不开的。皇帝按季节穿衣服,它分别是皮、棉、夹、单、纱多种质地、式样、颜色规格,文饰他都有严格的规定。 <br> 大典祭祀和朝政时穿礼服,即朝服和衮服;年节喜庆的日子穿吉服,又称龙袍;平时穿常服又称便服,打猎穿行服;帽子要与衣服配套,分别为朝冠、吉服冠、常服冠、行服冠。每种服饰,又有皮、棉、夹、单、纱等冬天夏天的分别。 <br> 皇帝的衣服不但种类很多,而且更换频繁。在清宫内不但设有四执库,专门存放皇帝的服饰,而且每天还有一批太监,专门管理皇帝的服饰和穿戴。不仅如此,还建立一种档案叫《穿戴档》,详细记录皇帝每天服饰的穿戴情况。 <br> 按照清代后妃制度,皇帝的祖母为太皇太后,母亲为皇太后,她们同住在慈宁宫,太妃、太嫔住在旁边的寿康宫、寿安宫。皇帝每天早晨穿戴整齐后,首先要向她们一一“请安”,以表示对长者的孝道与尊崇。 <br> <br> 除了康熙以外,清朝皇帝都是住在养心殿。皇帝每天早晨“请安”,要出吉祥门,乘坐两人抬的轿子,经西二长街、出启祥门。乾隆当了太上皇,嘉庆皇帝请安的内容便多了一项。 <br> 清代晚期的慈禧当太后时,三度垂帘听政,长达四十八年。她所居住的宫殿,一反祖上的规定,仍住西六宫的长春宫、储秀宫等处。当时的皇帝光绪请安的路线也只好随着改变。 <br> 皇帝请安完毕,就开始早读。早读内容是前朝历代皇帝的《圣训》和《实录》。所谓《圣训》,是前朝皇帝告诫臣下的诏令、言辞语录,《实录》是历代皇帝统治时期治国的编年大事记。 <br> <br><br> 雍正皇帝曾经说过:清圣祖康熙60余年的治国方略,是后代千秋万世都要学的,所以我就让人以圣祖的《实录》为经,《圣训》为纬,按编年和分类两种格式把这些治国方略编纂起来。 <br> 清代皇帝用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学习先祖的圣训,无论严冬酷暑,从不间断。经过长年累月地学习和领会之后,他们再调整、制定出自己的统治策略。 <br> <br> 早上七点到九点半是皇帝吃早饭的时间。皇帝吃饭称“传膳”、“进膳”或“用膳”。清代皇室沿袭东北满族的饮食习惯, 一天早晚两次正餐,就是早膳和晚膳。早膳在上午八九点时进行,晚膳在下午一点到两点进行,夏秋两季则要早一个小时。两次正餐后,各加一顿小吃。如果临时需要吃什么,就随时传人送过来。 <br> 按照清宫的饮膳制度--也就是膳食制度,皇帝饮食有日常膳和各种宴会之分,日常膳是由御膳房负责,各种宴会由光禄寺和礼部精膳清吏司、宫内的御茶膳房共同承办。皇帝的御茶膳房下面设官员、厨师杂工370人,御茶房和清茶房有120多人,两处还有太监一百五、六十人。 <br> 御膳的食谱每天由内务府大臣划定,每月集成一册。所以,在清宫档案里留下了大量的膳单和《膳底档》等丰富的资料。在做御膳时,内务府大臣还要负责监督,每道菜的配料都有规定,不许任意增减更换;膳食主次有别,不能影响主料的原味。 <br> <br> 皇帝平时吃饭的地点,大多在寝宫和办事场所。传膳时,由御膳房太监负责把三张膳桌拼在一起,铺上桌单,手捧红色漆盒的太监们排着队进来,将各种菜肴、饭点、汤羹等迅速端上饭桌。 <br> 皇帝就坐后,传膳太监先查看每道饭菜中的试毒牌变色不变色,再亲口尝尝,然后皇帝才开始吃。试毒牌是一种银制的半寸宽三寸长的小牌子,古人认为如果饭里有毒,牌子是会变色的。 <br> 如果没有旨意,任何人都不能和皇帝一起吃饭。皇帝吃的饭菜,一般是主菜八品、小菜四品,再加火锅、粥、汤等。 <br> <br> 除了平时的御膳,过年、过节皇帝还要举办宴会。在乾清宫举行的内廷宴是清代皇帝与他的家眷、亲王、皇子等举行的团圆家宴。皇帝为其他少数民族首领或地方大员举办的宴会,叫外朝宴,主要是礼仪性的,地点多在保和殿。此外,还有千叟宴等宴会。 <br> 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是皇帝上朝理政、办理公务的时间。皇帝处理政务一般分为日常的和特殊的两种。一年一度的批准死刑、接见外国使臣等,是属于日常的政务;重要的典礼像登极大典、大朝会、皇帝生日、皇帝大婚等都属于特殊的政务。 <br> 我们先看看皇帝如何处理日常政务。 <br> <br> 皇帝在吃早饭时,太监会把请求召见的王公大臣们的牌子递上来,叫做“膳牌”,由皇帝决定饭后召见谁。饭后,皇帝开始批阅大臣奏章、召见大臣议事。有时召见一个人、有时几个人。多的时候,一天要召见四五起,每天召见的次数也不等。 <br> 皇帝在召见大臣的时候,要询问各方面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下发谕旨。清代虽然设有许多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机构,例如议政处、内阁、军机处等,但这些机构并没有决定权,朝中政事都由皇帝一人说了算。 <br> 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都勤于理政,朱批谕旨不用别人代笔。雍正皇帝批一个折子动辄数十字甚至数百字,乾隆对臣下奏折也是“详细览阅,不遗一字”。勤政的皇帝,常常会批阅奏折一直到深夜。 <br> <br> 皇帝处理政务的另一种方式是御门听政。这有些像我们在影视剧中看到的上朝。清朝初期规定,皇帝逢五视朝,政务繁忙的顺治、康熙皇帝几乎是每天听政。御门听政的时间多在黎明,许多重大决策,如康熙十二年讨伐吴三桂叛乱的决策;康熙二十四年、二十五年的反击沙俄侵略中国的雅克萨战役决策等等,都是在御门听政时做出的。 <br> 自嘉庆以后,皇帝渐渐懒惰,很少勤政。咸丰之后,御门听政便废弃了。同治、光绪两朝,皇帝都是幼年继位,皇太后垂帘听政,处理政务便变成另一种方式了。 <br> 清代晚期共有三次垂帘听政:第一次是同治元年到同治十二年二月同治大婚亲政为止,计十一年零两个月。 <br> 第二次是同治皇帝病逝,慈禧指定同治皇帝的堂弟载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04
皇帝的一天(下) <br><br> <br><br> <br> 每天上午11点到下午2点30分,是皇帝休息吃晚饭时间,根据《国朝宫室》记载,每天下午皇帝一般在一两点时吃晚饭,然后批阅各部和地方大员的奏章,接着就开始学习。 <br> 在下午2点30分到5点这段时间里面,皇帝除了办公以外,主要是看书学习、吟诗作画,或者是由妃嫔陪同看戏、听音乐等等其他娱乐活动。 <br> <br> 清代皇室非常重视皇子的教育。他们从六岁起开始读书,由皇帝亲定学识渊博的翰林、大学士担任师傅,学习四书五经、史记、汉书诗赋、满蒙汉三种文字及弓箭骑射。每天学习从不间断。幼年即位的皇帝更是要受到精心的栽培和严格的训练。 <br> 顺治和康熙皇帝从小就勤于攻读汉文书籍。康熙八岁登基时,学的是明代宫廷遗留的经书、诗文。乾隆十一岁在上书房读书,嘉庆、道光两朝还有尚书房。到了咸丰时代,因为他的儿子载淳没有入学就做了小皇帝,起初在弘德殿读书,后到毓庆宫系统学习。光绪、宣统也都是入学前即位,他们都在毓庆宫学习。 <br> <br> 皇帝亲政后,除了处理朝政、批阅奏章、还要继续学习,学习的内容主要是经史、诗文书画兼有天文、数学、音乐、医药、物理等一些自然科学内容。康熙皇帝从小读书必会读到半夜,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而且注重学习天文地理、数学、医学等自然科学。 <br> 康熙皇帝任用学有专长的西方传教士徐日升、张诚、白晋等人为老师,轮流到养心殿、弘德殿给他授课。 <br> <br> 清朝前期的几位皇帝,比较勤奋刻苦,所以学习颇有成效,都具备很深的汉文化修养。 <br> 顺治皇帝能书善画,曾画《牧牛图》赐给国史院大学士,乾清宫的“正大光明”匾就是他亲手书写的。雍正、乾隆皇帝都写得一手好书法,所谓“康乾盛世”,和这几位皇帝具备较高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 <br> <br> 皇帝在每天办公和学习之余,也安排娱乐活动。清宫中的娱乐活动内容有琴棋书画、花鸟鱼虫、欣赏文物古玩、放风筝等等。由于每位皇帝的爱好不同,娱乐内容也不尽相同。 <br> 康熙喜爱音乐、研究乐律,还学习外国音乐。乾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喜欢收藏文物、品鉴古董。清代皇帝最普遍的娱乐活动是看戏,清宫内曾经建造了许多戏台,至今保留完好的有“畅音阁”大戏台、御花园漱芳斋院内戏台、长春宫院内戏台以及倦勤斋小戏台、漱芳斋小戏台等。 <br> <br> 在清代,宫廷戏班主要是由太监组成的,负责和有关演出事务的清宫演戏机构那个名称,各个时代,都有不同的叫法。顺治时期它叫教坊司,到了雍正时候就改为和声署,乾隆时期叫南府,后来到道光七年,道光皇帝就把“南府”改成称为“升平署”。乾隆皇帝既喜欢看戏,也喜欢研究戏剧音乐。清朝晚期的光绪溥仪也喜爱看京剧,特别是慈禧太后,那可算得上超级戏迷了。那时候除了她喜欢看宫廷演戏外,到光绪三十年以后,她还经常请民间戏班进宫演出,而且主要是看当时民间戏班的名角到宫廷演戏。 <br> 晚上七点到九点皇帝要祀拜神灵,然后上床睡觉。 <br> <br> 撒满教是满族信奉的原始宗教。在入关前,努尔哈赤就设堂子、立神竿定期祭神,入关后,顺治皇帝订立了早、晚祭神的制度。早晨祭释迦牟尼,关圣帝神位,晚上祭蒙古神,满族爱新觉罗氏的创始女神等神位,另外还有日祭、月祭、春秋大祭等等。 <br> 清代尊崇黄教,但也不排斥其他的传统宗教。为此,清宫中有专门供奉佛、道的场所四十余座,分布于宫中各处。 <br> <br> 皇帝每天早晚进佛堂烧香,每月初一还要读佛经,并到各殿神佛前拈香。在内庭各主要宫殿里设有佛像、佛龛,皇帝们不仅信佛,拜佛,而且雍正、乾隆等皇帝对佛学都有很深的造诣,写下了许多佛学体会的文章。 <br> 祭祀在清代皇帝来说是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清朝的国家大事。祭祀是包括祭天祭地、祭日祭月、祭坛祭神和祭祖等活动,一年达80多次。按规格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样。 <br> <br> 清朝初年规定:祭祀天、地、祈谷、太庙、社稷为大祀,其中的祭祀天地、太庙和社稷,皇帝要亲自参加,全年约十余次。皇帝如果不能参加大祀,也可以让他所器重的皇子或亲王代祭。所以人们往往从皇帝选谁来代祭、判断此人是否为皇帝所依重。 <br> 祭拜活动完毕以后,皇帝稍微休息后就回寝宫就寝。那么皇帝住在哪里呢? <br> <br> 人们可能关心的是皇帝上床后的另一件大事:皇帝的性生活。皇后及其妃嫔、贵人们住东西六宫,常在、答应没有自己的住房,跟着妃嫔居住。 <br> 清朝入关以后,仍沿用明朝的规定,乾清宫西暖阁为皇帝的寝宫。但是清朝皇帝住到乾清宫的只有两个,顺治和康熙,雍正以后各代皇帝,都住在养心殿后殿。皇帝的皇后和嫔妃们就分别住在东西六宫。 <br> 按照皇室家规,幼年即位的皇帝年满十五岁,就到了成婚年龄,大婚典礼后,新婚夫妻在坤宁宫东暖阁洞房同住三天,然后各回自己的寝宫。例如清代晚期的光绪皇帝大婚后,皇帝住在养心殿后寝宫,皇后隆裕住在东西六宫的钟粹宫。 <br> <br> 按照规矩平时皇帝不能到妃嫔宫里过夜,皇帝如果想要哪位妃嫔来陪他睡觉,只能把她们召到皇帝的寝宫里来,叫做“召幸”。当晚召幸谁,由皇帝在晚膳的时候翻“牌”决定。因“牌”的顶端涂有绿色,所以也叫“绿头牌”。 <br> 清宫中的绿头牌除了召幸妃子,还有其他多种用途。 <br> <br> 被召幸的嫔妃,当晚不再回到自己的寝宫,但也不能整夜住在皇帝寝宫,所以就在寝宫的附近,设有临时住处。如养心殿后寝宫东、西侧的体顺堂、燕喜堂及其东西围房,都是妃嫔暂住的地方。 <br> 除日常生活和处理政务以外,清代皇帝还要主持一些特殊的大型活动,如万寿、大婚、丧葬以及外出巡视等等。 <br> 皇帝的生日称作万寿节,每逢万寿都有祝寿活动。清代万寿节最隆重的是皇帝的旬寿,即满十年的生日,如康熙六十岁生日、乾隆七十岁生日、八十岁生日及嘉庆五十岁生日,都有隆重的旬寿庆典。 <br> <br> 清朝皇帝与以往历代皇帝相比,他们的生活空间大得多,如康熙皇帝曾三次亲征葛尔丹,多次赴五台山、东巡、南巡;乾隆皇帝曾六下江南,遍游苏杭胜景。 <br> 为了不忘满洲尚武精神,康熙、乾隆皇帝几乎年年都举行木兰秋狝的狩猎活动,同时召见蒙古王公。但是到了清朝后期,出巡和围猎活动基本上就停止了。 <br> 从同治以后,皇帝基本上就不出远门了。光绪皇帝在戊戌维新失败后则更是失去了人身自由。 <br> <br> 1908年溥仪继承帝位时只有三岁,三年之后——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1924年冯玉祥将逊帝溥仪赶出了紫禁城——中国的皇帝生活,从此永远结束了。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07
慈禧生何处 <br><br> <br> 清朝道光15年十月初十,在满洲镶蓝旗一位八品官员的家里,出生了一名女婴。 <br> 她就是清朝入关后第7位皇帝咸丰的贵妃,第8位皇帝同治的生母,慈禧太后。 <br> 历史对她出生留下的这段空白,给后世想了解她的人带来了许多遗憾和困惑。从清末到今天,围绕她的家世和生平,有种种传说,对她的出生地问题,更是众说纷纭。屈指数来,竟有6种说法: <br> <br> 安徽芜湖说;山西绥远说;甘肃兰州说;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北京说。 <br> 首先是安徽芜湖说。这个说法的根据是:慈禧的父亲惠征,曾做过清朝安徽宁池太广道的道员,所以慈禧“生长南中”,善于演唱南方的小曲,并且由此而得到咸丰皇帝的宠幸。 <br> 事实上,从清宫档案的《上谕档》中,我们查到了惠征当安徽道员的日期。那是在咸丰二年二月,正式上任是当年七月,这个时候,慈禧已经入宫,被封为兰贵人。 <br> <br> 在北方塞外的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有条街叫落凤街。人们传说慈禧的父亲惠征,当年曾任山西归绥道道员,就住在归化城,也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慈禧就出生落凤街。 <br> 然而,在清宫档案里,道光29年的“上谕档”清楚地记载着:任命惠征为山西归绥道道员的时间是道光29年闰4月。惠征走马上任是7月,这时的慈禧,已经15岁,正在等待宫中挑选秀女。所以她怎么也不可能生在归化城。 <br> 不过,和清朝多数官员一样,惠征去归化上任时是带着家眷的,所以慈禧的确在归化城住过3年,如果说呼市是她第二故乡,也不为过。而且慈禧的外祖父惠显,从道光11年至17年,在归化当过副都统,慈禧和归化城多少有点关联。 <br> 甘肃兰州说的说法是,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曾任过甘肃布政使衙门的笔帖式,就住在兰州八旗会馆以南的马坊门,也就是今天的永昌路179号院,慈禧就出生在这个院落里。 <br> <br> 这种说法将慈禧的出生地说得比较详细具体,并且惠征也的确曾长期担任过笔帖式的职务。但有的学者考查了明朝档案中的《满文八旗文职官员俸银册》和《汉文官员京察册》发现,惠征任笔帖式的时间,都是在京城的各衙门,这期间,他没离开过北京,更没去过甘肃,所以慈禧生于兰州说,轻而易举地就被击破了。 <br> 安徽说、绥远说和兰州说,都因漏洞太多,已逐渐被史学界否认。而后三种说法,即浙江乍浦说、山西长治说和北京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对慈禧研究的深入,却越争论越激烈。 <br> 1993年8月22日,《人民日报》在一处不起眼的地方,曾经刊登了一篇不足300字的报道:“史界新发现,慈禧生于浙江乍浦”。 <br> <br> 在这篇报道中明确指出,慈禧太后的父亲惠征,在清道光15年至18年间,曾经在浙江乍浦担任过正六品武官骁骑校,而慈禧也正是在这一时间出生,所以她的出生地,这篇报到就认为应该“是浙江平湖市乍浦城内的满洲旗下营”。 <br> 但是,有些细心的学者,仍然从中发现了疏漏:根据清政府对官员的考核档案,道光14年官员考核时,惠征被定为吏部二等笔帖式;道光19年,定的是吏部八品笔帖式。如果按“乍浦说”的说法,惠征在这几年之间在乍浦当过骁骑校的话,他从一个京城二等文官,忽然连升几级成为正六品武官,不合常理;再由正六品官,无缘无故一下又降回八品官,更讲不通。 <br> 最新奇、最独特的说法,要算是“山西长治说”了,这种说法又称为潞安说。因为当今的长治,就是清代的潞安府。 这种说法认为,慈禧压根就不是满洲人,她的生身父亲也不是惠征。 <br> <br> 慈禧她小的时候,就生在这个院里头,王培英是慈禧的第五代侄孙,这个家谱是从乾隆五十九年一直写到他这一代。这就是慈禧太后,她在哪个位置呢?在这个位置。慈禧太后的第一个名字就叫王小慊,这份家谱需要说明的就是它不是原家谱,这个家谱是后来重抄的。这就是慈禧给他们家里头写的信。就是给宋六则的老爷写的信,这上头是这样子的,这个“姓宋入宫门”,她肯定是说我本来姓宋,后来就进了宫啦,这个“一回相见一”就是说上一回相见一面,这表明他们之间见过面,“宫二十年”就是入宫二十年啊,这一定是慈禧给宋家写的信。 <br> 长治说把这些作为铁证,说明慈禧原本是长治县西坡村王增昌的女儿,名叫王小慊,4岁时,因家道贫寒,她被卖给上秦村宋四元家,改名龄娥。到了11岁上,宋家又遭灾难,因而她被转卖给潞安府知府惠征做丫头。有一次,惠征夫人富察氏发现龄娥两脚各长一个瘊子,认为她有福相,就收她做女儿,改姓叶赫那拉,名字叫玉兰,后来她被选入宫成了日后的兰贵妃。 <br> 与这个传说相呼应的还有物证:在上秦村,至今保存着一处“娘娘院”,被认为是慈禧入宫前住过的院落;王氏家谱上更明确写着“王小慊后来成为慈禧太后”的话;而在西坡村外羊头山山脚下,甚至还有慈禧生母的坟;在宋家的炕上,又刨出了慈禧给宋家的家信,等等。 <br> <br> 为此,宋四元家的后人,自称是慈禧四代、五代侄孙女的宋双花、宋六则等曾联名写信,要求政府调查澄清,长治地方的男女老少,众口一词,纷纷画押证明:慈禧是长治人。长治市还为此专门成立慈禧童年研究会。 <br> 山西长治说,从人证到物证,纷纷扬扬,似乎证据最确凿,但在史学界,争议也最激烈。 <br> 一说法太富于传奇色彩了,那么物证里也有许多地方是失实的。 <br> <br> 最后一种说法,是北京说。在《清代宫廷史》这本书中是这样记载的: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在一个满洲官僚世族之家,是属于满洲镶蓝旗。 <br> 另一本书《垂暮帝国的老佛爷》说的更明确:慈禧诞生在“北京的一家并不豪华的王府院内。”她的祖先居住在叶赫,故称叶赫那拉氏,属于叶赫那拉家族。 <br> 在《清史稿》、《清代全史》等清史专著中,虽然具体说法不十分相同,但都基本肯定她是生在北京,确认慈禧是满洲叶赫那拉家族惠征的女儿。 <br> <br> 近几年,持北京说的学者,又从清宫档案中,为这一说法找到了新的佐证: <br> 这是清朝皇帝挑选秀女的名单,在档案中称为“排单”。其中有咸丰5年挑选秀女时,慈禧的亲妹妹的记录。她这位亲妹妹日后成了醇亲王的福晋、光绪皇帝的生母。还有光绪11年选秀女时,慈禧的叔伯妹妹的记录。 <br> 在这些排单上,都清楚记载着:慈禧属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父亲名叫惠征,最高官职做到五品道员。慈禧的祖父名叫景瑞,最高做到刑部郎中,在道光27年时,因为没能按时退赔父亲吉郎阿在户部任职时的银两亏空,被革职。慈禧就出生在这样一个世代官宦之家。 <br> 慈禧的父亲惠征的官场经历说明,道光29年之前,他不具备充任道府的资格。因为按照清朝官制,道员或知府,起码是五品以上官员。而二等以上的笔贴式,一般才只是八品官。到了道光19年,惠征也才只是一个八品的笔贴式,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当知府。按京官三年一考核的制度,11年直至29年之间,除了15年至18年有3年“空档”,没有记录,惠征都在北京。经考证,这期间惠征也没去过浙江乍浦;所以完全可以推断:道光15年慈禧出生时,惠征正在北京任笔帖式一职。 <br> <br> 这个时候,慈禧的祖父景瑞,也正在刑部当郎中,也就是说,也在北京。 <br> 当时只有慈禧的外祖父惠显,在山西归化城当副都统。如果慈禧没有出生在北京的话,只有一种可能,她的母亲从北京跑回娘家生的孩子。但归化离京城较远,以当时的交通条件,慈禧的母亲跑到那儿去生孩子可能性不大,所以可以断定:慈禧的出生地就是北京。 <br> 可是偌大的北京城,慈禧又是生在何门何院呢?这是北京说尚未能做出具体解答的惟一遗憾。目前,只能参照慈禧亲妹妹参加选秀女时的材料认定:咸丰5年之前,慈禧的娘家“住西四牌楼辟才胡同”,所以,这里该是慈禧太后的出生地。 <br> 经过百年巨变,如今这里已找不到幼年慈禧生活的影子了。<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09
慈禧西逃 <br><br> <br><br>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进行侵略和掠夺。在西方列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入侵下,大批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失去了传统的谋生手段,无奈而绝望。他们设坛习拳,反对外国教会和外来事物,很快发展为中国近代史上一场规模浩大的义和团反帝运动。 <br> 义和团运动严重的威胁到了西方列强的在华利益,帝国主义他们借口清政府“排外”,他们的安全受到了威胁,于是在光绪二十六年,由英、美、俄、法、德、意、日、奥八国,以“保护各国公使馆”为名,就组成了八国联军,发动了进一步地瓜分中国的侵略战争。 <br> 光绪二十六年六月十八日(7月14日)八国联军侵占天津,一路烧杀掠抢。七月十九日(8月13日),八国联军向北京发起攻击,轰隆隆的炮声震撼了紫禁城。 <br> <br> 七月二十一日凌晨,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的枪炮声中,慈禧为了保全性命,置国家危难于不顾,带着光绪皇帝、皇后、瑾妃、大阿哥溥隽等换了便装,分乘三辆马车,仓惶离开紫禁城,开始了一年零四个月的逃亡生活。 <br> 这支仓惶的皇室队伍,由马玉昆率领1000余名护驾官兵以及神机营、虎枪营部分官兵保驾,经南口、居庸关、怀来县、宣化府、阳高县、大同府、代州、忻州,于八月十七日到达山西太原。 <br> 刚开始西行逃难的时候,路上到处是溃散的官兵,老百姓也是流离失所,慈禧一行根本无人接应。当时出北京走得急,所有的御用被服和食物都没准备好。慈禧和光绪晚上只能睡在土炕上,既无被褥,又没有更换的衣服,更谈不上享用美味御膳了。 <br> <br> 慈禧一行跑到了北京西北的怀来县。当时的知县吴永出城迎驾,并且进奉衣食,慈禧的情况就开始稍有好转了。他们又跑到宣化,宣化离京城远,也听不到八国联军的枪炮声了,慈禧这才想起自己跑出来以后,还有很多后事没有料理。因此,她连着发了几道上谕,以便于对于一些遗留的问题,进行处理。命令庆亲王奕劻火速回京和李鸿章一起与各国交涉议和。 <br> 慈禧最初是企图利用义和团血肉之躯,来阻挡八国联军的进攻,后来,又反手要用义和团民众作“牺牲”,来向列强进贡了。光绪二十六年八月二十一日她在太原发出上谕:此次祸乱是因义和团拳匪而起,命令直隶的各路军队,凡有拳民聚集的地方,都要勒令缴械,立即遣散,如敢有违抗的就要痛加镇压。 <br> 慈禧一行人马继续的还往西逃,各处护驾的那些人员,也陆陆续续的都赶到了;朝廷除了有一部分官员留在北京和西方列强议和以外,其余官员都纷纷的接踵而至。 <br> <br> 慈禧规定:亲王、郡王每天发给银子60两,贝勒、贝子每天30两,皇亲贵族人等每天15两,二品以上大员每天7两,三品以下官员每天5两、3两、2两不等。 <br> 为了笼络人心,慈禧还巧立名目,大肆赏赐随行官员和宫中太监。 <br> 慈禧原打算落脚太原,但是正赶上山西大旱,供给困难,又听说德法联军要进入山西,他们就决定转往陕西西安。闰八月八日,慈禧继续西逃,不过这段行程已经没有当初离开北京时的慌乱和狼狈,随行人员和官兵都大有增加,大小官员更是尽心尽力,沿途官兵肃立护卫。慈禧的大队人马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初四日到达西安。 <br> <br> 慈禧刚到西安时首先选择了抚台南院居住,后来嫌地方太小不够用,又搬到北院,作为自己和光绪皇帝的行宫。 <br> 慈禧到了西安,没有多久,马车换成了八抬大轿,护驾官兵也用上了当年乾隆皇帝出巡时使用过的仪仗,又赶制龙旗24面,以壮声色。 <br> 慈禧每天吃饭,仍分荤局、素局、饭局、茶局、点心局等。每局设管事太监一人,厨师十来个,统一由总管大臣荣禄管理。 <br> 为了保障“老佛爷”能喝到新鲜牛奶,专门在西安行宫饲养了6头奶牛。就这样,每天花掉200多两银子,慈禧还说是“俭省多了”。 <br> <br> 在这样兵荒马乱的日子里,慈禧还要举办祝寿活动。因为宫中的龙袍,龙褂没带来,她便命令两江总督刘坤一负责在江苏紧急缝制龙袍、龙褂然后运到西安,还从南方各省调运来大批绫罗绸缎,征调许多裁缝去赶制各式衣服。 <br> 为了保障大队人马的开销,早在离京的第五天,即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六日,慈禧就以光绪皇帝的名义降下一道谕旨。谕旨说:朕暂时去太原,一切开支都事关重要。所有各部各省该缴纳的关饷钱粮,全部改运到朕所在的地方,不得延误。这道谕旨下达以后,各地官员便纷纷将应上缴北京的关饷钱粮转运到太原和西安。 <br> 根据档案文献的不完全的记载,截止到光绪二十七年二月,全国各省运往西安的银两就达500万两,粮食近100万石。 <br> <br> 除此之外,当时具体负责筹集粮款的岑春煊等人,他们每到一地,都向地方官员大肆勒索摊派,多的时候达白银万两,少的时候也有七八千两。至于太监等人的敲诈勒索,更是司空见惯。地方官吏不堪负重,被逼自杀的事情也经常发生。 <br> 慈禧逃到西安后,虽然不再担心列强会直接威胁她的生命,但又害怕各国公使不会就此罢休,会把自己列为首犯加以制裁。她一方面不断通过电报与在京的奕劻、李鸿章取得联系,了解议和进展的情况,同时为了讨好列强,竟不断发布上谕,说什么这次中国变乱,事情来得仓促,以至于得罪了友邦,这并不是朝廷的意愿。对于罪魁祸首必定严加惩办,以绝祸根。 <br> 奕劻、李鸿章与列强的谈判,从光绪二十六年九月开始,到光绪二十七年七月结束,前后将近十个月。 <br> <br> 为了在谈判桌上取得更多的筹码,当时以德国为首的列强,就继续的向清政府施加军事压力。德国皇帝威廉二世,在送别德国远征军启航的仪式上声称:无需任何怜悯,决不留下任何俘虏,即使千年以后,令中国人都不敢小视德国人。 <br> 八国联军相继出兵,占领了北京周围的山海关、保定、五台山、张家口 ,并兵临娘子关、山东等地。列强们先后派出46支讨伐队,单独或与清政府共同剿杀义和团。所到之地,烧杀淫掠,恣意横行。 <br> 光绪二十六年十一月初一,经过英、美、俄、法、德、意、日、奥等11国驻京公使的反复磋商,最后一份包括12条条款的《议和大纲》终于确定下来。 <br> 当奕劻、李鸿章将《议和大纲》送到西安后,慈禧太后见列强并没有把她列为罪魁祸首,仍愿意保留她的地位时,不禁大喜过望,立即回电:所有条款,“立即照允”,并以光绪皇帝名义发布“罪已昭”,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尽力满足列强的要求。 <br> <br>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奕劻、李鸿章他们代表清政府和英、美、俄、法、德、意、日、奥、西班牙、比利时,还有荷兰一共是11国家的公使,在北京就正式的签订了《辛丑条约》。这个条约一共有12款,还有附件19个。 <br> 《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慈禧认定时局对她已经很有利,便于光绪二十七年八月二十四日(公元1901年10月6日),起驾回北京了。 <br> 慈禧回北京,可与逃出北京的狼狈光景大不相同了。从西安起程时,百姓挂起彩灯伏在地上欢送;回京的数万人马,按照京城的仪仗制式列队行进。后面跟着3000多辆车子。 <br> 这些车子里,装满了各地进贡的金银珠宝、绫罗绸缎、白银400多万两,还有许多古玩珍宝根本装不下。浩浩荡荡的回京人马犹如打了胜仗似的“凯旋”而归。 <br> 慈禧还在开封停留一个多月,大搞祝寿活动。 <br> <br> 到了直隶真定,也就是今天的河北正定府,慈禧决定改乘火车回京。为了她片刻的休息,车站搭起了彩棚三十多座。为了迎接慈禧回宫,京城地方官员倾城出动,将御道及有关建筑装饰一新。 <br> 光绪二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慈禧与光绪皇帝等人终于回到了北京。在沿途大街上,除了跪地迎接慈禧的清朝官兵,竟然还有许多看热闹的八国联军官兵,想必这些慈禧是看得到的。今后怎么对付洋人,成了“老佛爷”巨大的心病。 <br> 《辛丑条约》签订了,慈禧太后也的回到了北京,从此,中国进入了最为黑暗的岁月。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11
光绪之死 <br><br> <br><br> <br> 光绪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公元1908年11月14日)傍晚,38岁的光绪皇帝,躺在冰凉寂静的中南海瀛台涵元殿,满含悲愤离开了人间。 <br> 第二天下午,操纵晚清政权达半个世纪之久的慈禧太后,也死在中南海仪鸾殿内,终年74岁。 <br> 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的消息一传出,也就震惊了海内外。人们普遍地认为,年纪轻轻的光绪反而死在了74岁的慈禧的前面,而且只是差一天,这不是巧合,而是处心积虑的谋害。于是,光绪被人谋害致死的种种说法也就由此产生了。 <br> <br> 在晚清文人恽毓鼎的《崇陵传信录》和徐珂编著的《清稗类钞》中摘抄的清代笔记里认为,慈禧太后病危期间,惟恐自己死后,光绪重新执政,推翻她一手制造的种种冤案,于是令人下毒手将光绪害死。 <br> 在英国人濮兰德•白克好司的《慈禧外传》和德龄的《瀛台泣血记》等书中认为,清宫大太监李莲英等人,平日里仗着主子慈禧的权势,经常中伤和愚弄光绪。他们生怕慈禧死后光绪重新主政,会清算他们往日的罪孽,所以就先下手为强,在慈禧将死之前,先把光绪害死。 <br> 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一书中谈到,袁世凯在戊戌变法时辜负了光绪的信任,在关键时刻出卖了皇上。袁世凯担心一旦慈禧死去,光绪决不会轻饶他,所以就借进药的机会,暗中下毒,将光绪毒死。 <br> <br> 曾经是清宫御医的屈贵庭,在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逸经》第29期上发表一篇文章说,在光绪临死的前三天,他最后一次进宫为皇上看病,发现光绪本已逐渐好转的病情突然恶化,在床上乱滚,大叫肚子疼。没过几天,光绪便死了。这位御医认为,虽不能断定是谁害死了光绪,但却可以肯定光绪是被人暗中害死的。 <br> 由于这些种种传闻,光绪之死成为清末历史上的一大疑案。那么,光绪究竟是怎么死的呢?为了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对光绪病案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 <br> 这是光绪37岁时写的《病原》。他说:遗精已经将近二十年,前几年每月遗精十几次,近几年每月二三次,经常是无梦不举就自行遗泄,冬天较为严重。腰腿肩背经常感觉酸沉,稍遇风寒必定头疼,耳鸣现象也近十年。 <br> 光绪二十六年以后,光绪的病不断恶化,从未好转。从现代医学角度来分析,光绪已患有严重的神经官能症、关节炎和骨结核以及血液系统的疾病,这是导致光绪壮年夭亡的直接原因。 <br> <br> 光绪三十四年三月初九日,御医曹元恒在《脉案》中写到,皇上肝肾阴虚,脾阳不足,气血亏损,病势十分严重,在治疗上不论是寒凉药还是温燥药都不能用,处于无药可用的严重局面。 <br> 五月初十日,御医陈秉钧写的《脉案》上写有“调理多时,全无寸效”的话。七月十六日,江苏名医杜钟骏为皇帝看过病后说:“我此次进京,满以为能够治好皇上的病,博得微名。今天看来,徒劳无益。不求有功,只求不出差错。” <br> 拖到九月,光绪的病状更加复杂多变,脏腑功能已经全部失调,死亡只是早一天晚一天的事了。 <br> <br> 十月中旬,光绪的病情已经进入危急阶段,他出现肺炎症及心肺衰竭的临床症状。十月十七日,周景涛、吕用宾等三名御医会诊,一致认为光绪皇帝已是极度虚弱,元气大伤,已处于病危状态。并私下对朝臣说:“此病不出四日,必有危险。” <br> 十月十九日,光绪已出现胸闷气短,咳嗽不断,大便不通,清气不生,浊气下降,全身疲倦乏力的症状。 <br> 到二十日,光绪已经是眼皮微睁,流着口水的嘴角的轻轻颤抖。当天夜里,光绪开始进入弥留状态,肢体发冷,白眼上翻,牙关紧闭,神志昏迷。 <br> <br> 到了二十一日的中午,光绪的脉搏似有似无,眼睛直视,张嘴倒气。拖到傍晚,光绪怀着满腔的怨恨与世长辞了。 <br> 我们从光绪去世前八年的档案记录来看,可以认为:光绪帝从开始病重一直到他的临终,他的病状演变是属于一步步加剧地恶化,并没有特别的症状出现,既没有中毒或其他伤害性的迹象,也没有突然暴死的迹象,应该是属于正常病死。 <br> 光绪与慈禧虽然以“母子”相称,实际上他并不是慈禧亲生。 <br> <br> 光绪皇帝的父亲醇亲王奕譞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子,是咸丰皇帝的弟弟。他的母亲是叶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的妹妹。光绪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 <br> 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的深夜,同治皇帝因为患天花病突然去世。临终没有留下由谁来继位的遗命,而国家又不能一天没有君主。在第二天召开大政会议,讨论究竟由谁来继位,慈禧太后压制了其他一切意见,坚持由4岁的载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12
太监的命运 <br><br> <br><br> 在清朝,宫中太监多达上千,最多时有2800多人。这些太监除了少量的战争俘虏或年幼的宫刑罪犯外,大部分是从民间招募而来的。 <br> 当时直隶以及今天北京郊区的昌平、平谷、大兴、宛平等处都是出太监的地方。报名做太监的都是穷苦农民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为生活所迫,便将他们送入宫中。甚至一些已结婚生子的青年人,也净身做了太监。 <br> 据《大清会典》记载:清宫太监的招募工作通常由内务府下的会计司负责。会计司下设有两个牙行,具体负责太监的招募和“净身”手术的实施。 <br> <br> 《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有清宫老太监回忆说:光绪二十几年前,在北京有专门干这种“净身”营生的,著名的如:北长街会计司的“毕五”和地安门外方砖胡同的“小刀刘”。 <br> 准备当太监的孩子在做“净身”手术前,都要先签一个合同,表示自己是自愿接受手术的,出了生命危险完全由自己负全部责任。签完合同,这孩子就被送上了手术台。 <br> <br> 所谓的手术台,是一块四角都装着铁环的门板。孩子一躺上去,“净身师”把孩子的四肢牢牢的捆在铁环上,然后蒙上一块黑布,灌上一碗大麻汤做麻药,接着一盆凉水泼向孩子的下身,趁着孩子脑袋发懵、身子发麻,这时就下刀。 <br> 一些人付不起这手术费,就由家长自己动手。晚清的太监马德清在回忆当年自己亲生父亲给他“做手术”的经历的时候说,当时他被吓坏了,“疼得不知昏过去多少次。” <br> 太监们入宫以后,生活水平确实有了明显的改善与提高。入宫时,每人都能得到一笔安家费。入宫后,每月还可以按等级得到相应的“月薪”,按季领取一份“口粮”。 <br> <br> 清朝统治阶级看来,他们给予太监的待遇已经够高的了。鉴于明朝太监干预朝政的历史教训,他们不能容忍太监有任何干预国家政务的行为。开国之初,顺治皇帝福临,就将一块高134厘米的铁牌矗立在内宫交泰殿门前,上面刻着他颁布的严禁太监干预政事的一道敕谕。 <br> 宫中的太监只要触犯了这条祖宗家法,都会被处以极刑。如康熙初年的吴良辅,还有乾隆年间的高云从,都被砍掉了脑袋。 <br> 光绪二十二年甲午海战之后,储秀宫里的小太监寇连材年仅20岁,因忧患国事而冒死上书慈禧太后,随即就被以“犯法干政”和“越分擅奏外事”等罪名,押赴菜市口斩首。维新派领袖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一文中为寇连材立传,称赞他是“烈宦”,把他的名字归到维新志士的行列之中。 <br> <br> 据说,内务府慎刑司,就是清宫内部主管执法的部门,设有“气毙”之刑。这种刑法用七层棉纸沾水后,一层层将受刑犯人的口鼻耳封起来,使他窒息而死。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太后就用这个办法,将伺侯光绪皇帝及珍妃的数十名太监治死了。 <br> “气毙”之刑在清宫档案中没有记录,但戊戌变法后,宫中确有几名太监被“杖责”处死,也就是乱棍打死。 <br> 当然,因干政而遭到惩罚的毕竟是少数。对于大多数太监来说呀,防不胜防的是宫内多如牛毛的清规戒律,稍微一不留神,就有危险。 <br> <br> 按《宫中则例》规定:太监口角斗殴,打六十大板;点灯时不谨慎、夜里值班时打瞌睡、大声喧哗、损伤宫中陈设、私自外传宫内之事、不服上层太监管教等打四十大板;传小道消息、请假回来得太迟等打二十到三十大板。 <br> 乾隆四十九年六月,在瀛台当差的一个太监,因为母亲病重,告假三天。回家后,母亲病逝。办完丧事赶回宫中,晚了不到一天,但首领太监已上报作为逃跑处理,于是他被发到南苑在马棚里铡草三年。 <br> 把太监关起来为马铡草,是清朝统治者处罚太监的一个重要手段。瓮山也就是今天的颐和园万寿山,这个皇家御花园过去竟然也是关押太监的一个重要场所。 <br> <br> 从乾隆十二年的一份报告看:当时瓮山关押着十三名太监,其中带有九条锁链的达七人之多。瓮山并不是惩罚太监的惟一地方,在清朝的中后期,更多的太监被关在景山或南苑的吴甸。当时,所有被关在这些地方的太监,都是给马铡草。 <br> 在这种情况下,太监们的精神压力特别很大,每天战战兢兢,处处小心谨慎,但越是这样他们越容易出错。 <br> 嘉庆十三年保和殿的小太监用竹棍支窗户,随手将削竹棍的小刀忘在了床上。被发现后,以“持刀入宫”的罪名论罪,被判绞刑,后来从宽发落,处枷号一年。所谓枷号,就是在脖子上架上一副沉重的木枷,每天从早晨直到晚上,在室外站着,跪着,刮风下雨也照跪不误。 <br> 沉重的劳务、严厉的处罚,使许多下层太监一天天变得迟钝而麻木。再加上被阉割而带来的自卑心理以及四周人们的歧视,连他们自己也觉得实在算不得人。 <br> 乾隆时期,有个叫罗思贵的,为了养活家小,于21岁时净身入宫做了太监。乾隆十九年,他将妻子、儿子及老母接到了紫禁城外的西华门外居住。他的妻子忍受不了这种变异的生活,扔下了儿子及老母不辞而别回老家去了。其他同伴太监以此事嘲笑他,罗思贵受了刺激,便用小刀自杀,结果还没有死成。 <br> <br> 生活的平淡与无聊是对宫中太监的又一种折磨。晚清的太监魏子卿等人回忆说:“当班的时候没有多少事做,不当班的时候,除了服侍老爷也就是大太监也没什么事情做。在固定的圈子里走,也走腻了。” <br> 无聊、苦闷、压抑、自卑,这种种一切像无法挣脱的罗网,使得他们神情恍惚、性格怯懦,一天到晚疑神疑鬼。 <br> 太监呀心理变态的另一个方面,表现在他们的性格是畸形的了,具有双重性,平时唯唯诺诺,可是有时候又会突然的发作,走向另一个极端。 <br> <br> 在清宫,大太监欺负小太监是天经地义的。在《内务府奏案》中,就记载了这样的事:乾隆六年圆明园舍卫城太监金满贵与首领太监徐志在值班房中开玩笑,徐志忽然翻脸说金满贵无礼,金不服,徐便动手打金,事情闹大了,结果金满贵被罚往瓮山锄草,可徐志却一点事也没有。 <br> 上层太监对下层太监不但任意欺压,而且直接盘剥。乾隆中期,静宜园有个叫高朝凤的首领太监,因父亲去世,丧事办了20多天,其间往来吊丧亲友们所有的饭食费用,全部从属下太监中摊派。 <br> 大太监欺负小太监,小太监则欺负更弱的人,宫中的杂役们也是太监们欺负的对象。乾隆二十五年。圆明园西洋楼的领催就因不堪太监私刑殴打,忿而自杀。 <br> 乾隆22年,一个在宫里当和尚的太监于荣焕,在大街上公然的侮辱一个巡检,后来又大闹公堂,气焰十分嚣张。 <br> <br> 宫内太监酗酒、赌博、打架之风盛行。乾隆三十六年四月,圆明园中几个太监赌博,边赌边喝酒,后来因为输赢,借着酒劲争吵打斗,结果太监张进朝当场被另一个太监用随身的小刀捅死。乾隆四十八年的一个秋夜,在圆明园螺蛳楼北边水沟旁,两拨太监捞螃蟹时发生争吵,后来发展到打群架,太监张忠当场被打死。 <br> 当太监们对宫中的生活忍无可忍时,便开始逃跑。据统计,光绪二十六年正月至七月,逃跑太监多达233人。可悲的是:太监们的这种逃跑往往很盲目,逃出宫后,才发觉自己什么生活技能也没有,不能适应社会生活,加上自己生理上的显著特征,很容易被人识破。跑来跑去,只得又跑回宫中。他们最终发现,除了做太监,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生路。 <br> 一旦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便想到了自杀。在清代,太监自杀现象层出不穷。 <br> 也许只有从肉体上消灭自己,他们才能从精神上获得彻底解脱。 <br> 太监的命运是悲惨的,生前卑微屈辱,不被当人,死后被抬出宫,埋在城外,那些普通太监甚至连墓碑也没立一块。<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14
李莲英其人其事 <br><br> <br><br><br> 李莲英出生在清代的直隶省,也就是今天河北省的河间府。根据墓志铭的记载,他生于道光二十八年,9岁入宫。清宫档案也证明,他确实在咸丰七年,由郑亲王端华府上送进皇宫当的太监,但不是9岁,而是13岁。 <br> 李莲英入宫后的名字叫李进喜,他进宫14年的时候才由慈禧太后起名连英。他先后在奏事处和东路景仁宫当差,直到同治三年16岁时,才调到长春宫慈禧太后跟前。 <br> 此时,正值太监安得海被慈禧太后宠爱,红得发紫。后来,安得海因少年得志,过分张狂,终于以“违背祖制,擅离京师”的罪名,在同治八年被山东巡抚丁宝桢拿获,砍了脑袋。 <br> 这件事使李莲英得到了深刻的教训。他是一个十分聪明乖巧的人,很快就明白了应该如何摆正主子和奴才之间的关系。李莲英不仅学会了揣摸主子的脾气和爱好,能够千方百计地讨主子的欢喜,同时还能时时处处谨慎小心。正像墓志铭中说的那样:“事上以敬,事下以宽,如是有年,未尝稍懈。”。 <br> <br> 同治十三年的时候,年仅26岁的李莲英开始任储秀宫的掌案首领大太监。这个职务一般需要进宫服役30年才有资格担任,可是李莲英这时候进宫刚满17年。 <br> 光绪五年,李莲英出任储秀宫四品花翎总管。随着他的主子慈禧太后日益大权独揽,他的声望地位也一天天变得显赫起来。李莲英31岁时,已经可以和敬事房的大总管也就是清宫太监的总头目平起平坐了。 <br> 到了光绪二十年,46岁的李莲英被赏戴二品顶戴花翎。清朝的二品文官,级别大概相当于今天的副部长。对太监来说,二品顶戴只是一种荣誉的象征。虽然如此,李莲英还是在太监中创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先例。因为早在雍正时期,雍正皇帝规定太监的品级以四品为限,不能再高出这个等级。 <br> <br> 令人不解的是,李莲英虽然受尽了慈禧太后的恩遇宠爱,却始终未能离开慈禧太后的身边,当上清宫太监的总头目敬事房大总管。 <br> 在慈禧太后与李莲英之间,几十年所形成的主仆关系与感情非同一般。几十年来,慈禧身边的奴婢换了一茬又一茬,能善解人意的,除了早年被丁宝桢处死的安德海,恐怕就只有李莲英了。 <br> 在《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中,晚清宫廷太监刘兴桥这样描述李莲英与慈禧太后之间的感情:“每天三顿饭,早晚起居,他俩都互派太监或当面问候:‘进得好’ ‘吃得香?’在西苑、颐和园居住的时候,慈禧太后还经常来找李莲英:‘莲英啊!咱们遛弯去呀!’李莲英便出来陪她去玩。他俩走在前边,其余的人远远地随在后面。慈禧太后有时还把李莲英召到她的寝宫,谈些黄老长生之术,两人常常谈到深夜。” <br> 这是一段十分生动的记述,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李莲英这时候实际上成为晚年慈禧太后生活中一刻也不能离开的“伴”。 <br> 慈禧太后对李莲英的宠信与日俱增,引起了朝野的议论和不安。 <br> <br> 光绪十二年四月,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以北洋海军已经训练成军,奏请朝廷派大臣前来检阅。慈禧太后派总理海军衙门大臣醇亲王奕譞去北洋各海口巡阅。 <br> 奕譞是当时光绪皇帝载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16
秀女与后妃 <br><br><br><br> 沿着纵贯紫禁城的御道一直向北,穿过雄浑空阔的外朝大殿,通过了乾清门,就来到了皇帝的内廷。这里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大臣以及读书习字的地方,也是他和后妃们起居活动的场所。 <br> 乾清宫和坤宁宫是属于皇帝和皇后的,东西十二宫则是其他嫔妃的居所,它们星辰一般簇拥着象征天、地的乾清、坤宁两座宫殿。 <br> 清代的后妃制度是在明代后妃制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br> 到了康熙以后,后宫的位号就有了具体的规定:一共分了八个等级,其中皇后一名,皇贵妃一名,贵妃两名,妃四名、嫔六名,另外,地位比较低的贵人、常在、答应等不限人数。 <br> 清朝选秀女是从顺治皇帝开始的,从八旗女子中挑选出中意的少女作为内廷的后妃,顺治皇帝的这一作法从此代代相传,成为清宫的一个制度。 <br> <br> 八旗选秀女,每三年一次,由户部主持,选中的秀女就作为皇后、妃嫔的候选人,或者选配给王公贵族。包衣三旗秀女,每年挑选一次,由内务府主持。这些人中虽然也有一部分后来升为妃嫔,但绝大部分都成为后宫妃嫔的使女。 <br> 参选的秀女要成为清宫后妃,要想住进这金碧辉煌的宫殿,必须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考察和挑选。 <br> 首先,要严格审查她们属于哪个旗,年龄有多大。 <br> 因残疾而不能入选的,由族长层层上报到都统,也就是这个旗的旗长,说明原因,报户部上奏皇帝后,才可以免除应选,自行婚嫁。如果违犯了这一规矩,就要被追查治罪。 <br> 在选秀女之前,先由户部奏报皇帝,获得批准后,由八旗的各级基层长官,逐级将适龄女子的花名册呈报上来,到八旗都统衙门汇总。最后户部上报皇帝,由皇帝决定选阅日期。 <br> 各旗选送的秀女,要提前送到京城。在选秀女的前一天,她们乘坐的骡车由本旗的基层长官参领和领催排定次序。 <br> <br> 日落时骡车开始出发,入夜时分进入地安门,停在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的外面,等待宫门开启以后,选送的秀女,仍然按照上车前排好的次序下车,然后由宫中的太监领着她们进入顺贞门。 <br> 皇宫的御花园、体元殿、静怡轩等处都曾是选秀女的场所。选秀女时,通常是五六个秀女站成一排,由皇帝、太后亲临现场挑选。如果看中了谁,就留下她的名牌,叫做留牌子,没选上的将名牌丢弃,就叫撂牌子。 <br> 这是同治帝选阅秀女所用的绿头牌,这位名叫阿鲁忒氏的秀女,就是后来同治皇帝的皇后。 <br> 在现代人的想象中,秀女们一定是倾国倾城,一个比一个美貌娇艳。可是看到这几张清末应选秀女的照片时,人们难免要大失所望,实在看不出这些面孔漂亮在哪。 <br> 这是因为,清朝明确规定,八旗秀女接受选阅时,必须穿旗人服装,严禁穿时装。并且,按照中国的传统观念,万恶淫为首,“好色”是极不名誉也不道德的。所以,清朝统治者公开的两条选秀标准,一是品德,二是门第。 <br> 初被选中的里边还有绝大部分人要被淘汰,也就是所谓的撂牌子。 <br> <br> 然而,走的与留的,哪个是福,哪个是祸,实在很难说清楚。 <br> 清代从顺治皇帝到光绪皇帝九朝,选秀女80多次,按后来入葬陵寝的后妃统计,共214人。在这些后妃之中,乾隆皇帝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可算是一位幸运者。富察氏是乾隆在做皇子时的嫡福晋也就是正夫人,十年后,乾隆登极,她也当上了皇后。 <br> 乾隆十三年正月,富察氏跟随皇帝和皇太后东巡,前往山东曲阜祭孔,三月十一日,死在了返京途中的船上,年仅37岁。乾隆为此悲恸不已,连续九天,乾隆每天在皇后棺材前三次摆上供品,并用富察氏生前所希望的“孝贤”二字来作为她的谥号。 <br> 孝贤皇后的灵柩安放在裕陵地宫后的四年多,在这段时间里,乾隆皇帝共为她奠酒一百多次,并写下一篇情真意切的《述悲赋》:“悲莫悲兮生别离,失内佐兮孰予随?”意思是说:我是多么的悲痛啊,这样地生死离别,失去贤惠的内助,从今往后谁来陪伴我呢? <br> 像孝贤皇后这样的幸运者并不多,绝大多数的皇后、妃嫔是在孤独寂寞中度过一生。 <br> 这里,我们看到的是一种极为罕见的图,叫消寒图,以九个九笔的汉字组成,每一笔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九,从冬至开始,每天填一笔,九个字填满即出九,冬去春来又过了一年。长夜难眠,百无聊赖,填注这种“消寒图”就成为她们打发漫漫寒冬的消遣方式,日子过得这样了无生趣。 <br> <br> 即使得到了皇帝的宠幸,也难以持久。因为皇帝喜恶无常,从顺治皇帝开始,清宫里废后为妃、降妃为嫔的屡见不鲜。仅道光一朝,20位后妃,竟有10位受到了降级处分。 <br> 乾隆皇帝的第二个皇后乌拉那拉氏,在乾隆做皇子时就陪伴着他了。她不仅深得皇帝宠爱,而且颇受皇太后喜欢。然而,在乾隆三十年年初乾隆第四次下江南的途中,刚刚过了48岁生日的皇后,在杭州却突然从伴驾的行列中消失了。 <br> 据这份清宫档案记载,闰二月十八日,皇后在行宫吃早饭时还得到皇帝赏赐,到了晚饭时皇后却不见了踪影。 <br> 清宫的《上谕档》:“闰二月十八日,奉旨派额驸福隆安扈从皇后由水路先行回京。”是驸马福隆安由水路把她先送回京师的。至于为什么被遣送回京,野史里说是皇后劝阻皇帝不要出去寻欢作乐,因而惹恼了乾隆皇帝。这种说法可能出自想象,但皇后惹恼了皇帝是肯定的。 <br> 从此以后,乌拉那拉氏就被冷淡在一边。第二年,乾隆皇帝正在承德木兰围场打猎时,乌拉那拉氏终于在清冷的深宫中走完了49岁的人生之路。乾隆听到消息后,并没有停止打猎,他平静地打发那拉氏的儿子回京办理丧事,并发下一道谕旨:“丧仪……照皇贵妃例行。”也就是说,要降一个等级为乌拉那拉氏举行丧礼。 <br> <br> 对于秀女们来说,留了牌子不过是取得了一张进入皇宫的门票,如何博取皇帝的欢心则是她们一生的生活课题。 <br> 争得皇帝的宠幸已经很难了,何况宫廷的权利斗争既复杂又激烈,即使在皇帝那里得宠,也不能万事大吉。人们最熟悉珍妃的故事了,她不是深得光绪皇帝宠爱,被视为红颜知己吗?但是她却不讨慈禧太后的欢心,在八国联军进逼北京时,她被慈禧下令丢进了井里。慈禧专权,顺我者昌,逆我者亡,就连儿子、儿媳也不例外。 <br> 同治十一年,六岁继位的小皇帝同治已经长成17岁的翩翩少年,慈禧太后不得不放弃垂帘,把政权交给他的儿子同治。而在挑选谁为皇后的问题上,东太后、同治皇帝与慈禧太后出现了分歧:东太后看中了翰林院侍讲崇绮的女儿阿鲁忒氏。而慈禧太后则看中了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br> 由于同治皇帝也倾向于立阿鲁忒氏为后,慈禧太后败下阵来。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日,两宫太后颁布懿旨,选阿鲁忒氏为皇后,同时,封富察氏等三人为慧妃、瑜嫔、珣嫔。 <br> 可是,谁也没有料到,由此也埋下了慈禧与皇后关系紧张的祸根。再加上阿鲁忒氏生性不苟言笑,更令慈禧太后耿耿于怀。 <br> 在同治皇帝死后,阿鲁忒氏失去了最重要的保护伞,最终因不堪忍受慈禧太后的淫威,在同治皇帝死后不到一百天就被迫自尽了。 <br> <br> 死了的倒是一了百了,没死的呢? <br> 皇帝的后妃时而封,时而废,不断降,不断升,后来者虽然说不上一个比一个漂亮,却绝对是一个比一个年轻。当道光皇帝69岁驾崩时,他的妃嫔们大多正当年华。更不必说那些短命皇帝,如顺治活了24岁,同治活了19岁,他们的后妃们无疑都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br> 皇帝一死,后妃们就得“守节”,那些风华正茂的寡妇,只好从原来居住的地方,搬进专为皇帝遗孀安排的院落——慈宁宫、寿安宫和寿康宫,就是人们常说的紫禁城里的寡妇院。从此,秋雨梧桐,白云苍狗,这里的座座佛堂和袅袅轻烟,成了她们未来日子的主要内容。 <br> 后妃们的命运如此,贵为天子的皇帝也不见得都能得到美满婚姻。 <br> <br> 光绪皇帝的大婚典礼是清王朝的最后一次婚礼,尽管它的场面恢宏而热烈,但也是清代皇室婚姻中最为不幸的一场婚姻。 <br><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17
金榜题名 <br> <br><br> <br> “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金榜,是中国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制度中最高一级的考试,是殿试。金榜就是殿试成绩的排名榜。因为它是书写在黄纸上的,所以也称黄榜;又因为它是由皇帝亲自批准并盖有“皇帝之宝”大印的,所以,它还有第三个称号:皇榜。 <br> 这幅金榜是光绪二十年五月二十一日公布的,共350人,金榜全长21.6米,高0.89米。已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br> 中国封建社会奉行的是学而优则仕,书读好了就可以做官。而衡量一个人学识深浅的依据就是科举考试。 <br> 然而,那么多的读书人挤在科举这条路上,能有几个幸运儿?金榜的后面是无数莘莘学子艰难苦涩、悲悲喜喜的故事。 <br> 科举考试好像一架伸向云端的阶梯。从乡下考到省里,从省里考进北京,又从京城考进皇宫,过五关斩六将,一级一级往上爬。 <br> <br> 有了秀才身份,才可以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乡试。乡试又叫秋闱,都在秋天举行。试题由皇帝亲自确定,监考官也是皇帝从中央任命。乡试竞争十分激烈,一般是10到20个秀才中选取一名,考上了就称为举人。 <br> 做了举人,便有资格参加每三年一次的会试,也就是进京赶考。会试也叫春闱,都在春天举行。 <br> 会试考场设在北京顺天府贡院,共试三场,每场三天,连考九天,淘汰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通过了考试的人取得“贡士”称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士”。 <br> 中了“进士”,一般都是有官可做了。但是做的官大官小,是留在京城还是发往外地,最后取决于殿试的成绩。 <br> 殿试的地点最初在太和殿,乾隆以后都在保和殿。清朝初年,皇帝不仅亲自拟定试题,还亲自评判所有的殿试考卷,康熙以后,才改由阅卷大臣批阅,只有前十名的试卷进呈皇帝,御览。 <br> 一般情况,殿试的一甲取三名,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三甲加起来取一百多到近三百人不等。头甲和二甲前七名的次序都由皇帝钦定,然后读卷大臣集中在内阁,将其余二甲、三甲试卷成绩排定次序,开始填写金榜。金榜有大小两种,小金榜专门奏呈给皇帝御览。大金榜填写好后,要张贴于长安门外,以供人观赏确认。 <br> <br> 科举考试的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以八股文的固定格式来写作,评判文章的优劣依据的又是一整套刻板僵死的标准。 <br> 在清朝,朝廷里碌碌无为的昏官非常多,可社会上那些卓有建树、可以说是青史留名的人,有的人连举人都不是,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进过考场。 <br> 以《聊斋志异》一书蜚声中外文坛的蒲松龄,19岁开始童试,一直考到70岁,最终也没得到举人称号。 <br> 道光年间的名臣曾国藩,道光18年参加会试,虽然中了进士,殿试的成绩却名列三甲,属于末等,靠走后门才被选为翰林。以他后来的表现,至少算得上封建朝廷中最有才干和功绩的官员之一,远在许多状元、榜眼之上。这岂不是科举考试的自我讽刺。 <br> 科举制度不仅埋没人才,而且让千千万万的知识分子活活困死在考场内外,所谓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终生一事无成。 <br> 在清代,白发童生、寿星举人比比皆是,成了一道十分滑稽的风景。如康熙年间,江苏有个叫王式丹的,二十来岁就考中秀才,当他考中状元时已是59岁。 <br> <br><br> <br> 十年寒窗,青灯一盏,且不说长夜漫漫浸泡了多少凄清寂寞,那一场又一场噩梦般的考试也是够人消受的。 <br> 乡试、会试都是连续共考三场,每场一考就是三天,吃喝拉撒全在考棚中。棚中的案子白天用来写考卷,晚上翻过来就是床,连大小便都只能排在棚中的便桶里;考场四周岗哨如林,戒备森严,好似大敌当前。有钱人家尽量多带些增强体力与脑力的食品,如人参之类,贫寒人家就只能靠干粮来填饱肚子。康熙三十六年的状元李幡出身寒微,参加殿试时,考篮里仅放着36个馒头。高度紧张加疲惫,使许多人在中途就倒下被抬出了考场。 <br> 虽然如此,还是挡不住读书人义无反顾地奋勇向前。 <br>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激烈,一些考生做弊。清朝,对作弊考生处罚十分严厉,但是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而且其风气愈演愈烈,其手段五花八门。 <br>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件当年作弊的衣服,远看就像麻色花纹,细看里里外外用蝇头小字写满了答案。近年来还有不断发现,2003年2月,在苏州又发现的一本清代考生作弊的书,厚0.4厘米,只有半个巴掌大,但有9万字的考试内容,竟然一粒米能盖住六个字。 <br> 此外,出钱请人冒自己的名入场考试的现象也十分普遍。当时甚至出现了一个专门代人考试的行当,这种人当时就叫“枪手”。 <br> 场内作弊不断,场外运动繁忙。考生们常常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走后门、打关节,找同乡、拜老师,甚至行贿考官。 <br> <br> 清代的科场腐败,主要来自官员。如嘉庆六年刑部尚书张若廷帮助其亲戚夹带,嘉庆十六年湖南学政徐松,不但倒卖政府办的官学的名额,还将自己新编的教材高价强卖给学生。 <br> 咸丰八年,顺天乡试爆出丑闻,主考官大学士柏葰等收受考生的贿赂,结果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柏葰等主犯被处以死刑,其余90多名有关官员也受到相应的处罚。 <br> 如果说乡试考场上的做弊还有可能被查禁,那么殿试排名方面官方的暗箱操纵就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br> 殿试的阅卷大臣都是内阁部院的高级领导,由皇帝親自任命的,名义上是“公同阅定”,实际不过是一句空话。 <br> 张謇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但他当年得中状元,却是仗了上层人物一系列的幕后活动。 <br> 光绪二十年,张謇顺利通过了会试,但他的殿试成绩却不理想。当时的收卷官黄思永是他的朋友,他发现张的试卷上有一处空白,于是悄悄帮他补上了,还另外改了一处错误。 <br> <br> 试卷呈送阅卷大臣评定时,张謇的同乡翁同龢极力想提携张謇为状元。翁同龢依仗自己是光绪皇帝的老师,又疏通联合了另外几位阅卷大臣,一番周旋运作,终于将张謇拔为状元。 <br> 金榜前十名的最终拍板还是最高的统治者——皇帝。除了大臣的推荐,有时候皇帝也要搞平衡。 <br> 清朝进士,以江浙人为最多。二百多年间产生的114个状元中,江浙两省就占69名,占总数的60.53%。尤其是在乾隆六十年以前,江浙两省的状元63名,占总数的80.95%。所以乾隆二十六年,新科状元原本是江苏的赵翼,乾隆说江浙出的状元太多了,不足为奇。便授意将赵翼的第一名改成第三名,而让陕西的王杰当了状元。 <br> 更为荒唐的是,有时统治者因为迷信,重新决定金榜排名,有时即使金榜名次已定好了,还可能会因为一些细节差错而更改。 <br> 在清朝268年的时间里,一共举行过112次会试。名字荣登金榜的只有两三万人。 <br> <br> 时代进入到20世纪初,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就像是大清的国运一样,气数已尽。人们逐渐认清了它的本质,开始激烈的抨击它。其中最有名的,是龚自珍的那首诗:“九州风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br> 连光绪皇帝在一次阅完殿试的考卷后,也不禁长叹:“这样选拔人才,难怪所学非所用呀!” <br>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在朝野的一片呼声中,科举考试寿终正寝,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光绪皇帝颁下了“谕旨”:停止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已经永远成为了历史。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20
八旗子弟 <br><br> <br><br><br> 辽宁省新宾县,这里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的发祥之地,这里曾是八旗子弟茁壮成长的摇篮。 <br> 16世纪末,满族的前身女真各部落,为了称王争霸相互残杀,驻扎在辽东的明朝军队拉一派打一派,也卷入其中。正当此时,生长在苏子河畔建州女真部的努尔哈赤,凭借先辈们遗留给他的十三副铠甲,最终统一了女真各部。 <br> 随着势力扩大,人口增多,努尔哈赤在女真人集体狩猎方式的基础上,陆续创立了“八旗”制度,将所有投诚或征服的人口都编入八旗之中。 <br> 八旗的编制为:牛录、甲喇、固山,牛录最低,固山最高,固山,就是旗的意思,分别设佐领、参领、都统负责管理。 <br> “八旗”以旗帜的颜色命名,分别称为: 正黄旗、正白旗、正红旗、正蓝旗、镶黄旗、镶白旗、镶红旗和镶蓝旗。 <br> <br> 清太宗皇太极即位后,相继建立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又改女真族名为满洲。于是,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建立的八旗便成为“满洲八旗”。 <br> 所以人们通常所说的八旗,实际上包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总共有二十四旗。清朝初期的皇宫设计,就生动地体现了八旗制度的丰富内涵。 <br> 所以八旗子弟这一特殊的社会群体,是由不同民族兄弟共同组成的。在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内,除了满族、蒙古族和汉族外,还有其他民族的人。 <br> 不同民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在八旗制度下,他们都被称作“旗人”。不过据清代档案记载,满洲、蒙古、汉军八旗所属的旗人,由于民族不同待遇也不同。 <br> 三百年前,八旗子弟冲出那片狭窄的河谷平原,来到外面的广阔世界,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到清朝鼎盛时期,当时疆域,东自台湾及其所属钓鱼岛,西至巴尔喀什湖和葱岭,南起南海诸岛,北抵恰克图,东北到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br>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除了隶属于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的“旗人”外,还有被称为“民人”的汉族等50多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共同生活。这在中国几千年社会发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br> <br> 为这一空前“大一统”盛世的实现,八旗子弟进行了长期、艰苦的奋斗。鸦片战争以后,在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列强入侵的斗争中,众多八旗子弟也同仇敌忾,为国捐躯。 <br> 八旗子弟历来擅长“骑射”。清朝统治者以武功定天下以后,依然注重八旗子弟的骑射技艺,在八旗驻防之地一律设立“教场”,用以训练。甚至在皇宫紫禁城内,也开辟一片空地,修筑“箭亭”。皇帝经常在这里观看王公大臣、八旗官兵们弯弓射箭,奖优罚劣。 <br> 河北省围场县境内,山峦起伏,林海茫茫。这远离京师数百公里的塞外胜地,曾经是清代著名的“木兰围场”。 <br> 康熙、乾隆、嘉庆年间,八旗官兵除了日常训练,在京郊南苑、卢沟桥等地行围操练之外,几乎每年都浩浩荡荡,来“木兰围场”,狩猎习武。有时,一年举行两次。 <br> 八旗子弟不光是习武,也重视文化。入关以前,虽然战事频繁,戎马倥偬,但清太祖努尔哈赤坚持聘请教师教育他的儿子们。清太宗皇太极也曾下令,让贝勒、大臣等官员子弟读书。 <br> 入关伊始,八旗子弟既操练骑射技艺,又热衷于文化学习和艺术修养。雍正对八旗子弟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八旗子弟学文的要博览诗书,学得有用的学问,学武的要烂熟弓马,研究战略,成为保卫国家的人才。 <br> <br> 所以八旗的文教事业取得蓬勃发展,在八旗子弟最集中的北京,尤为典型。清代全国的最高学府国子监、紫禁城内的上书房和咸安宫官学、景山官学,都曾经接纳一批又一批八旗子弟,培养、造就了为数众多的国学人才。清朝大学士鄂尔泰、张廷玉等编纂的《八旗通志》中曾称赞说:学校里的八旗子弟们,形神儒雅俊秀,饱读诗书,在中华文化的熏陶中成长为国家的贤良人才。 <br> 三百年间,八旗子弟的许多文学作品享誉四海,成为全人类的宝贵精神财富。世界名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就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人物。词人纳兰性德也是八旗子弟中的佼佼者。他的词集《侧帽集》、《饮水词》问世后,一时间形成“家家争唱饮水词”的局面。 <br> 当然,曹雪芹和纳兰性德早已是名满天下了。除了他们,八旗子弟中还有一大批在音乐、绘画、书法以及科技等方面颇有造诣的人才。 <br> 比如:康熙第三子诚亲王允祉,精于历法、数学,奉命编辑了《律历渊源》、《古今图书集成》等典籍;康熙第十六子庄亲王允禄,精于数学、乐律,在乾隆年间管理乐部时,考定古乐,依据古籍《周礼》,铸造出博钟、特磬各十二口,逢朝廷大典时,用这种乐器来演奏。 <br> 乾隆第五子荣亲王永琪精通满文、蒙古文和汉语及天文、数学,又擅长书画,著有《焦桐謄稿》。他的儿子绵亿,擅长书画。 <br> 荣亲王永琪的孙子奕绘,擅长篆书,精于数学、天文,曾任钦天监监正,参与过纂修《御定历象考成后编》、《御定仪象考成》等典籍,并以30年的时间,写出了《割圆密率捷法》一书。 <br> <br> 还有满洲正白旗人唐岱,是清朝皇室的画师,他经历了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康熙称他为画坛“第一手”、“画状元”。他的精美之作,被编入《石渠宝笈》和《秘殿珠林》。 <br> 除了个人成就之外,八旗子弟在组织、参与整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等方面也有突出的贡献。 <br> 康熙皇帝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雄才大略和远见卓识的君主之一。康熙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在文化方面,他也颇有成就。他本人的作品主要有《御制诗集》、《御制文集》等。 <br> 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是他组织编修的《御制清文鉴》、《康熙字典》、《古今图书集成》、《古文渊鉴》、《全唐诗》、《皇舆全览图》等。 <br> 乾隆是一位颇有作为的君主。他在位60年,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在乾隆中前期,他勤政爱民,文治武功与日俱增,使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到了一个高峰。 <br> 乾隆也好写诗,而且他是诗写得最多的一位皇帝,有《御制诗集》和《御制文集》等作品,然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主持编修的《四库全书》,以及以《御制五体清文鉴》为代表的清文鉴系列辞书。 <br> <br> 八旗子弟的辉煌业绩永远彪炳史册,但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入关以后不思进取,只图享受,终于一步步走向腐败没落的结局,让人扼腕痛惜。 <br> 八旗的士兵,在入关以前,“出则为兵,入则为民,耕战二事,未尝偏废”,他们战时当兵,平时务农,生活虽不富裕,还能维持生计。但是随着统一战争的结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统治阶级铺张、奢侈的风气,悄然兴盛,并对八旗子弟产生了严重的腐蚀作用。 <br> 曾几何时,“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八旗劲旅渐趋腐败,作战能力大大削弱。康熙年间平定“三藩之乱”时,八旗兵军纪松懈,士兵丧失斗志。朝廷不得不依靠由汉人组成的绿营将士,经过长期作战,才将“三藩”平定下去 <br> 再往后,八旗官兵日益腐败。据史料中记载,他们玩乐器、穿锦衣、骑肥马,入班唱戏,请客喝酒,当官的连会也不开,班也不上,来上班的,也不干什么正事,不是谈笑取乐,就是唱戏。 <br> 到了清朝中期,很多八旗子弟穷困潦倒,靠预支饷米、典卖朝廷发给的土地、领取救济度日。八旗兵成为一支徒有其名、不能打仗的老爷兵。 <br> <br> 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政府财力枯竭,粮饷不能按时发放,加上贪官污吏层层克扣,使得普通旗人雪上加霜,生活艰难。 <br> 随着大清王朝的覆灭,八旗制度的崩溃,八旗子弟也同自己的“旗人”身份挥手告别。无论旗人曾有过怎样的辉煌与尊荣,或是怎样的萎靡与耻辱,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22
土尔扈特回归 <br><br> <br><br> 土尔扈特是我国蒙古族中一个古老的部落。早在明朝末年(公元1628年),土尔扈特人为了寻找新的生存环境,部族中的大部分人离开新疆塔尔巴哈台故土,越过哈萨克草原,渡过乌拉尔河,来到了当时尚未被沙皇俄国占领的伏尔加河下游、里海之滨。在这片人烟稀少的草原上,他们开拓家园,劳动生息,建立起游牧民族的封建政权土尔扈特汗国。 <br> 在以后的100多年里,土尔扈特人始终保持着与清朝政府的关系。 <br> 土尔扈特人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140多年,到了18世纪60年代,他们又决心返回故土,主要原因来自沙俄帝国的巨大压力,使他们再也无法生活下去。 <br> 首先是政治,土尔扈特的体制是汗王决定一切,在汗王的下头有个叫扎尔固的这么一个机构。俄国政府要改组扎尔固,并把它的权力上升到和汗王一样,在权力上,对汗王渥巴锡是一个严重的威胁。 <br> 从经济上,沙俄政府让大量的哥萨克移民向东扩展,不断缩小土尔扈特的游牧地,意味着土尔扈特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br> <br> 从文化方面来说,土尔扈特人全民信仰藏传佛教,沙俄政府迫使他们信仰东正教,这一条对土尔扈特人,在精神上绝对承受不了。 <br> 沙俄政府对土尔扈特人强制实行人质制度,目的就是控制土尔扈特人,一切听沙皇指挥,叫你向东,不能向西,叫你去打仗,你就得上前线。 <br> 18世纪,沙俄帝国竭力控制出海口。随着沙俄侵略势力不断扩大,战争越来越多,其中跟土耳其就打了很长时间。 <br> 俄国当时就征用土尔扈特的青壮年,作为俄国的军队跟土耳其打,那么这个战争中间,土尔扈特的人员伤亡也很大。而且这个战争打了21年,土尔扈特每次比如说去上10万人,几乎打仗回来就一、二万人,当时土尔扈特人说,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的话,土尔扈特就没有了。 <br>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土尔扈特强盛时期,他们的汗国与沙俄地位是平等的,沙俄强大以后,要求他们俯首称臣。综述以上几个方面的原因,在这样的形势下,土尔扈特人,如何决定自己的命运,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和选择。 <br> 在1767年,当时的土尔扈特在渥巴锡的领导下,开了一次小型的绝密的会议,在这个会议上就决定要东归故土。 <br> 土尔扈特人毕竟在伏尔加河流域生活了将近一个半世纪,那里的草原、牧场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撒下了他们的汗水。马上要放弃那块土地,说走就走,在老百姓中也不是所有的人,一下子都能想通的。 <br> 清朝乾隆三十五年秋(公元1770年),在伏尔加河下游草原的一个秘密地点,土尔扈特汗王渥巴锡第二次主持召开了绝密会议。会上,他们庄严宣誓,离开沙皇俄国,返回祖国去。 <br> 1771年1月4日,渥巴锡召集全体战士总动员,提出土尔扈特人如果不进行反抗,脱离沙皇俄国,就将沦为奴隶的种族,这次总动员,点燃了土尔扈特人心中奔向光明的火焰。 <br> 尽管渥巴锡等人力图对俄国人保密,消息还是泄露了。形势的急剧变化,迫使渥巴锡不得不提前行动。 <br> 他们本来计划携同左岸的一万余户同胞一道返回故土。不巧当年竟是暖冬,河水迟迟不结冰,左岸的人无法过河。只好临时决定,右岸的三万余户立即行动。 <br> 第二天凌晨,寒风凛冽。当阳光洒向大雪覆盖着的伏尔加草原时,伏尔加河右岸的三万三千多户的土尔扈特人出发了,离开了他们寄居将近一个半世纪的异乡,用他们的话说:到东方去、到太阳升起的地方去寻找新的生活。 <br> <br> 渥巴锡率领一万名土尔扈特战士断后。他带头点燃了自己的木制宫殿;刹那间,无数村落也燃起了熊熊烈火。这种破釜沉舟的悲壮之举,表现了土尔扈特人将一去不返,同沙俄彻底决裂的决心。 <br> 土尔扈特东归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圣彼得堡。沙皇俄国女皇叶卡德林娜二世认为,让整个部落从她的鼻尖下走出国境,这是沙皇罗曼诺夫家族的耻辱,她立即派出大批哥萨克骑兵,去追赶东去的土尔扈特人。同时采取措施,把留在伏尔加河左岸的一万余户土尔扈特人严格监控起来。 <br> 土尔扈特人的队伍,很快穿过了伏尔加河和乌拉尔河之间的草原。走在外侧的一支土尔扈特队伍,被哥萨克骑兵追上了。由于土尔扈特人是赶着牲畜前进的,来不及把散布在广阔原野上的队伍集中起来抵抗,九千名战士和乡亲壮烈牺牲。 <br> 东归队伍必经的一个险要山口,是奥琴峡谷。一支庞大的哥萨克骑兵抢先占据了这个山口。面对强敌,渥巴锡镇定指挥:他组织五队骆驼兵从正面发起进攻,后面派枪队包抄,将哥萨克军队几乎全歼,为牺牲的九千名同胞报了仇。 <br> 一路上除了残酷的战斗,土尔扈特人还不断遭到严寒和瘟疫的袭击。土尔扈特人由于战斗伤亡、疾病困扰、饥饿袭击,人口大量减员。有人对能否返回祖国丧失了信心。 <br> 在这最困难的时刻,渥巴锡及时召开会议,鼓舞士气,他说:我们宁死也不能回头! <br> <br> 土尔扈特人东归的消息,事前清政府一点也不知道。土尔扈特人无法和清政府沟通,更不可能得到清政府的任何援助。英勇的土尔扈特人,仍然只有再次抖擞精神,向着既定的目标一步步走去。 <br> 乾隆三十六年三月(公元1771年4月),定边左副将军车布登札布向朝廷奏报说俄方派人来通报土尔扈特举部东返。清政府才得知这一消息。 <br> 土尔扈特人归来的消息在清朝朝廷中引起了争论,是把他们挡回去,还是把他们接回来意见不一致。 <br> 最后清政府决定:第一,这件事如果俄国政府要出面交涉,要坚决挡回去;第二,土尔扈特人回来以后,一定要好好安置。 <br> 土尔扈特人浴血奋战,义无反顾。历时近半年,行程上万里。他们战胜了沙俄、哥萨克和哈萨克等军队不断的围追堵截,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困苦,承受了极大的民族牺牲。终于实现了东归壮举。 <br> 根据清宫档案《满文录副奏折》的记载,离开伏尔加草原的十七万土尔扈特人,经过一路的恶战,加上疾病和饥饿的困扰,“其至伊犁者,仅以半计”。就是说,约有八、九万人牺牲了生命。 <br> <br> 在五月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土尔扈特人终于到达了祖国西陲边境伊犁河畔。 <br> 当时任伊犁将军的伊勒图,派锡伯营总管伊昌阿等官员在伊犁河畔迎接刚刚抵达的渥巴锡、舍楞等人。 <br> 不久,渥巴锡随伊昌阿到伊犁会见参赞大臣舒赫德,舒赫德向渥巴锡转达了乾隆的旨意,让渥巴锡等人在秋高气爽时节前往避暑山庄面见乾隆皇帝,并转交了乾隆皇帝颁给渥巴锡、策伯克多尔济、舍楞的敕书。 <br> 乾隆的敕书是用满文和一种古老的蒙古文字托忒文写成的。 这份敕书充分表达了乾隆对土尔扈特人的赞扬与欢迎。不久,渥巴锡等十三人及其随从四十四人,在清朝官员的陪同下,自察哈尔旗来到避暑山庄。 <br> 这一年,恰好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举行盛大的法会。乾隆下令在普陀宗乘之庙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用来纪念这一重大的历史事件。 <br> 土尔扈特人,举部回归的壮举,深深感动了全国人民,各地纷纷捐献物品,供应土尔扈特人民。清政府也拨专款采办牲畜、皮衣、茶叶粮米,接济贫困中的土尔扈特人,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及《满文录副奏折》都有详细记录。 <br> 为了妥善安置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众,清政府指派官员勘查水草丰美之地,将巴音布鲁克、乌苏、科布多等地划给土尔扈特人作牧场,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 <br>
作者:
kookooer
时间:
10.3.2005 14:23
终于贴完了!!!
作者:
lapis
时间:
10.3.2005 14:29
多谢多谢,我喜欢
作者:
清音雅意
时间:
11.3.2005 00:20
意犹未尽啊,赫赫,睡了。<br><br> <!--emo&(y)--><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作者:
大银猫
时间:
11.3.2005 01:52
好长啊,还在看。<br>谢谢好帖!以后常来发啊 <!--emo&
--><img src='http://www.kaiyuan.de/forum/html/emoticons/laugh.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augh.gif' /><!--endemo--> 。
作者:
什么都是假的
时间:
15.6.2005 15:02
好帖,好帖,看了2个多小时,真不错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作者:
追风者
时间:
3.9.2005 21:03
已经看过这个记录片了,真的不错
作者:
什么都是假的
时间:
16.10.2005 23:17
晚上没事,又看了一遍,不错
作者:
Axiuluo
时间:
23.11.2005 21:43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emo&(y)--><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thumbs_up.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up.gif' /><!--endemo--> <!--emo&(})--><img src='style_emoticons/<#EMO_DIR#>/girl_hug.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girl_hug.gif' /><!--endemo-->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