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海外华媒组织发布“南京和平宣言” [打印本页]

作者: KaiyuanEditor    时间: 3.12.2014 10:50
标题: 海外华媒组织发布“南京和平宣言”
本帖最后由 KaiyuanEditor 于 4.12.2014 23:22 编辑 3 D' _; Q$ x; y& h% }7 J6 P/ M6 @
6 d" W7 N8 q) L) ]" S  b  M9 P
/ b2 o: p5 w" R; r; W, H' r
采访团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辛一 摄
' r9 _8 q7 S1 c8 m. U% E( Z! c8 T
. q! d; m- I/ W9 G采访团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大量史实让采访团成员备受震撼   辛一 摄
$ t+ k( W# N8 I9 _% @, Y/ h, Q
& r' q) p, Q: X7 _7 `& C采访团成员、美国《美洲商报》社长何国礼(中)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交流   辛一 摄
% s+ B3 J! n' @! [" q 7 c, b: @* F' F9 C. Z8 g9 h- k, m
采访团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座谈现场  辛一 摄  }. X* `2 G+ I7 V

, O' [4 k- q+ i4 @5 U. K海外华媒采访团团长、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向遇难同胞敬献鲜花     辛一 摄! z# t, N* ]+ t/ O5 y
: c# {4 z8 [. r' w( n+ _& C
海外华媒采访团向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默哀    辛一 摄  B9 r+ [, I  W7 e4 o! b

" w5 |/ I% d& Z3 H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秘书长施倩女士庄重宣读《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纪念南京大屠杀‘和平宣言’》   辛一 摄) r1 L: }4 h$ l) m7 j3 p, I2 R: H  b
" P7 Z( g1 i) L7 p7 d1 t' V4 k
洁白的鲜花寄托着海外华媒采访团对遇难同胞的哀思      辛一 摄
& h% E* i6 ]/ g* e( a7 H; M% P
3 w" O! X' Z. C听到幸存者的控诉,作为抗战阵亡将士后人的庆正义愤填膺   辛一 摄
4 L; T* d' T& F! H" F' l* q
8 k8 b8 _4 c) b1 G, ^9 t! @幸存者余昌祥(图中)和路洪才(图右)控诉侵华日军暴行  辛一 摄
; g) R# N6 w+ g/ q* J
5 z6 W$ w8 {! Q1 j( ^5 s  今年12月13日是中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呼应中国国家公祭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题,12月1日,由江苏省委外宣办联合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香港文汇报主办的“国家公祭,华媒行动”集体采访活动在南京举行。南京大屠杀的血泪史实让采访团成员对那段历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让他们对中国国家公祭的重大意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在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秘书长施倩女士庄重宣读了《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纪念南京大屠杀‘和平宣言’》,誓言将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优势,警醒世人牢记南京大屠杀的深刻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p7 P! K" C) n6 b* W
) y/ j  f8 W  I, P0 D. V/ U5 x
海外华媒悼念遇难同胞' U& ~- c5 }8 w
  采访团包括世界五大洲14个国家和地区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包括香港《文汇报》;日本《中日新报》、《半月文摘》;美国《美洲商报》、《国际日报》;德国开元网;台湾《旺报》;法国《欧洲时报》;韩国《亚洲经济》;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加拿大《加拿大商报》;印度尼西亚《迅报》;马来西亚《光华日报》;南非《非洲时报》;泰国《京华中原联合日报》;新西兰《信报》,具有广泛的代表性。12月1日上午,采访团一行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过程中,南京大屠杀翔实的血泪史实令采访团成员倍感沉痛。
# j8 t8 Z* Y' i1 g' E( d7 t  低回的哀乐中,采访团一行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碑前,依次向遇难同胞敬献鲜花,并集体向遇难同胞默哀一分钟。默哀仪式结束后,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秘书长施倩女士庄重宣读了《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纪念南京大屠杀‘和平宣言’》。《宣言》中提到:南京大屠杀史有定论,铁证如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行径,泯灭良知,践踏公义,海内外每一位炎黄子孙都绝不会答应!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海外华文媒体将发挥自身传播优势,警醒世人牢记南京大屠杀的深刻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向全世界华人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为谋求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和谐不懈努力。
3 n$ M0 @7 P( N+ X- Y" m9 ]+ y2 _, }4 b1 w% [
以史为鉴共创和平未来( W( B7 Y! G0 O/ a
   江苏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燕文此前会见了“国家公祭,华媒行动”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高层采访团团长、香港文汇报社长王树成先生一行。王树成先生表示,通过国家公祭的形式纪念战争中的遇难同胞是国际惯例,中国设立首个国家公祭日意义重大,不仅能让海内外炎黄子孙对那段历史有更全面的了解,也能传递中国“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决心,警惕军国主义的复活。+ R( B5 v0 m0 o: s4 C9 P" U
   采访团成员们纷纷表示,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让他们对当年人类历史上的黑暗一页有了更直观、更深刻的感受,南京大屠杀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惨痛记忆,也是全球炎黄子孙的惨痛记忆。虽然和平发展已是世界主流,但仍有一些人妄图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史,海外华媒应该更多关注南京大屠杀这段史实,警醒全球华人不忘历史,展现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0 J9 C) ^1 R/ {" e

3 S$ L  d2 [. p& C6 b【配稿1】
* L) l% d% _+ `) ^5 U# O   在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之后,海外华媒采访团成员与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余昌祥和路洪才以及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进行了座谈。座谈会现场,采访团成员就各自关心的话题与两位幸存者和朱成山馆长展开了对话。
% y4 o0 O1 G: q  D/ h. S) |: m- v9 \+ T' }
两位幸存者控诉日军暴行0 U8 X* X5 `3 e+ e
   美国《美洲商报》社长何国礼首先向两位幸存者提问,他想知道当年亲历南京大屠杀的老人们,那场灾难留给他们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3 g" [% V9 L. d4 U8 Z( R% J. @5 B
   幸存者余昌祥今年已经88岁了,当年日军屠城的时候,其生父惨遭日军杀害,只有11岁的他躲进了附近的一个地洞里,才捡回了一条命。“当时还小,但看到我父亲在家里被日本人杀害,这我一辈子也忘不掉的,当年日本人见人就杀,像我这样能活下来的,只是很小一部分。现在我经常跟子女讲,要好好生活下去,但也不能忘掉那段历史。现在我已经这么大年纪了,我想把自己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让全世界都知道南京大屠杀,知道我们曾经遭过的罪”。/ W8 K! I' L8 X/ I( c
   南京大屠杀时,幸存者路洪才只有五岁,他一家六口都被日军残忍杀害,瞬间成了一个孤儿。“当年虽然小,但我们家遭的罪和城里到处都是死人的惨况,我经常还做梦做到。现在生活安定,是和平带来的,我们要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但也不能忘掉以前的事情”。
4 b5 c6 E9 W2 \; B, u% W0 M% ]2 g
: A6 I  E7 T% z' V& Q! x* |抢救幸存者记忆非常重要$ t7 o+ @7 \+ ^7 U% C1 v9 I, B6 }
   菲律宾华商纵横传媒社长黄栋星说,参观整个展馆之后,看到当年那么多人被残暴的日军杀害,我想到菲律宾在二战时期也被日本屠杀过100多万人,如今还有很多慰安妇的幸存者。菲律宾在每年也会举行纪念活动,当年的慰安妇还会在现场呼吁和平。但菲律宾政府似乎已经忘掉了当年的历史,跟日本结成了战略同盟,甚至跟中国关系很紧张,南京作为日本当年侵华的一个重灾区,政府有没有鼓励受害者去说出当年的真相。2 F( ~, `7 X1 |
   朱成山回答,南京有一个民间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研究协会,已经有了十几年的历史,在全世界募捐了500多万的医疗费,用于幸存者的医疗保障,纪念馆也在不间断地征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以抢救那些珍贵的记忆。从今年9月17日起,百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将陆续公布,就是为了中华民族不忘记那段惨痛的历史和深刻教训。5 v6 B+ `9 i* d8 `5 X- Z# X7 Z8 b
) ?# a" d5 G" x
【配稿2】) M8 h6 M! L8 o# M- W8 @
“这是我的第21次的悼念”$ I' Q- e, C) g1 |+ {
   今年12月13日的首个国家公祭日是第21次为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举行的纪念活动,此前的20年,每年的12月13日,纪念活动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如期举行。6 K5 [! S3 T0 F) P+ j, k9 l* R
   日本《中日新报》社长刘成多年来始终关注中日关系,他表示,这次已是他第21次来到南京,也是第21次悼念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了,心情却还是很激动,“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刘成说,回想前几年日本右翼特别猖獗的时候,他们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但在日本的80多万华人都对日本右翼分子的做法很分开,也都非常支持中国国家公祭活动。
# t2 N; ?. M6 e. K* H2 V- I   刘成表示,日本作为战败国,几十年前就有战败纪念日,中国作为战胜国此前却一直没有国家级的纪念日,作为海外华人心里也很不平衡。“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公祭日,我非常高兴。日本右翼势力曾在我们报社24小时进行骚扰,但这些都不能阻挠南京大屠杀的事实,也不能阻止我们传播真相的决心”。+ H, M# ~, c/ _4 V6 x2 F

( q. O4 ~6 A2 K; [4 ^& q“我祖父就是抗战中牺牲的”
7 p! A6 q% }! S5 z" r) D7 ]8 n   “今天到纪念馆参观,我的心情很激动,因为我祖父是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我从小就对南京大屠杀的历史很关心,也一直在收集这方面的资料。”台湾《旺报》社长室主任庆正讲述了他来南京背后的故事。“我祖父1940在湖北襄枣会战中追随张自忠将军和日军血战后牺牲,作为抗日阵亡将士的后人,在参观完纪念馆之后,我认为两岸需要共同铭记历史,中国人不能忘记日军侵华的历史,中国人也不能忘记全中国人民共同抗日的历史。”
* x3 P6 J- {9 X7 F' U   台湾《旺报》社长黄清龙也表示,“我印象最深的是拉贝展区,里面有一句话是‘可以宽恕但不能忘记’。日本一些右翼分子至今不承认大屠杀,我们的确应该有所作为,让台湾人更多了解南京大屠杀的真相,让两岸人们一起记住这段惨痛的历史”。
  Z. U, h) Q/ E. \& q) Z9 O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表示,抗战是全民族的抗战,这一点早就已经有了共识。当年民族存亡之际,只要是中国人,都可以为了中华民族抛弃生命,这是最基本的历史事实,必须得到尊重。南京大屠杀是整个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应该是海内外华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华媒采访团对南京大屠杀真相的报道,将让更多海外华人对这段历史形成更深刻的印象,相信台湾人民也会对南京大屠杀有更全面的了解。
. z9 l3 b  g9 m
! X' x  b/ s; c. m: l. G' ^  A6 {& F& D* f5 R& G8 B1 B$ S

+ ]6 D$ |* }& j3 q+ z! J【附:《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纪念南京大屠杀‘和平宣言’》全文】+ E& |- Y7 ^4 r
# j+ h2 t9 |3 z* e0 [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纪念南京大屠杀‘和平宣言’》9 K8 J& h0 t; J: q/ }8 b( o5 x# l
                           (二0一四年十二月一日 南京)
# j) ]2 E1 m5 I- I0 d9 q   在中国首个国家公祭日(12月13日)即将到来之际,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OCM)代表成员汇聚南京,呼应中国国家公祭日「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主题,哀悼77年前日本侵略军屠杀的30万同胞,呼吁警惕军国主义复活,牢记历史,开创和平未来。
2 {! S! P( B- C  Y3 r: Z   77年前的12月13日,南京城陷。日本侵略军灭绝人性,烧毁家园,强暴妇女,屠杀平民,六朝古都成人间地狱,30万中国同胞遭残忍杀害,日军所犯滔天罪行,史有定论,铁证如山。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想要否定、歪曲,甚至美化侵略行径,泯灭良知,践踏公义,海内外每一位炎黄子孙都绝不会答应!
0 K% H; L- w% J( L0 a6 S$ T! W9 h  W3 E   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是从苦难屈辱历史中奋发崛起的民族,我们坚信,只有不忘历史,才能开创未来!今天的中国是醒来的睡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不可阻挡,直面南京大屠杀那段并不遥远的历史,警醒世人牢记南京大屠杀这一人类历史上的悲剧,维护世界和平,是我们华文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 N6 X" p3 ]( k9 O. u   为此,我们呼吁并誓言:& V# d7 `7 J5 b
   一: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传播优势,警醒世人牢记南京大屠杀的深刻历史教训,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5 N- j( v# q( d' L   二:以遍布世界五大洲的海外华文传媒为平台,向全世界华人展示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助推和平发展的中国更好地融入世界。 , P3 Q. S+ K3 c' n" v
   三:坚守「坚持公义、维护国际准则」这一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的宗旨,为谋求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与和谐,为创造世界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和福祉,为争取人类文明的共存与进步不懈努力。6 R" S; |3 z1 f9 T, i
" h: j5 ^; H  J/ J3 Y9 ^- \

2 B) l4 T/ R5 k1 l0 [海外华文传媒合作组织  v! a7 c% J, n0 g+ X

, l4 o7 Q/ w3 x( y4 ?0 H- l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