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标题: 盘点各国带薪休假制度:德国最人道 [打印本页]

作者: KaiyuanEditor    时间: 27.4.2015 06:51
标题: 盘点各国带薪休假制度:德国最人道
日本政府欲强制“工作狂”休假
  日本的工薪族虽然经常加班到很晚,但他们的假日也挺多的,除了星期六和星期天休息,每个月基本上有还有一两个其它假日,这些假日在日历上显示为红色,因此叫做“红日子”。
  比如,11月就有两个“红日子”:3日“文化日”和23日“勤劳感谢日”。据日本的法律《节日法》规定,“勤劳感谢日”是以“尊贵勤劳、祝福生产、国民互相感谢”为宗旨,大概是说“你太辛苦了,这天休息吧”!
  在日本,一年中较长假期有三次。5月份红日子最多:3日是宪法纪念日,4日是绿色之日,5日是儿童日,这三天再加上周末两天,也就连成了个“黄金周”了。8月份有盂兰盆节,是追祭祖先、祈祷冥福的日子,那时各地都要举行各有特色的庆祝活动。日本各公司视情况决定放假天数,有的一个星期,有的长达半月。另一次连续假期在年末年初,基本上也是各企业自定休息天数,休一两天的情况也是有的。另外,日本还规定会社职员有带薪休假,看工作年限决定假期长短。
  但在实际生活中,日本人很少享受这一权利。这其中有经济、文化的因素,如果休假时间过长,会给上司及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何况对于休假,各地区及雇主实际上有“最终解释权”。在经济不景气时,企业雇主能确保劳动者的薪资不被削减就不错了。仅以2013年为例,六分之一的员工完全没有利用带薪休假休息。据悉,日本政府正在考虑强制“工作狂”每年带薪休假至少5天,以减轻长期加班人群的心理和生理负荷。日本加班文化因导致员工心理和生理疾病备受诟病。随着越来越多的工薪族因压力过大猝死或自杀,“过劳死”一词几年前进入日本词典。

韩国上班族无法休假比重高
  调查显示,韩国工作族全年可使用的带薪休假天数在全球24个主要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垫底。
  事实上,韩国全年法定节假日共有16天,当中包括各为3天的春节和中秋假期。此外,韩国人的带薪年假为15至25天。
  在韩国,如果法定节假日与周末(周六或周日)重叠,就不再顺延补休。但中秋节和春节两个节日除外,可以顺延补休。当法定节假日与周末不相连时,政府一般不会人为地将它们凑在一起。个人可灵活利用自己的带薪年休假来弥补这个缺憾,凑成较长的休假天数。
  上班族无法全部使用带薪假期的比重韩国高居榜首。有61%的韩国上班族无法休满全部带薪假期。其中,原因主要是与工作冲突,10名上班族族中有6.3人回答曾因工作推迟或取消休假。
  此次调查还显示,韩国上班族每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5.1小时。

印度人认为休假是有罪的
  全球最大的在线旅行公司Expedia的调查发现,印度人是世界第五位拥有最多未使用假期的人。
  Expedia调查世界21个国家的职员发现,印度人20%的假期都没有用。由于工作压力,29%的印度人无法为假期做打算。这让印度人成为继日本人和其他国家人民之后,第五位拥有最多未使用假期的国家。在印度,度假被认为是有罪的习惯。
  调查显示,28%的印度人表示,因为公司领导不愿意让他们带薪休假,所以他们宁愿利用未使用的假期挣钱。多数印度人甚至在休假时继续上班。53%的印度人在休假时也经常检查电子邮件。据悉,印度人一年大概有25天带薪假期。

加拿大:休假是生活必需品  
度假,是加拿大国民的一个生活内容,就和吃饭、睡觉、开车、纳税一样。
  根据加拿大劳动法规,雇主每年必需给雇员带薪假期,随工作年限增长假期要延长,一般短则二周长则一月,这是员工福利的一部分。假如员工放弃带薪假,雇主要补偿年薪的百分之四,这个比例虽然是固定的,但依法规,员工年薪也是随年限长增长的。
  在加拿大流传着一个小故事,说是在加拿大的一个中型城市,有一位乞丐每天在固定的地点行乞。突然他消失了一阵儿,然后又满面春风的出现在工作位置上。旁人问他这段时间做什么去了,他回答:“我到夏威夷去度了四周假期。”这个故事是说这位职业乞丐拥有正常人的尊严和心理,但也反映出人们对度假的态度。
  度假重要到什么程度?在野党倒阁掀起新的大选时,往往要考虑避开6—9月的黄金季节。加拿大是北方国家,夏日短暂而宝贵,惹恼了忙于享受生活的选民,没得好果子吃。
  普通百姓家中的车库里,经常堆满了橡皮艇、登山包、帐篷、防潮垫、睡袋、渔具、雪地车等等度假用品。摩托车、自行车在加拿大基本是健身度假器材,特别是后者,家家必备。

德国政府鼓励人们带薪休假
  除每周5天工作制所带来的全年104天周末休假之外,根据德国《联邦休假法》规定,每人每年还享有至少24个工作日的带薪休假,其中不包括双休日和节日。德国的法定节假日包括新年、五一劳动节、德国统一日和圣诞节、复活节、升天节、降灵节等。
  德国政府一向鼓励人们带薪休假,对自动放弃带薪休假权的员工不予经济补偿。如果员工在一年中没有休满假期,剩余的带薪假最晚可在次年的3月前休完。
  灵活性强是德国休假制度的一大特点。除10月3日德国统一日是国家规定的全国性法定节假日外,其他节日均由各州自行决定。每年7月和8月是欧洲最好的休假时节。每到这时,驰骋在德国高速公路上的房车络绎不绝,给人一种“全民休假”的印象。但假如所有人都选择在这个时候休假,企业和机构的工作必定受到影响。为此,德国企业和机构除安排让孩子小的员工优先休假外,还会提前两三个月确定员工休假安排,对暑期工作做出适当调整。每逢暑期,德国议会照例休会6周,政府机构在岗人员寥寥,一些小企业或小商店甚至会关门歇业。

法国: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之一
        休闲度假,是欧洲人相对而言比较“摩登”的生活方式。
  在十八、十九世纪,只有一小批不必为生活奔赴的阶层,才能享受休闲度假。法国工薪阶层实际上是从1936年正式实施带薪休假时才开始有休闲度假的生活模式的。自此,休闲度假逐渐成为法国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法国已经是世界上带薪假期最长的国家之一,也是休闲度假生活方式发展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每到夏季七、八月份,甚至连政府、议会、司法机构等都大大压缩公务活动,因为工作人员都休假去了。
  自2002年开始,根据工龄的期限和某些行业的特殊性,法国大约有10%的人能够享有超过五周的带薪假期。社会党执政时又将日常工作缩短了一小时,每周工作时间仅35小时。凡超过的部分,都可以转换成假期。这样,假期最长的人一年可以有长达八周的假期。今天,外出度假已经成为法国人一年中除了圣诞节外最重要的活动。其中,约80%的人选择在法国国内度假,选择的度假地点不外乎大海、山脉、田野和岛屿。
         瑞典:最舒服的带薪休假
  瑞典的高福利举世闻名。在世界许多国家鼓励人们努力工作时,瑞典却提倡在职人员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假。其自愿休长假制度规定,自愿脱离工作岗位休假12个月的员工,可以在休假期间领取85%的失业保险金。带薪休假人员可以利用假期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如旅游、学习、照料子女,甚至可以开办公司,但不能打工再挣一份工资。
  瑞典规定,带薪假期每年不得少于5个星期,有些企业的带薪假期甚至长达7个星期。加上其他法定节假日,瑞典人全年可享受的假期长达150天。瑞典人非常注重休假,他们很少在假期内加班。
  冬季,许多瑞典人去泰国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享受阳光;夏季,风光诱人的欧洲国家是他们的首选度假地,有更多的人选择在国内乡村度假。瑞典的高福利令世界各国为之艳羡。

巴西:禁止员工全部“出售”带薪假期
  巴西的带薪假期总时长为41天,其中包括最少带薪年假30天,国家法定带薪假日11天。巴西有公历新年、国际劳动节、独立日、万圣节、共和国日、圣诞节等8个全国性的法定节假日,每个法定节假日休息1天。有的州和市还自行设立地方性节假日。如果法定节假日正巧赶上周末则不予补休,但如果遇上周二或周四,企业往往采取与周一或周五“搭桥”的方式,让员工享受长假期。
  早在1943年巴西颁布《劳动法》规定,员工每年享有30天的带薪休假,不论保姆还是保安员都不例外。同时,巴西设有联邦、州和市三级劳动法院,专门处理劳资纠纷。法院的裁决往往偏向于员工,因此巴西有老板怕员工的说法。
  据了解,很多巴西企业都在员工自愿基础上,以双倍工资换取员工假期。但是,巴西《劳动法》明令禁止员工全部“出售”自己的带薪假期,要求员工每年至少要把假期的1/3用于休息。如果员工带薪休假制度没有得到执行,政府主管部门将参照当地工资标准处罚雇主。

美国:带薪休假 雇主自己说了算
        尽管美国雇主大多制订了带薪休假制度,美国并没有带薪休假福利的联邦法律保障,各位雇主须按各州立法以及与雇员签署的合同来照章办事。在部分州,雇主必须制订书面的带薪休假规定。但整体而言,受所属行业、个人资历、全职或兼职等因素影响,不同上班族的带薪休假长短不等。因此,时不时有人在媒体或网络上“吐槽”美国人假太少,呼吁推动立法予以保障。
  在美国,带薪休假可以在一年中一次用完,也可以按需要分成多次使用,一次用半天或几天,有些公司还准许雇员按小时使用,人事部门会在支付工资时写清所剩假期的天数,帮助雇员保存最终的累计资料。在这些合法假期之外,某些效益特别好的大公司还有额外的福利。比如每年增加1到4天的带薪病假,雇员可以在自己生病的时候用,也可以用于照顾生病的家人。
  美国的私营企业里,管理规定各有不同。不少小公司受财力所限,希望雇员在特定时间内使用他们的假期,公司会按雇员的工资对没有休假的人做经济上的补偿。如果雇员在年中被解聘、自行离职或退休,有关部门要计算此人在本年度中工作的总天数和已经用掉的假期天数,没有用完的假期应在最后一次工资中折成现金发给该雇员。






欢迎光临 德国开元华人社区 开元周游 (https://forum.kaiyuan.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