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华商报讯,近年来,中国经济日益强盛,“中国制造”已经不再是以往的廉价产品代名词,而且不断出新的电子产品、网络新技术也成为海外华人争相购买、使用的新目标。然而,“中国制造”要走出国门,必须要考虑知识产权,专利注册等问题,为何不能在品牌名称上也有所创意呢?正如近日,苹果公司在品牌名称iPad的诉讼中赢了小米公司的Mi pad。
Mi Pad 2010年4月6日成立的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小米)是中国一家专注于智能硬件、智能家居以及软件开发的企业。 2011年发布第一款产品“小米手机”,因其物美价廉在国内市场热销。 2014年销售数字就达到了国内市场第一、全球市场第四。 紧接着,小米就往国际化发展,进军海外市场。不料,刚到印度就被爱立信起诉ARM、EDGE、3G等8项相关技术专利侵权。官司至今已有两年多,还没有妥善解决。
2014年5月,“小米平板”问世,小米即在欧盟知识产权局(EUIPO)注册了商标“Mi Pad”作为其电子设备和服务的商标。作为早期iPad品牌的所有者,苹果公司已经注册了相同或类似的商品和服务,所以对该商标的注册提出异议。2016年,欧盟知识产权局接受了苹果公司的抗议,理由是这些字符具有相当程度的相似性。 他们之间存在的分歧不足以排除混淆的可能性。 品牌Mi Pad可以被认为是对iPad品牌的修改。 随后小米向欧盟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欧盟知识产权局的裁决。 欧盟法院驳回了诉讼,并确认Mi Pad标志不能被注册为商标。当然,小米还可以向法院上诉。 开拓海外市场,打造国有品牌,是个漫长的过程。对于缺少专利储备的国产手机厂商而言,应对专利诉讼是国际化必须具备的能力,也是必须研究的课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