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21|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与安利美女过招;安利传销内幕揭秘!

[复制链接]
1#
匿名  发表于 13.6.2004 11:11:38
即时机票
我与安利美女过招;安利传销内幕揭秘!  <br> 文章来源: 博客中国 于 2004-06-12 22:18:47   <br> <br> <br> <br> 我与安利美女过招;安利传销内幕揭秘! 博客中国<br><br> <br>亲历:我与安利美女过招 <br><br><br><br>今年春节期间,有朋友甲第一次打电话邀我到他家里去做客,到他家后发现:还有乙、丙、丁等5人,加上我就是共6人,都是原来在一个单位工薪过。 <br><br>谈话间知道:甲现在做安利已经做到了一定级别,乙、丙、丁3人都是他的“下线”。谈话中我还发现:做安利确实能改变人的性格:乙原来是以善说实话著称,但现在浮夸功夫见长;丙原来性格内向不善言语,但现在口若悬河;只有丙的性格变化不大,所以,说到凭他的收入(工薪600多元,妻子下岗;孩子上学)现在还不得不消费(不消费就把货屯在自己手里也没用)花了4200元买的安利产品时,弄的甲一脸的不高兴。当我问及他们的“业绩”的时候,除了甲能说出业绩之外,其他3人基本都说:精力比以前充沛了、皮肤比以前细润了......原来按安利的要求:做安利首先应该成为安利产品的消费者,否则就不好开展工作…… <br><br>过了几天我分别接到了乙、丙、丁3人的电话,电话中他们对我说的内容如出一辙:凭你在生意场上结交的关系,他们都应该是安利产品的消费者,你介绍他们消费;顺便你也能赚到大钱,当你教会他们做你同样的事后,他们也象你一样赚到大钱——其实这些话我们在聚会的时候,他们都对我说过,只是当时我不愿意影响聚会的气氛而没有反驳而已。现在在电话里我针对他们说的“做安利产品做好了一定能赚到钱”的话对他们说:“做任何产品做好了都可以赚到钱……” <br><br>前几天,甲也打电话找我,说是他公司的电脑出了点问题,请我过去看看。于是我放下手中的工作,到了他公司他却说电脑已经好了,主要是想让我到他公司坐坐。将近一个小时的谈话内容,我俩基本都是为了做安利究竟是否是传销的问题而争论。最后,他把我邀到他公司隔壁的一个房间(专做安利的办公室),对一个挺漂亮的小姐说“我说不服他(指本兔),你来给他讲讲”。后来就是那位小姐在黑板上又写有画地给我上了一个多小时的课,而我在这一个多小时里也过足了眼隐(注:要不是那位小姐长的耐看,本兔连一分钟的课也听不下去)。为了在那位漂亮小姐面前显示本兔不是没有头脑的等闲之辈,本兔就如下的问题和她展开了争论: <br><br>1、按照美国达利塔大学的法律教授Rodney K,Smity对传销的定义:大凡设有“猎人头奖金”的模式都可列为传销——对此,那位小姐只承认“奖金”而不承认奖金来源是“猎人头”的结果。但是安利的各种奖金最终来源是否是从“人头”上来的?这一点在安利的财务报表上会显示的清清楚楚,所有懂点会计常识的人也都心知肚明。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br><br>2、一般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目的是消费,而安利所谓的“消费者”大多数购买产品的目的不是为了消费而便于拉“下线”——这一点表现在安里所有的宣传资料和讲课、培训的内容上。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br><br>3、安利是以减少商品的流通环节为借口而做起来的,但是,按照安利那个被称为哈佛之光的奖金分配操作就有可能产生这种现象:张三只在一个城市发展了一个李四为“下线”(当然安利避讳“下线”这个词而用其它“朋友”“伙伴”一类的词来替代)然后就什么也不做了,而完全由李四把那个城市培育成安利产品的成熟市场——这样,张三什么都不干也可以每月拿到丰厚的“奖金”——而这个“奖金”里包含着多少环节的来源呢?而小姐的托词是: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 <br><br>于是,我开始发现:只要是我一项一项地分别来给安利剥皮,那位小姐都会用那句“别的公司也有这种现象”的话来做有效地化解,并且举例说明的你哭笑不得。于是,本兔给她讲了一个好象是在阿里论坛里看到的一个寓言故事:一堆沙子指着一堆大米里的几粒沙子说“你总号称、别人也都说你是一堆大米,看!这难道不是沙子吗?”在这种情况下,那堆大米只能指着那堆沙子里的几粒大米说“哦,原来你才是一堆大米呀!”。但是,那堆沙子和大米的对话并没有改变它们各自的性质,也没改变人们的看法。进而,本兔还给那位小姐上了一堂“量变导致质变”的哲学常识课,最后,本兔还给她讲了如下的道理: <br><br>如果把一台比较复杂的机器拆散,单从一个个零件上来分析无非就是一些齿轮和传动轴一类的东西,外行人根本就分析不出这台机器的功能是什么,讨论整体功能却分别来争论每个零件的功能也没有意义的。所以,仅仅从安利使用的那些名词的含义上(哈佛之光、奖金等)你根本就得不出是传销或直销的结论(把安利的个别“零件”例入营销的教材并不能证明什么)。关键是看把那些零件组装起来成为一台能运转的机器后它做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功?所以,要了解安利,根本用不着跑到美国的大本营里去,也用不着到中国的广州去调研,也用不着非得听上安利多次课、研读完安利所有的宣传资料才算是“了解”。在“直销”的概念一般只包含“直销者”和“消费者”两个单重身份的情况下,而在安利的人群中,大多数人却具备“直销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身份——本兔认为:这正是直销与传销的主要区别之一。在此,千万别强调那堆沙子的理论而显得自己不懂量变和质变的道理。 <br><br>——总之,判断一台机器能出什么产品,不需要了解它的机器零件才叫了解;判断一个人好或坏,也不需要听他说什么,而看他做什么!看看安利培训出来的那些双重身份的人就应该知道安利究竟是直削还是传销了。至于“直销”被少数人走了样的借口,听听前几年那些打击传销的执法人员就会知道:许多明明是传销的公司,黑纸白字的公司制度中都有禁止传销的条款高悬在传销公司的大本营内…… <br><br>有些朋友以安利在美国是合法的,在中国也没有禁止为理由而认为安利不是传销。本兔觉得这类理由过于简单: <br><br>1、同样一种物质,放到水里能很快挥发、溶解或变质,而放到油或空气中却另外一个样。环境不同作用不同吧?再说,按照“魔鬼在细节”的说法:安利在美国销售的细节未必敢象在中国这么放肆。 <br><br>2、本兔坚信:中国直销法的出台将对安利来说是制约而不是纵容! <br><br><br>安利传销内幕--希望大家善待自己 <br><br>在上海安利总部,熙熙攘攘的人群涌动,人们仿佛又发现了一条发财的捷径。尽管安利的工作人员一再强调,“我们的事业需要勤奋的劳动”,人们似乎也满不在乎,趋之若鹜。大把大把的钞票,安利的货箱,尤其是攒动的人头,充满期待的目光,让我们不得不想起当年上海股票市场疯狂抢购的情景。   <br><br>  不止在上海,在广州,成都,南京,甚至是比较偏远的贵阳,这样的场景都在每天上演。曾几何时,国人对于一个“需付出大量辛勤劳动”,“决不可能一夜爆发”的“一个普通事业机会”,竟然会如此热衷?难道偌大的中国,竟然没有别的“辛勤劳动”的机会了吗?安利,到底有什么魔力?    <br><br>  安利在中国曾经臭名昭著。在九十年度中后期,由于有大量的社会问题,如下岗工人受骗等,政府不得不要求安利停止经营,并彻底整顿了全国甚嚣其上的各种形形色色的“老鼠会” 。然而,安利卷土重来了。并且以“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面前,并吸收前面的教训,更加具有欺骗性。这不仅让我们想起了“三打白骨精”中白骨精的种种变化。       <br><br>  二:点石成金的秘密:安利营销人员的收入来自那里    <br><br>  在安利销售的产品中,有家居护理系列、个人护理系列等,其中包括一般的护肤品、化妆品、洗涤品、美发产品和最新推出的营养保健食品。安利的产品形形色色,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价格贵得惊人。据笔者将安利产品价格与市场同类产品,如宝洁以及其他品牌相比较,安利产品的定价平均高出60%。    <br><br>  如此昂贵的产品,当然应该是面向高档消费者了。奇怪的是,购买安利产品的大多数是一般的工薪阶层,甚至是下岗工人。那么,这些普通市民,倾其所有购买安利产品,要成为安利的营销代表,图的是什么呢? <br><br>  答案不难从安利公司所发的“安利(中国)营销人员制度修订本(2001年7月)”中得出。安利营业代表每销售一件产品可获该产品定价的20%(税前),作为“顾客服务报酬”。另外,从扣除20%后的净营业额中,营业代表还可以得到3%-21%不等的佣金比例。根据安利在该手册中自己举的例子,如果营业代表陈先生每月营业额为4000元的话,其收入将达920元,占营业额的23%。如果该营业代表的营业额达到87500元,那么他的总收入可以达到32200元(20%的毛利收入17500元+21%的佣金14700元)。在这种情况下,营业代表的收入高达其营业额的36.8 %。(而一般直销公司直销人员所得的收入一般不超过销售额的10%。)    <br><br>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安利营销人员的收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来自于购买者所支付的超高价。如果安利的定价是合理的话,支付营业代表这么高昂的佣金以后,恐怕安利早就不存在了。    <br><br>  三:安利是一般的“老鼠会”吗?    <br><br>  安利声称自己不是“老鼠会”,当然,没有“老鼠会”会说自己是“老鼠会”的。安利在重返中国大陆后,为了获得政府的批准和蒙蔽大众的视线,号称自己是“以店铺销售配合营销代表直销”的方式经营。安利目前也在全国28个省十自治区开设了58家店铺(截止2001年11 月)。开了安利店铺,就证明安利与其他的日用品厂商一样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安利一再向其营销人员强调,切勿在未开设安利店铺的城市举办销售培训会。可见,店铺不过是安利身上的遮羞布。只要你到任何一家安利店铺去看一看,来安利店铺的,都是安利的工作人员和营销代表。安利店铺不过是一个安利储存发货的据点而已。真正的销售是通过人传人而实现的。    <br><br>  安利声称自己不是“老鼠会”,并且信誓旦旦的说,营销人员的收入来自于其自身的销售,而非来自于其下线。如果一个营销人员不好好的向客户推销其产品,而只是发展下线的话,是不会有什么收益的。事实真是这样的吗?不。根据安利公司的介绍,安利公司对于其营业主任、经理有一个“市场开拓经费”,即该主任或经理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的销售总额的 9%。安利声称自己是把每月销售的净营业额的21%拨作“市场开拓经费”,事实上这些钱从哪里来是一目了然的。也就是说,如果你加入安利的时间足够长,“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足够多,你就可以得到高额的“市场开拓经费”。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    <br><br>  如果某营业主任所“培训辅导”的营业代表们总的销售净额达到70000元,“市场开拓经费” 将达14700元。如果其中每一个营业代表的销售额都在4200元以下的话,这些营业代表们总共可以获得2100元的“市场开拓费”。而这个营业主任不需销售任何安利产品,就可以获得12 600元。安利“老鼠会”的本质暴露无疑。我们可以看到,在安利的字典里,“培训辅导”就是拉下线,营业代表是刚入门的“小老鼠”,而营业主任、经理就是“大老鼠”,而那些具有“钻石”“双钻石”之类级别的高级营业经理就可以称得上是“硕鼠”了。安利自己提供的资料,在1999/2000年度,安利的营业主任平均的年收入为72000元人民币,高级营业主任平均年收入为14万人民币,而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33万人民币,高级营业经理平均年收入为79万元人民币。这些人难道是通过推销安利的产品挣到这些佣金的吗?当然不可能。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硕鼠”们真正的收入是来自于“下线”。而最下层是那些刚刚接触安利,不惜血本,倾其所有,购买一大堆安利产品,向亲朋好友磨破嘴皮,渴望有一天能达到“硕鼠”们的收入水平的广大市民。    <br><br>  安利不是一般的“老鼠会”,而是一只极度狡猾,极度凶残的“洋老鼠”。    <br><br>  四:关于安利的骗局与真相    <br><br>  骗局:安利销售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 <br><br>  真相:不错,安利的确销售的是产品。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产品的价格。比方说,我把一个价值100元的真东西以200元的价格卖给你。尽管产品没有任何问题,但也是属于欺骗。安利的佣金如此之高(可达销售额的40%),正证明了其产品的超高价。尽管安利通过各种方法,如提供洗发浓缩液等,来使得其价格跟市场上其他产品不容易比较。但只要稍加留意的话,还是可以发现其价格比同比产品贵出很多。如安利丽齿健含氟牙膏(产品编号:36833)定价为42.50元,而市场同类产品一般为5元以下,最贵的也不过十来元。    <br><br>  骗局:安利的产品都是明码标价,不存在欺骗的问题。 <br><br>  真相:这个问题紧接上一个。有人或许会问,既然安利的产品这么贵,为什么还会有人买呢?答案在于上节中所写的安利销售人员的高额利润。也就是说,大家不是不知道安利的东西贵,但买安利的产品是为了投资,而不是消费。买安利产品的人是希望自己能在以后找到“ 下线”,从而获取高额利润。这就象买股票一样,如果你所买入的股票能在以后以更高的价格卖出,那么现在的买价是否高于股票的价值就无所谓了。    <br><br>  骗局:安利从不要求营业代表预先付款,售出的产品还可以有退货保障,是讲信誉的。 <br><br>  真相:是的。由于上面所述安利精心策划的骗局和人们的贪心与短视,安利并不用担心大家退货,除非你不想发财。    <br><br>  骗局:安利为很多下岗工人及其他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 <br><br>  真相:少数下岗工人也许真的可能成为幸运者,但他们的成功是建立在千千万万个上当受骗者的基础上的。况且,大多数人的“辛勤劳动”只是养活了“金字塔”顶端的一小撮人,并没有给广大消费者带来益处,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无限贪求金钱的牢笼之中,无法自拔。真可谓“一将功成万骨枯”。    <br><br>  骗局:安利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br><br>  真相:中国近代的鸦片贩子或许能让许多人赚钱,带动烟管等等“产业”的发展,但这并不意着鸦片就为中国的经济作出了贡献。如出一辙,安利在中国的投资,向政府交纳的税收,销售人员的高额收入,统统都是来自于中国广大老百姓的血汗钱,而且只是一小部分。安利对于中国经济无疑是一颗“毒瘤”,没有任何正面作用。唯一的作用是助长了一部分人的贪婪欲望。    <br><br>  骗局:安利在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经营,怎么偏偏在中国不行? <br><br>  真相:安利骗局的核心在于其产品的超高价和销售人员金字塔形的结构,而在其他的国家,有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说,安利在其他国家产品的售价,可能会比较低,接近于市场同类产品。这样它就不能对销售人员颁发高额奖金(否则它就会破产)。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不成其为骗局。如果安利在其他国家与在中国一样,也是保持产品的超高价和销售人员金字塔形的结构,那无疑也是地地道道的“老鼠会”。如何“灭鼠”,就要当地所在国政府操心了。事实上,中国市场是安利所吹嘘的增长最快速的市场,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窥出一点端倪,安利的策略是,哪里好骗就到哪里去赶快骗,哪里不好骗就暂时收敛一点。这只“大老鼠” 真是修炼成精了。    <br><br>   <br><br>  五:金字塔下的白骨:救救我们的同胞!!!救救下岗工人!!!    <br><br>  “羊毛出在羊身上”,撑起安利“金字塔”上端爆富神话的,是底层的满目白骨。尽管如果他们运气好,敢于拉自己的亲人朋友下水的话,有一天他们也可能实现自己的致富梦。“金字塔”修得更高了,下面的白骨也将会更多。只要安利继续存在下去,只要人们追求爆富的心态继续下去,这个金字塔“还将继续的增长下去。    <br><br>  与所有的“老鼠会”一样,安利的利润来自于欺骗和掠夺,来自于对人们贪婪心理的利用。这样的金字塔迟早是要倒掉的。它就象一颗“毒瘤”,如果晚割去一天,对我们身体的损害就将越大。当安利金字塔倒塌的那一天,不知将出现多少破产的家庭,流离的孤儿,衰败的景象,为此,我们强烈要求中国政府尽早对安利进行全面整顿,由物价局出面要求安利提供其生产产品的成本资料,彻底揭开其超高价之迷;查封安利一切生产工厂及资金,避免其将资金转移到国外,并对于一些受害者给予补偿。 <br> <br> <br>
2#
发表于 13.6.2004 18:57:40 | 只看该作者
既然中国的国民每到楼上的说的那种理性消费的水平,就不能认为这种传销在中国也一定合适。<br><br>如德国的消费者可以具备这种里程度的理性消费,那安利在德国运作当然没得说<br><br>但是不能某些国家而推而广之到所有国家<br><br>中国的人均购买力和美国和德国是没法比的,所以传销在中国是否是一种良性销售模式的确值得探讨<br><br>我个人从接触到的信息看,这种模式在中国是不合适的
3#
发表于 13.6.2004 19:30:17 | 只看该作者
成功的传销,必须具备两点,规范的市场环境,以及参与人员的素质。<br>对于中国,个人认为还很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2025 14:2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