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61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生活经验] 德国心理专家为你支招:如何度过生命的难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8.2.2019 21:38: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德国华商报专栏作者杨悦文,

德国心理学家教你如何度过生命的难关

在德国心理学杂志上见到一篇文章中有个大大的中国字“机”,作者解释道:古老中国的智慧,把Krise (危机) 当成一次Chance (机会),一次改变命运,重整旗鼓的机会。




人人会遇到生命难关

谁都难免遭遇命运的激流险滩,碰得头破血流。老话说,福不双至,祸不单行,《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 (Joanne K.Rowling) 早已名满天下,腰缠万贯,成为众人艳羡的对象。年轻时,她一股脑儿地遭遇了生命的暗礁,母亲离世、伴侣离去、找不到工作,带着幼小的孩子寄居在救济房,吃了上顿寻下顿,不停地陷入严重的抑郁症,那真是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时过境迁,回眸过往,罗琳自嘲道:“那仿佛一个史诗般的巨大灾难。”但她挺过来了,如今与丈夫和三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在爱丁堡。


日常生活中的长期压力,尤其是突然降临的危机,可能导致各种精神疾患。2016年,德国医疗保险机构DAK做过一个调查,因抑郁症、精神压力和适应困难症等精神疾患请病假的人数达到历史高峰,成为病假条上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背痛。

普通人在寻常生活中经历的矛盾与痛苦大同小异,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各不相同,结果自然大相径庭,有人能够顺遂度过难关,精神上没有遭受重创,落下后遗症,甚至越战越勇;有人却一蹶不振、一败涂地,沉入命运的深渊,不可逆转。

如何平安度过生命的难关,日益成为各国科学家持续研究的主题。在美国,人们投入数百万美元,研究士兵与退伍老兵的心理创伤与抗打击力。2014年,“德国抗压力研究中心”(Deutsches Resilienz Zentrum) 在美因茨成立,医学工作者、脑科学家、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济济一堂,深入研究不同人面对压力与困境时的反弹力、柔韧性与抗压性,试图探寻出令人内心强大的秘籍。


而某些特殊人群,如难民孩子、自然灾害的劫后余生者、空难或恐怖事件的幸运者和受害者家属,均成为科学家们关注和研究的焦点。2010年至今,一万六千篇与抗压力相关的科学论文发表在各种专业杂志上。

无论年龄大小,人们难免都会在日常生活中遭遇不同的压力与危机,2016年,德国另一家医疗保险机构TK对不同年龄层的受访者做了一次压力调查,从18岁到69岁,划分为五个年龄段。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面临的主要困惑与压力分别为:职场、孩子、私人矛盾、身边人罹患重病和护理亲属。经过一个年龄段,人们好不容易找到生命的答案,命运却又更换了谜题。日常生活中的这种无形的精神压力无处不在,需要自己去觉察、面对、反思和积极纾解。




培育人的坚韧精神

什么能够让人在精神和心理上变得坚韧和富有抵抗力?如何去培育这种能力?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心理学家Emmy Werner追踪调查了来自灾难性家庭的孩子们数十年,其中三分之一的人成功摆脱了原生家庭的阴影与桎梏,成长为健康幸福的成年人,这些人精神上具有的抗压性并非一成不变的性格特性,而是在成长过程中不断磨砺与发展变化的结果。

科学家们得出结论,某些外在因素对人精神上抗压性的形成与增强具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积极乐观的想法,与家庭朋友之间的情感沟通均有助于人们面对困难与压力。同样类型的事情,取决于个体如何看待,如何行动,与每个人的过往经验有一定关系,但又不仅仅局限于个人经历,而更多地取决于你当下的认知与想法。面对失恋,有人痛不欲生,恋恋不忘,曾经沧海难为水;有人任它随风去,向前走,不回头,天涯何处无芳草;有人恼羞成怒,自毁前程,鱼死网破,甚至戕害生命;有人把爱深埋心底,一得永得,云淡风轻地继续工作和生活,让时间去化解。同一道情关,不同的体悟,不同的认知,不同的韧性,便换来不同的结局。

德国心理学家 Isabella Helmreich 博士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被负面情绪拽着走,他便是命运的主人。”无论是职场上的压力还是情场上的失意,如果大脑能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保持中立或偏乐观的态度,会比较容易度过难关,就像竹子,风来弯曲、柔顺,风过悠然、挺立。

尽管抗压力的先天性因人而异,也不存在一成不变、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但美因茨大学抗压力研究中心得出一个让人欣喜的结论,抗压的能力是能够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而获取并不断增强的,这一点哪怕对高龄人群也同样适用。科学家们调研了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从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历经沧桑的中年人到耄耋老人,人们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体验着“失去”的无奈与痛楚,失业、失恋、失去宠物、朋友、亲人,失去健康,直至失去宝贵的生命,如果能够学会柔韧与抗压,将会更平静地与各种“爱别离”相抗衡,从各种失去中感悟人生,汲取养分,收获生命的力量。




心灵的强大与健康息息相关

科学报告证实,心灵的强大与身体的健康密不可分,美因茨大学医院Oliver Tüscher教授认为:“这听起来也许稀松平常,但是运动与低卡路里、健康而均衡的饮食,对于大脑的功能与精神健康至关重要。”

生命中出现的危机,改变我们的认知与生活,在这种变化与磨砺中,存在着产生与提高抗压力的钥匙,仿佛一剂防御针,给我们的心灵与精神穿上盔甲,为我们的后半生保驾护航,这也是年长的人往往比年轻的人在心理和精神上更豁达与通泰的原因。

人类学家Raffael Kalisch教授指出,并非经历越多的人生困境,抗压力就自然越强。凡事有度,过多的糟糕的经历会带来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会摧毁一个人的意志,让其丧失生活的信念。童年时代的正面经历,会带给人自信与安全感,带给人战胜困难的勇气与信念。


人类学家Raffael Kalisch教授解释人的童年经历与心理承受能力的关系


宗教信仰、可靠的伴侣、值得信赖的朋友和完整无缺的家庭,这些外在因素能够让人在困境中得到安慰、找到自信和依靠、变得乐观和坚强,有助于人们对抗生命中的重创,但其作用是间接和有限的。一个人能真正长久依靠的,只能是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精神上的短板,防患于未然。

德国人过圣诞,中国人过春节,常常都是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刻,人们恰恰可以利用这个节点,在平安夜与除夕夜之后,静下心来盘点过往的一年,总结得失,反思自己的过失,找出最糟糕的经历、最困扰情绪的缘由,想出日后对治的办法与策略,思维的清晰将带来内心的平静。

正常、正面的压力不仅不会危害健康,反而构成人生的动力,激发人的生命力,去积极承担责任,完成日常生活中的义务,这种压力是我们所需要的,它给我们平淡的生活带来丰富的色彩。

而那些长期的负面压力则会损坏健康,引发疾病,比如工作中无法完成的任务、长期患病的家人、无法达成的目标、对所做的事情失去掌控的能力,以及时间压力等等。如果能够及时觉察到上述负面压力带来的风险,早做准备、更换思路、改变方法、有意识地休息、休整或休假一段时间,就不会被随后而来的恶果吞噬身心健康。

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心灵成长术,做喜欢的事情,从快节奏的日常生活中出游,把注意力放在带来愉悦的人、事、物上,在蓝天白云下徒步,与亲朋好友小聚,品茗、小酌、倾诉、谛听,闻香听曲,沉浸在阅读、翻译、绘画与烹饪里,不知不觉中,紧张沉郁的情绪得到安抚与疏解,这一个个小小的幸福瞬间,化作护身符,有助于抵抗压力、消解烦恼。

遇到困难与挫折,盲目乐观于事无补,需要理性分析,尽可能做到最好,尽力了便心安。人生的本质是无常与苦痛,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也正因此,生命弥足珍贵。面对变化与失去,只能坦然接受,改变能够改变的,接受无法改变的。有意识地利用生活中的“小确幸”进行心灵按摩,锻炼心灵肌肉,增强它的韧度与能量,就能平稳地度过生命中的难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8.1.2025 14:4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