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58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系列之二十三:威尼斯没有眼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12.2010 17:30: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德奥铁路西线,由慕尼黑出发向南,过Kufstein进入奥地利的Tirol州的阿尔卑斯山区,也是连接德国和意大利的唯一铁路。2010年9月25日,我已经是在短短3个月内第三次走这条线了,第一次去北意大利唯一一个以德语为官方语言的大区,第二次去拜访欧洲第一所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在传说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约会的小城维罗纳丢了相机。
    9月底的蒂罗尔山区已经开始下雪,能见度极差,根本看不见几千米外的雪山,因斯布鲁克大雪封城,只能想像城外高耸入云的山峰了。经过数条展线来到奥意边界的Brennero时,气温已经降到整个旅途的最低点。
    下得火车,我就感觉失算了,这个边界小站没有售票处,自动售票机只有去上奥迪杰——特伦蒂诺大区四个省会的车票,于是我问意铁工作人员,他说可以在车上买票。果然意大利和德国不一样,车上买票和事先买价格是一样的,从奥意边界经维罗纳去威尼斯20欧35分钱,还是比较罕见的代用票。
    下午4点,列车准时到达威尼斯Mestre火车站,我也顺利找到了福建莆田人开的华人旅馆,不太干净,采光也不好,但是看在廉价的份上,一切都忍了。
    晚上上主岛沿S形大运河,也是主运河逛了逛,吃了12欧一份的墨鱼面

    水城是充满想象力的水城,水城的想象散散淡淡,散布在水巷的每一个角落。



2#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1:34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廊柱,这样的夜晚,一切阐释都显得多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3:21 | 只看该作者
    晚上9点,依然忙碌的水上公交,我们就这样告别了水城之夜。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睡去了。



    早上10点起床,吃过早饭坐42路船去玻璃岛,路上随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4:2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5:09 | 只看该作者
    据说威尼斯房子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这就是地基,打牢了,铺上木板,然后就盖房子威尼斯肥沃的冲积土质,就地而取材的石块,加上用邻近内陆的木头做的小船往来其间;在淤泥中,在水上先祖们建起了威尼斯。这个不到8平方公里的城市,却被一百多条蛛网般密布的运河割成一百多座小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6#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6:11 | 只看该作者
    玻璃作坊有很多供游人参观的展示厅,现场展现吹玻璃技术,岛上的玻璃博物馆价格不菲。由于是动态,照相就显得没有意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7:06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去彩色岛,因岛上很多彩色房子而得名。在岛上,我们看见很多小路因为被水所淹而被封掉不让通过,果然随着海平面的升高威尼斯面临灭顶之灾。自1951年起,已陆续有9万人离开了威尼斯2009年10月份刚刚公布的常住人口总数还不到6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政府已经花费巨资动员市民搬迁,怪不得各岛市民满面愁容,面对游客表情冷淡。想到如此美丽的地方有完全被淹没的危险,我也感到十分难过,希望不久的将来能有机会故地重游。
    最后去的是Lido岛,也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的举办地,这海滩在欧洲倒真不算怎么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39:21 | 只看该作者
  连接威尼斯公爵府的审讯室和老监狱的桥,封闭得很严实。相传每个犯人被押送到这里都要叹息一声,所以叫做叹息桥。



  白天再逛主岛,展现在眼前的就是一幅破败景象:斑斑驳驳的房屋外墙,到处裸露随意拉伸的电线,再加上暗淡的色调,第一眼真不能让我喜欢上这个城市。意大利似乎就是这样,要慢慢品味才能发现它的美。于是我们跟随人流来到圣马可广场。首先映入眼帘的当然是总督宫了,我觉得建于16世纪中叶的总督宫应该是拍摄圣马可大教堂的最佳场所,可惜我去的时候没有找到入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楼主| 发表于 14.12.2010 17:40:11 | 只看该作者


  圣马可教堂(Basilica San Marco),圣马可是耶稣的使徒,是《马可福音》的作者。828年威尼斯商人,将圣马可的尸体运回威尼斯。公元829年为此修建了这个教堂。教堂采用拜占庭建筑风格,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教堂内部不允许拍照,偷拍的照片就不上传了。各位读者从队伍的长度不难想象出内饰的极端华丽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5.6.2024 14:4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