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楼主 |
发表于 3.1.2005 21:19:13
|
只看该作者
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辽沈战役 <br><br>--------------------------------------------------------------------------------<br> <br> 东北敌军卫立煌集团辖四个兵团,共十四个军四十四个师五十五万人,分别<br><br>被我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联的地区。其中,东北“剿总”总司<br><br>令卫立煌率第八兵团(周福成)、第九兵团(廖耀湘)共八个军二十四个师三十<br><br>万人,防宋沈阳地区,作为防御中枢集团,以确保沈阳并伺机增援长春、锦州;<br><br>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郑洞国率第两个军六十师共十万人,防守长<br><br>春孤城,牵制我军主力;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率第六兵<br><br>团四个军十四个师十五万人,防守义县至秦皇岛一线,重点在锦州、锦西地区,<br><br>以确保与关内的陆海联系。敌军企图集中兵力,重点守备,以牵制东北我军 于<br><br>关外,并妄图打通北宁路,如形势不利即撤至关内。东北我军于冬季攻势后,为<br><br>适应“大兵团、正规化、攻坚战”的需要,主力位于长春周围及长春、沈阳之间,<br><br>先后进行了整编,加强了以炮兵为重点的特种兵建设。至辽沈战役进行时,东北<br><br>野战军已有十二个步兵纵队、一个炮兵纵队和十七个独立师共六十余万人,加上<br><br>机关和地方部队总兵力已达一百余万人,东北地区敌我兵力对比,我军已占相当<br><br>大的优势。东北解放区已拥有全东北百分之九十八以上的土地,百分之八十 六<br><br>以上的人口,并控制了百分之九十五的铁路线。 为了就地全歼东北之敌,中央<br><br>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置长春、沈阳两敌于不顾,主力南下北宁路,首先歼灭锦榆<br><br>段之敌,攻占锦州。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攻占这一战略要点,不<br><br>仅割裂了傅作义、卫立煌两集团之间的联系,便于我军向两翼机动作战,而且把<br><br>卫立煌集团封闭于东北,形成“关门打狗”之势,并可诱使沈阳之敌出援,造成打<br><br>运动战的条件。因此。攻克锦州是整个战役的关键,只要攻克了锦州,就掌握了<br><br>战局的主动权。但是林彪开始不愿以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北宁路作战,继则又不<br><br>敢集中优势兵力攻歼锦州之敌,甚至想回长春,表现了林彪思想上的右侧保守。 <br><br>为了配合东北战场的作战,中央军委还指示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发起 察绥战<br><br>役,以牵制傅作义集团,使其无暇东顾。根据中央军委指示,东北野战军于九月<br><br>十日决定了南下北宁路作战部署,以六个纵队另四个师对付锦州范汉杰集团,以<br><br>三个纵队)欠一个师)位于沈阳以西地区,以二个纵队位于沈阳以北地区,对付<br><br>沈阳之敌,并阻止长春之敌突围,以第一兵团指挥第12纵队及六个独立师包围长<br><br>春之敌。 九月十二日,东北我军发起了辽沈战役。至十月一日,分别歼灭了绥<br><br>中、沙后所、兴城、义县之敌,占领了塔山、高桥,把北宁路锦州至秦皇岛段上<br><br>的敌军分割孤立在锦州和锦西、葫芦岛以及秦皇岛、山海关三个地区,完成了对<br><br>锦州的包围,切断了东北敌军通往关内的唯一陆上通道。 十月二日,蒋介石飞<br><br>抵沈阳,慌忙决定从华北及山东抽调七个师,连同锦西、葫芦岛的四个师,共计<br><br>十一个师的兵力,由第17兵团司令侯镜如指挥,组成“东进兵团”,以沈阳地区十<br><br>一个师、三个骑兵旅,由第九兵团司令廖耀湘指挥,组成“西进兵团”,企团东西<br><br>对进,增援锦州。 东北野战军遵照中央军委进一步集中兵力迅速打下锦州,以<br><br>掌握主动权的指示,决定增调第1纵队(欠第3师)第2纵队(欠第5师)由辽西南<br><br>下,参加攻锦作战。最后确定攻锦的部署是:以主力第2、第3、第7、第8、第9<br><br>纵队及第6纵队第17师共十六个师的兵力及炮兵纵队主力,攻歼锦州之敌;以第2<br><br>兵团指挥第4、第11纵队及两个独立师共八处师,在塔山地区坚决阻击敌“东进兵<br><br>团”;以第1纵队(欠第3师)位于高桥为总预备队。另以第5、第6(欠第17师)<br><br>、第10纵队(附第1纵队第3师),位于新民以西、以北地区,牵制敌“西进兵团”<br><br>:以第12纵队南下通江口地 区,准备参加新民方向的打援和截击长春突围之敌<br><br>;经第 1 兵团指挥九 个独立师继续围困长春。十四日,我军对锦州发起总攻,<br><br>十五日,即攻占锦州,全歼守敌范汉杰(俘)以下十万余人,封闭了东北敌军陆<br><br>上的逃路。在攻取锦州的同时,我塔山地区阻援部队展开了激烈的阻击战, 成<br><br>功地保障了锦州方向的作战。 我军攻克锦州后,长春守敌鉴于突围无望,守必<br><br>被歼,在我攻锦州胜利与强大的政治攻势影响下,第60军军长曾泽生于十七日率<br><br>部起义,十九 日郑洞国率新编第7军等部投诚,我军解放长春。 锦州、长春解放<br><br>后,蒋介石坚令廖耀湘兵团与锦、葫地区之敌继续东西对进,企图重占锦州,并<br><br>令第52军主力抢占营口,以便东北残敌经由陆路或海上撤逃。这时,毛泽东指出<br><br>,敌东西对进,对我有利;同意东北野战军不找锦、葫,集中主力全歼敌廖耀湘<br><br>兵团,采取诱敌深入打大歼灭战的方针,在运动中各个歼灭敌人;要求东北我军<br><br>必须部署有力兵团于营口及其以西、以北地区,堵塞敌人海上退路。十月二十日<br><br>,东北我军遵照毛泽东的指示,除留两个纵队位于塔山地区继续阻击敌“东进兵<br><br>团”外,主力由锦州地区挥师北上,求歼敌廖耀湘兵团,并以第5、第6两个纵队<br><br>退至黑山、大虎山地区,坚决阻敌前进,以掩护我军主力由两翼插至廖耀湘兵力<br><br>后方,围歼该敌,并以第12纵队率五个独立师,星夜兼程南下,以拖住沈阳之敌<br><br>并断其南逃退路。至二十五日,敌人在黑山、大虎山攻击受阻,其退路被我切断<br><br>,廖耀湘见我主力已逼近两翼,有被包围歼灭的危险,遂于当晚向营口撤退,其<br><br>先头在台安附近遭我独立第2师阻击,误认为是我军主力,又掉头向东,企图逃<br><br>回沈阳。二十六日,我军全线出击,在大虎山以东地区对敌展开了大规模的围歼<br><br>战,采取边合围,边分割、边歼灭的战法,至二十八日,即将廖耀湘兵团十万余<br><br>人 全部歼灭,俘敌兵团司令廖耀湘。 二十八日,辽西作战基本结束时,为迅速<br><br>歼灭沈阳、营口之敌,东北我军即以第1、第2、第12纵队向沈阳,第7、第8纵队<br><br>向沈南,第9纵队向营口急进。十一月一日,我军突入沈阳市区,敌人迅速瓦解<br><br>,二日,东北最大的城市沈阳宣告解放!同日。营口之敌除第52军部率第25师等<br><br>万余人自海上逃跑外,其余为我歼灭。至此,辽沈战役全部胜利结束。锦西、 <br><br>葫芦岛之敌十二个师于九日分别逃往天津、上海。 辽沈战役自九月十二日至十<br><br>一月二日,历时五十二天,共歼敌三十六个整师四十七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br><br>从此,东北野战军成为一支强大的战略预备队,这对于尔后顺利平津战役和加速<br><br>全国的解放都有着重大的 战略意义。 遵照中央军委指示,各战区在东并野战军<br><br>进行辽沈战役前后,也相继发 动攻势,歼灭了大量敌人。华北军区第2、第3兵<br><br>团,在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区一部配合下,于九月七 日至十一月十五日进行了察<br><br>绥战役,解放了绥东、察北广大地区,进占 包头,包围归绥,歼敌二万一千余<br><br>人,迫使傅作义在平绥路上往返调动 军队,不敢大力增援东北,有力地配合了<br><br>东北野战军的作战。 华东野战军于九月十六日至二十四日,采取攻济打援的作<br><br>战方法,进行了济南战役,全歼守敌十万余人,生俘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br><br>济南战役的胜利,开创了我军夺取敌坚固设防和重兵据守的大城市的先例,严重<br><br>地打击了国民党军坚守大城市的信心,动摇了蒋介石反动军队内部,正如中共中<br><br>央在贺电中指出的:济南战役“是两年多革命战争发展中给予敌人的最严重的打<br><br>击之一”。接着,我军又收复了临沂、烟台等地, 除青岛外基本上解放了山东全<br><br>境。 西北野战军于八月八日至十三日、十月五日至十八日和十一月十五日至二<br><br>十八日,先后进行了澄合、荔北战役和冬季攻势,歼敌胡宗南部六万余人,将胡<br><br>宗南集团箝制在西北战场,有力地配合了其他战场的作战。中原野战军于十月二<br><br>十日至二十四日,进行了郑州战役,使敌人未能抽 调更多的兵力增援东北。 辽<br><br>沈战役及在此期间其他战役的胜利,使全国的军事形势发生了一个根本的变化。<br><br>我军不但在质量上早已占优势,而且在数量上现在也已经占有优势。敌军总兵力<br><br>下降至二百九十万人左右,我军则增至三百余万人。这就使我们预计的战争进程<br><br>大为缩短,毛泽东估计,再有一年左右时间 即可将国民党反动政府从根本上打<br><br>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