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敬录自 《入行论广解》 寂天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627
寅三、善行自己之事:
入了大乘佛法以后,平时的说话、走路、看众生等,都要有一定的威仪。就像世间人参军以后,原来许多不良行为必须要改变,同样,我们没有发心之前,一些习气很不如法,现在学习了佛法尤其是大乘佛法以后,很多行为都要有所改变。
首先讲语言方面:
出言当称意,义明语相关,
悦意离贪嗔,柔和调适中。
我们在和别人交谈时,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语言技巧,否则,很容易的事情也会变得特别麻烦。麦彭仁波切曾说:“世间上的许多恩怨亲仇,并不是身体和心造成的,主要是由说话引起的。”大至国家与国家之间,小至人与人之间,很多关系往往因说话而转变。所以佛陀在《法句经•言语品》、《教王经•言语品》中,专门讲了说话的善巧方便,麦彭仁波切在《君规教言论•语言品》中,也教我们一些谈话的技巧。
不管你是出家人、在家人,在说话方面应该要进一步学习。当然,我自己也说得不好,没有这方面的方便和善巧,但不管怎么样,自己学过很多这方面的教言,挑别人毛病时,还是能够看得出来——他这样说不太好,应该要怎样怎样……
我们活在世界上,人与人之间需要沟通,若能精通语言的技巧,那度化众生也好、自己修行也好,都是非常方便的。要知道,众生的思绪千姿百态,根基和意乐也千差万别,如果没有通达说话的窍诀,虽然心里想了个很好的方法,但在表达的过程中往往适得其反,没有办法因机施教。所以,认真学习语言的方法、作用、范围、内容等,还是有一定的必要。
“出言当称意”,不论与任何人交往,说话要相合对方的心意,值得信任。假如自己说了半天,对方一点兴趣都没有,那也是白费口舌。因此,了解对方的根基意乐非常重要。如果对牦牛等旁生说话,了知根基可能有点困难,这个问题暂且不谈。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最好先打听对方的职业、习性、爱好,否则若没有一定了解,在博士面前讲一年级的知识,他可能不愿意听,在一年级小孩面前讲大学三年级的课题,他也听不懂,彼此没有办法沟通。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中,富楼那尊者就有观机逗教的特点。他在跟人交往的过程中,首先要了知对方的身份,如果是医生,他就说适合医生的法;如果是官员,就说适合官员的法;如果是宗教人士、农民、工人,就说适合他们的法……这是语言的一种善巧。当然,这并不是为了欺骗别人,世间上有一种说法:“猫头鹰看见飞禽时,就把翅膀亮出来,看见猛兽时,就把爪子现出来,目的是为了欺骗别人。”但我们修行人与此不同,注重语言不是为了自己假装,而是为了帮助众生、利益众生。所以,为了得到众生的认可和信赖,在与他们交往的时候,要了解对方的身份和根基,谈论的方式与话题必须适机。
“义明”,说话要主题鲜明、中心突出,不然的话,你东一句、西一句,自己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别人也听得云里雾里,这种交谈没有什么意义。比如要讲有关布施的问题,你要将布施的体相、作用、功德等讲得清清楚楚,别人一听也了然于胸、极为明白,这样才能达到交流的效果。
“语相关”,不管从意义上、词句上、语调上,语言必须要关联。否则,本来你要讲佛法的内容,却扯了一大堆世间道理,讲世间道理的时候,又去讲一些没有任何关系的佛法,这样别人不一定能明白。所以在说话的过程中,前后应该围绕主题,不能太离谱、太脱节。
“悦意”,说话的语气要温和委婉,犹如母亲对爱子一样亲切,听起来很舒服,让人也起欢喜心。有些人一开口就像吵架骂人一样,声音非常刺耳,大家都觉得很讨厌,一点都不愿意听下去,实际上这就是没有通达语言的窍诀。
“离贪嗔”,修行人应断除不实语、粗语、妄语等六十四种语垢,佛陀在《十地经》、《法集经》等经典中也说了,尤其要远离贪心、嗔心所引起的语言。有些人在谈话时,始终围绕着贪心的主题,或者讲些有关战争等嗔恨的话语,我家有时候来一些客人,自始至终都在讲是是非非,这个不对、那个不对,他人走了以后,屋里好像一直有恶气在弥漫,心里有点不舒服。
其实,一个人的语言也能看出他的性格和境界如何。一般来讲,修行好的人,有信心、有智慧、有慈悲心的人,即使与他进行短暂的交流,可能也会一辈子不忘,觉得他的话意义极为丰富,对自他都非常有利益。去年,我们在成都跟几位学者一起研讨,有些人说出来的话极富吸引力,对大家的触动很强。听了他的话后,真的感觉应该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而且世间上没有知识的人,确实非常可怜。尽管这些内容不一定与佛教特别相关,当时的研讨也不是以佛教为主题,但他将世间的有些真理发自肺腑地表达出来,在场的人都有一种刻骨铭心的记忆。
所以,语言跟人的性格、境界有很大关系。修行比较好的人,一般不说别人是非,贪嗔等烦恼的字眼几乎没有,一字一句全部是真理。而修行非常差的人,内心充满肮脏污垢,所引发出来的话语也不会有干净的东西,不但没有丝毫价值可言,甚至与他接触一会儿,自相续也会产生烦恼痛苦,一天当中心里都不舒服。
当然,很多人可能这样想:“《入行论》不学也可以,说话我应该会懂。我是读过大学的。”但在你所学的知识中,怎么样发心、怎么样说话、怎么样做人,这些基本道理可能不会有。且不说大乘修学人的行为,就连小乘《毗奈耶经》中的举止威仪,任何高等学校的教材书里也看不到。对有些高等学校的教材,我们也算是作了研究,(现在世间人看一下、想一下就叫研究,如果这个叫“研究”,我们也做过一些研究。)但这些学问即使跟小乘的教义比起来,价值上也有天壤之别,大乘佛法就更不用说了。
“柔和”,在说话的过程中,应使用柔和文雅的语言。真正有辩才的人,心里所想的完全能通过完美的语言表达出来,根本不用伤别人的心。比如说要批评一个人,他从来不说粗言恶语,不像我一样,有时候对想不通、看不惯的事情,“叭叭叭——”,马上把它说出来,若是转弯抹角地表达,心里就觉得不舒服。但有智慧的人不是这样,他用旁敲侧击或很婉转的语言,完全能够说服别人。《亲友书》中也讲了三种语 :蜂蜜般的美语、鲜花般的实语、不净粪般的虚妄语。我们应选择第一种,既不伤害众生的心,也能将自己的意思完全道出来,这样的语言最有说服力。
“调适中”,说话的声音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速度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没有必要时不要太啰唆,该讲的内容也不能太略了。那天我们同学聚会时,每个人都要发言,当时不知道我自己讲得怎么样,但看别人的说话,好像所有过失都具足了:有些人说得太少,心里想了很多,但就是说不出来,包括自己家里有多少人,也是支支吾吾半天,让人觉得四十来岁的人连基本的话也不会说,好像特别可怜一样;有些人说得太多,一开口就没完没了,旁边人听起来特别累,心里一直默默祈祷“可以了,求求你不要说了”,但他仍然滔滔不绝;有些人说得特别慢,半天也吐不出一个字:“我—要—告—诉—你—们—,哎……”这种语调,有些老年人很喜欢听,但一直听了半个小时,结果也没有讲什么,长期这样听可能也有一定的困难;有些人讲得特别快,前后语句根本不连贯,以前有位法师每次在辩论时,几个字好像同时迸出来,我们都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有人说我讲话也特别快,但我看清华大学的好多教授,说话比我快多了,好像也没人敢抗议,可能他们比我有地位,大家都不敢说吧。我觉得说话应该稍微快一点,如果太慢了,听起来可能会打瞌睡,时间久了也会起厌烦心。以前上师如意宝说话就比较快,不管是任何教证、理证,从他老人家的口中,就像长长不息的河流一样不间断地说出来,无论是辩论还是研讨,上师的反应都特别快。我刚来的时候,虽然听也听不懂,但觉得上师的思维很敏锐,应该学习上师的语速。但后来听懂了以后,也觉得这样非常好,所以现在的语速比较快,你们听了几堂课以后,应该慢慢会适应的。
另外,在说话的时候,声音不能特别高,本来坐在小小的屋子里,随便谈一些话,但一直扯着嗓子叫,好像一百里以外的地方都能听得到,这样也没有必要,别人的耳朵又不是有问题;声音也不能特别低,有些人说话奄奄一息的,就像临终时给后人留遗嘱一样,旁边人怎么样也听不清:“你说什么?能不能再说一遍,再说一遍!”这样也不太好。
总之,按照大乘佛法的要求,我们跟任何人交往时,不管是传法还是平时沟通,语言方面应该有技巧,这一点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