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4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俄印军火交易高达数十亿 南亚军事平衡可能崩溃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6.12.2002 16:13:15 | 只看该作者
                              12月4日,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俄印《德里宣言》签署为契机,俄印两国大宗军火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俄罗斯称愿意向印度出售包括航母和攻击型核潜艇在内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西方媒体纷纷表示,这项具有极为重要战略意义的军火交易一旦成为现实,将会打破南亚次大陆脆弱的核平衡。<br><br>    英国《独立报》12月5日撰文指出,虽然俄印双方表示普京此次印度之行只是为了加深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呼吁反恐和反对单方面打击伊拉克,但实际上,在两国领导人大谈“反恐”和“战略伙伴”友谊的同时,俄印双方在军火交易的秘密谈判上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br><br>    《独立报》披露,此次俄印军火交易谈判的重大突破在于:俄罗斯最终将向印度出售经现代化改装后的4.5万吨级航空母舰“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该报表示,俄方其实早就有出售该舰的意向,只是苦于俄印两国在价格上谈不拢,才使这艘巨舰自1988年起就静静地呆在俄军港。据悉,俄方对“戈尔什科夫上将”号开价7亿到10亿美元,这些钱还包括为该舰配备的40架米格-29战斗机的舰载改装费用。该报认为,印度为了实现称霸南亚的心愿,急于进口先进武备,最终还是会掏这笔钱的。<br><br>    印度媒体表示,如果“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航母交接顺利的话,印度海军将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另一艘是“维拉特”号航母,1987年服役)。再加上俄方提供的40架米格-29舰载战斗机,以及印度海军的其他先进战舰,印度将能够同时组成两个航母编队,称霸南亚。<br><br>    《独立报》披露,在俄印这份可能高达数十亿美元的武器交易谈判中,印方还将获得至少一艘俄制“阿库拉II”型攻击性核动力潜艇。西方军事专家认为,由于“阿库拉II”型潜艇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而且能携带装有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因此它加盟印军,不仅将推动印度海军的现代化进程,还将大大加强印军“三位一体”(空中、地面和水下)的核打击能力。而巴基斯坦方面既无航母,又无核潜艇,在与印度的核军备竞争中将处于劣势,其核生存和核反击能力将大打折扣。一旦俄印这一军火交易达成,南亚核平衡将被打破。<br><br>    本周初,印度海军司令辛格上将拒绝对印度装备“阿库拉II”型潜艇将破坏南亚核平衡一事发表意见。但他同时表示,印度将把核打击能力向“海上”,特别是“水下”倾斜,因为陆基核弹早就已经被“敌对国家”瞄准了。<br><br>    《简氏防务周刊》等多家权威军事杂志都表示,现在印度三军已经俨然成了俄制武器的最大客户———印度军队俄制武器已占近70%!自2000年以来,印度向俄罗斯大量购买军火的势头有增无减。2001年2月,印度购买了310辆俄制T-90坦克,总价超过10亿美元。<br><br>    同年,印度又掏出45亿美元,从俄罗斯购买了50架苏-30战斗机,并买下了150架苏-30战斗机的自行生产权。2002年2月,多国媒体纷纷披露,俄印两国正在就一项高达20亿美元的大宗军火交易进行秘密谈判,其中包括俄向印度出售远程轰炸机、多管火箭发射器、火炮定位雷达、T-90坦克和改装877 EKM常规潜艇等。<br><br>    据《独立报》披露,印度在未来10年的军队建设计划中,除了“阿库拉II”型潜艇和“戈尔什科夫上将”号航母外,还会购买大约价值80亿美元的俄制武器。<br><br>    连年的巨额军费开支,使印度政府自1997年开始陷入财政赤字的深渊,2001年赤字高达1450亿卢比(33.5亿美元);另一方面,印度国际收支也出现极度的不平衡,自1997年开始,贸易逆差超过1.5万亿卢比(346亿美元),而2001年印度外汇储备创历史最高时也只有450亿美元。<br><br>    一心想要称霸南亚的印度,自然不甘心只成为单纯的俄罗斯武器进口国,它也在努力把印度制造的武器推向国际军火市场。据《印度教徒报》12月4日透露,印度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在欢迎普京来访的宴会上就表示,要为两国合作开发的“布拉莫斯”(Brahmos)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寻找“友好国家”的买主。<br><br>    卡拉姆称,“布拉莫斯”联合项目是俄印两国在敏感领域合作的积极成果,两国在军事科技领域内的合作对双方都非常有利。该报认为,卡拉姆对普京这番直接的言论只能传递这样一个信息:印俄两国的防务合作正在不断加强。<br><br>    “布拉莫斯”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是俄罗斯“宝石”反舰导弹的改进型,印度在今年4月已经成功完成了该型导弹陆射型的试验。“布拉莫斯”导弹的射程为290公里,速度2.8马赫。印度计划在2004年用这种导弹装备军队,投入使用。<br><br>    卡拉姆这番为印度导弹拉国际市场订单的举动非常引人注目。因为以前印度在出售武器方面还是非常低调的。今年10月27日,印度媒体曾经有报道说,印国防部长费尔南德斯希望印度的军火出口规模将从目前年均10亿卢比(约合2000万美元)的水平提高到100亿卢比(约合2亿美元),品种包括本国生产的军舰、军用飞机、直升飞机以及轻武器装备等。但这条篇幅很短的报道随后不久就在印度媒体托拉斯的网站上被悄悄地删了,第二天也仅有一两家报纸在很不显眼的位置上发了寥寥百十个字的简讯。(陈凡 中国日报特稿)                          
2#
发表于 6.12.2002 16:22:22 | 只看该作者
                           <!--emo&:huh:--><img src='http://bbs.kaiyuan.info/html/emoticons/huh.gif' border='0' valign='absmiddle' alt='huh.gif'><!--endemo--> <br>中国千万别跟着屁股后面跑啊!如果能弄到点技术最好,别把钱都给恶国人去搞它的经济复兴,恶国的势力越差,对我们好处越多!!!<br>现在恶国还没到饿死的时候,再让它萧条几年,那时侯。。哼哼,也要让它们尝尝看别人脸色的味道!!! <!--emo&:rolleyes:--><img src='http://bbs.kaiyuan.info/html/emoticons/rolleyes.gif' border='0' valign='absmiddle' alt='rolleyes.gif'><!--endemo-->                           
3#
匿名  发表于 8.12.2002 13:19:44
                          从印俄结盟看印俄对中国的图谋<br><br>   <br>12月4日,正在印度进行国事访问的俄罗斯总统普京与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共同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德里宣言》(以下简称《德里宣言》)。冷战时期,前苏联同印度曾保持具有盟友性质的特殊关系。在经历了冷战后短时间的冷淡期后,以1993年《印俄友好与合作条约》为开端,印俄关系重新升温。《德里宣言》标志着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又重新回到了结盟的轨道。<br><br>在2000年两国签署的《印俄战略伙伴宣言》的基础上,《德里宣言》使印俄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并赋予了实际的内容,双方都决心将把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提升到一个更高的高度。双方为战略伙伴关系赋予的实际内涵主要是“三个支撑一个确保”,“三个支撑”是:一是加强双边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双方签署了《印俄关于加强和提高经济、科技和技术合作的联合声明》和其他5个涉及经贸文化技术合作的协议;二是安全合作。双方宣布,任何一方都不应采取可能威胁或削弱另一方的行动,双方在制定安全和防务政策以及和第三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过程中都应遵循这一原则。与此同时,普金还给印度送去了大桩军火;三是反恐合作。双方签署了《打击国际恐怖主义谅解备忘录》,双方同意通过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并将重点进一步。“一个确保”是:作为实现这三个合作的保障,双方同意将进一步加深目前建立的两国首脑年度会晤机制以及其他领域的高层会晤机制。<br><br>可以看出,和中俄战略伙伴关系不同,印俄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是印俄结盟,中俄战略伙伴关系本质是上是相互利用的关系。印俄战略伙伴关系不仅着眼于眼前的现实利益,更着眼于长久的利益基础,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则主要着眼于眼前的共同利益。<br><br>由于美国霸权的存在,中国和俄罗斯为了稳定和发展不得已联合起来,双方的联合和协调,至少可以避免因彼此对抗而耗费资源,可以把本就十分有限的资源主要用于与美国周旋。但中国和俄罗斯不仅仅有共同利益。由于中国和俄罗斯在国家定位及今后发展期望上都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加之两国接壤,双方还有战略利益上的分歧。俄罗斯需要一个稳定和适度强大的中国,中国也需要一个稳定和适度强大的俄罗斯,但双方都不会希望对方朝一个自己难以制衡的方向发展。由于美国对中国和俄罗斯都是一个制衡的力量,这样双方为了确保双方不过于强大,都各需另有一个力量来牵制和制衡对方。中国似乎不需要去刻意寻找一个制衡俄罗斯的力量,这个力量本身就存在,那就是北约和欧盟。俄罗斯方面则需要去寻找这样一个力量来制衡中国。<br><br>印俄结盟就确保了印度成为制衡中国的力量。俄罗斯和印度所谓在任何一方在和第三国开展军事技术合作的过程中不应采取可能威胁或削弱另一方的行动,就充分暴露了俄罗斯借用印度制衡中国的企图,这也为所谓的中俄战略伙伴关系划定了界线。俄罗斯在军事上大力帮助印度发展,从眼前来说,就是吸引中国的军事力量南向,而确保在中国不能在与俄罗斯接壤的北部部署足够的军事力量,以减轻俄罗斯的安全压力。《独立报》披露,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俄印《德里宣言》签署为契机,俄印两国大宗军火交易取得突破性进展,俄罗斯称愿意向印度出售包括航母和攻击型核潜艇在内的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先进武器。俄罗斯将向印度出售经现代化改装后的4.5万吨级航空母舰“戈尔什科夫上将”号,加上1987年服役的“维拉特”号航母,印度海军将拥有两艘航空母舰。印方还将获得至少一艘俄制“阿库拉II”型攻击性核动力潜艇。西方军事专家认为,由于“阿库拉II”型潜艇具有良好的隐蔽性,而且能携带装有核弹头的潜射巡航导弹,因此它加盟印军,不仅将推动印度海军的现代化进程,还将大大加强印军“三位一体”(空中、地面和水下)的核打击能力。<br><br>同时,俄罗斯从军事政治经济各个方面不遗余力地帮助印度的强大,意图就在于使印度有能力确保对南亚的控制和影响,避免由于南亚动荡出现势力真空,而让中国和美国有可趁之机。美国控制南亚,就与北约东扩构成一个战略闭环,使俄罗斯没有了出路。中国控制南亚,对俄罗斯来说,在其南面就出现了一个或许并不比美国的威胁逊色的威胁。至少,俄罗斯人希望,以印俄结盟为平台,将自己的影响渗入南亚,而且,印度的强大还可以使在南亚的利益主体复杂化,从而可以避免美国或者中国独享南亚。俄罗斯和印度加强在所谓的反恐领域的实质性合作,实际上就是帮助印度压制巴基斯坦,压缩中国影响南亚的切入点。<br><br>俄罗斯扶持印度并不会养虎为患。印度目前还局限于南亚,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区域性的大国。在国际大国战略较量的棋盘上,它还不是一只独立的力量。加之印度本身民族特性使这个国家虽然是一个大国,但尚难以摆脱在大国之间寻求依靠的国际斗争模式。印度在目前和今后都很难构成对俄罗斯国际空间的威胁。至少,这个威胁相对于中国等其他大国而言处于一个相对次要的地位。<br><br>对印度本身而言,摆脱眼前的局面,真正成为国际斗争中的一个独立的力量,甚至称霸亚洲,是其一直不灭的梦想。印度选择了挑战中国,来实现自己的这个梦想。它通过发展和拥有核武器,拥有了一个步入国际大棋盘的敲门砖。同时,也拥有了一个处于中国身边而一直想具备的安全感,这个安全感使印度可以更加放开手脚,大肆从事不利于中国的事情。<br><br>印俄结盟表明,印度采取了不惜委身美国和俄罗斯这样的大国的做法,也借用这些国家的力量来遏制中国。美国正在从战略上包围俄罗斯和中国,印度处于南亚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美国需要印度的帮衬。与此同时,俄罗斯出于牵制中国和尽量保证南亚势力不落入美国手中的考虑,也必然拉拢印度。印度清楚自己的可利用价值,它正是以自己的这个可利用的价值,既委身美国,又委身俄罗斯,从中捞取好处。一是得到直接的物质和军事上的好处,它可以得到美国和俄罗斯的竟相慷慨馈赠,并妄图借此快速地实现从军事实力上压过中国。另一个好处是,无论投靠美国还是俄罗斯都可以借他们的力量来遏制中国的强大。<br><br>所以,《德里宣言》是危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宣言。这个宣言充分暴露了印度的野心,这个宣言也从另一个尺度上标称了中国和俄罗斯的战略伙伴关系的实质。中国应该很好应对这个局面。至少,中国应该继续加大对巴基斯坦的支持力度,以牵制印度的力量,部分抵消印俄结盟给中国带来的消极影响。<br> <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2.2025 06:20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