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3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 德国一周叫停两起中方并购,总理承诺不算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8.7.2018 06:47:5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时报德国版讯,2016年,德国政府在一周之内叫停欧司朗旗下灯具业务朗德万斯、芯片设备制造商爱思强两起中资并购案。虽然半年之后,朗德万斯并购案获得批准,但有关德国政府内部设置障碍、外部游说欧盟修改立法的舆论四起,引发人们关于自由市场和保护主义的激烈讨论。

德国总理默克尔曾在多个场合,包括7月上旬与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会晤时,声明德方坚决抵制保护主义,审查并非故意针对中方投资者。但今天媒体突然曝出,德国政府又在一周内拦下两起中资并购谈判。一起是国家电网对德国电网公司50赫兹的意向收购,一起是德国机械工具公司Leifeld Metal Spining AG对中国资方的出售意向。

《南德意志报》今日在网站首页头条位置刊发评论《现在不要单纯地排斥中国投资者!》,以下是评论文章的全文:



风向转变如此之快。中国一度是德国经济与政治局势的纯粹希望,如今,持怀疑论者却又掌握了发言权。中国(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经济帝国,最好能用尽一切机会去阻止中国人的影响力扩张。

故事原本开始得很美好。在一个新兴经济体里有超过13亿的人口,对于依仗出口的德国工业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完美呢!因此,许多德国公司纷纷前往中国朝圣,在那里生产销售自家产品,急剧推动了德国的增长和繁荣。此外,中国投资者也来到德国和欧洲进行并购,新鲜的资金和技术大受欢迎。

与此同时,荒唐的唐纳德·特朗普出现在国际舞台,以美国总统的身份反对自由贸易。在这个时刻,人们曾一度相信中国领导人的主张,相信中国才是当今真正的经济自由之国。

但幸福的春天转瞬即逝,这是有理由的。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出,中国是如何从战略上以国家经济在全球构建自己的权力网络的,即便很多时候活跃在海外的都是私营企业。许多中企在德投资的标的行业,都被北京方面视为关键领域,这并非巧合。毫无疑问,北京对于政治、民主的理解也与柏林有所不同。

因此,对个案的深入研究是正确而必要的。联邦政府如今在一周之内叫停两起并购,也完全没有问题。在中国台海集团收购德方莱菲尔德金属旋压机制造公司一事上,联邦内阁有史以来第一次行使否决权,阻止了一家德企被出售给中方。它虽只是北威地区一家相对较小的机床制造商,却在航空航天与核能的敏感领域充当领跑者。此外,德国联邦政府通过国有投资银行KfW阻止德国东部电网公司的出售,防止基础能源供应落入中国之手,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全球化的经济需要相互投资。这样的干预措施必须具体个案具体分析,政策必须在批准和不批准之间明确出一条清晰界限。谁现在还以体制差异为由谴责中国的一切进取,就夸大其词了。在许多实际情况里,企业的管理和工作委员会对中国投资者赞不绝口。中国股东帮助企业重新振作,同时他们也尊重企业及所在国的文化,这一点就不同于美国投资者了。

与此同时,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也需要相互的投资。经济联系越多,共同利益也就越多,国家之间的冲突就越少。在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访问美国一事上,也能体会到,特朗普最终也能理解这种经济体之间的交织与联系。

两年前,在柏林的联邦经济部里立起了前社民党主席、经济学家卡尔·席勒的半身塑像。他的一句座右铭是“尽可能多的市场竞争,尽可能多的行政规划”,这是与中国投资者打交道的良好指导方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2024 17:0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