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中国文化的精髓——聆听许嘉璐教授报告随想

查看数: 2484 | 评论数: 5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3.4.2012 08:17

正文摘要:

中国文化的精髓5 h0 ^2 k, E) k2 d3 t$ h ——聆听许嘉璐教授报告随想 ' L: k2 G! p" x+ V) ^" r (慕尼黑大学中国国家公派博士研究生   尹晓兵) / q$ C! I* ^, X& q1 [* h , N, L+ a1 R6 {; M 6 K8 @0 ...

回复

kaiyuanjiayuan 发表于 12.8.2012 01:20:04
中国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四个字:“和”、“德”、“仁”、“孝”。“和”者,和而不同,天地合一,天下归一。“德”者,伦理道德、与人为善。“仁”者,儒学精华、纲常秩序。“孝”者,百善之首、祖先信仰。道理讲得可谓至深至诚,可我们中华儿女们又围绕着这个四字精华又做了些什么呢,值得每个中国人去深思
puti 发表于 16.7.2012 06:09:28
" 百行孝为先 " 是很典型的孔儒思想阿。传统文化当然还有道家,理学家等等。天人合一是我等草民的追求了。# V& O" Y# E: m$ g/ y2 P
当时觉得去听讲座的同学都很有文化底蕴,比如说游子吟都背下来了。
kite98 发表于 10.7.2012 19:30:34
本帖最后由 kite98 于 10.7.2012 19:50 编辑
" H8 j4 E: G& s6 {5 `
dragonfly 发表于 10.7.2012 10:02
6 J0 S* i! O  W6 X, Z# P''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拥有独立和自由人格的现代人,而不是一个个的孝子贤孙。"
  ?# t. G1 a! T. e# a) Y* G! w( r  o5 K* `8 v
孝和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拥有独立和自由人格的现代人,没有本质的冲突吧?
% m0 S$ z% x7 d9 M+ D5 K2 f, {
/ @; g% ^( _, M; p4 q

, z( ]/ \" k# o( l& u当然是冲突的。孝是只是形式,其实质是对长辈(权威)的服从和敬畏。这个和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冲突。
$ R3 E& Z$ f* b
" r6 [6 Z- O, U5 S5 c对老人和长辈的尊敬没有必要象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宣扬的那样去上升到“百行孝为先” 的高度。社会尊重每一个平等的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所有的老人。. W9 p+ {1 W/ d' E
9 f4 c/ F4 W/ ?& p1 F$ J
现代社会要求建立一个相对公平有效的社会化的养老体系。当老人和孩子的经济依赖关系被弱化的同时,感情上依赖关系同样会逐步弱化。孝这样的东西存在的经济基础正在被逐步减弱。
# b- A' g, r1 U1 H4 w  K- ?1 k1 g' }% Y& U9 h+ l! A6 @( T3 L/ W8 m0 p
中国文化有一些非常独特的东西,譬如社会的主体有国家和家庭(家族),个人的价值被过度忽视。随着中国社会的演化,社会末端的个体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l- h! O' A3 E- j: U% B0 E
dragonfly 发表于 10.7.2012 10:02:48
kite98 发表于 10.7.2012 08:54 - d' h+ b9 }5 r4 C3 |1 ^: C
这么好的话题怎么就没有人感兴趣?  t. v/ ]& L/ @4 O. Y
6 f% O' V" V6 _' Q8 w# d, C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 ...
# J* u- l. J4 k1 n5 v" ?
''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拥有独立和自由人格的现代人,而不是一个个的孝子贤孙。"
# P& @; L; Z: r3 ~/ m
2 {$ |  T* l. N8 Q孝和成为具有创造性的,拥有独立和自由人格的现代人,没有本质的冲突吧?6 h: S- O+ W1 n( d: P3 t, ~
kite98 发表于 10.7.2012 08:54:22
本帖最后由 kite98 于 10.7.2012 09:31 编辑 & l- Z4 q- D& {

; I, [' ?0 ?0 ^& A1 E4 \这么好的话题怎么就没有人感兴趣?3 K$ y0 x* m1 i( Q
7 M; }/ }% j; \* M3 ?) i, I6 j
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古代先贤对孝的论述有很多,中国的传统文化也可以称为孝文化。8 S0 i$ r5 V( F; p/ |

" l9 l9 d8 v; E* ~百度对孝的定义如下: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提倡的行为,指儿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家里的长辈以及先人的心意,是一种稳定伦常关系表现。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中华民族极为重视孝的观念。孝的一般表现为孝顺、孝敬等。孝顺指为了回报父母的养育,而对父母权威的肯定,从而遵从父母的指点和命令,按照父母的意愿行事。
3 J4 \* A1 `+ W; [# x1 s& ]
7 p9 \% g7 d8 @5 b2 D$ O3 `在传统的小农经济社会里面,家庭成员之间有着高度的经济依赖关系。父母和子女不仅仅在感情上的而且在经济上相互高度依赖。在我们民族漫长的历史中,那些无数次的自然灾害和人为战争等磨难中建立起来的舔犊之情、手足情深等, 曾经深深地触动过我们的灵魂。在那些人民颠沛流离的岁月里,那些经历过生离死别的骨肉之情,人世间还有什么比它们更能够触动我们心灵深处那份敏感?
* M" {& i3 J; U* ^. m% f$ t. F! C$ R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看, 这些复杂纠缠的人与人之间经济与感情纽带有她特定的美学价值。但是用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角度去看待孝,结论并没有那么美妙。$ C; p$ |  u$ `& w

% ^: _( H$ K, @6 z+ S. x" v在现代社会中, 这些深情厚意的基础再也不存在了. 因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 不象是传统社会中每个人的福祉和家族紧密联系在一起.  
/ \( O, I% Y( ?% x( L, ~
* V% p, F# G1 ?3 l2 ?/ q0 m/ g现代人生活追求的目标包括几个重要的元素: 平等、独立和自由等等. 经济上相对独立是人格独立的前提. 仔细问问有多少父母老来愿意在经济上依赖子女的?  社会化的养老比家庭式的养老哪个更容易实现社会公平?
4 I- h) M& H) ]1 B0 T8 {! {% S& ^2 t* ^
感情上的东西实际上也说不好. 不排除少数的例外, 但是代沟加上不同的教育背景等, 不同代人之间的沟通难免会有许多问题. 更何况配偶的背景更不一样, 能处理好关系的不多见. 所以说家庭成员之间的传统关系随着经济的发展也将变得松散./ i  y) E1 @. I& q$ d" K

* f! C3 n$ t0 {( p- f从教育的角度看,家庭依然是重要的教育平台。我们在那里得到最早期的教育。但是公共教育平台在现代社会里面特别是在学识和技能的教育方面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以孝为核心的家族式教育理念显然也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模式。
' y; P) S' r) ?' T
2 N. o& s* O* S7 p; V: ~/ w& A和传统社会不同是,现代社会整体上是一个更大的家庭。我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广大的家庭之中并相互依赖。
* L( |: b* ?4 ?; {: B, y' H9 P& W; I6 N, \7 r
今天的世界需要的是一个个具有创造性的、拥有独立和自由人格的现代人,而不是一个个的孝子贤孙。* K; L6 ~* s  d7 N# p! {4 t

% F" C/ m) q. l2 k5 x: _- n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扁平”。这不仅仅是指经济上的,而且也是生活方式和社会文化等方面的。 一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当日本人每天工作10个小时的时候,太平洋西岸的美国人也必需要每天工作10个小时。对全球有限资源竞争的最终结果就是文化的趋同化。传统文化得以产生和存在的封闭环境在今天的世界已经不复存在。3 |( j% ]# D) P! a# u7 Y

6 i. A, o% |9 b& m# q1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中究竟有什么可以让我们代代守护下去?) B# S* F  G% r8 e: |; S6 }7 R
& t8 P! q5 M0 p+ v: o
我坚信有,但不应该是孝!
  c. v! [  h  s
# {6 X; q) H, [7 ]& e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2.2025 15:0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