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7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慕尼黑象棋世锦赛圆满收官 中国队揽三金德国队创佳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9.2015 09:48:2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 o/ I* U2 \+ Q- o7 E" ~慕中杯14届世界象棋锦标赛于2015826日在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圆满收官。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的61名棋手经过5天男子九轮和女子7轮的激烈争夺,共产生男子团体、男子个人、男子非华越裔组个人、女子个人4枚金牌。比赛冷门谍报,象棋巨无霸中国队受到海外棋手的强烈挑战,其中英国老将黄春龙击败中国谢靖特大,菲律宾庄宏明逼和中国郑惟桐特大,女子组越南胡氏清红逼和世界冠军中国王琳娜均是比赛的新闻看点。但中国队员不愧久经沙场,逆境中沉着冷静,最终有惊无险地夺得男子团体(郑惟桐和谢靖)、男子个人(郑惟桐冠军,谢靖亚军)、女子个人(王琳娜)三项金牌。

) z: B7 n' P& O- ?
(全体棋手和裁判员大合影)
(开幕式挂帅仪式暨嘉宾合影)
(获奖棋手和嘉宾合影)
海外棋手这次表现出色,中国澳门曹岩磊夺得男子个人第三名,德国20岁小将薛涵第首次参加世锦赛就一鸣惊人,以5胜3和1负的成绩(其中战平中国澳门曹岩磊和越南一号主力赖理兄)夺得第四名的好成绩,并晋升国际大师,创欧洲棋手历届世锦赛个人最高名次。薛涵第还和队友薛忠一起获得男子团体第四名,创德国队参加世锦赛最佳战绩。欧洲棋手主场作战,取得群体性突破。除了德国队创历史佳绩外,英国队取得了团体第六名,英国老将陈发佐获得个人第九名,在63年高龄喜获世界棋联大师称号,为其40年的象棋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意大利的薛洪林获得男子个人第15名,德国薛忠获得第16名,英国黄春龙获得第17名的好成绩。女子个人美国贾丹最后一轮力克越南胡氏清红首夺世锦赛亚军,越南胡氏清红获得第三名。荷兰的余晓兰获得女子组第四名,喜获世界棋联大师称号。
$ M% ?. n/ @4 D
(世象联第六届执委会第三次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中国队全家福)
本次世锦赛非华越裔棋手有24名参赛,比例约占40%,日本的所司和晴夺得男子非华越裔组个人第一名,印尼的伊万第二名,德国的耐格勒博士(Dr. Michael Naegler)第三名。德国的吴松月(Lucas Gitter)和帕斯卡(Pascal Bieg)获得第四名和第八名。
4 |8 B4 M+ _6 d; q3 Q2 y3 Y; I
(德国队全家福)
(裁判员合影)
本次世锦赛开幕式和颁奖典礼还邀请到巴伐利亚州政府代表舒皓(Klaus Schuett),慕尼黑市政府代表托马斯(Thomas Ranft)、中国驻慕尼黑总领馆孙勤航领事、中国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世象联第一副主席陈泽兰女士等嘉宾出席。世象联执委和中国代表团还应托马斯议员邀请参观访问了慕尼黑市政厅。慕尼黑应用语言大学(SDI)为本届世锦赛提供了宽敞明亮的场地、技术支持和志愿者。来自杭州棋院的著名书法家张勇先生还应组委会之邀为本次世锦赛专门创作了《楚汉雄风》象棋主题书法展览,象棋和书法两大中华传统文化相得益彰,使本次世锦赛比赛大厅蓬荜生辉。本次比赛还得到了慕中商务(欧洲)有限公司的冠名赞助和协办。
(选手博弈)
6 @7 c1 h9 d0 _) ^9 |7 G
为保证比赛的顺利进行,世象联委派了宋德柔先生作为仲裁主任,中国象棋协会派遣了栾晓峰裁判长,周晓朴副裁判长,厉晓秋、马天越和赵东三位女裁判,与德国本地的莱德副裁判长,濮方尧编排长,王各、翁翰明、张嘉元、徐英男等本地裁判员组成了中德专业裁判队伍,执法本次世锦赛。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和敬业精神使得比赛顺利进行。
' @8 M. d6 v% L% G; \
(本届世锦赛组织者薛忠接受央视采访)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世界象棋锦标赛继2005年第一次走出亚洲在法国巴黎举行之后10年后再次回到欧洲,也是德国象棋协会第一次承办象棋最高级别的赛事。本次赛事吸引了来自中国中央电视台(新闻台两次播出世锦赛报道)、新华社(新闻专稿)、中国体育报(两次专题报道)、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德国当地主流媒体《南德日报》、《新德意志报》、《慕尼黑信使报》、慕尼黑广播电台、慕尼黑市政府网站,以及德国华文媒体《华商报》和开元网等多家中德主流媒体的关注和宣传报道。
2 y7 m# J' n! k4 w) u5 O, d
《南德日报》第193期8月24日R3版
慕尼黑首映象戏
——中国象棋世锦赛首次在慕尼黑举办薛忠先生是组织者兼参赛者

2 e& k1 H) g3 F/ g
作者:Franziska Gerlach  
中文翻译:王各

6 B$ p: I) B; N2 {
图象棋的棋盘是中国地图的缩影(摄影:Rumpf)
薛忠先生纹丝不动地坐在棋盘前。他在经过思考后,步步为营地将棋子在棋盘上挪动。行棋的间隙,他还在记录纸上进行记录。“慕尼黑象棋大使”薛忠滔滔不绝地将向我们讲述,他为何首次在慕尼黑组织,赞助并且亲自参加第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
他说道:慕尼黑号称体育之城并且也以它的科技闻名。象棋和这座城市非常相似。因为中国象棋也需要体育精神和数学逻辑。在十四届世界象棋锦标赛周六开始半小时后,薛忠先生快速地穿行在位于Baierbrunner大街的慕尼黑语言和翻译学院(SDI)的接待大厅内。8年来,这位年逾47岁,来自北京的薛忠先生一直生活在伊萨河畔。他是以自由职业为生的咨询师。利用他和中国棋院的亲密关系成功取得此次在慕尼黑举办世锦赛的资格。他边说边笑道:慕尼黑是他的第二故乡。然后他又迅速离开了。比赛还要继续。
来自全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的63名棋手将在6天内角逐谁是世界冠军。两位棋手对坐在长桌边。象棋也叫“象戏”。虽然在棋盘上看不到大象形状的棋子,但是却有16个写着汉字的圆木块。大赛新闻官格拉拉先生说道,象棋理论家发现,象棋展现的是依据公元前202年垓下之围的情形。中国军队当然也牵着大象打仗。除此之外,中国象棋还有其他的不同。在国际象棋中,王可以在整个棋盘上自由移动。中国象棋的将帅都被限制在指定的区域内。因此,将帅更容易受到攻击。中国象棋的另一个优势在于:象棋可以通过直接旁观学会,不需要读书破万卷。

7 Y( ^) G) r6 ]" q/ e
来自柏林的丹妮拉∙施密特从两年前开始下象棋并且发现这个游戏非常“有魅力”。棋盘是由一个宫殿和一条河流组成的复杂世界。学习中文字完全不是问题。“通过三条横线可以很清楚地认识車”,她边说边翻动棋子。她和中国女棋手对弈花了半小时。赢了吗?她摇手示意。“结果一目了然嘛”。对阵中国女棋手几乎没有胜算。但是仅仅因为文化间的交流,这项运动依然能带来游戏。
: H3 G1 S- ^& g7 Z  ^5 B
九岁的露西旁观她妈妈的比赛。在她面前放着一袋用来缓解压力的巧克力糖。她自己也会下一点点象棋。因为正如薛忠先生所说,中国小孩子从小学就开始学象棋。
薛忠先生从十岁开始学象棋。目前这位有欧盟永久居住权的慕尼黑市民排名世界第十。每周二晚上,在慕尼黑阿诺夫大街130号的酒吧里,会有八个长鼻子和两个中国人以棋会友。这次盛会之后,慕尼黑应该在十年后再举办一次世界杯。到那个时候,象棋应该向拜仁慕尼黑足球俱乐部那样有名了。他坚信,“啤酒、足球和象棋”会共同奏响美丽的乐章。

0 X4 Y: t' X1 M) K, Z( s" r- 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5.2.2025 06:5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