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力和愿力的定义
在我们各个有情的本来面目-如来藏心中有两种奇妙的力用,一种叫作业力,一种叫做愿力。业力就是指因为过往妄心-七转识无明遮障下的造作而产生的能招引成满未来异熟果报的势力-惯性,而愿力就是众生所发誓愿之力用,能于至果位而显其功的力用。这两种力的存在将决定我们的未来走向,是各个有情本来面目-如来藏心异地异时异类变异成熟果报的作用力。对两个奇妙之力的存在有正确认识将有利于我们的佛法的修行。
业力和愿力之根源
业力产生的根源是我们无始以来被无明遮障的缘故,不能觉悟生命实质。契经云: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生妄业道故,就出生了业力,业力使然故引生未来轮回之中的异熟果(报)。我们常讲的业力虽然根据恶业和善业之分类又分恶业力和善业力力,但从严格意义上说,凡夫位的众生所造的业力,无论恶业力还是善业力都是连三界也不能解脱之力用,都是引生未来轮回的异熟果(报),因此就是所谓的善业也要贴上 “有漏”的标签。所以我们可以把业力说成是一种不正的力。
愿力来源于众生的志愿的生成。按照其招引果位而显现其功的力用,愿力可以分为正愿力和邪愿力。凡夫位的众生也有志愿,也就会产生其在如来藏心中出生愿力力用,但是如果不得佛菩萨真善知识的摄受,不得佛法正知见的蒙熏,只是在无明遮障下或恶知识的邪教导下而生成的志愿,那么这个志愿所产生的愿力只会增上习气染污和妄想分别执著,其所招引果位而显现其功的力用就是让业力更强盛,这就是邪愿力了。反之,得佛菩萨真善知识的摄受,得佛法正知见的蒙熏,即使不能打破无明,也能产生追求解脱和发菩提心的力用,那么这就是正愿力了。
凡夫位业力和愿力之关系
在凡夫位,邪愿力和业力的关系是增上缘的关系,就是说业力会使邪愿力不断增上,邪愿力也会使业力不断增上,成为一阐提人,就是业力和邪愿力在其身上达到极致表现的结果。所以,我们学佛人一定要对业力和邪愿力保持警觉的,要避如蛇蝎。
正愿力的形成
在佛菩提道的修学次第中,正愿力有着不同的层次和威力,因为所发起的正愿有不同的内涵故。首先是志愿信佛,其次是志愿成佛(初发菩提心),然后是志愿开佛知见-即明心开悟入内门修行,再就是志愿(入初地)发十无尽愿,最后就是志愿圆满具足十无尽愿之愿行。这就是不同正愿力出生的的原因,末学认为,我们学佛者尤其应该对正愿力的内涵有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提升我们学佛的层次和加速我们学佛的进程。
一个佛子能入信位,其实已经不易了,这个不易除了本人的努力外,也饱含了佛菩萨的心血和不懈的度化。《地藏菩萨本愿经》之分身集会品第二:尔时,世尊舒金色臂,摩百千万亿不可思、不可议、不可量、不可说、无量阿僧祇世界诸分身地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吾于五浊恶世,教化如是刚强众生,令心调伏,舍邪归正,十有一二,尚恶习在。吾亦分身千百亿,广设方便。或有利根,闻即信受;或有善果,勤劝成就;或有暗钝,久化方归;或有业重,不生敬仰。如是等辈众生,各各差别,分身度脱。发起信佛之愿力这其实都是拜佛所赐。如果没有佛菩萨的摄受加持,在滚滚的业力作用下,任何一个凡夫都是不能靠自力战胜的,一定会象滚雪球一样,令业力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一阐提人。陷于万劫不复之地狱深坑。
在十信位中,从一劫乃至一万劫,从开始信佛的志愿所发起的信愿力的不断增上乃至圆满决定,信愿力所显功之力用就是能令人初发菩提心-成佛之愿,因此入住初住位;从初住位乃至六住位,由于于外门广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即与资粮位不断积聚福德,其因初发菩提心所产生的的愿力不断增上圆满能令人发起佛知见,其最终所现功之力用就是般若正观现在前,开悟明心悟唯识性;从开悟后的胜解行位,因为开悟引发的般若智慧,即对如来藏总相智现观和对别相智现观的不断通达,如果菩萨生起同体大悲,又能于内门净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发起菩萨性和圣种性,菩萨就必然会引发(入初地心)十无尽愿的志愿。十无尽愿发起非常重要,因为到了佛地,无愿无相的真如境界,就是靠初地发起十无尽愿,然后,经过地地增上的普贤行愿,乃至佛地,这个十无尽愿的愿力也会象滚雪球一样最终强大到没有任何势力能使其停止。《解深密经》如来成所作事品第八云:尔时曼殊室利菩萨摩诃萨复白佛言:“世尊!云何应知诸如来心生起之相?”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夫如来者,心意识生起所显,然诸如来有无加行心法生起,当知此事犹如变化。”曼殊室利菩萨复白佛言:“世尊!若诸如来法身远离一切加行,既无加行,云何而有心法生起?”佛告曼殊室利菩萨曰:“善男子!先所修习方便般若加行力故,有心生起。善男子!譬如正入无心睡眠,非于觉悟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而复觉悟;又如正在灭尽定中,非于起定而作加行,由先所作加行势力还从定起;如从睡眠及灭尽定,心更生起;如是,如来由先修习方便般若加行力故,当知复有心法生起。”这段经文就说明由于初地发起十无尽愿,再经过从初地发起之时乃至成佛之普贤行愿中,由有这“先所作加行势力”而能令佛地不会如阿罗汉之入无余涅磐,而是以初地十无尽愿之普渡一切众生,由先修习十无尽愿的愿力势力,令佛有无加行而令心法生起,依十无尽愿与众生感应道交,普度一切有情众生尽未来际。以上愿力之生起和所显功之力用作为一个学佛者,我们是应该了知和修学的。
菩提道中业力和愿力的关系
从十信位开始,也就是发起正愿力开始,不同层次的正愿力和业力之间就发生了此(业力)消彼长(正愿力)的奇妙的转化关系。愿力增一分,业力就少一分。业力少一分则愿力势必增一分。
因此说,从信佛的正愿力发起,业力的增长就开始遭遇了阻力,就仿佛从天上来的长江之水,开始遭遇到一道无形堤坝的阻挡。尽管业力的势力还是那样汹涌澎湃,但是最终避免不了走上不断衰竭乃至断流的局面。所以说发起信佛志愿,出生信愿力,是一个众生从轮回走向究竟解脱的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分界岭,有里程碑的伟大意义。
正愿力的增上靠的是六度万行(十波罗密)
正愿力的增上和圆满都要靠修习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来实现的,通过修行六度万行,能圆满一个个不同层次的正愿力,并因此引发更高层次的誓愿的发愿和践履,所以,作为菩萨就应该不断地以六度万行来圆满正愿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