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名院士关于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错题问题的联合声明<br><br> 数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华罗庚<br><br> 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的错题问题是早在6月7日江苏数学考试结束后即被广<br>大师生所了解,并向招生考试部门提出,历时近5个月经4次辩论与论证,至今未<br>获解决,对此我们深感遗憾和不安,因为这是一个高中学生就应该能判别的简单<br>错题,居然被有关责任部门再三内部组织专家论证为“不是错题”。中国自古以<br>来国家考试是非常严肃的,这一优良的民族传统精神不应在我们这一代遭到破坏,<br>而应该继续发扬,起到古为今用的作用。为维护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社会正义<br>和我国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我们郑重表示如下看法:<br><br> 1.2003年江苏高考数学卷第一题第1小题确是一道明显的错题,对考生答题<br>和评分有无可置疑的影响。<br><br> 2.此题之错长期得不到正视,这决不能用“专家们之间看法不统一”来解释,<br>因为任何高考题的对与错都是高中学生能够理解和判别的,华罗庚说得好,“数<br>学是最容易辨别是非的”,参与命题或论证的专家们如果站在实事求是的立场上,<br>论证的组织者如果出以公心,是不难得到正确而一致的结论的。因此这一事件是<br>人为因素造成的。<br><br> 3.这一事件的后果和影响是严重的:它破坏了高考的严肃性、高考竞争的公<br>平性和选拔人才尽可能的准确性;这道5分题可能会影响到部分考生的前途与命运,<br>在社会的个体权利与价值已经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这一后果显得尤为严重;误<br>导教师和学生走向违背数学严谨性的斜路;大大打击了青年学生对社会诚信的信<br>心;人民群众对此很不满意,严重地影响了教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br><br> 4.有关部门如果继续坚持“题目不错”的不实事求是说法,对错误不加以纠<br>正,必将使人民群众的情绪受到压抑,上述严重后果将完全不能消除,且不能防<br>止今后类似事件的重演,从而不利于我国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我们建议有<br>关部门实事求是地承认题目错误,分清是非和责任,并向群众作出解释(群众是容<br>易理解的),这样既表明了教育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决心,使人民群<br>众心悦诚服,使教育部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得到挽回和提高,达到真正的稳定,<br>又能使少数涉事人员接受到应有的教训,防止今后类似事件的重演,从而大大有<br>利于我国高教事业的健康发展。<br><br> 郑哲敏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br> 胡文瑞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br> 白以龙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br> 吴承康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br> 俞鸿儒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br> 丁伟岳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北京大学数学研究所所长<br> 陈希孺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br> 张涵信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br> 崔尔杰 中科院数理学部院士,中国力学会理事长<br> 王崇愚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br> 徐建中 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院士,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学位委员会主席<br> 李椿萱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主任<br><b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