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7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颜榴博士在柏林大愚读书会讲析中国当代美术史札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5.2012 08:43:4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现象、意义与史料的感知
——颜榴博士在柏林大愚读书会讲析中国当代美术史札记
周 坚
5 月6 日是个晴雨变幻的春日,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的阅览室,大愚读书会
举办了一场题为《新中国美术六十年作品赏析》的讲座,由正在柏林自由大学东
亚艺术史学院做客座研究的颜榴博士,给大家解析新中国诞生之后风云流转的艺
术天地。

图一:2012 年5 月6 日,颜榴博士在柏林大愚读书会讲《新中国美术六十年作品赏析》
从艺术史学视角赏析中国当代美术
“艺术”作为一种人类精神现象的存在形式,不仅凝聚了艺术品诞生时代的
审美理念和创造工艺,而且是记载其所处社会文化的一种独特史料。作为普通的
艺术爱好者,人们往往会将艺术作品的赏析简化为对“美”的感受。那么,一些
看上去并不“美”的艺术作品该如何来鉴赏?
依照德国艺术史学家埃尔文·潘诺夫斯基在1939 年发展出来的三层次析图
学(Ikonologie)方法,对艺术作品要做三个步骤的研究:(一)通过释图前分
析,明确图像符号的表现对象(Semantik),即“表现了什么”;(二)通过释图
分析,明确图像表意的手法(Syntax),即“如何表现的”;(三)通过析图解译,
解读图像所表达的含义(Pragmatik),即“意味着什么”。只有通过艺术史研究,
我们才能够由浅入深,全面获得潘诺夫斯基所归纳的三个层次的艺术感知,即现
象感知( Phänomensinn )、意义感知( Bedeutungssinn ) 与史料感知
(Dokumentsinn)。
沿时光演进的历程,颜榴博士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多年来艺术领域的
纷繁变化,界定为三个时期:(一)1949 年至1978 年的“红色经典”时期;(二)
1978 年至1989 年的“新潮美术”时期;(三)1990 年代的“商业艺术新贵”时
期。其中,1978 年的改革开放和1989 年的“动乱”成为三个时期之间的“界碑”。
(一)1949 年至1978 年的“红色经典”时期
1949 年建国后,在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影响下,中国诞生了
大量“无产阶级美术”作品。由于文艺领域实施“二为方针”(为政治服务、为
工农兵服务),“红色经典”时期的艺术作品必须与政治意义契合,否则艺术家很
难具备生存的条件。
但即使在这样的狭小空间,仍然出现了一些与江青提出的“红、光、亮”标
准截然不同的作品。例如,刘春华1967 年创作的《毛主席去安源》是一幅冷色
调的油画作品,与当时个人崇拜狂热下以“高大全、红光亮”手法表现毛泽东的
大量作品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幅画作在1995 年嘉德秋拍会上以605 万元人民
币的高价成交。再如,汤小铭1972 年创作的《永不休战》以冷、灰、暗的色调
表现了病中不休笔战的鲁迅,极其深刻地勾勒出这位中华民族脊梁人物的鲜明品
格。

在这一时期,由于中国画被划为“封建主义”的艺术,因此总体上处于低潮。
但是,一些中国画画家仍然试图在技法和表现主题上实现突破,通过彩墨的运用
和大版幅的作品,与西洋绘画技法一争高下。其中,李可染1963 年以毛泽东词
句为题创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以及关山月1973 年创作的《绿色长城》
等国画作品,并非简单地以国画的工具“作油画”,而是将中国传统山水水墨技
法与西洋写实绘画技法融汇于一体,形成了一种新的独特的国画意境。

与绘画类似,这一时期的雕塑作品也充满了那个时代阶级斗争的政治气息。例如,
四川泥塑群像《收租院》不仅是一个命题艺术创作,而且成为一个全国进行阶级
斗争教育的工具。

除了职业艺术家的创作之外,“红色经典”时期还涌现了大量“工农兵”艺
术作品集,展现了这一时代独有的业余艺术家主体的创作风格,具有独特的史料
价值。而大量职业艺术家投身于连环画创作,使这一时期的少儿读物极具特色,
这与当下缺乏独创性少儿图文读物的现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二)1978 年至1989 年的“新潮美术”时期
通过艺术史学分析,1978 年改革开放作为一个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年代界碑,
并非是一个出自意识形态或政治学角度的简单划分。
比较一下1978 年之前并不久远的一些知青画家的作品,以及1978 年开始以
之后数年间这一青年画家群体的画作,可以明显感受到一种从激扬豪情至消沉失
意的“突发性”的巨变。

在政治上否定了“文革”之后,全社会开始了对“十年浩劫”的反思。与此
同时,部分“上山下乡”的知情开始返城。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作为“新潮美术”
时期最早的一个艺术流派,与“伤痕文学”同步的“伤痕美术”诞生了。

最初表现“伤痕”内容的作品,从技法基本上还都承接着现实主义的写实手
法。1980 年,罗中立创作的贫苦老农的巨幅肖像《父亲》,以超级现实主义风格
将饱经沧桑的皱褶与充满视觉震撼的铜褐肤色催人泪下,“像是给了从浩劫中走
出还舔舐着伤痕的社会以沉重而清醒的一击”。颜榴博士认为,这是宣告中国当
代美术跨入“现代主义”的一幅标志性作品;同年,陈丹青在其《西藏组画》中
“极力表现的强悍生命和显露出的油画技巧,显示出绘画将要摆脱戏剧性、文学
性之后的独立价值时代已经到来”。

的确,1980 年代不仅是中国当代社会接受西方思潮冲击的时期,也是一个
中国当代艺术家发现和鉴学各种西方现代艺术流派的高峰期。其实,美术理论与
实践层面的突破在1979 年已经初露端倪:正当吴冠中因其对“形式美”和“抽
象美”的推崇而备受争议之时,“星星美展”做出了最及时的呼应,“王克平无所
拘束的木雕《沉默》、《万万岁》、《偶像》对‘文革’极权政治的反诘与嘲讽宣泄
了一代人如梦方醒后的愤怒”。而袁运生1979 年在公共壁画《泼水节——生命的
赞歌》中以裸体以及抽象、象征和变形的技法,张扬“个性”和“自我”。颜榴
总结这一历史性巨变时认为:“这与同时在理论家之间展开的对印象主义的讨论
相得益彰,经过数次在‘现实主义’语词间的回避与闪躲,现代派终于可以被视
为一种艺术样式而不是政治立场来对待,中国的现代艺术在经历过20 世纪20、
30 年代的短暂繁荣之后一度沉沦终于又迎来了再次发展的机遇。”

“正是在1982 至1986 年间,华夏大地近百个青年艺术团体为新潮美术推波
助澜,弥散在80 年代中期的哲学热和美学热使青年人对尼采、叔本华、弗洛伊
德的名字耳熟能详,艺术家们纷纷爱上了艰涩的表达。”这是一个充满苦涩回忆
与颠覆性反思的时期,是一个深受外来思想与艺术流派影响的时代,是一个充满
了艺术多样性和创作个体精神的年代。从印象派、表现主义到新实在主义、达达
派、野兽派等等,这些在西方早已成为“古典”的各种现代艺术流派,在这一时
期的中国艺术作品中几乎都能找到其痕迹。与此同时,“美术”的范畴也逐渐突
破了线条、色块、材质等作为必备载体的绘画和雕塑形态,行为艺术、装置艺术
开始涌现。

作为带有社会先锋性的艺术,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从来都充满了普罗大众
的不理解。颜榴博士以“85 新潮”流派的一些艺术家和艺术社团例举道,“夏小
万那变形拉长的人体释放着多年来人们对苦涩生活难言的压抑心理”,1986 年春
的徐州现代艺术展“被观众愤怒地认为是‘性感动物’却正中艺术家下怀”,1986
年青年艺术家社团“‘观念21’在严冬褪去衣服用裸体去感受生命的颤抖”。不
仅在熟识这些艺术家的颜榴眼中,而且在作为1980 年代中走向生理与思想成熟
的我的记忆中,这一时期,似乎每一位艺术家都是一位哲学爱好者,是一位在形
而上的激流澎湃中诞生创作灵感的“天外来客”,不断制造着令其身边的“凡夫

俗子”们感到“惊世骇俗”的作品。

击其参展的装置作品《对话》,导致闭馆休展。枪击后,她身旁的唐宋被便衣误抓。之后,
二人被认为是“枪击”这一行为艺术的共同完成者。

在经历了1980 年代的迅速裂变之后,1989 年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又一个历
史分水岭。回顾艺术史,这一年,许多作品似乎都富有预言的魔力。1989 年2
月5 日11 时10 分,肖鲁在中国美术馆首届《中国现代艺术展》上枪击其参展的
装置作品《对话》(该作品是她1988 年的毕业作),导致闭馆休展。此次艺术展
上充满争议的行为艺术作品很多,但“避孕套”、“枪击”和“孵蛋”骤然成为
被西方艺术届热炒的代表作,因为这三件作品在西方艺术评论家的眼中承载着
性、暴力和政治的象征。
(三)1990 年代的“商业艺术新贵”时期
颜榴从艺术史的视角审视1989 年后的艺术面貌:“在整个社会滑向理想消褪
的精神洼地时,青年画家们倒显得轻松随意,他们从容地运用着写实技巧描绘自
己的日常生活。”这一时期在北京地区的艺术家主体有两部分,一是从圆明园到
宋庄的盲流艺术家群体,二是学院派“新生代”艺术家群体。

园的无聊和空虚。
1989 年刘小东的《田园牧歌》所展现的无聊和虚空,深刻地勾勒出了人们
“面对强大的意义体系的崩塌”时的心境。跨入1990 年代,艺术家们抛却了1980
年代艺术之旅必备的“形而上的重荷”,快步走入“玩世现实主义”和“政治波
普”,出现了倍受国际艺术市场追捧的“四大天王”。对于玩世现实主义的代表人
物,颜榴认为,“方力钧把满身痞气的泼皮状人物放置在蓝天白云下,消解着意
义的枷锁。”独特的“政治波普”艺术则借助对文革时期宣传画形象和偶像进行
解构式的嘲讽,以宣泄艺术家对空洞而虚伪的政治口号的厌倦以及对经济社会资
本化的不满,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王广义的《大批判》和李山的《胭脂》系
列作品等。

录像艺术、行为艺术、装置艺术等新的视觉艺术种类在1990 年代虽然处于
半地下状态,但依旧诞生了不少具有深度的作品。例如,张洹1994 年在一间公
共厕所中完成的行为艺术《12 平方米》,以自虐的方式嘲讽迅速糜烂腐臭的社会,
具有超越了传统美术的震撼力与寓意。

1990 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日渐盛行的消费主义催生出“艳俗艺术”,然而,在艺术
家媚俗的表象之下,并非是他们对政治的漠然姿态,而是通过对生活中的低俗和
平庸事物的夸张揶揄,构筑了一种批判现实社会的新的黑色幽默。

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三个时期在跨入21 世纪之后,随着经济越来越迅猛的发
展,诞生了一大批以作品拍卖价格排名的艺术新贵。然而,在这些新贵的阴影之
下,由于社会陷入拜金主义的精神虚无状态,以及艺术的观众们逐渐被商业炒作
所左右,大批新生代艺术家却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境地。2000 年,“青春残酷”派
的尹朝阳创作《青春远去》,强烈的顶光夸张地置整个脸部于浓烈的阴影之下,
似乎昭示了21 世纪中国青少年未老先衰的精神颓丧。

对观众的拷问
中国当代六十多年的艺术历程,我在短短三个多小时的时空中,匆匆随颜榴
女士浏览而过。颜榴的评说与百余幅作品的幻灯展示,留给观众们怎样的拷问?
我记得,去年参加柏林孔子学院的一次画展开幕式,德国当代著名的中国艺术品
收藏家Alexander Ochs 在致辞中认为,中国当下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史研
究。面对这样尖锐的评论,作为今日读书会听众的我并不想急于给出一个业外人
士的评价,而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去了解中国当代艺术,聆听中国当代艺术
史研究的成果。
当林林总总的艺术作品通过鲜活深刻的专业析解而为我们所理解、激发我们
去思考时,那么,中国艺术史研究也就实现了其最为重要的社会价值——启蒙。
主讲人简介: 颜榴, 女, 湖南人。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美学硕士, 中
央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现为中国国家话剧院《国话研究》主编,艺术
研究中心副主任。在多家报刊开设艺术专栏, 发表戏剧、美术、影
视等评论。曾获得北京市文联第四届文艺评论奖二等奖, 中国文联
首届中国戏剧奖·理论评论奖, 以及“ 繁荣首都文艺事业作出突出
贡献者” 荣誉称号。专著有《京华戏剧过眼录》( 台湾出版)。曾参
与创刊国内第一本视觉文化杂志《视觉2 1》; 任《中国当代艺术史
( 1 9 9 0 - 1 9 9 9)》特约编辑; 任《美学四讲》、《华夏美学》插图本的
特邀配图。曾受邀为第三届中国文化论坛( 北京) 论文报告学者。
国际访问经历有日本铃木忠志剧团访问学者,香港话剧团访问学者,
英国文化协会赞助学者,柏林自由大学访问学者。所担任社会职务有国
际戏剧评论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中国文联特约评论员。
2012 年5 月9 日, 于柏林
附:颜榴博士相关文章链接
http://www.ce.cn/kjwh/ylmb/ylzl/ ... 31_19902635_1.shtm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1.2025 19: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