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敬錄自《辨中邊論頌講記》 彌勒菩薩 造頌 益西彭措堪布 講授
http://www.xianmifw.com/book/newsview.php?id=250
庚二、如何雜染分二:一、以誰作雜染;二、由彼如何雜染
辛一、以誰作雜染
三界心心所,是虛妄分別,
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
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
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所。
前兩句是認定雜染的作者,後面六句是宣說他的差別相。
我們在這個三界六道當中流轉,這一切一切雜染的作者就是虛妄分別,離開他找不到另外的一種真實的作者。這個虛妄分別心是什麼?以三界有漏所攝的具有二取性的心王與心所,就是虛妄分別。所以上面說,虛妄分別有,或者虛妄分別心等等,上面提到很多虛妄分別,那麼我們就想,這個虛妄分別到底是什麼,這裡彌勒菩薩說得很清楚:三界心心所就是虛妄分別,沒有一個其他的法,三界的心和心所者虛妄分別,那麼頌詞上就說“三界心心所”,“三界所攝”就排除聖者相續所攝;以具有二取性,就說明不是無分別智;以心王與心所,就顯示了虛妄分別他的差別。所以我們就知道,聖者相續的智慧,聖者相續的無漏的大悲空性藏的境界根本不叫虛妄分別,本論上上下下處處宣說這個虛妄分別唯一就是三界心、心所,三界就是有漏的法,所以,有漏的心、心所就是虛妄分別的自性。這樣就知道,所謂雜染的作者,具體來說,就是在三界當中的一切心王和心所,這些統統都成了雜染的起因。
那麼,心王和心所有什麼差別呢?論中說“唯了境名心,亦別名心所”,從唯一了別境的總相的角度,就叫心王;從唯一了別境的差別相的角度,就叫心所。心王又有哪些差別呢?“一則名緣識,第二名受者”,就是第一阿賴耶識,名為緣識;第二由阿賴耶識產生的前七識,名為受識。為什麼分別稱為緣識和受識呢?因為阿賴耶識是其餘七識的基,其餘七識都是以阿賴耶識為緣而產生的,所以叫“緣識”。其餘七識每一種都是領受各自對境的性質,比如眼識是領受赤紅青白等色境,舌識是領受酸甜苦辣等味境,所以就叫做“受識”。
心所有哪些差別呢?論中說到“此中能受用,分別推心所”,也就是可以分為能受用的受心所,能分別的想心所,以及能推動諸識趣向所緣境的思心所。“能受用”、“能分別”、“能推動”,分別是受心所、想心所、思心所。
這樣我們就知道,輪迴的作者或者說一切雜染法的作者就是有漏的心和心所,這些心和心所都是虛妄分別。對於三界迷亂的現相,了知總相的叫做(有漏的)心王,了知種種差別相的叫做(有漏的)心所,應當如是了知二者的差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