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漂母杯”散文诗歌赛走进欧洲续缘中华母爱 / o8 P$ E" q' I9 l
(文/图 孙兴利 张红梅)
, N1 Q8 C" k4 \5 ?) l“漂母杯”全球华文散文诗歌大赛首度走出国门,在欧洲续缘中华母爱。2014年11月10日晚上,由江苏淮安市淮阴区人民政府、淮安市外办、慕敏德中文化交流协会、汉堡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举办的第六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欧洲地区)颁奖典礼在汉堡大学孔子学院(汉堡豫园)举行。
' y& `; b: J4 `7 }& |2 ]* p% a- {
德国华商报总编修海涛致辞
6 E; t, E, q- d: P& O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晓燕女士在致辞中提到,汉堡素有“世界桥城”的美誉,2000多座桥构成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漂母杯”散文诗歌大赛活动以华文为媒介,以散文诗歌为体裁,以母爱·爱母为主题,活动的成功举办将在中欧之间架起一座新的友谊之桥,使得仁慈博爱的淮阴爱心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与此同时,孙晓燕希望依托大赛增进国际文化交流,编织情感纽带,架起友谊桥梁,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增强全球对中华文化的尊重和认同,增进各国人民对淮阴爱心文化的了解,提升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期待淮阴和汉堡在文化、教育、体育等更多领域合作交流。/ ^% X4 z5 z% R, W1 D" y
$ o9 N" C- K k/ w9 G: c评委代表德国华商报修海涛主编对活动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认为“漂母杯”母爱•爱母主题活动走出国门,对唤起人类灵魂深处的情感起到积极作用,“母爱•爱母”主题活动可以在世界各地举办,让全世界的华人更加爱国,凝聚中华海外民族力量,增强民族自信,让世界各国人民了解中国历史与现状,使祖国更加繁荣更加强大。
5 d$ v1 ~. ? g# K
1 G/ T* h& z2 | 区长助理杨捷宣读获奖名单
! b, L$ m! P( R/ l+ Z“漂母杯”母爱•爱母主题散文诗歌大赛是德国汉堡中国时代文化节(ChinaTime Hamburg)的重要活动之一,征文活动受到了欧洲地区的华人华裔的积极参与,共收到欧洲五个国家各类作品376篇,经过认真评审,28篇作品获奖,德国黄海峰的《我的德国妈妈》荣获荣誉奖,周崇道的《当代漂母——致我的漂母》、瑞士朱颂瑜《荔枝花开》荣获一等奖。本次活动在以往大赛的基础上,将母爱主题拓展为“母爱•爱母”,形式由单一的散文大赛拓展为散文诗歌大赛,并且首度将大赛办到欧洲,为欧洲华人华裔构成了一道丰盛的文化“大餐”。9 N" Q! r9 L' j( A0 B* V) t
8 a# k8 g" V+ c: s$ E
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晓燕颁发一等奖
# p; S( q/ v$ H: f) Z2 G3 s! {2 {# o* i4 w) M! O( A
淮安市外侨办吴勤书记为黄海峰教授颁发荣誉奖
% k5 f$ b' k0 \/ Z: u; [/ A
- L0 ?' {: ?5 k: D$ s
" n% V& h/ [: O5 \- l淮阴区政府区长助理杨捷宣读获奖名单,淮安市外侨办党组书记吴勤,淮阴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晓燕,汉堡大学孔子学院德方院长康易清博士(Dr. Carsten Krause),慕敏德中文化艺术交流协会主席周敏女士,汉堡汉华中文学校校长周开雰女士,《华商报》主编修海涛先生,旅德知名女作家徐徐等与会领导和嘉宾共同为获奖者颁奖。特邀嘉宾黄海峰教授现场讲述他和德国妈妈贝尔格夫人(Mrs. Dorothe Berg)的一段感人至深的跨国母子情。旅德青年舞蹈家周敏女士表演了傣族舞蹈《月光下的凤尾竹》,汉华中文学校的教师陆佳君女士演唱了淮阴区政府创作的歌曲《慈母颂》,汉华中文学校的学生吟唱了《游子吟》和表演了《礼》等精彩的文艺节目。% b& G, Z3 K0 f
, r7 @ U0 e# d: Y n; b
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香港卫视、淮阴电视台、新浪网、华商报、开元网等多家国内外媒体对此次漂母杯大赛(欧洲地区)的颁奖典礼做了专访和报道。4 J" a; j. m/ p+ w
8 q) U- T2 X+ n( u 3 |: x( u! E7 W- y0 ]( V. X- T$ g
; M* F$ W1 Q; g附:第六届“漂母杯”全球华文母爱•爱母散文诗歌大赛(欧洲赛区)征文获奖名单
2 y( ]1 L3 ~, I8 Y! J- ~. P; `4 {# D4 _7 `/ e
荣誉奖1名:
; ~0 [# l4 C9 X) J6 _8 h' P* G4 N- d6 j4 `& Y: O
《我的德国妈妈》黄海峰(德国)/ X, I$ p/ v% E+ F
+ l+ Q! ], P! T" N3 Q4 V
一等奖2名:
0 x! m) H& a1 G5 b4 f& j1 n
0 E, o( u$ f3 G( ]8 W《当代漂母——致我的岳母》周崇道(德国)
; Z* `! v4 s( \1 l# [% q4 T% J3 j3 e
《荔枝花开》朱颂瑜 (瑞士)
* g' C. T& D, _+ v
; U) V+ _' I' V3 b1 D# R8 `二等奖3名:9 X, D+ j3 B, w% I. s
2 t1 E; P: c1 Z
《婆婆—妈妈》卢晓宇(德国)- A( \# |$ ?$ P4 e8 s7 H+ p
1 Q: N, ]. |3 X; j
《感谢你,母亲》孙亦梦(德国)% V! }3 V5 U# L8 d p
9 E6 r' X' ?2 B) J# ], e《微时代的智能母亲》 刘海华(德国)! ~9 a* |: ~! t
7 v6 K0 g3 ^. N) q- }1 o三等奖5名:
# `, T( @2 P8 z4 A0 w5 U9 S/ w+ ~, p7 ~
《我和我妈妈的那些事儿》沈琦(德国)
" D6 ^2 h9 y: Y: Z) Q& j9 l" P" t3 M% T2 O
《半碗米饭》谢盛友(德国)) e$ o2 k- d( C* f& ]- H. V
: B K3 @% V2 t- m% A《婆婆》林凯瑜(波兰)
/ a% r) f. L, V; |, L7 \$ n8 W7 W% K+ A+ p3 Y
《谨此献给母亲》顾强(德国)
+ r+ ~, U8 r5 B% k# {6 x) _, [9 X3 }4 D" s8 V$ j2 [) C+ ?+ ?, h+ e
《无理的母亲》朱宏博/刘冬梅(德国)(诗歌类)$ D3 Q% d" E: U5 I0 H% z5 J7 X
0 D! H) {3 b8 \
非华裔奖2名:* P' [1 A" u$ [) \
9 l, N, {- @7 ]《乌鸦母亲》古维兰(法国)
# ?' ^; `8 R0 L$ p! W0 @
( [* y# r7 e9 a, e. [《母爱》李运生(德国)
( r/ o7 C) {/ W' W8 V3 M4 }& d! {+ U* W; ]- |1 B
优秀奖15名:; {& w6 Q; l9 X8 n# c6 J9 U5 [$ d
2 ], [$ \ k& j1 h! r, j/ Y《母亲的育儿心经》孙颖(德国)% ~" o& g9 u7 ^. q4 N% e
: J }$ \: z' h! w( V( X' R《有一种母爱叫抉择》葛丽萍(德国): e( D5 @2 `4 ]2 u! {& B
* h) [& U2 m @) x《母爱,你懂的》倪娜(德国)
$ Q5 w; B, Z1 F$ `
" T' T; d. z, w" J1 a. }《厨房里的妈妈》周平(德国)
/ G' _# ]/ d* p2 x2 W. e* K7 o8 V9 r! s( O+ i0 t
《快乐的母爱》唐思佳(德国)
$ l# h. Y8 u, [* Z4 N; o6 t; k8 X: k) V# [
《消息》彭黎(德国)
# h; B. e1 m$ V3 o* I- N+ [2 r* T' \; h0 p4 Q6 Z8 J
《妈妈的爱》张文娟(德国)
( G+ t, U: H* J: W) r* |- Q; F; e5 D4 g
' _- g: l: P0 m+ q& ?1 r+ Q% l7 E《致我唯一最亲的亲人》(德国)% N) i# d+ s, y
* n$ G7 N+ @% A7 j7 R3 K6 {5 [* i《母亲的祝福》闻捷(德国)- r$ Y0 p1 p- o: B5 _
2 d$ w. b3 _! f8 P6 {+ ^' a
《太阳花》高磊(德国)
% H3 ^ l; p' `4 \! d& Z
0 \; \& h8 m" g$ t [1 R) n: l《悠悠慈母心》冯怡(卢森堡)
) ^7 V; l+ N/ d4 |/ L4 p, f) B4 [7 ~) e& }$ G: X$ ?3 H
《最恒久的爱》毛晋燕(德国)8 J2 b: J2 R1 M4 h
, o( @7 n6 W) f9 ` o6 \
《母爱深深游子情》陈其荣(德国)(诗歌类)
2 k4 r+ E" B6 c9 b' c: p8 E9 l- l: V
《妈妈,您是我心中永远的月亮》韩润原(德国)(诗歌类)
6 F6 I4 I8 A( |& e* f/ b/ Q u1 j! o
% V+ l- P7 ?6 {# K. d6 O+ h. M' \1 W" V, h) {6 H$ ~' L- L
《一个唯一永恒的爱--母爱》徐安妮(德国)
0 H) X* v% l; X m" t* \, L; e
# U& b5 S2 c6 d4 E3 y Y0 i* t* r
: Q$ W9 Z3 j# ^; t$ z3 m
+ c3 v2 H j# ^4 W1 a2 `2 g# T2 l; k( v: r- C. Q. g
& |& r0 M, S" o" c
2 w6 N, d5 @2 e6 Y7 q) W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