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07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佛教及佛学界人士为何无法正式回应萧平实的评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8.11.2014 20:2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郭正鈴

其他佛教及佛学界人士为何无法正式回应萧平实的评论?

我是学佛之人,从小就对修行非常有兴趣。特别是「开悟」这一件事,从我高中的时候
就非常向往能让人开悟的修行。然而,由於当时对於何谓开悟连个基本的认识都没有,
被他人所误导,以致浪费了十年的光阴;而後在一个机缘之下,经由友人的介绍接触了
萧平实的书籍,才对「开悟」有了正确的认识,也才开始正确的佛法修行。

「开悟」从表面的语言文字上来看,似乎是简单的两个字,然而却有相当大的涵义。一
者开悟是进入佛法内门修行的重大关卡,二者要如何开(亦即方法丶程序为何)?三者
悟的标的为何?这三个主要意涵在萧平实的书上可以轻易地找到,在此我不一一详述。
纵观近代的台湾丶中国地区甚至全世界的佛教界,只有萧平实能对「开悟」做正确以及
全方位的诠释。有鉴於当初自己被误导而浪费了十年的青春,今日因此特别写了这一篇
文章;除了要告诉大家若想要开悟可以先从萧平实的书籍入手,另外还要告诉大家,其
实我们从经典之中就可以轻易搜寻到 释迦牟尼佛於二千五百多年前所告诉我们的,开
悟之标的即是「如来藏」。而文章之所以立这个题目,主要是在彰显无法出书正式回应
萧平实评论的佛教界人士,其主要的错误在於错解了「开悟」之标的,而他们的错误只
要我们以理性客观的态度加以分析,并稍加以经典比对即可轻易验证。换言之,他们所
犯的主要错误明显而且重大,以致於一般理性的人即可轻易看出其破绽,遑论要如何回
应向来以破邪显正闻名的萧平实着书,对其所做的各种客观而且详实严谨的评破。

关於那些错解「开悟」标的之人,他们的错误主要有两大类:第一类者以为自己找到的
「开悟」标的就是经典所说的「如来藏」,第二类者则是直接否定开悟的标的是「如来
藏」。以下将引《心经》以及《央掘魔罗经》的内容来阐明正确之开悟标的应该为何。
而之所以引这两部经,主要在於它们将开悟标的「如来藏」的体性讲得非常清楚,特别
是《心经》。另外,虽然《心经》是学佛人耳熟能详的大乘经典,而《央掘魔罗经》是
属於所谓小乘阿含部的经典;然而,无论是前面时期的小乘或者是後面时期的大乘,事
实上 释迦牟尼佛都是以「如来藏」为核心来讲述佛法,只差在於是明说「如来藏」或
者隐说「如来藏」,或者使用其他的如来藏别名。

以下先引《心经》的内容: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卷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
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丶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
至无老死丶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陲依般若波罗
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盘。三世诸佛依般若
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丶是大明咒丶是无
上咒丶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帝揭帝
,波罗揭帝,波罗僧揭帝,菩提萨婆诃!』」(CBETA, T08, no. 251, p. 848, c7-22)

《心经》即《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简称,汉译版本为唐三藏法师玄奘所译,系《金刚
般若波罗蜜经》浓缩後之二百多字的极精简经典,属於般若经系列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
典;亦是大乘佛法中重要的经典之一。《心经》是在讲「如来藏」的体性,衪和五蕴(
色受想行识)的关系是非一非异,亦即「如来藏」的体性和我们所见的三界一切有为法
是非一非异。虽然在《心经》中没有出现「如来藏」这三个字,但是我们可以在後面的
《央掘魔罗经》中看到 释迦牟尼佛直接用「如来藏」这三个字来指称「常恒不变的心
」,这和《心经》中的「空(性)」,所指是同一个心。因此只要能正确了解《心经》
中这个「空(性)」字的意涵,就不会犯了如前面所指的「开悟标的」之错误。

而对於《心经》中这个「空」字意涵的解释,包含正确与错误的总共可以归纳出三种:
一者「空性」丶二者「生灭无常空」丶三者「空无」。《心经》中有关「空」的义理可
分成四段,依序如下:

第一段: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第三段: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

第四段: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丶乃至无意识
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丶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此四段经文的概略意思解释如下:

第一段:
观见到本来自在心的菩萨,当他观行到很深到逹解脱彼岸的智慧境界时,依此本来就自
在的心,将照见到五蕴(色受想行识)都是生灭无常空,因而能解脱,能度一切苦厄。

第二段:
舍利子!「色蕴」不异於「空性」,「空性」不异於「色蕴」;因为「色蕴」即是「空
性」的一部分,是由「空性」中所出生;「空性」即是包含了「色蕴」,是和「色蕴」
相依运作。受蕴丶想蕴丶行蕴丶识蕴,亦是同样的道理。

第三段:
舍利子!是诸法「空的形相」,是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

第四段:
因此,「在无馀涅盘之中的时候」,无色蕴,无受想行识等蕴,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
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丶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丶亦无老死尽,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第一段的五蕴皆空的「空」,是在讲五蕴是生灭无常,故说为空。

第二段是在讲五蕴和空性非一非异的关系,经文中的「空」字即是指「空性」。

第三段的「空的形相」是指「空性」的形相;不过,如前面二段经文所解释的,「五蕴
」既然是「空性」的一部分,分开来看时虽是生灭无常,但若和「空性」一起看待:此
世的「五蕴」虽然消灭了,但是未来世还是会从「空性」中出生「五蕴」,以此角度来
说,「五蕴」亦是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

第四段是指无馀涅盘时「五蕴」不现行於三界中的情况,五蕴不现行只剩如来藏这个空
性心的时候,当然也就不会有眼耳鼻舌身意丶色声香味触法等等一切三界有之法了。

《心经》中所谈的「空」只有两种,「生灭无常空」以及「空性」。前者所指即是五蕴
的生灭无常;後者则是指「常恒不变的心」—如来藏,其性如「空」故说为「空性」。
「空无」绝对不会是《心经》中所要讲的「空」,因为「空无」所指的是「什麽都没有
」,「什麽都没有」即是指无法从其中得到任何的法或者说其没有任何的体性,也无法
依它修行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佛);从其中若有任何一丝丝的可得或者可依凭
即不能称其为无,此为很简单但很重要的逻辑,当思惟清楚。

以上略解《心经》的义理。开悟时,找到的标的要能符合《心经》所讲的,也就是找到
恒常不变的「空性—如来藏」,才能说是「开悟」。

下面将引一段阿含部经典《央掘魔罗经》经文。引这一段经文的目的除了是要和前面的
《心经》相呼应,说明《心经》所说的「空性」就是「如来藏」外;另外就是要强调第
二类者直接否定开悟标的是「如来藏」的离谱错误。犯了第二类错误的人以释印顺为最
有名,在引出《央掘魔罗经》前,我们先引如下一些释印顺的着述,看他如何否定大乘
法以及否定「如来藏」:

如来藏tatha^gata-garbha说,是「後期大乘」(经)的主流,经「初期大乘」的演化
而来。「佛法」而演化为「大乘佛法」,根本的原因,是「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
恒怀念」。 佛功德──如来光明智慧庄严与净土庄严,菩萨的自利行与利他行,都在
这一愿求下开展出来。十方一切佛的功德庄严──理想中的佛陀,从菩萨行的实践中实
现出来,就是成佛。……

(释印顺,《如来藏之研究》第一章丶第三节丶第一段。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4/yinshun34-02.html

又说到:

……释尊开示的佛法,是「无我」论,没有自我实体,而在缘起 prati^tya-samutpa^
da的原理上,成立生死的延续,这与神教是根本不同的。在释尊的正觉中,没有神教所
说的「我」──「如」,没有如如不变而随缘来去的,所以释尊对他们提出的问题,
一向是不加理会。……

我觉得,探求如来藏思想渊源的学者,一般都着重在「藏」,而不注意到「如来」,这
对如来藏思想的渊源,以及如来藏在佛法中的真正意义,可能得不到正确的结论!所以
,对如来是神我的异名,这一世间神教学者的见解,有必要将他揭示出来。(释印顺,
《如来藏之研究》第一章丶第三节丶倒数第一段。)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4/yinshun34-02.html

释印顺认为如来藏丶大乘等佛法是演化而来的,是「佛涅盘後,佛弟子对佛的永恒怀念
」,而非 释迦牟尼佛亲口所演述;并且认为没有如如不变的「如来藏」,「如来藏」
只是外道神我的异名。对於释印顺的这种讲法,我想只要是正信佛法者,一定不会认同
他;因为,若依他的讲法,佛法将只是个拨无因果丶连基本逻辑都不能符合,远比一神
教等诸多外道都还不如的戏论而已。
以下引一段《央掘魔罗经》经文,该部经是被收录於《增壹阿含经》中。

经文如下:

《央掘魔罗经》卷4:「尔时央掘魔罗白佛言:『世尊!奇哉!如来哀愍一切众生,为
第一难事。』佛告央掘魔罗:『非是如来为第一难事。更有第一难事,谓於未来正法住
世馀八十年,安慰说此摩诃衍经: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有众生持诸同类是
亦甚难。若有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随顺如实,是亦甚难。』……若菩萨摩
诃萨,於正法欲灭馀八十年,弃舍身命,演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是为甚难。若能
维持彼诸众生是亦甚难。彼诸众生闻说如来常恒不变如来之藏,能起信乐是亦甚难。』
」(CBETA, T02, no. 120, p. 537, c19-p. 538, a21)

如该段经文中所提到的:有一恒常不变的如来藏。而於正法最後住世的八十年时,能演
说如来藏法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众生要能受持如来藏(证得如来藏)也是一件很困难的
事,而众生听闻到有如来藏的说法而能随顺信受也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此段《央掘魔罗
经》所说到的恒常不变的「如来之藏」即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
不减的「空性」。

以上是略从《心经》及《央掘魔罗经》切入,来说明「开悟」的标的是恒常不变的「如
来藏」。如同文章的前头所提到的,「开悟」是进入佛法内门修行的重大关卡;有心於
佛法上用功者,一定不要弄错了「开悟」之标的,否则永远入不了佛门。再者,也请务
必保持客观的态度来检择自己所找到的「开悟」标的,千万不要如大多数无法出书正式
回应萧平实评论的佛教界人士,在被萧平实评论之後,为了名闻利养等等各种原因而不
愿改正自己重大而且明显的错误,而一直坚持自己误认的意识心为如来藏,或者直接说
没有如来藏,一切都是缘起性空丶性空唯名,或者说所谓「灭相不灭」就是恒常不变心
之谬论。否则轻则道业延迟,重则造下毁谤佛法之大恶业。
2#
发表于 20.11.2014 14:10:14 | 只看该作者
我并不是推崇印顺法师, 不过笔者的批评毫无论据, 只有断言而已.

笔者说的 "此段《央掘魔罗经》所说到的恒常不变的「如来之藏」即是《心经》所说的不生不灭丶不垢不净丶不增不减的「空性」。" 完全是混淆概念. 笔者可能认为自己是悟了, 但其实是误了, 并且自误误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6.1.2025 04:06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