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28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会] 桑德斯退场 美国左翼一场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8.2016 13:54: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桑德斯旋风带来的「左派复兴」,在他退场后,还能继续延续吗?

在大西洋两岸拥有特殊关系(special relationship)的美国与英国,在这一年以来出现所谓「左翼复兴」的政治现象。在英国,政治年资超过32年、工党籍后座议员柯宾(Jeremy Corbyn)在去年(2015)9月异军突起,成为在野党工党的党魁;约略同时,在2015年4月底,美国人口排名第二少注1的弗蒙特州无党派独立参议员桑德斯(Bernie Sanders),宣布参加民主党总统初选注2。

这个先前默默无闻的74岁老先生,在2016年上半年初选期间,出乎世人意料之外地攻占全球各大媒体版面,原因无他,因为只有他一路在初选中,紧咬着新兴政治家族的希拉蕊(Hillary Clinton)不放,此外,桑德斯还是美国两党总统大选初选中,首次以「民主社会主义者」(democratic socialism)自居参赛的参选人。柯宾与桑德斯在2015年至2016年间,分别于大西洋两岸各领风骚。这只是一次巧合吗?

桑德斯与柯宾今年分别为74与67岁,即便在政治人物高龄化的台湾,这两人也都可算是「老抠抠」了,但是他们特殊之处不只在于两人皆拥有超过三十余年的从政资历,而在于他们始终未因为时代变迁而易其志——两人一直是政治光谱中坚定的传统左派人士。再者,两位「老抠抠」这半年间尤其受到30岁以下青年族群欢迎。

然而,在当代社会中以传统左派自居肯定是不讨喜的,不仅英国工党与美国民主党内的建制派菁英对他们大加抨击,媒体报导更未必友善。而另一个更严峻的问题是,桑德斯与柯宾在近一年的「左派复兴」中,是否只是历史中的昙花一现?他们在未来的主流政治中,有立足空间吗?

桑德斯参与民主党初选,把久违的「社会主义」因素带入美国主流政坛。 图/路透社

桑德斯的民主社会主义

德国社会学者桑巴特(Werner Sombart)于《为什么美国没有社会主义》一书中,说明为何美国无法产生如欧陆般的社会主义运动,主要的原因在于美国社会因为缺乏贵族力量而较为平等,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每个人,都有机会凭藉一己的努力向上攀升——用今天的话来说,「美国梦」是对每一个人开放的,只要你肯努力,大家都有机会实现幸福的生活。

其实,早在九零年代这个梦就破损得差不多了,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签署以及中国崛起延续了1960年代美国制造业外移的趋势,之后工作的弹性化、低薪化亦如影随形地跟着美国劳工,直到2008年全球经济风暴之后,华盛顿政府率先救援的是亏空的财团,这个梦对青年人来说根本就不存在了。

桑德斯参与民主党初选,把久违的「社会主义」因素带入美国主流政坛。桑德斯的民主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

Eugene Ruyle教授观察发现,在桑德斯的网站中,你看不到任何与马克思主义、或是以马克思主义方式理解的世界的词汇出现,这包括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阶级等等。换言之,桑德斯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也不是革命社会主义者,Ruyle教授称他为「中产阶级」社会主义者,是一个相对于革命论的改良主义者(reformist)。

美国着名自由放任主义的卡托研究所资深政治分析师凸皮(Marian Tupy)认为,桑德斯所主张的压根不是社会主义,而是斯堪地那维亚式的社会民主,其主要的诉求是分配与所得上的平等,而不是财产权问题。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3.6.2024 06:35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