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38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央企巨头建1700亿国创基金 布局涉军民融合产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7.5.2017 04:11: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撬动市场化资源,以中央企业为主体,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引导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推动中央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现有优势大全球市场份额,培育一批一流企业;【提升企业协同创新水平】通过引导基金投资的方式,推动中央企业间协同创新,促进各类资本、创机衔接,优化科技资源配置,高创新效率,降低创新风险。【放大国有资本功能】通过基金的方式,广泛吸收社会资本参与重大科技创新,用市场化的本运作的方式提升项目股权增值。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牵头发起的中央企业国创投资引导基金(即“国创基金”)16日在北京创立。该基金总规模1500亿元(人民币,下同,约近1700亿港元),将主要投向航天、核能、船舶等军民融合产业,以及高铁、先进电网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并对量子通信、3D打印、机器人、石墨烯、碳纤维、高温合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一批中央企业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布局。
  国创基金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由航天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联合中国中车集团、国新国际、中国保险投资基金、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邮储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和北京市政府等发起设立。国创基金落户北京顺义,首期规模1139亿(约合1287亿港元)。
  4支引导基金总规模4869亿
  事实上,设立国创基金是中国央企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国资委此前表示,将力推央企践行创新驱动战略,设立国协、国同、国创、国新4支引导基金,打造新兴产业孵化器,而这四家基金的第二个字连起来就是协同创新。上述引导基金的总规模预计达4300亿元(约合4869亿港元)。
  作为中国最大、世界知名的航天企业,航天科技牵头的国创基金投资将侧重哪些方面?据介绍,基金将依靠各中央企业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高科技专家、优秀的产业领军人才以及外部知名投资专家的智力支持,主要投向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技术已经过产业化验证、市场空间巨大、成长迅速的航天、核能、船舶等军民融合产业,以及高铁装备、先进电网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清洁能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并对量子通信、3D打印、机器人、石墨烯、碳纤维、高温合金、高强轻质合金、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一批中央企业优质项目,进行投资布局。
  引导资金真正进实体经济
  同时,国创基金还将依据航天科技等中央企业具有的技术优势,结合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探索与地方政府共同成立基金,促进央地合作、协同发展,使中央企业项目能够更好的融入地方经济,满足地方需求。目前,国创基金正在与陕西、四川等地方政府研究论证在节能环保、卫星应用、机器人、新材料等领域的基金合作。
  据介绍,航天科技希望通过设立国创基金撬动市场化资源,以中央企业为主体,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占领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环节和制高点。引导资金真正进入实体经济,推动中央企业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提高核心竞争力,巩固现有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扩大全球市场份额,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
  期待资本“国家队”撬动创新能力
  考察国创基金的投资人名单,除几大银行及保险资金外,两家央企分别是牵头的航天科技以及中国中车。这是中国两家响当当的央企。航天科技包揽几乎中国全部重要的航天发射任务,从载人航天到探月工程,人们熟知的火箭、飞船、卫星、探测器几乎全部来自这家企业。另一家中国中车的代表作,则是誉满全球、代表着“中国速度”的高铁。可以说这两家的产品都堪称是中国制造业的“名片”,代表着中国现代工业化、产业化的最高水平。
  “高处不胜寒”,顶尖企业可能对此更有深刻理解。当中国航天事业经过仿制、自主研发、集成创新等阶段,在战略上抢占创新制高点,不仅是企业发展、国家工程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能决定人类对太空文明探索的高度。当中国高铁的试验列车跑出近500公里的创纪录时速,人类在陆地上安全速度的极限到底在哪里?企业特别是大型央企,达到需要探索全新发展道路的高度时,创新更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的SpaceX(太空探索科技公司),是一家正搅动世界航天格局的私人企业,其研制低成本、可回收的运载火箭、飞船等航天产品,虽然屡遭失败,但正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另一种可能。SpaceX的崛起,不仅因其创始人─“科技鬼才”马斯克(Elon Musk)的眼光独到,也与NASA在人力、资金、政策等方面巨大支持密切相关。尤其是SpaceX显示出一种没有历史成本的、由资本撬动的科技创新能力,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商业航天运作模式,也令中国航天乃至高科技界密切关注。
  中美两国的科研体制虽不相同,但对于创新的渴求是相通的。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超强大脑、新鲜血液共同参与到事关国家战略的重大创新中来,相信是中国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也应是科技创新型央企牵头成立国创基金的目的之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1.2025 06:4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