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76|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教常用词俗解 永信法师著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1.2007 11:52:56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21pt;line-height:100%'>佛教常用词俗解</span><br /><br />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几乎所有接触到佛教的人都会说:佛教真是太高深了。是啊,佛教确实是高深,但佛教也有很浅很近的一面,就象山,山很高,但山脚下离我们是近的;就象海,海很深,但海岸边总是浅的。山很高,不可能高得连山脚下也没了;海很深,也不可能深得没有岸边了。登山渡海,关键是找到上山的路径,渡海的码头。从山脚下上山总是容易的,从码头上船总是容易的。如果有向导带路,最高最高的山,爬起来也是快的,最深最深的海,渡过去也是不成问题的;怕只怕,在中途迷失了方向,学佛修行也一样,如果有明师指导,成就起来还是很快的。比如登山遇到荆棘、悬崖,渡海遇到大风、暗礁。学佛是有点难,在没有明师可依的情况下,自己找些佛书看,遇到的第一个难关,就是文字关。因为佛书里很多名词是梵音直接音译过来的,比如佛、菩提、涅盘之类,看不懂。有些名词已经翻译成汉语,古人翻译的,那时候很容易懂,但过了上千年,词意可能发生变化,容易产生误解,比如空,了生脱死,六道轮回,世出世间,等等。这些文字关就象山路上的荆棘,水道上的暗礁,必须小心处理好。为了便于初学佛者对于基本教义的把握和体证,我选择了一些最常用的佛教词语,进行通俗的解释,希望对初学佛者有所帮助。<br /><br /><br />【空】<br />  <br />    空,是佛教对世界一切事物的本性最简要的描述,是释迦世尊洞彻世界万物的结论。故《心经》开头就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密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此。”<br /><br />    但社会上很多人都误解了佛教的“空”字。有人反问说:“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以及看到的一切,难道都是空的吗?”说这话的人也实在不动脑筋,难道我们佛教糊涂到连日常生活都搞不清楚吗?!我们说这墙是空的,难道我们不知道头撞上去会痛吗?&#33;佛教所说的“空”,根本不是 有人所认为的“不存在”的意思,也与社会上常听到的“人生到头一场空”的“空”字意思有别,“一场空”的“空”字,是得不到的意思。<br /><br />    佛教所说的“空”,是对世间事物变化过程的描述,准确的讲,是始终在变化、要毁坏的意思。佛教认为世上任何一种事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成,都是由其他事物变化而来,最后又变化为另外的事物。成、住、坏、空,是世上一切事物的本性,有生就有死,有成就有坏。佛教所说的“空”,是指事物的本性是空的,而不是指事物的外相空。比如我们的一辈子,父母亲生下我们时,佛法上说是四大五蕴和合而成,按科学说法,是由碳、氢、氧之类元素构成,然后长大成人,然后衰老,最后死亡,一切都是变化的,我们的一辈子也就是在这样的变化中过去了。正是在这个意思上,我们说人生是空的。所以佛法教导我们,做人不要执着,执着就苦,就起烦恼。但也不要因为认识到人生是空的,就悲观绝望,这就落入了顽空,这也是一种固执。一个人认识到人生的空苦,而又不落入顽空,确实需要智慧。如何获得这种智慧?这正是佛教所能解决的。通过学佛,修戒定慧三学,达到改变我们空苦人生的目的。<br /><br /><br />【妄想】<br />  <br />    妄想是佛教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和佛性一起,处于佛教体系的中心位置。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么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经上载,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时,这样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即得现前。”所以,我们学佛修行,要做的全部工作,就是打掉我们的妄想。妄想打掉了,佛性显现了,我们便成佛了。历史上佛教有几宗几派,只是打掉妄想的方法不同而已,比如说,我们禅宗通过参话头打掉妄想,净土宗通过念阿弥陀佛打掉妄想,天台宗通过数息止观打掉妄想,密宗通过三密相应打掉妄想,还有坐禅入定、修苦行,等等,等等,方法很多,释迦世尊还亲自为众生开设八万四千法门,但是目的只有一个:打掉妄想!<br /><br />    佛教认为:众生的妄想,分布在众生的八识之中。所谓八识,就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按妄想分布的顺序来说,妄想熏染佛性,形成阿赖耶识,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无明种子,开始具有分别心。发展到了末那识时,便形成了“我”见,“我”执。发展到意识,便开始要这要那,加上眼、耳、鼻、舌、身五识,于是开始造业,贪图五欲,然后烦恼痛苦随之而来。因此,我们学佛修行,要打掉妄想,就是要把八识田里的妄想,一个一个打掉。从眼、耳、鼻、舌,身五识开始打,一直打到阿赖耶识,全部打掉,只剩下佛性为止。我们平时说的修行果位,声闻四果呀,菩萨五十一地呀,实际上就是消除妄想的程度,这与我们小时候读书一样,学的知识越多,年级越高。不过修行相反,妄想越少,果位越高。<br /><br /><br />【了生脱死】<br />  <br />    了生脱死,是我们学佛的目的。但不少人一听到“了生脱死”,就以为是长生不死,以为成佛就是成仙了,挺不错。实际上是错了。他们把佛教与道教搞混了。释迦世尊三十岁悟道,说法度众四十九年,最后还是走了。佛法认为,成、住、坏、空,是宇宙的基本法则,有生就有灭,有成就有坏。世间众生莫不如此,人也一样。佛法教导我们,不要执着,不要死死抱着这一辈子几十年不放。抱是抱不住的。我们应该首先看清楚我们抱的是什么东西,然后看看是否值得去抱,如果值得去抱,看看能不能抱住。如果不值得去抱,就别去抱它。众生愚痴,没看清是什么东西,瞎抱。<br /><br />    我们说了生脱死。所谓“了生”,不是让我们了结人生,去上吊自杀,而是让我们要明了人生,明了做人一辈子是怎么回事,明了做人的道理。佛 法认为,世俗人生的一辈子,就是苦,苦是苦,乐也是苦。苦事总是伴随不去,乐事总是转瞬即逝。俗语说:世上没有不散的筵席。这是空苦。《涅盘经》上罗列了八种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阴炽盛苦。所以,世俗人生不值得执着,不值得去抱它一辈子。所谓“脱死”,不是说不死,如果人能够不死,我们就不用学佛法了。人无不死。但我们都怕死。佛法就是要我们不要怕死,第一,怕死没用;第二,确实不值得去怕死。一个人真的明了人生,不妄执生,他就不会怕死了。越妄执于生,就越怕死。“了生”与“脱死”,是有因果关系的。所以,“脱死”就是说我们不再被死所困扰,从死的捆缚里解脱出来。<br /><br />    我们明了世俗人生生死之后,就不会再执着。但我们不能因此自暴自弃,认为做人反正就这么回事,爱怎么过就怎么过,这不行的,用我们的话说,这是“空”。佛经上说,人身难得。世俗人生尽管没有意义,但一个人一辈子几十年时间,却是很珍贵的,我们通过学佛,通过努力修行,可以过上与世俗生活方式有别的另一种有意义的人生,那就是成佛。有人可能要说了,佛也是人么?是的,佛也是人,佛是觉悟了的人。所以经上说,众生是未觉的佛,佛是已觉的众生。<br />切不要以为成佛以后,就是坐在大雄宝殿的莲花座上,香绕烟熏,万人朝拜。不是这样的。当年释迦本尊成佛以后,还是风里来雨里去,托钵游化一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只是他心理状态发生了根本变化,变得明亮宁静,没有任何困扰,生机勃勃,更有活力。<br /><br /><br />【随缘】<br />  <br />    社会上许多人对佛法可能不了解,但对“随缘”二字肯定是说得烂熟,听得烂熟。问题是,绝大部分人都对“随缘”二字误解了,绝大部分使用“随缘”二字的场合,都用错了。人们都把“随缘”当“随便”来理解,来使用,比如有些事情自己不愿做,或者做不好,就说随缘罢。在这里,“随缘”就等同“随便”。那么,后果不堪设想,人们依此推论,和尚都是“随缘”的人,也就是随便的人,和尚一个一个是懒汉,是糊涂虫。有人甚至把“难得糊涂”与佛教扯到一起去。真是太离谱了。<br /><br />    大家都知道“因缘果报”。实际上,“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是佛法的二大基础,如果说佛法是大厦,那么,“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就是墙脚,是地基。一个学佛修行的人,如果还不能在信愿上坚信或者在理上把握“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而自称学佛已有多少心得,或达到何种境界,说他胡说八道有点重了,但绝对是假的;只有在信愿上坚信,或在理上把握了“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那么修行修起来就会自然得力,否则有劲也使不上。<br /><br />    一般说来,学佛修行的人,能在心愿上坚信“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就行了。如果有心在理上把握,我希望大家请些佛经来读。这里只能非常简略地说一说。“因缘果报”和“六道轮回”是佛法对于宇宙和人生最根本的说明。佛法认为:世出世间万事万物,皆由因缘和合而成。因是原因,缘是条件,是助缘。比如,农民种麦,麦种是因,土地、阳光、雨水、农民管理等等是缘。又比如,我们做事情,我们起心动念是因,而环境条件是缘。因缘相遇起现行造业,最后<br />结果。善因善果,恶因恶果,这就是报。当然,这一环的果,又是下一环的因,环环相续,无始无终。通俗地说,“因缘果报”就是事由人为,人生的苦乐,都自己造成的。所以,佛教与命定论不一样,佛教不相信算命那一套。关于“六道轮回”,放在后篇再谈。 </span>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1.1.2007 11:53:36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从上面不难看出,我们平常说的“随缘”,决不是随便、无所谓之类,而实是我们学佛修行人在俗世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要求我们随顺缘份,随顺社会环境的各种条件,去成就我们的道业。所以,我们也可以说,随缘,真是我们的处世波罗密,是佛法智慧在世间的体现。大家学佛,大家修戒定慧,若要试探大家的道行多深,境界多高,不用看什么几禅几定,也不用听什么念佛念得纯熟不纯熟,只要看看大家在俗世如何办事就知道了。一个学佛人,如果修行有所成就,他的智慧肯定有所开发,他对俗世事物肯定有所洞见,那么他在俗世办事能力肯定有很大提高。一个人学佛一辈子,学得满头雾水,什么事都不会干,他还要口口声声普渡众生,那不是被人笑话么?<br /><br />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一下:我们出家人学佛修行,不能老待在山里寺里。山里寺里,固然是我们成就法身的根本道场,但如果我们能做到心静不乱,我们的心身也是道场。我们自称大乘佛教,行菩萨道,那么,单靠坐、靠念,是成就不了佛教大业的。佛教大业是靠我们共同努力做出来的,想想释迦世尊,悟道以后,风里来,雨里去,托钵游化四十九年,做了多少事业。所以,我们不能关起门来学佛修行。六祖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我们应该主动走进世间,走进众生的日常生活,只要我们随缘而行,依法而行,这本身就是修持功夫。我希望同修们能明白,佛教不避世;佛教如果避世,早就自取灭亡了。<br /><br /><br />【六道轮回】<br /><br />    六道轮回,是佛法最基本的内容,也是许多学佛人感到在理上较难把握,并容易产生误解的地方。六道,指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说起人道、畜生道,大家可能会感到很熟悉,人道就是我们每天在大街上、商场里碰到的人世界,畜生道就是猪呀狗呀马呀鱼呀之类;而对于天道、修罗道、饿鬼道和地狱道,许多人的想象就开始不着边际了,想象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之外还有天上世界、修罗世界、饿鬼世界和地狱世界。有些人,尤其知识分子,又认为这些都是编出来的,是迷信的东西不可信。实际上,都错了。正确的理解应该是:六道,是凡人人生的六种境界而已,也简称凡夫六界。六道只表示凡人人生六种境界的心象,佛经上描述六道的具体事象,是比喻性质的,是为了方便人们理解体悟,不幸许多人著了事相、物相,执以为这个世界以外,还有其他物化世界。所有的六道,不在我们身外,都在我们心中。故华严经上说:“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br /><br />    所以,迷情众生沉溺在六道受苦,就是指,一个人如果起恶心恶行,他实际上就处在地狱道上;如果起贪心贪行,他就处在饿鬼道上;如果起痴心痴行,他就处在畜生道上;如果起嗔心嗔行,他就处在修罗道上;如果起戒心戒行,他就处于人道上;如果起善心善行,他就处在天道上。通俗地说,六道就是凡人的六种人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经常看到有个别人,一看到好吃的东西马上现出贪婪的表情,吃起来狼吞虎咽,好象一辈子吃不饱一样,一看就是个饿鬼,尽管他长着个人模人样。还有一些恶人,即使在路上走,一看就知道他内心象地狱一样黑暗;那些谋财害命的恶人,就是在地狱道上行走的人。这些人不用等到来世投胎做牛做鬼下地,已经是现世现报了。而那些能管住自己的人,那些修十善的人,一眼就能看出心神安详,内心明亮,没有挂碍,那就是人道、天道了。<br /><br />    根据佛法,什么人处在什么道上,都是他自招的。一个人平时想些什么,做些什么,那他就是什么样的人。用我们六道的标准来衡量,我们就知道他处在什么道上。从因果角度说,一个人处在什么道上,是果;其因,是他的心行,是他心行所造的业。我们说六道轮回,就是指凡夫俗子脱不掉凡心凡行,不能超出六道轮回,一直在六道上流转。<br /><br />   <br />佛法所说的“十法界”,包括“四圣法界”和“六凡法界”。“六凡法界”就是凡夫六道。“四圣法界”指声闻法界,缘觉法界,菩萨法界,佛法界。其中声闻法界和缘觉法界是小乘法界,菩萨法界和佛法界是大乘法界。“四圣法界”六界一样,也是心法界,而不是物法界,不可执物相。凡夫六道在世间,佛法也在世间,“四圣法界”也是世间。人可以成佛、常住极乐境界,也可以成饿鬼、堕地狱,全取决于人的心行之中。我们厌离六道苦趣,要学佛修行,就是<br />要求我们脱掉凡心凡行,起圣心圣行,超凡入圣,而这一切又都离不开世间平常修行之中。所以,马祖道一禅师说:“平常心是道。”<br /><br /><br />【出世间】<br />  <br />    很多初学佛的人,都对出世间充满各种各样幻想,有的甚至执着事相物相,以为出世间是在我们生活其中的物世界以外的另一个物世界。楼台殿阁,祥云缭绕,荷花遍地,不知道这些美好的辞句,是人们对于出世间的赞叹词。为什么有些人会对出世间充满各种各样离奇幻想,实在是他们旧习气使然,仍是妄想太重。即使是我们常说的世间,实际上也不是指我们日常生活的物世界,而是指凡夫凡心凡行的那种境。由于我们日常生活的世界已经是由凡夫凡心凡行充塞的世界,所以我们也把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称作世间。<br /><br />    现在不难明白,出世间在哪里?就在凡夫凡心凡行外面。出世间离我们远不远?说远也不远,就在我们的胡思乱想外边;说近也不近,我们的胡思乱想总是无边无际。出世间就在我们心中,世间亦在我们心中。超凡入圣,出世入世,都在我们心中。凡人圣人之别,不区别在外形相貌上,千万不要以为学佛成圣就怎么啦,就住大雄宝殿,坐莲花台,香烟缭绕,万人叩拜,或者形容相貌就变得稀奇古怪,挺吓唬人,这些都是想邪了。凡圣之别,只是一心之别,一念之别。别什么?凡人心乱,圣人心定。凡人做什么都心乱,想这想那,睡觉时心还乱,七梦八梦,打起坐来心更乱。而圣人内心干静得很,不管他手头上活多忙,从日出忙到日落,但他的内心始终不乱。佛经上所谓“涅?寂静”,并不是指木头人一样死气沉沉,而是指圣人内心已没有俗人那种乱哄哄、杂七杂八的东西。所以古代禅师也说,开悟成佛,“不改旧时人,只改旧时行履”。就是说,开悟成佛以后,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他的心变了,他的行为变了。他对世间一切事物都看穿<br />了,做人非常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一清二楚,他从世俗的日常烦恼困苦纠缠中解脱出来了。仅此而已,非常平常,这就是学佛成佛对于人生的益处。很多人都被佛吓住了,就象被当官的吓住了一样。这就错了。实际上对当官的也没什么好怕的,只要有心去奋斗,谁都可以当上官,成佛也一样,发心去成佛,也不会成不了佛的。归根到底说起来,是发心不够。浅尝辄止,半途而废,任何事都成就不了,不要说成佛。<br /><br />    学佛成佛难不难?对于不发心,或发心不够的人来说,当然难,就象考大学,对于不读书,或读书不用功的人,当然很难,但对于读书用心的人来说,考大学就不难,不是很多人都上了大学吗!学佛也一样。成佛又不是成给人家看的。有人总以为成佛 是奇迹,而不理解成佛本是平常事。在他们眼里,成佛么,就应该 怎么样怎么样,有三十二相呀,有八十种好呀,或者肉身不烂呀,有多少多少舍利呀,真是执迷不悟的妄想!即身成佛是人生境界上的成就。<br /><br />    所以我们学佛一定不要著相,著相是妄想的表现。修净土也一样,所谓净土,并不是说这个世界以外还有一个净土的物世界,不是这回事。净土就在我们心中。心净就是净土。我们所构想的一切佛国佛土,全在我们心中。万法唯心。我们平时说庄严佛土,并不是说哪儿有一个象花园一样的地方需要我们去浇花植树,而是说让我们清净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上每个人内心清净,那就是人间净土。 </span><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1.1.2007 11:54:26 | 只看该作者
<span style='color:purple'><span style='font-size:14pt;line-height:100%'>【开悟】<br />  <br />    不少人一上来学佛,就一心想着开悟成佛,当然这也没有什么错,有人就说过:不想成佛的和尚不是好和尚。这句话大概是从法国拿破仑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那句名言变过来的。我们也可以推广来说:不想开悟成佛的学佛者,不是合格的学佛者,为什么这样说?一个学佛者学佛而不想开悟成佛,怕自己不行,说明发心不够,起愿不够。所以,我也认为:既然学佛,就应该发大心,起宏愿,学佛就应该想着要开悟成佛。但是我们必须清楚,一心想着开悟成<br />佛,本身又是一种凡夫贪执,凡夫妄想。有贪执有妄想就起烦恼。带着一身世俗习气的凡夫,才开始学佛,又增添一种贪执,一种妄想,一种烦恼。事实上确实这样。因为凡夫在世俗社会中生活,长期熏染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学佛,正是要消除凡夫身上的贪执习气和妄想习气。而所谓的开悟成佛,正是没有贪执没有妄想的境界。<br /><br />    因此,一个刚发心学佛者,首先不要一心想着开悟成佛,而应该首先在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上下功夫。这是学佛最可靠的基础。基础越扎实,成就过程就越顺利。那么如何消除贪执习气、妄想习气?释迦世尊和历代诸大德根据世间众生根性,已经为我们开立了许许多多方便法门。在这许许多多方便法门中,我认为最基本的、应该人人共奉的大法门是:以戒为师。历代有不少大德都把“戒”看得很重: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作恶犯戒,有善不行也犯戒。这样解释非常全面,也非常切理。戒,不单指大家都很熟悉的“五戒”,“五戒”是基本大戒,只是一种粗疏的提法。以戒为师,就是要求学佛者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约束自己,严格要求自己,首先做一个道德高尚、对社会有益的世间善人,然后逐步成就佛道。我们的六祖慧能大师就说过:行正即是道。正是大力倡导“顿悟”法门的六祖,谆谆教导我们要重视世间道德修养:“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并留下传颂千古的名偈:“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犹<br />如觅兔角。”近代太虚大师也说过类似的话:先做人,后成佛。实际上,佛教的所有法门,都具有止恶从善的效用,比如大家最熟悉不过的念佛、坐禅,甚至拜佛、诵经。念佛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恶口伤人,那么,念佛就是净语。坐禅的时候,总不会同时去干坏事,那么,坐禅就是净行。拜佛、诵经的效用也一样。我做孩子时,母亲总说:“多拜佛,会聪明。”当时不理解,现在明白了,多拜一份佛,少一份妄念,就多了一份智慧。我们不能把获得智慧或者把开悟,想象<br />成一次性的换脑子一样,这实是妄想。大智大慧就是由日常的小智小慧积累而成,这与滴水成海道理一样。当然,我们所说的小智小慧,不是指日上聪明,而是指消除妄念、恶行而产生的 本性智慧显现。<br /><br />    很多人总以为,学佛就是坐禅、念佛,以及拜佛、诵经之类。这样理解学佛是有些偏的。我们都是世间人,世间人就离不开世间日常生活,我们每天都要吃、要穿、要住,在家学佛者还要养家。我们不能一学佛什么都不管,饿了张口就要有饭,冷了伸手就要有衣,那不是作恶吗?我本人就非常反对“行看流水坐看云,醒来有茶饥有饭”那种自私自利做法。我们决不能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离开日常生活谈修行,学佛就没了基础。可以说离开日常生活的修行,是没有基础的修行,是一种颠倒。我并且认为:不管出家在家,学佛者首先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持戒,去贪执,去妄念。这才是学佛大道,这才是学佛的平常道。学佛的好处,学佛的容易处,都在这里。我希望大家依此尽心量力而行,日积月久,功夫自见,佛道自成。一个人如果平时能做到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地、忘我地工作,贡献社会,利益众生,实际上他就是菩萨住世。一个人能忘我地工作,他即证到无我实相,他的内心必无挂碍,必无烦恼。过去我们学雷锋,学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生做好事,不做坏事,我一直认为,雷锋就是菩萨转世。所以,我们学佛,一定要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修行。不要以为,学佛就是打坐,就是念佛,就是拜佛、诵经。当然,学佛也需要打坐,需要念佛,需要拜佛、诵经。但必须知道,打坐、念佛、拜佛、诵经,只是我们学佛过程中的助行,这些助行法门,有助于我们日常修行,甚至强化我们日常修行。但不是日常可行的正行。学佛者如果把日常功夫都花在助行上,其修行基础不实,成就起来反而很慢。比如大家都很重视的打坐习定,实际上,打坐习定,不限于佛教,外道也打坐习定,象印度瑜珈外道、我国的道教。另外,与打坐习定效用类似的,还有默语戒,闭关,等等。总之,我认为,学佛者不宜执著于佛教的哪宗哪派,要根据自己的条件和生活习惯,来选择合适的助行法门;而日常生活中的正行,则是所有学佛者共修之法门。<br /><br />    很多人,尤其是读过禅宗《灯录》的人,对于开悟总是充满各种各样的想象,有些甚至是稀奇古怪的想象,以为开悟了,就怎么怎么了,驾五彩祥云升天啦,坐莲花台上受万人朝拜啦,不一而足,都是着了外相,仍是凡夫俗见,凡夫妄想。故《金刚经》云:若以色求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开悟对于凡夫来说,确实算是奇迹;而对于修行者来说,开悟则是平常事。人有各种各样根性,所以,悟也有各种各样悟法。有些人,如《灯录》所载,豁然顿悟,精神面貌一下子变了;而有些人,则由一次一次的小悟积累而成;而又有一些人,却是连续的慢慢的启悟,到最后自己悟了都没觉得。开悟事不能直求,需要机缘,更需实要日常坚实深厚的功夫积累。如果没有日常坚实深厚的修行功夫,开悟是不可想象的。学佛时,心眼不能老在开悟上打转,否则,非得神经病不可,参禅参神经病的人,时有所闻,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日常修行功夫保证缘故。对于开悟事, 我希望学佛者还是以平常心待之为好。<br /><br />    开悟了是否就是成佛了呢?不一定。这就取决于开悟者日常修行功德是否圆满。如果日常修行功德圆满,那么,一悟即至佛地。如果日常修行功德不够圆满,比如行小乘之道,那么,开悟只是见佛。根据佛经记载,我觉得早期佛教,即小乘佛教时期,包括释迦世尊,那时所谓的悟道,实际上只是见佛。见佛到成佛,还有很多 路要走。比如,《楞严经》开头,就讲了释迦世尊“十大弟子”之一,释迦世尊堂弟,号称“多闻弟一”的阿难,栽倒在淫女摩伽罗手下的故事。象阿难这样道行的人,并长期跟在释迦世尊左右,尚有闪失的时候,我们就不难设想一般悟道的人。所以,开悟以后,并不是一劳永逸的事,不是鲤鱼跳龙门,也不是大学毕业拿学位,还需要一个调顺、巩固的过程,才能保证道行不退。佛是觉行同时圆满的人。释迦世尊悟道以后,还风里来,雨里去,托钵行化四十九年。如果没有这托钵行化的四十九年,释迦世尊也只是个自了汉已,甚至也没有后来轰轰烈烈的佛教事业。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区别的基本点,就在于是否注重日常生活中的修行功夫。大乘佛教一开始就在日常生活里修行,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入道,基础功夫深厚扎实,一旦开悟,成果巩固,一般不会退转,不象有的修禅人,打坐几年了,总算有那么一点点定,可是一出定,走回日常生活,仍是一身旧习气。所以,我觉得,尤其在现在物质丰富、人心难定的时代,学佛者从日常生活中起修,比较稳当,容易成就,直接从日常伦理道德入手,反省自己,约束自己,保证修行一日,功夫长进一日。</span></span> <br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4.12.2024 20: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