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552|回复: 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恩来秘书纪东:总理晚年忍辱负重(组图)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0.12.2007 00:23: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59年周恩来视察都江堰

28日上午,第9期华商文化大讲堂如期举行,随着周总理秘书纪东的动情讲述,总理鲜为人知的生活点滴,淋漓尽致地呈现在了大家面前。纪东曾在总理身边工作过8年,在他的讲述下,周总理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及一切从简的生活习惯,使大家深受感动。周恩来真正实践了儒家文化中忧国忧民、为苍生社稷而自甘牺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一个人的一天可以是这样过的

讲座中,纪东举了周总理生活中的普通一天——1974年3月26日,当天下午3点,总理起床,4点会见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晚上7点陪尼雷尔用晚餐,夜里10点召开政治局工作会议,次日凌晨2点半召集民航总局负责同志,早晨7点钓鱼台办公,中午12点去机场迎接西哈努克亲王,下午2点休息。整整23个小时,总理就是这样超强度地工作,而如此日程在那段日子里并不鲜见,总理当时已是一个癌魔缠身的76岁的老人!“总理的一天是从卫生间开始的。”纪东说。总理一起床,他们就拿着待批阅的文件追进卫生间,总理一边洗漱,一边听汇报。作为一个大国总理,在外界面前总是神采奕奕,其实这后面,有着外人无法得知的辛劳与疲惫。

总理的早餐是一杯牛奶或豆浆,一块面包上抹点果酱,午餐也很简单,有时就是一把煮熟的花生米,正餐则是非常简朴的一荤一素一汤。夫人邓颖超给他写过无数的便条,提醒他别忘吃药、吃饭。





周恩来

一个成语叫做“忍辱负重”

“总理的晚年,用一个成语来概括非常贴切,那就是——忍辱负重,一个大国总理在精神上付出的代价,在政治上所冒的风险,非亲眼所见,你根本想象不到。”纪东说。

纪东现在仍然清楚地记得,有一天,他在总理办公桌上发现了一张纸,总理用铅笔写了《西厢记》的一段唱词,“不公与不甘。做天难做二月天,蚕要暖和参要寒。种菜哥哥要落雨,采桑娘子要晴干。”“忍辱负重”之后,是累、气、忧、愤。总理身累心更累,随着“文革”狂潮高涨,总理为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而忧思着。纪东说有一次,总理说“文革”快要结束时,脸上那种由衷的兴奋,然而局势的发展又使总理陷入更深的忧虑之中。

纪东说,在当时错综复杂的局势下,一个人会面临几种选择:第一,惟命是从,推波助澜;第二,公开抗争,阻止成命;第三,随波逐流、阿附权势;第四,消极怠工;第五,退避三舍,治病养身,安度晚年。但总理选择的是舍生忘死,把整个民族带出浩劫。正是骨子里那种与民同忧乐,相忍为国的精神,使总理在重重压力面前忍辱负重。总理曾给有去意的耿飙说过这句话,“人家要打倒你,不管怎样打,你自己不要倒;人家要赶你,不管怎么赶,你自己不要走;人家要整你,不管他怎么整,你自己不要死。”这段话,其实也是总理自身当时状态的写照。




1975年1月,周恩来抱病作《政府工作报告》

一组“枯燥”的数字背后

“总理是带着两提包文件住进医院的。”纪东说。他还透露了一组数字,说在这些“枯燥”的数字背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位总理的风范。

纪东表示,周总理从1974年6月1日住院,到1976年1月8日病逝,“这587天里,总理做过大小手术14次,平均40天做一次,就是这样,而他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负责同志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次,召开会议40次……”每报一次数字,听众席上都一片惊呼,大家无法想象,一位身染沉疴的老人,在生命中的最后时光里,竟是如此地在病榻上“折磨”自己!从中可以看到,总理是怎样地在“住院”。在这边接见外宾,隔壁房间已做好了抢救的准备。最后,这位伟人的遗体被火化,骨灰撒到了江河大地,就像总理在奋斗中得到永生,在烈火中得到涅槃。他像蜡烛一样把自己慢慢烧干。“在总理身边工作8年,他老人家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出生入死的奋斗精神,荣辱不计的高尚品德,虔诚的人格魅力,严以律己的组织纪律,都在永远地激励着我们、感召着我们。周恩来,已经永远矗立于中国大地的国土之上,他的精神已经融化到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之中,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纪东用这样的话结束了自己的演讲。



1974年,毛泽东和周恩来在中南海游泳池客厅(中为邓小平)

掌声雷动,献给纪东,更献给那位远去的伟人。

[ 本帖最后由 Marsliang 于 10.12.2007 00:27 编辑 ]
2#
发表于 12.12.2007 13:29:37 | 只看该作者

对事不对人

一直很敬佩周恩来的人格魅力,上大学的时候,是我头号偶像,尤其是他的爱情观,而且在周恩来作为国家总理的阶段,兢兢业业,比现在所谓的贪官表现好多了,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周恩来的执政期间,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些事情就不一一表述了,也许可以用忍辱负重这个词来形容,也许是别有隐情或者是出于周的本意,这些事情都不重要,后人的评价主要是根据他的政治成绩来评价,中国有多少人脱离贫穷了,中国有多少人走向致富了,中国有多少人过上了幸福生活,社会秩序是否在良好的运行中,这些都是评价指标,而不是简单的忍辱负重这4个词可以概括的。
如果有可能的话,楼主可以去搜索下周恩来的临终感言,我看过,不知道是否是由人杜撰的,但是看了毕竟会有一些感想,而且也有一些国外“反周”人士写的《晚年周恩来》,多听听不同的声音。

[ 本帖最后由 ciexi 于 12.12.2007 13:31 编辑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12.12.2007 17:19:13 | 只看该作者
毛是一把手,周是总理,死了的刘和林就不提了。他们总算是共和国第一任政府吧。那这界政府中的所有人就要对任期内所有的事情负责。
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我深深佩服。但我希望以后的历史中,我不只看到让我钦佩的人格魅力,也能看到一个走下神坛,功过两分的周总理。我想总理在天之灵也希望如此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13.12.2007 19:58:36 | 只看该作者
才德是一个人做领导的必要和前提条件. 我想当时周恩来也是身不由己啊, 他的很多想法可能都还没有说出来, 可能不能也不敢说出来, 因为会牵连很多人和物的, 如果换在现在的社会周恩来会有更大的作为的.

从周恩来的出身和处世我觉得他是一个很会明哲保身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6.12.2007 05:44:09 | 只看该作者

敬佩但也有疑问

老一辈打下的天下,确没有建立起一个长治久安的法治国家,硬是把自己累死,皇帝也有累倒的,~~~~革命尚须努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5.1.2025 02:43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