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186|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自从朝鲜打仗回来,我刷牙洗脸就是一杯水!习惯了(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4.6.2008 17:3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传统评书《杨家将》中,七郎八虎闯幽州的段子最为人所津津乐道。与满门忠烈的杨家将相似,马发泉老人一家8口齐上朝鲜战场。在无情的战场上,马发泉眼睁睁地看着大哥牺牲在自己面前、看着其他亲人和战友一个个惨烈地伤亡,这一幕幕场景,已经逼近了人的承受力的极限……  


--------------------------------------------------------------------------------

                    初上阵地的炮击  

    马发泉老人坐在演播室里。镁光灯下,胸前两排军功章非常耀眼。录像前,老人死死地盯着面前的那一小杯茶,一言不发。资料上介绍,他以前是12军的。凭感觉,这老爷子,有故事!

    和之前采访的几位志愿军老英雄不同,马发泉没打过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爆发后,马发泉和7个亲属一起应征参军。那次,马发泉老家共有1160多人入伍。当时,毫无战争经验的人们,都沉浸在火一样的热情中。他们不知道,这一别,很多人就回不来了。

    刚入伍,马发泉被编入31军。部队开到釜山,一个干部来新兵部队挑人。这个干部年龄不大,却是营副教导员,是12军的。马发泉觉着新鲜。其实现在看来,残酷就蕴含在这不经意间。凡是打得苦的部队,干部都年轻。需要大批新兵补充的部队,是因为老兵都伤亡了,有的部队只剩下个编制的架子,兵都没了。电视剧《士兵突击》里钢7连那样曾经全建制阵亡的部队,在朝鲜战场上并不鲜见。

    不过马发泉当时没想到这么多,他被副教导员挑中了,被补充进擅长恶战的12军。没有欢迎,没有仪式,残酷的战争把一切都从简了。马发泉和被选中的战友一起,跟着副教导员上了阵地。

    战场不认你是新兵老兵,上了战场,大家全都一样,生死一线。刚上阵地,美国人就给这批新兵们来了个下马威。美军机枪和炮火猛烈地封锁了阵地,直射的机枪子弹裹着腥风从身边呼啸而过,炮弹的破片四散飞溅,锐利的钢片划破空气的嘶鸣声,都让新兵们切实地感受到了死亡的气息。人在猝然间处于生死边缘的时候,特别是第一次面临这种处境时,生理的恐惧感无法抑制。想喊,嗓子又像被什么东西堵住;想躲,猛烈的炮火子弹让你无处容身;想跑,铁的纪律不允许。

    军人在战场上没有自己的选择。尽管有敌火封锁,阵地还是得上。副教导员带领新兵在敌火的间隙,向前跃进。就在这时,新兵们被眼前的一幕震撼了。伴着一声巨响,一块炮弹片将副教导员的脑袋齐刷刷地削掉了。当时,马发泉在副教导员身后,距离仅20米。

    从没见过血的人,触摸到了死亡。也就是从那一刻开始,恐惧变成了仇恨。

    炮火过后,新兵们开始四下寻找副教导员的头,却始终没有找到。也许它早已在炮火中化成碎屑了。上过战场你就知道,人的肉体是多么脆弱,但副教导员失去头颅却仍然保持跃进姿态的遗体,让新兵们真正领会了军人的意志。

    这是马发泉在朝鲜战场上的第一课,接下来的战斗,更加惊心动魄。
------------------------------------------------------------------------------------
                 消逝在眼前的侦察班

    马发泉经历的第一次比较激烈的战斗,是金城反击战攻打541高地。别人不说,马发泉的二哥马永根、姐夫王羲昆和马发泉的外甥都在此战中受重伤。马发泉的大哥、侦察兵马良续,永远搁在541高地上了。
攻击发起前,侦察兵得摸清楚541高地美军的火力配系。白天人肯定过不去,就得在晚上,趁着夜色,悄悄潜过去。今天30岁以上的人对电影《奇袭》一定不陌生,影片开头志愿军侦察的镜头,就是马良续他们执行任务的真实写照。不同的是,电影里的侦察兵光荣地完成了任务,但现实中的马良续等人,却没有回来。

    当时,摸过去的是一个侦察班。在美军前沿,侦察兵将铁丝网剪开一个口子,钻到了美军阵地内。如果用现在的眼光看,当时的侦察班还真能和以色列的特种部队有一拼。他们不但侦察敌火力点,还把美军的一门迫击炮给分解后背走了。不过,战场上的美军不像电影里演的那样弱智,经过二战考验的美国兵还真不是吃素的。就在侦察班侦察完毕,向我军阵地回撤的时候,他们被发现了。刹那间,高强度的探照灯柱锁定了侦察班,敌机枪火力和迫击炮弹很快就打了过来,准确而猛烈。那种时候,你能不能活下来,更多的靠得是运气。可以说,马良续的功夫还是很过硬的。美军的机枪火力虽然严密,却没有打到他。机枪是直射,好观察,但曲射的迫击炮就不同了。就在马良续向我军阵地回撤的途中,一发迫击炮打过来,马良续当场就不行了。揪心的是,这时候马发泉就在我军阵地前沿,在敌探照灯的照射下,对大哥的行动看得一清二楚。骨肉亲兄弟在眼前被打死,搁谁都得急眼。由于要隐蔽我军火力点,尽管部队看着侦察班在敌火下伤亡,但我军炮火、机枪不能支援。
那一刻马发泉真的是眼睛都瞪出血来了。他想上去把大哥的尸首背回来。也奇怪,美军凶猛的火力却根本没让马发泉感觉半点害怕,这也许就是中国人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真谛。但这不是打虎,是战斗。马发泉也不是猎手,是军人。纪律不允许任何人再出击。这是为了掩护我军火力点、避免更大的牺牲。看着近在咫尺的大哥的尸体,马发泉在心底怒吼:“等总攻的时候咱们算总账!”
---------------------------------------------------------------------------------------
                   血写的541!

    终于打541了!

    马发泉这个团如下山的猛虎,直扑敌阵。打仗和打架一样,块头足就占便宜。美军的火力优势让中国军队吃了很大的亏。但打仗和打架还有一点相似,谁狠谁就占上风,这在军事上叫狭路相逢勇者胜。心里憋了血海深仇的士兵们连续冲击,踏着战友的尸体冲锋,一口气拿下了541前面的龙虎山阵地。

    该打541了。部队伤亡比较大,团长就把剩下的部队编为一个加强营,准备突击。攻击选择在晚上。这注定是一场恶战。当天下午,官兵们做着最后的准备。姐夫王羲昆把马发泉拉到一边,掏出一枚纪念章和一支钢笔,塞给马发泉:“这是祖国人民慰问团给我的,给你!”姐夫又掏出10块钱,“马上就要冲了,我们肯定下不来了,照顾好你姐姐。”姐夫身旁的一个小战士也上前对马发泉说:“我一定会死的。你把我的骨头找回来,送我回家。”

    两个小时后,攻击发起。200多人的突击队上去,战后就下来30人。战斗的惨烈程度我们无法想象。团长亲赴一线作战,壮烈牺牲,全团的七八个营长、连长牺牲,官兵人人杀红了眼。亲人、战友、首长都牺牲在这儿了,马发泉已经陷入了疯狂的状态。他抡着步枪,和战友们高喊着“为团长报仇!”向前猛冲。冲击路上来不及瞄准,就推上子弹向美军方向射击。

在通往541的路上,几乎每一步都有中国军人的遗体。抢占541高地后,只剩下30多人。这其中还有一个悲壮的小插曲。攻占541后,美军炮火封锁了541与我军阵地的通路。当时没有携带有线、无线通信只能靠人传,但通信员下不去,突击部队与后方失去了联系。不知情的我军炮兵也同时轰击541高地,一些幸存下来的突击队员,倒在了自己炮兵的火力中。现在想想,如果当时突击部队能够配发一些通信的军鸽或军犬,也许悲剧就可以避免。

    攻下了541,就要守住它。时间紧迫,部队随即转入防御,挖了一些防御工事和防空洞。敌人步兵不上来时,部队就躲在防空洞里。马发泉所在的防空洞距敌最近,离美军前沿阵地30米,中间隔一道沟,几乎是面对面。洞里一共4个人,由一个姓马的班长指挥。在马发泉当时看来,这个班长的行为有些怪。尽管是在黑暗潮湿的防空洞里,马班长却穿上了一套新军装。马发泉不解,班长说:“我要做准备。”不久后,美军发起攻击。防空洞口被机枪封锁后,一发炮弹炸进了洞。炮弹的硝烟初散,马发泉就看到班长不行了。他跑过去扶班长,发现班长的两条腿都没了。马发泉用急救包给班长包扎,但伤口处的血不是流出,而是喷射出两三米开外,根本止不住。班长说:“我不行了,你们必须坚持到底,阵地不能失守!”几分钟后,马班长穿着他的新军装牺牲了。
----------------------------------------------------------------------------------------
                  防空洞中的苦战

    坚守防空洞的日子是最难熬的。对于马发泉这样的战士来说,流血不怕了,死人不怕了。在接受采访时马发泉回忆,那时仿佛对流血受伤已经感觉不到疼了。经常是战斗过后,自己要浑身拍一拍、看一看,检查有没有受伤。战斗变得不可怕了,最困难的是,怎么在坚守防空洞的日子里生存下来。

    电影《上甘岭》反映了志愿军坚守坑道的生活,但真守过坑道的志愿军老战士普遍认为,电影里的坑道简直就是天堂。没有女兵是肯定的了,一线部队清一色的小伙子。坑道里出没的动物也不是可爱的小松鼠,而是蛇。马发泉他们守541的时候,大约是秋季,蛇仍然很活跃。洞里非常潮湿,很适合蛇活动。士兵们的注意力都在作战上,即便以前谈蛇色变的战士,现在也觉得蛇并不那么恐怖了,也许是战火历练了人。也奇怪,虽然防空洞比较小,人蛇混居,但从未出现过蛇伤人的事情。如果把美军士兵放进这个防空洞,不知朝鲜的毒蛇会不会和他们和平相处。

    与毒蛇相比,最令战士们头痛的是没有水。尽管洞内很潮湿,但是没有可以饮用的水。像电影中演的一样,马发泉曾经冒死到山下的溪流中取水。闯过封锁线后,马发泉在溪水中喝了个饱。在返回的路上,取水的汽油桶被机枪子弹贯穿,马发泉一滴水也没有取回。人在极度缺水的时候,嘴先是干,然后就肿起来。为了活下去,马发泉喝过其他同志的尿。但渐渐的,尿也变得稀缺起来。渴极的士兵们就把嘴贴在潮湿的洞壁上,吸一些潮气。

    该来的不来,不该来的美军却给你送来了。坚守的日子中,马发泉突然发现,阵地上的老鼠和跳蚤多了起来。这些都是美军投放的。美军培育的老鼠特别抗冻,据说在朝鲜零下三十几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也冻不死,而且非常活跃。这些老鼠和跳蚤都是带菌的。它们爬到人的身上,人体的皮肤、肌肉就会从外到内渐渐烂掉,严重的还会导致失明。不仅如此,美军还在541阵地附近的水源处投了毒,这使原本就异常艰难的供水变得更加困难了。好在天不绝人。随着冬季的来临,朝鲜开始降雪。美军机关算尽,却奈何不得天降瑞雪。士兵们在防空洞内,就着雪水吃干粮,顽强地活了下来。

    生活再艰苦,战斗还得继续。刚上阵地时,防空洞内配发了1挺机枪、2支冲锋枪、2个爆破筒和十几个手榴弹。高强度的战斗,这点武器撑不了多久。弹药来不及补充的时候,士兵们就用石头砸逼近防空洞的美军。在541阵地,美军的阵亡也非常大。最后,美军被逼得没招了,就调来一架飞机在541上空盘旋,用一个大喇叭播放京剧,开展心理战。美国人也知道中国守军是12军,就用大喇叭广播:12军的弟兄们,快过年了,你们投降吧,美军保证你们过好年……不过这场心理战应该算中国人赢了,好长时间没听到京剧的士兵们这回过足了瘾,打起仗来更加带劲。  
-------------------------------------------------------------------------------------
                   亲睹英雄献身

    12军在解放军里叫得响,上甘岭算是其中一个重要战役。现在人们重提上甘岭战役,好像只记住了一个15军。关于12军、15军在上甘岭的情况,是书刊网络中讨论的一个热点,这里不妨赘言几句。上上甘岭阵地的15军,远没有他们下阵地时的威名,中国军队也没有想到上甘岭会成为交战的重要关节点。上甘岭打响后,15军表现得相当顽强。但随着战争的持续,15军伤亡很大。这时,王近山一纸命令,将刚刚激战过后、正准备转入休整的12军加强给15军。正是因为12军及时赶到,才稳固住了上甘岭阵地。

    12军的马发泉也跟随着部队上了上甘岭阵地。参战士兵伤亡惨重的上甘岭,是铁、是血、是炸飞的躯体、是烈士的壮举所交织的一幕幕场景。15军在上甘岭打出了一个黄继光,威震全军,而12军在金城战役、上甘岭战役也打出了两个同样撼人心魄的英雄——杨春增、胡修道,尽管他们的名字没有黄继光那样家喻户晓,但这两人的壮举不亚于黄继光。并且,作为战友,马发泉是亲眼看到这两位英雄英勇作战的壮举的。

    马发泉老人回忆,杨春增牺牲时,距自己的阵地很近。当时,美军封锁了通往杨春增所在高地的通路。部队组织硬冲,但短短一段路,增援兵力在炮火中被炸得七零八落,伤亡很大。

    增援暂时是上不去了,杨春增阵地上,只剩下他和另一个卫生员。这边的战友看得很真切,杨春增在组织战友阻击。美军的攻击很猛烈,在击退敌多次进攻后,马发泉看到杨春增把“高级手雷”(采访时马发泉语)放在了心口。由于距离较近,杨春增当时持手雷的那只手的动作,马发泉还记得很清楚。杨春增的动作已经很明显了,他要和敌人同归于尽。这边,马发泉和战友们急得很,但就是苦于炮火,冲不过去。最后的时刻,只见杨春增手一动,紧接着阵地上一团火光。据马发泉老人回忆,那种 “高级手雷”威力十分强大,冲上阵地的30多名美军全部倒下了。

    胡修道,今天的人们几乎淡忘了这位英雄的名字,但在当时的上甘岭,他的名气不亚于黄继光。马老还清晰的记得,胡修道击退了美军的41次冲击,单人毙敌280人。战后,部队要派人把伤员和烈士遗体抢回来。双方阵亡将士的尸体纵横交错,堆积在一起。由于战斗激烈,遗体基本上已经看不出军装样式和相貌特征了。马发泉他们只能依靠个子大小来判断,美国兵个子大些,中国兵个子小些。遇到大个子就踹一脚,检查是不是真死。遇到小个子就拉出来,看看伤员还有没有气。在抢伤员和遗体时,经常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情。一次,安徽籍战士小陈在检查遗体时,和一个美国兵遭遇了。两个人都没有武器,便扭打在一起。论力气小陈处下风,就咬美国兵,直至两个人都精疲力竭,各自爬回了阵地。今天说来好像笑话,不过这的确是真实的上甘岭。

    采访结束,马老的情绪仍未平复。记者发现,马老面前的纸杯中,茶水仍然满满。

    “自从朝鲜打仗回来,我刷牙洗脸就是一杯水!习惯了……”
2#
发表于 4.6.2008 18:24: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5.6.2008 00:18:1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5.6.2008 19:20:54 | 只看该作者
说实话,每次在网上有人说他们是傻瓜,是炮灰,是牺牲品,我总是很心痛
前辈们为我们付出了鲜血,生命。没有他们祖国不会有今天的成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5#
发表于 19.8.2008 11:4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10:34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