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S! P+ d6 I( m' L编辑推荐该书的精彩描述植根于对新兴市场经济的最新研究.它令人信服地揭示出:在正确的激励下,金融家们可以为世界开启进步的大门,而他们的缺失则往往意味着效率低下和任人唯亲。金融产业令全球化的反对者们深感头疼,米什金的大胆表态会让读者们收获良多。 F: _( O- q0 y# d$ K. O8 y
——吉勒莫·卡沃(Guillermo calvo),马里兰大学教授,前泛美开发银行首席经济学家
" i4 |# Z9 \# i/ @0 a7 J这本寓言般的著作令我无比欣赏.它是有关金融全球化问题的最好的著作,令人深受教育、感觉兴奋和鼓舞,堪称经济类畅销书中的佼佼者。
. O0 h/ f0 b$ T' V/ @& B ——威廉·伊斯特利(William Easterlv),《在增长的迷雾中求索》与《白人的重负》的作者, Y7 t8 j2 L; Z. l/ d) E9 O
全球化过程的诸多方面都充满争议.金融市场更是潜在的冲突爆发点。米什金深入探索了新兴市场经济发生金融紊乱的原因.为我们刻画了既能有效利用外国资本、又能成功预防危机再现的前景,发展中国家完全可以安全地拥抱金融全球化,它们也理当如此。5 d: M% s. \0 ?6 @" Y+ n* u$ }
——莫里斯·奥伯斯菲尔德(Maurice obstfcld),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 q5 R& z) \2 L" d1 w
抛开繁琐的论证,米什金可以同样明白无误地向我们解释.为什么那些能成功参加金融全球化进程的新兴国家最终将会胜出,中国也不会例外。
6 j+ e3 y/ Z, y# B! S, Y, Q ——肯尼斯·罗高夫夫(Kenneth Rogoff),哈佛大学教授,前IMF首席经济学家- X0 o- `; Z1 u$ K( G
8 P1 |# U: a6 ?9 g' B$ T* x
内容简介世界经济正在急速一体化,金融体系更是频繁掀起波澜。有的国家因为资本市场的繁荣而财富涌流,一夜造出无数百万富翁,有的国家却遭遇国际炒家的阻击,本币大幅贬值,银行破产倒闭,金融危机爆发,似乎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那么,金融全球化的浪潮究竟是千载良机还是致命诱惑,是否真有神秘势力在策划未来的“货币战争”?
! S! q g2 f* \8 l9 `) a: i) n% j2 e E* L( A& `
作为世界顶尖的经济学家和美联储的资深理事,米什金将正面迎击这些疑问。他令人信服地指出,全球化并非贫困国家经济问题的原因,相反,它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开始,下一浪潮将是金融全球化,而且需要尽快发生。本书回顾了数十年以来金融体系全球化的进程,深入剖析了墨西哥、韩国、阿根廷等国遭遇金融危机的真实原因,帮助读者认识金融全球化的发轫条件、发展环境和深远影响。作者告诉我们,制造敌人和对立其实于事无补,国际之间的合作与共同繁荣才是真正的趋势。
. @& `9 k9 i. D% ]+ f
) Y1 D3 A! n; S: |- d: u+ k1 ^ 作者简介弗雷德里克•米什金,美联储理事,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研究生院银行和金融研究所阿尔弗雷德•勒纳(Alfred Lerner)讲座教授,美国国民经济研究局(NBER)研究员,著有经典教材《货币金融学》。
/ i O8 B/ U0 i" E! e' A
. d ~+ k' j9 D9 H
9 d+ m, r0 `- ~! e l: A& J( ^2 s 目录前言
6 j, p; M2 J4 g7 G第一章 全球化的下一浪潮:有益的推动力量?
3 I, p; q& _& B ]# m第一篇 全球化是否有益?# T* R5 U; G6 W
第二章 贫穷国家如何走向富裕:健全产权制度和金融体系- T: o; U6 p$ f3 ~$ ^% L
第三章 金融发展、经济增长和贫困
& w; c- @" j( B 第四章 全球化何时出现问题:金融危机的机理
" O! R G9 s+ M/ I第二篇 新兴市场国家的金融危机" a5 _) w& `- a# L
第五章 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 o' l |+ c, g. K! Q1 a" c
第六章 1997~1998年韩国金融危机. h) |' c3 K+ g( t7 R
第七章 2001~2002年阿根廷金融危机
( d& O e, a4 ?# W第三篇 贫困国家如何善用金融全球化" o6 d' ^+ W" \ ?
第八章 终结金融压抑:全球化的作用 _6 V) A# I6 f( ^5 C. C. n' B% v
第九章 金融危机的防范
- s8 m' F. O. ?: Q( M0 E* N 第十章 从金融危机中复苏5 U G6 M- N7 Q9 P. l9 ^0 I
第四篇 国际组织如何促进全球化+ `7 g+ \( f% ?7 i' z
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该怎么办?- C& G- `1 X8 x3 j
第十二章 发达国家能做些什么?) F }9 k' W2 |) @7 z9 n- o
第五篇 我们走向何处
5 i; N0 O4 N1 T0 n" M. Y# B 第十三章 正确实施金融全球化
) M1 |) z# V# ^( g致谢4 s+ l% [4 m0 n/ ~
参考文献
, ^; O* L% l4 ^( Y5 I0 J, ]' ~9 R) n
媒体评论金融国际化是一把双刃剑
$ m D3 F; D: V+ j, a& o来源 价值中国网 郑磊 0 w$ E* k5 a8 n) g. S6 H
3 ]3 }% {, O& H4 x9 B9 q, ?) p- J金融全球化指的是资本的跨国流动和金融企业的跨国服务。这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最近几年国际热钱汹涌进入国内,疯狂炒作股市和房地产,联想到美国对中国不断施压要求向外资金融企业开放国内市场。再往不远的过去看,1997年发生的东亚金融危机给我们流下了深刻的记忆,尽管中国(包括香港地区)成功地顶住了国际金融大鳄的袭击而幸免于难,那场危机险些引起全球经济衰退,给韩国、东南亚各国造成了重大损失。灾难也更加提高了各发展中国家对于金融开放的警惕。一位西方经济学家提出如金融全球化是通向富裕的必经之路,金融抑制将束缚经济发展,这个观点不得不接受最挑剔的检验和考问。如果这一命题正确,那么,我们也许不得不去触碰金融全球化这位像希腊神话中美丽而危险的妖女海伦。
) x/ ~9 f6 S' G8 s金融国际化犹如一把双刃剑,操作不当引起的损失是巨大甚至是灾难性的。贫穷国家走向富裕的唯一途径是提供正确和适当的激励,使资本流向其可以发挥最佳效用的领域。
& L2 `" f* k; k) ?) M7 `如何引导资本进行高效配置,答案几乎是非常明显:发展能够高效配置资本的制度。最基本的是产权保护制度,还有促进金融体系效率的制度。再往下演绎,必然会得出需要一个独立、公平和公正的法制系统来维护产权制度。在谈及如何使发展中国家具备这些基本条件时,著名金融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克•米什金很有洞察力地指出两点:一是制度通常是内生的,不能简单地在发展中国家套用发达国家现成的制度体系;二是发展中的精英阶层和既得利益阶层往往正是阻挠制度完善的反对力量。这无疑在说,达到这样的基本条件对于不同的发展中国家的难度也是不同的。以中国为例,2007年才通过了“物权法”,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并不完善,金融体系效率更是偏低,而法制系统更未能作到独立,在维护产权方面有太多的事例证明法律保护力量的薄弱。
4 l# E# `) A' y3 W# z& L中国建立能够适合开展金融全球化的基本条件,不会是在短期内能够完成的任务。这可能是在国内法制完善以及金融运营和监管更为有效时的话题。而金融体系在资本市场不健全和极度不完善的情况下,效率必然是相当低下的。这些“基本的”条件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也是相当高的要求。 , R( K' u9 [( t
在金融体系里,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资本配置变得困难。解决信息不对称不仅仅是靠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实际上,还未发现很好的解决方法。从资金来源上看,银行一直是占到资本配置总量的七八成,目前主要的解决方法是银行自身对于风险的控制,以及对银行进行的监管。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仍不能完全避免对银行监管的漏洞,更何况是对其他金融中介机构实行监管,更是一项复杂得甚至几乎无法完成的工作。 ; ^; C2 c* _, Z4 a2 |; f% u; |0 c
审慎往往是比监管更有效的操作,比如严格限制一般商业机构进入金融领域,让政府从金融行业退出等,让自由新闻披露成为独立的监督途径等,而目前中国正在出现的金融混业趋势,必然使得对于金融中介的监控变得异常困难。 ) ~9 Y2 w' X( T. b
金融危机是在金融体系出现问题的时候,信息不对称会加剧,直到发生全面的经济危机和崩溃。事实上,发展中国家所有的金融危机都产生于经济景气时期。对于中国,这确实是警世之言。通过对韩国、马来西亚和阿根廷等国金融危机案例进行分析,可以看到,有两个因素可能导致新兴市场国家陷入危机:一是金融全球化的安排不当,二是严重的财政赤字。除此之外,也许还有其他的可能因素。
, s2 ?1 M- [2 H9 a. o发展中国家中没有财政赤字的情况是相当少的,这就使得对于金融自由化或全球化要采取更慎重的态度,看三步走一步,不可盲目躁进。财政赤字在开放的金融环境里很容易引发外汇危机,造成有密切经贸联系的国家间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进一步恶化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使经济活动下降,导致银行业危机,使得更大范围的危机在相关国家间发生恶性传染性传播,引发地区或全球性经济危机。
; O/ p* B2 L/ Y) ?6 R简单地说,财政赤字和金融体系出现的问题很容易通过金融全球化被放大,一旦出现问题,就像脱缰野马很难控制。对金融体系实行完善的审慎监管,以及采取负责任的财政政策,对金融全球化的成功至关重要。
R. w/ E1 j) K- Z目前来说,答案只能是等待时机。中国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驾御金融全球化这匹烈马。我们可以看到,完善产权制度、健全法律制度、减少腐败、增加新闻自由度、提高金融信息的质量、改善公司治理、政府不得干预信贷等方面,还有太多的功课要做,哪一条都不是只靠动动口就能解决的简单问题。 1 B/ u$ s8 L7 L) n! m
0 M$ s# y! z7 u( O9 `% o+ E9 A7 t众多的消费者和强大的制造能力,我们并不惧怕实体经济全球化会造成致命的创伤,比如,在初级产品和资源领域,中国也正在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者,从而引领着全球传统行业的复苏,正在成为分担美、欧、日全球经济责任的新动力引擎。但是,对于金融全球化,不能轻视其复杂性、艰巨性和严峻性,虚拟经济存在问题时的蔓延速度不是以月、季、年来计时的,在数日之内就可能引起全球性市场恐慌,彻底摧毁市场的信心,人群的恐慌形成的摧枯拉朽的冲击力会造成更大的羊群效应,使体质脆弱的经济体毁于一旦。作为负责任的政府,不应该永远回避金融全球化,事实上也逃避不掉,而应该审慎地奠定坚实的改革基础,稳步推进开放,在确保我们能够驾御金融全球化风险时,才能迈出关键的一步。 4 H6 o y% u% l$ X0 F8 _5 G4 d* a
6 |- U3 a+ w# p8 \, I. y
5 I: Y4 ]0 F" s7 P3 w8 |$ Y内容简介金融学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冲破象牙塔的樊篱以求对真实世界中的金融提供知识、能量和指引,资本市场理论和案例亦不例外。资本市场进论知识侧重于说明“是什么”的问题,而资本市场的案例知识则侧重于说明“为什么”的问题。从这一点上讲,案例的核心要旨是说明一个资本市场的决策的在何种约束条件下以何种方式进行最佳的选择。本书的目的就是竭尽全力达到此种境界。
6 W( D9 S! T2 m4 `! ~3 }7 m) g投资银行学的新体系是“以资产经营的一般模式为基础、以现金流的分析为中心、以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和资产重组为主线、以投资银行的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管为辅线”,概括来说,是“一个基础、一个中心、两条主线和两条辅线”的体系框架,本书案例主要是说明投资银行学新体系的内容。从形式上看,案例主要是广义的资产证券化和资产重组的内容,但是,在每一个案件中却体现了资产经营的一般模式为基础、现金流的分析等内容。; X6 U8 C0 U: T) p% h
* ?7 v+ I; [# w2 g6 {8 s
作者简介何小锋,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金融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早年曾到农村插队.也曾做过中学教师和某市机关干部。1978年初作为文革后第一届考生,从粤北考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先后获北大经济学学士和经济学硕士学位,1984年毕业后留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任教。 1986年和1993年,两次赴香港亲历亲为资本市场的研究和运作,先后达7年:1991年作为惟一的外聘专家参与了中国第一家投资基金——淄博基金的筹备和组建工作,1992年作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常务编委,推动了中国第一本证券年鉴的产生;1993年,作为发行总顾问代表,参加了“三亚地产投资券”的策划、发行和上市工作.这是中国第一个地产投资证券(类REITs)品种;1994年,作为责任人,完成国内某银行不良资产在香港的”借壳上市”项目,为国内首次成功的案例:1995年,作为主要顾问,成功为新乡电厂的TOT项目海外投资方组织银团贷款9亿元;作为某科技公司董事局主席,成功推动基于2001年6月在香港联关所创业板上市,创下当年上市首日上涨最高(170%)的记录。
, X0 H5 A5 F, u1 W+ j3 {2 T' Z. h7 u5 O$ r
目录序言:如何解读一个案例
9 c- o0 z' o9 F' |' u上市融资
1 ]! D4 L: p3 i M一、IPO最佳的经济路径:“建行”上市案例8 c. p* X) x* z2 P: Y
1.思路导航及其他0 v2 B5 s$ p8 K! ~7 N) c
2.案例主角——“建行”的前生世后7 w$ y. G; i: T" h# q% C" K0 ?( Z
3.“建行”上市的经济理由
% G. A( k$ V7 p( b4.“建行”财务重组的经济分析2 j$ w% H3 j$ F$ f1 q& ]* A: j
5.“建行”引进战略投资者的经济分析
. I! T7 _6 ~& G6 ?8 u$ J6.如何选择主承销商
* P% F4 a0 K" Y7.“建行”上市地点的选择:解析考克斯效应
4 G2 p7 X F) [8 a: z7 O8.“建行”IPO定价中的博弈$ v. E4 z; i G/ g; e$ ^& s: i
9.何谓成功上市:“建行”案例的追问7 @. d$ N z5 N
10.“建行”成功上市的经济意义. ~5 F/ U: \! `8 x7 A. ^
二、在整体和分拆上市之间的选择:“ICL集团”案例
" J* R* P' G! Z. }: @1 g1.思路导航及其他! N$ W: z! A7 |( P
2.ICL集投份有限公司的由来: D' h' M) ?* y1 f+ T) a& m- a
3.谁在推动“TCL集团”的整体上市
1 e# h( G/ x% B, i4 g) P' I( }7 I4.“TCL集团”最佳方案选择是什么
+ \# F+ c2 l |; z' x$ o B5.分拆上市“背后的力量”
& v) O% G0 `; u/ P7 _1 @( b9 Z6.“TCL移动”分拆上市的方案
( X$ O) x, M7 Q. c9 |5 X7.整体上市与分拆上市之间的悖论
' l) F4 T( @" }# ]# a# q三、借壳上市的策略:“盈科动力”
2 L' \7 M! p$ m6 a: m2 U; Q1.思路导航及其他. s' m q9 f; H0 H
2.借壳上市“得信佳”$ [: e* {5 Y% r2 l1 k
3.再次借壳“东方燃气”上市0 w; a. ], a1 u6 Y9 V4 L0 G1 W8 {
4.并购“香港电讯”" ]5 J. d0 q6 g% ~; {/ K
5.“电讯盈科”的资产重组
; ]% ~2 P+ N1 B5 \. {% v) V* v6 I6.出售“电讯盈科”& E4 ?( L8 k6 c/ m
7.李泽楷的资本市场动作路径及其启示 U+ f1 Q6 [2 W- m
产业投资基金1 {+ w: R4 A! o; F/ O& k
一、解析“领汇”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 c9 N( n4 V8 o6 k- I5 H; d+ c二、风险投资公司:“昂赛特”案例: q2 p( D& D8 b! I3 X- t1 e
PPP融资, {0 U& q X0 }/ M( K7 M
PPP融资:“迪斯尼乐园”的融资方略
* R" w) v5 k' M+ I# N2 g4 Z资产证券化
* h4 d8 x" T# _: l2 P) U ^一、MBS:“建行”的资产证券化方案
$ Z! L6 y8 e3 L/ |4 K二、ABS:“国开行”的资产证券化方案1 [5 c4 [- c9 j" C U: r. ?
三、企业ABS的一个新分析框架:“莞深”收益计划
, H8 D K+ b. C% I8 z# ~$ @金融衍生工具
1 t' m4 T- [/ e一、制度性套利空间:“电广传媒”的“以股抵债”方案
: @+ F4 i" w4 e二、金融衍生工具的天使和魔鬼:安然1 U2 j( b# {. k$ u+ |9 [6 A( t- N& H, a
公司并购
4 ?3 `: i+ X& i0 x8 L z7 o7 k) d一、收购与反收购:“希尔顿”与ITT公司2 F' _& v2 N: J4 g7 g
二、并购的协同价值:戴姆勒·奔马与克莱斯的合并
( ?$ A' z" }0 M' }$ A2 H, N三、杠杆收购:KKR杠杆收购雷诺·纳贝斯克公司$ D3 H6 J0 v2 F% z1 w1 q
四、MBO的方案设计:中国MBO案件
1 z P9 n/ F3 L7 b公司重组8 Y5 t$ y9 m8 [" C4 B# A
一、债务重组:“中航油”的债务重组方案3 }+ G1 ~& q4 L8 o) P$ Y9 E7 B
二、公司权益重组:USX公司0 ^7 E9 V6 M' U) O7 `/ q7 x
; `* O/ R6 D(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