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食味
德国频道
查看: 199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济读物大家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5.4.2008 10:38: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涉足什么领域,经济知识都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很多不错的经济学读物,希望大家喜欢~
2#
 楼主| 发表于 5.4.2008 10:39:11 | 只看该作者

《35岁以前成功的12条黄金法则》

第一章:一个目标?


    人与人之间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1.你为什么是穷人?第一点就是?
    你没有立下成为富人的目标成功是用目标的阶梯搭就的。?
    所谓成功,就是实现既定的目标。所以,成功的第一步,从设立目标开始。?
    小时候总羡慕大人们能够挣工资,梦想着自己长大后也能像大人一样每月拿到几十块的工资。随着年纪的增长,我渐渐地发现,只拿工资,平安此生,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于是,我下海进行自己的事业拼搏。?
    在自己多年的打拼过程中,我发现只有那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富翁。?
    如果你已习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整天上班、下班,日复一日,任凭岁月消逝,而且满足于这种状态,那么你一定成不了富翁。一个积极想要赚钱的人,绝不以温饱为满足,一定想要让生活多彩多姿,天天充满赚钱的活力。具备了这个要件,再冷、再热的天气,再苦、再累的工作,你都会心甘情愿地去做,而当你养成了这个赚钱“习惯”后,财富自然愈来愈多。?
    你能想象在10年后20年后30年后,你还得如此辛劳为生活在打拼吗?所以,在年轻时期,你一定要使自己充满成功、致富的欲望。?
    只有那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真正成为富翁。20多年来,中国的商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这是多么大的社会进步。人们从最早看不起那些个体户,从嫉妒他们到羡慕他们,人人都想做个有钱的人。金钱不是罪恶,罪恶在使用的它的人。金钱是财富的表现形式,能给人们带来美好的生活。从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到进入小康社会,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切全是由金钱(GDP)作为衡量标志的。?
    美国作家泰勒·G·希克斯在其所着《职业外创收术》中指出,金钱可以使人们在12个方面生活得更美好:?
    1)物质财富;?
    2)娱乐;?
    3)教育;?
    4)旅游;?
    5)医疗;?
    6)退休后的经济保障;?
    7)朋友;?
    8)更强的信心;?
    9)更充分地享受生活;?
    10)更自由地表达自我;?
    11)激发你取得更大成就;?
    12)提供从事公益事业的机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真正成为有钱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很失意。?
    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有钱的人是怎样取得财富的呢?他们比你富一千倍,就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吗?绝对不是。现代科学表明,人的资质相差不多,人之间的差异也是在后天造成的。想想看,你的中小学同学、大学同学,毕业时大家起点一样,而过了五年、十年、十五年后,同学再聚会时,你会发现大家各不相同,有的人开着奔驰、宝马、沃尔沃,有的人开着帕萨特、宝莱,而有的人骑着自行车,大家的差距由此可见。你能认为同学之间的智力差距就能真差那么多吗?绝对不是!我认为人生成功的关键就是人生目标的确立。?
    我知道一个小男孩立志成功的故事。?
    小男孩的父亲是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由于经常四处奔波,男孩的求学过程并不顺利。?
    初中时,有次老师叫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
    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平方英尺的巨宅。?
    成功人士比你富一千倍,就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吗?绝对不是。关键在于他们确立了人生目标。他花了好大心血把报告完成,第二天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第一面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见我。?
    脑中充满幻想的他下课后带了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打你想要的分数。”?
    这男孩回家后反复思量了好几次,然后征求父亲的意见。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
    再三考虑几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梦想。”?
    20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带领他的30个学生来到那个曾被他指责的男孩的农场露营一星期。离开之前,他对如今已是农场主的男孩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这些年来,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
    奥格·曼狄诺说:“一颗种子可以孕育出一大片森林。”?
    《福布斯》世界富豪、日籍韩裔富豪孙正义19岁的时候曾做过一个50年生涯规划:20多岁时,要向所投身的行业,宣布自己的存在;30多岁时,要有1亿美元的种子资金,足够做一件大事情;40多岁时,要选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然后把重点都放在这个行业上,并在这个行业中取得第一,公司拥有10亿美元以上的资产用于投资,整个集团拥有1000家以上的公司;50岁时,完成自己的事业,公司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60岁时,把事业传给下一代,自己回归家庭,怡养天年。现在看来,孙正义正在逐步实现着他的计划,从一个弹子房小老板的儿子,到今天闻名世界的大富豪,孙正义只用了短短的十几年。?
    富人与穷人的区别就在于富人有自己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想成为富人就必须确定成为富人的目标。当你确定好你的人生目标时,才能成为一艘有航行目标的船,任何方向的风都会成为顺风。当你拎起第一桶金后,你会发现赚第二个100万比第一个100万简单容易得多。?
    2.你人生的核心目标是什么??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
    中国以往强调“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农、商、学、兵,各大行业类别中,你确定的人生核心目标是什么呢??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的根本差别并不是天赋、机遇,而在于有无目标。?
    成为百万富翁、千万富翁,做一名出色的商人??
    成为大学教授、出色的研究员??
    成为一名职业军人??
    成为一名有为的社会工作者?政府官员??
    成为一名农场主??
    ……?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方向,你就会谨小慎微,裹足不前。?
    不少人终生都像梦游者一样,漫无目标地游荡。他们每天都按熟悉的“老一套”生活,从来不问自己:“我这一生要干什么?”他们对自己的作为不甚了了,因为他们缺少目标。?
    唐太宗贞观年间,长安城西的一家磨坊里,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子。它们是好朋友,马在外面拉东西,驴子在屋里推磨。贞观三年,这匹马被玄奘大师选中,出发经西域前往印度取经。?
    17年后,这匹马驮着佛经回到长安。它重到磨坊会见驴子朋友。老马谈起这次旅途的经历:浩瀚无边的沙漠,高入云霄的山岭,凌峰的冰雪,热海的波澜……那些神话般的境界,使驴子听了极为惊异。驴子惊叹道:“你有多么丰富的见闻啊!那么遥远的道路,我连想都不敢想。”老马说:“其实,我们跨过的距离是大体相等的,当我向西域前行的时候,你一步也没停止。不同的是,我同玄奘大师有一个遥远的目标,按照始终如一的方向前进,所以我们打开了一个广阔的世界。而你被蒙住了眼睛,一生就围着磨盘打转,所以永远也走不出这个狭隘的天地。”?
    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并不在于天赋,也不在于机遇,而在于有无人生目标!就像那匹老马与驴子,当老马始终如一地向西天前进时,驴子只是围着磨盘打转。尽管驴子一生所跨出的步子与老马相差无几,可因为缺乏目标,它的一生始终走不出那个狭隘的天地。?
    生活的道理同样如此。对于没有目标的人来说,岁月的流逝只意味着年龄的增长,平庸的他们只能日复一日地重复自己。如何你想成为一名百万富翁、千万富翁,想做一名出色的商人,以此作为自己生活的核心目标,那么就让它成为点亮你自己的“北斗星”。?
    有人说,一个人无论现在年龄有多大,他真正的人生之旅,都是从设定目标的那一天开始的。以前的日子,不过是在绕圈子而已。?
    这就好似一个故事,说的是西撒哈拉沙漠中的旅游胜地——比赛尔。?
    在很久以前,比赛尔是一个只能进、不能出的贫瘠地方。在一望无际的沙漠里,一个人如果凭着感觉往前走,他只会走出许多大小不一的圆圈,最后的足迹十有八九是一把卷尺的形状。因为人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他们一直都没走出去过。后来,一位青年出现了,他发现比赛尔四处都是沙漠,一点可以参照的东西也没有,于是,他找到了北斗星,在北斗星的指引下,他成功地走出了大漠。这位青年人于是成了比赛尔的开拓者,他的铜像被竖在小城的中央。铜像的底座上刻着一行字: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
    “新生活是从选定方向开始的。”你的生活目标选定了吗??
    你生活中的北斗星在哪里??
    如果你还没确定,那你就及早选择吧。?
    3.贾金斯式的人永远不会成功?
    一个坚定地向目标迈进的人,整个世界都会为他让路。?
    ?
    中国有句老话:有志之人立常志,无志之人常立志。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如果你想在35岁之前成功,一定要吸取别人的教训,做事一定要专注,要以贾金斯为鉴。?
    美国一位成功学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在好多年前,当时有人正要将一块木板钉在树上当搁板,贾金斯便走过去管闲事,说要帮他一把。?
    他说:“你应该先把木板头子锯掉再钉上去。”于是,他找来锯子之后,还没有锯到两、三下又撒手了,说要把锯子磨快些。?
    于是他又去找锉刀。接着又发现必须先在锉刀上安一个顺手的手柄。于是,他又去灌木丛中寻找小树,可砍树又得先磨快斧头。?
    磨快斧头需将磨石固定好,这又免不了要制作支撑磨石的木条。制作木条少不了木匠用的长凳,可这没有一套齐全的工具是不行的。于是,贾金斯到村里去找他所需要的工具,然而这一走,就再也不见回来了。?
    贾金斯无论学什么都是半途而废。他曾经废寝忘食地攻读法语,但要真正掌握法语,必须首先对古法语有透彻的了解,而没有对拉丁语的全面掌握和理解,要想学好古法语是绝不可能的。?
    社会上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改变处境的欲望具体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结果,这些人的欲望也仅仅是欲望而已。贾金斯进而发现,掌握拉丁语的唯一途径是学习梵文,因此便一头扑进梵文的学习之中,可这就更加旷日废时了。?
    贾金斯从未获得过什么学位,他所受过的教育也始终没有用武之地。但他的先辈为他留下了一些本钱。他拿出十万美元投资办一家煤气厂,可是煤气所需的煤炭价钱昂贵,这使他大为亏本。于是,他以九万美元的售价把煤气厂转让出去,开办起煤矿来。可这又不走运,因为采矿机械的耗资大得吓人。因此,贾金斯把在矿里拥有的股份变卖成八万美元,转入了煤矿机器制造业。从那以后,他便像一个内行的滑冰者,在有关的各种工业部门中滑进滑出,没完没了。?
    他恋爱过好几次,虽然每一次都毫无结果。他对一位姑娘一见钟情,十分坦率地向她表露了心迹。为使自己匹配得上她,他开始在精神品德方面陶冶自己。他去一所星期日学校上了一个半月的课,但不久便自动逃掉了。两年后,当他认为问心无愧、无妨启齿求婚之日,那位姑娘早已嫁给了一个愚蠢的家伙。?
    不久他又如痴如醉地爱上了一位迷人的、有五个妹妹的姑娘。可是,当他上姑娘家时,却喜欢上了二妹。不久又迷上了更小的妹妹。到最后一个也没谈成功。?
    来回摇摆的人永远都不可能成功贾金斯的情形每况愈下,越来越穷。他卖掉了最后一项营生的最后一份股份后,便用这笔钱买了一份逐年支取的终生年金,可是这样一来,支取的金额将会逐年减少,因此他要是活的时间长了,早晚得挨饿。?
    社会上想改变自己处境的人很多,但是很少有人将这种改变处境的欲望具体化为一个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并为之奋斗。结果,这些人的欲望也仅仅是欲望而已。?
    哈佛大学曾对一群智力、学历、环境等客观条件都差不多的年轻人,做过一个长达25年的跟踪调查,调查内容为目标对人生的影响,结果发现:?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且长期的目标。?
    25年后,这些调查对象的生活状况如下:?
    3%的有清晰且长远目标的人,25年来几乎都不曾更改过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向实现目标做着不懈的努力。25年后,他们几乎都成了社会各界顶尖的成功人士,他们中不乏白手创业者、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那些没有人生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10%的有清晰短期目标者,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他们的共同特征是:那些短期目标不断得以实现,生活水平稳步上升,成为各行各业不可或缺的专业人士,如医生、律师、工程师、高级主管等。?
    60%的目标模糊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面,能安稳地工作与生活,但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成绩。?
    余下27%的那些没有目标的人,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最底层,生活状况很不如意,经常处于失业状态,靠社会救济,并且时常抱怨他人、社会、世界。?
    调查者因此得出结论:目标对人生有巨大的导向性作用。成功,在一开始仅仅是一种选择,你选择什么样的目标,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为什么大多数人没有成功?真正能完成自己计划的人只有5%,大多数人不是将自己的目标舍弃,就是沦为缺乏行动的空想。?
    把一只蜥蜴截成两段,一半向前跑去,另一半向后跑去。这正如一个人做事情将目标分开一样。成功不会光顾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人。?
    与其诸事平平,不如一事精通,这是一种规律。分散精力的人不会成功。我看到贾金斯的这段故事,感悟很深。25岁以前,我也尝试过许多业务,开过饭馆、做过贸易、倒过钢材、做过食品……都是因为没有长期打算,换来换去,无一成功。1993年以后,我们选定电梯行业以后,坚定这个方向,所以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我前些日子读了汪中求的一本《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书中有一句话非常有道理。他说,如果你在一个行业里踏踏实实做上十年二十年,那么你一定能够在这一行业里成为佼佼者。?
    4.目标早确立,人生早成功?
    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你一定要在30岁以前确立好你的人生目标。?
    ?
    目标既是我们成功的起点,也是衡量是否成功的尺度。那么,怎样来设立目标呢??
    “人生应当有目标,否则,你的努力将属徒然。”许多管理书籍中,你都会看到关于确定有效目标的“SMART”原则,即目标的有效性与否,必须符合以下五个条件:?
    ①Specific——具体的?
    ②Measureable——可以量化的?
    ③Achievable——能够实现的?
    ④Result-oriented——注重结果的?
    ⑤Time-limited——有时间期限的?
    如果再简化一点,可以将有效目标的核心条件概括为两个:一个是量化,一个是时间限制。?
    量化一是指数字具体化,即如果某一个目标能用数字来描述,则一定要写出精确的数字。比如,你在三个内要实现的收入状况,就可以量化为150万元、100万元、50万元等具体的数字。二是指形态指标化,即如果所确定的目标不能直接用某一个数字来描述,则必须进一步分解,将其表现形态全部用数字化指标来补充描述。如想买一套房子的目标,应该具体说明:多大面积、几室几厅、多少价格、具体位置、房屋朝向、周边环境要求等。?
    时间限制是指你所确定的目标,必须有一个明确的期限,可以具体到某年某月。没有时限的目标,不是一个有效的目标。你可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找到拖延的借口,使目标实现之日变得遥遥无期。?
    以下这些数字是作家谢冰心80岁生日那天算的:??80×365=29000;?
    29000×24=700800;?
    700800×60=42048000;?
    42048000×60=2522880000。??谢冰心说,人的一生如活80岁,就由这十位数的秒组成。而现在你已经提取了许多时日,在你生命库存中也许只剩下九位数、八位数,甚至更少。我不敢断定你是否功成名就,但我敢说,很多人没有像作家这样给自己算过账,没有哪一位能准确无误地把自己过了几位数说出来。我们的很多人在买菜的时候,在消费的时候,在经营店铺的时候,把账算得很细,几元几角几分,可人生也是经营,为什么我们不认真地算一算人生这笔账呢??
   如果你想要在35岁前成功,如果你25岁选定目标,那么你只有10×365=3650天;如果你30岁选定目标,那么你只有5×365=1825天。因此,你一定要在自己创造力最强的这几年,抓紧每一天,尽早成功。?
    一个有决心的人,将会找到自己的道路。我觉得,25岁之前是求学探索阶段;25-30岁要了解你想做什么,切入相关行业开始创业;在30-35岁之间,是创业的关键时期;35-45岁是大发展大收获阶段。?
    人生发展阶段图示要使目标能够实现,就必须将目标分解量化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使自己知道现在应该为目标做什么,使目标有了现实的行动基础。?
    把目标量化分解为具体的行动计划,一向采用“逆推法”,即确定大目标的条件,将大目标分解成为一个个小目标,由高级到低级层层分解,再根据时限,由将来逆推至现在,明确自己现在应该做什么:?
    即时行动←更小的目标←小目标←大目标?
    用“逆推法”分解量化目标为具体行动计划的过程,与实现目标的过程正好相反。分解量化大目标的过程是逆时针,由将来倒推至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是顺时推进,由现在到将来。?
    这个过程可以这样进行。?
    先根据总目标实现的条件,将人生总目标分解为几个5至10年的长期目标,再根据长期目标的实现条件,将其分解为若干个2至3年的中期目标,再继续将其分解为若干6个月至1年的短期目标,进而将每一个短期目标分解成月目标,月目标量化分解为若干个周目标,周目标变成若干个日目标,最后,依次具体化为现在应该去干什么。?
    不管什么目标,也不管多大,每一个目标都要分解到你现在应该做什么,使你现在的行动与你未来的愿望、梦想联系起来,使目标有了现实的行动基础,否则,你的愿望现在就可以断定不太可能实现。?
    5.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
    中国有句俗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
    35岁前你想成富翁吗?最近流行一种说法,即35岁以前,属于青春“保质期”,35岁以后,就Timeout(过期)了,所谓的35岁现象。即便是找工作,许多单位也是以35岁作为一道门坎。因此,如要在青春岁月里有所突破,创出一番事业来,就宜赶在青春“过期”之前。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致富亦然。?
    中国有句俗语: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
    起跑领先一小步,人生领先一大步。在竞争激烈的时代,要如何在同辈之间冒出头?其方法就是要比别人多学一点点功夫,这一点点工夫常常就会在关键时刻,让你比别人多一些机会。在任何行业只要能够想到比别人领先一步,就能够抢占先机,在你的行业处于竞争优势。?
    现在流行的“迷你裙”就是起跑时领先了一小步,却造就了玛丽·奎恩特“迷你裙之母”的地位,也为她带来了滚滚的财富。?
    20世纪50年代,正当英国街头的时髦青年,身穿奇特的黑色服装,骑着摩托横冲直撞时,一位来自威尔士的年轻女子玛丽·奎恩特的服装设计使时髦青年的时髦衣着变得微不足道了。1934年玛丽·奎恩特出生在英国威尔士的阿伯腊斯特威思,她是一个教师的女儿。16岁她到了伦敦,就读于伦敦金饰学院绘画系,毕业以后在女帽商埃里克的工作室里开始她的设计生涯。她的设计对象,恰是针对当时还未引起人们注意的少女时装。当时女孩们衣着毫无特色,通常是穿着母辈的老式衣服。玛丽说:“我时常希望年轻人穿上她们自己所喜欢的衣服,它不是古板过时的,而应是真正二十世纪的年青女装。但是,我知道这一工作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1955年,年轻的玛丽·奎恩特和丈夫亚历山大·普伦凯特·格林在伦敦著名的英王大道开设了第一家“巴萨”百货店。他们的服务对象就是面向青年,玛丽·奎恩特推出的第一件服装,就是后来名闻遐迩的“迷你裙”。虽然当时他们俩的产业极小,更属时装界的无名之辈,但这种微弱的震动,恰预示着服装界未来的强烈地震,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步。50年代的裙长徘徊在小腿肚上下,迪奥在1953年只不过将裙下摆剪短了若干英寸,在新闻界里就爆出一大冷门。而当时鲜为人知的玛丽·奎恩特,却以其激烈的观点,开始了新时期的服装革命。她当时的战斗口号是:“剪短你的裙子!”?
    1965年,迷你裙和宇宙时代的青年女装风靡全球,玛丽·奎恩特进一步把裙下摆提高到膝盖上四英寸,英国少女的装扮已成为令人羡慕和仿效的对象。这种风格被誉为“伦敦造型”,到了60年代中期,“伦敦造型”成为国际性的流行样式。新时装潮流不可遏制,青年人狂热地欢迎迷你裙,中年女性也以惊羡的目光接受这一变革,多种不同的迷你风格装应运而生。?
    新一代的设计家皮尔·卡丹、古海热、圣·洛朗、安伽罗等也都相继推出一组组风格各异的迷你裙系列。这一年,英女王伊丽莎白访问美国,当她的船抵达纽约时,美英时装团体组织了迷你裙大型表演。这时,即便是最保守的高级时装店,也悄悄地剪短了他们的裙子产品。50年前,一位著名的时装大师让·帕杜曾嘲笑短裙是“笨伯头脑创造出来的”,但是,半个世纪以后,人类服装史上首次出现如此之短的裙子,玛丽·奎恩特赢得了全世界的胜利。?
    “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走到底,决不回头。”这位叱咤风云的女设计家很快成为一个精明的企业家,由一个捉襟见肘的小本经营(开始仅有20台缝纫机和20个工人),发展到年收入1200万美元,拥有百余家时装商店分布全英国,它们专营摩登、别致、价格适中的时装,起皱衬衫,闪光的紧身运动衣等等。著名的女装店如“你,快点”、男装店“贵族男仆”开张。后来她的经营范围遍及许多国家,仅美国就有320位经销商,已成为百万富商行列中之一员。?
    在中国现在这个社会中,正在完成从计划到市场经济的转变,这给了我们许多想象的空间,无数的商机。只要每个青年人能够抓住这个商机,敢于领先一步,无论小富、中富、大富,你就一定能够富起来。?
    1993年时,我在社会上扑腾了几年,但没有取得成绩。这一年,我结识了我现在的合作伙伴周伟,他当时正在迅达电梯销售部工作,在当时算得上一个高薪族。我们分析了当时的情况,小平同志南巡后一片热气腾腾,于是我们一起合作开办了实创电梯设备公司。开始代理销售迅达、三菱等电梯设备。在当时的北京,像我们这样的电梯代理公司数量很少,在业界我们算是领先了一步。经过了半年艰苦的努力,使公司走上了正轨。现在看看,仅北京我们的竞争对手就冒出来这么多。我常常想,如果我现在开始做电梯公司,还能像当年发展得那么快吗??
    无论何时,我们中国人有一个不太好的毛病,做什么事都要一轰而上,这样做不但增加你自己的商业风险,而且也不易成功。我知道犹太人经商就不是这个样的。如果一个犹太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犹太人便会开一家饮食店。如果一个中国人在某地开了一家修车店,那么第二个来此地的中国人,往往也会开家修车店。?
    所以我建议准备出来经商的年轻朋友,一定要分析自己的优劣势,找到领先一步的商机。6.每日、每月、每年都要问自己:?
    我是否达到了自己定下的目标没有精细的呵护和管理,目标是结不出成功的果实的。?
    ?
    不少人也立下了目标,但他并没有成功,这是为什么呢?他们自己也会感到迷惑:“为什么?为什么我没有成功?”?
    我们来分析一下原因何在。?
    我曾看过1995年美国政府的一个研究报告:只有12%的公司可以真正达到期望的目标,其余88%的公司,都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间出了问题。至于一般人,真正能实行自己的计划、达成发展期望并获致成功的,也只有5%左右而已。这个比率实在令人心惊,为什么绝大多数的公司和个人都失败了?缘于他们对目标缺乏有效的管理。?
    真正能实行自己的计划、达成发展期望并获致成功的人,也只有5%左右而已。你要对自己的目标进行有效的管理,把整体目标分解成一个个易记的目标,把你的目标想象成一金字塔,塔顶就是你的人生目标,你定的目标和为达到目标而做的每一件事都必须指向你的人生目标。?
    金字塔由五层组成,最上的一层是最小、最核心的。这一层包含着你的人生总目标。?
    下面每层是为实现上一层较大目标而要达到的较小目标。?
    一天做一件实事,一月做一件新事,一年做一件大事,一生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目标越具体效果就越好古人云,君子每日三省吾身。你是否经常检查自己制定的目标?一方面要检查自己是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另一方面又要用目标不断地激励自己。?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至30%,而当他受得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至80%。因而,即便是完善的个性,由于缺乏前进的动力,也很难实现创富的目标。创立“心理创富学”的希尔博士揭示出5个自我激励的赚钱“黄金”步骤:?
    你要在心里确定你所希望拥有的财富数字。如果笼统地说“我需要很多、很多的钱”是没有用的,你必须确定你渴望得到的财富的具体数额。?
    实实在在地想好,你愿意付出什么样的努力和多大的代价去换取你所需要的钱,世界上是没有不劳而获的。?
    规定一个固定的日期,一定要在这个日期之前把你希望得到的钱赚到手,没有时间表,你的船永远不会“泊岸”。?
    拟定一个实现理想的可行性计划,并马上进行,你要习惯“行动”,不能够只沉溺于“空想”。?
    将以上4点清楚地写下,不可以单靠记忆,一定要白纸黑字。不妨每天两次地大声朗诵写下的计划的内容。?
    人们都有一种倾向,即一旦实现一个目标,就会有一种泄劲的感觉,不再努力,然后坐享其成。现代社会为人的全方面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所以一个积极进取的人,应该在实现目标之后,再为自己设立新的目标。而且,你不要等到达到一个目标之后再去制定一个新目标,而应该在心中时刻充满目标,完成一个目标,你就知道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继续前进的方向在哪里,而不仅仅以第一个目标为目的地。?
    不断设立新的目标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不断设立新的目标是一个挑战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如果,我当初只满足于赚取50万元的目标而不思进取,那么就不会有实创电梯公司更大规模的发展。所以,实现目标是一个渐进的、成长的过程。一个人需要不断地为自己设立新目标,不断地在新的目标的激励下提高自己。就以赚取金钱数额的多少为目标来说,一个以往年均收入5万的人,如果他在新的一年内为自己设立的目标是增加5万元,达到年收入10万元,那么作为一个阶段性目标,这是现实的。如果他前期没有任何铺垫,就想在新的一年内年收入达到100万元,那么我觉得他就不是在谈论目标,而是想一夜暴富,那就不是成功的问题了,而是想凭运气,如买彩券。这种可能性太少、太小了,它会害死人的。?
    所以,我的体会是,人们确立的目标,一般有一个远景目标,即在内心要有一个总体的、大致的目标。这种远景目标,要分阶段来实现。而阶段性目标必须是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人不可能期望一下子成为亿万富翁,但当你了实现了1000万目标的时候,亿万目标就不是空想和幻想了。自信心就是在这种不断实现阶段性目标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
    ?
    给你的小小建议:?
    勾画人生的蓝图?
    人生蓝图的核心是“我一定要成功”,人生就是不断地从成功走向更加辉煌的成功。?
    (1)设定好目标,每月写下你的生命计划;?
    (2)计划好每一天,应该每天晚上做好第二天的安排,并自我检查当天的计划实施情况;?
    (3)持之以恒,不能间断,即使处在人生的低谷或事业发展不顺时,也不要放弃。





















第二章:两个成功基点?

?
    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
    只有找到了成功的两个基点,才能建起你辉煌的人生大厦。1.定位搭建舞台?
    人生定位准确、职业选择恰当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
    人生定位说简单一点,就是给自己的人生一个说法:自己到底想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这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做人方面的,就是自己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一个是做事,就是自己的一生要以什么为业,简单一点说就是职业定位。?
    选择的浪费是人生最大的浪费我认为,人在制定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后,下一步就是要具体地给自己定位。我认为最主要的就是要知己,进行自我分析。自己想做什么(兴趣),自己能做什么(能力),自己适合做什么(人格)。?
    这是一个说起来简单,但做起来困难的问题。?
    在管理界中有一句名言: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切合实际的。我们选择职业也是一样,没有对与不对,只有适合与不适合。我们每个人的个性、天赋、才能、所处的环境等都是不一样的,而我们所要做的,不是抱怨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而是认真分析自己的特点,找出适合自己做的事情。“世上本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位置的财富。”?
    (1)人怕入错行:你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要想找准你的定位,你一定要明白自己的特长,深刻了解自己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无论你是想成为商人、还是想从政、从军或是搞研究,在开创事业的时候,胜算的把握才能大。?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你的。1993年,刘永森离开黑龙江,像很多人一样漫无目的地来北京寻找挣钱的机会,在北京一家公司打工。因为喜好速记,所以经常练练手,于是就有一些人知道他有速记这个“绝活”。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被中央党校的一位老先生邀去做速记,由老先生口述,他做记录。由于多年的练习,他对此轻车熟路,出错率很低。经整理,这本书很快出版了。?
    核心竞争力是别人不具备的那种能力以此为契机,刘永森以10万元注册了北京文山会海速记公司,在北京这个速记覆盖率不足10%的市场中全力地发展速记业。口口相传,他开始陆续地为个人做速记。这时候,他才重新审视自己所掌握的速记技能,才开始观察北京市场对速记的需求。结果发现,自己身处的这个地方是速记发展最理想的市场,于是,他花2000元买了一台旧笔记本电脑,从此乐此不疲地为他人做速记。这时候,他已不仅为个人做速记,而是开始承揽各种会议。?
    在北京市场,速记成为一种商业行为也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毕竟有了一个开始,而且还显现强大的潜力。成功地分享“速记之餐”的刘永森说:“这是个不成熟的领域,我碰巧有这个不成熟领域里成熟的技术,把握住了这一点我就成功了一半;还有,不管面对什么压力,我都会坚持已经认定的目标,这样我就得到了成功的另一半。”?
    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刘永森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使自己的事业取得成功。?
    你的核心竞争力是别人不具备的那种能力。每个人都该关心未来,因为我们都有未来。预测未来原本就是相当困难的问题,预测行业未来的走向亦然。然而,“人怕入错行”。成功的企业家大多出自于成长快速的行业,少有人能在衰退的行业中出人头地的。行业未来的走向发展如何,不但攸关我们未来前途,也是决定投资报酬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不能因为困难而放弃,相反的,更要加强对未来行业走向的预测。?
    每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竞争力,不同类的人适合不同的行业;成功也不能按财富的多少一概而论。有的人适合于商海的拼搏,有的人喜欢官场的气氛,有的人精于传道授业解惑,有的人听到军营的号角就激动……所以,每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明白自己适合做什么,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才能在自己的行业中取得成功。?
    有一则哲学家与船夫之间的对话,很能说明这个道理。?
    哲学家问船夫:“你懂哲学吗?”?
    “不懂。”船夫回答。?
    “那你至少失去了一半的生命。”哲学家说。?
    “你懂数学吗?”哲学家又问。?
    “不懂。”船夫回答。?
    “那你失去了百分之八十的生命。”?
    突然,一个巨浪把船打翻了,哲学家和船夫都掉到了水里。看着哲学家在水中胡乱挣扎,船夫问哲学家:“你会游泳吗?”?
    “不会”哲学家回答。?
    “那你将失去整个生命。”船夫说。?
    哲学家和船夫都有其各自的核心竞争力,只是场合不同、表现方式不同而已。?
    当你步入社会、当你开始创业的时候,怎样设计自己的人生,你应该注意两个方面:?
    职业的选择。职业选择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生事业的成功与失败。据统计,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如何才能选择正确的职业呢?至少应考虑以下几点:?
    ?性格与职业的匹配;?
    ?兴趣与职业的匹配;?
    ?特长与职业的匹配;?
    ?内外环境与职业相适应。?
    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在职业确定后,向哪一路线发展,此时要做出选择。通常职业生涯路线的选择须考虑以下三个问题:?
    ?我想往哪一路线发展??
    ?我能往哪一路线发展??
    ?我可以往哪一路线发展??
    (2)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这几年浙江人在商海中取得了极大的成功。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说:“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浙江人能吃苦;与内地人相比,浙江很灵活。”他们的定位找得准,而且善于变通,方法灵活多样。所以我赞成这样的说法:成功者只找方法,失败者只找借口。?
    据统计,80%的人在事业上是失败者。在美国,有一位黑人老人,以在街上卖气球为生,每当生意不好的时候,他总要放飞一个气球,以此来激励自己,吸引顾客。有一个流浪的男孩问他:“爷爷,要是黑色气球它也会飞吗?”老人说:“孩子,气球它会不会飞,不取决于它的颜色,而在于它心中是否有升腾之气!是否有取得成功的正确方法。”?
    你的心中有升腾之气吗?是否只有丧气,只有叹气,只有窝囊之气呢?你是否找到正确的方法呢?我认为,生活中最大的悲剧,不是暂时的失败,也不是暂时的贫穷,而是习惯寒酸,甘于平庸,将自己定位于一个平庸之人!?
    如果你不甘于作一个平庸之人,那么就尽快找到自己正确的方法,而不是找出各种借口。?
    小骆驼一天问爸爸说:“爸,我们的背上为什么要有驼峰?”?
    “因为我们在横越沙漠时要储存脂肪和水分呀!”骆驼爸爸说。?
    “那我们为什么要有长睫毛呢?”?
    “因为沙漠风沙大呀,可以保护我们的眼睛呀!”?
    “那我们的脚底为什么要长肉垫呢?”小骆驼又问。?
    “这样比较容易横渡沙漠呀!”骆驼爸爸很自豪的说。?
    最后,小骆驼问:“那……那我们现在在动物园干嘛?”?
    “因为人们是在保护我们,不让我们受狂沙的侵袭。”?
    老骆驼明显地是在给自己的处境找借口,它所拥有的功能只有在沙漠中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现在,我们有些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在哪里,将自己定位在“动物园”里,而不是定位在能够自由驰骋的辽阔场地。?
    虽然“天生我材必有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舞台,但你一定要努力去寻找适合自己发挥的场域,然后在那里全心投入。如果你只是浑浑噩噩,任人摆布地过生活,找不到自己真正的舞台,那你在生活中就永远没有位置。?
    一位性格分析家编了一份最常用的托词的单子。你在读这份单子时,请细心检讨自己,反省自己,从而判定这些托词中有多少是你自己常用的。一旦知道了自己的虚伪与无能后,就毫不犹豫地抛弃之,从而更加肯定自己的能力,向事业冲刺。这53种托词是:?
    如果我没有家室之累……?
    如果我有足够的关系……?
    如果我有钱……?
    如果我受过良好的教育……?
    如果我能找到一份工作……?
    如果我身体健康……?
    如果我有充裕的时间……?
    如果时代好一点……?
    如果别人了解我……?
    如果我的环境不同……?
    如果我能再一次重生……?
    如果我不怕别人会说什么……?
    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如果给我那个机会的话……?
    如果别人不怀恨我的话……?
    如果不是发生事情使我停顿的话……?
    如果我年纪轻一点……?
    如果能照我的意思去做……?
    如果我生在富有的人家……?
    如果不是所遇“非人”的话……?
    如果我有别人的聪明才智……?
    如果我敢自作主张……?
    如果我能把握过去的机会……?
    如果别人不惹我的话……?
    如果我不必料理家务和照顾孩子……?
    如果我能有点储蓄的话……?
    如果老板赏识我的话……?
    如果有人拉我一把的话……?
    如果我的家人谅解我……?
    如果我住在大城市里的话……?
    如果我能早一步的话……?
    如果我不受拘束的话……?
    如果我有某些人的性格……?
    如果我不是太胖的话……?
    如果别人了解我的才华……?
    如果我走运的话……?
    如果我有负责任的能力的话……?
    如果我不失败的话……?
    如果我知道诀窍……?
    如果大家不反对我……?
    如果我没有重重的顾虑……?
    如果我没有选错结婚对象……?
    如果我不浪费的话……?
    如果别人不是太难合作的话……?
    如果我相信自己的话……?
    如果我的运气不坏的话……?
    如果我不是生来命苦的话……?
    如果我能获得多些安慰的话……?
    如果我不必太辛苦的话……?
    如果我不亏损的话……?
    如果我生活环境不同的话……?
    如果我没有过去那段生活的话……?
    如果我有自己经营的事业……?
    如果别人肯听我的意见……?
    如果……?
    请打住!所有这些托词只能证明你是弱者!?
    制造托词来解释失败,是人类的普遍倾向。这种习惯与人类的历史同样古老,这是成功的致使伤!为何人们不放弃他们喜爱的借口?答案是明显的。人们之所以会保护他们的托词,是因为托词是他们制造的!?
    制造借口是人类根深蒂固的习惯,这种习惯是难于打破的,尤其当我们要以此作为失败或不愿意做某事的借口之时。柏拉图深明此理,所以他说:?
    “征服自己是最大的胜利,被征服是最大的耻辱和邪恶。”?
    征服自己是最大的胜利(3)从三百六十行中选择你的最爱(如何定位)?
    人人都可以创业,但却不是人人都能成功。?
    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做你所爱的,爱你所做的。在通常情况下,选择你所热爱的职业,会易于你发挥出自己的潜能,会使工作更容易取得成功。从反面来说,选择你的爱好的职业,工作不会让你觉得劳累。?
    但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有的时候,有的人在一开始是无法自由选择自己所爱的职业的,而只能被迫做出一些不符合自己爱好的职业选择。在这种情况下,你千万不要以敷衍的态度去应付了事,而要学会去爱自己所做的。?
    你在确立将来事业的目标时,不要忘了扪心自问:“这是不是我最热爱的专业?我是否愿意全力投入?”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应该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对自己所选择的工作应该充满激情和想象力,对前进途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艰难险阻无所畏惧。基本上,“人人都可以创业”这个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却不是人人都可以创业成功的。别以为老板好当这其间有着许许多多成功创业的小秘诀,而这些秘诀并非都来自创业成功个案的经验,很多是从失败的例子中去反省、领悟而来的。在你下决定之前,别忘了得先为自己做个小小的测验,了解自己在哪方面较有创意、潜力;哪方面的事业较能吸引自己的注意力、并鞭策自己奋勇直前等。一旦做好选择,接下来的许多课题便需要创业者一步步地去执行,才能逐步迈向成功之路。?
    据统计,大学中有40%的人学习兴趣不高,这主要因为他们当初没有明确地选择好自己的学习方向,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也是不利的。有句老话说得非常好:“人生最怕绕远”。?
    我有一个南京的朋友,名牌大学毕业,她从事水泥行业,虽然工作也很不错,但每次见面,总是说自己不喜欢这个行业,总是捏着鼻子干工作。如果她要是从事一个她所喜欢的行业,以她的聪明才智,我想她也一定能做出更大的成就。?
    如果你20岁不知道自己做什么,25岁时也不知道自己做什么,这还没有关系;但30岁时一定要明白自己适合干什么,喜欢干什么,不然以后你的机会就越来越少了。?
    知道自己的长处。你应该知道自己擅长什么,并且清楚你所喜欢做而又做得比别人好的事情。不管你目前担任什么样的角色,知道自己的长处对成功都很重要。?
    明白自己的短处。承认有些事情你的确做不好,或者不愿做。如果你讨厌数字而喜欢创作,那就不要因为待遇高或顺从别人的期望而强迫自己做数字工作。?
    人生的诀窍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给自己的人生增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即使是宝贝,放错了地方也只能是废物。”2.心态决定命运?
    35岁以前的心态决定你一生的命运。?
    ?
    马斯洛说过:?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心若改变,你的态度跟着改变;?
    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
    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
    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1)不满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
    如果你安于现状,奋斗的激情就会渐渐失去。只有那些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成为富翁,才能成为真正的成功者。?
    有一个著名的渔夫的故事:?
    在一个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下午,一位富翁到海边度假。他决定拍摄一些海上的景色,于是咔嚓咔嚓地拍了起来。拍摄声吵醒了一位正在睡觉的渔夫,渔夫抱怨富翁破坏了他的好觉。富翁说,今天天气这么好,正是捕鱼的好天气,你怎么在这睡大觉呢?渔夫说,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每天捕20斤鱼,平时要撒网5次,今天天气好,我只撒网2次,任务全部完成了,所以没事睡睡午觉。富翁说:“那你为什么不趁机多撒几次网,捕更多的鱼呢?”“那又有什么用呢?”渔夫不解地问。富翁得意地说:“那样你可以在不久的将来买一艘大船。”“那又怎样呢?”“你可以雇人到深海去捕更多的鱼。”“然后呢?”“你可以办一个鱼加工厂。”“然后呢?”“你可以买更多的船,捕更多的鱼,把加工后的鱼卖到世界各地。”“然后呢?”“那你就可以做大老板,再也不用捕鱼了。”“那我干什么呢?”“你就可以在沙滩上晒晒太阳,睡睡觉了。”渔夫说:“那我现在不就在睡觉晒太阳吗?”?
    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产生拼搏的激情现在很多人都很欣赏渔夫的这种怡然自得地晒太阳的生活方式,但他这种晒太阳是一种低层次的,与富翁的晒太阳是两种完全截然不同的生活质量。如果人们像渔夫那样天天晒太阳,社会就无法进步,人类文明就无法发展到今天的辉煌。?
    如果要是你的话,你是愿意做富翁呢?还是愿意做渔夫??
    (2)敢于梦想——?
    这个世界永远属于追梦的人我认为,成功的人都是敢于梦想的人。这一点我很欣赏美国人,他们能够将一个小商品做成世界级的连锁店。?
    在世界各地拥有4300家快餐店的温迪国际公司创始人、商务经理戴维·托马斯就是这样一种人。?
    12岁时,他们家迁到田纳西州的诺克斯维尔,他设法使一位餐馆老板相信他已16岁,老板才雇他做便餐柜台的招待,每小时25美分。?
    餐馆老板弗兰克和乔治·雷杰斯兄弟是希腊移民,刚来美国时,老板曾干过洗盘子和卖热狗的工作。老板极为坚强,并为自己定下了非常高的标准,但从来不要求雇员做他们自己做不到的事。?
    不满足现状的人,才能产生拼搏的激情。弗兰克告诉他:“孩子,只要你愿意努力尝试,你就能为我工作;如果你不努力尝试,也就不能为我工作。”老板所说的努力尝试包括从努力工作到礼貌待客等一切内容。当时通常的小费是10美分硬币。但如果他能很快把饭菜送给顾客并服务周到,有时就能得到25美分小费。他记得曾尝试自己一个晚上能接的多少顾客,结果创下了100位的记录。?
    通过第一份工作,他认识到,只要你努力工作并专心致志,你就会成功!?
    宁可因梦想而忙碌,不要因忙碌而失去梦想。从来也不梦想的人,生活必定平淡庸俗。?
    (3)出身贫民,并非一辈子是贫民,?
    只要你永远保持那颗进取的心。我们现在大多数人都来自于贫民家庭,许多成功的人士也是贫民出身。我们没有很好的背景,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颗进取的心,只要我们不懈地努力奋斗,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据统计,在中国成功的中上层人士中,有小城或农村背景的比例正在扩大。如金融风云人物的马蔚华、杨贤足,商界风云人物的王志东、求伯君、刘永行、刘永好等都来自小城和乡村,考察一下在北京大学任教的57名院士,来自小城或乡村的竟有40名!?
    英雄不论出身。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取决于一个人的心态。如果你总认为自己是个贫民,那你今生将永远是个穷人。圣女贞德说过:“所有战斗的胜负首先在自我的心里已见分晓。”你看看身边那些成功的人士,有多少是有家庭背景的人,大部分都出身于平民家庭。?
    (4)可以平凡,不能平庸?
    我认为,平庸是一种既被动又功利的人生态度。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平凡,不能平庸。我在网络上看到一则新办公室守则,估计也是一位愤世嫉俗的上班族写的,全文如下:?
    苦干实干,做给天看;东混西混,一帆风顺。?
    任劳任怨,永难如愿;会捧会现,杰出贡献。?
    负责尽职,必遭指难;推托栽赃,鸿图大展。?
    全力以赴,升迁耽误;会钻会溜,考绩特优。?
    频频建功,打入冷宫;互踢皮球,前途加油。?
    奉公守法,做牛做马;逢迎拍马,升官发达。?
    这种写法可能让不少为平庸而找借口的人感到很爽,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我相信,所有的成功,都是从基层做起的,如果抱着这种心态去工作,别说35岁以前成功,就是65岁,你也无法取得成功。?
    任何一家有抱负的公司,都会有一种竞争的机制,不会让那些碌碌无为的庸人长期厮混于此。人的能力有大小,只要你努力工作,我想每个公司都会为那些平凡而努力的人提供机会的。?
    (5)35岁以前不要怕,35岁以后不要悔?
     30年前,一个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创造自己的前途。他动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访本族的族长,请求指点。老族长正在练字,听说本族有位后辈开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写了3个字:不要怕,然后抬起头来,望着年轻人说:“孩子,人生的秘诀只有6个字,今天先告诉你3个,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后,这个从前的年轻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伤心事。归程漫漫,到了家乡,他又去拜访那位族长。他到了族长家里,才知道老人家几年前已经去世,家人取出一个密封的信封对他说:“这是族长生前留给你的,他说有一天你会再来。”还乡的游子这才想起来,30年前他在这里听到人生的一半秘诀。拆开信封,里面赫然又是3个大字:不要悔。?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
    35岁以前要努力奋斗,奋斗过后就不后悔年轻时确实没有什么可怕的,年轻就是资本。你可以把这一资本投入到任何你想干、喜欢干的事业中去。你可以去当公务员,可以当教师,可以经商,可以当管理者,等等,直到找到你喜欢干的事业,为之奋斗,直到成功。因为成功没有行业和专业之分,而只有是否适合你的分别。?
    我当初就曾换过很多工作,干过很多事情,最终锁定电梯作为切入点,一直坚持这一行当,到今天可以说是小有所成。最关键的问题是:尝试。青春赋予我们的意义就在于去尝试,去做,没有什么可怕的,成功的种子就埋在尝试之中。不管成功与否,你都不会后悔,因为你已经尝试过了,努力过了。?
    (6)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
    我觉得,成功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色,就是要积极地思维,只有积极地思维才能找到希望。你必须要做一个积极的思维者,从中让你自己靠近成功,最后取得成功。?
    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后不要悔。一位苏格兰王子在看蜘蛛结网时突然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可怜的蜘蛛结一次不成,就掉下来一次。屡败屡战、屡下屡上,直至掉下来七次,终于结成了网。人生何偿不是如此?危机与生机,失望与希望,消极与积极,从来都是交织在一起,一定会有后退,会有逆境,但勇士恰是在后退的逆境中依然奋进者。?
    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是他(她)怎样对待失败。任何希望成功的人必须找到战胜失败、继续前进的法宝。不然,失败必然导致失望,而失望就导致一蹶不振。?
    有一位美国大企业的美籍华人常务副总裁,出国前所学的专业是企业管理,可到美国的第一份工作,只是一个仓库保管员。就是这份常人看来难有作为的工作,被他做得有声有色,因为他坚持认为,自己即使是看仓库,也要做出企业管理的水准。他以货物的流通为切入口,通过各种货物的流通速度评判公司各项业务,找出周转缓慢需要调整的业务,并不断上交分析报告。他这么做完全出于主动,他把公司的问题当作自己的问题,所以10年间,他从管理员做到了副总裁,掌握着100亿美元的资金。他虽然没有学过MBA,但是时常被大学邀请去做NBA讲座。?
    (7)不要败给悲观的自己?
    很早以前,有一群印第安人被白人追赶,逃到了某个地方,他们的处境十分危险。由于情况危急,酋长便把所有的族人召集起来谈话。他说:“有些事我必须告知大家,我们的处境看起来很不妙,我这里有一个好消息,也有一个坏消息。”?
    族人中间立刻起了一阵骚动。?
    酋长说:“首先我要告诉你们坏消息,”所有的人都紧张地站着,神色惶恐地等待着酋长的话,他说:“除了水牛的饲料以外,我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吃了。”?
    大家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谈论起来,到处发出“可怕啊”、“我们可怎么办”的声音。突然一个勇敢的人发问了:“那么好消息又是什么呢?”?
    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酋长回答:“那就是我们还存有很多的水牛饲料。”?
    我非常喜欢这个故事,就是因为这个智慧而略有些幽默的酋长,因为他在死的困境中依然保持着泰然豁达的心境,他所看到的,只是生的希望。一个在厄运面前不会绝望的人,注定是一个永远不会被生活打垮的人。?
    人生的好多次失败,最后并不是败给别人,而是败给了悲观的自己。?
    (8)成功者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
    成功者不是一开始创业就取得了成功,他可能要面对许多次失败,在失败面前,要经得住考验。请记住,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1954年,巴西人都认为巴西队一定能获本次世界杯赛的冠军,然而天有不测风云,在半决赛中巴西却意外地败给了对手,结果那个金灿灿的奖杯没有被带回巴西。球员们悲痛至极,他们做好思想准备,以迎接球迷的辱骂、嘲笑和汽水瓶。要知道足球可是巴西的国魂。?
    成功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飞机进入巴西领空,他们坐立不安,因为他们的心里清楚,这次回国凶多吉少。可是,当飞机降落在首都机场的时候,映入他们眼帘的却是另一种景象:总统和两万多球迷默默地站机场上,他们看到总统和球迷共举一大横幅,上面写着:失败了也要昂首挺胸。?
    队员们见此情景,顿时泪流满面。?
    四年后,巴西队捧回了世界杯。?
    只要你能够站起来,你的倒下就不算是最终失败。但对于实践者来说,一定要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福寿康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昌勋就认为要从失败中学到有益的东西。?
    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刘昌勋的创业史很有点九死一生的悲壮。他兄弟俩在同一所中学读书。父母常常因为凑不起学费唉声叹气。他横下一条心,减轻家里负担,让弟弟一个人上学,于是在中学还没读完的时候便辍学经商,那年他16岁。?
    他干什么好呢?他家邻居经营药材,每月几百元的利润。在他们那里,当时是一个叫人眼红的数目。他抱着试一试的心理,买进了20元的板蓝根,背到集上去销售,当天全部脱手,赚了20元。?
    20元,在当时对他来说,是一笔大钱。第二天,他将40元全投进去,没想到两天之内顺利销出去,又赚了30多元。两个月下来,连本带利达到了500元之数。?
    但做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刘昌勋认为,做人有九死一生,作文有九转金丹,做事往往遭遇九次失败才有一次成功。他叔叔在前线牺牲了,家里得到了3000元的抚恤金。他父亲一直把它存在银行里。无论家庭如何困难,父母也没有动用它。?
    两个月的节节胜利,使他由胆怯到胆大。经他反复动员,父亲终于从银行里取出来,交给了他。连本带息,加上他那500元,凑成了4000元。他一次性买入一批药材,投入市场。一位顾客仔细辨认后,对他说:“你小小年纪,却大大狡诈,学会了瞒天过海”。他委屈地申辩,眼泪直掉。这个顾客见他不是老奸巨滑,才告诉他这批药材是榨过汁的,现在只是一堆干柴,没多少药性了。?
    他傻了。他的本金大部分是叔叔的鲜血换来的。一堆干柴便把它全部骗走了。他的第一个反应是找供货商算账。这个骗子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连续一二个月也没找着这个骗子。他的第二个反应是,他也把这堆干柴糊弄出手,弄一元算一元。有一位老人与他谈妥了价钱,但在老人数钱的时候,他见老人松树皮一样的手,沟壑一样的满脸皱纹,这大一把年纪,这笔损失不等于要老人的命吗?他觉得自己还年轻,还有机会重来。于是他点着打火机,把这些干柴全部烧了。?
    这次失败并没有使刘昌勋萎靡不振,他总结经验,继续奋斗,终于登上了富豪的排行榜。刘昌勋的事迹说明:奋斗者,破产只是一时;而不去奋斗,则必将一生贫穷。只要你没有失掉勇气,敢于拼搏,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西谚说:“年轻的本钱,就是有时间去失败第二次。”等到我们老了,就已经没人肯请我们去工作了,所以年轻时努力奋斗是很重要的。?
    一位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伟人说:“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
    (9)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
    害怕失败的心理使很多人都不敢轻于一试,出去奋斗。有的人宁肯呆在家里,吃着国家的救济费,也不愿意自己去尝试做一些事情。但很多时候,人需要为自己制造一个环境,背水一战。?
    宁可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古希腊有个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哲学在当时是很崇高的职业,因此很多年轻人来找苏格拉底学习。?
    一个年轻人来了,想要学习哲学。苏格拉底一言不发,带着他来到一条河边,突然用力把他推到了河里。年轻人起先以为苏格拉底在跟他开玩笑,并不在意。结果苏格拉底也跳到水里,并且拼命地把他往水底按。这下子,年轻人真的慌了,求生的本能让他拼尽全力将苏格拉底掀开,爬到岸上。?
    年轻人愤怒地责问苏格拉底为什么要这样做?苏格拉底回答说:“我只想告诉你,做任何事情都必须有绝处求生那么大的决心,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
    我知道有一个富豪,当年是靠销售晾衣架而成为大老板的,这就是傲胜国际有限公司(OSIM)执行总裁沈财福。?
    沈财福20年前初踏入社会大学时,并非一开始就当上大老板。当年,他投下一点小钱搞小本生意,专卖些家庭用品如刀、磨刀器、活动晾衣架等等,而店面就设在珍珠坊。?
    沈财福回忆说:“那时候我主要是售卖活动晾衣架,所以常常提着它一户户敲门,吃闭门羹是常有的事。”不过,沈财福坚信,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因此无论多辛苦,从不轻言放弃。在沈财福出色的经营手法下,傲胜的业务蒸蒸日上,公司的一些产品如按摩椅、脉冲电疗仪、脚底按摩器等等,都非常受欢迎。?
    除了新加坡,傲胜的业务也遍布全球,包括香港、台湾、中国、泰国、马来西亚、印尼、美国、中东等地方。?
    ?
    当你遇到挫折时,给你几点小建议:?
    找个地方喝点酒,沉醉一回?
    找个迪厅跳跳舞,放松一下?
    找帮朋友侃侃山,开怀一番?
    积极行动起来,分析失败的原因,找出行动的方法

































第三章:三大技巧?

    技巧是效率和效能的最高表现。你要想获得成功,必须要明白并会运用三大技巧。

    1.时间管理?
    你的时间在哪里,你的成就就在哪里。?
    ?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效率高60倍。?
    “不善于支配时间的人,经常感到时间不够用。”这句话说得非常有道理,但怎么样才能善用时间呢?这是过去十几年来时间管理专家试图解答的一个问题。以下是我利用时间的一些经验,谨供大家参考:?
    抓住重点。一个时期只有一个重点,一次只做一件事情。聪明人要学会抓住重点,首先解决重要问题,然后解决次要问题。?
    用好80/20原则。即把精力用在最见成效的地方。?
    美国企业家威廉·穆尔在为格利登公司销售油漆时,头一个月仅挣了160美元。他仔细分析了自己的销售图表,发现他的80%收益来自20%的客户,但是他却对所有的客户花费了同样的时间。于是,他要求把他最不活跃的36个客户重新分派给其他销售员,而自己则把精力集中到最有希望的客户上。不久,他一个月就赚到了1000美元。穆尔从未放弃这一原则,这使他最终成为了凯利-穆尔油漆公司的主席。?
    浪费时间的人等于大把浪费金钱表格化和数字化。这是汪中求先生很早以前向我推荐的方法,我觉得非常有效。许多信件和表格都可以借助电脑,提前予以表格化和数字化,用时则只需几分钟就可输出。?
    把一小时看成60分钟的人,比看作一小时的人效率高60倍。马上操作。许多人习惯于“等候好时机”,即花费很多时间以“进入状态”,其实,状态是干出来的,而非等出来的。?
    学会说不。要学会把握时间,对于不必要的会面要予以时间限制,自己也不要在不必要的地方逗留太久。学会拒绝也是获得自由的一部分。?
    提高通话效率。尽量通过电话来进行交流,沟通情况,交换信息。打电话前要有所准备,通话时要直奔主题;工作时间,不要在电话里传达无关主题的信息与感受。?
    成本观念。不要做“一分钱智慧几小时愚蠢”的事,如为省两元钱而排半小时队,为省两毛钱而步行三站地等等,都是极不划算的。对待时间,就要像对待经营一样,时刻要有一个“成本”的观念。?
    朋友之间的交往也要有时间观念。要与有时间观念的人和公司往来。?
    避免无谓的争论。无谓的争论,不仅影响情绪和人际关系,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到头来仍然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如果有暂时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搁置起来,过段时间再议。?
    学会利用零散时间。许多人都把生活中的零碎时间不当作时间,被无谓地浪费了。其实这些时间虽短,但却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做一些事情。比如等车的时间可以用来思考下一步的工作,翻翻报纸,读一会儿书等。?
    以上只是我利用时间的一些经验,但我觉得每一个成功者都有自己利用时间的一套办法。方法有很多,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一个是否适合你的问题。?
    下面的时间自我测验表总共有40道题目。这是管理专家所倡议的“有效的时间管理准则”。每个希望在35岁以前成功的人,至少每隔六个月即根据这份测验表进行一次自我检测,以期最有效率地利用时间。?
    ?
    1.我是否订下一套明确的远期、中期与近期目标??
    2.对于下星期所想从事的工作我是否已有清晰的概念??
    3.在一个工作日开始之前,我是否已编妥该工作日之工作次序??
    4.我是否以事实之重要性而非以其紧迫性作为编排行事优先次序的依据??
    5.我是否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而非集中于程序,又是否以绩效而非以活动量作为自我考核之依据??
    6.我是否在于富于效率的时间内做重要的事??
    一个人几十年的生命,真正做人做事的时间实在很少,再勤劳的人也只做了三分之一而已。7.我今天是否为达成远期、中期、或近期目标做过某些事??
    8.我是否每天都保留少量的时间做计划,并思考与我的工作有关的问题??
    9.我是否善用上下班的时间??
    10.我是否故意减少中午的食量,以免在下午打瞌睡??
    11.我是否对自己的作息时间做松弛的安排,以令自己拥有时间应付突发的危机及意外事件??
    12.我是否尽量将工作授权他人处理??
    13.我是否将具挑战性的工作以及具例行性的工作都授权他人处理??
    14.我是否根据“权责相称”之原则从事授权??
    15.我是否一意遏止部属对他们感到困难或不耐烦的工作进行“反授权”??
    16.我是否有效地利用部属之协助以令自己对时间获致较佳之掌握,而同时避免令自己成为浪费部属时间的瓶颈??
    17.我是否采取某些步骤以防止一些无用的资料及刊物摆置在我的办公桌上并占用我的时间??
    18.当我有所选择时,我是否尝试以电话或亲身到访的形式去处理事情,而只有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才利用书面的形式沟通??
    19.除了在例外情况下,我是否尝试在下班后把工作置之不理??
    20.倘若有需要加班,而且可自由选择加班时间,我是否宁可提早上班而不延迟下班??
    21.我是否迫使自己迅速地做出一些微小的决策??
    22.我是否在获致关键性资料的第一时间即从事决策之制定??
    23.对循环性的危机,我是否经常保持警觉,并采取遏止之行动??
    24.我是否经常为自己及他人定下工作的完成时限??
    25.最近我是否终止任何毫无益处的经常性工作或例行性活动??
    26.我是否在口袋中或手提包中,携带一些物件,以偶然空余时间(如在排队时,在等候室中、在火车上,或在飞机上)取出处理??
    27.当我面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时,我是否应用“80/20原理”(即指只掌握20%的重要问题,而不受80%的不重要的问题所羁绊)以对付之??
    28.我是否真正能够控制自己的时间?我的行动是否取决于自己,非取决于环境,或他人之优先次序??
    29.我是否试图对每一种文件只作一次性处理??
    30.我是否积极地设法避免常见的干扰(如访客、会议、电话等)之持续妨碍我每天的工作??
    31.我是否尝试面对现实,思考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而非缅怀过去之成败或担心未来之一切??
    32.我是否将时间的货币价值铭记于心中??
    33.我是否腾出一些时间为部属提供训练??
    时间待人是平等的,但时间在每个人手里的价值却不同。34.我是否尽量将电话集中在一起?在打电话之前是否先准备好有关的资料??
    35.我是否拥有一套处置各类文件的系统??
    36.我是否有时采取“门户封闭”政策以免工作受到他人之干扰??
    37.在一天工作完了时我是否自问:哪些工作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无法按原定计划进行的原因何在?以后如何补救??
    38.在我筹备会议之前,我是否先探寻取代会议的各种可行途径??
    39.开会时我是否讲求技巧以增进会议的效率与效能??
    40.我是否定期检视自己的时间支配方式以确定有无重蹈以往的各种时间陷阱?2.让钱生钱?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
    在计划经济时代,钱是一个被回避的话题,人们挣的钱不多,相互之间也没有什么差别,根本没有理财的观念。但是,在市场经济时代,情况发生了变化。钱不仅仅是人的价值的一种体现,更主要的,钱是人们生活的前提条件。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
    那么,人的一生挣多少钱才够花?有人作过一个统计:?
    假设你不买漂亮衣物,不下馆子,不旅游,不买房,不看电影,不听音乐,不玩电脑,不交际,不赡养老人,不结婚,不生孩子,当然也不生病等等,一切生活所必需的东西都作为奢侈品摒弃掉,只有一日三餐、一间小屋,几件为保暖和遮羞的换季衣物,你认为每月400元人民币够不够??
    从出生到成年这18年中,我们有长辈关照;如果我们幸运地能一直干到60岁,那么这42年是为将来做准备的;60-80岁这20年里,如果以前面说的每月400元的生活水准计算的话,应该有9.6万元的养老准备金,还不算上超过80岁的用钱期。这样一来我们就知道了自己挣多少钱才够用。在货币价值稳定、没有通货膨胀的前提下,我们仅为生存,每月挣1000元就够了。其中400元用于现在的支出,400元留作养老,另外200元用于年老时的医疗,因为那时疾病会频繁地光顾你。?
    如果你对400元的生活水准充满恐惧,如果你现在每月挣2000元还觉不够花,那么你将来的生活就要设定在这个基础之上,现在你每月就得挣4000元、5000元;如果你打算出国深造、打算投资、打算旅游,那么这个数目就远远不够了。?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作为一个成功者,基本标准之一就是不为钱而发愁。而要不为钱发愁,就必须学会让钱生钱,也就我们所说的理财。?
    学会理财才能自由圣经里有一个绝妙的故事:主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仆人来,把家业“按个人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人五千,一个人两千,一个人一千。领五千的仆人随即拿钱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领两千的仆人,也照样赚了两千;领一千的仆人则把银子埋藏在地里。?
    过了些时日,主人回来和他们算帐。领五千、两千的仆人,因为为主人增加了财富,受到主人的款待又加派任务。那领一千的仆人则遭主人责骂:“你这又恶又懒的仆人!就是把银子放给兑换银两的人,亦可连本带利收回。”主子便把一千两银子夺回,给了挣得最多的那个仆人。?
    这个故事讲了一个道理,即投资第一,储蓄第二,此例中的五千、两千、一千,代表了不同的经营方式,你属于哪一种呢?但愿你不是把银子埋在地里的那种人。?
    《伊索寓言》里也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人把金子埋在花园的树下面,每周挖出来陶醉一番。然而有一天,他的金子被一个贼偷走了,此人痛不欲生。邻居来看他,当他们了解事情的经过后,问他:“你从没花过这些钱吗?”“没有!我每次只是看看而已。”邻居告诉他:“这些钱有和没有对你来说都是一样。”?
    这个寓言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财富闲置等于零。可见,没有理财观念,过度储蓄与过度消费一样遭人摒弃。?
    在东方,人们非常注重节俭,守住钱财的意识比赚钱的意识强。但在西方,投资比储蓄更可取。鲍勃一生的经历可谓家庭投资与理财的典范。?
    鲍勃是波音公司的一名工程师,他从26岁时开始将每月薪水中的20%投资于共同基金。这类基金虽然风险大一些,但年收益高,自1934年以来,平均该类基金年收益约13%。著名国际炒家索罗斯的量子基金也属于该类基金。到35岁的时候他与别人合资办了一个连锁店,收益亦相当可观。到了40多岁时,他开始求稳,将投资于共同基金的钱取出来投资于一种非管理型股本指数基金,年收益率为10%左右。鲍勃仅将自己钱的10%用于银行储蓄,因为美国银行的利率长期在3%至6%,远低于其他投资手段。鲍勃今年49岁,预计60岁退休。目前,他准备开始将收入的20%用于退休金准备,这样,加上他过去投资赚的钱,足以为自己的退休生活留下一笔可观的资金。?
    富人需要理财,穷人更要理财,让财生财。在资本运作占主导的社会中,一个人必须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并做好完美的理财计划,将每一分钱都通过周密的运作发挥最大的作用,今日的积蓄就是明日创业的启动资本,因此善待自己的钱财。?
    富人需要理财,穷人更要理财,让财生财。你要想成功,你至少在年轻时就应该学会理财的方法,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下面向大家推荐几种理财的方法:?
    用“麦穗哲理”打理家财?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接回答,却带徒弟们来到一片麦田,让他们走过麦田时,每人选摘一枝最大的麦穗,不能走回头路,且只能摘一枝。?
    其中两个弟子一个刚走几步便摘了自认为是最大的麦穗,结果发现后面还有更大的;第二个弟子一直是左顾右盼,东挑西拣,一直到了终点才发现,前面几个最大的麦穗已经错过了。第三个弟子吸取前两位教训,当他走了1/3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麦穗,再走1/3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1/3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枝美丽的麦穗。?
    量入为出?
    1960年,汉托和乔吉娜从古巴来到美国时,身无分文。1966年他们大学毕业后做了记者。他们的致富策略就是节省每一分钱。由于银行储蓄是按复利计算的,所以夫妇俩每月按时去银行存钱。他们的生活很节俭,打折商品是他们常买的东西,经常从报纸上剪折价券去买便宜东西,上班带盒饭。几年后,他们便把收入的大部分储蓄起来。直到1987年,他们拿出1250美元投到共同基金里,8年后就成了百万富翁。?
    不筑债台?
    随着国外提前消费概念的引入,银行大力推销房屋、汽车等抵押贷款,一些年轻人面对这类诱惑,很难把持自己,结果是提前消费,欠下债务,不仅要支付高额利息,而且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在美国,百万富翁中70%全无债务,他们知道,每支付1美元利息,可用来投资的钱就少了1美元。因此,他们所买的房屋及车子一定是他们负担得起且财力上仍绰绰有余的。?
    慎重对待名牌?
    名牌产品虽然很吸引人,却要付出不小的代价,想买,还是等身价提高时再考虑。年轻时,应该把主要的钱财用在投资上,而不是用在与理财无关的炫耀上。?
    “32221”组合投资?
    将个人积蓄的30%用于储蓄以备后用;20%用于购买债券以增加收益;20%用于购买股票以寻求高利;20%用于投资集藏以图增值;10%用于购买保险以防止意外。?
    根据年龄进行投资?
    有一个“100减去目前年龄”的经验公式:如果你现年60岁,至少应将资金的40%投资在股票市场、股票基金或其他投资种类;如果你现年30岁,那么至少要将70%的资金投资。为什么呢?在20到30岁时,由于距离退休的日子还远,风险承受能力是最强的,可以采用积极成长型的投资模式。尽管这时期由于准备结婚、买房、置办耐用生活必需品,要有余钱投资并不容易,但你仍需要尽可能投资。按照“100减去目前年龄”公式,你可以将70%至80%的资金投入各种渠道。?
    得到财富是困难的,保持财富更难,而明智地运用财富则更难。节省永远是对的?
    请记住,今天节约下来并明智地投资每一块钱,将来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回报。每天省下的10元钱并以20%的年收益进行投资,20年后你将得到100万元的回报。?
    在个人理财时,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盲目从众?
    一些投资者对某种投资方式的知识一知半解,看到别人投资赚了钱,就抱着“别人能赚钱,我也能赚钱”的心态去投资,结果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本。因此,投资者必须对投资项目做认真分析,看准行情方可出手,切忌赶潮流。?
    贪图高息?
    时下,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高额利息的手法来诈骗钱财的活动十分猖獗,有的投资者因贪图高息盲目投资,结果不但利息没有得到,而且连老本也赔了进去。所以,投资者一定要提高警觉,莫要被高息所诱惑。?
    借钱炒股?
    股市中有一句名言:“借钱炒股,等于自杀”。因为不是闲置资金,所以很难保持良好的投资心态,也就无法静候最佳的获利时机,一旦股市狂泻,借钱炒股者只得被迫断臂斩仓,成为股市中的牺牲品。?
    以贷谋利?
    有些投资者看到银行连续多次下调存款利率,觉得储蓄存款已无利可图,便取出存款用于民间借贷,以谋取高利。目前,民间借贷虽然利息较高,但由于民间借贷不规范,缺乏必要的公证和法律保障,一旦发生纠纷,债权人的权益必然会受到侵害。投资者因此血本无归的不乏其人。?
    理财秘诀=领先一步的理念+见好就收的心态3.立业有道?
    立业才能安身。?
    (1)创业不怕本小?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赚取第一桶金的创富信念。?
    一个成功的人,一定要有赚取第一桶金的创富信念。财富是可以从小本钱投资经营而累积起来的。拥有小本钱的创业者,一样可以在未来的某一天成为坐拥百万财富的大赢家,只要你努力,只要你坚持。?
    两个同样渴求财富的人,3年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人自信、勇敢,从小事做起,坚持不懈,以小搏大,3年后竟拥有了几十万元的财富。而另一个呢,由于感到本钱小而自轻自卑,也就没有采取积极行动,只是陷于幻想中消磨时间,3年后,他还是他,致富梦还是一个梦。?
    跻身世界500强的戴尔刚开始创业时,只有1000美元的资本;个人财富排名世界第一的比尔·盖茨当初开始创业时,也仅投入1000美元的资本。不在于本钱小,只要你做得好,每一个小买卖里都蕴藏着无限的商机,任何小事都包含着做成大事的种子。四川打工族用卤鸡蛋在全国许多城市启动新市场,就是一个说明。?
    创业不怕本小在2002年春节以后,一些四川人在一些大小城市用移动销售的方式来销售卤鸡蛋。每人推一个自制的小推车,小车非常简单,四个小轮子上搁放一块木板子,板子上面放一大铝锅,锅里放着不断冒烟的热鸡蛋,穿街走巷,喊着四川口音的“正宗卤鸡蛋,一块钱三个,味道好得很”。就是这么一个不起眼的模式,却让这种特色逐渐变得像新疆羊肉串那样,小有名气,而且在全国迅速扩张。遍布各地从事四川正宗卤鸡蛋的人已有数千人。?
    小本经营创出了奇迹。这些人的创业启动成本只有200元左右,但很多人一天能销几百个鸡蛋,靠近旅游区的甚至能销售1000个以上,每个只有几分钱的利润,却每天能够获得30多元到100多元收入,而且风险很小。?
    不要以为非得有大量的资金才能创业,资金固然重要,但你更需要一个创业的头脑和创业的精神。?
    (2)开家特色店?
    没钱不可怕,只要有赚钱的动机就有成功的一天。?
    没钱不可怕,只要有赚钱的动机就有成功的一天。很多人都以创业没有钱为借口,不愿意踏上独自闯天下的路,但事实上,只要你想干,有的生意并不需要多少钱。以下这些小特色店都是投资不大、容易实施的小买卖,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其中的一种来试试看。?
    书吧?
    古旧书店?
    图书租赁?
    经营旧报摊?
    设立学生用书交易中心?
    经营礼品书店?
    经营畅销书店?
    经营考试书店?
    经营专业书店?
    专售木雕手工艺品?
    销售石质雕刻手工艺品?
    从事裱画服务?
    从事艺术出租服务?
    创办民间工艺品专卖店?
    专售创意文化用品?
    开一家文化人服务社?
    开设一家翻译社?
    经营稿件?
    办一个家庭托儿所?
    做代理家长?
    从事玩具修理?
    制作独特洋娃娃出售?
    专售儿童时装?
    专卖婴儿用品?
    办一家弱智幼儿园?
    开设一家职业女性俱乐部?
    经营妇女模特推荐?
    开设女性书店?
    开一个时装再生店?
    从事流动美容美发服务?
    开设一家单身女郎用品中心?
    举办穿着打扮学习班?
    从事老人看护服务?
    儿童摄影?
    儿童视力保健机构?
    丧事服务?
    鲜花店?
    家庭护理公司?
    创业不怕本小。指甲美容?
    甜品屋?
    西饼屋?
    靓汤专卖店?
    刨冰冷饮店?
    提供家庭清洁服务?
    开个煤气、液化气炉具修理店?
    制造多种电脑网络“资料库”?
    建立分类政策法规库?
    剪裁资料以获利?
    向平民出售信息?
    充当生意顾问?
    提供生活类咨询服务?
    提供专业电脑服务?
    种植草皮挣钱?
    开设一家心理咨询所?
    数码合成工作室?
    装修监理电脑医生热线?
    专利代理事务所?
    调查公司?
    服饰顾问中心?
    邮购公司?
    速递公司?
    家电维修?
    电脑艺术人像店?
    旧物寄卖店?
    开一个军事迷酒吧?
    成立一个“氧气中心”?
    建一个复古怀旧店?
    开设一家高品味酒吧?
    开设一个人工钓鱼池?
    开设一个钓具专卖店?
    制作宠物用品销售?
    成立宠物美容与托管中心?
    开设一家开心物品交易中心?
    开办邮品代理店?
    民族服饰店?
    胖人时装店?
    残疾人用品店?
    幽默搞笑用品店?
    成人玩具店?
    次品专卖店?
    毕业消费?
    偶像精品专卖店?
    民间工艺品专卖店?
    易拉罐植物花卉?
    (3)开加盟店?
    开加盟店目前越来越成为一种资本扩张的一种方式,也是发财致富的一种好方法。它不需要你考虑装修,也不需要搞宣传,只要按照别人创好的模式去经营就可以了,也不失为35岁以前成功的一种方法。?
    在美国,曾对开店成功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加盟体系开店成功者约为80%,独立开店成功者比例约占20%。在美国,曾对开店成功率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进入加盟体系开店成功者约为80%,独立开店成功者比例约占20%。可见,采取加盟方式比独自经营有着更大的成功机率。?
    (4)做别人不愿做的生意?
    中国人经营有一个弊病,就是干什么都是一轰而上,结果不仅个人赚不到钱,甚至可能毁坏整个行业,当年盛极一时的呼啦圈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现在,洗衣机行业的全行业亏损,也是一个惨痛的教训。一个精明的投资者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商机,做些别人不愿意做的生意。?
    美国佛罗里达州有个小商人,注意到家务繁重的母亲们常常临时急急忙忙上街为婴儿购买纸尿片而烦恼,于是,灵机一动,想到创办一个“打电话送尿片”公司。送货上门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送尿片则没有商店愿意做,因为本小利微。为做好这种本小利微的生意,只能精打细算。这个小商人雇佣全美国最廉价的劳动力——在校大学生,让他们使用的是最廉价的交通工具——自行车。他又把送尿片服务扩展为兼送婴儿药物、玩具和各种婴儿用品食品,随叫随送,只收15%的服务费。结果,他的生意越做越兴旺。?
    (5)打工也能出“皇帝”?
    现在,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成熟,创业越来越艰难。朋友见面时,都在说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在这种情况下,打工不失为一种现实的选择。?
    可能有人会问:“打工也能打出百万身价、千万富翁吗?”许多人对此心存怀疑,而现实中的打工贵族们却已悄悄实现了成功与财富的梦想。例如,美国思科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在2001年收入高达1.54亿美元,摘取了美国当年“打工皇帝”的桂冠。?
    《东方企业家》杂志2002年第10期公布了香港“打工皇帝”年薪排行榜前10名。下面是排行名单:?
    1、电盈副主席袁天凡年薪2.8亿港元?
    2、电盈副主席杜彼得年薪2.6亿港元?
    3、电盈董事钟楚义年薪1.4亿港元?
    4、和黄董事总经理霍建宁年薪1.2亿港元?
    5、长江实业副主席李泽钜年薪3850万港元?
    6、和黄副董事总经理周胡慕芳年薪3300万港元?
    7、和黄财务董事陆法兰年薪3150万港元?
    8、东亚主席李国宝年薪1850万港元?
    9、中信泰富主席荣智建年薪1800万港元?
    10、汇控亚太区主席艾尔敦年薪1332万港元?
    在金融风暴之中,香港很多公司破产倒闭,很多百姓为日常生活而犯愁,可那些“打工皇帝”平均日薪却高达82万港元。?
    被电盈裁掉的员工曾经做了以下两个极具讽刺意味的对比:?
    (1)“打工皇帝”之首袁天凡,只要一天的薪水,便足以支付一名月收入1万元的电盈基层员工的半年工资;?
    (2)电盈在2002年初曾一次裁掉员工858名,以达到每年节省逾2.6亿元营运开支的目标,但这笔钱及不上袁天凡一年的收入。?
    打工也能当“皇帝”。“打工皇帝”在美国和香港是这样,在中国大陆也是如此。?
    我的年薪50万,打工也能做“皇帝”科龙电器高级管理人员曾以125万年薪成为中国内地上市公司的“打工皇帝”;而IT业作为盛产“金领”、“粉领”等打工贵族的新兴行业,从TCL吴士宏、Adobe皮卓丁,到上海奥神的周贯煊,无一不身价惊人。早些年,吴士宏逆风飞扬,以“绝对比在微软高”的身价被TCL延揽,成为中国的“打工皇后”。而这一纪录,如今又被刷新:美籍华人何经华应聘出任用友软件CEO时,年薪高达500万元。?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偏见,总认为成功一定要个人创业,总认为老板是很风光的。其实,老板有老板的难处,他们有银行的贷款要还,有员工的工资要发,有房屋的按揭要付,有一系列管理部门的检查要应付,有一切大事小情需要处理,还要承担破产的最大风险……,谁苦谁知道。而打工者则除了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外,就没有这样的烦心事。











第四章:四项安身立命的理念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们的先哲立身处世的理想状态。现代社会不一定需要我们去治国、平天下,但不论你做什么工作,如果你想事业有成,一定要具备四大理念。1.做人优于做事?
    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
    ?
    世界变了,电子、纳米技术、遗传工程,世界正一日千里地发展着。可是自古以来人得以立世的基本规则——诚实、信用、敬业、责任等等,并没有随着瞬息万变的当代生活而发生根本改变。它们没有随着流行的时尚而大幅度摇摆,顶多只有少许的调整,甚至其中的绝大部分压根儿就没变。?
    只有过了做人这一关你才能谈到很好做事做人是需要原则的,而这些原则是看不到的,都是在做事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这就像经济学上的价值规律,大家都知道价值规律的存在,但人们用肉眼是看不到价值规律的,而只能从商品价格的波动中体现出来。?
     弗莱明是一个穷苦的苏格兰农夫。有一天他在田里劳作时,听到附近泥沼里有人发出求助的哭声。他急忙放下农具,跑到泥沼边,发现一个小孩掉到粪池里。弗莱明赶紧把这个小孩从死亡线上救了回来。?
    隔天,有一辆新奇的马车停在农夫家门口,从车里走出来一位优雅的绅士,他自我介绍是那位被救小孩的父亲。绅士说:“我要报答你,你救了我小孩的性命。”农夫说:“我不能因救你的小孩而接受报酬。”就在那时,农夫的儿子从茅屋门走出来,绅士问:“那是你的儿子吗﹖”做事失败可以重来,做人失败却不能重来。农夫很骄傲地回答说:“是。”绅士说:“我们来个协议,让我带走他,并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假如这小孩像他父亲一样,他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位令你骄傲的人。”?
    农夫答应了。后来,在绅士的资助下,农夫的小孩从圣玛利亚医学院毕业,并成为举世闻名的弗莱明·亚历山大爵士,也就是盘尼西林的发明者。1944年,他受封骑士爵位,并得到诺贝尔医学奖。?
    这是个付出而不期望回报却出人意料地得到回报的故事。而之所以赢得这些回报,是他们在人际交往时无意间呈现的高风亮节和人格魅力。是的,在这个世界上,人们最敬佩尊重并渴望报答的,是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良好声誉的人,不管他是一个伟人,还是一个农夫。?
    有个人想成为大富翁,便到上帝那里乞求。上帝一时心热,便给了他一篮子品德。那个人苦恼地说:上帝呀,我要的是金钱呀!上帝说:没错呀?我给你的是品德,因为品德能使你换来金钱呀!那个人不解地回到人间,广泛散布上帝给他的东西。几年后,他果然成为一位大富翁。?
    这个寓言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就是品德能够创造财富。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我知道一家军工企业生产民用家具,在一批货发出后,发现有一张桌子少漆了一遍。经查找,这张桌子已经被顾客买走了。于是厂方便通过电台连续广播了半个月,寻找那位买主。没想到,此项举措虽然没找到买主,却引来了12家商场愿意包销该厂产品的好事。?
    品德的力量无处不在,凡是取得成功的人士最终都是做人的成功。?
    金庸的武侠小说《鹿鼎记》是一部广为人知的小说,也是作者写作成熟时期的一部作品。小说中的主人公韦小宝是一位令很多男同胞羡慕的成功典范:身居高官显位、家有亿万家产、身拥娇妻美妾。韦小宝本出身于勾栏之地,生长在烟花柳巷,身上颇具痞气和无赖之气,诡计刁钻,远非仁人君子之辈,但他有两点始终如一,就是他从未背叛过朋友和上司,对上司忠,对朋友义,是一个忠、义两全的人物。无论在云诡波谲的宫廷,还是在险恶难测的江湖,他都能够轻松自如,从容应对,最终取得了按当时的标准看来一般人所能取得的最高成就。我想温文儒雅、有仁人风范的金庸先生不会随意为几乎是不学无术的韦小宝安排这样的一个结局的,除了运气之外,忠、义两全是使韦小宝获得这种成就的主要原因。在故事中,韦小宝并没有声明自己做事的这两个原则,但他实际上是这样做的,而且无论在任何复杂的情况下,他都坚持了这一原则。?
    品德的力量无处不在,凡是取得成功的人士最终都是做人的成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品德是一个人立世、成功的根基,如果你在35岁以前做人失败,那恐怕你的一生成功的机会就很少了。?
    《福布斯》2001年中国富豪榜排名第55位的王玉锁当年就是因为帮助别人,而得到别人的帮助才跻身中国富豪排行榜的。?
     王玉锁出生于河北霸州,三次高考落榜,从此放弃高考,开始做些小生意。王玉锁卖过葵花子、卖过啤酒,还卖过女用泡泡纱背心,他还做过一家塑料厂的业务员,但都没有赚到什么钱。1986年春节,生意失败的王拿着100块钱,准备去租车跑运输,没想到了地头人家又不许租车了。王在茫然之际,忽然想到倒腾燃气能赚钱,于是半途改道来到任丘。他到任丘后先住下来,下午去街上闲转,看到有个蔬菜公司卖钢瓶,就问一个姓樊的老大姐有没有气,并且约好了晚上见面。晚上,王买了一兜子刚下来的杏,骑着租来的自行车找姓樊的大姐去了。一敲门,门开了,王一看就愣住了,原来是他救过的一个人。那人说:玉锁,你怎么过来了,你怎么不打声招呼啊?王说:大哥,怎么是你们家?“大哥”说是呀。从此问题解决了。他从此柳暗花明又一村。“大哥”先让王捡了一套设备回去,然后由“大哥”负责给王联系气。?
    王就骑着借来的自行车,将设备拉回到老家,往自家小卖铺一放,贴了个告示:就这个东西,谁买,你先交12罐气钱,10块钱一罐,是120块。“我这个东西一套是120块。交240块钱,我记得很清楚。实际我这个气是一次交一次钱,这样我不就多一些资金了吗?另外,再加上利润呢,那时一套挣40多块钱。”做饭烧燃气,那时候即使对于许多北京人来说也是有门路的象征,何况是在河北廊坊。王的告示贴出来,顾客立刻蜂拥而至,当时就登记了7、8套;几天时间王卖出去40多套,净赚1000多元。这是王玉锁从燃气中掘到的第一桶金,以后王在“大哥”的帮助下,常跑任丘,瞅准燃气,“咬定青山不放松”,终于功成名就,成为中国有名的“燃气大王”和大富豪。?
    2.35岁以前搞定感情生活?
    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
    ?
    有一个美国医生皮尔森曾做过一项研究:2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他觉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性格开朗,心态积极,自我评价较高,对事情较看得开,处事较有弹性,用一句精神心理学的话来说,就是他们的心灵的力量,也就是心能(mentalpowerorpsychicpower)较大、较强换句话说,心能越大,人越健康,因为免疫系统较强。?
    豁达的男人有财运,豁达的女人有帮夫运。中国人常说,一个成功男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贤慧豁达的女人。一个好的家庭婚姻生活,不仅能使人心情舒畅,而且会激励男人取得成功。所以,婚姻家庭是男人成功的一个支柱。一个人要想成功,一定要在35岁以前搞定感情、婚姻生活,建立起稳固的后方和根据地。?
    按照中国传统的观点,人的本意不就是经营自己的家庭,赚钱的目的不就希望让家人过上更好的生活吗?但这可不能成为忽略家人的借口。一个经营不好家庭的人,纵使赚到全世界,他得到的只是表面的掌声。在他人生的这个圆,永远有一个缺口。家应该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动力来源和坚强后盾!?
    婚姻家庭是人生的一大支柱大陆首富刘永好当初就得意于太太的大力支持,才有了今天的辉煌事业。刘永好的爱人李巍回忆说:?
    “开始时,我与刘永好的相爱却没有被朋友和家人看好。在他们看来,刘永好出生在小县城,只是德阳一所工业中专的毕业生,还有一些历史问题,和我根本不般配。但那时,爱已使我不再有丝毫犹豫。?
    相识半年后,我们把各自的被子抱在一起就结婚了。家里最奢侈的东西就是我当姑娘时,攒了几个月工资买的那块英纳格女表。结婚那天,我们请不起客,就称了六七斤水果糖,挨家挨户发了。?
    家应该是您最大的精神支柱、动力来源和坚强后盾!那年我跟着刘永好回四川新津老家过年。永好的三个哥哥和嫂嫂、侄子们都回来了,公公刘大镛由于长期心情压抑,病得不轻,那时刘家兄弟每人每月给老人5元钱,但最终还是没有留住父亲的生命。当时我和永好的工资加在一起正好79元,日子过得也不宽绰。?
    吃完年饭,兄弟几个偶然议论起来,现在的鹌鹑蛋真卖得起价钱,鸟蛋那么大小,居然比鸡蛋还贵,而且供不应求,许多农民因此走上致富之路。?
    我们也养鹌鹑!不知谁说了一句,立即引起四兄弟的响应。?
    说干就干。我们不仅在新津老家养,在我们的阳台上,也搭了饲养棚养了300多只鹌鹑。每天课间休息时,我都要赶回家去,给鹌鹑清理粪便。?
    当时邻居们都议论纷纷:一个教师、一个医生,夫妇俩日子也过得去,咋像个农民似的,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在单元楼上养鹌鹑,真是有辱斯文。?
    鹌鹑蛋越下越多了,销路成了问题。永好就跟着三哥刘永行跑市场,沿街叫卖。不巧碰上他教的一些学生,当时还不像现在这样,一个教师沿街吆喝卖鹌鹑蛋,在学生眼里绝对是尴尬和耻辱的事情。永好窘迫地把头埋得低低的。晚上回到家里也无精打采。?
    于是我鼓励他说:永好,抬起头来!甭管别人怎么看、怎么想,经商并不下贱。在西方社会,衡量一个男人成功的标准,还要看你能挣多少钱呢……?
    永好抬起了头,目光里有感激和感动。其实男人也很脆弱。那时他需要的就是一点理解和信任,我的支持对他来说格外重要。?
    不久,永好干脆辞去教师工作,在成都青石桥开了一个鹌鹑蛋批发门市部,每天清晨5点钟就起床,骑着摩托车过去守着销售,到了晚上才能回来,一天两头黑。刘家兄弟的鹌鹑蛋生意越做越大,青石桥门市也搬到城里最大一家集贸市场——东风市场,他们兄弟的目光已投向广袤的巴山蜀水间。从1982年春节的1000元起家,到了1988年,仅过了6年时间,他们四兄弟已挣了1000万元。”?
    刘永好四兄弟从此走上了中国首富之路。?
    当初刘永好初下海时,面临着很多问题,一个大学老师辞了公职,去卖鹌鹑,人们都说他疯了。如果他的爱人没有豁达的心态,一味地埋怨他;如果他自己没有豁达的心态,能够坦然面对挫折和逆境,那他可能就顶不住当时的压力,他可能就会走回头路,返回学校去当老师,而中国就少了一个亿万富翁。?
    如果我们想在35岁以前成功,那么,就需要在感情生活方面平和安定。在攀登事业的高峰时,如果私人生活不愉快,陷入感情危机,会对你产生很大的干扰,甚至会逐渐令你对别的事物失去兴趣。据统计,那些在35岁之前私人生活已经平和安定的人,一般都比生活动荡不安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因此,如果你想结束一段没有结果的恋情,或者你想和女友结婚,那就赶快行动吧,免得把问题拖到生命的第35个春秋。在35岁以后,你应该专注地看着你对事业的投资开始获利。?
    据统计,那些在35岁之前私人生活已经平和安定的人,一般都比生活动荡不安的人有更大的机会获得成功。对婚姻、家庭生活的一点建议:?
    在婚姻中,很多人试图改变对方,以使婚姻变得更幸福。而当他们试图改变对方时,这种做法往往会引起争斗,最好的做法应是先改变你自己。所以,“不要在对方身上下功夫,要在你对对方的看法上下功夫。”?
    记住父母、妻子、孩子的生日,到时候给他们一个惊喜;?
    不论事业再忙,每周要找出一天时间,与家人共度。?
    3.诚信?
    35岁以前你还没有建立起忠诚美誉,这一缺点将要困扰你的一生。?
    ?
    曾经有一个朋友问我,我最推崇的价值理念是什么。我毫不犹豫地回答说:诚信。?
    拉尔夫·沃尔都·爱默生说:“人生最美丽的补偿之一,就是人们真诚地帮助别人之后,同时也帮助了自己。”?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劳累了一整天的他,饥饿难当,但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饥寒交迫的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年轻女子微笑着答道:“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男孩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还看到上帝正朝着他点头。?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当年的那个小男孩如今已是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了。他也参加了医治方案的制定。当看到病历上所写的病的来历时,一个奇怪的念头霎时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病房。?
    来到病房,凯利医生一眼就认出来病床上躺着的正是当年那位免费给他牛奶喝的恩人。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恩人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地关照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在通知单的旁边,他签了字。?
    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这位特殊的病人手中时,她不敢看。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去她的全部家当。最后,她还是鼓动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出来,“医药费一杯牛奶霍华德·凯利医生”?
    诚信是人生的宝贵财富。霍华德·凯利在最困难的时候得到了那位女士真诚帮助,当他自己取得成功的时候,他并没有忘记当初向他伸出援助之手的人。他所许下的诺言并不是一句不实的空话,也用真诚和财富回报了那位女士。?
    日前,我看到一份报道,说部分靠借贷完成学业的大学生,在毕业参加工作之后,根本不把贷款当回事,没有还款的意思。这种有失诚信的做法必将影响你未来的发展。不管本土企业,还是外企,都越来越重视个人信誉。诚信是很多企业招聘的前提条件。微软的用人观念就是一个说明。?
    诚信是人生的宝贵财富微软在雇用员工的时候,被列在第一位的是一个人的Professionalism(职业道德)。与智慧、经验等因素相比,微软认为人品最重要。“只有雇用到值得信任的员工,我们才会给予他充分的自由度。”微软在解释“职业道德”时,用了三个词汇:integrity(正直),honesty(诚实),trustworthiness(值得信赖)。?
    实际上,在美国,职业道德是各公司普遍接受的观念,并不只是微软特别强调职业道德。但是这个概念之所以在中国比较新,是因为我们的市场经济发展得还不够成熟。?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没有品性就没有财富。从长远的观点来看,没有品性就没有财富,我们华人之中也有做得非常出色的。李嘉诚不仅是财富超人,而且被誉为诚信超人。?
    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他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一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词,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君子。不必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笔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一笔可观的钱,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一百多年前,马克思曾说过:“资本有了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便活跃起来,有了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就会铤而走险,有了百分之百的利润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有了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就敢冒绞首的危险。”?
    “无商不奸”是中国传统对商人的看法。当中国改革开放之初,确实有很多人一夜暴富,很多企业也借着各种噱头而在短时间内成名,这就使很多人根本不把诚信当回事,但不要忘了,诚信是人的立世之本,而欺诈只能使你一时获利。想想三株、秦池等那些倒下的企业,它们的失败固然有经营不善的缘故,但根本在于诚信的缺失,所以,市场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们就轰然而倒。而那些当时风光一时的企业家,败得多惨,连东山再起的机会也没有了。?
    不管做人,还是做企业,诚信都是必要条件。据美国出版的《百万富翁的智慧》一书介绍,对美国1300万富翁的调查结果表明,成功的秘诀在于诚实、有自我约束力、善于与人相处、勤奋和有贤内助——诚实被摆在了第一位。?
    中国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原因就在于诚信度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决不是自己贬低自己)。想想在你生活中遇到的那些烦心事:买点儿菜害怕缺斤短两,买点儿熟食怕是黑心商贩做的,买瓶酒怕是假的,买处房屋整天与开发商、物业掐架……?
    我们的精力不是用在干事上,而是用于防范和戒备可能遇到的欺骗、欺诈上——真够累的。?
    4.把小事做细:细节决定人生成败?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
    ?
    前段时间,我读了著名的职业经理人汪中求先生写的《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书中提出了细节决定成败观念,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我也号召全体员工都要读一读这本书。?
    “中国人想做大事的人太多,而愿把小事做完美的人太少。”一个做事不追求完美的人,是不可能成功的,而要做事完美,就必须注重细节。我们都很佩服已故总理周恩来的胆识和谋略,但我觉得他那种关照小事、成就大事的本领,更值得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学习和借鉴。?
    当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敏锐地发现,周恩来具有一种罕见的本领,他对琐事非常关心,但又不拘泥于琐事之中。?
    他提到了访华期间周恩来所做的几件令人印象深刻的“小事”:?
    在欢迎晚宴上,周恩来亲自为乐队挑选了晚宴上演奏的乐曲。尼克松说:“我相信,他一定事先研究过我的背景情况,因为他选择的许多曲子都是我所喜欢的,包括在我的就职仪式上演奏过的《美丽的阿美利加》”。?
    在来访第三天晚上,客人被邀请去看乒乓球和其他体育表演。当时天已下雪,而客人预定第二天要去参观长城。周恩来得知这一情况后,离开了一会儿,通知有关部门清扫通往长城路上的积雪。?
    周恩来做事精细的同时,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他最容不得“大概”、“差不多”、“可能”、“也许”这一类字眼。有次北京饭店举行涉外宴会,周恩来在宴会前了解饭菜的准备情况,他问:“今晚的点心什么馅?”一位工作人员随口答道:“大概是三鲜馅的吧。”这下可糟了,周恩来追问道:“什么叫大概?究竟是,还是不是?客人中间如果有人对海鲜过敏,出了问题谁负责?”?
    周恩来正是凭着这种精细的作风,赢得了人们的称赞。?
    海尔总裁张瑞敏先生说过一句话: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情做好就是不平凡。?
    现在,有些年轻人眼高手低,只想做大事,而看不起小事。所以,汪中求先生在《细节决定成败》一书中说:“能做大事的人很少,不愿做小事的人极多”。年轻人要有理想,要有干大事的雄心,但一定要从小事做起,有把小事做细的韧劲。因为,把小事做好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态度,而且小事中往往掩藏着成功的机会。?
    日本狮王牙刷公司的员工加藤信三为了赶去上班,急中刷牙时,竟致牙龈出血。他为此而感到撮火,上班的路上仍是一肚子不舒服。但在心头火气平息下去以后,他便和几个要好的伙伴提及此事,并相约一同设法解决刷牙容易伤及牙龈的问题。?
    他们想了不少解决刷牙造成牙龈出血的办法,如将牙刷毛改为柔软的狸毛;刷牙前先用热水把牙刷泡软;多用些牙膏;放慢刷牙速度等,但效果都不太理想,他们进一步仔细检查牙刷毛,在放大镜底下,发现刷毛顶端并不是尖的,而是四方形的。加藤信三想:“把它改成圆形的不就行了!”于是他们着手改进牙刷。?
    加藤信三经过实验取得成效后,正式向公司提出了这一项改变牙刷毛形状的建议,公司很乐意改进自己的产品,欣然把全部牙刷毛的顶端改成圆形。改进后的狮王牌牙刷在广告媒介的作用下,销路极好,连续畅销10余年之久,销售量占全国同类产品的30-40%,加腾信三也由职员晋升为科长,十几年后成为公司的董事长。?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牙刷不好用,在我们看来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很少有人想办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机遇就不属于他们。而加腾信三既发现了问题,又设法解决问题,结果他由此获得了机会。所以,牙刷不好问题对他来说,就是一个机遇。这是追究细节给人带来机遇的一个案例。?
    而下面的这个例子,更是说明了细节掩藏着成功的机会。?
    一个阴云密布的午后,由于突然而来的大雨,让行人们纷纷躲进就近的店铺躲雨。一位老妇也蹒跚地走进费城百货商店躲避。面对她略显狼狈的姿容和简朴的妆束,所有的售货员都对她带搭不理,视而不见。?
    这时,一个年轻人诚恳地走过来对她说:“夫人,我能为您做点什么吗?”老妇人莞尔一笑:“不用了,我在这儿躲会儿雨,马上就走。”老妇人随即又心神不定了,不买人家的东西,却借用人家的屋檐躲雨,似乎不近情理,于是,她开始在百货店里转起来,哪怕买个头发上的小饰物呢,也使自己的躲雨名正言顺。?
    正当她犹豫徘徊时,那个小伙子又走过来说:“夫人,您不必为难,我给您搬了一把椅子,放在门口,您坐着休息就是了。”两个小时后,雨过天晴,老妇人向那个年轻人道谢,并向他要了张名片,就颤巍巍地走出了商店。?
    几个月后,费城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詹姆斯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将这位年轻人派往苏格兰收取装潢一整座城堡的订单,并让他承包自己家族所属的几个大公司下一季度办公用品的采购订单。詹姆斯惊喜不已,匆匆一算,这一封信所带来的利益,相当于他们公司两年的利润总和!?
    当他迅速与写信人取得联系后,方才知道,这封信出自一位老妇人之手,而这位老妇人她正是美国亿万富翁“钢铁大王”卡内基的母亲。?
    詹姆斯马上把这位叫菲利的年轻人,推荐给公司董事会。毫无疑问,当菲利打起行装飞往苏格兰时,他已经成为这家百货公司的合伙人了。那年,菲利22岁。?
    随后的几年中,菲利以他一贯的忠实和诚恳,成为“钢铁大王”卡内基的左膀右臂,事业扶摇直上、飞黄腾达,成为美国钢铁行业仅次于卡内基的富可敌国的重量级人物。?
    这位小伙子成功地得到晋升并发财致富,并不是由于他的才能,而仅仅是能表现他周到服务的一个细节。他之能够得到赏识和回报,是因为他积极主动地为人服务,如果他对人态度冷漠,或者强买强卖,或者不允许不买东西的人到他的柜台前,那他可能也就丧失了这样的机会。所以,这种偶然的机会,也在他的热情主动的服务中蕴藏着成功的必然。?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成于易。”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都能遇到很多次帮助别人的机会,但谁能够认真对待这种“小事”而去做了呢?



















第五章:五分运气?


    比尔·盖茨说: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
    运气确实存在,但并不是平等地分给每一个人,而是垂青于那些有准备的人。?
    1.成功的确有运气的成份?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中国的古训说明运气的作用。?
    ?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并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取得成功。这其中除了努力程度不同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运气。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很努力,可就是没有发财,而另外有些人却因为一些意外的机会发了财。?
    “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曾在《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38位的张果喜就是这类成功者的典型例子。他本来没想发财,只是想解决一下生存问题,后来竟不期而遇地发了财。?
    1972年,张果喜受在江西余江当地下放的上海知青的影响,怀揣200元,到上海找生路。偶然的机会,在上海四川北路的上海雕刻艺术厂发现,一个雕刻樟木箱竟可卖200多块钱。张顿时灵机触发,立刻返回老家按照上海生产樟木箱的程序“依葫芦画瓢”。半年后张氏第一只雕刻樟木箱出品。通过上海工艺品进出口公司,张自己制作的第一只产品参加了广交会,并幸运地拿到了20套樟木箱的订单,赚了1万多元。这是张掘得的第一桶金。张的创业资本,为变卖家产所得1400元以及江西余江当地盛产的樟木原料。张目前身家据《福布斯》估计为12亿元人民币。如果没有30年前的那次上海之行,现在的张还可只能只是江西余江乡下的一芥农夫,天天为吃饱肚子斤斤计较。?
    看来,成功确实并不是完全由自己决定的,还有一部分取决于天意、运气、机遇等一类的东西。但我奉劝各位,当运气还没有降临到你头上的时候,请不要气馁。因为,机会往往是在意外的时候降临的。只要你不断地努力,好运一定会降临到你的头上。?
    有一位商人,最初继承父业做珠宝生意,但他缺乏先辈对珠宝行业的明察秋毫,经营入不敷出,几年时间,就将父亲留下的全城最大的珠宝店赔光了,只好将珠宝店关门变卖。?
    他认为自己不是缺乏经营才干,而是珠宝行业投资大、技术性强、陷阱多、风险大,他决定改行做服装生意,认为服装生意周期短,资金流动快,不需要很深的专业知识,肯定能成功。于是,他变卖了部分家产,开了一家服装店。可是,他每次进的服装款式,都比市场流行的慢一拍,经常造成货量积压,资金周转不灵,过了三年,他已经没有资金组织货源,引进新款服装了。他只好变卖了服装店。?
    变卖了服装店之后,他认为服装流行趋势变化太快,自己不敏感,不适于做服装生意。于是他将剩余不多的资金,开了一家饭店。他想,这种简单的生意不会再赔了。可是,他又错了。他眼睁睁地看着邻家饭店宾客盈门,而自家饭店门可罗雀。最后,连雇工也纷纷跑到别的饭店去了,只剩下他一个人孤孤零零地面对失败。?
    后来,他又尝试做了化妆品生意、钟表生意等,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
    这个时候,他已经50多岁了。从经营父亲留下的珠宝店至今,近30年的时间全被失败占满,宝贵的青春年华也已凋谢,斑白的双鬓使他相信,他没有丝毫的经商才能,他不应该经商。?
    在盘点自己的人生的时候,他感到很绝望。他想,既然自己已没有能力创业了,那就给自己买块墓地留着,等到自己谢世时,也算有个归宿。他盘算了自己的家底,用剩余的钱为自己买了一块墓地。?
    “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决不放弃的人。”墓地所在是一片极其荒僻的土地,离城有5公里,有钱的人,甚至没多少钱的人,也不会到这么荒凉的地方来买墓地。?
    可是奇迹发生了。就在他办完这块墓地产权手续的一个月后,这座城市公布了一项建设环城高速公路的计划。他的墓地恰恰处在环城路内侧,紧靠一个十字路口。公路两旁的土地一夜间价格倍增,他的墓地更是涨了好多倍。结果,他发财了。?
    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的绝望之举却成了给他带来最大利润的投资。他灵机一动,自己为何不做房地产生意呢?说做便做。他卖了这块墓地,又购买了一些他认为有升值潜力的土地。仅仅过了5年,他成了全城最大的房产业主。这个最终以房地产业功成名就的商人给自己留下的墓志铭是:“机会时常意外地降临,但属于那些决不放弃的人。”?
    是的,机会决不是等来的,成功永远属于那些富于奋斗精神的人们,而不是那些一味等待机会的人们。2.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
    ?
    机会总是暗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果你有一双慧眼,你就会发现机会无处不在,但如果你是生活中的粗心人,那么你只能看到生活平静如水的表面。遗憾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只是在无聊、枯燥地过着一日重复一日的生活,却很难去发现蕴藏在生活之中的机会,偏偏机会又是转瞬即逝的,如果你没有一双识别机会的慧眼或看到机会而没有把握好,机会就可能与你擦肩而过。对于一个人来说,无论什么样的机会摆在面前,如果没有行动,就不可能赢得任何机会。机会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不要等到比原来还少。?
    小时候,有一次我和祖父进林子去捕鸟。祖父教我用一种捕猎机,它像一只箱子,用木棍支起,木棍上系着的绳子一直接到我隐蔽的灌木丛中。只要小鸟受撒下的米粒的诱惑,一路啄食,就会进入箱子。我只要一拉绳子就大功告成。?
    抓住人生的每一次机会支好箱子,藏起不久,就飞来一群小鸟,共有几十只。大概是饿久了,不一会儿就有6只小鸟走进了箱子。我正要拉绳子,又觉得还有3只也会进去的,再等等吧。等了一会儿,那3只非但没进去,反而走出来3只。我后悔了,对自己说,哪怕再有一只走进去就拉绳子。?
    机会就像一只小鸟,如果你不抓住,它就会飞得无影无踪。接着,又有两只走了出来。如果这时拉绳,还能套住一只,但我对失去的好运不甘心,心想,总该有些要回去吧。?
    终于,连最后那一只也走出来了。?
    那一次,我连一只小鸟也没能捕捉到,却捕捉到了一个受益终生的道理:机会却稍纵即逝,一定要抓住机会。?
    有“中国鸡王”之称的大连韩伟企业集团创始人韩伟就是因为抓住了机会而一举成功的。?
    1956年,韩伟出生于大连三涧堡镇东泥河村一户农民家庭。他读书不多,仅初中毕业。他有着不错的木匠手艺,并略懂畜牧知识,因此在70年代中期被招为三涧镇畜牧助理员。1984年韩辞职下海,创业本金为从亲友处借来的3000元,豢养蛋鸡50只;同年底,韩从银行贷款15万元,开始兴办养鸡场,一举成为大连最大的养鸡专业户,同时亦成为大连负债最多的个体户。此举所冒风险极大,而最大风险在于银行。他之所以能在无抵押的情况下从银行贷出如许一笔巨款,原因在于当时大连市正在大搞“菜篮子工程”,他的鸡场扩建计划正是“急政府之所急”。在政府支持下,韩很快又贷款集资208万元,建起一座占地44亩,建筑面积8000平米,饲养8万只鸡的现代化养鸡场。从这一点说,韩不愧为一个顺时而动,把握政策机遇的弄潮儿。韩白手起家,其鸡场第一年产值便达210万元,这也是韩掘得的第一桶金。他目前个人身家据估计达4.5亿元。?
    机遇是随机出现的、影响我们成功与否的偶然因素,但有时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人认为自己之所以没有成功,就是缺少像成功者那样的机遇。尽管机遇从其本身来看,并不是一个能够人为地加以控制的东西,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不能努力用心去把握一些机遇,迎接运气的到来。3.主动创造机会?
    能够主动创造机会的人,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者。?
    ?
    一个真正想成功的人,只求抓住机遇还是不够的,还应当学会去创造机会。?
    能够主动创造机会的人,是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强者。英国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是伦敦贫民区一个穷铁匠的儿子,几乎没有上过学,做了几年报童;13岁起在钉书店当学徒。他酷爱读书,还从微薄的工资收入中挤出钱来拼凑成了简陋实验室,业余时间进行某些简单的实验。20岁时,有一位顾客送给他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的几次讲演的入场券,他得以听到皇家研究院院长的讲演。在听完讲座后,法拉第整理了戴维这些演讲的记录,将其装订并到皇家研究院送给戴维,同时请求参加戴的实验室工作。戴正好缺少一位助手,不久他就雇用这位申请者。最终法拉第成长为英国19世纪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皇家研究所所长。?
    当时,一个贫穷的装订工能听到著名科学家的演讲确实是难得的机遇,但法拉第如果没有平常积累的能力,没有他主动去皇家研究院找院长自荐,这个机遇又有什么价值??
    摩托罗拉公司的创始人保罗·高尔文出生在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户平民家庭,10岁那年在一个名叫哈佛的小镇上念书。?
    哈佛镇当时是个铁路交叉点,火车一般都要在此停留,加煤加水,于是,许多孩子便趁机到火车上卖爆米花,赚点钱。?
    高尔文感到在火车站卖爆米花是个不错的买卖,于是,上课之余,他也加入了到了卖爆米花的行列。为了争夺顾客,孩子们常常会爆发一些“战事”,但每当“战火”烧到高尔文身边时,他总是能很快与对方和解。他常常告诫对方:“我们这样搞下去,谁也做不成生意了。”除了到火车上叫卖,高尔文还想了许多办法来增加销量。他搞了一个爆米花摊床,用车推到火车站或马路上叫卖,还往爆米花里掺入奶油和盐,使其味道更加可口。?
    1910年,哈佛镇下了场大雪,几列满载乘客的火车被大雪封住。高尔文瞅准时机,赶制了许多三明治拿到车上去卖。三明治做得并不太好,但饥饿的乘客们仍抢着购买。高尔文因此发了笔小财。?
    夏天到来后,高尔文又创意搞了一种新产品,他设计了一个半月形的箱子,用吊带挎在肩上,在箱子中部的小空间里放上半加仑冰淇淋,箱边上刻出一些小洞,正好堆放蛋卷,然后拿到火车上去卖。这种新鲜的蛋卷冰淇淋很受欢迎,生意非常火爆。?
    在火车上做买卖很快成了一个大热门,不但镇上的孩子们纷纷加入竞争行列,而且铁路沿线其他村镇的孩子们也纷纷仿效。高尔文隐隐感到这种混乱局面不会维持太久,便在赚了一笔钱后果断退出了竞争。不出所料,不久之后,车站就贴出通告,禁止一切人在车站和火车上做买卖。?
    卖爆米花的经历,培养了保罗·高尔文对市场动态敏锐的把握能力,以及主动出击的能力,也成了他日后经营生涯中赖以制胜的性格法宝。在以后的岁月中,每当某些产品或销售进行得不顺利时,他就会向他的同事们讲述这个“卖爆米花的故事”。?
    能够主动发现机遇、抓住机遇、创造机遇的人,往往都能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预测能力。在一开始的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具备这种能力,但是我们至少要有这种意识。?
    机会不会两次敲你的门。?
    等待好机会才做事的人,永远不会成功。在美国的很多大学里,经常举办一些讲座,听讲座的同学总是拿一张硬纸,中间对折一下,形成一个角度,使它可以立着,然后用颜色很鲜艳的笔大大地用粗体写上自己的名字,放在桌子上,以便于讲演者想要进行提问时,能够看见,直呼其名。原因在于,来讲座的人很多是华尔街或跨国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是所在行业的一流人物,如果你有幸被提问,而且回答令提问者满意或吃惊时,你很有可能就会因此而获得机会。我觉得这就是创造机遇的一种方式。确实,在人才辈出、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下,机会一般不会自动找到你,只有敢于表达自己,让别人认识你,吸引对方的注意,才有可能寻找到机会,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的吉拉德,总是随身带着名片,见到人就递上一张,有时在观看体育比赛,当观众为运动员的精彩表演而起立欢呼时,他就掏出一把名片随手撒出,以便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有些人总希望有一个突然的机遇把自己从地狱送到天堂,眨眼之间就具有一份值得炫耀的工作。但事实上,只有一小部分机遇是靠侥幸得到的,更多的是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实力去争取。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在打了一个胜仗之后,有人问他,假如有机会,他想不想攻占第二座城市。“什么?”亚历山大怒吼起来,“机会!机会是我自己制造的!”?
    4.抓住第五次发财机遇?
    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
    ?
    我认为,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策的变化共为人们提供了四次发财机遇:?
    智者早一步,愚者晚一步。第一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提出了“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口号。这一政策造就了中国的第一批富翁。他们主要由两部分人组成:一部分是中国的赤贫阶层,他们靠从事运输、贩卖等发了财;另一部分是高干子弟及亲属,他们近水楼台先得月,比其他人更早地把握住了机会。?
    第二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国家对个人企业的扶持力度加大,实行知识分子可以下海经商、办民营企业等政策,那些放弃公职下海的人,以及像郭广昌、梁信军等一类知识分子中的赤贫阶层抓住了机遇。?
    第三次是1999年后,美国人开始买中国的帐,以风险投资为领头羊的外国资本开始进入中国,带动了中国以IT、网络等行业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创业热潮,像王志东、张朝阳等网络英雄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第四次则是在2001年7月以后,国内资本市场开放,中国政府改变以往上市的政策,由审批制改行核准制,为金融领域的从业者创造了机会,像朱宝国、王文京等一批中国企业家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
    以上是我国在改革开放以后经历过的四次发财机遇,那些借此机会发财的人,成了时代的弄潮儿,那么,谁能抓住第五次发财机会呢??
    2003年底以前,政府会再次划定一个界线,确定哪些企业是对外开放的,哪些企业是对内开放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里,那些有资本运作头脑的人将会遇到难得的机会。?
    时势造英雄。国家处于转型时期,每一次大的变革,都会为人们提供发财的契机,会造就一批富翁,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抓住这样的机会。在抓住机遇、追求成功的路上,一个人哪怕是领先了半步,就会把众多的人甩在身后;一个人如果慢了半拍,恐怕就会落后一大步。智者领先一小步,愚者落后一小步,最终结果将会在两者之间形成千里之差。?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头脑,欣赏冒险的精神。渴望成功的人,做好准备吧。
























第六章:六项要求?

    成功在向我们每一个人微笑,但只把金杯奖给符合六项要求的人们。?
    1.智慧?
    别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
    ?
    (1)有了智慧,才能拥有其他的东西。?
    中国儒家称之为“三达德”的“智、仁、勇”当中,智被列在首位。可见智的重要性。?
    别人可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一个成功者,并不一定非要有很高的才能,但他必须要有智慧。?
    犹太家庭里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负责启蒙教育的母亲们几乎都会要求他们解答一个谜团:“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了,你的财产就要被人抢光,那么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命﹖”?
    孩子们少不更事,天真无知,大多数自然会想到钱这个好东西,因为没有钱就没有吃的穿的玩的。也有的孩子会说是家中珍藏的价值连城的钻石,有了它,还愁缺啥?可这些显然不是他们母亲所要的答案,她们会进一步问:“有一种东西是没有形状,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宝贝,你知道是什么吗﹖”要是孩子们回答不出来,母亲就会说:“孩子,你要带走的不是钱,也不是钻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任何人都抢不走的,你只要活着,智慧就永远跟着你。”?
    别人可你以拿走你的一切,但拿不走你的智慧。在聪颖、精明的犹太人眼里,任何东西都是有价的,都能失而复得,只有智慧才是揣在自个儿身上的无价之宝,是他们人生的惟一一枚金币。有了它,才能再去拥有其他的什么东西。?
    (2)巧妙运用自己的智慧?
    智慧通常是在对比当中显现出来的。?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这一次,他又获得了世界冠军。面对记者的提问,他还是那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
    10年后,这个谜终于解开了。他在传中写到:每次比赛前,他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他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二个目标后,他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如果,他把目标直接定在40多公里外点线上的那面旗帜上,那么他会跑到十几公里就疲惫不堪了,而且他会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吓倒。?
    在这里,智慧成了山田本一战胜竞争对手手段。当然,智慧在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有所表现,基辛格为人做媒的事也显示出了这位政治家超人的智慧。?
    一次,基辛格想试试自己的折冲之技,主动为一位农夫的儿子做媒。他对老农说:?
    “我已经为你物色了一位最好的儿媳。”?
    老农回答说:“我从来不干涉我儿子的事。”?
    基辛格说:“可这姑娘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儿(罗斯切尔德是欧洲最有名望的银行家)。”?
    老农说:“嗯,如果是这样的话——”?
    基辛格找到罗斯切尔德伯爵说:“我为你女儿找了一个万里挑一的好丈夫。”?
    罗斯切尔德伯爵忙婉拒道:“可我女儿太年轻。”?
    基辛格说:“可这位年轻小伙子是世界银行的副行长。”?
    “嗯,如果是这样——”?
    基辛格又找到世界银行行长,道:“我给你找了位副行长。”?
    “可我们现在不需要再增加一位副行长。”?
    基辛格:“可你知道吗?这位年轻人是罗斯切尔德伯爵的女婿。”?
    于是世界银行长长欣然同意。?
    成功是优点的发挥,失败是缺点的累积。基辛格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地利用各种外部条件,促成了这桩美满的姻缘,让农夫的穷儿子摇身一变,成了金融寡头的乘龙快婿,真是功德无量。?
    (3)智者与愚者的区别?
    上面所说的例子,都是智慧的极高的表现形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一般不易遇到。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也能随时体现出人生的智慧。下面,我还是用对比的办法来说明智与庸者的区别。?
    智者知道,全力做完一天的工作之后才能休息。庸者总是把今天该做的事情留到明天再做。?
    智者用准备实施的计划迎接新一天的到来。庸者爱他们的床不亚于爱自己。?
    智者会随时迎接周围的挑战。庸者信奉“只有累死的,没有闲死的。”?
    智者敢于将理想付诸实践。当庸者产生想要工作的念头时,他们会找一处安静的地方,耐心地等待这些念头慢慢消失。?
    智者会克服阻碍他们实现梦想的一切困难。庸者总是感到疲倦,他们活着就是为了休息。?
    对于智者来说,工作是达到所有目标的工具。工作对庸者来说是“神圣”的,因此他们经常设法不去碰这件“圣物”。?
    智者抢着干工作,他们总是走在最前面。庸者总是逃避任务,并希望别人替他们完成工作。?
    智者认为,在有生之年应该建功立业,因为到了天堂里一定会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如果聚会与工作发生冲突,庸者随时会丢下工作去消遣。?
    在智者看来,最糟糕的“疾病”是感觉自己是个无用之人。庸者对自己说:“如果工作是有益健康的,就让病人们去干吧”。?
    生活中、工作中,随处都可以见到智慧,都有智慧的闪光。那么,对一个人来说,怎样才能获得智慧呢?靠尝试,而尝试是需要勇气的。要勇于尝试,并在尝试中不断总结,才能不断增长见识,增加智慧。?
    2.勇气?
    许多成功人士并不一定比你“能”,而在于他比你“敢”,要有勇气去做。?
    ?
    成功在开始是一种选择,而选择是需要勇气的,就是放弃的勇气——放弃已有的东西,放弃已有的习惯。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需要承认错误的勇气、承担失败的勇气、战胜困难的勇气。?
    (1)勇气的力量有时会让你成为“超人”?
    许多成功人士并不一定比你“能”,而在于他比你“敢”,要有勇气去做。在一个动物园,饲养员每天都要喂一大盆肉给大蟒蛇吃。?
    有一天,饲养员突然想看看给大蟒蛇吃鸡会是什么样子。于是他就把一只活鸡关到大蟒蛇的笼子里。?
    这只鸡突然遭遇这飞来横祸,可什么办法也没有,因为现在已被关进大蟒蛇的笼子里了。可它一想,反正是一死,干吗要坐着等死呀,也许搏斗一翻还有活命的机会呢。这样想着,它就使劲地飞起,狠狠地对着大蟒蛇猛啄起来。大蟒蛇被这突如其来的猛攻弄得措手不及,被啄得眼睛都睁不开了,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一个小时以后,大蟒蛇终于被这只小鸡啄死了。第二天,饲养员进来一看这情景,很吃惊,他被小鸡的勇敢感动了,最后把这只鸡放走了。?
    勇气的力量有时会使你成为超人这就是勇气的力量。?
    有勇气的人是不会输掉的,因为而任何人都无法让永不认输的人屈服。?
    35岁以前是人生最具激情、最有勇气的时期,如果在这一时期你都不敢尝试,畏首畏尾,那么遇到上述那种场合,你只能做一只让大蟒蛇吃掉的小鸡了。?
    (2)敢于放弃,敢于“舍得”?
    《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排名第一位、个人资产总计达到83亿元的希望集团刘氏兄弟在最初创业时,个个都不缺乏野心和雄心。与一般的创业者不同,刘氏兄弟一开始就悟透了“舍得”二字。?
    “狮子绝无狐狸的习性。”?
    运气偏爱勇敢的人。刘氏四兄弟刘永言、刘永行、刘永美、刘永好,本来都在国家企事业单位,都有一份好工作。老大刘永言在成都906计算机所工作,老二刘永行从事电子设备的设计维修,老三刘永美在县农业局当干部,最小的兄弟刘永好在省机械工业管理干部学校任教。他们没有像大多数有条件的创业者那样脚踏两只船,随时做着创业失败后洗脚上岸的准备。他们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所以能够勇往直前,从孵小鸡、养鹌鹑开始,根据实际情况随时扩张创业项目,一直发展到搞饲料、搞电子、房地产、金融和资本运作,多角经营,多管齐下,终成大业。尤为难能可贵的是,刘氏兄弟在家族企业做大以后,当兄弟之间在企业发展方向上意见相左时,能够平稳地进行产权分割,完成和平过渡,没有伤到企业元气,留下了企业进一步做大的空间。?
    类似刘氏兄弟这样能够如此平稳地解决家族企业产权问题,在中国家族企业中是不多见的。刘氏兄弟的第一桶金是孵小鸡所得1万元人民币,时间是2个月,投入之小以今天的眼光看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
    刘氏四兄弟在当时都有着很好的工作,如果他们满足于这些而不敢舍得,那恐怕就没有今天的中国首富了。?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没有勇气舍掉的人,是难于得到的。舍掉的勇气与得到的成功是成正比例关系的。我的合作伙伴周伟也是一个有勇气的人,敢于“舍得”的人,93年我拉他出来创业办公司时,他在迅达电梯公司销售部的月薪已达4000元,这在当时已是高薪了,可是他还是毅然放弃了,因此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实创公司。?
    如果你希望自己创业,就不要过多犹豫,因为那样会消耗你的锐气,迟缓你的思维,最后什么事都会不了了之。3.影响力?
    追求成功的人,要注意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领袖气质”。?
    ?
    (1)用激情感染别人?
    “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爱默生说过:“有史以来,没有任何一件伟大的事业不是因为热忱而成功的。”?
    每个人都喜欢与精神饱满、热情洋溢的人打交道。热情意味着生机、活力,真诚、自信、友爱、微笑,它是我们能吸引别人、打动别人并赢得别人好感的前提之一。?
    只有划着的火柴才能点燃蜡烛,同样,只有充满热情的人才会把自己的良性情绪传染给别人,激发对方的交往热情,在热情、自信的状态下,人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都明显较平时要强,所以也更容易赢得别人的信任。而一个人如果神情倦怠、无精打采,缺乏自信、唯唯诺诺,又有谁喜欢与之交往??
    不论是充满热情、自信还是神情倦怠、无精打采,所有这些内心情绪、精神状态一定会反映在我们的身体行动和言语中。身体行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身体语言,它是我们给别人的视觉印象,而视觉印象在给人的总体印象中,要占据一半以上的重要性。所以,我们必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让自己充满创业与成功的激情。?
    有远大目标的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一位名人曾说:“只有激情,巨大的激情,才能震撼灵魂,成就伟大的事业。”?
    休斯·查姆斯在担任“国家收银机公司”销售经理期间,该公司的财政发生了困难。这件事被负责营销的经理知道后,影响了营销人员的士气,营销人员因此失去了工作热情。销售量开始下跌,到后来,情况越来越严重。休斯·查姆斯不得不召集全体销售人员开一次大会,在全美各地的营销人员均被要求参加这次会议。?
    会议开始后,他首先请手下最佳的几位销售员站起来,要他们说明销售量为何会下跌。这些销售员在被唤到名字后,一一站起来,每个人都有一段最令人失望的悲惨故事向大家倾诉:商业不景气,奖金缺乏,人们都希望等到总统大选揭晓之后再买东西等等。当第五个销售员开始列举使他无法达到平常销售配额的种种困难情况时,查姆斯先生突然跳到了一张桌子上,高举双手,要求大家肃静。然后他说道:“停止,我命令大会暂停10分钟,让我把我的皮鞋擦亮。”?
    有远大目标的人一定要培养自己的领导才能。随即,他让坐在附近的一名黑人小工友把他的擦鞋工具箱拿来,并要这名工友替他把鞋擦亮,而他就站在桌子上不动。?
    在场的销售人员都惊呆了,以为查姆斯先生突然发疯了。他们相互之间开始窃窃私语。在此同时,那位黑人小工友先擦亮他的一只鞋子,随后又继续擦另一只鞋子。他不慌不忙,动作简洁利落,表现出一流的工作技巧。?
    皮鞋擦完之后,查姆斯先生给了那位小工友一毛钱,然后开始发表他的演说。?
    “我希望你们每个人,”他说,“好好看看这个黑人小工友。他拥有在我们的厂区及办公室内擦皮鞋的特权。他的前任是位白人小男孩,年纪比他大得多,尽管公司每周补贴他5元的薪水,而且工厂里有数千名员工,但他仍然无法从这个公司赚取足以维护他生活的费用。?
    “这位黑人小男孩不仅可以赚到不错的收入,既不需要公司补贴薪水,每周还可以存下一点钱来,而他和他前任的工作环境完全相同,也在同一家工厂内,工作的对象也完全相同。?
    “我现在问你们一个问题:那个白人小男孩拉不到更多的生意,是谁的错?是他的错,还是他的顾客的错?”?
    那些推销员不约而同地大声回答说:?
    “当然了,是那个小男孩的错。”?
    “正是如此。”查姆斯回答说:“现在我要告诉你们,你们现在推销收银机和此前的情况完全相同:同样的地区、同样的对象,以及同样的商业条件。但是,你们的销售成绩却比不上一年前。这是谁的错?是你们的错,还是顾客的错?”?
    同样传来了响亮的回答:?
    “当然,是我们的错。”?
    “我很高兴,你们能坦率承认你们的错。”查姆斯继续说,“我现在要告诉你们,你们的错误在于,你们听到了有关本公司财务发生困难的谣言,这影响了你们的工作热忱,因此,你们就不像以前那般努力了。只要你们回到自己的销售地区,并保证在以后30天内,每人卖出5台收银机,那么,本公司就不会再发生什么财务危机了,以后再卖出去的,都是净赚的。你们愿意这样做吗?”?
    大家都说愿意。?
    事后,大家果然都这样做了,并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这件事情记录在国家收银机公司的历史上,名称就叫“休斯·查姆斯的百万美元擦鞋”。休斯·查姆斯以他的激情,焕发了销售人员的热情,使相同的人发挥了不同的能量。该事件扭转了销售连续下滑的局面,使公司走出了困境。?
    (2)“三·七法则”:团队力量是成功致富?
    的关键团队力量仍是成功致富的关键:一个人的力量总是有限的,成功30%靠自己,70%靠别人。人脉就是财脉,每一个领袖或老总都是通过组建一个团队来实现自己伟大梦想的。?
    团队合作使成功变得更容易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羊,比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更具有战斗力!一只狮子领导的一群羊,比一只羊领导的一群狮子更具有战斗力!一个企业要靠一个团队。?
    “经营之神”的松下幸之助更是在1945年就提出:“公司要发挥全体职工的勤奋精神”。他不断向职工灌输“全员经营”、“群智经营”的思想。这种思想认为:“松下的经营,是用全体职工的精神、肉体和出资本集结成一体的综合力量进行的。”为打造坚强团队,直至60年代,松下公司还在每年正月的一天,由松下幸之助带领全体职员,头戴头巾,身着武士上衣,挥舞着旗帜,把货物送出。在目送几百辆货车壮观地驶出厂区的过程中,每一个工人都会升腾出由衷的自豪感,为自己是这一团体的成员感到骄傲。?
    《水浒传》有108条好汉,《西游记》也不是唐僧一人取经。双桥好走,独木难行。一人单挑,匹夫之勇,难以成大事。?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一个人要想成功,光靠自己的力量是无法取得成功的,必须依靠或者是借助别人的力量。而要想借助别人的力量,你就必须具有一定的领导才能。人们是不会心甘情愿地受一个才能比自己低下之人的领导和管理的,这是一种自然法则。当然,这种领导才能是在实践中锻炼出来的,是自然而然地形成的,而不是通过外在手段强加的。?
    (3)拍板决断能力:胆商(CQ)?
    智商情商后,“胆商”成第三大“商”。?
    所谓“胆商”,反映的是一个人的胆量、胆略。临危不乱、破釜沉舟、力排众议、“该出手时就出手”等,都是对“胆商”的绝好注释。没有一定的驾驭能力不要轻易尝试,这是当今创业者的准则之一,也是创业者的基本要求之一。?
    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曾经在一篇文章中把企业家说成是“一种素质”。在他看来,真正的企业家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描述:首先是高瞻远瞩,能发现别人不容易发现的赚钱机会;其次是有胆量,要敢于拍板;第三个条件是有组织能力,就是能把各种生产要素组合在一起产生高效率的组合能力。符合这三个条件就叫企业家。?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拍板决断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之一,这种能力是与人的胆略结合在一起的。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胆商游戏莫过于诸葛亮上演的“空城计”。读《三国演义》到这一段的时候,很多读者忍不住屏住呼吸、心跳加快,而千年前身临其境的诸葛亮犹能“笑容可掬”“焚香操琴”。这种“大智大勇”绝非常人之所能及,实在令人钦叹。?
    (4)人格魅力:凝聚、激发众人潜力的能力?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种凝聚众人的超凡能力。他们能把来自不同背景、不同信仰、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人聚集在一起,建立共识,统一行动,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但我认为,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成功者应该具备的能力之一。?
    要想做到这一点,一则要树立一个目标,并使其成为全体人员共同的目标;同时要学会欣赏和鼓励别人。?
    本田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制造企业,可是在创始初期,公司只有一间破旧车间,员工们都看不到成功的希望,可企业的主人本田宗一郎却站在一只破旧的箱子上对众人高喊:“我们要造出世界上第一流的摩托车。”他的手下没有一个人能够相信这句话,但本田却充满信心,他也一直以这样的目标鼓舞、激励员工。本田公司的员工终于被他的热情所感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朝这一目标奋斗,终于使本田的产品达到了世界一流。?
    美国钢铁大王卡耐基曾以年薪一百万美元,聘请查尔士·施瓦伯担任美国钢铁公司总经理。卡耐基常常引述施瓦伯的话:“我认为能够鼓舞人们热忱的能力是我最大的资产,而激发出人们内在的能力就靠欣赏和鼓励。”美国伟大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指出: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所以,要想激发别人的潜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欣赏和鼓励别人。?
    (5)学会授权他人:懂得挑选合适的人?
    并信任他们许多人不肯或不能授权他人,因此始终被钉在从属的职位上。适当的授权是成功的一半,一个不论事无巨细都要亲自过问而不懂得授权的人,永远也做不了大事情。所以,在35岁以前,你一定要学会授权,并最好成为这方面的专家。换言之,你必须懂得挑选合适的人并信任他们,让他们放开手脚做事。?
    法国的拿破仑皇帝是很多人崇拜的英雄,他有一句名言,叫做“替才能开路”。这样的思想使得众多的人才云集他的麾下,成就了他的千秋功业。?
    范·弗利辛根是欧洲最富有的人之一,他拥有SHV控股公司。SHV公司总部在荷兰,经营能源和消费品,1995年的销售额为110亿美元,收入为3.15亿美元。在过去的几年里,由于范·弗利辛根新的用人方式,公司的这两个数字都增加了9倍,现在公司的收入估计为30亿美元。?
    范·弗利辛根的成功就在于,他懂得授权他人。他的用人观念是:相信“时势造英雄”——给属下造势,他们会发挥巨大能量,成为真正的英雄。在他看来,给下属一些权力,就会得到回报,给他们承担的责任很多,他们就会展翅飞翔。?
    “人类本性最深的需要是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4.创造力?
    踏着别人脚印走的人,永远不能发现新的路。?
    ?
    25-35岁是人生最有创造性的阶段,很多成功人士也都产生在这一阶段。?
    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趁着年轻、创造力旺盛的大好时机,出来创业。如果这个时期循规蹈矩,不出来创业,那你就失去了创业的最佳时机。?
    香港富豪李嘉诚在小时候,家里没有钱供他念书。他只好辍学打工,从16岁开始就去做推销员。他决心要做一名成功者。他的信念是比别人多付出2倍以上的努力去工作。一般人一天工作8小时,他就工作16小时。经过努力,他很快就成了公司的销售冠军,18岁时,被公司提升为业务经理,20岁就被公司提升为总经理。到了22岁,他就自行创业,成立了长江实业公司,开始了问鼎香港首富的道路。?
    《福布斯》杂志2001年度中国大陆富豪榜中,位列第11席的四川通威集团总裁刘汉元,17岁时靠父母卖猪凑的500元钱开始创业。22岁那年,也就是1986年,他自建工厂,利用5年来养鱼和手工生产鱼饲料积累的资金,在家乡眉山县永寿镇建起西南地区第一家集约化鱼饲料工厂,取名“科力”,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之意。工厂投产当年,市场上就出现供不应求的旺销景象,远近养鱼户蜂拥而至,刘汉元生产的“科力牌”鱼饲料成为抢手货。镇上常常车水马龙,阻塞交通,还有人为了买到饲料竟然在工厂门口排了7天7夜的队。6年后,即1992年,28岁的刘汉元自筹资金1000多万元在县城里建起一座现代化饲料工厂,取名通威饲料有限公司,喻“通力合作,威力无穷”之意。2000年,刘汉元进入了中国大陆年度富豪榜,排名第21位。?
    只踏着别人的脚印走,永远不能发现新的路。不做循规蹈矩的人。不做循规蹈矩的人现在个人资产超过36亿元的孙广信,1962年出生于新疆乌鲁木齐一个多民族的大杂院。父亲是当年从山东走西口“盲流”到新疆落脚的鞋匠。家中兄妹5人,除他之外,学历最高的高中都没毕业。高考未果的他,去了部队。从那里,考上了军校,成了家中惟一有干部身份的人。“人活着,就要进步。”孙广信在部队里很好强。他给自己定下了目标:30岁时当师长,然后是将军。可27岁之前,孙广信的将军梦破灭了。他有两次升迁的机会都被干部子弟替换了。于是他选择了复员,丢了干部身份后,投身于商界,用他3000元钱的复员费,开始了他登上排行榜的富裕之旅。?
    在2002年的福布斯大陆富豪排行榜中,排名26的张跃是远大空调的总裁,国内第一个拥有私人专机的企业掌门。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他自己发明的无压锅炉,那年他25岁。排名34的翦英海24岁只身前往深圳闯荡,靠计算机技术咨询开始了他的个体户生涯。?
    现在,社会已经进入“后喻时代”(在社会学领域中,如果知识传授靠老一代教育新一代,则被称之为“前育”时代;同辈之间互相传授知识是“同育”时代;而新一代可以教育老一辈的时候,则称之为“后育”时代。后“育”演变为“喻”), 知识的更新换代非常迅速,经验变得不是很重要。所以,年轻人成为社会的主导。一份最新的调查显示,上海八成以上的已经创业或者正在创造的企业主都是在29岁以下就掘到了“第一桶金”,富豪更加年轻化。?
    丁磊的年龄与财富量是“后喻时代”最好的佐证,从1997年创办网易至今仅仅6个年头,丁磊已经拥有了超过10亿美元的资产。5.持之以恒的行动力?
    在你选定的行业坚持十年,你一定会成为大赢家。?
    ?
    目标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成功来自对目标的坚持。目标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成功来自对目标的坚持。?
    20世纪70年代是世界重量级拳击史上英雄辈出的年代。拳王阿里已有4年未登拳台,此时体重已超过正常体重20多镑,速度和耐力也已大不如前,医生给他的运动生涯判了“死刑”。然而,阿里坚信“精神才是拳击手比赛的支柱”,他凭着顽强的意志重返拳坛。?
    1975年9月30日,33岁的阿里与另一拳坛猛将弗雷泽进行第三次较量(前两次一胜一负)。在进行到第14回合时,阿里已经精疲力竭,濒临崩溃的边缘,这个时候一片羽毛落在他身上也能让他轰然倒地,他几乎再无丝毫力气迎战第15回合了。然而他拼着性命坚持着,不肯放弃。他心里清楚,对方和自己一样,也是有气无力了。比到这个地步,与其说在比气力,不如说在比意志,就看谁能比对方多坚持一会儿了。他知道此时如果在精神上压倒对方,就有胜出的可能。于是他竭力保持着坚毅的表情和誓不低头的气势,双目如电,令弗雷泽不寒而栗,以为阿里仍存着体力。这时,阿里的教练邓迪敏锐地发现弗雷泽已有放弃的意思,他将此信息传达给阿里,并鼓励阿里再坚持一下。阿里精神一振,更加顽强地坚持着。果然,弗雷泽表示“俯首称臣”,甘拜下风。裁判当即高举起阿里的臂膀,宣布阿里获胜。这时,保住了拳王称号的阿里还未走到台中央便眼前漆黑,双腿无力地跪在了地上。弗雷泽见此情景,如遭雷击,他追悔莫及,并为此抱憾终生。?
    麦当劳的创始人雷·克洛克最欣赏的格言是:“走你的路,世界上什么也代替不了坚忍不拔:才干代替不了,那些虽有才干但却一事无成者,我们见的多了;天资代替不了,天生聪颖而一无所获者几乎成了笑谈;教育也代替不了,受过教育的流浪汉在这个世界上比比皆是。唯有坚忍不拔,坚定信心,才能无往而不胜。”?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16岁时,他为了得到一份“对得起所受教育”的工作,翻开克利夫兰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8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衣裤和高高的硬领西服,戴上黑领带,去赴新一预约面试。他不顾一再被人拒之门外,日复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在走遍了全城所有大公司都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选择放弃,而是“敲开一个月前访问过的第一家公司”,从头再来。有些公司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可是洛克菲勒越受到挫折,他的决心反而越坚定。?
    18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老板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并让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他过了三个月才收到了第一笔补发的微薄的报酬。这就是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他自己都记不清被拒绝多少次后得到的工作。他一生都把9月26日当作“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
    做梦的价值为零。行动起来才有可能成功。相比洛克菲勒遇到的挫折,也许我们幸运得多。我想很少有人在找工作时,在推销自己的想法或产品时,会遇到几百次乃至上千次的拒绝。拒绝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遇到几次挫折就畏缩不前,就怀疑自己——这样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
    6.永不言败的决心?
    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一个人如何对待失败。?
    ?
    任何希望成功的人必须有永不言败的决心,并找到战胜失败、继续前进的法宝。不然,失败必然导致失望,而失望就会使人一蹶不振。?
    艾柯卡曾任职世界汽车行业的领头羊——福特公司。由于其卓越的经营才能,自己的地位节节高升,直至坐到福特公司的总裁。?
    然而,就在他的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福特公司的老板——福特二世却出人意料地解除了艾柯卡的职务,原因很简单,因为艾柯卡在福特公司的声望和地位已经超越了福特二世,所以他担心自己的公司有朝一日会改姓为“艾柯卡”。?
    此时的艾柯卡可谓是步入了人生的低谷,他坐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办公室里思绪良久,终于毅然而果断地下了决心:离开福特公司。?
    在离开福特公司之后,有很多家世界著名企业的头目都曾拜访过他,希望他能重新出山,但被艾柯卡婉言谢绝了。因为他心中有了一个目标,那就是“从哪里跌倒的,就要从哪里爬起来!”?
    他最终选择了美国第三大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这不仅因为克莱斯勒公司的老板曾经“三顾茅庐”,更重要的原因是此时的克莱斯勒已是千疮百孔,濒临倒闭。他要向福特二世和所有人证明:我艾柯卡不是一个失败者!?
    入主克莱斯勒之后的艾柯卡,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终于带领克莱斯走出了破产的边缘。艾柯卡拯救克莱斯勒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商业案例。?
    决定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是一个人如何对待失败。如果你的内心认为自己失败了,那你就永远地失败了。我在参加工作的初期,也曾屡遭失败:在物资回收公司工作中,很平淡,没有什么业绩;倒卖过钢材,最后被骗得血本无归;开过饭馆,最后因没有盈利而不得不关张。这些失败并没有使我失去信心,我只是认为还没有找到更适合我的工作而已。后来,在步入电梯行业之后,我开始走上成功轨道。?
    如果你的内心认为自己失败了,那你就永远地失败了。诺尔曼·文森特·皮尔说:“确信自己被打败了,而且长时间有这种失败感,那失败可能变成事实。”而如果你不承认失败,只是认为是人生一时的挫折,那你就会有成功的一天。?
    有些人之所以害怕失败,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自信心,其结果他们试图将自己置于万无一失的位置。不幸的是,这种态度也把他们困在一个不可能做出什么杰出成就的位置。?
    还有的人惧怕失败,是因为他们害怕失去第二次机会。在他们看来,万一失败了,就再也得不到第二个争取成功的机会了。如果这些人都知道,多少著名的成功人士开头都曾失败过,就会给他们增添希望。?
    亨利·福特说:“失败不过是一个更明智的重新开始的机会。”福特本人也有过失败的直接体验。他头两次涉足汽车工业时,以破产失败而告终,但第三次他成功了。福特汽车公司至今仍然充满活力,仍是世界最大汽车生产厂家之一。?
    另一个有名的“失败”故事的主人公是个年轻人。他的梦想是进入美国西点军校,毕业后服务于国家。他两次报考均未被录取,第三次报考时终于如愿以偿。这个年轻人就是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后来他成为美国最高级将领之一,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担任太平洋战区盟军总司令。就像亨利·福特所说的一样,他从来没有放弃。?
    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这话听起来实在太简单,却是至理名言。


























第七章?七分学习

    要学习,但不能成书呆子。?
    善行者究其事,善学者究其理。明白事理方能成功。?
    成功者不一定有文凭,但一定是善于学习的人。学习能力是新一代成功人士的特质。1.知识改变命运?
    善于用知识武装头脑,并转化为行动力的人,一定会成功。?
    ?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书中自有黄金屋”。虽然时代背景发生了变化,但这句古话到现在也没有错:勤奋学习终究会有回报。?
    我曾看过一份统计,说明北京的高收入者当中,有一定学历的人所占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没有学历或学历低的人。?
    这种情形不仅在中国北京,在国外也是如此。我最近看到一份加拿大公布的2001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高学历者收入也较高,年收入最高的是大学毕业生。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加拿大全国1640万上班族的平均收入为31757元,比10年前增加7.3%,学历愈高收入也愈高。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加拿大人,六成以上拥有学位。接受过大学教育的全职工作者,2000年的平均收入为61823元,社区学院毕业生的平均年收入为41825元,高中毕业者的平均收入为36278元。大学毕业的全职工作者年收入最高,比高中毕业的全职上班族,一年多赚25545元。2000年收入2万元或更低的加拿大人中,近六成都只有相当于高中,甚至更低的教育程度。而年收入10万元以上者,拥有大学学位者则超过60%。?
    在美国,2000年11月,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人失业率为6.5%,有大学文凭的人失业率为1.5%。到了2001年12月,高中以下学历的美国人失业率为8.3%,而有大学文凭的美国人的失业率为3%。?
    经济不景气,失业率居高不下,对那些失业的大学生、白领而言,身有一技之长,倒还可以豪言壮语一番,正所谓:人生所至,到处有青山;而对于那些读书少、又失业的人而言,只有“少小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了。?
    知识改变命运。此外,美国近十年开始从制造型经济逐渐向知识经济型过渡,雇佣人员模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即对被雇佣的人学历要求高了。这也是为什么高学历的人容易找工作的另一原因。有学历的白领大多能适应知识经济的发展,而那些没有学历或学历较低的人无法应对时代的转型,一旦自己所从事的行业衰退,就很难再去适应新的工作。2.35岁以前学会本行业必要的一切知识?
    35岁以前学会你行业的必要知识,成功的机率就要大80%。?
    ?
    人的精力和时间是有限的,一个人要想成功,尽量要在35岁以前学会本行业所需要的一切知识并有所发展。?
    已故零件大王布鲁丹在他35岁时,已经成为零件行业的领袖,并且组建了年收入达千万美元的海湾与西部工业公司。每个人在年轻时都可能有过彻夜不眠、刻苦攻读,这在20岁甚或30岁都没有问题,但到了35岁,就不应该再为学习基本技能而大伤脑筋了。35岁之前是一个人知识的原始积累阶段,35岁之后就应该发了。?
    要学会本行业的一切必要的知识,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必须经过艰苦的努力才成。?
    (1)每天淘汰你自己?
    有一则寓言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在非洲的大草原上生活着羚羊和狮子。每天清晨,羚羊从睡梦中醒来,它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否则,我就会被消灭。而狮子也同时在想:要想得到今天的美餐,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羚羊快,否则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在广袤无垠的大草原上,无时无刻不在演绎着惊心动魄的生死搏杀,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35岁以前学会你行业的必要知识,成功的机率就要大80%。?
    35岁以前学会本行业必要的知识在20世纪70年代,欧美一些未来学家曾经预言:当人类跨入21世纪时,每周的工作时间将压缩到36小时,人们将会有更多的时间提升自我,休闲娱乐。但历史的脚步真的迈入21世纪时,人们却惊讶地发现,相当多的人每周工作时间在无限延长,甚至超过了72小时,甚至有不少人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利,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和抛弃了,而那些每周工作时间在不断延长的人们更是愈加发奋地“提升”自我。?
    这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这个世界上,如果你不努力学习,适应社会,那么你将被社会所淘汰。你要想不被社会所淘汰,你就必须用“淘汰自己”的精神是去学习。?
    (2)在商言商?
    如果“淘汰你自己”说明了学习的精神,那么“在商言商”则说明了学习的内容。学习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大到基本原理,小到每一个具体行为和技巧。在每个行业都是如此,而很多东西是无法从学校中学到的。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学校教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所以,要学习,必须学会从社会实践中去学习。下面这些知识就是我们在学校中无法学到的:?
    北京商人性格特征——带政治味能言善侃?
    上海商人性格特征——精明自负自傲勇于竞争?
    广东商人性格特征——以钱为人生第一要义勇于开拓?
    安徽商人性格特征——多儒商爱打文化牌?
    山西商人性格特征——勤俭吃苦讲究信用和质量?
    武汉商人性格特征——小心不服输讲面子?
    西安商人性格特征——善抓商机敢做敢为?
    杭州商人性格特征——面子心太强少有大商人?
    宁波商人性格特征——四海为家冒险犯难?
    温州商人性格特征——从小处着手善于推销?
    闽南商人性格特征——强烈的市场经济意识?
    石狮商人性格特征——天生爱做生意好打“侨”牌?
    东北商人性格特征——强悍易怒酒场谈生意每天淘汰你自己,否则就要被竞争淘汰。3.太相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
    学以致用才能成功。?
    ?
    智力过去被视为与一个人事业成功的直接相关的因素,甚至是一个决定性因素,然而令许多人高兴的是,这种认识现在已经改变了。?
    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
    两个4岁的孩子参加了智力测验,测验结果证明他们具有相同的智商,但他们后来却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孩子A到牧场里去,每天负责给牲口喂饲料并把它们冲洗干净。孩子B则进入了一所专门培养儿童活动能力和智力的学校。?
    他们就这样度过了不同的童年。12岁的时候,两个孩子又参加了一次智力测试,显然B的成绩优于A。但如果让两个孩子变换活动内容,做自己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他们都会遇到麻烦。他们学到的知识有多有少,但在对方的环境里都是不可应用的。?
    现在,人们可以确定,影响成功有3个方面的因素:1)先天智商(遗传);2)学到的知识;3)最后一个,也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到的知识在一个环境中的应用。?
    太相信书的人,只能成为打工仔。不要做个书呆子。书本知识不可不信,不能全信对于事业有成的人士来说,导致他们成功的有一个决定性因素,这个因素来自学到的知识所具有的可应用性。?
    有很多人在各自的领域内有着渊博的知识,但是他们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大的用处呢?应该在学到的知识与我们真正的需要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以便学以致用,把知识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当我们有机会学习某个专业时,我们要问自己:我要学的知识能够用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吗?也许在很多情况下,你投入了时间和费用,但却得不到一个为你带来较高的投入产出比的应用环境。?
    为此,最好的办法是将培训班的教学内容与你目前和今后的工作加以对比,以清楚你需要学习什么知识才能提高工作能力,学习什么知识才有利于你的全面发展。要始终考虑学以致用。?
    施瓦伯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就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三年后,他来到钢铁大王卡耐所属的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一踏进建筑工地,施瓦伯就抱定了要做同事中最优秀的人的决心。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辛苦、薪水低而怠工的时候,施瓦伯却默默地积累着工作经验,并自学建筑知识。?
    一天晚上,同伴们在闲聊,惟独施瓦伯躲在角落里看书。那天恰巧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了施瓦伯手中的书,又翻开了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施瓦伯叫到办公室,问:“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施瓦伯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既有工作经验、又有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施瓦伯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施瓦伯,他回答说:“我不光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途打工。我们只能在业绩中提升自己。我要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才能得到重用,才能获得机遇!”抱着这样的信念,施瓦伯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施瓦伯又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读书易,思考难,两者缺一,就都全无用处。再后来,施瓦伯被卡耐基任命为钢铁公司的董事长。在一次对普林斯顿大学学生的演讲中,施瓦伯深入地谈了自己对工作的感受,他说:“要想成功,最最重要的莫过于将工作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如果你非要做个贪婪者的话,那就做个贪婪工作的人吧。”?
    我没听说过有人因超时工作而遭到厄运,却知道不少没有超时工作却命运多舛的例子。不幸有多种表现形式,比身体伤害严重得多的是在浑浑噩噩中让自己的头脑无情地枯萎,这将导致停滞不前和最终失败。?
    在工作时间里不努力工作的人是不诚实的;而不情愿多做一点工作的人是愚蠢的。在现代商业社会中,'特殊影响'已威风难再,轻轻松松而报酬优厚的工作也已不复存在。总裁的儿子也得白手起家。成就是惟一的检验标准。在发挥相同的聪明才智的前提下,工作越多的人得到的报酬就会越多。?
    工业界领袖们寻求的不是金钱。美国早已为金钱所累。他们寻求的是人才、专业人才和踏踏实实的工作。必须拥有人才,投资者们的计划才能够得以实施。吸引人们注意力的将是那些勤思而慎言、厚积而薄发的人,而不会是那些故弄玄虚、哗众取宠的人。有这样企图的人是注定要失败的。”?
    一定要学以致用,否则会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知识,必然会给你所从事的事业带来损失。在历史上有很多食古不化、奉行教条而失败的例子。《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教条,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叮咛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一个兵败地失、狼狈而逃、斩首示众的下场。?
    在中国现代史上,也有过很惨痛的教训。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教条主义为特色的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顽固地坚持先攻打大城市、然后再波及农村的路线方针,结果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所以,“尽信书,不如无书。”学习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其效用,否则就是一些死的没有用的东西。?
    那么怎样才能学以致用呢??
    给你的一点小建议?
    要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自学能力。?
    培养自己研究问题的能力,开拓自己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社会进入社会所需要的适应能力。?
    4.新一代成功者的第一特质是学习能力?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首先是学习的能力。?
    ?
    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首先是学习的能力。当今社会,一切均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而且发展变化的速度不断加快。这个社会中,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要想适应这个世界的变化,跟上这个社会的变化速度,必须努力学习,而且要学会学习的方法。所以,学习能力是一个成功者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未来新一代成功人士的第一特质。?
    远大空调集团总裁张跃,拥有资产2亿美元以上,1989年创业时只有25岁。张跃的座右铭是:“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知识。当然这里不是指那种很刻板的知识,还包括生活方式的认知和品位、感受,这是决定一个人是否幸福的重要方面。要在知识中找到美感,体会到享受。”?
    拥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民营企业家杰出代表头衔的刘汉元,四川眉山县人,通威集团总裁。他经过18年的创业,使一个企业成为了国内最大的水产饲料及主要畜禽饲料的生产商。他所在的集团拥有四千名员工,正在向世界水产业霸主地位前行。2002年,他被《财富》杂志认定为全球40岁以下最成功的商人——在亚洲仅有13人获此殊荣。作为一个如此规模企业的老板,刘汉元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他的办公桌上总是摆满了各种各样留给他批阅的商务文件。然而,不管再忙,哪怕身处天涯海角,每月的月底他都要飞到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EMBA班的学习,这是专门为在职的老板举办的学习班。?
    那些大老板尚且如此,我们这些凡人有何不能呢?“充电”已成为一个时代的名词,想在35岁以前成功的人,不断地学习吧。






























第八章?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
    人脉即财脉。善于利用他人力量才能取得成功。?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35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人成功与否,20%在于智商(IQ),80%在于情商(EQ)。?
    ?
    美国公布过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近20年来美国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情绪控制力;?
    ⑵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
    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
    ⑷认知他人的能力;?
    ⑸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美国,人们流行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
    对于成功,智商很重要,但情商更重要如果到了35岁你仍未建立起固定的、层次分明的人际关系网,那你就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人际关系网包括你的亲人、朋友,最低限度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有的受过你的恩惠,有的你倾听过他们的心声,有的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
    人际关系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培养。?
    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来而被解雇的。”?
    成就大事业的很多商界人士都意识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或专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无怪乎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去获得与人相处的本领。”?
    所以,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营造一个适于成功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
    中国有句古,叫做“家和万事兴”。你与配偶的关系如何,决定了你与子女关系,而家庭关系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一样的模式。?
    同样,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的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一个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对此,美国商界曾做过领导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1)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2)大部分公司的最大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
    3)管理的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
    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
    “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在我们中国,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了,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在35岁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尽早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吧。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一个人成功与否,可以从交际面的大小反映出来。?
    ?
    搞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缺乏诚信根基,则交往难以保持长久;而缺乏交往技巧,则难以彰显诚信的功用。所以,在诚信的基础上,交往还要讲究一些技巧,以便营造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1)诚信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呢??
    我觉得长久的成功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既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值得信赖是赢得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运作尚不够规范,商业交往缺乏诚信,坑、蒙、拐、骗不断,假、冒、伪、劣商品屡现市场。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诚信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诚信。那些缺乏诚信的企业也曾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三株集团、南德集团、飞龙集团等企业,都曾盛极一时,但均命不长久。这里面固然有管理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诚信。企业欺骗公众,而后是内部员工欺骗公司,最终导致败落,付出惨重代价。缺乏诚信也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指出:由于诚信水平不足,仅此一项,每年就会给我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金鹿集团董事长张华安指出:“信用和信誉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根,根基不牢,树倒房摇。”“失去了诚信,不是几年就能补偿回来的,也许一辈子都没办法再翻本!”正是因为坚持诚信原则,所以他的企业能够20年不倒,而且能蓬勃发展,而同一时期的许多其它企业则早已不见了踪影。?
    约翰逊公司是美国一家声誉很高的公司,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泰米诺尔胶丸在芝加哥被人用作了杀人工具。凶手把泰米诺尔胶囊中的醋氨酚粉剂换成氰化物,装瓶后再把它放回药店的货架上出售。服用这种有毒药丸而死去的人已达7人。泰米诺尔胶丸随即遭到了灭顶之灾: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南到北,人们都相互告知不要服用这种产品,已买的产品要将其扔到垃圾桶里去。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人们对它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和不良印象。市场调查表明,每10个过去使用的强力泰米诺尔胶丸的人至少有6个人说他们以后将不再用这种药了。?
    该如何处理已上市的大量产品呢?又如何赢得用户的信任和理解呢??
    联邦调查局建议不要全部收回产品,而只收回芝加哥地区的产品就可以了。他们认为如果收回全部产品耗资过多,损失太大,并有可能引起其他不测。但是公司的总裁吉姆·伯克却毅然决定全部收回产品。他认为公司只有不顾血本,尽一切力量来表明自己对消费者的坦诚和关心,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并且他亲自在采访者和摄像机面前,直接面对愤怒的公众和指责者。?
    在发生第一批有人中毒死亡之后的几天里,在电视网用20%的播放时间报道有关泰米诺尔胶囊的消息。吉姆·伯克在那里发表意见,回答问题。?
    他为泰米诺尔胶囊所发表讲话的核心,是以诚心寻求信任、合作和谅解。他对公众说:“一个拥有60亿美元资产的跨国公司,就像一个孩子多负债重的贫困家庭。”“它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来换取大家的真心。”“现在我们同坐在一只小筏上,随波逐流,面临同样险恶而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应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些朴实、浅显的讲话,令听众觉得温馨和感动。?
    伯克的坦诚不仅保住了泰米诺尔这块牌子,维护了公司的形象,更赢得了公众的好感,使他们认识到约翰逊公司并不是一个不顾生命、唯利是图的公司,而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公司。伯克也让他自己意外地从新闻界的闪电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勇于承担责任的英雄。?
    到1985年1月,泰米诺尔胶丸的销售份额不仅已经升到事发前的水平,而且还超出50%。而约翰逊公司的总裁吉姆·伯克也被人们视为创造奇迹的英雄。?
    “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可见,商业交往中的诚信给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价值。而商业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集体形式,个体交往中的诚信有时甚至能够带来生命的价值。?
    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暴君奥尼索司,被判处绞刑。皮斯阿司身为孝子,请求回家与老父老母诀别,再回来受刑,可始终得不到暴君的同意。就在这时,他的朋友达蒙挺身而出为他担保,并表示:皮斯阿如果不能如期回来服刑,自己愿意代他受刑。这样,暴君才勉强应允。?
    临刑之期日渐临近,皮斯阿司却杳无踪迹。人们都嘲笑达蒙:傻到竟然用生命来担保友情!达蒙被带上了绞刑架,准备受刑,人们都默默地注视着这即将发生的悲剧性的一幕。就在这时,远方出现了皮斯阿司的身影。他在暴雨中飞奔而来,并高喊:“我回来了!”既而热泪盈眶地拥抱达蒙,做最后的诀别。这时,所有的人都在拭泪。受到感动的暴君出奇地特赦了皮斯阿司,并表示:愿意倾其所有来结交这样的朋友。?
    所以,诚信是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现在很多人都把交往的关注点集中在交往的技巧方面。我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难以达到搞好人际关系的效果。诚信不足,虽技巧高超,终究不过是得一时之逞,难以保持长久的友谊。而以诚信为本,虽交往技巧不足,也可以交到真心朋友。?
    对人要诚信。如果你到了35岁仍未能建立起坚如磐石的忠诚信誉,这一缺点将会困扰你一生。不忠诚的恶名必然会使你在事业上到处不受欢迎。你不能靠暗箭伤人爬到事业的顶峰,而要靠在早期树立起来的真诚刚直和不可动摇的声誉。35岁以前,忠诚只是投资;35岁以后,你会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
    (2)交往技巧?
    认真了解别人?
    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关心别人更让人感动的了,而关心别人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别人。这是一种交往的需要,但在这样的做时候,也会发展出一种能力。据说,周恩来总理接见过一个人后,不管过多长时间,再次见面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使对方既惊讶,又佩服,又感动。?
    历史上最好的例子是拿破仑·波拿巴与下属的关系。拿破仑能叫出手下全部军官的名字。他喜欢在军营中走动,遇见某个军官时,就叫出他的名字跟他打招呼,谈论这名军官参与过的某场战斗或军事调动。他经常询问士兵的家乡、妻子和家庭情况。拿破仑的做法让属下感到吃惊:他们的皇帝竟然对他们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这种做法,让每个军官都能从拿破仑的谈话中感到他对自己十分在意,也使他们对拿破仑忠心耿耿,甘愿效劳。?
    真诚关心别人?
    让人感到温暖的,就是让人知道你在真正关心他们。没有什么比关心别人更能让人感动的了。但关心别人要出自真诚,否则会给人以假惺惺的感觉。同时,关心别人要以尊重对方的隐私为基础,以免使对方难为情,或者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干涉对方,或意在探听对方的隐私。?
    奉承是永不过时的交往艺术,但是赞美别人要发自真心。让对方感觉自己很重要?
    体现自己的重要性,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果你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渴望,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使别人感到自己重要,反过来会使你自己感到重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赞美别人?
    奉承是永不过时的交往艺术。就像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得到赞美也是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所以,你在与人交往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赞美是赢得对方好感的一种好办法。?
    但是,赞美别人一定要注意分寸,要恰如其分地表现他们身上最好的东西。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你要注意从别人身上寻找这种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赞美,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让别人感觉你对他们有用?
    人们的好感会自然地流向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就像你希望结交能对你的成长有益的人一样,你也要让对方感觉与你交往对他们的进步有益。这样才能使你们的关系具有建设性。?
    这种帮助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必需的。但就交往程度来讲,精神层面显然比物质层面要深一层,而且更有效果,比如见面时带去一些新的信息,交换一些看法,带去一些业务机会等,只要有助于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都会受到欢迎。?
    要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不仅是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人就特别强调这一点,并从做人的高度来理解这一问题,名之曰:“人无信不立”。人如果没有信用,是立不起家庭的门框的,即人很难立于人世间的。?
    在交往中,没有什么会比失信更迅速地破坏相互关系的了。失信不仅有损友谊,也会破坏生意上的关系。一个商业上没有信誉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你打交道的。?
    始终保持微笑?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曾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人理睬你。”从现在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用心笑吧。?
    原一平在日本被称为“推销之神”。他在1949-1963年,连续15年保持全国寿险业绩第一。其实,他身高只有1.53米。而且相貌不扬。在他最初当保险推销员的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到一份保单。他没有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没有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他没有钱坐车,每天就步行去他要去的那些地方。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至少从表面上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自清晨从长椅上醒来开始,他就向每一个他所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以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永远是那样的由衷和真诚,他让人看上去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充满信心。?
    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这个小个子的微笑发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上饭的人怎么会总是这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顿早餐;尽管原一平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谢绝了。原一平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一份保险,于是,原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他的许许多多商场上的朋友。就这样,原一平凭借他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使他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一名保险推销员。?
    帮助别人,往往就是帮助自己。原一平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称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并非天生,而是长期苦练出来的结果。原一平曾经假设各种场合与心理,自己面对着镜子,练习各种笑。因为笑必须从全身出发,才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所以他找了一个能照出全身的特大号镜子,每天利用空闲时间,不分昼夜地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发现嘴唇闭与合,眉毛的上扬与下垂,皱纹的伸与缩,都会有不同的“笑”的含意,甚至于双手的起落与两腿的进退,都会影响“笑”的效果。?
    有一段时间,原一平因为在路上练习大笑,而被路人误认为神经有问题,也因练习得太入迷,半夜常在梦中笑醒。历经长期苦练之后,他的笑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原一平把“笑”分为38种,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笑容;并且深深体会出,世界上最美的笑就是婴儿的笑容,那种天真无邪的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令人如浴春风,无法抗拒。?
    无论是否从事推销职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微笑、利用微笑。很多人投资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各种技能,比如英语、计算机、会计等等,而很少有人花一点时间来学习微笑这种技能。而这种不花钱,只要用心就能学会的技能,为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3.语言的力量:掌握熟练的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
    ?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就人与人相互间沟通的形式而言,我认为99%的部分要靠语言来进行。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沟通就是把信息准确而令人信服地传达给对方,并争取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想法。?
    古希腊寓言中说,舌头这种东西的确像个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这就是说话的威力吧。平常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说话的能力。?
    说话,几乎是大家天天在做的事情,但善于说话,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别人乐意接受,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理查得·班得勒说过,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你不是想给他传达信息,就是想改变他。但对方是否会接受你的意思,换句话说,你沟通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人不重视这个问题,认为把自己意思说清楚,沟通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其实沟通是双向的交流,它的成败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对方的反应。对方不接受你,那你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沟通得很好,并非决定于我们对情况说得很好,而取决于我们被了解得有多好。?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那么,如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呢??
    首先,要少说多听。我们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和讲话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在交往中,大多数人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口才,总以为自己说的越多,效果会更好;其实,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而一个如果不听人言,自说自话,那么多半会惹人生厌。?
    既然喜欢说、不喜欢听是人性弱点之一,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掌握这一人性弱点,让对方畅所欲言,而自己用心去听。用心倾听,是表示你对对方的关心与重视,这样比较容易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因为人们总喜欢与尊重自己、平易近人的人往来。戴尔·卡耐基曾说:“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所以你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让别人表现得比你优越。同时,用心倾听,不是只听到对方的言辞,还要获得那些话里的真正意思,把握对方的心理,知道他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只有了解他的心,自己讲话才会增加说服的针对性。?
    “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有人理睬你。”其次,在谈话过程中,要对对方的讲话做出积极的反应,表明自己对内容感兴趣。比如,聆听时,你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保持适当的视线接触。不要无故打断对方的讲话有时候,用点、微笑或者肯定性的简短回答——比如“是的”、“很好”等,来表示你的赞同。如果你毫无反应,答话也没有,对方无法肯定你是否在听。在对方讲话时,不要有左顾右盼、乱写乱画、胡乱摆弄纸张或看手表等心不在焉的表现方式。如果对方讲话,而我们却心不在焉,或者我们只听到一半,就显得不耐烦,那么双方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远了。?
    第三,谈话过程中,要主动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与对方保持一致,也就是对方习惯用什么方式,你就用什么方式配合。这样会给对方一个你很认同他的暗示,使他得到尊重和满足。比如,如果对方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你也最好规规矩矩,不要大大咧咧。他要是喜欢打手势,你就用手势去配合。这样即使谈话中一时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只要和对方配合默契,双方都地觉得愿意继续谈下去。?
    第四,勿轻易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所有的陈述都可以使用否定、失望的方式来表达,也都可以用肯定、充满希望的方式来表达。但每个人都喜欢赢者,所以你应该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人一种重要、积极向上的感觉。即使是否定的内容,你也可以用肯定的方式,比如曾国藩曾在奏折中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但当你使用“我还不够好”、“我想我做不到”等消极性、自贬性的语言时,会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你的地位。?
    第五、要“但求同于理,勿求异于人”,即在谈话的内容上,要尽量与对方求同存异,尽力扩大共同点,增加共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在交谈中或者交谈之前,我们要尽量了解对方,对对方了解的越多,你谈话的信心就越强。?
    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为开始。?
    不要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
    要善于提问。对我们所提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让对方总是以“是的”等肯定的方式来回答,一旦对方总是说“是的,是的”,那么他就会忘掉双方间所争执的事情,而乐意去做你所建议的事情。?
    征求对方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对方也会感到很荣幸。?
    在适当的时候,不要忘记真诚赞美对方几句,这样沟通的效果会更好,因为人人都喜欢赞美。?
    第六、注意语调的运用。语调,也就是说话的语气、声调、语速的快慢和声音大小等,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感情的表达。比如语调的抑扬顿挫、缓急张弛,往往比语言本身更能传情达意。一首乐曲能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靠的就是声音的感染力。?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
    几点小建议?
    沟通应该遵循的五项法则:?
    1)易懂:说话的內容简单易懂。?
    2)有趣:內容充实,能引起对方的兴趣。?
    3)平和:脸上总是充满笑容,令人感觉愉快。?
    4)真诚:对人绝对诚实。?
    5)观察场合:视对象不同改变话。?
    ?
    沟通短路的人,都有以下的五大特点:?
    1)內向:性格灰暗,总是抱持否定且不快乐的态度。?
    2)语意不明:说话不清楚。?
    3)自大:总是大声吆喝,看不起人。?
    4)独断:对事物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5)夸张:喜欢夸大其词。4.竞争时代,合作成功?
    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合作。?
    ?
    1)合作创造力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强调的是合作的力量。?
    的确,合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只要你想生存,你就离不开合作——各种各样的合作。只是合作的形式与合作的效率不同,如此而已。?
    精诚合作、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它不仅可以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的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两根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俗语所说的,“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断就难”就显示了合作的力量。?
    家庭是观察与实践合作的理想场合。一男一女结合,孕育出新生命,这就是一加一等于三。?
    2)合作能够加速成功?
    为了使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大成功,我们需要别人。?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从职业上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因此,他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聘用高级雇员以及其他开销等。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莉莎。莉莎在纽约一家公关公司,但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不愿意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是靠一些小买卖和零售商店。俩人一拍即合,联合干了起来。米歇尔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的电视剧中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一男一女结合,孕育出新生命,这就是一加一等于三。通过莉莎和米歇尔的相互需要与合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格局:米歇尔需要求助于莉莎,获得为自己做宣传的费用;莉莎为了在她的业务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尔作为自己的代理人。你看,他们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要。这一原则看来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双方的需要得到同等满足。这个原则同样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合作的原则:?
    争取双赢?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一直受到零和游戏原理的影响。所谓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的原理使游戏的利益完全向一方倾斜,而不顾及另一方的利益。胜利者的光荣往往伴随着失败者的屈辱和辛酸。但在零和游戏的原理中,双方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交往关系的。因为,谁也不愿意长久地以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双方的关系。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即便在必须有输有赢的竞赛中,人们也认识到,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参与意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人类体质与精神层面的共同进步。而在各种经济合作中,只有一方获利的局面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所以,通过有效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以获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为标准,人类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结局:?
    利己——利人?
    利己——不损人?
    利己——损人?
    不利己——利人?
    不利己——不损人?
    损己——不利人我的做事原则是:利己不损人是我做事的底线,争取做利己又利人的事,绝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就是要尽力争取双赢结局。但要取得双赢结局,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对方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同心、合作、和气、互爱,没有渡不过的风浪。“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认为,眼光向前看是与人进行合作时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求得到回报。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一种短视的行为,从而损害自己的长期利益。?
    一个强盗在追赶一个商人。商人逃进了山洞里。山洞里极深也极黑,强盗追了上去,抓住了商人,抢了他的钱,还有他随身带着的火把。?
    山洞如同一座地下迷宫,强盗庆幸自己有一个火把。他借着火把的光在洞中行走,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此他不会碰壁,也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山洞,最终,他精疲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一切,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头绊倒,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他的眼睛能敏锐地感觉到洞口透进来的光,他迎着这缕微光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身处黑暗,反而能看到光明,虽然磕磕绊绊的,最终仍能走向成功;有些人往往因为眼前的光明而迷失了方向,结果也只能是聪明一时,终生与成功无缘。?
    合作要注重规范?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不善于合作。同日本人比较,单独一个中国是一条龙,如果合在一起,中国人就是一条虫。窝里斗的风气一直困扰着期待合作的有志之士。我认为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合作规范和制度。?
    有七个僧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之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制度,是每个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八章?八分交际

    朋友多了路好走?
    下者用己之力,中者用人之力,上者用人之智。?
    人脉即财脉。善于利用他人力量才能取得成功。?
    1.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
    35岁以前建立起人际关系网人成功与否,20%在于智商(IQ),80%在于情商(EQ)。?
    ?
    美国公布过一份权威调查,显示了近20年来美国政界和商界成功人士的平均智商仅在中等,而情商却很高。90年代初期,美国耶鲁大学的心理学家彼得·萨洛韦和纽罕布什大学的约翰·迈耶提出了情绪智能、情绪商数概念。在他们看来,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起主要作用的不是智力因素,而是他们所说的情绪智能,前者占20%,后者占80%,1995年,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戈尔曼提出了“情商”(EQ)的概念,认为“情商”是个体的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的品质因素。戈尔曼认为,在人成功的要素中,智力因素是重要的,但更为重要的是情感因素,“情商”大致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的内容:?
    ⑴情绪控制力;?
    ⑵自我认识能力,即对自己的感知力;?
    ⑶自我激励(自我发展)能力;?
    ⑷认知他人的能力;?
    ⑸人际交往的能力。?
    在美国,人们流行一句话:“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
    对于成功,智商很重要,但情商更重要如果到了35岁你仍未建立起固定的、层次分明的人际关系网,那你就离成功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人际关系网包括你的亲人、朋友,最低限度包括所有可以互相帮助的人。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有的受过你的恩惠,有的你倾听过他们的心声,有的你和他有着相同的爱好。?
    人际关系网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来的,它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的培养。?
    曾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成功的第一要素是懂得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在美国,曾有人向2000多位雇主做过这样一个问卷调查:“请查阅贵公司最近解雇的三名员工的资料,然后回答:解雇的理由是什么”。结果是无论什么地区、无论什么行业的雇主,2/3的答复都是:“他们是因为与别人相处不来而被解雇的。”?
    成就大事业的很多商界人士都意识到了人际关系对一个人成功的重要性。曾任美国某大铁路公司总裁的A·H·史密斯说:“铁路的95%是人,5%是铁。”美国钢铁大王及成功学大师卡耐基经过长期研究得出结论说:“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所以说,无论你从事什么职业或专业,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你就在成功路上走了85%的路程,在个人幸福的路上走了99%的路程了。无怪乎美国石油大王约翰·D·洛克菲勒说:“我愿意付出比天底下得到其他本领更大的代价去获得与人相处的本领。”?
    所以,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营造一个适于成功的人际关系,包括家庭关系和工作关系。?
    中国有句古,叫做“家和万事兴”。你与配偶的关系如何,决定了你与子女关系,而家庭关系给我们与别人的关系定下一样的模式。?
    同样,我们与同事、上司及雇员的关系是我们的事业成败的重要原因。一个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人,即使再有知识,再有技能,那也得不到施展的空间。对此,美国商界曾做过领导能力调查,结果显示:?
    1)管理人员的时间平均有3/4花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2)大部分公司的最大开支用在人力资源上;?
    3)管理的所定计划能否执行与执行成败,关键在于人;?
    任何公司最大、最重要的财富是人。?
    “智商(IQ)决定录用,情商(EQ)决定提升”。在我们中国,人际关系更为重要了,如果你想在35岁以前成功,在35岁以后获得更大的成功,尽早建立自己的关系网吧。2.人脉即财脉:如何搞好人际关系?
    一个人成功与否,可以从交际面的大小反映出来。?
    ?
    搞好人际关系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都要认真面对的问题。我认为,缺乏诚信根基,则交往难以保持长久;而缺乏交往技巧,则难以彰显诚信的功用。所以,在诚信的基础上,交往还要讲究一些技巧,以便营造更加和谐的人际关系。?
    (1)诚信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怎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良好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呢??
    我觉得长久的成功的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诚信的基础上。诚信既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也是人际交往的根本。值得信赖是赢得普遍尊重和信任的通行证。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
    我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市场运作尚不够规范,商业交往缺乏诚信,坑、蒙、拐、骗不断,假、冒、伪、劣商品屡现市场。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诚信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人们也越来越重视诚信。那些缺乏诚信的企业也曾为此付出了代价,比如三株集团、南德集团、飞龙集团等企业,都曾盛极一时,但均命不长久。这里面固然有管理等诸多因素在起作用,但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在于缺乏诚信。企业欺骗公众,而后是内部员工欺骗公司,最终导致败落,付出惨重代价。缺乏诚信也给我国的经济生活带来巨大损失。著名经济学家茅于轼指出:由于诚信水平不足,仅此一项,每年就会给我国带来上千亿元的经济损失。?
    维系人与人之间的情谊,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诚信。全国人大代表、福建金鹿集团董事长张华安指出:“信用和信誉在市场经济中具有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经济价值。”“诚信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根,根基不牢,树倒房摇。”“失去了诚信,不是几年就能补偿回来的,也许一辈子都没办法再翻本!”正是因为坚持诚信原则,所以他的企业能够20年不倒,而且能蓬勃发展,而同一时期的许多其它企业则早已不见了踪影。?
    约翰逊公司是美国一家声誉很高的公司,但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该公司的拳头产品泰米诺尔胶丸在芝加哥被人用作了杀人工具。凶手把泰米诺尔胶囊中的醋氨酚粉剂换成氰化物,装瓶后再把它放回药店的货架上出售。服用这种有毒药丸而死去的人已达7人。泰米诺尔胶丸随即遭到了灭顶之灾:从美国的东海岸到西海岸,从南到北,人们都相互告知不要服用这种产品,已买的产品要将其扔到垃圾桶里去。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人们对它已经产生了恐惧心理和不良印象。市场调查表明,每10个过去使用的强力泰米诺尔胶丸的人至少有6个人说他们以后将不再用这种药了。?
    该如何处理已上市的大量产品呢?又如何赢得用户的信任和理解呢??
    联邦调查局建议不要全部收回产品,而只收回芝加哥地区的产品就可以了。他们认为如果收回全部产品耗资过多,损失太大,并有可能引起其他不测。但是公司的总裁吉姆·伯克却毅然决定全部收回产品。他认为公司只有不顾血本,尽一切力量来表明自己对消费者的坦诚和关心,才能赢得他们的信任和理解,并且他亲自在采访者和摄像机面前,直接面对愤怒的公众和指责者。?
    在发生第一批有人中毒死亡之后的几天里,在电视网用20%的播放时间报道有关泰米诺尔胶囊的消息。吉姆·伯克在那里发表意见,回答问题。?
    他为泰米诺尔胶囊所发表讲话的核心,是以诚心寻求信任、合作和谅解。他对公众说:“一个拥有60亿美元资产的跨国公司,就像一个孩子多负债重的贫困家庭。”“它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来换取大家的真心。”“现在我们同坐在一只小筏上,随波逐流,面临同样险恶而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应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些朴实、浅显的讲话,令听众觉得温馨和感动。?
    伯克的坦诚不仅保住了泰米诺尔这块牌子,维护了公司的形象,更赢得了公众的好感,使他们认识到约翰逊公司并不是一个不顾生命、唯利是图的公司,而是一个值得信赖和尊重的公司。伯克也让他自己意外地从新闻界的闪电战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勇于承担责任的英雄。?
    到1985年1月,泰米诺尔胶丸的销售份额不仅已经升到事发前的水平,而且还超出50%。而约翰逊公司的总裁吉姆·伯克也被人们视为创造奇迹的英雄。?
    “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取决于人际关系。”可见,商业交往中的诚信给企业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价值。而商业交往是人际交往的集体形式,个体交往中的诚信有时甚至能够带来生命的价值。?
    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一个名叫皮斯阿司的年轻人触犯了暴君奥尼索司,被判处绞刑。皮斯阿司身为孝子,请求回家与老父老母诀别,再回来受刑,可始终得不到暴君的同意。就在这时,他的朋友达蒙挺身而出为他担保,并表示:皮斯阿如果不能如期回来服刑,自己愿意代他受刑。这样,暴君才勉强应允。?
    临刑之期日渐临近,皮斯阿司却杳无踪迹。人们都嘲笑达蒙:傻到竟然用生命来担保友情!达蒙被带上了绞刑架,准备受刑,人们都默默地注视着这即将发生的悲剧性的一幕。就在这时,远方出现了皮斯阿司的身影。他在暴雨中飞奔而来,并高喊:“我回来了!”既而热泪盈眶地拥抱达蒙,做最后的诀别。这时,所有的人都在拭泪。受到感动的暴君出奇地特赦了皮斯阿司,并表示:愿意倾其所有来结交这样的朋友。?
    所以,诚信是交往的基础,是做人的根本。现在很多人都把交往的关注点集中在交往的技巧方面。我认为,这是舍本逐末,缘木求鱼,难以达到搞好人际关系的效果。诚信不足,虽技巧高超,终究不过是得一时之逞,难以保持长久的友谊。而以诚信为本,虽交往技巧不足,也可以交到真心朋友。?
    对人要诚信。如果你到了35岁仍未能建立起坚如磐石的忠诚信誉,这一缺点将会困扰你一生。不忠诚的恶名必然会使你在事业上到处不受欢迎。你不能靠暗箭伤人爬到事业的顶峰,而要靠在早期树立起来的真诚刚直和不可动摇的声誉。35岁以前,忠诚只是投资;35岁以后,你会作为一个可以信赖的人收到忠诚的回报。?
    (2)交往技巧?
    认真了解别人?
    没有什么能比得上关心别人更让人感动的了,而关心别人的前提,是先要了解别人。这是一种交往的需要,但在这样的做时候,也会发展出一种能力。据说,周恩来总理接见过一个人后,不管过多长时间,再次见面都能叫出对方的名字,使对方既惊讶,又佩服,又感动。?
    历史上最好的例子是拿破仑·波拿巴与下属的关系。拿破仑能叫出手下全部军官的名字。他喜欢在军营中走动,遇见某个军官时,就叫出他的名字跟他打招呼,谈论这名军官参与过的某场战斗或军事调动。他经常询问士兵的家乡、妻子和家庭情况。拿破仑的做法让属下感到吃惊:他们的皇帝竟然对他们的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这种做法,让每个军官都能从拿破仑的谈话中感到他对自己十分在意,也使他们对拿破仑忠心耿耿,甘愿效劳。?
    真诚关心别人?
    让人感到温暖的,就是让人知道你在真正关心他们。没有什么比关心别人更能让人感动的了。但关心别人要出自真诚,否则会给人以假惺惺的感觉。同时,关心别人要以尊重对方的隐私为基础,以免使对方难为情,或者让对方感觉到你是在干涉对方,或意在探听对方的隐私。?
    奉承是永不过时的交往艺术,但是赞美别人要发自真心。让对方感觉自己很重要?
    体现自己的重要性,渴望得到尊重,是人的高层次的心理需要。如果你能满足别人的这种渴望,他们就会以积极的态度来回应,从而形成良性互动。?
    使别人感到自己重要,反过来会使你自己感到重要。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你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会怎样对待你;你尊重别人,别人就会尊重你。?
    赞美别人?
    奉承是永不过时的交往艺术。就像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一样,得到赞美也是令人心情愉快的事情。所以,你在与人交往时,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赞美是赢得对方好感的一种好办法。?
    但是,赞美别人一定要注意分寸,要恰如其分地表现他们身上最好的东西。最差劲的人身上也有优点。你要注意从别人身上寻找这种优点,并及时地予以赞美,你会得到意外的收获。?
    让别人感觉你对他们有用?
    人们的好感会自然地流向能给他们带来利益的人。就像你希望结交能对你的成长有益的人一样,你也要让对方感觉与你交往对他们的进步有益。这样才能使你们的关系具有建设性。?
    这种帮助无论是物质层面,还是精神层面,都是必需的。但就交往程度来讲,精神层面显然比物质层面要深一层,而且更有效果,比如见面时带去一些新的信息,交换一些看法,带去一些业务机会等,只要有助于他们达到自己的目标,都会受到欢迎。?
    要言而有信?
    言而有信,不仅是交往的基本要求,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国古人就特别强调这一点,并从做人的高度来理解这一问题,名之曰:“人无信不立”。人如果没有信用,是立不起家庭的门框的,即人很难立于人世间的。?
    在交往中,没有什么会比失信更迅速地破坏相互关系的了。失信不仅有损友谊,也会破坏生意上的关系。一个商业上没有信誉的人,是没有人愿意与你打交道的。?
    始终保持微笑?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乔·吉拉德曾说:“当你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人理睬你。”从现在起,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就用心笑吧。?
    原一平在日本被称为“推销之神”。他在1949-1963年,连续15年保持全国寿险业绩第一。其实,他身高只有1.53米。而且相貌不扬。在他最初当保险推销员的半年里,他没有为公司拉到一份保单。他没有钱租房,就睡在公园的长椅上;他没有钱吃饭,就去吃饭店专供流浪者的剩饭;他没有钱坐车,每天就步行去他要去的那些地方。可是,他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人,至少从表面上没有人觉得他是一个失败者。自清晨从长椅上醒来开始,他就向每一个他所碰到的人微笑,不管对方是否在意或者回报以微笑,他都不在乎,而且他的微笑永远是那样的由衷和真诚,他让人看上去永远是那么精神抖擞,充满信心。?
    终于有一天,一个常去公园的大老板对这个小个子的微笑发生了兴趣,他不明白一个吃不上饭的人怎么会总是这么快乐。于是,他提出请原一平吃顿早餐;尽管原一平饿得要死,但还是委婉地谢绝了。原一平请求这位大老板买一份保险,于是,原一平有了自己的第一个业绩。这位大老板又把原一平介绍给他的许许多多商场上的朋友。就这样,原一平凭借他的自信和微笑感染了越来越多的人,最终使他成为日本历史上签下保单金额最多的一名保险推销员。?
    帮助别人,往往就是帮助自己。原一平成功了,他的微笑被称为“全日本最自信的微笑”、“价值百万美元的微笑”,而这样的微笑并非天生,而是长期苦练出来的结果。原一平曾经假设各种场合与心理,自己面对着镜子,练习各种笑。因为笑必须从全身出发,才会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所以他找了一个能照出全身的特大号镜子,每天利用空闲时间,不分昼夜地练习。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他发现嘴唇闭与合,眉毛的上扬与下垂,皱纹的伸与缩,都会有不同的“笑”的含意,甚至于双手的起落与两腿的进退,都会影响“笑”的效果。?
    有一段时间,原一平因为在路上练习大笑,而被路人误认为神经有问题,也因练习得太入迷,半夜常在梦中笑醒。历经长期苦练之后,他的笑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原一平把“笑”分为38种,针对不同的客户,有不同的笑容;并且深深体会出,世界上最美的笑就是婴儿的笑容,那种天真无邪的笑,散发出诱人的魅力,令人如浴春风,无法抗拒。?
    无论是否从事推销职业,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微笑、利用微笑。很多人投资大量时间和金钱去学习各种技能,比如英语、计算机、会计等等,而很少有人花一点时间来学习微笑这种技能。而这种不花钱,只要用心就能学会的技能,为我们带来的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3.语言的力量:掌握熟练的沟通技巧?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
    ?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就人与人相互间沟通的形式而言,我认为99%的部分要靠语言来进行。所以,一定要学会用语言进行交流和沟通。语言沟通就是把信息准确而令人信服地传达给对方,并争取让对方接受我们的想法。?
    古希腊寓言中说,舌头这种东西的确像个怪物,它能用最美好的词语来赞誉你;也可以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诅咒你,它能把蚂蚁说成大象,也能把小丑说成国王。这就是说话的威力吧。平常我们看一个人是否有力量,这种力量能否表现出来,在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他说话的能力。?
    说话,几乎是大家天天在做的事情,但善于说话,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使别人乐意接受,却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心理学家理查得·班得勒说过,当你对一个人说话时,你不是想给他传达信息,就是想改变他。但对方是否会接受你的意思,换句话说,你沟通的目的是否能够实现,却是另外一回事了。有人不重视这个问题,认为把自己意思说清楚,沟通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其实沟通是双向的交流,它的成败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是取决于对方的反应。对方不接受你,那你说得再多,也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沟通得很好,并非决定于我们对情况说得很好,而取决于我们被了解得有多好。?
    人与人之间,靠言语去交流,靠心灵去沟通。那么,如何让对方更容易接受我们所说的呢??
    首先,要少说多听。我们与别人进行有效沟通,倾听和讲话是必不可少的方式;在交往中,大多数人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口才,总以为自己说的越多,效果会更好;其实,多说话不一定是好事,而一个如果不听人言,自说自话,那么多半会惹人生厌。?
    既然喜欢说、不喜欢听是人性弱点之一,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掌握这一人性弱点,让对方畅所欲言,而自己用心去听。用心倾听,是表示你对对方的关心与重视,这样比较容易能赢得对方的好感。因为人们总喜欢与尊重自己、平易近人的人往来。戴尔·卡耐基曾说:“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所以你要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要让别人表现得比你优越。同时,用心倾听,不是只听到对方的言辞,还要获得那些话里的真正意思,把握对方的心理,知道他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担心什么。只有了解他的心,自己讲话才会增加说服的针对性。?
    “当你微笑时,整个世界都在笑,一脸苦相没有人理睬你。”其次,在谈话过程中,要对对方的讲话做出积极的反应,表明自己对内容感兴趣。比如,聆听时,你应该看着对方的眼睛,保持适当的视线接触。不要无故打断对方的讲话有时候,用点、微笑或者肯定性的简短回答——比如“是的”、“很好”等,来表示你的赞同。如果你毫无反应,答话也没有,对方无法肯定你是否在听。在对方讲话时,不要有左顾右盼、乱写乱画、胡乱摆弄纸张或看手表等心不在焉的表现方式。如果对方讲话,而我们却心不在焉,或者我们只听到一半,就显得不耐烦,那么双方之间的距离一下子就拉远了。?
    第三,谈话过程中,要主动使自己的口头语言、身体语言与对方保持一致,也就是对方习惯用什么方式,你就用什么方式配合。这样会给对方一个你很认同他的暗示,使他得到尊重和满足。比如,如果对方正襟危坐,不苟言笑,那你也最好规规矩矩,不要大大咧咧。他要是喜欢打手势,你就用手势去配合。这样即使谈话中一时难以取得一致的意见,但只要和对方配合默契,双方都地觉得愿意继续谈下去。?
    第四,勿轻易使用否定性的语言。所有的陈述都可以使用否定、失望的方式来表达,也都可以用肯定、充满希望的方式来表达。但每个人都喜欢赢者,所以你应该使用积极、肯定的语言,给人一种重要、积极向上的感觉。即使是否定的内容,你也可以用肯定的方式,比如曾国藩曾在奏折中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给人的感觉就是不一样。但当你使用“我还不够好”、“我想我做不到”等消极性、自贬性的语言时,会直接或间接地降低你的地位。?
    第五、要“但求同于理,勿求异于人”,即在谈话的内容上,要尽量与对方求同存异,尽力扩大共同点,增加共识。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我们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在交谈中或者交谈之前,我们要尽量了解对方,对对方了解的越多,你谈话的信心就越强。?
    在我们与人交谈的时候,不要以讨论不同的意见为开始,要以强调而且不断强调双方所同意的事情为开始。?
    不要讲对方不感兴趣的话题。?
    要善于提问。对我们所提的问题,要尽可能地让对方总是以“是的”等肯定的方式来回答,一旦对方总是说“是的,是的”,那么他就会忘掉双方间所争执的事情,而乐意去做你所建议的事情。?
    征求对方的看法和建议,这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重,而对方也会感到很荣幸。?
    在适当的时候,不要忘记真诚赞美对方几句,这样沟通的效果会更好,因为人人都喜欢赞美。?
    第六、注意语调的运用。语调,也就是说话的语气、声调、语速的快慢和声音大小等,它的主要作用在于感情的表达。比如语调的抑扬顿挫、缓急张弛,往往比语言本身更能传情达意。一首乐曲能够感人至深、催人泪下,靠的就是声音的感染力。?
    “专心听别人讲话的态度是我们所能给予别人的最大赞美。”?
    几点小建议?
    沟通应该遵循的五项法则:?
    1)易懂:说话的內容简单易懂。?
    2)有趣:內容充实,能引起对方的兴趣。?
    3)平和:脸上总是充满笑容,令人感觉愉快。?
    4)真诚:对人绝对诚实。?
    5)观察场合:视对象不同改变话。?
    ?
    沟通短路的人,都有以下的五大特点:?
    1)內向:性格灰暗,总是抱持否定且不快乐的态度。?
    2)语意不明:说话不清楚。?
    3)自大:总是大声吆喝,看不起人。?
    4)独断:对事物总是自以为是,认为自己说的才是对的。?
    5)夸张:喜欢夸大其词。4.竞争时代,合作成功?
    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合作。?
    ?
    1)合作创造力量?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强调的是合作的力量。?
    的确,合作是人类不可或缺的生存方式,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情况下尤其如此。只要你想生存,你就离不开合作——各种各样的合作。只是合作的形式与合作的效率不同,如此而已。?
    精诚合作、集思广益是人类最了不起的能耐,它不仅可以创造奇迹,开辟前所未有的新的天地,也能激发人类最大潜能,即使面对人生再大的挑战都不足惧。两根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俗语所说的,“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断就难”就显示了合作的力量。?
    家庭是观察与实践合作的理想场合。一男一女结合,孕育出新生命,这就是一加一等于三。?
    2)合作能够加速成功?
    为了使自己的努力获得最大成功,我们需要别人。?
    米歇尔是一位青年演员,刚刚在电视上崭露头角。他英俊潇洒,很有天赋,演技也很好,开始时扮演小配角,现在已成为主要角色演员。从职业上看,他需要有人为他包装和宣传以扩大名声。因此,他需要一个公共关系公司为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刊登他的照片和有关他的文章,增加他的知名度。不过,要建立这样的公司,米歇尔拿不出那么多钱来聘用高级雇员以及其他开销等。偶然的一次机会,他遇上莉莎。莉莎在纽约一家公关公司,但到目前为止,一些比较出名的演员、歌手、夜总会的表演者不愿意同她合作,她的生意主要是靠一些小买卖和零售商店。俩人一拍即合,联合干了起来。米歇尔成为了她的代理人,而她则为他提供出头露面所需要的经费。他们的合作达到了最佳境界,米歇尔是一名英俊的演员,并正在时下的电视剧中出现,莉莎便让一些较有影响的报纸和杂志把眼睛盯在他身上。这样一来,她自己也变得出名了,并很快为一些有名望的人提供了社交娱乐服务,他们付给她很高的报酬。而米歇尔,不仅不必为自己的知名度花大笔的钱,而且随着名声的增长,也使自己在业务活动中处于一种更有利的地位。?
    一男一女结合,孕育出新生命,这就是一加一等于三。通过莉莎和米歇尔的相互需要与合作,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格局:米歇尔需要求助于莉莎,获得为自己做宣传的费用;莉莎为了在她的业务中吸引名人,需要米歇尔作为自己的代理人。你看,他们互相满足了对方的需要。这一原则看来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双方的需要得到同等满足。这个原则同样可运用于日常生活中。?
    3)合作的原则:?
    争取双赢?
    在人类历史上,人们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一直受到零和游戏原理的影响。所谓零和游戏是指,一项游戏中,游戏者有输有赢,一方所赢,正是另一方所输,游戏的总成绩永远为零。?
    零和游戏的原理使游戏的利益完全向一方倾斜,而不顾及另一方的利益。胜利者的光荣往往伴随着失败者的屈辱和辛酸。但在零和游戏的原理中,双方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交往关系的。因为,谁也不愿意长久地以损害自己的利益为代价来保持双方的关系。进入20世纪以后,人类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济的高速增长、科技进步、全球一体化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之后,“零和游戏”观念正逐渐被“双赢”观念所取代。人们开始认识到,利己不一定要建立在损人的基础上。即便在必须有输有赢的竞赛中,人们也认识到,通过比赛可以提高参与意识、增进相互了解、促进人类体质与精神层面的共同进步。而在各种经济合作中,只有一方获利的局面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所以,通过有效合作,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
    以获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为标准,人类相互之间的交往与合作,可以获得以下几种结局:?
    利己——利人?
    利己——不损人?
    利己——损人?
    不利己——利人?
    不利己——不损人?
    损己——不利人我的做事原则是:利己不损人是我做事的底线,争取做利己又利人的事,绝不做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就是要尽力争取双赢结局。但要取得双赢结局,要求各方要有真诚合作的精神和勇气,在合作中不要耍小聪明,不要总想占对方的便宜,要遵守游戏规则,否则双赢的局面就不可能出现,最终吃亏的还是合作者自己。?
    同心、合作、和气、互爱,没有渡不过的风浪。“风物长宜放眼量”?
    我认为,眼光向前看是与人进行合作时的一个重要原则。这个原则要求我们,在交往中,不要做任何一件事情,都要求得到回报。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造成一种短视的行为,从而损害自己的长期利益。?
    一个强盗在追赶一个商人。商人逃进了山洞里。山洞里极深也极黑,强盗追了上去,抓住了商人,抢了他的钱,还有他随身带着的火把。?
    山洞如同一座地下迷宫,强盗庆幸自己有一个火把。他借着火把的光在洞中行走,他能看清脚下的石块,能看清周围的石壁,因此他不会碰壁,也不会被石块绊倒。但是,他走来走去,就是走不出山洞,最终,他精疲力竭而死。?
    商人失去了一切,他在黑暗中摸索行走,十分艰辛。他不时碰壁,不时被石头绊倒,但是,正因为他置身于一片黑暗之中,他的眼睛能敏锐地感觉到洞口透进来的光,他迎着这缕微光爬行,最终逃离了山洞。?
    身处黑暗,反而能看到光明,虽然磕磕绊绊的,最终仍能走向成功;有些人往往因为眼前的光明而迷失了方向,结果也只能是聪明一时,终生与成功无缘。?
    合作要注重规范?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人不善于合作。同日本人比较,单独一个中国是一条龙,如果合在一起,中国人就是一条虫。窝里斗的风气一直困扰着期待合作的有志之士。我认为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有效的合作规范和制度。?
    有七个僧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乎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办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他人都挑完之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这样一制度,是每个管理者需要考虑的问题,也是每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第九章:九分习惯?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习惯能载着你走向成功,也能驮着你滑向失败。如何选择,完全取决于你自己。?
    1.习惯的力量:35岁以前养成好习惯?
    你想成功吗?那就及早培养有利于成功的好习惯。?
    ?
    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35岁以前养成的习惯决定着你是否成功。?
    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一位没有继承人的富豪死后将自己的一大笔遗产赠送给远房的一位亲戚,这位亲戚是一个常年靠乞讨为生的乞丐。这名接受遗产的乞丐立即身价一变,成了百万富翁。新闻记者便来采访这名幸运的乞丐:“你继承了遗产之后,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乞丐回答说:“我要买一只好一点的碗和一根结实的木棍,这样我以后出去讨饭时方便一些。”?
    可见,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效率,左右着我们的成败。?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即便是打破常规的创新,最终可以演变成为习惯性的创新。?
    根据行为心理学的研究结果:3周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3个月以上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即同一个动作,重复3周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形成稳定的习惯。?
    亚里士多德说:“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
    “人的行为总是一再重复。因此,卓越不是单一的举动,而是习惯。”所以,在实现成功的过程中,除了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成功欲望,要有信心、有热情、有意志、有毅力等之外,还应该搭上习惯这一成功的快车,实现自己的目标。?
    有个动物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将一群跳蚤放入实验用的大量杯里,上面盖上一片透明的玻璃。跳蚤习性爱跳,于是很多跳蚤都撞上了盖上的玻璃,不断地发叮叮冬冬的声音。过了一阵子,动物学家将玻璃片拿开,发现竟然所有跳蚤依然在跳,只是都已经将跳的高度保持在接近玻璃即止,以避免撞到头。结果竟然没有一只跳蚤能跳出来——依它们的能力不是跳不出来,只是它们已经适应了环境。?
    后来,那位动物学家就在量杯下放了一个酒精灯并且点燃了火。不到五分钟,量杯烧热了,所有跳蚤自然发挥求生的本能,每只跳蚤再也不管头是否会撞痛(因为它们以为还有玻璃罩),全部都跳出量杯以外。这个试验证明,跳蚤会为了适应环境,不愿改变习性,宁愿降低才能、封闭潜能去适应。?
    我想,人类之于环境也是如此。人类在适应外界大环境中,又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小环境,然后用习惯把自己困在自己所创造的环境中。所以,习惯决定着你的活动空间的大小,也决定着你的成败。养成好习惯对于你的成功非常重要。?
    心理学巨匠威廉·詹姆士说:“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2.35岁以前成功必备的9大习惯?
    好习惯会使成功不期而至。?
    ?
    好习惯会使成功不期而至。我认为下面9个好习惯是成功必备的:?
    (1)积极思维的好习惯?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着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临考之际做此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去找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张床上,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裹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怎么就打道回府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唉,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能考中。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双保险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可见,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人们只受到自己对事物看法的影响,人必须改变被动的思维习惯,养成积极的思维习惯。?
    怎样才算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呢?当你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面对具体的工作和任务时,你的大脑里去掉了“不可能”三个字,而代之以“我怎样才能”时,可以说你就养成了积极思维的习惯了。?
    (2)高效工作的好习惯?
    一个人成功的欲望再强烈,也会被不利于成功的习惯所撕碎,而溶入平庸的日常生活中。所以说,思想决定行为,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你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养成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确定你的工作习惯是否有效率,是否有利于成功,我觉得可以用这个标准来检验:即在检省自己工作的时候,你是否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忧虑,即有焦灼感。如果你应该做的事情而没有做,或做而未做完,并经常为此而感到焦灼,那就证明你需要改变工作习惯,找到并养成一种高效率的工作习惯。?
    高效工作从办公室开始:?
    1)了解你每天的精力充沛期。通常人们在早晨9点左右工作效率最高,可以把最困难的工作放到这时来完成。?
    2)每天集中一、两个小时来处理手头紧急的工作,不接电话、不开会、不受打扰。这样可以事半功倍。?
    3)立刻回复重要的邮件,将不重要的丢弃。若任它们积累成堆,反而更费时间。?
    4)做个任务清单,将所有的项目和约定记在效率手册中。手头一定要带着效率手册以帮助自己按计划行事。?
    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5)学会高效地利用零碎时间,用来读点东西或是构思一个文件,不要发呆或做白日梦。?
    6)减少回电话的时间。如果你需要传递的只是一个信息,不妨发个手机短信。?
    7)对可能打来的电话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你接到所期待的电话后便可迅速找到所需要的各种材料,不必当时乱翻乱找。?
    8)学习上网高效搜寻的技能,以节省上网查询的时间。把你经常要浏览的网站收集起来以便随时找到。?
    9)用国际互联网简化商业旅行的安排。多数饭店和航线可以网上查询和预订。?
    10)只要情况允许就可委派别人分担工作。事必躬亲会使自己疲惫不堪,而且永远也做不完。不妨请同事帮忙,或让助手更努力地投入。?
    11)做灵活的日程安排,当你需要时便可以忙中偷闲。例如,在中午加班,然后早一小时离开办公室去健身,或是每天工作10个小时,然后用星期五来赴约会、看医生。?
    12)在离开办公室之前开列次日工作的清单,这样第二天早晨一来便可以全力以赴。?
    凡事有计划?
    计划习惯,就等于计划成功。?
    凡事制定计划有个名叫约翰·戈达德的美国人,当他15岁的时候,就把自己一生要做的事情列了一份清单,被称做“生命清单”。在这份排列有序的清单中,他给自己所要攻克的127个具体目标。比如,探索尼罗河、攀登喜马拉雅山、读完莎士比亚的著作、写一本书等。在44年后,他以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勇气,在与命运的艰苦抗争中,终于按计划,一步一步地实现了106个目标,成为一名卓有成就的电影制片人、作家和演说家。?
    中国有句老话:“吃不穷,喝不穷,没有计划就受穷。”尽量按照自己的目标,有计划地做事,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快速实现目标。?
    (3)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
    增强保健意识?
    计划习惯,就等于计划成功。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事业,你就必须有一个健康的身体;要想身体健康,首先要有保健意识。?
    我认识一个大学教师,身体一直很健康。早些时候,我们经常在一起玩。在谈及各人身体状况时,他说肾部偶尔有轻微不适的感觉。我们曾劝他去医院检查一下,但他自恃身体健康,不以为意。直至后来感觉比较疼痛,其爱人才强迫他去检查。诊断结果是晚期肾癌。虽经手术化疗的等治疗措施,但终未能保住生命,死时才39岁。此前,他曾因学校分房、评职称不如意,心情一直抑郁,他的病和情绪有关,但如果他保健意识强,及早去检查,完全有可以进行预防,消患于未萌。保健意识差,让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如何落实保健意识呢?一是要有生命第一、健康第一的意识,有了这种意识,你就会善待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理,而不会随意糟踏自己的身体。二是要注意掌握一些相关的知识。三是要使自己有一个对身体应变机制:定期去医院做身体检查;身体觉得有不适的地方,应及早去医院检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请一个保健医生,给自己的健康提出忠告。?
    ▲有计划地锻炼身体?
    锻炼身体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但我感觉很多人只停留在重视的意识阶段,而缺乏相应的行动。我认为锻炼既要针对特定工作姿势所能引发的相应疾病有目的地进行,以防止和治疗相应的疾病,更要把锻炼当作一种乐趣,养成锻炼的习惯。?
    因为工作需要,我经常与客户打交道,并因处理突发事情四处奔忙,这在一定程度起到了锻炼身体的作用,同时,我还每周坚持游泳一到两次,以保证有足够的精力去做工作,去享受生活。?
    身体锻炼,就像努力争取成功一样,贵在坚持。?
    除上述两点以,注意饮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及注意养成好的卫生习惯等,都是养成健康习惯的组成部分。?
    总之,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是成功的保证。健康成就自己。?
    (4)不断学习的好习惯?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已经过去了,但是养成读书的好习惯则永远不会过时。?
    哈利·杜鲁门是美国历史上著名的总统。他没有读过大学,曾经营农场,后来经营一间布店,经历过多次失败,当他最终担任政府职务时,已年过五旬。但他有一个好习惯,就是不断地阅读。多年的阅读,使杜鲁门的知识非常渊博。他一卷一卷地读了《大不列颠百科全书》以及所有查理斯·狄更斯和维克多·雨果的小说。此外,他还读过威廉·莎士比亚的所有戏剧和十四行诗等。?
    杜鲁门的广泛阅读和由此得到的丰富知识,使他能带领美国顺利度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时期,并使这个国家很快进入战后繁荣。他懂得读书是成为一流领导人的基础。读书还使他在面对各种有争议的、棘手的问题时,能迅速做出正确的决定。例如,在20世纪50年代他顶住压力把人们敬爱的战争英雄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将军解职。?
    他的信条是:“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名领袖,然而每一位领袖必须是读书人。”?
    美国前任总统克林顿说:在19世纪获得一小块土地,就是起家的本钱;而21世纪,人们最指望得到的赠品,再也不是土地,而联邦政府的奖学金。因为他们知道,掌握知识就是掌握了一把开启未来大门的钥匙。”?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有着良好阅读习惯的人。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
    世界500家大企业的CEO至少每个星期要翻阅大概30份杂志或图书资讯,一个月可以翻阅100多本杂志,一年要翻阅1000本以上。如果你每天读15分钟,你就有可能在一个月之内读完一本书。一年你就至少读过12本书了,10年之后,你会读过总共120本书!想想看,每天只需要抽出15分钟时间,你就可以轻易地读完120本书,它可以帮助你在生活的各方面变得更加富有。如果你每天花双倍的时间,也就是半个小时的话,一年就能读25本书——10年就是250本!?
    我觉得,每一个想在35岁以前成功的人,每个月至少要读一本书,两本杂志。?
    (5)谦虚的好习惯?
    一个人没有理由不谦虚。相对于人类的知识来讲,任何博学者都只能是不及格。?
    著名科学家法拉第晚年,国家准备授予他爵位,以表彰他在物理、化学方面的杰出贡献,但被他拒绝了。法拉第退休之后,仍然常去实验室做一些杂事。一天,一位年轻人来实验室做实验。他对正在扫地的法拉第说道:“干这活,他们给你的钱一定不少吧?”老人笑笑,说道:“再多一点,我也用得着呀。”“那你叫什么名字?老头?”“迈克尔·法拉第。”老人淡淡地回答道。年轻人惊呼起来:“哦,天哪!您就是伟大的法拉第先生!”“不”,法拉第纠正说,“我是平凡的法拉第。”?
    谦虚不仅是一种美德,更是是一种人生的智慧,是一种通过贬低自己来保护自己的计谋。?
    (6)自制的好习惯?
    任何一个成功者都有着非凡的自制力。?
    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亲自率领蜀国大军北伐曹魏,魏国大将司马懿采取了闭城休战、不予理睬的态度对付诸葛亮。他认为,蜀军远道来袭,后援补给必定不足,只要拖延时日,消耗蜀军的实力,一定能抓住良机,战胜敌人。?
    诸葛亮深知司马懿沉默战术的利害,几次派兵到城下骂阵,企图激怒魏兵,引诱司马懿出城决战,但司马懿一直按兵不动。诸葛亮于是用激将法,派人给司马懿送来一件女人衣裳,并修书一封说:“仲达不敢出战,跟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
    “士可杀不可辱。”这封充满侮辱轻视的信,虽然激怒了司马懿,但并没使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改变主意,他强压怒火稳住军心,耐心等待。?
    相持了数月,诸葛亮不幸病逝军中,蜀军群龙无首,悄悄退兵,司马懿不战而胜。?
    抑制不住情绪的人,往往伤人又伤己如果司马懿不能忍耐一时之气,出城应战,那么或许历史将会重写。?
    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的诱惑越来越多,如果人们缺乏自制力,那么就会被诱惑牵着鼻子走,偏离成功的轨道。?
    (7)幽默的好习惯?
    有人说,男人需要幽默,就像女人需要一个漂亮的脸蛋一样重要。?
    男人需要幽默,就像女人需要一个漂亮的脸蛋一样重要。美国第16任总统林肯长相丑陋,但他从不忌讳这一点,相反,他常常诙谐地拿自己的长相开玩笑。在竞选总统时,他的对手攻击他两面三刀,搞阴谋诡计。林肯听了指着自己的脸说:“让公众来评判吧。如果我还有另一张脸的话,我会用现在这一张吗?”还有一次,一个反对林肯的议员走到林肯跟前挖苦地问:“听说总统您是一位成功的自我设计者?”“不错,先生。”林肯点点头说,“不过我不明白,一个成功的设计者,怎么会把自己设计成这副模样?”林肯就是这种幽默的方法,多次成功地化解了可能出现的尴尬和难堪场面。?
    没有幽默的男人不一定就差,但懂得幽默的男人一定是一个优秀的人,懂得幽默的女人更是珍稀动物。?
    (8)微笑的好习惯?
    微笑是大度、从容的表现,也是交往的通行证。?
    举世闻名的希尔顿大酒店,其创建人希尔顿在创业之初,经过多年探索,最终发现了一条简单、易行、不花本钱的经营秘诀——微笑。从此,他要求所有员工:无论饭店本身遭遇到什么困难,希尔顿饭店服务员脸上的微笑永远是属于顾客的阳光。这束“阳光”最终使希尔顿饭店赢得了全世界一致好评。?
    在欧美发达国家,人们见面都要点头微笑,使人们相互之间感到很温暖。而在中国,如果你在大街上向一个女士微笑,那么你可能被说成“有病”。向西方人学习,让我们致以相互的微笑吧。?
    从古至今,敬业是所有成功人士最重要的品质之一。(9)敬业、乐业的好习惯?
    敬业是对渴望成功的人对待工作的基本要求,一个不敬业的人很难在他所从事的工作中做出成绩。?
    美国标准石油公司有一个叫阿基勃特的小职员,开始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他的敬业精神特别强,处处注意维护和宣传企业的声誉。在远行住旅馆时总不忘记在自己签名的下方写上“每桶四美元的标准石油”字样,在给亲友写信时,甚至在打收条时也不例外,签名后总不忘记写那几个字。为此,同事们都叫他“每桶四美元”。这事被公司的董事长洛克菲勒知道了,他邀请阿基勃特共进晚餐,并号召公司职员向他学习。后来,阿基勃特成为标准石油公司的第二任董事长。?
    3.35岁以前成功必须戒除的9大恶习?
    坏习惯使成功寸步难行。?
    ?
    与建立良好习惯相应的,是克服不良习惯。不破不立,不改掉不良习惯,好习惯是难以建立起来的。?
    古希腊的佛里几亚国王葛第士以非常奇妙的方法,在战车的轭打了一串结。他预言:谁能打开这个结,就可以征服亚洲。一直到公元前334年还没有一个人能将绳结打开。这时。亚历山大率军入侵小亚细亚,他来到葛第士绳结前,不加考虑便拔剑砍断了它。后来,他果然一举占领了比希腊大50倍的波斯帝国。?
    一个孩子在山里割草,不小心被毒蛇咬伤了脚。孩子疼痛难忍,而医院在远处的小镇上。孩子毫不犹豫地用镰刀割断受伤的脚趾,然后忍着巨痛艰难地走到医院。虽然缺少了一个脚趾,但这个孩子以短暂的疼痛保住了自己的生命。?
    改掉坏习惯,就应该有亚历山大的气概,就应有那个小孩的果断和勇敢,彻底改掉坏习惯,让好习惯引领自己走向成功。?
    以下这9大恶习是你必须戒除的:?
    1)经常性迟到。你上班或开会经常迟到吗?迟到是造成使老板和同事反感的种子,它传达出的信息:你是一个只考虑自己、缺乏合作精神的人。?
    2)拖延。虽然你最终完成了工作,但拖后腿使你显得不胜任。为什么会产生延误呢?如果是因为缺少兴趣,你就应该考虑一下你的择业;如果是因为过度追求尽善尽美,这毫无疑问会增多你在工作中的延误。社会心理学专家说:很多爱拖延的人都很害怕冒险和出错,对失败的恐惧使他们无从下手。?
    坏习惯使成功寸步难行。3)怨天尤人。这几乎是失败者共同的标签。一个想要成功的人在遇到挫折时,应该冷静地对待自己所面临的问题,分析失败的原因,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4)一味取悦他人。一个真正称职的员工应该对本职工作内存在的问题向上级说明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而不应该只是附和上级的决定。对于管理者,应该有严明的奖惩方式,而不应该做“好好先生”,这样做虽然暂时取悦了少数人,却会失去大多数人的支持。?
    5)传播流言。每个人都可能会被别人评论,也会去评论他人,但如果津津乐道的是关于某人的流言蜚语,这种议论最好停止。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你今天传播的流言,早晚会被当事人知道,又何必去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所以,流言止于智者。?
    6)对他人求全责备、尖酸刻薄。每个人在工作中都可能有失误。当工作中出现问题时,应该协助去解决,而不应该一味求全责备。特别是在自己无法做到的情况下,让自己的下属或别人去达到这些要求,很容易使人产生反感。长此以往,这种人在公司没有任何威信而言。?
    7)出尔反尔。已经确定下来的事情,却经常做变更,就会让你的下属或协助员工无从下手。你做出的承诺,如果无法兑现,会在大家面前失去信用。这样的人,难以担当重任。 ?
    8)傲慢无礼。这样做并不能显得你高人一头,相反会引起别人的反感。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容忍别人瞧不起自己。傲慢无礼的人难以交到好的朋友。人脉就是财脉,年轻时养成这种习惯的人,相信你很难取得成功。?
    9)随大流。人们可以随大流,但不可以无主见。如果你习惯性地随大流,那你就有可能形成思维定势,没有自己的主见,或者既便有,也不敢表达自己的主见,而没有主见的人是不会成功的。
第十章:十分自信?

    自信是你成功的前提,成功使你更加自信。七种方法让你建立自信。1.我自信,我成功?
    在走向成功的路上,我们可以缺乏任何东西,但就是不能缺少一样东西,这就是:自信。?
    ?
    自信绝对不是一个空洞的口号,而是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一定要让它扎根在灵魂的深处,跟随自己的心脏和血液一起跳动和流淌。?
    美国作家爱默生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自信不仅是成功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没有自信,别说无法获得成功,从某种角度说,是对生命的亵渎。因为,如果你没有自信,认为自己任何事情都做不成,那么你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但是我觉得,上帝让你存在,就一定会给你一个存在的理由。这个理由需要你去寻找。正如人生,本来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但你应该为人生寻找某种意义一样。所以,人生需要自信,想要成功,必须要有自信,要有“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信心和豪情。?
    自信在我们想要做任何事情上都是必不可少的。请看下列一组数据:?
    据美国纺织品零售商协会的一项调查研究,最初的努力不成功,几乎能令一半的推销员放弃努力:?
    48%的推销员找过1个人之后不干了?
    25%的推销员找过2个人之后不干了?
    15%的推销员找过3个人之后不干了?
    12%的推销员找过3个人之后继续干下去,而80%的生意是这些推销员做成的。?
    世界级的推销大师哥特曼曾经说过:“推销从被拒绝开始”。你不接受拒绝是不可能学会做推销的。曾经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就是调查美国、日本、韩国、巴西3个国家,推销人员在30分钟的谈判过程当中,客户或潜在客户说“不”的次数,也就是遭到拒绝的次数结果为:日本人是2次,美国人5次,韩国人7次,巴西人最多,42次。?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我所从事的电梯行业也是需要营销的,如果我在第一次推销不成功之后,就放弃的话,那就没有今天的业绩了。培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生最重要的才能,第一是无所畏惧,第二是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在公司成立之初,我们曾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接到订单。那段时间,为节省开支,我们几个人整日靠吃方便面度日,同时,一面积极地联系业务。经过半年多的努力,我们终于接到了第一笔订单,我们的业务从此有了新的起点。当时的情形可以说是非常艰难的,但在那种情况下,我们没有放弃。不放弃,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有信心、对所做的事有信心。?
    尼克是一家铁路公司的调度人员,他工作认真,做事负责。不过他有一个缺点,就是他缺乏自信,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怀疑的眼光去看世界。?
    有一天,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一个待修的冷藏车里。恐惧之下,尼克在车厢里拚命地敲打着、喊着,但全公司的人都走了,根本没有人听得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有理睬,最后只好颓然地坐地上喘息。他越想越害怕,心想:车厢里的温度只有零度,如果再不出去的话,一定会被冻死。?
    第二天早上,公司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车厢门,赫然发现尼克倒在地上。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已经无法挽救他的生命了。但是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冷藏车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车厢内也有足够的氧气,更令人纳闷的是,里面的直是十几度,但尼克竟然给“冻”死了!?
    尼克并非死于车厢内的“零度”,他是死于心中的冰点。他已给自己判了死刑,又怎么能够活得下去呢??
    这是发生在非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6名矿工在很深的井下采煤。突然,矿井坍塌,出口被堵住,矿工们顿时与外界隔绝。?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言不发。他们谁都能看出自己所处的状况。凭借经验,他们意识到自己面临的最大问题的缺乏氧气,如果应对得当,井下的空气还能维持3个多小时,最多3个半小时。?
    外面的人一定已经知道他们被困了,但发生这么严重的坍塌就意味着必须重新打眼钻井才能找到他们。在空气用完之前他们能获救吗?这些有经验的矿工决定尽一切努力节省氧气。他们说好了要尽量减少体力消耗,关掉随身携带的照明灯,全部平躺在地上。?
    “人生最重要的才能,第一是无所畏惧,第二是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在大家都默不作声,四周一片漆黑的情况下,很难估算时间,而且他们当中只有一人有手表。?
    所有的人都向这个人提问题:过了多长时间了?还有多长时间?现在几点了??
    时间被拉长了,在他们看来,2分钟的时间就像1个小时一样,每听到一次回答,他们就感到更加绝望。?
    他们当中的负责人发现,如果再这样焦虑下去,他们的呼吸会更急促,这样会要了他们的命的。所以,他要求由戴表的人来掌握时间,每半小时通报一次,其他人一律不许再提问。?
    大家遵守了命令。当第一个半小时过去的时候,这人就说:“过了半小时了。”大家都喃喃低语着,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愁云惨雾。?
    戴表的人发现,随着时间慢慢过去,通知大家最后期限的临近也越来越艰难。于是他擅自决定不让大家死得那么痛苦,他在告诉大家第二个半小时到来的时候,其实已经过了45分钟。谁也没有注意到有什么问题。因为大家都相信他。在第一次说谎成功后,第三次通报时间就延长到了一个小时以后。他说:“又是半个小时过去了。”另外5人各自都在心里计算着自己还有多少时间。?
    表针继续走着,每过一小时大家都收到一次时间通报。外面的人加快了营救工作,他们知道被困矿工所处的位置,他们很难在4个小时之内救出他们。?
    4个半小时到了,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找到6名矿工的尸体。但他们发现其中5人还活着,只有一个人窒息而死,他就是那个戴表的人。?
    这就是信心的力量。如果我们认为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更进一步,那么成功的可能性就更大。?
    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变得消沉沮丧。而没有信心的人,在遇事时,通常也就否定了自己的能力,放弃了让自己成功的机会。?
    所以,在很多时候,打败你的,不是外在环境,而是你的心。被自己给打败,别人再多的帮助都是徒劳。?
    2.自信方能赢得别人的信任?
    自卑只能自怜,自信赢得成功。?
    ?
    让别人相信我们,首先就要自己相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放弃自己的权利,让别人的意志来决定自己生活的人实在不少。他们把自己上学、择业、婚姻——统统托付或交给别人,失去了自我追求,自我信仰,也就失去了自由,最后变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人生最大的缺失,莫过于失去自信。?
    自卑只能自怜,自信赢得成功。相信自己,就是相信自己的优势,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有权占据一个空间。“没有得到你的同意,任何人也无法让你感到自惭形秽。”?
    一个纽约的商人看到一个衣衫褴褛的尺子推销员,顿生一股怜悯之情。他把1美元丢进卖尺子人的盒子里,准备走开,但他想了一下,又停下来,从盒子里取了一把尺子,并对卖尺子的人说:“你跟我都是商人,只不过经营的商品不同,你卖的是尺子。”?
    几个月后,在一个社交场合,一位穿着整齐的推销员迎上这位纽约商人,并自我介绍:“你可能已经记不得我了,但我永远忘不了你,是你重新给了我自尊和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和乞丐没什么两样,直到那天你买了我的尺子,并告诉我我是一个商人为止。”?
    推销员一直把自己当作乞丐,不就是因为缺乏自信吗?就是从纽约商人的一句话中,推销员找到了自信,并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自信心的威力。缺乏自信常常是性格软弱和事业不能成功的主要原因。?
    自信是成功的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如果你让别人来指出你的缺点,相信你会得到很多不足;而让别人来指出你的优点,相信你也会得到很多赞扬。?
    一位画家把自己的一幅佳作送到画廊里展出,他别出心裁地放了一支笔,并附言:“观赏者如果认为这画有欠佳之处,请在画上作上记号。”结果画面上标满了记号,几乎没有一处不被指责。过了几日,这位画家又画一张同样的画拿去展出,不过这次附言与上次不同,他请人们观赏者将他们最为欣赏的妙笔都标上记号。当他再取回画时,看到画面又被涂满了记号,原先被指责的地方,却都换上了赞美的标记。?
    “有自信心的人,可以化渺小为伟大,化平庸为神奇。”世界上每个人看事情的角度是不一样的,所以绝不要企求得到每一个人的赞扬。画家的事迹,就是很好的说明。如果画家在受到指责之后,沮丧不已,认为自己不行,他可能就此消沉下去,没有信心再继续从事美术创作了。?
    推销员和画家的所做所为,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两种不同的心态和两种不同的结果。前者是失败的思维模式,自卑和心态,必然会产生可悲的结果。后者是成功的思维方式,充满自信的心态,必然会产生成功的结果。只有多看到自己的优势,多想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自己才会更加自信。?
    前者过高地估计了他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遇事认识不到自己拥有无限的能力和可能性。越是这样,越是跳不出自己的思维模式;越是跳不出自己思维模式,就越觉得自己不行;觉得自己不行,就必须要依赖他人,受他人的操纵。如此这样,每失败一次,自信心会受到一次伤害,久而久之,一切就会按照别人的意见行事,一切就会让别人来操纵,可悲的事情就会接踵而至。后者因为用正确的观点来看待别人和看待自己,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迷失自己,被他人操纵。?
    画展里的这种情况,我们在现实生活里会常常碰到。同样的事,同样的人,常常会出现不同的待遇,产生不同的结果。仔细想想,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人世间每一个人的眼光各不相同,理解事物的角度也不尽一致。所以遇到要运用正确的思维方式,不要完全相信你听到的看到的一切,也不要因为他人的指责,鄙视而轻视自己,产生自卑感。?
    这位画家不受他人的操纵,自信而不自满,善听意见却不被意见所左右,执著但不偏执,表现出了一个自信的人所应有的那种风范。?
    3.把自信建立在创造价值的基础上?
    “天生我材必有用。”——李白?
    ?
    相信自己,就是要相信我们是有价值的。这种价值表现在我们能够为社会、为他人创造价值,而且社会、他人也认同你为他们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有真正相信自己具有价值,才能充分发挥出自己的价值。如果你认为自己毫无价值或者被利用价值很低,那么你将真的发挥不出你的才能,自己所应有的巨大的人生价值也将被埋没。这样做的结果,等于是为自己的人生设限,你所能达到的成就会永远超不出你为自己设计的高度了。?
    如果你真的相信自己,并且深信自己一定能实现梦想,你就真的能够步入坦途,而别人也会更需要你。有一次,一名意志消沉的经理前去寻求美国著名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的帮助,他因为合伙人的破产而变得一无所有。拿破仑·希尔于是要求他站在厚窗帘的前面,并且告诉他:“你将看到这世上惟一能使你重获信心并且克服困境的人。”藏在窗帘底下的其实是一面镜子,因此,当拿破仑·希尔将这块窗帘揭开,出现在经理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经理用手摸摸自己长满胡须的脸孔,对着镜子里的人从头到脚打量了几分钟,不禁陷入了沉思,过一会儿便向拿破仑·希尔道谢而后离去。?
    几个月后,经理再度现身在拿破仑·希尔面前,但他已非当时意兴阑珊的失意者,而是从头到脚打扮一新,看起来精神焕发、信心十足的样子。他告诉拿破仑·希尔,“那一天我离开你的办公室时还只是一个流浪汉。我对着镜子找到了我的自信。现在我找到了一份薪水不错的工作,我确信自己从前的成功肯定还会降临。”?
    只有相信自己的价值,才会把握住自己的个性,相信自己的价值具有独特性,而不会在乎别人怎么评价自己。如果你不信任自己、不尊重自己,你自然不能抱怨别人也不信任你、不尊重你。其实,惟有自信,才是你成功的最可靠的资本。你永远不要企求全世界的人都会百分之百地赞美你,因为就连上帝都有人反对,不是吗?蜚声世界影坛的意大利著名电影明星索菲亚·罗兰能够成为令世人瞩目的超级影星,是和她对自己价值肯定以及她的自信心分不开的。?
    为了生存,以及对电影事业的热爱,16岁的罗兰来到了罗马,想在这里涉足电影界。没想到,第一次试镜就失败了,所有的摄影师都说她够不上美人标准,都抱怨她的鼻子和臀部。没办法,导演卡洛·庞蒂只好把她叫到办公室,建议她把臀部削减一点儿,把鼻子缩短一点儿。一般情况下,许多演员都对导演言听计从。可是,小小年纪的罗兰却非常有勇气和主见,拒绝了对方的要求。她说:“我当然懂得因为我的外型跟已经成名的那些女演员颇有不同,她们都相貌出众,五官端正,而我却不是这样。我的脸毛病太多,但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会更有魅力呢。如果我们的鼻子上有一个肿块,我会毫不犹豫把它除掉。但是,说我的鼻子太长,那是无道理的,因为我知道,鼻子是脸的主要部分,它使脸具有特点。我喜欢我的鼻子和脸的本来的样子。说实在的,我的脸确实与众不同,但是我为什么要长得跟别人一样呢?”?
    “我要保持我的本色,我什么也不愿改变。”?
    “我愿意保持我的本来面目。”?
    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正是由于罗兰的坚持,使导演卡洛·庞蒂重新审视,并真正认识了索菲亚·罗兰,开始了解她并且欣赏她。?
    罗兰没有对摄影师们的话言听计从,没有为迎合别人而放弃自己人个性,没有因为别人而丧失信心,所以她才得以在电影中充分展示她的与众不同的美。而且,她的独特外貌和热情、开朗、奔放的气质开始得到人们的承认。后来,她主演的《两妇人》获得巨大成功,并因此而荣获奥斯卡最佳女演员奖金像奖。?
    所以,别人看得起,不如自己看得起。只有相信自己的价值,充分认识自己的长处,才能保持奋发向上的劲头。?
    4.如何建立自信?
    人是在战胜自卑、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成长的。?
    ?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自信对事业、对人生的重要性,但是知道自信的必要性,并不就等于有了自信。实际上,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的大问题,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的人占75%的比率。在生活中,因循、畏缩、深陷于不安,无能感,甚至对自我能力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这种类型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感疑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抱忐忑不安的心态。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心满意足。?
    那么怎样建立自信心呢??
    (1)要为自己确立目标?
    确立目标既是人生成功的需要,也是激发人的潜力、最大化地创造价值的需要,所以,人生一定要有目标,有了目标,你就会想方设法为达到目标而努力,因而就不会为是否自信以及目标以外的事情所烦恼。?
    其实,设立目标本身就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你在心中有了目标,你的潜意识就会调动你所有的能量,为实现目标而努力。?
    但在制定目标时要注意,一定要使目标切合自己的实际,不要好高骛远。否则,一旦目标实现不了,你就会因此而产生挫败感,从而打击你的自信,使你丧失信心。?
    (2)发挥自己的长处?
    人是在战胜自卑、建立自信的过程中成长的。天之生人,千差万别,但比较而言,人是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你在做事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发挥自己的长处,避免自己的短处。如果你总是做不适应你的事情,老拿你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比,那你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伤自己的信心。?
    (3)做事要有计划?
    世界上什么东西能给带来信心?成就。成就是靠什么取得的?努力。努力是取得成就的必要条件。但光努力还不行,做事还要讲究方法、讲究效率。?
    社会上有很多人,他们整天忙忙碌碌,但如果你问他们取得了什么成绩,他们可能答不上来。对于他们来说,忙碌是他们工作必要的表现形式,如果不忙碌,好像就不是在工作。这就是做事不讲究方法造成的。做事不讲究方法,使他们做事没有成效。久而久之,他们不只注重形式,而忽视了效率这一基本内容了。?
    做事有哪些方法呢?做事的方法有很多,我认为其中做好计划、按计划行事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做好计划、按计划行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体验工作的节奏感,使你不至于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苦役;而是当作一种享受,你在工作中感受生命的脉动,把握生命的韵律。?
    “做事讲方法、行动有效率”是我的信条之一,工作一定要讲究方法,做好计划。?
    没有计划的人永远被工作撵着走(4)做事不拖延?
    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人之所以缺乏自信,是因为挫折长期积累的结果,就是因为在日常一些小事情上没有处理好,不断积累,结果不断地给自己增加心理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在心理产生一种失败感,使自己觉得自己什么事情也做不好,因而缺乏自信。所以,建立自己的最好办法,就是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凡是自己认为应该做的事情,不论大小,都要认真对待,把它处理好,首先给自己一个好的交待,让自己满意。就是对于建立自信来说,没有小事。?
    做事讲方法,行动有效率。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养成做事专心致志的工作作风,同时,养成日事日毕的好习惯。不让事务性的工作压身、缠身,心理就会感到轻松,就等于去掉了自卑存在的理由,就很容易培养自信心。?
    (5)轻易不要放弃?
    信心是在不断的努力、不断的进步中逐步建立的,中途放弃、半道而废,是造成我们缺乏自信的重要原因。所以,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在你放弃的时候,你可能会感到很轻松,但事情过后,挫折和失败就会像一个牛王背孙悟空一样,不断地增加你的心理压力,直到你产生内疚,产生自卑。所以,千万不要为自己找任何理由放弃你应该做和正在做一事情。?
    爱迪生曾经尝试用1200不同的材料作白炽灯泡的灯丝,都没有成功。“你已经失败了1200次了。”有人这样对他说。可是爱迪生不这么认为,他充满自信地说:“我的成功就在于发现了1200种材料不适合做灯丝。”他并没有放弃实验,而是继续努力,最终找到最适宜做灯泡的灯丝,获得了成功。?
    所以,我认为,坚持到底是一种最值得提倡和嘉奖的品质。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战争的最后胜利,往往存在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坚持是获得成功必不可少的品质。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生活对于任何一个男女都非易事。我们必须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最要紧的,还是我们自己要有信心。我们必须相信,我们对一件事情具有天赋的才能,并且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情完成。当事情结束的时候,你要能够问心无愧地说已经尽我所能了。一个人只要有自信,那么他就能成为他所希望成为的人。”?
    (6)学会自我激励?
    人的自信是一种内在的东西,需要由你个人来把握和证实。所以,在建立自信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自我激励。?
    要有勇气面对别人的讥讽和嘲笑自我激励的办法之一,是运用临时性的激励办法。比如,在你遇到重要的事情,需要鼓起勇气来面对时,你可以说:“造物主生我,就赋予我无穷的智慧和力量,凡事能做。”这样可以增强自己内在的信心、激发自己内在的力量,从而成功地达到你的目的。当然,这种激励只是一种临时的办法,要想长期在自己的内心建立自信,那就需要不断地激励自己,直到形成习惯。德国人力资源开发专家斯普林格在其所著的《激励的神话》一书中写道:“人生中重要的事情不是感到惬意,而是感到充沛的活力。”“强烈的自我激励是成功的先决条件。”.?
    所以,学会自我激励,要给自己一个习惯性的思想意念。如果你在内心经常存有失败的念头,你便已经输掉了一大截。相反地,倘若你对自己充满信心,并具有主宰自我的意志与习惯,那么即使面对逆境,也能泰然自若。这种强而有力的信心,事实上便是来自于自信。换言之,自信是力量增长的源泉。?
    (7)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
    凡是我们认为应该做而且已经着手做了的事情,就不要轻言放弃。模仿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秉性,也是我们的能力之一。在学习、工作之初,特别是从事艺术职业的人,在从业之初,模仿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但是,造物生你,是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千差万别、各具特色面孔的本身,就说明上帝是以多样性来塑造这个世界的。所以,任何雷同,都会使其中的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你可以模仿别人,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独特之处,造就自己、显示自己。?
    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别人,那么,他就会生活在别人的影子里,看不到独立的自己,那他就永远也不可能找到自信。





































第十一章:十一个需要避开的成功陷阱?

    你知道有哪些成功陷阱吗?你知道怎样避开这些陷阱吗?本章告诉你如何在成功路上少走弯路,早日成功。?
    1.以苦为劳?
    竞争时代,成功只以结果为标准,不问过程。?
    1)竞争时代: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些没有做成事的人常常用“没有功劳,还有苦劳”来为自己辩解。是的,不管成果如何,只要你付出了努力,人们也看到你做事兢兢业业,有关方面会为你安排一个好的位置,让你满意。?
    但是,商业时代以效率为先,靠业绩说话;不管你多么辛苦,不管你多么忙碌,如果你缺乏效率,没有业绩,那么一切辛苦皆是白费,一切付出均没有价值。一切用成功说话,只有成功,你的付出才能得到回报,你经历的苦难才有价值。这是一个靠业绩说话的时代,在这个时代,只有功劳,没有苦劳。?
    曾是瀛海威信息通讯公司总裁的张树新,在向股东大会提出辞职时说:“过去三年瀛海威全体员工一起,经历了不断的磨练和曲折,几乎犯过这个行业所能犯的所有错误,这对业界和整个信息产业都是一笔财富。”但她同时又说:“尽管我们付出了很多苦,付出了很多感情,尽管我们依然自认为很优秀,可我们毕竟没有赢。胜者为王,市场是残酷的。”她的话道出了“竞争时代,崇尚强者”的道理。你要想让你的辛苦和努力值得,你就必须成功。?
    2)成功是消除痛苦的最好解药?
    竞争时代,成功只以结果为标准,不问过程。虽说商业时代只有功劳,没有苦劳,可是不经历苦劳,也无法得到功劳,天上不会自动掉下馅饼,世上没有白吃的午餐。即使侥幸得到这些,也不能称之为成功,那叫做运气。而运气是靠不住的。所以,那个“守株待兔”的农夫,只好因庄稼荒芜而饿着肚子。?
    一次,有位朋友问跟我一起创业时的伙伴曹清:当初跟我创业时有什么感觉,苦不苦,累不累。他当时回答说:是苦一点,累一点,但现在想起来也没什么,只觉得挺好玩的。他之所以感到挺好,并为此感到快乐,这固然与当时的青春年华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取得了成功,而成功化解了他当初所经历过的辛苦。如果他中途放弃,或因故没有取得成功,那他决不会是现在这种回答。所以,成功是消除痛苦的最好解药。?
    3)这个世界永远属于强者?
    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知道,强者一直主导着这个世界的历史,就像经济界中大公司制定也即决定所在行业的行业标准一样。?
    自近代以来,中国国势衰微,积弱疲弊,备受列强欺侮凌辱。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摆脱了作为战败国的德国的侵略和压迫,可是在战胜的协约国集团内,中国还是分享不到任何胜利的喜悦。由列强把持的战后分赃会议,竟然把德国以前在华取得的利益转让给日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中国又是战胜国,可是由头号强国美国所主持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竟然让在中国残酷地进行活人解剖、实行细菌战的侵华日军头目石井四郎逍遥法外。原因是,美国想取得日军在华进行活体实验的研究资料,竟以保护石井四郎不受审判为交换条件。这个最违反人道、最没有人性的杀人恶魔因而逃脱了被送上绞刑架的命运。?
    现在创巨痛深的朝鲜半岛的南北分裂,也是美、苏全球争霸、强权政治的产物。?
    这就是强者的逻辑。强者制定游戏规则。你要想制定游戏规则,你就必须成为强者。?
    强者逻辑在当下的社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在竞争激烈的企业界等领域,变化日新月异,一旦经营不善,就会被淘汰出局,连国家也以企业做大做强相号召。可见,崇尚强者为竞争时代之大势所趋。?
    2.标榜“怀才不遇”?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寻找机遇。?
    ?
    有位青年时常对自己的贫穷发牢骚。?
    有一天,他终于鼓足勇气敲开了一位富翁家的门,希望那位靠白手起家的富翁能够告诉他一些关于致富的秘诀。?
    没有怀才不遇,只有寻找机遇。“你一定想知道我是怎样白手起家的吧?”一进门,富翁首先问道。?
    “您是怎么知道的?”青年暗暗地对富翁的判断表示惊讶。?
    “因为在你之前,已经有很多位自以为一无所有的人来找过我。来时他们确实贫困潦倒而且牢骚满腹,但走时俨然个个都成了富翁。你也具有如此丰厚的财富,为什么还抱怨不止呢?”?
    “它到底在哪里呀?”青年急切地问。?
    “你的一双眼睛。只要你给我一只眼睛。我可以用一袋黄金作为补偿。”?
    “不,我不能失去眼睛!”青年大声回答道。?
    “好,那么让我要你的一双手吧!这样我就可以把你想得到的东西都给你。”?
    “不,双手也不能失去!”青年尖叫道。?
    “既然有一双眼睛,你就可以学习;既然有一双手,你就可以劳动。现在你看到了吧,你有多么丰厚的财富啊!这就是我所谓的致富秘诀。”富翁微笑着说。?
    青年听了,如梦方醒。他谢了富翁,昂首阔步地走了出去,俨然自己也成了一位富翁,因为他知道他已经拥有了致富的本钱。?
    抱怨怀才不遇的人永远落在他人之后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都像这位青年那样,不是抱怨命运不公,就是抱怨无人识用,“怀才不遇”成了他们安于贫困的避风港。?
    心理学家作过一个实验:将一只饥饿的鳄鱼和一些小鱼放在水族箱的两端,中间用透明的玻璃板挡开。刚开始,鳄鱼毫不犹豫地向小鱼发动攻击,失败了,但毫不气馁;接着,它又向小鱼发动第二次更猛烈地攻击,它又失败了,并且受了重伤;它还要攻击,第三次,第四次……多次攻击无果后,它不再攻击了。这个时候,心理学家将挡板拿开——等等,请问:鳄鱼还会攻击那些小鱼吗?它不再攻击小鱼了。它徒然无望地看着那些小鱼在他眼皮底下悠闲地游来游去,放弃了一切努力。?
    遗憾的是:像这条鳄鱼一样,我们很多人在多次的挫折、打击和失败之后,就逐渐失去了战斗力。激情死了,梦想死了,剩下的只有黯淡的眼神和悲伤的叹息,他们开始感到无奈、无助、无力。为了掩饰失败带来的耻辱和不安,他们努力为自己寻找各种各样的借口:为什么要让我上山下乡;这个社会太不公平;我没有文凭;我长得不漂亮;我没有关系;我讨厌吹牛拍马;我太善良,我憎恨尔虞我诈;如果给我机遇,我也会发财;知足常乐;“从从容容平平淡淡才是真”……结果是:他们依然贫穷,依然怀才不遇!?
    “怀才不遇”是人们送给失败者的最大安慰,也是最大欺骗,是人们最应该避免的成功陷阱之一。“怀才不遇”者总是在发牢骚,抱怨社会没有为他们提供相应的舞台,给他们以施展才华的机会。我认为,“怀才不遇”是人生成功最大的陷阱。机遇从来都青睐有准备的头脑。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应该主动寻找机遇,创造机遇,而不是等待机遇。对于所谓的“怀才不遇”者,我想说:世界不因你而存在,也不会为你而存在,除非你被人们奉为“救星”或者“救世主”什么的。?
    所以,凡是自称为“怀才不遇”的人,无一例外地都是失败者。“怀才不遇”是人们送给失败者的最大安慰,也是最大欺骗,是人们最应该避免的成功陷阱之一。?
    3.想发横财?
    想发横财的人,寄希望于“意外”而非“努力”上,所以与成功背道而驰。?
    ?
    中国自古就有“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的俗谚。这是一种典型的贫穷的思维。那些既贫穷又没有赚钱途径的人,常常把致富的希望寄托在发一笔横财上。所有那些给穷人提供发财机会的地方,如彩票发行点、证券交易所、赌场等,都人满为患,尽管能发财的机率极其微小。?
    想发横财的人,寄希望于“意外”而非“努力”上,所以与成功背道而驰。有些人确实侥幸地通过这些碰运气的行为得到一大笔钱,暂时地成了富人,但这远远不是什么成功者。?
    有人曾对买彩票中大奖者前后生活状况做过调查统计,结果表明:有80%以上的中彩者生活又回到了未中彩之前的贫穷状态,并做着原来他不愿意做的营生。?
    事实上,就中国股市来说,经过12年的风风雨雨,中国股市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从2001年下半年以来,中国股市陷入了长达一年半的下跌和疲软状态。到目前为止,根据这12年来的相关统计,投入股市的资金约为23000亿元(换成了股票的资金),因为股价下跌、缴纳各种税费等,如今的证券市场的流通市值只剩下了13000亿-14000亿元。也就是说12年来股市黑洞共吞噬了近万亿的资金,如果排除其他背景的资金损失,那么中国普通老百姓家庭的资产在股市上至少流失了数千亿元。?
    在这方面,不妄想一夜暴富,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的温州商人会给我们以启示:?
    温州商人群体的崛起日益引起关注。他们的经商“秘诀”也日益引起专家学者的研究兴趣。人们公认,温州商人非常能吃苦,意志非常坚韧。温州商人自己通俗的说法是,既能当老板,又能睡地板。即使是生意已经铺得比较大,温州商人仍会像初创时期一样拼命工作。?
    那些看起来没什么钱赚的小生意,温州商人也不会嫌弃。几分钱的螺丝螺帽,几角钱的小元件,他们都会认真对待,把小生意当作事业来筹划。?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温州商人几乎都不炒股。在几次股市热潮中,温州商人集体“缺席”,作壁上观。一向头脑灵活的温州商人竟然“放过”了暴富的机会,一时成为上海报纸的“新闻”。温州人敢闯,但不乱闯。温州商人在积累财富的过程中,非常有耐心,不妄想一夜暴富。一旦看准某项业务,就会扎下根来,踏踏实实地做事、赚钱。?
    当年,三株集团盛极一时,年过六旬的三株总裁吴炳新曾语重心长地对血气方刚的巨人总裁史玉柱说:“不该挣的钱别去挣,天底下黄金铺地,不可能通吃。这个世界诱惑太多了,但能克制欲望的人却不多。”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两个人后来分别成了中国企业家中因“超常规扩张”和“超常规多元化”而失败的典型。?
    80%以上的中彩者生活又回到了未中彩之前的贫穷状态,并做着原来他不愿意做的营生。请看三株的疯狂扩张速度:1994年,吴炳新设定的发展目标为1994年销售达1亿,1995年保3亿争6亿,1996年保9亿争16亿。但1995年制订的第一个“5年计划”却将这一发展目标翻了几倍:1995年将争6亿改为争20亿,而1996年要达到100亿,1999年则要达到令人瞠目的900亿。按照这一宏伟的构想,三株的年增长速度最高可达1600-2000%,甚至在达到600亿年销售额后,最低增长率也要达到50%。?
    而以软件起家的巨人集团,在其辉煌期,业务曾横跨电脑、保健品和房地产三大领域,最终却因规模太大、战线太宽而陷入资金危机,不能自拔。?
    一夜暴富的投机性也使秦池最终从“标王”的宝座上跌到失败的谷底。秦池的“标王故事”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一个贫困山区的县属小厂在一夜之间“誉满神州”,“每天给中央电视台送去一辆桑塔纳,赚回的是一辆豪华奥迪”,继而又“每天送去一辆豪华奔驰,赚回一辆加长林肯”。然而,秦池仅风光了两年,便黯然失色,难以为继了。?
    中国企业家应该记过吴炳新的那句话:“不该自己赚的钱就不赚。”还要向国外的CEO们学另一项本领:会扩张也会退出。近年来,世界著名大公司不断传来“退出”的信息:西门子公司忍痛卖掉彩电生产线;飞利浦出让生产大家电的子公司,百事可乐为集中精力打败对手,不得不放弃饭店和快餐业。去年,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着手拍卖“非核心业务”,并进行裁员和重新整合;通用汽车公司也将出售15家零件厂,以进一步提高竞争力。?
    在市场越来越规范的情况下,“一夜暴富”的投机性将会越来越没有市场。想发横财是应该避免的一个成功陷阱。?
    4.耍小聪明?
    爱耍小聪明、占便宜者,必吃大亏。?
    ?
    我一向认为,耍小聪明、爱占便宜是国人的痼疾,也是成功的陷阱。?
    耍小聪明表现方式有很多,少数中国人在美国的表现就是其中的典型:?
    爱耍小聪明、占便宜者,必吃大亏。在美国,信用卡公司规定,开户、销户都是免费的,更换磨损了的卡片却要缴手续费5美元。中国一位留学生在去更换卡片被要求交钱时便提出:既然如此,我干脆先销户,再重新开好了。信用卡公司的工作人员听了,便觉得不可思议,他说:“从来没有人向我们这样提出过问题。”但逻辑上又觉得留学生所讲是无可辩驳的,便说:“好了好了,我替你付这5美元吧。”于是这位同胞免费更换了卡片。?
    再比如,一些商店规定,买某一件商品按原价,再买第二件则按优惠价。一些华人同胞便先买一件再买第二件,各开一张收据,之后,把其中一件以原价退掉,于是达到了买一件而享受优惠价的目的。?
    不仅如此,占了这种小便宜的国人还自以为得计地声称:“美国人最傻了。”“美国人是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这些同胞也不想一想,如果美国人真像他们所说的那么愚蠢,怎么可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呢?就是这样一个国家,早在20世纪初,即被写作《大同书》的康有为称之为他所描绘的理想的“大同”社会。?
    不要耍小聪明,老板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爱耍小聪明、爱占便宜的人总想占便宜:占他人的便宜,占合作伙伴的便宜,占规则的便宜……结果是,他们把自己的活动空间搞得越来越狭小,这正是“聪明反被聪明误”,爱耍小聪明、爱占便宜的人常常是为了小小的眼前利益而丢失了长远的利益。?
    所以,爱耍小聪明、爱占小便宜是成功的陷阱。一个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
    一个在小事上斤斤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5.盲目跟风,人云亦云,人做我也做?
    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过程。?
    ?
    受“枪打出头鸟”“出头的椽子容易烂”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很少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在“法不责众”法制观念下,跟风走、随大流成为人们明哲处世的保险做法。然而,市场经济是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经济,而自由、平等必须以独立为前提,而独立则必然要突显个性。所以,这是一个独立、自由,张扬个性的时代,成功也以有主见为前提条件。我从没见过没有主见、人云亦云的人获得成功的。?
    唯成功者能本色?
    独立,是任何一个渴望成功的人必须具备的品质,也是成功必须坚持的一个原则。包括独立的经济能力、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维等等。?
    但在现实生活中,不管有意还是无意,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在掩饰自己,尤其当我们在公众场合或者从事自己认为比较重要的事情时,表演的痕迹就愈加明显。是什么原因促使我们这么做呢?我认为,我们还没有建立起自信,还没有取得足够大的成功以支撑我们保持自己的本色。从这个角度说,唯成功者能本色。?
    贝蒂·福特成为美国第一夫人时,她即以坦白率真而闻名。当那些紧追不舍、到处挖掘新闻素材的记者问到她对各种问题的观点时,她总是直率而坦白地回答。有一次,一个冒失的记者甚至问她和丈夫做爱的次数,当时她竟能从容不迫地回答:“尽我所能的多。”另外,她从不隐瞒有关她早期精神崩溃及服用药物、酒精等不怎么“光彩”的过去。福特夫人这种坦诚的个赢得了美国人民的喜爱。?
    成功的过程,就是一个形成并保持自己独特个性的过程。教皇保罗八世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人。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而且身体肥胖,但他从不掩饰自己的身世,也不避讳肥胖的身体缺陷。在他当上教皇后,有一次去拜访罗马的一所大监狱,在他祝福那些犯人时,他坦诚地说他这一次到监狱是为了探望他的侄子。很多人认为他是耶稣的化身,除了他知道怎样分享别人苦乐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保持本色,从不刻意掩饰。?
    在我们中国,在现实生活中,要保持自己的本色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当年中美两国领导人恢复历史性的会晤时,尼克松在后来曾对当时的场景作了一番描述。他说周恩来小心翼翼地“将聚光灯照在毛泽东身上”。连大智大勇如周恩来者都是如此,何况一般的平民百姓。当然,那是在一种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普通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不必要如此,不必要如此不等于没有。事实上,我觉得很多人的情不自禁的掩饰,除了文化背景原因之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没有取得足够的成功来支撑自己露出本色,并保持本色。?
    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你是独一无二的。”这是对个性最高的赞美。?
    人的成长的过程是一个逐步认识自我、确定自我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个性,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认识到这一点,或者既便认识到这一点,也未必马上就能确定适合自己的那种特性。因为人生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人是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地显露个性、塑造个性和形成个性的。所以,形成并保持自己个性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比如,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几乎每个人都经历过一个模仿期,尤其是从事艺术工作的人。模仿是上帝赋予我们的秉性,也是我们的能力之一。在涉世和从业之初,模仿是可以的,甚至是必要的。因为模仿也是我们认识自我必须经历的一个过程。但是,模仿只能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上帝是以多样性来塑造这个世界的。造物生你,是让你成为真正的自己。任何雷同,都会使其中的一方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所以,你可以模仿别人,但千万不要让自己成为别人。你就是你自己,你一定要找到你自己的独特之处,造就自我,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
    那么,如何形成并保持自己的个性、创造自己的个性魅力呢??
    第一、要积极塑造自我。人生不像草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人是有能动性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也就是一个创造自我的过程。所以,你一定要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地行动,按照自己希望的那种样来塑造自我,使你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那种人。?
    人是在创造自我的过程中逐步地显露个性、塑造个性和形成个性的。第二、接受真实的自我。这种接受包括一切缺陷、过失、短处、毛病以及我们的优势与长处,做到自我承受。当然,你一定要明白,你的这些弱点和缺陷是属于自己,但不并等于自己。有了缺点,并且知道自己的缺点,会使我们改正缺点的努力更具有针对性,也使我们自我进步的努力更有意义。?
    第三、脱下面具。这个问题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处在表现自己和保护自己的冲突之中。一方面,得到尊重的渴望,要求我们自我表现;另一方面,保护隐私、维护自身安全等的需要,又让我们不敢真实地展现自我。要解决这个问题,既需要有相适应的大的社会文化环境,也需要个人的努力,用成功来证实自我,保持自我。?
    6.小富即安,知足常乐,不思进取?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系辞上》?
    ?
    “知足常乐”是国人奉行的一种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平衡的方法,但现在经常被一些人庸俗化为对待事业和工作的一种态度,从而得过且过,不思上进。?
    我始终认为,成功就是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换句话说,就是最大程度地发挥了天赐潜能。那么天赐潜能到底有多大,这谁也说不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只有去做、去尝试,才有机会认识自己的潜能,发挥自己的潜能。在现实生活中,就是要不断地给自己树立新的目标,使自己不断地奋斗。?
    汪中求在《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中的说法我比较欣赏:人就是要跟自己过不去。人要对自己有一点刻薄,才有可能使自己取得进步,获得成功。让自己艰苦起来,让自己受勤奋的折磨,这样的人才会有动力,而且富有成就感。?
    小富即安、不思上进的人,不可能取得大成绩我自己就是在不断地否定自我、挑战自我的过程中取得成绩的。当初创立公司时的目标并不高,想着只要能够赚个几十万就收手不干了。我没想到,我很快地就实现了这一目标。如果我满足于第一次实现的目标,公司就不会发展到现在这种规模了。?
    根据我的观察,人们失败的两个最主要的原因,一个是畏难中途放弃,另一个就是满足于已有。?
    “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拿破仑·希尔说:“天下真不知有多少人一无所成,原因就是他太容易满足了。要求进步的第一步,就是绝对不可停留在现有的地位。不满足于现状可以帮助你不断获得新的成功。”?
    7.掩饰错误?
    掩饰错误往往要比承认错误花费更大的代价。?
    ?
    美国总统罗斯福于1912年在新泽西州的一个小镇集会上,向文化层次较低的乡下人发表了一篇演讲。当他在这篇演讲中说到女子也应踊跃参加选举时,听众中忽然有人大声喊道:“先生!这句话和你五年前的意见不是大相径庭了吗?”罗斯福不是回避或者掩饰,而是聪明地回答道:“可不是吗?五年前,我确实另有一种主张的,现在我已深悟我那时的主张是不对的!”?
    他的这种坦白、忠实、诚恳、亲切的回答,不但使那位问话的人获得了满意的答复,就是其他听众也丝毫觉察不出他有什么不安的情绪。?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这个道理人们都懂。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总是希望他们能够承认并加以改正,可是当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时,很多人都采取回避态度:或者为保全颜面,或者出于承认错误则有不如人的感觉。于是很多时候,人们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这就造成了人们相互交往的障碍,因为每个人都坚持自己是对的,而各自的观点分明是不同的,甚至是对立的,于是便留下了埋怨、不满和争执,轻则影响相互之间的关系,重则影响自己的做人形象,同时,掩饰错误的行为会使你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
    所以,不肯承认错误、“保全面子”的做法,最容易使人错上加错,等于让自己背上沉重的包袱。相反,如果勇敢地承认错误,才会帮你在成功路上有所收获。?
    掩饰错误往往要比承认错误花费更大的代价。最大的错误,就是不承认错误。当你准备坚持任何事情时,最好先仔细想想你的坚持,是否因为你确有毫无瑕疵的理由?还是因为你只是为“保全面子”而已?如果你觉察出有保全面子的因素在内,那么请你及早抛弃你的坚持。因为为“保全面子”而采取的任何行动,都只能使你处在最容易受到攻击的地位,被动地采取守势。?
    8.着力于克服弱点?
    要将精力用于发挥优势上,而非克服弱点。?
    ?
    无论在战场上,还是在商场上,人们都懂得发挥自己优势的道理,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弱点或者说劣势的问题,人们存在着两种误区。一是在发挥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要弥补自己的劣势;二是在发挥自己的优势的同时,要克服自己的劣势。我认为,一个人应该将精力用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上,而不是用在如何弥补或者克服自己的弱点上。?
    大家都知道,一个人的弱点或者说缺点,就像物理学上的位置变化一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即是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系而言的:从这个角度来说是缺点;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则可能是优点。而且,“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个人花在弥补缺点、克服弱点上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益,要比发挥优势上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益低得多。比如说,我是一个比较木讷的人,不善于在大庭广众之下说话;但是我比较敏锐,对周围形势的判断比较准确,善于抓住对方的心理。如果我把时间和精力用在改变和克服说话木讷上面,可能今天还在为克服不了这方面的弱点而感到自卑呢,哪还有心思来干自己的事业呢??
    对自己的缺点、劣势、弱点要用放大镜来看所以,我的原则是,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着力在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上下功夫,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也即最大化地创造自己的价值。对于所谓的缺点、劣势、弱点,应该想办法避免,而不是想着怎样克服和弥补。?
    一个人花在弥补缺点、克服弱点上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益,要比发挥优势上的时间所产生的效益低得多。奥托·瓦拉赫是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长过程说明:一个要想成功,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势,并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
    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关心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学校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是绘画艺术上不可造就之才。”?
    面对如此“笨拙”的学生,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试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在同学当中遥遥领先……?
    瓦拉赫的成功,说明了人的智能发展不是均衡的,都有强点和弱点。一个人一旦找到自己智能的最佳点,便可能取得惊人的成绩。所以,一定要想方设法发挥自己的优势,而不是全力弥补自己的劣势。?
    与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相应的,就是要形成自己的特色。?
    9.反复跳槽?
    不断选择造成的浪费,是人生最大的浪费。?
    ?
    汪中求在《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人生定位”一节中讲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人的一生的发展,或者是沿着专业的方向发展,或者是沿着行业的方向发展;不能在专业或者行业之间跳来跳去,并认为不分专业、行业地盲目跳槽,是人生的最大浪费。?
    不断选择造成的浪费,是人生最大的浪费。我非常赞同他的观点,人生最大的浪费,是选择的浪费。我自己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从事电梯业之前,我曾干过很多行,但由于转换频繁,哪行、哪业都没有深入进去,结果是一无所获。现在是一个专业分工非常精细的时代,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样样精通,在每个行业或者专业里都获得成功,而只能选择其中的一个行业或者专业,长期地干下去,从而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所谓核心竞争力,就是在某行业或某专业里,你有绝活,有别人不具备的优势,就是俗语所说的,“有了金刚钻,敢揽瓷器活。”?
    而跳槽太过频繁的人,往往得不偿失。因为工作能力的培养,都要经过一个相对长的时间才能真正掌握,如果经常跳槽转行,往往容易成为万金油,即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通、不专业,只好一直做不需要精通的初级工作。?
    频繁跳糟不可取还有,对于那些经常炒公司鱿鱼的应聘者,招聘单位往往心存芥蒂,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也干不长。用人单位的主管往往是疑人不用,如果对你有疑心,你就很难有出头机会。?
    对于白领来说,更是如此。白领人的职业定位,决定了他们的成功和收获不可能超越公司的成功。只有公司成功了,白领人才能成功。试想一下,如果美国通用电器公司是个糟糕透顶的企业,那么怎么会有总裁韦尔奇的成功?跳槽可能会增加白领人的收入,但这种个人收入的增长,与一家企业由小到大而给员工带来的收入增长是无法相提并论的。洪小莲是李嘉诚的秘书,几十年来一直追随李嘉诚,她从几千元的工薪族,做到身家上亿的工薪族,享受的是公司成长的回报。这种回报并非是因她个人的学识和经验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而得到的等价交换,很大程度上仅仅因为她忠诚地呆在这趟车上。?
    与从微软出来的吴士宏相比,联想集团的杨元庆就是个成功的白领人,他至少懂得为自己保留享受公司成功的机会。?
    即使在跳槽频繁的美国,那些忠心耿耿为公司服务的人,同样受到人们的尊敬。我们喜欢看NBA的比赛,那些球员这两年与这个队签约,过两年就换到另外一个队,可能他们有机会得到冠军,但他们并没有受到球迷真正的爱戴。最典型的例子是卡尔·马龙,他服役于犹他爵士队18年,与斯托克顿在犹他州被奉为神明,是忠诚的象征,但为了在退休之前获得一枚冠军戒指,于2003年转投湖人队,结果被当地球迷列为第二号最受反感的人物。相反,大卫·罗宾逊在他17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为马刺队服务,并带领马刺队两次夺得NBA总冠军,于2003年完美谢幕。他的50号球衣也永久退休,被高高悬挂在马刺主场,成为一种荣誉的象征。?
    对于那些经常炒公司鱿鱼的应聘者,招聘单位往往心存芥蒂,担心你到他们公司后也干不长。用人单位的主管往往是疑人不用,如果对你有疑心,你就很难有出头机会。不一定自己创业才是成功,如果你能在公司里变成金领,变成打工皇帝,那也是一种成功。频繁跳槽者肯定没戏。?
    10.不择手段?
    不择手段的人,往往是用手段为目的挖掘坟墓。?
    ?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是被我们的祖先信奉了千百年的经营信条,但今天的很多年轻人,缺乏信仰,唯利是图,他们崇尚厚黑学,做事不择手段。?
    卡耐基曾告诉我们一个有关“圆滑的斯坦利”这个人的一些事:?
    他是一个戴着太阳眼镜、参加你的婚礼的人,而当你把结婚照片拿给朋友看的时候,他们会问,那个赌徒是谁??
    在学生时代,他被认为是最聪明的人——还有谁能写出他那种得到“甲”的论文??
    你瞧,他很重视分数,正如他重视朋友一样,因为在这个世界上,他最关心的是,他是否受人喜欢。如果你属于民主党,他就属于民主党。如果你是共和党,他就是共和党。如果你是个法西斯党,那上帝只有保佑我们了。他是很会表现仁慈的人——卡耐基看过他送给朋友电影票、洋酒、任何东西,只差没付钱请人去马上杀鸡。?
    每一个人都知道“圆滑的史坦利”这个人,他为了推销自己,什么都做得出来,但他的方法全都错了。?
    很多年轻人刚走出校门时,往往都是满腔热血,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但是社会现实往往并不是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或者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受到打击,或者在单位工作遇到不公正待遇而感到失望。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往往容易走极端,进而信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极端实用主义的思想,变成了圆滑的“斯坦利式”人物。?
    不择手段的人,往往是用手段为目的挖掘坟墓。如果你在走向社会之初,就成为一个不择手段的人,那么你可能因眼前的小利而丧失长久的利益。比如有的人,在公司做销售刚入门,就认为自己是什么都懂的老手了,吃回扣,甩单子,为自己的利益不择手段。更可怕的是,他们往往自以为得计,其实,哪个公司的老板都不是傻瓜,他们这样做等于是用蝇头小利买断了自己的前程。?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满足自己的目的,需要通过服务别人的手段来实现,所以应尽力满足别人的需求。?
    ?
    中国人一直奉行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并将其作为与人交往的准则。这一说法从浅层次上说,是指自己不喜欢的东西,不要送给别人;从深层次上说,是指如果你不想别人以你不喜欢的方式对待你,那么你就不要以此方式来对待别人。?
    这种观念是典型的儒家注重内省的自我修养方式的一种体现,在一定程度上适合了农业社会交往方式的需要,同时反过来也强化了这种方式。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形成。从商品价值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商品的价值都是通过别人来实现,也即每个人都是为别人服务的。如果你想实现商品和服务的价值,你就必须让你的商品和服务得到对方的认可。这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观念已经不能完全反映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交往的需要,适应这种需要的是服务别人的观念。从整个大的社会链条来说,一个人以为自己打算开始,以服务别人结束。简单一点说,就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为自己的好坏,取决于为别人做得怎么样。所以,聪明人懂得如何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种观念反映到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就应该是急人所急,济人所需,投其所好。?
    聪明人懂得如何去满足别人的需要。















第十二章    十二分努力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不努力绝对不会成功。?
    努力要讲究方法,注重实效。本章提供的努力方法将有助于你获得成功。1.微利时代:敢干+实干+巧干=成功?
    成功必须努力,这是不会改变的,但努力的方式需要不断变化。?
    ?
    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已经进入微利时代,这就给我们的创业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创业的风险。在改革开放初期那种只要敢干就能赚钱,能放下架子在朝九、晚五之后干自己活的人,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成功。所谓敢干+实干=成功。而现在,情况多少有些不同,除了敢干、实干之外,还应该加上巧干。而我说的巧干,应该在“预测”、“差异”、“创新”这三个方面下功夫。?
    成功必须努力,这是不会改变的,但努力的方式需要不断变化。科学预测才有“钱途”?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微利时代更是如此。微利时代,虽然信息高度发达,但是,市场形态是千变万化的,综合性、大范围的信息,不一定能准确反映出一个局部地区的市场状况或消费动向。经营者既需要把项目放在大市场中来思考,同时也需在广泛地收集信息的基础上,对不同的市场区域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洞察先机,才能做出符合市场真实状况的判断,然后做出科学的预测。符合市场真实状况的项目,生意才有利可图、有钱可赚。?
    美国肯德基炸鸡早已为国人所熟悉,但对它是如何打入中国市场的,知道的人却不多。肯德基炸鸡打入中国市场的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在广泛收集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预测。?
    起初,肯德基公司派一位执行董事来中国考察市场。他来到北京街头,看到川流不息的人流,穿着都不怎么讲究,就报告说,炸鸡在中国有消费者,但无大利可图,因为中国消费水平低,想吃的多,但掏钱买的少。由于他没有进一步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整理,仅凭直观感觉、经验做出预测,被总公司以不称职为由降职处分。接着公司又派了另一位执行董事来考察。这位先生在北京的几个街道上用秒表测出行人流量,然后请500位不同年龄、职业的人品尝炸鸡的样品,并详细询问他们对炸鸡的味道、价格、店堂设计等方面的意见。不仅如此,还对北京的鸡源、油、面、盐、菜及北京的鸡饲料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经过总体分析,得出结论:肯德基打入北京市场,每只鸡虽然是微利,但消费群巨大,仍能赢大利。果然,北京的第一家肯德基店开张不到300天,就赢利高达250多万元。?
    当初,我和周伟进入电梯行业的时候,也是经过一番预测的。当时,香港的电梯拥有量为6万台,而人口及面积要远远高于香港的北京则仅有4万台;同时,中国电梯业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走入低谷。我们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电梯的需求量一定会稳步上升,而且电梯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低期后,一定会反弹,进入上升趋势。正是基于这样的预测和判断,我们才拍板进入电梯。果然,在我们进入电梯行业之后,从93年起,电梯业就一直处于上升态势,到现在仍是高歌猛进。我们的成功得益于我们判断的正确。?
    差异才能取胜?
    在产品以及服务日趋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显示出差异,才能从竞争中胜出。差异,显示存在,显示不同。在产品以及服务日趋同质化的情况下,只有显示出差异,才能从竞争中胜出。在市场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的今天,消费市场呈现多元化倾向,个性消费日趋明显。经营者在微利中取胜,除了“你有我有外”,更重要的是“你无我有”、“你有我优”、“你优我精”,即打造产品或服务的个性差异,以个性优势占领市场、取胜市场。?
    日本人渡边曾经是个打工仔,被老板解雇的几次经历使他萌发了自己当老板的愿望。开始,他想在东京开家小商场,但经过调查了解后,知道东京的商场多得要命,自己如再挤进去,没什么独特优势,很难生存。一天,他在一份报纸上看到:美国人中有1/4、日本人中有1/6、英国人中有1/7是左撇子。对此,他忽生灵感:开一家左撇子产品专营店。因为当时众多厂家均以右手习惯来设计产品,几乎没有人考虑左撇子的习性和生活、工作需要。于是,他立即说服一些厂商专为他的商场设计、生产一些左撇子专用产品,如汽车驾驶盘、网球、高尔夫球用具等,结果这些产品大受世界各地左撇子消费者的欢迎。不久,他的左撇子用品专营店成为东京最有实力的大商场。?
    创新才能胜出?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优胜劣汰的速度加快,经营者要在这种社会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不断创新。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企业充满生机活力;只有创新才能使自己的企业改进不足,增加自我发展的优势;只有创新才能在微利时代永葆财源不竭。?
    只有小学文化的四川农民周兴和,1990年在一个展览会上买了一项专利技术,办了一个小建材厂。由于所购专利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很难打开市场,企业也因此长时间处于亏损状态。面对这种局面,周兴和决定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他选择当地的秸秆作为研究对象,想以此为原料,研制成高档的建筑材料。1997年,经过3年多的研究之后,周兴和的技术获得成功。由于他的技术解决了多年来农民焚烧秸秆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因而得到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广。1998年,他的技术获得国际爱因斯坦发明金奖,1999年他的“秸秆隔墙板”在成都销售收入达3000万元。他的创新,不但救活了他的建材厂,还使他的产品走向了世界。?
    2.一分成功需要十二分努力?
    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铺就的。?
    ?
    要想获得成功,必须付出十二分的辛苦和努力。?
    日本最成功的企业家之一松下幸之助说:“我小时候,在学徒的七年当中,在老板的教导之下,不得不勤勉从事学艺,也不知不觉地养成了勤勉的习性,所以在他人视为辛苦困难的工作,而我自己却不觉得辛苦,甚至有人认为'太辛苦了'的工作,在旁人看来,只不过是认真工作而已,所以我与他的看法,自然就有差异了。我青年时代,始终一贯地被教导要勤勉努力,此乃人生之一大原则。事实上,在这个社会里,对有勤勉努力习性的人,不太被人称赞是尊贵或者伟大,也不会认为他很有价值,因此,我认为大家应该无所顾忌地提升对具有这种良好习性者的评价,这样才算真正对勤勉习性的价值有所认识。”?
    成功的道路是用努力铺就的。的确,社会中有些自恃聪明者并不把勤勉努力看在眼里,但是我认为,世界上“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声称轻轻松松就能成功的宣传都是一种欺骗。“成功”之“功”字即有日月累、坚持不断的含义。凡是与努力不沾边的事情,都是与成功背道而驰的。?
    做任何事情,尽最大努力一个人努力的程度可以从两方面来反映,一个是工作时间的长短。?
    就我所知,美国6位最有钱的富翁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每周平均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而比尔·盖茨更高达80小时。?
    现在,美国人的生活水平要比欧洲人高出一大截。在意大利,年轻人穷得买不起自己的房子的时候,美国的同龄人早就不知换了多少个住所了。这是因为美国人在任何时候、任何领域的劳动产出都要多于欧洲人,更重要的一点,美国人的工作时间要远远高于欧洲人。?
    美国6位最有钱的富翁都是白手起家,他们每周平均的工作时间为56小时,而比尔·盖茨更高达80小时。据《洛杉矶时报》报道:意大利人每年有42天带薪假期,法国人37天,德国人35天,英国人28天,而美国人是16天,但实际上他们只休14天,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字也显示,美国人每周工作49小时,加起来每年要比欧洲人多工作350小时。?
    而14天的休假对美国人来说恐怕还是过高的估计。广泛普及的手提电脑使美国人无论在海上、沙滩、田野、山区还是屋顶上,都可以随时收发电子邮件;对那些名义上正在休假的律师、顾问或工程师,通过手机就能与他们商量公事;假期的豪华水疗等项目通常都安排在公司或行业会议期间。这样算起来,美国人的工作时间可能还要长得多。正是这种工作精神,这种努力程度,使得美国人享受着比欧洲人更优越的生活。?
    一个人如果只想着朝九晚五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从不愿意在朝九之前、晚五之后去工作的话,不可能取得成功。?
    努力的第二个表现,就是工作时的忘我状态。?
    记得当我们成功地做成第一单生意时,我们是在深夜安装电梯的,我们几个伙伴都来到施工现场。就在施工的过程中,突然我的脚不慎踩在一颗钉子上。钉子扎破鞋底,并穿过脚掌,直至脚背,流了很多血。伙伴们都劝我马上到医院去包扎,但我在拔出钉子后,到一边做了简单的处理,就继续参与施工,从凌晨2点半一直到8点半电梯安装完毕,才让伙伴送我到医院去处理,历时整整6个小时。一颗钉子从脚心扎到脚背,能不痛吗?但是,装好电梯的渴望远远超过扎伤带来的疼痛,自然也就坚持下来了。?
    能够忘我地工作,说明了你的努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一定要努力,而在努力中忍受痛苦、折磨,战胜困难,也是成功的应有之义。?
    比忘我状态更值得推崇的是把工作当作一种享受。爱迪生一生做出了一千多项发明,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即便如此,他在70岁以后每天还工作14个小时以上。曾经有人问他:你每天工作那么多时间,不感到辛苦吗?爱迪生回答说:“辛苦?我从来没有觉得辛苦,我认为工作是一种享受。”?
    3.把事情当成事业来做?
    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要求你做事从大处着眼,从小事做起。?
    ?
    成功者与失败者,或者说富人与穷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在于对事情的态度不同:一个是把事情仅仅当作事情来做,是在做事;而另一个则是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即以事业的态度来做事。?
    事情与事业,一字之差,但差此一字,失之千里。两者在内涵、时间、空间和性质上,都绝不相同。?
    失败者做事情,成功者做事业。?
    失败者做事情,成功者做事业。有这样一个故事:?
    三个工人一起在工地干活,他们的工作是一样的——砌墙。一天,有个过路人问其中一个工人:“师傅,您在干什么?”?
    “砌墙。”?
    他又问另一个人:“您呢?您在干什么?”?
    “挣钱,吃饭养家。”?
    他又问第三个工人:“您干的是什么活儿?”?
    “我嘛,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那个工人认真地回答道。?
    后来,前两个工人仍然在工地上砌墙,而第三个工人则成为著名的建筑大师。?
    把事情仅仅当作事情来做,你就看不到事情与事业之间的联系。事情与事情之间彼此是孤立的、琐屑的、麻烦的,做完事情之后就脱手。认真一点的,会想着把事情做得好一点,出色一点;认真程度差一点的,就连单纯的事情也做不好,草率收场,敷衍了事,把事情当作一种不得不做的麻烦。?
    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你就会把事情与事业之间联系起来,拓展事情的发展空间,就会设计未来,把每天所做的事情当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因而会将小事做大,逐渐发展成为事业。?
    台湾地区首富王永庆,早年因家贫读不起书,只好去做买卖。1932年,当16岁的王永庆在台湾嘉义开一家米店时,小小的嘉义已有米店近三十家,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承租一个小的铺面。他的米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知名度了,没有任何优势。在新开张的那段日子里,生意冷冷清清,门可罗雀。当时,一些老字号的米店分别占据了周围大的市场,而王永庆的米店因规模小、资金少,没法做大宗买卖;而专门搞零售呢?那些地点好的老字号米店在批发的同时,也兼做零售,没有人愿意到他这地角偏僻的米店买货。王永庆曾背着米挨家挨户去推销,但效果不太好。?
    怎样才能打开销路呢?王永庆感觉到要想米店在市场上立足,自己就必须有一些别人没有做到或做不到的优势才行。经过一番考察和思索,他决定在提高米的质量和服务上下功夫,形成自己的优势。?
    20世界30年代的台湾,农村还处在手工作业状态,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砂粒、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所以,当时用于出售的稻米普遍夹杂着秕糠、砂粒、小石子等杂物,买卖双方也都习以为常,见怪不怪。?
    王永庆却从这一司空见惯的现象中找到了突破口。他带领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不辞辛苦,不怕麻烦,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捡出来。这样,王永庆米店卖的米质量就要高一个档次,因而深受顾客好评,米店的生意也日渐红火起来。?
    在提高稻米质量见到效果的同时,王永庆还超出常规,推行主动送货上门的办法,这一方便顾客的服务措施,大受顾客欢迎。?
    就这样,王永庆在米的质量和服务上找到了突破口,使嘉义人都知道在米市马路尽头的巷子里,有一个卖好米并送到顾客家的王永庆。有了知名度后,王永庆的生意更加红火起来。结果,经过一年多的资金积累和客户积累,王永庆决定自己办个碾米厂。要把原来的小米店扩展为碾米厂,原来的铺面已经不够用,王永庆便在离最繁华热闹的街道不远的临街处租了一处比原来大好几倍的房子,临街的一面用来做铺面,里间则用作碾米厂。就这样,把事情当作事业来做的王永庆,就从小小的米店开始了他后来问鼎台湾首富的事业。把事情仅仅当作事情来做,你就看不到事情与事业之间的联系。4.朝着你最近的目标努力?
    一鸟在手,胜于一群在林。努力要注重实效。?
    ?
    没有方向的努力,永远也不可能把你带到成功的目的地。努力必须以目标为导向,而且要朝着最近的目标努力,才容易取得成功。?
    下面这个有趣的故事,说明了朝最近的目标努力的必要性。?
    贝尔纳是法国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小说和剧本,在法国影剧史上占有特别的地位。有一次,法国一家报纸进行了一次有奖智力竞赛,其中有这样一个题目:如果法国最大的博物馆卢浮宫失火了,情况只允许抢救出一幅画,你会抢哪一幅?结果在该报收到的成千上万份回答中,贝尔纳以最佳答案获得该题的奖金。他的回答是“我抢离出口最近的那幅画。”?
    对于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当你自己走向成功旅途的时候,你就会明白这一点。?
    对于一个追求成功的人来说,成功的最佳目标不是最有价值的那个,而是最有可能实现的那个。5.我看打工者?
    从提高能力、增长智慧来看,任何工作都是为自己做的,不存在打工者与老板的差别。?
    ?
    你是在为别人打工,每个成功者都经历过打工的过程,但对工作的不同态度造就了不同的结果。?
    (1)不只为薪水而工作?
    人在不具备自己创业的条件下,需要为别人打工来取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并有所积蓄,以便为将来自己创业或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职业奠定物质基础。?
    但是,作为一个想要立志成功的人,你就必须为将来的创业做好经验积累、技能提高、关系储备、增进知识等方面的准备。这就是说,工作所能带给你的,要远比工资带给你的多得多。如果你将工作视为一种积极的学习经验,那么,每一项工作中都包含着许多个人成长的机会。你是为薪水而打工,但不只是为薪水而工作。为薪水而工作,看起来目的明确,但是往往容易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心智,使你看不清自己未来的发展道路。所以,薪水只是工作的目的之一,你一定要认识到比薪水更重要的东西。如果你只为薪水而工作,那么你只能得到那些薪水,而会失去很多东西。正像你如果只为吃饭而活着,那么你就只能维持着吃饭的生活。?
    那些因为薪水低而对工作敷衍塞责、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人,固然对老板是一种损害,但长此以往,无异于降低自己的价值,使自己的生命枯萎,将自己的希望断送,使自己维持在一种低档次的生活水平上,过着一种庸庸碌碌、牢骚不断的生活,并因此而埋没了自己的才能,湮没了生命应该有的那种创造力。?
    所以,对一个想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老板支付给你的只是薪水,但你一定要在工作中,赋予工作以更多的价值,你要在工作中支付给自己更多的东西。汪中求先生在《营销人的自我营销》一书提出:要将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因为老板不仅给你了一个工作平台,一个发挥自己潜力的机会,而且出资将你的服务买下。我觉得这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对于一个打工者来说,一定要善待老板,将老板当作第一顾客。同时,在工作中要努力经营自己。不管你是为老板打工,还是自己为自己打工,你都要想到,你得到的不仅是薪水,还有珍贵的经验、良好的训练、技能的提高、自我认识的加深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与有限的金钱比较起来,其价值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工作给你带来的,远比有限的薪水更多。?
    我有一位朋友,妻子一直抱怨长期下海的丈夫没有挣到钱,使家里一直过着比较拮据的生活。她劝丈夫赶快找一份稳定的工作。我的朋友说:“现在没有稳定的工作,只有稳定的能力。”我觉得他说的话非常有道理。我相信这位朋友最终一定会取得成功。?
    工作给你带来的,远比有限的薪水更多。?
    如果你不只为薪水而工作,而是全心全意地努力工作,你就会发现,你的工作能力会逐步提高,这样的话,你就会为自己的成长而感到高兴;同时,你的薪水也会在不知不觉之间得到提升。因为,你工作努力,就会为老板创造业绩;为老板创造业绩,老板就会因为你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而奖励你,不管这种奖励是提升薪水还是提升职务。在工作中,有些人善于耍小聪明:要么上班迟到、早退,要么在办公室与人闲聊,要么借出差之名游山玩水,要么借报销之名将不应得的钱财揣进自己的腰包。这些人自以为得计,但他们的损失将远远大于他们的所得。这种人,也许会得逞一时,但终将失败一世,永远与成功无缘。?
    所以,不要只为薪水而工作,否则的话,你就会因为将眼睛紧盯着工资而封闭了自己的视野,就会在无形中将自己困在只装着少许工资的信封里,从而将人生最有价值的东西丢失了。?
    (2)以老板的心态来做事?
    很多打工者普遍都有这样一种心态,自己是打工者,因而只做与自己职责相关,并与自己所得薪水相称的那些工作,这样一种心态定位,使你只盯着自己份内的那些工作,而不想额外多干一点,甚至经常以老板苛刻为理由,连自己份内的工作都不努力去做,敷衍塞责,偷懒混日,被动地应付上司分派下来的工作,结果几年过后,除了拿那点薪水,你毫无所获,甚至因态度不积极,自己的那份工作和薪水也保不住。这是典型的穷人心态,抱着这样的心态打工,你就永远只能是打工者,甚至连工也没得打,只好忍饥挨饿,在抱怨中过着贫穷的生活了。?
    如果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工作,那么,你就会以全局的角度来考虑你的这份工作,确定这份工作在整个工作链中处于什么位置,你就会从中找到做份内工作的最佳方法,会把工作做得更圆满,更出色。以这种心态进行工作,你就不会拒绝上司派来的你有时间和精力来承担的工作。你会认为这是表现自己工作能力、锻炼自己技能和毅力的一次机会。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会因工作做得出色而使薪水得到提升,即便你没有得到提升,或你得到提升而不想做,你也会因纵观全局的领导能力得到培养、锻炼和提升,从而为你将来自己创业准备条件。?
    世界著名的成功学专家拿破仑·希尔曾经聘用了一位年轻的小姐当助手,替他拆阅、分类及回复他的大部分私人信件。当时,她的工作是听拿破仑·希尔口述,记录信的内容。她的薪水和其他从事相类似工作的人大致相同。有一天,拿破仑·希尔口述了下面这句格言,并要求她用打字机打印出来:“记住: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
    她把打好的纸张交还给拿破仑·希尔时说:“你的格言使我获得了一个想法,对你、我都很有价值。”?
    这件事并未在拿破仑·希尔脑中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从那天起,拿破仑·希尔可以看得出来,这件事在她脑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她开始在用完晚餐后回到办公室来,并且从事不是她份内而且也没有报酬的工作。她开始把写好的回信送到拿破仑·希尔的办公桌来。?
    她已经研究过拿破仑·希尔的风格,因此,这些信回复得跟拿破仑·希尔自己所能写的完全一样好,有时甚至更好。她一直保持着这个习惯,直到拿破仑·希尔的私人秘书辞职为止。当拿破仑·希尔开始找人来补这位男秘书的空缺时,他很自然地想到这位小姐。但在拿破仑·希尔还未正式给她这项职位之前,她已经主动地接收了这项职位。由于她在下班之后,以及没有支领加班费的情况下,对自己加以训练,终于使自己有资格出任拿破仑·希尔的秘书。?
    不仅如此,这位年轻小姐高效的办事效率引起了其他人的注意,有很多人为她提供更好的职位请她担任。她的薪水也多次得到提高,现在已是她当初时作为普通速记员薪水的4倍。她使自己变得对拿破仑·希尔极有价值,因此,拿破仑·希尔不能失去她做自己的帮手。?
    请记住,一定要以老板的心态打工,既是为了得到那份薪水,也为自己独立创业准备条件。所以,作为一个年轻人,在一开始工作的时候,不必太计较薪水的多少,而一定要注意工作本身给予你的报酬,如技能的培养、经验的积累、品格的提升等。?
    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自己脑海中所设立的那个限制。大卫·安德森和吉姆·莫非一起进入一家铁路公司工作。20年后,吉姆已成为铁路公司检验司的董事长,而大卫仍在铁路公司,顶着烈日,辛辛苦苦在路基上工作。面对20年后如此巨大的差别,大卫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20年前,我为每小时1.75美元的工资而工作,而吉姆·莫非却在为事业而工作。”?
    当然,让你以老板的心态来做事,并不是要你摆出老板的架子。摆出老板的架子,会给你的工作带来负面影响。有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很有派头的打工仔被老板解雇了。?
    朋友问他:“你不是干得很好吗?为什么被炒了鱿鱼呢?”?
    “嫉妒,完全是出于嫉妒,”这个人回答说,“每次我陪老板去交往,对方总认为我是老板,上前向我打招呼,跟我握手。老板因此而解雇我,纯粹是出于嫉妒。”?
    (3)敬告打工者——应试技巧?
    出于谋生和成长的需要,大多数青年人在涉世之初都需要为自己找一份工作,或者在工作中找到另一种认为更适合自己的工作,即跳槽。但不管性质如何,除非有人强力推荐,一般都需要进行面试,面试结果如何就成为能否找到好工作和跳槽的关键。?
    那么,应聘者应该如何应对面试呢??
    我作为公司的管理者之一,有时要参与公司的招聘工作。公司在招聘前,一般都设定所应招聘的岗位,再根据岗位需要确定该职位所需要的技能、交往能力等各方面的要求。一般说来,应聘者的技能是第一位的,而技能是通过应聘者的简历以及与其问答交流来考察的。如果不是技术性很强的岗位,则总体印象即直观感觉非常重要。因此,我建议应聘者面试前要做好以下准备:?
    对应聘公司及所在的行业有所了解,而且了解得越详细越好。这是表现自己专业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对所应聘的职位有一个基本把握。一般的面试,招聘方都要问及应聘者对所应聘的职位如何做。所以,应聘者应该有所准备,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我现在在这个岗位上工作,我应该及能够怎样做。这样的话,就会心中有数,不会无从回答,尴尬窘迫。?
    衣着得体。“人靠衣服马靠鞍”。衣着打扮对于形成及改变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非常重要,在初次见面时尤其如此。因此,在参加面试前,在衣着上要有所准备;当然,并不要求名贵服装,而是要衣着得体,使其与自己要应聘的职位相协调。衣着打扮,既是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需要。千万不要漫不经心,衣着邋遢。?
    衣着打扮,既是自信心的表现,也是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的需要。面带微笑。微笑是人们之间最短的距离,也是人们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利益的交往手段。微笑既可以表现自信,又可以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消除双方之间的隔膜、陌生的感觉,给对方留下好的印象。?
    写好简历。如果说衣着打扮是包装自己外貌的手段,那么简历便是包装自己能力的重要手段,同时又可以展示自己的个性特色。所以,简历要经过精心包装。同时,要记住,应聘不同的职位,要写出不同的简历,以便简历具有针对性。?
    总之,以应聘方式寻找工作,进行面试是不得不经历的环节,所以,应该在事前充分准备,抓住机会。?
    对于那些已有工作单位而要寻找更好的发展机会的跳槽者来说,参加面试时,通常会被问及离开原单位的原因。这是招聘方确定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因素。离工作太远、专业不对口、随迁搬家等人人都可以理解的原因,说起来可以无所顾忌,但涉及到以下几个理由时,要有所注意:?
    收入低,不值得。在现代社会中,不谈金钱是虚伪,唯有金钱是浅薄。国人现在虽已不讳言收入、待遇,但喜欢含蓄的表达方式,而直接以此为跳槽理由有时会使招聘者误认为,你很计较个人得失,缺乏吃苦精神,把个人利益看得重于理想、抱负等工作中其他相关的重要因素。你这种仅为了高收入而跳槽的表现,会让用人方担心你会为更高的收入而再次跳槽,即便用你的话,最多也只能是临时聘用,不可委以重任,更谈不上合作创业了。你在应聘时,不一定要回避收入问题,但可以附带的方式加以说明。?
    工作压力大。现代社会讲究快节奏、高效率,激烈竞争中的企业尤其如此,人人都处于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之下,不能适应高效的、快节奏的工作状态,只能被淘汰。?
    与上司合不来。人需要生存,首先就要有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你在企业中,就要适应企业的生存环境,适应这个企业的文化,假如你挑剔上司,则说明你在工作中缺乏适应性,而且没有摆正自己在企业中的位置,你应该主动适应上司,而不是让上司来迁就你。?
    人际关系复杂。这是一个合作竞技的时代,各成功企业都很讲究团队精神。你对人际关系表现出的不适应、胆怯和回避,会被认为在人际关系中缺乏协调能力,而这是现代社会中个人能力的重大缺陷,将会直接影响到你面试的成功与否。?
    总之,如何正确对待,计出周全,将应试看成既是表现自己的机会,又是找到工作立足点的机会,是非常重要的。?
    (3)淘汰自己,否则将被竞争淘汰?
    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在去年,我的公司招聘一名秘书,结果前来报名应聘的人达400人!市场之激烈可见一斑。?
    在这种竞争激烈的形势下,每个人都要不断努力,接受挑战。“淘汰自己,否则将被竞争淘汰!”?
    在日本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
    古时候日本渔民出海捕鳗鱼,因为船小,回到岸边时鳗鱼几乎都死光了。但是,有一个渔民,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种捕鱼装备,以及盛鱼的船舱,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可他的鱼每次回来都是活蹦乱跳的。他的鱼因此卖的价钱高过别人一倍。没过几年,这个渔民就成了远近闻名的大富翁。这个人一直保守着这一秘密,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鱼了,才把这个秘密告诉了他的儿子:?
    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原来,他在装鳗鱼的船舱里,放进一些鲶鱼。鳗鱼和鲶鱼生性好咬好斗,为了对付鲶鱼的攻击,鳗鱼也被迫竭力反击。在战斗的状态中,鳗鱼求生的本能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就活了下来。而没有放进鲶鱼的鳗鱼,之所以死去,是因为它们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们的只有死路一条,生的希望破灭了,所以在船舱里过不了多久就死掉了。渔民最后忠告他的儿子,要勇于挑战,只有在挑战中,生命才会充满生机和希望。?
    在日本,孩子稍一懂事,父母讲的第一个故事就是鳗鱼的故事。所有的日本孩子自幼就被灌输了这样的信念:只有勇于接受挑战,才能拥有成功和希望。?
    在中国的情形却恰恰相反。我们的父母用以教诲我们的,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古训,是不要轻举妄动的忠告。凡事追求平平安安,甚至于逆来顺受也是人生之福。?
    正是受这种思想观念的影响,社会上有很多人都把单位当作依靠,尽管单位发的工资很少,甚至根本发不出工资,他们也不愿意离开单位。去年,我的一位远房亲戚来京谋生。他告诉我,他中专发配到县里的一家棉纺织厂。已经两年了,没有开过一次工资——工厂一直停产。所谓上班,不过是天天到厂里闲转一圈而已。他一直想辞去这份不死不活的工作,到外面去发展,可是他的父亲坚决不允许他辞职。父亲认为,无论如何,这是经过十年寒窗好不容易才得到的铁饭碗,现在不开工,不发工资,不等于将来也这样,耐心等着,国家不会不管。我的这位远房亲戚十分困惑,他没有足够的理由说服他的父亲,但是他又不甘心就这样一天天消耗可贵的青春。直到去年,他才鼓起勇气,离职跑到北京来,成为北漂一族。?
    淘汰自己,否则将被竞争淘汰我想,这正是我们中国的父亲与日本父亲的本质区别。因为安于现状,因为满足于既得利益,不敢冒险,不敢接受任何挑战,结果丧失了一个个成功的机会。安于现状,也把自己变成了一无所成的平庸之辈。安于现状的人,会把自己变成一无所成的平庸之辈。6.抓紧时间,早日掘到第一桶金?
    如果你为失去月亮而叹息,你将失去星星了。——泰戈尔?
    ?
    随着时代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普及,经验的意义已经远远没有过去那么重要了,时代更加突出了创新的意义,创新重于经验。而创新更是青年人的优势。所以,这是一个属于青年人的时代。?
    祝君早日成功青年时期,是创新思维最为活跃、精力最充沛、最好动脑筋、创造欲最旺盛的高峰期,也是创业的最好时期。青年人应该及早立下目标,努力拼搏,早日掘到属于你的第一桶金,争取在35岁以前成功。?
    如果你现在不努力,那么等你的将是一个竞争更加激烈、前景更加难测的未来。最新资料显示:在上海,八成以上已经创业或者正在创业的企业主是在29岁以前就掘到“第一桶金”的,而且这个年龄越来越呈年轻化的趋势。这种趋势也让我这个快满35岁的人也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压力。?
    在青年时期,有梦想,有努力,就一定会成功。不要让“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成为你青春的注脚。希望你早日掘到第一桶金,早日实现你成功的梦想。?
    记住本书内容,快乐走向成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5.4.2008 10:40:10 | 只看该作者

精力管理

编辑的话: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上紧了发条,但是我们却彻底地垮了。据面对与日俱增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传统的时间管理也显得回天乏术。我们该怎么办呢?《精力管理》一书给出了一个科学而实用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因为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不是这样。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健康与快乐的基础。
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大大小小的案例的主人公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这是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的绝妙笔法,也是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感悟。相信这本商务培训书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 编辑手记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编辑手记
--------------------------------------------------------------------------------
2004年04月05日 14:28 中信出版社

  生活在数字化的时代,我们匆匆忙忙,风风火火;面对沉重的工作负荷,我们努力把每一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我们上紧了发条,但是我们却彻底地垮了。据北京零点调查公司2003年4月所做的一次调查,公司白领中心理疲劳程度在等级3及以上的人数比例达到了61.4%,即近三分之二的公司白领已不同程度地表现出心理疲劳的症状。调查结果显示,心理疲劳主要体现在身体上的缺乏精力、情感上的人际沟通减少、思想上的容易忘事,以及情绪上的忧虑发愁。面对与日俱增的工作和生活压力,传统的时间管理也显得回天乏术。我们该怎么办呢?《精力管理》一书给出了一个科学而实用的解决方案,其核心思想是:时间管理已不再是可行的解决方案,因为一天中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是我们所能调动的精力却不是这样。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才是高效(High Performance)、健康(Health)与快乐(Happiness)的基础。

  我们对各种时间管理的艺术和技巧可能已经耳熟能详了,但什么是精力管理呢?我们又怎样应用精力管理的方法呢?本书从结构上分三部分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论述:第一部分讲述了精力管理模式,第二部分为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第三部分为参考资料(给出了培训体系摘要和配套的系列表格等)。

  先说说精力管理模式。精力管理模式是本书的一个创新,它构筑于精力管理4原则之上,这4原则是:

  精力金字塔:从低到高分4层——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

  钟摆式运动:周期性地消耗和恢复精力。

  突破舒适区:让人感到不适的任何形式的压力都有可能增加其精力储备。

  习惯成自然: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一个高效率的部分都是习惯使然,

  如果要做一个概括的话,就是说,人们的精力有4种来源,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这4种精力资源需要在消耗和储备之间取得平衡才能保证不会枯竭。由于工作和生活对人们提出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需要相应地提高精力储备,这要依靠给自己适当地加压。由于在加压的过程中会感到种种不适,因此需要在精力管理方面形成习惯,以避免因为不适而最终放弃改变的努力。

  本书的第二个创新是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该体系回答了我们怎样应用精力管理方法的问题。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基于精力管理模式的理论,源于两位作者和一些世界上最优秀的运动员25年来的合作(他们帮助运动员将精力更有效地投入到比赛中去)。所谓“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就是将体育界的精力管理训练经验推广到商务领域(许多名列《财富》500强的公司都是该培训的客户),所谓“公司型运动员”就是说商务人士必须像职业运动员一样有效地管理精力。

  我在编辑此书的过程中,始终充满了一种兴奋和感动之情。兴奋是由于上述精力管理模式和公司型运动员培训体系确实能给中国读者提供传统的时间管理以外的新鲜而实用的方法,感动是因为本书的案例特别丰富而翔实,特别是读罢“罗杰”(书中的一个核心案例的主人公)的完整故事,特别是读到罗杰两次掩面而泣的情节,不由得“心有戚戚焉”:

  当罗杰从州际公路的出口下道时,他觉得有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感情在心中起伏。当他经过一个当地的公园时,他心中的感情变得特别强烈以至于他无法继续开车。让他诧异的是,当他把车停到路边时,泪水开始顺着他的脸哗哗地流了下来。他意识到这些泪水是他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伤心的反映,他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抑制这种感情。罗杰意识到他真正想做的事是回家、拥抱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并告诉她们他有多爱她们,多想她们。

  他一开家门,就大声喊他的孩子们和他的妻子,但是没有人答应。妻子很久以前就教孩子们,她们的父亲晚上回家晚时要给他个宽松的环境,知道他可能觉得筋疲力尽,容易发火。可是,这次罗杰跑上楼见到女儿们的一刹那,他跪下,伸出双臂,她们开始朝他跑过来。他把她们抱起来,泪水再次从他的脸上滚落。过了一会儿,雷切尔走进来。她停在门口,脸上是一种战战兢兢的表情。

  “噢,我的上帝,”她说,“别告诉我。你被解雇了。”

  罗杰泪水中带着笑。“不,”他说,“不是那么回事。我只是太高兴见到每个人了。”

  第二天,当罗杰快到他家附近的公园时,他感觉到和头一天晚上一样的情感起伏,他不得不再次把车停到路边。让他绝对感到惊愕的是,他的眼睛里再次充满泪水,他的心中涌起同样的想和他的家人在一起的强烈愿望。这次当他走进他家时,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在游戏室里。她们朝他跑过来时,他伸出了双臂,他再次开始落泪。

  “妈妈,”阿莉莎喊,“爸爸又哭了。”

  相信每个对生活还没有麻木的人,对于罗杰的眼泪都会感同身受,因为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大大小小的案例的主人公身上发现自己的影子。这是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的绝妙笔法,也是他们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他们既是提供公司型运动员?培训服务的LGE效能体系的高级合伙人和负责人,也都是畅销书作家(吉姆著有畅销书《有压力,更有劲》(Stress for Success)和《体育的坚韧训练》(Toughness Training for Sports),托尼是曾占据畅销书排行榜榜首的《交易的艺术》(Art of the Deal)的合著者)。两人都曾同数百名高级行政管理人员打过交道。作为一名效能方面的心理学家,吉姆还指导过数百名世界级的运动员。

  相信这本2003年在美国首版即成为畅销书,曾荣登亚马逊网站及《华尔街日报》商业畅销书排行榜首位的成功书和商务培训书,会改变每个人的生活。正如麦当劳公司学习和发展副总裁帕特·克鲁尔所言:“读《精力管理》是给你自己、给你所在的团体和那些你在意的人的一件礼物。”

  赵春阳
   

中信出版社授权连载,不得转载 [美] 吉姆·洛尔和托尼·施瓦茨 著
  
 第一章 精力是高效能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影响,不论好坏。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这本书的前提以及我们每年为成千上万的委托人所作的培训的前提非常简单。

问题与要思考的情景
精力是高效能的基础
一个真实的实验室
四个原则
转变的过程
谨记

  第二章 罗杰的不够投入的生活  
   
  罗杰过的是一种典型的表面上成功美满、实际上危机四伏的生活。他在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管理精力的方式都构成了效能障碍。本章先给罗杰的工作与生活一个速写,你在详细了解了精力管理的模式和训练体系之后,会重新碰到罗杰—一个成功转变了的罗杰。

不够投入的生活
身体是基础
透支
为集中精力而挣扎
究竟什么重要




 第三章 高效能的脉动  
   
    我们做事需要投入精力,而恢复精力并非仅仅指不工作。精力不但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快乐,还有效能。这些年来,我们曾经合作过的绝大多数顶尖运动员都是带着成绩问题来找我们的。这些问题都和在精力的消耗与恢复之间的失衡有关。

在压力和恢复之间找到平衡
生活的脉动
为团体补充精力
当你所拥有的还不够时

 第四章 身体能量  
   
  当我们遇到罗杰时,他从没有过多考虑过管理他生活中任何方面的精力,他实际上根本没注意到身体能量方面的问题。他意识到如果他的睡眠更多些、能定期锻炼,可能会觉得好些。尽管他这么想,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

添柴加火
乔治:精力不济
乔迪:精力不易集中
布鲁斯:工作—生活的平衡
弗兰克:对压力的忍受力差

 第五章 情感能量  
   
  身体能量是激发我们情感上的技能和天赋的原动力。为了做出最佳的表现,我们必须尽量拥有愉快、积极的情感:高兴、挑战、冒险和机会。由威胁或者不足而产生的情感—担心、挫折、生气、伤心,毫无疑问有毒害作用,这些情感和特定的压力激素的释放有关。

将威胁转化成挑战
享受和情感补充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把握对立面

 第六章 思想能量  
   
  没有什么比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更影响效能和投入的了。为了以最佳的状态工作,我们必须能保持精力集中,在由宽到窄、从外到内的专注范围间灵活地移 动。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地拥有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适当的集中和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大脑的可塑性

 第七章 精神能量  
   
  我们在某一时刻可以消耗的精力的数量是我们身体承受力的反映。我们消耗自身能量的动力主要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精神能量是我们生活中各方面行动的独一无二的动力。它是我们的动力、毅力和行动方向的最有力的源泉。

知道为什么活着
“生活对我们的希望”
重视他人
谨记

 第八章 确定目的  
   
  如果成长和发展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从身体到情感到思想到精神,变化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获取能量。目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精神能量,是通过和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和超越我们自身利益相联系而得到的精力。目的形成一个目的地。

投入的规则
衡量目的的威力
积极的目的
价值观和品德

 第九章 面对现实  
   
  弄清楚我们的价值观是一回事,天天都按照这些价值观来行事则是另外一回事。面对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并非易事。当我们意识到不愉快、让人不安或者和我们对自己的期望相反的情况时,我们有无数种逃避的办法。

精力管理的现状
自我的影子
收集实例
感觉和现实

 第十章 采取行动  
   
  伊凡·伦德尔远不是他那个时代身体素质上最有天赋的网球运动员,但是他曾在5年里位居世界排名第一位。他的优势在于他建立的日常惯例。伦德尔在球场上的训练时间很长,他训练的时间甚至都很精确,这些都不足为奇。

积极仪式的威力
权宜的适应
连续性和改变
基本训练

 第十一章 罗杰的重新投入的生活  
   
  罗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具有挑战性的委托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效能障碍比我们一般遇到的更让人畏缩,而是他改变的原动力是如此匮乏。

罗杰的重新投入的生活
回归家庭
向更深层发展


第一章 精力是高效能的基础  
   
  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影响,不论好坏。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这本书的前提以及我们每年为成千上万的委托人所作的培训的前提非常简单。

问题与要思考的情景

--------------------------------------------------------------------------------

  2004年04月05日 15:02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一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你是否百事缠身,精疲力竭?你认为时间管理真的能解决你的问题吗?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是否觉察到生活中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自身的承受力却在无情地下降?你是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

  3.怎样才能使自己不牺牲健康、幸福和对生活的热情而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呢?

  4.生活是一场马拉松,还是一系列的冲刺?

  5.压力是我们生活中的敌人吗?为什么?

  6.转变容易吗?怎样才能使转变像刷牙一样简单?靠意志和纪律就行吗?

  7.你能回忆起并描述出自己某一次成功转变的过程吗?你的体会呢?我们生活在一个数字化时代。我们的生活节奏匆匆忙忙,像连珠炮似的毫不停歇;我们的每一天都以“位”和“字节”来划分。我们注重广度而不是深度,注重快速反应而不是缜密思考。我们蜻蜓点水似的经过许多目的地,但极少在任何一个地方做长久的停留。我们步履匆匆走过一生,不曾歇一歇脚,考虑一下我们到底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真正要去向何方。我们百事缠身却无力应对。

  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全力以赴。当要求超过我们的能力时,我们开始做出权宜的选择,这样的选择让我们度过了日日夜夜,时间一长便遗患无穷。我们每天的睡眠少得可怜,匆匆忙忙、狼吞虎咽地吃些快餐,靠喝咖啡来提神,靠喝酒、吃安眠药让自己平静下来。面对工作上源源不断的要求,我们变得脾气暴躁、容易分神。结束一天漫长的工作后,我们精疲力竭,回到家中,常常感觉我们的家人不再是快乐的源泉,不再是我们的加油站,而是我们已经超负荷的生活的又一个负担。

  我们无论去哪里都带着工作日志本和任务清单、商务通和黑莓、即时寻呼机和电脑上弹出的提示信息,所有这些都被用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时间。我们为自己能应付多项任务而感到自豪,我们把自己心甘情愿地长时间工作看做是一种荣誉。“24/7”(每周7天,每天24小时)这个词说的就是一个总有干不完的工作的世界。我们用一些词,像痴迷的、疯狂的和不知所措的,不是来形容精神错乱,而是来表现我们每天的生活。我们总是感觉对时间如饥似渴,想当然地认为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尽可能地把每天安排得满满当当。但是有效地安排时间并不能保证我们可以精力充沛地处理任何一件事情。

  考虑一下下面这些情景:

  ◎你参加了一个4小时的会,整个会上一秒钟都没有浪费,但在最后两个小时,你已经消耗了大量的精力,你竭尽全力让自己打起精神。

  ◎你马不停蹄地执行着费尽心思才安排好的长达12小时的日程表,到了中午你的精力已经跟不上了—你变得不耐烦、急躁不安、容易生气。

  ◎当你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回到家中,你留出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但是因为总是想着工作上的事而分神,你根本就没有把注意力完全放在孩子们身上。

  ◎你记着爱人的生日—你的电脑提醒你,还有你的商务通,但是到了晚上,你已经累得不想出去庆祝了


四个原则

--------------------------------------------------------------------------------

  2004年04月05日 15:38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一章

  第一个原则:

  全方位投入需要利用4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精力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资源—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

  人是复杂的能量系统,全方位投入不是单方面的。在我们身体中积蓄的能量包括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这4种动力都至关重要,任何一种都不能单独存在,却又可以有力地影响其他的动力。为了表现出最佳状态,我们必须巧妙管理这些相互联系的精力资源。无论减少这个组合的哪个方面,充分激发我们天赋和技巧的能力都会降低,就像一个气缸发动不起来发动机就会熄火一样。

  精力是我们生活各个方面的共同特性。体能承受力(即身体上的精力储量)按数量来衡量(从低到高),情感承受力(即情感上的精力储量)按质量来衡量(从消极到积极)。这些是我们最基本的精力资源,因为没有充足的、高性能的“燃料”任何任务都无法完成。附图显示出精力从低到高,从消极到积极的动态变化。精力越是消极、让人不快,就越不能让我们有好的表现;精力越是积极、令人愉快,它的效率也就越高。全方位投入和最大限度的效能只有在“高而积极”的象限中才有可能。

  在退出的后果影响重大的时候,全方位投入的重要性最为明显。想像一下你正在面临开胸手术这种情况。你希望你的医生处在哪个精力象限?如果他进入手术室的时候,愤怒生气、灰心丧气、焦虑不安(在“高而消极”的象限),你会怎么想?要是他过度操劳、疲惫不堪、心情压抑(在“低而消极”的象限)呢?要是他漫不经心、松懈懒散(在“低而积极”的象限)呢?显然,你想要你的手术医生精力充沛、自信、乐观(在“高而积极”的象限)。

  同样,当你沮丧地对人大喊大叫的时候,当你在项目中应付了事的时候,当你没有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的时候,你也可以把这些行为想像成是在危及某个人的生命。很快,你在管理精力方面就会变得不那么消极、轻率、马虎。我们要对支配时间的方式负责,因为这影响到我们的收入。我们也必须学会对管理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的精力负至少同等的责任。

  第二个原则:

  因为精力的储量会随着过度使用和不充分使用而下降,

  我们必须周期性地补充精力,来平衡精力消耗。

  我们极少考虑正在支出多少精力,因为我们想当然地认为我们能得到的精力是无限的。事实上,不断增加的要求不断地消耗我们的精力储备—特别是当我们没有做出任何努力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损耗精力的状况时。通过全方位的培训我们可以大大减缓体能和智能的下降,实际上我们还可以不断深化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承受力,直到我们生命的尽头。

  相反,当我们过着非常直线式的生活—支出的精力远远超过恢复的精力或者恢复的精力远远超过我们支出的精力,最终的结果是,我们精神崩溃、精疲力竭、体能下降、失去热情、生病甚至过早地离开这个世界。让人感到悲哀的是,对恢复精力的需求往往被看做是虚弱的表现,而不是保持效能所必需的一个方面。结果,我们几乎从不注意补充和扩大我们的精力储备,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

  我们在生活中要保持精力旺盛,

  就必须学会如何按照一定的周期消耗和补充精力。

  最丰富、最开心和最有成效的生活的特点是有能力在迎接挑战的时候全方位投入,而且还要定期让自己适时退出以补充精力。相反,我们中的许多人把生活看成是没有终点的马拉松赛跑,逼迫自己透支健康。在思想和情感上,我们在没有充分恢复的情况下一味地支出精力;在身体和精神上,我们的精力恢复有余而支出不足。无论是哪种方式,我们都会慢慢而无情地耗干精力。

  想像一下很多长距离赛跑者的样子:憔悴,面有菜色,身体有点塌下去,感情漠然。现在想像一位像琼斯或者约翰逊这样的短跑选手。短跑选手一般看上去强劲有力、有爆发力并且渴望将自己推到极限。对此的解释很简单:无论他们所面临的要求有多高,跑道尽头100米或200米处的终点线却是清晰可见的。我们也一样,必须学会把我们的生活看成是一段段的短跑—在各个时段中全方位投入,然后全身心地退出,在重新跳回到冲突中去面对任何挑战之前寻找机会补充精力。

  第三个原则:

  要增强承受力,我们必须让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

  按照杰出运动员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训。

  压力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敌人。相反,它是我们成长的关键。为了增强肌肉的力量,我们必须系统地对它施加压力,消耗超出一般水平的能量。这样做实际上会导致肌肉纤维出现极小的撕裂。一次训练结束后,会累得什么都干不了。但是给肌肉24~48小时的恢复时间,它会变得更强壮并能更好地经受下一次训练。这种训练主要是用于增强身体能量,但和锻炼我们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肌肉”也有一定的相关性—从移情和耐心到专注和创作,再到诚信和承诺。适用于身体的同样适用于我们生活的其他方面。这种认识简化并革新了我们接近挡在我们路上的障碍的方法。

  我们用和增强身体承受力完全一样的方式

  增强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的承受力。

  我们通过支出超过正常水平的能量然后恢复,从而在各个层次上增强自己的能力。让肌肉接受一般的训练,肌肉是不会增强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实际上会变得越来越没有力气。锻炼任何“肌肉”的制约因素是我们中有很多人在稍感不适时就退缩了。为了适应我们生活中不断增长的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系统地锻炼承受力还不够的肌肉。让人感到不适的任何形式的压力都有可能增强我们的承受力—身体上、情感上、思想上或精神上,只要接下来进行适度的恢复。就像尼采说的那样:“那些不会致我们于死地的东西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壮。”因为对公司型运动员的要求比对职业运动员的要求更高更持久,他们学会系统地进行训练也就更加重要。

  第四个原则:

  积极的精力仪式—用于管理精力的非常具体的惯例,

  是全方位投入和持续的高效能的关键。

  转变并非易事。我们是习惯型的生物。我们所做的大多数事儿都是习惯性的、无意识的。我们昨天做过的事也是我们今天可能做的事。我们为了进行转变所做的大多数的努力的问题在于,这种有意识的努力不能维持很久。同我们大多数人的认识相比,意志和纪律的作用要有限得多。如果每次你做什么事都不得不考虑它,你很可能不会坚持做很长时间。现状就像磁石一样抓住我们。

  积极的仪式是这样一种行为,它在一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

  的推动下,日久天长,习惯成为自然。

  我们有意用“仪式”(ritual)这个词来强调一种仔细界定的、非常有条理的行为。意志和纪律需要你迫使自己行事,与此不同的是,仪式吸引你行事。想一想就像刷牙那么简单的事情。这不是你一般要提醒自己去做的事情。在明确的健康价值的推动下,刷牙是你觉得吸引你去做的事情。你刷牙很大程度上是自觉的,没有太多的有意识的努力或意图。仪式的力量在于,它确保我们在不是绝对必要的地方,耗费尽可能少的有意识的精力,从而能以创造的、充实的方式战略性地集中现有的精力。

  看看你生活中任何一个效率一直很高的部分,你会发现是某些习惯使之成为可能。如果你吃得很健康,可能是因为你已经就你买的食物和你在饭店愿意点什么形成了习惯;如果你身体健康,可能是因为你定期定时锻炼;如果你做销售工作很成功,可能是因为你习惯了对打电话有思想准备,以及在遭到回绝的时候自我激励以保持积极的心态;如果你能很好地管理其他人,你也许形成了一种对别人的意见进行反馈的风格,这种风格让别人觉得受到鼓舞而不是威胁;如果你和自己的配偶及子女关系密切,你可能有和他们共度时光的习惯;如果你在应对要求非常高的工作时还能保持充沛而积极的精力,差不多可以肯定你有保证能不断恢复精力的方法。创造积极的仪式是我们已经发现的为全方位投入而有效管理精力的最有效的方式。


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能的基础

--------------------------------------------------------------------------------

  2004年04月05日 15:07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一章

  这个看法大大改变了我们对持续高效能的动力的认识。它还促使我们的委托人极大地改变了他们安排生活的方式,包括他们的个人生活和职业生活。他们所做的每一件事(从和同事的交流、做出重要决定到花时间和家人在一起)都需要精力。显而易见,我们常常没有考虑到工作中和个人生活中精力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充分的、全面的精力储备,我们所做的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任何事情都会大打折扣。

  我们的思维、情感和行为都对精力有影响,不论好坏。我们生活的最终衡量标准不是我们在这个星球上待了多长时间,而是我们在属于自己的时间上投入了多大的精力。这本书的前提以及我们每年为成千上万的委托人所作的培训的前提非常简单。

  对精力的适度把握是效能、健康和快乐的基础

  不可否认,在生活中有糟糕的老板、不良的工作环境、难以处理的关系和实实在在的生活危机。尽管如此,我们对精力的控制能力远远超过我们一般所能认识到的。每天有多少个小时是固定的,但是我们能支配的精力的数量和质量却是可变的。精力是我们最宝贵的资源。我们对投入的精力越是认真负责,我们就越能控制局面,工作也就越有成效;我们越是指责他人、抱怨外部环境,我们的精力就可能变得越发消极、越发受到损害。

  如果你能够集中精力,更加积极地面对工作和家人,这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善你的生活呢?作为一名领导,对工作投入更积极的精力和热情有多宝贵呢?如果你的下属有更积极的精力,这会如何影响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对顾客的服务质量呢?

  领导者是一个组织(公司、团体甚至家庭)中精力的管理者。他们首先通过有效支配自己的精力,然后通过有效调动、集中、投入以及恢复团队的集体精力来激发士气。个人和团体善于支配精力,这使我们所说的全方位投入(full engagement)成为可能。

  要想全方位投入,我们必须在体能上精力充沛,在感情上相互联系,在思想上集中,在精神上和超越我们眼前私利的目的保持一致。全方位投入从早上盼望工作开始,晚上回家时还是同样高兴,并且能清楚地分清工作和生活二者之间的界限。这意味着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某种使命中,无论是设法对付工作中有创造性的挑战,还是管理为一个项目而工作的一群人,或者是花时间和心爱的人在一起,或者只是想玩得开心。全方位投入意味着我们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根据盖洛普机构在2001年初采集的数据,有不到30%的美国工人在工作中能全方位投入,大约55%的人“不投入”,另外19%是“积极地退出”(disengaged)—这不是说他们工作不开心,而是他们定期和同事分享那些感受。员工无事可做会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损失。然而更糟糕的是,员工在一个机构供职时间越长,他们就越不投入。盖洛普调查发现,工作6个月后,只有38%的员工仍然保持投入。3年后,这个数字下降到22%。考虑一下你自己的生活。你在工作中是否做到了全方位投入?你的同事或那些为你打工的人又怎么样呢?

  在过去的10年中,我们为我们的委托人浪费精力以及不当使用他们的精力的种种方式越来越感到忧虑。这些方式包括不良的饮食习惯,没有寻求定期恢复精力、补充活力,以及消极、精力不集中。对于安排我们自己的生活和领导我们自己的组织,本书中传授的每一课都已证明是非常有用的。当我们按照书中所述的精力的管理原则和转变的步骤做时,我们发现无论是在个人还是在职业生活方面,我们在自己的行动和我们同他人的关系上都变得更有效。当我们的工作表现以及我们对他人的影响达不到要求的时候,我们马上就可以看到这样做的代价。和我们一同工作过的数万委托人的经历也同样如此。学会更有效地、更聪明地支配精力对个人和团体都有一种独特的转化力。

  精力管理

  旧模式新模式

  管理时间管理精力

  避免压力寻找压力

  生活是一场马拉松生活是一系列的冲刺

  停工期是浪费时间停工期是生产时间

  奖励推动效能目的推动效能

  自我约束规则仪式规则

  积极思考的威力全方位投入的威力


转变的过程

--------------------------------------------------------------------------------

  2004年04月05日 15:43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一章

  把这些变为事实是另外一回事。我们怎样才能形成并保持我们所需的多层面的精力呢—特别是当生活中的要求不断增强而我们的承受力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无情地下降的时候?

  我们发现,进行持久的转变是一个三部曲,我们称之为目的-现实-行动(Purpose-T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ruth-Action)。这三个步骤都是必不可少的,任何一个环节都不能独立存在。

  转变的过程的第一步是确定目的(Define Purpose)。面对我们习惯性的行为和我们维持现状的本能,我们需要改变生活的动力。我们的第一个挑战是回答这个问题:“我如何按照和自己最坚定的价值观相一致的方式支配精力?”生活节奏不正常的后果是,我们极少抽时间思考我们最珍视的价值是什么,或者把它们放在最重要、最优先的位置上。与清楚地知道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并据此做出谨慎的选择相比,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花在对付眼前的危机、实现他人的期望上的时间要更多。

  在目的这个环节,我们的目标是帮助委托人弄清楚并说明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价值观,为他们明确他们的愿景,不论是个人还是职业方面的。联系一套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创造吸引人的愿景,可以为进行转变提供独特的高性能的精力来源。这也是当我们生活中出现不可避免的暴风雨时为我们导航的指南针。

  在你能客观地看待今天你是谁之后才可能制定转变计划。在我们进行转变的下一个环节,面对现实(Face the Truth),我们问委托人的第一个问题是:“你现在如何支配自己的精力?”我们每一个人都想办法回避我们生活中最令人不快和有破坏性的现实。我们经常低估自己为管理精力所做的选择的后果,没有诚实地承认我们所吃的食物,喝了多少酒,我们为处理和老板、同事、配偶及子女的关系投入了什么样的精力,我们对工作真正投入了多大的精力和多少热情。太多的时候我们都是以乐观的眼光看待我们的生活,拒绝相信我们所做的选择对投入精力的数量、质量、力度和集中程度有重要的影响。

  面对现实是从搜集可信的数据开始的。当委托人来找我们时,我们让他们参加各种身体测试,仔细地评估他们的饮食,向他们发放一份详细的问卷,用于准确地衡量他们在身体上、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是如何管理精力的。我们还请与他们关系最密切的5位同事填写1份类似的问卷。所有这些数据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他们目前的精力储备情况和妨碍他们全方位投入的障碍。

  如果你想开始这样的过程,我们鼓励你迈出第一步。登录我们的网站www.PowerofFullEngagement.com,简要看看我们的“全方位投入清单”(Full Engagement Inventory)。你得到的分数会提供有关你主要的效能障碍的基本数据。要得到有关你如何在身体上、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管理精力的详细分析,你可以在线填写全部的“全方位投入清单”。任何一种测试,都会要求你请你生活中另外5个人(或者视你能找到的人的情况,尽可能接近5个人)填写一份有关你的类似的问卷,无须署名。面对现实需要搜集尽可能全面、客观的数据。

  转变过程的第三步是采取行动(Take Action)来弥补差

  距—你是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现在你如何管理精力和你想如何管理精力来完成你所肩负的使命之间的差距。这个环节包括以积极的精力仪式为基础制定个人发展计划。我们现有的一些习惯很好,但是其他的则是一种权宜之计。它们能帮助我们度过每一天,但是我们的效能、健康和幸福要为此付出长期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包括依赖垃圾食品紧急补充能量,靠吸烟或饮酒来控制焦躁不安的情绪,超负荷地干多项工作来满足要求,放弃更有挑战性的、长期的项目而选择迫在眉睫的、更容易完成的、无须在个人关系上投入太多的精力的项目。做出这样的选择和许多其他选择的代价随着时间的推移会显现出来。

  但是就像我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和惯例会起到削弱和破坏作用一样,好的习惯可以鼓舞人心、使人重新恢复活力。增强并保持我们在生活中方方面面的精力是可能的,而不是被动地看着我们的承受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弱。建立仪式要求确定非常明确的行为并且在非常明确的时间执行它们—在不易改变的价值观的驱动下。正如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的那样:“习惯成自然。”

  我们的一位委托人罗杰的故事,生动地展示出我们每天所做的漫不经心的、往往没有谨慎地考虑过的选择会如何慢慢导致精力受损、效能减弱和逐渐麻木的生活。在后面的章节中,我们设计了模型和系统的计划,通过它们能更好地调动、安排、集中并定期恢复你的精力—和他人的精力。这个培训过程最终证明它改变了罗杰。它对成千上万的其他人也非常有效,我们希望它也能同样改变你的生活。


一个真实的实验室

--------------------------------------------------------------------------------

  2004年04月05日 15:36 中信出版社

  我们首先在针对职业运动员的真实的实验里了解到精力的重要性。30年来我们这个机构一直和世界顶级运动员一起,准确地阐释在高度竞争的压力下如何能一直保持最高水平。我们最初的委托人是网球运动员。80多名世界上最出色的网球选手曾来到我们的实验室,其中包括皮特·桑普拉斯、吉姆·考瑞尔、桑切斯、汤姆·格利克森和蒂姆·格利克森兄弟、塞尔希·布鲁格拉、萨巴蒂尼和塞莱斯。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这些运动员一般都是在竞技状态不佳的时候来找我们,我们的参与往往使他们的状态迅速回升。在我们和他们一起工作后,桑切斯第一次赢得了美国网球公开赛,成为世界一流的单打和双打选手,萨巴蒂尼赢得了她第一个也是惟一的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头衔,布鲁格拉从世界排名第79名跃升至前10名并两次赢得法国网球公开赛的冠军称号。我们继续培训更多的职业运动员,这些人中包括高尔夫球运动员马克·奥马拉(Mark O誐eara)和厄尼·埃尔斯(Ernie Els),曲棍球运动员埃里克·林多斯(Eric Lindros)和迈克·里克特(Mike Richter),拳击手雷·曼西尼(Ray褺oom Boom?Mancini),篮球运动员尼克·安德森(Nick Anderson)和格兰特·希尔(Grant Hill),以及速滑选手丹·詹森(Dan Jansen),他在接受我们2年的强化训练后获得了他惟一的一枚奥运会金牌。

  我们参与运动员的训练与众不同的一点在于,我们的时间不是花在他们的技术或战术技巧上。传统的观点认为,如果你发现有天赋的人就要用正确的技巧把他们武装起来迎接眼前的挑战,然后他们就可以发挥出最佳水平。按照我们的经验,情况往往不是这样。精力是能充分激发天赋和技巧的X因素。我们从不探讨塞莱斯如何发球,马克·奥马拉如何开球,或者格兰特·希尔是怎么罚球的。所有这些运动员在来找我们之前就已经极具天赋、成就斐然。因此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帮助他们更有效地将精力投入到他们所肩负的使命中。

  结果证明,运动员是非常有挑战性的实验群体。他们不仅仅满足于让人精神鼓舞的信息和有关成绩的精妙的理论。他们追求的是看得见的、持久的结果。他们在乎的是击球命中率、罚球的成功率、在锦标赛上获胜以及年终排名。他们希望能在最后一轮中轻轻把球击进第18洞,在比赛处于千钧一发之际把球罚中,在距离比赛结束还剩1分钟的时候在众人严密盯防下接到传球。其他的只是空谈。如果我们不能拿出运动员们要求的结果,我们也不可能和他们长期合作。我们知道要对那些数字负责。

  随着我们在体育界成功的消息逐渐传开,我们收到了无数请求,要求将我们的模式扩展到其他需要高效能的领域。我们开始和联邦调查局人质解救小组、美军高级军官以及医院中照顾重症病人的工作人员进行合作。今天,我们绝大部分的工作在商务领域—高级管理人员和企业家、经理和销售人员,最近和教师、牧师、律师以及医学院的学生也有合作。我们的公司客户包括《财富》500强公司,比如雅诗兰黛(Est巈Lauder)、所罗门美邦(Salomon Smith Barney)、辉瑞制药(Pfizer)、美林(Merrill Lynch)、百时美施贵宝(Bristol Myers Squibb)和凯悦公司(Hyatt Corporation)。

  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完全是意料之外的情况:大多数人在他们的日常工作中面对的绩效要求,使我们已经培训过的职业运动员所面对的要求相形见绌。

  那怎么可能呢?

  事实并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反常。职业运动员一般90%的时间都花在训练上,为的是能在10%的时间里有好的表现。他们全部的生活都是围绕着增强、保持和恢复他们在短时间内比赛所需的体力而设计的。从实际的角度看,他们为了有效管理精力而严格照例行事,包括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饮食和睡眠、锻炼和休息、调动适当的情感、在思想上做好准备并保持注意力集中,以及定期把这些和他们制定的目标联系起来。尽管我们当中的大多数人极少或者根本没有花时间系统地接受任何有关这些方面的培训,别人却还是希望我们能每天8小时、10小时甚至12小时都精神饱满地工作。

  大多数的职业运动员都可以享受每年四五个月的比赛淡季休整。在极大的压力下比赛几个月后,一个较长的比赛淡季给运动员们提供了休息、治愈伤病、恢复和提高成绩所需的至关重要的时间。相反,你的“淡季”可能是一年几周的假期。即使在休假期间,你可能也不是完全休息和调养。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至少要花费一部分时间回复电子邮件,查看你的语音邮件,思考你的工作。

  最后,职业运动员的平均职业寿命是5~7年。如果他们能合理地安排他们的收入的话,这些钱足够他们用一辈子了。他们当中极少有人需要面对再找一份工作的压力。相反,你可能要工作40~50年,中间不会有什么大的停顿。

  根据这些十分明显的事实,什么能使你不牺牲你的健康、你的幸福和你对生活的热情而保持最佳工作状态呢?

  你必须成为一名公司型运动员(Corporate Athleteǎ?优异表现的挑战在于,在各个方面更有效地管理精力以实现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有4个关键的管理精力的原则。它们是前面提到的变化过程的核心,对培养能力去过富有成效、能全方位投入的生活至关重要。


谨记

--------------------------------------------------------------------------------

  2004年04月05日 15:4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一章

  ◎管理精力,而非时间,是高效能的基础。效能是建立在巧妙管理精力的基础上的。

  ◎优秀的领导者是一个团体的精力的管理者。他们首先要有效管理他们自己的精力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作为领导者,他们还必须调动、集中、投入、引导、恢复以及增强他人的精力。

  ◎全方位投入是最有助于高效能的精力状态。

  ◎第一个原则:全方位投入需要4种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的精力资源—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

  ◎第二个原则:因为精力的储量会随着过度使用和不充分使用而下降,我们必须周期性地补充精力,来平衡精力消耗。

  ◎第三个原则:要增强承受力,我们必须让自己超越通常的限度,按照杰出的运动员的方式进行系统的培训。

  ◎第四个原则:积极的精力仪式—用于管理精力的非常具体的惯例,是全方位投入和持续的高效能的关键。

  ◎进行持久的转变需要一个分为三个步骤的过程:确定目的、面对现实和采取行动。


第二章 罗杰的不够投入的生活  
   
  罗杰过的是一种典型的表面上成功美满、实际上危机四伏的生活。他在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管理精力的方式都构成了效能障碍。本章先给罗杰的工作与生活一个速写,你在详细了解了精力管理的模式和训练体系之后,会重新碰到罗杰—一个成功转变了的罗杰。

第二章 罗杰的不够投入的生活

--------------------------------------------------------------------------------

  2004年04月05日 16:05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二章

  罗杰过的是一种典型的表面上成功美满、实际上危机四伏的生活。他在身体、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管理精力的方式都构成了效能障碍。本章先给罗杰的工作与生活一个速写,你在随后的八章中详细了解了精力管理的模式和训练体系之后,会在第十一章中重新碰到罗杰—一个成功转变了的罗杰。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当罗杰来到我们位于佛罗里达州奥兰多的训练基地时,他似乎过着一种典型的成功生活。他42岁,是一家大型软件公司的销售经理。他的收入有6位数,负责美国西部4个州的业务,18个月前他被任命为公司的副总裁,这是他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得到的第4次提升。他的妻子雷切尔39岁,他们是在大学里认识的,二十五六岁时他们开始约会。他们结婚15年了,有两个孩子—9岁的阿莉莎和7岁的伊莎贝尔,而且雷切尔作为学校的心理医生有她自己繁忙的工作。他们和其他6个年轻的家庭住在菲尼克斯郊区的一条胡同里,他们的房子是自己参与设计的。由于工作的要求较高,加之抚养两个孩子的活儿充满挑战—两个孩子自己的日程安排得也很满,他们的生活非常充实。但这也是他们夫妇二人经过努力才实现的一种生活状态。乍一看,很难看出有什么大问题。

  可是,当罗杰来找我们时,我们了解到他的老板对他的工作表现越来越不满意。“我们多年以来一直把罗杰看成是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他的老板告诉我们,“我真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两年前,我们把他大力提拔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岗位上,自从那以后他的表现从A级降到最多也就是C+的水平。这影响到他的整个销售队伍。我为此感到失望和失落。我还没完全放弃希望,但是如果有些情况不马上改观的话,他就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了。如果你们能让他恢复以往的状态,没有什么比这更让我高兴了。他是一个好人,很有天赋。我非常不愿意把他打发回家。”

  我们的转变过程一个重要的部分是,仔细查看在我们的委托人生活的表面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面对现实从填写“全方位投入清单”开始,这个清单是一份非常详细的问卷,用于弄清人们的行为模式,衡量他们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有效地消耗并恢复精力。此外,罗杰还填写了简要的病历和全面的营养情况,详细到在指定的三天内他都吃了些什么。当他来到我们的实验室时,我们对他进行了几项身体测试,包括评估他的心血管容量、力量、灵活性、身体脂肪所占的比重和血液的生化指标(如胆固醇水平)。显然,靠看这本书是不可能得到同样的身体数据的,但是如果你没有做第三章中推荐的那种心血管和力量的定期训练,差不多可以肯定你正不断地损失你的精力储备。

  罗杰的数据显示出5个主要的效能障碍:精力不济、没有耐心、消极、人际关系缺乏深度、缺少热情。尽管他觉得从同事那里得到这样的反馈意见是件烦心事,但他的自我评价也只是稍微好那么一点。我们发现,所有的效能障碍都可归咎于糟糕的精力管理—要么精力补充不够、要么精力储备不足,更常见的是二者兼有。此外,任何特定的效能障碍几乎总是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为集中精力而挣扎

--------------------------------------------------------------------------------

  2004年04月05日 16:12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二章

  罗杰在身体和情感上管理精力的方式解释了他的第三个效能障碍:注意力不集中。疲劳、和他的老板不融洽、和雷切尔的关系不顺、为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而感到负疚,以及他的新工作越来越高的要求,都使他很难在工作时保持精力集中。由于他要管理分布在4个州的40个人,管理时间,这个在他当销售员时从来就算不上是问题的事儿,变得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困难得多。在他的职业生涯中,罗杰第一次发现自己心烦意乱、效率不高。

  在办公室罗杰一天会收到50~75封电子邮件和至少24个留言。因为他有一半的时间都在旅行,他开始带上黑莓,这样他随时随地都可以看到他的电子邮件。问题是,他发现自己总是在处理别人的问题而很少安排自己的日程。电子邮件也影响到了他的注意广度—他发现对任何事保持长时间精力集中变得越来越难。在他曾经认为自己有创造力、足智多谋的领域—他设计出了现在整个办公系统都在使用的顾客追踪软件,似乎不再有时间可以从事更长期的项目了。相反,罗杰的生活就是从电子邮件到电子邮件,从命令到命令,从危机到危机。他很少有喘息的机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注意力也每况愈下。

  和他认识的绝大多数人一样,罗杰几乎从不把工作留在办公室。在他回家的路上,他通常把时间花在用手机回电话上,晚上和周末他则回复电子邮件。在此之前的夏天,他们全家第一次去欧洲度假,当时罗杰不得不每天检查他的语音信箱和电子邮件。他告诉自己,与其回到家有上千封电子邮件要看—还有200个留言,还不如从每个休假日中拿出一个小时了解最新的情况。结果,罗杰几乎从未完全从工作中摆脱出来。


身体是基础

--------------------------------------------------------------------------------

  2004年04月05日 16:08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二章

  在罗杰的案例中,构成他效能障碍的最明显的因素是他管理身体能量的方式。从高中一直到大学,他都是一名运动员。他打篮球和网球并为自己健美的体形而自豪。在他的体检表上,他把自己放到超重5~10磅(1磅约合0.454千克—编者注)这一栏,但在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时,他承认自从高中毕业后他的体重已长了23磅。他的身体中的脂肪含量是27%—是我们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所见到的男性委托人的平均值,但是比他这个年龄的男性可接受的限度超出了25%还多。他的肚子现在从腰带外凸出来,这是他一直发誓绝对不会发生在他身上的人到中年的标志。

  在他最近一次的体检中,罗杰的血压是高压150低压90,正处在高血压的边缘。他承认他的医生曾经劝他对饮食做些改动,并且多运动。他的总体胆固醇水平是235—大大超过理想水平。罗杰10年前戒了烟,但他承认当他觉得特别有压力的时候仍然偶尔吸烟。“我不认为那是吸烟,”他说,“我不想谈这个。”

  罗杰的饮食习惯对解释他体重增加和精力不济的问题有很大帮助。大多数时候他不吃早餐(“我总是在尽力减肥”),但是他常常在上午的时候饥肠辘辘,不得不叫一份蓝莓松糕和第二杯咖啡。当他在办公室时,他通常在办公桌上吃午餐,在他努力限制自己只吃一份三明治和一份沙拉时,他通常还吃一大杯冰冻酸奶作为甜品。旅行的时候,他常常拿汉堡包和薯条当午饭,或者匆匆忙忙吃两三块比萨饼。

  到了下午4:00左右,他的精力就大幅度下降,罗杰通常用一把曲奇来款待自己,好像办公室四处都有曲奇。他的精力水平在一天里会忽高忽低,这取决于他多长时间没吃东西以及他吃的是什么样的含糖点心。精力下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他的急躁情绪和注意力分散。晚餐是罗杰最丰盛的一顿饭,也是他长胖的首要因素。到晚上7:30或8:00坐下时,他常常已经饿得不行了,准备吃一顿大餐—一大碗意大利面或者一大份鸡肉或牛排,加上土豆、一份味道鲜美的沙拉和很多面包。大约有一半的时间他需要努力抵制在上床前吃另外一份含糖点心的诱惑。

  罗杰几乎总是想办法逃避运动,运动其实可以抵消吃得过多所带来的某些影响,还可以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来缓解消极的情绪并让大脑得到休息。他的解释是,他就是抽不出时间或精力锻炼。大多数时候早晨6:30他就在路上了。晚上他到家时,在经过辛苦的1小时15分钟的车程后,他最不想做的事就是慢跑或者跳到地下室里的健身车上。其实,健身车和更早的一些健身器械—跑步机、举重机,他都很少用过。

  在圣诞节,雷切尔在离罗杰办公室很近的健身俱乐部给他买了一张会员卡,私人教练还可以对他进行几次培训。第一周他去了三次,觉得挺有成效;第二周他只去了一次;不出一个月,他就完全放弃了。天气暖和的时候,罗杰大多数周六都会去打高尔夫球,尽管他不介意在球场上步行,他的球友们一般还是喜欢坐车。他试着在星期天早上出去轻松地散步,但是他还要尽和家人在一起的职责,这妨碍了他锻炼。结果,这些年来他的耐力不断下降。在这个阶段,要是罗杰所在办公楼的电梯出现故障,他得爬两段楼梯,这使他上气不接下气—同时觉得很尴尬。

  为了缓解一天的压力,罗杰在晚上到家时一般会喝点马提尼酒,晚饭时喝一两杯葡萄酒,这只会让他更疲劳。即便如此,他觉得很难在该睡觉的时候上床—等到他最后看完他的电子邮件熄灯休息时已经是午夜12:30或凌晨1:00了。他睡觉的时候老是醒,最多睡五六个小时。为了能睡得着,每周至少有一两次他得吃安眠药。

  罗杰承认,晚上招待客户的时候他通常要喝更多的酒。晚饭开始和结束得都更晚,葡萄酒常常随意喝。鸡尾酒会连同漫长的晚宴,使整个晚上喝三四杯葡萄酒变得司空见惯。这不仅给他的饮食增添了几百卡毫无意义的热量,还常常让他在第二天早上觉得头晕眼花。

  没有咖啡因,罗杰很难熬过他的一天。他努力控制自己,上午只喝两杯咖啡—当他的确觉得筋疲力尽时喝三杯。他曾两次想戒掉咖啡,但是他这样做时头疼得厉害。在来找我们之前通过记营养日志,罗杰还发现每天下午他还喝两三听健怡可乐,这增加了他的咖啡因摄入量。日积月累,罗杰的选择不仅对他可支配的精力的数量和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还对他的注意力和动力产生影响。


究竟什么重要

--------------------------------------------------------------------------------

  2004年04月05日 16:14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二章

  事实上,罗杰现在花费这么多的时间来应对外界的要求,以致他弄不清楚他究竟想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当我们问道是什么给了他最大的热情和生活的意义,他无言以对。他承认,尽管他的权威和地位提高了,但他对工作没有太大的热情。尽管很清楚他爱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并把他们看做是最需要优先考虑的人,他在家也没什么感觉。罗杰缺乏明确的目标,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因而无法获得只有与明确的目标相联才能产生的精力的源泉。没有什么坚定不移的价值观,他也就没有太大的动力去更好地照顾自己的身体、控制自己的烦躁情绪、区分轻重缓急以便集中精力。有这么多让他忙的事,他几乎没有精力考虑他所做的选择。想到生活只会让他觉得不自在,因为好像什么也不可能改变。

  罗杰几乎拥有他曾经希望从生活中得到的一切,但是更多的时候他感觉到疲惫不堪、灰心丧气、劳累过度和怀才不遇。罗杰告诉我们,最重要的是,他感觉自己是一些他无法控制的因素的受害者。

  我是一个不错的家伙,一个体面的家伙,我在为我的家庭竭尽全力。没错,我是在挣扎,但我只是在努力履行我的职责。我要支付买房买车的钱,还要攒钱供孩子们上大学。我想保持体形,但我抽不出时间去锻炼。我的体重确实增加了,但是当你的生活匆匆忙忙的时候,很难吃得比较健康。是啊,我白天的时候吃些点心,但是两三块曲奇、偶尔一杯冰冻酸奶有什么坏处呢?每天一两支烟、晚上喝两杯酒仅仅是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的小小的乐事,我并非对此上瘾。

  我可能的确在工作上灰心丧气,发脾气的时候多了些,但这不是真实的我。我得不到什么支持,公司削减财政支出并没有使局面好转。当你处在这么大的压力下的时候是很难集中精力的,也兴奋不起来。

  我对没有花更多的时间和孩子们在一起感到非常内疚,我欠她们的肯定多于我给她们的。雷切尔是对的,即使我在那儿,我的心思也不在那儿。不过她的心思也不在那儿。我很怀念和妻子一起度过的时光,有时候我的确觉得有点被忽视了,不过我知道她也有很多事情要处理。

  我的确希望对生活更满意些,但我不太确定应该做些什么不同的事—结果可能会糟糕得多,我会告诉你。我们办公室里一半的人离婚了。上个星期一个42岁的家伙突发心脏病死了—就在他的办公桌上。我努力向前,把一只脚放在另一只脚前面。这和我想像的事情的发展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即使有更好的方法,我也还没有找到。


透支

--------------------------------------------------------------------------------

  2004年04月05日 16:09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二章

  情感上,罗杰的首要效能障碍是没有耐心和消极。他觉得这个问题很严重。就像他觉得自己是个运动员一样,罗杰曾一直认为自己很随和。在高中和大学,人们都觉得他友好而幽默,是个总能让你很开心的家伙。在他工作的头些年,他是能让办公室的每个人都开怀大笑的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幽默消失了。这个曾经是最温和、谦虚的人现在变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得总是嘲讽别人、焦躁不安。

  精力不济显然是个直接的因素,因为它使罗杰在消极的情感面前更不堪一击。同时他目前生活中也没什么让他觉得积极的事。在罗杰工作的头七年里,他的压力很大,但机会也很多。罗杰的老板是一个循循善诱的人,总是指导他,喜欢他的想法,给他很多自由,并帮助他在公司里升得很快。他的老板的积极态度让罗杰自我感觉更好。

  现在公司的业务有所滑坡,公司在减少支出,开始裁员,要求每个人以更少的投入得到更多的成果。他的老板需要负责更多的工作,罗杰能见到他的机会少多了,他不禁觉得自己失宠了。这不仅影响了他的情绪,还影响到他对工作的热情,最终影响了他的工作表现。情绪的变化是非常容易传染的,消极性本身会越来越糟。领导者对他人的精力有着太大的影响。罗杰的情绪极大地影响到他的手下,就像罗杰觉得自己的老板冷落了他而深受影响一样。

  人际关系是补充情感的最丰富的源泉之一。多年以来,罗杰把雷切尔看做既是他的爱人也是他最好的朋友。现在他们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在一起,那种浪漫、亲密的感觉似乎成了遥远的回忆,性生活也少得多。他们的关系越来越像是交易。谈话主要都集中在家务和谈判上—谁去取干洗好的衣服或外卖,要开车送哪个孩子去参加哪个课外活动。他们极少有时间互相谈论他们的生活中究竟发生了什么。

  雷切尔有她自己要处理的事。她是一位负责几所学校的心理医生,这本身就很辛苦。一年前她的父亲因患老年痴呆症而瘫痪,病情迅速恶化。这样,本来就少得可怜的属于雷切尔自己的时间变得更少了,特别是锻炼身体的时间,这是她渴望的减轻体重和减缓压力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她把自己大部分的业余时间花在帮助母亲照顾父亲这项越来越费力的任务上。父亲的病向她施压,此外,她还要照顾两个孩子,同时要全职工作,这差不多耗干了她的全部精力。这让她给罗杰的时间更少了。罗杰理解雷切尔面临的压力,但还是忍不住觉得是被遗弃了,就像被他的老板所遗弃那样。

  与此同时,9岁的阿莉莎的学习开始出现问题。测试表明,她的学习能力略微有些问题。她确信自己很“蠢”,这开始影响到她的功课和她同别人的交往。罗杰知道阿莉莎需要关心并需要消除疑虑,但到了晚上他往往已经有心无力了。伊莎贝尔,那个7岁的孩子,好像表现还不错,但是罗杰的疲惫也影响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当她想让罗杰和她打牌或者玩强手棋时,他总是求她不要玩或者提议他们一起看电视。

  鉴于生活中已经有了这么多要他做的事,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处理和朋友的关系了。罗杰定期会面的三个朋友是他的高尔夫球友,尽管他找时间和他们一起放松,效果也不是特别令人满意。在高尔夫球场上吵吵闹闹地比赛,然后在俱乐部里抽雪茄喝啤酒,事后让人觉得更像是大学联谊会的生活而不是真正的友谊。雷切尔不太喜欢那些家伙,反对罗杰把时间花在打高尔夫球上。星期六罗杰五六个小时都不在家,雷切尔抱怨说要是把那些时间花在孩子们身上,或者帮她跑跑腿儿上会更好。罗杰相信在疲劳的一周后他需要至少一大块属于自己的时间,但是他有种负罪感,担心雷切尔的说法也是合理的—毕竟,雷切尔并没有同样属于她自己的时间。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即使打了高尔夫,他周末在家时也很少觉得得到了恢复或补充了精力。


第三章 高效能的脉动  
   
    我们做事需要投入精力,而恢复精力并非仅仅指不工作。精力不但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快乐,还有效能。这些年来,我们曾经合作过的绝大多数顶尖运动员都是带着成绩问题来找我们的。这些问题都和在精力的消耗与恢复之间的失衡有关。

第三章 高效能的脉动:在压力和恢复之间找到平衡

--------------------------------------------------------------------------------

  2004年04月05日 16:28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三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你可以抽支烟、喝杯咖啡给自己提神,也可以吃片儿安眠药让自己入睡,但这能掩盖你的紊乱的生活吗?你该怎么办?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普通运动员和世界顶尖选手的差距的?

  3.你认为连续开三四小时的长会而仍能保持精力集中是衡量管理者工作是否有力的标准吗?为什么?

  4.没时间和家人在一起,没时间享受日落,没时间真正喘口气,你认为这是成功生活的典范吗?这里面有什么问题呢?

  5.听说过“工作狂”、“过劳死”吗?你周围有这样的人吗?描述一下你观察到的现象。你觉得问题何在呢?解决办法呢?

  6.生活中的要求越来越高,当要求超出你的承受力时,你该怎么办呢?

  7.如果说增强承受力的关键在于寻求压力的话,那么为什么你的生活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压力,而你却没有变得更强大呢?

  通过活动时间和休息时间的交替来最大限度发挥效能的概念首先是由Flavius Philostratus(公元170~245年)提出来的,他为希腊的运动员撰写训练手册。苏联运动科学家在20世纪60年代重新提出这一概念并开始令人惊奇地把它成功运用到他们的奥运选手身上。今天,“工作-休息”比例是安排训练周期的核心,这是世界顶尖运动员都在用的训练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训练周期的科学变得越来越精确、复杂,但是自从差不多2 000年前首次提出之后,基本的理念没有变。在一段时间的活动后,身体必须补充基本的生化能量,这叫做“补偿”。只有这样,消耗掉的精力才能得到恢复。增加训练的强度或者提高效能要求,有必要相应增加补充的能量。否则的话,运动员的成绩就会明显滑坡。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精力是干工作的能力。人类最基本的需求是消耗和恢复精力。

  我们做事需要投入精力,而恢复精力并非仅仅指不工作。精力不但给我们带来健康和快乐,还有效能。这些年来,我们曾经合作过的绝大多数顶尖运动员都是带着成绩问题来找我们的。这些问题都和在精力的消耗与恢复之间的失衡有关。他们在一个或几个方面—身体上、情感上、思想上、精神上,要么训练过度要么训练不足。这两点都会对他们的成绩产生影响,因为不断受伤、生病而变得焦虑、消极、难以集中注意力并失去热情。通过帮助运动员更巧妙地管理精力—推动他们系统地增强任何一方面不足的承受力,我们和运动员的合作取得了突破。我们还把定期恢复精力作为他们整个训练的一部分。

  平衡压力和恢复之间的关系不仅对竞技体育至关重要,对管理我们生活中各个方面的精力也非常重要。当我们消耗精力时,我们就像是把蓄水池里的水用尽了;当我们恢复精力时,我们又把蓄水池添满了。过多地消耗精力却没有足够的恢复最终会导致精力衰竭—过度使用以致损耗;过度地恢复而没有足够的压力最终会导致退化和虚弱(不充分使用也会损耗)。想一想把胳膊放在石膏模具中很长一段时间,为的是能保护它免受通常容易受到的“压力”。很快,胳膊上的肌肉因为不用而开始萎缩。同样,只要一个星期不活动,持续健身运动的好处就会明显减弱—只要四个星期就会完全消失。

  在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也会出现同样的过程。情感的深度和恢复力取决于积极地与别人以及我们自己的情感相联系。没有不断的智力挑战,思想的敏锐度就会消失。精神上的能量储备要依靠定期回顾我们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并对我们的行为负责。全方位投入要求方方面面在精力的消耗(压力)和精力的补充(恢复)之间达成一种动态的平衡。

  我们把这称为周期性的波动,它代表着生活基本的脉动。

  我们的脉动越有力,我们就越能更全面合理地管理精力。一个组织机构也同样如此。如果领导者和管理者们围绕持续工作营造企业文化(无论那意味着几个小时的长会,还是天天工作时间都很长,或者是期望人们在晚上和周末也工作),效能肯定是会打折扣的。相反,能鼓励人们时常补充精力的企业文化,不但能激发员工更强的责任感,还能带来更强的生产力。

  然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过着更像是直线的生活。人们往往认为在某些方面(通常是思想和情感上)可以无限制地消耗精力,而在其他方面(大多数情况下是身体和精神上)则无须投入太多的精力,以致最终耗尽了精力。

  生活的脉动


为团体补充精力

--------------------------------------------------------------------------------

  2004年04月05日 16:33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三章

  平衡压力和恢复对于一个团体也尤为重要。布鲁斯掌管着一家大型电信公司的一个部门,他和他的高层领导一起来参加我们的培训计划。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他喜欢开长达三四小时的会,中间不休息。布鲁斯本人精力非常充沛,他承认这些马拉松式的会议有大男子气的成分,但他还告诉我们,他认为在很长的时间里保持精力集中的能力是衡量一个管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理者工作是否有力的标准。我们指出,如果他的目标是想提高效率的话,他并没有有效地管理他整个团队的精力。按照他的要求,他的经理们可能强迫他们自己也开很长的会,有些人显然比别人在这方面做得更好。可是他们中没人能在连续的四小时后还像在会议开始的时候那样精力集中、思维敏捷。

  开始布鲁斯对恢复精力的整个概念表示怀疑。但是他被吉姆所做的有关得分之间的研究,特别是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恢复体力的质量所打动。当布鲁斯离开我们的时候,他决定尝试在自己的工作中插入一小段恢复精力的时间。很快,他发现短暂休息之后他不但体力得到恢复,在情感上也变得更积极。作为一个天生就充满热情的人,布鲁斯也真正相信了周期性恢复精力的威力。他不断尝试不同的形式,最终确定了两种能让他的思想完全摆脱工作并证明非常有利于恢复精力的方法。

  布鲁斯的第一个恢复策略是在他的办公大楼里上上下下走楼梯。第二个是变戏法。离开我们之后没多久,他开始教自己用3个球变戏法。不出6个月,他就能玩6个球了,这使他能够完全放下工作并带给他真正的快乐。在他拜访我们的几个星期之后,布鲁斯完全改变了他开会的方式。他开始在每90分钟后安排一段固定的15分钟的短暂休息,他要求在休息期间任何人不许讨论公事。“人们学我的样子,”布鲁斯说,“我们的恢复休息使我们整个部门都放松下来。现在我们在会上花的时间更少办的事更多,而且我们有更多的乐趣。”

  一个敌视休息的世界

  罗杰没有意识到他在过一种非常直线式的生活。工作时间长,极少休息,甚至回到家里也如此。他在没有太多的恢复的情况下,无情地消耗着自己的脑力。疲劳诱发焦躁不安、容易生气和自我怀疑,这方面的情感补偿好像是无源之水,即使是从和他关系最密切的人那里也无法得到情感抚慰。用体育术语来说,罗杰在思想和感情上训练过度,而在身体和精神上训练不够。因为他在活动和锻炼上几乎没有花什么精力,他的耐力、力量和恢复力不断下降。因为他离那些深层的价值观或目的感越来越远,精神方面也成为他生活中另外一条直线—一个他没有疏通的潜在的精力源头。

  罗杰和我们中的许多人没什么区别,部分是因为他所做的选择是如此受到社会认可。我们生活在一个颂扬工作和活动、忽视补充和恢复精力、没有认识到二者对保持高效能都很必要的世界。就像Circadian Technologies公司的总裁、《二十四小时社会》(The Twenty-Four-Hour Society)的作者、生理学家马丁·穆尔-伊德(Martin Moore-Ede)所说的那样:

  问题的核心是,在我们人为的文明的要求和人类大脑与身体真正的构造之间,存在基本冲突……我们的身体原本是用来白天狩猎、晚上睡觉的,一天下来行走不会超过几十英里。现在我们全天候地工作和娱乐,坐着喷气式飞机飞奔到地球的另一边,做着生死抉择,或者在凌晨时分通过国外的股票交易所买进卖出。人类对技术创新的深远影响的理解力总是跟不上技术创新的步伐。我们在思维上是以机器为中心的(集中在技术和设备的优化上),而不是以人为本(集中在人的机敏和效能的优化上)。

  从最实际的角度看,我们全方位投入的能力取决于我们定期让自己从工作压力中摆脱出来的能力。对于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这需要一个全新的考虑如何管理精力的方式。我们中的许多人把生活看成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在比赛最终结束之前是没有终点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一些策略保存我们有限的资源。这可能意味着,在工作中按照某种稳定的水平消耗精力但极少全方位投入,或者在工作上极其投入结果回家后已经筋疲力尽了。这也许意味着在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慢慢退出,就像罗杰开始做的那样。

  技术上不断的进步,虽然本意是帮助我们相互之间联系更密切,但是往往使我们无法抽身。考虑一下罗伯特·艾格(Robert Iger),迪斯尼公司的总裁是如何谈论电子邮件对他生活的影响:“它完全改变了我工作日的节奏。醒来时我尽量避免打开电脑,因为我知道如果这样做了,我就不能看报纸了。大概在早上6:00左右,当我真的登录时,发现在我睡觉前最后一次查看邮件以后又已经堆积了25个邮件。这真的会影响你的注意广度。突然,你发现自己坐在椅子上转来转去就是在看邮箱里有什么。不加细想,你就开始回复这些邮件了,很快,40分钟就过去了。我现在发现自己特意不开会,就是为了处理越来越多的电子邮件。和工作相连的脐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长。”艾格的情况绝非特例。美国在线在2000年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它47%的用户在度假的时候都带着笔记本电脑,26%的人每天查看他们的电子邮件。

  因为我们已经无视曾经规范我们生活的自然规律,我们面临的挑战是有意识地、慎重地创造新的边界。我们必须学会确定每天停止工作的时间,不可侵犯的必须从工作的轨道上脱离的时间,停止处理信息并将我们的注意力从成就上转移到恢复精力上。穆尔-伊德把这叫做“时间茧”(time cocoon)。就像韦恩·马勒(Wayne Muller)在他那本有趣的《安息日》(Sabbath)一书中所说的那样:

  我们越忙,我们觉得自己越重要,我们想像自己对别人也越重要。没时间和朋友、家人在一起,没有时间享受日落(甚至不知道太阳已经下山了),急急忙忙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没有时间真正地喘口气,这已经成为成功生活的典范。

  马勒说,我们已经和《旧约·诗篇》中第23篇所传递的看似简单但意味深长的信息失去了联系:“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到可安歇的水边。他使我的灵魂苏醒。”周期性地让自己从工作状态中摆脱出来,才能让我们再次充满热情地投入工作。

  压力瘾

  不做短暂休息、以一种狂热的速度工作实际上可能会上瘾。压力激素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会加剧兴奋并导致非常有吸引力的冲动—所谓的肾上腺素高。当我们在足够高的强度下工作达到一定长的时间,我们也就没有能力换到其他挡了。我们自然的倾向是在要求提高时会更拼命。这样时间一长,我们对抗的恰恰是能让我们更有成效的东西:做短暂的休息和找机会恢复精力。实际上,我们陷入了超速传动,没有办法关掉引擎。

  迪克·沃尔夫(Dick Wolf)是《法律和秩序》(Law & Order)及五六个其他网络电视系列片的制片主任,让我们以他为例。他曾经告诉一位记者他连续工作过34天,在4年的时间里没有休过一次假。“吓人的是,”他说,“我无力停下来,即使是在周末,即使是去缅因州—在那儿我们有远离一切的度假别墅,即使我在那儿没什么事情可做。我发现自己如果不工作就觉得内疚。我会想:‘我真的应该做点什么。’我差不多总是找些事情做,就是不能无所事事。”沃尔夫从来没想过,他所谓的“无所事事”可能实际上是让他的精力储备得到恢复的有效的方法。

  《夏洛特观察家》(The Charlotte Observer)的前执行主编马克·埃思里奇(Mark Ethridge)对于自己对工作的痴迷的代价似乎更清楚些。“我越来越发现自己不再真正活在现时。”他解释说。“你从来没有充分地投入到正在做的事情上,因为你真正想的是为了能做别的事而干完这件工作。你就像是在生活的表面上掠过。这让人非常沮丧。”

  任何上瘾的行为—包括工作,都会促使精力直线式地消耗。难怪吸毒和酗酒者恢复正常生活的努力叫“康复”呢。布赖恩·鲁滨逊(Bryan Robinson)就这一问题著述颇多。他说:“劳累过度是这个时代的可卡因,是一个没有命名的问题。”他估计多达25%的美国人有这种工作瘾。他写道:“迷恋工作是一种摆脱不了的难以抑制的紊乱,表现为自我加压、无法调整工作的习惯以及过分沉溺于工作—排除生活中大多数其他活动。”不像大多数让人上瘾的东西,迷恋工作常常受到人们的推崇和鼓励,并能得到很好的物质回报。这种代价是长期的。研究人员已经发现,那些称自己是工作狂的人酗酒、离婚、患和压力有关的疾病的几率远远高于平

  均值。

  以为这本书作研究为借口,托尼决定参加一个在纽约举行的工作狂匿名集会。实际上,他非常好奇地想看看他自己的工作习惯是否也符合这一定义。托尼到达会场时,只有4个人聚集在教堂地下室的一张桌子旁。事实上这个组织的规模自从10年前成立以来并没有明显扩大—你仔细想想就不会觉得奇怪了。有多少工作狂愿意抽出时间参加一个有关工作太卖力的会?集会持续了一个小时。就在托尼准备离开时,其中一个人走近他。“欢迎参加法国保卫战,”那个人脸上带着狡诈的笑容说道,“纽约有500万工作狂,你见到的只是4个处在康复期的人。”

  过劳死

  导致人们筋疲力尽、表现欠佳、体力不支的不是精力消耗的强度,而是体力消耗太久却得不到恢复。在日本,“过劳死”这个词按字面意思可以翻译成“因工作过度致死”—常见的是死于心脏病发作。首例过劳死病例出现在1969年。1987年日本厚生省开始发布有关该病症状的统计。第二年成立了全国过劳死患者防护委员会(National Defense Council for Victims of Karoshi)。现在,日本每年有约1万人的死亡和过劳死有关,研究显示有5个关键因素:

  ◎妨碍正常恢复和休息的超长工作

  ◎妨碍正常恢复和休息模式的夜间工作

  ◎没有假期、没有短时休息的持续工作

  ◎工作压力大,得不到休息

  ◎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和持续的有压力的工作

  这5个因素的共同点是长期的精力损耗、没有周期性地补充体力。每年工作超过3 120小时—平均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的日本工人,从1975年的300万人(相当于劳动力的15%),增长到1988年的700万人(相当于劳动力的24%)。一个病例讲述了一位在45岁时就猝死的病人。原来他连续工作了13天,包括6个连续的夜班。他的工作是为马自达汽车公司组装发动机零件,他工作的生产线的速度是两分钟一辆车。这个为了确保效率最大化的方法让人难以宽恕,工人几乎没有时间补充精力。“在这种生产方式下,”研究人员总结说,“工人就像为了避免受到电击而在一个旋转的轮子上无助地奔跑的老鼠一样……”在美国没有有关过度工作的健康后果的类似研究,但是美国是世界上惟一一个雇员每周工作时间比日本人更长的国家。

  南希·伍德哈尔(Nancy Woodhull)是精力充沛的化身,她是《今日美国》(USA Today)的一位创始人,是一位特别成功、生活非常繁忙而又丰富多彩的管理者。她曾经解释说:“我不是那种坐在游泳池旁什么也不做的人,我把录音机带到游泳池那儿,我有了什么想法就可以把它们录下来。要是不能那么做会让我很有压力。人们会对我说,‘南希,放松,给自己充充电。’我说,‘把这些想法记下来会使我重新焕发活力。’有个录音机能让你工作更有效率。有手机、电脑也一样。你带着所有这些工具,就真的不需要停工时间了。任何人都可以找到我,任何地点,任何时间。”

  在伍德哈尔谈了这种做法后不到10年,她就因患癌症去世了。终年52岁。没有什么办法能断定她的工作习惯和她的早逝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但是她的情况和许多过劳死的日本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还有相当多的证据表明,高度直线式的行为模式—吃得太多、睡得太少、太多的敌对情绪、太少的体育锻炼、过多的持续的压力,会导致更高的患病几率甚至早逝。

  甲状腺机能亢进是过劳死的前兆—一种对非常直线式的压力的反应。这在训练过度的运动员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他们不断强化训练,只给自己非常有限的恢复时间。此病的症状包括静息心率升高、胃口下降、睡眠不好、静息血压增高、易怒、情绪不稳、没有动力以及容易受伤和受感染。在和我们一起工作的委托人身上,我们见到许多这样的症状。

  威廉,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的中层经理,带着我们所见到的最常见的效能障碍来找我们。早上他精力充沛,能非常投入地处理工作。他估计午饭前能做完全天工作的70%。但是,一到下午他的精力就明显下降,他的热情、注意力也随之下降。等他到家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完全垮掉了,抱怨说一点力气都没有了。他怀疑自己患有莱姆病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就去医生那里检查。可检查的结果是他没病。那么怎么解释他的这些症状呢?简单地说,就是对他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他的能力在逐渐下降。50岁的威廉无法像他三四十岁的时候那样迅速恢复精神。为了保持他目前的承受力,他不得不更注意周期性地恢复精力。

  在我们的帮助下,威廉对他的工作方式做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调整。每90~120分钟他就稍微休息一下,吃点东西,喝点水,至少稍微走两步。仅仅就是这个调整,让威廉不到两个星期就将下午的精力提高了30%。


生活的脉动

--------------------------------------------------------------------------------

  2004年04月05日 16:30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三章

  自然界本身有它的脉动,一种在活动和休息之间周期性的像波浪一样的运动。想想潮涨潮落、季节变化,以及每天的日出日落。同样,所有的机体都遵循一种维持生命的有规则的变化—候鸟迁徙、熊冬眠、松鼠采集坚果、鱼产卵,所有这些都有规律。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因此,人类也在周期的指导下生活—有些是自然赋予的,有些是基因造成的。季节性情绪失调(SAD)是一种由于身体无法适应季节周期的变化而引起的疾病。我们的呼吸、脑电波、体温、心率、激素水平和血压都有自然的(和反常的)周期变化模式。

  我们是做钟摆式运动的宇宙中的生物,周期性是我们的天性。

  即使在我们身体最基本的方面也有摆动出现。活动和休息的正常模式是我们能够全方位投入、发挥最大效能和保持健康的核心。相反,直线式生活最终会导致机能失调甚至死亡。你就想一下一个健康的脑电图或心电图起伏的波形,然后再想想与此相反的情况:一条直线,意味着什么。

  从最广的范围上说,我们活动和休息的模式是同日夜节奏(circadian rhythms)联系在一起的,即大约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在20世纪50年代初,两位研究人员尤金·阿瑟林斯基(Eugene Aserinsky)和内森·克莱特曼(Nathan Kleitman)发现睡眠可以划分为更小的周期,每个周期为90~120分钟。我们开始睡得不沉,这时大脑活动频繁,会做梦;然后我们进入较深的睡眠状态,这时大脑活动趋于平静,开始进入睡得最沉的阶段。这个周期叫做“基本的休息-活动周期”(BRAC)。20世纪70年代,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在我们醒着的时候,也有一种同样的90~120分钟的周期—短日节奏(ultradian rhythms,指短于24小时周期变化的节奏)。

  这种周期有助于解释我们一天中精力的高潮和低潮。生理学方面的测量指标,如心率、激素水平、肌肉的紧张度和脑波活动,在周期的第一阶段都会上升—机敏度也一样。大约一小时后,这些指标开始下降。在90~120分钟之间,身体开始进入休息和恢复期。这样的信号包括想打呵欠、伸懒腰、肚子饿得发痛、变得更加不安、难以集中精力、容易延误事情或做白日梦、更容易出错。我们有能力克服这些自然的周期,但这需要调动我们的反应,还需要我们的身体产生大量的压力激素来帮助我们处理紧急情况。

  我们为此付出的长期的代价是毒素在体内不断孳生。在没有出现体力不支、筋疲力尽之前我们只能挺这么长时间。我们体内长期循环的压力激素可以临时提供能量,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它们会诱发一些症状,如活动过度、好斗、不耐烦、易怒、生气、自我陶醉和对他人的感受反应迟钝。长期忽视对钟摆式运动的需求,这些症状会扩展为头疼、背痛、肠胃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心脏病甚至死亡。

  因为身体需要这种周期性的调整,我们经常在生活太直线化时通过人工的方式制造一些波浪。如果白天你要喝几杯咖啡给自己提神,晚上要喝两三听饮料或者几杯葡萄酒来寻求解脱,你只是在掩盖自己的这种直线式的生活。

  得分之间的时间

  过短跑选手式的生活是把我们的生活分成一段段便于管理的时间,这要和我们本身的生理需求以及自然的周期性变化相一致。在和世界级的网球选手一起合作时,吉姆第一个感悟到这一点。作为一名研究行为表现的心理学家,他的目标是弄清楚是什么因素造成世界上最优秀的选手和其同行之间的差距。吉姆花了数百个小时观察顶尖选手,研究他们比赛的录像带。让他一直感到困惑的是,他发现选手们在得分时的比赛习惯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在开始注意到他们在得分之间的表现时他才突然发现了差别。在大多数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时,最优秀的选手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几乎完全一样的在得分之间的习惯动作。这些动作包括在得分后他们走回到底线的方式,他们是如何控制头部和肩膀的,他们的眼睛看哪儿,他们呼吸的方式,甚至他们自言自语的方式。

  吸引吉姆的是,这些选手在本能地利用得分之间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恢复体力。他开始发现,许多排名较低的竞争者根本就没有恢复体力的习惯动作。当他给这些顶尖选手带上能监控他们的心率的心电图遥感测试装置时,他有了另一个惊人的发现:在一场比赛得分之间的16~20秒里,顶尖选手的心率平均每分钟可下降多达20次。通过培养高效和专注的恢复体力的习惯,这些选手已经发现了在很短的时间内得到非同寻常的体力补充的方式。因为更差一些的竞争者没有可以和他们相比的得分之间的习惯动作,他们的心率通常在整个比赛中居高不下,不管他们的身体状况如何。最优秀的选手用习惯做法来更有效地恢复体力,并为将要得到的每一分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得分之间精确的习惯动作所带来的成绩是惊人的。想像一下,两位天赋和身体素质相当的选手,比赛已经打到第三个小时。一位已经在得分之间有规律地恢复体力,而另一位则没有。显然,第二位选手身体上会疲劳得多,而疲劳会带来急转直下的后果。一位疲劳的选手更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如生气、沮丧,这可能会使他们的心跳更快,可能会造成肌肉紧张。身体上的疲劳还会使人更难以集中精力。同样的现象也适用于我们当中那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想像一下你已经连续在桌边坐了很久,而且是在高度的压力下。疲劳可能是一个后果,还有就是容易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容易分散注意力。所有这些最终会削弱我们的表现。

  在网球方面,吉姆的研究以可测定的方式证明了这一点。选手的心率越成直线形或者说没有变化,他们打得就越差,也就越有可能输掉比赛。过多的体力消耗而又没有足够的恢复使他们的心率一直很高。当他们的心率一直很低时—一般来说标志着他们没有尽心尽力或者已经放弃了战斗,他们的表现同样大打折扣。

  即使在像高尔夫这样体力消耗非常少的运动中,能够平衡体力的支出和恢复的习惯也至关重要。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不但以他的技术和始终如一而著称,他分析自己成功的因素的能力也是出众的:

  我很幸运在大多数有干扰的情况下都能把注意力集中在所做的事情上,通常都能排除任何可能让我分神的东西。比如,在把球打进18个洞期间,我的注意力只集中在高尔夫球上。即使我能一心二用,我怀疑脑力的消耗远在最后把球推入洞中之前就会使我晕头转向了。因此,我设计了一种养生法,能让我从精神高度集中的巅峰进入到放松的低谷,如果必要的话再回来。

  我的注意力从我一进入开球区就开始集中,然后随着我通过分析和评价为自己的每次击球想出一个清楚的策略而越来越集中。理想的话,当我放好球挥杆一击的时候,我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会达到顶峰,这时,在我看来,我要做的事情可以排除一切干扰,并无可怀疑。

  除非开球出现严重的问题—那样的话我可能马上就开始进行可能的恢复,当我离开开球区时,我的注意力会降到一个低谷,要么通过和一个对手随意聊天,要么通过任由自己想到什么就是什么。我尽力保持这种状态,无论我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还是打得糟糕透了。但是,如果比赛进展得不好,我不得不更努力。

  平衡压力和恢复之间的关系对于任何需要效能的领域都是重要的。比如1998年,美军进行了一项评价战争期间的军队战斗力的研究。评估的内容是在三天的时间里,炮兵部队的炮弹有多少能击中目标。参与评估的两支部队中,一支被告知在整个三天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发射炮弹,另一支则被告知要有间隔地发射。第一天,持续射击的部队击中的目标更多。到第二天,一直射击的射手的准确性不断下降,此后,有张有弛的射手则取得了领先。

  恢复期也是创造力和亲密关系所固有的。音符与音符之间的间隔使声音变成音乐,就像字母和字母之间的间隔构成单词一样。也正是在工作的间隙中,造就了爱、友谊、关系的深度和广度。没有恢复精力的时间,我们的生活就成了牺牲了作为人的机会的稀里糊涂的一堆事。

  在工作中恢复精力

  几年前,《快速公司》(Fast Company)杂志请一系列成功的职业人士谈谈他们在面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时是如何避免过度消耗精力的。几乎每个人都谈到了他们养成的能确保他们定期补充体力的非常具体的习惯做法。设计出互动电视形式的温克传播公司(Wink Communications)的总裁马吉·怀尔德洛特(Maggie Wilderotter)想出了被她称之为“猎狮”的东西。“我在办公室巡视,问问人们他们正在做什么,”她解释说,“这使我有机会接触我平时没有机会与之谈话的员工。猎狮是难以形容的轻松,因为即使只有30分钟,这也能让我从要求我加油、加油、再加油的日程安排中解脱出来。我从来没有筋疲力尽过,因为我不让自己达到那种程度。你能控制自己的步调,留出充分调节自己的时间……时间是有限的资源,我们都对时间有无限的要求。我把时间看成是一个机会,看成是一个选择如何支配这种资源的机会。”

  位于旧金山的一家广告公司TBWA/Chiat/Day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卡莉萨·比安奇(Carisa Bianchi),把恢复精力和她频繁的旅行结合起来。“我从不在飞机上工作—没有计算机,没有电话,什么也没有。”她说,“我看书、看杂志、听音乐—做那些我平时没时间做的事。你总是能找到工作的理由,总是还有一件事没做,但是当人们不能暂时停下来,他们就失去了效率。”而对于乔·吉布斯(Joe Gibbs),一位正在经营一家赛车公司的前职业橄榄球教练来说,恢复精力的仪式主要围绕假期来安排。“在日历上,我在打算和家人度假的日期旁做上标记。”他解释说:“这些日期被标上大大的黄色的‘X’。每个月我们都会过一个为期4天的周末。在圣诞节前后我们用9天的时间要么滑雪,要么在气候温暖的地方度假。”

  比尔·诺曼(Bill Norman),赫尔曼·米勒家具公司(Herman Miller)的执行副总裁,讲述了他如何仔细地安排他的日程表,通过减少干扰和穿插大量补充精力的时间来使自己的工作最有效率。“我在六七年前就不再用语音信箱了,我根本就不用手机。”他说:“我认识一些工作对于他们来说就是生活、就是他们惟一乐趣的人。但是我想,做一些工作以外的你喜欢的事很重要。我喜欢拍风景照,拍摄近距离的自然的特写。这使我恢复精神并帮我保持精力集中。摄影锻炼了我头脑中一些一般在工作中得不到发掘的创造性的神经—那些能激发你的灵感、对在工作中做决定至关重要的神经。”


当你所拥有的还不够时

--------------------------------------------------------------------------------

  2004年04月05日 16:3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三章

  定期补充能量,可以确保我们全方位投入—只要要求保持不变。但是当增加的要求超过我们的承受力时,甚至我们的最佳状态也不够用时,我们该怎么办呢?

  答案看似矛盾而实际上则是正确的—和你多数时候可能被告知的正好相反。要想增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强承受力,我们必须系统地承受更多的压力,然后进行适度的恢复。要想让肌肉更发达,让人想到一个叫“超量补偿”的现象。面对超过肌肉目前承受力的要求,身体会因预料到下一个刺激而调动更多的肌肉纤维。

  通过消耗超过正常限度的精力,然后再进行恢复,我们在各方面都得到加强。

  我们发现,各方面的“肌肉”—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也同样如此。问题在于我们会本能地反对超出我们目前的舒适区。体内平衡是一种均衡状态—对现状的生物维护。当我们挑战这种均衡,我们的身体系统就会感觉不舒服并以此作为早期的警报,提醒我们正在进入未知的领域并督促我们回到安全的地方。在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警报是有用的,而且是一种自我保护。比如,让肌肉承受过高的强度,你就面临着严重受伤的危险。但是只让肌肉承受一般的压力,它就得不到锻炼。

  提高承受力需要愿意忍受短期的不适以换取长期的回报。

  同样的看似矛盾而实则正确的现象也适用于获取长期的满足和幸福。“我们无须付出任何精神上的努力就可以感受快乐,但是只有在投入非同寻常的精力时才能得到享受的感觉……”《快乐,从心开始》(Flow)的作者,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Mihaly Csikszentmihalyi)这样写道,“(我们生活中)最美妙的时刻通常发生在一个人的身体或思想为实现某个有难度可又值得做的事而情愿达到极限的时候。”我们中的大多数人都曾经历过这样的事。我们从某个活动中得到的愉快感觉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逝。尽管我们惧怕改变,但是最深层次的满足感还是源自我们愿意面对新挑战、投身于新体验。

  是否愿意挑战我们的舒适区部分取决于我们潜在的安全程度。无论我们有多么想弥补不足—为了精力、物质安全或者自尊,我们都不愿意让自己觉得不舒服。当我们的油箱燃料不足、内心感觉受到威胁时,我们往往会储藏精力,在需要自我保护时再使用这些有限的储备。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防卫性消耗”(defense spending)。如果我们要继续增加而不是死守我们已有的,准确估计我们生活中危险的程度是至关重要的。

  自愿和被迫地迎接风暴

  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面对不同强度的风暴,它们来自不同方面: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当我们无法抵御风暴时,结果可能是骨折,或者心脏病发作。首先要做的是保护受伤的肢体或器官免受进一步的伤害。比如,医生把断了的胳膊用石膏固定上,保护骨头愈合,或者要求病人在心脏病发作后马上卧床休息。但是我们不能老是打着石膏,或者长期卧床休息。不活动很快会导致肌肉萎缩。

  康复指的是我们系统地恢复体能的过程。方法往往是一样的:逐渐地加大训练强度。练得太猛或太急,你可能会再次受伤。不仅对于胳膊骨折或心脏受损是如此,这也同样适用于其他方面的风暴突袭,它们突如其来,摧毁了我们的抵抗力。如果你是一起暴力犯罪的受害者,失去了一位挚爱的人,或者被炒了鱿鱼,你的第一需要是愈合伤口、恢复以及重新回到大家身边的时间。恢复精力需要逐渐让自己重新面对这个先前让我们惨遭挫败的世界所提出的要求。只要能进行充分的恢复,通常有可能培养起比以前更强的承受力。

  同样的原则适用于通过有意识的选择来培养承受力。想像一个挣脱母亲的婴儿,他会常常回到母亲的身边确保她还在那里。这个婴儿在测试他目前的舒适区。母亲鼓励的微笑是他感情恢复和积极补充能量的源泉,这让他觉得有能力向未知的世界再迈几步,继续增强他的承受力。没有这种放心感,他会急忙回到母亲的身旁。作为成年人,我们和孩子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当我们受到威胁,我们往往撤退。恢复是一种缓解压力、补充能量的方式,使我们可以在补充了精力后重新面对风暴。当我们觉得受到鼓舞而不是威胁时,我们更愿意施展自己,即使那意味着路上会冒一定的风险、经历某些不适。

  我们向罗杰提议,他缺乏足够的承受力部分是因为他没有让自己经受足够的压力。开始他不相信。“我的生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压力,”他坚持说,“我从老板那儿得到的帮助更少了,我要管理的人更多了,资源更少竞争更多。如果你说的是对的,我怎么没变得更强大?”我们的许多委托人开始都提出同样的问题。

  我们告诉他们,答案是增强承受力的关键既在于让自己超越一般的限度,又在于定期找机会恢复,这样才能真正强大起来。在罗杰的生活中,还没有二者兼顾的地方。在身体和精神上,他并没有付出足够的精力来培养承受力。因为他的肌肉没有得到充分的锻炼,所以它们会继续萎缩下去。

  在另外两个方面—思想和情感上,罗杰训练过度,承受的压力过大却没有充分的周期性的恢复。结果是他觉得被压垮了。他的解决办法只是不停逼迫自己。他真正需要的是时间,缓解压力以及改变方式的时间,来定期补充思想和情感的能量。罗杰在某些方面把自己逼得太厉害了,而在其他方面又不足。最终的结果是一样的:面对不断增加的要求,承受力逐渐下降。

  谨记

  ◎作为人,我们最基本的需求是消耗和恢复精力。我们把这称为摆动。

  ◎和摆动相对的是直线式:过多的精力消耗却得不到恢复,或者过度恢复而精力消耗却不足。

  ◎平衡压力和恢复之间的关系,对个人和团体的高效能都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必须保持我们称之为“效能金字塔”的全部四个方面的(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健康的摆动节奏。

  ◎我们按照增强身体承受力的方式增强情感、思想和精神上的承受力。我们必须系统地让自己承受超过一般限度的压力,然后进行充分的恢复。

  ◎增强承受力需要愿意为了长期的回报而承受短期的不适。


第四章 身体能量  
   
  当我们遇到罗杰时,他从没有过多考虑过管理他生活中任何方面的精力,他实际上根本没注意到身体能量方面的问题。他意识到如果他的睡眠更多些、能定期锻炼,可能会觉得好些。尽管他这么想,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

第四章 身体能量:添柴加火

--------------------------------------------------------------------------------

  2004年04月05日 17:11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四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你在感到紧张的时候试过长呼一口气吗?这样做的感觉怎么样?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平常吃早饭吗?吃多少?你平日隔多久进餐一次?每次又吃多少?你认为理想情况应该什么样?你对平素的饮食感到满足吗?

  3.你平时注意喝水吗?你是否在感到渴的时候才会想起喝水?你认为多喝水有好处吗?如果有,是什么?

  4.你知道为了让身体达到最佳状态需要多少个小时的睡眠?你实际的睡眠呢?

  5.你知道小睡的奥妙吗?你认为小睡多长为宜,何时为宜?你有小睡的习惯吗?

  6.你是否晚上难以入睡,早上又起不来?对此,你有什么对策吗?

  7.你在一天中什么时候感到最疲劳?你怎么对付这种疲劳感的?

  8.你平时锻炼吗?怎么锻炼的?效果如何?你听说过“间歇训练”吗?

  身体能量的重要性对运动员、建筑工人和农民似乎比较明显。而对其他人的评价,则主要是看脑力而非体力。我们往往不重视身体能量对效能所起的作用。在大多数工作中,身体能量被完全从效能公式中删除了。实际上,身体能量是燃料的基本来源,即使我们的工作几乎是坐着完成的。它不仅是机敏性和生命力的核心,还会影响我们处理感情、保持精力集中、进行创造性思考的能力,甚至会影响我们对所从事的任何工作全力以赴的能力。领导者和管理者们认为他们可以忽视精力中身体这一面而仍然希望他们的手下有最佳的表现,他们这样做,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当我们遇到罗杰时,他从没有过多考虑过管理他生活中任何方面的精力,他实际上根本没注意到身体能量方面的问题。他意识到如果他的睡眠更多些、能定期锻炼,可能会觉得好些。尽管他这么想,但他根本就没有时间。他知道他的食谱不太健康,但是他没有动力去改变它。相反,他竭力不去想他所做的选择的后果。罗杰感觉到的主要是忙,以及麻木。

  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身体能量源自氧和葡萄糖的相互作用。按照实际情况讲,我们精力储备的多少取决于我们呼吸的模式、我们吃的食物以及何时进食、睡眠的时间和质量、我们在一天当中能周期性恢复的程度和我们的健康水平。在体力消耗和恢复之间建立有节奏的平衡,确保我们的精力储备保持相对固定的水平。迫使自己超过舒适区,然后恢复,是一种提高身体承受力的方式,可以改善因身体能量不足而无法满足要求的情况。

  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节奏是那些我们往往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最明显的是呼吸和饮食。极少有人考虑过呼吸。只有在极少数我们缺氧的情况下氧才变得宝贵—吃东西噎着了,被水淹了,或者受肺气肿这样的病的折磨。即使呼吸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也往往得不到重视。比如,焦虑和生气会明显地使呼吸变得急促,这对于处理眼前的威胁非常宝贵。但是,这种呼吸方式很快会减少我们得到的能量,削弱我们恢复思想上和感情上平衡的能力。结果可能是一个恶性循环,这说明了为什么对付生气和焦虑的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做深呼吸。

  呼吸是非常有力的自我调节工具—一种打起精神和彻底放松的方式。比如,长呼一口气会促进恢复。吸气数到三、呼气数到六会减少外界的干扰,不仅能使身体静下来还能让思想和情绪平静下来。平稳的和有节奏的深呼吸同时是精力、机敏性和专注以及放松、安静和平静的源泉—最基本的健康的脉动。

  要吃得讲究

  我们生命中身体能量的第二个重要来源是我们的食物。吃不饱—用转化成糖原的食物补充精力的代价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中大多数人并没有经历过太多长时间的饥饿,但是我们都知道挨饿时肚子里的感觉,以及对我们有效发挥各方面的能力的影响。饥肠辘辘时很难过多考虑食物以外的问题。另一方面,长期吃得过多,意味着太多的“恢复”,会导致肥胖和精力受损,对效能和健康都会造成影响。富含脂肪、糖和简单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可以使人恢复精力,但是同低脂肪高蛋白的食物(像蔬菜和谷物这样的复杂碳水化合物)相比,它们的能效要低。

  吃得好些显然有它自己的好处,包括减轻体重、看上去气色更好、改善健康状况,所有这些都可能带来积极的精力。我们的首要目标是帮助委托人一整天都保持稳定的、高质的精力来源。当你早上醒来,已经有8~12个小时没有吃东西了,即使你没有明显感觉到饿,你的血糖水平也会处于低谷。吃早饭非常重要。早饭不仅可以提高你的血糖水平,还可以带动新陈代谢。

  同样重要的是吃血糖指数低的食物。血糖指数衡量的是糖从具体的食物中释放到血液中的速度(见资料中的血糖指数样例)。缓释可以提供更稳定的能量来源。比如,提供最高效和最持久的能量来源的早餐食品包括全麦食品、高蛋白质食物和水果(如草莓、梨、葡萄柚和苹果)。相反,血糖含量高的食物(如松糕或含糖麦片)虽能强化短期能量,但是30分钟内就会消耗光了。甚至传统上视做健康的早餐(一个不加黄油的面包圈和一杯橙汁)的血糖指数也非常高,因此并不是好的持久的能量来源。

  隔多久进餐一次也会影响我们全方位投入和保持高效能的能力。每天吃五六顿低热量高营养的饭能确保精力的稳定再供给。即使是最富含能量的食物也不能供应保持两餐之间4~8小时的高效能所需的燃料。在纽约西乃山医院(Mount Sinai Hospital)进行的一项研究中,受试者被放到没有钟表或时间线索的环境下。实验人员向他们提供食物,告诉他们无论什么时候觉得饿,他们都可以吃东西。结果,他们平均每96分钟就吃一次。

  保持高效能不仅依赖于定期进餐,还依赖于你每餐只吃为两三个小时提供能量的食物。数量上的控制对控制体重和调节精力都很重要。吃得太多、太勤和吃得太少、间隔时间太长一样成问题。两餐之间的零食应该在100~150卡,而且主要吃低血糖类食物,如坚果、葵花籽、水果或1/2支一般为200卡的热量朱古力。

  为了使身体的承受力达到最强,我们必须和真正的身体满足感更合拍—既不觉得饿也不觉得撑着了。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不是在这个表(见下面的饥饿评分表)的这端就是那端费了太多的时间,常常在两个极端之间疯狂摇摆。我们两餐之间间隔太长然后马上又吃很多食物来补充。因为我们的能量需求往往随着夜晚的来临、新陈代谢的减缓而降低,早上吃得多些晚上少些是有道理的。比如,在一项对7~11岁的孩子的研究中,受试者被分为从瘦到胖5个重量级别。平均起来,他们每天都消耗数量大体相同的热量。结果发现,体重最大的两组孩子和比他们瘦的孩子们相比,早饭吃得更少晚饭吃得更多。在明尼苏达大学的另外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按照每天2 000卡的食谱对不同组的人进行了比较。那些在一天中的早些时候吃得更多的人不像晚些时候吃得更多的人那么容易疲劳,而且每周比后者体重多减轻2.3磅。

  我们发现,喝水也许是补充体力的来源中最没有得到应有评价的。与饥饿不同,渴并不是表示需求的准确的晴雨表。等到我们觉得渴的时候,我们已经脱水很久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一天中定期喝至少64盎司(1盎司约合0.028升—编者注)的水可以通过多种重要的途径提高我们的效能。比如,肌肉脱水仅3%,就会丧失10%的力气和8%的速度。不够充足的水合作用也会影响精力的集中和协调。

  多喝水甚至还会带来健康和长寿方面的好处。在对两万人进行的研究中,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发现,那些每天喝5杯水(8盎司一杯)的人比那些喝两杯水甚至更少的人死于冠心病的可能性要低得多。一个原因是脱水可能会加大诸如血黏度增高这样的危险。相反,没有明显的数据显示喝咖啡和含咖啡因的汽水对心脏有好处。和高糖食品一样,含咖啡因的饮料如咖啡、茶和健怡可乐可以补充一时的能量,然而,因为咖啡因是利尿的,从长远看来它会促进水分流失和导致疲劳。

布鲁斯:工作—生活的平衡

--------------------------------------------------------------------------------

  2004年04月05日 20:19 中信出版社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四章

  布鲁斯承认自己是个工作狂。作为一位37岁的非常成功的杂志出版公司的经理,他每天早晨7:00到单位上班,大多数时候都在办公桌上吃午饭,从没在晚7:00之前下过班,还常常在家里工作到很晚。布鲁斯以自己比其他同事工作的时间都更长而骄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傲—每周多达80小时。他还承认自己的日程安排开始伤害到他和他的家庭。他的工作成果并没有减少,但是漫长的工作时间让他觉得心烦意乱,他的不满和急躁感也明显增强。他有三个孩子,分别是7岁、4岁和2岁,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出生后他妻子就不再工作了。布鲁斯告诉我们,他妻子不断抱怨他极少能和家人在一起。布鲁斯对于不能尽到更多做父亲的责任而感到特别内疚。他本人的父亲是一位工作非常繁忙的公司经理,几乎没什么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布鲁斯曾经经历过这种父亲不在家的痛苦。他来找我们帮忙找到更能平衡工作和生活的方法,但是他清楚地说明他不想牺牲他所钟爱的工作。

  世界上最棒的运动员在他们的生活中都建立了非常严谨的恢复精力的仪式,这一事实打动了布鲁斯。如果定期的恢复能帮助他提高工作效率,这会让他觉得心安理得。天生就非常严谨的他愿意尝试制定补充精力的仪式。我们解释说,关键是要找到真正能帮助他改变工作方法、从工作中解脱出来的恢复精力的方式。

  当我们问布鲁斯工作以外的什么活动给他一种真正的放松感时,他想到的第一个是擦鞋。他工作的地点在曼哈顿中部的一幢高层建筑里,离他办公室三个街区远有一个擦皮鞋的地方。布鲁斯决定他将每周3次在上午10:00离开办公桌,走到擦鞋的地方。那里有一个他最喜欢的擦鞋匠,一个会讲非常有意思的故事的70多岁的快乐的人。从走到鞋摊、擦鞋到让人开心的谈话,布鲁斯发现这20分钟是最开心的。他没有足够多的鞋可以让他有理由每周5天都拜访那里,所以星期二和星期四他的中途休息是爬10层楼梯到他办公室附近的星巴克,喝上他一天中最宝贵的一杯咖啡。

  午饭,布鲁斯仍然喜欢不到外面去吃,但是他同意把他的工作放下15或20分钟。他是一个古典音乐迷,他决定戴上随身听,吃饭的时候听听贝多芬或是莫扎特。布鲁斯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恢复精力的方法:瑜伽和呼吸。下午3:00,他关上办公室的门,脱掉鞋,花10分钟在地板上完成他的瑜伽动作。然后再做10分钟深呼吸。适应这些新仪式花了他4个星期的时间,为的是它们能在他身上起到明显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布鲁斯还制定了另外两个恢复精力的仪式。第一个是用于周末的。他不准备完全放弃工作,但是为了能让自己有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他把周末的工作限制在两个短的具体的时间段。第一段是星期六早晨6:00~8:00,通常是在任何人起床之前。这可以使他集中精力处理那些在办公室很难做的文案工作。通过在周六早晨处理这些工作,整个周末他就不会为这事而心烦了。除非有紧急情况,布鲁斯决定周六的其余时间和整个星期日都不办公。

  第二个工作时间段是星期日晚上8:00~10:00,在孩子们都去睡觉之后。这让他有机会抓紧处理周末期间收到的电子邮件并对未来一周做出安排。布鲁斯在这个仪式的任何环节上做得都不够完美。当他有工作没做完,或者面对马上要到期的截止期限,有时候白天会不休息,有时周末的精力也都放在工作上了。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出现了那种情况,他注意到,一天结束时他总是觉得不那么积极而且更疲劳,让他无法和家人在一起。

  布鲁斯制定的最后的恢复仪式是专门针对旅行的。他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花在飞机旅行上,他总是觉得这部分生活很有压力而且耗费精力。“9·11”事件之后,坐飞机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为了改变这种经历,给自己一个积极地恢复精力的机会,布鲁斯开始带上一本纯粹是为了消遣的书。他限制自己只有在飞机上才读那本书。结果,他开始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喜欢上了旅行,飞行成了他生活中不那么有压力的事。

  扫清障碍

  我们从即使是普通的训练中都能得到好处,而绝大多数人好像差不多什么也没做,这一点很特别。对此的解释惊人的简单。锻炼力量和耐力需要我们超出自己的舒适区,要感觉到不舒服。在得到明显的益处之前是需要时间的,我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没看到这一点就放弃了。

  力量训练和心血管锻炼都会对我们的健康、精力水平和效能有重要的影响(见下页)。自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肯尼斯·库珀(Kenneth Cooper)的书《有氧运动》(Aerobics)出版以来,传统的观点认为健身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持续的有氧训练或相同强度的训练。我们自己的经验是间歇训练比连续锻炼更可取。间歇训练首先作为一种提高赛跑运动员速度和耐力的方法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欧洲。它让中短期的全力以赴和中短期的休息(或不使出全力)交替进行。其基本的前提是训练和休息穿插进行,可以完成更大强度的工作。

  一般推荐的锻炼规程是20~30分钟的连续锻炼,一周3~5天,心率保持在最高心率的60%~85%。可是最近,在一项由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进行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一连串短时间剧烈的有氧运动(每次60秒或者更短时间,接下来进行彻底的有氧恢复)对参与者有深远的积极影响。仅仅在8周的时间里,受试者在心血管健康、心率变异性和情绪方面都有显著的好转。他们的免疫系统增强,舒张压下降。

  我们相信间歇训练的价值不仅仅是因为它对身体的好处,还在于它在引导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挑战方面的实用性。间歇训练长期以来都是我们训练的核心。只要能达到有节奏地加快和降低心率的效果,这种训练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短跑、步行上下楼、骑自行车,甚至举重物。

  间歇训练是一种增加能量储备并承受更多压力的方式,

  也是让身体更有效恢复的方法。

  锻炼和效能之间的联系?杜邦公司(DuPont)报告说参加公司健身计划的人在6年时间里旷工现象下降了47.5%。他们还发现这些雇员比没有参加此项活动的人少用了14%的无功日—累计总共少用了几乎1.2万个无功日。?《Ergonomics》杂志上刊登的一项研究总结说:“身体健康的人的大脑效能要大大好于那些不健康的人。健康的工人在从事和精神集中、短期记忆有关的工作时犯的错误比身体不健康的工人少27%。”?在一项对80位经理为期9个月的研究中,那些定期运动的人和不锻炼的人相比,健康程度提高了22%,在做复杂的决策方面他们的能力提高了70%。?加拿大人寿保险公司(The Canadian Life Assurance Company)发现,在参加一项健身计划的人中,63%的人报告说在工作日期间身体更放松、不那么疲劳、更有耐心,大约47%的人报告说他们变得更机敏,和上级、同事之间的关系更融洽,从工作中得到更大的满足感。?在联合太平洋铁路公司(Union Pacific Railroad),75%的雇员报告说定期锻炼提高了他们工作时的专心程度和总体的生产力。?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发现,参加健身计划的员工的工作不满和工伤事故降低了50%,在时间损耗上降低了40%。?美国康胜啤酒酿造公司(The Coors Brewing Company)发现,在公司健身计划上每投入1美元都会得到多达6.15美元的回报。包括公平人寿保险公司(Equitable Life Assurance),通用磨坊(General Mill)和摩托罗拉(Motorola)在内的公司都报告说每投入1美元至少得到3美元的回报。

  精力的消耗和恢复都是活跃的生理过程。在我们的经验中,任何形式的直线式精力消耗—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或精神的,对效能来说都不是最理想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潜在的破坏作用。全方位投入需要我们具备对生活中的任何要求做出快速灵活的反应的能力,还要求我们能快速高效地停止工作恢复

  平衡。

  生命的力量

  力量训练和心血管锻炼同等重要,部分是因为体力不济和上年纪以及和精力储备降低如此密切相连。如果没有定期的力量训练,我们在40岁后平均每年差不多要损失1/2磅肌肉组织。自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塔福兹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有关老年人力量训练效果的不同寻常的数据。比如,在1990年发表在《美国医学协会会刊》(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的一项研究中,一组住在私立疗养院、年龄在86~96岁之间的人接受了力量训练。他们都患有严重的慢性病,大多数人用助步架或拐杖。每周仅训练3天。8周后,受试者的平均力量提高了175%,他们的平衡能力提高了48%。

  最近,塔福兹的研究人员之一,米里亚姆·纳尔逊(Miriam Nelson)对年龄55~70岁、以前根本不锻炼的妇女进行了一项受控制研究。一年后,那些不锻炼的人的骨骼密度降低了2%,平衡能力降低了8.5%。那些参加每周3天的力量训练的人,骨骼密度增加了1%,平衡能力增加了14%。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力量训练还证明能提高总体精力、加快新陈代谢和增强心脏功能。

  生理学家越来越一致的观点是,肌肉损失比其他任何一个因素都更能解释和上年纪有关的身体衰弱和生命力下降。比如,骨骼密度降低极大地增加了患骨质疏松的可能,这让骨骼变得脆弱得多,大约2 500万美国人都受此影响。到了90岁,每3个妇女中就会有1人臀部骨折。值得注意的是,因臀部骨折而死亡的女性比因患乳腺癌、子宫癌和卵巢癌而死亡的人加起来还要多。

  加强身体的承受力有时候被叫做“坚韧训练”(toughening)。对于主要坐着工作的白领来说,他们没有机会进行只有在非常需要体力的生活中才能自然出现的坚韧练习。结果,随着我们逐渐上了年纪,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足够的精力应对挑战和压力。

  一项研究清楚地支持这个结论。这是对参加了部队强度最大的训练计划的战士的长期跟踪调查。研究包括大约200名战士,

  他们参加了位于布拉格堡的肯尼迪特别战争学校和中心(JFK Special Warfare Center and School)的生存、隐蔽、反抗和逃跑课程培训,也叫求生课程(SERE)—部队中最严酷、最有压力的训练之一。

  把参加求生课程训练的战士和参加其他形式训练的战士以及进行军事飞行演习的飞行员、第一次进行空中跳伞的新手和要做大手术的普通病人进行比较。所有的受试者都提供他们的唾液样本,这样可以在挑战任务开始前、过程中和结束后评定他们的压力激素水平。研究发现,参加求生课程的战士始终比其他人能更快地从压力很大的情况中恢复过来,而且对迎接下一个挑战做了更好的准备。关键的因素似乎是将受试者置于强大的压力下、通过周期性恢复进行补偿的求生课程训练法。就像作家C·A·摩根三世(C. A. Morgan III)和梅杰·加里·黑兹利特(Major Gary Hazlett)总结的那样:

  坚韧训练提高一个人在战场上的作战能力……“压力接种”这一概念非常像通过接种疫苗预防某种疾病的观念。就像只有在疫苗剂量合理的情况下才能获得免疫一样,压力接种仅仅出现在压力强度处于最佳水平的时候—可以激活一个人的生理和生物系统,但是不会把他们压垮。如果压力水平不够高的话,接种就不会出现;如果压力水平太高的话,就会产生压力敏感,当再次处于压力下时,人们可能就会表现得不那么好。

  简而言之,减小或避免压力和压力过度得不到恢复一样会对能力造成破坏作用。在医学杂志《柳叶刀》(Lancet)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卧床休息对大约1.6万名患15种不同疾病的病人的影响。结果,不考虑他们的治疗情况,长期卧床休息并没有对病人产生显著的有益的效果。相反,卧床休息往往延误了病人的恢复,在有些病例中还对病人带来进一步的伤害。这些结论甚至可以运用到长期以来推荐需要卧床休息的情况,包括腰背痛、心脏病发作后的恢复和急性传染性肝炎。


乔治:精力不济

--------------------------------------------------------------------------------

  2004年04月05日 17:14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四章

  乔治,41岁,是一位音乐公司的经理,他长期以来都从极具挑战性、令人兴奋的工作中得到巨大的满足感。但是,他开始越来越多地抱怨他对工作失去了热情,他缺少20多岁时那种用不完的劲儿。他的第一个障碍再明显不过了。身高5英尺11英寸(约1.80米)的他,体重240磅,至少比他的理想体重重50磅,这50磅差不多都是在过去10年里长的。他身体的脂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肪比例是30%—超过他这个年龄男性最大可接受值10%还要多。想像一下每天拖着多余的50磅重量所造成的能量损耗。一般来说,我们发现我们的委托人在大学毕业后每10年长大约10磅。根据美国健康和人类服务部(DHHS)的数字,35%的美国人普遍超重,另外25%的人肥胖—这是过去20年中的一种普遍增长。在乔治这个案例中,我们的工作集中在他的饮食习惯是如何影响他基本的精力水平和他的热情上。

  结果我们发现,过去几年里乔治的习惯是一天中大部分时间吃得很少。他上午主要靠咖啡,午饭是一份沙拉或者是一个面包圈。下午3:00左右,他开始觉得特别疲劳,非常饿。他工作的那层楼上没有卖甜食的,他会在楼上员工餐厅早已停止供应全套午餐后跑到那儿,找一包薯条和一块蛋糕或者一个糖块,给自己找的理由是他没有吃早饭或午饭。晚上,他妻子准备什么他就吃什么。因为他妻子知道他到家时已经饥肠辘辘,所以准备的晚餐足够好几个人吃的。

  乔治的问题从他不吃早饭开始,这也许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像我们早些时候注意到的那样,一份营养丰富的早餐不仅能提高血糖水平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在尝试了几种不同的早餐食品之后,乔治决定两种早餐轮换着吃:全麦麦片配原味酸奶,或者冰砂—蛋白质粉、脱脂牛奶、一个香蕉以及草莓或蓝莓。他还限制自己只喝一杯咖啡,还把他以前总是随身带着的咖啡壶换成了一杯水。上午10:00多时,他吃半条热量朱古力,或者一把南瓜籽或混杂在一起的坚果,他在办公桌的抽屉里和他的公文包里都准备了充足的类似食品。当他困在机场或者长途开车时,公文包里的吃的就特别有用。

  午饭方面,乔治发现了离他办公室两个街区远的一个美食家食品店,那里有一个沙拉吧,里面有开胃的新鲜蔬菜、水果和其他健康食品。每天他都能品尝到一种不同的沙拉,既健康又诱人,甚至还可以包括一点点他喜欢的高脂肪的食物,如奶酪。下午3:00,在他通常应该去餐厅吃薯条和甜食的时候,乔治从桌子里找出他早上没有吃的、能提供丰富能量的零食。

  在乔治的记忆中,他和食物联系最紧密的两种经历就是饥肠辘辘和臃肿肥胖的身材。自从他开始每隔两三个小时进食一次并比以前吃得少些,他第一次开始有了满意的感觉。无论去哪儿都带着瓶水并且整天都喝水,有助于防止他的饥饿感。

  乔治没有试图改变他晚餐所吃的东西,但是他的确让他的妻子少准备些。在他确定自己这个新用餐方式的头30天里,他有意在盘子里只放他打算吃的那么多食物,一点都不多放。我们赞同80/20规则。如果你吃的80%能提供你的效能和健康所需的能量,其余的20%你可以吃你喜欢的任何食品—只要你控制住这部分的多少。

  一周里乔治会有几次在8:30左右,用五六块巧克力或一小杯冰冻酸奶来满足自己爱吃甜食的欲望。按照乔治最好的估计,他只是用新的饮食习惯适度减少了他的热量摄入量,但是他完全改变了吃的内容和时间。在他实行新的就餐方法一周后,他发现一天中的精力水平显著提高。让他高兴的是,更充沛的精力改善了他的情绪和提高了他集中精力的能力。另外一个收获是,乔治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减掉了24磅,自始至终极少感觉需要吃东西。他的身体脂肪比例下降到23%。没有了这些多余的重量,他的精力水平继续提高,他对生活的把握感也更强了。他偶尔会精力下降,特别是在聚会上和度假期间。但是直到年底,他的体重基本上没有反弹,他的工作能力已经显著提高了。

  生理周期和睡眠

  除了吃饭和呼吸,睡眠是我们生活中恢复精力最重要的来源。睡眠也是包括体温、荷尔蒙水平和心率在内的日夜节奏中作用最大的。我们的绝大多数委托人报告说他们严重地睡眠不足。他们中极少有人承认睡眠不足如何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效能和他们工作时以及在家里的投入程度。

  即使稍微有点睡眠不足—按我们的话说就是恢复得不充分,对我们的力量、心血管的承受度、情绪和总体精力水平也有重要的影响。大约50项研究已经表明,思想的效能(反应时间、精力集中、记忆力和逻辑/分析推理)会随着睡眠不足的加剧而稳步下降。睡眠需要因年龄、性别和遗传倾向性而变化,但是科学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普通人一个晚上需要7~8小时睡眠以便让身体处于最佳状态。几项研究已经表明,当人处于隔绝的环境中,不能接触到自然光或时钟时,他们仍然在每24小时中睡大约7~8小时。

  在一项特别具有戏剧性的研究中,心理学家丹·克里普克(Dan Kripke)和他的同事们耗时6年研究了100万人的睡眠模式。在几乎所有导致死亡的原因中,晚上睡七八个小时的人的死亡率最低;那些睡眠不足4小时的人死亡率要高出2.5倍;睡眠超过10小时的人,死亡率要高出1.5倍。简而言之,恢复精力的时间太少和太多似乎都会大大增加死亡的危险。

  我们具体的睡眠时间还会影响我们的精力水平、健康和效能。无数的研究证明,实行倒班的工人—指的是那些上夜班的人,出交通事故的数是上白班的人的两倍,而且还容易出相当多的工伤事故。夜班工人比白班工人患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脏病的可能性要高得多。说得再广些,过去20年里每一场大的工业灾

  难—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核泄漏事故、埃克森·瓦尔迪兹号油轮泄漏事故、博帕尔工业化学环境污染灾难,三英里岛核能电厂事故,都发生在半夜,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那些当班的人已经工作了很长时间,已经造成了相当严重的睡眠不足。1986年“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灾难性地坠毁,有7名宇航员丧生。在已经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的情况下,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官员们做出了可以继续发射的判断,这个判断注定是要遭受厄运的。之后,就发生了这起事故。

  你工作的时间越长,越是连续工作,工作到越晚,

  你的效率就越低,就越容易出错。

  除了补充精力的功能外,睡眠还是一个长身体和恢复的时

  间—这些活动大多数都发生在深层睡眠阶段,这时主要是慢速d脑波起主导作用。在这个阶段,细胞分裂最活跃,释放出最多的生长激素和恢复酶,白天一直很紧张的肌肉也有机会得到恢复。简而言之,我们在睡眠最深阶段得到最大程度的复原和生长。

  在故意无视人类对周期性恢复的需求方面,一个长期存在的、把医学院学生培养成内科医生的方法,可能是一个无与伦比的极端的例子。他们连续倒班工作长达36小时,一周工作达120小时之多。1984年,记者悉尼·蔡恩(Sidney Zion)提起一桩广为关注的诉讼,此前他的女儿利比(Libby)在被送到纽约市一家医院的急诊室后去世了。大陪审团最终得出结论:她从没有经验的实习生和严重缺乏睡眠的住院医生那里得到的是“让人悲痛的错误的”治疗。

  在利比·蔡恩去世3年后,纽约州制定了新的法规,包括限制住院医生(和其他对病人进行关键治疗的专家)一周计划工作时间不能超过80小时,计划的倒班不能超过24小时。2002年,负责内科医生资格认证的全国协会对全美国10万住院医生做出了同样的倒班工作最多不能超过24小时的限制。这还不是一个彻底的解决方案。比如,在日本,如果一个工人在死亡前曾连续工作24小时,死亡的原因可能归罪为过劳死或者叫工作过度。按照美国国家科学院(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说法,许多医疗事故,至少部分是由医生疲劳而导致的,每年有将近10万例,比因为交通事故、乳腺癌和艾滋病加到一起的死亡数还多。

  多年来,医学院和医院的管理人员争辩说,迫使住院医生长时间工作是为了使他们能更好地处理他们作为医生不得不面对的压力。但是问问医院的管理者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是否觉得自在:他晚上坐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旁边是24小时都没合眼的卡车司机;或者他所乘坐的飞机的驾驶员是一位仍处在培训期的30个小时都没睡觉的飞行员;或者他住在一家核工厂的附近,该厂的新操作人员独立值12小时的夜班。年轻的内科实习医生每个班次工作时间这么长的真正原因是为了省钱。仅在纽约州,执行利比·蔡恩去世后的新规定的费用—主要是雇人代劳住院医生原来的部分工作,估计每年会超过2.25亿美元。

  更好地理解如何有效安排压力-恢复的比例可能会减少这种支出的大部分,并且挽救很多生命。睡眠研究人员和心理学家克劳迪奥·斯塔姆皮(Claudio Stampi)进行了一项研究,受试者被剥夺了正常的睡眠,他们每4小时小睡20~30分钟。小睡代表的是一种战略性恢复。斯塔姆皮发现小憩的工人能在24小时中保持高得惊人的警惕性和生产力,即使是在缺乏更长时间睡眠的情况下。惟一需要说明的是,要控制小憩的时间以确保受试者不会进入更深层的睡眠阶段。在睡眠超过30~40分钟后,他们中许多人会感觉没有力气,甚至比不小睡更疲劳。


弗兰克:对压力的忍受力差

--------------------------------------------------------------------------------

  2004年04月05日 20:33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四章

  在弗兰克的“全方位投入清单”中显示的基本效能障碍是对压力的忍受力差—在处于压力下时往往容易灰心丧气,对别人苛刻。作为一家正处在困境的大型零售企业的一名新提拔起来的部门负责人,弗兰克总是很苛刻,常常朝他的同事发脾气。尽管他非常有天赋,却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最佳水平—来自他的直接下属的意见反馈证实了这个结论。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弗兰克讨厌锻炼。46岁的他可能超重20磅,但精力仍比他手下大多数比他年轻的人更充沛。他明白锻炼对他的健康有好处,有时候在他妻子的督促下,他会慢跑,但并不是很认真。问题是,厌烦感和身体上的不舒服加在一起不可避免地让他不出几个星期就放弃了。

  我们对弗兰克的承诺是:在他生活中养成定时锻炼的习惯将是缓解他的紧张并更好地控制感情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我们还指出,他不能坚持长期锻炼,所以无法从锻炼中受益。尽管有些怀疑,弗兰克还是兴致勃勃地参加了一个为期60天的锻炼计划—这是确定新仪式一般所需要的时间。他还成为当地一家健身俱乐部为期两个月的会员。

  接下来,我们帮助弗兰克设计了一个周期性的锻炼计划。对于任何新的健身方法,关键是慢慢开始、逐渐增加。我们建议弗兰克买一个心率监测器,用来准确测量心率从而确定他的压力—恢复模式。鉴于他的年龄并考虑到以前缺乏锻炼,他把每分钟心跳140次作为他的目标心率(在选择你自己的目标心率前,去你的内科医生那里检查一下)。开始,弗兰克发现他只通过疾走就能达到目标心率。他能维持60秒然后慢下来直到他的心率降到90。他在接下来的20分钟里重复同样的由快到慢的过程。他在教会他的身体既要忍受压力又要有效恢复,而不是逼迫自己连续锻炼20或25分钟。

  很快,弗兰克发现锻炼一段时间就休息一下比他以前在慢跑方面所做的努力更有趣、更吸引人。他觉得自己虽然对新锻炼计划仍然有点不情愿,但还没有到打算放弃的程度。第二周,他开始隔一天尝试一个不同的锻炼周期。头一天他的心跳频率范围较小,在每分钟100~130次。第二天心跳在100~140次之间。慢慢地,他开始慢跑来达到目标心率。

  开始,弗兰克每周有3个早晨进行锻炼—周一、周三和周五早晨7:00。他选择那些时间是因为如果他不早点锻炼的话,他就更不可能锻炼了。他每周还进行两次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本身就是一种间歇训练—重复举重物达到一定次数然后休息。最基本的体育锻炼是练习身体的6大部分—肩膀、背部、胸部、二头肌、三头肌和腿,即在适当的重量下,通过做一组8~12次的重复练习锻炼身体的每个部位。再说明一下,我们的目的是让弗兰克逐渐面对挑战,而不是达到让他觉得运动剧烈、筋疲力尽和打算放弃的程度。

  第四周,弗兰克不得不赶在最后截止期限前完成一连串的工作,所以连续三天没有锻炼。让他感到惊讶的是,他实际上非常想锻炼,所以决定在接下来的星期天早晨去健身俱乐部,尽管这不是日程安排上的内容。出于一时冲动,他选择了动感单车班,并发现自己喜欢上了这项运动。动感单车是以间歇训练为基础

  的—听着音乐在一辆健身车上提高和降低紧张程度和速度。弗兰克发现他能出奇地好地面对这个挑战,同时还能享受到一起骑车的同伴的友情。他决定把星期日的课加到他每周的计划里,然后再进行力量训练。

  弗兰克

  效能障碍:对压力的忍受力差

  期望的结果:平静,自我控制

  仪式

  星期一早晨7:00:散步

  星期三早晨6:30:散步,力量训练

  星期五早晨7:00:散步/慢跑

  星期日上午11:00:间歇训练,力量训练

  此前的行动步骤?买一个心率监测器?买新的健身服

  弗兰克13岁的儿子喜欢骑自行车。天气变得暖和了,一个星期六早上弗兰克建议他们一起骑车。他们骑车16公里到达附近的一个城镇,一起吃早餐再骑回来。这让弗兰克感觉到这是一个和儿子在一起的非常棒的方法,他提议下一周他们还那么做。没有太多的预先考虑,这很快成为他们星期六上午的惯例,对他们两个人来说这是他们在一起的宝贵时光。

  到第八周结束时,弗兰克已经养成了一周5天的锻炼习惯。就像我们承诺的那样,锻炼成了思想和情感有效恢复的源泉:他明显感到自己在工作上不那么带刺儿了。因为他还拥有了更充沛的精力,他能在白天完成更多的工作,到了晚上就不再觉得那么有压力了。

  谨记

  ◎身体能量是生活动力的基本来源。

  ◎身体能量来自氧和葡萄糖的交互作用。

  ◎身体能量的两个最重要的调节器是呼吸和饮食。

  ◎每天吃5~6顿低热量、高营养的饭确保葡萄糖和基本营养物的稳定再供给。

  ◎每天喝64盎司的水是有效管理身体能量的一个关键因素。

  ◎大多数人每天晚上需要7~8小时的睡眠才能保证身体的最佳运转。

  ◎早睡早起有助于优化效能。

  ◎在增强身体承受力、教人们如何更有效地恢复方面,间歇训练比非周期性训练更有效。

  ◎为了保持全方位投入,我们必须每隔90~120分钟做恢复性休息。


乔迪:精力不易集中

--------------------------------------------------------------------------------

  2004年04月05日 20:1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四章

  乔迪是个夜猫子,每天晚上都和适时上床休息做斗争,早上更要和适时起床做斗争。她的父亲和她一样,乔迪确信她的睡眠习惯是由基因决定的。她极少在凌晨1:00前睡觉,而且她不得不在早晨6:00起床工作,她晚上的睡眠一般是5小时。结果,她长期处于疲劳状态,觉得这肯定会影响她的投入程度和集中精力的能力。特别是在上午,她一般会觉得没有力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气、不在状态。

  我们问乔迪每天晚上最后的两三个小时她是怎么过的,她告诉我们她不是回复电子邮件、玩单人纸牌游戏就是看小说。她承认这些活动对她来说都不是非做不可的。根据这一点,我们帮助她设计了一个以晚上早点休息为目标的仪式。因为她喜欢洗澡,觉得这样让人非常放松,她决定把在晚上10:00洗澡作为她晚上睡前活动的一部分。然后,大约在10:30,她会下楼到厨房喝一杯甘菊茶。

  乔迪是个爱发愁的人,睡不着的一个障碍是她往往琢磨第二天的事。晚上10:45她上了床的时候,我们让她做的第一件事是打开她已经买好的被半开玩笑地叫做“精神宣泄”的日记本。乔迪用接下来的10~15分钟写下脑子里的任何事以及对付这些问题的任何想法。把她担心的都写到纸上后,她发现一般就能把这些问题放下了。她的仪式的最后一步是读15或20分钟的非小说类书籍。当她沉浸在小说中,小说往往吸引她让她无法入睡。当她把精力集中在一本更难更不好看的书上时,这会让她感觉疲劳。晚上11:15,一关上灯,乔迪下意识地把思想转移到生活中能引发她积极的、放松情绪的某件事上来。

  乔迪的仪式的第二部分集中在醒来这件事上。我们鼓励她把闹钟放到离床足够远的地方,这样要想把闹钟关上就得起床。我们还鼓励她马上打开屋子里所有的灯,为的是刺激她的身体清醒。接下来,乔迪穿上运动服,马上在外面轻快地走10~15分钟,再次把自己置于自然光下提高她的机敏性。(身体非常健康时,睡眠少些也不碍事。如果时间是个问题,用半个小时的心血管锻炼或力量训练代替半个小时的睡眠是笔划得来的买卖。)最后,乔迪吃一份非常少的早餐。像大多数夜猫子一样,她上午根本就不觉得饿,但是吃早饭,即使吃得很少,也对于开始她的新陈代谢至关重要。

  在制定了她的新仪式后的头两周里,乔迪犯过几次小错误,一直到凌晨1:00才睡。但是连续几天在晚上11:45顺利熄灯后—平均睡7个小时,她的精力水平显著提高,她的情绪明显好转。她还发现早晨更容易醒过来。尽管她起初讨厌早晨散步,最终却喜欢上了这样做。晨练不仅可以补充能量,还让她有机会在事情缠身之前静静地思考接下来的一天要做的事。

  4周后,乔迪完全变了。大多数时候晚上11:15她的灯就熄了。最后,她发现她甚至不再需要闹钟叫她起床。更重要的是,她的情绪明显好转了,保持精力集中的能力明显提高了。

  乔迪

  效能障碍:精力不集中,疲劳

  期望的结果:精力高度集中

  仪式

  晚10:00:洗澡

  晚10:30:一杯甘菊茶

  晚10:45:写日记

  晚11:00:看书

  晚11:15:熄灯

  早6:00:醒来(闹钟远离床)

  早6:15:15分钟轻快的散步

  早6:30:少量的早餐

  此前的行动步骤?买一本日记本?选择三本非小说类的书看

  我们日常的脉动

  你不需要像医学住院医生一样工作特别长的时间,因为这会造成疲劳和恢复不充分以致影响你的投入程度和效能水平。就像我们晚上要经过睡眠层次的周期变化一样,在白天我们投入工作或生活的潜能也会发生周期的变化。我们的精力转变和短日节奏是联系在一起的,短日节奏负责我们的机敏性以90~120分钟为一个周期的规律性变化。不幸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忽视了这个自然发生的周期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我们日常生活的要求如此之高又是如此耗费精力,以至于我们已注意不到那些提醒我们补充精力的细微的内在信号。

  在没有任何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我们的精力储备在一天中不同的时间像潮水一样自然涨落。在下午三四点钟,我们的短日节奏和生理周期达到最低阶段。日本的睡眠研究人员迁洋一(Yoichi Tsuji)和小林利则(Toshinori Kobayashi)把这叫做“强度极限”(the breaking point)—我们中大多数人在一天中感到最疲劳的时候。在文献记录中,下午三四点钟比白天其他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出事。这解释了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都自然而然地养成下午小憩的习惯,而这种习惯在我们24/7的世界里正在不断消失。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疲劳对抗措施计划(Fatigue Counter Measures Program)发现,仅仅40分钟的小睡就能提高平均34%的效能和100%的机敏性。在哈佛研究人员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执行一系列任务的效能在一天中下降多达50%的受试者在中午经过一个小时的小睡后,能完全恢复他们最高的效能水平。世界上的领导人中,温斯顿·丘吉尔是清楚地明白小睡的战略价值的人之一。

  你必须在午饭和晚饭之间睡一会儿,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脱掉衣服就寝。我总是这么做。不要想因为你白天睡觉你干的活就会减少,那是没有想像力的人的愚蠢观念。你会干完更多的工作。你一天当做两天用—啊,至少当作一天半用,我确信。战争开始后,我不得不在白天睡觉,因为这是我应付我的职责惟一的方法。

  尽管这种奢侈对今天大多数商务人士来说是不可及的,但是短暂的休息对于在长时间里保持精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委托人中,在一整天里得到真正的短暂休息的那些人—最好的小憩时间是下午的某个时候,不断报告他们到了晚上也能保持很高的精力水平。


第五章 情感能量  
   
  身体能量是激发我们情感上的技能和天赋的原动力。为了做出最佳的表现,我们必须尽量拥有愉快、积极的情感:高兴、挑战、冒险和机会。由威胁或者不足而产生的情感—担心、挫折、生气、伤心,毫无疑问有毒害作用,这些情感和特定的压力激素的释放有关。

第五章 情感能量:将威胁转化成挑战

--------------------------------------------------------------------------------

  2004年04月06日 20:04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五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想一想,你最近一次真正抛开工作觉得和工作完全没有关系是什么时候?描述一下这样做的效果。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平时喜欢参加什么活动?能描述一下你参加这些活动时的感受吗?

  3.你平时看电视吗?你认为电视是一种放松和恢复的好方式吗?为什么?

  4.回想一下到目前为止你生命中的几个关键时刻,你是凭借什么渡过这些紧要关头的?

  5.你在工作上和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如何?如果与人缺乏联系或关系不密切,你认为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6.想像一下你工作和生活中的积极的一面和消极的一面,比较一下两者的结局有何不同,你从中能领会到什么?

  身体能量是激发我们情感上的技能和天赋的原动力。为了做出最佳的表现,我们必须尽量拥有愉快、积极的情感:高兴、挑战、冒险和机会。由威胁或者不足而产生的情感—担心、挫折、生气、伤心,毫无疑问有毒害作用,这些情感和特定的压力激素(最明显的是皮质醇)的释放有关。按照我们的观点,情商就是这样一种能力:熟练地管理情感,从而促进非常积极的精力和全方位投入。实际上,为积极的情感提供动力的关键的“肌肉”或能力是:自信,自制(自我调整),社交技巧(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和理解别人的感情。更小的、支持性的“肌肉”包括耐心、坦诚、信任和欢乐。

  能否得到最能促进效能的“情感肌肉”,取决于在定期锻炼和周期恢复之间创建一种平衡。就像我们消耗心血管的承受能力或者让二头肌承受压力导致衰竭一样,如果我们不断支出情感能量而不进行恢复,我们也在逐渐耗干自己的情感。当我们的“情感肌肉”很虚弱或不足以满足要求时,比如,如果我们缺乏信心或者特别没有耐性,我们必须通过设计出训练仪式,迫使自己超越能力极限,然后进行恢复,从而系统增强自己的情感承受力。

  身体和情感的承受力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我们为了满足要求开始消耗身体能量的储备时,一个后果就是我们开始有紧迫感。我们进入“精力充沛但却消极”这个精力象限,提醒我们某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恰好就是发生在罗杰的生活里的情况。因为他几乎就没注意补充身体能量,他的油箱里的燃料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同时,他认为生活中的压力和要求在无情地增加。由于感觉没有受到老板的重视、担心自己的工作、无暇顾及家人,罗杰感觉越来越陷入焦虑不安、挫折失败和提防别人的情绪中。

  从精力的角度看,消极的情感代价很高而且效率很低。就像一辆费油的汽车,消极的情感很快就消耗掉我们的精力储备。对于领导者和管理者们来说,消极情感的危害是双倍的,因为这些情感容易传染给别人。如果我们让别人产生害怕、生气和提防的情绪,我们就在不断损害他们的效能。长期的消极情感—特别是生气和压抑,还和背部疼痛、头疼到心脏病、癌症等很多不适及疾病有关。

  在流行病学家戴维·斯诺登(David Snowdon)对School Sisters of Notre Dame Congregation的678名上了年纪的修女的研究中,准确地说明了这种关联。斯诺登着手研究造成最终患老年痴呆症的修女和没有得这个病的修女之间的差异的因素。他研究的所有修女在她们20出头来做神职时都曾被要求写一篇个人随笔。通过分析,斯诺登发现,那些在她们的文中表现出积极情感优势(快乐、爱、希望、感激和满足)的修女往往活得更长,她们的生活也更有成果。在任何年龄段,所写的表达积极情感的句子最多的修女,死亡的几率都是此类句子最少的修女的一半。这和其他几项研究的发现是一致的。这些研究显示,抑郁症(所有消极情绪中危害性最强的)使最终患老年痴呆症的可能性增加两倍。这些发现不仅深深影响到了斯诺登的工作,还对他个人触动很大。“我现在有意识地努力在心绪不安时重新找到我的生理平衡,”他解释说,“我努力不让自己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我的目标是让我的身体恢复到正常的、最健康的状态,越快越好。”

  在罗杰的例子中,他还没有经历任何严重的健康问题,尽管他已经注意到越来越多的头疼和烦人的背痛弄得他心烦意乱,有时候还会分散他的精力。在我们的帮助下,罗杰开始看到消极的精力通过其他的方式对他的生活造成损害。在他觉得特别焦虑的时候,他注意到他既无法保持注意力集中,也不能坚定不移地做事。当他变得越来越不耐烦时,他和同事们的交流开始变得急躁,他能完成的工作好像也少了。他受到挫折的煎熬,到了中午就会有种强烈的筋疲力尽的感觉,让他觉得全然没有了工作的动力。那些能让他感觉放松、一切尽在掌握的日子越来越少了,那时不论要面对多少工作罗杰都能积极地投入。

  消极情绪对效能的影响在体育运动方面尤为明显。想一下两位网球大师—约翰·麦肯罗(John McEnroe)和吉米·康纳斯(Jimmy Connors)职业生涯的对比。在整个职业生涯中,脾气暴躁的麦肯罗非常容易因为自己的失误或他不喜欢的底线判罚而生气。康纳斯在他职业生涯的早期也同样脾气暴躁,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经验变得越来越丰富,他开始带着一种不断增强的快乐感、游戏感和热情来打球。相反,麦肯罗似乎从比赛中几乎得不到什么享受,年龄越大,他的脾气变得越糟糕。康纳斯的精力来自发现机会并敢于冒险,而麦肯罗的精力更多的则是来自一种防范的姿态—他似乎总是在为生活而拼搏。

  麦肯罗的消极似乎并没有影响他的表现,康纳斯也本可能拥有更多的乐趣。两位选手都在连续几年中设法取得了世界头号排名,两个人都赢得了无数次大满贯。那么什么能证明积极的情感是取得更好的成绩的动力呢?答案是耐力。两人中天赋稍逊一些的康纳斯,在他39岁生日的时候打入美国网球公开赛的半决赛。他直到40岁才退役。麦肯罗34岁挂拍,比康纳斯早6年。最根本的是,康纳斯对他的情感能量的支配远比麦肯罗要有效得多。他能在更长的时间内保持很高的竞技水平,在这个过程中,他也得到了更多的享受。

  今天,麦肯罗本人认识到他在“精力充沛但却消极”的象限状态下打比赛的代价。他把自己和其他能更好控制情感的选手作比较,他写道:“我的特点,当然,就是容易烦躁。这个特点帮我比害我多吗?我不这么认为。最终证明我的父亲是对的—要是我不那么烦躁的话,我可能会打得更好些。”麦肯罗现在认为,他无法控制自己的怒气,是1984年法国网球公开赛决赛中在以

  2∶0领先的情况下输给伦德尔(Ivan Lendl)的一个关键因素。这场比赛被他称为“我一生中最糟糕的一次失败,一场毁灭性的溃败”。他在最近的一本自传中解释说:“在法网公开赛上,我因为生气浪费了太多的精力。”这段经历非常简单明了地给他上了一课,他把这个新的理解带到下一个锦标赛—温布尔登。“从在全英俱乐部的第一场比赛开始,”他说,“我决心不再做任何妨碍我为在罗兰加洛斯的失败而复仇的事。”毫无疑问,麦肯罗赢得了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胜利,而且不是偶然的。在整个锦标赛期间,他都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

  如果说积极情感更有效地为个人的高效能提供动力的话,它还对组织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在采访了一个由经理和他们的雇员组成的大样本后,盖洛普机构发现,没有哪一个因素比员工和他顶头上司的关系更能清楚地预测出一个员工的生产力。盖洛普调查更具体地发现,雇员生产力的关键助推器包括:他们是否感到得到上司或同事的关心,在过去的7天里他们是否得到认可或者表扬,是否有某位同事定期鼓励他们的进步。换句话说,能不断进行积极的交流是有效管理的核心。

  多年以来,罗杰本人在工作中很大程度上是以他的老板对他的关心和信任为动力的。背后有这样的支持,他对自己的价值变得更加自信,对待他人的方式更积极,最终他作为一个销售人员也更成功。成功往往会促进成功,会强化积极情感这一效能的。反之亦然。当他不能像以前那样常常见到老板,他的老板不能再给他那么明显的支持时,罗杰工作上的享受感和安全感就消退了。同样,他的自信、他的投入程度,最后连他的效能也都降低了。

  随着自己的情感方面的精力变得越发消极,罗杰开始对他的直接下属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将削弱士气,和他的老板不关注他的结果一样。停一下,想想曾经是你生命中的良师的那个人。他(她)的精力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当你在生活中受到鼓励、支持和鞭策时,或者当你受到批评、裁决和威胁时,哪种情形给你更多的激励和鼓舞?


在哪儿跌倒就在哪儿爬起来

--------------------------------------------------------------------------------

  2004年04月06日 20:10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五章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面对的是不由自主的情感风暴—一些不请自来的挑战。由于我们处理这些挑战的方式不同,它们要么把我们压倒,要么成为提高的机会。很难想像一个比2001年9月11日上午在世界贸易中心办公更严峻的对情感承受力的考验。杰弗里是我们的一个长期客户,他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常务董事,他们公司的总部就在世贸双塔的正对面。当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第一架飞机击中世贸大厦时,杰弗里从位于46层的窗户里看到了,这令他非常恐惧。他的两个最大的客户就是总部设在这两幢楼里的公司。当杰弗里指挥自己公司的员工撤离时,他惊恐地意识到几十位朋友、同事可能被困在紧挨着的那两幢燃烧着的楼里。当第一座世贸大楼倒塌时,他在两个街区远的地方,他往住宅区方向步行11公里才回到家中。当他最终和妻子、他10个月大的女儿团聚在一起时,他不禁流下了眼泪。他告诉我们:“我完全无法控制自己的感情。”

  几周后,杰弗里努力想振作起来。习惯于每天锻炼的他发现,开始的时候很难唤起继续锻炼的动力。可是很快他就意识到保持这种锻炼身体的惯例有助于让他找到一颗平常心,还可以每天都为他提供情感恢复的源泉。处于这样的压力下,杰弗里想到他实际上需要比平时更强的承受力。尽管并不容易,他还是决定加大他锻炼的强度。他还每天晚上和年幼的女儿一起玩耍,即使在他感觉筋疲力尽、情绪压抑时也如此。一方面,那意味着把他自己表面上急迫的需求放到一边。另一方面,他从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里得到强有力的精力补充。也许杰弗里经历中最不同寻常、最出乎意料的一面是要处理这么多朋友和同事的离去。“9·11”之后的三个月里,他每个星期至少参加一个,有时多达两三个葬礼和纪念活动,总共有几十个,差不多都是为二三十岁的人举行的。这样的活动是痛苦、悲恸而且耗费精力的,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杰弗里觉得这也特别能治愈他的伤痛、深化他的思想。

  杰弗里告诉我们:“在某种程度上这些葬礼使回到正常的生活变得更难。但是我发现自己把这些葬礼转化成了一个机会,让我向所有这些曾经对我非常重要的人表达敬意。这也让我有机会和其他那些经历着同样事情的人在一起,让我有机会向我认识的人的家人表达我深厚的情意。许多葬礼成了对生命的纪念。这段经历简直是种毁灭。但是我想我变得更坚强了,部分是因为我花了更多的时间进行恢复。

  “悲伤仍阵阵袭来,但是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清楚地知道什么对我是最重要的。我们办公室里的一些人受到严重创伤,在‘9·11’后他们再也没有回来工作。我在LGE培训多年,学会了如何平衡压力和恢复之间的关系,这的确使我感觉更好。现在我意识到生命中有几个的确非常紧要的时刻,在这些关键时刻,我们凭借什么渡过黑暗至关重要。这就是其中之一。”

  关系

  在情感方面形成精力消耗和精力恢复之间的周期性平衡比在身体方面要更复杂,但是对于达到最佳的效能和全方位投入的重要性丝毫不差。比如,健康的友谊的微妙变化可以是积极的精力和精力补充的丰富源泉。盖洛普发现持续的效能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在工作中至少有一个好朋友。一种非常稳定的关系的脉动涉及到在奉献和索取之间、在说和听之间、在评价另外一个人和感觉同样被评价之间周期性的移 动。在你贡献的多、得到的非常少这样的关系中,最终会导致一种亏空和空虚感。只顾自己一头的关系根本就算不上是真正的关系。

  当巴巴拉来见我们时,她是一位单身、37岁的营销经理。她工作的时间格外长,部分原因是她没什么朋友,除了工作外也没有什么别的爱好。大多数时候工作结束后她都感觉筋疲力尽、愤怒甚至失望。在参加了我们的培训面对她的效能障碍后,巴巴拉承认要想感觉更好,一个关键是在她的生活中系统地引进更多的精力恢复。她从每天下班后到附近的一家健身俱乐部参加有氧运动开始。正如我们所指出的那样,一项有挑战性的身体训练往往是补充积极情感的来源。可以肯定的是,巴巴拉总是在锻炼结束后感觉更加积极。随着她身体更加健康,她的自我感觉更好,具备更好地处理任务和应对工作上的挫折的能力。

  让巴巴拉吃惊的是,对她来说,积极补充精力的最丰富的源泉来自她在整个过程中和别人的关系。有氧健身班为她提供了一个和他人联系的途径,她开始定期和几个朋友去外面吃饭。她曾长期感觉孤立、在工作中不被别人欣赏,但她现在发现自己能放松地和她的新朋友聊天了。她对新朋友们生活的了解和新朋友们对她的了解一样多。和这些新朋友们在一起,让她吸收到了营养、补充了精力,也让她积蓄了在工作中可以吸收的积极的情感能量。因为她早上投入工作时心情愉快,她发现自己通常能更好地集中精力。在处理和其他同事以及老板的关系上她也变得不那么机械而是更放松了,她的工作关系得到了改善。当她工作时间太长没有稍微休息时,她仍然会发脾气或者变得消极,这让她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但是总的来说,她的积极情感会自我繁衍。巴巴拉发现她花在生气、愤恨和受挫上的精力要少得多,她更能积极地投入工作了。

  杰德:在和他人的关系上缺乏深度

  杰德的问题主要不是缺乏和其他人的关系,而是在这些关系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太少。48岁的他是一家中型广告公司创意部的负责人。他很有魅力而且足智多谋,他很受大家喜欢而且也非常成功,但是他也感觉到和大家之间越来越出现距离,工作上得不到休息,好像总是在照章行事。他告诉我们他生活中最大的失落就是和别人之间关系的淡薄。无论是和他办公室的同事、直接下属还是在家里和妻子、孩子,他觉得他和他们的关系是一种让人不安的淡漠和肤浅。杰德害怕他妻子对他没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的抱怨会威胁到他们的婚姻。他们有一个孩子,一个11岁的女孩,他担心他和女儿之间也有距离。在工作上,他和同事以及直接下属有着非常好的关系,但是他觉得和他们任何人都没什么太深的交情。

  杰德决心在他生命中重要的人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并为此确立一系列的仪式。他从妻子开始,建议他们星期六上午留出90分钟用来聊天以弥补一周中没来得及说的话。他还建议他们固定在每隔一周的星期三晚上约会,如果他们中的任何一人不得不出差,他们尽量在下一周里重新安排时间约会。

  杰德还和女儿约定每周星期一晚上一起去外面吃饭。这样做让他妻子有机会参加当地社区大学的一个网页设计班。杰德很快发现他从单独和女儿在一起的时光中得到非常大的快乐,女儿也明显珍惜并期盼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像雷切尔一样,杰德发现自己从和妻子、孩子在一起的时光中得到的积极精力给他工作上带来更多的活力。

  在工作中,杰德决定每个星期五和一位直接下属一起吃午饭。他能感觉到他们开始时的担心,因为他们不习惯受到这么大的关注,但是消息很快传开说他没有特别的工作要谈。杰德和直接下属联系越来越密切了,他们中还有几个人特意告诉他,他们对他愿意抽时间和他们在一起有多感激。几个月后,杰德决定在工作中建立第二个仪式。每隔一个月一次,在星期五下班后,他邀请他的全体员工一起参加一项活动—打保龄球、吃饭或者滑冰。这是一个在非正式场合下在一起的机会。有意识、系统地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给家人和同事,让杰德感觉和家人的关系更密切了,在工作上更投入了。

  杰德

  目标肌肉:亲密关系

  效能障碍:和他人的关系缺乏深度

  期望的结果:和别人的关系更密切

  仪式

  星期一晚上:和女儿一起吃饭

  隔周的星期三:和妻子晚上约会

  星期六上午8:00~9:30:不受打扰的和妻子聊天的时间

  星期五下午1:00~2:00:和直接下属共进午餐

  每月的第一个星期五晚上6:00:全体员工活动

  增强情感承受力

  即使我们定期找机会补充精力,也有对我们的要求超过我们情感承受力的时候。就像如果你不冲击自己的极限,你能举起的重量就这么多一样,在没有转化成消极情绪前,你就只能承受这么多情感要求。锻炼情感承受力最好的方法,就像锻炼身体的承受力一样,是逼迫自己突破目前的舒适区,然后进行恢复。

  也许在全方位投入和高效能的障碍中,没有比缺乏安全感和自尊心不强更普遍、更令人烦恼的了。一些复杂和微妙的因素能解释产生这样的情感的原因,但是在树立更强的自信心方面,积极的精力仪式仍然是有效的。朱迪思拥有非常成功的设计事业,但是却生活在不断的担心中。她觉得自己将变成骗子,她害怕有一天会被当成骗子。她觉得,任何真正了解她的人不可能喜欢她。结果,她不愿意积极寻求新客户,而仅仅靠口碑招揽生意。她还不愿意向那些观点强硬的客户说出她真正的想法,担心这样会为自己树敌。这样做的代价是她常常觉得自己不够权威,有时候不能让客户享受到她高超的设计所带来的好处。

  我们帮助朱迪思从担心别人怎么看她转变到把注意力集中在每天按照她自己的价值观生活。她认为最根本的两个价值观是诚恳和勇气,她觉得在日常生活中她哪个都没有体现出来。多年来,她在社区或者通过她的工作认识些人,有机会把他们当做潜在的顾客来争取。但是由于担心遭到拒绝,她并没有用后续的行动来说服他们。朱迪思想出来的第一个仪式就是规定她为了和别人交往而打电话的数量—指定星期一和星期三的上午9:00作为争取新的成功职业人士的时间。

  通过模式上的转换,朱迪思逐渐开始按照她每周打电话时所表现出来的勇气而不是通过她得到的某个意见反馈来衡量自己。她还承诺把她对于出现的任何重大设计问题的真正想法告诉每一位客户,即使那意味着和他们的观点相左。

  朱迪思

  目标肌肉:信心

  效能障碍:没有安全感和自尊心不强

  期望的结果:扩大生意,相信直觉

  仪式

  星期一和星期三的上午9:00:至少打一个后续电话给一位成功职业人士

  星期五下午2:00~4:00:语言辅导

  在设计问题上给所有客户真实的反馈

  同时,朱迪思决定对她周围的人更加诚恳,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琢磨着如何取悦他们。让她感到吃惊和放心的是,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她得到的反馈都比她预想的要积极得多。大多数的客户特别欣赏她的清楚和明确的作风。她过去的不安全感根本就没有出现。当她遇到一位特别难对付的客户时,她发现自己回到了拖延、息事宁人的老路上。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朱迪思发现她不那么介意人们如何看她了,开始从行动与自己最坚信的价值观相一致中得到一种成就感和力量。她发现不用虚情假意也能做得很得体。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朱迪思确定的第二个仪式是拿出她的部分时间投入到她在意的一项事业上。她决定,帮助他人,是她非常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的事。她选择的活动使她有机会发掘出她多年都没有使用过的实力。朱迪思有语言天赋,她的法语和西班牙语讲得都很流利。结果呢,她附近的一个镇上的一所公立中学有一大群讲西班牙语的学生在学英语方面急需帮助。朱迪思志愿每周拿出一个下午,她也从中得到了宝贵的回报:有机会觉得自己又有能力又有用,还从校方和很多孩子那儿得到真诚的感激。尽管她参加志愿活动的目的并不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能,但是这种让她认识自我的积极的方式,影响到了她生活的其他方面。这不仅体现在寻求新客户方面,还体现在她给设计工作本身带来的信心。

  艾伦:不会倾听,不容易理解别人

  我们的委托人在工作场所面临的首要障碍之一是难以和老板、同事打交道。同样的,领导者和管理者们面临的关键挑战之一是培养和直接下属之间的积极关系。

  艾伦是一家大型消费品公司营销部门的负责人。大家对他的评价是思维敏捷、有洞察力而且创意丰富,在他参与管理的项目中倾向于支使别人。在艾伦的心中,他只是努力得到最佳的结果。问题是他常常让他的同事和下属觉得自己没有用、没人倾听自己的意见甚至贬低了自身的价值。通过他“全方位投入清单”中的资料,艾伦非常惊讶地发现,尽管他因为才气和创造力而受到赏识,但是人们也觉得他难以接近、不爱说话、苛刻。对此,他马上想到的是把这些反馈归罪于他设置的高标准。对于他所在的部门的频繁的人员流动,他也用同样的理由解释。他还告诉我们,他并不认为和雇员耗在一起是在有效地利用时间。随着我们调查的深入,艾伦承认他对别人的亲近感到不舒服,也不擅长闲聊。他还第一次认识到,他几乎从未注意过当他参与一项合作项目时,别人可能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尽管一些人在具体的情感能力方面比别人更不容易改变,但这并不影响让某种情感肌肉发挥出最大限度的潜能。在艾伦的情感词典中根本就没有“理解别人的感情”这个短语。为了锻炼这样的肌肉—学会从完全不同的视角领会这个世界,需要实践和反复。我们首先诉诸艾伦的逻辑感。我们启发他说,在他真正学会如何不打断别人、不马上进行判断、倾听别人的意见之前,他怎么能公正地判断他们的能力呢?如果他的行为让人们觉得他没有真正在听他们说话,那么他们怎么可能觉得从他那里得到动力或者能做出他们最好、最有创造力的工作呢?真正理解别人的感情需要放下我们自己的事,至少是暂时的。

  艾伦决定确定一个仪式以便更专注地倾听别人的意见,努力站在和他说话的人的立场上。他没有急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以有条理地倾听别人的意见的方式开始会议—断断续续用他自己的话回顾他刚刚听到的内容,不作评判。艾伦发现,他没有必要非得赞同别人的意见以示对不同观点的尊重,这一点对他很有启发。他可以说“我能看出为什么那个有道理”、“我明白我所说的怎么会让你感觉到那样”来表示他尊重对方的意见。当轮到他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他选择像“让我来说说另外一种看这个问题的方法”或者“我想我们是不是有可能用另外一种方法”这样的措辞。他还努力压低他说话时的声音。他的目标是注意他说话的内容会如何影响房间里其他人的精力。

  这种个人风格上的根本变化是很难做到的,艾伦在他初次确定这个仪式后的几周里努力促成这些改变。我们的经验,以及相当多的研究表明,挫折是任何重大变化过程中固有的一部分。做出改变的动力,甚至这么做的具体的计划,往往只是第一步。比如,研究人员詹姆斯·普罗察斯卡(James Prochaska)发现,在自己的生活中做出重大改变的人在获得持久的成功之前往往会失败几次。

  因为艾伦的仪式起初对他有些困难,他有选择地使用这些仪式。可是,快到一个月的时候,他注意到当他更肯定的时候(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点点头,解释他听到的内容),看得出来对别人有积极的影响。他还常常看出他们身体语言上的变化。他们坐得更直,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变得更活跃更有活力。艾伦还有一个非常吸引他的发现,那就是他和别人交流的本质发生了变化。他越能专注地听别人发表意见,人们就越能自由地发表他们自己的想法,他也就越能看到自己的观点并不总是全面的和准确的。

  艾伦还决定要建立一个下午离开办公桌的仪式,为的是能去下属的办公室看一看。开始,这让人觉得很难,他给自己限制的时间非常短—三四分钟,这似乎还可以忍受。他还严格地只讨论公事。可是,即使那样,艾伦也能感觉到他顺便去看的那些同事非常高兴能得到他全部的注意。他们的感激让他感觉更放松,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把时间延长到10或15分钟。对艾伦本人来说,这些时间成了他恢复的机会—一种在办公桌旁紧张工作一段时间后转换状态的方式。他还注意到他的几个高级经理开始更频繁地到他办公室讨论问题,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总是给他发电子邮件。

  尽管艾伦从事了多年合作型的工作,他发现系统培养专注地倾听别人意见的能力,以及和同事之间建立更多私人关系的能力,第一次让他了解了别人观点的深度、丰富性和令人激动的地方。他认识到他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但是他感觉自己明显更能干、更能给他人鼓励了。

  保罗:没有耐心,过度苛求

  保罗对自己没有耐心、容易生气、对自己经营的健身俱乐部的员工要求很高这些事实直言不讳。“这能帮我完成更多的工作,我就是这样的人,”他告诉我们,“我就是觉得自己非常直率,非常以结果为重。我们是为顾客提供服务的公司,我们在小事上做得有多好决定着我们的存亡。如果你不愿意让人们负责,你就不会做得很优秀。”

  随着我们更进一步地发现问题,我们让保罗仔细观察他的管理风格的代价和暗含的本质。比如,他对供货商和客户生气、不耐烦吗?他告诉我们,显然不,因为这样做会把顾客赶跑。那么为什么,我们问他,他认为自己的态度不会对他的员工产生类似的消极影响呢?为什么他愿意用一种不会用来对待客户的方式对待员工呢?

  保罗安排妻子奥利维亚和他一起参加我们的培训计划。妻子指出保罗还把他的气愤和不耐烦带回家。他的两个孩子,现在一个12岁、一个14岁,都害怕他发脾气,奥利维亚承认自己也害怕。奥利维亚提醒保罗两年前的一件事,那时候他们10岁的儿子意外地把一件大衣落在飞机上。保罗被激怒了。他的怒气很快就过去了,但是奥利维亚说他们的儿子从来都忘不了那件事。这个信息对保罗影响很大。他告诉我们,他非常担心和孩子们的长期关系。他意识到他最大的愿望,是给他的两个儿子支持和鼓励而不是挫折和批评。慢慢地,他意识到对他的员工也同样如此。

  我们首先看看是什么身体上的因素可能会影响保罗的行为。作为一家健身俱乐部的总经理,他的体形保持得非常好。同时,他长期以来一直相信,保持在一个具有挑战性行业的领先地位以及作为工作投入的榜样的惟一方法是一直不停步。为了做好他每天的健身运动,他清晨5:00醒来就开始活动。随着他更密切地留意自己的烦躁情绪和反应,他意识到在一天中这些情绪往往不断膨胀。我们指出他风风火火的工作节奏可能是导致问题的一个因素。我们鼓励他试着把健身安排到中午,这不仅是为了保持他的体力,也是一种让思想和情感放松的方式。

  保罗不太愿意在中午拿出时间,但是他同意试一试。他立刻发现这样做对他精力的影响非常大。他习惯于在做完早晨的锻炼后感觉像打足了气一样,但是现在,在一天里他过去感觉更急躁不安的时候,积极的精力也能高涨起来。他发现自己在面对下午的工作时感觉精力得到了恢复,人也更积极了。

  尽管有了这样的变化,保罗的习惯仍然是根深蒂固的,特别是当他有压力的时候。想着这些,他开始围绕在一整天中找机会变得更耐心、更和气而制定仪式。对于初学者,无论什么时候他发现自己在机场排队等候,或者堵车,或者在员工和家庭成员面前受挫,他都会下决心对自己说“和气很重要”。这个简单的咒语马上会让他意识到他希望自己在面对压力的时候该如何表现。实际上,这成为一个减轻某些情感压力的机会。

  保罗在愤怒情绪继续上升的时候,会做深呼吸,放松肩膀和脸部肌肉。这样做可以帮助他避免做出应急反应,减轻他情绪激动的程度。一旦他觉得不那么想做出反应了,他会想办法将他起初受挫的经历转化成能让别人感觉好些的机会—通常是通过自嘲。

  当保罗感觉有必要在工作中做出某种批评性的反馈时,他开始用我们称为“三明治”的方法。他首先对那个人的表现给以某种真诚的积极的评价;接下来,他把他的批评性反馈意见表达得像是讨论而不是训斥,表现出他的理解有可能不完全准确;最后,他用一些鼓励的话结束。这不仅是一个更和气、考虑更周到的方法,而且人们还更可能不会带着抵触心理去听、去采纳他的意见。

  终生的习惯不会在一夜之间改变,但是保罗的确发现,任何时候只要他能杜绝他的烦躁情绪,或者不立刻做出判断,他就会自我感觉更好。即使在他得不到他想要的反馈的情况下也如此。当他真的朝某人发脾气或说话太刺耳时,他又在自己的仪式里增加了一条:尽快道歉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享受和情感补充

--------------------------------------------------------------------------------

  2004年04月06日 20:0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五章

  简单地变个方式就是一种在情感上重新得到动力的有效方法。在过去的十年中,我们曾经吃惊地发现,对多数人来说,仅仅是因为能够使他们开心并丰富他们的情感的养分而参加活动的情形十分罕见。在我们问委托人的问题中最有启示性的问题之一是,在他们的生活中多长时间能体会到一种快乐感或非常满意的感觉。我们得到的最常见的回答是“极少”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想一下你自己的生活。每个星期有多少个小时你纯粹是为了愉悦和精力上的补充而参加活动?你觉得彻底放松的时间能有百分之多少?你最近一次真正抛开工作觉得完全和工作没有关系是什么时候?

  任何愉快的、有成就感的、肯定的活动都会促进积极的情感。参加什么样的活动取决于你的兴趣,这样的活动可能是唱歌、园艺、跳舞、练瑜伽、读一本吸引人的书、体育运动、参观博物馆、听音乐会,或者就是在和他人度过忙忙碌碌的一天之后独自一人度过一段安静的、思索的时光。我们发现,关键是把这些活动当成是优先考虑的事,把你投入到这些活动上的时间看成是最神圣的。关键是,参加活动的回报不仅仅就是愉悦,实际上,它还是持续的效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情感补充的深度和质量是另外一回事。这取决于活动有多吸引人,在多大程度上让人在情感上更丰富、让人更充满活力。比如,电视是大多数人放松和恢复的基本方式之一。可是,在很大程度上,看电视相当于在思想和情感上吃垃圾食品。看电视可能会提供一种临时的恢复形式,但是基本上没什么营养,而且很容易吃得太多。研究人员如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发现,长期看电视实际和焦虑加剧、低程度的抑郁有关。反之,情感恢复的来源越丰富越有深度,我们就能积蓄越多的精力,我们就能越有精神。有效的情感补充让我们能更好地表现,特别是在有压力的情况下。

  埃里卡:焦虑、刻板

  埃里卡是一家大型合伙公司的一位非常成功的律师。她抱怨说,她处在工作要求无情的压力之下,总是担心她工作的质量,为几乎没什么时间给她的两个儿子(一个11岁,一个13岁)而感到内疚。生活用一连串的责任打击她,她对每一个责任都严阵以待。为了控制她的焦虑,埃里卡小心翼翼地安排时间,用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她以所做的每一件事都非常漂亮而闻名,她还有个名声是为人很刻板、对人粗暴。她和合伙人虽相互尊敬但关系疏远,公司的许多同事都尽量避免被指派和她一起办案。

  埃里卡的问题最主要的不是要增强承受力,而是要放松和顺其自然。就像我们的许多委托人一样—特别是女性,她几乎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当我们让她回想她生活中特别开心的时光时,她首先想到的是两个孩子的出生。她马上想到的另外一段记忆是她高中舞会的那个晚上和她结婚那天。这些事没有一件不是10年以前发生的。埃里卡承认,仅仅想想把时间花在享乐、放松上就让她觉得不舒服。即使在和家人度假时,她扮演的也是导游的角色,决心去看尽可能多的景色,却想不到躺在沙滩上放松一下。

  我们向埃里卡建议,如果她能在肩负的职责之间创造出更多的空间,拿出专门的时间让自己开心一下,在情感上给自己补充能量,她就可以在工作上、个人生活上和人际关系方面更有效率。她已经有一个非常固定的清晨锻炼计划,但这很少是开心的源泉。她每周有4天在工作之前去健身房,在跑步机或健身车上残酷地折磨自己30~40分钟。她觉得锻炼单调乏味,她讨厌为了在孩子们醒来之前回到家里不得不这么早起床。这成了另外一项不得不完成的职责。

  我们问埃里卡是否有什么她真正喜欢的锻炼形式。她告诉我们,孩提时她曾经学过舞蹈,尽管芭蕾舞的残酷要求最终弄得她非常疲惫,她仍然喜欢其他形式的舞蹈,如现代舞、爵士舞和非洲舞。我们建议她每周至少有两三天用舞蹈课代替以前的锻炼形式,并考虑在下班回家之前进行锻炼,以此作为一种过渡方式。埃里卡同意试试。很快,舞蹈课同时成为快乐的源泉和充分摆脱工作的途径。她发现这还是自己迫切渴望的一件事。

  我们进一步发现,埃里卡年轻时第二个最爱是看小说,可是,长大成人后她看东西几乎很少是为了消遣。在自然环境中享受时光,是另外一项她所经历过的非常能补充精力而又几乎没时间去做的活动。埃里卡决定设计一个能把这两件让她高兴的事结合起来的仪式。尽管她住在气候温暖的地方,为了节省时间她多年以来是都在办公桌上吃午饭。她决定制定一个45分钟的计划,带着吃的到离她办公室5分钟远的一个植物园,一边在长椅上吃饭,一边看小说。此外,星期六上午她还留出两个小时的时间侍弄花草。

  开始,埃里卡告诉我们,这些新安排好像是在几乎是难以容忍地放纵自己—类似上学逃课。但是舞蹈课、园艺和她在公园里的时光结合在一起,让她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感觉好多了,以至于这三项活动开始深深地吸引着她。这种影响渗透到她的职业生活中。她发现自己能在工作带来的智慧挑战中重新获得很多满足感,而不是像几年来那样对工作负担感到憎恶。她仍然是一个要求很严格的监工,但是她开始看到自己还可以是同事的良师益友。她还看到,当她越是让人感到鼓舞,她的工作效率往往也越高。晚上,特别是在舞蹈课后,她还能更放松地和丈夫孩子们在一起。在埃里卡不去参加舞蹈课或者没有去公园吃午饭的那些日子,她能感觉到自己在焦虑程度和在下午集中精力的能力上的明显不同。


把握对立面

--------------------------------------------------------------------------------

  2004年04月06日 20:13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五章

  对情感承受力最深层的表现是经历各种感情的能力。因为让大脑同时把握两种相反的神经冲动非常困难,我们往往会选择占上风的一方,重视某些情感技巧而忽略甚至贬低其他的。比如,我们可能高估坚强而低估柔弱,或者正好相反,而实际上两个代表的都是我们生活中重要的“情感肌肉”。这也适用于很多其他的对立面:自制和自发,诚实和同情,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慷慨和节俭,直率和谨慎,热情和超然,耐心和急切,小心和大胆,自信和谦卑。

  花一点时间考虑一下,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所拥有的“情感肌肉”的范围有多广。很可能你会发现你在这个范围的一端的力量要比另一端大得多。还要注意你对两种相反的品质的相对价值的判断。没有什么情感承受力比愿意重视对立的情感、不在两者之间做出取舍能更好地为情感的深度和丰富性服务。要想在情感上全方位投入,就需要颂扬斯多葛学派哲学家称为“anacoluthia”的东西—品德的相互需要。根据这一概念,任何品德自身都不能称之为品德,所有的品德都需要其他品德的映衬。比如没有了同情,诚实就成了残忍。

  实际上,我们是复杂性和矛盾性的复合体。实际上,无论我们在什么地方失去平衡,我们都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在增强情感承受力上。最终目标是在我们自己的对立面之间更自由、灵活地移 动。

  谨记

  ◎为了有最佳的表现,我们必须拥有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欢乐、挑战、冒险和机会。

  ◎为积极的情感提供动力的关键的“肌肉”是:自信,自控,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和理解别人的情感。

  ◎消极的情感可以让人生存,但它们会让我们的效能付出很大代价。

  ◎有效领导的核心是在压力非常大的时候能调动起积极的情感。

  ◎能否得到为效能服务的“情感肌肉”,取决于在定期锻炼和周期恢复之间达成一种平衡。

  ◎任何愉快的、有成就感的、肯定的活动都是情感补充和恢复的源泉。

  ◎可以用和增强二头肌或三头肌一样的方法强化像耐心、信心和理解别人的情感这样的“情感肌肉”,即迫使自己突破目前的舒适区,然后进行恢复。


第六章 思想能量  
   
  没有什么比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更影响效能和投入的了。为了以最佳的状态工作,我们必须能保持精力集中,在由宽到窄、从外到内的专注范围间灵活地移 动。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地拥有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第六章 思想能量:适当的集中和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

  2004年04月06日 20:17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六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回想一下,当你想出最好的办法时,是在什么地方?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是否感觉到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学习新语言和新技能也变得越来越难了?你认为该怎样防止智力随着年龄变大而下降呢?

  3.你如何评价自己看待世界的方式?消极的、悲观的,还是积极的、乐观的?你是否注意到了生活中那些值得感恩的方面?

  4.你能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情上吗?如果不能,你认为问题出在哪儿?你该怎么办呢?

  就像身体能量是情感能量的基本动力一样,身体能量也是思想能量的动力。没有什么比不能把精力集中在手头的任务上更影响效能和投入的了。为了以最佳的状态工作,我们必须能保持精力集中,在由宽到窄、从外到内的专注范围间灵活地移 动。我们还需要尽可能地拥有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这是一个看似矛盾实则正确的概念,指的是按照世界本来面目认识世界,但是总是朝着期望的结果或解决方案而努力。任何促进适当的集中和现实的乐观主义的事儿都可以为效能服务。为最优的思想能量提供动力的主要“肌肉”包括:思想准备,心灵演练,自我积极对话,有效的时间管理以及创造力。

  就像身体和情感那样,思想上的承受力也来自精力消耗和恢复之间的平衡。为了休息和恢复活力而周期性地改变思维方式,决定了保持适当的集中和现实的乐观主义的能力。当我们缺乏要达到效能的最佳状态所需的“思想肌肉”时—如果我们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太短,观念太悲观,或者观点太僵化,视野太狭隘,我们必须通过系统的训练来增强承受力。

  身体、情感和思想方面的精力储备之间相互依存。在身体方面,因为睡眠太少或健康状况不佳而导致的疲劳感会进一步导致精力分散。在情感方面,像焦虑、挫折和生气这样的感觉会妨碍精力的集中,破坏乐观的精神,特别是在面对较高的要求时。我们是从和运动员的合作中首先了解到这些的。其中一个最生动的例子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末,吉姆接到中量级拳王雷·曼西尼的电话,那时候他正在和吉姆一起工作。

  “我真的担心,”曼西尼说,“今天我在拳击场上有个消极的想法。”

  “就一个消极的想法?”吉姆回答道,感觉有点怀疑。

  “你不理解,博士,”曼西尼说,“一个消极想法就会让你脸上中一拳。”

  在其他需要效能的地方也同样如此,尽管不像这个例子这么富有戏剧性。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花费了几年的时间研究积极思维和在销售上取得成功之间的关系。塞利格曼设计出一个评估人们乐观程度的方法,叫做归属方式问卷(ASQ)。这个测试的受试者是一大群大都会人寿保险公司(Metropolitan Life Insurance Company)的推销员。当把得分和实际销售记录进行比较时,得到的结果是,在两年的时间里,在乐观方面的得分排在前一半的销售代理比排在后一半的人卖出的保险多37%。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乐观方面得分排在前10%的销售代理比在悲观方面得分排在前10%的代理多卖了88%的保险。同样是在这个测试中,乐观方面得分在后50%的代理离开工作的可能性是那些更乐观的同事的两倍,而那些得分在最后25%的代理放弃工作的可能性是乐观的同事的三倍。

  用我们的话说,这是从积极思维中得到的思想能量。塞利格曼把它叫做“乐观的明理的风格”—是一位成功的销售人员坚持不懈的动力。当然,积极的想法并非总是有利于做事。消极的想法可能有助于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没有得到满足的重要的需求上—无论是食物、休息、情感支持还是潜在的危险。如果我们发现这些信号,并尽快地做出反应,这些消极的想法在我们生活中发挥的就是有益的作用。能准确地估计形势,避免可能是消极或破坏性的结果也很重要。但是这种反应和悲观心理是不同的。悲观心理会妨碍对事物的理解,往往是防范式的而不是为了解决问题。当涉及到日常所面临的效能要求时,消极想法所提供的精力肯定是破坏性、达不到预期目标的。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能让我们更好地面对挑战。

  想想别的

  我们在思想方面最为低估周期恢复的重要性。在大多数工作环境下,强调的是(不论是直接的还是含蓄的),更长时间、更连续地工作是获得高生产力的最佳途径。我们不会因为定期休息、在中午的时候锻炼身体,或者除了低头消磨尽可能长的时间以外的任何工作模式而受到奖赏。

  问题是:思考会消耗大量的精力。大脑只占体重的2%,但是需氧量占了差不多25%。思想上恢复不充分的后果包括判断错误增多、创造力降低、无法理性地考虑所面临的风险。思想上的精力恢复的关键是让有意识的、思考的大脑得到周期性休息。

  作者迈克尔·盖尔布(Michael Gelb)在他那本具有煽动性的书《如何像达·芬奇一样思考》中,提出了一个非常有启发性的问题:“当你想出最好的办法时你在什么地方?”在过去的这些年里,盖尔布问过成千上万人这个问题,他得到的最常见的回答包括“在淋浴”、“在床上休息”、“在大自然中散步”、“在听音乐”。我们问委托人类似的问题,他们的回答从慢跑到沉思到做梦到坐在海边。“几乎没有人,”盖尔布写道,“声称是在工作中想出最好的办法的。”

  盖尔布指出,像达·芬奇那样多产高产的艺术家在工作中会定时休息。他依靠的是在白天多次小憩,而不是晚上睡很长时间。当达·芬奇在画《最后的晚餐》时,他有时候有几小时都似乎迷失在白日梦里,不顾雇主—圣玛丽亚感恩教堂(Santa Maria delle Grazie)修道院的院长让他更有规律地工作的请求。“最伟大的天才,”达·芬奇告诉他的主顾,“有时候在他们工作得更少的时候完成得更多。”在他的《论绘画》(Treatise on Painting)一书中,达·芬奇写道,“时常把工作放下,稍微放松一下是一个非常好的计划……当你回来工作时,你的判断会更有把握,因为持续工作会让你失去判断力。”

  创造力和恢复

  钟摆式运动还让大脑的不同部分被激活。神经外科医生罗杰·斯佩里(Roger Sperry)因为在研究中确立大脑的两个半球处理信息的方式根本不同而获得1967年的诺贝尔奖。左脑负责语言,按照有序的、一步一步的、遵循时间的方式工作,根据逻辑推理得出结论。斯佩里的突破在于他发现右脑拥有独一无二的、往往没有得到正确评价的属于自己的特性。右脑在视觉和空间上更灵活,并且有更强的迅速辨别事物的能力,并能把部分和整体联系起来。因为同左脑相比,右脑非线性更强、不那么看重时间,所以往往通过直觉的跃进和突然的发现解决问题。

  斯佩里的发现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我们最好的想法往往出现在并非有意识寻找解决方案的时候。同样重要的是,间断性地处于右脑控制下,似乎为我们提供一种有效的方式,让我们从大部分工作时间里所处的理性的、分析型的左脑模式中恢复过来。

  创造过程本身就是摆动性的。从19世纪晚期,德国生理学家和物理学家赫尔曼·赫尔姆霍兹(Hermann Helmholtz)开始,许多思想家曾探索确定创造性过程的步骤。现在被广为承认的有5个阶段:第一个顿悟、饱和、孵化、阐明和证实。作家、艺术教授贝蒂·爱德华兹(Betty Edwards)在她的《以右脑作画》(Drawing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Brain)和《靠近内部的艺术家》(Drawing on the Artist Within)两本书中,曾充满睿智地写到创造力在左右脑半球思维模式之间循环的方式。

  创造性过程中有两个阶段明显更依靠逻辑性、分析性的左脑思维。在饱和阶段,多种来源的信息以井井有条的方式汇总到一起。在最后的证实阶段,依靠的是分析、整理以及将创造性的突破转换成合理的、可理解的语言。其他的三个阶段—第一个顿悟(最初的灵感)、孵化(反复考虑)和阐明(突破),都和右脑半球有关。这三个阶段往往都发生在被爱德华兹称为“想别的事”的时候—不是主动地寻找答案或结果。“在这三个阶段的每一个中,”她写道,“创造性的活动主要是无意识地出现—而且往往发生在左脑半球刻意、理性地寻找解决方案到了山穷水尽的时候。”简单地说,创造力的最佳状态依赖于在投入和退出之间、思考和漠视之间、活动和休息之间有节奏的运动。两方面都是必要的,只靠任何一方面是不行的。

  杰克:思想僵化

  杰克,35岁,经营一家自己创办的小饰品营销和广告公司。他的公司因新颖的、备受关注的商业推广活动而闻名,他的产品锁定在年轻的消费群体身上。在经过一连串的成功后,公司遭受到双重打击:一是衰退的经济,二是来自大公司的竞争压力,这些大公司原来在判断市场机会方面曾经行动迟缓。为了能有创造性的发现,本性精力充沛、雄心勃勃的杰克做出的回应是把自己和员工逼得更紧。让他感到惊讶和灰心的是,他的努力最终证明是适得其反的。延长的工作时间和更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转化成更有创造力的结果。杰克来找我们是因为他觉得灰心丧气、筋疲力尽,因为他年轻的队伍中的关键成员似乎也失去了他们的锐气。

  考虑到公司早些时候的成功,问题显然不是缺乏人才或者技术。我们强烈的感受是他实际上努力得过头了—无情地逼迫自己,过于期望自己能更有创造力、想出更多的办法,对员工也同样如此。我们向杰克建议说,他消耗了太多的思想能量而没有足够的恢复,解决方案可能是安排更多的休息时间来用不同的方式思考。我们问他特别喜欢的工作以外的其他活动是什么。杰克说出几个,尽管他承认他最喜欢工作,在过去的几年里他花在其他事情上的时间非常少。

  一直到大学阶段,杰克都渴望成为一名画家,只是在他得出结论自己没有以此谋生的本事时才完全放弃。即便这样,在他的记忆中画画仍是巨大的快乐的源泉,是他觉得既有挑战性又非常有吸引力的东西。在我们的鼓励下,杰克决定买些新的工具再次开始画画。他晚上到家时已经累得不能画了,但他喜欢早晨在画架前画一两个小时。画画让他从工作的压力中摆脱出来,让他转换到能促进创造力的右脑模式。有几次,他在画画时想出了营销活动的办法。他还发现上午工作时的头几个小时里他更放松、更有想像力了。

  杰克采用的第二个恢复仪式是瑜伽。上高中和大学时他都打篮球,他二十来岁时一直保持着对篮球的热情,但是三十多岁时放弃了,部分原因是工作要求太高,部分是因为他厌倦了处理手指夹伤、崴脚和膝盖扭伤这样的情况。上大学的时候杰克练过很多次瑜伽—他的篮球教练把瑜伽当成伸展练习,现在他又把这项活动重新拾起来。就像我们的许多委托人一样,他发现瑜伽让自己在思想和情感上放松,身体上精力充沛。他开始在他的工作日安排两次瑜伽—10~15分钟,他关上办公室的门,做五六个姿势。他发现这些练习让他重新恢复活力,特别是下午的时候,他想到公司里的其他人可能有同样的经历。

  杰克决定在办公室里留出一个房间用来练瑜伽和进行冥想,他甚至还每周教一次课。即使在他外出旅行期间,他也安排时间练瑜伽,分别是在清晨、午饭前和工作日即将结束的时候。他还给办公室的人买了一张乒乓球台,他鼓励人们把工作放下,出去吃午饭。遵照我们的一个原则,他告诉员工:比起他们在工作上投入了多少时间,他更感兴趣的是他们投入到任务上的精力的质量。

  杰克

  目标肌肉:创造力

  效能障碍:思想僵化

  期望的结果:有更多的精力,更强的创造力

  仪式

  星期一、三、五早晨5:30~7:30:画画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上午10:30~10:45:瑜伽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1:00~1:30:出去吃午饭

  星期一到星期五的下午4:00~4:30:瑜伽

  此前的行动步骤在办公室建瑜伽/冥想室买乒乓球台

  一开始杰克担心鼓励雇员在工作时休息是在冒险,有些人可能会利用他的新政策偷懒。但是他也考虑到,偶尔偷懒可能实际上可以为他们的创造力提供动力。以他自己为例,在上班前拿出时间画画、工作时安排时间练瑜伽,显著改变了他精力的质量和数量,还有他的工作成效。这不仅提高了他工作时集中精力的能力,还让他的创造力达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杰克告诉我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公司的气氛明显改变:变得更轻松、更爱开玩笑、精神更饱满。与早些时候70个人努力维持一项业务不同的是,五六个员工正在寻求建立一项新业务。杰克本人觉得恢复了活力,公司营销活动的想像力骤升。他们的工作重新在整个行业中产生影响,杰克认为,就像整个公司从沉睡中醒来一样。


大脑的可塑性

--------------------------------------------------------------------------------

  2004年04月06日 20:20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六章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实,大脑自身像肌肉一样运转—使用不当会导致萎缩,积极使用会变得更发达,即使是在上了年纪的时候。在贝勒医学院(Baylor College of Medicine),一个研究小组用4年时间研究了将近100位年龄在64岁以上、身体健康的人。他们当中1/3的人仍在工作,1/3已经退休但在身体和思想上仍然很活跃,剩下的1/3已经退休而且基本上不活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动。4年后,第三组的得分明显低于前两组,不仅在智商测试中,在测量流向大脑的血液的测试中也如此。正如神经学家理查德·雷斯塔克(Richard Restak)所说的那样:“无论此刻你的年龄有多大,从这时开始让你的大脑变得更好用还不算晚。那是因为大脑和我们身体的其他器官不同。我们的肝、肺、肾在使用一定年限后会衰竭,但大脑却越用越灵活。实际上用得越多越发达。”

  因为思想和身体是紧密联系的,即使是中等强度的身体锻炼也会提高认知能力。这主要就是通过向大脑输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锻炼还能刺激产生更多的化学物质—从大脑得到的神经营养性因子,这些化学物质能帮助修复大脑细胞,防止进一步的损伤。伊利诺伊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着手测试124位年龄在60~75岁之间、从未或极少运动的妇女的认知功能。他们让这些妇女参加每周三天的训练计划,包括一小时轻快的步行或一小时和缓的瑜伽式的伸展。实际上步行锻炼的人需要突破身体上的舒适区,而做伸展运动的人则不必如此。仅仅6个月后,步行的人就在一系列关键的认知测试中比做伸展运动的人得分高了25%。在一项类似的实验中,一位日本神经学家让一群年轻人参加一个30分钟、每周2~3次的慢跑训练。当他在12周后测试他们一系列的记忆技能时,他们的得分明显提高了,他们完成测试的速度也同样如此。同样值得注意的是,当他们停止慢跑后他们的这些长进几乎马上就消失了。

  流行病学家戴维·斯诺登对修女的研究显示,正在进行中的智力活动可以防止智力下降。以前文提及的有关修女的研究为例,没有任何一个因素比她们自传性散文中的想法的丰富性和语法的复杂性,能更好地预测最终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更引人注意的是,斯诺登发现大半生都在教书的修女们比那些从事智力挑战性较低的工作的修女们智力衰退的程度明显要低。

  就像身体和情感方面一样,压力和恢复间的平衡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认知能力方面似乎也是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将一个人置于短期压力下,可以刺激实际上能提高记忆力的肾上腺素的分泌。如果要求是更直线式的而且是更长期的—压力激素会持续在大脑内循环,脑内海马区实际上就会收缩。就像身体一样,大脑需要时间从努力工作中恢复过来。在我们了解了新信息或者有了新体验后,大脑需要时间强化并把它新学的东西编码。没有停工期或者不进行恢复,这个学习过程不可能是有效的。

  记忆力下降是40岁以上的人向神经学家抱怨最多的烦恼。往往,对此的解释不是得病了,而是没有积极地用大脑,结果是“记忆肌肉”的萎缩。就像身体似的,大脑越不用越迟钝。我们年轻的时候大脑的可塑性高,学习即使是像语言这样复杂的技能也相对容易。随着我们年龄越来越大,对大脑的锻炼越来越少,学习一种新语言或一项新技能这样的挑战往往变得更难、更让人灰心。为了避免难堪(有些情况下是羞辱),我们倾向于放弃。结果,本来可以避免的能力衰退仍在继续。

  哈佛医学院心理学助理教授,负责新英格兰百岁老人研究的副主任马杰里·西尔弗(Margery Silver)说:“每次你学了新东西,它就会和大脑细胞建立新的联系。那样,如果你身上的确发生了一点变化—和老年痴呆症有关的思维混乱以及少数脑细胞受损,你仍然有所储备,原因就在于所有这些你建立起来的联系。”换句话说,继续让大脑面临挑战能防止我们因年龄变大而智力下降。就像学习一个新的体育项目迫使我们锻炼新肌肉并用不同的方式使用身体一样,学习新的电脑技能,学一门新课,或者每天学几个新单词,都会推动我们锻炼为效能服务的“思想肌肉”。

  艾丽斯:悲观主义,消极思维

  艾丽斯是一家中型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在任何情况下她对可能出错的事都明察秋毫。她可以从几乎完美无瑕的30页长的案情摘要中挑出一个小的语法错误,她可以从最理想的候选人身上发现一个小的不足,她能找出充分的理由不接受委托人的委托或者不扩大事务所的规模,甚至是不举行圣诞节聚会。她的能力让她成了一张对付灾难的保险单,也让她成为一个苛求和悲观的

  人—那种没人愿意和她多待的人。更糟糕的是,她的消极思维都是可以预知的,时间长了,她的同事们开始不理会她的观点。

  艾丽斯仍然相信她是公司里惟一一个愿意公正看待事实的人。她从来没有想过在某些情况下,她的方法可能并不能完全代表事实,或者把注意力仅仅集中在具体问题上可能会看不到问题的全貌。她也没有想过她消极的精力对她自己的和其他人的效能的影响。

  艾丽斯在我们帮助下的第一个突破是认识到她看世界的目光太狭窄了—换句话说就是太消极了。这使她失去很多满足感和乐趣,不仅在工作上而且在个人生活中也是如此。她承认,如果她和丈夫、两个10多岁的儿子一起度假,发现酒店房间、吃的或者天气有问题的人肯定是她;要是她的哪个儿子考试得了A回家,她马上会注意到他考得不好的那门课;如果她的另外一个儿子为他们中学的橄榄球队触地得分但是脚踝受了轻伤,她会把注意力放在橄榄球比赛的危险而不是她儿子的成功上。

  逐渐地,艾丽斯建立了一套仪式来促进更积极的、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思维方式。她制定的早晨醒过来时的仪式对她的思维模式影响最大。每一天开始,她都在日记里记下她觉得生活中正出现问题或者可能出现问题的每一件事。这些事包括的内容广泛,从“我写的案情摘要进展得不顺利”到“今天我对一个委托人说错话了,这可能会危及我们的关系”和“这个案子的合作人就是不能长话短说,他在浪费我的时间”。

  接下来,艾丽斯试着从她觉察到的危机中走回来,不把它看成灾难或威胁而把它看成挑战或机会。实际上,这成为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的一个力量训练期。如果她担心的是案情摘要的话,她会注意到此前她已经写过数十篇了,这种努力是写出准确的摘要的过程中必要的部分。如果她担心的是委托人,她会提醒自己她和委托人之间已经建立起长期的关系,这次的错误让他们有机会互相了解,在将来办事更有效率。如果她是为一个合伙人而感到不安,她可能会把注意力放在他的优点上,很高兴有机会做他的良师,把她丰富的知识传授给他。

  为了更有安全感,艾丽斯决定关键是要为她相信的情况创造一个逃生舱,即使是在经过反复思考、权衡应有的利害关系和充分质疑后。在那些情况下,她问自己这个问题:“最糟糕的情况会怎样?如果每一件可能出错的事的确出了问题,我能容忍相应的后果吗?”几乎在每一种情况下,她都发现她可以,这让她感觉很安心。这降低了她的急迫程度,让她可以用不那么像世界末日的方式提出她的建议。

  清晨的仪式结束时,艾丽斯的精力都集中在生活中她觉得感恩、感激的那些方面。艾丽斯的仪式中没有什么比这部分更让人满意的了。这帮助她心存感激,就为了几乎在她生活中的每个方面她都如此幸运—她拥有健康,经济有保障,她爱自己的丈夫和两个孩子,还有她仍然觉得工作很有挑战性。

  大多数的情况下,这种练习都会促进艾丽斯的精力朝好的方向转变。身体上,她变得更放松;情感上,她觉得更充满希望;思想上,她觉得不那么心烦意乱,思维更灵活并更能集中精力。这些感受互相促进,让她在工作中有更大的投入感。这个过程迟早会成为对任何顽固的消极想法的自动反应。只有在压力大得超乎寻常时,艾丽斯才有必要让自己更正式地做完整个晨间练习。

  实际上,艾丽斯把她以前投入到发现这个世界出了什么问题上的精力转移到寻找什么是对的上。保留随时可以行使的否决权让她觉得自己不是个盲目乐观的人。有压力的时候,她那极其苛刻的目光和悲观主义有时候会重现,但是很少会持续很长时间。在她长大后她第一次感觉到,是可能性而非担心给她带来动力。

  艾丽斯

  目标肌肉: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

  效能障碍:悲观主义,消极思维

  期望的结果:积极,以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思维方式

  仪式

  早晨7:00:坐下来在日记里写下她觉察到的威胁,然后把它们看成机会

  考虑最糟糕的情况,评价后果是否可以接受

  关注生活中值得感激的事

  萨拉:不善于管理时间,

  不能保持长时间的精力集中

  萨拉是一家医院的管理人员,为掌握自己的生活而进行了一场她认为是失败的斗争。她35岁,单身,一个人过。她没有家庭负担,这使得只要是她愿意,她可以长时间工作,这让她在一天结束时也很难离开办公室。她天生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人,因此似乎每个人有了麻烦都找她帮忙。结果是她感觉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时间。电子邮件、备忘录和没有完成的计划在她的办公桌上堆得高高的。萨拉告诉我们她既渴求效率又渴求创造力,因为她几乎没什么效率,她似乎也没时间发挥创造力。

  我们告诉她,管理时间本身并不是最终的目的。它是为有效地管理精力这个更高的目标而服务的。因为我们每天的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仅必须要明智地选择如何利用时间还要确保我们有精力投入到对我们最重要的事上。往往,我们把时间花在对完成任务没有促进作用的事情上,在这个过程中消耗了我们的精力储备。史蒂芬·柯维(Stephen Covey)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The 7 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一书中灵敏地抓住这一点。他描述了我们生活中的紧急情况,也就是眼下似乎最需要解决的事,如何把最重要的事挤掉—那些需要优先考虑的、更重要的事,但不必需要马上处理。许多公司的文化也是如此,时常不断的紧急情况让任何人都很难回过头做出更周密的选择。

  急事恰好就是萨拉的问题。她坚决以行动为第一,总是满足他人的要求。电话、电子邮件、带着急需解决的问题找上门来的人,整天消耗着她的精力。进行创造性的头脑风暴、反思、考虑长期计划和写作这些事都被推到一边。还有部分问题是注意力持续的时间长短。像我们的许多委托人一样,萨拉发现很难把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任何一件事上。尽管她对自己同时应对多项工作的能力(比如,一边接电话一边回复电子邮件)感到自豪,但是她很少能对任何事投入全部的精力。她的员工已经知道如果不能把一个问题总结成几个要点的话,萨拉是不大可能专心看的。不幸的是,并不是每个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办法就能解决,特别是当涉及到的不是具体的任务而是人们的个人问题时尤为如此。尽管萨拉生来善于出主意想办法,人们还是觉得她总是匆匆忙忙、找不着她。

  萨拉决心开始执行的第一个仪式,是在早晨醒来时花20~30分钟把她平时放在身外事物上的注意力转移到内心世界。她在日记本里写下工作和她个人生活中的问题。写作让她感觉到自己不仅仅是一台工作机器,还让她有机会反省和他人的关系,工作中的和工作以外的。接下来,萨拉用10~15分钟在我们劝说她买的个人备忘记事本上列出一份未来一天要做的事情的清单。萨拉总是对列清单这样的主意很抵触,但是她承认生活中的要求超过了她的能力,不能把所有这些要求都记住。最后,在她30分钟的上班途中,萨拉养成了一个做思想准备的习惯—把一天中的工作都想一遍,想像她该如何处理她面对的具体的挑战。

  萨拉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这些最初的仪式落实到位,部分原因是开始的时候她抗拒被这样固定的时间安排限制住。渐渐地她发现,晨间仪式实际上让她觉得更平静、精力更集中,这也让她觉得更自由,不觉得被那么多事情包围着。一旦她的晨间仪式变成相对自发的,她便开始致力于改变她上班后安排事情先后顺序的方法。她通常的做法是马上进入反应状态—看头一天晚上积攒下来的电子邮件,回复留言或者招呼找上门来的人。和以往不同的是,她决定用头60分钟处理她认为最重要的事。萨拉选择早晨8:00~9:00来完成这项工作,因为这是她觉得最有精神的时候,还因为越到下午她的时间就越紧张。她告诉秘书在这60分钟里她不想被打扰,除非有紧急情况。

  萨拉用大清早这段时间主要是写计划,以前这件事都是占用她的周末时间。从富有成效地处理她自己选择的事来开始一天的工作让她有一种成就感,也能提高她在剩下的时间里的精力水平。萨拉每周还拿出三个晚上参加晚7:00的有氧健身班,这迫使她放下工作,成为辛苦工作一天后思想和情感恢复的源泉,并在工作和回家之间形成一种有效的过渡。

  最后,萨拉对每天两次短暂休息以确保周期性恢复的做法变得非常认真。医院的自助餐厅在另一层上,她把上午10:30、下午3:30去那里休息5~10分钟当成是她的任务。有事情时她并不总是恰好能在这个时候休息,因此萨拉尽可能地让休息时间接近规定的时间。尽管这种短暂休息并不起眼,却都是从旋涡式的工作中暂时摆脱出来的一种方法,可以吃块水果或者喝杯茶,和大家一起聚聚。

  开始时,不能及时满足人们的要求对萨拉来说非常困难。可是到了第二个月,她体会到的越来越多的自由、条理清楚和工作成就超过了她的内疚。因为她更专注、工作更有成效,她还发现自己花时间和人们在一起时更自在了,无论是谈工作中的战略问题还是谈论他们私人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工作日结束的时候。让她吃惊的是,生活中的新安排给了她一种自由感和松弛感。

  谨记

  ◎思想上的承受力是我们用来安排生活,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最有助于全方位投入的思想方面的精力是现实主义的乐观精神—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看待世界,但总是积极地朝着期望的结果努力。

  ◎关键的支持性的“思想肌肉”包括:思想准备,心灵演练,自我积极对话,有效的时间管理以及创造力。

  ◎从思想上改变方法让大脑的不同部分被激活,促进创造力。

  ◎身体锻炼会刺激认知能力。

  ◎最强的思想承受力来自思想能量支出和恢复间的平衡。

  ◎当我们缺少表现出最佳状态所需的“思想肌肉”时,我们必须通过突破自己的舒适区然后恢复,来系统地增强我们的承受力。

  ◎不断挑战大脑可以防止和年龄有关的智力下降。


第七章 精神能量  
   
  我们在某一时刻可以消耗的精力的数量是我们身体承受力的反映。我们消耗自身能量的动力主要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精神能量是我们生活中各方面行动的独一无二的动力。它是我们的动力、毅力和行动方向的最有力的源泉。

第七章 精神能量:知道为什么活着

--------------------------------------------------------------------------------

  2004年04月06日 20:2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七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想一想,你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想一想自己从事的工作,到底为什么在做这份工作?这样做是否值得?

  3.回想一下你牺牲自己的利益而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描述一下你当时的感受,你是否感到恐惧?你的付出有何回报?

  4.回想一下,当你和别人意见相左时,你是选择息事宁人,还是立场坚定?你认为其中的问题何在?

  5.你总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吗?如果不能,问题出在哪儿?怎么解决?

  我们在某一时刻可以消耗的精力的数量是我们身体承受力的反映。我们消耗自身能量的动力主要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从根本上说,精神能量是我们生活中各方面行动的独一无二的动力。它是我们的动力、毅力和行动方向的最有力的源泉。我们没有按照宗教意义来界定“精神”的意思,而是采用更简单、更基本的措辞:和一套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的联系。从实际的角度看,无论我们肩负什么样的使命,任何能点燃人类精神火炬的事物,都可以为驱动全方位投入服务、为我们的最佳效能服务。为精神能量提供动力的关键“肌肉”是性格—按照自己的价值观生活的勇气和信念,即使这样做需要个人牺牲、历经艰辛。支持性“精神肌肉”包括热情、承诺、诚信和诚实。

  通过恰当地关爱自己来平衡对他人的责任可以保持精神能量。换句话说,按照我们自己最坚定的价值观生活的能力,依赖定期补充我们的精神能量—找办法休息、重新焕发精神并重新和我们认为最鼓舞人心、最有意义的价值观相联系。当我们缺乏足够的精神能量时,我们必须通过系统的方法再进一步—挑战我们的自满和私利。在罗杰的例子中,由于没有一种迫切的目的感,他失去了热情和明确的方向感。他处于这样一种生存模式,只满足那些迫切的要求,混一天算一天。往往,他觉得自己像一个受害人。罗杰没有过多考虑他的选择所带来的长期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清楚自己希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或者他应该朝什么方向努力。结果是他全部的精力系统都受到了损害。

  通常是悲剧发生时人们才发现精神能量的重要性。当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Christopher Reeve)在1995年从马背上意外坠落造成四肢瘫痪时,要是他觉得被绝望所压垮本来也没什么让人惊讶的。他后来说,他曾打算自杀,尽管有这个想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很快,里夫设法找到了精神能量最好的来源—继续和家人在一起的欲望、继续帮助寻找他这种情况的治疗方法的欲望和继续为这个世界做贡献的欲望,尤其是给和他情况一样的人以鼓舞。这种强烈的目的感帮助里夫找回希望和乐观精神,目标专注而明确地继续向前,即使体能严重衰退,即使特别容易受到恐惧、挫折和绝望的影响。精神能量有效地挽救了他的生命。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证券交易公司坎托·菲茨杰拉德(Cantor Fitzgerald)的雇员在面对一个不同寻常的悲剧时一起利用了储备丰厚的精神能量。公司的总部位于世界贸易中心顶层的四层楼上,它的纽约办事处

  1 000名员工中有2/3以上的人在2001年9月11日去世了,公司的计算机系统和大量数据也被破坏。人们不清楚坎托公司自身能否生存下去。可以理解幸存的员工非常震惊、悲痛,很多人受到了创伤。在精力方面,身体、情感和思想上的消耗是巨大的。

  结果发现,让坎托公司的员工们继续前进的是一种迫切的目的感。为挽救公司所做的努力当然能为他们自身的经济需求服务,但是他们的目的比那个要大得多。几天后,霍华德·卢特尼克(Howard Lutnick),坎托的董事长,宣布在接下来的5年里将把公司利润的25%送给遇难员工的家人。这个决定激励幸存的员工为了自身利益以外的目的而奋斗。就像其中一个人说的,幸存者们成了一帮弟兄,因为共同的悲剧和前面的挑战而团结在一起。

  这样做的结果是惊人的奉献精神。员工们开始每天工作12~16个小时。海迪·奥尔森是一位曾经离开了公司的员工,在“9·11”后他觉得自己必须回来。按照他的话说,“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一切都成了过去。因此我只是在做我不得不做的事。就像一位母亲—在精神意义上,在为了家庭的利益而做任何事。”沿着这条路,坎托·菲茨杰拉德的员工们发现了以前没有用过的情感资

  源—耐心、同情、毫无怨言地忍受艰苦的临时工作环境的能力,这些情感资源帮助他们抚平创伤。他们对更高的使命的承诺,帮助他们即使是在睡眠有限的情况下,也能集中精力并保持很长时间。如果从长远的角度看有什么风险的话,那是无法适当地补充他们身体、思想和情感的精力储备,最后可能会造成精力枯竭、身体和精神垮下来。在任何情况下,都很难想出比这个更生动的例子来表现可供发掘的精神能量的巨大宝藏—即使是在最恶劣的逆境下,凭借共同的信念和对超越自身利益的使命的承诺也能逆流而上。

  为了理解目的在日常生活中的重大意义,想想安的例子。安是一家大型化妆品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在长大成人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安曾试着戒烟但都没成功,她把自己的失败归罪于缺乏自我约束的能力。吸烟对她的健康和工作成效产生着不声不响但又无法否认的影响—因呼吸急促导致耐力下降,比她的同事更容易生病,开会时总为想抽烟而分神。她显然也意识到吸烟会使她的寿命大大减少。另一方面,吸烟带来一种强烈的愉快感觉,这是一种减轻她的焦虑、缓解交际压力的途径。最重要的是,烟瘾强烈地控制着她。

  当安得知自己怀孕那天,她立即决定戒烟。直到孩子出生,她从未再拿起一支烟。但她产后还没有出院就又抽上了。一年后,安再次怀孕,她在接下来的9个月里再次停止抽烟。就像第一次一样,她很容易就能克服不断的对烟的渴望,但和第一次经历一样,第二个孩子出生后她马上就又开始抽烟了。“我也不明白为什么。”她悲伤地告诉我们。

  原因其实很简单。当安能把吸烟的后果和一个更大的目

  的—她未出世的孩子的健康联系在一起时,她就找到了中心的目标。放弃很容易。她的孩子一出生她就不再有这么明确的目的感了,吸烟的诱惑再次变得很诱人。虽然知道吸烟有害健康,在感情上觉得有负罪感,甚至在身体上经历了吸烟的消极影响,但都不足以让她改变自己的行为。

  为了戒烟,安需要一种独特的动力,这种动力来自于同精力的精神源泉的联系。我们帮助她通过三种方式和目的感重新联系起来。第一是指出被动吸入之烟本身有潜在的危害,如果她继续抽烟的话,她的孩子的健康将面临危险,她的这一行为也是在暗示孩子们吸烟是可以接受的。我们还迫使安面对一个现实:继续抽烟会极大增加她的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失去妈妈的可能性。因为家庭和对他人的关心是安重要的价值观的一部分,这些价值观成为使安戒烟的动力。最后我们帮助安承认吸烟是她健康状况不佳、精力不济的首要原因,这对她的工作表现造成了重大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她与家人的关系。

  比起精力的其他层面,精神能量的消耗和补充更加深深地交织在一起,而且往往是同时发生的。几乎全部思考活动都会说到精神“工作”和精神“实践”。这些活动的目的可能是为别人服务,深化我们的同情心或者帮助我们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性。另一方面,精神能量的补充来自我们的目的感以及最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并和它们相联系。

  有些活动不需要大量的能量消耗就能产生相当大的精神恢复。这些活动包括在自然环境中散步,看一本鼓舞人心的书,听音乐或者听一位伟大的演说家的演讲。相反,精神实践可能同时既补充精力又需要精力。比如,冥想需要调动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让大脑静下来,但是也可能有助于重新获得豁然开朗、相互联系甚至喜悦的感觉。像瑜伽一样,冥想是一种能涉及所有方面、既可以增强精神承受力还可以让思想和情感得以恢复的做法。

  祈祷也需要精力集中和沉思,但是也可以让人得到情感和精神上的慰藉。定期想想我们最坚定的价值观并对它们负责是件既困难又费力的事,但是它也可以鼓舞我们的士气,让我们变得精力充沛。从更基本的层面上说,拿出时间和精力给我们的孩子们,既是一种精神“实践”—为了满足他们的需要而牺牲我们自己的迫切的需要,也是在情感上和精神上补充精力的丰富的源泉。同理,为他人提供的所有服务,其中也包括相当多的努力甚至不便,但是也许还会带来深远的意义和深深的满足感。

  加里:冷漠,不满

  加里,47岁,是一家大型金融服务公司的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在为公司供职20年后,他感觉越来越无法投入到工作中去了。他开始怀疑自己到底为什么在做这份工作,这样做是否真的值得。他的收入丰厚,但我们和他聊得越多,越清楚他渴望的不仅仅是增加他的纯收入,或是向上爬。在个人生活中他有同样的渴望。他和妻子10年前离了婚,尽管他们共同拥有对两个女儿的监护权,他的旅行计划和漫长的工作时间却限制了他和女儿在一起的时间。两个女儿现在都20多岁,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他感到非常遗憾,特别是无法通过他们都喜欢的体育活动和女儿们沟通。尽管加里本人曾经是一位出色的运动员,而且两个女儿在整个中学期间都曾踢足球、打篮球,但是他很少跟两个女儿一起活动以弥补对她们的疏忽。

  当我们问加里什么可能让他觉得更有意义、生活目的更明确,他说不出一个可行的答案。在我们的启发下,他回答说:“给孩子们当教练。”他说,对他自己的孩子已经太晚了,但是当教练让他觉得自己在作贡献、觉得有成就感。碰巧加里住的地方附近有一些抚养孤儿的家庭,他们照顾孤儿和那些父母被认为没有抚养能力的孩子。多年以来,加里在上班的路上一直路过那里,但几乎想都没想。现在他决定试着做志愿服务。当时,管理人员碰巧在找人做男孩篮球队的教练。这份工作要求每个星期拿出3个晚上,大多数的时候星期六还有比赛。加里决心要去做这项工作。

  他作为一名运动员的技术优势很快为他赢得了尊敬,但是,是他的培养方式最终赢得了队里孩子们的心。加里的父亲去世时他才16岁,他的中学篮球教练坚定的鼓励和支持,尤其在加里的表现大失水准时,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他现在正在教的孩子们有更惨痛的故事—被遗弃、被打、被虐待,加里找到用篮球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帮助他们相互之间联络感情的方法。

  事情不是一蹴而就的。加里把他实践的头几个星期都花在劝架和让孩子们把注意力放在练习上,尽管并不是很有效果。球队输掉了前三场比赛,队里一位最有天赋的球员弄伤了队友,加里不得不把他开除。但是加里的耐心和坚持最终结出硕果。球队开始赢得部分比赛,但是比这更重要的是,他们开始真正像一个队一样一起努力。对于加里,回报是巨大的。他喜欢当教练,他喜欢孩子们。他从中体会到的愉悦影响到他生活的其他方面。多年以来他头一次觉得自己充满活力,而且和别人联系在一起。

  在他第一次来找我们的三个月后—他执教一个月后,加里意识到在工作中也有类似的机会:做那些年龄比他小、为他工作的员工的良师益友。公司从未奖励也没有优先考虑这种角色,但是对加里来说,这种做法和当教练的相似之处显而易见。这是一个机会,可以进行真正的改变。他开始了一个仪式,和他那个部门年轻的交易员共度工作以外的时间。他的主要兴趣不在于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而是要帮助他们管理职业生涯,确认他们工作中和生活里其他方面哪些是需要优先考虑的事儿。

  这在股市行情开始恶化时意义特别重大。加里在面临股市低迷时的坚定以及他的冷静后来证明对他的很多交易员来说是无价的。他花很多时间和他们一起共进早餐和午餐,就是为了倾听他们的想法。除了给他们提供如何在困难的环境下不迷失方向的建议外—以及起一个榜样的作用,他还帮助他们认识到自身价值并不随股市的变化而起落。他们中有几个人甚至照他的样子在不同的社会服务机构做志愿者,其中一人成了他的助理教练。

  尽管在股市萧条的压力下花时间和他的交易员在一起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加里还是觉得这样做非常有回报而且给他以力量。两年里他第一次开始盼望工作,并有一种使命感。他从给别人做指导中得到的回报—既有工作上的,也有和他的篮球队在一起的,让他得到的精力远远超过他所付出的。


重视他人

--------------------------------------------------------------------------------

  2004年04月06日 20:31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七章

  巴里是一家大型信息服务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他认为自己是个善待员工的仁慈的老板。可是,巴里从他的直接下属那得到的最一致的反映是,他总是让他们等着,好像不珍惜他们的时间似的。他承认,这是他多年以来一直受到批评的地方,他无法否认它的真实性。不幸的是,他告诉我们,他对此无能为力。巴里作为首席执行官的日程安排得满满的。他从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未有意让任何人等他,但是电话和其他要做的事堆积如山,他无法改变这种状况。

  在寻找巴里最珍视的价值观的过程中,这个看法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他毫不含糊地断定,他生活中第一重要的价值观是:尊敬他人。他的父母都是这方面的典范,他谈到这一点时深信不疑。

  “那么,”我们问,“尊敬他人和让别人等着之间怎么保持一致呢?”

  一段长时间的沉默。他最后说:“不能一致。”

  当制定巴里的行动计划时,尊重人们的时间成为他首要的承诺之一。几个月后当我们同巴里聊起此事时,他告诉我们开始时按照日程安排行事很难。他担心如果他在某一特定时间结束会议,会遭到公司的董事会主席、董事会成员和重要客户的反对。要使之成为可能就要重新把这和他尊敬他人的价值观联系起来。他解释说:“我做的第一件事是更专注于按照分配好的时间完成我的日程。有时候时间用完了但是会还没有结束,我就停下来解释说,我很抱歉,但是我已经定下了规矩不能让人们等我,我们不得不以后再安排更多的时间。我发现这似乎让和我一起开会的人觉得受到了更多的尊敬。这也让他们在执行议程时变得更有效率。”仅仅承认尊敬他人有多重要,就让巴里决定做出多年都没做过的改变。

  杰里米:缺乏决断力,回避冲突

  杰里米,37岁,是一个通过网络销售很多产品的大型消费公司互联网部的业务经理。杰里米在构建交易框架方面非常有才气,并能非常有创造力地处理数字,他负责帮助公司在网上展示产品,同时尽量缩减公司的开销。按照他自己的和同事们的观点,他首要的效能障碍是难以采取强硬的立场,不愿发生冲突。

  杰里米告诉我们,在人们和睦相处时他感到更舒服,他不想制造风波。他否认自己只拣别人想听的说,但是他承认受到大家的喜爱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与别人的看法如此合拍,乃至他常常发现很难分清自己真正是什么感觉。一方面,这使他成了能理解别人的听众和一个让人觉得就在身边的人。另一方面,这也让他处于被动、缺乏决断力,这使得长期以来他的同事不再征求他对问题的看法。他不是战略讨论时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而是主要扮演一个进行数字运算的角色。

  杰里米从未想过他面临的障碍主要是精神上的,他所缺乏的是集中精力的办法,这是和一个人最坚定的价值观相联系的。我们建议他把自己的导向从迁就他的老板们、非常担心他们如何看他,转移到相信他自己的意见、按照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采取明确的立场。这并不意味着他非得和别人对抗或敌对。他仍然可以怀着敬意对待他人,同时保持自己的立场。

  等到要制定适当的仪式时,我们建议杰里米从每天早晨安排时间做好思想准备开始。这样做让他有机会在开会前演练一下他要做的发言,想像他的建议被接受、受到重视。从我们和运动员的合作中我们了解到,提前想像一个在效能上将要面对的挑战,是减轻焦虑、灵活自如表现的非常有效的方法。杰里米还决定在会议之前留出时间研究要讨论的主题,为的是在讨论即便是他专业范围之外的问题时也能了解充分的信息。

  杰里米仪式的第三个方面是为会议本身而设计的。出现问题时,他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我究竟相信什么?”然后尽量听自己本能的反应。他发现,这么做能帮助他避免被其他的观点分散精力。如果他发现自己太轻易就同意一个观点,他问自己另外一个问题:“我想取悦谁?”事实证明这对杰里米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能确保他的发言是基于自己相信的事实。

  琳达:缺乏坚持到底的精神,不可靠

  琳达是一个大型连锁百货店负责管理采购人员的经理,有十几个人直接向她汇报工作,她所在的部门有200人。琳达来找我们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她觉得被工作压垮了,在生活中没有办法找到一种平衡感。她已婚,有个8岁的女儿,大多数时候她工作到晚上8:00,有时直到晚上9:00。她的丈夫有自己的生意,时间安排上比她的要灵活得多,实际上孩子主要靠她丈夫管。琳达不担心她女儿的幸福,但是她觉得被剥夺了更多见到她的机会。在工作上她同时感到她的直接下属越来越严重的士气问题,这让她很为难。

  琳达认为自己是诚信的楷模—一个值得信赖、公正、直来直去、有同情心的人。她以总是努力做正确的事为自豪。因此,她发现同事们在她的“全方位投入清单”中提出来的她的首要效能障碍是她不可靠、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时,她非常吃惊。

  我们把诚信(性格中一个关键的组成部分、一种基本的精神肌肉)定义为当你说你要做一件事时,做你说你要做的事。按照这个标准,琳达差得很多。部门的重要决定由她负责,她的同事报告说她不断做出她无法兑现的完成工作的承诺。因为琳达本人非常受大家的喜爱,因为她的直接下属知道她有多忙、她工作有多努力,他们不愿让她对此负责。结果是项目都堆积到一起,让为她工作的人觉得既灰心丧气又没有动力。

  开始,琳达说好听的,找合理的原因:“我特别忙,我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我从不做自己不想兑现的承诺。”“我最终都实现了这些诺言,没实现的话,是因为那个计划真的不值得优先摆在第一位。”我们指出,这些解释不可能让为她工作的人感觉好些,也不会打破她所造成的僵局。简单的事实就是,琳达高估了自己高效达到所做工作的要求的能力。这是让她工作到很晚、觉得筋疲力尽、破坏她和家人之间关系的原因。

  随着琳达开始更好地理解她自己的行为,她开始意识到她这样做是因为她有一种强烈的要控制一切的需求,她不愿意信任他人、把工作交给他人去做。对于为她工作的人觉得反感、丧气这一事实,琳达无法接受。尤其难以容忍的是认为她缺乏诚信—诚信几乎是她最珍视的价值观。

  琳达围绕着承诺制定了一个简单的仪式。由于意识到自己很冲动,眼前有什么工作就干什么,她决定制定一个更有条理的、周密的做这种决定的方法。当任何新的挑战出现时,她暂时停下来问自己两个关键的问题。第一个问题是:“这是需要我亲自做的事吗?”如果她的回答是肯定的,第二个问题是:“需要什么时候完成,我能在那时之前做完吗?”如果她有任何疑问,她会查看一下她的日程安排;如果她决定把这份工作接下来,她马上把它加到待办事情清单上,包括答应完成的日期。

  “当我告诉某人我要做什么事时,我会做一个绝对的承诺,我大声重复要做的这件事。”琳达后来告诉我们:“很快我就不再做这么多承诺了。我能更好地决定哪些时间更重要,我开始把更多的属于我的职责分派给别人。”

  放弃一定数量的权力给琳达出了难题,她觉得如果她本人不亲自监督一些关键的工作,事情就会出错。她继续同自己的这种感觉做斗争。有时候当她觉得不顺心时,她就把工作再要回到自己手里。后来,她设计出一个克制这种冲动的办法,这个办法非常奏效。她只是制定了非常明确的标准和目标,并让人们对此负责。当她对结果不满意时她不是亲自接管工作,而是开始把它交回给负责这项工作的人处理。这样做有两种非常不同的结果。有两个直接下属,无论她把工作交回给他们多少次,他们都达不到她的标准。最后她意识到他们不适合所做的工作,她以前接管他们的工作为的是回避这个事实。

  琳达决定把一个经理打发走,并鼓励他去找更适合他的工作。她给另外一位经理换了一个她认为更合适的工作。毫无疑问,那个经理表现得很好。对于琳达的其他直接下属,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明显承担了更多的责任,显示出超出琳达期望的技能、创造力水平和创新精神。“事实上,我的放手改变了我们这个组的气氛。”琳达告诉我们,“人们肩负起更多的责任,我们的工作质量提高了,大多数晚上我开始比以前早很多就下班了。”

  迈克尔:不够坦诚,夸大其词

  如果可靠地兑现我们的承诺和诚信有关的话,诚实则是关于告诉我们自己和他人真相。这二者都是重要的“精神肌肉”。迈克尔是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的投资顾问。1999年末,他和部门的其他顾问被他的老板送到我们这里。迈克尔对要离开工作三天感到很生气,并怀疑我们的安排对他能有多大用处。作为一名高级专业人士,他的收入丰厚,并且在我们的“全方位投入清单”的几乎每项中给自己打的分都很高。他从同事那里得到的多数反馈也同样很好。大多数人都认为他非常专注、有条理、友好、乐观、脾气好。

  迈克尔得分比较低的是可信赖度。他并不觉得这有多让人吃惊,但这让他生气。“他们不了解情况,”他告诉我们,“在自我评价方面,我比他们要诚实得多。我承认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我是一名销售人员,我是一个促销员和一个讲故事的人。我的工作是让人们为我的产品而激动,创造积极的、让顾客感觉对他们有利的信息。我不是在卖股票和证券,我卖的是希望和承诺。如果我固执地坚持事实,我什么也卖不出去。”他对争夺客户持类似的观点:“办公室里的人会告诉你我善于操纵别人、狡猾。实际情况是我非常坦率。我做能争取到客户的事,我为他们做得非常好。”

  借着牛市的东风,迈克尔在整个90年代以大胆下注为基

  础—特别是在技术股方面,形成了一套非常成功的做法。就迈克尔而言,他持续的成功是他最好的辩护。他说:“我履行了诺言,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而且他觉得除了有关如何增强他的身体承受力的信息外,我们的计划几乎没什么用。6个月后,在2000年年中,迈克尔和他那些同是金融顾问的同事们回来找我们参加第二阶段的培训。开始,我们很惊讶再次见到他。原来是因为他的处境和以往大相径庭了。三个月前,.com公司开始纷纷落水,股票市场—最主要的是纳斯达克,大幅滑落。

  当技术股开始失控快速下跌时,迈克尔最大的赌注中有几个同时暴跌。他自己的有价证券遭受到沉重打击,他的客户也没有幸免。这个经历既让人感到羞耻也让人冷静下来,这让迈克尔做了深刻的检讨。他意识到,他陷到自己的骗局里了,让自己相信未来是无限的。随着市场一落千丈,他被迫回来花时间反思。他发现他不能再欺骗自己了。他得出结论,事情一直以来都像皇帝的新衣一样,他确信市场会进一步萧条。

  迈克尔在他第二次来我们这里期间花了大量时间斟酌如何继续发展他和客户之间的关系。只要迈克尔能给自己和客户挣很多钱,他就不太担心夸大其词或者这儿那儿的少说一些实情。现在,由于他的建议而使他的客户遭受损失让他觉得非常不安。他觉得,如果鼓励他们继续持股的话,他会很不自在,更不用说在市场上进行新投资了。说出实情—至少说出他现在看到的实情,似乎是停止损失、让自己觉得舒服些的惟一的办法,即使那意味着失去客户。

  迈克尔决定出售他个人的一大笔股票,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从而在短期内持有较多的现金。他还决定亲自向每个客户解释他的决定,努力最诚实地向他们说明他们关心的问题。最后,他制定了一个非常简单的仪式来解决可信任度的问题,因为他夸大其词的本能特别强烈。他夸大其词往往是条件反射—把一个计划中的数字翻倍,或者夸大一笔交易的进展,或者用“最高”、“最大”一类字眼来粉饰他的评论。他的仪式还涉及负责的问题。无论迈克尔什么时候向他的客户或同事说什么,他说过之后会用一点时间想想他自己说得是否准确。他惊讶地发现不准确的消息是如此频繁地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这让他觉得像电影《大话王》(Liar, Liar)里的金·凯瑞。

  迈克尔的第二个承诺是当他发现自己在夸大其词时尽快改正,无论这可能有多么尴尬。他发现增强这种意识、对自己的言语负责对他的行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让他感到欣慰。他在执行新仪式的头几周里有五六次纠正了自己的毛病,此后,他发现大多数情况下,能在真正说出不准确的话之前管住自己。不到一个月,说出实情变得更条件反射了。

  迈克尔的客户里确实有几个决定把他们的业务转移到别处,但是绝大多数留了下来。迈克尔的收入大幅度减少,在一段时间里,他在公司的名声也不好。但是在接下来的18个月里,他在2000年年初卖出的股票价值继续大跌,整个股市也同样如此。他的许多身为投资顾问的同僚遭受了巨大损失,不仅是他们自己还有他们的客户,而迈克尔保守的有价证券却顶住了。他和客户的关系变得更密切了。许多客户深深感激他,因为是他的决定挽救了他们,使他们免遭更严重的损失,他们还被他对他们的幸福所表示出的关心所感动。到2001年中期,迈克尔的客户名单实际上扩大了,主要是经过别人介绍。他的工作热情比以前牛市时还高。他第一次感觉到是在真诚地为客户服务而不是简单地增加他的收入。


“生活对我们的希望”

--------------------------------------------------------------------------------

  2004年04月06日 20:29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七章

  提高精神承受力需要让我们自身的需求服从个人利益之外的事物。因为我们常常把自己的需求视做紧急的,把注意力从这些需求上转移会导致非常原始的生存恐惧。我们会担心,如果真的把注意力集中在别人身上,谁又会为我们着想呢?为了他人或一项事业而把个人利益放到一边是勇气的表现。具有讽刺意义的是,热衷于自己的事最终会消耗掉精力并妨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碍效能。我们越是老想着自己恐惧和担心的事,我们能用于积极行动的精力就越少。

  开始,让自身利益服从自身之外的利益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受到了威胁,但是像加里发现的那样,它也可能带来巨大的回报—体会到更深远的意义和更大的自我价值。承诺按照我们最坚定的价值观生活,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有了一个更稳定的中心,还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维克多·弗兰克(Viktor Frankl)令人感动地写到精神承受力如何让即使是最令人恐惧的情况发生转变。弗兰克是心理学家,在纳粹集中营中幸存下来之后写下了经典之作《活出意义来》(Man誷Search for Meaning)。在书中他引用了尼采的名言:“人惟有找到生存的理由,才能承受任何境遇。”弗兰克接着描写这种洞察力如何帮助他挽救自己的生活,即使是在他周围的人相继死去的时候:

  为看不到生活中还有什么意义、看不到目标、看不到目的,因此没有必要继续前进的人而感到悲哀。他很快就迷失了。我们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生活的态度。我们不得不了解自己,然后更进一步地,我们不得不告诉那些绝望的人,我们期望从生活中得到什么其实并不是特别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的希望。我们不要再问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是要把自己想成是被生活提问的人—每天每时。我们的回答不在于说什么想什么,而在于采取正确的行动和正确的引导。生活最终意味着,承担责任寻找问题的正确答案以及完成它不断为每个人安排的任务。

  按照弗兰克的看法,我们必须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主动提高精神承受力。这样做必然会感到不适。“思想上的健康建立在某种程度的紧张的基础上,”他写道,“一个人已经实现的和应该实现的之间的紧张,或者是一个人是什么样和应该怎么样之间的差距……人真正需要的不是一种没有压力的状态,而是为一个值得的目标、一个自由选择的任务而努力而奋斗。”

  兰斯·阿姆斯特朗(Lance Armstrong)树立了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榜样。20世纪90年代初,阿姆斯特朗是一位顶尖美国自行车选手,用他自己的话说,特别顾自己。1996年在他25岁的时候,他被诊断患有恶性睾丸癌。很快,癌细胞扩散到他的肺部,然后是他的大脑。他活下来的可能性不到3%。可是阿姆斯特朗活了下来,同样是个奇迹的是,他重返自行车赛场。1999年在他最初被诊断为癌症3年后,他赢得了世界上最具挑战性的自行车比赛—环法自行车赛,而且在接下来的3年里他都在该项赛事中获胜。按照阿姆斯特朗的看法,战胜癌症是一种伟大得多、意义重大得多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它使他超越了自己原本有限的雄心:

  事实上,如果你让我在赢得环法自行车比赛和癌症之间选择,我会选择癌症。听起来很奇怪,但我宁愿得到癌症幸存者的头衔而不是巡回赛冠军的头衔,就为了癌症为我(作为一个人、一个男人、一个丈夫、一个儿子、一个父亲……)所做的一切。这场病让我毫无疑问地相

  信—超过我作为运动员的任何经历,我们比自己知道的要好得多。我们具备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承受力,这种承受力只有在危机时刻才出现。因此如果忍受癌症的折磨有什么目的的话,我想应该是:癌症意味着提高我们自己。


谨记

--------------------------------------------------------------------------------

  2004年04月06日 20:32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七章

  ◎精神能量提供我们生活中各方面行动所需的力量。它为热情、毅力和承诺提供动力。

  ◎精神能量源自它和最坚定的价值观之间的联系,以及超越自身利益的目的。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性格—按照我们最坚定的价值观生活的勇气和信念,是为精神能量服务的“关键肌肉”。

  ◎关键的支持性“精神肌肉”是热情、承诺、诚信和诚实。

  ◎精神方面的精力支出和精力补充是紧密联系的。

  ◎通过适当地关爱自己来平衡专注于超越我们自身的目的,可以保持精神方面的精力。

  ◎精神工作既需要精力又能补充精力。

  ◎增强精神方面的承受力涉及到用和增强身体承受力同样的方法来迫使我们自己突破舒适区。

  ◎人类精神方面的精力可以突破即使是身体能量的严格制约。


第八章 确定目的  
   
  如果成长和发展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从身体到情感到思想到精神,变化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获取能量。目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精神能量,是通过和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和超越我们自身利益相联系而得到的精力。目的形成一个目的地。

第八章 确定目的:投入的规则

--------------------------------------------------------------------------------

  2004年04月06日 20:44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八章

  第八章 确定目的:投入的规则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1.你对自己的要求、别人对你的需求、社会对你的需求都是什么?

  2.到目前为止,你的人生是跟着感觉走的,还是朝着明确的目标?

  3.你也许已经尽到了在婚姻、家庭、工作、社会中的职责,但你是否可以做得更多呢?

  4.当恐惧、生气甚至仇恨让你短时间充满力量的时候,你是否意识到自己为此付出的代价?那是什么?

  5.你如何评价收入与幸福之间的相互关系?

  6.你能描述一下你的价值观吗?你如何评价它的意义?

  如果成长和发展是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从身体到情感到思想到精神,变化则按从上到下的顺序获取能量。目的最强大的驱动力是精神能量,是通过和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和超越我们自身利益相联系而得到的精力。目的形成一个目的地。它使我们渴望在某个活动或目标上投入集中的精力,从而促进全方位投入。只有当我们非常在乎、当我们觉得我们在做的事的确很重要时,我们才会全身心地投入。目的让我们豁然开朗,让我们的航船起航,给我们的心灵以滋养。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寻找意义和目的是所有文化最有影响、最永恒的主题之一。早在荷马的《奥德赛》中就有这种描写,它曾激励了从耶稣、释迦牟尼、摩西到穆罕默德这样的探求者。目的的力量也同样深深扎根于现代大众文化中,从电影《圣战奇兵》到《星球大战》三步曲。《圣战奇兵》这部电影通过喜欢冒险的印第安那·琼斯这一人物,重新演绎了帕西法尔寻找圣杯的故事;在《星球大战》中,天行者卢克通过战胜达斯维德和邪恶帝国以及挽救莉亚公主,战胜了他自己最大的恐惧。这些电影,巧妙地设计出寻找意义、正义战胜邪恶这样古已有之的主题,成为历史上最成功的电影并不是偶然的。

  哲学家和神话学家约瑟夫·坎贝尔(Joseph Campbell)把寻找意义和目的描绘成“英雄的征程”。他说,这条路上的基本要素在不同文化和整个历史中反复出现。坎贝尔说,自我转变是我们作为人类的最大挑战。当某种东西唤醒我们对改变的需求时—这种东西可能是幻觉、不适、痛苦,英雄的征程就开始了。坎贝尔把这叫做“冒险的召唤”。他说,一旦我们接受召唤,我们就踏入了未知的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面对怀疑、不确定性、恐惧和苦难。有些时候,我们意识到自己无法独自完成这段征程,我们于是从“良师”那里寻求帮助。

  一系列的考验把我们推向放弃的边缘,但是在“超级考验”中我们最终战胜了恶魔,制服了我们内心的黑暗,唤起以前没有发挥出来的潜能,创造出意义。我们庆祝并认可这种成就,但是这个过程并没有就此结束。实现我们的目标是一个终生的挑战。这个征程还将继续,真正的英雄总是等待冒险的下一次呼唤。从我们的训练计划的角度看,英雄的征程是建立在调动、蕴蓄、定期补充我们最宝贵的资源—精力,并为最重要的事情服务的基础上的。我们都在特别的时刻面临特别的任务。我们中几乎没有谁甘愿平庸—在工作上、在婚姻中、作为父母、作为年老的父母的子女、作为为我们的社会做贡献的人。平凡是不够的。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更多,别人对我们的需要也更多,无论是我们的雇主、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父母还是和我们一样的公民。在上述每种情况下,我们都想尽我们所能做得最好。

  不幸的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沿着英雄的道路前进。一个简单、几乎让人尴尬的现实是,我们觉得太忙没有时间去寻找人生的意义。谁有时间和精力去主动追求一个更深层次的目的呢?相反,像罗杰一样,我们很多人梦游似的走过我们的人生,大多数时候属于跟着感觉走。我们尽到了自己的职责,但是很少问问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多。当我们最初问罗杰,他生命的价值何在时,他迟疑,支支吾吾,最后用套话来搪塞。他说:“照顾我的家人,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罗杰承认,实际情况是,他对什么都没有热情。

  几年前,佛罗里达州的奥兰多市,沿着通往我们培训中心的很长一段公路种着树。在第一次暴风雨经过后,差不多所有的树都被吹倒了。该市非常负责地派工人把树都扶起来。他们用捆包绳和其他的起支撑作用的外部设施把树固定住。这样做于事无补。暴风雨再次袭来时,树再次被刮倒。尽管采取了一连串的措施把树支起来,第二年同样的情况还是出现了五六次。

  那些负责这项工作的人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如果树要在大风地区存活,树根必须扎得很深。我们从未想过自己正在观察自然界中一种具有许多生活特点的现象。因为我们往往扎根不深—没有坚定的信念和价值观,我们很容易就被强风击倒。如果我们缺乏强烈的目的感,当我们受到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暴风雨的挑战时就不能站稳脚跟。像罗杰一样,我们的反应是防守式的,谴责风暴或者干脆退出,停止投入我们的精力。《工作,承诺与背叛》(The Working Life)一书的作者乔安娜·席拉(Joanne Ciulla)写道:“你可能工作很长时间,但仍然很懒散。”“妨碍我们寻找人生意义的是无法积极地投身于生活,以及某种懒惰或缺乏爱心使我们让别人为我们做决定、告诉我们事情意味着什么。”


积极的目的

--------------------------------------------------------------------------------

  2004年04月06日 20:51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八章

  目的以三种方式成为我们生活中更充沛、更持久的精力来源。这三种方式是:从消极变得积极,从外部转向内部,从自我转向他人。

  消极目的是防范性的并且以不足为基础。它出现在身体上或心理上面临威胁的时候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安全和生存处于危险中的时候,像恐惧、生气甚至仇恨这样的情感就会成为精力的有力来源。问题是为此所付出的代价。就像我们前面看到的那样,消极情绪耗费精力,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诱发对我们的肌体有害的激素的释放。

  由不足感导致的目的也会减小我们注意力的范围,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想像一下,你坐船出海,船裂开了缝隙,你的目的马上变成让船不要沉下去。只要你在忙着往外舀水,你就无法保证你的船朝着目的地航行。我们的生活同样如此。当我们全神贯注于填补自己的窟窿时,我们就没什么精力来确定更深层、更持久的目的了。与此相反,当我们能将内心受威胁的感觉变成接受挑战的感觉时,我们就在生活中导入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精力集中在带给我们动力、让我们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而不是对恐惧做出反应。

  珍妮特是一位工作非常卖命的高级行政人员,她在纽约市一家大传媒公司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对工作极其努力以求做得最好。她把这看成是她生活中一个首要的价值观,她觉得这一点帮助她在公司里得到稳步提升。就像罗杰的情况一样,我们开始查看她表面生活下的另外一种情景。珍妮特的同事对她的“全方位投入清单”的反馈显示,尽管他们的确觉得她很尽责、专注、有才华,但是他们也觉得她总想掌管一切、总是采取一种防卫的姿态。

  珍妮特觉得这个反馈让她很痛苦也很生气。她总是认为她的目的来自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同时,她承认工作干得很出色时,并没得到什么快乐。最多,她得到短暂的轻松感,然后就重新为下一个挑战而忧虑。她意识到,真正驱动她向前的是避免出错的强烈渴望。她说,即使是小错也让她觉得容易受到批评—她自己的批评以及别人的批评。这样做的后果是,珍妮特关注的范围非常小,她总是把注意力放在有可能出错的事上。这反应在身体上就是头疼和背部疼痛。感情上,珍妮特生活在一种紧张状态中,这让她失去了精力和热情,无意中引起了同事们的反感。思想上,她对保证每件事都不出错的沉迷使她不愿冒险,不愿发挥太多的创造力。

  随着珍妮特更深一步了解了她的动力,她意识到她把自己对优秀的追求变成了一种专制,她的完美主义给精力带来了破坏性的后果—给她自己的生活也给别人的生活。当她开始更深一步发掘自己的价值观时,她意识到她特别羡慕别人的和气和谦卑,希望在她自己的生活中能更好地体现这些品质。

  珍妮特决定制定一个每天早晨回顾自己的首要价值观的仪式。通过学会既保持对追求优秀的热情,又对他人谦卑、关心,她开始有了更积极的、代价不那么高的精神能量的源泉。

  “我开始看到,我把世界看做是我总要与之斗争的敌人的程度有多深,”珍妮特告诉我们,“我还想到我并不能总是得到全部答案。改变我的世界观成了我所经历的最艰难的挑战,但是与和气、谦卑这样的价值观联系到一起就像带着一位亲密的朋友旅行一样。我还是不喜欢出错,但是我现在看到出错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有时候和人们保持联系比做得正确更重要。”

  内在目的

  当目的由外部驱动转为内部驱动时,它也会激发出更充沛的精力。外在的动机反映的是更多地获取我们认为自己有的但还不够的东西的欲望:金钱、赞许、社会地位、权力甚至爱情。内在动机则来自想参与活动的愿望,因为它能带来内在的满足感。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内在动机往往能使精力更持久。一项由罗切斯特大学的人类动机研究组进行的研究发现,动机真实的人,比对照组显示出更多的兴趣、自信以及耐力、创造力和效能。在对照组中受试者主要受外在要求和奖励的驱动。

  金钱最能清楚地体现外在目的的局限性。尽管金钱已成为主要的动力,我们许多人正在一心想着它,研究人员还是发现,幸福和收入水平几乎没有什么联系。1957~1990年,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因素,美国的人均收入翻了一番。不仅人们的幸福程度根本没有提高,抑郁症的患病率反倒增长了差不多10倍。离婚、自杀、酗酒、吸毒等的发生率也同样急剧上升。

  《对幸福的追求》(The Pursuit of Happiness)一书的作者戴维·迈尔斯(David Myers)写道:“我们人类需要食物、休息、温暖和社会联系。对于饥饿的苏丹人和无家可归的伊拉克人,金钱可以买到更多的幸福。但是如果所拥有的超过了足够的标准,这几乎不会给幸福带来什么额外的好处……一旦我们舒服了,更多的钱所带来的回报就会逐渐减少……收入和幸福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限的,在美国和加拿大这种相互关系已经降到几乎为零……收入也不能明显影响对婚姻、家庭、友谊或我们自己的满意度—所有这些确实预示着一种幸福感。”而幸福明显和更高的生产力有关系。总之,金钱可能买不来幸福,但是幸福可以帮助你变得富有。

  外在奖励实际上会破坏内在动机。研究人员马克·R·莱珀(Mark R. Lepper)和戴维·R·格林(David R. Green)花时间观察在托儿所里玩耍的孩子们,为的是看看他们最喜欢做什么。接下来,每次孩子们参与自己最喜欢的活动时他们就给每个孩子一个奖励。结果,当活动和奖励联系到一起时,孩子们对活动的兴趣就很快减退了,无一例外。在另外一项研究中,做猜谜游戏的成年人每次成功猜完都会得到奖励。像孩子们一样,他们对继续活动的兴趣不断下降。显然,人们可以从物质收益和外界赞扬中得到动力,但关键是,我们对做我们自由选择的、最喜欢的事情更有热情,并从中得到更大的快乐。

  詹姆斯在公司的通信联络部门做过20多年高级行政人员。他的收入不错,他的工作使他和妻子能买一所他们喜欢的大房子,能过得非常舒适,能享受豪华的假期,能送他们的三个孩子一直就读于私立学校。詹姆斯觉得他的工作在智力上很有挑战性,但他从未觉得因这份工作而受到鼓舞或感到激动。他得到的奖励几乎都是外在的。在他快50岁的时候,他非常渴望得到更多。当他开始确定自己的目标时,他开始认识到给他最大的满足感的是教书和学习。他最开心的记忆来自大学时代,那时候他为学习而学习。

  詹姆斯做的第一个改变是在不放弃他白天工作的情况下,从当地的一所大学得到一份兼职教授沟通课程的工作。6个月后,他得到机会接管这所大学的公共信息系,同时继续在那里执教。这意味着他的收入减少了60%多,但詹姆斯没有犹豫,他放弃了公司的工作。这时,他的妻子决定重新工作,来帮助减少收入上的损失。

  第一年,詹姆斯偶尔做些咨询工作来贴补家用,他们还取出存款来填补开支和收入之间的差距。第二年,没有太多考虑,他们开始缩减开支,特别是奢侈品方面的开销。詹姆斯放弃了咨询工作,这份工作他一直不上心。

  在公司工作期间,詹姆斯曾花费相当多的时间担心钱的问题,甚至在他的收入稳步增加的时候也如此。在他的新生活中他发现自己几乎不会花时间想钱的问题。他们的两个小一点儿的孩子还在上大学,他和妻子决定卖掉他们的大房子,搬到小一点的房子里,进一步削减他们的开销。实际上,詹姆斯在新工作上投入的时间比他做公司工作时要少。可是,充满热情的目的感给了他动力,他比以往任何时候效率都高,工作也更有成效。他还发现他有时间开始一项历史学方面的非全日性研究生课程,他在大学时因为觉得这不可能带来好的生活而放弃了这个兴趣。他的新工作的额外好处之一就是有机会免费听课。

  超越自我的目的

  第三个引发更深层次的目的感的因素,是把注意力从满足我们自己的需要和愿望转移到为我们自身之外的事儿服务。不可否认,人们会为了变得富有或成名或赢得更多的赞赏而努力工作。但是他们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会付出多大的努力呢?人们为他们坚信的事业而冒生命危险并没有什么稀奇的。在战争中战士们总是这么做,纽约市的消防队员在“9·11”恐怖袭击后进入世贸大厦时是这么做的。比较一下一位主要受金钱驱使的医生,和一位想治愈病人、用精湛的医术为病人服务的医生。指望扩大收入的医生做出的决定可能和把首要目标定在病人护理的质量上的医生非常不同。如果他们的技术水平一样,你会愿意哪个人在你面临生死抉择的时候负责你的病情呢?

  《工作,承诺与背叛》的作者乔安娜·席拉写道:“如果工作能帮助他人,能减轻痛苦,能消除艰苦或乏味的辛勤工作,能让某人更健康更开心,或者能在审美或智力上让人变得充实并能改善我们居住的环境,那么,工作就能让生活更美好。”我们的许多委托人指责他们的工作环境造成了他们的不快、使他们缺乏热情。但是并不一定是工作的本质决定它多有意义、多能激励人。我们全都面临的挑战是找到办法,把工作地点用做表达和体现我们最深层价值观的讲坛。比如,我们可以从给别人指点中、从成为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组的一部分中,或者就是从尊敬和关照他人中、从传递积极精力中得到一种目的感。也许,衡量生活的真正标准最终是我们在每个瞬间所做的小小选择。

  弄清目的需要时间—安静、不被打扰的时间,这是我们许多人觉得根本没有的东西。我们总是在没有更全面的方向感的情况下,从一个任务冲向下一个任务。把时间花在关于意义和目的的问题上似乎是自我放纵。把投入到这些问题上的精力看成是一种在一段时间后会带来高回报的投资也许会有帮助,这些回报可能是精力提高、更全面的投入、更高的生产力以及更大的满足感。

  只要我们是从生活的表面快速掠过的,就不可能向下更深入地挖掘。人不可能同时横向、纵向地移 动。当委托人来参加我们的培训时,我们的目标之一是帮助他们把速度降下来,把他们专注的事和迫切的要求放下一段时间,然后再回过头看看他们的决定。每一种久经考验的精神传统都强调像祈祷、静思、冥想、沉思这样的做法,这并非偶然。所有这些方式都可以默默地和那些最重要的东西相联系,并且定期回顾它们。你可以从思索下面这个问题开始你自己的询问:“我正在过的生活值得我为了拥有它而放弃一些东西吗?”


衡量目的的威力

--------------------------------------------------------------------------------

  2004年04月06日 20:48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八章章

  目的是精力和力量最佳的来源。就像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样,它为你集中精力、指引方向,为热情和毅力提供动力。要快速感觉到你自己的目的的威力,拿出笔和纸,花一点时间回答下面的三个问题,每个得分在1~10分之间。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早晨去上班时你有多兴奋?

  ◎你能从为事情本身而做的事中—而不是为你能从中得到什么,得到多大的快乐?

  ◎你对自己最坚信不移的价值观能负多大的责任?

  如果总分在27分或27分以上,这说明你在做事时已经有明确的目的感。如果你的得分低于22分,你更可能是在走过场。问题不在于你的生活是否为你提供一种意义感,而在于你是否在积极利用生活作为表达自己最坚信的价值观的一种途径。像维克多·弗兰克说的那样:“最终,人不应该问他的生活的意义是什么,而必须认识到是生活在问他。总之,每个人都被生活提问,每个人也只能通过对自己的生活负责来答复生活;对待生活我们只能以负责回应。”

  精神上的成长有许多层次,就像身体、情感和思想方面的成长的先后层次一样。宗教学教授韦德·鲁夫斯(Wade Roofs)把精神性定义为“知道我们最深层的自我以及什么对我们是神圣的”。我们从这个最基本的层次开始是因为我们发现它既有普遍性又非常实用。当我们的委托人能把他们的注意力从弥补不足转移到培养更深层的价值观以及为他们自己确定愿景时,他们身上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就像网球选手阿瑟·阿什(Arthur Ashe)曾经说的:“从我们在生活中得到的东西中,我们得以谋生;从我们的奉献中,我们创造人生。”

  当安迪在2001年年末来找我们时,他已经迷失了方向。他是一家大型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总裁和首席执行官,他觉得在工作上根本无法投入。“我曾经历一系列的健康挑战,药物治疗让我觉得身体发胖、行动迟缓,”他解释说,“但是这实际是一些更严重的问题的征兆。差不多在我的整个生命中,我对工作都充满了热情。然而此后我遇到一些棘手的管理问题,我碰到一些让人灰心的挫折。问题已严重到我甚至不在乎早上起床去上班。我深深陷入一种受害者的状态,我需要一条救生索。”

  确定什么对他来说是最重要的给安迪带来突破。他确定了5个关键的价值观—坚持、诚信、优秀、创造力和承诺。这5个价值观成了他的检验标准—是他做出改变的动力源泉。

  “每天,无论是工作还是锻炼,或是和我的家人在一起,我问自己我正在做的是否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安迪解释说,“如果我努力锻炼的动力是为了能穿得进去两年前穿过的裤子,这在短期内会有用,但不会维持很长时间。现在当我在踏车上时,我觉得就像获得解放一样,我想的是坚持、诚信和承诺。不和那些价值观相联系,我会问我自己,‘我究竟为什么在做这些?’我可能会放弃。”对于他的饮食习惯,安迪有类似的思考过程。在他和我们一起训练的头两个月,他就减了32磅。通过锻炼身体和减肥,他的精力迅速地大幅提高。

  安迪在工作中非常直接地调动起能激发他的目的感的东西。他说:“当我工作时,我问自己‘我是在按照能反映我的5个关键价值观的方式行使领导权、指引方向、制定策略、对市场做出反应吗?’对我来说这些价值观是一面朴实的镜子。它们让我坚定目标,当我觉得自己偏离目标时,它们又让我回来。我的承诺感越来越强,我还把这种精力传递给他人。早晨我是从床上跳起来的。我已完全为公司的结果重新负起了责任。我带着目的来领导团队,这是我以前不曾做过的。”


价值观和品德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2004年04月06日 20:54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八章

  坚定的价值观为目的提供动力,由此形成持久的行为规范—那些用来唤醒我们的远见卓识的规则。追求财富、权力或名誉都可能是动机的来源,但是这些目的是外在的,而且往往是为了满足不足方面的需求而不是为了促进成长和转变。我们可能看重压倒我们的敌人,或者比邻居攒更多的钱,或者是赢得社会地位和名望。但是这些不是我们在和委托人合作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的过程中定义的价值观。我们认为,价值观有内在的价值。它们是灵感和意义的源泉,是不能从我们身上拿走的。

  跨越不同的文化、宗教以及历史时期,人们敬仰并渴望同样的普遍价值观—其中包括诚信、慷慨、勇敢、谦虚、忠诚、富于同情和有毅力,而拒绝它们的对立面—虚伪、贪婪、怯懦、自负、冷酷、不忠和懒惰。在开始更进一步探询对你最有吸引力的价值观之前,我们建议你安排不受打扰的时间来回答下面的问题:

  ◎你在生命中学到的三个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为什么它们这么重要?

  ◎想想你最尊敬的某个人。描述这个人身上你最敬慕的三种品质。

  ◎你处在最佳状态的时候是什么样?

  ◎你想看到你的墓碑上刻上一句什么话用以抓住你生活中真正的样子?

  这些问题每一个都能揭示出确定你的“投入规则”的价值观,无论你所肩负的使命是什么。你认为比较重要的生活教训、在别人身上你最敬慕的品质、你处在最佳状态时的样子,都将揭示出对你最重要的事儿。下页的“最深层价值观检查表”包括了常见的价值观。这只是一些建议。把你认为重要的其他价值观加到表中。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你找出哪些价值观对你个人来说最有推动作用。

  价值观最终将是行动的路线图。在我们的行为中没有反映出来的价值观实际上只是空谈。一种价值观要想有意义就必须能影响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做的选择。声称一套信仰却按照另一套标准生活,不仅是伪善的,而且表明言行分家、表里不一。我们越是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并以我们的价值观做指导,这些价值观所激发出来的精力就越旺盛。

  付诸行动的价值观就是品德

  我们可能把慷慨当做一种价值观,但是品德是表现得很慷慨。当我们把自己的价值观转换成品德时才称得上言行一致。仅仅找出我们基本的价值观是不够的。下一步是更准确地确定我们打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价值观—不考虑外在压力。比如:“我通过把精力放在别人身上、不求任何回报来展示慷慨这一价值观,或者我通过主动把我重视的议程排在自己的议程前面,即使有时候这意味着会给我自己带来不便。

  最深层价值观检查表

  可靠幸福

  平衡协调

  承诺健康

  同情诚实

  关心他人幽默

  勇气诚信

  创造力善待他人

  体谅别人知识

  优秀忠诚

  公平直率

  真诚毅力

  家庭尊敬他人

  自由责任

  友谊安全

  慷慨平静

  真实为他人服务

  往往,我们某一行为的动机是权宜之计而不是受价值观的驱使。我们做那些当时让我们感觉不错的事,或者填补一个漏洞,或者减轻自己的痛苦。如果你感觉焦虑,权宜的选择可能是吃块巧克力曲奇、抽一支烟或喝一两杯啤酒来缓解不适;如果你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赶着完成一个重要的项目,权宜的选择可能是提高声音、给你周围的人下命令;如果你犯了一个会让你陷入麻烦的错误,你可能会推卸责任、谴责他人。

  价值观使我们在管理精力时使用不同的标准

  如果你已经把关爱自己看成是一种价值观,你可能会抵制一块曲奇、一支烟或一杯酒的诱惑;如果你看重尊敬他人,你可能会觉得必须进行自我控制,即使是在你面对压力的时候;如果你认为诚信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你更有可能对一个错误负责,即便这意味着会招致批评。在我们感觉良好、安全的时候,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相对容易。真正的考验是品德高尚的行为要求我们抵制不断的满足感和做出牺牲时。在这种情况下,价值观对我们最有用,它们既是精力的来源又是一种行为规范。

  履行诺言

  回头想想巴里,那位首席执行官告诉我们尊重别人是他最主要的价值观,但是他的直接下属却告诉我们他经常不恪守他的价值观。只有当他把自己的行为和价值观联系到一起的时候他才会被迫做出一些改变。迈克尔也是如此。他是一位投资顾问,即使冒着失去客户的危险,他也会坚持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只有当他把诚信和关心别人看做是生命中极为重要的价值观时,他才会被迫采取行动,改变自己长期固守的行为。

  建立在价值观上的行为不会总是带来更多的经济回报。但是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在《基业常青》(Built to Last)一书中举了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那就是以价值观为行为导向的公司在长期的经营中确实会取得很好的效益。我们自己的论据是,坚定不移的价值观在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会推动更全面的投入。换句话说,价值观带动下的生活让你更有可能带着热情、承诺和毅力来做事。

  苏珊是一位广告经理,她来到我们这里愤恨地抱怨她的工作环境,特别是抱怨她认为不可能取悦的老板。无论苏珊取得了什么成就,老板都让她觉得她做得还不够。渐渐地,苏珊发现自己慢慢变得精力涣散,工作不认真,工作效率也更低。她想,当她觉得自己的努力没有希望得到认可或奖励时,为什么还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呢?她剩余精力的大部分被挫折和怨恨消耗掉,形势每况愈下。因为她的效能下降了,她觉得自己更差了。她越觉得糟糕,她就变得越心烦意乱。

  我们帮助苏珊认识到,问题在于她纯粹按照外在条件确定她的价值观。只要她投入精力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赢得她上司的支持,她注定要失望。当她转向内在因素,开始探寻她自己最深层的价值观时,苏珊觉得有两点对她特别有吸引力:优秀和承诺。通过让这些价值观规范自己的行为,她开始觉得自己好些了,更一致、更投入了。苏珊仍然对在一个不受赏识的地方工作感到不开心。但是精力的重心重新调整后,她的效能提高了,她的精神变好了,她开始找新的工作。不到两个月,她在公司的另外一个部门找到了一个新职位,为她喜欢的一位上司工作,她觉得很受鼓舞。

  事情并不总是那么容易。有时候我们必须忍受不好对付的上司以及压力很大的工作环境。即使在那时,我们在明确的价值观的指引下,也可以选择如何带着自信、实力、尊严而不是气愤、怨恨和不安全感来工作。在有些情况下,可以改变我们的环境。但是挑战和困难从来不会消失。最终,不论我们处于什么环境下,我们的行为必须与我们的价值观一致。

  全方位投入的愿景

  确定目的的下一步是想像我们打算如何投入精力。一个有吸引力的愿景宣言会造就一种精细的平衡。一方面,为了提高士气,它必须是崇高的、有雄心的甚至有点过于长远。另一方面,为了有约束力,它必须要现实、具体而又个性化。我们让委托人写下个人和职业的愿景宣言,尽管许多人选择用一个文件来包括两方面。不管怎样,确定愿景成为一幅可能性的图画、一份行动的蓝图,能有效防止条件反射式地(而不是反省式地)做出管理精力的选择。

  萨拉,49岁,是一家小咨询公司的总裁。她从确定6个核心价值观开始:诚信、尊敬他人、优秀、感激、关爱自己和为他人服务。接下来她用实际的、平常的话对这些价值观对她意味着什么做了更具体的说明。比如,她把诚信定义为“让我的行为和我的诺言相吻合,当我达不到时,我要让自己负责并尽快补救。”她通过一些方式体现感激—“每天拿出时间感谢我生活中的福气和好运,关注人们身上和我日常经历中最好的一面。”对于萨拉来说,体现关爱自己这一价值观意味着“通过满足我生活中各方面的重要需求并定期补充精力,来优先考虑我自己的健康和幸福”。

  过了几个月,在起草了几份草稿后,萨拉以她首要的价值观为基础提出一份既鼓舞人心又非常有特点的愿景宣言:

  首先,我履行我的诺言,以便我的行为反映我的价值观。我满怀热情为我的信念奋斗,但是仍然不断学习、不断成长。在工作上,我致力于帮助人们成长,使他们行事更有成效。我用尊重、和善、体贴对待我生活中所有的人。

  在我的个人生活中,我心怀感激与喜悦,愿意慷慨地把自己献给我的丈夫和孩子们、我丈夫的家人和我最亲密的朋友们。我还照顾我自己,不仅是在身体上,还包括情感上、思想上和精神上的自我关照。

  无论发生什么事,我感激给予我的一切。为他人服务既是责任又是特权。

  愿景宣言是关于打算如何投入个人精力的宣言。定期回顾,它就是保持方向、为行动提供动力的源泉。对管理纽约股票交易所交易员的经理文斯来说,改变他在工作上和在家里管理精力的习惯是他生命中的转折点。“和我的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是重新集中我的精力的手段。”他解释说:“确定我的目标的整个过程是意识到我需要重新和我的家人在一起的催化剂。那是我第一重要的价值观。做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口头上说说很容易。通过自我评价环节,我意识到每一天都真正把精力投入到我在意的事情上的重要性。这要求戒酒,因为如果我喝酒就不可能真正和我妻子、孩子们在一起。这还意味着恢复体形,这是更好地缓解工作压力、在家时有更多的精力的办法。戒酒、定期锻炼身体、重新把精力还给家人,改变了我对生活的整个态度。这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丈夫、一个更好的父亲和一个更好的老板。”

  谨记

  ◎自从有历史记载以来,在各种文化中,寻求意义是最有影响的、永恒的主题之一。

  ◎“英雄的征程”建立在调动、蕴蓄并定期补充我们最宝贵的资源—精力,并为我们最重要的事服务的基础上。

  ◎当我们缺乏强烈的目的感时,我们很容易被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风暴所击垮。

  ◎当目的的来源从消极变得积极、从外在转向内在、从自我转向他人时,目的就成为更充沛、更持久的精力来源。

  ◎消极的目的来源是防范性的,并以不足为基础。

  ◎内在动机来自想参与活动的愿望,因为它能带来内在的满足感。

  ◎目的建立在精力的基础上,而价值观为精力提供动力。价值观使我们在管理自己的精力时使用不同的标准。

  ◎品德就是付诸于行动的价值观。

  ◎以有意义、有吸引力的价值观为基础的愿景宣言,为如何投入我们的精力描画出一幅蓝图。


第九章 面对现实  
   
  弄清楚我们的价值观是一回事,天天都按照这些价值观来行事则是另外一回事。面对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并非易事。当我们意识到不愉快、让人不安或者和我们对自己的期望相反的情况时,我们有无数种逃避的办法。

第九章 面对现实:精力管理的现状

--------------------------------------------------------------------------------

  2004年04月06日 20:59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九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人,其中的差距有多大?你能正视这种差距吗?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回想一下自己面对令你痛苦的现实的感受,你是否感觉受到了威胁?你是否会为此回避现实?这样做的代价呢?

  3.你是否会不理会现实的重要性?你得到的好处是什么?相应的代价呢?长期的效果呢?

  4.想一想你在精力管理方面所做的选择有哪些构成了主要的效能障碍?把它们列出来。

  5.你凭什么去接受你无法改变的事情?你凭什么去改变你能改变的事情?你凭什么去了解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弄清楚我们的价值观是一回事,天天都按照这些价值观来行事则是另外一回事。面对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和我们真正是什么样的人之间的差距并非易事。我们每个人自欺的能力都是无限大的。当我们意识到不愉快、让人不安或者和我们对自己的期望相反的情况时,我们有无数种逃避的办法。除非我们可以清除迷雾、坦诚地看待自己,否则我们就无法着手改变。叛逆的精神病学家R·D·莱恩(R. D. Laing)在一首小诗中非常睿智地反映了这一点:

  我们思考和做事的范围

  受到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事情的限制

  因为我们没有注意到

  注意不到的事实

  所以虽想改变

  我们却无能为力

  直到我们注意到

  注意不到

  会如何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

  在前面的章节里我们曾经说过,全方位投入和最佳效能取决于调动积极而充沛的精力的能力。面对让人痛苦的现实会带来更不愉快、更不舒服的感觉,这些感觉包括内疚、气愤、灰心、嫉妒、悲伤、贪婪和不安全感。就像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样,这里各个对立面之间也存在一种紧张关系。积极投身于这个世界时,充沛而积极的精力显然最适合我们。为了达到最佳效能,我们必须学会把消极的情感放到一边。但是当回避令人痛苦的现实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时,我们最终要遭受它所带来的后果的折磨。否认就像螳臂当车一样。压抑感情所带来的压力最终会非常大,这种代价会在某个地方显现出来—焦虑、消沉或麻木,工作上效能下降,婚姻失败甚至染上疾病。

  当然,也有时候我们否认现实的能力可以对我们非常有用。当劳伦·曼宁在世贸双塔遭到袭击被严重烧伤时,她并没有马上感觉到疼痛。要是她当时就体会到烧伤的沉重打击,她肯定会崩溃并死去。相反,她设法在大楼倒塌前的一刻逃离了那里。但是疼痛也是一个信号,暗示什么事出了差错。曼宁逃生后不久,她的伤痛变得几乎无法忍受,她被匆忙送到医院,全身40%的地方严重烧伤。她在摆脱了眼前的危险后注意到她的伤痛,和前面忽略她的伤痛对于挽救她的生命一样重要。

  可是,往往我们对日常生活中不是那么威胁生命的痛苦的反应也和曼宁差不多。我们本能地回避它们。当我们的否认变成一种永久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就要为此付出代价。令人不快的事实不会仅仅因为我们不再刻意面对它们,就自动走开。

  否认实际上是一种退出:这意味着关闭我们的一部分感觉。当我们害怕真相时,我们变得更加戒备、僵化、缩手缩脚。就像麻醉剂一样,回避现实让我们对痛苦感到麻木,但它也让我们无法自由地、全方位地投入到这个世界中。此外,否认和自欺要消耗精力,这样这些精力就不能用于更有成效的活动。让人高兴的是,反之亦然。让我们自己面对现实会让我们得到解放。

  面对现实还让我们有机会理解并对付消极情绪而不是不经意地把它们表现出来。有时候我们会不可避免地达不到、甚至违背我们的价值观。但是通过承认这些行为我们可以从中学习而不是否认我们的缺点和过失。为了适应这个世界,我们必须在诚实地看待最痛苦的真相与矛盾和满怀希望、以积极的精力投身这个世界之间寻找平衡。从精力的角度看,变得消极是很容易的。乐观主义需要勇气,不仅是因为生命本身是有限的,还因为我们在这个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要面对挑战、障碍和挫折。

  以失去你亲密的人这个极端的经历为例。如果你压抑并否认悲伤的情感,它们往往会在你的内心不断恶化,随着时间的推移你将为此付出代价。同样,如果你不想办法慢慢重新融入这个世界,而是陷入绝望的情绪中,失落和悲伤会越来越强烈,让你无能为力。悲伤,像大多数有害的情绪一样,它的消长变化呈波浪形。打开精力的通道让悲伤进来,然后再以舒畅、欢笑、希望和重新投入的形式寻求恢复。

  有些时候—不仅是在紧急情况下,刻意选择忽略真实的信息会符合有益的目标。比如,运动员只有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眼前的任务上才能在比赛中获胜,这么做可能需要暂时把有关他们的家庭、膝盖的剧痛,甚至对技术缺乏信心的担心放到一边。能把潜在的分神的事放到一边,对于在我们自己的工作生活中获得成功也是必要的。如果把我们的焦虑和成见放一放意味着一种抉择而不是迫不得已,是一种更全心投入到手头的任务中的方式而不是回避困难的无意识的策略,那它就是有益身心的。有选择性地忽略一些事并不一定意味着否认或回避困扰你的问题。相反,这可能是一种为了在更合适的时机处理它们的策略。

  往往,自欺是无意识的,并会给人带来短期的放松,但却会让人付出长期的代价。从最基本的层面上说,我们欺骗自己为的是保护我们的自尊—我们是什么样的,或者希望自己是什么样的形象。为了回避我们觉得最痛苦、最无法接受的现实—最明显的是我们生活中和最坚定的价值观相冲突的行为,我们用尽各种策略。卡尔·荣格(Carl Jung)写道:“任何形式的上瘾都不好,无论是麻醉性的酒精或是吗啡,还是理想主义。”

  防范体系

  我们每个人还可以有我们自己的根基牢靠的防范体系。彻底的麻木—无论它客观上的干扰有多大,就是对任何事都没什么感觉,是一种否认。想想一场正在恶化的婚姻,一方(有时是双方)做出的反应不是面对棘手的问题而是不再投入感情上的精力。自我辩解是另外一种常见的对现实的回避。我们的一个委托人可能承认他对其他人粗暴、不耐烦或者挑剔,但是马上把这归罪于一种表面上很冠冕堂皇的动机,比如需要很快把工作做完。

  理智化是一种在情感上不受其影响,认知性地承认事实的方式。一个生动的例子是,一位领导用他的个人魅力让手下了解诚实、体面或团队精神这样的事实,但是在日常行为中他却公然违反这些他标榜的原则。投射(指个人意念、欲望的外化)是特别阴险的对现实的回避—常常潜伏在罪恶的内心深处,包括将一个人自己不承认的冲动归罪于他人。我们常常见到我们周围的人生气、恨别人、高傲自负或者贪得无厌,却很少承认我们自己身上也有同样的情绪。

  想像各种情况下最糟糕的一面是一种通过非常悲观的视角来歪曲现实的方式。躯体化指的是把不愿承认的焦虑和气愤转变成身体症状—头疼、消化问题、背痛、脖子痛。伍迪·艾伦的笑话“我不生气,我长瘤”在相当程度上反映了事实。比起我们的焦虑和悲观,我们更容易因为背痛或偏头痛得到别人的同情。升华—把一种无法接受的感情,比如贪婪,转化成过分的大方,代表一种更积极的适应性的防范。即使那时,潜在的消极冲动也被保留了下来,我们能明显感觉得到,但是强烈否认它。

  诚实地看待我们自己的行为仅仅是第一步。同样重要的是,对我们做出的选择负责。事实可以让你得到自由,但它不会带你到你需要去的地方。比如,一个委托人承认他比他理想的体重重25磅,这是积极的一步—不是他开始声称的5磅或10磅,但是他也很容易不理会事实的重要性。他可能会说:“我觉得很好,有什么了不起?”“差不多我认识的每个人都有点超重。”“我现在很有压力我以后会解决这个问题。”挑战不仅仅是承认超重的事实,还要面对事实导致的后果—精力下降,更容易患肥胖症和心脏病,更容易早逝。只有当我们面对这些事实、根据它们采取行动,我们才算真正拥抱事实。下表介绍了我们在委托人身上最常见到的10种权宜行为的代价和好处。在每种情况中,我们都指出它的短期代价和好处,以及可能导致的长期后果。


收集实例

--------------------------------------------------------------------------------

  2004年04月06日 21:05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九章

  面对现实需要的是使你自己成为调查对象,对你的生活进行评审,让你对自身行为所导致的精力后果负责。为了尽快得到一个总的看法,请拿出一张纸和一支笔,至少留出30分钟来回答下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按照从1到10的得分,你在工作中有多全方位投入?是什么妨碍了你?

  ◎你的日常行为和你的价值观联系有多密切?与你的使命相适应吗?它们缺乏联系的地方在哪里?

  ◎在工作中、在家里、在你的社区,你能多充分地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和愿景?你还有哪些欠缺的地方?

  ◎你客观上所做的选择—你的营养、锻炼和睡眠的习惯,以及平衡压力和恢复的习惯,能如何有效地为你的核心价值观服务?

  ◎在任何情况下你的情感反应和你的价值观的一致程度如何?在工作中和在家里有什么不同吗?如果不同,有何不同?

  ◎你在多大程度上能明确确定哪些事需要优先考虑,并保持对任务的注意力?这些优先考虑的事和你声称最重要的事一致程度如何?

  现在把这些问题再进一步,让这些问题更广泛一些。如果精力是你最宝贵的资源,让我们看看你对精力管理得如何。

  ◎你的睡眠、饮食和锻炼的习惯会如何影响你所能拥有的精力?

  ◎和用于增强能力、提高生产力的积极精力相比,你投入到防范性支出方面(挫折、气愤、恐惧、怨恨、嫉妒)的消极精力有多少?

  ◎你在你自己身上投入多大精力?在别人身上投入多大精力?你对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感觉如何?你身边最亲近的人对这种平衡关系感觉如何?

  ◎你花多大的精力为你无法控制的事情担忧,感受挫折并试图影响这些事情?

  ◎最后,在投入你的精力方面,你有多明智、多有成效?

  为了更具体地关注你在管理精力方面所做的选择会如何影响你的效能,下页的图表列出了我们和委托人一起遇到的最常见的效能障碍。我们把它们叫做“全方位投入的障碍”,因为它们妨碍精力的不断转移。无论是不耐烦、不能理解别人,还是糟糕的时间安排,这些都有问题,原因在于它们带来消极的精力后果—对你自己的生活、对别人都有影响。当你看完这个表,想想这些障碍中的每一个对你工作和个人生活中的精力的质量和数量的影响。

  如果你采纳了我们第一章中的建议,你就已经登录了我们的网站,填写了“全方位投入清单”,得到了你的得分。而且比较理想地,你现在还有从5个非常了解你的人那里得到的反馈。收集这些信息可能是痛苦的,但是也非常有启示—最终会非常有价值。你手头得到的数据越多,你就越能找出你的5个最大的效能障碍。当轮到具体改变你管理精力的方式来为效能服务时,了解这些障碍会有助于指引你做出选择,以便在你的生活中形成新的积极的仪式。

  常见的效能障碍

  精力不济对他人不够信任

  不耐烦缺乏诚信

  戒备心理没有决断力

  消极态度沟通技巧不佳

  对他人挑剔不善于听别人的意见

  对压力的忍耐度低缺乏热情

  情绪化/容易生气不自信

  不善于团队合作不能理解别人的感情

  不灵活/僵化过分依赖

  注意力不集中工作与生活之间没有良好的平衡

  非常焦虑思维消极、悲观

  不善于安排时间


自我的影子

--------------------------------------------------------------------------------

  2004年04月06日 21:02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九章

  卡尔·荣格用“影子”这个词来描述我们从自我中分裂出去的那些方面,因为它们与我们的自我形象不符。弗洛伊德把压抑的特点总结为把不想要的感情转移到潜意识中的方式。在佛教中,这种冥想方式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按照事情的本来面目认识它们来克服我们欺骗的本能。无论我们没有注意到什么、不承认什么,我们往往都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如果长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大成人后发泄怒气会被认为无法接受,会破坏我们的自我形象,我们就可能通过挑剔、指责、坚持或长期不满来隐蔽地表达我们的感情。当我们无法正视自己的影子时,我们会觉得别人身上的类似方面也无法忍受,我们甚至没有意识到正在这么做。

  欺凌弱小者被潜在的无能为力的感觉吓倒,通过严厉无情地对待别人得到补偿。成功的行政管理人员被不够格的感觉所困扰(自己还不承认),总是炫耀他的成就,喋喋不休地谈论他认识的名人和要人。礼貌得体的女主人不能面对自己潜在的嫉妒,寻找微妙的方式贬低和摒弃她周围的每个人。“恶的核心缺点不在于罪而在于拒绝承认它,”《心灵地图》(The Road Less Traveled)一书的作者M·斯科特·佩克(M. Scott Peck)这样写道,“邪恶攻击他人而不是面对它们自己的失败……因为它们必须否认自己的恶劣性,它们必须把其他的看成是恶劣的。”

  反过来可能也对。陷入对自我的狭隘看法,我们可能也无法注意到并培养我们潜在的长处。就像我们压制自己令人讨厌的地方一样,我们也无法给我们最优秀的品质以荣耀。面对现实还意味着承认、褒奖我们自己的长处。

  几千年来,圣人明白了最终的精神挑战是“觉醒”。在古典时期,古希腊人在帕尔纳索斯山上写下两首训词。《了解你自己》(Know Thyself)是最著名的。第二首翻译过来大致是《了解你自己的全部》(Know All of Thyself)—这承认了我们必须看到表面下的东西来找出真相。其他的现代思想家回应了这一点。神经病学家爱德华·惠特蒙特(Edward Whitmont)写道:“直到我们真的按照我们的本来面目看待自己(我们会为此感到震惊),而不是按照我们想要的或满怀希望地假想的样子,我们才能迈出通向真实自我的第一步。”

  我们没有注意到的情况

  当罗杰第一次来找我们,他觉得自己诚实、直率。可是他总是倾向于把自己的事往好处说。我们发现这种做法很普遍。面对难以应付的要求,我们习惯了长期处于不痛不痒、稍有不满的状态,以至于我们觉得这就是现状,而忘记了感觉上还能有什么差别。或者,我们否认现实,麻木不仁,坚持情况很好,即使从长远看我们的权宜选择毫无疑问是有破坏作用的。

  在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在罗杰的同事们的反馈的帮助下,罗杰发现了一些策略,他正是用这些策略来否认或回避对他生活中更让人不快和无法接受的方面负责任的。责备他人、把自己看成是受害者就是一个主要的办法。他把工作中的麻烦主要归罪于他的老板不在意他以及经济环境,他用自己无法控制的时间压力来解释为什么他没有锻炼身体、吃得不好、很少和孩子们在一起。

  罗杰还擅长用一些自欺的手段,给他不健康的行为找所谓合理的理由。我们把这叫做“还没死综合征”。罗杰对自己说,每周抽几支烟有什么大不了的(实际上抽的数量更接近一打),漫长的一天工作结束后喝几杯酒有什么大不了的(和客户在一起时往往喝三四杯),体重额外多长几磅有什么大不了的(把20磅仍当做几磅)。当罗杰对某种行为感到内疚或被所处环境压倒时,他往往走向另外一个极端。他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把自己描画成一个没有希望、一文不值的人,他所需要的一切就是把困难都推开—这样又开始了自欺的循环。在所有这些中,否认是他最常选择的麻醉剂。

  在我们遇到的策略里,罗杰的还不算最极端的。我们认识的一位呼吸方面的专家—她在医院和患肺气肿以及其他患类似疾病的病人打交道,最近被诊断患上了肺癌。原来她是个有20年烟龄的烟民。尽管好像有些特别,她曾经设法抵制把她自己的行为和她10多年来每天工作中见到的吸烟的可怕后果联系到一起。

  几年前,托尼参加了一个有关情商的公开讨论。讨论组中有一位学究式的心理学家,他一直是该研究领域的带头人。托尼向每一位参加讨论的人提出了一个问题:“请每人举出一个例子来描述自己在过去这些年中提高自身情商的方法。”那位心理学家感到很困惑,他不好意思地说:“这确实太难了。在学术领域中真的是没有什么方法可以用来提高一个人的情商。”


感觉和现实

--------------------------------------------------------------------------------

  2004年04月06日 21:07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九章

  我们欺骗自己的另外一种方法是假设我们的观点代表事实,而它实际上只是一种解释,是我们选择用来看世界的透镜。我们意识不到这一点,常常围绕一系列事实编故事,然后把我们的故事当成事实。这只是因为有些我们觉得是真实的事并不是真的。在某种情况下事实可能是无可争议的,但是我们赋予它们的含义往往太主观。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托比是一个电脑公司的销售人员,在他花了几个星期安排的会议结束后,他为将要签一个大订单的前景而欢欣鼓舞。第二天,他给他未来的客户写了一封电子邮件,提议再次开会。几天后,他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他又写了封电子邮件,这次过了一个星期也没有反应。托比决定打电话,他留了一个留言。这次还是没有回音。托比开始编故事了,这不过是对以前他面对失望时给自己讲过无数次的故事稍作改动。“显然,这个家伙根本不感兴趣,”他总结说,“我只是在和自己开玩笑,说头一个会开得有多好。我必须振作起来。最近这种情况已经发生过很多次了,显然我销售的方法有问题。”他感觉灰心丧气,还觉得有点受到了侮辱,他决心不再继续追究这件事了。

  两个星期过去了,一天晚上在吃饭的时候,托比把他的故事讲给他的朋友盖尔听。盖尔对同样的事实的理解完全不同。她问:“难道你不是在过去的6个月里做成了几笔大买卖吗?你自己告诉过我,你正在推销的这些是高价物品,不会很快就卖出去的。如果这个家伙在你离开会后似乎对这个产品有热情,我肯定他的确如此。他可能正好非常忙,这件事从他的雷达屏幕上消失了。你为什么不再等一个星期,给他写封电子邮件,就像你是第一次跟进此事?”

  托比很不情愿并心存怀疑地接受了盖尔的建议。在他发送新电子邮件10分钟后,他收到了他未来客户的回音。信的开头是:“抱歉,我们见面时我忘了说我正好要去度一个两星期长的假期。我对产品仍然很有热情。咱们安排一次会面来进行下一步。”

  托比被他讲给自己的故事而不是事实打倒了。幸运的是,他的朋友发现了一个更能给他动力的看待相同情况的方法,这帮助托比改变了他的态度和精力的质量。正如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所说:“当我们的解释掺入个人的、永久的和广泛性的因素时(是我的错……事情总是这样……这会影响到我做的每一件事),我们只有放弃并且变得僵化了。当我们的解释采取相反的形式,我们就会变得有活力。”在没有得到确认的情况下,无论托比还是盖尔的解释都不比对方的更可信,但是一种更乐观的反应显然更能给人以力量。

  当我们太过于用单一的眼光看我们自己时,不论好坏,都既是一种危险又是一种欺骗。当我们能回过头发展自我观察的能力时,我们才能看到一个更完整的自我。通过扩大视野,我们可以成为我们人生中上演的一出出戏的观众而不是和戏本身搅在一起。冥想的做法有时候被叫做“见证”—在不陷入其中的情况下观察我们的思维、情感和感觉。就像精神病学家罗伯特·阿萨鸠里(Robert Assagioli)说的那样,我们可以从一种“我被焦虑压垮了”的感觉转变到一种“焦虑感正在试图压垮我”的更冷静的感觉。在一种情况下,我们是受害者;在另外一种情况下,我们有做出选择、采取行动的能力。

  “我可能错了”

  朱莉是一位参加我们培训的执行教练。她在回答别人的疑问时会觉得非常舒服。问题出现在偶尔有客户强烈反对她说的话的时候,她马上的反应就是觉得这个人僵化、防范别人、不愿诚实看待自己。经过一些调查之后发现,朱莉害怕出错,非常讨厌受到批评。尽管她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考虑她相反的观点让她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觉得好像她的自尊受到威胁。结果,朱莉花费巨大的精力捍卫她的观点。尽管她感觉敏锐,但她缺乏从自身以外的角度看世界的能力。

  喜剧演员丹尼斯·米勒(Dennis Miller)以他激昂的演说而闻名,他用欢快的语言挖苦名人和当权者,取笑他们膨胀的自以为是感和他们的虚伪。他的每段演说都以让他们消除戒心的话结束:“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他说,“我可能错了。”这是一种可爱而巧妙的、用针捅破他自己的气球的方法,一种承认他可能和他戏谑的对象一样自以为是的方法。朱莉的挑战是放松她自己的防范和刻板,认识到那些有时候可能歪曲她对于自己和客户的看法的思维方式。

  面对现实需要我们对没有准确看待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举一个表示品德之间相互需求的生动的例子,没有谦卑的自信会变成自以为是、自大狂甚至狂热。同一组研究人员一起,吉姆·柯林斯在他的《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一书中研究了在前几年里效能大幅度提高了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的素质。让柯林斯惊讶的是,他发现造就了最成功的公司的并不是那些最有魅力或才华外露的领导者,而是那些把两种看似矛盾的品质—坚定的决心和谦卑,均衡地融合在一起的领导者。

  毫不为奇,能在面对挫折时坚持住才是成功的关键。但是为什么最成功的领导者也都这么不爱出风头、谦逊、渴望和别人分享荣誉呢?部分原因是他们的谦卑给别人留下蓬勃发展的空间。他们本能地认识到,任何大型企业的成功取决于给人们一种主人翁感、一种受到重视和有价值的感觉。真诚的谦卑还意味着,这些领导者对和他们自己的观点相左的意见,以及他们自己的观点并不一定总是正确的持一种开放的态度。他们有足够的自信,在出错时也不觉得自己低人一等。当我们没有把我们的精力用于保护自己的地盘时,我们就能看到更多的真相,继续学习和成长。这一课我们自己已经上了无数次了。尽管我们对所教的内容充满热情,但我们知道它是一份永远在不断完善的工作。我们没有全部的答案,我们的想法继续在严酷的考验、质询和对其他观点的开放态度中发展。

  “那怎么会是我呢”

  我们常对那些提醒我们自己不愿正视的那些方面的人非常敌视,尽管这一点让人很难接受也让人不快。“让某人描述一下他觉得最卑劣、最难以容忍、最憎恶、最不可能相处的个性,”爱德华·惠特蒙特写道,“他会描述他本人被压制的性格……这些让他无法接受的品质恰恰代表他自己被压制的一面。只有我们自己身上无法接受的,我们才觉得不可能容忍别人身上有这些品质。”想一下你非常不喜欢的某个人,那个人身上的什么品质你觉得最反感。现在问你自己:“要是我那样怎么办?”

  执行教练朱莉说,任何时候有人不同意她的意见而她又确信自己是对的时,她开始问自己一个类似的问题:“和我的想法、我的感觉相反的东西是否也可能是对的呢?”问了这个问题后她有了明显的转变。一旦她发现这是可能的,意识到相反的意见可能有它的正确性而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她的防范心理开始减弱。在合气道中,武士通过和对手的进攻融为一体而不是直接和他对抗来取得优势。在愿意接受我们自己的方方面面之前,我们仍然是自己最大的敌人。

  心理学家詹姆斯·希尔曼(James Hillman)认为我们最终必须在自我接受和坚持改变我们自身那些具有破坏作用的方面之间找到平衡: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爱自己并非易事……因为这意味着爱自己的各个方面,包括较差的、在社会中不可接受的阴暗面。人们给予这个让人羞辱的方面的关注是补救的办法……但是道德方面绝对不可放弃。因此这个补救的办法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在道德上认识到,我的这些方面是负担,是无法容忍的,是必须改变的;还要永远喜欢笑着、高兴地接受它们就是那个样子。既努力而为又放任自流,既苛求又悦纳……

  如果现实想让我们自由,那么面对现实就不会是一劳永逸的,相反,它必须变成一种实践。就像我们所有的“肌肉”一样,自我意识因为不用而萎缩,而当我们克服了自己对了解更多事实的抵制时,自我意识又会得到深化。我们每天对自己的方方面面不闻不问。就像我们为了保持并增强身体力量而必须不断回到体育馆给自己提高锻炼强度一样,为了增强我们思想、情感和精神方面的承受力,我们必须坚持正视自己不愿看到的那些方面。

  同时,无情地揭露现实不比连续压迫二头肌更有利健康。正如人类学家格雷戈里·贝特森(Gregory Bateson)所说的那样:“总是有一个最佳的度,超过这个度,任何东西都有害,无论氧气、睡眠、心理疗法还是哲学。”当接受现实时,剂量太大会把人压垮,甚至弄巧成拙。有些现实太难以容忍,不会立刻被接受。比如,在炭疽病的恐慌之后,了解一些有关炭疽病的事实,包括如何辨认它的症状以及如何最好地治疗,都是有意义的。可是详细地描述它的威胁,实际上会更容易让人觉得无助,消耗而不是提供更多的精力。

  《宁静之祷》(Serenity Prayer)是有关管理精力的一本再合适不过的入门书。“上帝赐予我宁静让我接受我无法改变的事情,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事情,赐予我智慧去了解差别。”我们花大量的精力担心我们无法控制的人和情况,相比之下,把精力集中在我们能施加影响的事情上要好得多。面对现实帮助我们有所取舍。

  我们的自尊心是脆弱的,面对有关我们自己的令人不快的信息会让我们觉得受到威胁。我们不仅需要勇气跳到未知的世界,还需要理解我们对所发现的情况的抵触。我们必须谨慎地朝着现实的方向前进,认识到自我保护的力量有时候会减慢我们前进的速度。当我们目光锐利时,我们更能意识到挡在我们路上的障碍。面对我们生活中最难的现实是有挑战性的也是解脱性的。当我们没什么可隐藏时,我们不再担心它们暴露出来。大量精力得以释放,让我们全方位投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欢庆自己的长处并继续强化它们。当我们走错了路,我们对它负责并重新设定我们的路线。

  谨记

  ◎面对现实让精力得到释放,是继确定目标后的做到更全方位投入的第二个阶段。

  ◎回避现实会消耗大量的精力。

  ◎在最基本的层面上,我们为了保护我们的自尊而欺骗自己。

  ◎有些事实太难以容忍,以致无法立刻接受。像悲伤这样的情感最好的消长形式是波浪形的。

  ◎没有同情心的现实就是残酷—对别人也对我们自己。

  ◎我们没有承认的有关自己的情况,我们往往无意识地通过行动把它们表现出来。

  ◎一种常见的自欺形式是假想我们的观点代表事实,而实际上这只是我们选择用来看世界的透镜。

  ◎面对现实需要我们对没有准确看待自己或他人的可能性永远保持开阔的胸怀。

  ◎当我们太过于用单一的眼光看我们自己时,这既是一种危险又是一种欺骗。我们都是光与影、善与恶的混合体。

  ◎接受自己的缺点会放松我们的防范心理,并增加我们的积极精力的储备。


第十章 采取行动  
   
  伊凡·伦德尔远不是他那个时代身体素质上最有天赋的网球运动员,但是他曾在5年里位居世界排名第一位。他的优势在于他建立的日常惯例。伦德尔在球场上的训练时间很长,他训练的时间甚至都很精确,这些都不足为奇。

第十章 采取行动:积极仪式的威力

--------------------------------------------------------------------------------

  2004年04月06日 21:11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章

  阅读本章前,请思考如下问题:

  1.估算一下,在你日常的行为中有百分之多少是靠意志和纪律约束的,又有百分之多少是习惯性的反应?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2.你听说过“新年决心综合征”吗?你认为问题在哪里?怎么解决?

  3.你如何评价你自我约束的能力?它是使用不尽的吗?你将这种能力都用在什么地方?其余的地方怎么办?

  4.想一想自己生活中已形成的仪式(或习惯),你怎样评价它们的作用?

  5.如果某些习惯让你厌烦,你认为问题何在,怎么解决?

  6.你认为在形成习惯方面,哪些因素最关键?

  7.回想一下自己的一次成功的转变和一次失败的转变,对比一下,它们有哪些根本的区别?

  伊凡·伦德尔远不是他那个时代身体素质上最有天赋的网球运动员,但是他曾在5年里位居世界排名第一位。他的优势在于他建立的日常惯例。伦德尔在球场上的训练时间很长,他训练的时间甚至都很精确,这些都不足为奇。他和参加巡回赛的其他选手不同的是,他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遵循类似的惯例。他设计了一个球场外的严格的健身方法,包括短跑、中距离跑、长距离骑车和力量训练;他定期进行芭蕾练习以提高他的平衡能力和优雅的姿态;他坚持吃低脂肪、高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并在特定的时间进餐。

  伦德尔还进行一系列每日集中思想的练习来提高他集中精力的能力,并定期安排新练习确保它们仍具有挑战性。在锦标赛上,他向朋友和家人明确指出,让他们不要用可能分散他比赛精力的问题增加他的负担。无论他做什么,不是全方位投入就是战略性退出。他甚至还细心地安排放松和恢复时间,包括消遣地打高尔夫、每天午睡和定期安排好的按摩。在球场上,在比赛期间,他依靠另外一套仪式让他保持注意力集中,包括在比赛前想想全部的要点,每次走到底线发球时也遵循同样的几个步骤。作为伦德尔长期的对手,约翰·麦肯罗后来说:“虽然我不喜欢伦德尔,我必须要称赞他。体育圈中没有人像他那样努力……伊凡并不是最有天赋的选手,但是他的献身精神—身体上还有思想上的,是难以置信的,不次于任何人……而且他在整个练习的过程中都能如此。”

  老虎伍兹是现代版的伦德尔,尽管他比伦德尔更有天赋,但是他对管理生活中各方面的精力—身体的、情感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同样全力以赴。回报是显而易见的。在他20出头的时候,伍兹不仅是他所从事的这个项目中最棒的,而且还是高尔夫球历史上持续处于霸主地位最久的选手。

  假设伦德尔之所以非常出色,部分原因是他有超人的意志和纪律,这没什么不合逻辑的。但事实可能不是这样。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我们的行为中只有5%是有意识地自我指引的。我们是习惯型生物,我们所做的事中多达95%是自发的或者是对要求或焦虑的反应。伦德尔非常聪明而又直觉地理解的,是积极仪式的力量。这种仪式非常精确,受非常坚定的目的感的推动,成为我们生活中自动的行为。

  积极的精力仪式在三个层面上是非常有效的。首先,它们帮助我们确保有效地管理精力为我们的任务服务。其次,这些仪式降低了对依靠我们有限的意志和纪律来采取行动的需要。最后,仪式是把我们的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事转化成行动的有效方式—体现在我们的日常行为中什么对我们最重要。


连续性和改变

--------------------------------------------------------------------------------

  2004年04月06日 21:15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章

  仪式还帮助我们建造生活的结构。比起以往任何时候,我们都更多地受到对立的选择、没完没了的信息和无数的要求的轰炸。像一家顶尖金融公司的一位高级行政人员告诉我们的那样:“今天美国商业最大的问题是觉得没有什么事是干完了的。从一份做得很不错的工作中得不到满足感,因为总是还要达到另外一个要求。我们都在没有尽头的踏车上奔命。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仪式创造界限—清楚地分出要补充和重新加油的机会,而且还仔细思考并为下一次挑战做准备。

  每次伊凡·伦德尔走到底线发球时,他一定用他的护腕擦一下额头,用球拍的拍头敲敲他的脚后跟儿,从口袋中抖出木屑,拍4下球,看看他打算将球击向何处。在这个过程中,伦德尔在重新调整他的精力:排除分心的事,让他的生理系统平静下来,集中注意力,开始重新投入,为他的身体能发挥出最佳状态做准备。实际上,他在给他体内的计算机编程。时间一到,仪式就自动运行。成功的行政人员、经理和销售人员常常有他们自己的表现前的仪式。在一个重要会议之前,这些仪式可能是各种各样的:从为了调整状态而散步到为了放松而做深呼吸,从复述要涉及到的要点到围绕着期望的结果陈述一系列的主张。

  除了创造连续性,仪式还有助于促进改变。几千年来我们一直用仪式来纪念我们取得的成就,对我们得到的赐福表示感谢,推动我们从人生的一个阶段转入另外一个阶段。我们用犹太教中的受戒仪式、基督教中的坚信礼以及生日、周年纪念和毕业庆祝来标志人生发生重大变化的事件。节日仪式如感恩节和圣诞节让我们有机会表示感谢、仔细考虑并和所爱的人重新联系在一起。婚礼标志着从单身到婚姻生活的转变—在认可这种转变的重大意义的同时庆祝充满希望的未来。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仪式赋予我们生命中某些关键的事件以意义。

  不幸的是,我们许多人对仪式都有负面的联想。部分是因为仪式是我们小时候强加给我们的而不是我们自由选择的。当一个仪式开始让人感觉没有意义、死板甚至压抑时,可能是因为它和坚定的价值观失去了联系。让仪式继续存在并保持活力需要一种微妙的平衡。没有仪式所带来的条理性和明确性,我们总是容易受到生活中的紧急任务、瞬间的诱惑和我们有意识的意志和纪律的局限性的影响。另一方面,如果我们的仪式变得太死板、没有变化、直线性,最终的后果是枯燥、退出乃至热情和生产力的

  下降。

  我们的双重挑战是,当我们生活中的压力有可能让我们脱轨时要紧紧抓住我们的仪式,同时要定期重新查看并改变这些仪式让它们保持新鲜。比如,把有计划的锻炼作为训练的一部分是至关重要的。可是,如果你继续用同样的方式挑战身体的同样部位,你最终将不会再得到力量,你会变得厌烦、灰心,而且可能放弃。健康的仪式兼顾过去的舒适和未来的挑战。仪式被用于强化优势,会在不妨碍改变或不破坏灵活性的情况下提供安全和一致性的源泉。

  关键的行为在确定有效的管理精力的仪式方面有几个关键的因素,但是在30~60天的学习期里,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如时间的确切性和行为的精确性重要。特德和他的妻子唐娜一起来参加我们的培训。像我们的许多委托人一样,他们抱怨因为生活特别忙,几乎没什么时间给对方。他们碰巧还一起工作,经营邮购目录业务。他们工作内外大多数的谈话内容都是关于他们的生意或者应对3个十多岁的孩子的要求的。

  特德和唐娜决定以在星期六上午留出属于他们自己的一个半小时不受打扰的时间为中心来确定一个仪式。第一次规定的时间到了,他们两个人都有几件迫在眉睫的需要首先处理的事。等到他们做好准备可以聊天了,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正当他们要开始时,一个孩子醒了,想要他们开车送他去参加一个体育比赛。在他们明白之前,紧迫的生活战胜了他们要在一起的承诺。

  第二周,当几乎完全一样的事再次发生时,特德建议他们规定一个具体的开始时间(早晨8:00),并使它神圣不可侵犯。他们同意在一起的时候不接电话,他们让孩子们不要打扰他们。这马上就奏效了。可是没过几个星期,又一个问题出现了。因为特德在谈论他的想法时更咄咄逼人,大部分时间都是他在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同意唐娜先说,前45分钟他们谈论唐娜脑子里想的事,不论是什么。然后他们转换角色,特德开始谈论他脑子里的事。我们最后一次和他们谈及此事时,离他们开始这个仪式已经两年多了(他们有五六次没有做到)。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俩都同意无论生活有多忙,这已经成为帮助他们觉得紧密相联的核心因素。

  道格是一位管理人员,他负责监督一家大型金融服务公司的几千名金融顾问有差不多10年之久。从很早的时候起,他就直觉地明白仪式的作用。为了确保体现他认为重要的价值观和他给自己设定的目标,他形成了一套他称为“关键行为”的东西。在他的个人生活中这些行为包括每周和妻子约会一个晚上,承诺参加女儿的全部体育比赛。对于一位处于他这样地位的管理人员来说,一个不同寻常的仪式是星期三下午1:00,他离开办公室打一个小时网球,星期五下午1:00,他在附近的基督教青年会打一个半小时篮球。他的秘书把这两个日期安排在他每周的日程安排里,这样就不会因为有其他更重要的约会而把这些活动取消。对道格来说,这两项活动是他非常紧张的一天中补充精力的重要方式。他告诉我们,要是他对在工作日中找时间锻炼身体漫不经心的话,这些活动就没有了。和妻子的晚间约会以及对女儿承诺的时间也同样如此。

  精确性和确切性

  更广泛、更有说服力的研究证实,时间的确切性和行为的精确性可以极大提高成功的可能。对此的解释也是我们有意识地自我控制的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容易耗干。通过决定一种行为会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出现,我们不必再太多考虑如何让它变成现实。一系列的实验已经证实了这种模式。比如,在一项研究中,要求参加调查的人写一份有关他们打算如何过圣诞夜的报告,并且在48小时之内上交。一半的参与者被告知他们要确切地说明他们打算在何时何地写报告,另外一半则没有规定最后期限。在那些被规定了最后期限的人中,75%按时递交了报告。第二组中只有1/3的人这么做了。

  在另一项研究中,要求一些女性在下个月进行乳房自查。其中一组被要求写下她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这项检查,而另一组则不必。然后两组被缩减到只剩下那些表示一定会完成这项任务的妇女。那些确定了何时何地做这项检查的妇女几乎百分之百地完成了检查。尽管表达了同样强烈的要进行检查的愿望,第二组中只有53%的人这么做了。

  还有一项研究,目标是让不锻炼的大学生更多地参加健身活动。在为了动员他们所做的第一次努力中,研究人员向受试者提供了关于锻炼身体会如何大幅度降低患冠心病的可能性的数据。参加健身计划的人从29%增加到39%。接下来要求学生们确定他们打算何时何地参加锻炼,锻炼的人急剧上升到91%。在帮助人们养成更好的饮食习惯的过程中,得到的结果类似。当受试者被要求准确说明他们一天中每顿饭打算吃什么时,他们更有可能吃健康的、低热量的食物,而不是整天用他们的精力来抵制吃某些食物的欲望。

  在所有这些实验里最具戏剧性的一个中,研究对象是一群正在戒毒的吸毒者—这时候他们为了控制想吸毒的强烈欲望所需的精力严重危及他们承担任何其他任务的能力。作为为帮助他们康复后找到工作所做努力的一部分,要求一组在指定的一天的下午5点之前写一份简短的简历。没一个人写完。另外一组的任务相同,还要确切地说出他们何时何地写简历。那个组80%的人完成了这项任务。

  仪式的确切性和精确性还使我们更有可能在有压力的时候也能坚持这些仪式。比尔·沃尔什(Bill Walsh),旧金山49人队非常有才能的前教练,在描述他管理橄榄球队的方法时把它简单地归纳为:“任何时候都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把事情做好上。每场比赛,每次练习,每次会战,每种情况,每一次。”沃尔什的话的要点适用于任何需要效能的场合。只有练习是完美的—或者至少以完美为目标时,才会熟能生巧。如果在你觉得放松、没有压力的时候,你不能高效地完成某项任务,那么在压力很大的时候,或者当你陷于危机时,你不大可能完成任务。培养精确的仪式能使你不分散精力,排除因为压力而产生的恐惧。沃尔什解释说:“在逆境中,人们想得越少越好。当你有压力时,大脑会和你开玩笑。你越是准备得好、保持精力集中,你越可以在特殊的情况下更顺利地应对。”

  精确性和确切性还确保仪式本身不断从我们最坚定的价值观那里得到动力。只创造一个愿景宣言还不够,只有通过确定一个仪式定期回顾这个愿景,我们才能保证和这样的一个愿景宣言所提供的独特的精力源泉保持有力的、持续的联系。小儿神经外科医生本·卡森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说:“我发现,有一个晨间仪式—冥想或一些安静的阅读时间,可以为一整天定下一个基调。每天早晨,我用半个小时读圣经,特别是《旧约·箴言》。这里面有这么多的智慧。一天之中,如果我遇到让人灰心丧气的情况,我回头想想早上我读过的一节。以《箴言》第16章32节为例:‘不轻易发怒的,胜过勇士;治服己心的,强如取城。’”

  我们的委托人发现了他们自己保持和目的相联系的仪式。有的早晨起来花几分钟写日记,其他的冥想、祈祷或读一些鼓舞士气的东西,或者在洗澡时花几分钟反思一下。还有人把他们的愿景宣言放到电脑的首页上或者把中途休息时思考他们的价值观当成一种习惯。一位委托人把他的个人和职业愿景分别压膜到索引卡的两面,把它塞到汽车座位上方遮阳板的下面。在他早晨上班的路上,他花几分钟回顾一下他的职业愿景;在晚上回家的路上,他把卡片翻过来,在到家前的最后几分钟思索一下他个人的愿景。关键不在于我们如何建立和目的之间的联系,而是我们定期这么做能给人以信心。

  为与不为

  当意图是以否定形式表达的—“我不会吃得过饱”或“我不会生气”,这些意图很快会耗干我们有限的意志和纪律的储备。不做什么有时需要持续的自我控制,对于根深蒂固的习惯以及面对诱惑时,如吃甜食、在社交场合喝酒尤其如此。有时候把设计一种肯定的行为来为某种特殊情况做好准备叫做“预先准备好”。比如,面对吃得过饱的诱惑,预先准备好的仪式可能就是“当我受到甜食的诱惑时,我吃一块水果代替。”

  多年以来,乔治,一家小型咨询公司的经理,一直在为他一遇到挫折或阻挠就要发脾气这一点苦苦挣扎。这破坏了他和同事的关系,因为他把和气看成是一种首要的价值观,这也让他觉得自己很差劲。随着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发现当乔治连续工作很长时间没有休息或者没有定期进餐时,他特别容易发作。他曾无数次下决心控制自己的冲动,但是不出几天,他总是发现自己又回到老样子。

  保证休息和定期进餐是干涉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建议乔治把精力放在他想在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上,而不是他希望抵制的行为。第一步是让他一觉得怒气膨胀就做几个深呼吸,在那一刻什么也不说。等到他终于开口说了,我们建议乔治把他的声音放低。他越激动往往说话声音就越大,这不仅让他越来越生气,还把别人也疏远了。最后,我们让乔治微笑,即使开始的时候有点是装出来的。相当多的证据表明,微笑确实可以减少激动,平息应急反应。同时既微笑又生气几乎是不可能的。

  毫不奇怪,乔治开始的时候觉得这样的行为很尴尬也很难。在几次有挑战性的情况下,他根本就忘了做这些。可是,不出几个星期,除了在最有压力的情况下,这些仪式差不多成了自动的。最让乔治吃惊的是,面对挫折时微笑实际上能让他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更平和、不那么着急、带点幽默感。

  渐进的改变

  如果说成就是最大的成功,那么过度是最大的失败。因为改变需要突破我们的舒适区,最好从小的、可控制的步骤开始。想像一下,你决定,也许就像一个新年决定一样,最终一定要有个好体形并开始更注意你的身体健康。下定决心,满怀热情,你参加一个锻炼班,决心慢跑并每周三次进行力量训练。在同样的精神的指引下,你发誓开始节食,把摄入的热量减少一半,一点糖和简单碳水化合物都不吃。最后,你决定晚上多睡会儿,每天早上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你甚至制定有关如何开始你的新计划的非常详细、精确的规划。

  不出10天,你的节食失败了,你只参加了两次健身,你根本就没改变你的睡眠习惯。怎么回事呢?答案是你想一口气吃成个胖子。你有限的意志和纪律不堪重负,你很快就耗尽了你自我约束的精力储备。结果不仅是你没有坚持你的计划,而且还可能让你有不可能改变终身习惯的想法。

  我们的方法是逐渐确定仪式—每次把精力放在一个重大的改变上,为整个过程的每一步制定可以实现的目标。如果你曾经十分不愿意动,想开始运动的话,从每天5公里、一星期5天开始是不切实际的。如果你从一个非常具体但又非常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开始,你成功的可能性要高得多。你的计划可能从每天步行15分钟、一星期3次开始,事先决定好在接下来的每个星期时间逐渐延长、速度逐渐加快。除非你突破自己的舒适区否则就不会有提高和改变,但是把自己逼得太急会增加放弃的可能性。在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每一步都感受到成功,这样要好得多。培养自信会让你更有毅力追求更具挑战性的改变。我们把这些叫做“一步步的仪式”。


权宜的适应

--------------------------------------------------------------------------------

  2004年04月06日 21:12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章

  像我们中多数人一样,罗杰曾经受制于他自己消极的精力习惯。这些选择中许多都是权宜的,是不考虑长期的精力后果、快速调动精力的策略。不吃早饭可以让罗杰早点到办公室,但是他根本没考虑过这个选择对他整个上午的精力的影响;喝咖啡和健怡可乐是罗杰在睡眠不足时认为能调动精力的办法;不锻炼是因为罗杰感觉被其他的事弄得筋疲力尽了。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对罗杰来说,很难想到只要他再忍耐一下,进行体育锻炼可能实际上会成为他补充精力的源泉—不仅仅是在身体上给他补充,还包括思想上和感情上的精力补充。

  不耐烦和发怒是罗杰发泄他的挫折感的途径—他没有想过这些消极情绪对他人和他自己的精力储备所造成的损害。晚上喝几杯酒、偶尔抽烟是罗杰马上从压力中解脱出来的策略,但是这些方式消耗了他的短期精力并且从长期看威胁到他的健康。和他的妻子、孩子们保持一定的距离是避免对他有限的精力提出额外要求的途径,但是他却因此无法从和他关系最亲密的人那里得到情感的抚慰。最重要的是,罗杰已经习惯于退出—通过在任何事上都不投入太多精力而保存精力,或者让自己不过分深入地思考所做的选择。

  罗杰这种不尽心地改变行为的努力没维持多久就失败了。像他这种情况并不少。我们大多数人都在为改变而努力的过程中受到挫折,是“新年决心综合征”的受害者—我们下定决心改变自己的行为,只是很快又回到我们熟悉的模式上。仪式就像锚一样,确保我们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能继续让我们的精力为我们最珍视的价值观服务。我们一生中都要经历风雨—不适和疾病,心爱的人去世,背叛和失望,财务紧张以及被解雇。这些是我们的性格真正受到挑战、我们关于如何管理精力的选择至关重要的时候。

  风雨越大,我们就越容易回到我们的生存习惯中,积极仪式就变得越重要。

  表现优异的人,不论是运动员还是战斗机的飞行员,外科医生还是特种部队的战士,美国联邦调查局的情报人员还是首席执行官,都依赖积极仪式来管理他们的精力、实现他们的目标。我们发现,任何将生活建立在明确的价值观基础上的人也同样如此。《我们这个时代的仪式》(Rituals for Our Times)的作者埃文·英伯-布莱克(Evan Imber-Black)和简宁·罗伯茨(Janine Roberts)写道:“每次我们参加一个仪式,我们要么在口头上要么更含蓄地表达着我们的信仰。每天晚上坐在一起吃晚饭的家庭,在用他们的行为表示他们相信需要拥有全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晚上就寝时间的仪式让父母和孩子有机会告诉对方他们在各种事情上的信念。纯粹的就寝时间仪式表达了对父母孩子关系的某种信仰,这样的关系中有温暖、友爱和安全。”

  一个死板的甚至像运动员(如伊凡·伦德尔)那样的很有条理的惯例很容易就被放弃。但是停一下,想想你钦佩的人—或者就看看你生活中效率最高、工作最有成效的地方。如果你像我们大多数委托人一样,你应该已经有许多仪式了—常常是你没意识到的。这些包括卫生习惯、安排未来一天的事、家庭生活习惯。仪式不仅可以避免自发性,还给我们带来舒适感、连贯性和安全感,这些让我们有时间去即兴发挥和冒险。想想一位伟大的运动员在极大的压力下完成了一记似乎不可能完成的射门,一位非常训练有素的外科医生在一个非常复杂的手术生死攸关的时刻做了一个和直觉相反的决定,或者一位经理在一场困难的正式谈判中突然提出一种新颖的达成交易的方法,从而打破僵局。仪式会形成一个稳定的框架,在这个框架中经常出现一些创造性的突破。当关系得以深化、精神上的反映成为可能时,仪式还可以提供恢复和补充精力的时间。

  有意识的意志和纪律的局限性是因为对自我控制的每个要求—从决定我们吃什么到对付挫折,从制定一种健身方法到坚持完成一项困难的任务,都要动用本就有限的容易被消耗掉的精力储备。

  在一系列充满想像的实验中,几位研究人员演示了这一点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通过行动表现出来的。比如在一项实验中,受试者几个小时内不许吃东西,然后给他们一盘巧克力曲奇和其他甜食。允许一组随便吃,另一组却不能吃甜食而是吃小萝卜。后者成功抵制了甜食的诱惑,但是接下来在解决难题时他们却显得明显不如第一组有毅力。在另外一项实验中,节食者可以控制自己抵挡食物的诱惑,但明显更容易在后面的诱惑中失控。还有一项实验,要求一组受试者把他们的手放到冰水下一定时间。在一系列后续的校对任务中,他们表现得比没有接受冰水挑战的另一组差很多。

  仪式的持续效力源自它们保存精力这一事实。“我们不应该养成思考我们正在做什么的习惯,”哲学家A·N·怀特黑德(A. N. Whitehead)曾在1911年这样写道,“反之才是真实的。文明的进步正是通过扩大我们无需考虑就可以做的事的数量来实现的。”和逼迫我们采取行动的意志与纪律相反,明确的仪式会吸引我们。如果我们不这么做,我们会觉得更糟。想想刷牙、洗澡、早晨和你的爱人吻别、参加你的孩子的足球比赛或者周末给你的父母打电话。如果我们想在生活中培养新的、持久的行为,我们不能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保持这些习惯上。

  既然意志和纪律比我们大多数人意识到的要有限而又宝贵得多,我们必须有选择地使用它们。因为即使是非常小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最终也会用尽这种有限的储备,有意地把精力用于一个活动意味着下一个活动得到的精力会减少。严峻的事实是,我们一天中有意识地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极其有限。

  就像可以通过让二头肌或三头肌承受一定的压力,然后进行恢复使它们得到增强一样,战略性地锻炼自我控制肌肉也是可能的,同样的训练方法也适用。让自我控制、理解别人或耐心超过正常的限度,然后留出恢复时间,这些“肌肉”会变得越来越强壮。可是,更可靠的是,我们可以通过尽快形成积极的、成为自动的、相对不费力气的仪式,来克服有意识的意志和纪律的局限性。

  平衡压力和恢复的仪式

  仪式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为了全方位投入,在精力消耗和补充之间达到有效平衡。所有表现优异的人都拥有能优化他们在压力和恢复之间循环往复的能力的仪式。吉姆所发现的几乎所有顶尖网球选手使用的得分之间的恢复仪式,就是一个特别生动的例子。仅在16~20秒之间,这些非常明确的仪式提供了非常高效的恢复方式。

  同样的压力—恢复平衡对任何需要效能的地方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的恢复仪式越明确、越有效,我们就能更快地恢复我们的精力储备。比如,我们对华尔街的交易员做了大量的调查,他们每天必须长时间坐在电脑终端前,休息的时间非常有限。当我们最初建议他们每天需要形成更多的恢复仪式时,他们还嘲笑我们。

  “我们几乎都没有时间去洗手间,”他们告诉我们,“我们怎么可能抽时间恢复精力呢?”我们提醒他们运动员能多快、多有效地恢复精力,并指出一天中如果安排得当即使是60~90秒的休息也可以补充大量的精力。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们开始设计他们自己的仪式。这些仪式多种多样,从60秒的深呼吸到戴上随身听听一首最喜欢的歌,从给家里打个简短的电话和爱人或孩子联络一下到上下走4段楼梯,从打计算机游戏到吃一块热量朱古力。这些仪式越有条理、越系统,它们就能给你补充越多的精力。

  作家彼得来寻求我们的建议时正面临一本书的交稿期限马上要到了的巨大挑战,他没有把握能否按期交稿。多年以来,彼得习惯于长时间坐在他的文字处理机前。他告诉我们,问题是他发现很难保持自己的注意力,特别是到了下午。我们的目标是帮助他从一个思想上参加马拉松的人转变成一个短跑者。我们和彼得一起设计仪式,在高强度的投入之间穿插相对短暂的但是安排得当的恢复时间。

  因为彼得告诉我们他在大清早时觉得头脑最清醒,我们让他从早晨6:30开始工作,在他做其他事之前,写90分钟。为了不分神,他同意把电话关掉并且在他写作的时间里不查看电子邮件。早晨8:00彼得停止写作,和妻子、三个孩子一起吃早餐。我们还建议他改变他以前吃一个面包圈或者松糕、喝一杯橙汁的习惯,而是喝能提供持续能量的蛋白质饮品。上午8:30彼得重新开始工作,在毫无干扰的情况下写作到10:00。到那时,他休息20分钟恢复精力—10分钟举较轻的重物,接下来的10分钟冥想。在他回到书桌前,他还吃一个水果或一把坚果。

  彼得的第三段写作时间从上午10:30到中午12:00,这个时间段结束后他进行慢跑,然后吃午饭。在上午这四个半小时专注的工作中,彼得写的东西差不多是他以前在桌子前坐上多达10个小时所写的东西的两倍。下午,他把注意力转向看书、研究他的书,以及其他事上。晚上,由于对他的成效感觉不错并且进行了合理的休息,彼得还有精力投入到家人身上。

  挑战越艰难,我们的仪式就要越严格。战士的作战准备是一个好的例子。基本训练的仪式是如此严格—特别是在海军,乃至仅仅8~12个星期后,没有主见的、胆小的、懒散的少年会被改造成身材消瘦、自信、有使命感的士兵。新兵被迫在他们生活的每个方面都养成新习惯—如何走路如何说话,什么时候就寝、起床,什么时候就餐、吃什么,他们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他们在压力下如何思考和行动。这种行为模式让他们能在适当的时候做适当的事,即使是面对所有压力中最严峻的情况—死亡的威胁。


基本训练

----------------------
更多免费TXT书请到
BBS.Aisu.cn交流
----------------------
该TXT小说下载自Aisu.cn

  2004年04月06日 21:16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章

  在后面的资料部分,你会找到一个完整的“公司型运动员个人发展计划”,这个计划会带着你一步步找到你的关键价值观、发展愿景、制定克服你效能障碍的仪式,让你每天对自己做的承诺负责。我们发现,两种行为能极大提高在30~60天的学习期里成功确定新仪式的可能性。我们把这些行为叫做“基本训练”。它们是有效确定成功仪式的基础。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明确方向这个做法有多种形式,但是目的总是一样的:通过回顾我们的愿景开始每天的仪式学习任务,不仅弄清我们打算实现什么,还要弄清我们打算如何做。我们的一些委托人发现他们只要5或10分钟就可以做好这件事,而其他的人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有些人在洗澡时明确方向,而其他人在家里坐在安静的房间中,或者在散步或户外慢跑时,甚至在上班的路上明确方向。

  明确方向可以包括不同的要素。有些委托人觉得和具体的不易改变的价值观如慷慨、关心别人、诚实或自信联系起来更有效,或者把它们当成形成某种行为、实现一个具体目标的动力。其他人发现生动地想像他们将如何处理第二天潜在的困难的挑战是最有效的方法。还有些人就是在起床时留出一大块特定的时间思考他们自己的愿景,可能采取写日记或冥想或祈祷的方式。

  萨利在一所公立学校工作。尽管吸引她从事教学的理想有很多,她却把大量时间花在管她的学生和维持课堂秩序上。为了弥补挫折感并增加她的积极精力,她决心创立一个早间仪式来激发对工作的积极感情。在完成我们的培训后,她每天都从和她的4个首要价值观(耐心、尊敬他人、感激和谦卑)的重要性相联系开始。

  有压力的时候,萨利总是很难抵制屈服于消极情绪。按照有关如何管理精力的行为规范生活—确立投入的规则,让萨利能坚持她最坚信的价值观并帮助她避免失望。当她的精力主要来自教学给她带来的积极的感激之情时,萨利不仅觉得更耐心、更平衡,而且发现她对学生产生了更振奋、更鼓舞他们的影响。

  监督过程可以带来持续变化的确定仪式的第二个关键,是每天结束时让你自己负责。负责是定期面对你的计划和实际行为之间差距的一种方式。如果你正努力让自己的饮食更健康,不仅确定吃什么和什么时候吃的仪式是至关重要的,同样重要的是每天结束时看看你对计划执行得怎么样。如果你围绕更尊敬地对待他人确定一个仪式,把这些目标实现得怎么样记下来很重要。对于你任何的努力也同样如此。确定一个期望的结果并让自己每天为之负责,会为你的仪式指明中心和方向。对我们的许多委托人来说,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记每日责任日志。这个练习可以简单到在你床边放一张纸,检查是或不是。(“责任日志”的例子参见“资料”部分。)

  “知道如何给你自己充电非常了不起,但是更重要的是你真的得这么做。”维诺德·科斯拉(Vinod Khosla),风险投资公司KPCB(Kleiner, Perkins, Caulfield and Byers)的一位合伙人告诉《快速公司》杂志说:“我记录我有多少次按时回家和家人共进晚餐,我的助手每月向我报告确切的数字。你的公司要权衡事情的轻重缓急,人们也需要衡量他们的哪些事是重要的……我的目标是一个月有25个晚上在家吃晚饭。有个目标数很重要……每个月都记下你的行为意味着你不会疏忽,因为你马上知道你的日程表是否和你要优先考虑的事相吻合。”

  你并不需要在达不到目标时审判或惩罚你自己。消极的动力,就像我们已经看到的那样,维持不了多久而且耗费精力。最好的时候,负责任既可以防止我们无止境的自欺也是我们了解还有什么在妨碍我们的信息来源。如果你没有执行某个仪式或者没有实现你在追求的结果,可能有几种解释。可能是这个仪式不是以对你真正有吸引力的价值观、愿景为基础;也许你制定的目标太远大,需要更缓慢地逐步进行;也可能是你的仪式是错的,需要重新调整。往往,没有彻底地执行一个新仪式会为你从坚持现有行为并抵制改变中得到的好处辩护。无论理由是什么,一天结束后衡量一下你的进步不是对抗你自己的武器,而是改变过程中有益的部分。通过研究和了解我们的失败,与从庆祝和扩大我们的成功中得到的好处一样多。

  谨记

  ◎仪式是我们有效管理精力为我们所肩负的任何使命服务的手段。

  ◎仪式创造一种把我们的价值观和优先考虑的事转化成生活中方方面面的行动的方式。

  ◎所有表现优异的人都依赖积极的仪式来管理他们的精力、规范他们的行为。

  ◎有意识的意志和纪律具有局限性,是因为对我们自我控制的每个要求都需要从同样有限的资源中汲取能量。

  ◎我们可以在我们最坚信的价值观的驱动下,通过确定能尽快变成自发行动的仪式来弥补我们有限的意志和纪律。

  ◎仪式最重要的作用是确保有效平衡精力的消耗和补充,为全方位投入服务。

  ◎挑战越具体,压力越大,我们的仪式就应该越严格。

  ◎精确性和确切性是在30~60天的学习期里确定仪式的重要方面。

  ◎尽量不要做很快耗干我们有限的意志和纪律储备的事。

  ◎要想做持久的改变,我们必须确定一步步的仪式,每次着眼于一种重大的改变。


第十一章 罗杰的重新投入的生活  
   
  罗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具有挑战性的委托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效能障碍比我们一般遇到的更让人畏缩,而是他改变的原动力是如此匮乏。

第十一章 罗杰的重新投入的生活

--------------------------------------------------------------------------------

  2004年04月06日 21:20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一章

  在本章,我们又碰到了罗杰—一个成功转变了的罗杰。本章是附录中“公司型运动员”个人发展计划的详细剖析,为您提供了详尽的行动指南。

  罗杰是一位不同寻常的具有挑战性的委托人。这并不是因为他的效能障碍比我们一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般遇到的更让人畏缩,而是他改变的原动力是如此匮乏。

  毫不奇怪,罗杰来到我们中心时是有筹码的。他的上司已经尽最大努力将他的到访形容成一个机会,但是罗杰仍然觉得他是被挑选出来的。他很迟才把他的培训前资料交给我们,第一天大部分时间里他明确表示出他的怀疑,每次休息他都在我们的停车场用他的手机打电话或者用他的黑莓回复电子邮件。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开始。

  当罗杰完成我们的“面对现实”这个环节,他显然为他所听到的内容而感到不安。我们认为那是一个有希望的迹象。在委托人对他们的现状觉得有些不安之前,他们很少打算改变。让罗杰首先感到惊异的是他的体检结果。他一直认为他的体形不错,但是他主要凭的是过去的记忆。他没有想过20多年没怎么活动,他的肌肉萎缩了多少。他很失望地发现他身体中脂肪所占的百分比有多高,他的心脑血管的容量和力量有多低。当他被告知他的风险因素(上升了的血压、饮酒相对较多、长期压力很大、吸烟中等、高胆固醇和超重)使他非常容易较早患上心脏病时,他也感到震惊。他承认,他的医生确实曾经鼓励他减肥并定期锻炼,但是罗杰从未感觉有什么紧急的。

  他对同事在他的“全方位投入清单”中的有些意见反馈(主要是觉得他非常苛刻、没有耐心、容易发脾气)感到吃惊,而且有一点抵触。尽管罗杰承认他有时候容易发火、情绪消极,但他认为他掩饰得很好,他对人一般都很尊敬、和蔼。他解释说:“这些时候很不容易。我想许多人就是不习惯处于我们面对的压力下,他们谴责传递消息的人。”

  罗杰的第一个真正的突破出现在我们问他,他妻子或孩子是否觉得他没有耐心、容易发火时。他看上去好像缩到椅子里一样。就在几周前,他告诉我们,他和9岁的女儿阿莉莎发生了冲突。罗杰从一家星期六体操班接女儿回来后,带她到当地的餐馆吃午

  餐—难得的父女两人单独在一起的时间。阿莉莎穿着罗杰的母亲新近送给她的礼物—一件手织的毛衣。吃到一半时,阿莉莎意外弄翻了一杯番茄汁,都洒在她的新毛衣上。

  罗杰表现得很生气,斥责她太粗心。阿莉莎想道歉,但是罗杰变得更生气了。最后她开始哭。她边哭边说:“你总是对我叫嚷。为什么你这么恨我?”罗杰告诉我们,这就像往他的心上插一把刀一样。马上,他意识到他做得太过了,把他工作上的不顺和焦虑发泄到了阿莉莎身上。更糟的是,他意识到女儿对他行为的看法是对的。在他们在一起的非常有限的时间里,他总是对她挑刺、不耐烦。他说得越多,他越意识到他对小女儿伊莎贝尔和妻子也同样如此。他告诉我们,也许他的同事们对他的行为也心里有数。

  化目的为动力

  对于确定目的这项工作,罗杰第一个晚上的作业是回答一连串用来帮助他检查他最坚信的价值观的问题。就像我们前面指出的那样,我们问的问题里有一个是:“你在生命中学到的三个最重要的教训是什么?”尽管罗杰的生活变得很艰难,但他不是一个特别难以理解的人。他的回答是这样的:

  1.和你爱并尊敬的人结婚,总是把你的家庭放在第一位。其他的东西有来有去,但是和你关系最亲密的人是永远的。

  2.努力工作,高标准要求自己,不求其次,但求最好。

  3.尊敬他人,善待他人。

  罗杰注意到他以前给我们讲的事和他希望传达给孩子们的教训之间的不同。“我知道我可能听起来像个伪君子,”他说,“但是即使我不合格,这些的确是我想传递给我的孩子们的教训。”对于第二个问题,“想像你最尊敬的某人,描述这个人身上你敬慕的品质”,罗杰选择了他的父亲。他的父亲是个裁缝,后来开了个干

  洗店。

  “我总是敬慕他的威严、他的亲切和诚信,”罗杰说,“他为他的工作而自豪,他对他的每一位顾客都满怀关心与敬意。他在我们家里也同样如此。尽管他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很长,但他似乎从不灰心或心烦。”至于他最佳状态时是什么样,罗杰对自己的形容是“喜欢开玩笑、有同情心、有献身精神、有创造力和完全可以信赖”。

  当轮到选择他最珍视的5个价值观时,他的选择并不让人吃惊:和善、优秀、家庭、诚信和健康。“我想,前4个主要是受我父母的影响。”罗杰告诉我们:“说实话,在参加这个计划前,我可能不会把健康放到我的名单上。但是既然我看到我已经让自己冒了多大的风险、后果可能会怎样,健康似乎比以前重要得多。”

  确定目的的最后一步是写一份愿景宣言。罗杰的是这样的:

  在生命中我第一要考虑的是我的妻子和孩子们。当我们在一起时,我有责任把我的全部精力和注意力都放在她们身上。为了能使这成为现实,我必须还要照顾我的身体。在工作上,我要对自己高标准要求。作为一名领导,我要代表着我的每个首要的价值观—最重要的是和善、关心他人和诚信。我要让别人觉得受到了关心,让他们相信可以依靠我。无论我做什么,都要全心全意。

  等到需要制定一个行动计划时,罗杰把重点放在他的首要价值观和他发现的效能障碍上:精力不济、没有耐心、消极、与他人的关系缺乏深度、缺少热情。他担心失败,不太愿意在计划里加入太多的内容。我们同意了。就像我们指出的那样,能不断取得小的改变、战胜微小的挫折比制定一个大的计划、完全失败要好得多。罗杰决定围绕增强他的体能制定他第一个仪式,这不仅为了他的健康,还因为精力不足是造成他每一个效能问题的因素之一。

  罗杰想出来的第一个仪式是每周至少锻炼3次—星期二和星期五下午1:00,星期六上午10:00。他还承诺每天吃健康的、高蛋白的早餐,一天中定时进餐,吃得更少、更有营养。他希望确定仪式的第二个地方是花更多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在我们的培训结束时,他能提出的最好的计划是尽量每天下午6:30以前下班,和客户吃饭限制在每周两次。他希望在设计出更详细的计划前和妻子商量一下。仅仅做这些改变,罗杰相信,就会对他的精力、他和别人的关系、他的工作态度有巨大的影响。和我们在一起两天半后,他离开的时候觉得对前面的挑战既兴奋又充满热情。


向更深层发展

--------------------------------------------------------------------------------

  2004年04月06日 21:25 中信出版社

  《精力管理》第十一章

  到3个月的时候,罗杰开始又确定几个仪式,这些是他最初的“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的一部分(参见本章后面“资料”部分的全套计划)。其中一个是更好地安排他的工作的轻重缓急。在来我们这里之前,罗杰一般用到办公室之后的头一个小时回电子邮件和电话。现在,像我们的许多委托人一样,他养成习惯,把每天早晨回复电子邮件和留言推迟到至少完成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一个重要的、更长远的挑战之后。

  他的第二个仪式是对他的短暂休息更一丝不苟。尽管他在锻炼的头两天小心地在下午1:00准时停下来,但此后他仍常常连续工作长达3~4小时。罗杰决心在上下午分别恢复性短暂休息一次。到书店看看书是他最喜欢的活动之一,他开始用上午休息的时间步行到离他办公室3个街区远的巴诺书店(Barnes & Noble),在那里待15分钟。下午,他用休息时间查看女儿们是否放学回家,然后在办公桌那儿做10分钟深呼吸。他还把下午的零食从一个糖块换成半块热量朱古力、一个水果或一把坚果。

  罗杰开始的第三个仪式是每个星期和他的一位直接下属一起吃午饭,这既是对已经确定的作为首要价值观的和善及尊敬他人的一个延伸,又是对他挑剔、没有耐心这样的反映做出的回应的结果。在他认为有必要做出某种批评性的反馈的场合,他养成习惯在开始和结束时都说些积极的话。

  到6个月的时候,罗杰回到我们这里做后续调查。从他进门的那一刻,很显然,他有了重大改变。他看上去更健康,而且更有生气、更投入、更乐观。身体上的变化马上就测量出来了。罗杰减掉了12磅,他的身体脂肪比从27%下降到19%,他的胆固醇水平从245下降到185,血压也在正常范围内。当我们给他测试时,他的耐力增加了几乎25%,他的力量增加了35%。我们还让罗杰给他的投入程度打分。6个月前,他给工作打的是5分,在家是3分,现在他给两者打的都是9分。

  路上的障碍

  并不是罗杰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改变了。他承认他仍然吸烟,特别是遇到困难的时候。他仍然对他诚信和负责任的程度(及时地兑现承诺)不满意。罗杰告诉我们,往往是突然下达的任务把他的注意力从更重要的但是不那么急需处理的事情上转移走。当任务堆得高到一定程度时,他往往容易变得不耐烦,对别人比较怠慢无礼。罗杰告诉我们,他决心围绕在有压力的时候行为举止更有风度来设计一个仪式—不是把有压力的情况当成是举止不佳的借口,而是当成展现他领导风范的一次挑战。

  对罗杰来说,另外一个不断的挑战是在出差时坚持他的仪式。他出差旅行时对仪式的态度像他在家里时一样严格,但罗杰还没有想出一个可以与之媲美的在旅行途中的仪式。他几乎没有时间锻炼身体,他把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发现很难短暂休息一下。他对吃什么也不那么在意,白天的时候不按时吃饭,在会议之间随便抓起什么能找到的东西就吃了。和客户一起吃饭时,他有时候仍旧吃得喝得太多。

  我们帮助罗杰设计了一个重要的新仪式,把他现有的几个仪式扩展到旅行途中。新仪式的目的是帮助他更好地应对压力大的情况—以及传递更积极的精力。我们让罗杰讲讲他有压力的时候的真正体会。他告诉我们,他首先感到的是心里升起的一团火、一股脑儿的批评的想法和想控制局面的强烈愿望。当他发现自己处于那些情况下时,我们建议罗杰先做几个深呼吸。我们还让罗杰想一下他所敬慕的有办法处理棘手局面的人。他选择了他的老板。最后,我们让他在头脑中想像一下他的老板在危机时刻会如何表现,并把那作为他的典范。

  至于旅行,罗杰意识到这只是一个把他的注意力转移到确定与在家里时一样的仪式的问题。对于吃得好些的问题,他决定最重要的仪式是随身携带健康的零食,这样他就不会吃那些垃圾食品。他总结出在旅行途中最好的锻炼时间是在和客户吃饭之前,这也是在漫长的一天工作结束后减压的方法。罗杰开始按照和不开会时同样的方式安排他的锻炼时间,并不让任何人打扰。他还确保只在有健身中心的酒店订房。最后,罗杰承诺在和客人用餐期间最多只喝一杯葡萄酒并且喝得非常慢。

  罗杰报告说,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有这样的时候:客人点了一瓶特别好的葡萄酒,诱惑大得难以抗拒。在特别好的饭店用餐时也有同样的问题。当他的日程安排得太满时,他偶尔还会错过健身的机会。但是,大多数情况下,罗杰在确定他的新旅行仪式方面是成功的,正如他在很长的会议中间会开玩笑地从他的公文包里摸出蛋白质棒。9个月后,他报告说他又减了7磅。

  对罗杰来说,没有什么变化比学会在压力面前表现得更有风度更具有挑战性也更让人满意。当罗杰他拿出时间仔细品味和演练我们和他一起设计的仪式时,他发现他能明显减少他的应急反应。仍有要采取行动的压力占了上风的时候,而不是反思一下。记着这一点,他最终又创造出一个仪式,用于被他称为“紧急情况”的时候。在那样的情况下,他的策略是默默地点头表示认可,不管他感觉如何,然后说一些如“我明白了,我需要一点时间想一下,然后给你答复”这样的话。他首要的任务是不要在他发火或觉得不耐烦时做出反应。他告诉我们,这对他的直接下属的影响是令人鼓舞的。他越和气、越鼓励他们,他们反馈的想法就越多。在他回访我们后的6个月里,他领导的小组的总利润增长超过了15%—这期间他们公司的总体业绩并不好。

  在我们第一次见到罗杰12个月后,他的事业回到了快行道,他对他的日常安排做出另外一个重大调整。在老板允许的情况下,他开始在家工作,每个星期一次。他确信他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躲开日常的要求,把更多精力放在更长远的计划上以及需要更集中的精力的问题上。同时,他迫切地想更多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中。他在家工作的那天,他送两个孩子上学,下午接她们,并承诺下午5:00停止工作。和女儿们更深的交往非常让人满意,他还发现在家的那天效率非常高。

  尽管罗杰第一次来见我们时充满怀疑和抵触情绪,他还是能确定自己的价值观,并创建对他非常有吸引力的愿景。这两点既是高质量的动力又是在他面临困难的抉择时可以依靠的试金石。他的仪式是他贯彻他的愿景的方式,在工作上和在家里都是。“让我最吃惊的是,”罗杰告诉我们,“一旦我的价值观明确了,我就得到了确定仪式的窍门,我所做的大多数改变并不是那么难。我的生活需要一定的节奏。我能感觉得到我的精力在很大程度上传递给了我周围的人。我现在的挑战就是感受脉动、跟上节奏。”


回归家庭

--------------------------------------------------------------------------------

  2004年04月06日 21:23 中信出版社

  本文转自《精力管理》第十一章

  就在培训结束后登上回家的飞机之前,罗杰查看了一下工作上还有什么没做的。他有134封电子邮件、45个留言需要回复,五六个小的工作问题需要他解决。让他失望的是,在他回去的那天晚上他几乎没有时间向他的妻子、孩子们问声好。匆忙地打个招呼,他就钻进他在家中的办公室里,把注意力放在扑灭工作的火上。第二天早晨,他比平时早一个小时起  
  AC-尼尔森互联网调查   粉红女郎紧急招募!   
中国网络通俗歌手大赛   用搜索登陆一个城市  


床,在家人醒来之前就离开了家,他计划中的早餐也没吃。相反,他在挨着办公室的熟食店里狼吞虎咽地吃下炸面包圈还喝了咖啡。接下来的4个小时,罗杰处理了十几个问题,补上没打的电话、没回复的信件。午餐他吃的是最方便的食品—从自助餐厅买的两块比萨饼,他就在办公桌上吃了。他第一个计划中的中午的锻炼因失败而放弃,他在脑子里重新安排了第二天的时间。三天后他答应雷切尔会尽量早点回家,但是到他强迫自己把工作放下时,已经是晚上7:30了。

  在他回家的路上,罗杰觉得筋疲力尽、很气馁,他开始沉思。他的结论是,没有什么办法。尽管他有全部的乐观的计划,但是他又回到了他开始的地方。他不会在晚上8:30之前回家,他确信雷切尔会对他生气,他不会有太多的时间或精力给孩子们,公文包里的一堆工作仍然等着他处理。

  当罗杰从州际公路的出口下道时,他觉得有一种他无法完全理解的感情在心中起伏。当他经过离他家5个街区远的一个公园时,这种感情变得特别强烈以至于他无法继续开车。让他诧异的是,当他把车停到路边时,泪水开始顺着他的脸哗哗地流了下来。他记得他上一次哭是在12年前他的婚礼上—那是喜泪。他意识到这些泪水是他对自己的生活非常伤心的反映,他很长时间以来一直在抑制这种感情。罗杰意识到他真正想做的事是回家,拥抱他的妻子和孩子们,并告诉她们他有多爱她们、多想她们。

  罗杰开车经过最后的几个街区时心里觉得轻松了些,也平和了些。他一开前门,就大声喊他的孩子们和他的妻子,但是没有人答应。他看了看厨房和游戏室,都没人。雷切尔很久以前就教孩子们,她们在父亲晚上回家晚时要给他个宽松的环境,知道他可能觉得筋疲力尽、容易发火。可是,这次罗杰跑上楼,发现他的女儿们正在阿莉莎的房间里一起玩。他见到她们的一刹那,他跪下,伸出他的双臂,她们开始朝他跑过来。他把她们抱起来,泪水再次从他的脸上滚落。过了一会儿,雷切尔走进来。她停在门口,脸上是一种战战兢兢的表情。

  “噢,我的上帝,”她说,“别告诉我,你被解雇了。”

  罗杰泪水中带着笑。“不,”他说,“不是那么回事。我只是太高兴见到每个人了。”

  第二天早晨罗杰醒来时感觉比这么多年以来任何时候都要好。他和雷切尔在孩子们起床前吃了早饭。他上午的工作很紧张,不过他迫使自己坚持在午餐时去办公室附近的健身俱乐部锻炼。这是他一周以来第一次用他的会员卡,这张会员卡是雷切尔8个月前作为圣诞节礼物送给他的。锻炼之后,罗杰觉得身体上很累但是情绪上很振奋。他没有选择在办公室附近的快餐店买汉堡包和薯条,而是在一家美食家熟食店停下来,在沙拉吧吃了清淡的午餐。下午,他不像他记忆中一直以来的那么疲劳。6:30整,他下班回家。

  当罗杰快到他家附近的公园时,他感觉到和头一天晚上一样的心潮起伏,他不得不再次把车停到路边。让他绝对感到惊愕的是,他的眼睛里再次充满泪水,他的心中涌起同样的想和他的家人在一起的强烈愿望。这次当他走进家时,他发现他的两个女儿在游戏室里。她们朝他跑过来时,他伸出了双臂,他再次开始落泪。

  “妈妈,”阿莉莎喊,“爸爸又哭了!”

  转变

  在接下来的6个月里,罗杰用一只手就能数得过来他有几次下班回家而没有在他家附近的公园停留几分钟。眼泪是少了,但是每次都要涌动的感情没有少。在公园停留一下,成了让罗杰进行重大转变的仪式。每次他停下车,他都把工作放在脑后,拿出时间重新考虑为什么他的家人对他这么重要,当他和她们在一起时他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多年以来,一天的工作结束后回到家里,就像从一连串令人筋疲力尽的任务中进入另外一串任务中。现在他开始把他的家人当做是他补充精力的有效来源。他对下午

  6:30下班和锻炼身体变得坚定不移。

  在罗杰回家3个星期后,围绕孩子们他又确定了一个仪式。因为每天早晨她们还没醒他就离开家了,他决定每天给她们每人写一张字条,从她们房间的门下面塞进去。尽管他没有真正看见她们,这是他和女儿联系、证明她们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的方式。这件事本身也成了能让人开怀的一件事。有时候,他写一些他叫做“罗杰的工作规则”的东西,通常采用他编的简短的寓言的形式。星期日晚上,他给她们每人画一张连环漫画—他曾经给他的大学校刊画过,此后再也没画过。当他外出出差时,他会在早晨给两个女儿发电子邮件。一天早晨罗杰急急忙忙的,没有往孩子们的门下塞便条,这让他有机会意识到这些仪式对他的女儿们有多重要。那天晚上他回到家,两个女儿双臂交叉放在身前在大门那儿等着他。“爸爸,今天早晨你忘了什么事?”阿莉莎说。

  罗杰还创建了一个和他妻子早晨吃早饭的仪式—燕麦片或蛋清煎蛋饼配蛋白质饮品。在家吃早饭还让他有机会在孩子们起床前和雷切尔在一起。这个每天早晨不受打扰地在一起待上几分钟的机会很快变得对他们两人都很宝贵。这比一言不发地看晨报要好得多。他用3分钟浏览一下标题,到晚上孩子们都上床后他才更细致地看报。没过几个星期,罗杰觉得他精力的质量和数量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好转,在家里和在工作上都是如此。

  在此后的几个月里,罗杰还开始了另外两个仪式。第一个是把早晨上班路上的最后15分钟用于思考眼前这一天的事情,回顾他的首要价值观。第二个是在回家的路上给他关心的人打个电

  话—他的父亲、母亲,他的两个兄弟中的一个,或者一位朋友。可以说他的父母对能更频繁接到他的电话非常感激。这个惯例还使他和一位曾经住在他隔壁、但前一年搬走了的好友重新取得联系。原来那位朋友大多数晚上和罗杰在同一时间下班回家,他们开始互相通过手机聊15或20分钟,至少每周一次。

  罗杰在坚持他的健身计划方面也是成功的。在一个月内,他把原来每周锻炼3天增加到4天—增加了星期天下午。开始,他曾计划周末只锻炼一次,他愿意在周末的另一天负责照看孩子们,这样雷切尔自己能有几个小时锻炼身体。但是他妻子不太愿意离开孩子们。罗杰争论说雷切尔应该有一些属于她自己的时间,锻炼身体会让她在和他们在一起时有更积极的精力。雷切尔最后提出一个折中方案。当地的基督教青年会帮助使用他们设施的父母照看孩子,因此他们作为一个家庭参加到这个会里。罗杰和雷切尔开始在星期六下午一起锻炼身体,而且他们还带着孩子们。星期日中午,雷切尔自己去健身,而罗杰则带女儿们去外面吃午饭。

  这些围绕健身、吃得更好、花更多集中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的仪式,是罗杰在他来找我们后两个月内所遵照的主要仪式。尽管这些仪式中没有一个直接和他的工作有关,他所做的变化不仅影响到他身体上的感觉和他与家人之间的关系,还影响到他在办公室的效率。罗杰觉得更积极、更有精力,他在工作上变得不那么苛刻,他能更好地集中精力,特别是下午锻炼身体后。因为他能在更少的时间里办更多的事,对于早点下班他心里没觉得不舒服。每个星期至少两次他在下午5:30之前就出了门,6:30之前到

  家—比1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整整早了一个小时。在他离开我们8个星期后,我们接到罗杰的老板打来的一个电话。“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的,但是这个家伙得到了重生,”他告诉我们,“他好像年轻了10岁,再次焕发了活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楼主| 发表于 5.4.2008 10:45:17 | 只看该作者
下面这些不好直接发出来,还是放压缩文件吧~

广告心理战.rar

158.89 KB, 下载次数: 73

卡耐基经商之道.rar

256.53 KB, 下载次数: 72

潜能成功学.rar

514.59 KB, 下载次数: 61

商场三十六计.rar

248.71 KB, 下载次数: 58

世界广告战.rar

346.8 KB, 下载次数: 6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6.2024 01: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