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72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爱玲的《秧歌》与陈永贵的发迹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2.9.2008 22:31: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写下这个题目,才觉得实在有点蜂马牛不相及。不过确是我此时能想到的题目。待某慢慢道来。
我本不是“张迷”,九十年代,在张爱玲死之前,和大家一样,几乎从未听过这个名字。她的死,使她知名,大家趋之若鹜般地,争抢她的遗作。我是不大看言情小说的。但也鬼使神差地跑进汉学系图书馆,想看个凤毛麟角。可书架上存放张氏专著的那一层,却已经几乎空空如也了。在剩下的几本中随手取下来的一本,叫作《秧歌》。看了以后,使我大失所望,这几乎是张爱玲仅有的非言情作品。而小说内容却并不使我感到无趣。讲的是五十年代初,政府(强行)徵粮而酿成饥荒与暴动。(这里必须声明,本人并非特意关注有关中国的负面资料) 。后来,陆续读到关于张爱玲的背景信息,又不觉有歪打正着之感。原来,正是这部《秧歌》,才使得张氏彻底被“ 中国大陆”所遗忘。因为,据说这是她接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资助(金钱与素材) 而作。政治问题,大是大非,来不得半点儿含糊。既然,人不在中国,无法消灭,那么,至少她的作品可以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被消灭。因此,才有张爱玲后半生的销声匿迹。与之相比,她与汉奸的恋情,就只算小节,而不足道矣了。
提起《秧歌》,还要多说几句。那小说一开头,便叫人迷惑。第一个感觉像是《小二黑结婚》,原本期待着的是三四十年代大上海的风霜雪月,读进去才发现是五十年代初江南农村的辛酸血泪。故事背景是有佐证的,我从前宿舍有位浙江籍人士,极其痛恨城市人,八九风波之后,此人积极支持中央,理由是老邓好,使农人足食,比五十年代强万倍,另外,89杀的大多是城市人,也令其心快。我作为被他痛恨的城市人却很同情他和中国所有的农人,我知道中国城乡差异之巨,却越来越大,是何等的不公正。从他那里我第一次听到五十年代初,浙江兰溪,金华十几县人民抗征粮大暴动。这就是《秧歌》的背景。政府为保证城市及抗美援朝的粮食供应,强征农民的粮食。《人民日报》曾有一篇回忆建国初安抚民心的文章,说北京城的洋车夫们因包尝解放前粮价飞涨之苦,特别关心粮价,政府每日便以各种方式不露声色地公告粮价,且稳中有降,这一妙笔被史学家“誉为”:“最成功的安民告示”。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粮从哪里来呢?八年抗战,三年内战,死了多少壮劳力,无论是共军是蒋军,多是中国人丁呀。哪有人种地,哪来的粮食呢?
张爱玲是从没去过农村的,只凭这中情局的报告,能写几万言,真不容易呀。她是没有见过真正的缺粮,为了突出无米,竟写到:某人去吃婚宴,碗里只是肉而找不到几粒渴望已久的大米饭。读起来颇有路易十五质问农民为什么没有面包不吃蛋糕的异曲同工之妙。
该说说这永贵儿大叔了。他和这《秧歌》有什么关系呢?原来,他也是一个人证。
这位永贵儿大叔也是华主席那个时代的明星,红角儿,且红得发紫,和华主席是老乡,都是老西儿。华主席可是一步一个脚印地上来的,从县,地,省到中央,华了二,三十年时间,而永贵却只要了两三年,算是“ 做直升飞机上来的”。<<凤凰卫视>>曾做过一个专辑,回忆他,时间不详,大约是陈永贵前几年死的时候做的吧。香港那儿总有人喜欢怀旧,不时抛出些不合时宜的话题,象我这儿也是。反正讲到他的发迹史,便是五十年代初,刚当村支书,第一件政绩便是超额征了公粮,因此却又让村儿里不少人家“接不开锅”,出了人命,那当支书的怎么交待?于是,便是挨家挨户地搜剿余粮,终于有所斩获,均了粮。好在没有暴动,倘闹出乱子,那么,永贵大叔后来的故事就不会有那么辉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11.2024 21:07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