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2275|回复: 2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俞平伯:红楼梦辨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19.12.2003 10:14:46 | 只看该作者
再贴个研究“红楼梦”第一人的俞平伯上来。<br>呵呵。 <!--emo&--><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mile.gif' /><!--endemo--> <br><br>
2#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5:10 | 只看该作者
俞平伯:红楼梦辨(zt)<br>红楼梦辨<br>           俞平伯<br><br>           顾 序<br><br>  平伯做这部书,取材于我的通信很多,所以早先就嘱我做一篇序。我一直没有<br>功夫做。到现在,这部书快要出版了,使我不得不在极冗忙的生活中抽出一点功夫<br>来把它做了。<br><br>    我原来想,凡是一种风气必有它的来源:自从有了《红楼梦》之后,“模仿”<br>“批评”和“考证”的东西如此的多,自然由于读者的注意,但为什么做出的东西<br>总是浮浅的模仿,尖刻的批评,和附会的考证?这种思想的来源是在何处?我要解释<br>这三类东西的来源,很想借了这一篇序文,说明浮浅的模仿出于《尚书》之学,尖<br>刻的批评出于《春秋》之学,附会的考证出于《诗经》之学。它们已有了二千年的<br>历史,天天在那里挥发它们的毒质,所以这种思想会得深入于国民心理,凡有一部<br>大著作出来,大家就会在无意之中用了差不多的思想,做成这三类东西,粘附在它<br>的上面。《红楼梦》的本身不过传播了一百六十余年,而红学的成立却已有了一百<br>年,在这一百年之中,他们已经闹得不成样子,险些儿把它的真面目涂得看不出了。<br>我很愿意在这篇序文上把从前人思想的锢蔽和学问的锢蔽畅说一回,好使大家因了<br>打破旧红学而连及其余同类的东西。但这个意思的内容太复杂了,不是一序所能容,<br>也不是忙中抽闲所能做,所以写了一点就没有续下。等将来有空的时候,再作为专<br>篇的论文罢。<br><br>  关于《红楼梦》作者的历史,续作者的历史,本子的历史,旧红学的错误,适<br>之先生在《红楼梦考证》上说得很详了。关于《红楼梦》的风格,作者的态度,续<br>作者的态度,续作者的依据,……平伯这部书上也说得很详了。<br><br>  我要说的,就是这一部书的历史。<br><br>  一九二一年三月下旬,适之先生的《红楼梦考证》初稿作成。但曹雪芹的事迹和<br>他的家庭状况依然知道的很少。那时候,北京国立学校正是为着索薪罢课,使我有<br>功夫常到京师图书馆里,做考查的事。果然,曹寅的著述找到了,曹家的世系也找<br>到了。平伯向来欢喜读《红楼梦》,这时又正在北京,所以常到我的寓里,探询我<br>们找到的材料,就把这些材料做谈话的材料。我同居的潘介泉先生是熟读《红楼梦》<br>的人,我们有什么不晓得的地方,问了他,他总可以回答出来。我南旋的前几天,<br>平伯、介泉和我到华乐园去看戏。我们到了园中,只管翻着《楝亭诗集》,杂讲<br>《红楼梦》,几乎不曾看戏。坐在我们前面的人觉得讨厌了,屡屡回转头来,对我<br>们瞧上几眼。介泉看见了,劝我们道:“不要讲了,还是看戏罢&#33;” 。<br><br>  适之先生的初稿里,因为程伟元序上说,“原本目录一百二十卷,今所藏只八<br>十卷,殊非全本”,疑心后四十回的目录或者是原来有的。平伯对于这一点,自始<br>就表示他的反对主张;那时的证据,是:既有了“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的回目,就<br>不应当再有“薛宝钗出闺成大礼”的回目。我回南之后,平伯即来信道:<br><br> 我日来翻阅《红楼梦》,愈看愈觉后四十回不但本文是续补,即回目亦断非固有。<br>前所谈论,固是一证;又如末了所谓“重沐天恩”等等,决非作者原意所在。况且<br>雪芹书既未全,决无文字未具而四十回之目已条分缕析如此……<br><br>  我想,《红楼》作者所要说的,无非始于荣华,终于憔悴,感慨身世,追缅古<br>欢,绮梦既阑,穷愁毕世。宝玉如是,雪芹亦如是。出家一节,中举一节,咸非本<br>旨矣……(四月廿七日)<br><br>这是他给我的第一封信。后来这些主张渐渐的推论出来,就成了这一部书的骨干。<br><br><br>  从此以后,我们一星期必作一长信;适之先生和我也是常常通信。我对于《红<br>楼梦》原来是不熟的,但处在适之先生和平伯的中间,就给他们逼上了这一条路。<br>我一向希望的辩论学问的乐趣,到这时居然实现。我们三人的信件交错来往,各人<br>见到了什么就互相传语,在几天内大家都知道了。适之先生常常有新的材料发见;<br>但我和平伯都没找着历史上的材料,所以专在《红楼梦》的本文上用力,尤其注意<br>的是高鹗的续书。平伯来信,屡屡对于高鹗不得曹雪芹原意之处痛加攻击;我因为<br>受了阎若璩辨《古文尚书》的暗示,专想寻出高鹗续作的根据,看后四十<br>回与前八十回如何的联络。我的结论是:高氏续作之先,曾经对于本文用过一番功<br>夫,因误会而弄错固是不免,但他绝不敢自出主张,把曹雪芹意思变换。平伯对于<br>这点,很反对我,说我是高鹗的辩护士。他论到后来,说:<br><br>    弟不敢菲薄兰墅,却认定他与曹雪芹性格差得太远了,不适于续《红楼梦》。<br>(六月十八日)<br><br>这是他进一步的观察,从作者的性格上剖析出来,眼光已超出于文字异同之上了。<br>后来又说:<br><br>  我向来对于兰墅深致不满,对于他假传圣旨这一点尤不满意;现在却不然了。<br>那些社会上的糊涂虫,非拿原书孤本这类鬼话吓他们一下不可,不然,他们正发了<br>团圆迷,高君所补不够他们的一骂呢!(八月八日)<br><br>   这是他更进一步的观察,不但看出高鹗的个人,并且看出高鹗的环境了。他<br>有了这一种的见解,所以他推论曹高二家的地位可说是极正确的。<br><br>  一个暑假里,我们把通信论《红楼梦》作为正式的功课,兴致高极了。平伯信<br>中的话很可以见出这时的情状,他说:<br><br>  弟感病累日,顷已略療;惟烦忧不解,故尚淹滞枕褥间;每厌吾身之<br>赘,嗟咤弥日,不能自已。来信到时,已殆正午,弟犹昏昏然偃卧。发函<br>雒诵,如对良友,快何如之!推衾而起,索笔作答,病殆已霍然矣。吾兄此信真药<br>石也,岂必杜老佳句方愈疟哉!(六月十八日)<br><br>又说:<br><br>  京事一切沉闷(新华门军警打伤教职员),更无可道者;不如剧谈《红楼》为消<br>夏神方,因每一执笔必奕奕如有神助也。日来与兄来往函件甚多,但除此以外竟鲜<br>道及余事者,亦趣事也。(同上)<br><br>有了这样的兴致,所以不到四个月,我们的信稿已经装钉了好几本。<br><br>  末了,平伯又提议一个大计画,他想和我合办一个研究《红楼梦》的月刊,内<br>容分论文、通信、遗著丛刊、版本校勘记等;论文与通信又分两类:(1)把历史的方<br>法做考证的,(2)用文学的眼光做批评的。他愿意把许多《红楼梦》的本子聚集拢来<br>校勘,以为校勘的结果一定可以得到许多新见解。假使我和他都是空闲着,这个月<br>刊一定可以在前年秋间出版了,校勘的事到今也可有不少的成绩了。但一开了学,<br>各有各的职务,不但月刊和校勘的事没有做,连通信也渐渐的疏了下来。<br><br>  去年二月,蔡孑民先生发表他对于《红楼梦考证》的答辩。最奇怪的是,这个<br>答辩竟引不起红学的重兴,反而影响到平伯身上,使得他立刻回复以前的兴致,作<br>成这本书。当时平伯看见了这篇,就在《时事新报》上发表一篇回驳的文字。同时<br>他又寄我一信,告我一点大概;并希望我和他合做《红楼梦》的辨证,就把当时的<br>通信整理成为一部书,使得社会上对于《红楼梦》可以有正当的了解和想象。我三<br>月中南旋,平伯就于四月中从杭州来看我。我因为自己太忙,而他在去国之前尚有<br>些空闲,劝他独立将这事担任了。他答应我回去后立刻起草;果然他再到苏州时,<br>已经做成一半了。<br><br>  夏初平伯到美国去,在上海候船,我去送他,那时他的全稿已完成了,交与我,<br>嘱我代觅钞写的人,并切嘱我代他校勘。不幸我的祖母去世,悲痛之中,不复能顾<br>及这些事情;虽是请人钞录,直等到近年底时方始钞好,我一点也没有校过。这时<br>平伯又因病回国了,我就把全稿寄回北京,请他自校。现在出版有期,从此,我们<br>前年的工作就得到一个着落,平伯辨证《红楼梦》的志愿已经达到一部份了。平伯<br>将来如有闲暇,《红楼梦》上可以着手的工作正多,集本校勘实在是最重要的一桩。从<br>将来看现在,这一部书只算得他发表《红楼梦》研究的开头咧!<br><br>  平伯在自序上说这书是我和他二人合做的,这话使我十分抱愧。我自知除了通<br>信之外,没有一点地方帮过他。他嘱我作文,我没有功夫;他托我校稿子,我又没<br>有功夫。甚至于嘱我做序,从去年四月说起,一直到了今年三月,才因为将要出版<br>而不得不做;尚且给繁杂的职务逼住了,只得极草率地做成,不能把他的重要意思<br>钩提出来。我对他真是抱歉到极步了!<br><br>  我祝颂这部书的出版,能够随着《红楼梦》的势力而传播得广远!我更祝颂由<br>这部书而发生出来的影响,能够依了我的三个愿望:<br><br>  第一,红学研究了近一百年,没有什么成绩;适之先生做了《红楼梦考证》之<br>后,不过一年,就有这一部系统完备的著作:这并不是从前人特别糊涂,我们特别<br>聪颖,只是研究的方法改过来了。从前人的研究方法,不注重于实际的材料而注重<br>于猜度力的敏锐,所以他们专欢喜用冥想去求解释。猜度力的敏锐固然是好事体,<br>但没有实际的材料供它的运用,也徒然成了神经过敏的病症;病症一天深似一天,<br>眼睛里只看见(忄童)(忄童)往来的幻象,反自以为实际的事物,这不是自欺欺人吗!<br>这种研究的不能算做研究,正如海市蜃楼的不能算做建筑一样。所以红学的成立虽<br>然有了很久的历史,究竟支持不起理性上的攻击。我们处处把实际的材料做前导,<br>虽是知道的事实很不完备,但这些事实总是极确实的,别人打不掉的。我希望大家<br>看着这旧红学的打倒,新红学的成立,从此悟得一个研究学问的方法,知道从前人<br>做学问,所谓方法实不成为方法,所以根基不坚,为之百年而不足者,毁之一旦而<br>有余。现在既有正确的科学方法可以应用了,比了古人真不知便宜了多少;我们正<br>应当善保这一点便宜,赶紧把旧方法丢了,用新方法去驾驭实际的材料,使得嘘气<br>结成的仙山楼阁换做了砖石砌成的奇伟建筑。<br><br>  第二,《红楼梦》是极普及的小说,但大家以为看小说是消闲的,所谓学问,<br>必然另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和小说是无关的。这样看小说,很容易养成一种玩世的<br>态度。他们不知道学问原没有限界,只要会做,无所往而不是学问;况且一个人若<br>是肯定人生的,必然随处把学问的态度应用到行事上,所以这一点态度是不可少的。<br>这部书出版之后,希望大家为了好读《红楼梦》而连带读它;为了连带读它而能感<br>受到一点学问气息,知道小说中作者的品性,文字的异同,版本的先后,都是可以<br>仔细研究的东西。无形之中,养成了他们的历史观念和科学方法。他们若是因为对<br>于《红楼梦》有了正当的了解,引伸出来,对于别种小说以至别种书,以至别种事物,<br>都有了这种态度了,于是一切“知其当然”的智识都要使它变成“知其所以然”的<br>智识了,他们再不肯留下模糊的影象,做出盲从的行为:这是何等可喜的事!<br><br>  第三,平伯这部书,大部份是根据于前年四月至八月的我们通信。若是那时我<br>们只有口谈,不写长信,虽亦可以快意一时,究不容易整理出一个完备的系统来。<br>平伯的了解高鹗续书的地位,差不多都出于我们的驳辩;若是我们只管互相附和,<br>不立自己的主张,也不会逼得对方层层剥进。我们没有意气之私,为了学问,有一<br>点疑惑的地方就毫不放过,非辩出一个大家信服的道理来总不放手,这是何等地快<br>乐!辨论的结果,胜的人固是可喜,就是败的人也可以明白自己的误解,更得一个<br>真确的智识,也何等地安慰啊!所以我希望大家做学问,也像我们一般的信札往来,<br>尽管讨论下去。越是辨得凶,越有可信的道理出来。我们的工作只有四个月,成绩<br>自然不多;但四个月已经有了这些成绩,若能继续研究至四年乃至四十年,试问可<br>以有多少?这一点微意,希望读者采纳。我们自己晓得走的路很短,倘有人结了伴<br>侣,就我们走到的地方再走过去,可以发见的新境界必然很多。发见了新境界,必<br>然要推倒许多旧假定,我们时常可以听到诤言,自然是十分快幸;然而岂但是我们<br>的快幸呢!<br><br>  顾颉刚 一九二三,三,五<br><br>
3#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5:35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 引论<br>           俞平伯<br><br>           引 论<br><br>  我从前不但没有研究《红楼梦》底兴趣,十二三岁时候,第一次当他闲书读,<br>且并不觉得十分好。那时我心目中的好书,是《西游》、《三国》、《荡寇志》之<br>类,《红楼梦》算不得什么的。我还记得,那时有人告诉我姊姊说:“《红楼梦》<br>是不可不读的!”这种“象煞有介事”的空气,使我不禁失笑,觉得说话的人,他<br>为什么这样傻?<br><br>  直到后来,我在北京,毕业于北大,方才有些微的赏鉴力。一九二零年,偕孟<br>真在欧行船上,方始剧谈《红楼梦》,熟读《红楼梦》。这书竟做了我们俩海天中<br>的伴侣。孟真每以文学的眼光来批评他,时有妙论,我遂能深一层了解这书底意义、<br>价值。但虽然如此,却还没有系统的研究底兴味。<br><br>  欧游归来的明年(一九二一),我返北京。其时胡适之先生正发布他底《红楼梦<br>考证》,我友顾颉刚先生亦努力于《红楼梦》研究;于是研究底意兴方才感染到我。<br>我在那年四月间给颉刚一信,开始作讨论文字。从四月到七月这个夏季,我们俩底<br>来往信札不断,是兴会最好的时候。颉刚启发我的地方极多,这是不用说的了。这<br>书有一半材料,大半是从那些信稿中采来的。换句话说,这不是我一人做的,是我<br>和颉刚两人合做的。我给颉刚的信,都承他为我保存,使我草这书的时候,可以参<br>看。他又在这书印行以前,且在万忙之际,分出工夫来做了一篇恳切的序。我对于<br>颉刚,似乎不得仅仅说声感谢。因为说了感谢,心中的情感就被文字限制住了,使<br>我感到一种彷徨着的不安。颉刚兄!你许我不说什么吗?我蠢极了,说不出什么来!<br><br><br>  至于我大胆刊行这本小书,不羞自己底无力,这一段因缘,颉刚也代我申明了。<br>他说:<br><br>  “既有兴致做,万不可错过机会;因为你现在不做,出国之后恐不易做,至早<br>当在数年以后了。<br><br>  “这种文字,看似专家的考证,其实很可给一班人以历史观念。<br><br>  “有了这篇文字,不独使得看《红楼》的人对于这部书有个新观念,而且对于<br>书中的人也得换一番新感情,新想象,从高鹗的意思,回到曹雪芹的意思。”(十一,<br>四,七)<br><br>   但他这些过誉的话,我这小书是担当不起的。我只希望《红楼梦辨》刊行之<br>后,渐渐把读者底眼光移转,使这书底本来面目得以显露。虽他所谓,从高鹗的意<br>思,回到曹雪芹的意思,我也不能胜任,却很想开辟出一条道路,一条还原的道路。<br>我如能尽这一点小责任,就可以告无罪于作者,且可告无罪于颉刚了。小小的担子,<br>在弱者身上是重的,我恐不免摔十交啊&#33;<br><br>   这书共分三卷。上卷专论高鹗续书一事,因为如不把百二十回与八十回分清<br>楚,《红楼梦》便无从谈起。中卷专就八十回立论,并述我个人对于八十回以后的<br>揣测,附带讨论《红楼梦》底时与地这两个问题。下卷最主要的,是考证两种高本<br>以外的续书。其余便是些杂论,作为附录。<br><br>    这书匆促中草就,虽经校订,恐仍不免有疏漏矛盾之处,只好在再版时修<br>正了。因原稿底草率,印行时文字殆不免有讹脱,这对于读者尤觉得十分抱歉的。<br><br><br>  一九二二,七,八,平伯记<br><br><br>
4#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5:57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一)论续书底不可能<br><br>  《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续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br>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回,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二<br>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br>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我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br>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十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绮楼重梦》……却一时也<br>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我在这书中也不愿加以论列,免得浪费笔墨。<br>这类的续书,大约以《红楼复梦》为最早,且附有几条凡例,略有些关系;我在最<br>后有一篇附录论及。还有一类续书是从(3)种,所谓旧时真本续下去的,我却自己没<br>有见过,只听得朋友述说而已。自(2)种续下的书,却自来没听人说及。<br><br>  从高鹗以下,百余年来,续《红楼梦》的人如此之多,但都是失败的。这必有<br>一个原故,不是偶合的事情。自然,续书人底才情有限,不自量力,妄去狗尾续貂,<br>是件普遍而真确的事实,但除此以外,却还有根本的困难存在,不得全归于“续书人<br>才短”这个假定。我以为凡书都不能续,不但《红楼梦》不能续;凡续书的人都失<br>败,不但高鹗诸人失败而已。<br><br>  我深相信有这一层根本的阻碍,所以我底野心,仅仅以考证、批评、校勘《红<br>楼梦》而止,虽明知八十回是未完的书,高氏所续有些是错了的,但决不希望取高<br>鹗而代之,因为我如有“与君代兴”的野心,就不免自蹈前人底覆辙。我宁可刊行<br>一部《红楼梦辨》,决不敢草一页的“续红楼梦”。<br><br>  如读者觉得续书一事,并不至于这样的困难,绝望,疑心我是“张大其词”,<br>那么,我不妨给读者诸君一个机会,去作小规模的试验。如试验成功,便可以推倒<br>我底断案。我们且不论八十回以后,应当怎样地去续;在八十回中即有两节缺文,<br>大可以去研究续补底方法。(1)第十六回秦钟死时,这已在戚本《红楼梦》补足了,<br>我们可以不管。(2)第三十五回,黛玉在院内说话,宝玉叫快请,下文便没有了,到<br>第三十六回,又另起一事了,不和这事相干。黛玉既来了,宝玉把她请了进来,两<br>人必有一番说话;但各本这节都缺,明系中有缺文待补。这不过一页的文章,续补<br>当然是极容易的,尽可以去试验一下。如这节尚且不能续得满意,那续书这件事,<br>就简直可以不必妄想了。<br><br>  因为前后文都有,所以这一段缺文底大意,并非全不可知的。我愿意把材料供<br>给愿续书的人。上回写宝玉挨打之后,黛玉来看他,只说了两三句话,便被凤姐来<br>岔断,黛玉含意未申,便匆匆去了。后来宝玉送帕子去,黛玉因情不自禁,题了三<br>首诗。本回黛玉看众人进怡红院去,想起自己底畸零而感伤。《红楼梦》写钗黛喜<br>作对文,宝钗看金莺打络子,已有了一段文字;则黛玉之来亦当有一段相当的文字。况<br>且“通灵玉”是极重要的,宝钗底丫头为宝玉打络子,为黛玉所见(依本回看,莺儿<br>正打络,黛玉来了),必不能默然无言的。所以这次宝黛谈话,必然关照到两点:(1)黛<br>玉应有以报宝玉寄帕之情,且应当有深切安慰宝玉之语。(2)黛玉见人打络子,必然<br>动问,必然不免讥讽嫉妒。<br><br>  小小的一节文字,大意已可以揣摩而得,我竟一字不能下笔;更不用说八十回<br>后如何续下去了。我底才短,自然是个原因,但决不是惟一的原因。我现在再从理<br>论上,申论续书底困难。先说一般续书底困难,然后再说到续《红楼梦》底困难。<br><br><br>  凡好的文章,都有个性流露,越是好的,所表现的个性越是活泼泼地。因为如<br>此,所以文章本难续,好的文章更难续。为什么难续呢?作者有他底个性,续书人也<br>有他底个性,万万不能融洽的。不能融洽的思想、情感和文学底手段,却要勉强去<br>合做一部书,当然是个“四不象”。故就作者论,不但反对任何人来续他底著作;<br>即是他自己,如环境心境改变了,也不能勉强写完未了的文章。这是从事文艺者底<br>应具的诚实。<br><br>  至就续者论,他最好的方法,是抛弃这个妄想;若是不能如此,便将陷于不可<br>解决的困难。文章贵有个性,续他人底文章,却最忌的是有个性。因为如表现了你<br>底个性,便不能算是续作;如一定要续作,当然须要尊重作者底个性,时时去代他<br>立言。但果然如此,阻抑自己底才性所长,而俯仰随人,不特行文时如囚犯一样未<br>免太苦,且即使勉强成文,也只是“尸居余气”罢了。我们看高鹗续的后四十回,<br>面目虽似,神情全非,真是“可怜无补费精神”的事情!我从前有一信给颉刚,有<br>一节可以和这儿所说对看:<br><br>  “所以续书没有好的,不是定说续书的人才情必远逊于前人,乃因才性不同,<br>正如其面,强而相从,反致两伤。譬如我做一文没有写完,兄替我写了下去,兄才<br>虽胜于我,奈上下不称何?若兄矜心学做我文,则必不如弟之原作明矣。此固非必<br>有关于才性之短长。……”(十,六,十八信。)<br><br>  而且续《红楼梦》,比续别的书,又有特殊的困难,这更容易失败了。第一,<br>《红楼梦》是文学书,不是学术底论文,不能仅以面目符合为满足。第二,《红楼<br>梦》是写实的作品,如续书人没有相似的环境、性情,虽极聪明、极审慎也不能胜<br>任。譬如第三十五回之末,明明短了一节宝黛对语文字;说的什么事也可以知道。但<br>我们心目中并无他俩底性格存在,所以一笔也写不出。他们俩应当说些什么话,我<br>们连一字也想不起来。文学不是专去叙述事实,所以虽知道了事实,也仍然不中用<br>的。必得充份了解书中人底性格、环境,然后方才可以下笔。但谁能有这种了解呢?<br>自然全世界只有一个人,作者而已。再严格说,作者也只在一个时候,做书底时候。<br>我们生在百年之后,想做这件事,简直是个傻子。<br><br>  高鹗亦是汉军旗人,距雪芹极近,续书之时,尚且闹得人仰马翻,几乎不能下<br>台。我们哪里还有续《红楼梦》底可能?果然有这个精神,大可以自己去创作一部<br>价值相等的书,岂不痛快些。高鹗他们因为见不到此,所以摔了一交。我并不责备<br>高氏底没有才情,我只怪他为什么要做这样傻的事情。我在下边批评高氏,有些或<br>者是过于严刻的;但读者要知道这是续书应有的失败。不是高氏一个人底失败。我<br>在给颉刚的一信中,曾对于高氏,作较宽厚的批评:<br><br>  “但续作原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我也很不敢责备前人。若让我们现在来续<br>《红楼梦》,或远逊于兰墅也说不定。……我们看高氏续书,差不多大半和原意相<br>符,相差只在微细的地方。但是仅仅相符,我们并不能满意。我们所需要的,是活<br>泼泼人格底表现。在这一点上,兰墅可以说是完全失败。”(十,六,三十。)<br><br>高鹗底失败,大概是如此,以外都是些小小的错误。我在下文,所以每作严切的指<br>斥,并不是不原谅他,是因为一百二十回本通行太久了,不如此,不能打破这因袭<br>的笼统空气。所攻击的目标,却不在高氏个人。<br><br>  这篇短文底目的:一则说明我宁写定这一书而不愿续《红楼梦》底原因;二则<br>为高鹗诸君,作一个总辨解,声明这并非他们个人底过失(那些妄人,自然不能在内<br>);三则作“此路不通”的警告,免将来人枉费心力。<br><br>  二二,六,十七<br><br>
5#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6:19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二)辨原本回目只有八十<br><br>  我们要研究《红楼梦》,第一要分别原作与续作;换句话说,就是先要知道<br>《红楼梦》是什么。若没有这分别的眼光,只浑沦吞枣的读了下去,势必被引入迷<br>途,毫无所得。这不但研究《红楼梦》如此,无论研究什么,必先要把所研究的材<br>料选择一下,考察一下,方才没有筑室沙上的危险。否则题目先没有认清,白白费<br>了许多心力,岂不冤枉呢?<br><br>  《红楼梦》原书只有八十回,是曹雪芹做的;后面的四十回,是高鹗续的。这<br>已是确定了的判断,无可摇动。读者只一看胡适之先生底《红楼梦考证》,便可了<br>然。即我在这卷中,下边还有说及的;现在只辨明“原本回目之数只有八十”这一<br>个判断。<br><br>  自从乾隆壬子程伟元刻的高鹗本一百二十回本行世以后,八十回本便极少流传,直<br>到民国初年,有正书局把有戚蓼生底序抄本八十回影印,我们方才知道《红楼梦》<br>有这一种本子。但当时并没发生一点影响,也从没有人怀疑到“原本究有多少回书”<br>这一个问题。直到一九二一年四月,胡适之先生发表他底一文,方才惹起注意,而<br>高氏续书这件事实方才确定。<br><br>  但胡先生在当时因程伟元底话,并不因此否定后四十回之目底存在。程伟元底<br>《红楼梦》序上说:<br><br>  “然原本目录一百二十卷,今所藏只八十卷,殊非全本。……不佞以是书既有<br>百二十卷之目,岂无全璧?……”<br><br>胡先生在《红楼梦考证》初稿里说:(附亚东本《红楼梦》卷首)<br><br>  “当日钞本甚多,若各本真无后四十回的目录,程伟元似不能信口胡说。因此,<br>我想当时各钞本中大概有些是有后四十回目录的。”<br><br>但他在原文改定稿中却表示怀疑,略引我底话作说明。可见胡先生也有点不信任程<br>伟元底序文了。(见《胡适文存》卷三)<br><br>  我告诉诸君,程伟元所说的全是鬼话,和高鹗一鼻孔里出气,如要作《红楼梦》<br>研究,万万相信不得的。程氏所以这样地说,他并不是有所见而云然,实在是想<br>“冒名顶替”,想把后四十回抬得和前八十回一样地高,想使后人相信四十回确是原<br>作,不是兰墅先生底大笔。这仿佛上海底陆稿荐,一个说“我是真正的”,一个说<br>“我是老的”,一个说“我是真正老的”,正是一样的把戏。<br><br>  原来未有一百二十回本以前,先已有八十回钞本流传。高鹗说:<br><br>  “予闻《红楼梦》脍炙人口者几廿余年,然无全璧,无定本。向曾从友人处借<br>观,窃以染指尝鼎为憾。今年春,友人程子小泉过予,以其所购全书见示。……”<br>(高本自序)<br><br>这所以赐教我们的,明显的有好几点:(1)他没有续书以前,《红楼梦》已盛行二十<br>余年了。(2)流行的钞本极多,极杂,但都是八十回本,没有一部是完全的。(3)这<br>种八十回钞本,高氏曾经见过;很有憾惜书不完全之意。(4)直到一七九一年春天,<br>他方才看见全书,实在是到这时候,他方续好。<br><br>  既在高程两人未刊行全书以前,社会上便盛行八十回本的《红楼梦》;这当然,<br>百二十回本行世不免有一点困难。而且后四十回,专说些杀风景的话,前途底运命<br>尤觉危险。因这两重困难,程高二位便不得不掉一个谎。于是高氏掩饰续书之事,归<br>之于程伟元;程氏又归之于“破纸堆中”,“鼓担上”。但这样的奇巧事情,总有<br>些不令人相信。那就没有法子,程伟元只得再造一个谣言,说原本原有一百二十回<br>底目录。看他说“既有百二十卷之目,岂无全譬?”他底掉谎底心思--为什么掉谎--昭<br>然若揭了!<br><br>  而且这个谎,掉得巧妙得很,不知不觉的便使人上当。一则当时钞本既很庞杂<br>没有定本,程伟元底谎话一时不容易对穿。譬如胡先生就疑心当时钞本既很多,或<br>者有些是有百二十回底目录的。这正是有人上程氏底当一个例子。二则高作四十回,与<br>目录是一气呵成的。明眼人一看,便知道决非由补缀凑合而成。如承认了后四十回<br>底目录是原有的;那么,就无形地得默认后四十回也是原作了。到读者这样的一点<br>头,高鹗和程伟元底把戏,就算完全告成。他们所以必先说目录是原有的,正要使<br>我们承认“本文是原作”这句话,正是要掩饰补书底痕迹,正是要借作者底光,使<br>四十回与八十回一起流传。<br><br>  果然,这个巧妙的谎,大告成功。读者们轻轻地被瞒过了一百三十年之久,在<br>这一时期中间,续作和原作享受同样的崇仰,有同样广大的流布。高氏真是撒谎的<br>专家,真是附骥尾的幸运儿。他底名姓虽不受人注意;而著作却得了十倍的声价。<br>我们不得不佩服程高两位底巧于作伪,也不得不怪诧一百三十年读者底没有分析的<br>眼光(例外自然是有的)。<br><br>  但到一九二一以后,高鹗便有些倒霉了,他撒的大谎也渐渐为人窥破,立脚不<br>住,不但不能冒名顶替,且每受人严切的指斥。俗语说得好:“若要人勿知,除非<br>己莫为。”天下那里有永不插穿的西洋镜!<br><br>  我在未辨正四十回底本文以先,即要在回目上面下攻击;因为回目和本文是相<br>连贯的,若把回目推翻了,本文也就有些立脚不住。从程高二人底话看,作伪底痕<br>迹虽然可见;但这些总是揣想,不足以服他们底心。我所用的总方法来攻击高氏的,说<br>来也很简单,就是他既说八十回和四十回是一人做的,当然不能有矛盾;有了矛盾,<br>就可以反证前后不出于一人之手。我处处去找前后底矛盾所在,即用八十回来攻四<br>十回,使补作与原作无可调和,不能两立。我们若承认八十回是曹雪芹做的,就不<br>能同时承认后四十回也是他做的。高鹗喜欢和雪芹并家过日子,我们却强迫他们分<br>居,这是所谓对症下药。<br><br>  我研究《红楼梦》,最初便怀疑后四十回之目。写信给颉刚说:“后四十回不<br>但本文是续补,即回目亦断非固有。”(十,四,二十七。)后来颉刚来问我断论底<br>依据,我回他一封信上举了三项,(1)后四十回中写宝玉结局,和回目上所标明的,<br>都不合第一回中自叙底话。而《红楼梦》确是一部自传的书。(2)史湘云底丢却,第<br>三十一回之目没有关照。(3)本文未成,回目先具,不合作文时底程序。(十,五,<br>四。)<br><br>  (1)(2)两节所述,现在看来,尚须略加修正,且留在下面说。(3)节的话,引录<br>如下:<br><br>  “我们从做文章底经验,也可以断定回目系补作的。因为现在已证明四十回之<br>文非原有的,我们也可以推想得出回目底真假。一篇文字未落笔之先,自然有一个<br>纲要,但这个大抵是不成文的,即使是成文,也是草率的。真正妥当的节目底编制,<br>总在文字写定之后。雪芹既无后四十回之文,决不会先有粲若列眉,对仗工整的后<br>四十回之目。先有确定成文的题目,然后依题做文章,在考场中有之。而在书室中<br>做文底程序,应是:概括草率的纲要--文字--成文固定的节目。若使回目在前,文<br>字在后;简直是自己考试自己,车儿在马前了。我想,有正书局印行的抄本,八十<br>回后无文无目,却是原书底真面目。”<br><br>这些话虽不是重要,却也是就情理推测的,可以作主要证据的帮助。现在说到正面<br>的攻击文字。因有许多议论批评的话,将在本卷以下各篇,及中卷内详说。这里只简<br>单地举出证据,使读者一目了然矛盾之所在,而深信回目不是原作所有。这样,已<br>尽本篇应有的职责。至于高作底详细批评,已在下面另有专篇,这里不复说一遍了。<br><br><br>  最显明的矛盾之处,是宝玉应潦倒,而目中明写其“中乡魁”;贾氏应一败涂<br>地,而目中明写其“延世泽”;香菱应死于夏金桂之手,而目中明写“金桂自焚身”。<br>其余可疑之处尚多,现在先把这最明白的三项,列一对照表,以便参阅:<br><br>  曹雪芹底话               高鹗所补的回目  <br>   <br>风尘碌碌,一事无成            <br>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宝玉中乡魁      <br>自己无才,不得入选,            (第一百十九回)   <br>当此蓬牖茅椽,绳床瓦灶,  <br>(以上均见第一回)<br><br>贫穷难耐凄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br>(第三回,宝玉赞)               (第一百七回) <br><br>运终数尽,不可挽回。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br>(第五回,宁荣二公语)            (第一百十九回)  <br>自杀自灭,一败涂地。   <br>(第七十四回探春语)<br>            <br>自从两地生孤木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br>致使芳魂返故乡。              (第一百三回)  <br>(第五回香菱册词)   <br>          <br>这可以不必再加什么说明,矛盾的状况,已显然呈露。若说四十回之目是原有的,<br>请问上表所列,应作何解释?作者底疏忽决不至此;因这类冲突实在太凶了,决非<br>疏忽所可以推诿的。若果然是由于疏忽,这也未免太疏忽了。且又何以解于《红楼<br>梦》八十回这样的精详细密?我们能相信《红楼梦》作者疏忽到如此程度吗?<br><br>  我给颉刚信中所述的第二项,这儿没有列入表中。因为“白首双星”一回,下<br>半部虽没有照应,但只可以证四十回是续书,不足以充份证明回目底非原作。我在<br>那时把“白首双星”解得太拘泥了,疑惑作者意在写宝玉湘云成婚,以金麒麟为伏<br>脉。我实在不甚了解,“因麒麟伏白首双星”,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所以在那信<br>上说:<br><br>  “这回之目怎样解法?何谓因?何谓伏?何谓双星?在后四十回本文中,回目<br>中,有一点照应没有?”(十,五,四。)<br><br>  我那时胸中只有宝湘成婚这一种解释,所以断定后四十回之目既没有照应,便<br>是高鹗补的(如宝湘成婚非见回目不可)。自从发见了后三十回本的《红楼梦》,得<br>了一种新想象新解释,湘云底结局,既不嫁宝玉,也可以照顾到这回底暗示;那么,<br>从这一点论,可谓对于回目无甚关系了(湘云与他人成婚,本可以不见回目的)。既<br>无甚关系,在这节中,当然宜从删削。关于湘云底结局这个问题,下数篇中尚须详<br>说一番。<br><br>  在那信上还有一层意思,也在这里被我削去。我从前以为宝玉应终于贫穷,不<br>见有出家之事,所举的证据是:<br><br>  (1)雪芹即是宝玉,雪芹无出家之事。<br>  (2)第一回中有“晨风夕月阶柳庭花”诸话,不是出家人底光景。<br>  (3)第三回赞宝玉有“贫穷难耐凄凉”之语。若甘心出家,何谓“难耐凄凉”乎?<br><br><br>而高作第一百十九回,明有“宝玉却尘缘”之文;故当时以为这也是“回目是续的”<br>一个佳证。后来我被颉刚“贫穷之后也许真是出家”一语劝服,便不以高氏写此点<br>为甚谬。但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却始终以为是要不得。宝玉即<br>使出家,也决不会成仙,这从第一回中语可以看出。这回有补缀底痕迹,却也明显。<br><br><br>  以外,第一百九回之目,稍有些可疑。高本八十回中,虽没写柳五儿之死,但<br>戚本却明明叙出,她是死了。如依戚本为正,那么,所谓“五儿承错爱”,又是一<br>点大破绽。高本自身虽幸免矛盾,但也许因他要补这一节文字,所以把五儿之死一<br>节原文删了,也说不定的。我在这里,又不免表示一点疑惑。<br><br>  我们以外不必再比附什么,即此为止,已足证明“回目是经过续补的”这个断<br>语。而且,回目底续下,定是从八十一回起笔的,不是从八十回,也不是从八十二<br>回。我们且不管以外的证据,如戚蓼生、程伟元、张船山他们底话;只就本书论本<br>书,已足证“原本回目只有八十”这个命题而有余。我对颉刚说:<br><br>“我们很相信雪芹即宝玉,无论宝玉或出家,或穷困潦倒,总没有做举业,登黄甲,这<br>是无可疑的;因为既可以找雪芹实事做傍证,又可以把本书原文做直证。既已绝对<br>否认这个,因之我们也该绝对的否认现存后四十回目是原来的。这不但是‘中乡魁’<br>露了马脚,在紧接原书之第一回,即第八十一回已如此。续书第一回就说‘奉严词<br>两番入家塾’,这明是高鹗先生底见解来了,所以终之以‘中乡魁’‘延世泽’等<br>等铜臭话头。”(十,六,九)<br><br>入家塾即是为中举底张本。中举一事非作者之意,因之入家塾一事亦非作者之意。<br>第八十一回之目,既已不合作者之意;可见八十一回以后各回之目都是高氏一手续<br>的。换句话说,便是原本底回目,只有八十;亦不多一回,多一回已八十一了,亦<br>不少一回,少一回只七十九了。重言以申明之,原本回目,与本文相同,都只有八<br>十之数。程伟元高鹗两人底话,全是故意造谣,来欺罔后人的。<br><br>  二二,六,一九<br><br>            <br><br><br>
6#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8:21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三)高鹗续书底依据<br>(上)<br><br>  我们既已知道现行本底后四十回底本文、回目都是高鹗一手做的;就可以进一<br>步去考察这四十回底价值。从偏好上,我对于高作是极不满意的,但却也不愿因此<br>过于贬损他底应得的地位。我不满意于高作底地方,在下篇详论。现在先从较好的<br>方面着笔,就是论高氏底审慎,他续书底依据所在。<br><br>  在未说以前,我不能不声明一下。我非高鹗,不能知道他当时下笔底光景;换<br>句话说,我所没找着的,不能就武断他没有依据,只可以说我们不知道有什么依据<br>罢了。可找着的依据,自然都在原书八十回内;但因我底疏漏,未必能全举出,读<br>者只可以当作举例看。<br><br>  最初,颉刚是极赏识高鹗的。他说:“我觉得高鹗续作《红楼梦》,他对于本<br>文曾经细细地用过一番功夫,要他的原文恰如雪芹底原意。所以凡是末四十回的事<br>情,在前八十回都能找到他的线索。……我觉得他实在没有自出主意,说一句题外<br>的话,只是为雪芹补苴完工罢了!”(十,五,十七信。)<br><br>  他底话虽然有些过誉,但大体上,也是很确的。高鹗补书,在大关节上实在是<br>很仔细,不敢胡来。即使有疏忽的地方,我们也应当原谅他。况且他能为《红楼梦》<br>保存悲剧的空气,这尤使我们感谢。这点意思,已在《红楼梦底风格》一节文中说<br>及了。<br><br>  我们现在从实际上,看他续书底依据是什么?我先举几件,在后四十回的荤荤<br>(两字中车换为牛)大事,试去推究一下。<br><br>  (A)宝玉出家。<br>  (1)空空道人遂因空见色,自色悟空;遂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br>(第一回)<br>  (2)甄土隐听了《好了歌》,随着跛足道人飘飘而去。(同上)<br>  (3)贾雨村游智通寺,门旁有一副对联,下联是“眼前无路想回头”。雨村想道:<br>“……其中想必有个翻过筋斗来的也未可知……”走入看时,只见一个龙钟老僧在<br>那里煮饭。(第二回)<br>  (4)警幻说:“或冀将来一悟,未可知也。”“快休前进,作速回头要紧!”(第<br>五回)<br>  (5)“说不得横了心,只当他们死了,横竖自家也要过的;如此一想,却倒毫无<br>牵挂,反能怡然自悦。”(第二十一回)<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第二十二回之目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br>  (7)宝玉道:“什么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只是‘赤条条无牵挂’的!”<br>言及此句,不觉泪下。他占偈道:“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br>他做的一支《寄生草》是:“肆行无碍凭来去。茫茫着甚悲愁喜?纷纷说甚亲疏密?<br>从前碌碌却因何?到如今,回头试想真无趣!”(第二十二回)<br>  <!--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和尚念的诗是:“沉酣一梦终须醒,冤债偿清好散场!”(第二十五回) <br>  (9)黛玉道:“我死了呢?”宝玉道:“你死了,我作和尚。”(第三十回)<br>  (10)宝玉笑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第三十一回)<br>  (11)宝玉默默不对。自此,深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只是每每暗伤,不知将<br>来葬我洒泪者为谁?(第三十六回)<br><br>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ool.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ol.gif' /><!--endemo-->宝玉中举。<br>  (1)“嫡孙宝玉一人,聪明灵慧,略可望成。”(第五回)<br>  (2)众清客相公们都起身笑道:“今日世兄一去,二三年便可显身成名的了!”<br>(第九回)<br>  (3)黛玉笑道:“好!这一去可是要蟾宫折桂了。”(同)<br><br>按,这是高鹗底误会。第五回所引文下,尚有“吾家数运合终”一语,可见上边所<br>说是反语。第九回清客们底话,随口点染,并无甚深义的。至于黛玉底话,也是讥<br>讽口吻。颉刚说:“其实这一句也不过是黛玉习常的讥讽口吻,作者未必有深意。<br>要是这句作准,那第十八回里,宝钗也对宝玉说:‘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br>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也可以算宝玉去会试了。”(十,五,十七信。<br>)<br><br>&copy;贾氏抄家。 <br>  (1)“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br>今又糊在蓬窗上。”“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第一回)<br>  (2)偶遇荣宁二公之灵,嘱吾云:“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br>已历百年,奈运终数尽,不可挽回。”(第五回)<br>  (3)秦氏道:“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如<br>今我们家赫赫扬扬,已将百载;一日倘或乐极生悲,若应了那句‘树倒猢狲散’的<br>俗语,岂不虚称了一世诗书旧族了!”“便是有罪,他物可入官,这祭祖产业,连<br>官也不入的。”(第十三回) <br>  (4)探春道:“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br>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第七十四回。<br>这回之目是“抄检大观园。”) <br>  (5)“才有甄家的几个人来,还有些东西,不知是做什么机密事。”尤氏听了道:<br>“甄家犯了罪,现今抄没家私,调取进京治罪,怎么又有人来?”老妈妈道:“才<br>来了几个女人,气色不成气色,慌慌张张的,想必有瞒人的事。”(第七十五回)<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王夫人说甄氏抄家事,贾母甚不自在。(同)<br>  (7)第七十五回之目是“异兆发悲音”。本文上说:“忽听那边墙下有人长叹之<br>声。大家明明听见,都毛发竦然……恍惚闻得祠堂内隔(换为木旁)扇开阖之声,只<br>觉得阴气森森,比先更觉凄惨起来。”<br><br>高鹗补抄家一节文字,本此。他写宁府全抄了,也本此。《红楼梦》写宁国府底腐<br>败,极有微词,将来自应当有一种恶结果。且“树倒猢狲散”“有罪家产入官”说<br>在秦氏口中。甄家被抄事,又从尤氏一方面听来。异兆发悲音,又专被贾珍他们听<br>见。再证以第五回,“造衅开端实在宁”等处,可见将来被祸,宁府尤烈。高氏写<br>此等处非无根据,但到末尾数回,自己完全推翻了上边所说的,实在是他底大错。<br><br><br>  <!--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artini_shake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artini_shaken.gif' /><!--endemo-->贾氏复兴。<br>  (1)“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第一回)<br>  (2)秦氏冷笑道:“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第十三回)<br><br>我所找着的,可以替他作辩护,只有这两条。而其实都靠不住。(1)或指二人一事而<br>言,未必是说贾氏复兴,我疑心是指李纨贾兰底事情。(2)秦氏所说,正是反话,所<br>以在下边紧接一句,“岂人力所能常保的?”她又说:“万不可忘了那盛筵必散的<br>俗语。”可见她无非警告凤姐,处处预作衰落时底打算,不致将来一败而不可收拾,<br>并非作什么预言家。后来因凤姐毫不介意,且更威福自恣,以致一败涂地,应了荣<br>宁两公底“运终数尽”的话。高鹗把这个看得太拘泥了,不恤忽略书中以外的许多<br>暗示,这一点上,我不愿意为他辩护;他为什么要如此续?在下篇再论。<br><br>  <!--emo&(e)--><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envelop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nvelope.gif' /><!--endemo-->黛玉早死。<br>  (1)“昨日黄土陇头堆白骨……”(第一回)<br>  (2)和尚说:“……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第三回)<br>  (3)“欠泪的,泪已尽。”(第五回)<br>  (4)黛玉道:“我作践了我的身子,我死我的!……偏要说死!我这会就死!…<br>…正是了;要是这样闹,不如死了乾净!“死活凭我去罢了!”(第二十回)<br>  (5)黛玉续偈说:“无立足境,方是乾净!”(第二十二回)<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葬花诗上说:“红消香断有谁怜?……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br>……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亦倾!……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天尽头,<br>何处有香丘?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br>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br>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第二十七回)<br>  (7)林黛玉的花颜月貌,将来亦到无可寻觅之时。(第二十八回)<br>  <!--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br>我虽为你知己,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第三十二回)<br>  (9)“那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只见腮上通红,真<br>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深。”(第三十四回)<br>  (10)黛玉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宝钗来望她,黛玉道:“不中用,<br>我知道我的病是不能好的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也不是人力可强求的。今<br>年比往年反觉又重些似的!”说话之间,已咳嗽了两三次。(第四十五回)<br>  (11)黛玉抽着的诗签,是一枝芙蓉花,题着“风露清愁”,有一句诗,道是:<br>“莫怨东风当自嗟。”(第六十三回)<br>  (12)黛玉做的柳絮词,有“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第七十回) <br><br>  (13)黛玉和湘云联句有“冷月葬诗魂”之句。湘云道:“只是太颓丧了些。你<br>现病着,不该作此凄清奇谲之语。”(第七十六回)<br>  (14)妙玉笑道:“有几句虽好,只是过于颓败凄楚。此亦关于人之气数而有…<br>…”(同)<br>  (15)黛玉叹道:“我睡不着,也并非一日了!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br>夜满足的!”湘云道:“你这病就怪不得了!”(同)<br>  (16)宝黛推敲《晴雯诔》中底字句。宝玉说:“莫若说,‘茜纱窗下,我本无<br>缘;黄土陇中,卿何薄命!’”黛玉听了,陡然变色。虽有无限狐疑,外面却不肯<br>露出。(第七十九回)<br><br>这不过随便翻检着,可举的已有十六条之多。如仔细寻去,八十回中暗示黛玉之死,<br>恐怕还多着呢。高鹗补书,以事迹论,自然不算错;只是文章不见高明,这也容我<br>在下篇批评。<br><br>  <!--emo&(F)--><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ros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rose.gif' /><!--endemo-->宝钗与宝玉成婚。<br>  (1)《红楼梦曲》-“都道是金玉良缘,……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纵然<br>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第五回)<br>  (2)第八回高本底回目,是“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br>  (3)同回宝玉到宝钗处,宝钗看他底那块玉,口里念道:“莫失莫忘,仙寿恒昌。”<br>……莺儿嘻嘻的笑道:“我听这两句话,倒象和姑娘项圈上的两句话是一对儿!”<br>宝玉拿宝钗底项圈看,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br>与我的是一对儿!”<br>  (4)“谁想贾母自见宝钗来了,喜他稳重和平。……”(第二十二回)<br>  (5)宫中所赐端午节物,独宝钗和宝玉一样。<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宝玉听黛玉提出“金玉”二字,不觉心里疑猜。<br>  (7)宝钗因有“金锁是和尚给的,等日后拣有玉的才可配”等语,所以总远着宝<br>玉。<br>  <!--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宝玉忽然想起“金玉”一事来,再看宝钗形容,比黛玉另有一种妩媚风流,<br>不觉就呆了。(以上四条,均见第二十八回)。<br>  (9)薛蟠说:“从前妈妈和我说:你这金,要拣有玉的才可配。”(第三十四回<br>)<br>  (10)贾母道:“提起姊妹们,……都不如宝丫头。”(第三十五回)<br>  (11)宝玉笑道:“……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儿两个呢&#33;”见莺儿娇<br>腔宛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堪更提起宝钗来!(同回)<br>  (12)第三十六回之目是:“绣鸳鸯梦兆绛芸轩。”事迹是宝玉睡了,宝钗代袭<br>人绣他兜肚上底鸳鸯。宝玉在梦里喊骂,“什么金玉姻缘!”<br>  (13)王夫人托宝钗照应家务说:“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人,……你替我辛苦<br>两天,照看照看。”(第五十五回)<br>  (14)宝钗做的柳絮词是:“……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第七十回)<br><br>以外提金玉之处尚多,零零散散,一时也举不尽。虽然宝钗宝玉成婚,另有多少困<br>难,不易解决,但我们看了这些证据,就不得不承认作者或有使钗玉团圆这个意思。<br>若我们要做翻案文字,就先得要把这些暗示另换一个解释,而且是很自然、清楚、<br>不牵强的解释。这当然是极不容易的事。某补本底作者使宝钗早卒,不知是怎样写<br>法的?悬揣起来要处处为作者圆谎,恐怕不很可能。高鹗在这一点上,我也不敢轻<br>菲薄他。<br><br>  (G)宝钗守寡--宝玉弃她而出家。<br>  (1)薛姨妈道:“姨妈不知宝丫头古怪呢,他从来不爱这些花儿粉儿的。”(第<br>七回)<br>  (2)宝钗念支《寄生草》与宝玉听,内有“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br>无牵挂”之语。后来宝玉就因此“悟禅机”。(第二十二回)<br>  (3)宝钗底灯谜是:“梧桐叶落纷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同回,戚本不作<br>此)。<br>  (4)贾政忖道:“……看来皆非福寿之辈”。(同回)<br>  (5)宝钗听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姻缘,<br>我偏说木石姻缘!”宝钗不觉怔了。(第三十六回)<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宝钗房中,布置得十分朴素。贾母说:“使不得。……年轻的姑娘们,房里<br>这样素净,也忌讳。……”(第四十回)<br><br>高鹗补宝玉娶宝钗后做和尚这段文字,正本此。<br><br>  <!--emo&(h)--><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shades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shades_smile.gif' /><!--endemo-->黛死钗嫁在同时。<br>  (1)“昨日黄土陇头堆白骨,今宵红绡帐里卧鸳鸯。”(第一回,《好了歌》注<br>)<br><br>我以前不懂高氏为什么定要把事情写得如此淋漓尽致,定要说,“当时黛玉气绝,<br>正是娶宝钗这个时辰”?(第九十八回)现在才恍然了。这两句话,是否应作这般解<br>释,这是另一问题了。<br><br>  <!--emo&(i)--><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lightbulb.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lightbulb.gif' /><!--endemo-->元春早卒。<br>  (1)元春底册词说:“二十年来辨是非,……虎免相逢大梦归。”<br>  (2)《红楼梦曲·恨无常》折中说:“喜荣华正好,恨无常又到……儿命已入黄<br>泉。天伦啊!须要退步抽身早”。(均见第五回)<br>  (3)凤姐梦可卿同他说:“眼前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br>锦之盛;要知道也不过是瞬息的繁华,一时的欢乐,”(第十三回)<br>  (4)元妃底灯迷是:“……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第二十二回<br>)<br><br>  高鹗补元春事完全根据在此。所以写贾母梦见元春,她还劝贾母,“荣华易尽,<br>须要退步抽身。”(第八十六回)高氏又明叙元春死在甲寅年十二月十九日,而十二<br>月十八日立春,已交卯年寅月,这明是比附“虎兔相逢”了。(第九十五回)<br><br>  (J)探春远嫁。<br>  (1)她底册子,画着两人放风筝,一片大海,一只大船,船上有一女子,掩面泣<br>涕之状。诗云:“……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br>  (2)《红楼梦曲·分骨肉》折云:“一番风雨路三千,把骨肉家园齐来抛闪。…<br>…自古穷通皆有定,离合岂无缘?从今分两地,各自保平安。”<br>  (3)她底灯谜是风筝,词曰:“……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 别离。”(第<br>二十二回)<br>  (4)她做的柳絮词,是半首《南柯子》,是:“……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br>南北各分离。”(第七十回)<br><br>这很明显,高氏写探春嫁在海疆,系从册子上看来的。(第一百十六回,宝玉重见册<br>子,影影有一个放风筝的人儿。)但在第一百十九回上,写她归宁一次,实在是“画<br>蛇添足”,大可不必。总之,高氏不善写述悲哀这个毛病,到处都流露着。①<br><br>(①高鹗写探春嫁后颇得意,其依据在第六十三回,探春抽的诗签,注云:“必得贵<br>婿”。故此节补文却不甚错。惟写她嫁后归宁,则无据。)<br><br>  <!--emo&(K)--><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kiss.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kiss.gif' /><!--endemo-->迎春被糟蹋死。<br>  (1)册子画一恶狼,追扑一美女,有欲啖之意。词曰:“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br>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第五团)<br>  (2)曲子里也说:“……叹芳魂艳魄,一载荡悠悠。”(同)<br>  (3)第八十回写迎春归宁,在王夫人房中哭诉二节文字。<br><br>  以高氏在第一百九回上写迎春说:“可怜我只是没有再来的时候了!”又明叙<br>结婚年余,被孙家折磨,以致身亡。这儿所谓年余,正与册子曲子上底一载相映射。<br><br><br>  (L)惜春为尼。<br>  (1)册子中“一所大庙,里面有一美人在内看经独坐,其判云:‘勘破三春景不<br>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br>  (2)曲子中《虚花悟》折,“将那三春看破,……闻说道,西方宝树唤婆娑,上<br>结着长生果。”(均见第五回) <br>  (3)周瑞家的到惜春处。惜春笑道:“我这里正和智能儿说,我明儿也剃了头,<br>同他作姑子去。……”(第七回)<br>  (4)尤氏笑道:“这会子又做大和尚,又讲起参悟来了。”“可知你真是心冷嘴<br>冷的人。”惜春道:“怎么我不冷……”(第七十四回)<br>  (5)探春道:“这是他向来的脾气,孤介太过,我们再扭不过他的。”(第七十<br>五回)<br><br>以外如有正本上惜春一迷,当然不得为高氏所依据。高氏写宝玉重游太虚境以后,<br>惜春为尼之时,宝玉重述册子语一次,尤为这是他补书底依据底明证。(第一百十<br>八回)后来惜春住在栊翠庵,大约是应合那册子上底大庙了 。(第一百二十回)但<br>栊翠不过是点缀园林的一个尼庵,似乎不可以说是大庙,高氏在这一点上,也远不<br>如后三十回的作者,写得这般痛快。<br><br>  <!--emo&(m)--><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essenger.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essenger.gif' /><!--endemo-->湘云守寡。<br>  (1)册子上画着几缕飞云,一湾逝水,其词曰:“……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br>云飞。”<br>  (2)曲子《乐中悲》折,“……厮配得才貌仙郎,……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br>江。……”(均见第五回)<br><br>高氏对于这两条不但误解了,且所补湘云传,亦草率之至。他只作“姑爷很好,为<br>人又和平”等语(第一百六回),来敷衍曲子上底“厮配得才貌仙郎”。又说她丈夫<br>成了痨病(第一百九回),后来死了,湘云立志守寡(第一百十八回),就算应合“云<br>散水涸”了。至于金麒麟这一段公案,几乎一字不提。即在第八十三回,周瑞家的<br>和凤姐,谈了半天金麒麟,也并无关于湘云底姻缘。所以高氏写湘云,几乎是无所<br>依据。<br><br><!--emo&(n)--><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thumbs_dow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thumbs_down.gif' /><!--endemo-->妙玉被污。<br>(1)册子上画着一块美玉,范在污泥之中。词曰:“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br>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br>(2)曲子中《世难容》折,“……却不知好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到头来,<br>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白璧无暇遭泥陷……”(均见第五回)<br><br><br><br>
7#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19:46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三)高鹗续书底依据<br>(下)<br><br>  <br>高鹗因此写凤姐家私,以重利盘剥故被抄;(第一百五,一百六回)又写贾琏后来和<br>她感情淡薄。第一百六回,贾琏啐道:“……我还管他么。”第一百十三回,“看<br>着贾琏并不似先前的恩爱,……竟象不与他相干的。”在她临死的时候又写:“琏<br>二奶奶说些胡话,要船要轿的,说‘到金陵归入册子去’。”袭人又和宝玉明提册<br>子,可见是受“哭向金陵事更哀”这句话底暗示。(所引见一百十四回)高氏如此写<br>“返金陵”自然是胡闹;况且册子上还有一句,“一从二令三人木”,他又如何交<br>代?<br><br><!--emo&(p)--><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amera.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amera.gif' /><!--endemo-->巧姐寄养于刘氏。<br>(1)她底册子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其判曰:“势败休云贵,家亡<br>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br>(2)曲子《留余庆》折云:“留余庆,忽遇恩人。……幸娘亲,积得阴功。……休似<br>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均第五回)<br>(3)刘老老命她底名为巧姐儿,又说,“……或有一时不遂心的事,必然遇难成祥,<br>逢凶化吉,都从这‘巧’字儿来!”(第四十二回)<br><br>后四十回,巧姐底结局,全本此。因画上有荒村野店,美人纺绩,所以后来嫁给一<br>庄家人,姓周的。(第一百十九,第一百二十回)因为有“家亡莫论亲”,及“爱银<br>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所以写巧姐将为王仁(狠舅)、贾环、贾芸(奸兄)等所盗卖,<br>而他们所以要如此办,因为外藩肯花银子。(第一百十八,第一百十九回)因为明叙<br>“济刘氏”,“积阴功”,“留余庆”,“巧得遇恩人”,“逢凶化吉,遇难成祥”,<br>等语,所以巧姐被刘氏救去,依然父女团圆,夫妻偕老。(第一百十九,第一百二十<br>回)高氏补巧姐传,可谓一句题外的话也没有说,只是文笔拙劣,叙述可笑罢了。 <br><br>(Q)李纨因贾兰而贵。<br>(1)贾兰年方五岁,已入学攻书。李氏惟知侍亲教子。(第四回)<br>(2)册子上画一盆茂兰,旁有凤冠霞帔的美人,判云:“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br>一盆兰?”<br>(3)曲子《晚韶华》折云:“……只这戴珠冠,披凤袄,……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br>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均第五回)<br>(4)贾兰做了一首诗,呈与贾政看。贾政看了,喜不自胜。(第七十五回)<br>(5)众幕宾见了贾兰做的《姽婳词》,便皆大赞:“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br>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贾政笑道:“稚子口角,也还难为他。”(第七十<br>八回)<br><br>以外恐怕提到贾兰聪慧好学的地方还有,只在一时不能遍举了。高氏写贾兰中了一<br>百三十名举人,又说,“兰桂齐芳家道复初”,都是从这些看来的。(第一百九回,<br>第一百二十回)更清楚的是,宝玉临走时,对李纨说:“日后兰哥还有大出息,大嫂<br>子还要戴‘凤冠霞帔’呢。”(第一百十九回)这明是故意作册子底照应。<br><br>&reg;秦氏缢死。<br>(1)册子上画着高楼,上有一美人悬梁自尽。(第五回)<br>(2)秦氏死了,合家无不纳闷,都有些疑心。(第十三回,《金玉缘》本如此。亚东<br>有正两本均作伤心,非。有正本更以纳闷为纳叹,更谬。)<br><br>秦氏死在第十三回中,似乎无关涉高氏,但他因为前八十回将真事写得太晦了,所<br>以愿意重新提一提,使读者可以了然。第一百十一回上说鸳鸯上吊,只见灯光惨淡,<br>隐隐有个女人,拿着汗巾子,好似要上吊的样子;后来细细一想,方知道是东府里<br>的小蓉大奶奶。鸳鸯想道:“……他怎么又上吊呢?”后来她解下一条汗巾,按着秦<br>氏方才立的地方拴上。她死了以后,只见秦氏隐隐在前。高鹗如此写法,可见他也<br>相信秦氏是缢死的。但如此写出,未免有些活见鬼,不成文理。秦氏之引诱鸳鸯,仿<br>佛如世俗所传的缢鬼要找替身。这实在大类三家村里老婆子底口吻,是《红楼梦》<br>底大侮辱。至于原书叙秦氏缢死,怎样地写法?为什么要这样地写?这都在另一篇<br>上详论。<br><br><!--emo&(S)--><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oo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oon.gif' /><!--endemo-->袭人嫁蒋玉函。<br>(1)册词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第<br>五回)<br>(2)袭人说:“去定了。”宝玉听了,自思道:“谁知这样一个人,这样薄情无义呢!”<br>(第十九回)<br>(3)蒋玉函唱的曲子,有“配凤鸾”、“入鸳帏”等语;说的酒令,有“并头双蕊”、<br>“夫唱妇随”等语;说的酒底,是“花气袭人知昼暖”,(袭人以此命名,见第三回<br>)后来又被薛蟠明白叫破。(第二十八回)<br>(4)宝玉与蒋玉函换汗巾,而宝玉底松花汗巾原是袭人底。后来宝玉又把琪官赠的<br>大红汗巾,结在袭人腰间。(第二十八回)。<br>(5)晴雯被逐,宝玉大不满意袭人,所以他说:“你是头一个出了名的至善至贤的人,<br>……焉得有什么该罚之处?……”袭人细揣此话,直是宝玉有疑她之意,竟不好再<br>劝了。(第七十七回)<br><!--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芙蓉女儿诔》中有:“孰料鸠鸩恶其高,鹰鸷翻遭□ □ 。□□妒其臭,□<br>□ 兰竞被芟锄,……偶遭蛊虿之谗,……诼谣(讠奚)诟,出自屏帷;荆棘蓬榛,蔓<br>延窗户。既怀幽沉于不尽,复含罔屈于无穷。……呜呼!固鬼蜮之为灾,岂神灵之<br>有妒?毁□奴之口,讨岂从宽!……”(第七十八回)<br><br>从这几点看,高鹗写袭人薄幸,自然不算错。以我看来,他补的书,写袭人一节文<br>字,还是最可使人满意的。即如他写宝玉走后,袭人方嫁,也非了无依据的。蒋玉<br>函说的酒令是,“女儿悲,丈夫一去不回归”,(第二十八回)当然不能和袭人无关。<br>(因通首皆似暗射袭人终身)。高氏在第一百二十回,明点“好一个柔顺的孩子”,<br>正是照应册子所谓“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惟他以袭人不能守节,所以<br>贬在又副册中,实在离奇得很。册子中分“正”、“副”、“又副”,何尝含有褒<br>贬的意义?高氏在这一点上,却真是“向壁虚造”了。<br><br><!--emo&(t)--><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phon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phone.gif' /><!--endemo-->鸳鸯殉主。<br>(1)鸳鸯冷笑道:“……不然,还有一死!……”<br>(2)“伏侍老太太归了西,我也不跟着我老子娘哥哥去,或是寻死,……”(均第四<br>十六回)<br><br>高氏补此节,大约从这些地方看出作者底意思。但鸳鸯说的话,都是“死”与“做<br>姑子”双提;何以高氏定说她是殉主?想是因这般写法,文笔可以乾净些,也未可<br>知。再不然就是大观园中人做姑子的太多了(如芳官、四儿、惜春、紫鹃等),不得<br>不换一番笔墨,去写鸳鸯。 <br><br>   以外大观园诸婢底结局,也多少和前八十回有些照应。如平儿扶正,(第一百<br>十九回)则本于平日贾琏和她底恩爱,及平儿厚待尤二姐。(第二十一回、第四十四<br>回,第六十九回)补五儿一段文字,则因第六十回,第六十一回,应有照应。(第一<br>百九回)写莺儿后来服侍宝玉,(第一百十八回)则本于第三十五回。只有小红和贾<br>芸─段公案却未了结。麝月抽着了荼蘼签,也未见有结局。但这些都是微细琐碎之<br>处,亦不足深论。<br><br>后四十回中还有许多大事,也可以约略考见其线索。<br>  (一)薛文起复惹放流刑。(第八十五回)<br>  (1)薛蟠打死了冯渊,避祸入京,住在贾宅梨香院,被贾氏子弟引诱得薛蟠比当<br>日更坏了十倍。(第四回)<br>  (2)第四十八回之目是,“滥情人情误思游艺”。似乎下边还有文章,不见得就<br>此太平无事。<br><br>  (二)宴海棠贾母赏花妖。(第九十四回)<br> (1)宝玉道:“……今年春天已有兆头的。这阶上好好的一株海棠花,竟无故死了<br>半边,我就知道有坏事!……所以这海棠,亦是应着人生的!”(第七十七回)<br><br>  (三)证同类宝玉失相知。(第一百十五回)<br>  (1)贾雨村说甄宝玉底性情,完全与宝玉相同。(第二回)<br>  (2)宝玉入梦;见甄宝玉和自己一样。(第五十六回)<br><br>甄宝玉自然是宝玉底影子,并非实有其人;但何必设这样一个若有若无的人呢?这<br>不但我们不解,即从前人也以为不可解(如江顺怡君)。高氏想也觉得这样写法,太<br>没有道理,所以极力写甄宝玉是个世俗中人,使与宝玉作对文。但他虽然作了翻案<br>文字,也依然毫无道理,不脱前人底窠臼。<br><br>(四)“得通灵幻境悟仙缘”。(第一百十六回)<br>  (1)甄士隐梦到太虚幻境。(第一回)<br>  (2)贾宝玉梦到太虚幻境。(第五回)<br><br>但他何以要使宝玉去重游幻境呢?这因为不如此,宝玉不能看破红尘,飘然远去。<br>所以他说:“两番阅册,原始要终之道。历历生平,如何不悟?”(第一百二十回)但<br>其实这样写法,是可以不必的。<br><br>还有两件大事,似有线索,又似乎没有,我也不敢断定,在这里略说一说。(1)第一<br>百三回,夏金桂自己服毒。(2)第一百十二回,赵姨娘赴冥司受报应。这两事似乎从<br>同一的依据来的,就是在第五回,所谓“冤冤相报岂非轻”。而赵姨底死,写这层<br>意思,尤为明显,故回目上有“死(佳谁)仇”之语。但依我底眼光看,《红楼梦曲》<br>中所谓“冤冤相报”,是专指秦氏与宁府之事,似不与金桂赵姨二人相干。但高氏<br>补这两回书,是否以此为依据,原不可知。他或者是以意为之的,或者是另有所依<br>据而我们不知道。这两种情况都可以讲得通,所以现在也不深加批评了。<br><br>  高氏所补的四十回底依据所在,已大约写出;虽不见详备,也大致差不多了。<br>我们离高鹗一百多年,要想法搜寻他作文时的字簏中物,当然是劳而无功。但我以<br>为如此一考,更可以使读者恍然于后四十回之出于补缀,不是雪芹底原本。这就是<br>这篇文字所以要作底意义。<br><br>   但是,高氏补书,除有依据之外,还有一种情形要加注意的,就是文情底转折。<br>往往有许多地方,虽并无所依据,而在行文方面,却不得不如此写,否则便连串不<br>下。所以我们读高氏续作,虽然在有些地方是出于他杜撰的,只要合于文情,也就不<br>可轻易菲薄他。我们要知道,有依据的,未必定是好;反之,没有依据也未必定是<br>不好。高鹗续书是否有合于作者底原意,是一件事;续书底好歹又是一件事,决不<br>能混为一谈。所以虽承认了高氏底审慎,处处有所依据,但我们依然可以批评这书<br>底没有价值。在另一方面想,我们说高作完全出杜撰,一点不尊重作者底意旨,却<br>也可以推重这书有独立的声价。只是就续《红楼梦》说,两个条件不能不双方并顾;<br>一方固然要有所依据,那一方又要文情优美。因为如没有依据,便不成为“《红楼<br>梦》底续作”;如文字不佳,那又不成为好书了。所以我们所要求于续书人的,─<br>─高鹗在内──是一部很好的《红楼梦》底续书。<br><br>  高氏自然到处都不能使我们惬意。但他底杜撰之处实在不很多。有许多地方,<br>虽然说是杜撰,但却另有苦衷,不得不作如此写的。续书中最奇特的一段文字是宝<br>玉失通灵,及后来和尚送玉。(第九十回,第一百十六回)既是要他失玉,又何必复<br>得?况且,玉底来去,了无踪迹,实在奇怪。说得好听些,是太神秘了;不好听呢,<br>便是情理荒谬。且不但这一段而已,即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以我<br>们眼光看来,何必写得贾氏一家如此阴险?况且,所谓“奇谋”,实际上连一个大<br>子也不值,岂不可笑?这些地方,我们自然不能佩服。<br><br>  但如仔细想一想,便可以知道高氏作文底因由,不得因为没有依据,便一棒打<br>杀。失通灵,得通灵底必要,高氏自己曾经说明,不劳我们底悬揣。我们看:<br><br>“此玉早已离世:一为避祸,二为撮合。从此夙缘一了,形质归一。……”(第一百<br>二十回)<br><br>所谓避祸,当然是指查抄;但查抄未必有碍于宝玉(即贾琏也始终无恙),何必避呢?<br>这实在不甚可解。至于所谓“撮合”的是什么,却极易明了,即所谓金玉之缘。我<br>们试想,如黛玉竟死,宝玉应作何光景?是否能平安地娶了宝钗?这个答案,也不<br>必自己瞎猜;只看紫鹃诓宝玉,黛玉要回家去,宝玉是什么光景的?(第五十七回)以<br>外宝玉和黛玉誓同生死的话,在八十回中屡见。宝玉曾告诉紫鹃一句打趸的话,我<br>的不妨征引─下:<br><br>  “活着,咱们一处活着;不活着;咱们一处化灰,化烟,如何?”(第五十七回<br>)<br><br>我们既不能承认,宝玉是薄情、打谎语的人,那么,怎样能使金玉团圆?宝玉对于<br>宝钗原非毫无情愫,但黛玉一死,宝玉决不能再平安度日,如何再能结合数年的夫<br>妇?这个实际上的困难,在行文时候,必然要碰到的。既然碰到了,就不能不想个<br>解决的方法。高氏想的方法,便是失玉。<br><br>  “失玉”是不是好的方法,是另一件事。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这是方法之一。<br>而且,想用这个方法的人,也不止高氏一人。在三十回本的佚本里,我曾考出有<br>“甄宝玉送玉”这一回事。看事情底空气,大约和高作是差不多的。既然“玉”烦人<br>送,当然是丢了;不然,玉在身边,何劳甄宝玉先生来送呢?至于那本上写玉是怎<br>样遗失的?我们不知道。象高本写失玉,却实在是个奇谈。<br><br>  高氏所以写失玉,因为不如此金玉不能团圆;所以写送玉,因为不如此宝玉不<br>能出家。“宝玉出家”和“宝钗出闺”,这是续作里底两件大事;而以失玉送玉为<br>关键。不明白这个缘故,轻易来批评高氏补书底不小心,这实在不能使他心服的。<br><br><br>  至于我所以不满意于他的,却并不在为什么要如此,只在怎样地这个问题上面。<br>第九十四回写失玉这个光景,实在人情之外,且亦在文情之外。真成所谓“来无迹,<br>去无踪”了。(第九十五回,抄玉扶乩语)。高氏是平淡无奇这样一个人,却喜欢弄<br>笔头,做那些离奇光怪的文字;于是无往而不失败。八十回内写甄士隐、贾宝玉游<br>“幻境”,已觉东方的浪漫色彩太浓厚了;但总还“不远情理”。至于高氏写通灵<br>玉无端而去,无端而来,那竟很像圣灵显示的奇迹,与全书描写人情的风格,(木内<br>)凿不相合。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高氏底失败。我也明知道,要把“失玉”“送玉”<br>写得十分的入情入理,是很困难的;但我始终不敢轻易赞成高鹗底补笔。我以为高<br>氏如以续书为甚难,则大可以搁笔,不必拿狗尾来续貂;如以为尚不甚难,则应当<br>勉为其难,不应逃于神怪。<br><br>   即宝钗嫁时,凤姐设奇谋,也无非是要度过这个困难,使他俩得以成婚,一方<br>又可以速黛玉之死,使文字格外紧凑些。以外并无别的深意可说,在八十回中,也<br>并没有什么依据可寻。总之,高鹗补这几回,要如此写法,完全为结束宝黛两人底<br>公案,使不妨碍金玉姻缘,我们可以原谅他。但他底大病,并不在凭空结撰,却在<br>文笔拙劣,情事荒唐这两点上。这个毛病,在四十回中几乎处处流露,也不仅仅在<br>这两三回内。即完全有依据的,也依然不能藏拙啊。<br><br>  但是高氏无缘无故的杜撰文字,在四十回内却也未始没有,这我们更不能为他<br>强辨。即如宝玉中举,虽我替他勉强找了几条根据,其实依然薄弱得很,高氏岂能<br>借这个来遮羞?我们试看关于宝玉中举的文字有多少回:<br><br>  第八十一回──奉严词两番入家塾。<br>  第八十二回──老学究讲义警顽心。<br>  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br>  第八十八回──博庭欢宝玉赞孤儿。<br>  第一百十八回──警谜语妻妾谏痴人。<br>  第一百十九回──中乡魁宝玉却尘缘。<br><br>一共书只四十回,说宝玉做举业的,倒占了二十分之三。这真是不知其命意所在?如<br>稍为看仔细一点,宝玉实无中举底必要;即使高氏要写他高魁乡榜,也不必写得如<br>此累赘。高氏此等地方,可谓愚极且迂极了。<br><br>  还有一节,也是无缘无故的文字。第八十九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写黛<br>玉忽然快死了,忽然又好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呢?“失玉送玉”还有可说的,至于<br>这两回中写黛玉,简直令人莫名其妙。上一回生病,下一回大好了;非但八十回中<br>万没有这类荒唐的暗示,且文情文局,又如何可通?说要借此催定金玉姻缘,也大<br>可不必。什么事情不可以引起钗玉姻事,定要把黛玉耍得忽好忽歹?况且到第九十<br>四回,黛玉已完全无病,尤其不合情理。黛玉底病,应写得渐转渐深,怎么能忽来<br>忽去呢?在这一点上,高氏非但卤莽,而且愚拙。<br><br>  大观园诸人底结局,高氏大都依据八十回中底话补出。只有香菱传补得最谬,<br>且完全与作者底意思相反。胡适之先生曾据第五回册子原文,来驳高氏底不合,我<br>极为同意。(胡说见《胡适文存·红楼梦考证》)。高氏这一点看不清楚,最不可解;<br>因为第五回、第八十回暗示香菱被金桂磨折死,不为不明显,以高鹗底小心审慎,<br>何致于盲目不知,铸了大错。②这竟使我诧异极了。<br><br>(②高氏写香菱不死,后来扶正,这个大错误,现在看来也是由于误解第六十三回,<br>香菱抽着的诗签,是“连理枝头花正开”。我们应当注意这“正”字底意义,明言<br>此正是她底团圆时节;反言之,则连理花不久便将凋谢的。高鹗因不解此意,故下<br>文弄错了。)<br><br>  我这节文字底目的,原要考定高鹗续书底依据,并不是要指斥他底过失。只因<br>四十回中也有许多无根之谈──即是没有依据的──也得顺笔叙出,所以不免说了<br>些题外的话。其实,关于高作优劣底批评,应当留作下一篇讲,不是本篇底责任。<br>本篇底大意,只是要证实颉刚这句话:“后四十回的事情,在前八十回都能找到他<br>的线索。”<br><br>  二二,五,十五<br><br><br>
8#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0:25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四)后四十回底批评<br><br>  高鹗续书底依据是什么?我在上篇已约略叙明了,现在只去评判续作四十回底<br>优劣。我在上篇已说过,文章底好坏,本身上的,并不以有依据或者没有依据为标<br>准。所以上篇所叙高氏依据什么补什么,至多只可以称赞他下笔时如何审慎,对于<br>作者如何尊重,却并不能因此颂扬四十回有文学底声价。本篇底目的,是专要评判<br>后四十回本身上的优劣,而不管他是有依据与否。本来这是明白的两件事,万不能<br>混为一谈。<br><br>  但我为什么不惮烦劳,要去批评后四十回呢?这因为自从百二十回本通行以来,<br>读者们心目中总觉得这是一部整书,仿佛出于一人之手。即使现在我们已考定有高<br>氏续书这件事情,也不容易打破读者思想上底习惯。我写这节文字,想努力去显明<br>高作底真相,使读者恍然于这决是另一人底笔墨了。在批评底时候,如高作是单行<br>的,本没有一定拿原作来比较的必要;只因高作一向和原本混合,所以有些地方,<br>不能不两两参照,使大家了解优劣所在,也就是同异所在。试想一部书如何会首尾<br>有异同呢?读者们于是被迫着去承认确有高氏续书这件事情。这就是我写这节文字<br>底目的了。<br><br>  而且,批评原是主观性的,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两三个人底意见尚<br>且不会相同,更不要说更多的人。因为这个困难,有许多地方不能不以原书为凭借;<br>好在高氏底著作,他自己既合之于《红楼梦》中,我们用八十回来攻四十回,也可<br>以勉强算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了。我想,以前评《红楼梦》的人,不知凡几,<br>所以没有什么成绩可言,正因为他们底说话全是任意的,无标准的,是些循环反复<br>的游谈。<br><br>  我在未说正文以前,先提出我底标准是什么。高作四十回书既是一种小说,就<br>得受两种拘束:(1)所叙述的,有情理吗?(2)所叙述的,能深切的感动我们吗?如<br>两个答案都是否定的,这当然,批评的断语也在否定这一方面了。本来这两标准,<br>只是两层,不是两个;世上原少有非情理的事,却会感人很深的。在另一方面想,<br>高作是续《红楼梦》而作的,并非独立的小说,所以又得另受一种拘束,就是“和<br>八十回底风格相类似吗?所叙述的前后相应合吗?”这个标准,虽是辅助的,没有<br>上说的这般重要,却也可以帮助我们去评判,使我们底断语,更有力量。因为前八<br>十回,大体上实在是很合情理,很能感人的;所以这两类标准,在实用上并没有什<br>么明确的界照。 <br><br>  我们要去批评后四十回,应该扫尽一切的成见;然后去下笔。前人底评语,至<br>多只可作为参考之用。现在最通行的评是王雪香底,既附刻在通行本子上,又有单<br>行本。因王氏毫无高鹗续书这个观念,所以对于后由十回,也和前八十回有同样的<br>颂赞,且说得异常可笑,即偶然有可取之处,也极微细,不足深数。<br><br>  我们试看,后回十回中较有精采,可以仿佛原作的,是哪几节文字?依我底眼<br>光是:<br>  第八十一回,四美钓鱼一节。<br>  第八十七回,双玉听琴一节。<br>  第八十九回,宝玉作词祭睛雯,及见黛玉一节。<br>  第九十,九十一回,宝蟾送酒一节。<br>  第一百九回,五儿承错爱一节。<br>  第一百十三回,宝玉和紫鹃谈话一节。<br><br>以外较没有毛病的,如妙玉被劫,(第一百十二回)袭人改嫁(第一百二十回)这几节<br>文字,但也草率得很,比第七十七回,写晴雯之死,相差已甚多。至于上边所列举<br>的那几节,虽风格情事,尚可仿佛原作;但除宝蟾送酒一节以外都是从模仿来的。<br>前八十回只写盛时,直到七十回后方才露些衰败之兆,但终究也说得不甚明白。所<br>以高氏可以模仿的极少,因为无从去摹仿,于是做得乱七八糟了。我们把所举的几<br>条较有精采的一看,就知道是全以八十回做张本,并非高氏自己一个人底手笔。所<br>以能较好,正因为这些事情较近于原作所曾经说过的,故较有把握。我们归纳起来<br>说一句话,就是:<br><br>  “凡高作较有精彩之处是用原作中相仿佛的事物作蓝本的,反之,凡没有蓝本<br>可临摹的,都没有精采。”<br><br>  这第二句断语,尚须在下边陆续证明。这第一句话,依我底判断看,的确是如<br>此的,不知读者觉得怎么样?王雪香在评语里,几乎说得后四十回,没有一回不是<br>神妙难言的。这种嗜好,真是“味在酸咸之外”了。<br><br>  我现在更要进一步去指斥高作底弊病。如一回一节的分论,则未免太嫌麻烦,<br>且亦无甚关系。我先把四十回内最大的毛病,直说一下,听候读者底公决。<br><br>  (1)宝玉修举业,中第七名举人。(第八十一,八十二,八十四,八十八,一百<br>十八,一百十九回。)<br><br>高鹗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六回书,去叙述这件事,却铸了一个大错。何以呢?<br><br><br>(1)宝玉向来骂这些谈经济文章的人是“禄蠹”,怎么会自己学着去做禄蠹?又怎么<br>能以极短之时期,成就举业,高魁乡榜?说他是奇才,决奇不至此。这是太不合情<br>理了,谬一。(2)宝玉高发了,使我们觉得他终于做了举人老爷。有这样一个肠肥腹<br>满的书中主人翁,有何风趣?这是使人不能感动,谬二。(3)雪芹明说:“一技无成,<br>半生潦倒”,“风尘碌碌”,“独自己无才不得入选”等语,怎么会平白地中了举<br>人呢?难道曹雪芹也和那些滥俗的小说家一般见识,因自己底落魄,写书中人大阔<br>特阔,以作解嘲吗?既决不是的!那么,高氏补这件事,大违反作者底原意,不得<br>为《红楼梦》底续书,谬三。<br><br>  在我底三标准下,这件事没有一点可以容合的;所以我断定这是高鹗底不知妄<br>作,不应当和《红楼梦》八十回相混合。王雪香是盲目赞成高作的,但他也说:<br>“宝玉诗词联对灯谜俱已做过,惟八股未曾讲究……”(第八十四回,评)王氏因为<br>不知后四十回是高氏底手笔,所以不敢非议,但他也似乎有些觉得,宝玉做八股,<br>实在是破天荒的奇事。他还有一节奇妙的话:“宝玉厌薄八股,却有意思博取功名,<br>不得不借作梯阶。”(第八十二回,评)这真是对于宝玉大施侮辱。他何以知道他想<br>博得功名?且既肯博取功名,何以厌薄八股?这些都是万讲不通的。王氏因努力为<br>高鹗作辩护士,所以说了这类“大可怪笑”的奇谈。<br><br>  但高鹗为什么做这件蠢事呢?这实在因他底性格与曹氏不同,决不能勉强的。<br>看高氏自己说:“又复稍示神灵,高魁贵子,方显得此玉是天奇地灵锻炼之宝,非<br>凡间可比。”(第一百二十回,甄士隐语)这真是很老实的供招。高鹗总觉得玉既名<br>通灵,决不能不稍示神通,而世间最重要的便是“高魁乡榜”。若不然,岂不是孤<br>负了这块通灵玉?他仿佛说,如宝玉连个举人也中不上,还有什么可宝的在呢?这<br>并不是我故意挖苦高氏,他的确以为如此的:“只有这一入场,用心作了文章,好<br>好的中个举人出来,……便是儿子一辈子的事也完了!”(第一百十九回,宝玉语)他<br>明明说道,只要中一个举人,一辈子的事就完了。这是什么话!他把这样的胸襟,<br>来续《红楼梦》,来写贾宝玉,安得不糟!又岂有不糟之理!雪芹是个奇人,高鹗<br>是个俗人,他俩永不会相了解的,偏偏要去合做一书,这如何使得呢?我最不懂,<br>高氏补书离雪芹之死,只有二十七年,何以一点不知道《红楼梦》是一部作者自传,<br>且一点不知道曹雪芹底身世。想是因雪芹潦倒了一世,为举人老爷所不屑注意的也<br>未可知。但既是如此,他又为什么很小心地去续《红楼梦》?<br><br>  (2)宝玉仙去,封文妙真人。(第一百二十回)<br>高氏写宝玉出家以后只有一段。“贾政……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br>着头,赤着脚,身上披了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却是宝玉。<br>……只见船头来了一僧一道,夹住宝玉……飘然登岸而去。”后来贾政来追赶他们,<br>只听他们作歌而去,倏然不见,只有一片白茫茫的旷野了。贾政还朝陛见,奏对宝<br>玉之事,皇上赏了个文妙真人的号。(第一百二十回)<br><br>  这类写法,实不在情理之中。作者写甄士隐虽随双真而去,也是“神龙见首不<br>见尾”,却还没有这么样的神秘。被他这样一写,宝玉简直是肉身成圣的了,岂不<br>是奇谈?况且第一百十九回,虚写宝玉丢了,已很圆满;何必再画蛇添足,写得如<br>此奇奇怪怪?高鹗所以要如此写,想是要带顾一僧一道,与第一回、第二十五回相<br>呼应。但呼应之法亦甚多,何必定作此呆笨之笔?所以依事实论,是不近情理;依<br>风裁论,是画蛇添足。至于写受封真人之号,依然又是一种名利思想底表现。高鹗<br>一方面羡慕白日飞升,一方面又羡慕金章紫绶:这真是中国人底代表心理了。王雪<br>香批评这一节文字,恭维他是“良工心苦”,想也是和高鹗有同样的羡慕的。<br><br>  (3)贾政袭荣府世职,后来孙辈兰桂齐芳。贾珍仍袭宁府三等世职。所抄的家产<br>全发还。贾赦亦遇赦而归。(第一百七,一百十九,一百二十回)这也是高氏利禄熏<br>心底表示。贾赦贾珍无恶不作,岂能仍旧安富尊荣?贾氏自盛而衰,何得家产无恙?<br>这是违反第一个标准了。以文情论,《风月宝鉴》宜看反面,(第十二回,《红楼梦》<br>亦名《风月宝鉴》)应当曲终奏雅,使人猛省作回头想,怎么能写富贵荣华绵绵不绝?<br>这是不合第二标准。以原书底意旨论,宝玉终于贫穷,(第一、第五回)贾氏运终数<br>尽,梦醒南柯,(第五、第二十九回)自杀自灭,一败涂地,(第七十四回)怎么能<br>“沐天恩”“延世泽”呢?这不合第三个标准了。只有贾兰一支后来得享富贵,尚合<br>作者之意;以外这些,无非是向壁虚造之谈。王雪香对于这点,似不甚满意,所以<br>说:“甄士隐说‘福善祸淫兰桂齐芳’,是文后余波,助人为善之意,不必认作真<br>事。”(第一百二十回,评)这明明是不敢开罪高鹗--其实王氏并不知道--强为饰词了。<br>既已写了,为什么独独这一节不必认作真事呢?<br><br>  (4)怡红院海棠忽在冬天开花,通灵玉不见了。(第九十四回)<br>  (5)凤姐夜到大观园,见秦可卿之魂。(第一百一回)<br>  <!--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凤姐在散花寺拈签,得“衣锦还乡”之签。(同回)<br>  (7)贾雨村再遇甄士隐。茅庵火烧了,士隐不见。(第一百三回)<br>  <!--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宝玉到潇湘馆听见鬼哭。(第一百八回)<br>  (9)鸳鸯上吊时,又见秦氏之魂。(第一百十二回)<br>  (10)赵姨娘临死时,鬼附其身,死赴阴司受罪。(第一百十二回)<br>  (11)凤姐临死时,要船要轿,说要上金陵归入册子去。(第一百十四回)<br>  (12)和尚把玉送回来。宝玉魂跟着和尚到了“真如福地”,重阅册子,又去参<br>见了潇湘妃子,碰着多多少少的鬼,幸亏和尚拿了镜子,奉了元妃娘娘旨意把他救<br>出。(第一百十五,一百十六回)<br>  (13)宝玉跟着僧道成仙去。(第一百二十回)<br><br>这十条都是高氏补的。读者试看,他写些什么?我们只有用雪芹底话,“倏尔神鬼<br>乱出,忽又妖魔毕露”,来批评他。这些话头,在事实上果然万不会有;在写实的<br>文学上也万不该有;在八十回书以后,实在万不可以有。但是高鹗竟老实不客气,<br>刻在书上。这类弄鬼装妖的空气,布满于四十回中间,令人不能卒读。而且文笔之<br>拙劣可笑,更属不堪之至。第一百十六回文字尤惹人作呕。且上边所举,只是些最<br>不堪的,以外这类鬼怪文字还多呢(如第九十五回,妙玉请拐仙扶乩;第一百二回,<br>贾蓉请毛半仙占卦,贾赦请法师拿妖。)读者试看,前八十回笔墨何等洁净。即如第<br>一回,第五回,第二十五回,偶写神仙梦幻,也只略点虚说而止,决不如高鹗这样<br>的活见鬼。第十二回,写跛足道人与《风月宝鉴》,是有寓意的。第十六回,写都<br>判小鬼,是一节滑稽文字。这些都不是高氏所能借口的。且高作之谬,还在其次,<br>因为谬处可以实在指出;最大的毛病是“文拙思俗”,拙是不可说的,俗是不可医<br>的。至于怎样的拙和俗,我也难以形容,读者自己去审察罢。<br><br>  古人说得好,“读其书想见其为人”。我们读高本四十回,也真可以想见高氏<br>底为人了。他所信仰的,归纳起来有这三点:(1)功名富贵的偶像,所以写“中举人”,<br>“复世职”,“发还家产”,“后嗣昌盛”。(2)神鬼仙佛的偶像,所以四十回中布<br>满这些妖气。(3)名教底偶像,所以宝玉临行时必哭拜王夫人,既出家后,必在雪地<br>中拜贾政。况且他在序言上批评《红楼梦》,不说什么别的,只因“尚不谬于名教”,<br>所以“欣然拜诺”。啊!我们知道了!高鹗所赏识的,只是不谬于名教的《红楼梦》!<br>其实《红楼梦》谬于名教之处很多,高氏何必为此谬赞,他真是盲于心兼盲于目了。<br>其余荒谬可笑之处还不止此。 <br><br>  (14)宝钗以手段笼络宝玉,始成夫妇之好。(第一百九回)这真是我们贵中国底<br>传统思想了。因为有了夫妇底名份,所以就公然献媚,也无损人格底尊严,也不谬<br>于名教的。高氏写此节之意,想是为后文宝钗有子作张本(王雪香也如此说)。但宝<br>钗怀孕,何必定在前文明点?即使要写明,又何必写宝钗如此不堪,弄什么“移花<br>接木”之计?妻子对于丈夫,用什么计来献媚争宠,这是什么话!况且以平日宝钗<br>之端凝,此事更为情理所必无。雪芹原意要使闺阁昭传,(第一回)像他这样写法,<br>简直是污蔑闺阁了。这对于我所假设的三个标准,处处违谬。高氏将何以自解?我<br>常常戏说,大观园中人死在八十回中的都是大有福分。如晴雯临死时,写得何等凄<br>怆缠绵,令人掩卷不忍卒读;秦氏死得何等闪铄,令人疑虑猜详;尤二姐之死惨;<br>尤三姐之死烈;金钏之死,惨而且烈。这些结局,真是圆满之至,无可遗憾,真可<br>谓狮子搏兔一笔不苟的。在八十回中未死的人,便大大倒霉了,在后四十回中,被<br>高氏写得牛鬼蛇神不堪之至。即如黛玉之死,也是不脱窠臼,一味肉麻而已。宝钗<br>嫁后,也成为一个庸劣的中国妇人。钗黛尚且如此,其余诸人更不消说得了。<br><br>  (15)黛玉赞美八股文字,以为学举业取功名是清贵的事情。(第八十二回)<br>这也是高氏性格底表现。原文实在太可笑了,现在节引如下:“黛玉道:‘……内中<br>也有近情近理的,也有清微淡远的,……也觉得好,不可一概抹倒。况且你要取功<br>名,这个也清贵些。’宝玉……觉得不甚入耳;因想:‘他从来不是这样的人,怎<br>么也这样势欲熏心起来?’……只在鼻子眼里笑了一声。”这节文字,谬处且不止<br>一点。(1)黛玉为什么平白地势欲熏心起来?(2)黛玉何以敢武断宝玉要取功名?在八<br>十回中,黛玉几时说过这样的话?(3)以宝黛二人底知心恩爱,怎么会黛玉说话,而<br>宝玉竟觉得不甚入耳,在鼻子眼里笑了一声?在八十回中曾否有过这种光景?(4)宝<br>玉既如此轻蔑黛玉,何以黛玉竟能忍受?何以黛玉在百二十回中,前倨后恭到如此?<br><br><br>  这些疑问,如高鹗再生,我必要索他底解答;为高氏作辩护士的人,也必须解<br>答了这些疑问,方才能自圆其说。如有人以为《红楼梦》原有百二十回的,也必须<br>代答一下才行。如不能答,便是高鹗无力续书底证据,便是百二十回不出于一手底<br>证据。<br><br>  至于反面的凭据,在八十回中却多极了。宝玉上学时,黛玉以“蟾宫折桂”作<br>讥讽。(第九回)宝玉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第三十二回)宝黛<br>平常说的话,真是所谓“竟比自己肺腑中掏出来的还觉恳切”,怎么到了第八十二<br>回,竟会不甚入耳起来?这岂不是大笑话?以外八十回中写宝黛口角,无非是薄物<br>细故,宝玉从来没有当真开罪黛玉的时候;怎么在这回中,竟以轻藐冷淡的神情,<br>形之于词色呢?在这些地方,虽百高鹗,也无从辩解的。<br><br>  而且我更不懂,高氏写这段文字底意旨所在。上边所批评的各节,虽然荒谬,<br>还有可以原谅之处;这节却绝对的没有了。他实在可以不必如此写的,而偏要如此<br>写法,这真是别有肺肠令人莫测。即王雪香向来处处颂赞他的,也说不出道理来。<br>他只说:“作者借宝黛两人口中俱为道破。”为什么要借两人口中?为什么要道破?这<br>依然是莫名其妙的话。<br><br>  (16)黛玉底心事,写得太显露过火了,一点不含蓄深厚,使人只觉得肉麻讨厌,<br>没有悲恻怜悯的情怀。(第八十二,八十三,八十九,九十,九十五,九十六,九十<br>七,九十八回)<br><br>这都是我主观上的批评,原不是定论。或者同时有人以为高氏补这几回是很好的,<br>也尽可以的。因为这是文学的手段底优劣,所以也无从具体的用八十回来参较他俩<br>个。至于“合否情理”这个标准,应用在这儿也不甚生效;因为高作这些地方底毛<br>病,并不是十分不合情理,是不合黛玉平常的身分、性格。我们只可以用第二标准<br>来批评他;但这个标准,却是主观色彩很浓厚的,不能引到明确的断论。现在姑且<br>引几条太显露的,我以为劣的,如下:<br><br>  “看宝玉的光景,心里虽没别人,但是老太太、舅母,又不见有半点意思;深<br>恨父母在时,何不早定了这头婚姻。又转念一想道:‘倘若父母在别处定了婚姻,<br>怎能够依宝玉这般人才心地?不如此时尚有可图。’‘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br>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好哥哥!你叫我跟了谁去!”(均见第八十二回)<br><br>  “黛玉大叫一声道:‘这里住不得了!’一手指着窗外,两眼反插上去。”(第<br>八十三回) <br><br>  “宝玉近来说话,半吐半吞,忽冷忽热,也不知他是什么意思?”(第八十九回<br>) <br><br>  “或者因我之事,拆散了他们的金玉也未可知?”(第九十五回)<br><br>  “宝玉!宝玉!你好!……”(第九十八回)<br><br>这些都太过露,全失黛玉平时的性情。第八十三回所写,尤不成话。第八十二回写<br>黛玉做梦,第八十九回写她绝粒,都是毫无风趣的文字。且黛玉底病,忽好忽歹,<br>太远情理。如第九十二回,黛玉已“残喘微延”,第九十四回又能到怡红院去赏花,<br>虽说是心病可以用心药治,但决不能变换得如此的神通。且这节文字,在文情上,<br>似乎是个赘瘤。高氏或者故意以此为曲折,但做得实在太不高明,只觉得麻烦而且<br>讨厌。至于第九十五回,黛玉以拆散金玉为乐事。这样的幸灾乐祸,毫不替宝玉着<br>急,真是毫无心肝,又岂成为黛玉?写她临死一节文字,远逊于第七十七回之写晴<br>雯,只用极拙极露的话头来敷衍了结,这也不能使读者满意。总之,以高鹗底笨笔,<br>来写八面玲珑的林黛玉,于是无处不失败。补书原是件难事,补亲见亲闻的《红楼<br>梦》则尤难;高氏不能知难而退,反想勉为其难,真是太不自量了。 <br><br>  (17)后来贾氏诸人对于黛玉,似太嫌冷酷了,尤以贾母为甚。(第八十二,九十<br>六,九十七,九十八回)<br><br>这也是高作不合情理之处。第八十二回,黛玉梦中见众人冷笑而去;贾母呆着笑:<br>“这个不干我事。”第九十六回,写凤姐设谋,贾母道:“别的事,都好说!林丫<br>头倒没有什么。”第九十七回,鸳鸯测度贾母近日疼黛玉的心差了些,不见黛玉的<br>信儿,也不大提起。又说:黛玉见贾府中上下人等都不过来,连一个问的人都没有。<br>又说:紫鹃想道:“这些人怎么竟这样狠毒冷淡?”第九十八回,王夫人也不免哭<br>了一场;贾母说:“是我弄坏了他了!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傻气。”<br><br>  这几节已足够供我们批评的材料。贾氏诸人对于黛玉这样冷酷,文情虽非必要,<br>情理还有可通。至于贾母是黛玉底亲外祖母,到她临死之时,还如此的没心肝,真<br>是出乎情理之外。八十回中虽有时写贾母较喜欢宝钗,但对于黛玉仍十分钟爱郑重,<br>空气全不和这几回相似。象高氏所补,贾母简直是铁石心肠,到临尸一恸的时候,<br>还要责备她傻气,这成什么文理呢!所以高氏写这一点,全不合三标准。况且即以<br>四十回而论,亦大可不必作此等文字。高氏或者要写黛玉结局份外可怜些,也未可<br>知。但这类情理所必无的事情,决不易引动读者深切的怜悯。高氏未免求深反惑了!<br><br><br>  (18)凤姐不识字。(第九十二回)<br>  这是和八十回前后不相接合的。我引八十回中文字两条为证: <br>  凤姐会吟诗,有“一夜北风紧”之句。(第五十回) <br>  “凤姐……每每看帖看帐,也颇识得几个字了。”后来看了潘又安底信,念给<br>婆子们听。(第七十四回)<br><br>这是凤姐识字底铁证,怎么在第九十二回里,说凤姐不认得字呢?这虽是与文情无<br>关碍,但却与前八十回前言不接后语,亦不得不说是文章之病。<br><br>  (19)凤姐得“衣锦还乡”之签,后来病死了。(第一百一,一百十四回) <br>这不但是与八十回不合,即在四十回中已说不过去了。她求的签是:“……于今衣<br>锦返家园。”后来宝钗说:“这‘衣锦还乡’四字里头还有原故……”这似乎在后<br>文应当有明确的照应,方合情理。哪知道凤姐后来竟是胡言乱语的病死了,临死的<br>时候,只嚷到金陵去。至于“衣锦”两字,并无照应。说是魂返金陵,哪里有锦可<br>衣?魂能衣锦或否,高氏又何从知道?说是尸返金陵,则衣锦作为殓衣释,也实在<br>杀风景得很。况且书中既说,贾氏是金陵人氏,则归葬故乡情事之常,又何独凤姐?<br>又何必求签方才知道呢?高氏所作不合前八十回,还可以说两人笔墨不能尽同。至<br>于四十回中底脱枝失节,则无论如何,高氏无所逃罪。况且相去只十四回,高鹗虽<br>健忘也不至此。我想,与其说高鹗底矛盾,不如说高鹗底迂谬。程伟元说他是“闲<br>且惫矣”,真是一点不错。他如不闲,怎么会来续书?他如不惫,怎么会续得如此<br>之乱七八糟呢?<br><br><br>
9#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0:56 | 只看该作者
<br>红楼梦辨:(四)后四十回底批评(续)<br><br>(20)巧姐年纪,忽大忽小。(第八十四,八十八,九十二,一百一,一百十七回)<br>这也是全在四十回中的,是高作最奇谬的一节文字,不但在情理之外,且几乎在想<br>象之外了!我们不能不详细说一说,先把这几回文字约举如下。<br><br>  (A)奶子抱着巧姐儿,用桃红绫子小棉被儿裹着,脸皮发青,眉梢鼻翅微有动意。<br>(第八十四回)<br>这明是婴儿将抽筋底光景,看这里所说,她至多不得过两三岁。<br><br>  (<!--emo&B)--><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cool.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cool.gif' /><!--endemo-->那巧姐儿在凤姐身边学舌,见了贾芸,便哑的一声哭了。(第八十八回)<br>小儿学舌也总不过三岁,且见生人便哭,也明白是婴儿底神情。<br><br>  &copy;巧姐跟着李妈认了几年字,已有三千多字,且念了一本《女孝经》,又上了<br>半年《列女传》。宝玉对她讲说,引了许多古人,如文王后妃,姜后,无盐,曹大<br>家,班婕妤,蔡文姬……等:共二十二人。巧姐说:这些也有念过的,也有没念过<br>的,现在我更知道了好些。后来她又说,跟着刘妈学做针线,已会扎花儿,拉锁子<br>了。(第九十二回)<br><br>即以天资最聪明的而论,这个光景至少已是七八岁了,况且书上明说已认了几年字,<br>又会做精细的活计;决非五六三四岁的孩子可知。且巧姐言语极有条理,且很能知<br>道慕贤良,当然年纪也不小了。即小说以夸张为常例,亦总不过七八岁。其实在实<br>际上,七八岁的孩子,能如此聪明是百不见一的。算她仅七八岁,已是就小说论,<br>不是以事实看。但这个假设,依然在四十回中讲不过去。巧姐万不能如此飞长,象<br>钱塘江潮水一样。第九十二回距第八十八回只有四回,在四回之中,巧姐怎么会暴<br>长起来?不可解一。从第七十一回到第一百十回,总共不过三年;(第七十一回,贾<br>母庆八旬,第一百十回贾母卒,年八十二岁。)而巧姐已在四回之中已过了几年,─<br>─至少亦有三年,因两年不得说几年──这光阴如何能安插得下?三十九回中首尾<br>三年,四回中亦是三年;则其余的三十五回,岂不是几乎不占有时间的,这如何能<br>够想象?不可解二。<br><br>  但这还可以疏忽作推诿,小说原是荒唐言,大可不必如此凿方眼;上边所论,<br>不过博一笑而已,未必能根本打销高作底声价。只是笑话却并不以此为止,这却令<br>我们难乎为高鹗辩解。<br><br><!--emo&(d)--><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artini_shaken.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artini_shaken.gif' /><!--endemo-->大姐儿哭了;李妈狠命的拍了几下,向孩子身上拧了一把。那孩子哇的一声,大<br>哭起来了。(第一百一回)<br><br>巧姐被拧,连话都不会说,只有大哭的一法,看这个光景她不过三岁,至多亦以四<br>岁为限。若在四岁以上,决不至于被拧之后连话都不说的;况且如巧姐能说话,婆<br>子亦决不敢平白地拧她一把。可见其时,巧姐确是不会说话的,至多也不过会学舌。<br>既然如此,请看本文慕贤良之事,应作何解释?念书,认字,做针线的孩子;过了<br>些时候(九回书),反只会啼哭,连话都不会说了。这算怎么一回事?孩子长大了,<br>重新还原,这算怎么一回事?长得奇,缩得更奇;长得快,缩得更快。这又算怎么<br>一回事?在描写人情的《红楼梦》中,夹进这样光怪陆离的幻想,我不能不佩服高<br>氏底才高胆大。一百年来,这样“奇而又奇”的奇迹,没有一个人敢提出来加以疑<br>惑的,我不能不佩服读者底“不求甚解”。巧姐长得太快,还可以粗忽来推诿。至<br>于长了又缩小,这无论何人,不能赞一词的,而竟没有人批评过。评《红楼梦》的<br>人如此之多,这样的怪事,偏不以为怪,大约都是抱“见怪不怪其怪自败”这个主<br>义的。王雪香只以巧姐长得太快为欠妥,其实何止欠妥而已,简直是不通而又不通。<br>象这类事情,正应当在“六合之外”,岂能混入情理之中。我们既认定《红楼梦》<br>是部情理中的书,就不能不竭力排斥高鹗补作的四十回。<br><br>  <!--emo&(e)--><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envelop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envelope.gif' /><!--endemo-->巧姐儿年纪也有十三四岁了。(第一百十七回)<br>十六回以后,她又飞长了。说这十六回书,有十年的工夫,这无论如何是不可信的<br>(我们知道,前八十回,只有首尾九年)。既不可信,她底生长,又成了一种奇迹。<br>巧姐长了又缩,缩了又长,简直是个妖怪,不知高氏是什么意思?十二钗惟巧姐年<br>最小,所以八十回中绝少提及,只写了些刘老老底事情,终非巧姐传底正文。后四<br>十回中被高氏如此一续,巧姐真可谓倒霉之至,至于高鹗为什么写她底事情如此神<br>怪,其原因很难懂;大约他本没有注意到这些地方,只是随意下笔。慕贤良一回专<br>为巧姐作传,拿来配齐十二钗之数,所以勉强拼凑些事情,总要写得漂亮一点,方<br>可以遮盖门面,他却忘了四回以前所写的巧姐是什么光景的。于是她就暴长了一下。<br>后来凤姐病深,高氏要写巧姐年幼,孤露可怜,以形凤姐结局底悲惨。于是她就暴<br>缩一下。到书末巧姐要出嫁,却不能不说她是十三四岁,因为这已是最小的年龄。<br>于是她又暴长了。高氏始终没有注意她底年龄,所以才闹了这么一个大笑话。百余<br>年来的人,有崇拜偶象的心理,而又不知后四十回是高续的,所以大家都是见怪不<br>怪。且他们读书也只是去消闲下酒,也未必能综观前后,仔细推求,也无怪其“冥<br>然罔觉”了。但现在的我们读《红楼梦》时却要知道,巧姐传是全缺的;高鹗所补,<br>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了不相干的。若混为一谈,不分皂白,作者有知,又岂能容<br>受这种侮辱呢!<br><br>  巧姐慕贤良一回,还有一点谬处,就是所描写的绝不是宝玉。宝玉向来不肯作<br>这类迂谈的,在这儿却平空讲了无数的名教中人,贞烈贤孝的妇女,给巧姐听。这<br>真是不谬于名教的《红楼梦》,高氏可以踌躇满志了。但宝玉为人却顿成两橛,未<br>免说不过去。后四十回写宝玉,竟是个势利名教中人;只于书末撒手一走,不知所<br>终;这是非常可怪的。不但四十回中的宝玉不和八十回的他相类似;即四十回中,<br>宝玉前后很像两个人,并与失玉送玉无关,令人无从为他解释。高氏对于书中人物<br>底性情都没有一个概括的观念,只是随笔敷衍,所以往往写得不知所云,亦不但是<br>宝玉一人。不过宝玉是书中主人翁,性格尤难描画,高氏更没处去藏拙罢了。<br><br>  上列二十条,是四十回中最显著的毛病;以外不重要的地方可笑之处自然还多。<br>如香菱之病疾,没有提起,自然地痊愈了;以平儿底精细,连水月庵馒头庵都分不<br>清楚,害凤姐吐血;(第九十三回)以紫鹃底秀慧,而写她睡着,远远有吆呼之声;<br>(第八十二回)小红和贾芸有恋爱关系,后来竟了无照应,她只和丰儿做了个凤姐底<br>随身小婢,毫不占重要的位置;麝月抽了荼蘼花签,却并无送春之事;以外零零碎<br>碎的小毛病──脱枝失节,情理可笑的──自然还有,只是一时不能备举,且与大<br>体无关,亦可以不必备举了。<br><br>  高作底详评,已如上所说了。但我们要更综合地批评一下,这方才尽这篇文字<br>底责任。我以前给颉刚的信曾起诉高氏有五条,都是零碎的,而颉刚却归纳成为三<br>项。我底五条是:(1)宝玉不得入学中举。(2)黛玉不得劝宝玉读时文。(3)宝钗嫁后,<br>不应如此不堪。(4)凤姐宝钗写得太毒;且凤姐对于黛玉,无害死她的必要。(5)宝<br>玉出家不得写得如此神奇。(十,六,十八信)<br><br>  颉刚回信上说:“你起诉高鹗的五条,我都不能为他作辩护士。我以为他犯的<br>毛病归纳起来有三项:(1)他自己是科举中人,所以满怀是科举观念,必使宝玉读书<br>中举。(2)他也中了通常小说‘由邪归正’的毒,必使宝玉到后来换成一个人。(3)他<br>又中了批小说者‘诛心’的成见,必使凤姐宝钗辈实为奸恶人。我疑心在他续作时,<br>或已有批本,他也不免受批评人的暗示。”(十,六,二十四信)<br><br>  他虽没有考定有正本上评注底年代,但颇已疑心高氏曾及见这类的评语。现在<br>我们知道,有正本评注,即不在高鹗之前,至少必和他是同时;可见高氏受评注底<br>暗示,这个假定,颇有证实底可能。颉刚所归纳的三条,我以为理由十分充足,无<br>再申说底必要。我们现在要进一步去讨论高鹗续书底目的,和他底性格与作者底比<br>较;下了这样的批评,方才能彻底估定后四十回底价值。我们真要了解一种作品,<br>非先知道他底背景不可,专就作品本身着眼,总是肤浅的,片面的,不公平的。<br><br>  我们第一要知道,高鹗只是为雪芹补苴完功,使此书“颠末毕具”,他并没有<br>做《红楼梦》底兴趣;且也没有真正创作《红楼梦》底可能。我给颉刚的信上说:<br><br><br>  “因为雪芹是亲见亲闻,自然娓娓言之,不嫌其多;兰墅是追迹前人,自然只<br>能举其大概了结全书。若把兰墅底亲见亲闻都夹杂写了进去,岂不成了一部‘四不<br>象’的《红楼梦》!……总之,《红楼梦》全书若照雪芹做法,至少亦不止一百二<br>十回,兰墅补了四十回是最少之数了。所以有些潦草了结的地方,我们尽可以体谅<br>兰墅的。”(十,六,十八信)<br><br>这是说明高氏补书这般草率仓忙的缘故。因他不是曹雪芹,因他胸中没有活现的贾<br>宝玉,十二钗;所以不容得他不草率仓忙。这决非是高氏底大过失。我们看比他较<br>早的补本,也只有三十回,其中仓忙草率想正和高作相同(见下卷),可见这是续书<br>不可免的缺陷了。<br><br>  我更要去说明高作底草率仓忙,到什么程度。换句话说,就是后四十回是怎样<br>结构成功的?以我底眼光看,四十回只写了主要的三件事,第三项还是零零碎碎的,<br>其实最主要的只有两项:<br><br>  (1)黛玉死,宝玉做和尚。<br>  (2)宝玉中举人。<br>  (3)诸人底结局,很草率的结局。<br><br>第三项汇聚拢来可算一项,若分开来看,却算不了什么。因为向来的观念,无论写<br>什么总是“有头有尾”才算完结;所以高氏只得勉强将书中人底结局点明一下。至<br>于账簿式的结局,那就不在他底顾虑中了。<br><br>  老实说,四十回只写了(1)(2)两项,而第二项是完全错了的。我们可用这个来<br>估定高作底价值。我这归纳的结果,是可以实证而非臆想的。试把各回分配于各项<br>之下:<br><br>  (1)第八十二回,病潇湘痴魂惊恶梦。<br>  第八十三回,上半节写黛玉之病深。<br>  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br>  第八十五回,唱的戏是《冥升》和《达摩渡江》。<br>  第八十七回,黛玉弹琴而弦忽断。<br>  第八十九回,蛇影杯弓颦卿绝粒。<br>  第九十一回,宝黛谈禅;黛说“水止珠沉”,宝说“有如三宝”。<br>  第九十六回,瞒消息凤姐设奇谋,泄机关颦儿迷本性。<br>  第九十七回,黛玉焚稿。<br>  第九十八回,黛玉卒。<br>  第一百四回,宝玉追念黛玉。<br>  第一百八回,死缠绵潇湘闻鬼哭。<br>  第一百十五回,和尚送通灵玉。<br>  第一百十六回,得通灵幻境悟仙缘。<br>  第一百十七回,阻超凡佳人双护玉。<br>  第 一百十八回,警谜语妻妾谏痴人。<br>  第一百十九回,宝玉却尘缘。<br><br>  (2)所引各回,见《高鹗续书底依据》一篇中,共有六回。<br><br>(1)项最多占了十七回。(2)项也占了六回。单是这两项已占全书之半数。以外便是<br>些零碎描写、叙述,大部份可以包括在(3)项中。只有抄家一事不在其内;但高氏却<br>不喜欢写这件事,所以在抄家之时,必请出两位王爷来优礼贾政;既抄之后又要<br>“复世职”“沐天恩”。可见高氏当时写这段文字,真是不得已而为之,并非出于<br>本心。他底本心,只在于使宝玉成佛做祖,功名显赫。如没有第二项,宝玉中举事,<br>那九十八回黛玉卒时,便是宝玉做和尚的时候了。他果然也因为如此了结,文情过<br>促,且无以安插宝钗。而最大的原因,仍在宝玉没有中举。他以为一个人没有中举<br>而去做了和尚,实在太可惋惜了。我们只看宝玉一中举后便走,高氏底心真是路人<br>皆见了。<br><br>  高氏除写十二钗还有些薄命气息,以外便都是些“福寿全归”的。最是全福是<br>宝玉了。他写宝玉底结局,括举为三项:<br><br>  (1)宝玉中第七名举人。<br>  (2)宝玉有遗腹子,将来兰桂齐芳。<br>  (3)宝玉超凡入圣,封文妙真人。<br><br>他竟是富贵神仙都全备了。神仙长生不老,寿考是不用说的了。高鹗写贾氏亦复如<br>此,虽抄了家,依然富贵荣华,子孙众多,全然不脱那些小说团圆迷的窠臼,大谬<br>于作者底本意。但我们更要去推求他致谬底原由,不能不从作者和高氏底性格底比<br>较下手。我给颉刚一信上说:<br><br>  “我们还可以比较高鹗和雪芹底身世,可以晓得他俩见解底根本区别。雪芹是<br>名士,是潦倒不堪的,是痛恶科名禄利的人,所以写宝玉也如此。兰墅是热中名利<br>的人,是举人(将来还中进士,做御史),所以非让宝玉也和他一样的中个举人,心<br>里总不很痛快。我们很晓得高鹗底‘红学’很高明,有些地方怕比我们还高明些。<br>但在这里,他却为偏见拘住了,好像带了副有颜色的眼镜,看出来天地都跟着变了<br>颜色了。所以在那里看见了二点线索──其实是他底误认──便以为雪芹原意如此,<br>毫无愧色的写了下去,于是开宗明义就是‘两番入家塾’。雪芹把宝玉拉出学堂,<br>送进大观园;兰墅却生生把宝玉重新送进学堂去了……”(十,六,九。) <br><br>在另一信上又说: <br><br> “总之,弟不敢菲薄兰墅,却认定他和雪芹底性格差得太远了,不适宜于续《红<br>楼梦》。若然他俩性格相近一点,以兰墅之谨细,或者成绩远过今作也未可知。”<br>(十,六,十八。)<br><br>我是再三申说,高氏底失败,不在于“才力不及”,也不在于“不细心谨慎”,实<br>在因两人性格嗜好底差异,而又要去强合为一,致一百二十回成了两橛,正应古语<br>所谓“离之双美合之两伤”。我曾有一意见,向颉刚说过:<br><br>  “《红楼梦》如再版,便该把四十回和前八十回分开。后四十回可以做个附录,<br>题明为高鹗所作。既不埋没兰墅底一番苦心和他为人底个性,也不必强替雪芹穿这<br>一双不合式的靴子。”(十,六,九。)<br><br>高作底庸劣我们知道了,他底所以如此,我们却可以原谅他。总之,说高鹗不该续<br>《红楼梦》是对的,说高鹗特别续得不好,却不见得的确;因为无论谁都不适于续<br>《红楼梦》,不但姓高的一个人而已。但高鹗既冒充了雪芹,抖了近一百年,现在偶<br>然倒霉一下,也不算委屈他了!<br><br>  高鹗冒名顶替,是中国文人底故态,也是一种恶习,我决不想强为他辩护。但<br>在影响上,高氏底僭号却不为无功,这虽非他本意所在,而我们却不得不归功于他。<br><br><br>  《红楼梦》既没有完全,现存的八十回实在是一小部份,并且还是比较不重要<br>的部份,所以高非补书不可。前八十回全是纷华靡丽的文字,若没有煞尾,恐怕不<br>免引起一般无识读者底误会。他们必定说:“书上并没说宝走黛死,何以见得不团<br>圆呢?”当他们豪兴勃发的时候必定要来续狗尾,也必定要假传圣旨依附前人。<br>《红楼梦》给他们这一续,那糟糕就百倍于现在了。他们决定要使宝玉拜相封王,<br>黛玉夫荣妻贵,而且这种格局深投合社会底心理,必受欢迎无疑。他们决不辨谁是<br>谁,只一气呵成的读了下去。雪芹这个冤枉却无处去诉,而乌烟瘴气亦不知如何了<br>局。总之,污蔑而已,侮辱而已!幸而高氏假传圣旨,将宝黛分离,一个走了,一<br>个死了,《红楼梦》到现在方才能保持一些悲剧的空气,不致于和那才子佳人的奇<br>书同流合污。这真是兰墅底大功绩,不可磨灭的功绩。即我们现在约略能揣测雪芹<br>底原意,恐怕也不能说和高作后四十回全无关系。如没有四十回续书,而全凭我们<br>底揣测,事倍功半定是难免的;且高氏不续,而被妄人续了下去,又把前后混为一<br>谈,我们能有研究《红楼梦》底兴趣与否,也未始不是疑问。这样说来,高氏在<br>《红楼梦》总不失为功多罪少的人。<br><br>  妙得很啊!就事论事,宝走黛死都是高氏造的谣言,雪芹只有暗示,并未正式<br>说到的,而百年来的读者,都上了高氏这一个大当,虽有十二分的难受,至多也只<br>好做什么《红楼圆梦》,《鬼红楼梦》……这类怪书,至多也只能把黛玉从坟里拖<br>出来,或者投胎换骨,再转轮回。他们决不敢做一部原本《红楼梦》冒了曹雪芹底<br>名姓,这真是痛快极了!他们可惜不知道,原本只有八十回,而八十回中黛玉是好<br>好的活人,原不必劳诸公底起死回生的神力。高鹗这个把戏,可谓坑人不浅。我真<br>想不到“假传圣旨”有这样大的威权。 <br><br>  从这里,高氏借大帽子来吓唬人的原因,也可猜想了。我从前颇怀疑:高氏补<br>书这一事既为当时闻人所知,他自己又不深讳,为什么非假托雪芹不可,非要说从<br>鼓担上买来的不可?现在却恍然有悟了。高鹗谨守作者底原意,写了四十回没有下<br>场的、大拂人所好的文字,若公然题他底大名,必被社会上一场兜头痛骂,书亦不<br>能传之久远;倒不如索性说是原本,使他们没处去开口的好。饶你是这样,后来还<br>有一班糊涂虫,从百二十回续下去。这可见社会心里,容留不住悲剧的空气,到什<br>么程度。若只有八十回本流传,其危险尤不堪设想。所以高氏底续书,本身上的好<br>歹且不去讲他,在效用上看,实在是《红楼梦》底护法天王,万万少他不得的。我<br>们现在应该感谢高氏替我们开路,更应该代作者感谢他扫清妖孽的一种大功绩。我<br>从前颇以高鹗续书假托雪芹为缺憾,现在却反释然了。<br><br>  我想不到后四十回底批评做得这样冗长,现在就把他结束,以致语作为总评。<br><br><br>  “高鹗以审慎的心思,正当的态度来续《红楼梦》,他宁失之于拘泥,不敢失<br>之于杜撰。其所以失败:一则因《红楼梦》本非可以续补的书,二则因高鹗与曹雪<br>芹个性相差太远,便不自觉的相违远了。处处去追寻作者,而始终追他不上,以致<br>迷途,这是他失败时底光景。至于混四十回于八十回中,就事论事,是一种过失;<br>就效用影响而论,是一种功德;混合而论是功多而罪少。<br><br>  “失败了,光荣地失败了!”<br><br>是我对于高作底赞扬和指斥!<br><br>二二,六,一八<br><br>
10#
 楼主| 发表于 19.12.2003 10:22:17 | 只看该作者
红楼梦辨:(五)高本戚本大体的比较<br><br>  《红楼梦》本子虽多,但除有正书局所印行的戚本以外,都出于一个底本,就<br>是程伟元刻的高氏本。所以各本字句虽小有差异,大体上却没有什么重要的区别,<br>即使偶有数处,也决不多的。我虽在实际上,没有能拿各本去细细参较一下,但这<br>个断语却至少有几分的真实。至于高本和戚本,因为当时并无关系,所以很有些不<br>同;虽然也不十分伙多,显著,却已非高氏各本底差异可比了。这是我草这篇底缘<br>故。<br><br>  大家知道,高本是一百二十回,回目是全的;戚本只有八十回,连回目也只有<br>八十。看戚蓼生底序上说,实在他所看见的只有八十回书。原来戚氏行辈稍前于高<br>鹗,所以补书一事决非戚氏所知。且他也并没有补书底志愿,戚氏在这一点上,是<br>很聪明的。他说:<br><br>  “乃或者以未窥全豹为恨,不知盛衰本是回环……作者慧眼婆心,正不必再作<br>转语……彼沾沾焉刻楮叶以求之者,其与开卷寤者几希!”(戚本序) <br><br>他知道八十回后必定是由盛而衰,以为不补下去,也可以领悟得,不必去下转语了。<br>他又以为抱这种“刻舟求剑”的人,是沾沾之徒;可见不但高鹗挨骂,即我们也不<br>免挨骂了!<br><br>  我们既承认戚蓼生那时所见的《红楼梦》,回目本文都只有八十之数,就不能<br>不因此承认程伟元所说原本回目有一百二十,是句谎话(程语见高本程序)。程氏所<br>以说谎,正因可以自圆其说,使人深信后四十回也是原作。其实“回目只有八十”,<br>极易证明,决非程氏一语所能遮掩得过,我在前边,已有专篇论及了。<br><br>  既如此,就较近真相这一个标准下看,戚本自较胜于高本;因为高鹗既续了后<br>四十回,虽说“原文未敢臆改”,但既添了这数十回,则前八十回有增损之处恐已<br>难免。高氏原曾明说前八十回曾经他校订,换句话说,就是经他改窜。至于改得好<br>不好,这又是另一问题。 <br><br>  但这两本底优劣区分,却又不如此简单。为什么呢?(1)高氏校书,并非全以己<br>意为准,曾经过一番“广集各本校勘,准情酌理,补遗订讹”的工夫。且高本出后,<br>即付排付刊,不容易辗转引起错误。(2)戚本直到最近方才影印,百余年来,只以钞<br>本流传,难免传钞致误。且戚本一序,并非亲笔写的;所以戚蓼生虽前于高鹗,但<br>戚本未必是当时的原本,或者竟是很晚的抄本,也说不定的。既断不定这是戚氏所<br>见的原钞本,或是后来的传钞本,就不能武断这本底真的年代。以我底主观的眼光<br>推测,这决是辗转传钞后的本子,不但不免错误,且也不免改窜。<br><br>  两本既互有短长,我也不便下什么判断,且也觉得没有显分高下底必要。现在<br>只把大体上不同之处说一说,至于微细的差异,这是校勘本书人底事,不是在这里<br>所应当注意的。我们先论两本底回目。戚本不但没有后四十回之目,即八十回之目<br>亦每与高本不同。现在选大异的几回列表如下:<br><br>(1)第五回高--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br>     戚--灵石迷性难解仙机,警幻多情秘垂淫训<br><br>(2)第八回高--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br>     戚--拦酒兴李奶姆讨厌,掷茶杯贾公子生嗔<br><br>(3)第九回高--训劣子李贵承申斥,嗔顽童茗烟闹书房<br>     戚--恋风流情友入家塾,起嫌疑顽童闹书堂<br><br>(4)第十七回高--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br>      戚--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怡红院迷路探深幽<br><br>(5)第二十五回高--魇魔法叔嫂逢五鬼,通灵玉蒙蔽遇双真<br>       戚--魇魔法姊弟逢五鬼,红楼梦通灵遇双真<br><br><!--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第二十七回高--滴翠亭宝钗戏彩蝶,埋香冢黛玉泣残红<br>       威--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br><br>(7)第三十回高--椿龄画蔷……<br>      戚--龄官画蔷……<br><br><!--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第六十五回高--贾二舍偷娶尤二姨,尤三姐思嫁柳二郎<br>       戚--膏粱子惧内偷娶妾,淫奔女改行自择夫<br><br>(9)第八十回高--美香菱屈受贪夫棒,王道士胡诌妒妇方。<br>        戚--懦弱迎春肠回九曲,娇怯香菱病入膏肓。<br><br>从上表看,(1)(5)<!--emo&(6)--><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devil_smil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devil_smile.gif' /><!--endemo-->三项高本均较戚本好。戚本肉麻可厌,高本则平实通达。(3)(7)均<br>戚本佳。龄官不得说“椿龄”,李贵受斥不应列入回目。<!--emo&(8)--><img src='http://www.kaiyuan.org/modules/ipboard/html/emoticons/musical_note.gif' border='0' style='vertical-align:middle' alt='musical_note.gif' /><!--endemo-->可谓无甚好歹,高本较<br>直落些而已。(4)因分回不同,故目亦不同。(2)(9)两项,不能全以回目本身下判断。<br><br><br>  我们先说(4)项。戚本之第十七回,较高本为短,以园游既毕宝玉退出为止;所<br>以回目上只说“怡红院迷路探深幽。”至于黛玉剪荷包一事,戚本移入第十八回去。<br>高本之第十七回,直说到请妙玉为止,关涉元春归省之事,所以回目上说“荣国府<br>归省庆元宵”。这两本回目所以不同,正因为分回不同之故。我们要批评回目底优<br>劣,不如批评分回底优劣较为适当些。<br><br>  现行的亚东书局本,这两回分回方法完全依照高本,而改了回目。他所改的出<br>于杜撰无所依据,不免太鲁莽些。如古人底书偶有未妥之处,可凭主观的意见乱改;<br>那么,一改再改之后,何从再看见原来的面目呢!所以我以为亚东本之第十七回目,<br>作“疑心重负气剪荷包”,是不妥贴的。<br><br>  至于高戚两本底分回,我以为是戚本好些,理由有三:(1)从游园后宝玉退出分<br>回,段落较为分明。(2)教演女戏,差人请妙玉,和高本第十八回开头所叙各事相类,<br>都是作元春归省底预备,这处不得横加截断,分成两橛。(3)第十七回“荣国府归省<br>庆元宵”,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实在是太重复了。且在第十七回中,<br>高本也并无庆元宵之事,回目和本文不相符合。以这三个原因,我宁以戚本为较佳。<br>汪原放君以为怡红院是贾妃所定的名字,不能先说,为戚本病。我却以为无甚大关<br>系。贾政等迷路的地方是将来的怡红院,回目上先提一下有何不可?汪君在这里,<br>又似乎太拘泥了些。<br><br>  第(2)项就回目底文字批评,高本似乎较好;就本文底事实对看,两本简直是半<br>斤八两;就书中大意看,这就不容易说了。第八回共叙述三件事:(1)钗玉互看通灵<br>金锁;(2)宝黛两人在薛姨妈处喝酒;(3)宝玉回去摔茶杯。高本之目,只说了(1)项,<br>虽然扼要,未免偏而不全。戚本之目,包举(2)(3)两项,却遗漏了本回最重要的(1)项,<br>亦属不合。总之,两本这一回之目,犯了同一个毛病,就是只说了一部份不能包举<br>全体;不过高本回目较为稳妥漂亮,戚本用“贾公子”不合全书体例,未免不伦不<br>类。<br><br>  若就书中大意作批评,这就很不容易说了。我们试想,高戚两本,这一个回目<br>是完全不同的,不但字面不同,意义亦绝不同,在八十回书内实为仅见。这一点上<br>我们须得加一番考虑。我们第一要知道,这决非仅是一本传钞底歧异,是两本底区<br>别。戚本眉批上说:“作者点明金玉,特不欲标入回目,明明道破耳。”反过来说,<br>高本是欲明明道破的。高本第八回之目如此,明是作后文金玉成婚底张本;而戚本<br>却只有八十回,没有前后照应底必要,所以不欲明明道破。依我看来,戚本之回目<br>或者是较近真的。<br><br>  我先假定八十回中本文回目,多少经过高氏底改窜。我们看高鹗底《红楼梦》<br>引言上说:<br><br>  “……今复聚集各原本,详加校阅,改订无讹。……”<br><br>这还是有依据的改正,不是臆改。但下一条又说:<br><br>  “……其间或有增损数字处,意在便于披阅,非敢争胜前人也。”<br><br>这是明认他曾以已意改原本了。虽他只说增损数字,但在实际上,恐怕决不止数字。<br>他虽说,“非敢争胜前人”,但已可见他底本子,有许多地方,为前人所未有。不<br>然,他又何必要自解于“争胜前人”这一点? <br><br>  最可笑的,他对于自己做的后四十回,反装出一副正经面孔,说什么“至其原<br>文,未敢臆改”。他自己底大作,已经改了又改,到自以为尽善尽美了,方才付印,<br>如何再能臆改呢?这真是高氏欺人之谈,无非想遮掩他底补缀的痕迹,无奈上文已<br>明说后四十回无他本可考,所谓“欲盖弥彰”了。<br><br>  既承认了这个假定,那么,第八回之目,就可以推度为高氏底改笔──臆改或<br>有依据的。高氏为什么要如此呢?因为可以判定金玉姻缘,使他底“宝钗出闺成礼”<br>一节文字,铁案如山,不可摇动。至于戚本,回目数与原本同,自然没有这个必要。<br>作者即有意使金玉团圆,也不必在回目中明明道破,使读者一览无余。高氏却有点<br>做贼心虚,不得不引回目以自重了。这原是一种揣测,不能断定,不过却是很可能<br>的揣测罢了。<br><br>  对于(9)项,我也有相同的批评。就第八十回之目本身而论,高本是较为妥当。<br>即以此回本文及上回之目参看,高本也很好。戚本这一个回目有两个毛病:(1)第七<br>十九回,既说贾迎春误嫁中山狼,这回又说“懦弱迎春肠回九曲”,未免有重复之<br>病。(2)第八十回本文先叙香菱受屈,后叙迎春归宁诉苦,即使要列入回目,亦当先<br>香菱而后迎春,何得颠倒?<br><br>  但高本这回目却甚可疑,不得不说一说。王道士诌妒妇方,不过随意行文,略<br>弄姿态,并无甚深意,无列入回目之必要。此可疑一。高氏后来写香菱,有起死回<br>生之功,闹了一个大笑话。这里若照戚本作:“香菱病入膏肓”,岂不自己打嘴巴。<br>这显有改窜的痕迹,可疑二。但戚本这回目亦非妥善,我们也不能断定原本究竟作<br>什么。<br><br>  在论两本子底回目以后,有一句话可以说的。我想《红楼梦》既是未曾完稿的<br>书,回目想是极草率的,前后重复之处原不可免。到高鹗补了后四十回,刊版流传,<br>方才加以润饰,使成完璧。所以高本底回目,若就文字上看,实在要比戚本漂亮而<br>又妥当,正是因为有这番修正底工夫。而戚本回目底幼稚,或者正因这个,反较近<br>于原本。我们要搜讨《红楼梦》底真相,最先要打破“原书是尽善尽美的”这个观<br>念。否则便不免引入歧途。即如第八十回之目,我以为原本或者竞和戚本相仿佛,<br>亦未可知。高鹗一则因他重复颠倒,二则因不便照顾香菱底结局,于是把他改了。<br><br><br>  两本回目底异同既明,我们于是进而论到两本底本文。这自然是很繁琐的,我<br>只得略举大概,微细的地方一概从省。但即是这样论列,已是很繁重的了。<br><br>  自然最重要的是第一回,作者论此书底效用,在高本上说:<br><br>  “……复可破一时之闷,醒同人之目……”<br>  “只愿世人当那醉余睡醒之时……把此一玩……”<br><br>戚本却作: <br><br>  “复可悦世之目,破人愁闷……”<br>  “只愿他们当那醉饱淫卧之时……把此一玩……”<br><br>这真是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在这些地方,刻本自然不可菲薄。我们把这<br>两条分别解一下,优劣自见。<br><br>      高 本                  戚 本            <br> “醒同人之目”,指我辈而言,明     “说世之目”,指世俗,世间而言。<br>  以外不与。<br>                         <br> “破一时之闷”,指自己底闷怀。     “破人愁闷”,指他人底愁闷。 <br>       <br> “醉余睡醒”,觉悟之初。        “醉饱淫卧”,沉沦之日。<br>    <br><br>依高本看,《红楼梦》是文学,是唤醒痴迷,陶写性灵的;依戚本看,《红楼梦》是<br>闲书,是争妍取媚,喷饭下酒的。这实是很紧要的关键,不可以不详辨。<br><br>  在这回里,戚本还有两节很荒谬的文字,高本也是没有的。<br>引如下:<br><br>  “市井俗人喜看理治之书者甚少,爱看适情闲文者特多。”<br>  “因见上面虽有指奸责佞,眨恶诛邪之语,亦非骂世之旨。及至君仁臣良,父<br>慈子孝,凡伦常所关之处,皆是称功颂德,眷眷无穷,实非别书可比。”<br><br>可怜!《红楼梦》才脱了“优孟衣冠”,又带上“方头巾”了。情不可适,反在<br>《红楼梦》中来讲求理治,这是什么话!贬恶诛邪,称功颂德,眷眷于伦常,岂真是<br>“一脸之红荣于华衮,一鼻之白严于斧钺”吗?这又是什么话!我从前曾说过戚本<br>大谬之处甚多,凡这些地方都可以作证。这也并非传钞之误,实在是后来人有意加<br>添改窜的。这层意思,后文再须详说。<br><br>  在第二回里,有一点高本是错了,应照戚本改正。如戚本不发见,这个矛盾是<br>无法解决的。王雪香《红楼梦存疑》里面说:“一回云‘生元春后次年即生衔玉公<br>子’,后复云‘元春长宝玉二十六岁’,又言‘在家时训诂宝玉’……”(一回疑是<br>二回之误,训诂疑是训过之误。)他已见到这点上欠妥。但现在把戚本和高本对举,<br>这就不成为问题。<br><br>  “第二胎生了一位小姐(元春),……不想次年又生了一位公子(宝玉)……”(高<br>本)<br>因有“次年”一词,所以前后矛盾。戚本这回文不作次年,却作后来,便一点问题<br>没有了。这是抄本可以校刻本底错误底一个例子。<br><br>  还有一处,也是高本底疏漏,应照戚本补的。第十六回尾,写秦钟临死光景,<br>有鬼判及小鬼底一节谈话。高本只写众小鬼抱怨都判胆怯为止,下边接一句“毕竟<br>秦钟死活如何”,这回就算完了。到第十七回开场,秦钟却已死了,与情理未免有<br>两层不合:(1)宝玉特意去别秦钟的,自应当有一番言语,文情方圆。(2)因宝玉来<br>了,都判吓慌,明是下文要放秦钟还阳与宝玉一叙;否则直白叙去即可,何必幻出<br>小鬼判官另生枝节?依高本这么说,岂不是都判见识反不如小鬼,秦钟就这般闷闷<br>而死的,不但文情欠佳,即上下文势亦不连贯。我以为这回之末,众鬼抱怨都判以<br>后,应照戚本补入这一节。 <br><br>  “都判道:‘放屁!俗话说的好,天下官管天下民。阴阳并无二理,别管他阴,<br>也别管他阳,没有错了的。’众鬼听说,只得将他魂放回;哼了一声,微开双目,<br>见宝玉在侧,乃勉强叹道:‘怎么不早来?再迟一步,也不能见了!’宝玉携手垂<br>泪道:‘有什么话,留下两句?’秦钟道:并无别话!以前你我见识,自为高过世<br>人,我今日才知自误了!以后还该立志功名,以荣耀显达为是。’说毕,便长叹一<br>声,萧然长逝了。”(“自“为”中间疑脱一“以”字)<br><br>补了这段文字,却是妥当得多。虽然秦钟最后一语,有点近于“禄蠢”底口吻;但他<br>临命时或不能不悔,正与第一回语相呼应。以外各处口吻底描写,事迹底叙述,亦<br>都合式,很有插入底资格。  <br><br>  第二十二回制灯谜,两本有好几处不同。现在分项说明:<br><br>  (1)高本上惜春没有做灯谜,戚本却是有的。她底灯谜是“佛前海灯”。文曰:<br><br>  “前身色相总无成,不听菱歌听佛经。莫道此生沉墨海,性中自有大光明。”<br><br><br>依我看,三春既各有预兆终身之谜,惜春何得独无。况此谜亦甚好,应照戚本补入<br>为是。<br><br>  (2)高本中黛钗各有一谜;而戚本中黛玉无谜。高本所谓黛玉之谜,戚本以为宝<br>钗所作,高本宝钗之谜,不见于戚本。所以──<br>  “朝罢谁携两袖烟……”<br><br>这一首七律,打的是更香,高本以为是黛玉底,戚本却以为是宝钗底。至于──<br>  “有眼无珠腹内空,荷花出水喜相逢。梧桐叶落纷离别,恩爱夫妻不到冬。”<br><br><br>高本以为是宝钗所作的,戚本上却完全没有。这一点也很奇怪。这一谜极重要──<br>依高本看──可以断定宝钗底终身是守寡,何以戚本独独没有?我也疑心,这是高<br>氏添入的,专为后文作张本而设,和改第八回之目是一个道理。<br><br>  (3)宝玉一谜,打的是镜子,高有戚无。我依文理看,戚本是对的,应照他删去<br>为是。因为本回下面凤姐对宝玉道:“适才我忘了,为什么不当着老爷撺掇,叫你<br>也作诗谜儿?”她既说是忘了,是明明没有撺掇贾政,叫宝玉作谜。若宝玉已做了<br>极好的诗迷,凤姐岂能拿这个来吓唬宝玉呢?这是极容易明白,不消多说的。<br><br>  戚本虽也有好处,但可发一笑的地方,却也不少。如高本第二十五回,“贾政<br>心中也着忙。当下众人七言八语,……”文气文情都很贯串,万无脱落之理。而戚<br>本却平白地插进一段奇文,使我们为之失笑。<br><br>  “贾政等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了那里。别人慌张自不必讲。独有薛<br>蟠更比诸人忙到十分了,又恐薛姨妈被人挤倒,又恐薛宝钗被人瞧见,又恐香菱被<br>人臊皮,知道贾珍等是在女人身上做工夫的,因此忙的不堪;忽一眼瞥见了林黛玉<br>风流婉转,已酥倒那里。当下众人七言八语。……”(“倒“那”中间疑脱一“在”<br>字)<br><br>不但文理重沓不通,且把文气上下隔断不相连络。请问在举家忙乱的时候,夹写薛<br>蟠之呆相,成何文法?评注人反说:“忙中写闲,真大手眼,大章法!”这真是别<br>有会心,非我辈所知了。<br><br>  高本第三十七回,贾芸给宝玉的信,末尾有“男芸跪书,一笑。”这是错了。<br>书中叙贾芸写信,文理不通有之,万不会在“男芸跪书”之后,加上“一笑”一词。<br>这算什么文法?一看戚本便恍然大悟了。戚本这一处原文作“男芸跪书(一笑)”,<br>一笑是批语,不是正文,所以夹行细写。高本付刻时,因一时没有留心,将批语并<br>入正文,从此便以误传误了。但高氏所依据的钞本,也有这批语,和戚本一样,这<br>却是奇巧的事。<br><br>  第四十二回,宝玉看宝钗为黛玉拢发,这一段痴想,高本写得极风流,戚本却<br>写得很煞风景。我并引如下:<br><br>  “宝玉在旁看着,亦觉更好,不觉后悔;不该令他抿上鬓去,也该留着,此时<br>叫他替他抿上去。”(高本)<br>(第一及第三之他是指黛玉,第二之他指宝钗)<br><br>“宝玉……叫我替他抿去。”(戚本)<br>(我是宝玉自指。)<br><br>这一个“我”字错得好利害啊!照高本看,宝玉不愧“意淫”之名;被戚本这一误,<br>宝玉简直堕落到情场底饿鬼道。高本所写的光景、情趣,何等的风华可喜,生生被<br>一个“我”字糟蹋了。凡这等地方,虽只有一字之差,却所关很大,我不得不辨一<br>下。<br><br>  且不但风格底优劣迥殊,即以文词底结构论,这个“我”字万万安他不下。为<br>什么呢?上文明有“也该留着”一兼词,(高戚两本同)正为说明此语之用,言当初<br>不该让黛玉自己拢发,最好留着,一起让宝钗替她抿上去。若宝玉想自己为黛玉拢<br>发,何必说什么留着?因为即使是留着,也与宝玉无干。宝玉在这回书上本没有替<br>黛玉抿发,何必惋惜呢?而且上文所谓“亦觉更好”一兼词,如下文换了“我”字,<br>又应当作何解释?宝钗替黛玉抿鬓,所以能说更好。以如此好的风情,而宝玉要亲<br>自出马,岂不是煮鹤焚琴,大杀风景呢?这类谬处,都是后来传钞人底一己妄见,<br>奋笔乱改所致。他们因被这好几个他字搅扰不清,依自己底胸襟,莫妙于换一我字,<br>方足以写宝黛底亲昵。我们看戚本底眉评,就可以恍然于这类妄人底见解了。(戚本<br>这回眉评说:“今本将我字改作他字不知何意?”)<br><br>  第四十九回,写香菱与湘云谈诗之后,宝钗笑话她们;高戚两本有繁简底不同,<br>而戚本却很好,可以照补。<br><br>  “……又怎么是温八叉之绮靡,李义山之隐僻;痴痴颠颠,那里还象两个女儿呢?’<br>说得香菱湘云二人都笑起来。”(高本)<br><br>  “……李义山之隐碎。放着现在的两个诗家不知道,提那些死人作什么?’湘<br>云听了,忙笑问:‘现在是那两个?好姐姐,告诉我!’宝钗笑道:‘呆香菱之心<br>苦,疯湘云之话多。’二人听了都大笑起来。”<br><br>戚本所作,不但说话神情,极其蕴藉聪明;且依前后文合看,这后来宝钗一语,万<br>万少不得的。因为如高本所作,宝钗说话简直是教训底口吻,另无甚可笑,二人怎<br>么会都笑起来?必如戚本云云,方才有可笑之处,且妙合闺阁底神情。否则,一味<br>的正言厉色,既不成为宝钗,又太杀风景了。<br><br>  第五十三回,写贾母庆元宵事,戚本较高本多一大节文字,虽无大关系,却也<br>在可存之列。现在引如下:<br><br>  “原来绣这璎珞的,也是个姑苏的女子,名唤慧娘。因他亦是书香宦门之家,<br>他原精于书画,不过偶然绣一两件针线作耍,并非世卖之物。凡这屏上所绣之花卉,<br>皆仿的是唐宋元各名家的折枝花卉;故其格式皆从雅本来,非一味浓艳匠工可比。<br>每一枝花侧,皆用古人题此花之旧句,或诗或歌不一,皆用黑绒绣出草字来,且字<br>迹勾踢转折轻重连断,皆与笔写无异,亦不比市绣字迹,倔强可恨。他不仗此获利,<br>所以天下虽知,得者甚少。凡世宦富贵之家,无此物者甚多。当今称为‘慧绣’。<br>竟有世俗射利者,近日仿其针迹,愚人获利。偏这慧娘命夭,十八岁便死了,如今<br>再不能得一件的了。所有之家亦不过一两件而已,皆惜若宝玩一般。更有那一干翰<br>林文魔先生们,因深惜慧绣之佳,便说这‘绣’字,不能尽其妙,这样针迹,只说一<br>‘绣’字,反似乎唐突了,便大家商议了将‘绣’字隐去,换了一个‘纹’字,所<br>以如今都称为‘慧纹’。若有一件真慧纹之物,价则无限。贾府之荣,也只有两三<br>件。上年将两件已进了上,目下只剩这一副璎珞,一共十六扇。贾母爱之,如珍如<br>宝,不入请客各色陈列之内,只留在自己这边,高兴摆酒时赏玩。”<br><br>这虽没有深意,却决不在可删之列,不知高本为什么少此一节。或者高鹗当时所见各<br>抄本,都是没有这一节的,也末可知。现在看这节文字,很可以点缀繁华,并不芜<br>杂可厌。<br><br>  最奇特的,是戚本第六十三回写芳官一节文字。芳官改名耶律雄奴这一件事,<br>高本全然没有,在宝玉投帖给妙玉以后,便紧接着平儿还席的事。戚本却在这里,<br>插入一节不伦不类的文字。因为原文甚长,不便全录,只节引有关系的一节:<br><br> “宝玉忙笑道:‘……既这等再起个番名,叫耶律雄奴,二音又与匈奴相通,都<br>是犬戎名姓。况且这两种人,自尧舜时便为中华之患,晋唐诸朝,深受其害。幸得<br>咱们有福,生在当今之世,大舜之正裔,圣虞之功德仁孝,赫赫格天,同天地日月<br>亿兆不朽。所以凡历朝中跳梁猖獗之小丑,到了如今,不用一干一戈,皆天使其拱<br>俯,缘远来降。我们正该作践他们为君父生色。’芳官笑道:‘……何必借我们,<br>你鼓唇摇舌,自己开心作戏,却自己称功颂德?’宝玉笑道:‘所以你不明白。如<br>今四海宾服,八方宁静,千秋万载,不用武备。咱们虽一戏一笑,也该称颂,方不<br>负坐享升平了。’……”<br><br>这竟全是些梦话,不但全失宝玉底口吻神情,而且文词十分恶劣,令人作呕。即看<br>文章前后气势,也万万不能插入这一节古怪文字。但戚本何以要增添这么多的梦话?<br>这不会是传钞之误,我以为是有意添入的。我们且参看第五十二回,真真国女子底<br>诗末联,高本作“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戚本却作“满南”。这个缘故,便<br>可以猜想而得了。<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14.11.2024 12: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