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39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为什么说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4.6.2010 21:15:4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即时机票
转贴,作者:一道闪电

人类的历史原本是文明战胜野蛮,民主战胜专制,进步取代落后的历史,而满清入关正是历史发展的反动,以下从七个方面探讨为什么说“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
一、扼杀晚明思想启蒙运动,扼杀资本主义萌芽。强化落后而僵化的封建专制制度。
明代中叶以后长江中下游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标志着儒家文明内部工商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江南一带的到处是资本主义萌芽。各国历史上封建国家都有权对工商业攫取的过多利润加以剥夺。明王朝所为只是巧立名目,加大征税比率。没有出现汉武帝时期命令商人拿出一半家产以佐官府导致“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但是明代工商业者已经成为相当强大的社会力量,对于这种加税也不能忍受。出现大规模的反对矿监,税使的民变不断发生。大规模的几十次,一般规模的几百次。(《儒家文明》)“民变”不同于农民起义,有这类斗争,“平等”、“自由”、“实业兴国”、“保护贸易”等思想就会传播,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就可能发生。
有人说明代没有类似西欧的实现资本主义的条件,那么我们要问了,各国都有自己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确没有英国等最先实现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难道就不能自己探索一条现代化的道路吗?比如农奴制的俄罗斯,比如封建色彩浓厚的德国、日 本。再比如现代中国是没有经过发达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走向了社会主义。同样是华人就曾经在南洋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前后存在了100多年。 关键是思想解放,对外交流,有交流就能进步。 英国有议会,而当时的中国民间纷纷结社,民间议政的风气很盛。特别是有先进的思想政治组织“复社”。 而在满清,闭关锁国,严禁结社。 大清律规定:“凡三十人聚会,一律处斩”。好了,一切非政府组织全部取缔了。
明末封建专制制度正在走向解体和衰亡,特别是宋明理学暴露出扼杀人性的弊端和生机勃勃的市民文化形成激烈冲突。有识之士在各方面都发现了封建制度的弊病,正在探索一条新的道路。新思想,新观念不断涌现,西方的先进优秀的文化科技正在引进,正如同西方社会经历的文艺复兴前夜。明末清初正是思想界启蒙的时代,明代的大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都看到了封建社会的弊病特别是宋明理学的危害,在他们的著作中人本主义,民主主义的光芒在闪耀。黄宗羲的《原君》批判君主专制,打响了民主思想的第一炮,明末思想界对整个封建意识形态从哲学到伦理,从治国到治学都开始反思和批判。戏曲小说都以市民喜好为标准,反映了市民意识的觉醒,这是对封建礼教压抑人性的反叛。西方的天主教在南方广为传播,特别受到明末先进的士大夫的欢迎,他们试图将西方传来的宗教和儒学结合,洋教中国化。东林党人和天主教徒密切结合,出了大批杰出人物。比如徐光启、李之藻、瞿式耜等都是天主教徒,象王徵、孙元化、李天经、张焘、瞿式耜、陈于阶等形成一个“西学集团”。 南明天主教也在宫中传播,后妃们普遍信仰天主教,这必将影响到最高统治集团。西方宗教宣传的人人平等思想有利于人本主义,民主思想的传播,也有利于科技引进、东西方文明的交流乃至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但是满清入关使得思想界断送了儒学和西方基督教文明相结合产生新型文化的最后机会。
有人说明朝已经腐朽了,从整体看是的,但是从局部看就未必,统治阶级和封建官僚是腐朽的,而民间则是生气勃勃。富庶的江南地区正是新兴力量萌芽,成长,壮大的地区。正如同抗战时期,国民党是腐朽的,领导全民抗战是不利的,但是共产党就是新生革命的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抗战。只是南明的新生力量还没有强大到能独立领导全民抗战的能力。在19世纪 日 本只用短短三十多年的西化--“明治维新”运动,就一跃成为世界列强,我们有什么理由怀疑早200年的明末的思想启蒙和解放不能带来更好的局面。 但是满清用铁血摧残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倒退。物质文化大规模毁灭,之后大兴文字狱,理学成了碰不得的理教。空前强化了这种腐朽没落的封建意识和制度,如同西方蛮族入侵后的欧洲中世纪一样把中国带入了黑暗。
二、生产力大幅度倒退,军事装备、科学技术相对停滞。
现在某些人极力鼓吹的康雍乾之世,其实大多是对明末的恢复性增长。满清收支在嘉道以前相当长的时期基本是不变的,地丁 3000万,耗羡 460万,以及其他共计4800万两白银,根据《清朝文献通考》田赋所载, 顺治十六年(1659)中国耕地总数是五百四十九万顷,康熙二十四年增长到六百八十三万,乾隆十八年增到七百零八万。到乾隆三十一年(1766)到七百四十一万,明末崇祯时就有田七百八十三万(翦伯赞),数字刚接近明末土地数字。可见康雍乾生产恢复是缓慢的,过了一百年才到了明末的生产规模。最高的是嘉庆十七年为七百九十一万,仅仅超过明崇祯时期七、八万顷,以后就下降了,道光十三年是七百三十七万。封建经济在停滞中(范文澜 中国通史简编767页)。
生产总水平不提高,那么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量的人口呢,原因在于明末徐光启等人大力引进提倡番薯等,这种作物产量巨大。明末还在农业上引进了三季稻和玉米土豆等作物,提高了粮食产量。这些农业技术的推广,从此中国土地能养活更多的人口。
明末的传教士利玛窦说这里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利玛窦中国札记》第十章 )。而乾隆时来访的英国特使马戛尔尼则说“遍地都是惊人的贫困“,“很多人没有衣服穿“,“象叫花子一样破破烂烂的军队”。
大家都知道宋朝工商业极为发达,而明朝则有进一步发展,铁产量为北宋的两倍半,永乐年间的铁产量高达9700吨,到了17世纪当时欧洲产铁量最多的俄罗斯才2400吨。但是到了清,政府严禁采矿,冶金业从此衰落。明代棉布取代麻布成为纺织品的主流产品.无论是铁,造船,建筑等重工业,还是丝绸,棉布,瓷器等轻工业,在世界都是遥遥领先,工业产量占全世界的2/3以上,比农业产量在全世界的比例还要高得多,而康乾盛世虽然人口数倍于明朝,然而铁和布匹这两项指标性的工业产品的总产量却始终未能恢复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结束不久,中国工业产量仅为全世界的6%.无论是总产量还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年前的明末.
明末的对外贸易量是惊人的,美国的弗兰克,他在《白银资本》一书里,凭籍已有的各种研究成果,估计16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即明中期到明末)的百年间,由欧亚贸易流入中国的白银在七千到一万吨左右,约占当时世界白银总产量的1/3。一万吨白银,相当于当时中国的三亿二千万两白银。不是欧洲而是中国占据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在鸦片战争前的对外贸易远远低于明代。
明朝的知识分子心胸是开放的,海上军事力量很强大,对先进技术的掌握和引进一直抱着欢迎和学习的态度,“明代海军在历史上可能比任何亚洲国家都出色,甚至同时代的任何欧洲国家,以致所有欧洲国家联合起来,可以说都无法与明代海军匹敌.”--李约瑟.当时袁崇焕在宁远城头毙伤后金的红夷大炮就是来自葡萄牙。明代的火器装备已经很先进了,明末军营营一级编制里除了1000人为骑射外,其余都是火器手。每一营(5000人)用霹雳炮3600杆,大连珠炮200杆,手把铳400杆,盏口160位。这是何等现代化的装备啊。随着明王朝的彻底灭亡,经过康雍乾三世之后。先进的火器武装技术被满清埋葬了,到鸦片战争时,手持大刀长矛的清兵对火器已经陌生了。
满清以骑射得天下,对火器和近代军工抱着天然的恐惧和敌视态度,生怕威胁自己的统治。清军把“雅克萨战争”中缴获的俄军扳机击发式火绳枪样品献给康熙时,康熙竞然以不得中断前人所授的弓箭长矛传统理由,仅留下二支用作自己把玩,而令清军禁止使用此种新式火枪。骑射虽然能在明末还占优势,但经过200年火器的发展,骑射最终被淘汰,中国人不用还有洋人用。阻碍先进技术的恶果是最终得到恶报。 西方国家与 日 本求新,求变,对新生事物的渴求,与中国保守,不思变革,对新生事物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照,种下了中国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几近亡国灭种的祸根。

三、从晚明的对外开放、交流、引进到满清的闭关锁国,对外交流终止。
在“五 四 运动”时,中国人终于提出了请“德先生”和“赛先生”的主张,其实最早引进的是明末。说说“赛先生”.明比清有多得多的大科学家,明末科学家对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进行了历史性的总结。自16世纪中叶至17世纪中叶这一百年,在我国科学技术史,是个群星灿烂的时期,各种科学成果异彩纷呈。总结了中国古代所有的科学技术并达到了空前的高峰。同时出现方以智、李时珍、徐光启、徐霞客、宋应星五位科学巨人以及朱载堉、李之藻,王征等众多科学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十分罕见的。正说明了明末思想界、文化界、生产力的勃勃生机。大科学家徐光启受教于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翻译了《几何原本》.一个是亚利士多德的《逻辑学》,一个是《几何原本》,这就是西方科学的基础,是理解科学范式的根本。没有这些,知识只能是个人经验,人们建立不了科学最基本的概念。知识和经验就无法传播。除《几何原本》之外,数学方面还有《乾坤体义》,物理学《奇器图说》、《远镜说》,地理学《万国舆图》,哲学《西学凡》,逻辑学《名理探》,对西方科学和哲学正系统地引进,西方传教士金尼阁从欧洲带来七千部书,教皇也捐献了500多。 有大量数学和天文学、科学等内容。其中不少被翻译成中文。其文化、科技的引进深度、广度不亚于清末,而朝廷、政府、知识分子却比晚清积极得多,受干扰也少得多。崇祯十二年,天主教传教士毕方济直接向崇祯皇帝上奏富国强兵四大策,一、改历法,二、辨矿脉,三、通西商,四、购西铳 。崇祯皇帝先后准奏。可惜明亡得太早,没有起到作用。
德国大思想家莱布尼茨在《中国近事》序言说:“中国这一文明古国与欧洲难分轩轾,双方处于对等的较量中”在思考的缜密和理性的思辨,欧洲显然略胜一筹,即使在数学和战争科学上,中国也低于欧洲的水平。然而在实践哲学方面,既在生活与人类实际方面的伦理以及治国学说,欧洲实在史相形见绌。”
李约瑟说:由于历史的巧合,近代科学在欧洲崛起与耶稣会传教团在中国的活动大体同时,因而近代科学几乎马上与中国传统科学相接触。明代的传统数学、天文学由于西学的到来而复兴。到1644年 中国的和欧洲的数学、天文学和物理学已经没有显著的差异,它们完全融合,浑然一体了。(见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和《梁启超论清学史》)。
清初的大屠杀以及后来的文字狱和闭关锁国彻底中断了这一进程。中国的知识分子从此失去活力和交流。战战兢兢从事考据。从此远离科学,科学家绝迹了。康熙前期也有传教士,但是他们所起的作用和明代大为不同,明代传教士输入宗教和科学,科学书籍并不比宗教少,因为明代人需要科学知识。只谈宗教不能得到士大夫的尊信,而清代传教士极少谈到科学(只讲些天文历法),这因为汉人在满人高压下,在禁海闭关政策影响下,不敢接近西洋人,传教士失去士大夫的支持,宗教也就遭到满族统治者的压迫,不能象明末那样顺利发展。(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653页) 《几何原本》再受知识界重视是到了清末,李善兰再次翻译了《几何原本》并完成后九章的翻译。而徐翻译的《几何原本》却传到了 日 本,对 日 本近代科技发展影响很大。试想如果在明末上层知识分子推动下,以其敏锐和威望,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就能早200年实现。中国人会以和平健康的心态引进这些先进科学技术,先进理论乃至民主制度。中国绝不会在近代因为“技不如人”而在反侵略战争中屡战屡败 ,在近代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据鼓吹满清的阎崇年讲清朝因为保守和自大先后失去八次对外交流,睁眼看世界的机会。问题还不仅仅如此,当马戛尔尼来访并建议中国对西方商业开放,乾隆给出清楚的回答:大清王朝只关心本国事物的恰当实施,不屑于奇技淫巧之事,也不关心精巧的商品,我们不需要你们国家的制造品。从顺治、康熙开始的禁海令、迁界令到驱赶外国传教士同样也是闭关锁国的举措。康熙四十六年 禁止各地天主教传教,教士退回澳门,外人不得留驻内地。 满清规定:“州县官失察西洋人过境,但并未逗留,降一级留任,府官罚俸六个月”,一个地方发现洋人,全省官员都受处分。 满清对于限制洋商也有一套办法,规定澳门洋人船不许超过25只,出海不得带中国人,出海还不许带处做饭以外的铁锅等等。满清是害怕外国人和中国人接触助长他们对满清统治民族压迫的不满的,所以对于洋人是严格限制行动和居留的(中国通史简编781页) 。如此还有中外文化、科技、商品交流吗? 世界在飞速发展而中国却在原地踏步。甚至到了清末连撮尔小国 日 本都能变法维新打败满清,而满清却一次次的丧失了维新图强的勇气和机遇。从清初一直到清末,满清贵族集团始终顽固不化,冥顽不灵,一次次的拒绝开放 ,马克思当年评价中国说:一个人口占世界三分之一的幅员辽阔的帝国,不顾时势,仍然安于现状,由于被强力排斥在世界体系之外而孤立无依,因此,极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最终要在一场殊死搏斗中死去。

五、民族压迫深重,在某些方面是封建制向奴隶制的倒退。
满清为了强化其统治,野蛮推行“剃发令”、“留人法”,实行残酷的民族压迫,杀尽了中国人的尊严,满清在各地都留下了血腥的屠城记录,甚至实行过种族灭绝,发生大规模屠城和大屠杀的省份先后有辽宁、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湖南、广东、四川、福建、新疆,把中国所有省分都屠戮一遍 。其残酷程度不亚于蒙元。
满清如此残酷屠杀,从努尔哈赤到康熙平定三番,屠杀政策历时将近一个世纪。 空前绝后。按过去和现在的标准都是反人类罪。不知道有什么罪行可比这个罪更大,有什么功劳可以抵消这样的暴行。
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等人记录下这段话:“满清初期,他们表现得非常凶残。建国后的最初几年,整批整批的百姓遭到屠杀。强迫留辫子引起了骚乱,结果都被 镇 压 在血泊之中。都是老爷的种族坐稳了江山,对一个奴隶的民族 实行 统 治,种族 隔 离是全面的,严禁不同种族间通婚,北 京 的整个北城都没有汉人,专供满人居住。宫内女眷(包括奴婢在内)无论如何只要清一色的满人,要防止一切种族混杂的情况。而宫内太监又毫不例外地全是汉人。这多有象征意义呀!让鞑靼人繁殖,让汉人绝种。这就绝对保证了没有任何不纯的混杂。”
满清入关后除了非常沉重的民族压迫外,还带来了奴隶制的残余,满清旗人还跑马圈地,把战争中掠夺的人民和被圈地农民强制为奴。在清代,旗人犯罪罪减一等,汉人犯罪如果判三年,旗人只要枷号四十天就能释放。 如果农民因为各种原因投充为奴后,“一家老少尽为奴,八旗地主可以任意奴役而不给任何代价,甚至连农民的妻女也可以任意奸淫霸占,显然这些投充八旗地主的农民和地主的关系是奴主关系”(《翦伯赞历史论文集》 256页)。据《东华录》、《十朝圣训》记载,八旗贵族还时常在京城内劫掠霸占民女,攘夺汉人土地房舍,蹂躏汉人坟墓,鞭打汉人长官,种种暴行层见叠出,习以为常。
由此可见,满清265年是对先进生产力的最大破坏和阻碍,是对先进文化的发展的最大毁灭。满清入关后的大屠杀是对中国人的犯罪,满清统治是对中国人的奴役。满清值得称颂吗?

六、满清中后期繁衍出一代历史上最腐朽、颓废、无能的一群贵族,这就是有名的“八旗子弟”。
在政治上八旗子弟以“保大清不保中国”心态,把自己的利益始终放在中国利益的对立面上,先后八次反侵略战争没有一次坚决斗争到底的,总是以投降妥协为终结,是造成一次次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也是中国闭关锁国、近代落后,几次改革失败的主要原因.
令人惊奇的是,由于满清的割地赔款和鸦片贸易 ,作为满清核心力量-八旗子弟在清末的丧权辱国赔银子的不平等条约中,竟然还能得到实惠,发了国难财。道光15年到19年由于鸦片流入,平均每年流出白银3000万两。一两银子嘉庆为700文, 道光时期银子换到2000文。而八旗子弟的饷银是不会少的,家里的银子升值了,八旗生活水平反而上升了,战败后的割地赔款不平等条约,对于八旗贵族来说到底是好还是坏,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而对于普通老百姓,地丁税收是要收银子的。所以这场民族灾难的恶果直接转嫁到了没有银子,只有铜钱的普通贫困的中国人头上。
七、由上述分析我们再从资本主义萌芽状态看宋、元、明、清
元和宋那是没法比的,评论元代就没人提出什么资本主义萌芽,清和明比呢?就拿1840年前没有遭遇帝国主义入侵前的清和明万历年比较, 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从来就是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分别是生产力发展带来的新型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资本主义性质的意识形态以及代表资本主义的政治利益集团。是三者合力的结果才导致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新型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这点暂时承认明清基本同等。可是意识形态呢?一个是文字狱结束后的鸦雀无声、万马齐喑,还有闭关锁国。一个是思想活跃,到处结社、出现了东林党、以及后来的复社,民间结社议政很盛,是一个批判宋明理学大思想家迭出的时代,李贽就是其代表,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接受西方科技和文明。代表市民文化的作品层出不穷。论资本主义性质的新型政治力量,一个是死气沉沉,没有结社、集 会 ,没有利益集团。一个是代表资本主义的市民利益集团手工业者和明朝封建制度开始激烈斗争了,在苏州就爆发了抗 议 和暴动,牺牲者还赢得知识分子的赞扬。张溥写的《五人墓碑记》就是对此记载和歌颂。

如果满清王朝正常发展,没有遭遇帝国主义入侵, 按满清这种社会状态能否发展到明末资本主义萌芽程度也大可怀疑。清代的劣势还在于有代表最封建、最落后、最保守的八旗贵族集团,这个集团对任何改革都是坚决的阻碍,八旗子弟不经产、不经商也瞧不起工商业者同民族资产阶级势同水火。是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最顽固强大的阻碍力量。 如果按王朝兴亡规律,二百年左右就会出现农民起义,王朝颠覆。对比明末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哪一个更开明更先进呢?满清残酷统治下,人民麻木愚昧,粗浅的愚教流行,太平天国即便成功,那种不合时代、社会的宗教思想也很难促使社会发展进步,需要彻底改造。义和团更不用说了,对现代文明抱着敌视的态度。
可见蛮族入侵乃至统一对于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破坏作用,历经多年都无法恢复。这不是倒退吗?
有人辩解说历史是前进的,不会倒退的。这并不确切,“历史是前进的”是从总的趋势上说的,历史本来就是有曲折的。有前进也有曲折,有曲折就有倒退。资产阶级革命就反复经历了数百年才最终战胜了封建专制制度,法国大革命后还有80年的封建复辟。 今天世界上还有几个社会主义国家?而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原来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再回到资本主义,这是不是曲折呢?
所以说满清入关是历史的倒退,不是根据一时一事,而是根据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全面对比满清和明末的实际状况得出的结论。特别是满清遏制了明末以来中国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大好机会。这是令人痛心的。
“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并非新观点,从“辛亥革命”后一直到八十年代一直是史学界主流观点,从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等人的著作中不难看出。到了八十年代,买办势力开始崛起,掀起民族虚无主义的浪潮,纵容民族分裂势力并助长了某些少数民族精英的民族优越感、虚荣心。买办没有祖国,没有民族自尊心,买办痛恨民族主义。从“版图中国论”到“分裂有利论”,再到余秋雨歪曲历史发表什么《一个王朝的背影》。到大肆讴歌“康乾盛世”,中央台播放所谓正剧,康熙、雍正、乾隆成了英明领袖,还要再活五百年,再活五百年怎样,是不是就可以镇压“辛亥革命”了?而岳飞、文天祥的英雄故事却成了影视剧、文艺作品的空白。
最后教育部要抹煞岳飞的“民族英雄”称号。马大正等编写清史的提出“满清入关正义论”,越来越猖狂。学术界,文艺界相互配合演出了一场又一场的闹剧。一旦有人批判就拿起“民族团结”和“大汉族主义”帽子当挡箭牌。
令人欣慰的是中央的政策正在调整,中国绝不会沦为买办的中国。
“为什么说“满清入关”是历史倒退”,在军参发表后,引发热烈争论,被删掉前有6万多点击,50多页跟贴,也算创了TOM论坛的记录, 还被转到其他论坛,在争论中出现一些热点,现归纳总结澄清。
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所谓满清的明君问题
首先评价历史推动历史从来不是靠一两个皇帝,而是整体的进步思想,进步阶级,皇帝老儿的英雄史观要不得。第二,对于英雄人物评价应该放在历史大环境里去看。离开了历史大环境评价皇帝等英雄人物就变成了对其个人才干的鼓吹和个人道德的颂扬,这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如果是这样,那么希特勒、东条英机早晚就成为英雄了。
逆历史潮流而动,还谈什么明君,昏君之说,满清的国策“文字狱”、“海禁”。危害中国长达二百年, 可以谈明君、昏君说。对皇帝的评价标准很多。个人道德评价 ,对社会发展进步或者阻碍评价等等。有大节有小节,大节既亏,小节又何必多提。现在的影视作品,对皇帝的评价只重小节,不提大节。影视作品中只重皇帝,少提统治集团。至于被压迫阶级的苦难,根本就没人关心。或者关心的角度在于皇帝如何如何仁慈,英明,铲除了个把贪官,解救了个把农民的苦难。 这造成观众对整个朝代的评价误判,把对皇帝个人品行错觉为其政治,政策和对历史贡献的评价,把对皇帝的印象错觉为对皇朝的印象。
满清是否能同秦朝相提并论的问题
秦是周天子的封国,早就接受了中原文明,进步到了成为华夏文明的代表,春秋就曾是五霸之一。秦国和六国称为战国七雄都自认为是中国。这点古人都是公认的,
把秦国灭六国和蒙元、满洲入侵混为一谈。是错误的,虽然在西周,春秋早期有一些士大夫对于秦、楚有偏见,认为它们是蛮夷之地,甚至是蛮夷之邦,但是经过数百年的文明教化, 早在春秋末期当时的人们已经普遍把秦、楚看作华夏文明之国了。蒙元、满清则不同,在元末朱元璋提出过“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清初相当长的时间内一直到孙中山都提出过“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可见当时人们的心理,根本不把蒙古人、满人当成中国人。他们自己也同样不认为自己是中国人。而秦末农民战争有人提出过驱除秦人的口号吗? 不,而是“伐无道、诛暴秦”。秦国人、六国人。不分彼此,争夺天下。这根本就不存在民族革命、民族解放的斗争内容。怎么可能把蒙元、满清入侵和秦灭六国并列呢?
顾炎武说的亡天下和亡国时,把秦灭六国列为亡国,满清入侵称为亡天下,古人对秦朝和满清认识是不会含混的。 再者秦朝的统一是历史的进步, 秦国的国家组织能力,秦的货币文字度量衡以及军事手工业在列国中是最先进的。统一后推广到全中国。大一统思想,封建专制体制持续了二千多年。
秦修的都江堰,郑国渠,灵渠是世界水利史的杰作。秦的工匠水平,管理模式。科学而严密。
秦是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的杰出代表。这点央视的《复活的军团》展现得淋漓尽致。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几百年大规模的战乱。对生产、文化和人民生活都有积极的意义。秦统一后,修长城、建直道,击退匈奴,屯兵河朔。保护了中原地区不受北方匈奴的骚扰、保护封建社会发达的生产力。
秦统一中国是历史的进步。而决非蒙元。满清那种大倒退,大破坏可比。
统一神圣论
这伙人没有一个不把其所谓“统一”放到最高、最神圣的位置。这类人的荒唐之一在于,一方面大力歌颂统一的正义,伟大。另一方面又不敢承认那种阻止、仿碍这种所谓 “统一”伟大、正义的行动是反动的,是开历史倒车的。自己陷入矛盾当中还振振有辞。
第二 “统一神圣论”隐含着“奴隶制、封建制”等同论。 某些人说,凡是统一战争就离不开流血甚至屠杀,那么满清、蒙元的屠杀和历代的改朝换代没有两样。
是这样的吗?游牧民族在入主中原前实行的是奴隶制。杀入中原后,烧杀掠夺,野蛮屠城,搞得千里无人烟, 某些“文史学家”把这种情况等同于中原割据政权的战争,荒谬地认为是战争总会有杀戮。我们说这是不同的,封建割据政权也有杀人,屠城的情况,但是少,而且是特例。因为封建政权建立在大量农业人口为之生产服务基础上的。 “民为邦本”,总体上要爱惜百姓,如此恶行是属于严重的“无道”。 要“有道伐无道”,要“吊民伐罪”,要“替天行道”。屠杀被看成重罪,白起临死前问自己是否有罪,马上就想到并说出当年屠杀赵国四十万战俘的罪过,这些忏悔对于以杀掠成性的蒙,满将领来说 是不存在的,他们是把屠杀看成荣誉。屠杀既多又狠。成吉思汗在西征归来的途中教育后代时说“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把敌人斩尽杀绝,抢夺他们所有的财产,看著他们亲属痛哭流泪,骑他们的马, 强奸他们的妻子和女儿”。世界上所有不愿意被他们掠夺、压迫、奴役的人民都是他们的敌人,都会被残暴地杀戮。某些历史学家对此冷漠地说:“不能以今天的道德评价古人”。的确,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道德标准,问题是蒙元时期人类早就进入了封建社会,而这伙历史学家对蒙元统治者的的道德评价却降低到奴隶社会甚至原始社会部落仇杀的道德水准上。
奴隶制战争的另一特征是掠夺人口当奴隶,跑马圈地圈奴。这点和历代封建王朝的统一战争也是有本质的区别。汉武帝对匈奴投降者采用优待政策“胡降者数万人,皆得赏厚赏,衣食仰给县官,县官不给,天子乃损膳,解乘舆驷以澹之”。唐代有禁止掠夺突厥人、吐蕃人、回鹘人、新罗人为奴婢的禁令。可见蒙,清入侵不光是沉重民族的压迫还是封建制向奴隶制的倒退。奴隶制和封建制既然有如此的不同,抗金、抗蒙、抗清战争的正义性质还用怀疑吗?
第三 统一和进步那个更重要。是统一在先,还是进步和发展在先,这也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也是评价历史人物正义与否的关键标准。 按照“统一神圣论”的观点,只要是统一就是正确的,神圣的,就应无条件的立刻实行。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中央现在不立刻统一台湾,现在统一台湾的实力达不到吗?就现在的力量还怕美国干涉吗?
如果现在发动统一战争,虽然能取得成功,付出的代价是国际环境恶化,台湾民众人心不服。不利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只有强大和发展,未来的统一才能水到渠成,不论是用和平的手段还是战争的手段都能顺利实现。中央是在抓住这段有利时间去谋发展,谋强大。
统一要符合人民的利益,满清统一中国大肆血腥屠杀,把大多数人民列为野蛮征服和残酷压迫和奴役的对象,剃发令的实施,是以中国人屈辱和鲜血为代价的,这类的统一只要是文明社会都不会赞成。马克思主义者从来都是目的和手段统一论者,未来我们要统一台湾,镇压的也仅仅是少数台独分子。台湾同胞是中国人民的一分子,是我们的骨肉兄弟,我们的统一只会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利益而不是更大的伤害。
马大正之流的“满清入关正义论”,肯定会破产。
第四 没有满清,中国就不能统一,就不能强大吗?
为满清评功摆好的一条重要理由就是满清统一把中国国土面积增加了保持到今天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某些人认为这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了, 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其一是不是没有满清就没有辽阔的中国呢?没有满清就一定是明朝延续其腐朽统治呢?就不会爆发革命,就不会发生农民起义政权更替。 就一定不会产生一个新的生机勃勃的政权呢?就一定不会有汉唐气象的中国呢?这点顾诚的《南明史》做了很好的回答。
其次这个问题也提示了这个问题,是资本主义制度产生重要还是大国领土重要?某些人无一例外的认为,不管先进和落后,只要面积最大,就是历史的最好选择。
我要问,是这样吗? 历史经验证明先进的生产关系,新兴的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统一和扩张热情是很伟大的。秦的统一,英国的日不落帝国。都是明证。凡是20世纪前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是扩张成性的帝国。相反落后封建王国领土却一再退缩。满清王朝被列强瓜分成了半殖民地。落后就要挨打,落后不能带来强大,更不能保证统一和领土完整。
如果以中国率先实现资本主义。以当时在世界的软势力,有着先进文化,先进科技,其统一更成了人心所向。更不是靠野蛮屠杀来实现。
所以还是应该回到本题,也就是谈谈明末没有“满清入关”,中国到底能不能产生文艺复兴,发生资本主义制度。中国的古代文明能不能更新为现代文明。
对于今天的影响,某些人认为的是只要是统一了,就是对今天最大的贡献,而我们认为生产力得到提高,社会得到充分的发展和进步才是对今天的中国乃至世界最好最大的贡献。马克思说: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
第五、满清奠定中国疆域的问题
有人诡辩说,不是满清统一,西方殖民者就会瓜分中国了,是不是这样呢?大家都知道西方殖民者大举发动远东殖民战争,还是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事情。那时朝鲜、越南、日 本 都遭到了入侵。而明朝灭亡于1 6 4 4年,离西方殖民者发动中等规模的入侵,英国发动的“鸦片战争”有足足两百年的时间,西方殖民者在164 4年之后200年都是小股骚扰,地方势力完全有能力击败,比如郑成功收复台湾。俄罗斯在远东的扩张,满清发动雅克萨战役是1882年,就俄罗斯入侵的兵力还不足千人,对付满清在关外的兵力本没有取胜的可能。反而是满清先是在辽东大肆屠杀汉人,大举入关后,有近200年,关外人口和兵力非常空虚,还禁止汉人去关外。造成俄罗斯可乘之机,大肆掠夺,而满清荒谬的认为没有人口的土地就不值得守卫,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对俄罗斯很有利,之后一个黑龙江将军弈山就敢于私自割让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满清轻易的签订了卖 国 条约《北 京 条约》割掉大片国土,可以说是空前绝后。应该说满清的统一同样带来了国土的沦丧,这点到是没人算帐。

事实证明,正是因为满清的落后、保守和封建才导致帝国主义瓜分,殖民中国。
有人瞧不起汉民族认为自汉唐以后,汉人就没有扩张性了,只有游牧民族才能实现统一, 首先这根本不符合实际,明初的统一国土就很大。 其次 民族性格是由民族文化决定的,而民族文化又是和当时的主流思潮紧密相关的,明清之保守在于儒学腐朽化,理学盛行。可这点正在明末发生根本的动摇。再者,人们都说时事造英雄,时代的英雄是和社会变革大潮分不开的,新的生产方式给民族精神带来的变化远远高于民族文化传统。不论是新兴地主阶级还是新兴资产阶级都是英雄辈出的阶级。看看秦国人,汉朝人,英国人、法国人,德国人他们最强悍的时候就是新生制度诞生和发展时期。 明末一个特别的社会现象是,大部分民族英雄、抗清将领都来自南方,这说明新的生产力,新的社会思潮正在引起民族性格的改变。包括清末还有民国时期,大部分英雄也都出自生产力发达,社会思潮进步的南方地区。所以说,有人就此以为中原政权,特别是南方政权不能统一中国是很荒谬的。

康乾盛世问题和戴逸商榷
戴逸和周思源辩论时说:周思源先生把个人的作用看得很大,似乎只要康雍乾三个皇帝念头一转,改正失误,不搞文字狱,就可以改天换地,解放人们的思想,思想解放了,一切都迎刃而解。他还说:“任何历史性的大发展都来源于思想解放,没有欧洲文艺复兴就不会有商业革命、科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当然,思想解放对推动人类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大的作用,但真正的思想解放均有物质基础,单凭人们的主观思想不会创造出新世界。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我坚持这一历史观,而不同意康雍乾三帝如果没有“失误”就可以解放中国人的思想,可以使中国提前进入现代社会的历史观点。
这点我来答复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欧洲文艺复兴也是在意大利城邦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这点特别值得探讨,什么是产生“文艺复兴”的社会存在?戴先生简单地认为是财富的累加,经济的繁荣。这点是不对的。就恩格斯等认为“欧洲文艺复兴”关键原因在于中国的四大发明的传播,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使得文化的传播变得普遍,文化知识从教会的垄断下解放出来,学术交流变很方便。而火药打碎了骑士阶级。可见关键的因素在于生产力和新的科学技术。
美国学者 卡特说:“欧洲文艺复兴初期四种伟大发明的传入,对现代世界的形成,曾起到了重大的作用。火药的发明,消除了封建制度,创立了国民军制。指南针的发明,导致发现了美洲。造纸和印刷术替宗教改革开了新路,并使推广民众教育成为可能。”
印刷术:欧洲以前是用羊皮纸,抄书,书籍非常稀少而昂贵。印刷术的出现特别是古希腊文献的大量印刷使得文化传播交流变得方便,这是文艺复兴的最基本物质条件。见《中国印刷术的发明和它的西传》。而满清呢?康雍乾三代的“文字狱”使得中国的文艺复兴成为不可能。
火药:恩格斯说:“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火器的采用不仅对作战方法本身,而且对统治和政治关系起了变革作用。要获得火药就要有工业和金钱,而这两者都为市民所占有。因此火器一开始就是城市和以城市为依靠的新兴君主政体对封建贵族的武器。以前一直攻不破的贵族城堡的石墙抵不住市民的大炮;市民的枪弹射穿了骑士的盔甲。贵族的统治跟身披铠甲的贵族骑兵队同归于尽了。”(《反杜林论》) 火器的使用使得战争成为平民的职业,火药使得资本主义在欧洲大陆胜利。而火药在中国仅仅成了驱魔的利器和过年的玩具,可见满清对火器的禁用,是经过深谋远虑的。
马克思说:“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指南针:指南针带来航海术的进步,地理大发现,殖民地和种植园的世界分布以及世界大市场、商品大流通,世界范围内的文化传播帮助欧洲资产阶级走向世界。而在满清,指南针仅仅沦为风水先生的罗盘,可见满清海禁的危害。
对比四大发明在欧洲和中国的不同境遇,大家应该明白了为什么中国资本主义革命那么难产生了吧!
正是满清扼杀了科技的应用、发展和先进文化和科技的引进,戴先生根本不懂马克思主义。
把满清的黑暗完全归咎于封建专制主义传统是否公平,这点我以前的文章已经充分论述过了
繁荣还是有争议的,稳定是存在的,其他所谓条件“国力强大”,“文化昌盛”都是大有争议的。 按戴先生的标准“盛世”就是“稳定”和“有争议繁荣”,这个标准太低了吧。如果国家以这种标准指导中国的未来那将是多么可怕。我认为“盛世”必须在世界上占有地位,不论是硬势力还是软势力都能辐射世界,象满清那种根本不被世界瞧得起的“强大”。一推就倒何谈盛世?再者既然是盛世就应该福及子孙,不能让子孙没有沾光反而更弱了。
到底是中国落后是归结于满清入关,还是封建传统?问题是戴先生竟然漠视明末出现的发展资本主义的大趋势。

歌德尔不完备定理
某些历史学家,自己陷入自相矛盾,还振振有辞,实在是荒唐之极。他们一方面说:统一战争是正义的,另一方面又说:反抗异族侵略也是正义的。他们诡辩说这里面确实有矛盾,历史确实充满了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他们评价历史的标准是混乱的,
“歌德尔不完备定理”主张:悖论必须禁止,但是可以承认其逻辑本身的不完备性。也就是说理论可以有缺陷,但是不能出现悖论。这也正是谭其骧等所谓的历史学家荒谬之处。

这里他们就有了两个标准,其一 统一神圣,其二,爱国主义。 于是在两者发生矛盾时,就来一个都有理,采用自相矛盾的观点。这种骑墙是靠不住的,如果问:如果你在宋末、明末,你是去当蒙元、满清的鹰犬,当汉奸呢?还是去当文天祥呢?既然都是正义的。你当然会去当汉奸去,因为蒙元、满清处于绝对优势。如果把这个问题留给今天,当日 本 人的汉奸也是顺理成章的。
再来看谭其骧说:我们不是宋人、明人 所以不能站在宋的观点来看中国。那么我们能否站在人类的角度来看这类问题呢?如果偏偏站在今天中国各民族的角度,那么各国各民族自然各有自己的立场,那么我们同样不能谴责日 本 政府参拜靖国神社的行径。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于是人类就永远不会去谴责西方殖民者当年屠杀印地安人地暴行。这是不是站在最狭隘的种族主义立场上呢?

明、清文字狱是一样的吗?

有本质的不同,一个出于皇帝的忌讳,是对个别大臣和文人的严厉处置。是挑刺,处死是个别大臣和文人, 一个是对一个民族的文化清洗。是剃头。常常是抄家灭族。祖先、子孙、活人、死人连同众多无辜者一起遭殃。是威慑恐怖。 震慑效果空前绝后。 满清文字狱的密度吓人,据统计,在清王朝 268年的统治时间里,发生了160馀起文字狱,几乎一年半一次,主要集中在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四朝,至乾隆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乾隆在位63年,制造的文字狱有130馀起,一年两次还多;其定罪范围大大超过了顺治、康熙和雍正,而且将打击对象从主要是士大夫阶层扩展到民间百姓,几乎成了一场全民的劫难;许多名人志士因此而蒙难,其中吕留良、屈大钧、王锡侯、金堡、戴名士等都是文字狱的受害者,有的不仅被斩首,而且子孙株连坐罪,甚至家族同遭毁灭;有的甚至追究已故作者,挖墓戮尸,惩办後人。文字狱株连甚广,令人心惊胆颤,此间全国上下一片风声鹤唳。

满清统治下的文字狱,如同黑暗的欧洲中世纪一样,思想领域实行强控制,不光政治文化的书籍要禁,就连科学技术也不放过。只要和官方的程朱理学不统一的,都要禁止。
2#
发表于 14.6.2010 22:50:25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7.1.2025 01:31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