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1970|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历史启示—漫游中外历史长河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9.7.2004 14:03:41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b>人口与中国疆域的变迁</b><br><br>──兼论中国人口对外部世界的影响<br><br>葛剑雄<br><br>  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在历史时期中国的人口数量一直在世界人口总数中占<br>有很高的比率,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比率一般在20-30%之间。公元200<br>年正值东汉末年,接近人口低谷,出现了10%左右的最低比率。而1850年是本世<br>纪前中国人口的高峰,占世界人口的百分比高达35%左右。<br><br>  如此庞大、又占世界人口如此高比率的中国人口对外部世界究竟起过什么作<br>用?在中国历代中原王朝疆域的变迁中有过什么影响?是否曾经对邻国和世界构<br>成过威胁?中国人口中有多少人、以何种方式移殖境外?有些人曾经想当然地作<br>过各种回答,有人甚至把匈奴人和蒙古人对欧洲的征服、“黄祸”同中国的人口<br>联系起来,发表耸人听闻的言论,一度成为西方列强侵略中国的依据。但实际上,<br>并没有人将中国人口与历史的有关方面结合起来,作过严肃认真的研究,当然也<br>就不可能产生什么值得一提的结论。<br><br>  本文选择中国历史上疆域变迁和人口增长比较显著的几个阶段,用以考察人<br>口与疆域变迁的关系,以回答这些问题。<br><br>  一<br><br>  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又经过了多次扩张,至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br>去世时,秦朝的疆域达到了空前的范围。秦朝的疆域包括了战国后期七国旧地的<br>全部,但一部分是新从其他民族手中夺取的。<br><br>  大约在公元前222 年至221 年间,秦军在平定楚国的江南和越国旧地后,就<br>进入了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征服了当地的越人政权,设置了闽中郡,以冶县(今<br>福州)为郡治。但秦朝的控制点显然相当少,所以在如此广大的区域内没有设什<br>么县治,而且在秦亡以后整个闽中郡地就又重新为越人所有了。<br><br>  秦朝的新疆域包括岭南地区,即南岭以南今广东、广西和越南的东北部,是<br>百越诸族的聚居地,战国时还不是楚国的领土。根据《淮南子·人间训》的记载,<br>秦始皇的动机是“利越之犀角象齿翡翠珠玑”,因此命尉屠睢率五十万军队分五<br>路南征。由于越人以丛林为依托奋勇抵抗,三年中秦军死伤数十万,连尉屠睢也<br>在越人夜袭中丧生。所以到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 年)才又征发“诸尝逋亡人,<br>赘婿、贾人”,同年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基本结束了军事行动。驻守<br>岭南的尉佗要求秦始皇遣送三万未婚妇女,作为士兵的配偶,但只获得了一万五<br>千人。<br><br>  在西南,秦朝以成都平原为基地,向西、北两方面扩张到了今大渡河以北和<br>岷江上游,占据了邛、笮、冉、駹等部族地区。向南又整治开通了一条“五尺道”,<br>从今四川宜宾延伸到云南曲靖,并在沿线控制了不少据点,设置了一些行政机构。<br>但由于投入的兵力和派驻的人员有限,统治并不巩固,所以在秦亡后就都已经放<br>弃了<br><br>  在西北,秦始皇于三十二年(前215 年)派蒙恬率三十万军队赶走了河套一<br>带的匈奴人,第二年在阴山以南、黄河以东设置了九原郡,管辖新设的34个(一<br>说44个)县。但这些地方本是战国时赵国的旧地,连秦始皇令蒙恬筑起的万里长<br>城,实际上也是以战国时秦、赵、燕三国已筑过的长城为基础的。由于匈奴是游<br>牧民族,以往曾不时侵入内地,秦朝的措施主要还是出于军事上的防卫目的。<br><br>  秦始皇时代的人口总数在2000-3000万之间,但在经过战国末年长期的战争<br>之后,人口数量已经有了很大幅度的下降,所以当时普遍存在的是劳动力的不足,<br>而不是人口压力。正因为如此,秦始皇在大规模征调民众服劳役和兵役时不得不<br>采取残暴的强制手段,而且已显得捉襟见肘,如对征南越的军队派不出更多的增<br>援和补给,在设置新政区后也无法迁入更多的移民。秦亡以后和西汉初年,秦朝<br>的新领土丧失殆尽,西南和南方全部为当地民族夺回,或建立了实际上独立的政<br>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来自秦朝的驻军、行政人员和移民数量太少。就是在中<br>原移民集团掌握了政权的南越国,还得依靠当地的部族首领,沿用越族习俗。秦<br>朝曾有一些人从山东半岛及东南沿海地区迁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但他们大多<br>是出于逃避秦朝统治的目的,或者是长期海洋迁移传统的延续,并不是迁出地人<br>口过多的结果。<br><br>  西汉初期的疆域收缩直到汉武帝时代(公元前140 -前87年)才告结束,经<br>过数十年的征战和经营,汉朝的疆域在武帝后期达到极盛。汉朝的扩张是从收复<br>秦朝故地开始的,但结果超过了秦朝领土的范围。汉朝的西南界扩展到今高黎贡<br>山和哀牢山一线,南方则增加了海南岛和今越南北部和中部,东北的辖境南到朝<br>鲜半岛中部江华湾一线,西北从匈奴和羌人手中夺取了整个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br>并进而控制了天山南北,直至今巴尔喀什湖、费尔干纳盆地和帕米尔高原。但由<br>于扩展太快,新设的建置过多,兵力和财力都不能适应,加上地方官的苛政引起<br>了当地民族的反抗,一些政区又撤销或缩小了。如撤销了在朝鲜半岛的二个郡,<br>其余二郡也缩小了辖境。放弃了在海南岛的政区,机构和人员全部撤回大陆。这<br>种状况一直维持到西汉末年。<br><br>  西汉初的人口估计在1500-1800万之间,在武帝初的元光元年(前134 年)<br>增加到约3600万。武帝中期开始,人口出现了多年的停滞和负增长,到末年(前<br>87年)下降至3200万。此后增长恢复,到西汉末年(公元2 年)达到约6000万的<br>高峰。此时西汉不计西域都护府辖地的领土面积约400 万平方公里,人口密度为<br>14&127;.63(人/平方公里,以下同);则武帝初的人口密度估计在10左右,绝<br>对低于此数。因此,从总体上说,西汉的扩张与人口压力毫无关系,否则就无法<br>解释为什么开疆拓土的行动发生在人口远非最多的阶段,而在人口接近高峰时非<br>但没有再采取任何扩张领土的举措,反而会有所收缩。<br><br>  汉武帝在北方和西北的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从打击匈奴的实力出发的。所<br>以尽管曾多次深入蒙古高原,但一旦战争役结束就退守长城一线,稳定的领土没<br>有超过秦朝的范围。河西走廊的获得也是匈奴战败投降的结果,由于该地具有断<br>绝匈奴与羌人的联系和联接西域(今新疆和中亚)的战略地位,控制并加以巩固<br>是一种必然的选择。同样,在羌人的故地湟水流域设置政区,主要也是军事上的<br>需要,而不是出于经济利益。西汉在西域的军事行动,基本上都是为了与匈奴争<br>夺控制权,是对匈奴战争的延续。唯一的例外是大宛的用兵,这是个别招摇生事<br>的汉朝使者挑拨的结果,而汉武帝以为大宛不堪一击,将出兵的美差交给了宠妃<br>李夫人之弟李广利,以便他能立功封侯。这场历时四年、付出了十多万人的生命<br>和无数牲畜物资等惨重代价的战争,搞得国库空虚,天下骚动,得到的只是千余<br>匹“天马”的战利品。汉武帝在西南的多次用兵,目的有三:一是换取大宛、大<br>夏、安息等国的“奇物”;二是用金钱买通大月氏、康居等国在军事上牵制匈奴<br>;三是扩大领土,使不同风俗、不同语言的各族纳入版图,显示自己“威德遍于<br>四海”。正因为如此,这类战争在当时就受到普遍的反对,以至武帝也不得不下<br>诏罪己,停止了在边疆的军事行动和在轮台(今新疆轮台一带)的屯戍。<br><br>  西汉初年的文帝时期,晁错提出过“徙民实边”的建议,但其着眼点主要是<br>利用内地的罪犯和贫民充实边疆,并不是内地人口太多。武帝时,人口相对稠密<br>的关东在灾年出现了大批流民,安置困难,于是新开拓的西北边疆成了移民的最<br>佳场所。到昭帝始元二年(前85年)为止,迁入的移民累计有80多万,定居于河<br>西走廊和今内蒙古南部、陕西北部、宁夏、青海东部。由于移民的迁移和定居完<br>全依靠朝廷提供的粮食、种子和物资,使朝廷多年的积累耗费一空。移民的巩固<br>也完全靠法律和强制手段维持,自由迁入受到限制。所以尽管在武帝以后的七八<br>十年间关东局部地区的人口密度增加,人地矛盾更加突出,却再也没有实施向边<br>疆的移民。在西南,官方也没有组织对新拓领土的移民,大多只是四川盆地内的<br>居民自发地向南扩散。与此同时,汉朝在南方却不止一次地弃地移民,在征服东<br>越、闽越后都将当年越人迁至江淮之间,造成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全省长期近于无<br>人状态。在撤销海南岛的政区时,也将愿意内迁的人全部迁走。<br><br>  还必须指出,西汉对西域的控制主要是依靠声威,而不是使用军队。由于补<br>给线太长,就地生产的粮食数量有限,当时不可能在西域维持过多的驻军和行政<br>人员,常驻人员不过六七千人。东汉对西域的控制几度中断,在其得以维持的阶<br>段,常驻人员比西汉还少。除了少数因种种原因流落在西域的人以外,汉朝的移<br>民从未越过河西走廊西端的玉门关。<br><br>  除了西南局部地区以外,东汉的疆域从未超过西汉的范围,尽管东汉的人口<br>峰值实际上并不低于西汉。而今高黎贡山和哀牢山以外的土地设置为永昌郡,只<br>是当地民族归属的结果,从未发生过战争。而且东汉期间,匈奴、羌、乌桓、鲜<br>卑和西域诸族开始内迁,最终演变为魏、晋、南北朝持续数百年的大规模少数民<br>族内迁。<br><br>  二<br><br>  公元589 年隋朝灭陈后,它的疆域并没有恢复到西汉时的幅员,其东北以辽<br>河与高丽为界;南方虽一度灭了林邑国,但不久就已退至北纬18°一线。此后隋<br>朝从东突厥人手中夺回了河套,把边界扩展到阴山以北;又从西突厥夺取了今新<br>疆哈密地区。大业四年(603 年),隋炀帝趁吐谷浑被铁勒打败之机,灭了吐谷<br>浑,取得了它的故地,其范围东起青海湖东岸,西至塔里木盆地,北起库鲁克塔<br>格山脉,南至昆仑山脉,这是以往各朝从未设置过正式行政区的地方。但这些疆<br>土的开拓有的只有军事上的意义,有的存在的时间很短。如与东突厥的界线虽划<br>定在阴山以北,但隋朝的行政区实际仍未出阴山山脉的范围。吐谷浑首领到大业<br>末年就又复国,在今青海境内所建政区到唐朝时也未恢复。<br><br>  隋朝人口最多时估计为5600-5800万,还没有突破西汉的记录,其直接统治<br>的范围与西汉大致相仿,但经过数百年的开发,南方容纳的人口比西汉时有了大<br>幅度的增加,所以并不存在人满为患的问题。相反,在隋炀帝穷兵黩武的情况下,<br>到处出现了田园荒废的景象。正因为如此,隋朝对新辟土地,除了实行军事控制<br>外,无法实施有效的移民。如对吐谷浑旧地,虽又“置郡县镇戍”,却只能“发<br>天下轻罪徙居之”,人数显然是相当有限的。<br><br>  隋末唐初,突厥势力南侵,连首都长安也受到威胁。因此,尽管黄河流域还<br>没有恢复战争的创伤,全国人口不足3000万,唐朝还是不得不发动了对突厥的反<br>击,在贞观四年(630 年)灭东突厥,贞观二十一年又灭薛延陀,疆域达到了贝<br>加尔湖以北。以后又灭西突厥,辖境远至中亚。<br><br>  唐朝的疆域,最西曾经到达过咸海之滨,最北曾包括西伯利亚,最东一度拥<br>有萨哈林岛(库页岛)和朝鲜半岛的大部分。但是这并不是说唐朝同时拥有过这<br>样大的疆域,而且达到最远点的时间是非常短的。例如,控制咸海以东是在龙朔<br>元年(661 年),但到麟德二年(665 年)就撤到了葱岭,实际只维持了3 年。<br>而那时还没有灭高丽,东部的边界仍在辽河一线。开元三年(715 年)唐朝又扩<br>展到葱岭以西,但东部的安东都护府已退到辽西。天宝十年(751 年)怛罗斯一<br>仗败于大食(阿拉伯帝国),唐朝的疆域又退回到葱岭。北方自灭薛延陀到仪凤<br>四年(679 年)突厥再起也只有32年时间,唐朝就又撤至阴山山脉以南了。总章<br>元年底(669 年)灭高丽后置安东都护府,但到咸亨元年(670 年)其治所就从<br>平壤迁至辽东,不久又迁至辽西,高丽故地基本丧失。<br><br>  在研究唐朝的疆域与人口的关系时,以下三个方面是必须注意的,也是很能<br>说明问题的。<br><br>  唐朝的疆域扩张与人口增长并不是同步的,当人口达到高峰时,极盛疆域已<br>成过去,这与西汉的情况相似。隋唐之际的人口谷底估计在武德五年(624 年),<br>约为2200-2300万。此后以年平均8 -12‰的增长率增加(包括因自境外迁入而<br>增加的部分),至安史之乱前的755 年达到约8000-9000万的高峰。而唐朝在北<br>部推进到极点时的人口约2900万,在西部获得最大疆域时的人口约为3500万,在<br>朝鲜半岛设立安东都护府时的人口至多有4000万,都离高峰甚远。而在人口超过<br>8000万的天宝盛世,除了今新疆乌鲁木齐及其以东一带有一些正式的州县,其设<br>置正式行政区域的范围基本没有超出西汉的范围。<br><br>  唐朝在新辟的领土基本都设置都护府和都督府,或通过羁縻府、州、县的形<br>式进行统治。羁縻政区的首长绝大多数都是由其原来的首领世袭的,不纳赋税,<br>除已迁入内地的以外也不领朝廷俸禄,当然也不接受唐朝的常驻机构和人员,不<br>会有什么移民迁入。唐朝存在时间较长、较稳定的六个都护府中,安南的辖区是<br>西汉以来的旧地;安东所管的大多也是辽西的旧地;安北一度辖有今蒙古和西伯<br>利亚,但到垂拱二年(686 年)后即迁至今内蒙古;单于原辖阴山、河套一带,<br>至圣历元年(698 年)后并入安北;只有北庭和安西二个存在时间最长,辖区又<br>基本都是新辟。这些都护府都没有为唐朝的人口提供多少扩展的余地,因为除了<br>常驻的军队和行政人员以外,由内地迁去人人口极少。迁入西州(今新疆吐鲁番<br>一带)和庭州(今乌鲁木齐一带)的主要是罪犯,在都护府和镇的驻地如安西<br>(今库车)、北庭(今吉木萨尔)、疏勒(今喀什)、焉耆(今焉耆)等处主要<br>由戍卒实行屯垦。安史乱后这类迁移也基本结束了。<br><br>  相反,伴随着唐朝扩张的是大批边区和境外民族的内迁。如东、西突厥被灭<br>后,有数十万人迁入唐朝,定居在首都长安的就曾有一万户,河套和今陕西、山<br>西北部都是安置突厥人较多的地区。高丽被灭后,三万多户百姓被迁至江淮以南<br>及山南、京西诸州,其中一部分以后迁回辽东,但不久又被迁至陇右、河南。百<br>济的贵族和百姓被迁于辽东、徐州、兖州等地。山东半岛沿海有很多新罗人居住。<br>此外,回鹘、铁勒、西域诸族、吐谷浑、吐蕃、党项、契丹、奚等族几乎都有不<br>少人内迁。唐朝的军队,从将领到士兵,都有大量来自边疆和境外的人员。<br><br>  总之,在唐朝的疆域达到极盛时,其人口还没有超过西汉;而当其人口达到<br>高峰时,绝大部分人口居住的范围与西汉的疆域相仿;迁入唐朝的人口远远超过<br>唐朝向边疆地区的移民。<br><br>  三<br><br>  宋朝的领土比唐朝小得多:其北界已退至今山西的河曲、岢岚、原平、代县、<br>繁峙和河北的阜平、满城、容城、霸州及天津市区一线,西北与西夏以今甘肃兰<br>州、靖远、宁夏同心及陕西北部的白干山一线为界,西南今大渡河以南的川西南、<br>黔西和云南是大理国境。可是就在北宋境内,由初期的约3000万人口增加到了后<br>期(11世纪初)的1 亿左右。<br><br>  北宋对辽和西夏基本都取守势,即使主动用兵也没有改变过双方的稳定界线。<br>对大理也从未采取过军事行动,宋太祖以玉斧划大渡河为界的传说虽不尽可信,<br>但宋朝方面希望维持现状却是事实。唯一的例外就是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至<br>徽宗大观二年(1108年)间对吐蕃的战争,结果是恢复了唐朝的旧地,扩大到今<br>乌峭岭以南的湟水流域、大夏河流域和洮河流域,设置了熙河路。这次战争发动<br>于宋朝的人口接近高峰之际,但无论从目的与后果看,都与内部的人口压力无关。<br>从军事行动的倡议者和指挥者王韶向皇帝所上的《平戎策》可以看出,其首要目<br>的是夹击西夏,“欲取西夏,当先复河、湟,则夏人有腹背受敌之忧”。而当时<br>“诸羌瓜分,莫相统一”的形势对宋朝有利,应加以利用。同时王韶还认为这一<br>带“土地肥美,宜五种者在焉”。结果,宋朝在军事上固然节节胜利,但经济上<br>却背上了包袱,“熙河虽名一路,而实无租入,军食皆仰他道”。在这种情况下,<br>自然更不可能从内地迁入人口了。<br><br>  不过,由于人口数量达到了空前的记录,宋朝的人口压力的确日益增大,尤<br>其是在南方人口稠密地区。经过两宋之际的战乱,当南宋与金双方进入稳定对峙<br>的阶段,南北的人口就又攀上了新的台阶,13世纪初合计达到了1.&127;2亿,南<br>宋人口到端平二年(1235年)已在6000万以上。早在北宋中期,江南和东南沿海<br>地区的杀婴之风就已相当严重,发展到不分男女,见于记载的就有今湖南与湖北<br>相邻一带、苏南、皖南、赣东北、浙江和福建各地。福建因山多地少,缺少开发<br>余地,杀婴之风最甚,连富人和士大夫家族也都“计产育子”,“富民之家,不<br>过二男一女;中下之家,大率一男而已”。<br><br>  但宋朝并未出现任何向外扩大生存空间的言论或行动,如果对辽、西夏、金、<br>蒙古、元的政策可以用“积弱”来解释,那么就是在南宋期间也从未对大理采取<br>过军事征服这一点,只能证明当时的君臣的确没有动过这方面的脑筋。对与日俱<br>增的人口压力,主要是通过增加粮食产量和开发山区来缓解的。宋代的最高垦田<br>数约有7.2 亿亩,&127; “这一数额不仅前代未曾达到,即使是后来的元明两代<br>也未超过此数额”。宋太宗时开始在南方水稻产区扩种麦豆类作物,同时在江淮<br>之间推广水稻,以充分利用地力,防止水旱灾害的影响。真宗时从福建引入早熟<br>耐旱的占城稻种,在长江下游和淮河流域推广;还在宫中试种,让百官了解新品<br>种的效益。这些措施对南方农业的进步产生巨大影响。福建的梯田出现在宋代,<br>就是农业生产向深度发展的证明。另一途径是将原来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山区辟为<br>新的政区,以安置移民,扩大耕地。如北宋后期,在原来属“梅山峒蛮”居住并<br>被禁止与汉区交通的地方筑二城,置新化县,“得主、客万四千八百九户,万九<br>千八十九丁。田二十六万四百三十六亩”。此后,对湖南西部和南部少数民族地<br>区和山区的移民显著增加。<br><br>  成吉思汗与蒙古诸王的西征给中亚、西亚和欧洲人留下了难以消除的恐惧,<br>但西征的动因来自蒙古族本身,与宋、金、西夏、大理等政权的人口状况毫无关<br>系,而且西征大多发生在这些政权被灭之前。西夏和金分别亡于1227年和1234年,<br>此前的1213年蒙古哲别灭西辽,1219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西征,1221年又有哲<br>别和速不台的西征。1235年蒙古军开始攻宋,同年拔都出兵西征,1253年又有旭<br>烈兀的西征,1254年蒙古军灭大理,同年征服了吐蕃。到1279年南宋残余势力最<br>终被消灭时,西征早已结束,庞大的大蒙古帝国已经分裂。在蒙古的军事征伐中<br>固然利用了女真、党项、契丹和汉等族的的人力和物力,但这些都是被俘虏和掠<br>夺的结果。同样,在灭西夏、金、大理、南宋的过程中,也有大批来自中西亚和<br>欧洲的人员被充当将士、炮手、工匠和官吏。<br><br>  西夏和金灭后,境内的人口锐减至1000余万,仅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弱,是中<br>国人口史上罕见的浩劫。灭宋14年后的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元朝境内的人<br>口总数仅6000余万,只有13世纪初的一半。当时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大片土地荒<br>无人烟,亟待垦复。所以,元朝建立后对高丽、安南(今越南北部)、占城(今<br>越南南部)、日本、缅国(今缅甸)、爪哇(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的侵略,只<br>是蒙古军队好战传统的继续,境内的人口只是为统治者提供了兵力而已。元朝的<br>人口峰值估计约8500万,远不如宋金合计,而且元朝期间的人口增长也比较缓慢。<br>蒙古西征与元朝对各国的侵略战争客观上留下了一些中国移民,但都是出于战争<br>或控制的需要,或者是战败的结果,并非积极主动的人口迁移。而迁入中国的中<br>西亚、欧洲移民数量更多,以后大部分在中国定居。<br><br>  四<br><br>  与元朝相比,明初的疆域已缩小了很多。而在明朝期间,自永乐(1403年-<br>1425年)以后也始终处于退缩之中。<br><br>  明初曾继承元代的建置,在朝鲜半岛设有屯驻军队的卫、所,但至洪武二十<br>五年(1392年)李氏高丽奉行亲明政策后,即将这些卫、所撤至鸭绿江以北,从<br>此鸭绿江成为中国和朝鲜的界河。永乐七年(1409年)在东北女真等族地区设置<br>了奴尔干都司,辖境直到外兴安岭以北。永乐九年征服苦兀,更扩大到萨哈林岛<br>(库页岛)。至宣德十年(1435年)都司撤销,其下属的羁縻卫、所虽继续存在,<br>但控制已大为削弱。后期由于满族的崛起,明军节节败退,直到退至山海关内。<br>明初的北界曾在今内蒙古的西辽河、沙拉木伦河至阴山山脉、贺兰山一线,但宣<br>德以后逐渐退到了长城一线。西北一度拥有的元朝全部疆土,也陆续放弃,最终<br>后撤至甘肃的嘉峪关。安南发生内乱后,明朝于永乐五年(1406年)在安南设置<br>交趾布政使司,正式列为国土,至宣德三年(1428年)撤销,人员全部撤回。明<br>朝在今缅甸、泰国和老挝境内设置的三个宣抚司和六个宣慰司(三宣六慰),在<br>中期后不断受到缅甸东吁王朝的进攻,一度全部落入缅甸之手。经反击,仅收回<br>了“三宣”和“六慰”中的一慰──老挝宣慰司。<br><br>  但明朝的人口却在不断增长。经过明朝初年的经济恢复和大规模的移民,14<br>世纪末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000万以上。与户口统计数上的停滞和倒退相反,实际<br>人口始终在持续增长,到17世纪初突破2 亿大关,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新记录。<br>当时人的各种记载表明,明朝中后期一些地区的人口已经相当稠密,人口压力也<br>已相当严重,地少人多地区的人口大量外流,平原地区的人口纷纷迁往西南边疆<br>和山区谋生,福建和广东沿海一些人陆续向海外移殖。<br><br>  尽管我们可以看到很多有关明朝中后期尖锐的社会矛盾和人满为患的史料,<br>以至当时一些人已经对前途表示悲观,感叹一场浩劫在所难免;却从来没有发现<br>有什么用领土扩张来缓解人口压力或以对外战争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言论,更找不<br>到任何行动。因各种原因迁离明朝领土的人数量也并不多,而其中最大的一部分<br>是被鞑靼、瓦剌和后金(清)掳掠出去的。其中被后金(清)掠至东北的人口估<br>计近百万,不过那时距明亡已为时不远,除了造成生命财产和社会生活的破坏以<br>外,起不了什么积极的作用。明朝人主动移殖境外在法律上是被禁止的,所以逃<br>亡至蒙古诸部内的汉人都属“或因饥馑困饿,或因官司剥削,或避罪”。据估计,<br>隆庆、万历间(1570-1582年)蒙古境内的汉人达70万,其中主要的还是被掳掠<br>者及其后裔。向海外的移民,包括迁往当时尚未设置政区的台湾岛,规模更小,<br>而且大部分是在明亡后进行的。与庞大的人口总数相比,因外迁而减少的人口数<br>量实在显得微不足道。<br><br>  清朝的疆域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平定天山南路后达到极盛,北起萨彦<br>岭、额尔古纳河、外兴安岭,南至南海诸岛,西起巴尔喀什湖、帕米尔高原,东<br>至库页岛,面积超过1200万平方公里。<br><br>  还在1644年入关以前,清朝已经拥有了以后整个东北和内蒙古。到顺治十六<br>年(1658年)消灭明朝在大陆的残余势力,又获得了明朝的全部领土。这两部分<br>构成了清朝疆域的主体。清朝与准噶尔的战争开始于其首领噶尔丹对漠北喀尔喀<br>蒙古三部的吞并和对漠南的的侵扰,由于准噶尔实力强盛,幅员广大,对清朝构<br>成极大的威胁,因而清朝除了彻底击败并予以消灭外别无选择。从康熙二十九年<br>(1690年)至乾隆二十四年,战争断断续续进行了近70年。但清朝的目标并没有<br>扩大到准噶尔之外,所以当清军平定天山南路后,中亚的巴达克山、霍罕(浩罕)、<br>布鲁特等纷纷要求归附时,清朝并未接受,而是在边境立碑规定了边界。从历史<br>上看,这一界线也没有超过汉、唐疆域的范围。<br><br>  明清之际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持续多年的战争,使中国人口又一次遭受巨大<br>的损失。实际上,在康熙二十九年,全国人口仅1 忆多,远未恢复到明朝后期的<br>水平。十年后估计增长到1.5 亿,在完成统一的1759年刚突破2 亿。&127; 此后<br>清朝的领土再也没有任何增加,但人口数量却持续上升,在太平天国起义前夕的<br>道光三十年(1850年)达到了4.3 亿,比1750年不止翻了一番。在这样空前巨大<br>的人口压力下,清朝的统治者不仅丝毫没有想到要开疆拓土,也没有的效实施边<br>疆地区的开发,如对新疆地区虽有一定规模的移民,但大多属于军事驻屯和罪犯<br>流放,到1950年为止总数不超过50万。就连长期封禁的东北也还没有正式开放,<br>对台湾的移民也受到各种限制,对海外的移殖更被视为非法。所以尽管中国人的<br>生活水平越来越下降,但4 亿多人口完全是依靠本国生产的食物供养的。这不仅<br>得益于中国传统的以农立国的观念和成熟的农业生产体系,也受惠于新引入的玉<br>米、甘薯、土豆、花生等作物。正是这些作物的推广,使原来无法利用的山地和<br>旱地得到开发,从而养活了成倍增长的人口。<br><br>  中国对海外的移民高潮出现在1840年以后,有人估计在1840-1911年间迁出<br>的人口在1000万以上。但每年平均20万的数字只占4 亿总人口的0.5 ‰,除了对<br>集中输出的地区会有较大影响外,&127; 在缓解全国人口压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是<br>极其有限的。这些移民中的大多数是被作为“契约劳工”和廉价劳动力而输出的,<br>他们在迁入地处于社会的底层。清朝政府虽然已经承认准许国人出洋做工,但在<br>1912年中国政府颁布第一个保护华侨的法令之前,从未承担起保护本国侨民权益<br>的义务。正因为没有祖国政府的支持,海外华人在这一阶段始终处于受排挤、打<br>击和迫害的状况,他们的社会地位与他们所作的贡献、在当地人口中的比例是完<br>全不相称的。所以尽管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华侨的数量在当地人口中已占相当大<br>的比率,但他们与中国在政治上毫无关系,完全处于所在国政府的治理之下。有<br>些西方人根据欧洲移民在海外殖民的经验,仅仅根据华侨的数量或占当地人口的<br>比例就作出毫无根据的推断,如果不是别有用心的话,也是十分可笑的。<br><br>  五<br><br>  至此,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结论:<br><br>  一、从秦始皇建立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到清朝的疆域达到极盛,<br>中国本身的人口压力从来没有成为向外扩张的原因,也不是开疆拓土的动力。<br><br>  二、虽然中国的人口从数千万增加到了上世纪中期的4 亿多,但都是依靠本<br>国生产的食物供养的,从未产生过向境外寻求生存条件的企图,因而中国的人口<br>数量从来没有构成对外部世界的威胁。<br><br>  三、历史上出现过的对外国、外族的战争和侵略,是统治者穷兵黩武的结果,<br>与当时的人口数量没有必然的关系。<br><br>  四、近代以前对海外的移殖,大多不是由于中国国内迁出地的人口压力,数<br>量也相当有限。19世纪中期后的海外移民虽然主要是出于人口压力的驱使,但对<br>缓解中国总的人口压力并无显著作用。<br><br>  我们完全可以从中国所处的地理环境、中国人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儒家思<br>想为代表的文化观念特别是对外部世界的认识等多方面找到深刻的、必然的原因,<br>限于篇幅,本文就不再一一论证了。<br><br>  摘自士柏咨询网
2#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4:17:58 | 只看该作者
<b>大国盛衰的历史经验</b><br><br>袁伟时<br><br>  17世纪以来,世界地图急剧变化。我们看到大清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建立<br>和灭亡;苏联崛起和覆没;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奥斯曼帝国逐步瓦解直至灭亡<br>;英国从一个偏处一隅的岛国膨胀为称霸世界的不列颠大帝国,又在20世纪缩<br>回本国沦为二流强国。与此同时,美国用一百多年的时光从刚独立的前殖民地变<br>为主宰世界的唯一超级大国;德国、日本一度成为20世纪的法西斯匪徒国家在<br>世界文明史上留下无法磨灭的罪行,让人类付出几千万条生命才迫使他们回归正<br>轨,后来却一跃成为经济大国;而亚非许多前殖民地国家则至今还在苦苦挣扎。<br>如此等等的国家兴替特别是大国盛衰史给人们留下不少历史智慧。<br><br>  在考察这个问题以前,必须首先明确盛衰的标准。17世纪以后,现代民族<br>国家已经或正在形成,严格说来,称得上强盛的世界大国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br>:<br><br>  1.具有强大自我更新功能的社会制度。<br><br>  2.按当时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进入发达国家的行列。<br><br>  3.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是当时世界一流的。<br><br>  4.对世界事务有举足轻重的影响。<br><br>  这四个条件互相关联,缺一不可。不过,这四百年是新旧交替走向全球化的<br>过渡期,方生未死,错杂纷陈,完全符合这些条件的国家极为稀少,而兴起的艰<br>辛和覆没、沉沦的痛苦却包含足为后人鉴戒的智慧。因此,我们的考察必须放宽<br>视角,将一些大而不一定真正强盛的国家也列入其中。愚意以为以下几点是考量<br>中不能忘记的:<br><br>  第一.人的自由度大小是国家盛衰的关键。<br><br>  17世纪的重要历史事件,是三个大帝国的兴起:在西欧,1640年的英<br>国革命,导致后来称霸世界的大不列颠帝国的建立。在东亚,1644年满州兵<br>占领北京,满族入主中原,建立了陆地疆域达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帝国。<br>俄国彼得大帝在这个世纪末叶开始执政(1689-1725),锐意革新和扩<br>张,建立了横跨欧亚的大帝国。<br><br>  这三个国家中,大清帝国和沙俄都没有发展成为世界性的现代大国,并都在<br>20世纪初灭亡。最大的原因就是没有自由。为了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必须先说<br>一点常识:人类社会与规则密不可分,从一定角度看,人类文明就是规则;我们<br>说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受文明进展程度制约的。对现代公民而言,自由、<br>公民权利、法治是三位一体的。<br><br>  以大清帝国来说,除掉元朝,它的疆域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可是,它继承<br>中国传统制度,以宗法专制为基本框架结合为一个大帝国,在17世纪建立之初<br>从世界范围看已经是非常落后的社会和国家制度。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br>主要推动力量是商人及其代表的强大的市场经济。这要有明确的私有产权制度和<br>足够的经济自由。清帝国继承的中国的制度文化或社会制度的致命伤,恰恰是私<br>有产权保障不足并缺乏经济自由。<br><br>  传统中国盛行在三纲笼罩下的家族财产所有制,《唐律》明文规定:“诸祖<br>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大清律》唯一的差别是刑罚改<br>为“杖一百”。如果说这不利于独立的个人的发展,尚有变通的可能外,更严重<br>的是中国的君权至高无上,不受任何实实在在的约束。因触怒君王而籍没臣民财<br>产的记录史不绝书;各级政府特别是君主可以肆意干预民间的经济活动。鸦片战<br>争后朝廷上下朝夕盼望富国强兵,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不惜<br>投入巨资,从外国购进机器,开办各种工厂。可是,事与愿违,30年后,竟被<br>一个东洋的“蕞尔小国”打的一败涂地!原因无他,就是剥夺了国民的经济自由,<br>办个企业要官府层层批准,动辄禁止,处处制肘!与此同时,学术和思想自由也<br>被剥夺,知识阶层只能以熟背所谓经典去谋取上进,有谁敢说句西方自由、民主<br>的社会比专制的大清帝国先进,立即视若汉奸、卖国贼!如此状况,现代经济和<br>现代学术文化怎么能够发生和发展?<br><br>  有些学者喜欢奢谈中国本土何时已有资本主义萌芽,如果没有外敌入侵可以<br>自行缓慢地发展资本主义。其实,这是一个毫无意义的假问题。学者们早已指出,<br>要是就个别商业和制造企业而言,几千年前,在许多民族中已经屡见不鲜。这些<br>所谓萌芽能不能发展壮大成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端赖国民活动的自由有没<br>有得到应有的制度性的保障。对中国人说来,实质不过是承认历史事实还是迷恋<br>无根游谈。<br><br>  俄罗斯的命运比中国稍好一点。彼得大帝冀图以开明专制的政治制度带领俄<br>罗斯走出野蛮、落后状态。他从小与在莫斯科的英国等国的商人来往;在这些商<br>人影响下,深深懂得:“商业贸易是人的命运的最高主宰者。”因而竭尽全力鼓<br>励贸易,保护商人利益,改善交通运输条件,不但创办各种官办工业,也从税收、<br>贷款和劳动力等方面提供极为优惠的条件,极力鼓励私人办企业,鼓励出口,向<br>各国推销俄国产品。众所周知的开疆拓土,寻找出海口,为此甚至不惜一再发动<br>战争,目的之一也是发展对外贸易。<br><br>  此外,他没有像中国那样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狭隘心态,善待外国<br>人,大量吸收外国人才。所有派驻西欧各国的使节都有招聘各种人才的任务。招<br>聘国外人才数量之大,在世界历史上是空前的。而且不但招聘技师和技工,发展<br>工业,还敢于任命外国人为军官,组建海军,改造陆军。<br><br>  他和他的继承者也不像中国统治阶层那样画地为牢,固守传统文化。他们学<br>习西方,不但创办了许多技术学校,而且创办莫斯科大学、俄罗斯科学院,改变<br>了俄国的教育制度,树立起巍峨的丰碑。<br><br>  在政府组织上他们也努力向西欧学习。特地组织力量研究西欧的政府组织,<br>编译有关资料,据以改组自己的行政机关。后来的叶卡琳娜大帝甚至邀请法国著<br>名思想家狄德罗到俄国主持法典的修改。<br><br>  尽管后来发生了西化派和斯拉夫派的激烈争论,至少在宫廷中却没有“西化”<br>恐惧症,以讲外语和仿效西方生活方式为荣。这一切已远远超出17-19世纪<br>的大清帝国,致使戊戌维新时期康、梁仍念念不忘以彼得大帝的改革为楷模。可<br>是,他们没有像西欧那样完成人的解放和社会管理机构民主化和法治化的历史任<br>务,又为后来的苦难埋下祸根。农奴没有人身自由,限制了经济发展。知识阶层<br>没有言论自由,整个社会没有政治自由,堵塞了国家的安全阀。东正教本来倡导<br>个人为教会和国家吞噬的集体主义,彼得大帝又取得牧首的任命权,使东正教变<br>为沙皇手中的工具;加上他所建立的开明专制制度,致使“在彼得时代,为国家<br>服役是唯一的晋升阶梯……同服役相比,财富本身算不了什么……结果国家与君<br>主取得了控制等级社会的绝对权力”。在这样的制度下“新的‘官僚政治’开始<br>有它自己的语言,如‘国家的需要’、‘国家利益’等等,尽管所指的实际上是<br>君主个人的利益。”公民个人的独立自由无从保证,新的现代社会和现代国家无<br>法诞生。后来的苏联继承了这个传统并且变本加厉,终于逃脱不了崩溃的命运。<br><br>  从疆域来说,英国本土很小,但它直至20世纪30年代仍然是名副其实的<br>世界大国。这有力地证明,所谓大国不是以疆域大小区分,主要指标是制度和综<br>合国力。只要制度领先,经济、军事、学术、文化等领域也能着着领先,形成雄<br>厚的综合国力;即使国土不大,也能成为世界公认的大国;与那些腐败的巨型国<br>家相遇,势如摧枯拉朽。在17世纪兴起的三国中,只有领土最小的英国成了领<br>一代风骚的世界大国。这是西方文化和制度变迁的产物。<br><br>  1640年的英国革命,经历了内战、复辟等曲折历程,在1688-89<br>年的光荣革命中建立了稳定的君主立宪制度,逐步完善,形成了一个以保障公民<br>“自古就有的自由”为核心,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实行法治、民主、宪政的现代<br>国家和现代社会。这是18世纪的产业革命产生的制度基础;也创造了体现人类<br>现代文明的新的社会模式。<br><br>  英国扮演这样的脚色不是偶然的。在它的历史传统中蕴涵着好些推动它率先<br>向现代社会转化的因素。其中主要有:<br><br>  (1)神权和王权分立,王权又和贵族、领主、臣属和佃农等等层层分割权<br>利与义务,形成了契约社会的雏形,使各个群体的自由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保障。<br><br>  (2)城市自治,农庄自治,行会自治,大学自治……又给人们包括学术和<br>思想在内的自由增添了一重屏障。<br><br>  (3)领主法庭、王室法庭并存,互相牵制;教会和教士较早退出世俗的司<br>法活动;以案例为基础演化出习惯法系统和陪审团制度;从而培育了司法独立的<br>传统。这又给人们的权利(自由)增添了保障。<br><br>  (4)以1215年颁布的《大宪章》为标志,议会制初见端倪;几经反复,<br>经过光荣革命终于建立了现代议会民主制度。《大宪章》是在贵族兵临城下迫使<br>国王颁布的宪章。在它的63条条文中明确规定:<br><br>  1.宗教自由。<br><br>  “根据本宪章,英国教会当享有自由,其权力将不受干扰,其自由将不受侵<br>犯。”<br><br>  2.城市自治与自由。<br><br>  “伦敦城,无论水上或陆上,应享有其旧有之自由与自由习惯。其他城市、<br>州、市镇、港口,余等亦承认或赐予彼等以保有自由与自由习惯之权。”<br><br>  3.保障全国臣民的自由。<br><br>  “余等在上述敕令中所公布之一切习惯与自由,就属于余等之范围而言,应<br>为全国臣民,无论僧俗,一律遵守。”<br><br>  3.保障私有财产,不得肆意侵犯。<br><br>  “余等之巡察吏或管家吏,除立即支付价款外,不得自任何人之处擅取谷物<br>或其他动产,但依出售者之意志允予延期付款者不在此限。”<br><br>  4.居住、迁徙与营业自由。<br><br>  “除战时与余等敌对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br>皆可免除苛捐杂税,安全经由水道与旱道,出入英格兰,或在英格兰全境逗留或<br>耽搁以经营商业。战时,敌国商人在我国者,在余等或余等之大法官获知我国商<br>人在敌国所受之待遇前,应先行扣留,但不得损害彼等之身体与货物。如我国商<br>人之在敌国者安全无恙,敌国商人在我国者亦将安全无恙。”<br><br>  5.法治。<br><br>  《大宪章》规定:“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审判,或经国法<br>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br>“余等不得向任何人出售,拒绝,或延搁其应享之权利与公正裁判。”<br><br>  此外还规定:“除熟习本国法律而又志愿遵守着外,余等将不任何人为法官、<br>巡查吏、执行吏或管家吏。”<br><br>  论者一再指出,这个宪章惠及的是贵族、教士、商人和其他自由人,农奴等<br>下层民众不在其列。但是,且不说农奴不是毫无关系,重要的是它与东方社会不<br>同的特点,为以后现代社会奠定基础的那些特点。例如,宪政和法治首要的一条<br>是保护公民的权利;同时要限制政府的权力使之既不能侵犯公民的自由,又能有<br>效地处理社会公共事务;为此,必须建立分权制约的政治体系和独立的司法系统。<br>中世纪的西欧,包括英国在内,离这样的要求当然还很远,可是,以《大宪章》<br>的签署为标志,基本要素已经具备,历史已经证明,假以时日,不断完善的宪政<br>可以一步一步化为现实。<br><br>  首先在英国形成的现代国家和社会模式日后被美国继承和发展,经过200<br>多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WTO的规则和联合国的几个<br>人权公约就是这个模式的国际化。这个模式当然不是完美无缺的,还有数不胜数<br>的问题有待解决。一个让许多人困惑的问题是:南美也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为什<br>么他们的状况如此悲惨?<br><br>  有人已经对这个问题作了有力的回答:“最近诺贝尔奖得主诺斯正在写一本<br>书,他在书中比较南美与北美的差别,二者都是西方文化背景,西班牙甚至在中<br>世纪前有比英国更发达的代议制。但是现在北美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地区,而南美<br>现在还是发展中国家。诺斯认为造成差别有三个主要原因。一是英国人治理北美<br>实行地方自治,各殖民地由地方代议机关治理,而西班牙` 葡萄牙直接治理南美<br>多年,把殖民地当作榨取税收的来源;第二个是北美是个新教地区,由于英国传<br>统受宗教革命影响,而南美是天主教统治。新教与天主教的差别是,新教相信结<br>社自由( FreeAgency) ,任何人可以不经过他人批准而自立教会( 所<br>以有成千上万不同的新教教会) ,而天主教的每个分支成立都要经过上级教会批<br>准认可。新教的自由结社意识形态,打破了意识形态和政治垄断,在意识形态和<br>成立组织方面是完全竞争的,所以社会更有活力和更富有公正;最后,北美是普<br>通法( 不是政府立的法,而是老百姓自发形成的习惯法) ,而南美是政府立的大<br>陆法。费正清和Mokyr在比较中国和欧洲的差别时也有类似的分析。Mok<br>yr在比较18世纪的法国与英国时也有同感。他最有所感的是,由于英国光荣<br>革命后( 1688年) 有宪政秩序,所以有社会公正,人民缴的税率比法国高,<br>但人民却更乐于缴税,人均收入也比法国高三分之一!”<br><br>  可见,问题的症结仍在有没有自由和法治(两者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或自由<br>和法治是否足够与健全。难怪对英国文明有比较深入了解的严复,面对甲午战争<br>中被日本打的惨不忍睹的祖国,大声疾呼“身贵自由,国贵自主”,国家富强与<br>贫弱的关键在于“自由不自由耳”!而过了一百年,印度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br>主亚马蒂亚? 森说的几乎是同样的话:“自由不仅是发展的首要目的,也是发展<br>的主要手段。”<br><br>  第二.经济和文化、学术的全球化顺之者昌,拒之者衰亡。<br><br>  以英国为开端的这个一切国家走向兴盛的模式,伴随着经济、文化、军事、<br>政治在世界范围内的角逐。这个角逐的过程往往非常残忍,给许多后发展国家带<br>来许多痛苦和灾难,与它在国内讲求人权和法治形成巨大反差。于是,不少人正<br>确地从道义角度谴责这些残暴的同时,却忘记穿透现象的迷雾掌握其中不可抗拒<br>的趋势,这是反全球化运动至今还不乏追随者的重要原因。应该提醒人们记住:<br><br>  1.这些残暴后面蕴涵着新的现代人类文明的诞生和发展。任何力量都阻挡<br>不了现代文明在全球范围内的胜利。以弱势群体和弱势国家的名义掀起反全球化<br>运动值得同情,但它是与经济、文化、学术发展的趋势背道而驰的。<br><br>  2.这些残暴是现代文明尚未在国际范围内建立必要的规则和制度带来的恶<br>果。经过几百年的博弈,尽管有待完善之处随处可见,以联合国、世界银行、W<br>TO、国际法院等组织和条约体系的建立和逐渐健全为标志,人类有可能在国际<br>范围内也逐步摆脱野蛮,逐步告别残暴。<br><br>  3.任何国家的盛衰决定性因素都是内因。世界上原生的现代化国家极其稀<br>少,一批又一批后发展国家和地区成功了,而相当大部分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br>还在苦苦挣扎。主要原因是愿不愿意向欺凌过自己的那些西方先进国家学习,勇<br>敢地移植他们的制度,而不是拒绝学习或学习那些枝节的东西。<br><br>  第三.正确认识各国传统与普世性的现代文明、文化多元与世界一体化的关<br>系。<br><br>  有个流行甚广而欺世盗名的所谓理论是:文化是多元的;各种文化一律平等,<br>无所谓高低,因此不存在谁向谁学习的问题!<br><br>  说文化是多元的,这是毋庸争辩的常识。可是后面的推论却十分可疑了。<br><br>  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念。说源自西方的自由、平等观念与宗法专制的等级观<br>念没有高低之分,无非是说某些国家的公民永远不能享有国际公认的现代公民权<br>利。如此诱导人们低眉顺眼当顺民,可谓欺人太甚!<br><br>  文化的基本架构是思想、学术、知识以及其他信息的传播、传承和创造。说<br>发达国家的传播系统、教育系统、研究和发展系统与落后国家没有高低之分,有<br>谁愿意相信吗?<br><br>  这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唯一的作用是可以满足落后国家和落后民族虚幻的心理<br>满足,后果是引导他们回避改革,心安理得地拒绝学习现代文明。这是一颗用蜜<br>糖裹着的砒霜!<br><br>  这个谬误的一个认识误区是没有区分制度性的文化和非制度性的文化。关系<br>经济、政治、法律、教育、传媒等制度性建构的文化,任何国家和民族除非不愿<br>继续前进,都不能不学习普世性的现代文化。至于非制度性的文化,例如风俗习<br>惯即文化学上说的小文化,以及某些文学艺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或没有必要强<br>分高低。应该尊重和保护的多元文化,主要就是这些非制度性的文化。至于制度<br>性的文化,它关系国家兴亡,世界各国或迟或早总要大体趋同,而小有差别。<br><br>  第四.正确处理夺取政权与制度和文化建设的关系。<br><br>  有些志士仁人看到自己国家的落后,不惜抛头颅、洒热血,以武装革命改变<br>国家现状。可是,一再出现事与愿违的尴尬局面,专制政权推翻后冒出来的还是<br>专制。<br><br>  问题出在两个方面:一种情况是他们过于关注政权的夺取,所谓革命理论成<br>了夺取政权的战略策略。另一种情况是理论家们热衷于批判旧制度,而对自己憧<br>憬的新世界只有模糊、笼统的影像。他们共同的失误是没有把焦点集中到制度建<br>设和相应的文化准备上来。历史让我们铭记:权力在不同集团之间转移,并不一<br>定意味着国家制度的现代化;要把虚幻的人民权利转化为现实,必须致力于公民<br>自由及相关的保障制度的建设。<br><br>  第五.狭隘民族主义、极端思潮和片面的福利观念是国家发展的三大障碍。<br><br>  回顾这四百年的国家兴替,无论现代化的先行者还是后发展国家,都走过不<br>少弯路。总结历史经验,有三个观念一再导致有关国家走上歧途,是人类前进中<br>必须克服的障碍。<br><br>  1.片面的福利观念。曾经领导时代潮流的英国进入20世纪以后步履蹒跚,<br>整个西欧发展也缓慢了。究其原因主要是片面的福利观念,致使政府和个人都承<br>担了过于沉重的费用,从而使投资者裹足不前,经济活力受到严重损害。发达国<br>家的公共开支,目前已经高达国内生产总值的将近一半,而在1913年只占大<br>约13%。美国经济的活力比西欧各国和加拿大好得多,主要原因之一是它的公<br>共开支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0%,远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近年英国经济活力<br>有所恢复,得益于撒切尔夫人砍削福利,推行经济自由主义;工党也摆脱极端,<br>向经济自由主义靠拢。但是,福利水平易上难下,在选票决定政治家命运的国家<br>里,这是个非常敏感的话题。问题的实质又一次回到如何看待自由以及自由和公<br>平的关系?是不是自由度大就是不公平?<br><br>  2.对后发展国家而言,他们面临的是另一类问题。受欺压的情绪,容易激<br>发狭隘民族情绪,甚至走向拒绝学习先进国家的错误道路。急于改变现状的愿望,<br>又容易把他们推向革命万能的极端思潮泥淖中去。在中国,反右派、大跃进、文<br>化大革命……诸如此类的风波,就是极端思潮肆虐。一些少不更事的文人喜欢利<br>用这两类题目播弄是非,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头脑。<br><br>  2003年12月24日星期三<br><br>  摘自: 燕园评论<br>
3#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4:19:07 | 只看该作者
<b>从中国历史道义看“台独”</b><br><br>林存培<br><br>  本文从中国历史道义观点,论述为何台独无情、无义、无理。作者在结论中<br>说,不管是哪一届中国政府都不能容忍台湾独立,否则,就一定会受到中国老百<br>姓和史家的谴责。<br><br>  台湾总统选举的结果,是以“台独”为党纲的民进党上台。中国大陆学生为<br>此要上街示威游行,政府从安定出发,做了工作,才没有出现这样的局面。中国<br>政府对台湾总统选举后的政局,持静观一段时间的态度。这种静观态度当然包括<br>中国老百姓的态度在内。<br><br>  从中国历史道义上看“台独”,有三大问题:<br><br>  一、“台独”无情<br><br>  何谓情?情者,同胞手足骨肉情也。1945年,日本投降,台湾回归祖国。这<br>是中国无数忠烈浴血战斗和牺牲,换来的胜利成果。日本是以侵略中国起家的,<br>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又变本加厉武装侵略中国。15年中,中国死<br>伤3500万人,其中仅南京一城被屠杀33万人;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亿美元,间<br>接经济损失5000亿美元,中国是以这样的牺牲,换来了同胞骨肉团聚。“台独”<br>者,何以告慰亡去的中华英魂!再者,台湾回归后,由于中国内战,又变成了美<br>国对中国进行政治孤立、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的基地。<br><br>  50年代初期,大陆方面海空力量比较弱,沿海一带老百姓,遭受着一天有数<br>百架次的国民党飞机的狂轰滥炸。当时大陆多是木板房,一枚燃烧弹下来,烧了<br>二千多间。家里有老人孩子的上班族,回家时见到的是烧成面目全非的亲人,抚<br>尸恸哭!今天,两岸关系有所缓和,同胞之间来往了,而这样的历史,好像与<br>“台独”策划者毫无干系。他们居然以“台独”为党纲组织政党,利用老百姓对<br>国民党的不满情绪,当选总统,掌握政权。并且,“台独”和“藏独”遥相呼应,<br>成了外国干涉中国内政的棋子,手足之情何在?<br><br>  二、“台独”无义<br><br>  何谓义?民族大义也。主张“台独”的人强调:我是台湾人,我要建立“台<br>湾共和国”。试问,中国各省是否都能以我是某省人,建立某省国?按此演绎,<br>中国可以分解为30个“国家”,超过了二千多年前战国七雄的四倍多。这究竟是<br>“民主进步”,还是退步?何况“台独”所说的“台湾人”,就是中华民族的<br>“族员”。<br><br>  据1942年日本人的统计,台湾有82% 福建人,汉族人占98% 。其中陈姓族群、<br>吕姓族群、李姓族群和其他华夏族群一样,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土地上繁衍出来<br>的。<br><br>  因此,台湾候任的和前任的总统不是外星人,而是不折不扣的中国人。福建<br>永定县,是李登辉在福建的祖籍。这些台湾候任的正副总统和前任总统都是炎黄<br>血脉,华夏宗支,凭什么以自己是“台湾人”为由,弃大义,不承认自己的中国<br>身分,不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应有责任呢!<br><br>  三、“台独”无理<br><br>  理者,公理也。台湾自古是中国的领土,据考古学家考察,三万年前台湾和<br>福建连在一起,由于地壳运动作用,逐渐分开,形成了深50—100 米海峡。台湾<br>挖出来的化石和福建挖出来的同文化层化石是一样的。台湾的土地植被和福建一<br>样,风土人情和闽南一样。东汉末年,台湾属吴,孙权派1300兵力驻守台湾、澎<br>湖;隋炀帝时派一万多兵力驻守台湾;宋时在台湾建立行政机构,归福建晋江县<br>管;1624荷兰继葡萄牙、西班牙之后侵台湾,1661年郑成功率军入台赶走荷兰殖<br>民者;1683年康熙统一台湾,1885年台湾单独设省。<br><br>  1894年日本侵华,满清政府战败割台湾。1931年日本再次侵华,日本战败,<br>根据《波茨坦公告》、《开罗宣言》、《雅尔达协定》规定,日本所窃取于中国<br>之领土,例如满州、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这是祖宗留下的白纸黑字历史,<br>又是国际法规定了的。如今要裂土另国,岂能有理!<br><br>  中国改朝换代历史上比比皆是,但是历代君主或领袖或地方势力,都要服从<br>于中华的大一统。远的不说,就以蒋介石的北伐战争为例,北伐之前,军阀混战。<br>北伐中,战败的军阀,没有以此割裂国土,对抗统一。就是很有实力的东北军,<br>也从大局出发,宣布易帜,服从统一。此荣也,非耻也。今天,中国怎么能由于<br>国共两党换坐江山,台湾政客就敢提出“两国论”和“台独”?<br><br>  如果这能成理,那么今后的台湾岂不要分为国民党领导的和民进党领导的两<br>个国家!他日宋楚瑜的亲民党上台,民进党下台,台湾要变成三个“国家”。以<br>此推演下去,谁能说清楚台湾要变成多少个“国家”?维护中华民族的团结和统<br>一,是所有的中国政治力量都要服从的大道理。任何一个政府和个人,不管是什<br>么原因,只要破坏国土的完整,就会受到历史的谴责。中国近代和现代历史上就<br>有这样的史例。晚清权倾一时的李鸿章,曾把满清皇朝比作一座“破屋”,将自<br>己比作“裱糊匠”,好像他很无奈。<br><br>  但是他参加了割让台湾的《马关条约》签订,这不是“裱”补屋子的问题,<br>而是拆卖祖宗的“房子”,他的历史地位只能是不齿于中华民族的投降派,当然<br>要承担卖国的历史责任。<br><br>  1919年在巴黎和会上,列强要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中国政<br>府态度软弱,北京爆发了空前规模的五四运动。1931年日本制造“九·一八”事<br>变后,蒋介石不抵抗,东三省很快沦入敌手,引发了全国民众的公愤和抗议。这<br>是遭受百年国耻的中国老百姓,保护国土完整的正义激情。以此推想,现在的中<br>国怎么能允许“台独”?不管是哪一届中国政府都不能容忍台湾独立,否则,就<br>一定会受到中国老百姓和史家的遣责。任何一个中国政党及其政治人物,面对严<br>肃的民族大义和国家利益问题,要三思再三思,这是一点都含糊不得的啊!<br><br>原载[联合早报]<br>
4#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4:21:19 | 只看该作者
<b>中国文化与历史上的先进与落后</b><br><br>牛耕<br><br>  在我有限的知识中,好象世界上各国的文字绝大多数是字母拼写的,唯独汉<br>字是个例外,属象型字,而由象型字引发出的独特的中华文明造就了我们几千年<br>的文明史,并在这几千年中一直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最前列,那麽,我们为什<br>麽以前先进近几百年落后了呢,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认真审视和深思一番的,<br>我在这里提出自己的理解,不妥之处,还望广大读者提出异议并加以斧正,或提<br>出自己的观点,为我们中华文明的繁衍和昌盛贡献一些微薄之力。<br><br>  美国有个人种学家,名字我忘了,他不带任何政治偏见单从人种学的研究角<br>度排列了世界各人种的聪明程度,第一是犹太人,第二是中国人,第三是欧美人,<br>以后还有阿拉伯人南亚人及红种人和黑人。犹太人第一聪明,这似乎也可理解,<br>在失国的一千多年中的不断的抗争中,他们学会了各种各样手段和技能,终于复<br>国,欧美人聪明缘于他们对事物的开放型理解。而中国人聪明也是有目共睹的,<br>在美国各名牌大学,三分之一的系主任是由中国人来担任,世界中学生奥林匹克<br>更是成了中国人显露才华的舞台,几千年来,中国的发明不断的影响着世界,从<br>四大发明到现在的高科技。但中国人为什麽聪明呢,这个问题被现在的高科技也<br>回答了,是缘于汉字的象型结构,英国一位科学家在对人的脑部研究时发现,头<br>脑在读拼音字母时只有左半脑在工作,右脑并不工作,而读象型字时是全脑工作,<br>我们也知道,读英文时是能读出音但却不知道意思,而读汉字是能知道意思读不<br>出音,汉字的组词是由单个字组成的,这也增加了汉语的词汇量,但字却未増加,<br>认识三四千字足可应付自如,而英文是词汇是由字母组成,认识三四万字也有卡<br>壳的时候。这无形中増加了汉字对头脑的锻炼。读到这里,我们中国人该自豪了,<br>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是一笔多麽宝贵的文化财富。但中国的文化是以传统的儒家<br>文化为基础的,而儒家文化又是以礼仪谦和为核心的,自秦统一全国后,中国的<br>版图之所以发展到这麽大,实际上是各民族对中原文化的向往,由民族交融所形<br>成的。满清王朝统制中国后,除了头上的那根辩子,不但没把满文发扬光大,反<br>到被中原文化所同化了,在中国历史上,由中国主动侵略别国的战争除了唐朝对<br>高丽的一场以失败而告终的战争外几乎没有。至于象高丽流球以后藩属中国,同<br>样是受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仅从这里,我们也不难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深厚内涵<br>与凝重的历史底蕴。我们是不能不为之自豪的。但我们应该看到这样一个事实,<br>中国的文化历史积淀虽然厚重,却也有负面的影响,比如说,中国人聪明,发明<br>了火药,但火药的主要作用不是用在战争,而是用来作驱邪避鬼湮花爆竹,发明<br>的指南针主要作用不是航海,而是变成了风水先生手里的阴阳盘。发明了热气球,<br>却被点成了天灯,诸如种种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br><br>  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宗教和战争是最费钱费力的。有人作过统计,别看人<br>们倡导和平,实际上自有史以来,地球上一直有战争,真正没有战争的日子只有<br>四天。而纵观历史,我国的战争要比欧洲和阿拉伯要少的多,我国历史上是封建<br>王朝集权制,矛盾相对欧洲及阿拉伯来说较少,一般是一个王朝取代另一个王朝<br>后便有几十到几百年休养生息的时间。而宗教在人类发展的初期,无疑是有益的,<br>但到后来,就变成了约束人们的精神枷锁。我国人绝大部分是无宗教信仰的,古<br>代的人们虽信佛教和道教,但却仅仅烧烧香而已,其宗教作用并不大,而道教就<br>其现代的观点来看,又是诸教派中最接近科学的,他所提倡的很多的观点,就现<br>代人看来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他的易经又是现代计算机的鼻祖,直到现在,韩国<br>人还拿道教的八卦图作他们的国旗。所以,几千年来我们一直走在人类发展的最<br>前列也是必然的了。但儒家的道德文化标准也严重的制约着我们继续发展,它的<br>那种君臣制,师道尊严学说又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使每个人个性得不到张扬和发<br>挥,个人的才华被泯灭在封建旧体制的框框内。因此和当时欧洲的文化理念形成<br>强列的反差,他们讲求个性的发挥,对事物是一种开放式的认知和理解,而这种<br>认知和理解又使科学技术有所发展,并超过了中国。<br><br>  有这样一个比喻各国文化对新生事物的理解,说是某天一架飞碟降落到地球<br>上,如被美国人发现后他首先是把飞碟用墙围起来卖票让人叁观赚钱,如被德国<br>人发现后首先想到的是研究它的飞行原理,而被中国人发现后首先是对它顶礼膜<br>拜。还有一个比喻更为贴切,说是一座大楼着火,大楼里的人跳楼逃命,犹太人<br>必定背的是自己的钱袋子,法国人必定背的是女友,而中国人背的必定是自己的<br>母亲。当然,这样比喻的现代中国人未必合理,但有它一定的文化说服力。在美<br>国如果一个刚刚学步的孩子摔倒了,美国人会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而中国人则<br>是把孩子扶起来。华人中几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除了达赖都是在国外受教育后获得<br>的,这不能不说明我国和国外教育方法的差异,我们知道,华人的诺贝尔奖多是<br>在美国得的,但按人囗比例来说,在美国的华人只有几十万,华人得诺贝尔奖的<br>比例无疑是相当高的,但对全体华人来说那比例就太低了。<br><br>  不能否认;儒家的那套传统学说或多或少还影响着我们,毛泽东推崇的是法<br>家,所以他老人家不信邪,不但在打日本鬼子的同时发展壮大了自己,而且打败<br>了世界头号强国美国和联合国军。以致于我们现在还享受着五十年前这场战争给<br>我们国家带来的地位和影响。而儒家的传统,使我们放弃了对日本鬼子的战争赔<br>偿,日本不但占领了我们的钓鱼岛,而且在此次齐齐哈尔毒气事件中,作出了不<br>予赔偿的决定,原因是中国政府放弃了政府的赔偿,妄想只给几个慰问金了事。<br>我们传统的儒家思维模式该改一改了,一但我们放弃传统思想,使我们中国人的<br>聪明才智得以更好的发挥,我们国家必定会再一次走在世界最前列的。<br><br>  作者电子邮件:niugeng@public.ty.sx.cn<br>
5#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4:24:57 | 只看该作者
<b>中东问题的历史源流</b><br><br>林思云<br><br>  一、从犹太复国主义到中东战争的爆发<br><br>  二战以后,中东问题一直是世界和平的焦点之一,中东问题也是导致不久前<br>美国“九一一”恐怖主义爆炸事件的直接导火索。人们不禁要问:中东问题的起<br>因是什么呢?这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讲清楚的事。<br><br>  3000年前,几乎在周武王灭商建立周王朝的同时,亚细亚大陆的西边,<br>现在被称为巴勒斯坦的土地上,也诞生了一个新兴的希伯来王国,这是以色列-<br>犹太王国的前身。几百年后,欧罗巴大陆上又诞生了一个强大的罗马帝国。公元<br>前63年,罗马帝国侵入耶路撒冷,占领了巴勒斯坦。尽管犹太人曾举行多次武<br>装起义,但均被罗马人镇压下去,犹太人被驱逐出巴勒斯坦,失去了他们的国土<br>与家园。<br><br>  犹太人国家虽然被灭,但他们的信仰却没有动摇。犹太人流浪到世界各地,<br>他们仍然固执地坚持着他们的教义,保持着他们的文化,形成一支独特的、没有<br>自己土地、没有自己祖国的民族。如果犹太人不再那么执着,放弃自己的信仰,<br>把自己融化在世界各国的文化中,也就不会有纳粹德国的大屠杀,也不会有今天<br>的中东民族冲突。犹太人却是异样地执着,他们宁可流血,却不肯放弃自己的信<br>仰,这个执着造就了犹太人的悲剧历史。<br><br>  星移斗转,500年后,阿拉伯半岛上又诞生了一位震撼世界的奇人,穆罕<br>默德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统一的阿拉伯帝国。巴勒斯坦土地上的居民成为信<br>仰伊斯兰教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从此他们从未离开过这块土地,成为这块土地<br>的主人。1518年,巴勒斯坦并入奥斯曼帝国版图,直到1920年奥斯曼帝<br>国崩溃为止,巴勒斯坦被奥斯曼帝国统治了400多年。不过奥斯曼帝国鼓励传<br>播伊斯兰教和阿拉伯文化,巴勒斯坦人一直保持着伊斯兰教的信仰和阿拉伯人的<br>文化传统。<br><br>  基督教在欧洲广泛传播,信奉犹太教的犹太人成为生息在欧罗巴大陆上的为<br>数不多的异教徒。尽管基督教提倡宽容,可是异教徒犹太人的命运并没有那么幸<br>运。欧洲人迫害犹太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十九世纪后叶,歧视迫害的犹<br>太人的“风气”在欧洲大陆形成。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也是建立在欧洲<br>歧视迫害犹太人的传统风气之上,有几个欧洲国家可以自称自己在迫害犹太人方<br>面手是干净的呢?<br><br>  1881年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被刺,俄国掀起了屠杀犹太人的风潮,一<br>部分居住在俄国的犹太人,为了逃避屠杀,迁居到巴勒斯坦,这是犹太人第一次<br>向巴勒斯坦大量移民。最初,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对迁居来的犹太人还是比较友<br>好的,尽管双方的信仰不同,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亦能相互共存,没有发生过大的<br>冲突。可是后来“犹太复国主义”的兴起,改变了巴勒斯坦人的命运。<br><br>  1894年,法国发生了著名的“德莱斐斯事件”。在法军参谋部工作的犹<br>太人德莱斐斯,由于犹太人的身份而被当作德国奸细判刑,这在全欧洲犹太人中<br>引起了很大震动。维也纳《新自由日报》的驻巴黎特派记者赫茨尔,详细调查采<br>访了“德莱斐斯事件”。赫茨尔本身也是犹太人,赫茨尔早期的思想是:只要犹<br>太人尽力接近融入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的歧视迫害就会消失。可是在“德莱斐<br>斯事件”的采访过程中,赫茨尔听到的看到的尽是犹太人被歧视和迫害的悲愤与<br>泣诉,赫茨尔改变了自己的想法:“犹太人最终不可能融入基督教社会,要改变<br>犹太人的悲惨命运,只有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br><br>  1896年,一本只有100页的薄薄小册子:《犹太国,现代解决犹太人<br>问题的一种尝试》,在维也纳出版了。赫茨尔在该书中提出他的观点:“犹太人<br>问题既不是社会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一个民族问题。解决犹太人问题的<br>根本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赫茨尔的这本小册子像一颗落在草原上的<br>流星,在犹太人中燃起了“犹太复国主义”的燎原烈火。1897年,在瑞士巴<br>塞尔召开了首次全世界犹太人大会,赫茨尔当选主席。会上犹太人统一了认识:<br>“要想使我们的子孙不再受我们现在所遭受的歧视、迫害、甚至屠杀,唯一的解<br>决方法是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的国家。”<br><br>  地球的表面是有限的,世界上的所有土地都已有了主人,到哪里去建立一个<br>新的犹太人国家呢?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赫茨尔设想:选一块当地住民较<br>好相处、周边国家摩擦较小的地方,不管是亚洲、非洲、南美洲哪里都行。对于<br>欧洲人来说,不受欢迎的犹太人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离开欧洲到那里去生活,<br>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欧洲各国对“犹太建国运动”持赞许态度,特别是英国还表<br>示愿意提供她在东非的殖民地乌干达,作为犹太人建国的基地。<br><br>  犹太人对赫茨尔建立犹太人国家的设想都很赞成,但赫茨尔在哪里建国都行<br>的设想,却遭到不少异议。另一位犹太建国运动的领导人威尔兹曼(后来成为以<br>色列国的首任总统),建议把犹太建国的地点选定在犹太人的故乡巴勒斯坦,这<br>样就不是单纯的建国,而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名正言顺的“复国”。在第一届全<br>世界犹太人大会上,到会者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决定把建国的地点定为巴勒斯坦,<br>把奋斗的目标从“建立犹太国”改为“恢复犹太国”。巴勒斯坦有一座Zion<br>山,是古代犹太国祭神的圣地。犹太人看到Zion山时,油然产生回到自己祖<br>国的温暖感觉,所以犹太人把“犹太复国运动”情感化地称为“去看Zion山<br>行动”,即Zionism,现在我们则把Zionism翻译为“犹太复国主<br>义”。<br><br>  虽然第一届全世界犹太人大会上,犹太复国主义者给自己提出了在巴勒斯坦<br>建国的奋斗目标,但这个奋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渺茫。有人向当时统治巴勒斯<br>坦的奥斯曼帝国苏丹提出在巴勒斯坦建国的请求,犹太人的请求被苏丹拒绝。犹<br>太人内部也出现了争论,不少人认为与其在现实性渺茫的巴勒斯坦建国,不如在<br>现实性较大的东非乌干达建国。假如当时犹太人做出在东非乌干达建国的决定,<br>就不会有今天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民族冲突。不过历史是不能假设的。<br><br>  正在犹太人为在巴勒斯坦复国,还是在乌干达建国的问题上争吵不休的时候,<br>好运悄悄降临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奥斯曼帝国加入德奥同盟,与英法开<br>战。由于美国犹太人在政治经济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英国为得到美国的<br>更多支持,拉美国参战,于1917年发表了支持犹太复国主义的《贝福尔宣言<br>》,声称支持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犹太人自治国家。美国有几百万犹太人,<br>是犹太人势力最大的国家。美国从一开始就强力支持犹太复国运动。英国发表《<br>贝福尔宣言》后,美国总统威尔逊立即向英国政府表示支持《贝福尔宣言》,1<br>922年美国国会正式通过一项支持《贝福尔宣言》的决议,支持犹太人在巴勒<br>斯坦建立犹太国。<br><br>  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被称为“欧洲重病人”的奥斯曼帝国日益凋零,终于<br>在1920年崩溃,在她400多年的荣光历史上画下了休止符。根据英国与法<br>国签订的战后处理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协议,奥斯曼帝国的中东领土成为英法两国<br>的委任统治地区,英国统治了巴勒斯坦、伊拉克等地;法国统治了叙利亚、黎巴<br>嫩等地。英国统治巴勒斯坦后,向犹太人放开了移民巴勒斯坦的大门,于是大量<br>犹太人开始涌入巴勒斯坦。在英国统治巴勒斯坦之初,当地的犹太人只有5万人,<br>巴勒斯坦92% 的居民都是阿拉伯人。此后犹太人移民迅速增加,到1939年,<br>巴勒斯坦的犹太人猛增至近50万人。<br><br>  对哪个国家来说,大量外国移民的涌入都会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重大冲击,<br>现在世界各国都有限制外国移民人数的条例,阻止外国移民的大量涌入。可是当<br>时英国对犹太人的移民巴勒斯坦,却没有人数限制,加之巴勒斯坦地穷资源少,<br>吸收移民的能力有限,大量犹太人的涌入,对当地阿拉伯人的生活环境造成很大<br>冲击。特别是1930年代纳粹德国开始排斥犹太人后,一些社会地位较高的、<br>具有专业技术的犹太人也被迫移民到巴勒斯坦。与教育和专业技术较高的犹太人<br>相比,阿拉伯人在农工商各方面都竞争不过犹太人,加之犹太人涌入造成土地物<br>价的上涨,使阿拉伯人越来越面向贫困化。<br><br>  阿拉伯人对犹太人的不满开始爆发,巴勒斯坦各地不时发生抗议和暴乱。在<br>阿拉伯人的抗议和暴乱面前,英国统治当局动摇了。为了安抚阿拉伯人,加之1<br>930年后欧洲排犹风潮的加剧,英国在支持犹太人建国的路线上开始后退。英<br>国当局于1939年宣布限制犹太人进入巴勒斯坦的移民人数,把犹太人在巴勒<br>斯坦的人口控制为不超过当地总人口的三分之一。英国当局规定今后每年进入巴<br>勒斯坦的犹太人移民人数上限为75000人,超过上限人数的移民为非法移民,<br>要强制遣送出巴勒斯坦。英国军舰24小时在巴勒斯坦海岸线巡逻,一旦发现有<br>偷渡上岸的犹太人,立即拘捕。<br><br>  英国的限制犹太人新政策让阿拉伯人感到满意,这当然也引起了犹太人的不<br>满和愤怒。一些激进的犹太人组成激进团体,开始对英国人进行“武力反抗”。<br>犹太人没有自己的军队,所谓“武力反抗”,就是搞恐怖主义,这和现在的伊斯<br>兰激进派没有什么两样。犹太恐怖主义分子在巴勒斯坦各处制造针对英国人和英<br>国设施的爆炸和枪击恐怖事件,美国也在暗中支持犹太人激进派的武力反抗。二<br>次大战结束后,犹太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日益加剧,进入1946年以后,<br>巴勒斯坦各处每隔几天就要发生一起恐怖主义爆炸或枪击事件,1946年8月,<br>后来成为以色列总理的贝京所领导的恐怖主义团体(其成员还有后来成为以色列<br>总理的莎米尔),炸毁了耶路撒冷最大的高层建筑,设有英军司令部的达比都国<br>王饭店大厦,英国军人平民死者80余人。如果能把电视摄像机的镜头推到50<br>年前,我们就会看与今天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无出二辙的犹太恐怖主义分子,在<br>巴勒斯坦爆炸大厦的恐怖场面。<br><br>  犹太人恐怖主义分子的恐怖活动搞得英国人焦头烂额,达比都国王饭店爆炸<br>事件后,英国人丧失了统治巴勒斯坦的信心,英国不想再在巴勒斯坦流血了。1<br>947年2月,英国宣布放弃对巴勒斯坦的统治,把巴勒斯坦交给联合国处理。<br>才成立不久的联合国接手了这个棘手的难题,1947年4月,联合国设立了巴<br>勒斯坦问题特别委员会,特委会经过几个月的讨论,但最终也未能达成统一意见。<br>最后特委会向联合国大会提交了两个方案,请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这两个方案<br>分别是:巴勒斯坦分割案和巴勒斯坦联邦案。巴勒斯坦分割案是把巴勒斯坦一分<br>为二,各自建立一个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巴勒斯坦联邦案则是在巴勒斯<br>坦建立一个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共治的联邦国家。<br><br>  美国态度坚决,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支持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人国家。苏<br>联也支持巴勒斯坦分割案,这里苏联有她的打算。此时美苏冷战刚刚开始,苏联<br>希望在犹太人建国方面支持一下美国,换取美国在处理欧洲问题上对苏联的让步,<br>反正这也是一个顺水人情,以色列建国对苏联来说也没有什么利益损失。美苏两<br>大国一表态,联合国大会的基调就定了下来。1947年11月,联合国大会投<br>票,以33票赞成,13票反对,1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了巴勒斯坦分割案,<br>这就是所谓联大181号决议案。<br><br>  巴勒斯坦分割案获联大通过的消息传来,世界各地的犹太人纷纷上街欢庆,<br>耶路撒冷街头也随处可见闪着幸福泪光的犹太人。他们为此奋斗了50年的理想<br>终于变成了现实,从此犹太人也有自己的祖国了,怎能不让他们欢天喜地。然而<br>阿拉伯人得知该消息后的反应却与犹太人截然相反,阿拉伯人激愤了、爆发了,<br>声明拒不承认联大181号决议案。当时联合国的埃及、伊拉克、叙利亚等六个<br>阿拉伯成员国,想阻止联大表决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案,但阿拉伯国家的票数一共<br>只有六票,他们又没有美英法苏中五大国那样的大国否决权,无力阻止联大通过<br>决议。在联大宣布通过巴勒斯坦分割案后,埃及等六个阿拉伯国代表退出会场,<br>表示抗议。<br><br>  阿拉伯人为什么气愤呢?这里有几个原因。首先,联大181号决议违背了<br>联合国宪章的基本宗旨。联合国宪章规定,一个国家的分裂或统一,应由当地居<br>民投票表决,联合国尊重当地居民的意志和选择,即所谓“民族自决权”。最近<br>联合国承认东帝汶从印尼独立,就是根据当地居民投票表决结果,作出的“民族<br>自决”判决。<br><br>  在巴勒斯坦问题,按照联合国宪章,本也应该采用“民族自决”原则,让巴<br>勒斯坦的当地居民投票作出自己的选择。可是联合国在处理巴勒斯坦问题时,却<br>完全无视当地大多数阿拉伯居民的意志,奇怪地让联合国大会越俎代庖,为巴勒<br>斯坦人做了选择。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被剥夺了“民族自决”的权力,自己无<br>权决定自己的命运。这能让阿拉伯人不气愤吗?<br><br>  这次联合国不给予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民族自决权”,显然是有意的。<br>因为当时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居民占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以上,要进行全民投票公决,<br>犹太人建国的计划肯定不能实现。联合国在美国的压力下,无视巴勒斯坦当地阿<br>拉伯居民自决权,作出了有利于犹太人的裁决,其决议显然有失其公正性。<br><br>  更让阿拉伯人感到气愤的是联大181号决议案的内容。在联大181号决<br>议发布时,巴勒斯坦境内居住的阿拉伯人占总人口的68%,阿拉伯人拥有的土<br>地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94%。可是联大181号决议却规定把巴勒斯坦总面积<br>的57%划给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占三分之二人口的阿拉伯人只得到43<br>%的土地。为什么要把近60%的土地分给只占三分之一人口的犹太人?联大的<br>决议案中没有任何解释。但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联大181号决议也缺乏公平<br>性可言,怎能不让阿拉伯人气炸了肺?<br><br>  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强烈抗议不公正的联大181号决议,拒绝按照该决议<br>案在巴勒斯坦成立政府。联大181号决议,不仅没有给巴勒斯坦带来和平,反<br>而给巴勒斯坦带来了暴力和战争。联大181号决议公布后,巴勒斯坦全土沸腾<br>了,到处可见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展开群殴,杀人放火也成为司空见惯。仅在<br>联大181号决议案公布后一周内,就有62名犹太人和32名阿拉伯人死亡,<br>伤者更是不计其数。此后,犹太人的恐怖主义团体开始了有组织的报复。当时巴<br>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还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恐怖主义组织,而在抗英运动中形成犹太<br>人的恐怖主义团体,则到耶路撒冷郊外对阿拉伯村民进行无差别屠杀。犹太人的<br>恐怖主义行动一时使阿拉伯人陷于恐慌之中,许多人逃亡国外,这是第一批巴勒<br>斯坦难民。<br><br>  1948年5月14日,英国统治当局正式退出巴勒斯坦。与此同时,巴勒<br>斯坦的犹太人宣布成立“以色列国”。美国政府在以色列国成立的当天就宣布承<br>认以色列国。犹太人以为建立以色列国后,他们的苦难就过去了,太平幸福的日<br>子正在等着他们。可是现实却与犹太人们的梦想背道而驰,就在他们成立以色列<br>国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的埃及、约旦、伊拉克、叙利亚和黎巴嫩的军队,一齐<br>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br><br>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东战争是阿拉伯国家首先发起的,所以战争的责任主要<br>在阿方。我们不应该忘记,阿拉伯国家出兵的原因,是联合国做出了不公正的裁<br>决。联合国尚不替他们说话,阿拉伯人还能到哪里去讲理?既然已经无处可以伸<br>冤讲理,剩下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屈辱地忍受,另一条是站起来反抗。阿拉伯<br>人选择了后者,这就是中东战争爆发的原因所在。<br><br>  另有一种观点,认为联大181号决议是联合国大会投票表决的决定,不管<br>怎么样,阿拉伯国家不遵守联合国的决议,阿拉伯国家也有错。凡是在中国受教<br>育长大的中国人都一定会知道“五四运动”。为什么会发生“五四运动”?第一<br>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英、法、美、日、意等二十七国,<br>在巴黎举行的处理战后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也作为战胜国参加会议。最后大会<br>经过表决,通过了处理战后问题的《凡尔赛和约》,该约的第156、157、<br>158条中规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全部权益转让日本。这样不公正的裁决把中国<br>人激怒了,引发了全国性的抗议运动,可以说“五四运动”是让洋人给“气”出<br>来的。<br><br>  《凡尔赛和约》是得到英法美日意等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性条约,可是中<br>国代表却拒绝在条约上签字,不承认《凡尔赛和约》的有效性。这并不是中国有<br>意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作对,而是《凡尔赛和约》不能公正地对待中国的利益和<br>尊严。<br><br>  同样联大181号决议对于阿拉伯人来说也是不公正的,阿拉伯人拒绝联大<br>181号决议,和中国当年拒绝《凡尔赛和约》时的心情并没有多大区别。不要<br>以为凡是经过投票表决作出的决议,代表大多数国家的意见,因而就是公平正确<br>的。当年《凡尔赛和约》也是经过投票表决作出的决议,也代表大多数国家的意<br>见,中国人能够承认《凡尔赛和约》吗?当时也有一些国家同情和理解阿拉伯人<br>的立场态度,他们对决议投了反对票和弃权票,所以才有33票赞成,13票反<br>对,10票弃权的结果。但那时联合国基本被美苏控制,所以一旦美苏赞成,反<br>对的意见就很难站上风。<br><br>  中东问题是现在世界上最棘手的国际纠纷。到底谁是造成中东问题的主要责<br>任者?到底是谁之过?这些都不是容易解释清楚的,不同立场观点的人也有不同<br>的看法。以下几点是笔者个人的意见。<br><br>  中东问题的第一原因:欧洲基督徒对犹太人的迫害。欧洲人对犹太人的迫害,<br>迫使犹太人痛感需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国家,这就导致了犹太复国运动。如果欧洲<br>人对犹太人再宽容一些,也就不会有犹太人复国,当然也不会有阿以冲突了。<br><br>  中东问题的第二原因:犹太人对在巴勒斯坦复国的执着。犹太人应该明白,<br>不管到哪里建国,都难免与当地居民发生民族冲突。如果犹太人到人烟稀少的非<br>洲或南美去建国,遇到的民族冲突可能会小得多。可是犹太人偏要执着地到人口<br>稠密的巴勒斯坦去“复国”,这就难免与阿拉伯人发生激烈的民族冲突。<br><br>  中东问题的第三原因:美国主导的联大181号决议。美国过分偏袒以色列,<br>美国主导的联大181号决议太不公平。如果美国在中东问题上能公正一些,采<br>取按照人口比例划分领土等较公平的做法,阿拉伯人也许还能接受。联大181<br>号决议这样赤裸裸地不公平条约,又让阿拉伯人如何接受?让他们的自尊心往哪<br>里放?在联大181号决议公布以前,阿以双方虽然已经激烈对立,但还不至于<br>到相互残杀的地步。联大181号决议公布后,阿以双方才大开杀戒,兵戎相见。<br><br>  多年来,巴勒斯坦人一直拒绝承认联大181号决议。但1988年11月,<br>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宣布承认联大181号决议。为什么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在40<br>年后宣布承认联大181号决议?在下面继续讨论这个问题。<br><br>  二、第一次和第二次中东战争<br><br>  1945年2月,美国总统罗斯福在参加完雅尔塔会议的归途中,经过苏伊<br>士运河时,会见了沙特阿拉伯国王伊本·沙特。两人谈到了战后的中东问题,罗<br>斯福总统提起战后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的想法,沙特国王坚决反对,他建<br>议说:“我也很同情犹太人的悲惨遭遇,也赞成犹太人建立国家的设想。既然德<br>国残酷迫害犹太人,战后就应该从德国划分出一块领土,让犹太人在那里建立自<br>己的国家,这样也符合&#39; 反坐复仇法&#39; 的原则。阿拉伯人并没有迫害犹太人,为<br>什么要割让阿拉伯的领土,让阿拉伯人为犹太人付出牺牲?”罗斯福并不赞成沙<br>特国王的建议,不过罗斯福答应在犹太人建国问题上,一定要事先和阿拉伯国家<br>商议。<br><br>  罗斯福死后,美国人对阿拉伯的许诺也付之东流,没有人再想到在以色列建<br>国问题上,还需要和阿拉伯人商议。当时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还是少数派,美<br>国尚能控制联合国,尽管印度、巴基斯坦、阿拉伯诸国等亚非拉国家反对巴勒斯<br>坦分割案,但无法左右联合国的局势。后来亚非拉国家在联合国中成为多数派时,<br>美国就控制不了联合国了。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br>联大3236号决议时,95票赞成(苏联、中国、亚非拉各国),13票弃权<br>(英国、日本等)、4票反对(美国、以色列等)。如果1947年亚非拉国家<br>能在联合国中占据多数,很难想象联合国大会能够通过181号这样不公平的决<br>议。<br><br>  1948年5月14日16时,英国对巴勒斯坦的委任统治正式结束前8小<br>时,第一任以色列总理本格里昂在国民议会上发表建国宣言:“从今天开始,国<br>名为以色列的犹太人国家在巴勒斯坦成立。全世界的犹太人们,听到我的声音了<br>吗?让我们在以色列的精神下团结起来!靠着这种精神,我们几个世纪以来的梦<br>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为以色列复国这个伟大的事业而奋斗吧!”全场响起了经<br>久不息的掌声,在场外的犹太人们也狂热地拥抱、流泪,人们唱起了犹太人的《<br>赞歌》:“以色列永恒的山岩,是我们胜利的源泉,我们的避难所。让我们在那<br>里再建神殿,为她的永寿献上赞歌……”。<br><br>  犹太人梦想巴勒斯坦会成为他们的避难所,但等待他们的不是和平的飞鸽,<br>而是愤怒的子弹。就在以色列成立的第二天,1948年5月16日,阿拉伯国<br>家联盟的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和伊拉克的军队,一齐向刚成立的以色列<br>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br><br>  阿拉伯联盟成立于1945年,最早有埃及、沙特阿拉伯、约旦、叙利亚、<br>黎巴嫩、伊拉克和阿拉伯也门7个成员国(现在已增加到21个成员国)。阿拉<br>伯国家联盟的宗旨是:捍卫阿拉伯国家的主权和独立,促进各成员国之间的合作<br>互助,协调阿拉伯国家反对外来侵略的一致行动。埃及曾是阿拉伯联盟的盟主,<br>但1979年埃及与以色列签署和平条约后,埃及的成员国资格被阿拉伯联盟开<br>除,直到1988年埃及的成员国资格才被恢复。<br><br>  犹太人没有想到战争会来得这么快,他们几乎没有什么准备。面对阿拉伯五<br>国联军的4万多人,以色列只有3万人的武装,更糟糕的是,以色列还没有正规<br>军队,当时的以色列军近似于没有统一指挥的游击队。以色列也几乎没有大炮、<br>装甲车等重武器。在阿拉伯联军的攻势下,以军节节败退,新生以色列面临崩溃<br>的边缘。阿拉伯五国有人口3500万,而以色列当时只有65万移民,在这样<br>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阿拉伯联军本以为10天之内就能占领整个以色列,但事情<br>的发展却出乎他们的意料之外。<br><br>  尽管没有正规部队,新生的以色列却是全民皆兵,对阿拉伯联军展开了“人<br>民战争”。没有统一指挥的以军在各地展开游击战,每一个犹太居民点都武装起<br>来,连年轻女子也拿起枪投入战斗。在战争开始后的两周间,以色列战场没有统<br>一的军事行动,到处是混乱的游击战。但以色列的游击战也破坏了阿拉伯联军的<br>统一作战,使他们不得不各自疲命于对付以色列的游击队。另外阿拉伯各国也有<br>自己的私心,想抢占巴勒斯坦的领土,这也造成阿拉伯联军不能协调统一的军事<br>行动。<br><br>  开战后第三天的5月17日,美国向联合国安理会递交了一份议案,建议安<br>理会命令战争双方在36小时内停火。苏联也指责阿拉伯国家发动进攻,要求立<br>即停火。英国撤走了阿拉伯军团中的英军顾问,停止向埃及、伊拉克、约旦提供<br>武器。6月初,阿拉伯联军已经占领了巴勒斯坦的三分之二领土,军事上处于优<br>势,以为此时停火谈判能够达成对阿拉伯国家有利的和平协议。另外阿拉伯联军<br>也在以色列的游击战中感到疲惫,希望得到休整。6月11日,阿以双方同意停<br>火四周。<br><br>  停火给以色列赢得宝贵的喘息之机。全世界各地的犹太人,都发起最大的努<br>力支援以色列。来自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志愿兵在以色列源源上陆,犹太人捐款买<br>的新式武器也源源运到以色列。更重要的是,以色列政府利用此机会,正式建起<br>了一支正规的以色列国防军(IDF),把散布全国各地的私兵游击队改编统一<br>起来,禁止地方拥有私兵。其间有一支乘船来自欧洲的900名犹太人义勇兵,<br>不听从以色列国防军的命令准备自行登陆,结果被以色列国防军将船击沉。到6<br>月28日,所有的犹太人武装都向以色列政府宣誓效忠,消除了自行其是的地方<br>武装。以色列严格禁止私兵的政策,为日后建立一个强有力中央政府奠定了基础。<br><br>  阿拉伯国家本以为以色列在停战后会向他们谈判求和,没想到以色列却利用<br>停战的机会重整武装,于是阿拉伯联军在7月9日再开攻击。但此时以色列已建<br>起统一指挥的国防军,人数扩充到6万人以上,而阿拉伯联军虽然进行了一些补<br>充,但人数只有4万5千人左右,比起以色列正规军已处劣势。另外以色列得到<br>了来自世界各地犹太人捐赠的新型轻重武器,在武器装备质量方面也好于阿拉伯<br>联军。此次阿拉伯联军的进攻在一开始就陷于被动。<br><br>  7月15日,联合国安理会命令双方停火,并指名瑞典红十字会总裁贝尔南<br>多伯爵为调停者,调解双方停战。但军事上占据优势的以色列,想收回被阿拉伯<br>联军占领的领土,并不想立即停战。9月17日,贝尔南多伯爵在耶路撒冷附近<br>倒在犹太恐怖主义分子的枪弹之下。贝尔南多伯爵死后,阿以双方战事重开,但<br>战事越来越不利于阿方。考古学家出身的以军司令,考证出一条已被湮没的罗马<br>时代古道,以军沿这条古道包抄埃及军的后方。埃及人万没想到以军会出现在他<br>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全军开始败退。打主阵的埃及军一败,其他阿拉伯军队亦败<br>退下来,第一次中东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宣告结束。<br><br>  在联合国的调停下,1949年开始,以色列同埃及(1949年2月)、<br>黎巴嫩(1949年3月)、约旦(1949年4月)和叙利亚(1949年7<br>月)分别签订停战协定,划定临时停战线。但伊拉克拒绝与以色列签署停战协定,<br>法律上伊拉克和以色列现在仍处于战争状态。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不仅<br>夺回了联合国“分治”决议划归它的领土,而且占领了大部分联合国划归巴勒斯<br>坦人的领土,除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分别由埃及和约旦军队占领外,以色列占<br>领了巴勒斯坦总面积的80%。<br><br>  阿以双方停战了,但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却遗留下来。战争期间,巴勒斯坦人<br>为躲避战祸,逃到埃及、约旦、黎巴嫩、叙利亚等国的边境附近避难。战争结束<br>后,这些难民想返回自己在巴勒斯坦的家园,却被以色列拒绝。1948年12<br>月,联合国通过决议,声明巴勒斯坦难民战后有返回自己故乡的权利,要求以色<br>列政府尽快安排难民回乡,以色列却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br><br>  据统计,逃到各国边境附近避难的巴勒斯坦难民约有90余万。这些人由于<br>无法返回故乡,不得不长期住在难民营中,靠国际社会的救济为生。长期住在难<br>民营中的难民,势必结婚生子,所以难民的人数逐年增加,现在巴勒斯坦难民已<br>增加到370万左右。把几百万巴勒斯坦难民安置到哪里,成为现在中东问题中<br>最难解决的问题。<br><br>  停战后,阿拉伯国家内出现了分裂局面。1950年4月,约旦国王阿卜杜<br>拉宣布把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占领的巴勒斯坦约旦河西岸领土(联合国划归巴勒<br>斯坦人的领土),并入本国版图,并把国名改称约旦哈希姆王国。阿卜杜拉国王<br>的行为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愤怒:原来约旦出兵的真正理由是吞占巴勒斯坦领土。<br>不久,对阿卜杜拉国王的愤怒变成了行动,1951年7月,阿卜杜拉国王在耶<br>路撒冷被巴勒斯坦激进分子暗杀。<br><br>  此外阿拉伯国家同意与以色列停战,还有深刻的国内原因,特别是阿拉伯联<br>盟的盟主埃及,正孕育着革命的风暴。1882年,英军占领埃及,此后埃及在<br>名义上从属奥斯曼帝国,实际沦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br>于1914年12月单方面宣布埃及为其保护国,取消奥斯曼帝国对埃及的宗主<br>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埃及发起了反英、反封建王朝的斗争,要求英军撤出埃<br>及,实现埃及的真正独立。<br><br>  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后第二天,埃及的诺库拉西首相被暗杀,反殖民主义、<br>反法鲁克王朝的力量在埃及各地不断壮大,埃及进入革命前夜。为了安定国内政<br>局,埃及政府匆匆与以色列签署了停战条约,但这更激起了民族主义分子对法鲁<br>克王朝的反感。在日益壮大的全国性反政府运动巨浪中,法鲁克王朝就像一只即<br>将倾覆的小舟。1951年10月,法鲁克政府为了安抚国内的反殖民主义运动,<br>单方面宣布废除《英埃同盟条约》,要求英军从苏伊士运河地区撤军,但英国拒<br>绝了埃及政府的要求。<br><br>  提到《英埃同盟条约》,不能不提及苏伊士运河的历史。苏伊士运河位于埃<br>及东北部,始建于1859年,1869年竣工通航。最初英国反对修建运河,<br>法国为了打破英国对好望角航道的控制,1857年成立了“万国苏伊士海运运<br>河公司”,法国占52%的股份,埃及占44%的股份,法国对运河公司掌握控<br>制权。但英国也很快把手伸向苏伊士运河,1875年,英国趁埃及财政拮据,<br>买进埃及持有的全部运河公司股票,1882年英国占领埃及后,直接控制了运<br>河。1922年,英国承认埃及独立,但仍保留在运河区的驻兵权。1936年,<br>英国和埃及签订《英埃同盟条约》,规定英军继续驻扎运河区。<br><br>  英国拒绝撤军,埃及人的愤怒开始爆发,各激进团体组织招募义勇队,向驻<br>运河地区英军发起恐怖主义袭击。他们破坏道路,炸毁桥梁,火烧英军仓库,暗<br>杀英军士兵。英军为了对付埃及恐怖主义分子,在苏伊士运河地区增兵8万。然<br>而英国的增兵,不但没有制止恐怖主义破坏活动,反而促使恐怖主义活动进一步<br>升级,埃及的警察也暗中协助恐怖主义活动。1952年1月23日,英国在中<br>东最重要的军需仓库被炸毁,英国宣布要进行报复。1月25日,英军司令下令<br>解除运河地区的所有埃及警察的武装,被埃及警察拒绝。英军包围了警察大队的<br>营地,要求埃及警察缴枪投降。当埃及警察回答“不”时,战斗开始了。英军的<br>炮弹雨点般落向埃及警察营地,200名埃及警察中46人死亡,72人负伤,<br>但警察们始终没有向英军打出白旗。<br><br>  消息传到开罗,人们沸腾了。1月26日,上百万人走上街头抗议英军的暴<br>行,不久抗议游行变成了暴力破坏,愤怒的人们放火焚烧英国银行、商店、电影<br>院、俱乐部。英国银行的职员多数在地下室中窒息而死,十几个英国职员试图跑<br>出银行大楼,但又被愤怒的人群推回到大火中,直到看着他们烧成黑炭。开罗市<br>中心一片火海,几百栋房屋焚毁,有多少人死亡已无法统计。后人把1952年<br>1月26日,称为“黑色的星期六”。<br><br>  开罗暴动,也为埃及革命创造了时机。由纳赛尔等青年军官建立的“自由军<br>官组织”,在反政府运动中逐渐成为主力。1952年7月22日夜,自由军官<br>组织执行委员会宣布发动革命,7月23日清晨,起义部队控制了局势,7月2<br>6日,革命军宣布废黜国王法鲁克,成立纳吉布任主席、纳赛尔任副主席的革命<br>指导委员会。新政权宣布没收封建王室土地,取消社会等级和贵族称号,进行土<br>地改革。次年宣布永远废除君主政体,成立埃及共和国,纳吉布为总统,纳赛尔<br>任副总统兼内政部长。后来纳吉布被罢免,纳赛尔任代总统。1956年6月,<br>纳赛尔当选为埃及总统。<br><br>  埃及革命成功了,可是英军仍驻留在苏伊士运河。1954年4月,新成立<br>的革命政府与英国交涉撤军,但不久双方谈判破裂。此后向运河地区英军的恐怖<br>袭击已经频繁到每天都发生的地步,让英国人措手无策。更让英国人难过的是美<br>国的态度。1954年以来,美国多次公开表示支持埃及。5月10日,美国国<br>务卿发言说:“众所周知,美国与英国和法国的关系,是基于北大西洋公约的同<br>盟国关系,但这也并不意味着美国在任何情况下都支持这两国的帝国主义企图。<br>而且美国也反对加深中东地区的殖民地化。”<br><br>  英国战后要依靠美国的经济援助,在美国施压后,英国不得不在埃及撤军的<br>问题上后退。1954年7月10日,英国和埃及的谈判再开,此次美国代表也<br>列席了会议。7月27日,英埃达成协议,英军于1956年6月25日以前全<br>部撤出埃及。埃及第一次在对列强的谈判中取得了胜利。<br><br>  虽然英军撤出了埃及,但苏伊士运河仍属于“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财产,<br>而“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的两大股东是英国和法国。1956年7月26日,<br>埃及革命胜利4周年的日子,开罗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纳赛尔总统发表讲话,<br>纳赛尔最后说:“1955年,苏伊士运河的收入达1亿美元,可是运河公司只<br>给了我们3百万美元。现在埃及的一些人正在挨饿,而那条财源滚滚的宝河却在<br>我们的身旁悄悄流过。帝国主义的跨国公司,正在榨取着我们。”面对情绪激动<br>的人群,纳赛尔接着说:“我要告诉诸位一个消息,就在我和诸位讲话的时候,<br>那个万国苏伊士运河公司已经不存在了,运河公司已经国有化了,运河已经是属<br>于我们的了。”<br><br>  纳赛尔总统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的措施,震惊了世界。英法将苏伊士运河问<br>题提交联合国,但未达成什么结果,英法开始秘密策划用武力夺还苏伊士运河。<br>为了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两国邀请以色列参加作战。而以色列也早已对埃及的<br>纳赛尔政权不满,三国利益一致,一拍即合。<br><br>  1956年10月29日,以色列军队首先向埃及发起进攻;英法空军则于<br>10月31日对埃及发起空袭,然后空投伞兵,发起地面进攻。英法选择此时出<br>兵埃及,也是有其打算。当时欧洲正好发生了匈牙利事件,苏军出兵匈牙利,美<br>苏的冷战又达到一个高潮。英法估计美苏忙于冷战,无暇顾及埃及的事,所以事<br>先没有征求美国的意见就发起了军事行动。<br><br>  但英法两国失算了,不但苏联反对英法两国出兵,美国也强烈要求英法两国<br>立即撤军。美国还施加压力:如果英法不撤军的话,美国就要停止经济援助,甚<br>至通过联合国进行经济制裁。在美苏两大国的压力下,英法已无别的选择,只好<br>接受联合国的停火决议,于11月6日宣布停火;12月,英法军队全部撤出埃<br>及。英法军队撤退后,以军也不得不撤回到1948年停火线以前的位置。第二<br>次中东战争以埃及的胜利宣告结束。<br><br>  第二次中东战争后,英法的殖民主义势力在中东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美苏两<br>国的势力,在中东展开新的角逐。<br><br>  二次中东战争的最大后遗症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战争后,以色列为了排除<br>阿拉伯人,把巴勒斯坦变为纯犹太人的土地,拒绝在战乱中逃到国外避难的巴勒<br>斯坦人返回家园。犹太人在二战前受尽没有祖国被人欺凌的痛苦,可是以色列在<br>中东战争中,又人为地制造了另一群没有祖国、无家可归的难民,制造了另一个<br>民族迫害。这也是以色列被世界舆论批评的焦点。<br><br>  美国在支持埃及独立,支持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反对英法出兵埃及方面,<br>受到普遍赞扬。但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却过分偏袒以色列,几乎没有过问以<br>色列的难民政策。如果美国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向以色列施加停止经济援助<br>等足够压力的话,以色列显然不得不认真考虑巴勒斯坦难民问题。因此人们对美<br>国的看法是:美国在巴勒斯坦难民问题上,不是不能有所作为,而是不愿有所作<br>为。<br><br>  由于无法返回巴勒斯坦的家园,这些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长年生活在巴勒斯<br>坦边境附近的难民营里。他们没有祖国,没有土地,没有财产,更谈不上民主和<br>自由的奢侈,他们有的只是仇恨和怒火,巴勒斯坦成为愤怒的大地。1960年<br>代以后,巴勒斯坦难民组成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开始用恐怖主义的手段,向以色<br>列和支持以色列的欧美各国复仇,巴勒斯坦人从此成为世界新闻媒体的主角。<br><br>  三、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br><br>  第一次大战爆发后,统治阿拉伯半岛的奥斯曼帝国对英法宣战,被奥斯曼统<br>治的阿拉伯人,于1916年乘机发动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武装起义。阿拉伯起义<br>军配合英法对奥斯曼政府军作战,1918年10月,起义军攻占叙利亚的大马<br>士革,叙利亚人宣布成立自己的独立国家。可是英法两国早有密约,战后把奥斯<br>曼帝国统治下的阿拉伯领土划归英法两国委任统治,叙利亚被划归法国委任统治。<br><br>  1919年7月,叙利亚国民大会在大马士革召开,大会要求西方列强承认<br>叙利亚为独立的主权国家,拒绝巴黎和会拟议中的委任统治,但参加巴黎和会的<br>各列强对叙利亚人的要求置若罔闻。1920年3月,叙利亚国民大会自行宣布<br>叙利亚独立,但英、法两国拒绝承认。1920年7月,法国向自行成立的叙利<br>亚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叙利亚无条件接受法国的委任统治,被叙利亚拒绝,<br>于是法军发起武装攻击,叙利亚军战败。在法国的军刀面前,叙利亚被迫接受法<br>国的委任统治。<br><br>  叙利亚人起义,配合英法对德奥作战,按理本应是战胜国。但在巴黎和会上,<br>列强却把其领土分给法国委任统治。中国人也会记得巴黎和会上把中国领土分给<br>日本的耻辱经历。在那个年代,强权就是真理。英法等西欧国都是民主主义国家,<br>但这些民主主义国家只是对自己的人民讲民主,对外国的人民讲的却是强权和利<br>益。<br><br>  西方世界大恐慌的1929年,两位叙利亚留学生阿弗拉克和比特鲁在巴黎<br>偶然相遇。阿弗拉克是东正教徒,比特鲁是伊斯兰教徒,虽然信仰不同,并未影<br>响两人的友谊,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近代以来阿拉伯人一直受压迫,沦<br>为西方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人们在思考:阿拉伯人怎样才能改变任人宰割的处境?<br>最好的办法就是建立一个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大阿拉伯联盟,这样就有力量抵御西<br>方列强的侵略宰割。<br><br>  阿弗拉克和比特鲁在阿拉伯留学生中创建了“阿拉伯学生会”,传播他们的<br>“泛阿拉伯主义”思想。回国后,两人潜心著书立说,10年以后,两人在阿拉<br>伯的青年学生中,已成为负有盛名的理论家和宣传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r>又给叙利亚人的独立带来好机会。1940年法国维希政府投降,叙利亚成为德<br>国的势力范围。为了与德国对抗,1941年英军和自由法国联军进入叙利亚,<br>宣布让叙利亚独立。1943年7月,在叙利亚举行自由选举,成立自己的政府。<br><br>  为了参加1943年的议会选举,阿弗拉克和比特鲁等人组建了阿拉伯复兴<br>党,但阿拉伯复兴党在大选中一个席位也未获得。原来当时叙利亚的社会形态是<br>部族制度,一般百姓名义上有自由投票的选举权,但实际上他们投票时不得不遵<br>从家长和族长的意志,所以投票只是反映了少数大部族首领的选择,所谓的自由<br>选举不过仅仅是一个名称而已。后来阿弗拉克说:“他们(西欧)让我们搞自由<br>选举,我们搞了,结果怎么样?我们一票也没有得到,尽管人民是支持我们的。”<br><br>  阿弗拉克是阿拉伯现代史中极其重要的人物之一,他创办的阿拉伯复兴党<br>(后改称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成为阿拉伯世界跨国家的政党。后来阿拉伯复兴<br>党通过革命和政变的手段,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取得了政权,现在阿拉伯复兴社会<br>党在叙利亚和伊拉克都是执政党,现任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侯赛因也是阿拉伯复<br>兴社会党员。侯赛因总统发起入侵伊朗和科威特的行动,意在用武力统一阿拉伯<br>世界,也是阿拉伯复兴社会党人的泛阿拉伯主义的另一种表现。<br><br>  在二次大战前,阿拉伯知识分子对西欧的民主体制多持赞赏态度,也希望在<br>阿拉伯引进西欧式民主。可是1943年叙利亚举行的有名无实的自由选举,使<br>阿拉伯的知识分子对西欧式民主体制是否适合于阿拉伯社会开始表示怀疑。之后<br>阿拉伯思想界出现两条道路或两种倾向:正确独裁主义(即所谓“开明专制”)<br>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br><br>  在正确独裁主义道路上,埃及总统纳赛尔成为第一位阿拉伯人盼望的“正确<br>独裁者”。1945年,纳赛尔等人组成了秘密的反政府“自由军官团”,19<br>52年发动政变,推翻了法鲁克王朝,废除了君主政体,成立了埃及共和国。但<br>埃及共和国并没有成为西方概念中的民主国家,而是开明专制的独裁体制。纳赛<br>尔任总统后,在埃及实行“阿拉伯社会主义”。纳赛尔在政治上实行一党独裁,<br>取缔一切反对党派,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成为唯一合法的政党;在经济上实行工<br>业国有化政策,征收了英法等外国资本在埃及的企业,较大的民族私人工商业也<br>国营化;在土地政策上,将大地主的部分土地分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在妇女解<br>放方面也有了很大进展。<br><br>  纳赛尔是“泛阿拉伯主义”的信奉者,他认为阿拉伯世界最终应该走向统一<br>的大阿拉伯联邦。纳赛尔设想的大阿拉伯联邦是超越宗教的政教分离国体,只要<br>是讲阿拉伯语的,不管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都是大阿拉伯联邦的成员。要<br>达到这个最终目标,纳赛尔计划分三步走:第一步,把埃及建成一个富强的国家,<br>成为阿拉伯联邦的基石;第二步,收回被占领的阿拉伯领土(主要是指巴勒斯坦)<br>;第三步,建成统一的大阿拉伯联邦。<br><br>  为了尽快使埃及富强起来,纳赛尔采纳了苏联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方式,重<br>工业、国防工业优先的建国思想。当然纳赛尔的社会主义和苏联的共产主义并不<br>是一回事。纳赛尔是不结盟运动的创始人之一,奉行中立和不结盟政策,既不一<br>边倒向美国阵营,也不一边倒向苏联阵营,为阿拉伯世界开创了一条新的外交道<br>路。<br><br>  纳赛尔的另一个壮大计划就是歼灭以色列,解放巴勒斯坦。要达成这个目的,<br>离开大国的支持是不行的。美国支持以色列,纳赛尔就向苏联寻求军事上的支持。<br>苏联出于冷战的需要,也需要在中东寻找一个战略伙伴,双方有共同的战略目的,<br>于是苏联逐步成为埃及的主要军火供应国。在苏联的援助下,埃及的军事力量稳<br>步增加,特别是空军和装甲部队有明显增强,近代战争的作战能力有很大增长。<br><br>  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阿拉伯国家领袖,能像纳赛尔这样得到阿拉伯民众<br>的衷心爱戴。纳赛尔推翻了腐败的封建王朝,建立了进步的共和国,奉行不结盟<br>的独立外交,这些都得到阿拉伯人的赞赏。特别是纳赛尔敢于向西欧列强挑战,<br>收回了苏伊士运河,又使纳赛尔名声大震。纳赛尔口才很好,他富于情感的政治<br>演讲,感染了无数阿拉伯人民。下面摘录一段纳赛尔的有名演讲。<br><br>  “我们在与西欧列强和以色列双方作战。西欧列强制造了以色列,侮辱了我<br>们阿拉伯民族,而且更有甚者,不管在1948年以前还是以后,西欧列强对我<br>们阿拉伯人一直视而不见,对我们的感情、我们的希望、我们的权利,从未给过<br>一顾。我们要教会西欧人,那些愚弄我们、侮辱我们、践踏我们权利的西欧人,<br>懂得尊重我们阿拉伯民族,认认真真地把我们当作他们的对手。”<br><br>  当时沙特阿拉伯等亲美国家禁止出售纳赛尔的画像,人们就从黑市买来纳赛<br>尔的画像挂在家中,向神一样地对纳赛尔祈祷,把阿拉伯复兴的希望寄托在纳赛<br>尔身上。每当埃及的“阿拉伯之声”电台播放纳赛尔的讲话时,收音机旁总是挤<br>满热情的听众。人们传诵着纳赛尔的故事:纳赛尔贵为总统,但仍然住在普通的<br>平房里,他没有艳闻,没有存款,他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埃及,为了阿拉伯……<br>很多阿拉伯国家的人民都盼望自己的国家与埃及合并,接受伟大领袖纳赛尔的领<br>导。1958年2月,叙利亚与埃及合并为阿拉伯联合共和国,纳赛尔的大阿拉<br>伯联邦的梦想,好像已经看到了曙光。<br><br>  然而一个统一强大的阿拉伯联邦,必然威胁到以色列的生存,以色列不允许<br>阿拉伯联邦的诞生,要把她扼杀在摇篮中。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br>发起突然袭击,拉开“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序幕。以色列在几天之内摧毁了埃及<br>十几年装备起来的空军,占领了埃及的整个西奈半岛。埃及军事上的惨败,大大<br>打击了纳赛尔的威信,破碎了纳赛尔的梦,也破碎了阿拉伯人的梦。<br><br>  1970年9月28日,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去逝,几十万人为他送葬,人<br>们唱着:“世间唯一的神安拉,纳赛尔是他的爱儿”。那时全世界的阿拉伯人把<br>阿拉伯统一、阿拉伯复兴的期望寄托在纳赛尔身上。纳赛尔死了,埃及败了,阿<br>拉伯的统一和复兴,转眼变成看不到期待的渺茫。<br><br>  1950年代到1960年代,也就是纳赛尔的时代,泛阿拉伯主义是阿拉<br>伯世界的主流思想。纳赛尔死后,利比亚的卡扎菲、伊拉克的侯赛因都试图继承<br>纳赛尔的衣钵,重新打起“泛阿拉伯主义”的大旗,统一阿拉伯世界。但他们的<br>资历、人品和威望,都无法与纳赛尔相比,纳赛尔没有接班人。此后,泛阿拉伯<br>主义虽然仍是阿拉伯世界的主流思想之一,但其主导地位已逐渐被“泛伊斯兰主<br>义”,即我们所说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所代替。<br><br>  泛阿拉伯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非常不同。泛阿拉伯主义是非宗教性的,旨在<br>建立一个政教分离的国家联邦,强调不论宗教信仰,不论民族,凡是讲阿拉伯语<br>的都是一家人;泛伊斯兰主义则是宗教性的,旨在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体系,<br>强调不论国家,不论种族,不论讲什么语言,凡是信伊斯兰教的都是一家人。泛<br>阿拉伯主义的基石是阿拉伯语言、阿拉伯文化,而泛伊斯兰主义的基石则是伊斯<br>兰宗教信仰。伊拉克的萨达姆侯赛因是泛阿拉伯主义者,而阿富汗的塔利班则是<br>泛伊斯兰主义者。<br><br>  “泛伊斯兰主义”或“原教旨主义”可以追溯到本世纪初的伊斯兰政治家和<br>宣传家哲马鲁丁·阿富汗尼。1920年代创建的“穆斯林同胞团”,是现在<br>“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的先驱。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基本思想是:“为什么近<br>代伊斯兰国家落后了?为什么伊斯兰教徒不断被异教徒欺压?那是因为我们偏离<br>了伊斯兰的真正精神和基本原则。我们必须返回到伊斯兰精神的原点,才能改变<br>伊斯兰世界的现状。”<br><br>  人们为什么会信奉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其实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也有自己的理<br>论:“现在人类社会的战争、暴行、屠杀、迫害,都是来自所谓社会主义、共产<br>主义、民主主义、法西斯主义等人类头脑中的不洁思想。要消灭战争、消灭迫害、<br>消灭犯罪,达成一个平等幸福的人类社会,就要清除人类头脑中不干净、不纯洁<br>的思想。而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伊斯兰精神。”<br><br>  在1960年代以前,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是少数派,并没有很多的支持者。<br>但进入1980年代后,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迅速抬头,出现了伊朗,阿富汗塔利<br>班这样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国家。被视为恐怖主义分子的本拉登,更是推崇伊斯<br>兰原教旨主义。埃及等比较西方化的阿拉伯国家,也受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很<br>大影响。比如埃及最高法院放弃了1979年制定的男女平等同权的法律,就是<br>伊斯兰原教旨主义回归的一个示例。<br><br>  从另一方面来看,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抬头,也与阿拉伯国家的近代化发展,<br>经济开发失败有密切关系。阿拉伯国家的普通人民看到的是什么?是上涨的物价,<br>扩大的贫富差距,无德的商人,阴谋的政治家,败坏的社会风气,掠夺阿拉伯财<br>富的异教徒……在这样乌烟瘴气的社会中,一般大众难免产生对社会的怨愤心理,<br>需要寻求一种精神寄托,而伊斯兰原教旨主义正给了他们精神的解脱。<br><br>  在1970年代前,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民族解放战争,是为民<br>族而战;而现在阿拉伯人把解放巴勒斯坦看作是“圣战”,是为神而战。成立于<br>1960年代的巴勒斯坦抵抗组织叫做“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不叫“巴勒斯坦<br>圣战组织”,而成立于1980年代的阿富汗抵抗组织叫做“阿富汗圣战者伊斯<br>兰联盟”,不叫“阿富汗解放联盟”,也反映了阿拉伯世界思想思潮的变迁。<br><br>  泛阿拉伯主义的酿成和泛伊斯兰主义的酿成,既有阿拉伯人的内部原因,也<br>有国际社会的外部原因。从泛阿拉伯主义到泛伊斯兰主义,表现出当代阿拉伯人<br>对国家和政府的失望,不得不到神的旗帜下寻求解脱的归属意识。<br><br><img src='http://www.9654.com/m/zd.jpg' border='0' alt='user posted image' /><br><br>  四、第三次和第四次中东战争<br><br>  1950年代到1960年代,是革命的年代,不仅中国在进行翻天覆地的<br>社会主义革命、文化大革命,世界各地也到处是革命的暴风骤雨。1956年的<br>第二次中东战争后,革命的风潮也吹遍阿拉伯世界,封建王制体系的阿拉伯国家<br>政府纷纷垮台,激进的革命党人政府成立。1957年,约旦政府废除《英约同<br>盟条约》,英军全部撤出约旦。1958年,伊拉克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br>推翻费萨尔王朝,成立伊拉克共和国。1961年英国保护国科威特独立。19<br>62年,也门自由军官集团发动革命,推翻王制政府,建立阿拉伯也门共和国。<br>同时在1962年,阿尔及利亚摆脱法国殖民统治正式独立。<br><br>  新诞生的阿拉伯革命党政权,多半持激进的民族主义态度,支持埃及总统纳<br>赛尔提倡的“阿拉伯大义”,即驱逐以色列、恢复巴勒斯坦是阿拉伯国家共同的<br>义务。纳赛尔本人也曾多次宣言:“要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掉。”与以色列相比,<br>阿拉伯在人力物力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只要阿拉伯世界团结一致,消灭以色列<br>并不是不可能的梦想。那时阿拉伯人在盟主埃及的倡导下,立下消灭以色列的雄<br>心壮志。<br><br>  1958年埃及和叙利亚合并,成立“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但由于埃及总<br>统纳赛尔的家长制作风,叙利亚方面感到不快,叙利亚于1961年脱离“阿拉<br>伯联合共和国”,成立阿拉伯叙利亚共和国。1963年,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br>叙利亚发动政变,掌握政权。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叙利亚掌权后,采取了比埃及<br>更为激进的反以色列政策,特别是在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扶持方面,几乎是尽<br>全力而为。<br><br>  第一次中东战争期间,有近百万巴勒斯坦难民为了躲避战火,暂时逃出巴勒<br>斯坦。因为以色列拒绝他们返回家园,这些巴勒斯坦难民不得不长期住在巴勒斯<br>坦周边的埃及、叙利亚、约旦、黎巴嫩等国边境附近的难民营中。1950年代,<br>革命的风潮也吹到巴勒斯坦,巴勒斯坦难民中开始自发成立各种各样的武装组织。<br>但当时阿拉伯诸国对巴勒斯坦难民的武装组织并不很重视,没有给予有力的支持,<br>所以巴勒斯坦武装组织也没有什么令人瞩目的作为。<br><br>  1963年以后叙利亚开始全力扶持巴勒斯坦武装组织,情况发生了很大的<br>变化。1964年1月召开的第一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与会各国通过了支<br>持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决议。1964年6月,以巴勒斯坦难民武装组织中<br>力量最大的“法塔赫”为主,正式成立了巴勒斯坦解放组织。1964年9月第<br>二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承认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巴勒斯坦人民的正式代表。<br>消灭以色列、武力夺还巴勒斯坦,成为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奋斗目标。巴勒斯坦<br>解放组织的章程中明文规定:“武装斗争是巴勒斯坦解放的唯一手段。”<br><br>  巴解组织没有力量正面和以色列决战,就采用游击战、恐怖主义活动等手法<br>对以色列进行破坏和骚扰。1965年,叙利亚帮助巴解组织建立以叙利亚为据<br>点的巴勒斯坦解放军,巴勒斯坦解放军在阿以停战线附近向以色列不断发起小规<br>模游击战,并在以色列境内制造恐怖主义活动,阿以之间的紧张关系进一步加深。<br>1964年9月在埃及举行第二届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决定各国共同出资<br>在约旦河上游建立大坝,控制以色列的水源。大坝工程开工后,以色列出动空军<br>对大坝工地进行轰炸,使大坝工程无法进行,最后阿方不得不取消此次计划。<br><br>  1967年5月,纳赛尔总统向联合国提出:撤走联合国在第二次中东战争<br>后留驻埃及西奈半岛的维持和平部队。当时联合国秘书长请纳赛尔再次慎重考虑,<br>当纳赛尔做出肯定的答复后,5月19日联合国撤走了西奈半岛的维持和平部队。<br>联合国维和部队的撤退,使埃及失去了保护自己的缓冲力量,埃及和以色列形成<br>直接对峙局面。在革命热情的冲击下,纳赛尔总统发起了更为激烈的反以色列政<br>策。1967年5月22日,纳赛尔宣布禁止以色列船只和向以色列运送军火的<br>船只通过蒂朗海峡,试图控制以色列的海上交通。<br><br>  尽管阿拉伯方面表现出十分强硬的姿态,但其主要目的是鼓舞阿拉伯世界的<br>反以色列斗争热情,在外交上压以色列让步妥协,尚未认真制定进攻以色列的计<br>划。当时阿方也明白自己在军事方面尚没有打败以色列的充足力量,尽管引进了<br>不少苏联武器,但飞机主要是米格17,米格19等相对旧式的战机,坦克主要<br>是T34等苏联淘汰下来的旧货,在装备质量方面与以色列有较大差距。在训练<br>方面与以色列的差距就更大了。1966年11月埃及与叙利亚结成军事同盟,<br>后来约旦也加入了军事同盟。但埃及、叙利亚、约旦三国在统一军事领导方面,<br>存在不少争执,无法达成统一对以色列作战的计划。<br><br>  与阿方相比,以色列的备军作战准备要周到得多。以色列在第二次中东战争<br>后,就制定了对阿拉伯国家定期进行军事打击,防止阿拉伯国家军事力量强大的<br>战略计划。以色列一方面从美国购买最先进的武器,对军队进行严格训练,另一<br>方面制定周密的作战计划,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赢得战争的胜利,避免陷入持久<br>战的泥潭。以色列吸取了第二次中东战争中,不经过美国同意就擅自与英法共同<br>作战,最后在美国的压力下不得不自行撤军的教训,事先向美国提出以色列准备<br>发起先发制人进攻的作战计划。当时美国正忙于越南战争,与苏联的对抗也处于<br>高潮,以色列打击埃及等越来越接近苏联的国家,也符合美国的世界战略,所以<br>美国最终没有反对以色列的先发制人进攻计划。<br><br>  1967年6月5日,以色列对埃及、叙利亚和约旦发起突然袭击,首先出<br>动飞机轰炸阿拉伯国家的机场和雷达站,使阿拉伯国家的大部分飞机在机场被炸<br>毁,防空能力遭严重破坏。然后以色列出动地面部队,在短短六天中占领了埃及<br>的西奈半岛、约旦的约旦河西岸、叙利亚的戈兰高地。阿拉伯三国由于没有战争<br>准备,在以色列的突然袭击下溃不成军,无力进行有效反击,不得不接受联合国<br>的停火倡议。1967年6月11日,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在联合国的安排下停<br>火,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br><br>  以色列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不仅摧毁了周边阿拉伯国<br>家的军事力量,还把占领土地扩大了三倍。但以色列的这些新占领领土,也使以<br>色列与巴勒斯坦的领土冲突,发展成为以色列与周边阿拉伯国家的领土冲突,阿<br>以关系进一步恶化。以色列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从整个大战略来看,以<br>色列的胜利加深了阿拉伯国家对以色列的仇恨,使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和平共处<br>的希望变得更加渺茫。1967年9月举行的阿拉伯首脑会议上,阿拉伯各国一<br>致通过了对以色列的“三不决议”,即“不承认以色列、不与以色列交涉、不与<br>以色列签署和平协议”。<br><br>  为了解决阿以冲突,联合国于1967年11月通过242号决议。242<br>号决议主要有两点:一、以色列从占领地区撤军;二、结束一切交战状态,尊重<br>该地区所有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阿以双方都接受了242号决议,但却<br>对决议有不同的解释。主要问题在于对“占领地区”的定义,242号决议中把<br>“占领地区”写为“OccupiedTerritories”,没有定冠词<br>“The”,所以以色列解释为从一部分占领地区撤军,而阿拉伯方面则解释为<br>从所有占领地区撤军,在后来的阿以和平会谈中,双方也一直为“Occupi<br>edTerritories”的定义争执不休。<br><br>  阿拉伯国家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的损失是巨大的,军队的伤亡和被俘达6万<br>余人,还有40多万巴勒斯坦人逃离家园,成为新难民。不仅如此,第三次中东<br>战争的惨败还大大影响了阿拉伯国家政府的威信,以及阿拉伯人的民族自尊心,<br>泛阿拉伯主义思潮急速后退。第三次中东战争停战后,纳赛尔总统宣布他对战败<br>负有责任,提出辞职,但在埃及国民的强烈要求下留任。1970年9月28日,<br>纳赛尔因心脏病突发逝世,阿拉伯世界的盟主殒落。此后阿拉伯国家之间再也没<br>有出现过纳赛尔时代团结一致的局面。<br><br>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各阿拉伯国家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援助也<br>明显减弱。1969年,阿拉法特出任巴解主席,此后巴解组织开始进行自己的<br>独立活动。阿拉法特任主席后,为了引起世人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关注,把巴解的<br>作战目标从单纯对以色列作战,转向在国际社会制造恐怖主义活动。此后巴解组<br>织制造的劫机、爆炸、无差别杀人等事件频频发生,巴解组织开始成为国际上引<br>人注目的焦点话题。<br><br>  纳赛尔死后,副总统萨达特当选总统。与理想主义的纳赛尔相比,萨达特则<br>是务实的现实主义者。在纳赛尔时期,因偏重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导致国民<br>经济比例失调。加之国有制企业中官僚主义作风严重,打击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br>第三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经济日益困难。萨达特上台后,对纳赛尔的政策作了重<br>大调整:政治上放开一党独裁,由一党制改为多党制;经济上由国有化转向鼓励<br>发展私人企业,对西方国家实行经济开放政策。理想主义的英雄过后,总要有务<br>实的人为他收拾摊子,萨达特收拾纳赛尔的摊子,类似于邓小平收拾毛泽东的摊<br>子。<br><br>  萨达特的最大任务还是打败以色列,恢复阿拉伯国家的自信。在第三次中东<br>战争后,纳赛尔深感不结盟政策的缺陷,开始倾向苏联,接受苏联的援助,大量<br>引进苏联的米格21战斗机,T55坦克,萨姆防空导弹等先进武器,还在军队<br>中大量招请苏联顾问,苏联对埃及的影响力大大加强。纳赛尔死后,萨达特对苏<br>联顾问的傲慢态度有所不满,一度于1972年7月把在埃及的15000名苏<br>联顾问驱逐回国。<br><br>  但萨达特的驱逐苏联顾问,也起到了迷惑以色列的效果。以色列看来,没有<br>苏联的帮助,埃及无法对以色列进行军事攻击,而萨达特驱逐苏联顾问,意味着<br>埃及放弃了对以色列的战争意图,所以此后以色列有了安心感,放松了对埃及的<br>警惕。虽然萨达特表面上驱逐了苏联顾问,但暗地里却仍然接近苏联,接受更多<br>的军事援助,准备发起一场对以色列的军事袭击,夺回被占领的领土。<br><br>  萨达特深感上次以色列突然袭击的威力,也决定用突然袭击的方式对付以色<br>列。为了迷惑以色列,阿拉伯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欺骗战术。1973年9月,叙<br>利亚战斗机与以色列战斗机在公海相遇,叙利亚战机向以色列开火,结果叙利亚<br>战机被击落13架。以此为契机,叙利亚和埃及在停战线附近结集部队,以色列<br>以为阿方结集部队只是对击落战机的反应,没有想到阿方会乘机发起突然袭击。<br>另外针对以色列情报机关喜欢分析阿拉伯报纸小字新闻的特点,埃及在开战前几<br>天,专门在报纸不起眼的地方用小字登出“军官放假”的小新闻,迷惑以色列。<br>为了保密,埃及和叙利亚部队在开战前几个小时,才接到战斗的命令。<br><br>  1973年10月6日,正值犹太人进行赎罪忏悔的“赎罪日”,埃及和叙<br>利亚同时向以色列发起突然袭击,以色列一时曾被打得措手不及,阿方攻破了以<br>色列的防线,夺回了一部分被占领土。但以色列军队毕竟训练有素,以色列国民<br>的国防意识相当高,虽然一时陷于被动,但以方逐步挽回了劣势,重新取得了战<br>争主动权。1973年10月22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要求战争双方停<br>火,1974年1月8日,埃及和以色列签订脱离军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苏<br>伊士运河以西,埃及控制了运河以东的地带,联合国派维持和平部队驻扎在埃、<br>以控制线之间的缓冲地带。1974年5月29日,以色列和叙利亚签订脱离军<br>事接触协议,以色列撤出戈兰高地部分地区,在戈兰高地叙、以双方的军事控制<br>线之间设置联合国维持和平部队驻扎的缓冲区。第四次中东战争到此结束。<br><br>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阿以双方的一个转折点。第四次中东战争中,阿拉伯方面<br>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战果,但仍未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此后阿拉伯人感到用武力<br>抹煞以色列已几乎不太可能,阿方领导人转向现实主义的想法,开始谋求与以色<br>列和平共存的道路。以色列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也受到相当的损失,感到以往单<br>纯用军事手段消除阿拉伯威胁的做法,不会给以色列带来持久的和平。以方领导<br>人也产生了用放弃一部分占领土地的妥协,来换取与阿拉伯和平的想法。<br><br>  此后阿以之间开始走向和平谈判解决争端的道路,再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br>但是由于双方的立场悬殊太大,和平谈判的道路仍是困难重重。<br><br>  五、阿拉伯世界的分裂<br><br>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阿拉伯国家除了在军事上进攻以色列外,<br>又试图用石油作武器,发起了石油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两周,阿拉伯石<br>油输出国组织10国召开会议,决定对军事经济援助以色列的国家以及同情以色<br>列的国家,进行石油禁运。在这种情况下,欧洲和日本等依赖中东石油的国家,<br>不得不重新检讨自己的中东政策。特别是日本,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高达10<br>0% ,所以日本赶紧撤回以往暧昧不清的中东立场,表明支持阿拉伯国家。日本<br>政府宣布关于中东问题的三点原则:“一、以色列应该从1967年第三次中东<br>战争中占领阿拉伯国家的领土上全面撤军;二、国际社会要本着公正的原则解决<br>中东问题;三、承认巴勒斯坦人的正当权利。”1973年12月,阿拉伯产油<br>国正式承认日本为友好国家,解除对日本的石油禁运。<br><br>  石油战争虽然收到一些效果,但由于多数阿拉伯国家的产业单一,几乎全是<br>清一色的石油工业,所以石油禁运对阿拉伯各国自己的经济打击也很大,难以长<br>久维持。石油战争只持续了几个月,阿拉伯国家就不得不重新开始对美国和欧洲<br>出口石油。但石油危机造成的石油价格暴涨,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打击,远<br>远大于对欧美发达国家的打击,非产油的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借债购买昂贵的石油,<br>这后来发展成为一些贫困发展中国家的严重债务问题。<br><br>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付出了最大努力,但仍未能实现收回被占领土的战<br>略目标,甚至没有得到战争的主动权,阿拉伯国家的石油战争也没有收到预期结<br>果。此后,埃及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打败以色列开始产生怀疑,埃及人也重新考虑<br>这样一个问题:埃及之所以要与以色列打仗,完全是为了解放巴勒斯坦人。以色<br>列的目标是巴勒斯坦,本来并不想与埃及作战。如果埃及不是基于阿拉伯大义主<br>动向以色列挑战的话,埃、以双方和平共处是完全可能的。从埃及本国的利益出<br>发,与以色列和平共处是有益无害的,埃及人何必为了巴勒斯坦人去流血?<br><br>  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全世界处于国际主义的高潮阶段。那时不<br>仅苏联到处对外援助、输出革命,中国也勒紧腰带无偿援助第三世界的穷朋友,<br>中国为朝鲜、越南等其他国家而付出过很大代价。1970年代后期,苏联、中<br>国等对无底洞似的外援感到疲倦,开始从国际主义路线上后撤,转向利益优先的<br>爱国主义。第四次中东战争后,埃及的泛阿拉伯主义思潮也大大后退,本国利益<br>第一的爱国主义思潮抬头。在这种情况下,埃及总统萨达特开始考虑与以色列的<br>和平问题。<br><br>  1977年美国新总统卡特上台,美国的中东政策也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此<br>以前,美国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前国务卿基辛格制定的扼制苏联战略,即把以色列<br>作为遏制苏联在中东扩展的马前卒。卡特总统上台后,提出了“对苏缓和”与<br>“人权外交”新政策。卡特批评基辛格的中东政策过分夸大苏联的威胁,没有从<br>人权观点考虑巴勒斯坦人的处境问题。卡特大幅度修改了基辛格的以色列一边倒<br>中东政策,考虑建立平衡阿以双方利益的新中东政策。1977年3月,卡特总<br>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表示:“以色列应该撤回到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的停战线,<br>巴勒斯坦人应该返回自己的故乡。”<br><br>  面对美国的新中东政策,以色列方面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不得不在和平问<br>题上做出让步。以色列开始通过罗马尼亚的外交渠道,秘密与埃及接触,试探和<br>平谈判的可能性。埃及也面临国内严重的经济困难,想谋求和平环境,集中精力<br>发展本国的经济建设。所以埃以双方一拍即合,达成了和平谈判的意向。以色列<br>同意在领土方面作出让步,归还所有占领埃及的领土,而埃及的回报则是放弃消<br>灭以色列的阿拉伯大义,承认以色列的合法存在,与以色列建立和平共处的共存<br>关系。<br><br>  1977年11月,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宣布访问以色列,这在阿拉伯世界<br>无疑是一个晴天霹雳:“阿拉伯联盟的盟主埃及,居然背叛他们共同立下的与以<br>色列不共戴天的誓言,单独与以色列讲和。”埃及的背信弃义行为使整个阿拉伯<br>世界愤怒了,萨达特在访问以色列前曾到叙利亚访问,试图向叙利亚总统阿萨德<br>解释埃及的立场,萨达特和阿萨德的会谈最后变成激烈的争吵,两国长期亲密的<br>友好关系绝裂。1978年12月在叙利亚召开的第九次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br>到会的诸国强烈谴责埃及的背信弃义行为,诸阿拉伯国家纷纷与埃及断绝外交关<br>系,阿拉伯联盟也开除了埃及的会员国资格。此后叙利亚和伊拉克暗中较劲,争<br>当阿拉伯联盟的新盟主。<br><br>  1978年9月6日,美国总统卡特、埃及总统萨达特和以色列总理贝京,<br>在美国总统休养地戴维营举行最高首脑会议,埃以双方签署了在中东和平进程中<br>具有历史意义的“戴维营协议”。“戴维营协议”规定以色列将埃及的西奈半岛<br>返还,埃及则允许以色列船只自由通过苏伊士运河和蒂朗海峡。1979年3月<br>埃以双方正式签署和平协议,1980年1月,埃以双方互派大使,建立外交关<br>系。萨达特本来还想在“戴维营协议”中加入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内容,以表示<br>他没有忘记阿拉伯的大义,但遭到以色列的强烈反对,最后只是在形式上签署了<br>《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内容。1978年12月召<br>开的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上,通过了反对“戴维营协议”的决议,埃及与以色列<br>单独签署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并没有被其他阿拉伯国家承认。<br><br>  对于“戴维营协议”,以色列无疑是欢迎的。因为以色列从在巴勒斯坦建国<br>开始,就面对被周边阿拉伯邻国武力消灭的巨大压力。阿拉伯世界中最有影响的<br>大国埃及承认以色列存在,阿拉伯对以色列的包围圈就此分裂瓦解,以色列的军<br>事压力大大减轻。而且没有埃及参加,阿拉伯国家再次对以色列进行大规模武装<br>进攻的可能性变得微乎其微,以色列的安全感大为增加。<br><br>  对于其他阿拉伯诸国来说,埃及背叛带来的打击是沉重的。埃及脱离反以色<br>列阵营不仅造成阿拉伯世界的分裂,而且以色列与埃及讲和后,对其他阿拉伯国<br>家的领土返还问题(叙利亚的戈兰高地等)的关心大为减弱,实际上在埃以和谈<br>后,以色列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和平谈判就处于停滞状态。埃及本国的激进泛阿<br>拉伯主义者,也对萨达特总统的背信弃义感到愤怒。1981年10月6日在开<br>罗举行的阅兵式上,一群士兵突然向主席台上的萨达特开枪,萨达特当场死亡。<br>萨达特总统遇刺后,副总统穆巴拉克当选总统。穆巴拉克上台后,基本保持了萨<br>达特的对以和平、对美加强关系的外交政策,但也注意改善与阿拉伯诸国的紧张<br>关系,埃及与阿拉伯诸国的关系有所缓和。<br><br>  1979年,不安定的中东地区又发生了另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那就是伊<br>朗革命。巴列维王朝执政的伊朗,与美国的关系非常亲密,是美国在中东的桥头<br>堡。伊朗本是一个拥有众多虔诚信徒的伊斯兰国家,可是1960年代以后,巴<br>列维国王在伊朗进行大胆激进的西方式社会改革,引起了伊斯兰势力的强烈不满。<br>1977年开始,伊朗各地开始出现反政府运动,1978年下半年反政府运动<br>达到高潮。1979年1月,巴列维国王被迫出国,因反对国王而流亡国外的伊<br>斯兰精神领袖霍梅尼返回伊朗。1979年4月霍梅尼宣布成立伊朗伊斯兰共和<br>国,宪法规定伊斯兰教义为立国准则,建立起一个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国家。<br><br>  伊朗革命大大改变了中东的势力格局。在巴列维国王时代,伊朗是美国在中<br>东的最可靠盟国之一,伊朗也是以色列的友好国家,在阿以战争中站在以色列一<br>方。而伊朗革命后,伊朗成为最强硬的反美国家之一,美国在中东的战略实力受<br>到相当影响。同时伊朗也与以色列断绝了外交关系,成为以色列的敌对国家。伊<br>朗新政权使美、以感到不安,但也使不少阿拉伯国家感到不安,因为伊朗要输出<br>革命,这使中东许多王制国家不免产生危机感。1981年5月中东六国成立<br>“阿拉伯湾互助会”,共同防卫伊朗的威胁。<br><br>  伊朗新政权要求美国引渡逃到美国的前国王,但被美国拒绝,1979年1<br>1月,伊朗学生占领了德黑兰的美国使馆,扣留了52名美国人质,霍梅尼宣布<br>支持学生们的行动,此后美伊两国关系陷入危机。卡特总统试图派特种部队潜入<br>德黑兰强行救出人质,但营救人质作战失败。美国人质一直到1981年1月才<br>被释放,但人质获救靠的不是美国政府,而是伊拉克总统侯赛因。1980年9<br>月下旬,伊拉克出兵伊朗,两伊战争爆发,伊朗迫于战争压力,避免四面树敌,<br>释放了美国人质。<br><br>  两伊战争的直接原因是领土问题。伊朗和伊拉克是邻国,边境争端自古就有。<br>伊朗在巴列维国王时代,拥有中东最强的军队,号称“中东警察”。1975年,<br>伊拉克在伊朗和美国的压力下,被迫签署了有利于伊朗的边境条约。1979年<br>伊朗革命后,伊朗与美国恶交。伊朗失去美国的支持与援助,军事力量大为下降。<br>于是侯赛因宣布1975年的边境条约无效,出兵试图收回划给伊朗的领土,引<br>发了两伊战争。<br><br>  除了表面的领土问题外,两伊战争的爆发还有内部的深沉原因。伊朗与伊拉<br>克虽然都信仰伊斯兰教,但两国的民族不同,伊朗属波斯民族,讲波斯语;而伊<br>拉克属阿拉伯民族,讲阿拉伯语。另外两国领导人的政治理念不同:伊朗领袖霍<br>梅尼持复古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伊拉克总统侯赛因是阿拉伯社会复兴党人,持<br>近代的泛阿拉伯主义。霍梅尼上台后,公开扬言要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建<br>立政教合一的宗教国家。侯赛因的伊拉克政府则是远离宗教的政教分离国家,不<br>能容忍在伊拉克建立政教合一宗教政府的企图。<br><br>  由于伊拉克是伊朗的紧邻,伊朗伊斯兰革命输出的首当其冲就是伊拉克。因<br>此侯赛因想趁火打劫,趁伊朗新政权还没有站稳脚跟,出兵推翻霍梅尼政权。同<br>时侯赛因也想通过打败伊朗来树立他在阿拉伯国家的威信,接替埃及作阿拉伯联<br>盟的盟主。但侯赛因的计算失误,伊朗虽然失去了美国的支持,伊朗军队仍有强<br>大的战斗力,伊拉克的进攻受到顽强抵抗,两伊战争进入相持局面。以色列也利<br>用伊拉克忙于两伊战争之际趁火打劫,1981年6月,以色列突然出动飞机炸<br>毁了法国援助伊拉克建造的核电站,以色列认为该核电站有可能被伊拉克用来制<br>造核武器。<br><br>  两伊战争中,除了叙利亚和利比亚这样的革命国家支持伊朗外,多数阿拉伯<br>王制国家害怕伊朗的革命输出,希望伊拉克成为伊斯兰革命的防波堤,所以支持<br>侯赛因,向伊拉克提供经济援助。美国因为与伊朗恶交,也支持侯赛因,向伊拉<br>克提供军事援助。伊拉克在两伊战争中有较多的国际支持。<br><br>  1987年7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598号决议,要求两伊立即无条件停战。<br>伊拉克当即宣布接受这项决议,但伊朗拒绝接受,两伊战争继续进行。此后,两<br>伊战争的战场从两国边境地区的阵地战转变为“袭城战”,双方使用大量导弹袭<br>击对方的城镇、石油设施和港湾设备。“袭城战”搞得双方损失惨重,不得不坐<br>下来停火谈判。1988年8月,两伊战争在稍利于伊拉克的情况下停战。此后<br>伊拉克以“伊斯兰革命的防波堤”的名义,接受欧美国家的援助,逐渐成为中东<br>新兴的军事大国,这是后来海湾战争的远因。<br><br>  两伊战争虽然减缓了伊斯兰革命对阿拉伯世界的冲击,但也造成了阿拉伯国<br>家的分裂。叙利亚和利比亚支持伊朗,不仅伊拉克与他们断交,其它中东国家也<br>与他们的关系急速冷却。两伊战争后,中东的几个阿拉伯大国:埃及、伊拉克、<br>叙利亚、约旦、利比亚等国之间,已是各念一本经,失去了互助协力的关系,纳<br>赛尔时代的阿拉伯国家团结一致形势一去不复返。此后,约旦、叙利亚等国也出<br>于本国利益,纷纷单独与以色列交涉谈判,情况对以色列越来越有利。<br><br>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美国把注意力转向抗衡苏联的扩张威胁上,<br>新上台的里根总统一改卡特前总统的对苏缓和政策,采取对苏强硬立场,提出<br>“星球大战”等对抗苏联的战略计划。苏联入侵阿富汗后,美国对中东问题的关<br>心程度大为降低,形势对阿拉伯国家更为不利。另外苏联入侵阿富汗后,与苏联<br>近邻的阿拉伯国家也感到苏联的威胁,联美抗苏的思想抬头,阿拉伯人的反美思<br>潮有所后退。<br><br>  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1980年代是寒冷的年代。他们的阿拉伯兄弟们,<br>正在淡忘“阿拉伯大义”,不再把解放巴勒斯坦当作他们的义务,巴勒斯坦问题<br>已不再是整个阿拉伯世界的问题,而变成了单纯巴勒斯坦人自己的问题。阿拉伯<br>国家纷纷承认以色列,对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支持越来越少。第一个抛弃巴勒斯<br>坦解放组织的阿拉伯国家是约旦。<br><br>  在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以前,约旦对巴解组织是支持的,不仅提供资<br>金,还在约旦境内为巴解组织设置训练基地。第三次中东战争后,约旦国王侯赛<br>因看到以色列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害怕巴解组织的活动造成以色列入侵约旦的借<br>口,开始限制约旦境内巴解组织的活动,并请巴解组织自重。但巴解组织并不理<br>会侯赛因国王的劝告,他们不仅在约旦与以色列的边界附近展开游击战,而且还<br>在国际上频繁制造恐怖主义活动,1970年,巴解组织劫持了四架西方客机到<br>约旦着陆。在此情况下,侯赛因国王决定动用武力把巴解组织驱逐出境。197<br>0年9月,约旦军队向境内的巴解组织发起进攻,将巴解组织赶出了约旦。<br><br>  巴解组织被逐出约旦后,将活动基地转移到黎巴嫩。黎巴嫩是一个人口只有<br>300万左右的小国,但却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信徒混住的多宗教国家(51%<br>信奉伊斯兰教,49%信奉基督教)。另外伊斯兰教徒又分为逊尼派和什叶派,<br>情况更加复杂。黎巴嫩的宪法规定:国家最重要职务的总统、总理和国会议长,<br>分别由基督教徒、伊斯兰教逊尼派教徒和伊斯兰教什叶派教徒担任,所以黎巴嫩<br>政府是一个各派争吵不休的软弱政府。<br><br>  1970年9月约旦当局镇压巴解组织后,巴解总部所领导的游击队主力1<br>万余人从约旦转移到黎巴嫩境内,在黎巴嫩南部建立营地,逐步控制了黎巴嫩南<br>部地区,成为“国中之国”。巴解组织不时对以色列进行袭击,在第四次中东战<br>争期间,巴解游击队更是协助埃及、叙利亚部队,袭击以军基地、仓库和雷达站<br>等军事设施。1973年4月,以色列派特种部队潜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暗杀<br>巴解组织干部。1978年3月,以色列以报复巴解游击队为由,出兵入侵黎巴<br>嫩南部地区。3月19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派联合国部队进驻黎巴嫩南<br>部地区,帮助黎巴嫩政府恢复对南部地区的控制。<br><br>  巴勒斯坦武装力量转移到黎巴嫩后,得到黎巴嫩伊斯兰教派的支持,但却遭<br>到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反对。巴解组织在黎巴嫩境内建设巴勒斯坦人的学校、医院,<br>巴解游击队的士兵背着枪大摇大摆地走在黎巴嫩大街上,好像在自己国家一样。<br>此外巴解组织还直接支持黎巴嫩的伊斯兰教派,这些都引起黎巴嫩基督教派的强<br>烈不满。终于在1975年4月,爆发了基督教派与伊斯兰教派之间的黎巴嫩内<br>战。<br><br>  基督教派民兵在战争初期稍占上风,但伊斯兰教派民兵在巴解游击队和叙利<br>亚的支持下,逐渐扭转了战局。1975年10月,黎巴嫩、叙利亚、埃及、沙<br>特阿拉伯、科威特和巴勒斯坦解放组织召开6方会议,决定组成以叙利亚军为主<br>力的阿拉伯维和部队进驻黎巴嫩。此后,黎巴嫩内战逐渐平息,但黎巴嫩的基督<br>教派对叙利亚的干预不满,基督教民兵与叙利亚军之间多次发生武装冲突。<br><br>  1982年发生了以色列驻英国大使遭巴解组织恐怖主义分子刺杀事件,恰<br>值1982年爆发英阿马岛战争,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集中于马岛战争上,以色<br>列乘此时出兵可以减少世人的注意力。1982年6月6日,以色列以驻英国大<br>使遭巴解组织刺杀为由,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解游击队<br>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只用了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南部。这<br>是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之间最大的一次战争,也被称为<br>“第五次中东战争”。<br><br>  第五次中东战争后,巴解组织的实力大为减弱,而阿拉伯诸国对巴解组织的<br>支持也只停留在形式上。在此情况下,巴解组织不得不谋求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支<br>持。1988年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做出了无奈的决定,宣布接受联合国19<br>47年分割巴以的181号决议,成立巴勒斯坦国,承认以色列的存在。当然反<br>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也不少,人们嘲笑说:“承认了以色列还叫什么解放组<br>织?”阿拉法特宣布承认以色列10天后,巴解组织的激进派在苏格兰上空制造<br>了泛美客机爆炸案,让阿拉法特十分难堪。<br><br>  到1990年,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大义已是被人遗忘的历史,俄国、中<br>国等以前支持阿拉伯的国家,也开始对中东问题持旁观态度。就在此时,伊拉克<br>侯赛因总统出兵吞并科威特,引发海湾战争。侯赛因重新提起阿拉伯大义:如果<br>以色列遵照联合国的242号和338号决议,从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的话,<br>伊拉克就从科威特撤军。巴勒斯坦人感谢侯赛因,他没有忘记阿拉伯大义,没有<br>忘记巴勒斯坦人。尽管支持伊拉克使巴解组织陷入国际上的孤立,巴解组织还是<br>宣布支持伊拉克。<br><br>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领土。19<br>67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土地上撤军,但以色<br>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后,阿拉伯国家虽然收回<br>了部分被占领土,但大部分被占领土仍然控制在以色列手中。1974年联合国<br>安理会通过338号决议,重申以色列应遵从242号决议,从占领土地上撤军,<br>以色列仍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而伊拉克入侵科威特,拒不执行联合国的撤军<br>决议,美国就召集多国部队武力执行联合国的决议。为此阿拉伯人感到不平:<br>“为什么以色列拒不执行联合国的决议,美国就放任不管?美国对待阿拉伯国家<br>和以色列完全是采用双重标准。”<br><br>  伊拉克在海湾战争中惨败后,巴解组织更陷于孤立无援的地步。此后,巴解<br>组织不得不依靠美国与以色列谈判,争取巴勒斯坦的“自治”。但美国本来就是<br>亲以色列的,所以巴解组织在谈判中不得不做出大量让步。巴解组织中的强硬派<br>反对阿拉法特的过分让步,他们在巴勒斯坦不停制造恐怖主义活动,试图阻碍阿<br>拉法特的巴以和谈。由于反对阿拉法特的巴勒斯坦人很多,阿拉法特与以色列达<br>成的协议,往往不能得到有效执行。<br><br>  进入二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对前途更加悲观。阿拉伯人明白:阿拉伯要想站<br>起来,要想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就必须团结起来。而当前的阿拉伯世界却是一盘<br>散沙,阿拉伯社会的道德下降,阿拉伯政府的无能,阿拉伯国家间的内斗,都让<br>阿拉伯人感到伤心和失望。他们怀念1950年代、1960年代阿拉伯人团结<br>一致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力量抬头了,这就是本拉登为代表的泛伊斯<br>兰主义团体。泛伊斯兰主义成为团结阿拉伯人的一种新兴力量,阿拉伯人从拉登<br>身上似乎又看到阿拉伯统一的希望。<br><br>  拉登明白,要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靠现状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契机,有一<br>个共同的危机感,才能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拉登的组织发动对美国的恐怖主义<br>袭击,
6#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5:42:01 | 只看该作者
进入二十一世纪,阿拉伯人对前途更加悲观。阿拉伯人明白:阿拉伯要想站<br>起来,要想在世界上得到尊重,就必须团结起来。而当前的阿拉伯世界却是一盘<br>散沙,阿拉伯社会的道德下降,阿拉伯政府的无能,阿拉伯国家间的内斗,都让<br>阿拉伯人感到伤心和失望。他们怀念1950年代、1960年代阿拉伯人团结<br>一致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另一种力量抬头了,这就是本拉登为代表的泛伊斯<br>兰主义团体。泛伊斯兰主义成为团结阿拉伯人的一种新兴力量,阿拉伯人从拉登<br>身上似乎又看到阿拉伯统一的希望。<br><br>  拉登明白,要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靠现状不行。必须要有一个契机,有一<br>个共同的危机感,才能使阿拉伯人团结起来。拉登的组织发动对美国的恐怖主义<br>袭击,就是意在制造这样一个契机。拉登当然知道,他挑发了超级大国,美国不<br>会轻易放过他。布什总统已经说过,一定要抓到拉登,不管是活的还是死的,拉<br>登已经做好死的觉悟。美国空袭阿富汗之后,新闻中播放的拉登录像讲话,某种<br>意义上就是他最后的遗言。拉登说:“对于美国人,我有以下进言:我对真主起<br>誓,除非巴勒斯坦人民能够享受到和平,除非所有的异教军队撤出伊斯兰领土,<br>重还真主安宁,否则美国人将永远不知和平为何物。”<br><br>  拉登的讲话让巴勒斯坦人感动,也让很多阿拉伯人感动:拉登重新提起了被<br>人遗忘的巴勒斯坦问题,重新举起了阿拉伯的大义。如果拉登死了,他是为巴勒<br>斯坦的解放事业而死,是为阿拉伯世界的统一而死,是为伊斯兰的圣战而死,对<br>于阿拉伯人和伊斯兰教徒来说,拉登当然是一个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在巴基斯坦,<br>示威游行的人群打着拉登的画像,高喊:“拉登!乌萨玛!”也是这个原因。<br><br>  现在阿拉伯人普遍对他们的政府失望和反感,拉登这样的反政府阿拉伯组织<br>层出不穷,阿拉伯世界又在孕育着一场新的革命。有人说美军进驻沙特阿拉伯,<br>是为了保护沙特人,引起普通沙特人的愤慨。引用一位沙特反政府人士的话:<br>“美军去沙特阿拉伯是为了沙特人?笑话!美国去沙特,是为了保护中东的石油,<br>为了保护腐败的沙特政府而已。”参加“九一一”恐怖主义袭击的多数是沙特人,<br>不少人预测伊斯兰革命的下一个目标将是沙特阿拉伯。<br><br>  恐怖主义行动古来有之,只要人们心中有仇恨,有愤怒,他们就要报仇,就<br>要泄愤,恐怖主义就不会消失。美国要想消灭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就要消灭阿<br>拉伯人对美国的仇恨。要化解阿拉伯人的仇恨,就要公平解决巴勒斯坦问题,从<br>阿拉伯国家撤军。关于这点拉登的“进言”没有错。<br><br>  六、中东问题的现状和未来<br><br>  1987年12月28日,在以色列的占领区加沙地带,一辆以色列军用卡<br>车撞死了四名在加沙打工的巴勒斯坦民工,加沙地区1万多名巴勒斯坦人上街游<br>行抗议。这种抗议活动对于以色列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以色列启用了其老方法:<br>出动军队向游行群众开枪,逮捕领头的抗议者,就可把抗议活动镇压下去。但这<br>次以色列的老方法不灵验了,以色列军队射杀了数名游行抗议者,不但没有起到<br>威吓作用,反而引起以色列占领区各地更大规模的抗议活动;以色列当局逮捕抗<br>议的领袖人物,可是抗议活动的领袖人物却是越抓越多。此后的三年期间,以色<br>列军队射杀了数千名巴勒斯坦抗议者,逮捕了数万名巴勒斯坦人,但仍未把抗议<br>活动镇压下去。<br><br>  抗议活动的主力军是不到20岁的年轻人,他们向以色列军队投掷石块,因<br>此这样的抗议活动又被称为“投石革命”。在西方记者的电视摄像机前,一位巴<br>勒斯坦少年拍着胸脯向以色列士兵喊叫:“向这里开枪!”以色列士兵随即开枪,<br>少年倒在血泊下。但少年的死并没有吓倒他的同伴,更多巴勒斯坦少年站出来拍<br>着胸脯向以色列士兵喊叫:“向这里开枪!”面对这些不怕死的人,以色列当局<br>感到措手无策。<br><br>  1987年的“投石革命”开始后,巴勒斯坦问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性转变。<br>以前巴勒斯坦抵抗运动的主体是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难民,此后以色列境内的<br>巴勒斯坦人成为抵抗运动的主导。在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都是具有合法以<br>色列国籍的“以色列公民”,这与以色列境外的巴勒斯坦难民完全不同。以色列<br>当局开枪镇压自己国家的公民,在人权问题上引起世界舆论的批评,迫使以色列<br>不得不考虑让以色列境内加沙等巴勒斯坦人集聚地区“自治”,以解决日益深刻<br>的国内巴勒斯坦人抗议问题。这也是后来阿以双方达成巴勒斯坦人“自治”和平<br>协议的重要契机。<br><br>  进入1990年后,巴勒斯坦解放组织的处境越来越不利。由于巴解组织在<br>海湾战争中支持伊拉克,“得罪”了许多阿拉伯国家,科威特当局还将40万在<br>科威特打工的巴勒斯坦难民驱逐出境。海湾战争后,不少阿拉伯国家完全停止了<br>对巴解组织的经济援助,使得靠援助过日子的巴解组织陷入极为深刻的财政危机。<br>失去了阿拉伯国家的后盾支持,巴解组织急剧弱体化,已无力与以色列进行军事<br>对抗,不得不考虑与以色列和平谈判,放弃绝不与以色列讲和的巴解组织初衷。<br>此后巴解组织的活动基本上纯粹为了谋求本组织的生存,失去了巴勒斯坦人的普<br>遍支持,成为一个脱离群众的政治团体。<br><br>  巴解组织求生存的另一个策略就是与美国改善关系。以前巴解组织拒不承认<br>以色列,又积极从事恐怖主义活动,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美国一直不与巴解<br>组织接触。当巴解组织暗地里透露出与美国改善关系的意愿时,美国提出三个条<br>件:一、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二、承认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决议;三、放弃<br>恐怖主义活动。巴解组织同意接受美国的三个条件后,巴解组织与美国急速接近,<br>美国答应作为中介人调解巴解组织与以色列的和平。<br><br>  在美国的推动下,1991年10月,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了中东和平会议,<br>会上确立了以联合国242号和338号决议为核心解决阿以问题的方针。以色<br>列从1967年占领的阿拉伯国家领土撤军,阿拉伯国家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br>即用“土地换和平”来解决历史性争端。1993年9月,在美国总统克林顿主<br>持下,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总理拉宾,在华盛顿举行了历史性会谈,<br>签署了关于巴勒斯坦临时自治的原则宣言。华盛顿协议签署后,西方媒体纷纷欢<br>呼:中东问题的核心点巴勒斯坦问题,终于走上了政治解决的道路。<br><br>  但事实并非新闻媒体报道的那么乐观。以色列和巴解组织本是势不两立的冤<br>家,双方之所以能走到一起和平谈判,也是为形势所迫。巴解组织与以色列和谈<br>的目的,主要是利用和谈谋求本组织的“生存”,而以色列与巴解组织和谈的目<br>的,主要是利用巴解组织解决国内巴勒斯坦人的反抗问题。两者各有私心,缺乏<br>对和平的真正诚意,因此双方达成的华盛顿协议,完全没有涉及巴勒斯坦问题的<br>四个关键:<br><br>  一、巴勒斯坦独立问题:巴解组织要求在1947年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br>181号决议框架下,在巴勒斯坦建立一个独立国家。而华盛顿协议规定在巴勒<br>斯坦的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地区实行巴勒斯坦人的有限自治。巴勒斯坦自治政<br>府只有经济文化方面的自治权,没有军队,只有治安警察。<br><br>  二、国境问题:巴解组织要求以联合国分割巴勒斯坦的181号决议为基础,<br>划定巴勒斯坦与以色列的国界。按照181号决议,巴勒斯坦国占巴勒斯坦总面<br>积的43%。 但华盛顿协议规定巴勒斯坦自治政府的范围限于加沙地区和约旦河<br>西岸,只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23%。<br><br>  三、难民问题:巴解组织要求以联合国242号决议为基础,公正解决难民<br>问题,让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以色列则拒绝让巴勒斯坦难民返回家园,提出<br>阿拉伯各国自行吸收巴勒斯坦难民。最后华盛顿协议对难民问题没有做出决议。<br><br>  四、耶路撒冷问题:按照联合国181号决议,耶路撒冷为国际共管都市。<br>1949年第一次中东战争后,约旦占领了耶路撒冷东部,以色列占领西部。但<br>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以色列在1980<br>年通过立法,把耶路撒冷规定为以色列不可分割的领土,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br>并不承认以色列对耶路撒冷的主权。巴解组织要求以色列归还东耶路撒冷,以色<br>列拒绝,最后华盛顿协议对耶路撒冷问题没有做出决议。<br><br>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出,华盛顿协议中,以色列的兴趣只在境内巴勒斯坦人的<br>自治方面,而巴解组织做出了极大让步,在巴勒斯坦问题的四个关键点上全面妥<br>协。由于巴解组织已是一个脱离群众的政治团体,并不能代表巴勒斯坦人的民意,<br>所以华盛顿协议上巴解组织做出的承诺,并没有被巴勒斯坦人广泛接受。相反不<br>少巴勒斯坦人反对巴解组织的“卖国协议”,指责巴解组织跪着接受以色列和美<br>国的和平,因此他们千方百计搞爆炸等“破坏活动”,试图阻止巴解组织和以色<br>列达成“卖国协议”。<br><br>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巴解组织原是在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难民营中诞生的<br>政治组织,和以色列境内的以色列国籍巴勒斯坦人并没有什么直接联系。而华盛<br>顿协议规定的巴勒斯坦人有限自治,并不是以色列境外巴勒斯坦难民的自治,而<br>是以色列境内以色列籍巴勒斯坦人的自治。按照民主的原则,本应该让以色列境<br>内的巴勒斯坦人自己选举出自己的政府,可是美国却硬要让境外的巴解组织,作<br>为领导巴勒斯坦自治区的唯一合法政府。对此以色列也多有不满,认为境外出身<br>的巴解组织没有领导境内巴勒斯坦人的足够威信,应该以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为中<br>心成立自治政府。但美国一意孤行,强压以色列接受巴解组织建立自治政府。<br><br>  1995年以色列军队撤出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巴解组织宣布成立巴勒斯坦<br>自治政府。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结果正如以色列所预料,作为外来户的<br>巴解组织根本控制不了以色列境内的巴勒斯坦人。以色列本指望巴勒斯坦自治区<br>成立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治安会有所好转,境内巴勒斯坦人反抗会有所<br>减弱。而事实上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治安不仅没<br>有好转,反而日益恶化。巴勒斯坦的反以情绪不但没有减弱,反而进一步高涨。<br>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的政令形同虚设,恐怖主义事件层出不穷。以色列不得不<br>违背自治协议,多次出兵巴勒斯坦自治区,解决恐怖主义问题。美国支持巴解组<br>织掌权,不过是因为巴解组织听美国的话。但美国也应该意识到顽固支持一个没<br>有民意的傀儡政府,对中东和平只会带来负面影响。<br><br>  另一方面,以色列国内对和平解决巴勒斯坦的问题也争论不休。鸽派认为巴<br>勒斯坦问题还有按照“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可能,只要以色列放弃一部分占领<br>土地,允许巴勒斯坦人自治和成立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就能与巴勒斯坦人以及周<br>边阿拉伯国家和平共处;而鹰派则认为巴勒斯坦人对犹太人的仇恨已根深蒂固,<br>只能按照“敌我矛盾”处理,靠武力最终解决巴勒斯坦问题。因此鹰派反对“土<br>地换和平”,认为以色列即使让出土地,也不会换来和平。1995年11月,<br>主张“土地换和平”的以色列首相拉宾被国内的右翼分子暗杀,以色列的鹰派势<br>力渐占上风。<br><br>  1995年加沙和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成立后,哈马斯等巴勒斯<br>坦强硬派势力有了公开活动的场所,而巴解组织主席阿拉法特又控制不了这些组<br>织,所以在自治区内巴勒斯坦强硬派的势力急速发展。1996年开始,巴勒斯<br>坦强硬派发起了一种新型攻势,即自爆型恐怖活动。自爆型恐怖活动不需高精度<br>定时炸弹等先进武器,只要有不怕死的人,背上简易的炸药包到公共汽车等公共<br>场所拉响炸弹,就可造成重大的伤亡事件。1996年2月,以色列境内首次发<br>生自爆型恐怖行动,造成数十名以色列平民死亡。<br><br>  此后自爆型恐怖行动成为巴勒斯坦抵抗组织的主要战斗方式,巴以冲突又进<br>入一个新的阶段。由于搞自爆的恐怖主义分子都是以色列国籍的巴勒斯坦人,以<br>色列无法象对付境外巴勒斯坦难民那样简单将他们驱逐出境。从1997年到现<br>在,以色列境内发生了数十起针对以色列平民的自爆事件,造成数百名以色列人<br>死亡。就在今年,以色列境内已发生5起自爆恐怖事件:5月18日,以色列一<br>个商业中心的自爆事件造成5人死亡;6月1日,以色列一个夜间俱乐部的自爆<br>事件造成21人死亡;8月9日,耶路撒冷中部的自爆事件造成15人死亡;1<br>2月1日,西耶路撒冷的繁华街又发生了两起自爆恐怖事件,造成25人死亡。<br><br>  在美国打出反恐怖大旗后,以色列放手出动飞机导弹袭击巴勒斯坦自治区进<br>行报复。按照美国总统布什的理论:“支持和支援恐怖主义活动的国家和组织,<br>与恐怖主义分子同罪”。根据这个理论,以色列总理沙龙12月3日宣布:阿拉<br>法特的自治政府为恐怖主义支援组织,扬言要解散巴勒斯坦自治政府,驱逐阿拉<br>法特。阿拉法特和他的巴勒斯坦自治政府放任激进恐怖主义组织的活动,因此在<br>事实上间接支援了恐怖主义活动。12月4日,记者向美国政府发言人提问:<br>“塔利班的奥马尔和阿拉法特有什么不同?”美国人感到尴尬。<br><br>  针对以色列的报复,美国发言人说:“以色列有自卫的权利。”但12月4<br>日的联合国大会,谴责了以色列对巴勒斯坦的政策,并对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6<br>项决议进行了表决,每项决议都获得了100多票的压倒性支持,反对的只有以<br>色列和美国等极少数国家。联合国为什么要谴责以色列?为什么绝大多数国家不<br>同情以色列的反恐怖主义自卫?这是因为以色列是侵略者。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br>岸等地区,是以色列侵占巴勒斯坦的土地,联合国从没有承认过以色列对这些占<br>领地区的主权,连美国也没有承认过以色列对占领地区拥有主权。武力侵占别人<br>的土地,必然要得到武力反抗的回报。在侵占别人的土地上搞“反恐怖主义”,<br>怎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同情?<br><br>  纵观几十年来的中东局势,中东和平的最大障碍还是以色列的侵略行为。二<br>战以后,以色列是世界上最为露骨的侵略国家,对联合国的决议拒不执行,却没<br>有得到过任何制裁。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侵占了大片阿拉伯国<br>家领土,联合国决议要求以色列从占领地撤军,以色列不但置之不理,反而在占<br>领区设立移民点,试图使占领成为既成事实。1997年2月,以色列政府决定<br>在东耶路撒冷的占领区建造3万人的居民点,明显违反联合国决议和国际法,不<br>仅联合国谴责以色列,连美国的同盟欧洲联盟也批评以色列的行为“对中东和平<br>造成巨大障碍”。但是没有美国的支持,谁也无法制裁以色列的侵略行为。<br><br>  只要看看这些年来联合国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就会明白阿拉伯人为什<br>么仇恨美国。几十年来,联合国进行过多次关于巴勒斯坦问题的表决,每次表决<br>都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反对的只有美国和以色列等少数国家。美国总是<br>违背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意志,顽固地支持以色列,这样的行为能让阿拉伯人不<br>恨美国吗?按照美国“支持和支援恐怖主义分子就与恐怖主义分子同罪”的理论,<br>美国支持和支援以色列,难道不与以色列的侵略同罪吗?<br><br>  为什么美国会惨遭恐怖主义袭击?“九一一”事件发生后,美国解释说:<br>“伊斯兰恐怖主义分子反对民主和自由”。但是保卫民主和自由的美国,在巴勒<br>斯坦问题上,却总是无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民意,顽固支持以色列的侵略。对<br>于阿拉伯人来说,这样的民主和自由他们能不反吗?在阿以冲突中,美国总是违<br>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反对以色列侵略的民意,不讲正义、无原则地站在以色列一<br>方,引起阿拉伯人对美国强烈的反感和仇恨,这才是导致美国惨遭恐怖主义袭击<br>的根本原因。美国如果不从这次恐怖主义袭击中吸取教训,尊重世界上大多数国<br>家的民意,修改偏袒以色列的中东政策,针对美国的恐怖主义活动就难有结束的<br>一天。<br><br>  要公平解决中东问题,最大的难题就是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据联合国难民属<br>统计,现居住在以色列周边国家难民营中的巴勒斯坦难民,约有370万人。尽<br>管联合国多次通过决议要求以色列公平解决难民问题,以色列不但拒绝巴勒斯坦<br>难民返回家园,反而提出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自行吸收处理巴勒斯坦难民,这当然<br>不能被阿拉伯国家接受。不解决几百万无家可归的巴勒斯坦难民的生存权问题,<br>中东问题就谈不上解决。然而巴解组织和以色列近来达成的一系列巴以和平协议<br>中,都没有涉及到巴勒斯坦难民这个最为棘手的问题。现在美国的中东政策是围<br>绕巴解组织为中心的和平谈判,但阿拉法特为首的巴解组织早已代表不了巴勒斯<br>坦人的民意,以巴解组织为中心的和谈根本没有多少现实意义,这是美国中东和<br>平政策的最大失误所在。<br><br>  经过几十年的战争,阿以双方已形成世仇,中东问题和平解决的可能性变得<br>越来越渺茫。有人预测中东将成为下一次世界大战的起爆点,这次拉登的凯达组<br>织对美国的恐怖主义袭击,就来自中东问题的延长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br>子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越来越容易被制造。现在美国和以色列一方掌握原子<br>弹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阿拉伯一方没有,所以中东还能维持一定的和平局面。<br>如果将来阿拉伯国家,特别是阿拉伯恐怖主义组织掌握了原子弹这样的大规模杀<br>伤性武器,他们的报复将给世界带来毁灭性的灾难。<br><br>  中东问题不解决,不仅美国和以色列,全世界都会面临战争的危险。现在多<br>数阿拉伯国家已经承认以色列的生存权,和平解决中东问题的关键在于以色列足<br>够的让步,让阿拉伯人得到一个“站着的和平”,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压阿拉伯人<br>接受一个“跪着的和平”。要以色列做出大幅的让步,离开美国的压力又是不现<br>实的。所以美国的中东政策,将是决定今后中东“战争与和平”的关键。<br><br>  2001.12.5<br>
7#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6:10:56 | 只看该作者
<br><b>野蛮的没落——蒙古国的启示</b><br><br>文祯元<br><br>  世界上从古到今有很多强大的帝国象古罗马帝国,古巴比伦等。这些强大的<br>帝国都没落了,但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帝国没落得象蒙古那样似乎已经被抛到了世<br>界文明的角落。<br><br>  古罗马等虽然分裂了,但是古罗马所孕育的文明从来没有没落过,欧洲这个<br>古罗马的后裔一直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现代文明的发源。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br>古罗马的文明从来没有没落过。然而曾经横扫欧亚大陆,征服无数文明国家的蒙<br>古雄风何在?蒙古自1206年由铁木真统一蒙古称成吉思汗开始经成吉思汗,窝阔<br>台汗,蒙哥汗以来70多年的征讨兼并至1279年张弘范灭宋,蒙古人建立了世界历<br>史上旷古未有的大一统帝国。蒙古人的国家有多大?蒙古人的帝国东抵日本海,<br>西至欧洲几近莫斯科,北至北极圈的日不落之山,南括海南岛。蒙古大帝国又分<br>为以中国,蒙古,和苏联额尔齐斯河以东的广阔国土的元朝。额尔齐斯河以西还<br>是蒙古人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后裔所建立的钦察汗国,所以现在俄国的大部分土地<br>都是元朝和钦察汗国所有的。阿姆河以西是蒙哥汗之弟旭烈兀后裔的伊利汗国,<br>现在的阿富汗等都属伊利汗国。而阿姆河以东阿尔泰山以西则是窝阔台汗后裔的<br>窝阔台汗国和成吉思汗第二子察合台后裔的察合台汗国。都说苏联大,其实蒙古<br>人铁蹄践踏的土地比苏联要大的多;都说美国强,其实蒙古人的金戈铁马比美国<br>要强的多。你不能说美国更不能说苏联征服了世界但任何人都不能否定蒙古人曾<br>经在七十年之中就征服了世界。<br><br>  蒙古是靠什么征服世界的?是靠野蛮。虽然我们已奉元朝为中国之正朔但我<br>们不能因此就讳言蒙古人的罪恶。其实,元朝是中国的正朔只是中国人的一厢情<br>愿。如果世界上没有一个蒙古国,所有的蒙古土地和人都置于中国的管辖之下,<br>我们勉强可以说蒙元是中国的正朔。但世界上有一个蒙古国,如果元朝是中国的<br>正朔,那元朝于蒙古国是什么?不能因为蒙古人曾经统治过中国征服过中国而中<br>国也有蒙古族则蒙元就是中国的正朔。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可以说日本和俄罗斯<br>都可做中国的正统了。如果元朝是中国的正统那么蒙古国的历史应该怎么写?难<br>道说蒙古国的历史要写上蒙古从1279年到1368年的一百年是在中国的统治下?世<br>界上被蒙古征服过的国家很多而奉蒙古人为正朔的仅中国一个。怎样公正而客观<br>地对待历史难道不值得我们好好思考吗?蒙古人是用什么方法征服中国和世界的?<br>是靠血腥野蛮的屠杀!蒙古人是世界历史上最野蛮和残忍残酷的民族。蒙古军制<br>“凡攻城不降,矢石一发即屠之”。蒙古人对中国人的屠杀可以说是最惨烈的。<br>这一点翻开历史满目皆是蒙古人的骄傲汉族人的血泪。<br><br>  如此强大的蒙古为什么很快没落,而且没落到与现代文明相比如同原始部落<br>一样的地步?因为他们野蛮,因为他们崇尚暴力拒绝文明。他们的野蛮使他们盛<br>极一时但永远没落。蒙古人不仅在征战时对中国人极尽屠杀,就是在建国之后仍<br>然无数次屠城。例如1352年7 月屠杭州城,九月元丞相脱脱屠徐州城。用屠城的<br>方法来对待“本国”的反抗者,日本人都没做到,但蒙古人用此来对待中国人却<br>是司空见惯寻常事。蒙古人不仅屠杀汉人,更从制度上分天下民为四等。蒙古人<br>是一等,色目人是二等,北方的汉人被蒙古征服而归顺的是三等,南人即南宋所<br>辖的汉人为第四等。省,台,院,部,宣慰司,廉访司及部府幕官之长均用蒙古<br>人和色目人。蒙古人更对汉人实行残酷的种族歧视和凌虐,汉人不得有马,更不<br>得持兵器,出征时的器械,还即要交回官库。元宣政院奉诏言:汉人凡殴西番僧<br>者断手,骂者断舌。蒙古人可以任意奸淫汉人妻女。蒙古人除了在平时大量地屠<br>杀汉人外,为了巩固蒙元的统治彻底消灭汉人的反抗力量和可能性,元丞相伯颜<br>提出要屠杀张,王,刘,李,赵五姓汉人。如此野蛮的政权怎能长久?如此野蛮<br>的蒙古人,如此仇恨屠杀汉人的蒙古人,把他们屠杀千万汉人所建立的奴役,歧<br>视,仇恨,屠杀汉人的元朝奉为中国的正统,对中国人对汉人是什么?是奇耻大<br>辱,是数典忘祖。所以正如我所说的记住历史不容易,这段历史是值得中国人永<br>远记取的。俱往矣,那野蛮的蒙古没落了。用野蛮来征服世界者用屠杀来威服人<br>民者破败了,被世界文明扫入了那种野蛮所应得的垃圾堆中。而这种野蛮的没落<br>留给人民的思考却是深远的,起码在西方世界他们从来没有忘记那野蛮的蒙古。<br>西方可以重建纳粹德国,可以重建日本但没有谁要重建野蛮的蒙古。苏联俄国这<br>个曾经被蒙古人征服的,曾经被封为仅次于蒙古人的二等人种对蒙古没有感激,<br>没有开发,没有承认,没有奉为正朔,只有占领只有控制只有让它蒙昧。有时候<br>看看蒙古人的历史才明白野蛮者既可恶可恨,但它们是不值得同情的。因为如蒙<br>古人那样对待同是人类的其他民族的人还是人吗?中国人在歌颂成吉思汗挽弓射<br>大雕的雄壮时是否也曾想到那无数支射雕的利箭正是射向中国人的正是射向汉人<br>的祖先的?<br><br>  野蛮的蒙古之没落对中国和世界的启示是什么?是仁爱,是文明,是先进。<br>野蛮可能暂时战胜文明,落后可能暂时战胜先进,但野蛮终究要落后终究要失败。<br>我们中国人为了富国安民,为了使中国人的子孙免受野蛮的屠戮,就要保持文明<br>就要保持先进。不仅要文明先进而且要保持文明对野蛮的绝对优势!因为只有文<br>明才是长远强盛的,野蛮而盛极如蒙古者也破败蒙昧如此,足以警戒后人。<br><br>  一个国家只有当这个国家的人民文明了才能称为文明之国,一个民族只有当<br>其人民有道德了才能谓之礼义之邦。在文明和礼义上我们落后了。这是不争的事<br>实。在中国你见不到礼让,到处是争夺。连买一张车票都要挤,在大街上一言不<br>合就大打出手。我们的勇敢是用来对付同胞的,我们的智慧是用来压制同胞的,<br>这不仅是现在,其实历史上就如此。而正因为如此,中华泱泱大国,兆亿子民才<br>屡遭少数民族的屠杀和奴役。唐诗宋词不能体现我们的文明。我们要承认我们在<br>文明上道德上的落后,知耻者近乎勇。我们不要责骂那些指出中国人劣根性的人,<br>不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只要说的是事实我们都要接受,都要感谢,我们更<br>要反省。孔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一个常常反省一个感谢批评的民族才可能文明,<br>先进。其实对批评的态度本身就是文明程度的检验。<br><br>  现在,中国提出“以德治国”,这是对的。不以德治国难道以野蛮治国?这<br>么久了重提以德治国是对中华也是对世界文明的一种回归。当然是对中国有重大<br>意义的。什么是德?德就是文明。只有以文明治国,中国才能是文明之国。以德<br>治国的方向无疑是正确的。一个国家的文明先进取决于这个国家的人的先进和文<br>明。文明和素质的提高既有赖于教育更依靠公平和制度。如何实现以文明治国,<br>如何提高中国人的文明和素质是中国面对二十一世纪的最大挑战。
8#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6:48:12 | 只看该作者
      <b>朝代与中国的国家概念</b><br><br>  赵无眠<br><br>  人类历史上,曾有过数不清的国家。数不清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多」,而是<br>由于头绪的繁复,演化的纷乱,再加上国家的概念本身也是变化的,有时是模糊<br>不清的,无法进行精确的分析与统计。西周初年,有国一千余个;进入春秋时,<br>只剩下差不多十分之一,但仍有一百多个;到战国时代,大国只有「七雄」,在<br>七雄的夹缝和边缘地区还缀有寥若晨星的若干小国;最后,秦横扫六合而统一,<br>建立了一个国家:大秦帝国。<br><br>  这还只是「中国」建国以前的一段历史,局限在中原一带及周边地区的范围<br>内。周以前呢?留下的史料太少,是所谓半信史时代和传说时代,那就更说不清<br>楚了。至于世界其他地方,应该由他们的历史学家去统计。可惜的是,也没有统<br>计出来。如日本,在卑弥呼女王的邪马台国以前,曾有过「百余国」。具体「余」<br>多少?一向精细不马虎的日本人,也拿不出一个数字,只好笼而统之。<br><br>  翻开中国历史地图集,那些远古时的国家,甚至连疆域也无法界定,只有一<br>个个像城市标志一样的据点,冠以国名,——其实就是封号。汉字「国」与「国<br>家」相近的含义最初有三:一曰「邦国」,二曰「国都」,三曰「封地」。我以<br>为,其基本含义为封地。有封地才有邦国,有邦国才有国都。领受封地的贵族,<br>即为各邦国之主;国主居住及政权所在地,即为国都。封地以前有没有过国家?<br>可能也有,但那时国的概念、形态更加模糊,「国」这个字词也没造出来。「国」<br>字的出现,就是从封地开始。<br><br>  事物都有个起源,国家也不例外。早期的「国」,大多是部落和城邦,是一<br>些相对独立、互不隶属、彼此间没有明确界线的群落。一个部落的首领特别优秀,<br>经济发达,军事强大,能够一呼百应,号召其他部落协同征战、开发,于是成为<br>各部族的共同首领。中国远古传说时代的三皇五帝,大抵属于这一类。那时的「<br>皇」和「帝」,绝不是后来秦始皇所定义的「皇帝」,没有无上的权威,地位也<br>不稳定,职务更不能世袭,顶多只相当于「酋长联席会议主席」。这种情况,一<br>直持续到第一王朝——夏的建立。<br><br>  夏向比较像样的国家形态迈进了一大步,如果它确实存在过的话。它在率领<br>各部族治水的过程中赢得了崇高威望和地位,逐步建立起了一套行政权力系统,<br>有了分工管理及不同部门之间的协作。再也不象从前,一个首领既要开发农业,<br>又要设计房屋,还得发明医药,能文能武,整个一百事通。夏的首领称为「王」,<br>按照现在的词义理解,王比帝要低。但事实上,夏王朝的王,比以前的任何一位<br>「皇」和「帝」地位高多了。他再也不需要下田耕作,只顾发号施令,聚敛和享<br>受财富,大量使用奴隶。更重要的是,王位是可以世袭的。<br><br>  夏的边界已很明确,而且所占的地盘相对于各部落也很大。它是先于各部落<br>第一个成型的国家,故称为中华第一王朝。但夏与其他各部落的关系,仍不是行<br>政上的隶属关系,没有超出「大盟主」的地位。后来的商与周也是如此,只是大<br>盟主的易位,与一般我们所说的「改朝换代」有本质的不同。商取夏而代之,周<br>取商而代之,都没有将前面的大盟主彻底消灭,只是放逐,另外安排一处方国,<br>允其延续部族的香火。<br><br>  夏商周三代,本质上讲,都不是一个统一的大王朝,不过为诸侯部族的首领<br>而已。各部族接受册封,军事上听从「中央」王朝的号召,定期或不定期朝贡,<br>是基于一种会盟的信约,而非严格意义的直属关系,基本上不受王朝的掌控。所<br>谓「尊王攘夷」,是要求诸侯们遵守这种信诺,共同起兵勤王,不能只图自身的<br>利益,置大盟主的安危于不顾。褒姒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就是因为周幽王轻率<br>地拿诸侯们之间的信约当儿戏以取悦美人,到后来真的大难临头,烽火连天都没<br>人理了。如果诸侯是天子的直接部属关系,天子贵为全国武装部队最高统帅,他<br>下道命令就行了,还怕你各路人马不听从调遣?这个典故像极了民间流传的「狼<br>来了」的寓言,都是信约被破坏造成了悲剧。不同的只是,放羊的孩子破坏的是<br>社会信约,天子破坏的是会盟信约。<br><br>  非但如此,各诸侯之间还进行频繁、残酷的战争,相互征伐、吞并。如果它<br>们与王朝同为一个国家,岂不全部是在打内仗?「中央政府」怎么从来都不管一<br>管?任凭这种不合理的高成本的内耗延续了两千年?这是说不过去的。事实上,<br>诸侯之间的战争,就是国际战争。经过战争,一些部族被兼并了,一些国家被消<br>灭了,胜利者越来越强大,当强大到一定的地步,就会起兵讨伐身为大盟主的王<br>国。如果讨伐成功,则自己成为大盟主。商伐夏,周伐商,都是这样。商汤伐夏<br>之前,先攻灭韦、顾、昆吾诸国,然后正式讨伐夏王朝。周在伐商之前,已经完<br>成了内部的部族国家化,晋升为王国。周文王是其第一代国王,他伐犬戎、密须、<br>邘国,灭崇国、黎国,于是诸侯归者日众,「三分天下有其二」。周武王即位,<br>发兵征讨殷商纣王。<br><br>  西周是一个制度更为完善的王国,其国王始称「天子」,封诸侯国无数。诸<br>侯与天子之间有明显的等级差别,礼仪规格都不得僭越。如果周王朝实施严格的<br>中央集权制,不这样大肆分封,或者极力削弱各属国的权力、文化差异,完全可<br>以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中国」。可惜它没有做到,甚至连试都没试过。诸侯各国<br>低于「天子之国」这是肯定的,但诸侯们仍然自立门户,各自为政,内政、外交、<br>军事、经济、文化、习俗,……皆由自己当家作主。周王朝所能做的,仅仅是收<br>取进贡(还常常收不到)、号召出兵(会盟性质)、册封诸侯(以名副其实)等<br>等。这样,一当有些国家在相互征战兼并中势力大增,必不将天子放在眼里,甚<br>至重演伐夏、伐商的故事,直接出兵攻打王朝。西周的覆灭就是如此。<br><br>  东周仍是「天子之国」,国王代代相传,历数百年,然而与西周王朝不能等<br>同而语。其地域极为狭窄,仅有一个「王畿之地」,一个越来越徒有其名的朝廷,<br>一座供放着九鼎亦即「社稷」象征的庙宇。这个王畿之地,还是诸侯们恩赐给它<br>的一块保留地。究竟多大呢?——当它末年向秦国大军投降的时候,仅有邑三十<br>六,人口三万。周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br>四县为都」,其统辖的区域竟远不足一个县。有「中央」而无地方,有「天子」<br>而无子民,就象民国初年逊位的清室,皇帝尊号不废,但权力范围仅限于小小的<br>一个紫禁城。东周王朝习惯上被称为「周室」,因为从国家的意义上说,周王国<br>在西周灭亡之后已经不存在了。东汉末年的汉王朝,也因其有名无实被称为「汉<br>室」。<br><br>  反倒是迅速发展起来的诸侯各国,渐渐符合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家」概念。<br>尤其几个较大的王国,各自都有明确的疆域、国王、国民、政府、军队、外交、<br>法律、纪年、文字、货币、财政、度量衡制式、民族风俗、服饰制度。这些国家<br>之间还修筑了长城,划定边界,就连战争、条约都有一定的国际规范。可以说,<br>东周列国的格局,与中世纪以来的欧洲几乎没有什么两样。东周王朝的地位,也<br>与历史上的罗马教廷十分相似,其权威性、影响力往往还不如教廷。因为周室之<br>外,常常还有第二「中央」,那就是霸主,相当于现在多国军事集团的首领国。<br>春秋轮流坐庄的号称「五霸」,而史家们数来数去,发现前后并不止五个,他们<br>是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吴王夫差、越王勾践。<br>《春秋》载,二百四十二年间,诸侯朝聘齐、晋、楚者共三十三次,朝周仅有三<br>次。可见霸主的实际地位,高于周室远矣。话说回来,不管是第一还是第二,都<br>不能算真正的「中央」,好几年才朝聘一次,到的人又稀稀拉拉不全,想不去的<br>还不去,比联合国会议都不如。如秦穆公,借口「辟远」,便「不与中国会盟」。<br>(《史记·齐太公世家》)后来他自己当霸主,却不怕别国「辟远」了。<br><br>  霸主的形式,在春秋战国结束后,还曾或隐或现地存在过。如秦朝覆灭后,<br>楚霸王项羽;东汉末年,各路豪强争霸中原。项羽新推翻暴秦,欲恢复先秦时分<br>封各国并存的制度,却只愿当霸王,不愿做「天子」,就是怕当上天子反而无国,<br>成为诸侯各国的傀儡。曹操大权总揽,统一北方,却只愿做魏王,不愿做皇帝,<br>收到各方送来的劝进书,他说:「你们是要把我放在火上烤哇!」曹丕篡汉是220<br>年,但史家眼里的「三国」往往从赤壁之战算起,因为自此三国鼎立之势已经完<br>成,所谓大汉帝国,早坠落为一个玩弄于诸侯股掌、「放在火上烤」的小小汉室<br>了。<br><br>  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中国的历史从秦始皇建立的大秦帝国开始。这以前有<br>没有一个中国?可以果断地回答:没有。秦以前的「中国」,只是一个不带政治<br>含义的地理名词。西周时为京师附近,相对于东西南北四方而有此称。春秋战国<br>时泛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又叫中原一带。故有些国家属于「中国」,如晋(韩、<br>魏)、鲁、宋、郑;有些国家属于四方蛮夷,如秦、楚、吴、越、燕、中山、巴、<br>蜀;有些国家则地跨「中国」与夷狄,如赵、齐。这情况有些类似美国,1776年<br>美国建国前,只有美洲大陆而无美国。我们不能把以前诸多的印第安人部落说成<br>是一个国家;也不能把英国人、西班牙人、法国人建立的政权,不能把得克萨斯<br>共和国、夏威夷王国、沙俄手中的阿拉斯加说成是美国。美国是由五十个州组成<br>的联邦,加入联邦之间,州(state )相当于一个国家,然而任何一个州,不论<br>它面积大小、人口多寡、经济强弱,都不能代表美国。「联邦」一词的汉译也很<br>微妙,《周礼·注》:「大曰邦,小曰国。」既然国中有国,于是把「合众」而<br>成定译名为「联邦」。拉丁美洲的解放者玻利维尔曾设想将各小国合建成一个联<br>邦国,那样的话就会有一个类似美国的西语合众国,可惜他失败了。除了美国,<br>与之相似的联邦还有英联邦,联邦德国,前苏联,前南斯拉夫,乃至印度。中国<br>的建立,乃集七大王国及若干小国而成为帝国大邦,只是统一时经历残酷的征战、<br>兼并,统一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拆毁各国之间的长城、夷灭原有的边界,各<br>国已不复存在,只有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帝国,俗称中国。<br><br>  我曾在《百年功罪》一书中,提出「两个中国」的概念,以说明中国疆域的<br>建立与变迁。一个是现在的中国,一个是历史进程中不断变化着的中国。这里说<br>的「中国」,指的是「国家」概念的中国,而非模糊的、自然地理概念的中国。<br>许多学者,包括一些专门的历史学家,在说「中国」时常犯糊涂,将这个词的原<br>意与国家两个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两个中国」的概念,有助于叙述的清晰。<br>我们讨论中华文明史,当然要从神话中的三皇五帝说起,也不能遗漏现今这片土<br>地上最早建立的夏商周三个王朝。但如果说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中国历史,只能<br>从秦灭六国建立帝国开始。我们讨论美洲文明史,也要从上千年古老的印第安文<br>化说起,不能遗漏早期欧洲移民带来的文化因子。但如果说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br>美国历史,只能从独立战争结束、脱离英国统治时开始。其实不光中国和美国,<br>其他国家的历史也大都是这样。<br><br>  秦朝建立的「中国」,不但统辖了原来狭小的地理中国,还囊括了周边几乎<br>所有的原诸侯国。作为国家的「中国」,其历史是无法往秦以前追溯的;但作为<br>一个国家的来源,它可以往以前任意遥远的时代追溯。由于「两个中国」基本上<br>都覆盖了五帝三朝的活动领域,所以夏、商、周也应该被算为「中国历史上的王<br>朝」,三皇五帝也成了中国远古时代的神话和传说。但夏、商、周任何一朝,都<br>不能唯一代表和说成就是「中国」。<br><br>  夏朝的版图有多大?战国时名将吴起曾对魏国首任国王魏斯说:「东有济水<br>(发源于太行山,注入渤海),西有华山,南有伊阙(洛阳南郊),北有羊阳阪<br>(山西平顺东)。」其疆域大约在现今山西、河南、陕西三省交界一带。<br><br>  商朝的版图,据吴起说,「东有泰山,西有孟门(河南辉县西太行山关隘),<br>南有黄河,北有恒山。」其疆域大约在现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交界一带。<br><br>  西周的疆域,大约在现今西安(宗周)至洛阳(成周)一带。<br><br>  东周时,周室已无疆域可言,在地图上只剩下成周(洛阳)一座孤城。而各<br>大诸侯国极力扩张,争相称霸,收服周边弱小国家、部族。其中以南方的楚国所<br>占面积为最,超过北方六国之总和。<br><br>  秦帝国将战国七雄的领土尽收版图,还进一步扩张,形成中国历代传统疆域<br>的基础。这个传统疆域,大致为长城以南,西边包括现今陕西、四川、云南、贵<br>州之一部或全部,后来又加进甘肃等地的一部分。其领土面积约在三百万至四百<br>万平方公里之间,远不能跟今日中国的巨大版图相比。在这个传统疆域范围内,<br>形成了汉民族及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尤其汉民族,直至清代中期大量向关外移<br>民以前,基本上都在这个范围内生息繁衍。<br><br>  历史上的中国,与现今的中国,不是一回事。中国的传统疆域,与清代至今<br>形成的巨大的版图,不是一回事。这道理太简单了,简单到许多人都不愿意去陈<br>述它,宁肯想出各种复杂的办法去绕开它、回避它。历史上,本来有些地方不属<br>于中国,现在成为中国的领土;有些地方曾经是中国的一部分,后来却划给了别<br>的国家,甚至单独立国。这本来是很正常的,但由于事关领土与主权的完整,于<br>是就讲不清了,或者不愿意讲清了。不断地修补历史,不承认历史的记载,结果<br>必然是破绽百出。其实不单是中国,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们各自的起源、<br>发展和成形过程,有的历史悠久,有的历史短暂,但这并不影响它们在世界上立<br>足。像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这样面积与中国相近的国家,其立国时间<br>甚至还不如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有的名义上还属于「英联邦国家」,然而并<br>不动摇它们的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事实是,历史的悠久与否,与主权和领土没有<br>什么关系。面对历史,完全可以而且有必要做到心平气和。<br><br>  我们至今仍把云、贵、川等省称为西南,把陕、甘、宁等省称为西北,把冀、<br>豫等省称为华北。但如果我们把整个中国版图划为东南西北几大块,立刻会发现,<br>所谓「西南」,实际上是中南偏东;所谓「西北」,不过是中部偏北;所谓「华<br>北」,原来正东偏中。难道中国人的缺乏方位感,以至于地域的划分出现如此大<br>的偏差?当然不是,就凭发明指南针即可证明。我们习惯上仍然把汉民族及南方<br>少数民族居住的区域,也就是清代以前中国的传统疆域,作为划分的范围。或者<br>毋宁说,现在通常所说的区域是清代以前划分的,我们只不过因袭古人的习惯罢<br>了。这样才会在现今的巨大版图上,仍偏向东南一隅,把面积辽阔的广袤地区分<br>别附归于「西南」、「西北」和「华北」。<br><br>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中国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清楚<br>地标明了中国历朝历代的国家疆域。据说,专家们在编订和划分历史疆界的时候,<br>总是尽量将中国的版图划得「大一些」。怎样才能尽量划得大一些?我无法详知。<br>不过可以推测,无外乎这样几种办法:一是模糊的边界,尽可能向外扩张;二是<br>有争议的地方,无争议地收为我有;三是每个朝代的版图,以这个朝代最强盛最<br>庞大时的面积为准;四是将某些臣服、归附或一度臣服、归附的外藩,入帐算做<br>正式的领土。即便如此,我们仍可以据此看出疆域的变化沿革,现今中国是怎样<br>一步步形成的。有哪些地方曾经是「我们」的,有哪些地方本来不是「我们」的,<br>看看这套地图集基本上就能知道。<br><br>  问题还是没有最后解决。在历史上,谁代表「我们」中国呢?在一部分,有<br>时是大部分乃至绝大部分土地在那些著名王朝的管辖之外的时候,这些王朝还能<br>代表中国吗?在大分裂时代,在小王朝林立、割据和更替频仍的时代,在外敌大<br>举入侵的时代,又是谁来代表中国?「中国」的含义究竟应该如何确定?<br><br>  三国时期,中国出现魏、蜀、吴三个帝国。一般认为,应以魏为正朔。第一,<br>汉禅让于魏;第二,魏禅让于晋,而晋终于灭蜀汉与东吴复统一中国;第三,魏<br>国面积最大;第四,魏占中原,即古之「中国」;第五,魏国是主流文化所在地。<br>所以三国又与晋连称「魏晋」。蜀人陈寿著《三国志》,干脆只承认魏为帝国,<br>还将实际上没当过皇帝的曹操也戴上武帝的皇冠,而实实在在当过皇帝的刘备、<br>孙权只称蜀主和吴主。这种正统观不是没人置疑,明人罗贯中就认为应以蜀国为<br>正统,因为刘备是汉皇室出身,其政治目标包含恢复汉家天下,待民也很仁慈。<br>他写的《三国演义》虽为小说,其历史观却表达得十分清楚,而且也深刻影响了<br>数百年民众的观念。另外,吴国的重要性亦不在魏蜀两国之下。吴开发经营东南<br>广大地区,影响力泛及海外,并为即将到来的民族大撤退预备了良好的发展环境,<br>三国中也是最后一个亡国。当然,可以说三国政权,都是「中国政权」,正如英<br>格兰、苏格兰、威尔士都是大不列颠,韩国、朝鲜都是高丽,西德、东德都是德<br>意志一样。这段历史的叙述,还不算太为难。<br><br>  东晋南北朝,前后长达三百年,是为中国的大分裂时代。其实西晋灭亡,中<br>国就已经大致分裂成南北两部分,史家为什么不说此时为南北朝,一定要等一百<br>年后东晋灭亡才算进入南北朝呢?这里面就有一个谁代表中国的问题。西晋是中<br>国历史上的大王朝之一,它受禅于正统的魏,统一了秦汉形成的传统疆域,又以<br>汉人为主体民族,其合法性无庸置疑。西晋亡,晋室子弟在江东称帝,建立东晋,<br>约百分之八十的北方中国人跟随逃到南方,史称衣冠南渡。应该说,西晋王朝是<br>这时期「中国」的代表。此时的北方,正沦陷在五胡的轮番统治之下,前后或同<br>时建立十六国(实际不止十六国),它们算不算「中国」?如果不算,那「五胡」<br>数百年后都融入汉族,都成了中国人。同为中国人,为什么你可以代表中国,我<br>就不可以呢?五胡中最早乱华的刘渊是匈奴人,原为晋朝大都督,封汉光侯,后<br>被匈奴部众推为大单于,从此独立,称帝时竟毫不客气以汉高祖刘邦的传人自居。<br>在他的心目中,他才是中国的代表,且占据中原,也就是「中国」的发源地。但<br>如果就此算作中国,岂不是凡入侵占据中原者,都可以成为合法政府了?若抗日<br>战争胜利前大量进入中国东北的日本移民,共推一个做过中国官员、深谙中国文<br>化的日本人为移民首领,在日本关东军武力支持下自称为「大清国皇帝」,或「<br>中国大总统」,咱们会接受这样的中国政府吗?事实上,「十六国」往往不被史<br>家列入《中国历代纪元表》,而只以东晋为正朔。<br><br>  中原一胡占得,诸胡也占得。匈奴占得,氐人、鲜卑人也占得。到东晋亡,<br>正式进入南北朝时期,史家们才承认中国有南北两个合法政府。南朝代表南中国,<br>北朝代表北中国。除了「谁代表中国」这唯一一个因素,我实在看不出史家有什<br>么必要不把东晋十六国一并划为南北朝时代。反过来,难道「代表中国的唯一合<br>法政府」(东晋)被另一个中国王朝(刘宋)所取代,侵占北方的外来政权(北<br>魏)就自动晋升为合法的中国王朝吗?<br><br>  南北朝的结果,是北朝消灭南朝而统一中国。这样,就得「庆幸」北朝也变<br>成了合法的中国王朝,而且似乎比南朝更合法,更能代表中国。否则,岂不是外<br>来王朝的继承者们,即鲜卑人的后裔,咱们称之为「汉化的鲜卑人」,终于完成<br>了三百年前先辈们的遗愿,灭掉了整个中国吗?<br><br>  唐宋之间,中国又一次大分裂,先后建立过十余个小帝国。这时期,代表中<br>国王朝嬗递的是中原政权「五代」,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其余「<br>十国」为地方割据政权。史家讨论的重点,也往往放在五代的叙述上,有《旧五<br>代史》和《新五代史》,不见《十国志》之类。其实十国中寿命最短的王朝,也<br>比五代中寿命最长的王朝国祚要长久,疆域的大小也未见得悬殊。但历史偏偏就<br>要这样来叙述。理由大概是:一,五代占据中原;二,五代上受禅于中国统一时<br>的唐,下禅让于再次统一中国的宋。而这五个代表中国正统的王朝,倒有三个是<br>沙陀人建立的。沙陀为西突厥的一部,居住于今新疆博格达山以南、巴里昆湖以<br>东,原不属中国。唐时举族来投,被安置在盐州、太原一带,发展成一支不可小<br>觑的军阀势力。建立后唐的沙陀人李存勖,就像建立后赵(汉)的匈奴人刘渊一<br>样,俨然以恢复和中兴唐朝的唐室传人自居。他的王朝就叫唐,所谓「后」唐,<br>是史家硬给加上去的。<br><br>  宋代表中国简直是无疑的。但这时有一个北方的辽国威胁着它的安全,西北<br>还有一个夏国,虽无入主中原之意,却也时战时和的令人头痛。辽国和夏国显然<br>都不把自己当成是中国,更不是宋朝的外藩。这一次用藩属来划归中国的势力范<br>围和疆域,实在行不通了。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可想,那就是宋朝曾向辽国称<br>臣,订立盟约,岁输绢币。如此种种不平等条约,到了元代史家眼里,反倒成了<br>彼此都是一家人的证据。辽朝于是被算作中国的正式朝代,辽史也与宋史并列。<br><br>  金国建立后,联宋灭辽,进而灭北宋,占领了中国北方。宋人仿照东晋故事,<br>建立南宋王朝。从法、理、情诸方面来讲,南宋应当是中国的代表,金国应当是<br>侵略者。否则历史的叙述就会发生混乱。但史学家们巴不得发生混乱,以便让一<br>些不是道理的道理蒙混过关。他们认为,金国也是中国的合法代表,金宋之间的<br>战争,是一个国家内部的民族战争。这样,就完全抹杀了金国大举灭宋的侵略战<br>争的性质,那些力图收复山河失地的抗金志士如岳飞、韩世忠、辛弃疾等人,都<br>成了内战英雄而不再是民族英雄。其实这种混乱并非今日才有,当时的金人就认<br>为,他们才是「中国」,因为占领中原,疆域远远超过南宋小朝廷。蒙古帝国崛<br>起,攻灭金国,他们认为就是征服了「中国」,并把金人都称作「汉人」。而随<br>后征服的南宋人,倒成了「南人」。在他们眼里,南人与真正的中国人——汉人<br>相比,有很大的不一样,地位也低了一个等级。<br><br>  蒙元占领中国,以及后来满清入主中原,都被当做中国的合法代表。然而究<br>其实,这两个王朝都是外来侵略者建立的,都不能算合法。元军攻打南宋,满清<br>攻打南明,如果都是「中国」来统一一个小朝廷,岂不名正言顺?文天祥、陆秀<br>夫、史可法、郑成功,又有何爱国情操可言?只能说他们爱小朝廷罢了。当然,<br>在侵略者建立的政权稳固之后,其政治、经济、文化及主要利益已与被征服的中<br>国融为一体,可以说他们就是中国的代表,其王朝就是中国政府,其领土就是中<br>国的疆域。不过这应该从何时算起?从攻占都城算起,还是从最后一任前朝皇帝<br>被杀、被俘和自杀时算起?如果前朝皇室又推出继承人呢,这时谁代表中国?是<br>元大都的忽必烈代表中国,还是被背着跳海的八岁小皇帝代表中国?是已经建都<br>北京的清顺治帝代表中国?,还是到处奔走的弘光帝和隆武帝代表中国?历史学<br>们划不出明确界线,只好采取双轨制纪年法:南宋、金和蒙古,明和后金,清和<br>南明,同时纪年。同时纪年,就是它们都代表中国,侵略者的身份被一笔勾销。<br><br>  元代和清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亡国时代。近数十年来,这一定论却大为松<br>动,因为入侵者后来都并入中国,成为中国人,于是历史便被改写为「少数民族<br>入主中原」。这样,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从来都没有遭受过侵略,从来<br>都没有亡过国。这样改写历史,据说对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睦有好处。但这毕竟<br>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历史不应当因为任何现实的「好处」而成为一本可以变来<br>变去的糊涂帐。<br><br>  我认为,从某种角度来讲,由谁来代表中国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不管谁代表<br>中国,时间总是向着一个方向流逝。「中国」在历史上曾经是很多国家,也曾经<br>包括过很多国家,因而是一个复杂的、变化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一个现代意义上<br>的国家概念。<br><br>  在我的历史观中,朝代才是真正的国家概念。比方三国,魏蜀吴就是三个国<br>家。它们有各自的政府、军队、元首、疆域,互不隶属。不能说谁代表中国谁就<br>是中央,不能说魏国是正朔而蜀国、吴国就是地方割据政权。当然它们是由一个<br>完整的汉帝国分裂而成,正如春秋时三家分晋形成韩、赵、魏三国,分家后三国<br>也都是完整的国家。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及五代十国,先后存在过大大小小数<br>十个王朝,也就是数十个大大小小的国家。十六国的「国」及十国的「国」,与<br>现代国家的「国」没有什么区别。宋代曾与夏、辽、金和蒙元并立,其时各自也<br>都是完整的国家。宋与诸国之间,进行过一系列的战争,签订过一系列的条约,<br>结仇结盟,完全合乎现代各种国际关系模式。明末满清建国,明、清就是两个不<br>同的国家。这个道理本来象车轮子是圆的一样简单,不需要去重新发现。但如果<br>说清朝入关前是明朝的一部分,倒有些硬要把车轮说成方的的牵强了。清朝既不<br>是明朝的地方政权,也不是明朝的割据政权,也不是从明朝分裂出去的,甚至连<br>明朝的势力范围或者外藩都说不上。充其量只能说,满洲地区女真各部一度为明<br>朝控制和试图控制,在其独立建国后,即与明朝形成地位完全平等并相互敌对的<br>两个国家。清朝入关前后,逐一吞并朝鲜、明帝国、蒙古诸部及吐蕃,除了基本<br>保留朝鲜的藩国地位,其余都最终并入大清帝国的版图,成为一个国家。<br><br>  离开朝代来谈国家,是没有任何政治定义的国家,是自然地理或文化意义上<br>的国家,甚至是没有正式国名的国家。所谓「朝代」,包括任何一种形式的国家<br>政体,而并不单指国王或皇帝统治的「王朝」。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br>只有一个朝代,建国前那里只有土著部落,和临时的殖民者政权。美国建立联邦<br>共和制,澳大利亚、加拿大则成立英联邦名义下的议会制国家,这就是它们的「<br>朝代」。苏联是一个由十五个加盟共和国组成的庞大的国家,也是一个朝代,由<br>列宁开创,至戈尔巴乔夫结束。一旦解体,即「王朝」解散,这个国家便不复存<br>在,而戈尔巴乔夫被西方媒体戏称为「失去国家的总统」,国家不存,总统焉任?<br>俄罗斯曾是苏联的主要组成部分,其面积约为苏联的百分之八十,前身为沙皇俄<br>国。沙俄、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是三个不同的朝代,亦即三个不同时期的国<br>家,不能混为一谈。当然,这「三个国家」只有历史上的承接性,而无空间上的<br>并列性。有没有一个超越这三个朝代的俄罗斯?当然是有的,这就是俄罗斯的传<br>统疆域,即使「加盟」为苏联的一个成员国,其疆域仍与沙俄时代相去不远,苏<br>联解体时,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的国境线也与其他国家没有太多争议。苏联继承了<br>沙皇俄国的全部政治遗产,俄罗斯联邦共和国并没有继承苏联的全部政治遗产。<br>它只是继承了大部分遗产:占绝对多数的领土,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席位,二战主<br>要战胜国地位,核武控制权等等,因而它是国际间无争议的前苏联继承国。<br><br>  传统疆域,是前朝政治遗产最重要的部分。但传统也并非一成不变。六十年<br>代中苏论战,中方历数沙俄侵占大片中国领土的历史罪行,苏方认为那不是侵占<br>而只是争夺,因为中国的传统疆域基本上都在长城以内;中方则反唇相讥:以长<br>城为界是很久以前的事,那时连俄罗斯这个国家都没有,如果都要退回到初立国<br>时的起点,俄国岂不是应以莫斯科大公国的城墙为疆界?<br><br>  对后朝而言,前朝结束时的疆界往往就被当作了传统疆域。从字面意思看当<br>然也没错,但我以为真正的传统疆域应有超越一个以上朝代的相对稳定性,能够<br>保持版图形状的大致不变,即使边疆地区略有出入,甚至有绝对值较大的面积更<br>动。葛剑雄教授近年提出「统一与分裂」的两种标准:一是基本上继承和恢复了<br>前朝疆界的王朝,并维持了中原和平稳定的,为统一时代,否则即为分裂时代。<br>二是以中国历史上最大疆域为准。按照第一种标准,他计算出中国的统一时期只<br>有九百五十年,远远低于分裂时期。如果按第二种标准,统一时期就更少了,只<br>有八十一年。葛氏的标准十分新颖独到,对于中国一贯沉湎于大一统历史观的学<br>界是一大冲击,向客观理性地陈述历史迈进了一大步。但仔细分析,仍不够严密。<br><br>  晋受禅于魏,而作为前朝的魏国疆域仅限于中原,全部被晋继承,算不算统<br>一时期?如果不算,便违反了统一与分裂的标准;如果算,则太不符常情。难道<br>它后来灭掉蜀、吴两国,都不是统一中国,而只是向外扩张?宋不但继承了前朝<br>后周的疆域,还灭掉诸多小国而结束「十国」时代,按说也要算是统一时期,然<br>西夏立国,辽占云燕,实实在在是「分裂」了。这样的例子在漫长的十六国及南<br>北朝、五代时太常见了,也许我们应该说成是「分裂时的统一」?<br><br>  越南、朝鲜、蒙古等国,曾为中国的一部分,后来都脱离中国而单独立国,<br>算不算分裂?脱离中国无疑就是分裂,总不能另外发明一个词来形容。按照前面<br>的定义,隔了一个朝代后就可以不计了,而如果再次与之合并,那么前面所有分<br>开时的状态到底算统一还是分裂?算来算去的结果是,「统一」时期的中国常常<br>比「分裂」时期的中国还小。也不知到底是统一好还是分裂好。<br><br>  「统一与分裂」另一个标准,是以中国历史上最大疆域,即十八世纪清乾隆<br>年间建立的巨大版图为范围来讨论。中国占有这么大的版图,的确只有八十一年。<br>问题不在于到底有几年,而是怎样来描述。形成这一「统一」疆域之前,中国一<br>直什么状态,是分还是统?倘若从来就没有「统」过,如何能够先「分」?乾隆<br>时的最大疆域,也不包括曾属于中国的越南、朝鲜的部分或全部,那么这种分离<br>算不算分裂?或者应该叫「统一时的分裂」?如果将来中国版图又发生变化,扩<br>充超过了历史上的最大疆域,是否又要从那时候开始计算「统一」时间?英联邦<br>曾经是一个环绕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的庞大国家,是否也可以按照中国的最大<br>疆域标准来为它划出统一时代和分裂时代?沙皇俄国在卖掉阿拉斯加以后,是否<br>就一直处于分裂状态?最大疆域时没有收回的失土,如独立的越南、葡萄牙占领<br>的澳门,算不算分裂?显然这个标准,等于没有标准。<br><br>  无论哪种标准,显然都是围绕着「中国」这样一个非政治意义的国家概念来<br>进行讨论,最终必然都难以自圆其说,陷入重重矛盾。「分裂」是相对于「统一」<br>而言的,在两个从不互相隶属的王朝统一于一个国家之前,它们是什么状态?如<br>匈奴与汉朝,吐蕃和唐朝,是什么关系?统一分裂观认为,这是一个中国内部「<br>分治」的两个政权,互相是对等关系。两个政权没错,相互对等也没错,但什么<br>叫做内部分治?内外之别如何区分?吐蕃与唐帝国都是王朝政权,而非地方政权,<br>既然对等,就是两个不同的国家,其间的关系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这有什么<br>好忌讳的,非得以一个词义可以做多种解释的「政权」来定义?<br><br>  朝代即国家的概念,完全符合现代国际法及国际关系准则,是历史学研究得<br>以彻底摆脱为现时政治利益服务并被羁绊落入尴尬境地的一个关键。我们不能以<br>后世的朝代,来规范和定义前朝,更不能虚拟一个超越各王朝之上的「国家」来<br>囊括历史。事实上,这样一个「国家」从来就不曾出现过。<br><br>  摘自中国视点<br>
9#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6:52:09 | 只看该作者
<b>从历史看中、日、朝的对外意识</b><br><br>王晓秋<br><br>  所谓对外意识主要是指对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考察认识和判断<br>评价。它不仅会影响一个国家政府的外交方针政策和民众的对外态度行为,而且<br>会影响这个国家内政的决策和变革方向道路的选择。19世纪东亚各国的对外意识<br>既包括对世界形势与国际关系的总体认识,也包括对西洋列强和东亚邻国的个别<br>认识。在此,笔者试图用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相结合的方法,分四个阶段考察分<br>析,比较19世纪东亚各国的对外意识。<br><br>  19世纪初的华夷意识与闭关锁国<br><br>  华夷意识是东亚文化圈各国传统的对外意识。它以儒家的仁、义、礼、仪为<br>价值标准,把世界分为华夷两极,以“内华外夷”、“贵华贱夷”、“华夷之辨”、<br>“以华变夷”为其价值取向。直到19世纪初,它仍占着东亚各国对外意识的统治<br>地位和主流,不过各国的表现形式和程度略有差别。<br><br>  中国是东亚文化圈的核心,也是华夷意识的发源地,从先秦以来就逐渐形成<br>了华夷观念,包括华夏中心地理观和华夏文化优越观,即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br>中国文化是世界最优秀的文明,而四周的藩属邻国以至海外列国则是落后野蛮的<br>“四夷”(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或“四裔”(裔即边也),都应该向中<br>国朝拜进贡。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尽管带来世界地图和地球仪,试图向中国人<br>说明真实的世界情形,却遭到多数中国士大夫的怀疑批判,斥之为“邪说惑众”、<br>“海外奇谈”。<br><br>  日本、朝鲜等国处于东亚文化圈的外围,它们在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br>影响下,产生了有本国特色的华夷意识。<br><br>  日本在古代飞鸟、奈良、平安等时代曾竭力吸收中华文化,仿效中国文物制<br>度,以至产生“慕华贱夷”、“脱夷入华”的思想。到德川幕府统治的江户时代,<br>已经有一些国学者批判尊华观念,形成以日本为中心的“华夷意识”。然而,日<br>本社会多数人仍崇尚中华文化,坚持华夷意识。有人嘲笑传教士带来的地球仪不<br>分上下,简直是不识真理的“戏言”。<br><br>  朝鲜李朝统治者认为朝鲜是“小中华”,文化高于中国以外国家,甚至一度<br>认为中国清朝的满族统治者也不是正统的中华,而是应加以蔑视讨伐的夷狄。<br><br>  在华夷意识支配下,东亚三国在19世纪初基本上都实行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br>但内容、重点又有所不同。中国虽然闭关,但仍留广州一口对外贸易,并不拒绝<br>与各国交往,只是强调对方必须承认中国为天朝上国,追求名义上的藩属朝贡关<br>系,重视名分礼仪等细节。而日本锁国也保留长崎一个窗口,但严格限制,对外<br>通信限于朝鲜、琉球,对外通商则限于中国、荷兰,其他各国一概拒绝。朝鲜锁<br>国后也仅与中国、日本通使通信。<br><br>  19世纪40至50年代,由于西方列强的武力侵犯,东亚各国普遍产生对外危机<br>意识,并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逐步树立新的世界认识。<br><br>  然而各国危机意识的强弱和睁眼程度也有所不同。<br><br>  中国成为西风东渐首当其冲的主要对象,最早遭到武力入侵打开门户。鸦片<br>战争中国战败以至丧权辱国的结局,说明了对世界形势愚昧无知的可悲。受到鸦<br>片战争刺激,中国士大夫中一批爱国开明之士产生了强烈的危机意识。他们开始<br>睁开眼睛看世界,了解国际形势,研究外国史地,总结鸦片战争失败的教训,寻<br>找救国的道路和抵制外敌的方法。但这种对外意识只是少数精英的先进认识,而<br>作为最高统治者的清朝皇帝及权贵们却缺乏真正的危机意识,他们迷信和议,苟<br>且偷安,依然文恬武嬉,麻木不仁。谁主张师夷长技制炮造船则斥之“糜费”,<br>谁主张翻译夷书,刺探夷事必曰之“多事”。有的守旧官员甚至鼓吹以“闭关自<br>守”作为“善后之策”。<br><br>  日本作为一个资源较贫乏的岛国,危机意识比中国强烈得多。早在19世纪初<br>已有不少人为西方列强海上入侵与俄国势力南下威胁而感到忧虑,提出“海防论”<br>与“北方危机论”。中国发生的鸦片战争更给日本敲响警钟,日本幕府官员、诸<br>侯大名、武士儒生纷纷提出要以此为“前车之鉴”。幕府老中水野忠邦认为鸦片<br>战争“虽为外国之事,但足为我国之戒。”他们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和外国情<br>况。因此中国的《海国图志》、《瀛环志略》等书在本国虽未得到重视,但传入<br>日本后,被誉为“天下武夫必读之书”,广泛流传。仅1854至1856年间,《海国<br>图志》在日本被翻刻、训点和翻译的选本就达21种之多。<br><br>  朝鲜在19世纪40至50年代也遭到西方英、法、俄、美等国军舰入侵,发生过<br>一系列“洋扰”事件。朝鲜君臣也曾产生危机意识,有识之士惊呼“此时外洋事<br>不可不知也”。1844年李朝赴清使节从中国带回《海国图志》等书,士大夫争相<br>阅读,并认为“盖有志于御外者,不可少此文字矣!”但一旦“洋扰”被击退,<br>统治者又高枕无忧,不思进取了。<br><br>  19世纪60至80年代的洋务意识和学习西方的活动<br><br>  19世纪60至80年代,东亚各国在西方武力威胁下先后实行被动开放和主动引<br>进。对外意识的主流也从把西洋人当作蔑视与教化对象的华夷意识,转变为以西<br>方为学习与交涉对象的洋务意识。然而各国对洋务的理解和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br>想又有差异。<br><br>  中国虽从1842年鸦片战争失败就被迫开国,但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br>英法联军打进北京火烧圆明园,才彻底打破清朝统治者的天朝迷梦,承认遇到了<br>“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因此必须重新认识世<br>界。鸦片战争后清朝官方文件仍称西洋人为“夷人”,处理外交为“夷务”。第<br>二次鸦片战争中在西方列强的强烈抗议下,才不得不规定今后“夷人”均称“洋<br>人”,“夷务”均叫“洋务”。这不仅是个名称上的变化,也意味着对外意识的<br>大转变。中外关系不再是天朝对夷狄,而是中国对列强的关系了。<br><br>  《北京条约》允许外国公使驻京,标志着西方列强开始干涉控制中国的内政<br>外交。清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作为管理一切对外事务的“洋务衙门”。<br>中国洋务派官僚开始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大办洋务,如购买洋枪洋炮,<br>建立军事工业,兴办民用企业,建设海军,修建铁路,创办学校,派遣留学生等<br>等。<br><br>  日本在1854年被美国培理舰队敲开锁国大门后,幕府与各藩就曾主动采取制<br>造西式船炮、训练新式军队、培养洋学人才等洋务改革措施(“幕藩改革”)。<br>1858年幕府老中堀田正睦深刻指出,“中国拘泥于古法,日本应在未败前学到西<br>洋之法。”1868年明治维新,以天皇名义发布的《五条誓文》中提出要“求知识<br>于世界”。1871年又派出大批高级官员组成岩仓使节团赴欧美考察一年零十个月,<br>进而明确了“以西洋文明为目标”,全面学习引进西方资本主义政治、经济、文<br>化、教育制度的发展方向,制订了殖产兴业、文明开化、富国强兵三大政策,以<br>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1890年召开帝国议会为标志,日本基本上完成<br>了向资本主义近代国家转型的过程。<br><br>  朝鲜在1876年被日本强迫签订《江华条约》而宣告门户开放以后,也产生了<br>洋务意识,其代表是开化派。而开化派内又分成两派,以金玉均为首的激进开化<br>派主张仿效日本明治维新,速成变革国体,1881年组织62人大型“朝士考察团”,<br>到日本考察政府机关和工厂企业。然而,他们错误地估计形势,企图依靠日本势<br>力推进改革,在1884年发动甲申政变,劫持国王,杀戮大臣,结果迅速遭到失败。<br>另一派是以金弘集为代表的温和开化派,主张仿效中国洋务运动,以“东道西器”、<br>“学器守道”为宗旨,缓进改革,并维持与中国的传统关系。1881年,朝鲜政府<br>又派金允植率领38人赴中国考察,主要是到天津机械局学习制造武器方法,并招<br>聘中国技术人员,在汉城三清洞设立机器厂。开化派的洋务意识和改革活动也遭<br>到保守的儒生阶层的反对,他们提出“卫正斥邪论”、“倭洋一体论”,反对学<br>习西方和日本,岭南地区儒生甚至为此而上“万人疏”。<br><br>  19世纪90年代的竞争意识和三条道路<br><br>  19世纪90年代东亚国际形势发生大动荡、大分化,中、日、朝三国都面临究<br>竟向何处去的方向选择,形成了激烈的竞争意识。由于种种内外因素的作用,东<br>亚三国最终分道扬镳,走上三条不同的道路。<br><br>  可以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洋务改革竞争的结局,大清帝国竟败在“东夷小<br>国”日本手下,被迫签订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这既使中国人感到奇耻大辱,<br>又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同时它还引发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爱国进步<br>的知识分子开始用竞争意识来观察中国与世界。康有为指出,当今的世界处于列<br>强竞争的时代,“图保自存之策,舍变法外,别无他图。”他发起强学会,“鉴<br>万国强盛弱亡之故,以求中国自强之学。”以对外竞争意识激发变法图强和仿洋<br>改制思想。他研究了日、俄、英、法、德、波兰、土耳其等国变法的历史经验教<br>训,最后选择走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彼得大帝改革的道路,指出“以俄大彼得之<br>心为心法,以日本明治之政为政法。”他还断言:“我朝变法,但采鉴于日本,<br>一切已足。”殊不知中日国情条件不同,1898年处处仿效明治维新的戊戌维新却<br>由于守旧势力远远超过维新势力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告失败,中国失去了19世纪<br>最后一次主动变革选择独立自主发展方向的机会。1899年下层群众对帝国主义侵<br>略的反抗怒潮汇合成义和团运动。义和团既有反帝爱国正义性,又带有浓厚盲目<br>排外色彩,最后被八国联军残酷镇压。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彻底陷<br>入半封建半殖民地深渊。<br><br>  日本在成功实现明治维新各项资产阶级改革同时,也一步一步走上军国主义<br>道路。对外竞争意识使日本选择了“脱亚入欧”,与西方列强共同宰割和争霸东<br>亚的发展方向。日本对外扩张的利益线不断前移,逐渐形成吞并朝鲜,侵占满蒙,<br>征服中国,称霸亚洲的“大陆政策”。1895年通过发动甲午战争掠取中国二亿两<br>白银赔款并割占台湾澎湖,一举成为亚洲暴发户。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5<br>年通过日俄战争夺取东亚霸权,1910年又吞并朝鲜,终于成为亚洲唯一的帝国主<br>义强国。<br><br>  19世纪末列强在朝鲜半岛扩张势力激烈争夺,朝鲜各阶层各派别也以不同的<br>对外意识和行动,提出自己的救国方案,但皆未成功。在日本势力的入侵和控制<br>下,1899年政府颁布《大韩国国体》,进一步加强了专制皇权,不但不能维护独<br>立主权,反而进一步沦为日本殖民地。1904年日本通过《韩日议定书》和《韩日<br>协约》开始把韩国“保护国化”。1905年强迫签订的《乙巳保护条约》剥夺了韩<br>国的外交权。<br><br>  1906年在汉城设立日本统监府,1910年签订《日韩合并条约》,从而使韩国<br>完全沦为日本殖民地。<br><br>  就这样,到20世纪初,东亚三国已走上三条不同道路:日本成了帝国主义国<br>家,中国在半封建半殖民道路上苦苦挣扎,而朝鲜则沦为日本的殖民地。<br><br>  历史给予我们的启示<br><br>  通过分析比较19世纪东亚三国的对外意识历程,不难得出以下几点体会和认<br>识。1 、一个不了解世界形势闭关自守的国家是无法走向近代化的,认清世界大<br>势和历史潮流是正确选择发展方向的出发点。<br><br>  2 、必须克服对外自大和自卑意识,树立对外平等、独立、竞争的意识,不<br>断革新进步,奋发图强,才能把握发展方向,使本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br><br>  3 、盲目排外和盲目崇洋或者全盘照搬外国发展模式,都是不可取的。应该<br>从本国国情出发,顺应世界潮流,借鉴外国经验,继承发扬本国优秀传统,学习<br>吸收外国先进成果,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br><br>  4 、依赖投靠外国势力进行改革不可能取得真正的独立和进步,而侵略压迫<br>别国的国家也不可能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富强。只有和平共处,平等互利,加强交<br>流合作,谋求共同发展,才是新的历史时期东亚国际关系的正确方向。<br><br>摘自南方网<br><br>
10#
 楼主| 发表于 9.7.2004 17:23:15 | 只看该作者
<b>世界曾经拥有这样的中国</b><br><br>  民族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晶体,是大浪淘沙的结果。任何一个能够自立于世<br>界的民族,都曾经经历了种种严酷的生存考验。无论大河民族、山地民族、岛屿<br>民族、草原民族,只要她能够稳定的占据一定的生存空间并持续发展一定的时间<br>阶段,她就获得了自立的根基。但是,纵然有了这个根基,也并非每个民族都能<br>够确保自己的文明不突然中断,不骤然消亡。<br><br>  在墨西哥高原留下神秘踪迹,以至于被某些颇具想象力的“家”们说成是<br>“外星人”的那个发达民族,如今在哪里呢?创造了金字塔与诸多伟大文明的古<br>埃及法老们的族群,如今在哪里呢?所谓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印度,对人类最大<br>的贡献是佛教文化,可是其中间几百年的历史却是一个中断的黑洞,今日印度人<br>竟是忝居古印度人后裔的光荣!蒙古人曾经横扫欧亚、统一中国,建立了其广袤<br>无与伦比的草原帝国。可是,以国家实体为依托的古蒙古人,数百年间却国亡族<br>破,至今仍然支离破碎。中世纪的铁血帝国拜占庭、奥斯曼、神圣罗马,同样也<br>是灰飞烟灭,其主体民族星散消亡于人类海洋了。还有那些绝对尚武的强悍王国,<br>马其顿、波斯、波希米亚、大月氏、西夏、辽、金、楼兰等等等等,一个个都成<br>了供人凭吊的遗址,当时的主体民族也都星散融会,那些独有的文明也都成了漂<br>浮于人类天宇的流星。<br><br>  历史对民族的兴亡提出了三个严峻结论:<br><br>  其一,文明不是生存的保险。创造文明的民族同样有可能灭亡。<br><br>  其二,蛮勇武力不是生存根基。唯武民族兴也勃焉,亡也忽焉。<br><br>  其三,人口、幅员之多寡不是生存本钱。地广人众之民族照样可以一朝覆亡,<br>忽啦啦如大厦倾。<br><br>  一个顽强不灭的民族,必然具有超常的生存能力。这种生存能力的本质就是<br>其内在的生命力。从漫长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超常的生命力既不仅仅是拥有某<br>种独特的文明,也不仅仅是武力至上的绝对尚武精神,更不仅仅是依仗人众地广<br>之势。那么,顽强的生命力对于民族这样的个人共同体究竟应该是什么?还是让<br>历史的画卷来说明问题。<br><br>  “民族”是一个近代话语,然而就其基本含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文字、<br>共同生活方式等)而言,这个话语足以揭示我们所涉及的问题,所以不必争论鸡<br>零狗碎的语词歧义。<br><br>  从一万年的历史长河看,具有最顽强生命力的民族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汉<br>族。如果将世界民族竞争的起跑线定在六千年前,那么,迄今为止,惟有以汉族<br>为主体的中国民族——一个黄皮肤、黑眼睛、面部线条柔和、写方块字、讲单音<br>节的族类——完整的保留了自己的国家形式,顽强的拓展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完<br>整的保留并不断发展了自己的原生文明!在六千年的漫长马拉松中,没有一个民<br>族坚持到今天。<br><br>  虽然后来中途“插队”的某些民族今天超过了我们,但人类竞争的漫漫路程<br>远远没有结束,我们也还没有被那些无情超越的脚步踩踏窒息,我们民族的强势<br>元气也还没有根本性的肢解伤害,凭甚说我们没有希望重新超越?<br><br>  面对这一不争的历史事实,我们应当尊重这种最伟大的光荣,应当认真分析<br>中国民族这种无与伦比的耐久力所包涵的智慧、力量与全部技巧,以期做出最为<br>合理的扬弃式继承,为重新超越奠定基础。而不是因一时的贫弱落后妄自菲薄骂<br>口常开。如果说我这种看法是民族主义,我非常乐于接受。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br>主义,等于这个民族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没有智慧,没有力量,没有自信,什<br>么也不是。假如六千年的民族马拉松是一种以千年为单位的单纯的体育竞技,中<br>国民族一口气至少拿了四个“分站”冠军,虽然这一站暂时落后,也会有无数的<br>体育科学家来研究中国民族的战略战术与一切技术细节。然则我们为什么不研究?<br>国人的热嘲冷讽甚或漫骂,不乏浅薄的嫉妒与无知,大可泰然处之。中国人自己<br>也数典忘祖恨不能将中国原生文明焚尸扬灰,却委实令人难解。冷静的看看“二<br>百年短跑”冠军的美国,一方面佯装对别人的辉煌历史嗤之以鼻,另一方面却将<br>自己二百来年的历史反复叨咕,好莱坞电影将所有重大不重大的事件拍了一遍又<br>一遍,文学艺术与研究著作则深入到历史的各种旮旯拐角去品匝,并象骄傲的火<br>鸡一样向全世界公布研究成果。看看美国大使馆向中国人散发的成套成套的美国<br>历史与现状的精美书籍,你能说美国人不重视原生文明的历史?欧洲国家更是沉<br>醉于自己的民族历史,那怕是支离破碎,也要拼凑得熠熠生辉。东洋日本更是恨<br>不能改写自己文明源头的中国色彩,虽然有许多暧昧与不纯,但日本人绝不谩骂<br>自己民族的历史。相反,所有的学者都在费力探究日本的本土文明史,力求将大<br>和民族的尚武传统锻铸得纯而又纯。<br><br>  为什么?一个优秀的民族,必然尊重自己的历史,正视自己的历史。因为那<br>是经过漫长严酷考验的、能够证明自己其所以优秀的事实。那种无法撼动的事实<br>中存在着一个民族原生文明的强大力量,存在着百试百灵行之有效的生存大智慧、<br>抗争大技巧与饱满激扬的生命状态。紧要关头对历史的反思,往往能激发一个民<br>族的智慧与勇气,从久经考验的生存大技巧中创造出适合于本时代的生存谋略。<br>所以,审视自己的原生文明不是虚幻的发思古之幽情,它完全可以成为创造新的<br>历史的出发点。要解密中国民族在无数次生死存亡关头的求生奇迹,以开拓我们<br>的战略视角,就要从我们的原生文明中理清那些生存大智慧、抗争大技巧的基本<br>方面。<br><br>  原生文明是一个民族的生存根基。一个民族在她从涓涓细流发展为澎湃江河<br>的过程中,必然有一段积淀凝聚进而升华的时期,这个时期所形成的生活方式、<br>文化方式、生存谋略等一系列稳定的存在方式,如同一个人的生命基因那样改变,<br>将长久的甚至永远的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生命轨迹与发展潜力。这就是一个民族的<br>原生文明。她是“上帝”烙在这个民族身上的“胎记”,永远不能磨灭。<br><br>  一个基本的交代是:中国原生文明的生成期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原生文明<br>形成后的第一波惊涛骇浪便是统一的大秦帝国的建立,从而使中国文明万源归一,<br>形成中国文明的正源。自此以后,中国民族拓展生存空间的历史波澜便壮阔的展<br>开。<br><br>  民族生存的根本在于抵御外来族群的欺凌与侵略。也就是说,战争能力的文<br>野强弱,决定着这个民族的命运。战争能力低下,或迟或早都要灭亡。这是民族<br>发展史的铁则。中国民族其所以具有悠长的耐久力,根本之点就在于对外来危险<br>无与伦比的抵御消解能力。在数千年沧桑中,这种能力已经臻于化境,达到了极<br>高的艺术境界。<br><br>  总结中国历史,这种抵抗艺术的核心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强力反弹,有限<br>扩张。面对强敌,坚决反击,此所谓强力反弹。反击胜利,适可而止,此所谓有<br>限扩张。从总体上看,中国民族在每次战胜大危机之后,都没有西方帝国或东方<br>成吉思汗式的爆发扩张,而总是将胜利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于这个“度”的<br>把握,充分体现了中国民族深邃的战略洞察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奋起反击不<br>难,大胜之后适时刹车却极难。历史上举凡曾经强大而一朝覆亡的帝国民族,如<br>古罗马、拜占庭、西夏、辽、金、元、希特勒第三帝国等,莫不是不知进退而衰<br>竭枯涸。否则,这种把握如何称得上艺术境界?<br><br>  中国是世界上产生兵书最多的国家。春秋战国的学问家流派中,兵家堪称威<br>名赫赫。在中国,知兵而成“家”成“学”者,绝非浪得虚名。<br><br>  中国历史上的兵家有两个显著特点:<br><br>  其一,全部是文职军人出身(请注意,名将才是职业军人);<br><br>  其二,同时都是身居要职的政治家。<br><br>  这两个形式特点,反向的说明了中国军事思想必然不会是单纯的军事攻防研<br>究,而一定带有深邃的社会人文价值。假如不是历史尘埃的淹没,中国的经典兵<br>书绝非只有《武经七书》。<br><br>  姑且只说《武经七书》的作者:《六韬》的吕尚即人人皆知的姜太公,显然<br>是个老学者。《孙子兵法》的孙武本是齐国名士。《吴子兵法》的吴起是鲁国名<br>士。《司马法》的司马穰苴是晋国的司马(文职国防部长)。《尉缭子》的作者<br>是魏国国尉缭,同样是文职国防部长(请注意,中国古代的司马、国尉、太尉等,<br>都是最高国防长官,只有大将军、上将军等各种将军才是三军实际统帅)。《唐<br>太宗李卫公问对》的李世民不消说是个皇帝,就是李靖也是文士出身。另外,失<br>传而重见天日的《孙膑兵法》的孙膑,更是文人学子。《孟德兵法》的曹操,四<br>言诗写得惊世骇俗。一言以蔽之,举凡中国留有军事著作的兵家,没有一个赳赳<br>武夫。这样的兵家们所锻铸的用兵原则,囊括了非凡的民族生存智慧。《孙子兵<br>法》开篇就是《始计》——即庙算,即战略运筹。第一句话就是“兵者,国之大<br>事也,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个论断代表了中国民族对战争的<br>最高境界的审视。战争对军人而言,是死生之地,对国家民族而言,是存亡之道。<br>惟其如此,战争才是国之大事!《司马法》则开篇就提出“以战止战”、“国虽<br>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的警世格言……凡此种种,都说明了一个<br>事实,中国民族在对待战争的问题上是冷静清醒的,是坚决排斥盲目性的。<br><br>  还是让我们具体看看中国民族“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历史吧。<br><br>  中国民族第一次的生存大危机发生在春秋中期。周王室东迁洛阳后百余年间,<br>王权的衰落与诸侯国内部的争斗,对外夷的防范早已经形同虚设。野蛮部族如汪<br>洋大海般从四面进逼中原。那时侯,岭南、江南、东海、陇西、高原、草原,无<br>处不敌。南苗、东夷、西戎、北胡,四方皆夷。大约数以百计的野蛮部族从各个<br>方向向中原蚕食。华夏民族危在旦夕!这时候,却恰恰正是中原世界发生革命性<br>变化的前夜,各种形式的新旧较量都正在激烈进行。然而,就在内部革命如此激<br>烈的时候(请注意,“革命”是中国上古话语——汤武革命),华夏民族的新一<br>代贵族精英却深明大义,表现出了族群生存至上的伟大情怀。当时绝对有争霸天<br>下之实力的齐桓公姜小白与丞相管仲,毅然放弃中原争霸的革命,利用齐国巨大<br>的号召力举起“尊王攘夷”的大旗,全力倡导天下诸侯以东周王权为中心,坚决<br>反击夷祸。这个主张的实际含义是,齐国牺牲了自己的霸主地位而拥戴王室,从<br>而“九合诸侯”,凝聚华夏民族抗击外患。九次联合反击,各种野蛮部族全数被<br>驱逐出中原地区。值得深思的是,中原诸侯在胜利后并没有无限度出击,将那些<br>小部族赶尽杀绝,而是北到阴山、南到吴越、东止海滨、西止陈仓(今日陕西宝<br>鸡),所有的诸侯都适可而止的停止了反击追杀。这场大反击保证了华夏民族近<br>二百年平安,直到战国末期北方匈奴卷土重来。诚实的孔子曾经感慨,若非桓公<br>管仲,中原人都成夷胡了(吾将为左衽矣)!这一次,强力反弹之后的有限扩张,<br>主要是边缘诸侯夺取了野蛮部族向中原进犯的部分根据地,如楚国向岭南的有限<br>伸展、秦国向陇西的有限伸展、晋国燕国向河套草原的有限伸展等。倒是起核心<br>作用的齐国鲁国等老牌诸侯国的土地没有什么伸展。<br><br>  第二次危机是北方林胡、东胡、匈奴兴起后对中原华夏民族构成的巨大威胁。<br>这次危机虽然不是全面大危机,但却是一场长达百年的长期危机。战国中期开始,<br>中国南部“苗蛮”的威胁已经基本消除,但北方草原与西部草原的游牧部族却形<br>成了很大的势力。他们举族为兵,逐水草而居,倚仗马背民族特有的剽悍灵动,<br>不断从广袤的沙漠戈壁向南推进,占据了水草丰茂的阴山与敕勒川为根据,向中<br>原燕赵秦三国的北部频繁的攻击掠夺与骚扰。西部则沿着河西走廊东进,占据今<br>日甘南草原与临洮河谷地带,不断对秦国边陲袭扰。从这时开始,从秦始皇到汉<br>武帝,中国民族进入了长达百年左右的反匈奴战争。<br><br>  这场长期战争大体是三个阶段:<br><br>  战国反击——秦帝国大反击——西汉王朝长距离反击。战国时代对匈奴作战<br>的主要是赵国、秦国、燕国。赵国第一线,是主要力量,名将李牧的十几万大军<br>长驻云中河套地区。秦国其次,主要是九原、上郡(今日陕北高原与内蒙古)地<br>区。燕国主要是渔阳(河北北部)、辽西与辽东地区。这一阶段因中原大战如火<br>如荼,所以仅仅维持了抵御两胡、匈奴不能南下。即便如此。李牧的诱敌深入反<br>击战也堪称对付游击骑兵的第一次成功经验。<br><br>  第二阶段在秦始皇统一之时。其时秦帝国军威正盛,举国对匈奴两胡深恶痛<br>绝。始皇帝雄才大略,决心与匈奴大打一场。宽阔的秦直道从咸阳直修到九原,<br>粮食军辎源源不断的北运。上将军蒙恬的三十万铁骑与匈奴骑兵硬碰硬——尔等<br>不是倚仗骑兵剽悍么,偏教尔等尝尝帝国铁骑的滋味儿!一仗打下来,匈奴两胡<br>尸横草原,远遁大漠戈壁的深处,数十年不敢露头。西部反击照样也是全面大捷,<br>高大壮硕的临洮将军翁仲被始皇帝铸为金人立于咸阳广场,后来朝贡的匈奴人见<br>了翁仲像无不跪拜!大胜之后,秦帝国没有穷追不舍,而只是占据了阴山敕勒川<br>与陇西草原河谷,彻底夺取了匈奴立足中国边缘的根据地,同时修了万里长城,<br>以其作为纵深防御。这就是强力反弹,有限扩张。顺便说几句。西方人说长城是<br>秦帝国边界,也是中国古代边界,真教人蔑视他们的知识水准。但凡有军事常识<br>的人都应该知道,任谁不会将城墙修在国界上。当时长城之外的阴山敕勒川、河<br>套平原、辽西辽东平原、甘南草原、河西走廊一部分,都已经是秦帝国领土。而<br>国土不是任何地方都适合于驻军的。长城只是长驻军队纵深防御的一道永久性工<br>事而已,如何便成了国界?如果按照这种说法,但凡有军事构筑与城墙者便都是<br>国界,欧洲国家不都成了小城堡?<br><br>  匈奴之患是古代中国的梦魇。历经楚汉相争、西汉初期的经济穷困,北方匈<br>奴再次大规模南下,当真是亡我之心不死。汉武帝时期,匈奴成势,西汉王朝也<br>如日中天,一场大规模长距离的大反击正式展开。卫青、霍去病的大军穿越高山<br>草原,深入沙漠戈壁,对匈奴展开了剿匪式的追击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br>骠骑大将军(骑兵总司令)霍去病的壮士情怀就是当时中国民族的反击决心,千<br>古之下,依然令人血脉贲张。历经十余年大战,汉军北出到燕然山、狼居胥山(<br>今乌兰巴托)、贝加尔湖(汉人叫做北海,苏武牧羊守节的地方),西边进击到<br>葱岭、塔里木河、阿拉木图一带。堪称万里征战之壮举。至此,匈奴之患终于基<br>本从中国历史上消失。这次的反击是有限扩张最大的一次,非但彻底巩固了阴山<br>草原等匈奴游击区,向北推进到沙漠边缘,而且占领了全部河西走廊与青海新疆<br>部分地区,设立了西域都护府。汉人的生存空间第一次大规模伸展,几乎夺取了<br>匈奴两胡的全部边缘根据地。<br><br>  第三次又是全面大危机。这次间隔较长,发生在西晋末期到魏晋南北朝的一<br>百多年间,史称“五胡乱华”。由于西汉的强盛,东汉又有马援、班超等著名将<br>领消灭边患,加之三国时代曹操北征乌桓、诸葛亮平定西南、孙权开发岭南等,<br>三四百年间中国基本上没有全面性的生存危机。到了西晋,形势为之突变。西晋<br>政权是司马氏家族三代政变所建立的王朝,开国大政权具有的勤奋勤政、休养生<br>息、廉洁节俭等优秀方面一点也没有;倚仗曹魏奠定的实力,拿下了吴蜀两个奄<br>奄一息不堪一击的王国,便骄娇大长,开始了惊人的腐败裂变。五十年间,宫廷<br>腐朽,政变迭起,贵族斗富,皇帝白痴(晋惠帝是真正的痴呆少年),国中糜烂<br>一团。作为民族良知的知识分子也大为堕落,放浪形骸,空谈清议,没有一个干<br>正经事。(据潘光旦先生考证,阮籍、嵇康一伙所谓“竹林七贤”非但是醉死梦<br>生的大酒鬼,而且是群交能手,竟然还有名士夫妇钻墙窥视大为赞叹!那位有精<br>神,可找潘光旦翻译的《性心理学》全部注释一看)。这是中国民族被上层糜烂<br>腐败拖向灾难深渊的最危险的一次全面生存危机!<br><br>  短短五十年的大腐败,使北方胡人再次卷土重来。远遁无踪的匈奴、东胡突<br>然变成了鲜卑、丁令等等胡族,从西伯利亚的丛林草原冒出。这次他们竟大张旗<br>鼓的假托自己是华夏五帝之后裔,堂而皇之的大规模南下来夺中华河山。西晋贵<br>族阶层本来已经腐烂透顶,加之内乱纷争不休,便一溃千里的逃到江南去了。占<br>当时中国三分之二领土的整个北方全部被胡人占领,而且先后建立了诸多政权。<br>这是四千多年来华夏民族被外敌入侵最深、历时最长的一次。不要因为这些胡人<br>后来也化入华夏民族而讳言痛苦的历史,这是另外一个话题。<br><br>  大败之后的晋贵族阶层,毕竟过滤出了些许精英人物,依靠他们激励民众支<br>撑危局,但始终也没有北伐成功。危机的解除还是隋朝的事了。跻身于胡人政权<br>的隋文帝杨坚,夺取北周政权,整军经武,驱赶胡人,统一了中国。隋的大反击,<br>不但恢复了西汉版图,而且将胡人鲜卑的生存根据地又夺取了很大一部分,这包<br>括夺取青海地区,将河西走廊的细细咽喉扩展为数千里宽阔的纵深国土。但也丢<br>失了西汉西域都护府的西部地区与北部、东部的一些地区。<br><br>  真正消除这场百年危机,对外来势力进行又一次大反击的,还是煌煌大唐。<br>唐与隋接踵,是一个南征北战夺取天下的强悍政权。唐初面临的最大威胁是西面<br>的吐蕃、西北的回纥、北面的突厥三股强敌。历经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br>不断反击,中国领土有了很大伸展。西北到达咸海,直接于今日伊朗接壤,称陇<br>右道;北边到达贝加尔湖与今日俄罗斯的赤塔地区,称关内道;南部包括全部越<br>南,称岭南道;东北远达今日俄罗斯的朱格朱尔山脉(包括库页岛),称河北道。<br>随着国力消长,唐代的领土也有盈缩变化。我所说的是全盛时期的生存空间。<br><br>  第四次危机是宋明时期。这次是中国民族先处于守势而后大反击的一个时期,<br>也是在富裕状态下屈辱亡国而后东山再起的时期。按照宋朝的经济实力,完全应<br>当振作。但是宋朝却偏偏背离中国优秀的军事传统,实行“将兵分离制”,过分<br>崇尚文职而压抑尚武精神,以致面对辽、金、西夏三个强大的军事小帝国和一个<br>大理国,宋代一直处于防守状态。割地赔款,汉奸辈出,先丢了北方,又在江南<br>最后被元军消灭,中华国土终于第一次被外敌完整占领八十余年。宋朝政权也以<br>屈膝卖国、残害主战派将领而被永远的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柱上。<br><br>  长久积蓄之后的大反击,始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族入侵的民族大起义<br>——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政府无能,人民自救!中国民族以这种遍地开花的红<br>巾大起义,吹响了强力反弹的号角。但是,最终完成大反击的,依然是有组织的<br>国家政权与军队。这就是明朝初期的强力反弹。<br><br>  明初是中国历史上“将星如云,谋臣似雨”的时期之一。高涨的民气、英明<br>的君主、善战的军队、高超的谋略、出色的统帅,这时都奇妙的凝聚在一起,终<br>于恢复了中国民族的固有领土。这次反击虽然最终扩张不大,但却能在八十多年<br>后夺回唐代五分之四的领土,也可谓一次成功的大胜利。<br><br>  明朝之后,清王朝的出现是个特殊问题。满族原于女真部族,其所居住东北<br>地区至少在隋唐时期已经是中国本土,明代也是确定不移的中国领土(称为努尔<br>干都司),相当于一个军事特区。满族虽不是中国主体民族,但确定无疑的是中<br>国人。满族强大而夺取全国政权,本质上是中国人的统一形式问题。只是由于中<br>国主体汉族第一次成了B角甚至C角,再加上满族初期入关的报复心理,将自己<br>的外形特征(剃头留辫子)强加于汉族等高压政策,汉族才有了亡国感觉。但是,<br>随着满族对中华文明的认同与汉族进入中央政权人数的不断增多,以及满族皇室<br>的争气(请注意,满族皇室的勤奋明智与八旗部族的腐败是大不相同的。清朝的<br>十个皇帝个个都有危机忧患意识),以汉族文明为主体的中国文明终于认同了这<br>个成功脱离了落后母体的少数民族的中央统治权。所以,满族主政与中国历史上<br>的外敌入侵有着本质不同。一个最起码的比较是与蒙古入侵后的政策比较。满族<br>主政,在维护国家民族的生存空间方面,同样出色的体现了“强力反弹,有限扩<br>张”的大智慧。四面边患在清朝中期几乎完全肃清,西藏、台湾、蒙古、新疆,<br>全数回归中国!清朝全盛时期的中国,比现在的中国大了大约一倍还有余。<br><br>  “强力反弹,有限扩张”,这是中国民族在长期生存竞争中的第一个大智慧<br>——对付外敌的超级智慧。有人说中国文明其所以能够以国家形式完整保留,原<br>因在于中国西南部环山、东部临海、北部草原荒漠,远离西方冲击力的原因。这<br>是不了解中国历史。诚实的说,在冷兵器时代,中国经历的巨大冲击比任何一个<br>民族都多都惨烈!而实践证明,任何军事力量(当然包括西方)都不足以摧毁华<br>夏民族,尚且不说匈奴人的许多部族本身就是白种人。如果以近代以来的历史说<br>话,西方力量与东洋力量难道没有企图灭亡中国的事实?当这些火器民族无情<br>“冲击”我们的时候,恰恰是中国尚未脱胎换骨最为贫弱落后的时候,中国没有<br>灭亡,难道是他们可怜我们?中国虽然暂时落后,但中国正在积聚强力反弹的力<br>量。<br><br>  从历史的角度看,二三百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不要说当代技术日新月异,再<br>有五十年到一百年,我们重新伸展的余地无穷之大。然则即或到了那个时候,我<br>们也应当牢牢记住民族生存历史所沉淀凝聚的智慧,只是有限扩张,而不是向全<br>世界疯狂报复。一个经常处于神经质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br><br>(摘自北京青年报网站因篇幅原因本文略有删节)<br><br><br>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4.11.2024 16:58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