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7月05日 08:304 I& a3 l0 E$ V& s0 p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赵可金# u3 E4 Q( p2 f. p1 h2 m9 h5 p/ y
资料图:1988年3月14日中越南沙赤瓜礁海战。 面对诸多试图挑战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原则问题采取战略清晰的态度。# x; K& y- D+ l) H# Q
赵可金" D; g! y* x: E7 |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3 G) N/ A* h! K
时下,面对夹杂有领土争端、资源开发、共同安全、权力角逐等复杂矛盾的南海问题,中国如不能采取快刀斩乱麻的战略清晰态度,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内面临内外可以预料和无法预料的多重矛盾压力,在相当大程度上牵扯很大一部分外交精力,甚至干扰中国“十二五”规划的战略全局。
/ s! |, U |* N8 F在谈到南海问题的战略方针时,邓小平在20世纪80年代确立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战略构想,中国政府积极与南海有关国家开展外交协调和磋商,并于2002年11月在金边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对于缓和地区局势和推动共同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稳定基石作用。
4 u" y* c# t9 V$ f总体来看,邓小平的战略构想是基于一种务实的精神,通过极力扩展利益增量来模糊矛盾存量。其中,主权归我是原则和前提,搁置争议是策略和方法,共同开发是目标和秩序。
. w( w2 O- }/ ]6 L# R然而,近年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急剧提升,周边邻国对中国的战略模糊方针产生了种种顾虑,中国时而强硬时而温和的外交表现,也让周边国家对中国的战略走向捉摸不定。
( Q! P) x% J+ Y. D0 a1 a) ~! k; V$ z于是,一些国家开始尝试触摸中国战略心理底线的小动作,观望中国可能的政策表现。
( N. ?% n: z2 M5 R; a8 { L$ r* T5 \对此,中国国内战略界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认为应该保持克制,继续为中国现代化赢得战略机遇期;另一部分人则认为中国应当采取强硬态度,甚至不排除选择打的可能。
4 o4 | d* w3 C" }7 u; G实际上,南海争端的根本在于各方是否否定了“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共识。# y# L* F7 O3 x/ M$ I
对于那些违反了“主权归我”原则、试图改变主权事实的行为,不管属于哪一方,中国应该采取明确的态度,不排除采取包括战争在内的一切捍卫主权事实的选择。1 Q8 h; B1 i' S- L" ~1 J
资料图: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新型驱逐舰护卫舰大编队 当然,只要各方仍然认可国际法和一系列国际文件所确认的主权归我的事实,中国也无须过激反应,仍可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方针。) N& ]6 q3 i! x+ U! b: r
因此,面对诸多试图挑战中国原则底线的行为,无原则的克制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对原则问题采取战略清晰的态度,打掉一些国家试图改变主权归我现状的幻想。
% I* A) Q6 X4 k4 @在“主权归我”的原则前提下,可对一些国家在南海问题上的各种行为进行归类,对每一类问题采取明确的战略方针,是解决当前南海争端的关键。
8 d4 V& y" W8 ~" a _ A目前来看,从战略清晰方针出发,南海问题有三类问题需要作出明确表态:% [/ j3 V: {- D/ e/ r
第一类问题是岛屿主权问题。岛屿主权是一个双边问题,无须纳入国际化的多边轨道。
L( M( E% {) y% _& \对于目前有争议的南海诸岛礁及其12海里中国领海海域,中国在明确宣示主权基础上,欢迎一切基于主权事实原则的双边对话和谈判,愿意以最大的诚意开辟谈判解决问题的空间。( t0 D* \* U( i4 \0 y
但对一切试图侵犯中国领土和领海主权的行为,中国也应采取明确果敢的应对措施打掉各种幻想。1 ^' K/ a- B' d# N" s; A
这与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政策是不矛盾的,中国欢迎一切和平发展的努力,但也坚决反对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径。7 G1 h, }6 D6 i s1 J" r
+ Z4 n4 D9 [$ i& C& i+ D" {) c
第二类问题是南海航海自由和无害通过的问题。航海自由和无害通过是一个国际海洋法问题,应该交给海洋法和国际法专家通过联合国多边平台解决,不应该被误当做政治问题。
7 b; ~' m3 T2 o) i8 k中国历来坚持南海的航海自由,从来没有限制各国船只基于和平发展目的的自由航行。对于中国历史性水域也就是中国的传统“U形线”,中国可以根据联合国海洋法的精神,明确表示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框架内承担相关国际义务,明确保证其他国家船只的无害通过和航海自由。问题的关键是一些国家在该地区的舰机航行并非无害通过,而是基于军事监听和侦查目的,那就不是无害通过的问题了。
) ?" h$ J& u1 v, Q j第三类问题是油气资源和渔业、旅游等资源开发的问题。资源开发是一个国际公共利益的分配问题,应该纳入一个地区相关者共同参加的多边平台解决,无须域外大国以军事或者其他威慑手段高调介入。" m$ t" y* y" P
对于整个南中国海包括涉及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等水域,中国可以明确宣布多边主义的行动战略,与地区内相关国家合作,就开发油气资源、保护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打击海盗、人道救援等诸多方面出台具体规划,特别是就共同开发的原则、油气分配规则以及利益均沾问题展开深入的对话和谈判,积极推动地区共同繁荣。目前的问题是,一些国家在资源开发上奉行单边主义,片面占有本应属于共同分配的利益,这一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 S, _: ?7 L# `1 O3 z只要奉行战略清晰的方针,采取具体问题分类处理的路径,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获得解决。相反,如果把众多问题卷在一起,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令局势更加复杂难测。特别是一些国家试图引入域外大国,靠军事演习制造“象征性同盟”的假象,一旦把局势搞僵而擦枪走火,到头来必将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8 e. S# F* y0 j
“远亲不如近邻”,作为在该地区共享利益和共担风险的成员国,中国和其他地区国家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南海问题上,相比地区和平稳定的大局,其他问题都是小问题。只要不改变现状,不挑战原先达成的原则和共识,一切问题都可以通过谈判解决。一些国家暂时有困难,中国也可以伸以援手,共克时艰。但如果非得要以此挑战底线,进而引发冲突和更严重的后果,中国也不怕。总之,惟有坚持原则,进退有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海问题。/ e# f2 `& a! X; n1 C
资料图:越南军队装备的“蜘蛛”级导弹艇 越南在近50年来屡次经历战争,军队也在战争中逐渐走向现代化。现在越军现代化进程很快,已今非昔比。装备了包括各型先进舰艇及导弹,形成了一定的战斗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