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恭敬录自《亲友书略释》 龙树菩萨 造颂 索达吉堪布 释讲
http://www.zhibeifw.com/ssfb/dxb/qysls/qysls.php
丑二(修道)分三:寅一、修道的本体;寅二、修道之理;寅三、现见四谛。
寅一、修道的本体:
正见命正念,正定语业思,
此谓八圣道,为寂可修治。
修道的本体是八圣道,即:正见、正命、正念、正精进、正定、正语、正业、正思维。所谓正见,即是见到一切诸法离一切戏论的本相;正命,远离一切邪命而活;正念,时时忆念而不忘失善法;正精进,精进努力,断除烦恼;正定,如如不动而专注在本来法性当中;正语,以清净的语言将自己的证境对众生宣说;正业,断除杀、盗、淫等自性罪和佛制罪;正思维,对已见到的诸法实相,经常思维,不生邪见。此八种法,叫做八圣道,为了得到寂灭的佛果,应常修此八正道来对治烦恼。在修道过程中,唯有此八种根本法。菩萨从二地至十地之间为修道,主要依靠这八种圣道来度化众生。
寅二、修道之理:
无由集爱起,托身众苦生,
除斯证解脱,八圣道宜行。
众生因无明和烦恼而造业,流转于生死。无明烦恼是众生的贪爱所显现的,由于贪爱使每个众生产生无量的痛苦,这叫做苦谛。痛苦的根本来源是集谛,也就是由业和烦恼而生。如果想要除去痛苦,就必须断除无明集谛,使不再起惑造业。集谛断后,则不再受生死轮回的痛苦,证得灭谛,现证解脱,获得最究竟的寂灭。而如何断除集谛呢?应依靠道谛,精勤修习八种圣道,此为断除苦谛和集谛的根本因之一,如此修习,则能远离轮回中的一切痛苦,获得最究竟的涅槃。
寅三、现见四谛:
即此瑜伽业,四种圣谛因。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的根本内容,即说苦集灭道四谛,如果我们对四谛之理通达,即了知轮回苦性,知道痛苦的来源是业和烦恼,欲除苦而解脱必须修道,则欲得圣者菩萨和阿罗汉之果位,并不是很困难。只要依靠前面所讲修持八种圣道,最后证得灭谛的殊胜瑜伽业(修持的事业),便能现见四谛,故瑜伽业为见到四谛的根本因。
丙三(结尾赞叹)分三:丁一、赞叹劣身亦可修成;丁二、赞叹略修亦能成就;丁三、赞叹力所能及之修。
丁一、赞叹劣身亦可修成:
虽居舍严饰,智遮烦恼津,
不从空处堕,如谷因地造,
诸先证法人,皆凡具烦恼。
出家人舍弃世间八法等一切俗事,专心致志闻思修如来圣教,成就者层出不穷。除了出家人之外,烦恼深重的凡夫和琐事缠身的在家居士能不能修成就?只要是如法精进修持,亦同样可以得到成就。
虽然这些在家居士,没有舍弃红尘,居住在繁杂的城市、华丽的房室中,有妻子、儿女等众多眷属围绕,也有内外众多烦心之事,从佛教的角度来看,修法条件差,环境比较恶劣,没有出家人的悠闲环境,但如果对上面所讲的教理已经了知,有了相对清净的智慧,依然可以遮除烦恼,成为渡过烦恼大海的津梁。为什么呢?因为过去无数的成就者,他们的成就,并不是如空中降雨一样自然落下,也并不是如谷物一样从地里长出来的,而是通过对上面所宣讲的圣教理精进修持,才得到了如是的成就。而在他们未成就之前,亦是凡夫身,同样具足烦恼,如本师释迦牟尼佛、邬金第二佛莲花生大师等以前亦是凡夫人,在修道过程中发大菩提心,忍苦耐劳,精进不懈地行持佛法,终于从各种烦恼与束缚当中得到了解脱,获得了究竟的涅槃。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过:有的人说我是金刚持如来化身,有的说我是诸佛菩萨的化身,不管别人怎么说,我以前确确实实是一个凡夫人,通过自己精进苦行,最后才得到了最高成就。所以,国王啊!您不要灰心,只要了知教理,精进修持,在家人亦可以修成就。
丁二、赞叹略修亦能成就:
何假多陈述,除恼略呈言,
事由情可伏,圣谈心是源。
何必需要借用诸多的教理来说明呢?总而言之,我们把窍诀归纳,就是在一切时处调伏自心烦恼即可。华智仁波切《自我教言》中亦说:“如此窍诀尚众多,总之时时刻刻中,自观自己极为要,世出世法亦归此。”尊者还在其他一个菩提心教授中说过:如果没有能调伏自己的心,闭关百年亦是徒劳无益的。所以,一切事情最根本的是调伏自己的心。圣者释迦牟尼佛已经谈到心是一切万法的根源。如果不是为了调伏自己的心,即使整天闻法、诵经,都没有很大意义,只不过是种下善根而已,所以随时都应调伏心,这是很重要的。
丁三、赞叹力所能及之修:
如上所陈法,比丘难总行,
随能修一事,勿令虚夭生。
前面所讲的教言,整个《亲友书》当中所陈述的这些法要,它的内容非常深,涉及面特别广,全部行持有一定的困难。不用说国王你那样整天国务繁忙,修法时间短暂的人,就是我们这些清净的比丘,已经舍弃了世间一切的琐事,还是无法将八万四千法门或上面所讲的法要全部修持。确实,如今有些国王也如此。例如,以前法王如意宝给不丹国王晋美桑格旺修讲一些窍诀修法时,国王也说:“确实像我这样俗务比较多的人,特别适合修持像‘金刚橛’这类的窍诀法,因为太忙,没有时间修广的法。”因此,虽然不能修持全部内容,但也可以随情况选择一个适合于自己的法门,长时修持,那么你得到一次人生也算没有虚度浪费了。
同样,我们在座者,闻思了《亲友书》,对里边深广的内容全部修持很有困难,只有成就后才能全部圆满行持,但现在对其中一个偈颂内容能理解,恒时而修,则此人生还是很有意义的,没有虚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