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认为信的人就没有罪,认为一个人当称义时,他一切的罪连恨带枝都毁灭了的意<br>见,表面上看似乎天真幼稚,实则十分可恶。这种看法既然完全放弃悔改,必将闭成圣的<br>路。一个人若相信他在心思或生活上都没有罪,那么他就再没有悔改的余地了;结果他必<br>不能在爱里得到完全,因为在这方面悔改是必要的。"<br><br>圣经所示的拯救方法<br>约翰·卫斯理 <br><br><br><br><br>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1703_1791)与其弟查理·卫斯理(Charles Wesley,170<br>7_17B8)同为基督教新教卫斯理宗的创始人。卫斯理在牛津大学求学时与一批志同道合者<br>组织"圣社(HolyClub),在虔诚研读圣经的同时,主张循规蹈矩地立身为人故得名"循道者<br>"(Methodist)。1737年在北美传教失败后返回英国,从路德宗因信得救教义和莫拉维亚兄<br>弟会社团生活处得到启发,开始改变正统教会人士只重仪式的做法,深入社会下层人士中<br>宣传其以伦理思想为主的宗教主张,号召在现实生活中贯彻基督教的道德原则,闻道皈依<br>者越来越多。从19世纪下半叶起,卫斯理宗便跻身于新教主要教派之中,其成员遍布世界<br>各地。选文摘自《约翰·卫斯理日记》,许碧端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杜1986年第4版<br>。 <br><br>(一)按照人的描写,宗教比任何事物都要混乱、复杂、难懂。……然而,按照圣经所记载<br>的,耶酥基督的宗教,若就原来的形式说,是如何的简单、明白、易懂;这个宗教,由于<br>世界的造物主和统治者的智慧,对这在现在理解薄弱、能力有限的人,可说是极端合适的<br>。这从它的目的,和它达到该目的的手段中,都可以看出来。以一句话说,它的目的就是<br>拯救;达到这目的的手段就是信仰。<br><br><br>(三)让我们慎重地探讨:甲、什么是拯救?乙、什么是那使我们得救的信仰?丙、我们如何<br>藉着信仰得救?<br><br><br>(甲)什么是拯救?<br><br>一、这里听讲的拯救并不是普通认为的上天堂,永远的乐土,或灵魂之进入乐园,即主所<br>称的"亚伯拉罕的怀里"。不是一种死后或在另一世界里的福乐。按圣经的说法"你是得救<br>",这话的意义是显而易见的。这不是属于遥远的事,而是目前的事;是一个藉上帝白白的<br>恩典如今已得到的福气。"……<br><br>二、如果我们从广义的方面说,拯救包括那常被称为固有的良心在圣灵里的各种工作;其<br>实那良心的工作无非是最初的恩赐;无非是天父的吸引,使我们能够(只要我们愿意)对他<br>生发与日俱增的渴慕之心;无非是那"照亮一切生在世上之人"的光,使每个人知道“行公<br>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上帝同行";无非是上帝的灵不时在每个人心里激起的悔悟之<br>心,虽然人往往尽可能试行抵制它,而且迅速地否认或忘掉了它的存在。<br><br>三、但是我们眼前所注意的只是使徒直接讲论的那种拯救。这包括两部分:称义和成圣。<br>称义就是宽恕的另一名称,是我们一切罪恶的赦免;其含义即我们在上帝面前蒙接纳。那<br>替我们获得这赦罪的代价(一般称为我们称义的功德)就是基督的血和义。<br><br>四、而且当我们称义时,成圣也就在那个时候开始。就在那倾刻间,我们重生了,从上帝<br>而生,为圣灵所生;这里有一个根本的,而不只是相对的改变。我们由于上帝的权力有了<br>内在的更新。……<br>五、凡经验过这种改变的人,必很自然地想象自己一切的罪都被擦掉,从他们的心里根除<br>净尽,毫不存留了!<br><br>六、但是不久他们将觉悟,发现罪不过是暂停活动而已,并未毁灭。试探回来时,罪恶就<br>复活了,这说明罪只是昏厥而已,并没有死。现在他们觉得有两种互相抵触的原则在他们<br>里面,即"情欲和圣灵相争",自己的本性和上帝的恩典相抗。<br>九、于是我们期待着完全的成圣,完全脱离一切罪恶的拯救棗脱离骄傲、自足、愤怒、不<br>信,或如使徒所说的"进到完全的地步"。<br><br><br>(乙)但什么是我们可藉以得救的信仰呢?这是要考虑的第二点。 <br><br>一、照使徒所下的定义,信是"末见之事的确据”(有确据和确信两种含义);"未见之事"<br>是不能感觉的,非肉眼或任问外在器官所能看见所能感受的事。这个"确据"包含着两个意<br>义,一面是对上帝和属乎上帝的事物,有一种超自然的证据,一种心灵上的光,从灵魂表<br>现出来;另一面有一种自然的眼光或感官能够接受它。所以圣经有时说上帝赐人光明,有<br>时说他赐人辨识的能力。 <br><br><br>二、从较特殊的方面来解释,信这个字是一种属神的证据和觉悟,叫我们知道不但“上帝<br>在基督里面和自己和好”,而且基督爱我,为我舍己。就是因为这个信(不论是信的本性<br>,或信的属性),我们才能接受基督,我们才能在一切的职务上,接受他做我们的先知、<br>祭同和君王。也就是因为这个信,"上帝才使他成为我们的智慧、公义、圣洁、和救赎"。<br>四、从最高的意义说,这信就是那可使我们得救、称义与成圣的信仰。但我们如何藉着信<br>仰称义和成圣呢?这是我们所要研究的第三要点。……<br>(丙)<br><br>一、我们如何因信称义呢?要怎样才能了解这个意义呢?我的答案是,信仰是条件,是称义<br>的唯一条件。它是条件:唯有信仰的才能称义,没有信仰的就不得称义。而且这是唯一的<br>条件:信仰本身即够使人称义。每个相信的人都被称义,不管他有没有具备其他的条件。<br><br>二、无疑地,上帝命令我们悔改,并须结果实与悔改的心相称;如果我们有意忽略这命令<br>,我们必不能够合理地盼望称义。样,悔改与悔改的心相称的果实,在某方面看来乃是称<br>义所需要的条件。但从另一方面说,为称义而需要这两点,和需要信仰这二者并不是有同<br>样意义的,也没有同样的程度。程度之所以不同乃因那些果实只是在某种条件之下才有需<br>要;若时间机会许可才需要。否则一个人即使没有这些,仍然可称义,正如十字架的强盗<br>如果我们可以称他为强盗的话,因为后来的人发现这人并非强盗,而是个很忠实很可尊敬<br>的人);但是他不能没有信而被称义;这是不可能的。同样地,一个人尽管悔改,尽管有多<br>少果实可与悔改的心相称,这些都没有益处,若他不信,他仍然不能够被称义。可是当他<br>相信的时候,无论他有没有结出果实,他的悔改是多是少,他仍然可被称义。其"不同意<br>义"是因为悔改与悔改的果实只是间接的需要,其所以需要是为着信仰;而信仰是称义之直<br>接的需要。因此信仰仍旧是称义的唯一条件。<br><br>十一、因此,认为信的人就没有罪,认为一个人当称义时,他一切的罪连恨带枝都毁灭了<br>的意见,表面上看似乎天真幼稚,实则十分可恶。这种看法既然完全放弃悔改,必将闭成<br>圣的路。一个人若相信他在心思或生活上都没有罪,那么他就再没有悔改的余地了;结果<br>他必不能在爱里得到完全,因为在这方面悔改是必要的。<br><br><br><br>信仰之门<br>版权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不代表本站。<br><br><a href='http://www.godoor.net/text/shenxue/zengjiu.htm' target='_blank'>http://www.godoor.net/text/shenxue/zengjiu.htm</a><br><br><br><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