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冲刺纳斯达克幕后故事:兵不厌诈智斗Google <br /><br />财经时报<br /><br />示之以弱,瞒天过海……百度与GOOGLE的竞争策略可谓“兵不厌诈”。现在百度上市成功在即,随着搜索引擎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即使“牛卡计划”能防御第一轮的恶意收购,双方的商战也难免愈演愈烈,好戏还在后头。<br /><br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br /><br />5年前,李彦宏(Robin Li)和他的创业伙伴从辛弃疾的这首著名宋词(《青玉案。元夕》)中获取灵感,并挑取“百度”来作为自己初创的网络搜索引擎公司的名字时,李彦宏大概也没有想到:在纳斯达克上市路演中,如今自己恰好要“蓦然回首”,大力推介这家公司。<br /><br />登堂入室<br /><br />在美国的基金经理眼里,眼下百度足以令他们“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依消得人憔悴”了。<br /><br />7月底在美国的首次路演中,百度表现不俗。早晨的时候有94位基金经理,中午的午餐会则创了记录,增加到140位,原定的宴会厅座位不够了。演讲开始以后仍有不少基金经理闻讯陆续赶来,但是因为座位紧张,有些管理数十亿美金的基金经理只好靠墙坐着,饿着肚子听李彦宏演讲。<br /><br />“比百度大10倍的中国人寿都没有吸引这么多承销商和基金经理来参加。”一位投行人士乐观地表示,“百度的新股发行将会热销。”<br /><br />根据百度此前在7月中旬发布的招股说明书,百度此次招股发行约370万份美国存托凭证(260万股新发行股票,110万股为原有老股东出售),每股价格为19美元到21美元,募集资金约为7500万美元。<br /><br />或许新股发行数量不大也是被热捧的一个因素。此前,百度在香港和英国的路演也大受追捧。参加香港路演的投资者抱怨百度分配给亚洲的新股认购额度太少,只有全部发行规模的10%左右。在英国,一些投资者甚至取消了暑期度假来参加百度的路演。<br /><br />显然,百度的故事眼下比度假有吸引力———百度已经成为世界流量第六大的互联网网站,营业收入迅速增长的速度也惊人,今年首季收入4260万元人民币(约 520万美元),比去年同期1720万元人民币(约208万美元)增长147%。“百度是一家在中国本土成长的并能切实创造出强大搜索引擎产品的公司。” DavidWolf,这位沃尔夫咨询集团亚洲公司的执行董事对媒体表示。<br /><br />按照纳斯达克的规定,百度在上市前缄默期,不能接受媒体采访,但基金经理的问题全要回答。首次美国路演下来,李彦宏十分感慨:“美国的投资者很专业,对搜索引擎很懂行,问了很多难缠的问题,但问的都很到位。”<br /><br />瞒天过海<br /><br />在Google担任CEO的施密特(EricSchmidt)听了李彦宏的这番话,心情一定很复杂。<br /><br />在2003年之前,Google一直遥遥领先,百度这样的“后进青年”几乎可以忽略不计。<br /><br />在2000 年回国创业时,李彦宏和创业伙伴徐勇(Eric Xu)都还是无名之辈,他们借鉴美国搜索公司Infoseek的模式,为门户网站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不久却发现这只是“为人作嫁衣裳”。从2001年起,李彦宏自立门户,网站初创时,其日点击流量不过寥寥可数的1000左右。但李彦宏锲而不舍,逐渐网罗到一批对互联网搜索技术有兴趣、也有激情的技术天才加入百度团队。<br /><br />由于成功实施了“闪电计划”——在用户体验之上不断改进中文搜索技术,2002年的百度开始奋起直追,不少网民开始发现使用百度搜索“很快,也很方便”。此后,百度在中国互联网的搜索流量一路飙升,开始把3721等搜索对手一个个甩在后面。<br /><br />从2003年起,Google在中国市场上的流量就开始落后于百度。到了2004年,Google开始意识到百度不可小觑。施密特立即放下架子开始与百度接触。施密特的如意算盘是控制百度———这意味着Google兵不血刃地拿下中国市场。<br /><br />如果按照流行一时的“IT新思路”———做个网站卖给大佬,套现而出解甲归田———李彦宏们将永远难登大雅之堂。但实力、财力都还欠缺的百度,也不能将业界一哥拒之千里之外———那说不定会激怒对方,引致被扼杀于襁褓之中。这意味着李彦宏与施密特(Eric Schmidt)的交往不得不深谋远虑,保持“竞合”。<br /><br />经过谈判和妥协,在新一轮1470万美元的融资中,百度接受Google的投资499万美元———即让Google拥有百度2.6%的股份。<br /><br />Google一时颇为得意,随后立即忙于到纳斯达克上市。在买到百度的大约2.6%股权后,不仅施密特,连外界也普遍认为,作为美国搜索巨头的Google拿下微小的中国百度,将是顺理成章的事。<br /><br />但事后的发展让人们大跌眼镜。李彦宏深埋心中的志愿是走独立发展和独立赴纳斯达克上市之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李彦宏所谓的“与Google竞争与合作”可能是“缓兵之计”———诱使Google在“合作”的迷魂阵下,推迟大举开拓中国市场的步伐。<br /><br />士别一年,形势大变。在中文搜索引擎领域,百度可谓一骑绝尘。今年首季,百度把Google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在中国国内互联网市场的网站搜索流量份额(市场占有率)为44.7%,相比之下,Google位居第二,为30.1%;同时,百度在首季取得了520万美元的收入,同比增长147%。施密特闻之大惊。<br /><br />兵不厌诈<br /><br />今年6月底,施密特秘密赴京,直奔中关村理想大厦12楼——这是百度总部所在之处。<br /><br />从12楼百度的办公室望出去,施密特惊奇地发现:北大校园一览无余。百度已是个充满活力的IT公司。百度办公室似乎像一个校园,充满了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气氛,除了不准抽烟外,员工可以聊天听音乐,可以下棋,哦,还有穿着拖鞋跑来跑去的家伙———这不正是“Google的中国版”么?Google也喜欢雇佣那些刚刚从学校出来的聪明家伙,并试图在公司创造一个校园生活环境,甚至作息时间也与大学一致,施密特总是为此而得意,声称这些都是出自他的主意。业内人士则戏称,这是一群可以用葛优那句搞笑台词“有组织无纪律”来形容的疯子。<br /><br />但施密特的好心情立刻变坏了。在李彦宏的办公室里,两人谈了什么无从了解,但外界很快就收到百度独立发展的声明———这让施密特震怒。<br /><br />精明的李彦宏在这几年示之以弱,瞒天过海,现在突然间强硬起来了。李彦宏曾经对此骄傲地声称,“百度的(中文搜索)技术是强大的,人才是最好的,渠道是最完善的”。<br /><br />而这正是Google在中国的软肋。有搜索技术人士称,中文与英文的语言逻辑有许多差异非常大的地方,中文是象形单音节文字,英文单词之间有空格,而中文行文在字与字、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些都给擅长英文搜索的Google带来难题;更重要的是,基于用户体验的中文搜索引擎技术是需要经年累月长时间积累得到的,决非Google一朝一夕就能开发出来。<br /><br />Google在美国擅长直销模式,而在中国更多采用代理模式。相比之下,百度已经建立了完整的销售网络和渠道,而Google重新打造销售渠道也需要时间。<br /><br />兵不厌诈。李彦宏还利用跟Google从“谈崩”走向竞争的姿态将自己公司塑造成英雄。<br /><br />据百度内部人士透露,百度要做大做强,有着“民族大义”的思考。在中国,搜索引擎的用户都已扩张到1亿人以上,而在美国,其普及率更是高达67%。毫无疑问,在今后的相当一个时期,搜索引擎将逐步取代门户网,成为互联网的主角,而搜索,尽管是由机器操作的,但其操作系统却是由人设计的,这意味着,最终的搜索结果,可以因设计人而有异。“搜索引擎可以通过搜索结果的差异,将设计者的意志强加给用户,这才是百度寸土不让Google最为本质的原因——<b>抵制美国信息霸权主义</b>”。<br /><br />在百度登堂入室,直奔纳斯达克时,施密特终于发现自己失算了。在意识到李彦宏的拖延意图后他勃然大怒,迅速宣布“任命李开复作为Google中国区总裁”,这意味着,Google将亲自打造中国本土化之路———尽管这有些晚了。<br /><br />李开复无疑是Google进入中国的最佳人选,按照稳健的做法,李开复应该在与微软保密协议期满之后宣布加盟Google.但急于打击百度首次公开募股(IPO)的施密特一不小心捅了微软这个大马蜂窝———当美国的法院下达对李开复的临时禁止令(暂时不能到Google工作)时,施密特的计划再次受挫。<br /><br />锦囊妙计除了提出合作外,施密特留有收购的“后手”。这一目标有迹可寻,在百度招股说明书中,作为持有百度2.6%股权的股东,Google并未出现在献售股东之列,也就是说,Google无意套现手中的2.6%股权。<br /><br />但百度也对防止恶意收购预留了“锦囊妙计”——也就是一个针锋相对的“牛卡计划”。<br /><br />这种计划和新浪防止盛大收购而推出的“毒丸计划”不尽相同。按照百度在纳斯达克公布的招股说明书,百度上市后的股份将分为A类股票、B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为A类股票,所有原始股票为B类股票。10股B类股票表决权相当于1股A类股票表决权。这一股权结构还规定,一旦Google或其他收购方买下 B类股票(即原始股份),B类股票立即转为A类股票。<br /><br />从招股书看,百度IPO完成后,A类股票(即新发行股票)约占总股本10%左右,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拥有35%之多的股份,包括Google在内的原始大股东持有54.1%的股份。如此一来,就算Google买下除李彦宏及百度高管之外的所有股份,由于B类股转为A类股的机制,Google拥有的表决权还是低于李彦宏及百度高管———换句话说,Google无法用收购来有效控制百度。<br /><br />“这也许将成为MBA教材的收购与反收购的经典案例。”一位商学院教授表示。李彦宏在“牛卡计划”上略施小计,再次给施密特迎头一击。<br /><br />回过头来看,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一家前景如此光明的公司首次募股计划如此保守。此前,市场普遍估计,百度将实施2亿-3亿美元的IPO计划。但7月中旬发布的此次募集资金约为7500万美元,两者相差甚远。<br /><br />按照2亿-3亿美元的IPO计划,百度新发行股票将占总股本25%左右,聪明的李彦宏认为,百度公司将来的价值,绝非IPO之时可以相提并论,一个对公司的未来有充分信心的大股东,往往会采取“惜售”的方法,既让公司的价值通过IPO得到体现,又让股东们仍可获得公司将来提升的价值。<br /><br />但Google 对百度仍未死心,施密特的老板,Google最大的两位个人股东布林(Sergey Brin)和佩吉(Larry Page),对百度依然“痴心不改”,据内部人士称,Google依然通过各种方法来找李彦宏,表达“合作”的意愿。李开复在最近的北京之行中仍向李彦宏和百度伸出了橄榄枝:“我们愿意跟所有的公司合作,包括竞争对手。”<br /><b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