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5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共享脚踏车成时尚 城市出行共享经济大饼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15.3.2017 03:1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随着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应用爆发式增长,‘互联网+生活’的社会经济模式初具规模。赶上‘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的‘共享脚踏车’自去年4月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带动时尚出行热潮,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底,各企业单单在广州投放的‘共享脚踏车’数量,总数超过10多万辆,由此衍生的随意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等等问题,严峻挑战中国城市管理的智慧。
人人脚踩脚踏车在北京长安街蜂拥而过的画面,曾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标志性都市景观,如今借助于现代科技移动平台,曾经的“脚踏车王国”又兴起两轮上路的时尚风潮。
以广州市街头为例,橙色摩拜(Mobike)、黄色ofo、蓝色小蓝单车,蓝色小鸣单车几个月来横空出世,形成一道由“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拼凑而成的现代生活风景线。地铁站出口处,各色脚踏车排列任人挑选;上下班时间,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骑车穿梭于公路;在珠江边的绿道上,大叔大妈齐齐骑车锻炼身体。
不同于过往的公共脚踏车,共享脚踏车采取“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不用办卡、不用找车桩,走到哪儿骑到哪儿,骑到哪儿停到哪儿,停到哪就放在哪儿,无须在指定地点租还车。
化解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难题
共享脚踏车随时取、随处还,作为休闲用途是个不错的选项,但许多专家与用户均指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共享脚踏车问世的更大意义是解决通勤问题,特别是化解人们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的难题。
共享脚踏车很好地解决公共交通工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在灰霾较多的日子里,也可让拥车族认真思考是否该适当放下汽车,低碳出行。
摩拜希望缓减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与低碳出行正是摩拜创办人胡玮炜创业的两大宗旨。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成立摩拜是希望“让脚踏车回归城市”,带动更多的人骑行,以缓减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胡玮炜最初的构想是:“希望我像机器猫小叮铛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脚踏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脚踏车骑走。”
搭上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胡玮炜的“叮铛梦”在2015年成真了。智慧共用脚踏车营运平台“摩拜单车”在2015年1月上路,同年底在上海试营运,并于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正式推出服务。之后,这个平台在短短九个月内高速成长,先后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佛山、厦门以及武汉九个城市。
十万“铁马”怎么管
未来几年,共享脚踏车估计还会在更多中国城市推广开来。
据新华社报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54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户规模将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企业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单单摩拜就在广州投放了九万辆脚踏车,ofo和小蓝脚踏车在今年1月底前的投放量分别是六万辆和五万辆。这意味着,至今年1月底前,广州至少有10多万辆共享脚踏车。
十万辆脚踏车,这支庞大的“铁马大军”,要怎么管?
城市管理面对“共享脚踏车”挑战
自去年4月问世以来,因共享脚踏车而衍生的诸多问题包括:随意占道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占用机动车道易酿成交通事故、脚踏车无路可走等等,这都给中国城市管理者带来新挑战。
据报道,摩拜脚踏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10%,ofo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经媒体频繁曝光的恶劣行为包括:上海市民在网络买了一辆二手脚踏车,后发现是喷漆伪装过的共享脚踏车;有市民将脚踏车锁上自己的锁以求“公车私用”;有的市民为免费使用而破坏脚踏车锁或者二维码,还有广州男子将脚踏车扔进珠江并拍视频上传网络。
最近一起发生在深圳的破坏事件更引发西方通讯社关注——南山蛇口湾厦新村有约500辆各色脚踏车被堆成两座三米高的“山丘”,很多车零件散落,损毁严重。
远。
中国城市适合发展“共享出行经济”
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十分看好脚踏车共享领域的发展。据人民网报道,诸大建认为: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全新的脚踏车共享模式;二是随着中国城市地铁大规模发展,围绕地铁站需要形成“骑—乘—骑”的出行模式;三是中国城市人口多、密度高,特别适合发展‘摩拜’这样的共享经济。随着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应用爆发式增长,‘互联网+生活’的社会经济模式初具规模。赶上‘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的‘共享脚踏车’自去年4月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带动时尚出行热潮,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底,各企业单单在广州投放的‘共享脚踏车’数量,总数超过10多万辆,由此衍生的随意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等等问题,严峻挑战中国城市管理的智慧。
人人脚踩脚踏车在北京长安街蜂拥而过的画面,曾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标志性都市景观,如今借助于现代科技移动平台,曾经的“脚踏车王国”又兴起两轮上路的时尚风潮。
以广州市街头为例,橙色摩拜(Mobike)、黄色ofo、蓝色小蓝单车,蓝色小鸣单车几个月来横空出世,形成一道由“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拼凑而成的现代生活风景线。地铁站出口处,各色脚踏车排列任人挑选;上下班时间,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骑车穿梭于公路;在珠江边的绿道上,大叔大妈齐齐骑车锻炼身体。
不同于过往的公共脚踏车,共享脚踏车采取“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不用办卡、不用找车桩,走到哪儿骑到哪儿,骑到哪儿停到哪儿,停到哪就放在哪儿,无须在指定地点租还车。
化解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难题
共享脚踏车随时取、随处还,作为休闲用途是个不错的选项,但许多专家与用户均指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共享脚踏车问世的更大意义是解决通勤问题,特别是化解人们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的难题。
共享脚踏车很好地解决公共交通工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在灰霾较多的日子里,也可让拥车族认真思考是否该适当放下汽车,低碳出行。
摩拜希望缓减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与低碳出行正是摩拜创办人胡玮炜创业的两大宗旨。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成立摩拜是希望“让脚踏车回归城市”,带动更多的人骑行,以缓减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胡玮炜最初的构想是:“希望我像机器猫小叮铛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脚踏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脚踏车骑走。”
搭上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胡玮炜的“叮铛梦”在2015年成真了。智慧共用脚踏车营运平台“摩拜单车”在2015年1月上路,同年底在上海试营运,并于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正式推出服务。之后,这个平台在短短九个月内高速成长,先后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佛山、厦门以及武汉九个城市。
十万“铁马”怎么管
未来几年,共享脚踏车估计还会在更多中国城市推广开来。
据新华社报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54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户规模将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企业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单单摩拜就在广州投放了九万辆脚踏车,ofo和小蓝脚踏车在今年1月底前的投放量分别是六万辆和五万辆。这意味着,至今年1月底前,广州至少有10多万辆共享脚踏车。
十万辆脚踏车,这支庞大的“铁马大军”,要怎么管?
城市管理面对“共享脚踏车”挑战
自去年4月问世以来,因共享脚踏车而衍生的诸多问题包括:随意占道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占用机动车道易酿成交通事故、脚踏车无路可走等等,这都给中国城市管理者带来新挑战。
据报道,摩拜脚踏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10%,ofo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经媒体频繁曝光的恶劣行为包括:上海市民在网络买了一辆二手脚踏车,后发现是喷漆伪装过的共享脚踏车;有市民将脚踏车锁上自己的锁以求“公车私用”;有的市民为免费使用而破坏脚踏车锁或者二维码,还有广州男子将脚踏车扔进珠江并拍视频上传网络。
最近一起发生在深圳的破坏事件更引发西方通讯社关注——南山蛇口湾厦新村有约500辆各色脚踏车被堆成两座三米高的“山丘”,很多车零件散落,损毁严重。
远。
中国城市适合发展“共享出行经济”
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十分看好脚踏车共享领域的发展。据人民网报道,诸大建认为: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全新的脚踏车共享模式;二是随着中国城市地铁大规模发展,围绕地铁站需要形成“骑—乘—骑”的出行模式;三是中国城市人口多、密度高,特别适合发展‘摩拜’这样的共享经济。随着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应用爆发式增长,‘互联网+生活’的社会经济模式初具规模。赶上‘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的‘共享脚踏车’自去年4月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带动时尚出行热潮,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底,各企业单单在广州投放的‘共享脚踏车’数量,总数超过10多万辆,由此衍生的随意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等等问题,严峻挑战中国城市管理的智慧。
人人脚踩脚踏车在北京长安街蜂拥而过的画面,曾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标志性都市景观,如今借助于现代科技移动平台,曾经的“脚踏车王国”又兴起两轮上路的时尚风潮。
以广州市街头为例,橙色摩拜(Mobike)、黄色ofo、蓝色小蓝单车,蓝色小鸣单车几个月来横空出世,形成一道由“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拼凑而成的现代生活风景线。地铁站出口处,各色脚踏车排列任人挑选;上下班时间,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骑车穿梭于公路;在珠江边的绿道上,大叔大妈齐齐骑车锻炼身体。
不同于过往的公共脚踏车,共享脚踏车采取“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不用办卡、不用找车桩,走到哪儿骑到哪儿,骑到哪儿停到哪儿,停到哪就放在哪儿,无须在指定地点租还车。
化解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难题
共享脚踏车随时取、随处还,作为休闲用途是个不错的选项,但许多专家与用户均指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共享脚踏车问世的更大意义是解决通勤问题,特别是化解人们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的难题。
共享脚踏车很好地解决公共交通工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在灰霾较多的日子里,也可让拥车族认真思考是否该适当放下汽车,低碳出行。
摩拜希望缓减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与低碳出行正是摩拜创办人胡玮炜创业的两大宗旨。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成立摩拜是希望“让脚踏车回归城市”,带动更多的人骑行,以缓减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胡玮炜最初的构想是:“希望我像机器猫小叮铛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脚踏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脚踏车骑走。”
搭上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胡玮炜的“叮铛梦”在2015年成真了。智慧共用脚踏车营运平台“摩拜单车”在2015年1月上路,同年底在上海试营运,并于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正式推出服务。之后,这个平台在短短九个月内高速成长,先后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佛山、厦门以及武汉九个城市。
十万“铁马”怎么管
未来几年,共享脚踏车估计还会在更多中国城市推广开来。
据新华社报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54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户规模将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企业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单单摩拜就在广州投放了九万辆脚踏车,ofo和小蓝脚踏车在今年1月底前的投放量分别是六万辆和五万辆。这意味着,至今年1月底前,广州至少有10多万辆共享脚踏车。
十万辆脚踏车,这支庞大的“铁马大军”,要怎么管?
城市管理面对“共享脚踏车”挑战
自去年4月问世以来,因共享脚踏车而衍生的诸多问题包括:随意占道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占用机动车道易酿成交通事故、脚踏车无路可走等等,这都给中国城市管理者带来新挑战。
据报道,摩拜脚踏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10%,ofo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经媒体频繁曝光的恶劣行为包括:上海市民在网络买了一辆二手脚踏车,后发现是喷漆伪装过的共享脚踏车;有市民将脚踏车锁上自己的锁以求“公车私用”;有的市民为免费使用而破坏脚踏车锁或者二维码,还有广州男子将脚踏车扔进珠江并拍视频上传网络。
最近一起发生在深圳的破坏事件更引发西方通讯社关注——南山蛇口湾厦新村有约500辆各色脚踏车被堆成两座三米高的“山丘”,很多车零件散落,损毁严重。
远。
中国城市适合发展“共享出行经济”
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十分看好脚踏车共享领域的发展。据人民网报道,诸大建认为: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全新的脚踏车共享模式;二是随着中国城市地铁大规模发展,围绕地铁站需要形成“骑—乘—骑”的出行模式;三是中国城市人口多、密度高,特别适合发展‘摩拜’这样的共享经济。随着中国移动通信网络环境不断改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通信、移动支付、移动出行等应用爆发式增长,‘互联网+生活’的社会经济模式初具规模。赶上‘互联网+’创新创业浪潮的‘共享脚踏车’自去年4月进入市场以来,先后在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带动时尚出行热潮,各大企业为了抢占市场份额,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截至今年1月底,各企业单单在广州投放的‘共享脚踏车’数量,总数超过10多万辆,由此衍生的随意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等等问题,严峻挑战中国城市管理的智慧。
人人脚踩脚踏车在北京长安街蜂拥而过的画面,曾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前的标志性都市景观,如今借助于现代科技移动平台,曾经的“脚踏车王国”又兴起两轮上路的时尚风潮。
以广州市街头为例,橙色摩拜(Mobike)、黄色ofo、蓝色小蓝单车,蓝色小鸣单车几个月来横空出世,形成一道由“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网”拼凑而成的现代生活风景线。地铁站出口处,各色脚踏车排列任人挑选;上下班时间,打扮时尚的男男女女骑车穿梭于公路;在珠江边的绿道上,大叔大妈齐齐骑车锻炼身体。
不同于过往的公共脚踏车,共享脚踏车采取“扫码开锁、随停随走、微信支付”的营运方式,不用办卡、不用找车桩,走到哪儿骑到哪儿,骑到哪儿停到哪儿,停到哪就放在哪儿,无须在指定地点租还车。
化解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难题
共享脚踏车随时取、随处还,作为休闲用途是个不错的选项,但许多专家与用户均指出,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补充,共享脚踏车问世的更大意义是解决通勤问题,特别是化解人们出行“最后三至五公里”的难题。
共享脚踏车很好地解决公共交通工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尤其在灰霾较多的日子里,也可让拥车族认真思考是否该适当放下汽车,低碳出行。
摩拜希望缓减交通拥堵与环境污染
减少污染与低碳出行正是摩拜创办人胡玮炜创业的两大宗旨。她接受中国媒体采访时多次表示,成立摩拜是希望“让脚踏车回归城市”,带动更多的人骑行,以缓减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
胡玮炜最初的构想是:“希望我像机器猫小叮铛一样,当我想要一辆脚踏车的时候,我就能从口袋里掏出一辆脚踏车骑走。”
搭上中国创新创业的浪潮,胡玮炜的“叮铛梦”在2015年成真了。智慧共用脚踏车营运平台“摩拜单车”在2015年1月上路,同年底在上海试营运,并于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当天,正式推出服务。之后,这个平台在短短九个月内高速成长,先后进入上海、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宁波、佛山、厦门以及武汉九个城市。
十万“铁马”怎么管
未来几年,共享脚踏车估计还会在更多中国城市推广开来。
据新华社报道,艾媒咨询发布的《2016年中国单车租赁市场分析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达5400万元(人民币,下同),用户规模将达425.16万人,预计2019年中国脚踏车租赁市场规模将上升至1.63亿元,用户规模将达1026.15万人。
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各大企业持续扩大投放脚踏车数量。据报道,单单摩拜就在广州投放了九万辆脚踏车,ofo和小蓝脚踏车在今年1月底前的投放量分别是六万辆和五万辆。这意味着,至今年1月底前,广州至少有10多万辆共享脚踏车。
十万辆脚踏车,这支庞大的“铁马大军”,要怎么管?
城市管理面对“共享脚踏车”挑战
自去年4月问世以来,因共享脚踏车而衍生的诸多问题包括:随意占道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占用机动车道易酿成交通事故、脚踏车无路可走等等,这都给中国城市管理者带来新挑战。
据报道,摩拜脚踏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10%,ofo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经媒体频繁曝光的恶劣行为包括:上海市民在网络买了一辆二手脚踏车,后发现是喷漆伪装过的共享脚踏车;有市民将脚踏车锁上自己的锁以求“公车私用”;有的市民为免费使用而破坏脚踏车锁或者二维码,还有广州男子将脚踏车扔进珠江并拍视频上传网络。
最近一起发生在深圳的破坏事件更引发西方通讯社关注——南山蛇口湾厦新村有约500辆各色脚踏车被堆成两座三米高的“山丘”,很多车零件散落,损毁严重。
远。
中国城市适合发展“共享出行经济”
上海同济大学公共管理系主任诸大建十分看好脚踏车共享领域的发展。据人民网报道,诸大建认为:一是从世界范围来看,它是全新的脚踏车共享模式;二是随着中国城市地铁大规模发展,围绕地铁站需要形成“骑—乘—骑”的出行模式;三是中国城市人口多、密度高,特别适合发展‘摩拜’这样的共享经济。共享脚踏车成时尚 城市出行共享经济大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26.1.2025 07:1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