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回歸祖國20年間,內地赴港旅遊人次增長了17倍。圖為香港銅鑼灣街頭\資料圖片
從1997年的236萬到2016年的4277.8萬,香港回歸祖國20年間,內地赴港旅遊人次增長了17倍。同時,港人探索內地腳步也從未停止,由「錦繡中華」式的速覽祖國,至邁入北京四合院品茶這樣的親身體驗,內地和香港一直以來互為最重要的基礎性客源市場,香港成熟豐富的旅遊行業經驗更為內地提供了指導和借鑒。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長期關注兩地旅遊交流,他建議未來香港應將更多內地遊客從星光大道等常規景點吸引到香港的大街小巷,使普通居民亦能從旅遊業的發展中受惠。\大公報記者 孫 琳 1997年7月1日,戴斌坐在電視機前,懷着對香港的嚮往見證了香港回歸這一歷史性時刻。次年,戴斌赴深圳出差,特地去了中英街,這是他第一次近距離靠近香港。彼時,對內地人來說去香港並非易事,赴港簽註所需材料多,手續繁雜,辦理周期長,赴港遊只能跟團,「語言不通,溝通費力,香港依然很遙遠」。 港澳遊佔境外消費七成 2003年「沙士」之後,赴港「自由行」開通。自那時起,無論是到訪人次還是消費額,內地居民在香港入境市場的比重一直保持着穩步增長的態勢。正如飛豬總裁李少華所說,香港對很多內地人來說,是造訪世界的第一站,是「世界開始的地方和走向世界的地方」。 伴隨着兩地旅遊交流迎來蜜月期,戴斌也開始了他與香港的「親密接觸」,帶着女兒去迪士尼、自己搭港鐵專門去蘭桂坊、旺角等電影裏出現的場景,「這一時期的香港在發生着變化,普通話越來越普及,語言溝通的障礙逐漸消失,香港以一種包容、自由、多元化的城市面貌迎接着八方來客。」 2014年,赴港遊出現拐點,內地赴港遊人數一度下滑,戴斌對此表示,總體來看,港澳依然是內地出境旅遊首選目的地,2016年港澳地區消費更佔據內地境外消費的70%。 此外,回歸後,香港一直是內地入境旅遊的基礎市場,連續數年總人次居首。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旅遊局、旅遊業界高度重視香港市場,不僅有專門負責香港市場的內設機構,且持續加大在香港的旅遊推廣力度。 數據顯示,2016年,香港往內地的遊客總數達8106萬人次,消費總額305億美元,分別佔內地入境市場的59%和25.4%。戴斌表示,回歸伊始,港人對內地充滿好奇,「錦繡中華」等「一站式」「快餐式」了解內地的微縮景觀最受歡迎。近年則隨着兩地往來的頻繁深入,港人逐漸走向西部、中部等二三線城市,這對內地旅遊接待服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自由行應突出更多「港味」 如今,兩地旅遊已步入理性成熟階段,遊客和市場都發生了改變。戴斌認為,這就更需要在監管等方面多下工夫,尤其是合力打擊不合理低價遊。對內地而言,在日韓泰等周邊目的地國家競爭之下,如何提高入境遊接待水平、提升對香港新一代青年的吸引力將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戴斌建議,內地未來應開放更多的赴港自由行城市,香港則應着力將港式生活作為旅遊賣點,吸引更多內地遊客從星光大道等常規景點走入香港的大街小巷,使本港居民亦能從旅遊業的發展中受惠。 「用好大灣區建設、港珠澳大橋通車這種歷史性的機遇,進一步推進粵港特別是大灣區城市群之間的旅遊合作。」戴斌還建議香港旅遊市場調整業態布局,「給面向民生的小微型商家留有空間」。兩地的旅遊相關部門、智庫、協會等也應加強交流合作,建立常規合作機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