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心得(第一百八十八集) 罗国正 (2018年5月) 2713、文笔只有在自由、没有利害关系的压制时,才是内心的喉舌。 2714、给他戴上桂冠,谁都不能碰他!因为传说天雷不打桂树。世界上什么单位或个人可发桂冠?凭什么可以发桂冠?是有形的桂冠还是无形的桂冠呢?是历史留下的桂冠还是现在发放的桂冠呢?当今艺术界谁戴上了桂冠呢?有多少人戴上桂冠呢?真的就没有人敢碰?戴上了桂冠后,如果还有不少人去碰,这意味着什么?都不能碰又是什么意思?这些问题很耐人寻味! 2715、合乎人性为理性。这是一条很常用的重要的审美标准。 2716、审美的对象完全适合审美主体的心理结构和生理结构,并被审美主体充分地真切感受到,那当然是很美的。 2717、康德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道出了美感存在着普遍性。这也是普遍性美感的重要审美标准之一。其实,能形成美感存在着普遍性的大前提是人们的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具有相似性、一致性之处。 2718、人应该从小就培养自己具有正确的情感趋势,这样的人生才具有正能量。正确的情感趋势,需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正确的审美标准为指导,要明白物理人情。所以,美育是一项重要的系统的工作。 2719、人们反复在生活、学习、工作、体验中接受了的常识,形成的习惯,是产生感情趋势的基础,每个人的心愿、目标、理想对感情趋势有着牵引作用,社会上提倡的公平、公正的价值观,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人公道的楷模,人们崇拜的偶像,是人们感情趋势的尺度和规范。信念、崇高,是成为人物的重要感情趋势。 2720、当人处在无法解决的冲突中,已预知必然产生悲剧时,采取的办法有如下:多害相权取其轻。哥德认为:“悲剧的关键在于有冲突而无法解决。”我以为,哥德这句话,对于他当时接触戏剧里的悲剧,是很有道理的。但在现实中发生悲剧,其关键的内涵,就不是这么简单了。对现实生活发生的悲剧的评价,常与评价者的地位和价值观念有关。不同地位和价值观的人,常得出不同的结论。例如:有的人平淡无奇、没有冲突地在深山里安渡了一生。有的人认为,这是很美好的,却有的人认为,如果人生这样渡过,就是悲剧。这显然说明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冲突与否,与观念相关。 2721、为什么“洗脑”成了当今社会普遍作为贬义词来使用呢?肯定是不少人吃了不少亏之后,感到受骗而发出的感受。我以为,“洗脑”是中性词,可以作褒义词,也可以用作贬义词。例如:当一个人满脑子都是乌七八糟的东西,一点“礼、义、廉、耻”都没有,心思都是想着害人害物的东西,言行都是假、丑、恶,难道不应“洗洗脑”吗?只有坚持认真细致的清洗,才有机会回归真、善、美。 2722、如果没有意外的事情突发,通常是有三个方面的重要原因,导致婚姻悲剧:一、肉体与肉体的不平衡;二、灵魂与灵魂的不平衡;三、强大欲望与微弱条件(包括能耐)不平衡。其中有一种或多种不平衡存在,导致矛盾、冲突发生,当这些矛盾、冲突发生后,没有能力、办法解决,必然导致婚姻悲剧。 2723、当人们有较高的强烈期望,与现实产生巨大的落差时,极容易引发出相应的言行。在这些期望里,有的是合法、合理的,有的不合理,甚至付之言行就违法的。这时,悲剧随时会发生。对不合法、不合理的期望,要有人正确引导,而有合法、合理的强烈期望那部分的人们,有的还可以耐心地等待,有的已迫不及待。这时需要有人、或单位、组织进行心灵安抚,和调动相关人力、财力、物力解决实际问题。如果引导、安抚、解决实际问题无效,悲剧随时发生。舞台上的悲剧,常是根据现实中发生的这些悲剧加以艺术性的浓缩、概括,以小的空间、短的时间表现出来,让观众带着等待的心情,使剧情继续发展,结果,能给人以艺术享受的同时,使心灵净化和得到教育。什么年龄段的人观看什么程度的悲剧呢?依据什么来作出判断呢?这里就存在着具体的审美标准。 2724、强烈的情欲常常导致悲剧。而喜剧的重要思想基础是理性。一阳一阴,构成矛盾、太极。而每一阳里和每一阴里又有更小的矛盾、太极,这样细分下去,以至构成每一个悲剧的整体和每一个喜剧的整体。很多事物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划分,或用来创作,或用来审美。 2725、艺术家模仿大自然的作品,大自然在作品中已人性化,这种人性化还具有作者的个性化。一方面是人工化的物质性显现,另一方面装着艺术家创作时的灵魂。不少艺术家由于有过于强烈表现的心态,很容易出现了矫揉造作的痕迹,或陷入了类型化的弊端。所以,在创作前,应该用时间用心思考。 2726、想象的快感、悟性快感、感官快感,这三者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我们不能因为它们有相对的独立性而否认有联系性、互生性、相克性、因果性、逻辑次序性等。从我观察、阅读不少艺术家的作品中,我已感觉到他们常充满考虑到读者在心理上在这三者之间产生的连锁反应、循环反应、锣旋式上升或下降的反应。如果一个作品出现,观众什么感觉都没有,这作品肯定是失败的!是不是反应过于强烈就是好的作品呢?未必!这里还有正向反应和负向反应的问题。我们应提倡适当的正向反应。这是非常难以把握的度,这也是对艺术家综合水平的检验。但是,作为一个大艺术家必须要过这一关。 2726、落加斯提出蛇形线条是最美的线条。这个观点,后来被不少美学家、艺术家接受了。其实,这世界根本没有什么抽象的线条是最美的,只有具体的线条与具体的实体结合在一起时,并在特定审美主体中形成最美的感觉。不少特定的线条,离开了特定的实体,会造成滑稽感、荒谬感、甚至是恐怖感等等。这其实是常识。 2727、有人认为自然是美的观念的源头。我认为要在后面补充一句:因为,从归根结蒂去看,人也属于自然的一部分。美就是对象适合人时,使人产生愉悦的感觉。 2728、在美学史上,由于历史上当时医学、心理学、人体科学、测试手段等等还处于非常落后的阶段、或有的还没有诞生,很多美学研究者喜欢用经验主义的方法,将体验到的事情和过程描述出来,当然,其中也不乏理性的推理的帮助。如“内在感官”、“审美趣味”等等。虽然如此,这些研究者中,不少也成为后来者所崇敬的美学家,为以后美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2729、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审美,或一方对其他方的审美,若然要得出对审美对象总体的正确审美判断,单凭直观感觉是远远不够,还须经验和理性的帮助。因为,这不只涉及到人外貌、还涉及到人的品质、能力、阅历等等。从直观感觉提升到综合感觉。其实,不单对人的审美判断需如此,对很多事物进行审美也需如此。 2730、人有大格局,就有天然之势,必有从者。 2731、现在很多画家画伟人像,有以下几种状况:一、形神俱似,佳品;二、形似,神不似;三、神似,形不似;四、形与神俱不似,劣品;甚至不成为品,是垃圾。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画家所爱戴、尊敬的伟人,就力求把伟人画得美貌些,线条顺滑、柔和、气色红润光亮些,结果成了俊男美女的模特,而没有伟人的气质。画家厌恶的伟人,就将其丑化,结果似一般的坏人或罪犯,表现不出奸雄的气质。演员扮伟人,也存在类似问题。其实,任何人,尤其是伟人有整体性,有里里外外构成组合出协调的整体。 2732、以德增美,以才增美,以丽词增美、以雅行增美,以恰当的服饰增美,是可以这样的。这些应自然流露。否则,会弄巧反拙,或画蛇添足。 2733、许多的歌、诗、词、曲、戏、书在青少年时唱了、听了、读了,其深意是不明白的,后来经历世事多了,再重唱、重听、重读,效果有多个方面,回到青少年时,引起了很多联想、感叹,仿佛激活了衰老了的细胞和已减弱了的能量,回味的感觉体验丰富了,回到以前的内容又重新认真地审美,明白更多作品的深意,这是新的精神收获过程。这也充分说明,要对事物进行正确审美判断,经验是非常重要的,在青少年时,缺乏丰富的经验,很多事情需要有丰富经验的人引导。所以,当自己还年轻时,要有这样的本领,就是善于倾听,乐于向人请教、认真学习、体验,这是非常重要的。 2734、人们可以通过诗的形式来实现想象的自由,来飞翔出物质的局限。从而体现出人的一种精神境界。实现物质世界不能满足的东西,通过诗的精神世界来满足。为什么说中国较早就是诗的国度呢?应明白吧! 2735、现实中,确实有的家庭、家族、单位、组织、地方,出现了“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的现象,这是悲剧。从人类的总体来看,这种现象属于少数。但不能忽视,以防止这类现象漫延。所以,慈善事业的发展,减少仇恨,增加友爱,强化互信,为世界出现更多的美好人生,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 2736、霍布斯认为创造想象要受到欲望和目的控制,在这样的大前提下,我认为,必然产生带功利的审美。 2737、很多人物都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并可用一个字来概括,以《三国演义》的描写为例,里面的人物:刘备,仁;关公,义;张飞,猛;孔明,智;赵云,忠;曹操,雄;孙权,福;鲁肃,厚;曹植,文;吕布,叛;小乔,美;……。历史上和在很多小说里,还有众多人物可以为鉴。如果你想成为个人物,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有一个可行的理想、目标,逐步地塑造自己。你想到哪个字是你的塑造目标呢? 2738、由大智慧,产生大气度、大意念场、精妙的思维、语言逻辑的严谨和高雅,创作出的作品成为经典,设计和生产的产品在功能和外形巧夺天工,言行皆成风范。这样,大智慧的主体和审美者,享受到大智慧和因大智慧所衍生的一切所带来的愉快、美感。这种美感是从精神到物质、从抽象到具象、从形式到内容、从理论到实践、从静态到动态、从主体到客体、从时间和空间、从点、线、面、主体到全方位、从过去、现在到未来、意象到气场、从发念到结果、目的和过程都充分地体现。大智慧是得道的显现,是大美集中反映,大智慧者就是道成肉身的美。 2739、人比较完善的优美是由天生的从样貌到身材自然线条给人以美感的基础上,加上有良好的教养,既善良又智慧,言行高雅、得体、自然,还有恰当的服装等配合。这是具有先天条件和后天努力相结合的优美,是既令人爱慕,又令不少人妒忌的优美。 (待续) (本集责任编辑:严建中 詹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