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周游
德国频道
查看: 900|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右派经典言论

[复制链接]
1#
发表于 24.5.2007 18:49:19 | 只看该作者
即时机票
关于成立“政治设计院”的发言<br /><br />--------------------------------------------------------------------------------<br /><br />章伯钧  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一日<br />                现在工业方面有设计院可是政治上没有设计院<br /><br />               “共产党的民主精神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效果。”<br /><br />    民盟副主席章伯钧说,今天他谈个人的意见:第一点,近20多天来,全国各地<br />都在谈论人民内部矛盾,帮助共产党整风,提出了很多意见,看来是很正常。共产<br />党的领导,共产党的政策,共产党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精神,民主精神,已经得到了<br />极大的效果。这在中国政治史上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都是一件新的事情。兄弟国<br />家很重视。帝国主义国家想找我们的毛病,但找不到。比如近两周来提出的学校中<br />的党委治校的问题,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就我接触到的朋友来说,大家的看法基本<br />接近,都认为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缺少的,党是可以从政治上领导科学的。但是,<br />另一方面,大家也都感到这种制度有缺点,发生了宗派主义、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br />的缺点。因此,大家认为应该更多地听取教授和学生的意见。这证明,鸣,放,并<br />不影响共产党的领导,而是愈益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br /><br />    现在应该提出进一步的要求。最近我参加了北京的一些座谈会,感到仍有人没<br />有把话说完。在一次高级技术人员座谈会上,有人发言后问我到底怎样,下边可能<br />顾虑更多。因此,今后应该彻底地广开言路。现在光是中上层人物的意见,固然能<br />够反映很多方面的意见,但是,还应该普及到下层才好。下层干部在几年来对国家<br />贡献很大,其功不小;但是犯了不少错误。因此希望这次整风能听一听基层人民的<br />意见。<br /><br />            “党内一决定就那么干下去是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br /><br />    其次,谈几个问题:几年来,特别是从去年政协会议以后,国家领导方面很重<br />视各方面的意见,民主生活日渐丰富。今后有关国家的政策、方针性的重大问题,<br />可以多听一听各方面的意见。如这次整风,结合检查改进工作,当然是好的。过去,<br />作了许多轰轰烈烈的好事,但是,有些事情也给国家带来了损失。如果在工作进行<br />之初,就多听听人大常委会、政协、民主党派的意见,就可以少走弯路。如扫盲运<br />动、五年一贯制、推广双轮双铧犁等问题,如果事先经过国务院的部长们,根据材<br />料,多方面地进行讨论,或经过民主党派、高级知识分子、专家的讨论,就会减少<br />损失。如果党内一决定,就那么干下去,是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的。又如体制问题、<br />中央和地方的分权问题,去年只交地方党委书记和少数党外高级干部进行讨论。主<br />要是党内讨论。应该利用政协、人大的各种委员会、民主党派去讨论,这些人都有<br />相当的认识和经验。再如文字改革,我认为既不是国防机密,又不是阶级斗争问题,<br />是一个人民内部的矛盾问题,却只由少数热心分子作了讨论。这样,是不是人人都<br />搞通了呢?我看包括党内的一些同志,大有问题,相当混乱。如果文字改革问题,<br />等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我没有意见,我不能反对;如果是文化问题,就应该在<br />党内外展开讨论,应该多从学术、政治、道理上进行讨论。<br /><br />    陈梦家在文汇报上的意见,我部分地同意。<br /><br />       “政协、人大、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应该是政治上的设计院。”<br /><br />    现在工业方面有许多设计院,可是政治上的许多设施,就没有一个设计院。我<br />看政协、人大、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应该是政治上的四个设计院。应该多发挥这<br />些设计院的作用。一些政治上的基本建设,要事先交他们讨论,三个臭皮匠,合成<br />一个诸葛亮。现在大学里对党委制很不满,应该展开广泛的讨论,制度是可以补充<br />的,因为大家都是走社会主义的路。这样搞,民主生活的内容就会丰富起来。<br /><br />    政协、人大不要等到期满,今年就可以进行明年所要作的大事的讨论,不能全<br />靠视察制度,对国家准备作的事情要经常地讨论。<br /><br />    近来,政协委员到了下面视察工作,工作是增多了。但还不能停留于视察工作,<br />要进一步让大家经常讨论国家的重大问题。<br /><br />         “国务院开会常拿出成品,这种形式主义的会议可以少开。”<br /><br />    大多数教授都反映说会多,这要看什么样的会  顿使是干篇一律的报告会,形<br />式主义的会,最好是少开一点。比如国务院开会常是拿出成品要我们表示意见,这<br />样的形式主义的会,是可以少开的,但如果能够提出问题,拿出材料认真讨论,有<br />丰富的内容,能够发挥各个人的见解,这种会大家不会感到多的。关于体制问题,<br />如何搞,大家可以深刻讨论,文字改革问题也可以由大家讨论。<br /><br />    在政协、人大常委会里面,共产党中央要考虑放上一批能干的共产党员。共产<br />党的许多领导同志,有知识,有精力,可否在统一安排的原则下,分配一部分参加<br />到上述机构里面,经常同各方面的人士交换意见,而不要像现在的一些共产党的同<br />志那样,只是看看你们怎么讲,今后人大常委会、政协讨论问题,各部应该有常务<br />部长出席代表各部说明政策。这不是资本主义国家议会政治。<br /><br />    近一两年来,政府对于老年的知识分子,有所安排,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但是,<br />还有些名望较小的社会知识分子,思想已经起了很大变化,生活也有困难,政府应<br />当有适当的政策,逐步地解决他们的问题。<br /><br />    镇反、三反、肃反中的遗留问题,一再讨论,党和政府应该下决心,检查一下<br /> 核查要有准备,要好好作。<br /><br />    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在革命中发生了极大的作用。这方面的经验还得<br />总结一下。从马克思、列宁那里找理论根据教育共产党员,那固然必要;但是还不<br />如从实际生活中,从孙中山同中国共产党合作开始直到现在的统一战线工作,作一<br />个总结。对党员的教育作用更大。在作某一部门的总结的时候,也可以请有关各民<br />主党派参加,这也可以少发生一点主观主义的毛病。<br /><br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22日)<br />    ------------------<br /><br />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楼主| 发表于 24.5.2007 18:51:49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成立“平反委员会”的发言<br /><br />--------------------------------------------------------------------------------<br /><br />罗隆基  一九五七年五月廿二日<br />    罗隆基发言说,最近有两位外国记者到他家去,请他谈谈对于“鸣”和“放”<br />的印象,特别是对于马寅初、张奚若发言的意见。他说,他认为这次的争鸣是很健<br />康的。大家虽然提了不少意见,但并没有人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这是一。<br />第二、“鸣”和“放”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根据党中央的整风指示,集中批判<br />三个主义。同时他还对外国记者说,他认为马寅初老先生顾虑太多。他不同意马寅<br />初的意见,他说,在解放初期,许多老教授不能上课,经过学习提高,现在可以上<br />课了。马寅初说,整风运动以后,许多青年助教因为教条主义太多,上不了课。其<br />实这又有什么可怕呢!青年教师经过整风,抛掉教条主义,提高自己,将来就对国<br />家有更大的贡献。这正是辩证的发展,这正是整风的作用。也不完全同意张奚若的<br />意见。<br /><br />    他说,前一天,陈叔通老先生对他说,现在的争鸣气候好像是“春眠不觉晓、<br />处处闻啼鸟”。他又续上两句“一片整风声,三害除多少。”他说,通过这次整风,<br />“党加强了,民主党派也提高了”。<br /><br />    第二,他说,有人提出要党提出保证,在他们对党进行批评以后,不致在未来<br />受到打击报复。他认为要毛主席出来讲话保证,那是笑话。但他提出解决这个问题<br />的一个具体方案,这就是要由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委员会成立一个委员会,<br />这个委员会不但要检查过去三反、五反、肃反运动中的成绩,它还将公开声明,鼓<br />励大家有什么委屈都来申诉。这个委员会包括领导党,也包括民主党派和各方面的<br />人士。他以为这样作有三个好处:一、可以鼓励大家提意见,各地知识分子就不会<br />顾虑有话无处说,而是条条大路通北京了;二、过去的“五反”、“三反”、“肃<br />反”虽然有很大的成绩,但是也发生了副作用,使人不敢讲话。人有担心在这次的<br />“放”和“鸣”以后,还有“收”和“整”。在过去运动中受了委屈的,要给他们<br />“平反”,就可以使他们减少同党和政府的隔膜。他还主张,“平反”的机构一定<br />要同“三反”、“五反”、“肃反”的原领导机构分开。因为他认为这几个运动过<br />去是共产党领导着搞的。“平反”时,除了领导党以外,还应该由各民主党派和无<br />党派人士参加,说明运动有成绩,也为受了委屈的人解决问题。受委屈的人,不只<br />各民主党派有,其实共产党内也有。三、现在谁都不能保证在下级机关里不发生打<br />击报复事件,有这个机构,敢于打击报复的人,知所畏惧;受到打击报复的人就有<br />路可走,他们可以提出控告。他以为,这样既检查了肃反中的遗留问题,又配合了<br />整风。因此,他还主张地方人代会和政协也应该成立这样性质的委员会,使它成为<br />一个系统。<br /><br />    第三,他认为共产党在发展组织方面,特别是在发展知识分子方面是否有些太<br />快了,是值得领导党考虑的。在解放后这几年里,党员很快地发展到1200万。在他<br />看来,在解放初期在知识分子中,有这样一些人,他们常是“打击别人,抬高自己”,<br />而这样的人,却被党看成是积极分子,也就是进步分子,吸收入党。这些人多半没<br />有经过多年的革命锻炼,也缺乏同自然作斗争的知识,他们“一朝权在手,便把令<br />来行”,非党知识分子感到不服气,既影响党的威信,又造成了党和非党的隔膜。<br /><br />    第四、关于有职无权的问题。他认为,党员固然有责任,机构也有问题。他说,<br />他在森林工业部里面是有职有权的,但是部以上有国务院的八个办公室,有国家计<br />划委员会和国家经济委员会,另外还有党中央的各部,你这个部没有法子有权。很<br />多事情都是从上往下贯彻,往下交任务。经委和计委向部里要的数字任务,也只能<br />是主观主义的  镀划整个地建立在关起门来的主观主义的基础上。他认为经委和计<br />委和国务院各办公室的领导人员多是党员,这也正说明党对旧知识分子很不信任。<br />他以为“党员的政治虽强,技术知识和对经济计划工作的经验不一定都丰富”,应<br />该放心地让旧知识分子参加管理工作。<br /><br />    第五、关于当前工作中的主要偏向是“保守”还是“冒进”的问题。他认为从<br />1956年以来主要是冒进,而不是保守。这不是哪个人的问题,也不是哪个部的问题,<br />而是全部的冒进。张奚若先生说的“好大喜功”、“急功近利”,都是说的它的表<br />现。这是把毛主席所说的“稳步前进”忘了的结果。<br /><br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5月23日)<br />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楼主| 发表于 24.5.2007 18:54:56 | 只看该作者
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br /><br />--------------------------------------------------------------------------------<br /><br />储安平  一九五七年六月一日<br />    储安平在以“向毛主席和周总理提些意见”为题的发言中说:解放以后,知识<br />分子都热烈地拥护党、接受党的领导。但是这几年来党群关系不好,而且成为目前<br />我国政治生活中急需调整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关键究竟何在?据我看来,关键<br />在“党天下”的这个思想问题上。我认为党领导国家并不等于这个国家即为党所有;<br />大家拥护党,但并没忘了自己也还是国家的主人。政党取得政权的主要目的是实现<br />他的理想,推行他的政策。为了保证政策的贯彻,巩固已得的政权,党需要使自己<br />经常保持强大,需要掌握国家机关中的某些枢纽,这一切都是很自然的。但是在全<br />国范围内,不论大小单位,甚至一个科一个组,都要安排一个党员做头儿,事无巨<br />细,都要看党员的颜色行事,都要党员点了头才算数,这样的做法,是不是太过分<br />了一点?在国家大政上,党外人士都心心愿愿跟着党走,但跟着党走,是因为党的<br />理想伟大,政策正确,并不表示党外人士就没有自己的见解,没有自尊心和对国家<br />的责任感。这几年来,很多党员的才能和他所担当的职务很不相称。既没有做好工<br />作,使国家受到损害,又不能使人心服,加剧了党群关系的紧张,但其过不在那些<br />党员,而在党为什么要把不相称的党员安置在各种岗位上。党这样做,是不是“莫<br />非王土”那样的思想,从而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个一家天下的清一色局面。我认为,<br />这个“党天下”的思想问题是一切宗派主义现象的最终根源,是党和非党之间矛盾<br />的基本所在。今天宗派主义的突出;党群关系的不好,是一个全国性的现象。共产<br />党是一个有高度组织纪律的党,对于这样一些全国性的缺点,和党中央的领导有没<br />有关系?最近大家对小和尚提了不少意见,但对老和尚没有人提意见。我现在想举<br />一件例子,向毛主席和周总理请教。解放以前,我们听到毛主席倡议和党外人土组<br />织联合政府。1949年开国以后,那时中央人民政府六个副主席中有三个党外人士,<br />四个副总理中有二个党外人士,也还像个联合政府的样子。可是后来政府改组,中<br />华人民共和国的副主席只有一位,原来中央人民政府的几个非党副主席,他们的椅<br />子都搬到人大常委会去了。这且不说,现在国务院的副总理有十二位之多,其中没<br />有一个非党人士,是不是非党人士中没有一人可以坐此交椅,或者没有一个人可以<br />被培植来担任这样的职务?从团结党外人士、团结全国的愿望出发,考虑到国内和<br />国际上的观感,这样的安排是不是还可以研究?<br /><br />    只要有党和非党的存在,就有党和非党的矛盾。这种矛盾不可能完全消灭,但<br />是处理得当,可以缓和到最大限度。党外人士热烈欢迎这次党的整风。我们都愿意<br />在党的领导下尽其一得之愚期对国事有所贡献。但在实际政治生活中,党的力量是<br />这样强大,民主党派所能发挥的作用,毕竞有其限度,因而这种矛盾怎样缓和,党<br />群关系怎样协调,以及党今后怎样更尊重党外人士的主人翁地位,在政治措施上怎<br />样更宽容,更以德治人,使全国无论是才智之士抑或孑孑小民都能各得其所,这些<br />问题,主要还是要由党来考虑解决。<br /><br />                                    (原载《人民日报》1957年6月2日)<br /> <br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4#
发表于 24.5.2007 23:39:29 | 只看该作者
储安平 后来人间蒸发 生死不明 到现在该快100岁了<br />章伯钧级别很高 连降三级以后还是有小车 保姆 司机 警卫<br />罗隆基被整后 女朋友换了一个又一个。。。还有中科院副院长的妹妹。。。检举揭发最凶的是他老情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站点信息

站点统计| 举报| Archiver| 手机版| 小黑屋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4 Comsenz Inc.

GMT+1, 9.1.2025 00:39

关于我们|Apps

() 开元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